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形成的地质石头形成视频有哪些?

更多相关文档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地壳运动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区别? - 知乎0被浏览61分享邀请回答还没有回答> 【答案带解析】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
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A.向斜山
B.背斜山C.向斜谷
D.背斜谷2.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A.①
D.④3.若在③处钻40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A.15m
D.1O5m 
试题分析:
1.图中河流所在位置为谷地;以河流为中心,向两翼岩层出现由老到新的变化,说明为背斜构造,即该地的地质地貌为背斜谷。
2.随着地壳抬升,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不断增强,河道加深;断续反复这种的过程就形成了河流阶地。据此推断,图中河流所在位置为下切最深的位置,说明形成年代最晚。
3.根据图中等高距可推知,③、⑤两地的相对...
考点分析:
考点1: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考点2: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考点3: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月份可能是A.1月
D.1O月2.图示区域50°N纬线的东西气压差大于30°N,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海陆差异C.大气环流
D.地势起伏 
下表是我国年部分工业产业重心空间变化统计。读表,完成以下问题。工业产业1990年2000年经度(E)纬度(N)经度(E)纬度(N)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17.8041.25114.7338.67煤炭采选业115.O336.51114.4536.28造纸及纸制品业116.4033.41116.1931.7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12.7031.91114.2834.53普通机械制造业116.3133.92117.4032.7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16.2734.09117.1333.13食品制造业115.4533.26116.2033.18纺织制造业116.4933.17117.0332.0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6.5232.42116.6430.90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116.1632.11116.2430.81 1.据表可知,我国年重心东移幅度最大的工业产业属于A.技术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源密集型产业 D.资金密集型产业2.我国年大部分工业产业的重心位于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3.上述的重心位置说明我国大部分工业产值主要集中于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2015年3月13腾讯新闻报道:在过去的三个月内,太平洋岛国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21°S,175°W)西北约65千米处的洋面上因海底火山喷发升起了一座新岛。下图为该岛形成过程瞬间景观。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图示火山灰主要飘落在该岛的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2.大量火山灰飘落可能造成A.附近海域出现赤潮现象 B.局地水循环过程中断C.周边岛屿土壤肥力下降 D.当地昼夜温差加大3.该新闻发布日正午,努库阿洛法太阳的方位及高度分别为A.正南
67°C.正南
71° 
(28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某地区地形图及丹娘乡附近河道景观图。材料二 林芝地区气候统计资料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气温(°C)0.52.35.58.511.814.815.815.313.510.05.21.4平均降水量(mm)1.64.417.047.174.3125.2133.9123.3114.639.95.31.4材料三 该地区为西藏重要的粮食作物——青稞的主要产地。近几年来,在此谷地大面积种植冬小麦。因物产丰富被称为“雪域江南”。(1)简析图中丹娘乡附近河谷中沙洲与沙丘的形成过程。(6分)(2)简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及其成因。(8分)(3)分析“雪域江南”的区位优势条件。(8分)(4)简述图中318国道总体走向特点及T区域国道异常曲折原因。(6分)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描述甲国的主要地形特征。(4分)观测发现,印度河平原地下水位上升,土壤肥力有所下降。为保证农业生产,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实施了规模宏大的以打井、挖渠为主的水利工程。(2)比较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水利工程作用的异同。(6分)(3)巴基斯坦要把卡拉奇建设成为本国最大的纺织城,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4)中巴两国计划建一条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中国新疆喀什的中巴铁路(如上图中所示),指出中巴铁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10分)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地理】湘教版必修1 第二章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学案)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 学案【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 结合实例, 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 主要作用方式。 ② 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③ 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 转化
过程。 ④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表分析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给出多种地理图表和地理实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各种地理问题。 3.情态目标: ①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 建立内力和外力辨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新课标重难点】重点: 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 过程。 难点: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课前预习】一、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比较分类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二、内力作用――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三、外力作用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风力侵蚀 侵 蚀 作 用 沉 积 作 流 水 侵 蚀 冰川侵蚀 冰川沉积 流水沉积 溶蚀 侵蚀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运动形态产生地貌相互关系第 1 页 共 14 页 用风力沉积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分类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方法点拨】 1、知识结构化 形 成2、对知识进行归纳对比(1)内力作用及其地貌第 2 页 共 14 页 (2)外力作用及其地貌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 V 形谷,使坡面破碎,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风力侵蚀侵 蚀 作 用流 水 侵 蚀侵蚀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 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化”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 可溶性岩石 (石灰岩) 分布地区 (例: 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冰川侵蚀 冰川沉积 沉 积 作 用 风力沉积 流水沉积形成冰斗、角峰、U 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例: 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 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 沉积,颗粒小比重 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游)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 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小的后沉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 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3、图解法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岩浆及三大类岩石间的转换关系是难点 内容。要突破这个问题要通过图来解决;如右图可看出三类岩石 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 被侵蚀、搬运、堆积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在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被高温熔化形成新岩浆回到地 球内部。完成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构成地壳物质的循环。【思维导悟】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的海陆分布形成的基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世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台湾和西南边疆地区多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 (4)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扩大,印度半岛将消失。这可信吗?为什么?第 3 页 共 14 页 解析:解答本题一定要紧密结合图。试题提供的是“六大板块示意图”,这就必须运用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来回答问题,特别是第(3)(4)两题,更必须从图上的我国地理 位置和板块运动的方向来进行具体分析,回答的文字要简明扼要。 答案:(1)长期以来因地壳运动引起大陆不断漂移和板块不断运动的结果 (2)受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3)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火山地震带相会合的地区, 台湾和西南边疆地区更是首当其冲,所以也多火山地震活动 (4)可信。由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都在不停地运动,这使亚洲和非洲 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印度洋板块北端的印度半岛在不断地向亚欧板块的下面俯冲,使红 海不断地扩大,将成为新的大洋,印度半岛不断地北移,最终将逐渐消失。 【针对训练】 1、有关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就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B、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地壳运动是地质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D、地质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变质岩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 B、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内力作用,它包括地质作用和外力作用 C、内力作用表现为“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 D、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重力能 3、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 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喜马拉雅山 D、珠江三角洲 D、 日本群岛 4、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碰撞形成了: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马里亚纳海沟 5、 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单项选择题图 3-10 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 6―7 题。6、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A.a 图 B.b 图 C.c 图 D.d 图 7、a 图地貌景观形式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沉积作用 B.湖泊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8、地球表面虽然经百万年的风雨侵蚀,但地面仍然是不平的,对此现象解释较为合理的是:第 4 页 共 14 页 A.海洋水位不断升降 B、地壳运动不断发生 C、时间还不够漫长 D、侵蚀不够强烈 9、读右图,判断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甲处为喷出岩, 含有化石 ②乙处为侵入岩 ③甲可能是火山岩 ④乙可能是沉积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10、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l)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 (2)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A ,B ,C ,D 。 (3)地壳物质大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 到形成 形成。,又到新的【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B 5、C 6、C 7、D 8、B 9、B二、10、1)略 2)重融再生 侵蚀、搬运、堆积 变质作用 冷却凝固作用 3)岩浆 各种岩石 岩浆第 5 页 共 14 页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 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② 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 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③ 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④通过对山地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内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 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地貌的学习中。 2、 过程与方法: ① 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方法认识褶皱、断层和火山。 ② 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探讨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 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③ 案例探究: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联系所学知 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4、情态目标:通过分析各种山地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新课标重难点】重点:一是山岳的形成,介绍了褶皱山、断块山的形成以及火山的形成、分布和规模; 另一个是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面的影响。 难点:背斜和向斜的判断【课前预习】褶皱的形态 正常情况;_____成山,______成谷 地形倒置:_____成山,______成谷褶皱山山 岳 的 形 成 断层山褶皱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断层的形成形成__________断层组合形态 形成__________断层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 6 页 共 14 页 岩浆的喷发火山的组成 火山火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结构 山岳影响交通运输 影响交通线的形态 影响交通运输线的选 址褶皱山、断块山的比较 形式 褶 皱 断 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的原 因【方法点拨】 比较法 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而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主要有褶皱、断层两种。形式 褶 皱 断 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形态 向上拱起 向下弯曲 岩层新老关系 中心岩层老、两翼新 中心岩层新、两翼老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 受挤压, 物质坚实, 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断块山地,如庐山、泰山、华山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理论联系实际 褶皱山:背斜与向斜构成褶皱山地,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岭,向斜成谷,但有时也会出现地形 倒置现象。背斜: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因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核心的上部,中间为石 油,地下水在底部,);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背斜顶部。 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水库坝址选择点;岩层中 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石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部 分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走了。第 7 页 共 14 页 断层:由于张裂或挤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断层上升的一侧岩块,形成高地或断块山地, 下降的一侧,形成低地或谷地;断层面一般形成陡崖;在断层线附近,由于岩石破碎,易受 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以及湖泊;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可利用断 层找水;断层处岩层不稳定,大型工程建设宜避开断层,如交通线路、水库选址时,应避开 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思维导悟】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 (1)地质构造名称:a,b,c。 (2)这里的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状况如何? (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 a 处 还是选择 b 处开凿? (从工程的安全性、 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 等方面加以考虑) (4)若在 c 处计划修建一座水库,请分析其可行性。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 了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a 处的岩层向上拱起表明为背斜,c 处两侧的岩层有明显的相 对位移可确定为断层,b 处的岩层向下弯曲则是向斜。 褶皱构造顶部如 a 处,岩层缺失的原因是由于外力的侵蚀作用,b 处侵蚀较少,c 处两 侧的岩块如没发生相对位移则其弯曲应该是吻合的。 说明这一地区先是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 了褶皱,然后是岩层发生断裂并错动形成断层,a、b 处表面发生了差异侵蚀(即侵蚀程度不 同)。 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a 处开 凿,因为 a 处岩层向上隆起,依据力学原理知不易塌陷,同时不易积存地下水。 c 处不宜修建水库。因为 c 处有断层,断裂面岩层破碎会造成水库漏水,同时渗入断层 里的水又可促使断层面两侧岩块活动,易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而影响水库大坝的安全。 答案:(1)背斜 向斜 断层 (2)地壳运动状况:先发生褶皱,后发生断层;外力作用状况:a、b 两处表面出现差 异侵蚀,背斜受侵蚀严重,出现岩层的缺失,形成相对低洼地,而向斜受侵蚀相对轻微,形 成相对高地。 (3)选 a 处。因为 a 处岩层向上隆起,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陷,同时不易积存地下 水。 (4)略【针对训练】一、单项选择题 1.喜马拉雅山是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B.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形成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2、我国华山的地质成因是 A. 向斜成山 B. 背斜成山 C. 断层形成的块状山地 D. 褶皱形成的高地 3、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 B、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是弱小而不普遍 C、“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判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的方法之一 D、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第 8 页 共 14 页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地矿工程技术人员在黑龙江省某区发现了大型油气田。该区位于 松嫩平原内,外力侵蚀严重,地势低平。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 的可能性极大。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后经开采,果然原油喷出。据此回答 4~5 题。4.本地区为大型背斜地质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自 A 至 B 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 经同位 素方法测定,岩石的年龄分布为( ) A.老―新―老 B.新―老―新 C.相当接近 D.新―较新―较老―老 5.如上图所示,背斜构造内 E、F、G 分别代表的是( )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水、气 6、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哥伦比亚高原是岩浆沿地壳管道喷出形成的高原 B、 长白山的主峰是岩浆沿地壳裂缝喷出形成的火山 C、 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D、 火山锥上部坡度较小,下部坡度较大 7、下列火山位于太平洋火山带的是 A、意大利维苏威火山 C、非洲乞力马扎罗山 8、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成“之”字形,原因是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C.为了通过更多山村 B、日本富士山 D、夏威夷岛的火山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9、有关山区公路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要尽可能多地穿过人口聚居地 ②为节省投资和运费, 在居民点之间一律采取走距离最短 的直线线路的设计 ③穿行在山谷中应远离陡坡地 ④山区公路选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二、综合题 10、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C、②③④ D、①②④(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其中 A 为 (2)A、B 两处,岩性较坚硬的是_____________。 (3)A 处顶部缺失是__________力作用的结果。 (4)A、B 两处的特点是( ) A.褶皱形成过程中,A 处受到拉张,B 处受到挤压 B.B 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A 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A 处在内力的作用下隆起,又在外力作用下下降,B 为_________。第 9 页 共 14 页 D.B 处地势较高,表明一直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答案:1、B 2、C 3、D 4、B 10、(1)褶皱 背斜 5、B 6、C 7、B 8、A 9、B 向斜(2)B(3)外(4)AC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河流的发育及演变过程。②区分沟谷与河谷。③理解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式。④了解河流侵 蚀地貌的基本形态。⑤归纳出河流在侵蚀的同时往往也会发生堆积作用,从而形成河流的堆 积地貌。⑥综合分析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掌握各种堆积地貌的形态、分布地区。 2、过程与方法: ①加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搜集、整理的能力。②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录像、地图、 风景图片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③插入 本土地理知识,学会从身边地理事物人手学习地理。 3、情态目标: ①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②在学习中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同时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观。 ③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新课标重难点】 重点:河流的演变过程;对不同类型河流堆积地貌形成的理解。 难点: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能力的分析。【课前预习】河流_________地貌―――以_______为例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_________地貌―――以_______为例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空间分布的影响1、河谷发育不同阶段的特征比较 作用形式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2、三种河流堆积地貌的比较 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 冲-洪积扇 形成 概 念 对地貌的影响第 10 页 共 14 页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3、不同形态的冲积平原对聚落的空间分布的制约作用。 聚落分布位置 高原 山区 冲积平原 【方法点拨】 1、知识结构化 聚落分布形状2、比较法(1)河谷发育不同阶段的特征比较(2)三种河流堆积地貌的比较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 形成 一般是由于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冲-洪积扇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 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 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第 11 页 共 14 页 一般是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 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河漫滩平原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 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 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一般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人海处水下坡度 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的三角洲平原(3)不同形态的冲积平原对聚落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聚落分布位置 高原 山区 冲积平原 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 冲积扇、洪积扇、河漫滩平原 沿河、沿海 聚落分布形状 狭长带状 条带状 密集【思维导悟】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1、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 2、该地形的成因是( ) A.风力堆积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堆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解析:解答本组题首先要从图中获取足够的判断信息:①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②河流 分叉明显;③形态基本呈扇形。综合以上分析,该农业区所在地形是山麓冲积扇。其形成原 因是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河流出现分汊,导致流速降低,所携带物质便沉积起来,在山前形 成冲积扇。 答案:5.A 6.C【针对训练】一、单项选择题 1、 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 A、侵蚀地貌和风化地貌 C、搬运地貌和风化地貌 2、 沟谷的形成主要是 A、流水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3、 冲积扇常常形成于 B、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D、成岩地貌和侵蚀地貌 B、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第 12 页 共 14 页 A、河源地带 B、滨海地带 4、 垂直与地面的侵蚀叫 A、横蚀 B、下蚀 5、 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的溯源侵蚀 C、河流的侧蚀 6、 长江口崇明岛的成因是C、山麓地带 C、侧蚀 B、河流的下蚀 D、河流的溶蚀D、河流中下游 D、上蚀A、断层上升 B、褶皱隆起 C、火山喷发 D、泥沙沉积 7、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道变宽或地势趋于平缓时,会沉积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量大的先沉积 C、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 8、 全球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 A、高原 B、丘陵 9、 青藏地区的城市和村镇多分布在 B、重量小的先沉积 D、在河流的凹岸堆积 C、山区 D、平原A、铁路和公路沿线的经济发达地区 B、山麓和湖畔水草较为丰美的地区 C、盆地边沿或山麓有水灌溉的绿洲上 D、海拔比较低的河谷两岸 10、读图下图,比较图中河流 a,b,c 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1) 填出河流在 a、b、c 三处对应的剖面图(①、②、③)以及流水作用方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 以___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 b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 c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 (2)、a 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 _____________深,_____________大,多 _____________ , 水 能 资 源 _____________ ; c 处 河 段 特 征 , _____________ , 泥 沙 _____________,江面宽广,利于_____________(交通)答案:1、B 2、C 3、C 4、B (2)下切 落差 峡谷 丰富5、B 6、D 7、A 8、D 流速慢 沉积 航行9、D10、(1)② 流水侵蚀 下切 ;③ 流水侧蚀作用加强,侵蚀拓宽;① 流水沉积第 13 页 共 14 页 第 14 页 共 14 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寨沟地质形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