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ar Code只是5G长征的一小步 人类一大步,咱还有多少功夫要下

华为拿下部分5G标准的真正意义在哪?
我的图书馆
华为拿下部分5G标准的真正意义在哪?
文/maomaobear美国时间11月17日凌晨,在3GPPRAN第187次会议关于5G短码方案讨论中,中国华为推荐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获得认可,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的最终解决方案。消息传来,中国的媒体和IT行业一片振奋,有些媒体已经喊出来中国掌握5G标准,华为碾压高通之类的过于乐观的口号。诚然,相比3G时代最后一刻挤入标准,4G时代做跟随者,如今中国企业成为5G标准的重要玩家确实让人欢欣鼓舞,但是媒体的一些报道多有偏颇,华为此次拿下部分5G标准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我们来做个解读。一、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对5G定义了三大场景:eMBB、mMTC和URLLC。eMBB对应的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业务,而URLLC对应的是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这次决定的仅仅是eMBB场景编码的最终解决方案,其他两个场景用什么还没讨论。而在eMBB场景编码中,中国华为推荐的PolarCode也仅仅是控制信道编码的最终解决方案。数据信道编码方案还是由美国提出的基于LDPC技术的编码提案,华为的基于PolarCode的数据信道编码方案未被采纳。就是说三种场景只讨论了一种eMBB,eMBB所用到的编码,华为的PolarCode也仅仅赢了一场。对于中国通信企业来说,要参与5G国际标准的制定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二、PolarCode被采纳的意义在哪从技术角度看华为给出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并不是最成熟的方案。LDPC方案是麻省理工学院RobertGallager于1962年提出的,提出了50多年,就是从重新发现算起也过去了2,30年了,成熟度是非常高的。而这次落选的法国Turbo方案也已经有20年以上的历史,也比PolarCode要成熟,而Polar为土耳其毕尔肯大学ErdalArikan教授在2008年提出的,连10年都没有的码原本是没有资格和竞争对手在成熟度上比较的。虽然华为涉足Polar很早,几乎是Polar一出现就开始研究开始做了,但毕竟10年不到的东西和人家研究了50年的东西比,积淀还是不够。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华为能拉到59家厂商站在自己的阵容,胜出法国Turbo方案。在面对欧美联队的LDPC方案时一胜一败,也极为不易。标准这个东西,技术上总是会完善的,在技术差距没有代差的情况下,比的是人头和实力。用的人多,支持的人多,就是标准。这意味着在未来mMTC和URLLC两种场景的讨论中,中国企业的地位举足轻重。未来到了6G、7G,标准很可能就是中国厂商占据主流了。中国将从跟随者变成领导者,而领导者就意味着蛋糕分得最多。我支持的标准成为标准,意味着我抢先研发申请的专利成为核心专利,无法绕过。在2G、3G、4G时代,对手的专利无法绕过,中国手机企业必须交高额专利费。而到了5G、6G时代,大家就可以谈了,你2G、3G、4G收10美元,我5G就收20美元,我可以不用2G、3G、4G,你能不用5G吗?然后交叉授权,大家就可以公平竞争了。而对于下游的企业,诸如苹果、三星,未来就不是给高通交专利费的问题了,华为、中兴也有份的。5G、6G时代苹果每卖一部手机就给华为、中兴交xx美元的专利费,这才是细思恐极的地方。三、电信行业给中国企业的启示作为工业后发国家,中国的所有工业都面临着技术壁垒和专利壁垒的问题。行业标准是欧美先发国家制订的(苏联东欧也有一套标准,没有用了),技术壁垒、专利壁垒是人家制订的。你只要进入到国际市场,就要用人家的标准。标准制订者不是雷锋,有这套框框就得交这套框框的保护费,而且先发企业可以尽可能把这套框框制订的对自己有利,让后来者难以与之竞争,形成事实的垄断地位来牟取暴利。电信企业的成功给了中国企业一个启示。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让中国电信企业有了与欧美一流企业竞争的技术实力。在技术实力没有代差的情况,抓住时机联合起来,参与到标准的制订,颠覆既有的体系。让标准和体系对自己有利,自己来制订条条框框,后来者居上,成为业界的领导者,吃到最大的蛋糕。其实从技术角度,中国电信企业在传输速率,时间延迟,误码率上未必就达到了领先的水平,但是依靠市场规模和影响力,技术实力没有代差就可以参与到标准的竞争了。中国不止有电信企业,汽车工业能不能逆袭呢?新能源汽车大家都是新入场,中国企业能否制订出自己的标准呢?人工智能都在竞争,能否是中国企业先投入到商用,制订出商用人工智能的标准呢?拿下部分5G标准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中国企业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导者和规则制订者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馆藏&30991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您现在的位置 >>
Polar Code正式成5G短码方案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日期:日 13:52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7日凌晨0点45分,在刚刚结束的3GPP RAN1 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中国华为公司主推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从美国主推LDPC,法国主推Turbo2.0两大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而LDPC码成为数据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码方案。在此之前,5G中长码编码确认方案为LDPC。
这可以说是中国通信行业一次跨时代的突破与胜利。可以说,中国技术首次真正意义上成为了通信标准的核心技术。此后无论全球何处只要部署5G便会用到中国的Polar Code编码技术。
从标准到核心技术
在通信行业,占据通信行业金字塔顶尖的不是设备制造能力,商用能力,而是标准,一个国家在通信标准中有了话语权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在全球通信行业中拥有了话语权以及产业链先发优势。
我国的通信业发展就如同一个穷小子的逆袭史一般,从早期的2G甚至是3G时代,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十分薄弱,几乎从零开始。而外国企业所建立的标准专利技术壁垒,也让其掌握着市场的主动权。
想当年,3G标准之争以及商用进程的博弈给国人上了深刻的一课,国际市场WCDMA、CDMA2000的商用化加速,让我国的TD-SCDMA遭遇到从产业链到市场的重重困难。
不过正是从那时起,国家的支持,通信行业的奋发图强让我国在移动通信标准方面成长起来,最终TD-LTE成为全球4G两大标准之一。而此次,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更是中国通信业的一次重大胜利。
众所周知,编码与调制在被誉为通信技术的皇冠,其也是通信技术核心的核心,体现着一个国家通信科学基础理论的整体实力。
Polar Code的前世今生
早在3GPP讨论前,Polar Code(极化码)便在中国IMT-2020 (5G)推进组5G第一阶段外场测试中进行了测试,包括静止和移动场景的性能。
测试结果显示,通过极化编码的使用和译码算法的动态选择,同时实现了短包(大连接物联网场景)和长包(高速移动场景,如自动驾驶等低时延要求)场景中稳定的性能增益,使现有的蜂窝网络的频谱效率提升10%,还与毫米波结合达到27Gbps的速率,实测结果证明极化码可以同时满足ITU的超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三大类应用场景需求。
据了解,极化码是由土耳其毕尔肯大学(bilkent)Erdal Arikan教授于2008年首次提出,其论文从理论上第一次严格证明了在二进制输入对称离散无记忆信道下,极化码可以“达到”香农容量,并且有着低的编码和译码复杂度。
目前,极化码是唯一可理论证明达到香农极限,并且具有可实用的线性复杂度编译码能力的信道编码技术。极化码构造的核心是通过“信道极化”的处理,在编码侧,采用编码的方法使各个子信道呈现出不同的可靠性,当码长持续增加时,一部分信道将趋向于容量接近于1的完美信道(无误码),另一部分信道趋向于容量接近于0的纯噪声信道,选择在容量接近于1的信道上直接传输信息以逼近信道容量。在译码侧,极化后的信道可用简单的逐次干扰抵消译码的方法,以较低的实现复杂度获得与最大自然译码相近的性能。
【】【】(本篇文章阅读次数 5655)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加载中 ...
华为拿下部分5G标准,意义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10:02 来源:新浪专栏
如今中国企业成为5G标准的重要玩家确实让人欢欣鼓舞,但是媒体的一些报道多有偏颇,华为此次拿下部分5G标准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我们来做个解读。
美国时间11月17日凌晨,在3GPPRAN第187次会议关于5G短码方案讨论中,中国华为推荐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获得认可,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的最终解决方案。消息传来,中国的媒体和IT行业一片振奋,有些媒体已经喊出来中国掌握5G标准,华为碾压高通之类的过于乐观的口号。诚然,相比3G时代最后一刻挤入标准,4G时代做跟随者,如今中国企业成为5G标准的重要玩家确实让人欢欣鼓舞,但是媒体的一些报道多有偏颇,华为此次拿下部分5G标准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我们来做个解读。一、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对5G定义了三大场景:eMBB、mMTC和URLLC。eMBB对应的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业务,而URLLC对应的是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这次决定的仅仅是eMBB场景编码的最终解决方案,其他两个场景用什么还没讨论。而在eMBB场景编码中,中国华为推荐的PolarCode也仅仅是控制信道编码的最终解决方案。数据信道编码方案还是由美国提出的基于LDPC技术的编码提案,华为的基于PolarCode的数据信道编码方案未被采纳。就是说三种场景只讨论了一种eMBB,eMBB所用到的编码,华为的PolarCode也仅仅赢了一场。对于中国通信企业来说,要参与5G国际标准的制定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二、PolarCode被采纳的意义在哪从技术角度看华为给出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并不是最成熟的方案。LDPC方案是麻省理工学院RobertGallager于1962年提出的,提出了50多年,就是从重新发现算起也过去了2,30年了,成熟度是非常高的。而这次落选的法国Turbo方案也已经有20年以上的历史,也比PolarCode要成熟,而Polar为土耳其毕尔肯大学ErdalArikan教授在2008年提出的,连10年都没有的码原本是没有资格和竞争对手在成熟度上比较的。虽然华为涉足Polar很早,几乎是Polar一出现就开始研究开始做了,但毕竟10年不到的东西和人家研究了50年的东西比,积淀还是不够。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华为能拉到59家厂商站在自己的阵容,胜出法国Turbo方案。在面对欧美联队的LDPC方案时一胜一败,也极为不易。标准这个东西,技术上总是会完善的,在技术差距没有代差的情况下,比的是人头和实力。用的人多,支持的人多,就是标准。这意味着在未来mMTC和URLLC两种场景的讨论中,中国企业的地位举足轻重。未来到了6G、7G,标准很可能就是中国厂商占据主流了。中国将从跟随者变成领导者,而领导者就意味着蛋糕分得最多。我支持的标准成为标准,意味着我抢先研发申请的专利成为核心专利,无法绕过。在2G、3G、4G时代,对手的专利无法绕过,中国手机企业必须交高额专利费。而到了5G、6G时代,大家就可以谈了,你2G、3G、4G收10美元,我5G就收20美元,我可以不用2G、3G、4G,你能不用5G吗?然后交叉授权,大家就可以公平竞争了。而对于下游的企业,诸如苹果、三星,未来就不是给高通交专利费的问题了,华为、中兴也有份的。5G、6G时代苹果每卖一部手机就给华为、中兴交xx美元的专利费,这才是细思恐极的地方。三、电信行业给中国企业的启示作为工业后发国家,中国的所有工业都面临着技术壁垒和专利壁垒的问题。行业标准是欧美先发国家制订的(苏联东欧也有一套标准,没有用了),技术壁垒、专利壁垒是人家制订的。你只要进入到国际市场,就要用人家的标准。标准制订者不是雷锋,有这套框框就得交这套框框的保护费,而且先发企业可以尽可能把这套框框制订的对自己有利,让后来者难以与之竞争,形成事实的垄断地位来牟取暴利。电信企业的成功给了中国企业一个启示。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让中国电信企业有了与欧美一流企业竞争的技术实力。在技术实力没有代差的情况,抓住时机联合起来,参与到标准的制订,颠覆既有的体系。让标准和体系对自己有利,自己来制订条条框框,后来者居上,成为业界的领导者,吃到最大的蛋糕。其实从技术角度,中国电信企业在传输速率,时间延迟,误码率上未必就达到了领先的水平,但是依靠市场规模和影响力,技术实力没有代差就可以参与到标准的竞争了。中国不止有电信企业,汽车工业能不能逆袭呢?新能源汽车大家都是新入场,中国企业能否制订出自己的标准呢?人工智能都在竞争,能否是中国企业先投入到商用,制订出商用人工智能的标准呢?拿下部分5G标准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中国企业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导者和规则制订者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本文来源:新浪专栏责任编辑:朱丽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
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48秒后自动更新
云掌财经产品下载专区
服务时间:8:30-18:00(工作日)
证券投顾咨询编号:ZX0125
云掌财经官方微信
(C)云掌财经&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复制必究&皖ICP备号
本站郑重声明:云掌财经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后一小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