DV4.8是dnf人偶全屏什么意思思?买了遥控人偶滑板车没有电池需自己买,底装电池的底板上印有DV4.8是dnf人偶全屏什么意思思

扫一扫,上赶集群组
扫码使用“赶集群组”
交友&&寻爱&&找工作
聊天&&聚会&&不寂寞
其他人还在看
其他人还在看扫一扫,上赶集群组
扫码使用“赶集群组”
交友&&寻爱&&找工作
聊天&&聚会&&不寂寞
车床/桌椅:
能拍的都是有的
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脚以及听音感能力
可以锻炼宝宝肌肉
键盘可弹出曲子
有夜光功能
能坐着弹也能躺着弹...
超级辣妈?...
其他人还在看
其他人还在看扫一扫,上赶集群组
扫码使用“赶集群组”
交友&&寻爱&&找工作
聊天&&聚会&&不寂寞
车床/桌椅:
儿童滑板车、自行车双用款,转换方便,可以当自行车骑,也可以当滑板车滑,9成新,孩子使用的次数很少,现在便宜出售了!
漫步人生路...
其他人还在看
其他人还在看铁道向往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铁路,是当今人们出行的必要交通方式。无论是高铁还是火车,在我的国家都是如此的火爆。关注国家铁路的动态,哪里有什么火车新闻已经成为了我的日常。按通俗的来讲,我是一个火车迷,文雅一点叫铁路爱好者。  我出生在西南铁路旁边的一个小县城。自打记事起,身为乡村教师的爷爷每周五上完课后,都会来到城里来看我。周六的时候,他会准备一块钱,带着我坐我们所叫的环城车(公交)去火车站,看那一列列来来往往的火车。二十一世纪初的火车站是非常好说话的,不像现在这样管的那么严,进站十分的方便。  爷爷就带着我站在站台上看车,每当这些庞然大物从我面前呼啸而过,我都会捂住耳朵,因为机车(火车头)的风机声音太大了,但还是感觉很刺激。  每到国庆节,爷爷奶奶都会带我去乘坐那趟绿皮火车去重庆玩,毕竟幺爸大学毕业后在那里做了一名医生。火车上吃着零食,欣赏着沿途的风景,看着那些停在铁路上的火车,十分的惬意。  小时候,一年中,与火车在一起的时间占据了大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慢慢长大,但对火车的追求并没有停止。这也终究成就了今天的我,一个火车铁路狂热爱好者。
  小学的时候对火车并没有多深入的了解,只是每次看到和乘坐的时候有着浓厚的兴趣。反正只要一出去旅游,首选的就是乘坐火车出去。  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当时的电脑并没有普及,谁家买了都说是家里有钱,比较奢侈。06年,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脑。流行电脑游戏的时代,让我开始对电脑充满了好奇心。说来也好笑,一上网就打游戏,基本一碰电脑就玩,瘾非常大,最终使得爸妈锁电脑锁房间。后来,单位给父亲配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每次他在家加完班后都可以玩上一会儿,那会儿笔记本可要比台式机更有意思,所以每次都期待父亲回家能带电脑回来。  08年,穿越火线的时代,有了自己的QQ账号。  到了初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在网上发现了MSTS(微软模拟火车)游戏交流论坛,这是一款可以模拟驾驶火车的游戏,百分之七十还原真实铁路线路,可以体验火车司机的驾驶过程。玩了一段时间后,我加入了论坛的一个qq群,对游戏和火车有了更深的了解。  13年9月30日,刚上高一的我,创立了一个火车迷交流群,在网上申请了一个论坛。慢慢的,我群里的人也越来越多,从此,成立了一个组织。而这个组织,也改变了我后面的生活。。。。。。
  在创立qq群后,想了一下要不要也像msts论坛一样创立一个自己的论坛。于是,什么都不懂的我在网上疯狂地搜索起来。Xclub,ftp,是当时可以免费创建论坛的网站,比较了一下,选择了xclub,名字取为“华夏铁路车迷网”。没想到时日不长,论坛就因为服务器原因崩了,非常的不稳定,还有一段时间直接不能用了。那段时间也一直在找还有没有其他可以免费申请论坛的地方,过后,找到了我趣网。论坛也随之换了名字了,借鉴网上安徽铁路车迷联盟,根据自身所处地,更名为“四川铁路车迷联盟”,简称川铁联盟,这个名字也沿用至今。  网站和qq群正常运作,但有一个问题,群内全是外地火车迷,本地却发现只有我一个。14年4月,一个自贡的资深火车迷告诉我,我们这里还有一个车迷,年龄比我小一点,但作为车迷还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就像炸了锅一样,问到了他的qq。五月一日,和他在铁路附近见了第一面。如今,他成为了我的挚友——小曾。  刚开始的时候,聊的都很开心,他读初三,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火车铁路的熟悉程度要比我多的多。我给他说了我的这个火车迷交流群,他加了进来,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个管理员,也邀请了他认识的那些车迷朋友进了群。  在有了qq群、论坛双运作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往前发展。一次逛贴吧,看到CD火车迷吧里那几个CD火车迷,在CD机务段拍照留影,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他们拉着一面旗帜,上面有铁路路徽和CD火车迷五个大字,看起来很专业。于是,我在网上设计了一个Logo,并在某宝上做了一面旗帜。从此,这面旗帜成为了活动聚会不可或缺的宝贝。  QQ群、论坛、旗帜,三件合一,让我们的组织变得专业起来,“四川铁路车迷联盟”完全进入了我的生活当中。
  14年5月1日,是我和小曾第一次见面的日子,也是我第一部纪录片的开机之日。  在这之前,成渝客运专线工程的进行让我们感到了不安。成遂渝铁路的开通,已经把老成渝线的客车抢走了一大批了。老成渝线本来车就少若是成渝客运专线开通,成渝铁路的客车将会变得更少,趁着成渝线现在还有点车,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在和小曾交流之后,我们决定拍摄一部成渝铁路的纪录片,记录下现在的成渝线,就定在五月一号开机。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好的设备,他有一台单反相机,我在我幺叔那里借来一台DV,说干就干。  五月一号当天早上,和小曾见面聊了几句后,我们便沿着铁路走,去了车站取景。不巧的是,当天火车站里面在进行特殊任务,车站工作人员不让拍摄,还把我们赶了出来,只好失落离开。  下午,我们顶着烈日,骑上自行车,一路南下,去了两个乡镇小站取景。小站的工作人员很好说话,平时也没什么人和他们摆龙门阵,所以和他们聊起来非常亲切。取完景后,我和小曾在站立休息,想想一路过来都是下坡,如果原路返回的话就是一路上坡了。看着天空中的烈日,咽了口口水,决定带着自行车坐过会儿上行的那趟绿皮车回去,还好当时铁路还没规定自行车不能带上列车,要不然就只能弃车而逃了。有意思的是,在站台上看到一个打电话的和尚。他在我们面前晃来晃去,大声地对着手中的手机说话,不看他的着装还真以为他是个做生意的大老板,现在的和尚也太fashion了吧。。。  不久,列车缓缓进站,我们抬着自行车上去。补了票后,坐在靠窗座位,吹着窗外的凉风,享受回家的旅途。第一天的拍摄结束,我们的纪录片,我的处子之作,联盟的第一个作品,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自上次开镜,又过了半个月,我和小曾再次踏上拍摄旅程。由于学习时间比较紧,我们并没有走太远,就在城边进行拍摄。不同的是,这次出行添加了一件新装备——三脚架。  早上起了个大早,我俩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城边。这里有两条铁路,一条是电气化铁路——成渝铁路,一条是内燃铁路——隆叙铁路(隆昌~叙永)。  这里以前是茶马古道进本城的南入口,进城就像上一座山。山上有一座白塔,一座寺庙和一座石牌坊。一般南来的车辆都会看到这座白塔,从而,白塔成为了本城的一个象征性标志。  白塔对面有一座名为“乌龟山”的小山坡,坡上面是当年修建隆叙线开山出来的一块大石头,因外形像一只乌龟,所以被我们叫做“乌龟山”。  我和小曾扛着设备就爬了上去,爬上去非常费劲,也都沿着人们踩出来的脚印爬上去。有时候怕踩空,毕竟下面有十多米的高差,当时也比较胖,并且背着设备,行动不便,所以非常谨慎。  不久之后,我们爬上到了“乌龟”顶部,环顾四周,东南西方一览无余,可以看到山下的隆叙线和成渝线。休息了半分钟后,我们开始把装备都拿出来。刚把三脚架架好,从成渝线重庆方向开来一列上行货车。  说到这个上下行车,老师给我们的解释是一条线路两端车站,哪个车站离首都北京方向更近,那么往那个车站的行车方向就是上行,因CD离北京近,所以,CD方向是上行,重庆方向是下行。还有一个稍微简单的方式,看列车车次的最后一位,是偶数的话就是上行车,奇数就是下行车,但中国铁路交路很复杂,车次过一个交路多半会因为交路车站上下行区别发生变化,所以车次区分上下行并不太普及。  这趟上行货车是由我国西南货运机车SS4G型电力机车牵引,拉的是一趟敞车、棚车、罐车共编的长货列。这时候天空中的太阳光线变得强烈起来,映照在这趟列车上,金光闪闪。机车鸣着笛从山下呼啸而过,驶入当年筑路人工徒手挖出来的瓜子崖,十分壮观。  火车完全进入瓜子崖后,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了太阳的温度,一直这样晒下去可不行。收起DV、三脚架,趁没达到最高温度,我们撤了下来,准备换一个晒不到太阳的机位。遗憾的是隆叙线并没有车来,有点小失落。  转移机位的路上,我和小曾聊了聊火车模型。当时初三毕业的时候,老妈给我买了我人生的第一台火车模型,与以前的那些装电池跑的火车玩具相比,火车模型是一个奢侈品。这是由C厂制造的该品牌第一款中国铁路机车模型,名为韶山三(SS3)型电力机车,568块从某宝购入。这款模型的真车是西南铁路的主力客货运电力机车,从小到大在铁路边看到的也大多为这种机车,所以对韶三非常有感情。我给小曾说了这种模型的跑车原理,火车模型的车轮是金属材料,而所运行的铁路轨道也是金属材料,要使火车动起来,必须通过轨道给模型里面的电机供电,这样才能使火车运行起来。模型的仿真度很高,与真车的比例为1:87,机车的受电弓也做出来了,所以可通过接触网——受电弓传输电流到电机。当时经济能力有限,一个轨道控制器很贵,想了个办法,把强光手电电池取出来,正负极通过导线连接轨道,一样地让火车动了起来。小曾也喜欢这些,所以有时间就过来玩。  聊着聊着,我们就到了城边的一座横跨成渝、隆叙两线的高速公路桥,桥下面晒不到太阳,于是我们就在桥下铁路旁进行拍摄。  临近中午,在拍摄了一台下行调机和下行客车后,我们有了饥饿感。收拾了下装备,骑上自行车,从城边骑回城中,结束了上午的拍摄。第二天,也都各自进入了学习生活中。
  一周之后,我们打算北上两个小站进行取景。那一天下着小雨,考虑到路况和天气原因,这次是我的母亲开车载我们去拍,这也很方便很快捷。这次也是小曾中考前最后一次和我出来进行拍摄,但今天可能是运气不好,拍摄并没有太顺利。  九点过,雨开始慢慢变小,我和小曾来到了第一个小镇——迎祥镇。镇边这个车站是个小站,并没有售票处,也没有候车大厅,每天接送旅客的也就只有那一趟绿皮慢车。  车站的工作人员看着我们拿着三脚架进来,好奇地问了我们是不是搞摄影爱好的,我们也没说拍纪录片的事,只能按此回答。他们说拍可以,现在安全线内,别上道就行,他们还是挺友好的。过后,正线开来一辆上行韶山4g单机。这台机车经过雨水的冲刷,显得十分干净,像刚出厂的新车一样。司机看见我们在拍摄,也鸣笛示意,透过挡风玻璃我们看见了大车(司机的常称呼)的微笑,我们十分的欣慰。  火车过去之后,值班员也都返回了值班室,车站开始变得寂静。趁着那趟快车还没来,我和小曾收起装备,向下一个车站进发。  临近十一点,小雨初歇,停止了下落,我们到达了今天所行的最后一站,也是霉运出现的地方。站上的人挺多,都是在等内江开来的慢车的民众。在慢车之前有一趟快车,我们打算拍完这趟快车就走。  站台上也不见工作人员出来,我们就把三脚架架在了最边上股道的道心。然而,快车刚一进站,就听见了司机向车站报警……当快车停下时,车站值班员出现了。  大声吼着:“你们是干啥子的?哪个喊你们来铁路上拍的?不知道在这里是很危险的啊”  这时旁边山坡上走下来一个穿着没有肩章的铁路衬衫的老头,像是一个退休的职工。对着值班员说:“这种的话直接送派出所哦”当时我和小曾就吓楞了。  值班员抽起我们的三脚架,逮着我们俩就进了车站办公室,对我们进行教育,大骂了我们一顿。知道我们只是学生后,让我们写下了姓名,班级。这次留下了心理阴影,让我们明白了以后不能站在道心进行拍摄,一是不安全,二是机车上的6A监控拍到了有人在道上,尤其是车站的道上,值班员会被扣工资。  一声鸣笛,透过值班室的窗户,我看到刚才我们刚才所站的那条股道通过了一趟货车,十分的尴尬,要是我们刚才还在那里,应该就没有后来了吧。。。。。。说了几句之后,我们向值班员道了歉,离开了这个车站。车上,我给老妈说了这件事,她也安慰了我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回到学校的那一周我都忐忑不安,生怕上面会有人来找我们追责,毕竟留下了身份信息……  这件事给我们留下了阴影,毕竟我和小曾是第一次被逮,拍了几个月都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当天刚刚从迎祥街站过来的好心情全都没了。  至于这个车站到底叫什么,在哪里,走过成渝线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吧。  这次过后,小曾要忙着复习了。他马上六月份要进行中考,我也要到期末了,纪录片的事暂告一段落,再次拍摄,也就是七月份——暑假的事了……
  14年6月23日,星期天,中午正在逛空间的我,发现了小曾发的说说了。那一天,小曾中考成绩拿下来了,他去学校拿了毕业证书。然而得到一个喜讯,他考上了我正在读的高中学校,这意味着以后的课程时间可以统一了,在同一个学校联系较近,方便互相照应。随后,我也单独在空间发了一条说说祝贺他!  一个月后,我和小曾再次筹划出门拍摄纪录片的事情。7月30号,老爸给我买了人生第一台索尼DV,说老用幺叔的摄影机怪不好意思的,咱还是自己买一个。就这样,这台DV成为了我后来纪录片的主力。六天之后,我在政务中心拿到了自己的二代身份证。因为现在干啥都是实名制的了,出门拍片少不了坐火车、住旅馆,所以得把证件办好。拿到身份证我和小曾就去把车票买了,暑期出行的人非常多,所以要把票都先买好。  在一切都准备就绪后,8月13日,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我和小曾还有他同学一起在火车站会和,拿着一包零食,取了火车票我们就进入候车大厅等车。我们选择的依旧是那趟东成渝的慢车,因为这趟慢车本务机车是韶三,车底是YZ25B型硬座车厢,比较经典的组合,可以开窗户,坐在列尾车厢可以看到全列的景象。候车室里面没有空调,但墙上挂着几个大风扇,在炎炎夏日中还是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的。这些年来候车室里面的人越来越少,平时就不多,加上今天天也比较热,寥寥无几。  临近十二点,检票员开始检票,二十多个人陆陆续续地排着队进站台。已至中午,太阳高高挂在天空中直射着大地,望着远方的铁道可以明显地看到热浪。“呜~~”一声高音喇叭传来,站在站台白色安全线内,我们远远地看见了三个光点。草绿色的韶山三拉着车厢,缓缓地驶进站台。当列车从我们面前开过,我们看到车厢上除了列车员以外,并没有几个人,到站几乎都下完了。上车后,由于人不多,我们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打开了车窗,将DV对准窗外。随着机车的一声鸣笛,列车缓缓启动,摄像机里的画面也随之移动,我们的纪录片之行就此开始。  纪录片可以在腾讯视频上直接搜索“成渝铁路”观看,看过的朋友都知道,这一路上的画面几乎都是艳阳高照下的铁路。在到达重庆市永川站前基本都没有什么人上下车,不过,在永川上来了一个车迷,我叫他师兄,他姓丁,刚高考完,打算去重庆考察一下他的大学,见我们要拍纪录片,就一起坐慢车去重庆,这样路上也多了一个说话的人。这条线路上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柏林站,别以为到了这里就到了德国首都了,这可是咱中国重庆的地方,不过拿来装逼还是可以的。  火车还没到重庆茄子溪站,因为天气过热我们所带的矿泉水就喝完了,看着标着高价的小推车,再看看自己所带的money,咽了咽口水,忍吧。。。。。。  傍晚时分,列车抵达了重庆市菜园坝火车站。这一路上我基本都是拿着DV将身子探出窗外拍摄的,头发都给我吹立了。下车后,一行四人将联盟旗帜拿出来,在列车方向牌正前方架好三脚架,合了个影。拍完匆匆收拾,出了车站。由于网上订的住宿的地方在重庆北站南广场,十点之前必须要到,第二天要去四川首府所以要坐轻轨过去。当时也不知道什么皇冠大扶梯,拖着包徒步走上了轻轨站,那个累啊!小曾和我都多买了一张单程票留作纪念,在轻轨站我们与师兄分开。  轻轨在重庆市区里穿梭,过嘉临江时,天已经黑了,城市里灯火辉煌,一片繁华,还真是一座来了不想走的城市,一直以来我对重庆的印象和评价都很高,毕竟从小到大每年都要过来,重庆的快乐时光在我的童年回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知过了多久,轻轨到了重庆北,出站就看见了迎接我们的宾馆老板,办理好住宿。出门吃饭,找到了一家快餐点正在搞活动,酒足饭饱回到房间休息了。  第一天的拍摄就此结束,这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次没有家长陪同出来的旅行。这一天顺顺利利地过去,让我对过后拍摄更加充满信心,对第二天的四川首府之行充满了期待...........
  早上六点,太阳已经出来了,我们在重庆北站的机车鸣笛声中醒来。退房之后,我们去街下面的十字路口吃了碗面,这面辣椒放的太多,吃得都呛了。  来到南广场,发现已是人满为患,一片热闹繁华。排队过了安检,正赶上检票。从天桥下了站台,看见了一列全列白色的火车,我们将乘坐这趟车去四川首府这趟车是列特快车,由我国新一代电力机车和谐D1D型电力机车牵引,因机车正面像网购平台“天猫”的logo,也因整个机车表面都为红色,故被车迷朋友们取了“天猫”“大红枣”之类的外号。T57车底是深蓝与白色相间的25T型客车车厢,专为特快列车提供的高速运行车厢,乘坐舒适度极佳。这趟车是从北京开过来的,人非常多。我一上车就发现我的靠窗座位被别人坐了,于是我礼貌地让他站了起来给我让座。  到点开车,天猫一声长鸣,我们的列车缓缓地驶出重庆北站。准高电力机车就是不一样,提速就是快,窗外的景物开始移动得越来越快。仅仅在待了一晚的我们,就这样离开了美丽的山城,说实话,当时确实没玩好,没待够。  几个小时后,我们经成遂渝铁路再次回到四川,抵达了一个新的城市——四川首府。之所以叫“新”,是因为自己没有单独来过。之前很少来四川首府去的地方也不多,所以对这座城市非常的陌生,不过这个地方人多倒是和其他地方是一样的。  在四川首府的住宿也是选择离火车北站近的文殊院附近。这次也是第一次体验地铁,那么第一次也就是献给首府地铁喽,从火车北站坐两站经人民北路就到文殊院地铁站了。首府地铁人确实多,只有站着,还好只有两站。夏天嘛,到处都热,也包括四川首府,最凉快的还数地铁站里面,里面和外面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我和小曾还有他同学几次都不想出站了。  到了文殊院地铁站,我们出站便去了宾馆。这次的房只有一张床,小曾和他同学睡的床,我则选择面对电视机的沙发。下午也没有安排,三个人就在空调房里上网看电视。该洗澡洗澡,该洗衣服洗衣服,消磨着从隆昌带来的零食。来到首府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早与首府火车迷吧吧主陈总(化名)约好,打算去机务段拍拍车,这也得益于他年前发的进段贴。我们三人在火车北站与陈总见了面,他当时穿的是铁路制服,挺帅气的。旁边嘛,站着俩背着书包的“小学生”,一个很胖,一个很瘦。胖的那个,姓温,瘦的那个叫李杰,后面的故事也都离不开他们。在北站等了一会儿,他们吧的人到齐了。我们坐公交去了北湖客运站,再乘坐巴士去机务段。  机务段周围没有什么植被,旁边就是著名的北编组场。这个编组场规模非常庞大,同时也是现在学运输的同学的一个典型教材,老师无时无刻都在提这个地方。电气化机务段,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应有尽有。段内少有植被,烈日之下的水泥柱森林,同样是热浪滚滚。在这里,我遇见了坐通勤车过来的东哥,他在地铁工作,也是个车迷。我的第一台客车火车模型就是东哥转让给我的,对此我记得非常清楚。  关于机务段里面的细节没什么好说的,我们在一台韶山三正前方,两个组织拉好旗帜合了个影。这是我们第一次同其他组织一起活动,认识了好几个朋友,同时也收获了模型,皆大欢喜啊。  取景完后,我们与陈总分开。他们打算坐通勤回去,小曾的同学并没多大兴趣,再一个要等到傍晚,于是我们和陈总道别先行返回。  回到文殊院,我们去宾馆背面的矮冬瓜火锅搓了一顿,一天的劳累经过火锅的麻辣之后顿时消除,倍感舒爽。吃完后怕上火,又在楼下买了两个西瓜降火,小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首府之行的最后一站——青城山。机务段之行隔天,我们买了最早去青城山的动车票。就这样,我第一次坐动车也就献给了成灌线。动车从北站发出去,早上还飘着小雨,为炎炎夏日做了一个温度的缓解。本次乘坐的和谐号,CRH1型动车组,车厢内十分宽敞,还是相对坐方桌型座椅,凸显商务气质,座垫柔软,十分舒适。  动车组一路狂飙,在车厢中望着窗外,明显能感受到它与普通列车的不同。质的飞跃,速度与时代的进步。  动车到达成灌线青城山站,一下车,在站台上呼吸着来自大自然的清新空气,神清气爽。从站台上,可以看到远方山雾袅袅,诗意浓浓。站外吃了早饭,便前往景区。走到青城山大门口才发现门票的价格是如此地昂贵,买了门票这两天的生活就没发开销了。带着遗憾,我们在门口留影,离开了这个地方。  回到城里还早,我们去蜀汉路天堂鸟火车模型店看了看。店铺不大,但是有一个非常精美的沙盘,当时店里也就董哥(店老板)一个人。我们看了看这些精美的模型,各种各样都有,令人眼花缭乱。小曾私开了个小金库,买了一套轨道和控制器,这样我们的模型就可以再也不用强光手电电池了。  第二天,父母上首府来玩,把我接走了。与小曾道别之后,他和他同学则坐火车回了家。我们的成渝之行就此结束……
  自成渝之行之后,我们又回到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当中。一直到12月6日,艺术节前需要一些照片素材,也好不容易放一次归宿假,头一天和小曾约好徒步去暴走一个区间,没想到他头天晚上打球脚崴了。于是我约了一个同班同学阿源(化名),让他陪我一起去暴走。  早饭后,我们从火车站站界开始沿铁路往上行方向走,目标是迎祥街站。当天天气状况不佳,一直昏昏沉沉。温度还是比较低,我们都穿的防寒服。这次暴走,也拍了人生第一个卧轨视频。当然不是真的让人拿着相机去卧轨啦,在那趟下行快车到来之前,我和阿源就把DV放到了道心中间。不久之后,快车呼啸而过,也完成了第一个所谓的“卧轨视频”。当火车通过之后,我们拿起Dv一看,火车刚过去两秒镜头就被火车车底的风给吹歪了,但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  走了三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迎祥街站。当时车站上的值班员看见了拿着相机的我们,我们说是学校艺术节来取素材的。值班员很热情地欢迎我们,他说他的孩子也在我们学校读书,还让我们进值班室里面去参观了一下。我们和值班员闲聊了几句,站台上等车的旅客都说  “现在的娃儿些都有前途,看这些年轻人,以后都是当记者搞新闻的人才哦……”  “时代变喽,都是国家的栋梁”  不久之后,从内江开过来的慢车进站了,排着队我们上了车,找车长补了票,刚坐下不一会儿就到站了,暴走之行也随之结束。  这个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一个内六线宜宾车迷,我们都叫他张老师,他是一个资深的车迷,和他交了个朋友,他和小曾的关系非常好。  年后一月中旬,找了个周末我和小曾去了趟在建的高铁北站。高铁站当时完工度已达百分之八十,站房外部形状已完成,车站名字位置已经标出。站内站台还在铺地砖,信号机已经安装,轨道道岔都已铺好,接触网柱子还覆着膜,电气化工程还没完成。趁现在还没通车,可以上来玩一玩,到处走一走,通车之后可没那么自由了。   2月12日,纪录片正式开始后期剪辑制作,当天,我们招募了录制旁白的朋友,他是来自哈尔滨的车迷许哲宁,在北方车迷圈还是很有名气的,他来为我们的纪录片配音,我们深表荣幸。15日,在通过一切与小许的磨合工作后,纪录片开始制作。   24日晚,成渝线有一趟上行本务韶三的春运临客列车要经停本城。我和小曾打算去拍夜景,小曾把自己的三脚架都带上了,今晚他要拍个延时摄影作品,记录下火车通过的光轨。附近有一座豪华酒店,整座楼的灯光照亮了我们。临近到站时间,我们在棉纺厂机位等到了这趟临客列车。韶三的鸣笛划破了这寂静的夜空,四周环绕着它的回音,当列车消失在弯道之后,那座酒店的灯光也瞬间熄灭。纪录片的最后一个镜头,结束了。在道口吃了宵夜之后,我和小曾也都各自回家了。   3月1日,开学,纪录片《成渝铁路》制作完成发布到了网上。期待已久的群友们到处扩散,转发,纪录片得到了良好的宣传。四天之后,我和小曾受到了县电视台副台长李叔的邀请,周六的时候要做个采访。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还是比较紧张,也比较兴奋。张老师听说我们要接受采访,下午下了班就从宜宾坐汽车过来了。第一次见张老师,他戴了一副眼镜,很年轻,很帅气。我们一起吃了晚饭后,一行三人去了火车站看车。  周六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电视台。把纪录片原片给李叔看了看,他也安排记者对我们进行了采访。也就是这次采访,我们敲定了下一部纪录片,去拍内六线。中午采访完,电视台请我们在附近一家餐馆吃了顿丰盛的午餐,我们深表感谢。下午,张老师因工作时间安排也要回宜宾了。  送走了张老师,我们回到家后,又接到了内江日报李记者的电话,第二天也要过来拜访拜访我们。李记者在报社也是很有名的了,第二天早上我同爸妈在车站接到了他。这一天也是一系列的采访,比昨天县电视台讲的要有自信多了。   13号,我们在内江新闻网上看到了当时李记者采访我们的视频。随之,我和小曾在学校里就出名了。六天后,副校长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对我进行了口头表扬后,告诉我内江电视台联系到了学校,说是要来进行新闻采访,这是要出名的节奏啊~  第二天课间操时间,我在教室里打扫卫生。这时候县电视台欢姐来了,刚逢同学们回教室,看见记者来了,把教室都围满了。欢姐采访了我班主任唐伟和班长赵珍珍,我的老铁张冀,然后下楼采访了小曾同学,这次是为后来的访谈节目取素材。  过了两天,内江日报见报了,我们上了头条。3月21日,内江电视台来到了家里,拍了拍家里收藏的那些模型,然后我们去铁路上取外景,正赶上上行k139次列车通过。两天后,我们隆昌车迷迎来一位初中的新车迷,也是本校学生,叫做张峰豪,挺秀气的一个小伙子,在贴吧上找到了我和小曾。27号,我和小曾的身影出现在了内江电视台新闻视点栏目。当天,纪录片的观看量也过万了。  两天后的周末,我和小曾带着新成员峰豪一起出门运转。坐着慢车来到了成渝线的一个小站——长河碥站,这个车站依山傍水,还有一个靓丽的S型弯道。一番游览之后,我们在站台上合了影,过后乘上行慢车返回。  不得不说,纪录片的后期良好效应对我来说太重要了。为自己和小曾争取了一丝荣誉,也为咱四川铁路车迷联盟做了个大宣传。最重要的是,这为我们后来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很多的福利……
  我们的事迹经内江电视台播出后,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里,街上,只要看过报道的人几乎都能认出我们。一天晚上下自习,一个陌生的qq加了我好友,看验证消息是个记者。我以为是来采访我的,所以就加了。加了过后,给了我一个惊喜。他是首府铁路局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因为我和小曾在采访中说过希望铁路部门能多多支持我们,所以他找到了我。  一个月后,我们和张老师约好到内六线去勘察一下。正是那个月的归宿假,周五就放假了。于是周五放学后,老爸就开车送我和小曾去了内江,第二天要坐清晨的那趟慢车去昭通。  因为这次下内六也是要取一部分景,所以我和宣传部门的那个朋友沟通了一下,他也联系了当天出乘的司机。就这样,出现了我的首次乘坐机车,而且是去云南。机车视角是再好不过的了,火车的第一视角,以前只是在MSTS上虚拟操控过,这次,从内江——自贡——宜宾——盐津——彝良——昭通,整整一天的机车体验,是非常过瘾和难忘的。由于机车现在这个情况本来就很敏感,我也就不多说了。  到达昭通后,我和小曾随便吃了点东西。进入候车室后,车站值班员看见了我背面“川铁联盟”的标志,我给她说是来取景的,于是她带我们走了员工通道,顺利地在k854次列车上与张老师会师。张老师旁边坐着一对父子,是宜宾车迷小童和他的父亲,我和他也在网上刚认识不久,今天是初次见面,所以很激动。车上人多,由于我们的座位比较分散,不如就在一起,所以我几乎在k854上是站着到贵州六盘水的。  列车到六盘水已是十一点,我们选择在车站对面的酒店住宿,第二天六点就要坐6061去水红线的茅草坪站看著名的北盘江展线。十二点后,张老师和小曾已经睡了,我刚收拾完打开电脑,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纪录片观看量已过28万(最终连优酷一起一共31万)。第二天我才知道是那个宣传部门的朋友帮我们转发扩散了一下,所以至今我都很感谢他。  早上六点,我们出发了。虽然是6061,感觉就是普通开窗车底,但这个车是用的25G空调硬座车厢作为车底,到达茅草坪站之前我们几乎都在补觉。  茅草坪站位于北盘江展线上层,到了车站后,我们沿着施工便道走了下去。这条展线呈α型,铁路横跨北盘江穿越茅草坪隧道盘山而上。北盘江大桥也是世界第一桥,反正他的壮观要亲眼看到才之其态势,我光靠文字是无法描述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过北盘江大桥是要登记的,隧道口也是有守卫的保安,不过他们都很热情,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就是这边的司机不太友善。云南铁路嘛,其管理制度十分严格,一切按标准规定执行,我们称其铁路局为“标准局”。只要司机发现在铁路沿线有闲杂人员都要上报,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非常不友好的行为,在我们那边很少有这种情况。不过咱也理解,人家有规定,扣的是他们的血汗钱。  午后,我们在茅草坪站草草地吃了个午饭,其实也不是午饭,就一碗泡面。有意思的是,我的这碗打开有两把叉子,小曾那碗有两个酱料包,“康师母”的东西还真是处处有奇迹。  吃完后,我们等来了返回六盘水的慢车。标准局就是有钱,一趟yz22b和25b混编的绿皮慢车,本务机车居然是和谐D3C.毕竟这种机车在我们那里拉的的K字头以上级别的列车,所以这也是标准局的一大亮点。  六盘水站,我们在车站对面的德克士补充能量。手机、充电宝充电,吃饭,还玩了玩电脑上的MSTS,也就是这次出来运转带了电脑,非常重,所以后来的运转再也没带过电脑。  随后,我们乘5648返回昭通,这也是准备开始返程了。5648是韶三的本务,车底是可开窗yz25b.出六盘水时,左边就是六盘水的机务段,虽然现在不叫六盘水机务段了,但习惯了。里面有一批新到的和谐N5B型内燃机车,红黄相间的涂装被车迷们称为西红柿炒鸡蛋。在5648次路过草海站时,我看见了旁边停着的旅游列车车底,张老师说这里是个旅游景点,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下次一定要来草海旅游一番。  我和小曾在昭通站与张老师、小童父子俩分别,他们回宜宾,我们则乘k694回去,毕竟k694可以直接到家。第二天一早,我们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城市,我们的内六之行就此结束。  回来之后第三天,重庆商报见报了,尽管报道70%都不大符合实情,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纪录片宣传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动滑板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