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格谁更大牌,谁的地位更高

华语明星地位排行榜,范冰冰第19位,刘德华第8位,谁排第一?
华语明星地位排行榜,范冰冰第19位,刘德华第8位,谁排第一?
华语娱乐圈里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歌星和影星。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事业和影响力。nba爱搞个历史地位排行榜。我对他们进行一个娱乐圈地位排行榜。由于人数太多。我只排前20名。当然只是本人的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啊!
20 吴孟达,男,汉族,日出生于福建厦门,七岁随父母移居至香港,后为电影、电视剧男演员。是香港著名实力派影视演员,在香港电影中与周星驰合作成为搞笑无厘头的黄金搭档,吴孟达被电影界尊称为“达哥”,在影迷里被尊称为“达叔”,是演技精湛的金牌配角,被誉为香港和华语影坛片酬最高的黄金配角,曾获得多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其御用配音演员是胡立成。1973年投考了无线电视的艺员培训班;最重要的配角演员之一。踏入影坛二十多年,从未主演过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全以陪衬身份出现,他甘当绿叶,一直为周星驰、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黎明、郭富城等大牌明星做绿叶,尤其与周星驰长期合作喜剧片,成为香港影坛当仁不让的“搞笑男二号”。
19 范冰冰(日—),中国著名女演员。生于青岛,籍贯烟台。1998年参演琼瑶剧《还珠格格》一举成名。2004年凭借电影《手机》成为首位荣获大众电影百花奖影后的80后演员。2007年凭借《心中有鬼》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随后成立「范冰冰工作室」,签约旗下艺人,并制作出《胭脂雪》《金大班》等热播剧。2010年主演《观音山》荣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成为国际A类电影节影后,次年担任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2013年,一举夺得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冠军。近年来,范冰冰凭借其不断攀升的影响力,屡次受邀出席国际电影节和国际时装周,从龙袍装到仙鹤装,范冰冰以其个人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是中国籍女艺人的杰出代表。
18 李安 日出生于台湾,祖籍江西德州,是一位享誉世界影坛的著名导演。1975年从台湾艺术大学戏剧电影系毕业,后修读伊利诺伊大学戏剧导演专业,并于纽约大学电影制作专业取得硕士学位。1995年凭借《理智与情感》轰动国际影坛,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确立了其在好莱坞A级导演行列的地位。2009年被美国《娱乐周刊》评为坚持拍电影的“最伟大导演”之一。其屡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金狮奖、金熊奖、英国学院奖等国际顶级电影奖项,是华人迄今唯一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导演,更是亚洲迄今唯一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导演!
17 陈凯歌 日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电影导演,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执导过《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霸王别姬》《风月》《荆轲刺秦王》《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搜索》等电影作品,多次荣获过国内外大奖。陈凯歌至今仍为唯一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华人导演。
16 吴宇森 原籍广西平南,日出生于广州,1971年,在邵氏影业公司跟随当时最著名的动作片导演张彻拍片。他是继李小龙、成龙之后,进入好莱坞的第三位华人明星,也是目前(2013年4月)第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下印记的华人导演。2005年由香港影艺界举办的“中国电影一百年”活动当中,吴宇森获香港人选为这一百年来最喜爱的导演。荣获第67届威尼斯影展终身成就奖。
15 张曼玉 国家一级演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大使,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张曼玉是华语电影演员总获奖纪录保持者,个人荣誉涵盖十一个国际电影节,并以五届金像影后和电影《甜蜜蜜》九项大奖保持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荣誉及主演影片获奖项目最高记录,四届金马影后和电影《人在纽约》八项大奖保持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后荣誉及主演影片获奖项目最高记录。1992年凭借《阮玲玉》夺得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后,成为中国影史首位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2004年凭借《清洁》成为亚洲影史首位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后,曾出任五个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张曼玉自2010年起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身份致力于中国贫困地区儿童关爱事业,因其率性真实的人生态度被众多明星视为偶像,2011年在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授予仪式上被赞誉为“电影女神”。
14 梁朝伟 祖籍广东台山,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无线训练班第11期,国家一级演员,是一位在亚洲地区和华人社会具有影响力的电影演员。20世纪80年代拍摄了多部电视剧,是香港无线“五虎将”之一。电影方面,因其出色的演技而囊括多个电影奖项,凭电影《花样年华》获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凭《色·戒》获第2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迄今为止,他是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最多的人,其中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5次、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3次。梁朝伟是娱乐界一个十足的“万人迷”,是中国最具男人味男星的代表之一。日,他与刘嘉玲结束20年爱情长跑,在不丹举行婚礼。
13 张艺谋 中国著名电影导演,“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总导演,获得过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其拍摄的电影多次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曾任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早期他以执导中国民间文化和传统地域特色的电影著称,艺术特点是细节的逼真和色彩的浪漫相互映照。2002年转型执导的武侠巨制《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他的电影风格勇于创新且涉及题材广泛,每有新作上映都会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在电影人材的提携上张艺谋捧红的“谋女郎”也是媒体和公众聚焦的对象。2012年,张艺谋先后获得第14届孟买电影节终身成就奖、韩国大钟国际电影特别贡献奖、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杰出成就奖和开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12 周杰伦 亚洲最具社会影响力和传奇性的偶像天王巨星、“神话”级人物,华语乐坛皇帝、新四大天王之首[1],世界十大鬼才音乐人[2]。词曲创作家、MV及电影导演、编剧及制作人。2000年后最具指标性流行歌手,四届世界音乐大奖最畅销亚洲艺人,唱片全球总销量近4000万张,有“亚洲流行天王”之称,其音乐打破了亚洲原有单一的音乐形式,开创多元化流行音乐的先河,为亚洲流行乐坛翻开了新的一页。05年以《头文字D》涉足电影,07年成立JVR有限公司、自编自导自演电影《不能说的秘密》,10年主持电视节目《Mr.J频道》,11年以《青蜂侠》跻身好莱坞进军国际,荣获美国MTV电影大奖最佳新人提名。2012年发行专辑《十二新作》销量一路飙升各大榜首。2013年周杰伦自编自导自演第二部影片《天台》登陆北美,获选美国纽约电影节闭幕片[3],将于7月11日全球上映。
11 章子怡 著名国际影星。1998年被张艺谋发掘,主演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该片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新晋谋女郎一举成名。1999年主演李安导演的影片《卧虎藏龙》,该片一举摘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因此蜚声国际。2005年担任罗伯·马歇尔执导、斯皮尔伯格监制的好莱坞大片《艺伎回忆录》女主角,是首位担任好莱坞A级别制作大片女主角的华人影星,并获得美国电影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影后提名。曾三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数次被外媒评为“世界最美50人”,拥有多部享誉国际的经典影片。作为中国在世界影坛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章子怡曾连续两年担任奥斯卡颁奖嘉宾,三次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美国《时代周刊》更称她是中国送给好莱坞的礼物。2013年凭借在电影《一代宗师》中精湛极致的演技发挥获得广泛的影响与好评。
10 巩俐 著名国际影星,是目前在国际影坛最具成就、地位和影响力的华人女星。1987年首次与导演张艺谋合作,凭借影片《红高粱》的一炮打响,巩俐被海内外广为关注,成为第一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演艺界明星。其主演的电影《红高粱》、《霸王别姬》、《秋菊打官司》,分别获得“金熊奖”、“金棕榈奖”、“金狮奖”,是华人迄今唯一主演影片包揽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演员。曾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巩俐也是迄今唯一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上担任过评委会主席且均获得过个人殊荣的华人明星。
9 梅艳芳 生于香港,是中国流行乐坛已故著名歌手、二十世纪末期华人地区影坛巨星;祖籍广西合浦,少时家境拮据,四岁半已登台演出,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首位女会长。梅艳芳以醇厚低沉的嗓音和华丽多变的形象著称,她是大中华地区首位在同一个演唱会换多套歌衫、在不同专辑封面和音乐录像带有不同造型的歌手,曾引领粤港地区的时代潮流,是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和“中国金唱片奖艺术成就奖”的最年轻得主,至今保持着华语女歌手全球演唱会场次的最高纪录。梅艳芳同样蜚声影坛,荣获过两岸三地的影后,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她一生致力公益慈善,推进大中华演艺事业的交流合作,被誉为“香港的女儿”。
8 刘德华 (日)生于香港,大中华地区娱乐圈影视歌综合发展最成功的标志性人物,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亚洲新星导教父,世界杰出华人;作为歌手,他是香港流行文化之首“四大天王”之一,吉尼斯世界纪录中获奖最多的粤语流行歌手;作为演员,他亦荣膺三届香港金像奖及两届台湾金马奖影帝殊荣,影坛一线巨星中出演影片数量最高的男演员;作为巨星,他是华语流行文化的符号,香港电影及粤语歌曲的代表性人物,影视与歌曲伴随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亦多次献唱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香港回归庆典晚会等国家级大型文艺盛举,奠定了中国全民偶像的地位,香港精神传播形象大使同时也是唯一获得香港回归十五周年功勋人物的艺人,日,他与朱丽倩注册结婚,日,二人喜得爱女,家庭幸福美满外他仍然活跃在影视界的最前端。
7 张国荣 生于香港,是一位在全球华人社会和亚洲地区具有影响力的著名歌手、演员和音乐人;演艺圈多栖发展最成功的代表之一。他是香港乐坛的殿堂级歌手之一,曾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他是第一位享誉韩国乐坛的华人歌手,亦是华语唱片在韩国销量纪录保持者。[1]他是大中华区乐坛和影坛巨星,通晓词曲创作,曾担任过MTV导演、唱片监制、电影编剧、电影监制。他于1991年当选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1993年主演的影片《霸王别姬》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他亦凭此片蜚声国际影坛,获得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男主角奖以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贡献奖。他曾受邀担任东京国际电影节和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2005年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2010年当选美国CNN评出的“史上最伟大的二十五位亚洲演员”。
6 邓丽君 一位在亚洲地区和全球华人社会极具影响力的台湾歌唱家,亦是20世纪后半叶最富盛名的日本歌坛巨星之一。她的歌曲在华人社会广泛的知名度和经久不衰的传唱度为其赢得了“十亿个掌声”的美誉,在日本艺能界享有“亚洲歌唱女王”之名。其生前演艺足迹遍及台湾、香港、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地,发表国语、日语、英语、粤语、闽南语、印尼语歌曲1500余首,对华语乐坛尤其是大陆流行乐坛的启蒙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为亚洲不同音乐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仍有无数歌手翻唱她的经典歌曲向其致敬,被誉为华语流行乐坛永恒的文化符号。
5 李连杰 日生于中国北京。国际功夫巨星、武术家、慈善家、企业家、壹基金及太极禅公司创始人。75年后连续五年获全国武术全能冠军,82年主演电影《少林寺》轰动全球,91年的《黄飞鸿系列》开创了武侠电影风潮,还塑造出方世玉、张三丰、霍元甲、陈真等经典银幕英雄人物,被国内外媒体誉为功夫皇帝。97年后主演多部好莱坞大片,跻身好莱坞一线动作明星。07年创办的壹基金,成为中国第一家民办公募基金会,因全世界公益方面的贡献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护照。09年以“社会企业家”名义成为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会员。曾荣膺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担任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联合国亲善大使等。
4 周润发 日生于香港南丫岛,国家一级演员,华人世界顶级巨星,国际巨星。他是第一位个人奋斗经历被写入中学教科书的中国演员,被誉为“演技之神”和“一个时代的坐标”。在港片鼎盛时期开启了诸多类型片先河,枪战片影响更是远播欧美,并塑造了许文强、小马哥、赌神等多个脍炙人口的经典角色;又与成龙、周星驰并称为“双周一成”,意为香港电影票房的保证。95年远赴好莱坞发展,主演了《安娜与国王》、《卧虎藏龙》等享誉全球的经典电影,曾两次担任奥斯卡颁奖嘉宾。他于本世纪初重返华语影坛,经历着演艺生涯又一个全新挑战。
3 周星驰 生于香港,籍贯浙江宁波。史无前例的「周星驰现象」缔造者。上市比高集团董事长。中国著名导演、演员、编剧、电影制作和出品人,有华语“喜剧之王”之称,亦是“无厘头”电影始祖,在世界各地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曾主演《百变星君》《大话西游》《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等影片,自编自导自演《大内密探零零发》《国产凌凌漆》《少林足球》《功夫》等多部喜剧影片,曾6度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和获得8个年度香港电影票房冠军,为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最多者和香港电影年度冠军记录保持者,其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功夫》被时代周刊评为2005年世界最好的10部电影之一,新作《西游降魔篇》全球票房破2.15亿美元,创华语片新记录,成为全球最卖座的华语电影。
2 成龙 生于香港,祖籍安徽省和县沈巷镇房桥村,大中华区影坛巨星和国际功夫电影巨星。六岁时进入中国戏剧学校学习戏曲以武师身份进身电影圈,逐渐发展至演员、导演以至监制。他与周星驰、周润发并称“双周一成”,为香港电影的票房保证。成龙以功夫片著称,曾多次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其主演的电影全球总票房已经超过200亿元,为华人演员之首。1994年《红番区》在美国公映后反响强烈,使其成功打入好莱坞;《尖峰时刻》系列电影在全球亦获得极高的票房,奠定其国际电影巨星的地位。成龙在华人世界享有极高的声望,日
《纽约时报》评选出史上20位最伟大动作巨星成龙荣登第一位。2012年成龙第101部电影《十二生肖》是自己最后一部搏命剧,邀请到林凤娇出镜。成龙的歌曲也广为传唱,后有歌迷到《中国爱歌者》学习唱歌的技术。
1 李小龙 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美籍华人,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他是一位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著名的华人武打电影演员和功夫巨星、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UFC开创者,MMA之父,截拳道之父,双节棍之父,亦是“功夫片”电影始祖,李小龙的出现打破了之前功夫动作片的虚假以及香港明星气质的萎靡,开创了华人进军好莱坞的先河,更创立了截拳道,让西方人认识和学习功夫,同时令动作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流片种之一。在全球各地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他对中国电影业的贡献永不磨灭,在香港的4部半电影3次打破空前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他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1964年与琳达·埃莫瑞走入婚姻殿堂,婚后生有一对子女。为什么说斯皮尔伯格比科恩兄弟的影史地位要高? - 知乎6被浏览2397分享邀请回答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谁更伟大?我问了卢卡斯影业CEO - 虹膜 - 微信公众号文章
&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谁更伟大?我问了卢卡斯影业CEO
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谁更伟大?我问了卢卡斯影业CEO
日08时27分来源:
文 | magasa
过去四十年中,整个好莱坞的产业格局,是由两个导演引领和造就的,稍微了解电影史的都会承认这一点。
哪两个导演呢?
乔治·卢卡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斯皮尔伯格(左)和乔治卢卡斯(右)
古典时代的好莱坞大师们,像约翰·福特、希区柯克、威廉·惠勒,无论多大牌,恐怕做梦都无法想象导演可以拥有如此之大的权力。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的履历无需任何介绍了。说他们塑造了好莱坞的格局,是指他们通过一系列高科技票房大片(blockbuster),带领好莱坞进入了一个由特效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化时代。
顺便,他们也令自己成为好莱坞最有钱的人。
根据《福布斯》杂志的统计,卢卡斯坐拥50亿美元个人财富,在全美富人排行榜上居第94;斯皮尔伯格的个人财富是36亿美元,排名第164。
在如银河般璀璨的「新好莱坞」一代导演群星中,这两位毫无疑问是商业上最成功的。
除了上述两位,「新好莱坞」还包括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布莱恩·德·帕尔玛、罗伯特·奥尔特曼、伍迪·艾伦、威廉·弗里德金、彼得·博格丹诺维奇、哈尔·艾什贝……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彼此亲密的朋友,也许我们还记得马丁·斯科塞斯凭借《无间道风云》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那次,科波拉、卢卡斯、斯皮尔伯格是他的颁奖嘉宾。
科波拉、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为斯科塞斯颁发奥斯卡奖
这里只说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他们不仅是非常亲密的朋友,也是暗中较近的对手。他们制造票房巨片的能力几乎不相上下,很多人心中,包括我,都有一个疑问,这二人谁是更牛逼的导演?
俗话说文无第一,但凡事都喜欢比较个高低这实在是人的天性,否则,我们为什么制造那么多排行榜?把那几十部电影和导演搬来搬去,今天你在我前,明天我在你前,每次动荡都引发无数口水。
而且这个问题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无聊,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在导演生涯的起步阶段非常相似,但很快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卢卡斯在开启《星球大战》系列之后没有执导过任何别的电影,正传和前传之间更是停止导演工作22年,而斯皮尔伯格从不间断地拍各种电影,除了票房大片,他也拍了不少拿奥斯卡的得奖之作。
比较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其实是对以上两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职业生涯的比较。
那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呢?
全世界最有资格回答的那个人,前几天就坐在我的面前。
凯瑟琳·肯尼迪
她就是卢卡斯影业的CEO,「星球大战」品牌的管理者,好莱坞超级金牌制片人凯瑟琳·肯尼迪(kathleen Kennedy)。
肯尼迪女士和她的丈夫弗兰克·马歇尔(Frank Marshall)同为好莱坞最顶级制片人,此二人和斯皮尔伯格于1981年一起成立了Amblin Entertainment影业。我们知道,Amblin Entertainment是斯皮尔伯格绝大多数电影的出品方。
在三十多年的制片生涯中,肯尼迪担任了《E.T.外星人》、《夺宝奇兵》系列、《回到未来》系列、《紫色》、《太阳帝国》、《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第六感》、《世界之战》、《慕尼黑》、《战马》、《林肯》……等重磅电影的制片人,即是说斯皮尔伯格的几乎所有重要电影,都由她操盘。
斯皮尔伯格和凯瑟琳·肯尼迪
她现在又成了卢卡斯影业CEO和《星球大战》新三部曲的制片人。
所以,说她是全世界最熟悉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人也不为过。
卢卡斯和凯瑟琳·肯尼迪
我见到肯尼迪女士是在迪士尼举办的《原力觉醒》首映后的圆桌访谈上,和她一起的是《原力觉醒》的导演J.J.艾布拉姆斯。当时主要问了两个问题,我先岔开说下第一个问题。
如果问好莱坞最声誉卓著的科幻系列有哪些,我想答案离不开《星球大战》、《星际迷航》、《异形》、《终结者》和《回到未来》。这几个系列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近年几乎都有重启的计划,唯独我最喜欢的《回到未来》没有。而J.J.艾布拉姆斯接连执导了《星际迷航》和《星球大战》,这是绝无仅有的经验,还有什么科幻系列是他想染指的吗?
所以我就问了肯尼迪女士,是否可以考虑重启《回到未来》,甚至可以就让J.J.艾布拉姆斯来导嘛!
J.J.艾布拉姆斯
其实没有出乎我的预料,肯尼迪迫不及待地否认说,绝不可能再拍《回到未来》。她的理由很简单,大约也是她对很多人重复过的——续拍《星战》是因为星战的故事没有讲完,也永远讲不完,但续拍或重启《回到未来》则没有任何必要,它的故事已经完结,若强行加一个尾巴,反而会破坏它的完美。
然后我问了第二个问题,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谁是更好的导演?
听到这个问题,肯尼迪几乎是惊叫了一声,你不能把这两个人来比较!他们无法比较!
是的,处在她的位置,她不可能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这是毫无疑问的,尽管我相信她内心会对这两位好朋友有自己的判断。
但我们可以呀,既然没人禁止我们讨论,下面就来说说我对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的对比和评价。
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相识于1967年,那时候两人都还是电影学生。斯皮尔伯格被他梦想中的UCLA拒之门外,他是真的热爱拍电影,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有了很多短片作品,但他发现,卢卡斯的《Electronic Labyrinth: THX 1138 4EB》比他所有的习作都更好。
卢卡斯也看了斯皮尔伯格的作业《Amblin’》,觉得矫情甜腻,水准一般,于是他并未将比自己小两岁的斯皮尔伯格放在眼里。
《决斗》(1971)
直到1971年,卢卡斯在他们这代人共同的大哥——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家里看了斯皮尔伯格新拍的电视电影《决斗》(Duel),他被震惊了,这部电影成本非常低,可拍得委实太有想象力,看来必须要更加重视这个家伙了。
斯皮尔伯格在两人的关系中更像一个顺从的小弟弟,他总是不停地恭维卢卡斯,他反复说,《美国风情画》是有史以来最棒的美国电影,直到现在都这么认为。
卢卡斯《星战》刚拍完的时候,他放给朋友们看,所有人都说不好,比如布莱恩·德·帕尔玛就疯狂吐槽,只有斯皮尔伯格看好。他努力说服大家,这绝对会成为卖座大片,一定可以卖1亿美元!
斯皮尔伯格一直看好《星战》,当《星战》还在制作时,他就主动找卢卡斯,说我帮你负责B组的拍摄吧,卢卡斯拒绝了。
《大白鲨》
斯皮尔伯格的内心知道《星战》会打破《大白鲨》创下的票房记录,卢卡斯也是这么期待的,所以他不想朋友染指《星战》,他要让《星战》完完整整属于自己。
就在卢卡斯制作《星战》的时候,斯皮尔伯格也在拍摄他的科幻大片,那就是《第三类接触》。即使在今天看来,《第三类接触》也是一部出色的科幻电影,但比起《星战》的光环来,毕竟逊色不少。
但在两部影片上映之前,卢卡斯对《星球大战》能否成功一点信心都没有,而斯皮尔伯格手里已经有超级卖座的《大白鲨》了,所以在二人当中,他的业内地位和名声更加牢靠,处于比卢卡斯更优势的地位。
某天卢卡斯去找斯皮尔伯格探班,他垂头丧气地说,你的这部电影一定会比《星球大战》成功很多,会是史上最卖座的大片,我们打个赌吧,我把《星战》收入的2.5%给你,你把《第三类接触》的2.5%给我。斯皮尔伯格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原来他和卢卡斯一样,都更看好对方的电影。
《第三类接触》(1977)
《星战》于1977年5月率先上映,票房表现势如破竹,《第三类接触》半年后开画,斯皮尔伯格又是担心又是开心。最终结果,《第三类接触》的确是卖座大片,全球票房达到3亿美元,在七十年代末期,这是个天文数字,但是《星战》呢?超过6亿。斯皮尔伯格靠交换这2.5%的提成赚了几千万。
《星战》大大提升了《大白鲨》所确定的大片票房天花板。从此,票房冠军的荣誉就轮番地在这哥俩手中交换,直到二十年后闯出来一个加拿大人——詹姆斯·卡梅隆。
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还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传统,一旦自家的票房记录被超越,他们会在行业报刊上打出祝贺广告。
斯皮尔伯格在《综艺》刊登祝贺《星战》超越《大白鲨》的广告
《星战》史无前例的成功颠转了两人在好莱坞的地位。尽管都是卖座导演,但此时的卢卡斯无疑更加成功,而斯皮尔伯格在业内有超时超支的恶名,《大白鲨》固然卖座,但它的制作过程实在是一团糟,1979年的战争喜剧《1941》是斯皮尔伯格生涯中的惨痛失败。
这时候如日中天的卢卡斯拉了好朋友一把。斯皮尔伯格对卢卡斯说想拍007,卢卡斯回答,007有啥好?我这儿有个更好的主意,讲一个考古学家和纳粹争夺宝物,也就是《夺宝奇兵》了。斯皮尔伯格闻听大感兴趣,说我想拍啊!卢卡斯并不像对《星战》那样护食了,微微一笑,说你拿去拍吧。
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拿着《夺宝奇兵》的本子一家家制片厂去问,都被无情拒绝,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斯皮尔伯格失去了业内的信任,最后在派拉蒙,卢卡斯向CEO迈克尔·艾斯纳保证,这次斯皮尔伯格绝不会超支,我盯着他呢,你放心吧!才获得了绿灯。
卢卡斯告诫斯皮尔伯格,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卫·里恩,要拍最伟大的史诗片,就照着剧本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出来就行了,你就当是在拍B级片。斯皮尔伯格听从劝告,《夺宝奇兵》每个镜头平均只拍4条,比他过去少很多。
后来,斯皮尔伯格承认,在预算、档期这些事情上,卢卡斯教会他很多。
《夺宝奇兵》重塑了斯皮尔伯格的信心,他再接再厉拍出了极其成功的《E.T.外星人》,再度超过《星战》,夺回了历史票房冠军的宝座。
这次轮到卢卡斯打广告祝贺斯皮尔伯格了。
卢卡斯祝贺《E.T.外星人》超过《星战》的票房记录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的电影生涯开始分道扬镳。
斯皮尔伯格尝试各种各样的电影,除了票房大片之外,他也将奥斯卡作为自己的目标。1993年是斯皮尔伯格的人生巅峰,这年他有两部电影问世。一部是《侏罗纪公园》,一部是《辛德勒名单》。前者成为好莱坞数字特效大片征服全世界的起点,后者则为他首次带来小金人的荣誉,也一定会成为他这辈子无法超越的代表作。
这时候的卢卡斯在干什么呢?他已经「赋闲」十多年了。除了《夺宝奇兵》系列,他还是一些算不上太成功的影片的监制,他离了一次婚,元气大伤,他推动旗下公司工业光魔发展数字技术,他打算用新的数字技术修改《星战》三部曲,但他很长时间没有当导演。
从1977年《星战》第一部到1999年前传第一部,中间有22年时间卢卡斯没有一部导演作品问世。
用马丁·斯科塞斯的话说,卢卡斯太有权力了,已经不需要再当导演。
卢卡斯本质上是个害羞的人,刚刚三十出头就成为好莱坞最显赫的导演,而这几乎是他以一己之力办到的,他创造了一个尺度超越银河的「电影宇宙」,所以他不信任任何人,尤其是会计、律师、经纪人之类的,他就一个人远远呆在旧金山,不和好莱坞的圈子混在一起。
对他来说,最好就是找不多的几个人,静悄悄把电影拍出来就完事,所以他会搞皮克斯和数字技术,这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电影制作模式。
那么,又是什么刺激卢卡斯重新出山,拍摄《星战前传》三部曲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
负责这部影片特效技术的是卢卡斯的工业光魔公司,斯皮尔伯格给卢卡斯演示,现在的数字技术可以做出多么逼真的霸王龙,卢卡斯看得快哭了,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的公司竟然这么厉害!能实现他在拍《星战》时完全不敢想象的效果。从拍完《星战》到《侏罗纪公园》,工业光魔努力了十五年,数字特效技术总算到了瓜熟蒂落的阶段。
对技术极端敏锐的卢卡斯意识到,这是跟发明电灯一样伟大的技术进步,电影产业将迎来一次巨大的革命,此时不复出更待何时呢?
1997年,卢卡斯推动了《星战》第一集的重映,又收获上亿票房,和1977年的票房累加,它又夺回了被《E.T.外星人》占据的票房王冠。
斯皮尔伯格送上祝福
两年后,《星战前传》的第一部上映,超过正传的票房记录。
彼时的斯皮尔伯格似乎对票房竞赛失去了兴趣,他先是凭借《拯救大兵瑞恩》再获奥斯卡导演奖,然后将精力投向完成大师库布里克的嘱托《人工智能》。等到他再度投身票房炸弹的制作,那是2005年的《世界之战》了。巧合的是,卢卡斯这一年也将推出他的《星战前传:西斯的复仇》。
如果说1977年《星球大战:新希望》和《第三类接触》是两人的第一次票房较量,那么2005年的《西斯的复仇》和《世界之战》就是第二次。两次都是卢卡斯赢了。
明面上他们在激烈竞争(尽管不承认),但暗地里却是在互相帮助的。卢卡斯把自己手下最好的视觉预览技术专家派去帮助斯皮尔伯格做《世界之战》,斯皮尔伯格也帮卢卡斯处理《西斯的复仇》里尤达大师对阵皇帝的巅峰对决。
这一次,斯皮尔伯格又想来导《星战前传》,卢卡斯还是不舍得,毕竟《星战》是他最亲的孩子。《夺宝奇兵》可以给你,但《星战》真的不行。
从二人竞争的角度,斯皮尔伯格作为导演已经有太多代表作,票房大片有《大白鲨》、《第三类接触》、《E.T.》、《夺宝奇兵》系列、《侏罗纪公园》系列,在严肃电影的层面,他还有《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而卢卡斯所有的成功都是来源于一部电影,所以他可以让任何人拍星战(《帝国反击战》和《绝地归来》,以及现在的新三部曲他都没有执导),但唯独斯皮尔伯格不行。
2005年之后,《星战》偃旗息鼓又达十年。在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原力觉醒》刚刚越过《阿凡达》成为北美影史上票房第一的电影,之前被它超过的年度第二名,也是历史第三名的,正是由斯皮尔伯格监制的《侏罗纪世界》。
只不过,当斯皮尔伯格退居二线的时候,卢卡斯更是只在《原力觉醒》中挂了顾问一衔,也许这两位老友延续四十年的竞争,要在今年画上句号。
回到那个问题,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谁是更伟大的导演呢?
公平地说,答案只能是斯皮尔伯格。
他四十年如一日地埋首创作,各种类型的电影都勇于尝试,和卢卡斯一样,他也是一家准大制片厂的老板——前几年梦工厂势头最猛的时候,几乎要威胁到六大的地位。他和卢卡斯一样坐拥几十亿财富,但创作仍是他心中的主要目标。
从导演技巧来说,卢卡斯生疏多年,也的确无法和斯皮尔伯格相提论,看《星战前传》就时常能察觉到他的运镜呆板,缺乏灵气,远不能和斯皮尔伯格的流畅华丽相比。
但是,但是啊!
如果我们跳出导演这个层面的比较,就会发现,卢卡斯是他们所有人当中,最伟大的一个梦想家,一个史诗和神话的讲述者。
卢卡斯的确是对单纯当一个「导演」失去了兴趣——也许是觉得「导演」对他来说太狭义了,但他并没有闲着,他一直在苦心经营他的星战帝国。星战不止是六部电影,它是一个庞大无边的故事宇宙。
对他来说,拍电影本身不是最重要的事了(既然很多人说他电影拍得不咋的),考核一个电影导演的那些标准,对他来说就意义不大。
我们常说拍电影是造梦,但大多数导演造的梦,只能让你沉醉两个小时。卢卡斯造的梦,可以让人一辈子不愿醒过来。
下面这张照片,是1994年卢卡斯五十岁生日时邀请好友到他的天行者牧场做客时所摄。
从左至右:朗·霍华德、斯皮尔伯格、斯科塞斯、德·帕尔玛、卢卡斯、泽米基斯、科波拉
有些版本的图片会将最左的朗·霍华德裁掉,是嫌他还不够分量吗?这六个人,只有他和泽米基斯是小字辈。霍华德演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出道,泽米基斯是斯皮尔伯格的门徒,其他五人俱是「新好莱坞」一代的大佬。
如果要理清这些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那又是一篇长文了。
科波拉和斯科塞斯1970年在意大利的索伦托电影节上相遇,他发现这个留着大胡子的小个子是部活的电影百科全书,无时无刻不用那机关枪似的语调往外喷着各种关于电影的雄心壮志和精妙见解,两人一见如故。
前面说过,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认识于1967年,而他和科波拉的关系则建立得更早。1965年,卢卡斯获得奖学金,获得到华纳片场观摩电影拍摄的资格,在那里认识了大五岁的科波拉。他亲口承认是科波拉教会了他关于编剧和导演的一切。
科波拉也是最敢直言批评卢卡斯的人。直到今天科波拉依然会惋惜地说,卢卡斯是一个实验电影导演,他靠《星战》挣了那么多钱,他完全应该回去拍一些小成本的有创意的作品,但他没有,是《星战》毁了他。
卢卡斯生日这一天,照片上所有这些人几乎都处于他们的巅峰,或者即将走上巅峰。
朗·霍华德第二年将推出大获成功的《阿波罗13号》,但距离他摘得奥斯卡的《美丽心灵》还有几年时间。
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和《辛德勒名单》的热度还未冷却,不用说,当时他就是全世界最有名的电影导演。
而斯科塞斯,对他来说无所谓高峰低谷,他的电影水准一如既往。
德·帕尔玛再过两年会推出他这辈子在商业上最成功的电影《碟中谍》。
泽米基斯即将用《阿甘正传》感动世界。
只有老大哥科波拉处于沉寂之中。
至于卢卡斯自己,此时他正在酝酿《星战前传》的故事,准备重出江湖。
日,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
点击或输入以下关键词,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编辑:夏夏扫描二维码下载《虹膜》付费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