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良医妙药还是什么

运动是良医调查介绍
为了了解网民朋友对运动是良医概念、以及运动处方的认知,我们发起了本期有奖公益调查,一共10道题,只需要1分钟就能答完,你还将会获得一个抽奖机会哦,快来参与吧。调查时间:-9月11日。
乐心运动手表 ¥399
乐心体重秤S3 ¥99元
本来生活赠尝券 200份
01您是否经常参加运动锻炼?
规律性(例如一周3次运动,每次持续半小时以上)
经常(但不规律,平均每周一次以上)
02您参加运动锻炼的目的是什么?(多选)
疾病康复或治疗
03您是否患有或曾经患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是,疾病为
04您是否听说过“运动可以用于治疗慢性疾病”这个概念?
05您从什么渠道了解到“运动可以用于治疗慢性疾病”这个概念?(多选)
互联网健康资讯
职业工作中
06您是否听说过或参与过“运动能力测试”?
参加过运动测试
听说过,但未参加过测试
07您从什么渠道了解过“运动能力测试”?(多选)
互联网健康资讯
职业工作中
08如果运动能够治疗慢性疾病,您是否愿意尝试?
09您不愿尝试通过运动治疗慢性疾病的主要顾虑和原因是什么?(多选)
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运动锻炼
没有相关专业人士指导
担心运动安全问题
10请填写您的个人信息
您的身高为(单位厘米cm):
您的体重为(单位公斤kg):
--请选择--
年龄(岁):
--请选择--
市场/市场拓展/公关
商务/采购/贸易
计算机软、硬件/互联网/IT
电子/半导体/仪表仪器
客户服务/技术支持
生产/加工/制造
财会/审计/统计
金融/银行/保险/证券/投资
建筑/房地产/装修/物业
交通/仓储/物流
普通劳动力/家政服务
美术/设计/创意
编辑/文案/传媒/影视/新闻
酒店/餐饮/旅游/娱乐
能源/矿产/地质勘查
医疗/护理/保健/美容
生物/制药/医疗器械
翻译(口译与笔译)
环境科学/环保
农/林/牧/渔业
兼职/临时/培训生/储备干部
--请选择--
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请问您是否愿意参加抽奖?
您确认自愿参与本次调查活动并同意我们通过您预留的联系方式通知您获奖情况。您提供的信息将用于科学研究,我们将对相关信息采取严格保密措施,不用作任何商业用途。本次活动的解释权归39健康网所有。
获奖名单将在39健康网微信公众号【39减肥健身学院公布】,8月14日前参与调查的朋友请关注第一期获奖名单(8月15日公布),8月14号之后参与的朋友请留意第二期获奖名(9月12日公布)
感谢您的关注与参与!
大家来谈谈运动心得吧为什么说“运动是良医”?
为什么说“运动是良医”?
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 王静敏
人是一台极其精密而复杂的机器,一台机器如果不去动,不加油,不做维护保养,几年下来该锈也锈了,基本上也就报废了。人也是一样,长期静坐少动就会导致一些功能障碍,逐渐发生疾病,身体在疾病状态下功能会进一步下降,衰老的也快,这样就更动不起来了,继续静坐少动下去,形成了恶性循环,身体也会越来越差;这时候,要是我们能打断这种“静坐少动”的状态,让身体能动起来,慢慢的增加体力活动,哪怕是一点点行动都会让你尝试到运动带给你的好处,只要持续动起来,你一定会深深体会到“运动是良医”!
那么运动到底会给我们身体带来什么?让我们首先来罗列一下运动的好处吧
一、减肥塑形,维持健康体重!
减肥塑形似乎是爱美女士的专利,对于很多男士,并不把肥胖放在心上,觉得肥胖一点更有男子汉气魄,那么我们通过一些资料来看看,肥胖到底要不要“放在心上”?
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3年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数据显示:“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中有61.0%和76.5%的人有“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聚集,男性为64.5%和80.5%,女性为56.1%和72.4%。肥胖组“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体重在超重水平就可以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病、肿瘤和糖尿病的发病率,肥胖者除了以上几种疾病外,还易患关节病,脂肪肝,胆石症,痛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超重和肥胖,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还真的应该“放在心上”呢。
何为超重和肥胖呢,见下图:
如果你的体重是表格上的超重或肥胖,那么赶紧运动起来,运动结合饮食,科学的控制总热量,坚持下来,你不仅会赢回健康,还能通过运动塑造一副让人羡慕的身材!
温馨提示:肥胖者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慢跑、散步、骑自行车、跳绳等都属于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能锻炼肌肉、骨骼、关节。避免做一些长时间剧烈的运动损伤膝盖,比如爬山、一次性爬8层以上楼梯等。
二、维持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的平稳
运动真的可以降血糖、降血压?答案是确定的,不信可以用数据说话,你中速走30-45分钟去测血糖、血压,立刻就能看到血糖、血压降下来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理论,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身体里的糖要去提供能量,必需消耗血糖,血糖自然就降下来了。另外,运动完以后外周血管扩张,血就到外周去了,血压自然也就下来了。一般运动一次,血糖可能能保持2-3天,血压能保持1-2天,但接下来不运动也就没有作用了,运动只有坚持不断才会长效。
温馨提示: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骨关节病严重的患者参加锻炼前应先咨询医生。
三、增强骨骼强度:
另外负重运动是增强骨骼健康的良好方式,不用刻意做一些运动员的负重运动,最简单的负重运动就是背双肩包走路,爬山等,可以多做一些跳跃性的运动,如:打球、跳绳、慢跑等。运动不仅能让骨骼保持强度,还能使人动作敏捷、平衡协调能力好,以减少因摔跤而导致的骨损伤。
四、运动预防多种疾病
运动还可以减缓焦虑和抑郁,改善认知功能,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和独立生活能力。有个指标叫做“心肺耐力CRF“,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心肺功能,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的功能。他测试出来的结果对应的是“最大摄氧量”,一个人是否能完成一项运动,可以完成到什么程度,跟这个指标密切相关,很多研究证明了CRF跟心血管疾病、寿命和死亡成负相关。这个指标好就会长寿,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就会低,所以这是运动可以改善的一个核心指标,这个指标的运动干预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对于不常运动的人来说,加以运动马上就会有好转,但对于长期运动或运动水平较高的人来说有一个极限,到了一个高度就很难再上。只要这个指标在好的范围内就不用担心,在中等偏差的范围就需要慢慢来改善了,这是代表你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能力的核心指标,与疾病、寿命、死亡相关。
综上所述,运动不是万能的,但是运动跟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比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好处就是,它可以不花一分钱,同时解决多种问题,所以我们说“运动是良医”。
参考文献:
中国知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姜勇博士文章【我国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变化趋势及健康危害研究】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 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九版)[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本文为原创文章,图片来自于网络,欢迎交流学习,商业转载请联系本人!
作者信息:
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保健时报、健康时报特约撰稿人
“寻医问药网”高级营养师
北京市朝阳区营养协会营养讲师
首都保健美食营养学会会员
电子邮箱:
联系方式: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运动是良医还是什么——生命过程中的体力活动与健康国际研讨会综述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运动是良医还是什么——生命过程中的体力活动与健康国际研讨会综述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
上传日期: 08:28:2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运动是良医还是什么——生命过程中的体力活动与健康国
关注微信公众号为什么说“运动是良医”?
人是一台极其精密而复杂的机器,一台机器如果不去动,不加,不做维护保养,几年下来该锈也锈了,基本上也就报废了。人也是一样,长期静坐少动就会导致一些功能障碍,逐渐发生,身体在疾病状态下功能会进一步下降,衰老的也快,这样就更动不起来了,继续静坐少动下去,形成了恶性循环,身体也会越来越差;这时候,要是我们能打断这种“静坐少动”的状态,让身体能动起来,慢慢的增加体力活动,哪怕是一点点行动都会让你尝试到运动带给你的好处,只要持续动起来,你一定会深深体会到“运动是良医”!
那么运动到底会给我们身体带来什么?让我们首先来罗列一下运动的好处吧
一、减肥塑形,维持健康体重!
塑形似乎是爱美女士的专利,对于很多男士,并不把肥胖放在心上,觉得肥胖一点更有男子汉气魄,那么我们通过一些资料来看看,肥胖到底要不要“放在心上”?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3年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数据显示:“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中有61.0%和76.5%的人有“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聚集,男性为64.5%和80.5%,女性为56.1%和72.4%。肥胖组“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体重在超重水平就可以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病、肿瘤和的发病率,肥胖者除了以上几种疾病外,还易患关节病,脂肪肝,胆石症,痛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超重和肥胖,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还真的应该“放在心上”呢。
何为超重和肥胖呢,见下图:
如果你的体重是表格上的超重或肥胖,那么赶紧运动起来,运动结合,科学的控制总热量,坚持下来,你不仅会赢回健康,还能通过运动塑造一副让人羡慕的身材!
温馨提示:肥胖者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慢跑、散步、、跳绳等都属于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能锻炼肌肉、骨骼、关节。避免做一些长时间剧烈的运动损伤膝盖,比如爬山、一次性爬8层以上楼梯等。
二、维持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的平稳。
运动真的可以降血糖、降血压?答案是确定的,不信可以用数据说话,你中速走30-45分钟去测血糖、血压,立刻就能看到血糖、血压降下来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理论,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身体里的糖要去提供能量,必需消耗血糖,血糖自然就降下来了。另外,运动完以后外周血管扩张,血就到外周去了,血压自然也就下来了。一般运动一次,血糖可能能保持2-3天,血压能保持1-2天,但接下来不运动也就没有作用了,运动只有坚持不断才会长效。
温馨提示:、糖尿病、骨质疏松、骨关节病严重的患者参加锻炼前应先咨询医生。
三、增强骨骼强度:
另外负重运动是增强骨骼健康的良好方式,不用刻意做一些运动员的负重运动,最简单的负重运动就是背双肩包走路,爬山等,可以多做一些跳跃性的运动,如:打球、跳绳、慢跑等。运动不仅能让骨骼保持强度,还能使人动作敏捷、平衡协调能力好,以减少因摔跤而导致的骨损伤。
四、运动预防多种疾病
运动还可以减缓焦虑和抑郁,改善认知功能,增强的体质和独立生活能力。有个指标叫做“心肺耐力CRF“,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心,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的功能。他测试出来的结果对应的是“最大摄氧量”,一个人是否能完成一项运动,可以完成到什么程度,跟这个指标密切相关,很多研究证明了CRF跟心血管疾病、寿命和死亡成负相关。这个指标好就会长寿,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就会低,所以这是运动可以改善的一个核心指标,这个指标的运动干预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对于不常运动的人来说,加以运动马上就会有好转,但对于长期运动或运动水平较高的人来说有一个极限,到了一个高度就很难再上。只要这个指标在好的范围内就不用担心,在中等偏差的范围就需要慢慢来改善了,这是代表你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能力的核心指标,与疾病、寿命、死亡相关。
综上所述,运动不是万能的,但是运动跟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比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好处就是,它可以不花一分钱,同时解决多种问题,所以我们说“运动是良医”。
参考文献:
中国知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姜勇博士文章【我国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变化趋势及健康危害研究】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 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九版)[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本文为原创文章,图片来自于网络,欢迎交流学习,商业转载请联系本人!
作者信息:
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
国家二级公共
时报、健康时报特约撰稿人
“寻医问药网”高级师
北京市朝阳区营养协会营养讲师
首都保健美食营养学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天天营养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说明!
90%用户还关注了
七嘴八舌来一句
推荐营养师
公共营养师三级 /
已完成229单营养配餐
公共营养师一级 /
已完成262单营养配餐
公共营养师三级 /
已完成107单营养配餐
公共营养师二级 /
已完成181单营养配餐
公共营养师一级 /
已完成28单营养配餐
公共营养师一级 /
已完成270单营养配餐
公共营养师二级 /
已完成109单营养配餐
临床营养师(医)主治医师 /
已完成127单营养配餐
公共营养师二级 /
已完成125单营养配餐
公共营养师一级 /
已完成330单营养配餐
文章点击排行
天天营养微信公众号
粉丝交流群:
广告合作QQ:
咨询电话:010-&&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
天天营养网
京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锦绣良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