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横店。浙江的横店。北漂。哪些明星是横漂出名的。哪个出名最快。我擅长功夫。可以去哪里?

横店“横漂一族”生活纪实:为生计他们愿意付出
横店“横漂一族”生活纪实:为生计他们愿意付出
08:53:49 
页面功能&&【
】【打印】【】
横店地处浙东南,是隶属于东阳市的一个小镇,方圆10公里,本地人口不足10万,但它却是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这里不仅有气势恢弘的“秦王
宫”,张艺谋的《英雄》就从这里诞生,也有明清时期的“广州街”、“香港街”,谢晋的《鸦片战争》也是从这里拍就。规模宏大的明清宫苑、精巧秀美的江南水乡以及古韵传神的清明上河图等等景观,吸引港台和内地无数影视人来此拍片。这里平均每年有50多部电视和电影来此拍摄,国内三分之一的古装剧都在这里完成。影视剧生产最繁忙的时候,同时有近15个以上的剧组在这里同时开机。由此,横店也就吸引了天南海北、形形色色对演艺事业有着无限憧憬的年轻人,人们习惯将这些人叫作横漂。
  横漂也做剧组“内鬼”?
  一天晚上近12点钟,一名叫小史的横漂给记者来电话,说:“有几张《无极》片场剧照,你要不要?出多少钱?”记者回答:“拿来看看。”不一会工夫,小史便来到了记者所住的宾馆。小史在陈凯歌《无极》剧组扮演群众演员,照片是在《无极》片场外面拍的,效果不错,但这样的照片网上已经出现了,记者没买。
  小史是典型的横漂一族,来自四川,23岁,毕业于四川一所艺术学校,来横店一年多,演过不少影视剧。最初从群众演员做起,现在是一个中等特约演员。
  横店的特约演员分三等:大、中、小。在横店拍戏大特约一般情况下每月能保证有万把块钱进账,中特约是2000元左右,小特约基本就是群众演员的收入,800元左右。演员等级是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通过考核划分和鉴定的。演员公会是于2003年4月由横店影视城特约演员和群众演员组成的自治性组织。
  在横店采访的日子里,记者几乎天天与像小史这样的横漂擦肩而过。在街头、小巷、饭馆、咖啡店、片场……随时都可以看见一些打扮特殊的横漂一族。他们要么光头,要么长发,要么大胡子,头上、脸上的小饰物更是五花八门,穿耳环、剃半边头、背各种好看的小包。小史告诉记者,为了让自己也有一身与众不同的打扮,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杭州买一些新鲜的衣服回来,他说横店没有这种衣服卖,他演戏赚来的钱,几乎都花在了衣服上。在横店的青年男女中,毫不夸张地说,至少有一半像小史这样的横漂一族,也正因此,在横店街头,普通话几乎淹没了地方语言。
  小特约日子很苦闷
  不过,表面风光潇洒的横漂们,其实大多过得不如意。他们之所以舍得花钱把自己打扮得另类,一是大家都如此,潮流所迫,二是如果打扮不特别,就不容易引起剧组注意,更不容易被导演发现,除非只满足于当一个普通群众演员。不过小史的生活还不错,他到横店1年多,从来没向家里伸手要过一分钱,拍戏赚的钱够他日常开销。
  他和朋友合租一间40多平米的房,每月房费100元。小史说,他刚来的时候,当群众演员一个月只能赚到600多元钱,那个阶段的日子,过得很辛苦,只要一天没戏演,就得自己掏钱吃饭,一般是街边的拉面馆。现在,他可以时不时地和朋友们到饭馆里大吃一顿。据小史介绍,去年和他同住一室的江西籍横漂终于坚守不住寒酸的日子,去拉人力黄包车了。人力黄包车,在横店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一个月至少可以赚得1000元钱。但是,不管怎样,小史热爱演艺事业,在最困难的时候,他没有放弃。有一段时间,为了生存,他用自己的傻瓜照相机在片场拍照,然后把相片卖给等候在片场外面的记者,一张照片,效果好的,能够卖到50元,甚至100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横店,生活最为困难的,其实并不是群众演员,而是小特约演员。表面上看,小特约演员演一天戏挣50元,除去演员公会扣除的10元,自己能够赚到40元。而群众演员演一天戏挣30元,除去演员公会扣除的12元,只能剩下18元。但是群众演员几乎天天都有戏,而小特约演员则是隔三差五才有戏。在横漂们的心中,能够成为一个小特约也是非常不错的,尽管钱少,但那毕竟是自己的身份在提高。如果谁一旦成为了小特约,也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从此他就不会再去当群众演员了,即使生活困难时期,也不会去当,据说那样会被其他的群众演员所嘲笑,就是为了这样一种自尊,他们宁愿用贫困来坚守自己特约演员的尊严。
  演员公会权力大
  最令特约演员苦恼的事情是,他们必须和演员公会的人搞好关系。据小史介绍,尽管他目前是中等特约演员,但为了能够出演更好的角色,他必须靠近演员公会,并通过他们想方设法认识导演或者制片人。小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心里特别不安,他说如果报纸一旦报道演员公会的负面新闻,公会里的人知道,他有可能遭到封杀。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位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来的学生,因为过于骄傲,不会搞人际关系,只能演群众演员的角色,一个月后,这位同学便因生活困难,离开了横店。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的规则有关,那就是,所有的横漂必须在公会注册并服从角色安排以后方可进入剧组演戏,除非横漂本人与剧组有更为直接的联系,否则发现一个封杀一个,这样每个演员就不得不遵守演员公会的规则。
  老横漂看不上新横漂
  横漂一族是在最近三四年间形成的。据了解,2000年,这里只有几名外地演员在演戏,到2002年,大量北漂以及陕西、湖北的外地演员南下,横店的演员人数一下子猛增到1500人左右。截至目前,在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登记注册的演员共约有2000多名,公会以外散落在民间的人数更是无法统计。
  这些人真正能圆当演员的梦吗?小史告诉记者,事实上,能够长期待在横店的人数也就在200人左右,绝大多数的演员待几个月就撑不下去了。
  横漂一族中,年轻人占绝大多数,当然也有少数五六十岁的老人,他们大多有过表演经验,来横店当横漂纯粹是为了过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横漂一族的成员构成中,初中和技校程度的演员就占到了50%,中专和高中毕业的占到了40%,而大专以上的仅仅占到10%,这部分人大多数是学专业表演出身的。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的横漂们来说,能够最终出人头地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尽管目前横店有众多的演员培训中心,但那种快餐式的培训,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演员的素质。
  在横店,横漂被划分为新老两类,彼此分别住在不同的街上。新横漂绝大多数是住在灯笼街的,这里的住房一般比较差,房租也便宜,而老横漂则住在万盛街。老横漂是看不起新横漂的,他们给新横漂们起了个外号,叫“季度演员”,意思是说差不多每隔3个月,就有大批这样的横漂离开,又有大批这样的横漂进来。
  小史告诉记者,去年他去云南拍戏,在那里待了两个多月,回来后发现,满大街的横漂多是新面孔。因为他认识长期待在横店的那批老横漂,即使叫不出名字,也看着眼熟,这类人,在横店确确实实也就200多人。
  傍上剧组最重要
  新老横漂的生活差异是巨大的。新横漂没戏的时候,吃饭多集中在拉面馆,那里的面条5元一碗,分量足,味道也不错。而老横漂没戏的时候,则会三五成群聚集在老横店风味园或者胖子火锅城论道。最关键的是,老横漂们还认识很多知名和不知名的导演。小史得意地告诉记者,他曾经进去过张纪中的豪华房车,给张纪中煮过面条,张纪中也认了他,只要张纪中来横店拍戏,就一定给他一个小角色来演。
  想方设法认识和追逐导演或者制片人,是横漂们的一个心愿,这个心愿一旦实现,就离他们的梦想不远了。记者在采访中还认识一位叫小林的老横漂,他是从中央民族大学的演艺培训班出来的,也当过北漂。但他觉得,在北京很难混,主要因为北京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出类拔萃的人物太多,像他这样不是正式科班出身的,就很难在北京混下去。再说北京城市大,想在不同的剧组串戏很难,从一个片场跑到另一个片场要花费很多时间,一般来说都赶不及,而在横店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毕竟地方小,而且这里聚集的剧组也比北京多很多,因此他能演到的角色也就多,挣的钱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小林告诉记者,尽管他是江苏人,离浙江很近,但是他已经4年没有回过江苏老家了。小林同样对影视表演有着很执着的爱。他说他现在22岁,计划还要在横店漂5年,这5年如果成功了,那也就等于他的梦圆了,如果不成,那时是二十七八岁,还可以从事其他的事情。小林心里也明白,能不能成功,关键要看能不能傍住一两个大导演或者有钱的制片人。
  不过小林还有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那是他当北漂的时候在北京拍摄《老鼠爱上猫》,在剧组共拍摄了20天的戏,导演拍了他18个镜头,结果等到剪辑完毕,公映后的影片里只有他两个镜头。小林说好多群众演员拍了半年戏,结果在公映的影视剧里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他说像这样的横漂就太郁闷了。
  小林剃一个光头,外形条件并不是很好,他说他只适合演古装戏。因为如果演现代戏,导演首先要求的就是帅不帅。来横店拍摄的剧组绝大多数是古装戏,因此他很适合在横店长期待下去。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使横店聚集了许许多多外形条件不是很好的横漂一族。
  未来也许还是梦
  不过横漂也有被人追逐的时候,那就是从全国各地赶来采访的记者。小林说,去年他最多的时候,一天得接受20多个记者的采访。特别是刘晓庆刚刚“取保候审”来横店拍《永乐英雄》时,很多记者进不了剧组,也采访不到刘晓庆,是他向全国各地的很多媒体提供的有关刘晓庆的新闻。不过一般来讲,前来采访的记者一般都是找自己的老乡,例如四川的媒体就找四川的横漂,江苏的媒体就找江苏的横漂。在横店,一些老横漂们与记者的关系也特别熟,他们常常做一些记者的通讯员。
  除横漂之外,绝大多数的横店本地人也都有过演戏的经历,不过他们只是在闲暇时,碰巧有剧组急需群众演员才去充数的,本地人一般不把演戏作为一种谋生手段。
  横漂一族中最为缺乏的就是女演员,这对于横漂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正值青春期的他们,常常也有情感上的苦闷。不过随着横店大学影视专业的开设,有大批外地女生涌入这个小镇。这给性别失衡的横漂一族增添了些许的兴奋。前不久横店影视试验基地也正式挂牌,今年年初更有美国人来横店考察并确定将在这里设计一座梦幻乐园。随着横店打造“东方好莱坞”步伐的不断迈进,横漂一族也似乎看到光明的未来。但无论如何,对于绝大多数的横漂一族来说,想要真正成为一名影视演员,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需要付出的努力还很多很多。(裴军运文)
页面功能&&【
】【打印】【】
&&■ 发表评论
&■ 超级链接
 相关链接:
 下一篇:
&■ 站内检索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健康 阳光 海
     鲁ICP证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浙江横店:“引不走且永不没落”的影视之都(图)
浙江横店:“引不走且永不没落”的影视之都(图)
“横漂”的管理服务工作还会不断创新和提升,建立由政府部门、横店集团、社会组织共同管理服务“横漂”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横漂”管理服务工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设立“横漂”圆梦基金,助力更多的石翔龙圆梦。
人才、资金、技术等一切与影视相关的要素在这里集聚,使横店成为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资料图片
  在刚刚结束的&十一&黄金周,又有3家横店影城开门迎客,分别位于江苏常州、湖北襄阳和河北黄骅。据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党工委书记黄阳明介绍,横店院线影城总数已经突破250家,影城储备数达到300多家,市场规模在全国电影院线中排名第7,在民营电影院线中排名第2,&去年成立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有望明年主板上市&。
  当然,这只是管窥到的横店影视城的一个&场景&。作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好莱坞&,很多电影都与横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今已有200多部电影在这里诞生。
  &三乡一城&新规划
  东阳,一个有着1800多年文化积淀的古城,素有&教育之乡&&建筑之乡&&木雕竹编之乡&的美誉,如今,新加盟的&一城&&&横店影视城又使其活力倍增。不久前,东阳市对&十三五&时期影视文化产业进行预判分析,创新性地提出将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打造成为&引不走、永不没落的影视之都,影视各要素的集散地和总枢纽&的发展目标。
  &引不走、永不没落&,简简单单7个字,分量千钧。如今各类影视城层出不穷,各家影视城也都拿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而横店已经建成12年,作为我国最早的国家级影视产业试验区,如今依旧&底气十足&&&今年1月&8月,试验区已经实现营业收入131.49亿元,同比增长37.12%;上缴税收17.29亿元,同比增长37.97%;新增入区企业117家,入区企业累计达到762家;新增工作室137家,入区工作室累计达到383家;接待剧组177个。
  尽管如此,东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楼守威在9月底的一次实验区重点入区影视企业座谈会上,仍不时地问入区企业代表:&还有什么需求?还有什么意见?我们能为大家做些什么?&
  &横店的环境在未来还会有哪些改进?&千乘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祝亚东问道。
  &我们正在加快横店基础设施建设,由目前的旅游专线改造提升逐步扩大到全镇范围,提升城市吸引力,形成&处处是景、各具影视特色&的生态环境。&楼守威答道。
  &摄影棚有时供不应求,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新丽传媒高级项目经理刘闻洋的提问极具代表性。这两年,电影产业发展迅猛,与之相对应的,实验区的摄影棚需求剧增。
  &为了缓解摄影棚供不应求的局面,产业园规划面积900余亩,总投资约30亿元,计划建设甲级摄影棚4个、乙级摄影棚8个,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建设,也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投资建摄影棚。&楼守威答道。
  如今,华谊兄弟、唐德影视、印记传媒、新丽传媒、长城影视等知名企业均已入驻横店,按照东阳市的规划,到2020年,入区企业将达到1450家。
  &横漂&管理新思路
  &漂&,意味着漂泊与不稳定,但在横店,&横漂&可不会&独在异乡为异客&,因为他们是有&组织&的。
  尔冬升执导的电影《我是路人甲》将&横漂&的追梦故事带到观众面前,让大家知道除了浩浩荡荡的&北漂&一族,还有另一路&横漂&大军。据黄阳明介绍,目前,实验区注册&横漂&演员数量已突破4.3万人,如何为这一群体提供更好地服务也是横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对此,浙江省委宣传部专门出台《关于扶持&横漂&发展的若干意见》,东阳市委也出台了《关于做好&横漂&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
  在横店,从去年开始组织开展对&横漂&演员的职业技能培训,现已培训124期7200多人;在横店,有&横漂&演艺团,推荐6名优秀&横漂&演员分别成为省文联代表和十四届团省委委员和候补委员人选,推荐27名优秀&横漂&加入省电影家协会和电视艺术家协会;在横店,组织开展&横漂&才艺大比拼活动,今年还在东阳电视台开辟《我是&横漂&》综艺真人秀节目&&
  12年前,18岁的石翔龙一个人到横店打拼天下,从20元一天的群众演员做起,到武替、现场,再到武指、导演、制片人。如今30岁的他资产已超千万,拥有横店龙武影视董事长、常映影视公司总经理、横店演员公会武行分会会长等好几个头衔。&横店成就了我,而我也选择扎根下来,回报横店。&在蓬勃发展的横店影视&摇篮&中,还有很多石翔龙这样的青年&横漂&,书写着自己的财富故事。
  楼守威介绍,今后几年,&横漂&的管理服务工作还会不断创新和提升,建立由政府部门、横店集团、社会组织共同管理服务&横漂&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横漂&管理服务工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设立&横漂&圆梦基金,助力更多的石翔龙圆梦。
创意时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创意时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更多消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推荐微博:
热门文章HOT NEWS
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图中国地图(第五版)已印刷完成,业听惯了“北漂”,你知道“横漂”么?
我的图书馆
听惯了“北漂”,你知道“横漂”么?
  横店影视城,每年有上百部戏在此拍摄,被美国《好莱坞》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曾有统计指,在横店登记过的群演人数共计30万。
  但对于大大小小的艺人来说,在拍戏以外的时间,这里只是个枯燥乏味、让他们度日如年的地方。拍一部戏至少三四个月,频繁接演古装戏的演员断断续续住上几年的也大有人在。也许有的演员只看剧本、关心剧组事务,不觉无趣;有的在闲暇时写字、作画、弹琴,以打发时间;还有一些人,在2014年以前,则有着另一种选择。
  女性群演当“横漂” 梦想破碎“下海”
  据横店影视城的负责人介绍,为方便管理群众演员,横店影视城前几年成立了“演员公会”,女性群众演员在横店演员公会注册的就有五千人左右。
  而这5000多人里,有上百人较为特殊。她们多数是90后,十几岁就怀抱着明星梦从外地来到横店,多半是初中或艺校毕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
  她们起初给各剧组的副导演助理递资料、等角色,之后就天天“跑戏”,演几乎无台词的小角色,每天几十到一百,月收入最多两三千。
  原本以为能熬出头,但混迹了三四年后,她们逐渐放弃了梦想,回到现实。为了赚钱、生活得体面,她们白天拍戏,保持自己群众演员的身份,晚上,则打扮美艳穿着暴露,出入夜总会和一些男演员的酒店房间,提供特殊服务。
  小咪(化名)就曾经是这么一个人。她大概20出头,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一脸浓妆,手上粘着厚厚的假指甲,问她不怕接戏的时候被导演骂?她不屑一顾地说:“这个随时可以拆掉”。她说自己学历不高,“听说来横店可以出名发大财”,就跟着朋友一起到了这里当起了“横漂”。原本以为能熬出头,但混迹了三四年后,她终于认识到了“现实”,与其他姐妹一样,选择了“享受”横店的夜晚。
  小咪回忆起自己第一次“下海”是在2012年,“有个副导演L,专门负责选角,因为需要女群演的时候经常都是他来我们,一来二去大家也熟了。有一天他问我们需不需要赚‘外快’,说是只要陪男明星和导演吃饭喝酒就好。可以吃喝玩乐,又能认识大导演,混得好的话搞不好还可以加戏份。”看着姐妹们纷纷经不起诱惑,小咪也决定试一次。
  所谓的“副导演”,在影片拍摄中负责招募群众演员、特约演员、小角色,并指导他们的表演。“其实很多时候,副导演都会先借着‘试戏’的名义,先看看这些女孩的‘配合度’。”
  以前到横店拍戏,一个剧组要来二三百人,现在只需要导演带着主要演员过来,其他人副导演在横店都找得到。“在横店,漂亮的女孩多的是,谁肯更进一步,自然也会有更进一步的回报。”这话不夸张,长期工作在横店的副导演们,通常人脉广,手中有大量群众演员人选,尤其和年轻貌美的女群演关系密切。在片场外的娱乐场所,副导演更是常常充当中间人角色,把女孩们介绍给“有需要”的男演员认识。
  横店每天都有很多剧组开工。以往,不少男演员在收工后都会去夜总会寻乐子。
  男星为保密给女群演数万封口费
  曾有狗仔在横店拍到过男演员带着妙龄女孩去吃宵夜的图片,其实这早已不是新闻,甚至该说很“正常”,并且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新闻”发生在夜总会和酒店这种外人无法接近的地方。
  据了解,一线明星习惯入住的酒店是贵宾楼,他们夜晚出去玩乐或应酬多数选择在离酒店稍远的“**公馆”。人多时通常开大包间,人均最低消费一千五到两千,如果开好酒,包房消费过万,通常是一些在电视剧中担任主角的知名男演员组局并买单。
  据知情人士透露,2013年初,某历史剧在横店拍摄,该剧组某天收工后在“**年代”夜总会聚会,G姓总导演唱了几首歌先行离开,并提醒众人“少玩一会,明天还要拍戏”。
  “其实每逢听说有这种局,和演员关系亲近的副导演们都会参与其中,同时邀请一些漂亮的90后女群演们到场助兴。表面上,大家只是唱歌、喝酒为主,但实际上,在副导演的介绍下,男演员与女群演互相‘认识’后,常常采用微信等方式私下联系。这种‘联系’让他们各取所需。”知情人士透露。该导演走后,在剧中饰演各位历史人物的演员们就叫来漂亮的女群演们,上演了各种搂、抱、亲的场面。
  小咪说,除了副导演的“进贡”,一般常在横店拍戏的男演员都会有自己的朋友圈——“这种玩法更安全”。如果同时在拍戏,晚上收工后就会有人组局,每个人都会带些自己在横店的“熟人”,年轻女群演们当然也包括在内。
  一位H姓台湾男演员曾接演多部古装戏,都在横店拍摄。在拍一部金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期间,该男演员与一位90后女群演在夜总会结识后,有过多次往来,女孩还曾上传两人亲吻照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经人提醒后删除,为了“封口”,H姓男演员给了女孩数万元开网店。
  还有一名C姓香港男演员则以接古装戏为主,近五六年常在横店拍戏,与多位年轻漂亮的女群演关系密切,并保持着微信联系,一起吃宵夜是常事。“不过C很有义气,上次有个姐妹家里有事急需要钱,C二话不说塞给她近万元!”小咪感叹道。
  过气中年男演员喜好拨打情色“短号”
  比起跟女群演打交道,还有一部分男演员的选择则“简单”得多。一位在横店工作十余年的业内人士处得知,在2014年大规模“扫黄”之前,众多男演员“有需要”的时候,会选择在酒店房间拨打所谓的横店“短号”(即某种专线)寻求特殊服务,为他们服务的就是宾馆管辖内洗浴中心的“小姐”。她们没有女群演年轻漂亮,只是专门从事这类工作。当时,以“**大浴场”和“碧海**浴场”生意最为火爆,两个浴场分别在明星下榻最多的两个知名酒店旁边。
  喜好“浴场小姐”这口的男演员,多半以四十岁以上的人为主,有些是港台或内地多年前的电视剧男一号——也就是俗称的过气明星。电话“叫钟”是他们深夜收工后一个人寂寞时的最佳选择。
  “一个钟”一般指45分钟左右,通常为了掩人耳目,他们会把“小姐”叫到助理的房间再接受服务。据称,生意好的“小姐”一晚上曾经陪过十几个男演员。
  一位曾经的横店“小姐”称,她曾分别为C姓和P姓两位内地男演员提供过特殊服务,两人年纪相近,均已婚,都在内地多部电视剧中饰演过男一号。其中,C姓内地已婚男演员,现今四十五岁,曾在多年前拍摄某著名历史剧期间,在其所住的贵宾楼酒店房间内多次接受她的特殊服务,事后两人还一起聊天和洗澡。这位男演员除了支付数千元酬劳外,还给了她过年回家的机票钱。
  上百男演员曾遭查 其中不乏大咖
  据一位在横店生活多年的资深圈内人透露,2013年,他曾看到过一份内部名单,该名单上面有近百位男演员的名字,这些人是从横店影视城运营以来,在十多年时间里,曾被公安局扫黄时在洗浴中心等场所抓到的有嫖娼行为的男演员们,其中不乏影视届“大咖”。
  由于身份特殊,只做了备案,让他们写下保证书(检查),并上交五千元罚款,未按照正常流程做拘留处理。其中,包括一名H姓内地一线男星,他多年前曾在自己所住的“东*酒店”旁边的洗浴中心按摩,并接受按摩女孩的特殊服务,事后大手笔给了女孩两万元封口。
  当然,“大咖”被查处毕竟是少数的,更多的当红大咖则“严于律己”,以免出事,即便是一时性起,也只能自己解决。据横店某酒店保洁人员透露,她在收拾一位曾因主演某游戏改编的古装剧而蹿红的L姓年轻男演员房间时,发现床上桌上有一团团乱扔的纸巾,明显有“办过事”的痕迹。消息迅速在酒店内传开,中年清洁工们的七嘴八舌,让这位男演员及其助理察觉到“不对劲”,次日就换了酒店。
  横店经历洗礼 昔日风月成过往
  2014年5月,黄海波嫖娼被抓,9月,导演王全安也因嫖娼被抓,这几乎是近十年来打击公众人物嫖娼最为严厉的一年。再加上对于东莞的曝光,公安部门的扫黄力度空前,横店自然也经历了一次大规模“扫黄”洗礼。
  男演员们不得不自律,女群演们几乎没有了能提供特殊服务的机会。小咪称,为了生计,有些女群演会向“关系匪浅”的男演员们寻求金钱上的帮助,甚至以曾有性交易为由把对方当成提款机,而那些男演员们,则有口难言,只能尽量满足需求,以免事迹遭曝光。
  去年七八月份,在黄海波被抓后,横店某夜总会停业一周,进行全面整顿。老板把夜总会女性服务人员叫到一起,要求她们说出都有哪些演员来过,提供过什么服务,以配合有关部门的打击行动。
  而今,横店各娱乐场所生意早已一落千丈,昔日的风月也成了过往云烟。
馆藏&2422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横店横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