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德国在中国历届奥运会金牌榜上,金牌为什么这么BT

关于奥运金牌:我们在意的到底是什么?
我的图书馆
关于奥运金牌:我们在意的到底是什么?
一、  又是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这是所有中国人都在意的盛会,不出意外,中国金牌榜将坐二望一。  在看文章前,先做一个小小的测试。  以下三场体育盛会中,你会熬夜看的,会是哪一场:  我选3,原因很简单:看自己喜欢的强队捉对厮杀,于我,真的是一种享受。这与高大上的爱国无关,与错综复杂的政治无关,与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虚荣无关。  我愿意熬夜,只是因为它给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愉悦,我完全是为“我”自己而熬夜。  二、  再问一个小问题:你盯奥运,盯的是什么?  没错,你盯的一定是奖牌榜,尤其是中国队的奖牌榜——这如同在每次考试后你盯分数一样。你并不是在享受比赛,你是在意别人——老师、父母、隔壁班的王同学、张美女——怎么看你。  这种心态由来已久,这与奥运与中国的历史有密切关系。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清政府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希腊雅典的信函,邀请中国参加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大会(世运会),清官员不知奥运为何物,连信都懒得回。  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召开,国民党政府却以中日关系紧张为由,决定不派队参加。在侵华日军与伪满洲国以“满洲国”名义报名参加后,少帅张学良慷慨解囊,拨出8000现洋作旅费,让东北大学体育科毕业的短跑名将刘长春和中距离好手于希渭代表中国参赛。刘长春等三人在太平洋上颠簸了23天才到美国,刘长春因舟车劳顿,身心俱疲,未能取得复赛权。事后,一名美国记者写了一篇《刘长春——代表四亿人口的唯一运动员》的报道,以嘲讽的口气质疑:“中国人也会跑吗?”  (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刘长春—中间者)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中国派出了包含69名运动员的代表团。除撑杆跳高选手进入复赛外,其他人都在初赛中即遭淘汰,最终全军覆没。中国代表团回国途经新加坡时,当地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漫画讽刺中国人并题为“东亚病夫”。从那时开始,“东亚病夫”就成为了整个民族心中的痛。  直至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后的首届奥运会,那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有了88年的历史。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摘下第一金,而颁奖典礼因为没有准备充足的中国国旗而推迟了40多分钟,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夺金夺牌的始料未及。  中国人从最开始的毫不关心到与奥运的接触愈加频繁,才发现在这个国际竞技的舞台上,金牌(奖牌)数量所代表的巨大意义。虽然《奥林匹克宪章》明确表示:“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个人或团体竞赛项目中运动员之间的比赛,不是国家之间的比赛。”但是,在当时人们普遍把比赛结果引申并强加与整个民族共同体之上时,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被伤害也被激发,从此开始了漫漫的奥运奖牌争夺之路。  中国代表团在那届奥运会上以15枚金牌数跻身金牌榜第四名,让世人震惊,更让国人沸腾。中国人也从此植入了难以释怀的“奥运金牌情结”。  在争金夺银的“主旋律”中,中国健儿没有辜负国人的厚望,1992年和1996年奥运会,中国稳居金牌榜第四,巩固了在第二集团的领头羊位置。“  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28枚金牌数位居第三,首次取代德国跻身第一集团;4年后在雅典以32枚金牌跃居金牌榜次席,与获得36金的美国形成抗衡之势;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更是以51枚金牌数首次占领金牌榜榜首之位。至4年前的伦敦奥运会,中国已经确定了第一集团的位置,中美争霸也成为本届里约奥运最大看点之一。  32年来,“奥运金牌情结”与中国人、中国体育相伴相随,在打破“东亚病夫”羞辱、展示壮大国威、提升国人自信等诸多方面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我们也能看到,这种“举国体制”的体育金牌机制,离现代社会的人文发展,离真正的“大国情怀”,已经越来越相去甚远。  某种角度看,奥运金牌榜已沦为一场完全基于功利主义与现实需要的麻醉式运动,甚至成为一块蒙蔽大众视野与判断力的布幔。  三、  之所以说奥运金牌已沦为一场完全基于功利主义与现实需要的麻醉式运动,成为一块蒙蔽大众视野与判断力的布幔,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金牌(奖牌)榜除了能给民众短暂且虚幻的大脑刺激与欢愉外,与国家的强大,与民众的健康与福祉,几乎没有关系。  越来越多的人都已意识到,“金牌大国不等于体育大国,更不等于强国”。体育包括竞技体育、娱乐体育、大众体育等。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举国体制的下的中国竞技体育貌似红火,但大众体育举步维艰,全民体质在近年持续下降。  一项跨度15年、纳入60万人的全国性系列调查证实,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正每况愈下。从2000年后的15年间,国人静息心率一直在增加,握力越来越小,身体越来越僵硬,身体平衡能力越来越差。15年来,国人越来越胖:超重以每年0.27%的速度增加,腹型肥胖每年以0.78%的速度增加。  我们在奥运会上的优势项目除乒乓球外,其他项目如跳水、排球、举重、体操等的全民普及率非常低,有的项目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接触;而对与田径、游泳、自行车、足球等大众运动项目,与发达国家的专业水平和普及率是天壤之别。  而且,这种“举国体制”,天然存在各种问题:  第一,国家资源的使用严重颠倒轻重,每年花费巨额国民财富用于培养精英运动员,但轻视国民大众的体育与趣爱好和强身健体的需求。说白了就是国家圈养一些运动员代表你锻炼身体,把大多数本该用来全民健身的钱都挪用了。  第二,体育举国体制是特残酷的一件事。选拔有运动天分的青少年进行封闭式集训,但目的只是让少数体育尖子去争夺奖牌,结果牺牲了数十万计运动员的青春,甚至给许多运动员造成终身伤害(前东德、苏联都系统性逼迫运动员服用禁药),毁了他们的一生。中国体育报说,80%的中国运动员退休后因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谋生艰难,其中很多人还因运动过量而落得一身疾病,甚至成为残废。  绝大多数中国人都队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何(小山)智丽在决赛时全程大喊着哟西以3∶1战胜中国队邓亚萍,夺得亚运乒乓球女单金牌的历史耿耿于怀,但又有几人能知道这种举国体制下,被所谓的“组织”强制要求让球,不服从后立即被组织取消参加4年一度的奥运会资格,之后长达两年无球可打,被迫远走他乡的无奈,又有几人能体味这种举国体制下一个运动员苦练一辈子,却完全不受自己掌控的青春与汗水。  而“组织”要求让球,只是为了计划“金牌。”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羽毛球队做了同样的事情:为了确保金牌,女双消极比赛,让全世界见识了一次唯奖牌论的举国体育体制。  举国体制的第三个弊端是:形成了一个明星运动员、教练和体育官僚三位一体的庞大利益集团。金牌给运动员和教练带来巨大名利,给体育官僚带来官运亨通的政绩,由此使举国体制成为腐败与肮脏的催化剂。  这类爆出的案例,在中国体育圈毫不罕见,本文不赘述。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领域崛起,中国早已不是“病夫”;当金牌不再稀缺,当金牌数或奖牌数与大国尊严的关联度不再那么紧密,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是否真的还需要耗用那么多资源、金钱,牺牲那么多的效率与运动员的青春,掩盖那么多官办体坛的腐败与肮脏,只是为了博取我们一个面子上的“强国自信”?  四、  举国体育体制做得最好的,是前东德——但它也是败得最快,最惨的。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曾经是奥运会历史上一等一的金牌大户,也是举国体制的楷模。这个国家面积不到11万平方公里,与中国浙江省面积相当,人口在1989年时约1700万,仅相当于深圳的人口。  但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却在奥运会历史上创造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成绩:  1、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东德初露峥嵘,获9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5,同届西德仅获金牌5枚。  2、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东德开始发力,获得20枚金牌,紧跟美苏两大国之后,位列第3,同届东道主西德仅获金牌13枚。  3、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东德大爆发,一口气获得40枚金牌,将美国踩在脚下,紧随老大哥苏联位列金牌榜第2,同届西德仅获金牌10枚。  4、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受到西方国家的抵制,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东德达到顶峰,共获47枚金牌,老大哥苏联则获得80枚金牌(感觉跟中国参加亚运会一样)。  5、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东德及其它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随老大哥苏联一起抵制。  6、1988年汉城奥运会,政治上江河日下的东德依旧获得了37枚金牌,以1枚的优势力压美国,位列金牌榜第2。西德获得11枚金牌。  在长达二十年时间里,东德曾是与美苏鼎足而立的体育竞技大国,所夺奥运奖牌数量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苏。其中最显著的是女子游泳和田径(后中国运动女选手也因服用禁药而一鸣惊人)。但是,德国统一后,这个东德神话迅速破灭:自1996年开始,德国在奥运会上的成绩就一届不如一届了,96年20枚,00年13枚,04年14枚,08年16枚。  与其说是德国体育江河日下,倒不如说是德国体育回归正常。一直以来,西德的体育制度是很健康的,不过分追求奥运会的金牌数,而让国民的身体素质得到自由发展,所以每次奥运会金牌得10枚左右就满足。  反观东德,为了在与西德的对比中显示出所谓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支撑国民面前的“强国自信”,采用举国体制办体育:就是调动全社会资源,来协助操练极少数精英运动员,尽最大努力在国际大型竞赛中夺取最多的奖牌奖杯。  不仅如此。西方禁药丑闻一般是运动员个人行为,但在举国体制下则是一种赤裸裸的官方行为(这次里约奥运会对俄罗斯的处罚,就是因为俄罗斯“有组织、长期、系统”让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东德当局曾长期系统地让至少一万名运动员服食各类禁药,并对如何有效通过赛事药检进行系统研究和实施。禁药使东德在奥运上大放光芒,但也造成一百多名运动员猝死和无数运动员终身伤残,许多女运动员男性化,失去生育能力。两德统一后,受害运动员把东德体育部长和医学顾问霍普告上法庭,并要求赔偿。  尽管东德曾获得了举世瞩目的金牌战绩,但最后却如水蒸气一样地迅速消散。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日,民主德国正式并入联邦德国。  (日,一名男子挥舞起榔头砸向柏林墙)  但谁都不会否认今天的德国是个真正的强国,也是一个体育大国。德国不仅在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项目中(足球,篮球,田径,游泳,赛车,网球等)具备不俗甚至是顶尖实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国有着大量民间的体育协会。光在德国体育联合总会中有8万5千多个分会,注册会员达到了2600万人,体育协会的会员占到总人口的32%,说德国是一个全民体育的国度一点也不为过。  今天,奥运金牌榜上那虚幻的辉煌已与德国人渐行渐远,体育已成为德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尾声  奥运有两种玩法。  一种是纯粹为了追求金牌而去比赛,这种体育是长期输血养出来的,自身并无任何生命力,需要一直在花着纳税人的钱。另一种是享受这一切,它自己有强大生命力,能自我生长,并产生财富。  前者能维持一种虚幻的繁荣,但也能瞬间垮塌——正如同前东德体育界高官所做的:用带血的奥运金牌在请赏的同时,也用一种虚假的强大与繁荣,一次又一次愚弄了国民。  现在我们可重新反思一下本文题目的设问:关于奥运,我们在意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我们一直这么痴迷和需要这种举国体制下的金牌来支撑我们的大国自豪感,那只说明一个问题:是我们自己骨子里缺乏自信。  真正的大国,需要骨子里的自信。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历届奥运会金牌数前五名的国家(新)
下载积分:3000
内容提示:历届奥运会金牌数前五名的国家(新)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0|
上传日期: 00:39:3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历届奥运会金牌数前五名的国家(新)
官方公共微信匈牙利成绩相对稳定--《中国体育科技》1989年Z1期
匈牙利成绩相对稳定
【摘要】:正 一、简况匈牙利是东欧国家中体育运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在过去历届奥运会上,它的成绩多在前十名之内。在本届汉城奥运会上,从其所获的奖牌数目来看,其成绩仅次于世界上三大体育强国——苏、美、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以及东道主南朝鲜之后,居金牌总数较多国家之列。应该说,在世界体坛强手如林的今天,匈牙利在历届奥运会上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是很不错的。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一、简况 匈牙利是东欧国家中体育运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在过去历届奥运会上,它的成绩多在前十名之内。在本届汉城奥运会上,从其所获的奖牌数目来看,其成绩仅次于世界上三大体育强国—苏、美、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以及东道主南朝鲜之后,居金牌总数较多国家之列。应该说,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翊;;[J];初中生;2007年16期
余心言;;[J];中外企业文化;2008年08期
杰克兰·哈斯勒特
,赵启鑫;[J];体育文化导刊;1991年02期
陈健生;;[J];初中生;2008年16期
张晓蓬;;[J];中国体育科技;1992年06期
;[J];游泳季刊;2005年02期
张海灵;张坤;;[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徐春;;[J];辽宁体育科技;1992年03期
张豫鄂;;[J];湖北体育科技;1982年02期
戈丁;;[J];体育师友;198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淑芳;;[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翁锡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吴金朝;黄凯安;;[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汪康乐;邰崇禧;陈瑞琴;;[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郑湘平;王威;;[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邓万金;张雪芹;;[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牛静;;[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卫海燕;;[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吴向军;王志鹏;王舸;王永庆;张志伟;;[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邓万金;;[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永前;[N];人民日报;2008年
赵晓兵?通讯员
王前前;[N];中国民航报;2008年
;[N];人民日报;2009年
吴少玮;[N];经济日报;2004年
刘东凯、廖雷;[N];人民日报;2004年
王慧卿;[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曹鹏程;[N];人民日报;2007年
李舒瑜;[N];深圳特区报;2008年
王宇;[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张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宋玉芳;[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赵长杰;[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董杰;[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牛静;[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李颍川;[D];苏州大学;2006年
李凯;[D];复旦大学;2005年
周立里;[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黄世席;[D];武汉大学;2004年
段炼;[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翁亮;[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洪雁;[D];武汉大学;2005年
曲建康;[D];苏州大学;2007年
叶芜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周凤霞;[D];内蒙古大学;2008年
李雪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彭龙;[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张翎;[D];厦门大学;2009年
满啸秋;[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王旭;[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奥运会金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