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感觉耐克低端 低价位的产品 还没有李宁和耐克全球比较高端耐穿呢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中国的耐克(Nike)”?不尽然。如果李宁(Li Ning)因循当前的发展轨迹,它与耐克的相似点就将止于那个与耐克相似的商标。       由体操运动员李宁创立的同名运动产品制造零售商总部位于北京,在2002年至2009年之间,公司营收增加了9倍,每股收益增长了10倍。然而,到去年1月李宁在耐克的大本营——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开设第一家美国零售店时,这种发展定式的弊端开始显现无疑。       李宁打造了中国最大的运动品牌销售网络,拥有7748家零售店铺,但其中只有474家由李宁公司直接管理,其余的店铺中有60%由约2000家缺乏经验的零售商运营,他们不愿意降价清空过季存货,因此留给新款高价产品的空间很少。去年6月,订单疲软问题始终未能解决的李宁对商标进行了轻微改动,并推出了新口号:“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       投资者正是这样做的。他们不只抛售李宁(自那以来股价已下跌42%),也抛售存在类似分销问题的其他制造商和零售商,如安踏(Anta)、特步(Xtep)和361度(361 Degrees)等。在此期间唯一上涨的中国运动服装类股票是宝胜(Pou Sheng),其股价上涨了37%。宝胜是一家纯零售商,经销耐克、阿迪达斯(Adidas)、锐步(Reebok)和彪马(Puma)等品牌的大型零售店。       如果能向偏爱的特许经销商再出让几个百分点的批发折扣,李宁或许能在未来两年对国内分销网络进行合理化改革的同时保住市场份额。但耐克也会在轻松成为其最盈利市场的中国大举投资。与此同时,瑞信(Credit Suisse)有关中国运动服装消费的数据显示了李宁面临的挑战难度。当家庭月收入超过7000元人民币(合1000美元)时,中国消费者的偏好便会从国内品牌转向国外品牌。和其它大额消费品一样,在运动鞋和运动背心市场,中国那些想要成为全球冠军的企业似乎还远未征服本土市场,更不用说其它国家了。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译者/何黎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心里作用,比了一下两个牌子的运动鞋,李宁价格便宜一半,但看起来质量并不差。
  连安利脑残锅都有人买,何况阿迪、耐克
  李宁的性价比谁用谁知道。另外什么NAIKE ,阿迪其实都产自中国,在苏州都有厂原材料和李宁都差不多,谁买耐克除非人家钱太多要不然还是买李宁吧
  李宁性价比还真不错。阿迪/耐克太不实惠。乔丹的价格比李宁低。
  安利脑残锅.......喷了^^  
  地板  
  穿一双NIKE,就是比李宁受注目,也觉得更有面子,孩子们穿鞋主要是炫牌子,这就是中国的现实。
  耐克、阿迪就算买了正品也会被当做山寨的
  李宁性价比好,说实在的,从质量上讲不比耐克阿迪差。    金融时报打压中国品牌和民族自尊心,神马东西    
  作者:maxshics 回复日期: 16:16:08 
      穿一双NIKE,就是比李宁受注目,也觉得更有面子,孩子们穿鞋主要是炫牌子,这就是中国的现实。   ====================================    人总有这么一段儿时光的,过了就好了。而且穿得起耐克的孩子在中国不是大多数,大多数连李宁都穿不起。  
  作者:围观群众甲2010 回复日期: 16:23:35 
      作者:maxshics 回复日期: 16:16:08            穿一双NIKE,就是比李宁受注目,也觉得更有面子,孩子们穿鞋主要是炫牌子,这就是中国的现实。     ====================================        人总有这么一段儿时光的,过了就好了。而且穿得起耐克的孩子在中国不是大多数,大多数连李宁都穿不起。  -----------------------------------------  穿不起李宁?你确定?
  跟帖的没几个人看懂了文章的意思才是悲催啊!    品牌真的不是为满足实用来做的,而是出于一种引领文化的姿态深入影响消费者消费意识的经营。    文章是从营销的角度讲李宁如果还是以现在这样以买东西的思路来做的话,是发展不到耐克的程度的。    出让几个百分点的批发折扣,加强对经销商的控制,旧款及时下架,通过新款不断向消费者传达自己的价值,这就是李宁要学习耐克的。
  个人感觉 耐克
阿迪店 有很多是假货
  飘过  
  李宁性价比高?扯淡!看看价格,比耐克阿迪根本便宜不了多少。同样价位,人家可以选择耐克阿迪彪马kappa,你觉得李宁的设计非常突出吗?如果设计不够吸引人李宁何来竞争力?综合而言,李宁的品牌设计价格等优势并不突出,我根本不愿买。奥运期间出于爱国我买了个书包花了三百多,质量暴差,里面的防水布从买了以后就一直掉,真垃圾。国产品牌我只看好安踏,广告牛b,让我很欣赏,其他的国产我不会买。
  我喜欢李宁    但是不可否认还是存在差距的,设计、面料、细节等确实不同,举个简单例子:松紧带、拉链、功能性均有缺陷,但是在性价比上有优势。也许是品牌定位问题吧?
希望李宁不断提高发展。
  俺穿过李宁的鞋和短裤,质量还可以,款式很差
    作者:麦田里的行者 回复日期: 16:07:07 
      李宁性价比还真不错。阿迪/耐克太不实惠。乔丹的价格比李宁低。  ============================================  3年前一双降价乔丹篮球鞋160拿下,穿到现在还刚刚的,确实不错。阿迪,耐克咱也就看看,李宁咱就瞅瞅,还是乔丹(换季大甩卖)实惠!
  我在2000年左右时候经常买李宁,那时候的设计和面料都非常好,现在反而越来越差了。
  耐克,阿迪啥的,反正对我来说不耐穿。话说回来我穿鞋是比较费,所以决定以后还是买便宜点的鞋。
  国内品牌要想成名超过国外品牌  就得先走出国门 到国外去转一圈  如果世界杯32支队伍 打进16强的球队 有4支穿着李宁品牌的队服  欧洲冠军杯8强的队伍有2支是李宁赞助的  过不了几年 国人就爱李宁了
  如果只是比国产牌子的话。李宁性价比绝不如安踏
  国产那些乱七八糟的牌子才是大众选择
  李宁有段时间挺吊的,后来不行了.  什么时候都跟nike一个价,突出一些中国特色.  过时的款式宁愿销毁,小幅度打折,实在卖不出去就回收销毁.  打造高端品牌太心急了.
  我现在只买便宜质量好的,支持小企业.
  来检查的领导司机都穿阿迪,黑龙江酒类管理局
  中国的各种企业真正开始有些起色也不过是2000年之后,以前都是刚下水学游泳了。
  李宁不错呀,用料和做工都很好,价钱也不贱。倒是耐克变得越来越丑了。
  我喜欢穿打折了的李宁,挺好的,一年一两双,设计不错,质量不错。要说耐克阿迪质量好,没觉得强到哪去。要想现一下牌子,那就免了吧,太没品了吧。
  李宁设计太差,款式也不好。国产的运动鞋只看好安踏,李宁就是扯淡货,价格上去了设计和材料上不去
    作者:CheerVin 回复日期: 16:12:15 
      安利脑残锅.......喷了^^  ===============================================  
  耐克三百元的风衣除了被人当山寨外,性价比还差!
  白送也不要。这种运动员跟外国运动员根本不是同一种事,就是一些TG体制内20小时训练为D争光的机器人,这种人是摧残运动不是提升运动,因而有关此类人物的一切东西还是避而远之的好。
  说明耐克已经到头了,而李宁还有很长的路没走。
  我一直都穿李宁的鞋,没啥不好的,一双至少穿两年,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我一直都买国货。
  作者:晓不拾 回复日期: 23:52:01 
      白送也不要。这种运动员跟外国运动员根本不是同一种事,就是一些TG体制内20小时训练为D争光的机器人,这种人是摧残运动不是提升运动,因而有关此类人物的一切东西还是避而远之的好。   ========================================================  去你的崇洋媚外的家伙。看过乔丹的自传没。乔丹对体能训练师说:我一天24小时除了刻苦训练,就是吃饭睡觉,感觉像机器人。乔丹的体能师却说:这还不够,你应该当超人。所以说,做任何事情不付出艰苦的努力,肯定一事无成。你这个哈巴狗只会侮辱那些付出艰苦努力,最后取得成功的人。人家李宁有上市公司,你个傻帽有什么。                  
  李宁想走高端,心太切,不知道古语云,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这下弄不好估计要悲剧了
  Adidas & nike 没少穿,但真的不耐穿。
  10年后在来看这个贴子.李宁与耐克这两个运动品牌.会有许多感概.  李宁独秀.耐克落寞.
  俺买过李宁牌的衣服和鞋子,也买过阿迪达斯的衣服和鞋子,对比下,有个体会:    1、无论服装还是鞋子,质量都不相上下。  2、服装的款式上,李宁明显落后于阿迪达斯。  3、鞋子的细节上,李宁也有待改进,比如李宁鞋子,在运动时,个别部位明显偏硬的感觉很不好。
  要么阿迪王,要么光脚!  这就是我的选择!
  我朋友最早开店卖“双星”,攒钱后又连续开了2家“李宁”,生意杠杠的
  设计是最大的差距  这是一种理念上的差距  其实用料差距已经不大  毕竟都是中国代工货
  国人不大适合设计,更适合加工和模仿
  很多年前买过一双李宁的 质量还不错 但是就是款式不好看
  按照绝对价格来算,李宁也不便宜,NIKE 阿迪普通的鞋子在欧美好像也只是卖几十美金,李宁在国内,没几百人民币搞不定
  李宁这种垃圾牌子不是质量好不好的问题,问题是它是中国制造。  注定了不入流,哥哥连看一眼都要洗眼睛。
  李能,一切皆有可宁!.......
  安踏挺不错的,样子很好看
  还好吧,现在买鞋过了那年龄了。这几个牌子都是小孩子们喜欢的。
  为李宁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我在哈萨克斯坦工作的时候,当地就有李宁专卖店,当时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人应该面队现实
你们拿李宁和耐克
阿迪比是很不厚道的
我们不行但可以再努力
但是楼上的竟说什么都是中国产
性价比什么的
  耐克  阿迪  本来就是为西方人设计的,审美不适合东方人,身体结构也不适合 .  傻大笨粗的玩意.
  我只奇怪国内的盗版商还没把耐克整趴下……
  作者:太空执法 回复日期: 09:23:12 
      我只奇怪国内的盗版商还没把耐克整趴下……   ================  舍得钱攻关工商啊,要不早就被弄死了。
  JY:独裁国家产的垃圾谁买?
  文章的意思是,李宁的品牌控制力,销售策略等,还远远比不上耐克等,这是对的,什么时候李宁这方面也赶上去了,耐克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李宁价格不低,尤其是羽毛球乒乓系列,完全是世界顶级
  不太喜欢耐克阿迪,感觉鞋型不合脚。
  作者:daoke741 回复日期: 17:10:11 
          作者:麦田里的行者 回复日期: 16:07:07            李宁性价比还真不错。阿迪/耐克太不实惠。乔丹的价格比李宁低。    ============================================    3年前一双降价乔丹篮球鞋160拿下,穿到现在还刚刚的,确实不错。阿迪,耐克咱也就看看,李宁咱就瞅瞅,还是乔丹(换季大甩卖)实惠!  --------------------------------------------------------  
你确信你买的是 Jordan 而不是 Qiaodan ???
160买的是福建乔丹吧,这个牌子和迈克尔乔丹没有一毛钱关系。。。
  李宁跟耐克标志像吗?    我没觉得    而且 我觉得 阿迪耐克之类就是把中国人当凯子讹钱用,一双鞋 700-1200. 那就是 120-200多美金了。 在美国什么时候卖过这价?、    李宁虽然也贵了点。    李宁,吉利,奇瑞之类的在国内的功劳在于其销售商品的价格符合成本利润比,进而带动部分其他类似阿迪耐克之类的商品 价格下落少许
    李宁的股票下跌是因为被高估太多了。    我早就说过它到底值多少钱。    
  现在这些牌子都便宜了
      作者:男人嫖嫖不是罪 回复日期: 03:59:00   
    李宁这种垃圾牌子不是质量好不好的问题,问题是它是中国制造。    注定了不入流,哥哥连看一眼都要洗眼睛  ========================================  嫖哥你好,嫖哥再见.
  当家庭月收入超过7000元人民币(合1000美元)时,中国消费者的偏好便会从国内品牌转向国外品牌。  --------------------------------------------------------------  这个是外国人太不了解中国人了,而且7000这个标准在大一点的城市勉强温饱而已,李宁都舍不得买,也不需要买
  我喜欢三叶草 李宁款式属实不好看
  这个不是单一李宁品牌的问题,而是整个运动产业的没落
  到专卖店看看,耐克的做工远远不如阿迪和李宁,脑袋正常的人一眼就看出
  贵的要老命,地摊货就够
  我们这仿制品质量与正品有的拼,而价格只有五分之一。
  显牌子的人都是庸俗的人,国产品牌应该第一方面给人经久耐用的好印象才能成为名牌
  阿迪王笑而不语
    作者:男人嫖嫖不是罪 回复日期: 03:59:00 
      李宁这种垃圾牌子不是质量好不好的问题,问题是它是中国制造。    注定了不入流,哥哥连看一眼都要洗眼睛。   -------------------------------------------------------  真替你可耻,既然上中国的论坛。
  我是李宁的消费者,支持李宁。
  我脑子里顿时出现了一个高端路线的运动品牌:阿迪王!!!!
    作者:男人嫖嫖不是罪 回复日期: 03:59:00 
      李宁这种垃圾牌子不是质量好不好的问题,问题是它是中国制造。    注定了不入流,哥哥连看一眼都要洗眼睛。
     ==============  你简直是侮辱了中文(汉字),你所打的字也是中国制造的,你是不是也替干净着想一下,把自己的手也砍了?你这人好贱,贱得像堆狗屎,污染环境。看到你打的这些字,我看我还是要洗洗眼睛才行!
  大风起兮云飞扬,一生直爱阿迪王
  欧洲华文电视台隶属于欧洲华人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由意大利最高法院批准成立,注入意大利新闻局。华文电视台竭诚为全球华人   特别是400多万欧洲华人提供高质量的华语电视节目,宣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反映伟大祖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建   设成就。已在亚洲地区和欧洲、美洲设立了记者站,信号覆盖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地。  
欧洲华文电视台华东新闻中心由集团董事长林朱庆先生授权成立,已函告华东地区六省一市新闻办。  
现面向上海市、安徽省、山东省、江苏省、福建省、浙江省诚招合作伙伴,要求具备一级广告资质,有媒体代理从业经验,有优质客户资源。  电话:(0)  邮箱:  联系人:万先生
  总觉得李宁应该另外改个名字,这样对开拓海外市场有利,不然的话LINING这样的拼音对老外来讲肯定是生涩难懂的
  只要买肯定选李宁。
  李宁绝对不便宜~~~好多年前就挺贵了。要说性价比绝对不如其他国内品牌。
  瓜娃子 只会转帖 奴才
  话说有两个乔丹,一个国产乔丹,福建的,标志是空中肋下持球;一个是美国乔丹,耐克的,标志是头顶持球。  这个得认清了。  
  中国运动品牌,我只认同李宁,李宁的一双慢跑鞋伴随这我的成长!
  确实,李宁需要品牌文化建设,才能获得更高的品牌溢价
  李宁名字很俗。价格也比较贵。
  李宁的东西不便宜,买过几双鞋,说实话,宁可多加点钱买nike~ 而且其实加的不会很多
  为什么我们这边有钱的蜀黍都爱穿361°……    o(╯□╰)o
  3年前270块买一双李宁鞋,现在还很好,一点没坏。鞋底都还没有磨损,绝对OK
  买李宁一定要认定李宁的正牌货,有几个挂标的协作厂出的东东不要买,质量很差,损害了李宁的牌子。
  哥只买解放鞋,五块一双,上山劈柴,工地挑砖,风吹日晒,质量扛扛的。
  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加分。所以我要回帖。回帖是一种美德。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案例】安踏“去耐克模式”的成功之路:超越李宁成为行业第一
今天排名第一的本土运动品牌是李宁还是安踏?以财务指标作为判定标准的话,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安踏。这在许多一线城市消费者看来,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安踏从来就不是他们购买运动装备时的首选。在他们眼中,以安踏为代表的晋江系运动品牌往往是一副“土豪”的形象——产品设计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却财大气粗地占据了央视体育频道广告的半壁江山。
安踏的成功是本土运动品牌的一次“定位反思”,安踏尝试去“耐克模式”获得了成功。安踏不再追求明星代言,或者打造高大上的品牌,而是深耕低消费用户。中国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是有“时间差”的,而安踏的成功正是用实惠的价格,去满足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刚刚觉醒的运动品牌消费需求。有时候成功,并不一定要费力追赶国际品牌的高大上,安踏对李宁的弯道超车就是最好佐证。
2012年,安踏全年营收76.2亿元人民币,超过李宁的67.4亿元,第一次坐上了本土运动品牌的头把交椅。今年上半年,安踏以33.7亿元的成绩再次保持对李宁的领先,继续领跑行业。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过去3年的衰退期里,安踏这个曾经的“小弟”完成了对“老大哥”李宁的弯道超车。
另一个颇具标志性的事实是,截至今年11月21日,安踏的市值为280.97亿港元,比李宁、特步、匹克、361度这四家同在香港上市的本土运动品牌市值的总和还要多16亿港元。在香港媒体近日主办的“2013年香港上市公司100强评选”中,安踏还入选了“综合实力100强”以及“股息回报率10强”榜单。回复“安踏”获取更多文章
这样的结果在许多一线城市的消费者看来,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安踏从来就不是他们购买运动装备时的首选。在他们眼中,以安踏为代表的晋江系运动品牌往往是一副“土豪”的形象——产品设计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却财大气粗地占据了央视体育频道广告的半壁江山。
不过,安踏崛起所代表的,是与被外界广为推崇的“耐克模式”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流派。安踏用20年的时间积累下来一套充满本土特色并且适合自身发展的“实用至上”方法论,并且,在这套方法论的指导下,逐步从偏安一隅的区域品牌成长为新的行业领袖。安踏崛起的背后,有着许多值得本土企业玩味和借鉴的东西。
399元的卡位
每年9、10月份,是各大运动品牌集中推广篮球系列产品的时间。一方面,因为进入11月,新赛季的NBA常规赛就将打响,球迷们压抑了5个月之久的热情将被再次点燃;另一方面,运动鞋产品的消费主力军学生群体将重返校园,新学年、新气象,一双新鞋自然必不可少。所以,没有比这个时候更适合向消费者们推销篮球鞋的了。
不过,今年的市场与往年相比有些不同,因为安踏的“搅局”。
9月4日,安踏在北京召开发布会,为旗下代言人、NBA球星凯文·加内特推出其个人专属的第四代签名篮球鞋——KG4。最大的亮点不在于产品本身,而是它的价格——399元。熟悉体育用品行业的人应该清楚,对于一款专业级别的篮球鞋,这是一个足以让用户尖叫的冰点价格,要知道,从KG1到KG3,之前的三代产品都被定在了699元的高端价位。而国外品牌的球星代言产品动辄也要上千元。
KG4发布仅一个月后,安踏又在美国宣布签约新的篮球产品代言人,来自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当家球星拉简·隆多,并且为其推出了首款签名球篮球鞋RR1,产品价格再次定在了399元的低位;此外,安踏还将在12月签约一位新的NBA球星,产品价格同样会继续保持在这一水平。
在国内外的一线运动品牌当中,敢把明星代言的旗舰产品卖成“白菜价”,安踏还是第一个。不过,虽然产品价格大幅下调,但是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并未受到影响,因为安踏的代言球星们也是穿着同款的产品在场上比赛的。
为了更好地推广自己的平价篮球鞋,安踏为这批399元的旗舰产品包装了一个“国民球鞋”的概念并且在营销上启用了全新的“实力无价”理念,意在强调球鞋的高性价比,防止消费者误认为低价等于低端。
一般情况下,行业内大品牌明星签名产品的平均销量每年在3~8万双左右,然而安踏的“国民球鞋”推出后,仅今年第3季度的销量就超过5万双,第4季度的订货量亦有5万双,明年一季度的订货量更是远超公司预期,安踏方面的目标是明年“国民球鞋”系列的销量突破100万双。
做个类比的话,安踏眼下的打法与当年小米的做法异曲同工。3年前,小米通过1999元的高性价比手机横扫市场,一举在2000元价位段上站稳了脚跟。眼下,安踏则通过399元的篮球鞋,迅速击败同价位段的对手,巩固了自己在中低价位市场的领导地位。
低价背后的“务实”逻辑
在体育用品行业,签约明星运动员为其推出专属运动鞋,是各大厂商的惯用手段,而球星代言的专属签名产品往往价格不菲。
为什么这次安踏能够将自己的旗舰产品价格降到如此低的程度?其实背后的基本逻辑并不复杂:通过降价提升销量。
在外界看来,这是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逻辑了,但是具体到体育用品行业,这样的做法并非表面看到的那样直白,它实际上是对行业规则的一次颠覆。
对于一线品牌来说,旗舰产品所承担的最重要的使命是帮助品牌树立高端和专业的形象,而并非是达到多大的销量。因此,球星签名球鞋的价格本身就不能太低,以国外品牌为例,球星签名鞋的价格通常价格都在千元以上,而且往往比同品牌的非明星代言产品贵上20%左右。
过去3年,安踏也在遵循同样的玩法。
然而,这么做的结果却是产品的销量“惨淡”,前三代加内特代言的签名球鞋,每代能够突破一万的销量就已经很不错了,安踏方面透露,前三代的KG篮球鞋,销售总量不到10万双。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对于本土品牌的消费人群来说,相对高昂的价格将不少用户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国际品牌的用户出于消费习惯的原因,短时间内也很难突然转向购买本土品牌的产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本土品牌的旗舰产品都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不过,虽然旗舰产品销量不会很高,但是对于大部分运动品牌来说,这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以安踏为例,每年推出的篮球鞋产品大约在80~100款,单款产品的销售情况并不足以左右篮球品类产品整体的销售情况。抛开旗舰产品,剩下90%以上的产品才是盈利的真正主力。旗舰产品只要能够帮助品牌赚到口碑就足够了。
但是,这却并不是安踏董事局主席、CEO丁世忠想要的结果,加内特代言的前三代产品的销量让他感到相当不满。
在丁世忠的价值观里,一款产品如果不能从销量上证明自己,那么就是不折不扣的失败。
在3年的试水过后,他开始重新反思安踏在篮球策略上的思路,并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们过去做的事情是很失败的,为什么请球星卖不到1万双球鞋?这是有问题的。”丁世忠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任何品牌的投入是要跟收入形成正比,比如说阿迪达斯在欧洲投入走足球,它的足球投入和销售是形成正比的,耐克投入篮球一定也是成正比的。投入跟销售不成正比是不合理的。”
为了改变现状,丁世忠决定转换思路,从过去做出一双高端的篮球鞋,变为怎么才能把一款球星代言的篮球鞋卖出更多。“我要做真正的‘国民球鞋’,让更多的人真正买得起,我要让100万人穿着我的球鞋去打篮球,这个就是我们的战略。”
在确立了新目标后,安踏开始着手对自己的篮球策略进行调整。第一步,就是要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产品使用习惯。
在第三方的调研公司为安踏所做的用户消费习惯调研中,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在学生群体中,不乏拥有国际品牌篮球鞋的人,但是他们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只有在重要的场合,比如班级或者院系间的比赛时才会穿着这些国际品牌的产品,在平时私下打球时,他们通常会穿着本土品牌的产品。
“大家也知道,一双国际品牌的著名运动员的签名鞋基本上是在人民币之间,消费者当然也有人买,但大部分是买了以后他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炫耀。当他有这样一种心态的时候,基本上这双鞋就很难在户外篮球场出现,一般只在室内篮球场或者大街上出现。”安踏品牌总裁郑捷分析说。
对于安踏来说,如果用户不穿着自己的产品上场打球,那么品牌的高端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安踏并不想让自己的产品成为被用户束之高阁的“藏品”。“我们希望消费者在他负担得起的状态下,能够用到我们的装备去真正地参与篮球运动。”郑捷这样阐释安踏新的篮球策略。
过去几年,阻碍安踏篮球旗舰产品销量的“罪魁祸首”就是价格,想要扭转局势,首先要在价格上做文章。于是就有了399元的系列产品。安踏想要向自己的用户证明,一双专业篮球鞋并不一定要像国外品牌卖到那样高的价格,低价位的产品同样也能做到这一点。
就在几个月前,丁世忠率领安踏的高管们去美国考察,他发现即便是在耐克的大本营美国市场上,依旧有相对低价位的品牌能够生存得很好,这更坚定了他调整安踏篮球策略玩法的决心。
仍有很多人担心平价篮球鞋会影响安踏产品的毛利率,但是丁世忠却并不在乎这一点。“安踏牺牲了一两个SKU的毛利率,但是销量上去了,企业也没损失。”
“我是谁”和品牌的边界
安踏能够在过去10年里迅速崛起,并且即便在行业衰退期里依旧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在于,这家公司一直十分清楚自己是谁。
安踏的高层们在接受采访时,对于品牌定位的描述出奇一致,安踏就是一个定位大众的运动品牌。
“每个品牌想要活下去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知道自己是谁,贵的东西谁都会做,又好又便宜质量还不错,这就不是所有人都会做的了。”安踏篮球品类负责人孙聚辰对记者表示。高性价比的产品,正是今天安踏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中国各地并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没有任何一家运动品牌可以实现对市场的通吃。由于不同地区居民间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国际品牌或许可以在一线城市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二线城市以下的市场,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价格是一道天然的壁垒,对于国际品牌来说,一方面,轻资产的模式使他们并不直接掌握工厂资源,所以在供应链成本上会比安踏这样的制造型企业要高。另一方面,出于对于品牌形象的维护,国际品牌的产品价格也会维持在一个相对高位,高收入人群显然不愿意同低收入人群穿着同样的品牌。而这就为本土品牌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和机会。
“说句实在的话,高端的篮球鞋我们目前没办法跟耐克竞争,我能做你的鞋,能做的跟你一模一样,甚至比你还好,但消费者却不认可。过去几年,我们感觉请了明星,花了那么多钱,请一个明星要几百万美元,一年卖的鞋还不够付他的广告费。”丁世忠坦言,“其实每一个企业都没办法照搬另一个企业的模式,如果搬了那就太简单了,所以我们的模式,我们的定位,就是安踏自己的模式和定位。”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想要弄清楚自己是谁,首先要搞明白自己的消费者是谁。
安踏的市场调研显示,其主要用户群体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16~22岁的学生群体,这些也是安踏的消费主力。这些学生基本上家庭收入中等,有些是中等偏下,并不是很富裕,主要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第2类是22~25岁、毕业不久的的年轻白领,收入不高,但是依旧有运动的习惯,这些群体主要在二三四线为多;第三类是蓝领消费者,比如工厂的工人群体等等。
正是这些消费者支撑起了安踏这个品牌,安踏眼下所做的一切,都是针对这三类人群的。所以,即便安踏的消费人群与国际品牌消费人群间的重合度较低,但是安踏方面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丁世忠更是在采访中直接表示,出于品牌和消费人群定位的不同,安踏并不在意放弃一些在目标人群之外的高端用户。
当然,安踏也并非真的放弃了高端用户,安踏旗下还拥有意大利休闲运动品牌Fila在中国的代理权,争夺高端用户的使命落在了这个洋牌子的身上。而安踏品牌本身则坚定不移的服务于“大众消费者”。
“设计感不如国际品牌”是一线城市消费者对于安踏品牌最常见的认知,但是如果深入了解这家公司,就会发现,安踏其实相当的“表里不一”。
这家公司的操盘手们并不像外界认知的那样。作为安踏品牌总裁的郑捷曾经是阿迪达斯旗下锐步品牌的中国区总经理,而安踏篮球产品线总负责人孙聚辰则出身耐克,在耐克工作了9年之久。在安踏位于厦门观音山的运营中心里,负责安踏品牌推广的是一帮穿着打扮相当时尚的年轻潮人。
安踏并非做不出一线城市消费者眼中“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产品,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要那么做?如果现在的消费者满意和认可自己的做法,那为什么一定要改变呢?
丁世忠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安踏的目标是要挑战耐克和阿迪达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安踏要以耐克和阿迪达斯同样的模式挑战他们。
事实上,在现阶段的中国市场,完全模仿国际品牌的玩法,未必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2010年,李宁进行了激进的品牌重塑,背后的核心就是要向耐克看齐,但是结果却是栽了大跟头。
如果以耐克或者阿迪达斯的标准来要求安踏,你很有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这应该是一家破绽百出的公司,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即便在这样一个并不景气的市场大环境下,它的各项财务指标也远远优于大部分同行。
在丁世忠看来,无论外界对安踏的评论是褒是贬,回归到商业的价值判断体系里,一切争议都会迎刃而解。
“好与不好,要长时间地让市场检验,用数据说话。我们做到了一个体育用品行业不可能做到的,甚至服装服饰行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上市6年我们募集了36亿的资金。到现在为止,公司派息超过40亿,谁能做到?第2个数据,上市以来,我们纳税超过44亿,还有另外一个别的企业做不到的,我们现在还有50亿的现金。所以好与不好,不是书上说好就好。”丁世忠自豪地说,这一串数据让他显得底气十足。
对于安踏来说,只要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那么它“实用至上”的方法论就会一直延续并且奏效下去。
作者:商业价值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宁 耐克 毛毛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