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运动会的宗教改革运动发起者是谁

历史之家--历史资料最全的历史吧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起者路德逝世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起者路德逝世
文章简介: 在468年前的今天,日 (农历正月廿八),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起者路德逝世。 马丁 路德 像 路德是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1483年生于德国艾斯勒本城。1510年,他前往罗马,
在468年前的今天,日 (农历正月廿八),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起者路德逝世。马丁&路德像路德是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1483年生于德国艾斯勒本城。1510年,他前往罗马,对那里神职人员的贪财渎职行为感到震惊。日,路德将他写成的《95条论纲》贴在维滕贝格万圣教堂大门上。路德对教廷抗议所涉及的范围迅速扩大,很快涉及到罗马教皇和总教会。他坚持只有《圣经》和真理能指引他。1521年由沃尔姆斯议会宣判他为异教徒和不受法律保护的人,他的著作也成为禁品。如果依照判决,路德要被烧死在火刑柱上。但是,路德的观点在德国民众中广泛流传,并得到部分首领的支持。宗教改革影响了西欧的思想发展。宗教改革以后,许多国家接受了宗教自由的思想,人们可以自由地思考其他问题。日逝世。马丁&路德墓
日 (农历正月十四),《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 中...
在95年前的今天,日 (农历正月廿八),阿曼努拉登上阿...
在468年前的今天,日 (农历正月廿八),欧洲宗教改革...
日 (农历正月廿五),美学家蔡仪逝世。 蔡仪 像 蔡仪...
日 (农历正月十九),国家部署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日 (农历正月二十),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卢斯去世。...
文成公主的一生相当不幸,他在遥远的番邦生活了四十年,孤零零地守了三十一年的活寡,大半...
历史简介: 征西大将军、前军师、凉州刺史。以部曲随刘备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刘...
混血儿郑艳丽,80年代进入香港演艺界与梁朝伟合演《侠客行》。随后出演了《家有喜事》、...
日前,吴京在参加一档访谈节目时,谈及到网上的一个谣言:吴京录制另外一个节目时与工作人...
毛泽东称赞谁“细妹子不简单,飞得好高啊!”...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三次“钦点”黄克诚...
在日,随着日本天皇在广播向全世界人民宣布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也是意...
苏波战争,是苏俄反干涉及反叛乱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最为残酷的一个战场。事情要从波...
如果是是在农村长大的,你肯定听过鬼的叫声。其实也不知道是不是鬼叫的,但在老家别人都这...
舍卫城有位长者来祇园精舍拜见佛陀,言谈之间,不禁聊起了家常事。佛陀问:“长者,近来家...
在2216年前的今天,前202年2月28日 (农历正...
《红楼梦》书中对贾环的描述内容从少到多、从猥...
在后宫中,皇后具有发言的权利,皇帝不能随心所...
今天讲的正是海军历史上的第一舰,是1947年...
苏联在二战期间援助蒋介石的武器装备达3亿美元...
佳人在水旁,少女领着安子谦来到一座临水的小亭...
《瓠叶》原文及译文:译文瓠叶翩舞瓠瓜香,采来...
CopyRight , ,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05号
粤ICP备号-1&&联系QQ:&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马丁·路德
我的图书馆
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他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日,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路德名列第2位,仅次于康拉德·阿登纳。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出生在日耳曼中部的艾斯里本。他是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对于新教来讲,他是回归圣经、渴慕恩典的属灵伟人。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历史人物。  马丁·路德出生于一个德国农民家庭,他的父亲经营铜矿业,家境不富裕。路德在父亲的期望下,在爱尔福特接受大学教育,1505年开始学习法律。本来要成为律师的路德,在去往爱尔福特的路上,突遇雷雨,一道闪电击中他附近的地面,并且将他从马背上掀下来,惊恐之余他高呼:圣安妮,救我,我愿做一名修士(圣安妮是矿工的主保圣徒)!1505年7月,他进入圣奥古斯丁修院,并最终于1512年在维腾堡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后来在维腾堡大学教授圣经。  1510年,为解决本地修道院的内部问题,路德被修道院派往罗马。这次罗马之行对他有极深的触动。他本是怀着朝圣的敬虔之心前往罗马,但种种幻想瞬间破灭,意大利神父的无知轻浮与不庄重,令他惊讶不已,罗马神职人员阶层的道德败坏令他怀疑这里是否能给予他属灵的供应。  路德手脚并用爬上彼拉多殿阶(从耶路撒冷搬至罗马),亲吻每一个台阶并默念祷文,期盼拯救炼狱中的灵魂。当他在顶级台阶站起来时,他问自己:谁晓得究竟是否真能如此?  后来他回忆这次罗马之行,本来是抱着满心的盼望,结果却落得感叹和虚空。  另一个令路德不安的是得救的性质和方法。对于路德来讲,基督徒的第一特点是罪得赦免。然而如何得到?在这点上,德国神秘派,特别是陶勒尔让他明白,这种变化人心的信仰并非如同他从前所想的,一部分在乎人的工作,而是完全出乎上帝的恩赐。  日,路德在维腾堡教堂门上张贴95条论纲,反对出售赎罪券(注:用金钱购买的大赦证明书)。这一天后来被当做是宗教改革运动开始的日期与标志。  事件的起因是美因茨大主教阿尔伯特在他的辖区售卖赎罪券,收入一部分归于自己,另一部分归于教宗利奥十世(因教廷正忙于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路德认为,得救是与上帝之间建立关系,别无他法。起初的路德并无意挑战罗马教廷,只是发起关于赎罪券的学术性神学辩论,而这种辩论在当时十分普遍。但历史的洪流却将路德推向了教廷的对立面,没有折中的办法。  1518年,教宗利奥十世传唤路德到罗马受审,由于德意志腓特烈灵活的斡旋,最终教廷派代表卡耶坦在维腾堡审问。结果路德拒绝收回他之前关于赎罪券的反对言论。  1519年举行的莱比锡辩论,促使路德与中世纪教会全部权威系统分裂,即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公会议并不是绝然无错。1520年教宗诅咒路德的通谕送至德意志,而路德对它的回应是,将通谕与教会法典焚烧。至此,路德与罗马教廷完全决裂。  同样是在1520年,路德出版了他的三大重要著作(虽然篇幅不大):《致德意志贵族书》,认为“属灵的地位高于属世、解释圣经的权力掌握在教宗手中、只有教宗有召集议会改良教会的权力”这三道保障教宗制度的罗马城墙需要被推倒。 《教会被掳至巴比伦》,认为福音已经被掳至建制的教会中,中世纪的教会已经把福音禁锢在教士和圣礼的复杂系统中。 《论基督徒的自由》,主张基督徒是自由的,因他已因信称义,不在善功律法之下,乃与基督发生了新的关系,同时他也是爱的奴仆,全心践行上帝的旨意并服务人群。  这三大著作可以说是路德的神学纲要,奠定了他的神学基础。路德的改教思想也被归纳为三个原则:因信称义,唯独圣经,信徒皆祭司。  在路德看来,因信称义不仅是众多教义中的一条,更是所有基督教教义的总结。在称义中,上帝是主动的而人是被动的,罪人称义是基于上帝的恩典,而且是藉着信心而接受的。圣经是上帝的启示,也是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完美启示,是我们基督徒在信仰争战和得胜中的力量来源,具有绝对的权威。  路德认为,凭着洗礼,每个基督徒都是祭司,信徒不仅有君尊的祭司身份,更需要履行服侍的义务。  我们需要在这里提醒大家,路德当时所处的欧洲已经是基督教社会,即基督教的教义与生活实践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并且影响整个社会。对于当时敬虔有美好善行见证的基督徒而言,因信称义是解决他们得救的属灵钥匙,绝非是废掉好行为见证的借口。因此,对于非基督教社会的国家中的基督徒来讲,因信称义必须与好行为好见证统一起来,而不能单单强调因信称义,却忽略对于行为与见证的重视,即要用外在的好行为与见证去验证你的信仰。  1546年,路德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在弥留之际,嘴里喃喃地念叨《诗篇》31篇5节:“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耶和华诚实的神啊,你救赎了我。”黎明时分,他息了一生的劳苦,灵魂归到耶和华上帝那里承受永恒的福分!他的遗体被送回维腾堡大教堂里,他曾经张贴95条论纲的地方。  路德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圣徒,他的身上有缺点与恶习,他也不希望人们以改教的功勋与遗产来纪念他,他曾说:“人们不应该称他们自己是路德宗,人们怎么能够用我败坏的名字来称呼基督的儿女?”路德却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渴慕恩典、追求敬虔,为上帝而争战的基督骑士,一个忠心而又良善的仆人。最后,我想以路德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们全都是乞丐,依靠上帝的恩典而活!”。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首倡者是(  )
组卷网基于海量中小学试题库建立的在线组卷系统
组卷网简介
组卷网()是一个依托百万量级的创建的在线组卷系统,试卷涵盖全国各地中小学学科教材版本,试题质量高、更新快,是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喜爱的学科组卷平台,旗下有:数学组卷网、语文组卷网、英语组卷网、物理组卷网、历史组卷网。
微信公众号
在线QQ客服
周一至周六 8:30-21:00
其它登录方式:马丁·路德宗教改革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公元1517~公元1546年,坚决抗议罗马,发动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他所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永久性地结束了罗马对于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这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名称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他的宗教学说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恩格斯认为路德是他那个时代的巨人,他无愧于这一光荣。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历史背景
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是建立统一的国家和国内市场的要求,表现在:(1)政治领域:民族意识的增长和专制君主的兴起。(2)经济领域:专制君主、银行家和商人、中小贵族、新兴资产阶级、下层贫民,都想通过反对教会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3)思想领域:早期基督教思想和运动所宣传的人本主义思想,挑战天主教权威。
2、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3、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打破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4、文化因素:文艺复兴促思想解放。
5、导火线:教皇兜售赎罪券。[1]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原因
1、根本原因:15~16世纪,德意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主要原因。
3、直接原因导火线: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4,资本主义萌芽的快速崛起。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目的
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间
1517年开始。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经过
1、开始:“九十五条论纲”
时间:1517年
内容:教皇无权免罪,他只能宣示和确证上帝对罪行的赦免。教皇兜售赎罪券(免罪符),实行当钱落入钱箱丁当一响,贪婪和爱财的欲念就会增加。基督教徒凡诚心忏悔者,不用赎罪券(免罪符)也可以赦罪免罚。
意义:揭开了宗教改革开始的序幕,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
2、1520年发表了《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提出其改革主张。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
1、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2、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3、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和反封建的思想。
4、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5、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
6、建立本民族(德)教会。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实质
是一场西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历史作用
1、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2、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精神文化:①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尼、英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1]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
1、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2、使德国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形成了一种新教。
3、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百度文库.[引用日期]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人马丁·路德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人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出生在日耳曼中部绍森几亚的曼斯菲德附近的埃斯勒本撒克森伯爵(选候)领地,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新教路德宗创始人。
&&&&&马丁·路德的父亲是一位非常特别且不易认识的人,他被称为Luder、Ludher,或者Leuder,连他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姓什么。他曾多次因犯法判罪而逃亡,他在本乡之中,被人藐视、厌弃。所以,有人传说谓马丁·路德是一个恶魔和一位妇人所生的孩子,甚至马丁·路德工作成功时,许多人仍以此话来攻击他。路德自幼家中不算太富有,
而且父母经常打他,自小他就处在深怕其父母发怒的环境下成长。因此他在小时,
就已经为炼狱(这个观念是源于马克比书第12章45节的)中水火而恐惧!
他就是这样处于一个惧怕其父母发恶和炼狱观渡过了年轻的时期。由于他父亲的脾气非常暴躁、严厉,对孩子们的教育是以惧怕和惩罚并施的,路德比较性急,因此常受父亲的刑罚。在他晚年时曾说:“我的双亲待我极其严厉,使我变成十分的怯懦,他们满以为自己是对的;但他们不能分辨场合,不知道何时、何处或者如何惩罚。责罚虽是必须的,但是苹果与刑杖应当并施。”他提起有一个早晨,曾被连续鞭打十五下,路德说:“我们必须鞭打孩子,但我们同时也必须疼爱他们。”
&&&&年轻的时候他被送到一所纳尔弟兄会学校读书,然后在一四九七年他被介绍到马德堡去读书,而他父亲又把他送去另一所爱森纳的学校读书,所以路德曾在两所学校受过教育。因为他的父母不能维持他的生活,以致他必须时常到街头去行乞。“某一天,教会庆祝耶稣基督降生,我们一同在邻近的村庄游行,高歌伯利恒城里的婴孩耶稣,我们停在一座农舍的前面,一位农夫听到我们的歌声,拿着食物出来给我们吃,他大声喊着:'孩子们,你们在哪里?’”但因路德的性格,一听见声音就拔脚飞奔。“我们本来不需要惊恐的,因为农夫一片好心要款待我们,可是我们久受教师的斥责,已经变成惊弓之鸟了。这个农夫不断地呼唤我们,我们才停止脚步,原来他给我们二根大的腊肠,叫我们饱餐一顿。由这一点可见我们良心经常在亏欠惊惶战兢逃跑的光景。”
&&&&1502年,路德在尔笔特大学毕业。
&&&&1505年,当路德经过史托顿轩时,差点被电打中,于是他十分害怕地发誓说道:
"若果今次大难不死,就会成为一名修士" 在此事之后, 路德就不理父亲的反对,进入了奥古斯丁的修道会. 当时其父汉斯含泪骂他:"去荣耀你在天上的父吧!!
不用再理会我这个父亲了!"
1511年,在修道会当中,对神职人员腐败而感到很无奈,很失望. 而且在呢个时候,
他为此节圣经深受感动:“义人必因信得生。”因此他决定回去威腾堡, 攻读神学博士。
&&&&年,深受罗马书的影响,不认为行为可以救.
并昂言说道:“我觉得自己得到了重生,经过敞开的门,进入了乐园!” 而且他又惧怕圣经中的律法,
于是便自己创出惟独信心,惟独恩典,惟独基督等等的理念。
&&&&1517年,在一次激烈的讲道之后,马丁·路德在威丁堡大学的教堂大门上,按照大学的习惯,对许多神学问题,尤其是对大赦和一般善工的价值问题,提出挑战。他总共提出《九十五条》论题立刻传遍整个德国,争辩也就接着展开。邀请各方人仕来讨论"赎罪券","教皇赦罪权力"和"教会的财库"的内容.
因为当时印刷的技术广为方便,所以很快便惊动了全欧洲。马丁·路德发挥了他演讲的长才,他有动人的声调,活泼的想像力,再加上他那扣人心弦的言辞,有时表现出细腻的热情,有时又大胆痛骂,甚至连最粗鄙的词句也不怕加以运用。这种争辩开始时是在全德国,接着,在整个教会激起了巨大的影响,同情他的如潮似涌,反对他的也像排山倒海。教宗良第十起初并不加重视,认为只是各修会的修士们、奥斯定会和道明会之间的争辩而已,但是不久,就知道事关重要了。1517年,路德仍自认为是教会的忠顺份子,但是逐渐的,他被许多神学家的批评和挑战激得恼羞成怒,大赦的问题转为次要,所讨论的争辩,都是灵魂得救与否的基本信条。他一再强调,为灵魂得救只须要信仰,用不着善行,他甚至还想改革整个教会。
&&&&1518年,教宗良第十召他去罗马答辩,马丁·路德拒绝了。良第十不愿把事端扩大或闹成僵局,于是以温和的方法对待他,命令一位当时最有权威的神学家迦耶坦枢机去与他对谈,让马丁·路德有机会为自己辩护。迦耶坦枢机对路德很友善,但是很坚定地要求路德放弃不当的言词,路德拒绝迦耶坦的要求,不但不放弃自己的谬论,还要求召开大公会议以裁判他的言论,他甚至肯定地说,大公会议也能错。
&&&&1519年,与厄克进行辩论。
&&&&1520年,路德始写小册子,
包括《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掳巴比伦》和《基督徒的自由》...... 这事之后,使得教皇大怒!
教宗良第十将路德事件在枢机会议上提出来,经过深长讨论之后,在1520年六月对路德颁布了“主!请起!”的诏谕,正式宣判路德的道理,并且限定他在六十天内悔过自新,否则就要遭到开除教籍的处分。路德在还没有得到罗马当局的这种决定之前,曾写信给朋友说:“我已经痛下决心,无论罗马当局如何处理,我都满不在乎了。”这段时间内,他所散布的著作和言论中,声明他的理论是:教友一律平等;人人可以当司祭;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皇帝和王侯比教宗更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力;除了圣洗和圣体之外,应该放弃其他的五件圣事。当教宗的诏谕送到了他手上时,他为了表示轻视,就在威丁堡大学的教堂内,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将诏谕烧毁。
  1521年1月, 教会正式开除路德的教籍。
&&&&出席由查理五世在沃木其所开的会议,并在那里狂言说道:“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的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作。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
此会议之后,路德的书被禁, 但他依然存心写书,
并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很可惜路德是依照自己的十字架神学观和因信称义神学观来翻译圣经,因此被人骂(大家可否记得圣经中启示录曾经叫人不可以将圣经中的字句加或减?
马丁·路德却做了)在他把圣经翻译成德文的时候,罗马书第三章28节,路德译为:“人称义是'惟独'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有人批评他擅加了字,与原文不符;他坚持在德文文法上有必要。并在他的圣经中叫骂要删去雅各书,因为它说“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这与路德的教义不同。
&&&&1522年:
这年他回去威腾堡继续当改革运动的领袖核心, 不停与天主教“大战”。最后出现了今天所谓的基督新教!
&&&&1525年,他对朋友说:“我不愿在我身上留下一点罗马教的遗毒。”他虽已脱下僧衣,但尚未脱下僧人独身的约束。他年老的父亲劝他成家,他起初说:“神若乐意,他可以改变我的心。但至少目前我不想娶。我并非不懂爱情,然而我日日在等候异端者的刑罚和死亡。”可是后来他觉得应当结婚,
说:“我不但用言语,也用行为见证福音。我决意在仇敌高唱凯歌之前娶一修女,证明他们并未克服我。我娶妻并未盼望长久同居,乃鉴于那诸侯向我倾倒忿怒,预见自己死期将近,料想在我死后,他们必再蹂躏我的道理,我就决意用明显的行动见证我所讲的,以坚固那些软弱的人。”一五二五年六月十一日,他在朋友爱姆斯道夫家里,与凯塞玲波拉结婚。因此有人攻击他其实是为了娶老婆而改教.他却说:“人人都说我们有私情,因此我干脆娶了他,
以塞着他们的口”。因此又有人说他们早有私情。
1546年2月,路德死于故乡埃斯勒本,葬于维登堡宫廷教堂内。路德一生著作甚丰,除将圣经译成德文外,还有论文、讲道稿、圣诗、书信、笔记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