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怎样补钙最科学有效,有效地健身

科学健身的原则 这么做健身才会有效果
  很多人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健身运动后,会发现身体一点都没有得到健身的效果。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的了解相关的健身常识,才会使得。那么这些原因还有那些呢?该遵守哪些呢?又有哪些可以学习呢?带着问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健身没有效果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的健身人士,明明已经很努力的锻炼了,为什么没有效果。下面就具体讲解锻炼时要遵守科学健身的原则,这样才能得到锻炼的效果。
  科学健身的原则
  1、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管是在运动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健身人士在运动时根本没有集中注意力,心思全飞走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健身,根本没有办法很好的锻炼肌肉,很容易练错肌肉。
  2、饮食要科学合理
  健身一定要搭配饮食,才会有相应的效果。刚运动完是&忌食期&,最忌讳进食。
  因为运动完后的半小时是身体吸收能力最好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吃东西,定会很好的吸收能量,会吃什么胖什么,那你刚刚的锻炼就等于是白练了。
  3、持之以恒,不要偷懒
  健身贵在持之以恒,只要不偷懒,一定会开花结果的。如果你是固定上健身房的人,每次一个半到两个小时,每周三到四次;如果是自己在家练,每天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就很不错了。
  4、要保持冷静
  很多人做运动的时候,因为要尽吃奶的力气,以至于表情特多,牵动一脸的肌肉,然后再生出一脸的皱纹。健身人,一定要冷静,做运动时候尽量保持&面无表情&,专注于要锻炼的身体肌肉上,这样就能让你的脸幸免于加速老化的命运了。
  5、呼吸的节奏
  这是运动中最重要的一环,通常你会听到两派说法,一派是说做动作时都要接近心脏时呼气,一派是说运动需要离开心脏时吸气。其实,哪一种呼吸法都可以,只要自己觉得气顺就好!
  6、不要只做一种运动
  肌肉也会有疲乏的时候,如果让它做总是做同一个动作,或者负重同一重量太长的时间,它就会觉得疲乏且没有反应,这样你所做的努力也会徒劳而废。
  所以应该每两三个月就会换一下健身的动作,增加或者减少负重的重量。这样就可以持续的坚实肌肉和线条。
  7、不要攀比
  如果你自不量力,已经不能再负重了,还要多加个半公斤,或是已经累得不行了,还要多做几下,硬撑造成运动伤害后果常不堪设想,一切以自己感到舒服的量和次数为要。还是那句老话,健身量不在多,而在于持之以恒。
  8、要保证肌肉的休息
  健身最要不得的,就是让同一部位的肌肉运动。一定要让运动过的肌肉部位休息48个小时后,才可以去练它。因为没有休息的肌肉是不会长得漂亮的,不断地练习,只会很快的把它给拖垮,无法顶天立地。
  所以一定要排日程表,比如今天练胸肌和腹肌,明天练三头肌和二头肌,后天再练三角肌和臀肌,然后循环地练胸肌等。
  9、找一个假想敌
  这是一门艺术,人一定要有一个活生生的假想敌来激励,才会有进步的动力,才会更有成就感。但是也不要好高骛远,那你就会活在不断的挫败中。等到打败第一阶段的假想敌后,再找下一个难度更高的目标。
  10、找个伙伴一起锻炼
  有志训练强健体格的男士们,请你要认清一件事,健身是很无聊的。为什么很多人会半途而废,就是因为耐不住寂寞和无聊,所以最好找一个好友一起练,互相鼓励,或者是搭配你个人很爱好的一项活动,交叉着做,就可以抵抗无聊的攻势了。
  你可以在家健身的时候,同时打电动或者听音乐,做法就是很专心地花5-10分钟,练一轮动作,再利用休息的2-3分钟打电动。在休息的时候分散一下注意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让健身更有效。
相关阅读推荐:
如今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导致了很多人都患上了...
如今气候多变,经常一会热一会冷的,而且早晚的温差...
皮肤粗糙是一种让人十分头疼的事情,很多朋友在遇到...微博@Rookie林大哥
视频地址复制
Flash地址复制
Html地址复制
离线看更方便
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
林大哥Bin-X的健身训练营开始了!小伙伴们,去健身房办了卡,却不知如何开始系统的运动?想有效减脂,除了跑步不知道还能干什么?坐上健身狂魔林大哥Bin-X老司机的车,和Bin-X走上科学健身的快车道!GOGO!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248号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6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10417 | 互联网ICP备案:沪ICP备号-3 沪ICP证:沪B2-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转3跑步是很好的健身运动,可跑步有多少注意事项?
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跑步:一周只需要三次 跑步是最古老的运动相关信息出局危险(InJeopardy)指什么呢...单栀帆船的性质什么?为何美式橄榄球比其它美国流行的队际运动来...许海峰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曲棍球的运动术语有哪些?自行车比赛减秒什么意思?克罗帕特里克山克罗帕特里克山高多少米呢?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有哪些?后外点冰跳是什么意思?许海峰的事迹有哪些?你喜欢运动弹跳力提高全国运动会滑冰运动员步枪的结构方式之一。在远古时代,只有跑得快、跑得久,才能获得更多的猎物,并保护自身安全。跑步属于有氧运动,能够提高心肺功能、血管机能,改善代谢,提高身体灵敏性和平衡能力,还能够调节体脂,培养坚强忍耐的品质。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跑步的行列。 跑步要达到三个指标 我们很小就被教育,锻炼要持之以恒。所以,很多人认为,一旦开始跑步,就必须天天坚持。但按照最新的运动科学成果,跑步并不需要勉强,只要逐步增加训练量就行了。一般来说,采取跑步健身的人,要想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须达到三个基本指标:持续时间20分钟以上;心率120次/分钟以上(青年人);频率每周3次以上。也就是说,一周跑3—4次就行了。 为什么没必要天天跑步呢?日本富山大学教授、日本田径联盟科学委员山地启司博士在《跑步重点指导》一书中提到:跑步如果是以健身为目的,就要配合休息,否则疲劳过度,身体反而会出现毛病。 一般来说,可以跑两天休息一天,或跑三天休息一天。 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是基于“超量恢复”这一理论:超过身体正常负荷量的运动量能带给肌肉和内脏更强的刺激,于是身体会认为它的部件“功率”不够,就会组织“资源”去增强相关的功能,所以身体的健康水平、运动能力便会上升。可是运动也会带来身体疲劳,因此需要给身体一定时间去完成“超量恢复”。否则,不仅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还会造成损伤。 根据体力决定跑步天数 不过,如果达不到上述标准,也不能说没有锻炼效果。比如,身体素质差的人一周只跑一次,其他日子选择散步、健走,也能促进身体健康。总之,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工作性质、疲劳程度等来决定跑步的天数。至于当天要不要跑步,可以根据肌肉的疲劳程度、早晨醒来时感觉好坏、体重的增减、食欲的好坏等因素决定。 此外,跑步过程中,踝关节、膝关节会承受巨大的冲击力。所以,如果运动者较胖,可以考虑以其他形式的有氧运动,如游泳、太空漫步机、自行车等替代跑步。 辅以其他运动项目 跑步主要是加强心肺功能和身体耐力,如果想获得全面健康,还需要辅以其他项目。我们建议,每周跑步2—3次,参加其他运动项目2—3次。 女性朋友可以选择改善体态的芭蕾、平和心灵的瑜伽、燃烧脂肪的搏击操等;男性朋友可以选择增加肌肉的健美运动,或者提高身体灵敏度,增强自卫能力的技击课程;中老年朋友则可以选择 太极拳、太极剑、秧歌等中国传统项目。此外,球类、游泳、远足、攀岩等众多“花样”都可以丰富训练计划。 消耗脂肪的关键之一是尽量用接近你的无氧界限(无氧阈)的运动强度跑步,而正确的姿势能使你无需浪费额外的能量就能达到这个强度。 向前是跑步姿势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保证向前的动力能防止疲劳后动作的变形,亚西斯博士建议进行力量和拉伸练习。跑步者的伸拉练习应该是“动力伸拉”,而不是普通的静力伸拉,因为跑步本身是动力性质的。本文介绍的几种拉伸动作可在热身或练习结束后作。 1、头和肩 跑步动作要领——保持头与肩的稳定。头要正对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两眼注视前方。肩部适当放松,避免含胸。 动力伸拉——耸肩。肩放松下垂,然后尽可能上耸,停留一下,还原后重复。 2、臂与手 跑步动作要领——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左右动作幅度不超过身体正中线。手指、腕与臂应是放松的,肘关节角度约为90度。 动力伸拉——抬肘摆臂。两臂一前一后成预备起跑姿势,后摆臂肘关节尽量抬高,然后放松前摆。随着动作加快时越抬越高。 3、躯干与髋 跑步动作要领——从颈倒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后仰,这样有利于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躯干不要左右摇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腿前摆时积极送髋,跑步时要注意髋部的转动和放松。 动力伸拉——弓步压腿。两腿前后开立,与肩同宽,身体中心缓慢下压至肌肉紧张,然后放松还原。躯干始终保持直立。 4、腰 跑步动作要领——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过于挺直。肌肉稍微紧张,维持躯干姿势,同时注意缓冲脚着地的冲击。 动力伸拉——体前屈伸。自然站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躯干缓慢前屈至两手下垂至脚尖,保持一会儿,然后复原。 5、大腿与膝 跑步动作要领——大腿和膝用力前摆,而不是上抬。腿的任何侧向动作都是多余的,而且容易引起膝关节受伤,因此大腿的前摆要正。 动力拉伸——前弓身.两脚站距同髋宽.双手放在头后.从髋关节屈体向前.保持腰背挺直,直到股二头肌感到紧张。 6、小腿与跟腱 跑步动作要领——脚应落在身体前约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线。小腿不宜跨得太远,避免跟腱因受力过大而劳损。同时要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着地时的缓冲,落地时小腿应积极向后扒地,使身体积极向前。另外,小腿前摆方向要正,脚应该尽量朝前,不要外翻或后翻,否则膝关节和踝关节容易受伤。可在沙滩上跑步时检查脚印以作参考。 动力伸拉——撑壁提踵。面向墙壁约1米左右站立,两臂前伸与肩同宽,手撑壁。提踵,再放下,感觉小腿和跟腱紧张。 7、脚跟与脚趾 跑步动作要领——如果步幅过大,小腿前伸过远,会以脚跟着地,产生制动刹车反作用力,对骨和关节损伤很大。正确的落地时用脚的中部着地,并让冲击力迅速分散到全脚掌。 动力伸拉——坐式伸踝.跪在地上,臀部靠近脚跟,上体保持直立.慢慢向下给踝关节压力直到趾伸肌与脚前掌感到足够拉力.然后抬臀后重复.动作要有节奏,缓慢。 凡是参加健身跑步的人,都应注意坚持经常和循序渐进,特别要注意控制运动量。此外,必须学会"自我控制”,这点尤为重要。因为有时跑步的愿望会突然消失,这就需要将"不能跑”还是"不想跑”加以区分。当然,如果有病时绝对不要跑步,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应克服"惰性”,坚持锻炼。 在锻炼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为限度,跑完的距离以没有吃力的感觉为宜。跑步后可能出现下肢肌肉疼痛,这是正常反应,坚持锻炼几天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为确定自己锻炼水平的等级,参加跑步锻炼三至四个月后可进行一些测验,测验时以12分钟跑完的距离为计算等级的起点。 30-39岁年龄组的人,12分钟跑完的距离达不到1.5-1.8公里,说明锻炼水平较差;如能达到1.8-2.6公里,说明锻炼水平为良好;如能超过2.6公里,即达到优秀锻炼水平。 40-47岁年龄组的人,锻炼水平较差者每12分钟跑完的距离为1.6公里以内;良好者为1.7-2.4公里;优秀者为2.5公里以上。 50岁以上较差、良好和优秀者每12分钟跑完的距离则分虽为1.5公里以内、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不要幻想在短期内取得理想结果,只有经常锻炼才会提高锻炼水平。如果一周只跑一次,跑的距离再长也没有多少益处。因为在中断跑步的六天里,身体组织已将跑步带来的好处消耗得一干二净。因此,一周内跑步不得少于三次。平常缺乏锻炼的人,一旦决心开始经常性锻炼后,往往运动过量,这样会导致不良后果。在体育锻炼上应当循序渐进,每天应在日记中记录以下诸项: 1、锻炼的性质、内容、持续的日期和每次锻炼所用的时间; 2、锻炼前、锻炼时和锻炼后的自我感觉; 3、食欲和睡眠状况; 4、有无继续参加锻炼的愿望; 5、脉搏跳动情况。 根据上述记录不难分析出运动量的大小并及时对锻炼进行必要的调整。一般来说,跑步5分钟后脉搏跳动不应超过120次/分,跑步10分钟后脉搏跳动不应超过100次/分。如果脉率过速,必须减少运动量。
国外许多学者研究揭示:人体一昼夜间机体能力状态使变化的。每天8时-12时,14时-17时是肌肉速度、力量和耐力处于相对最佳状态的时间,若在此时间里进行健身锻炼和...
每日最佳锻炼时间国外许多学者研究揭示:人体一昼夜间机体能力状态使变化的。每天8时-12时,14时-17时是鸡肉速度、力量和耐力处于相对最佳状态的时间,若在此时间...
单手原地投篮单手原地投篮,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基本投篮方式。我们以右手投篮为例:双手持球置于与眼睛同高的位置,稍便向右侧,右脚比左脚稍靠前,双膝微屈,将球...
运动对身体确有很多益处,男女老幼都可参加。但怎样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各人锻炼的要求不同,目的不一,如运动员要求提高运动成绩,为国争光...
答: 上海汾阳花园酒店健身房设施如何?
答: 只要在运动就能锻炼人。不管什么运动。
答: MMA是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的简称,即综合武术或者综合格斗。MMA是一种集观赏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的优秀运动项目,现已成为国际武术搏...
答: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总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既是教育的一环,又是生活的一环,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体育运动项目篮球、足球、垒球、网球(含软式网球)...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科学的健身方法
我的图书馆
科学的健身方法
 一、倒立是最佳健身方法之一。  倒立,又称拿大顶,俗称顶功,是一项简便易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是很多男青年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年轻人健身的最佳方式之一。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华佗就曾用此法治病健身,并取得了神奇效果。华佗创编了“五禽戏”,其中“猴戏”,就将倒立动作列于其中。  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运动和娱乐中,几乎都是直立着身体进行的。人的骨骼、内脏和血液循环系统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产生下坠的负重作用,易导致胃下垂、心血管和骨关节病变等疾病的产生。而人体倒立时,地球引力不变,但人体各关节、各器官所承受的压力发生了改变,肌肉的紧张度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关节间压力的消除和减弱,以及某些部位肌肉的松弛,对于防治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和关节炎都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倒立对于减去某些部位,比如腰腹部的赘肉也有很好的效果,是有效的减肥方法之一。  倒立不但能够使人的体形更加健美,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面部皱纹的产生,延缓衰老。  倒立更有助于人的智力和反应能力的提高。人的智力高低和反应能力的快慢,是由大脑来决定支配的,而倒立能增加大脑血液供应和各种条件下的支配传感能力。  据报道,日本的某些小学为提高学生的智力,每天让学生保持五分钟的持续倒立,倒立后学生们普遍感觉眼明、心爽、脑清。正因为如此,医学家高度评价倒立运动:“倒立五分钟,相当于睡眠两个小时。”其他国家如印度、瑞典、美国也积极倡导人们每天进行倒立运动。
   二、六分钟健脑操。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在早上起床后常有头昏脑胀的感觉,这主要是脑部供血不足所致。这里,我们介绍一套健脑操,对解除头昏很有效。最好每天做一遍,大概需要六分钟。  一、上下耸肩运动:两足分开而立,约与肩宽,两肩尽量上提,使脑袋贴在两肩头之间,稍停片刻,肩头突然下落,做八遍。  二、背后举臂运动:两臂交叉并伸直于后,随即用力上举,像似用肩胛骨上推头的根部,保持两三秒钟后,两臂猛地落下,像要撞到腰上(实际也可撞上),做一遍。  三、叉手前伸运动:屈肘,五指交叉于胸前,两手迅猛前伸,同时迅速向前低头,使头夹在伸直的两小臂之间,做五遍至十遍。  四、叉手转肩运动:五指交叉于胸前,掌心朝下,尽量左右转肩。头必须跟着向后转,注意保持开始时的姿势,转动幅度要等于或大于九十度。左右交替,做五至十遍。  五、前后曲肩运动:先使两肩尽量向后弯曲,好像两肩胛骨要碰到一起似的。接着用力让两肩向前弯曲,如同两肩会在胸前闭合似的,并使两只手背靠在一起,做五至十遍。  六、前后转肩运动:曲肘,呈直角,旋转肩部,先由前向后,再从后向前,旋转遍数不拘。  以上六节操的目的在于充分使肩部活动开,从而改善脑部的供血。
三、办公室轻松健身。  办公室内的职员,经常久坐工作,缺乏运动,最大危害是颈背部肌肉紧张、用眼过度造成视力受损、身体灵活性及肌肉质量越来越差。下面主要介绍科学的坐姿、坐姿下的健身方法以及原地的简易健身方法。  1、坐姿  国际健身教练对坐姿提出的建议是:  ⑴保持自然的脊柱弯曲度。调整椅子靠背,使之稳稳地支撑住腰部脊柱。  ⑵耳朵、肩膀和臀部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  ⑶不时地改变坐姿。  ⑷手指像弹钢琴那样适度弯曲。  2、不动声色做运动  在不适合伸胳膊踢腿的时候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坐在座位上不动声色的锻炼:  ⑴提肛运动。一提一松,反复进行,做50次左右,可预防痔疮、便秘等疾病。  ⑵揉腹运动。右手拿一只笔或手持鼠标,左手放在肚脐上顺时针揉腹36周,对防止便秘、消化不良等症有较好效果。  ⑶颈部运动。先抬头尽量后仰,再把下颌俯至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并向左右两旁侧倾10~15次,再将腰背贴靠椅背,两手在颈后抱拢片刻,这种方法能收到提神的效果。  ⑷每隔半小时,手拿一份文件,远望窗外一分钟,然后眼球左顾右盼,头不动,使劲眨几下双眼,这对视力很有好处。  ⑸口部运动。左手捂住嘴,将嘴巴最大限度地一张一合,进行有节奏的运动,持续50次,可加速血液循环,并使头脑清醒,对美容也有不错的效果。  ⑹梳头运动。用手指代替梳子,从前额的发际处向后梳到枕部,每次10~20次,可健脑爽神,并可降低血压。  ⑺震耳运动。一只手压住同侧耳朵,使耳廓盖住耳孔,用食指压在中指上,然后轻轻用力,使食指从中指上面滑落,轻轻弹击在耳廓上,自己可听到咚咚声响,每次弹10~20下,然后换另一侧。这种方法有解除疲劳,防头晕、强听力、治耳鸣的作用。  ⑻双肘放在桌子上,双脚并紧抬离地面1厘米,坚持20秒,然后放下双脚,休息10秒钟,重复10至20次。这种方法可以锻炼腹肌,减少腹部的脂肪堆积。  ⑼把手伸到桌子下面,手指使劲伸开,然后快速攥成拳头,反复50次,然后手腕转动数周。  3、原地健身操  ⑴ 展胸运动。坐姿,两腿并拢脚尖着地,上体挺直,同时两臂侧平举向体后振动,幅度逐渐加大,16次,2组。  ⑵ 肩部运动。坐姿,两臂上举,两手交叉握 ,掌心向上向后上方振臂,幅度由小到大,16次,同时向前、后方向绕环8次。  ⑶ 转体运动。坐姿,两手扶后脑,肘关节外展。上体向左转90度,还原,向右转90度,还原,8次,2组。  ⑷ 上肢运动。坐姿,两手用力支撑,使臀部离椅子3~5秒,还原,8次。  ⑸ 小腿运动。坐姿,左腿向前伸直、绷脚背、勾脚尖,各8次,换右腿,2组。  ⑹ 压腿运动。站在椅子后面,距离l米左右,右腿伸直,置于椅子背上,左腿直立,手扶小腿,上体向前下压8次,向左转体90度,两手叉腰,并且上体右侧屈8次。然后换左腿,2组。  ⑺ 踢腿运动。站在椅子后面,距离约0.5米,两手扶椅,右腿直立,上体向前下倾,左腿直膝向后上方用力踢,8次,换右腿,2组。也可侧向椅子背,上体正直,内侧手扶椅背,外侧手臂侧举,内侧脚站立,外侧腿直膝向前踢8次,侧踢8次。  ⑻ 腹部运动。坐姿,两腿并拢前伸,两腿屈膝,大腿上抬,尽量靠胸,还原,16次,2组。  ⑼ 全身运动。站在椅子前,距离约1米,两手支撑在椅子上,两腿并拢后伸,前脚掌着地成俯撑姿势,直体控制30秒至60秒,换仰撑,相反姿势,时间相同,2次。  上述健身方法虽然会占用一些工作时间,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给自己的运动量打分。每人每天究竟进行多大的运动量合适,这确实很难掌握。但美国某大学的一位副教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设计出了一个测定个人运动量的方法,这套简单而便于使用的测算方式,有空时你可以试一下。  1.睡眠:睡眠1小时记0.85分。计算一下你每天睡几个小时,就按这个单位的乘积记分。  2.静止活动:包括案头工作、阅读、吃饭、看电视、坐车等。这些活动的运动量最低,把消耗在这些活动上的时间加起来,每小时记1.5分。  3.步行:如果是悠闲缓慢的散步,每小时记3分;如果是快步走,每小时记5分。  4.户外活动:慢跑每小时记6分。快跑每小时记7分;游泳、滑冰每小时记8分;各种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每小时记9分;骑自行车每小时记4分;做体操、跳舞每小时记3分。  5.家务劳动:每小时记5分。  你一天的各项活动结束后,就可以把以上的分数加起来。如果你获得的总分数在45分以下,说明你的运动量不够,应设法增加活动量;如果你的总分数在45-60分之间,就说明你的运动量正合适;如果你的总分数超过了这个限度,只能说明你的活动量已经过度,对身体没有更多的益处,应调整运动量。
  五、体育锻炼对中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的现象,而且也提示着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道理。可以说,人体的健康和生命的活力是与身体的锻炼密切联系的,现代医学的研究证实,人体从30岁开始出现形态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即老化),从而导致机体各种能力的减退,且这种身体的衰老现象到40岁时将愈加明显。因此,体育锻炼不仅仅是体现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或者是老年人的延年益寿,它对成年人、特别是他们中间的中年人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1、体育锻炼对中年人的身体效应  体育锻炼对以中年人而言,它所带来的身体效应是积极而富有成效的。  ⑴ 利于运动器官的功能改善。  由于运动本身就是通过肌肉的收缩来完成对骨骼的牵拉,所以,运动对肌肉、骨骼和关节系统的影响最为突出。合理的运动,可以使肌肉毛细血管的数量明显增加。据研究,运动时毛细血管网开放的数量是安静时的20~50倍,因此,肌肉获得了比较充足的氧气和养料供应,使得肌肉合成肌红蛋白增加,储存能量的肌糖元也增加,所以肌纤维变粗,不仅防止了肌肉萎缩,还使肌肉的收缩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肌纤维对神经刺激产生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以及各肌肉间的协调能力也都相应提高。但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中年人就会出现“人老腿先老,五十肩,四十腰,颈椎病自己到”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缺乏运动的中年人,在肌肉萎缩无力的同时,骨组织中的有机物,如骨胶元、蛋白质等逐渐减少,无机物增多。青年人骨组织中无机盐含量占50%,而中年人则增加到62%,因此,骨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变得疏松易折。骨关节也开始退行性变,形成骨刺,关节软骨出现钙化,关节周围韧带弹性降低。若要推迟这些现象的出现,唯一的办法就是运动。运动可以改善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物质代谢,使骨组织中有机物相对增多,无机盐相应减少,保持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同时还提高了关节的坚韧度,以及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人,由于有了坚韧的骨骼和结实的肌肉,无论在力量、速度、耐力、准确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都远远超过没有锻炼或不经常锻炼的中年人。  ⑵ 利于心血管的功能维持。  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健康的基本保障。尽管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实现的,但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仍然是最为明显和关键的。一个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中年人,他的心脏泵血功能和效率都有很大的提高,下列表是运动对心脏功能影响的比较。由于心脏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因此,在休息和从事一般工作时,心脏跳动比较缓慢,心脏舒张期延长,从而增加了冠状动脉血流量(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是,心脏舒张期的长短,又是决定冠状动脉血流量大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改善心肌的供氧和营养状况,使心肌纤维变粗,毛细血管网增加,心肌纤维收缩强而有力,更进一步提高了心脏工作效率,形成良性循环。此外,肌肉运动还为心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支援系统,当肌肉收缩时,把血液挤向心脏;当肌肉舒张时,降低了心脏的外周阻力,促进毛细血管充盈。这样,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就辅助心脏共同完成血液循环,同时可以使血液饱和度增加,促进胆固醇分解和排出,降低血液粘滞度,使纤维蛋白溶解活力提高,血小板聚集减少,起到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还可以增加血压和心率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因此,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人,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而且发病年龄也较不活动或不经常活动者推迟10~15年。总之,运动对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运动对心脏功能影响的比较
长期坚持锻炼者
每分钟心跳次数(次/分)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心脏每搏输出血量(毫升)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5
心脏每分钟输出血量(升/分)
<FONT color=#.2
<FONT color=#.7
<FONT color=#.9
<FONT color=#
  ⑶ 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改进。  当一个健康的中年人处于安静状况时,每分钟大约需要氧气250毫升,从事轻体力劳动时,每分钟需要氧气2.216升,同时还要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气体的交换工作都是通过呼吸来完成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功能逐渐减退,但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活动以及一些酶活化需要氧气的标准却没有相应降低,还有可能因氧的利用率降低,氧的需要量反而增加。总之,为了保证机体充足的氧气供应,只有充分调动呼吸器官的机能,提高吸氧量,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参加体育锻炼。  一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人,由于肺组织弹性增加,呼吸肌(隔肌、肋间肌、腹肌等)力量也增大,肺活量往往比一般中年人增加5%~25%。同时,由于呼吸肌强而有力的收缩,使呼吸加深,肺脏的工作效率提高,而呼吸效率越高,呼吸频率越慢,呼吸肌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如没有锻炼的人呼吸浅而快,大约每分钟12~16次,而经常参加锻炼的人,呼吸深而慢,大约每分钟8~12次,尤其是在参加一定活动量的运动时,差别就更为明显。  此外,体育锻炼可以推迟呼吸系统的老化。据有关专家调查,44~53岁的一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中,最大呼吸量因为老化只比44岁以前减少7毫升,而同年龄组的一组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中,因老化而减少14毫升。由此可见,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人,其呼吸系统的老化要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快一倍。  ⑷ 有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  运动能够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还可以提高机体代谢率,从而促进食欲。这是因为经常而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和血液循环的功能;深而慢的呼吸又造成隔肌大幅度升降和腹肌的配合活动,对胃肠和肝脾产生良好的按摩作用。这两种因素同时影响着消化系统,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使胃肠蠕动增加,消化酶分泌增加,消化酶活性明显提高,吸收功能也相应加强,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功能,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会更加充分和顺利,从而为中年人健康长寿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  此外,在饮食量不增加的前提下,经常参加运动可以很好地控制体重,避免发胖,甚至还可以使体重下降。因为中年肥胖是许多疾病的诱因之一。据统计,中年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病机会比符合理想体重的中年人多8倍,患冠心病的机会多5倍,患糖尿病的机会多7倍。其他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症、胆石症、肾脏病等发病率也比一般人高得多。所以,中年人要想避免由于肥胖而导致心血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疾病,最理想的办法就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而绝非节食减肥。  ⑸ 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  运动对神经系统的良好影响,主要在于它是一种积极的休息,而这对中年人来讲尤其重要。当经过较长时间的脑力劳动,感到疲劳时,参加短时间体育运动,可以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使原来高度兴奋的神经细胞得到良好的休息,同时又补充了氧气和营养物质。而脑组织所需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给又完全依赖于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系统,体育锻炼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些系统的功能,提高了它们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了脑血液循环,改善了脑组织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使脑组织的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神经系统在机体其他系统的配合下,构成了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它是人体全自动控制系统的中枢,主要负责维持人体的稳定状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这一系统得到锻炼和加强,使中枢神经系统对兴奋和抑制的调节能力更趋完善,从而进一步活跃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使它们的活动更加协调,工作效率提高,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迅速、灵敏,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增强抵抗各种疾病因素的能力。  此外,在坚持长期体育锻炼的中年人身上,还会出现许多身体结构和功能的良好变化,如肌肉变得结实,骨骼变得健壮,关节变得灵活,动作变得协调一致,心脏收缩强而有力,血管弹性增加,毛细血管网增多,呼吸变得深而慢,这些都是在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的高级指挥中枢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使机体各个系统都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而这些处于良好功能状态的各个系统,反过来又为神经-体液调节系统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生命需要运动,运动又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中年人如果想要推迟机体生理老化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体育锻炼。  2.体育锻炼对中年人的心理作用。  体育锻炼除了有效地改善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外,它对促进和调节机关干部的心理健康也有突出的作用。  ⑴ 体育锻炼能增进和保持较高的心理应激水平。  心理应激是指人体受到强烈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或情绪发生变化时,在没有产生特异性的病理损害前所发生的一系统特殊的应答性反应。应激水平较高,可避免一般刺激对人体的损害。遇到需应激的外界因素时,也能保持较平和的情绪。医学专家认为,长期参加体育和娱乐活动,能使锻炼者的健康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处在较高水平,为提高心理应激水平奠定了基础。体育锻炼及比赛过程中的应激锻炼,是对付日常生活中应激事件的最佳方法。  ⑵ 体育锻炼能提高工作效率。  脑力工作者在紧张的脑力劳动时,大脑要消耗全身需氧量的1/4,供血量的1/5左右,苦心思索时还要增加。长时间的静坐伏案工作,常可使脑的氧和血供应不足,此时,人就会疲倦,思维迟钝,记忆减退,工作效率下降或者出现差错。体育锻炼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机能,使血液中的“内腓肽”含量增高,“内腓肽”在神经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⑶ 增强自慰情绪。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锻炼时会产生一种“欣快感”,譬如:万簌俱寂,人们还在梦乡中,自己已在跑步锻炼了;有人穿着棉衣在烤火,自己却敢洗冷水澡等,因而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和对自我体质和毅力的自豪,增强自信、自乐、自慰的情绪。这种情绪对生活的心情,愉快的心境,使得大脑清醒,思路敏捷,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六、老年人的科学健身方法。  科学健身,重在科学,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必将健康长寿。这是很多老年人健身的经验总结,可谓至理名言。但如何科学健身,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健身项目。  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原因,身体各组织器官渐趋衰退,反应速度变慢,活动后恢复时间延长。因之健身时应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和制定适合于本人身体状况的健身计划和运动量。对老年人来说,应首选有氧运动。什么是有氧运动,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严格的来说,运动时的心率达到本人最高心率的70%~75%。适合老年人锻炼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慢跑、快步走、游泳、舞蹈、登山、骑自行车以及某些球类项目。这些项目的特点是持续活动时间可长可短,强度可大可小,呼吸比较均匀,各人可根据当时的身体状况灵活掌握;锻炼时还可以与同伴交谈,跑走交替,都能达到很好的健身效果。  2、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注意疲劳反应。  没有身体的疲劳,就达不到锻炼效果。但疲劳过度,则对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何掌握适度呢?可以从表象来判断,如锻炼后身体感到中度劳累,但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身体锻炼后无明显气喘、心跳过速难受的感觉;食欲有所增加,睡眠有所改善;活动后第二天早晨的血压、脉搏比较稳定,体重保持正常,肥胖者经过一段时期锻炼后,可以因脂肪消耗,体重有所下降。老年人锻炼后恢复时间延长,一般在24小时内得到恢复是正常现象,最长不应超过2~3天。  如果健身后出现头痛、头晕、无力、恶心、胸闷、气促、厌练、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第二天早晨脉搏加快,血压 升高,机能减退, 疲劳感长期不能消退,体重明显下降,则应视为过度疲劳。  3、掌握产生疲劳的生理心理因素,防止过度疲劳。  在日常生活中疲劳或过度疲劳是经常发生的,也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时间的体力活动或因脑力劳动引起的精神紧张,未能及时调整。体力活动过度经过调整后很快可以恢复,但如果夹杂有其他心理因素,如:  (1) 遇到复杂问题不能顺利解决,产生烦恼;  (2) 人际关系不协调,长期不得解决;  (3) 因个人、家庭或工作上的原因,心情不愉快;  (4) 各种原因引起的精神不安定、恐惧、紧张;  (5) 脑力劳动持续时间过长,引起疲劳积累等等。  身体的劳累,心理上的压抑,单调的动作,都可以产生疲劳甚至过度疲劳。所以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使身心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无论是健身也好,脑力劳动也好,都要适当。古代名医华佗说过:“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唐代医药家孙思邈说:“体欲小劳,但莫大疲。”他们都是说,人体需要劳动,但不要过度。  4、如何判断适宜的运动量。  健身的关键在于科学。老年人,一般每天能坚持一小时的体力活动,走步累积步,就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循序渐进,每天从走3000步,逐渐增加到6000步而不感到疲劳;快步走从气喘到不太喘;活动时心跳从明显加快到不感觉快,都可以证明健身的效果。  要客观评价适宜运动量,一般推荐给健康老人心率评定的方法,采用运动后170减年龄的公式。举例说一个60岁的人,锻炼后每分钟心率保持在110次(170-60)左右是比较安全的。  5、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科学健身的物质基础。食物种类繁多,但不外乎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食物纤维和水七大成分,缺一不可。进食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各成分之间的平衡,则是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膳食平衡包括:  (1)氨基酸平衡:食物中9种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保持平衡,越接近人体的需要,其营养价值就越高,生理价值也越高,即100%被吸收。如鸡蛋。  (2)热量平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摄入比例应该均衡,提供热量之比相应为55~65%、10~15%、25~30%。碳水化合物过多,会使体重增加;蛋白质过多影响氮平衡;脂肪过多就会肥胖。  (3)营养素间平衡:每日摄入约20多种1500克左右的食物才能保证营养素间平衡的要求。如:谷、薯类,豆类及豆制品,蛋、肉、乳、蔬菜、水果、菌藻类、硬果类、动物内脏、水产品及植物油等各种食品,不要偏食。  (4)酸碱平衡(血液酸碱度PH为7.35~7.45)  酸是指能释放H+的物质(提供H离子,产生碳酸、乳酸)。碱是指能接受H+的物质(如HCO3-、HPO4--)。机体组织必须在恒定的 PH 范围内才能正常活动,体液偏酸,容易疲劳,使工作能力下降。  酸碱失去平衡对身体带来不利影响:酸性食物增多时,增加钙、镁、钾的消耗,引起缺钙。酸性代谢产物堆积,抑制肌肉收缩,做功能力下降。血液PH值低于7.35时,降低神经传导速度,影响收缩力。碱性食物增多,PH值高于7.45时,体内电介质失去平衡,新陈代谢发生紊乱。  6、保持适宜的体重。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变化,新陈代谢逐渐下降,体力活动的减少,能量的消耗也减少了,多余的热量逐渐以脂肪形式蓄积在腹部、皮下及身体其他各个部位,体重开始增加。要判断你的体重是否超标,国际上公认的计算方法是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评估一个人是否超重,按上面公式计算,老年人的体重指数不应超过25,中青年则应在24以下。有些人肌肉比较发达,体重指数超标不是由于脂肪过多,因此在衡量是否超重时应同时考虑到身体脂肪的百分比。男子脂肪超过20%(占1/5体重),女子超过28%(超过1/4体重),视为体脂超标。如果体指和体脂均超过标准值,那就确实存在肥胖了。  纠正肥胖最好的方法是加强有氧运动锻炼,增加热能的消耗。既可以减少多余的脂肪,身体各器官又得到了锻炼。有些人由于超重太多,则除了锻炼外,还应该减少热量的摄入;如减少米面、甜食、油炸食品、啤酒等的摄入量。晚间如果没有过多的活动来消耗热能,则晚餐总的热量也应该减少。  总之,老年人的健身活动要持之以恒,量要适中,动作宜缓慢,防止过度疲劳。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补钙最科学有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