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儿子:失败有规律,但成功没有

宗海外重大收购鲁冠球在企业发展的步伐上走得强硬而有魄力,遇到“拦路虎”时善于斥资兼并收购。他把万向的一只脚伸进美国之后,在海外完成了几十项购并活动。鲁冠球说,对于跨国购并,万向的理由十分简单,通过购并,问海外要市场、要资本、要人才。只有把企业做大、做强,才能和有实力的公司打交道。我们列举了跟汽车有关的8宗重大收购。
●2000年美国汽车维修市场上的三大零部件供应商之一舍勒公司经营不善,被万向整体收购。万向生产的汽车万向节打进美国市场是1984年,舍勒当年第一次将万向领向国际市场。
●2001年,万向美国公司成功收购了美国维修市场制动器系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 21%的股份,并将1000名员工招到了麾下。成为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第一案。
●2003年,万向美国公司以33.5%的股权成功收购了美国一家“百年老店”、翼形万向节传动轴的发明者和全球最大的一级供应商——Rockford公司,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2009年,万向美国公司成功收购汽车零部件商美国环球控制系统公司(Global Steering Systems)。
●2010年,万向收购美国T-D公司,它在美国、德国、荷兰有三个工厂。产品主要为福特、宝马等欧洲主机厂配套。通过收购,万向等速驱动轴有望成为继万向节之后,又一个世界第一的产品。
●2013年,万向收购美国A123系统公司。A123公司是美国最大新能源锂电池制造企业,曾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合作。
●2013年,万向美国公司联合其他投资人完成了对国际汽车零部件厂商——美国BPI公司的整体收购。它在全球的8家工厂和5500名员工一并纳入万向囊中。以专业生产和销售刹车零件为核心业务的美国BPI公司已有100余年历史。
●2014年2月,万向收购与“特斯拉”齐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科,将其改名为Karma。今年5月,第一批Karma Revero新车已下线交付。新车续航总里程可达480公里左右,快充模式下,仅用24分钟,电池便可充电80%。
鲁冠球善于学习,理论水平非常高,可谓出口成章。据说万向集团内部还有一本人尽皆知的小册子——《鲁冠球讲话汇编()》,被一些高管视为“床头书”。
1、我们只有扎扎实实地干,一切都是干出来的。
2、只要你尽心、尽责、尽力去做一件事情,当别人一周工作5天,而你365天都不休息,别人在过年初一,而你还在接着干,那么你一定能成功。
3、你要去深入研究报纸内容,有时候机密都有。发言的人不是故意泄密,是没有经济头脑,关键看你用不用心。
4、企业家不是唯利是图的,赚钱只是我们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企业家主要是造就一批人,企业最终靠人才来创造。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回报社会是企业家的终极思想。
5、最怕的就是事业在萌芽当中就被掐灭了,到时候自己到底错在哪里都不知道。一定要少说多干,沉住气,悄悄地干。
6、退休?我为什么要退休?我从来没有考虑过退休的事。我现在每天考虑的都是如何把事业做得更好。只要生命存在,我就不会停止工作和思考。思考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永远年轻!
7、失败有规律,成功没规律。
8、凡事能够亲身经历,固然是一种积累,但是,别人的经验更是一种资源,善于学习便是一种财富。
9、凡事有时间的限制,当一个时间段过了,就不能停留在那个水平上了。我们原来吃树皮、吃草根都吃得很好,但现在忆苦思甜再去吃这个怎么可以?资源总量是有限的,现在面对全球的竞争,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最大的问题。
■致敬鲁冠球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
“前不久有人送我一句话,多数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少数人是因为相信而看见。我觉得这句话用在鲁老身上再合适不过!鲁老身上的杭铁头的那股劲,他与生俱来的企业家精神,全球化的视野,对未来洞若观火的远见,我敬佩不已。我想,浙商对鲁老最好的思念,最永久的纪念,就是把他身上的大勇气、大视野、大格局传承下去。”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先生一生追逐汽车梦,勤勉执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名字应当被载入中国汽车发展史!他对事业的热忱也将引领更多人,为中国汽车的发展付出努力。先生的辞世令人惋惜,愿先生一路走好,精神永存。”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
“当我从学校走向社会有几次工作的愿望都未能如愿,现在回想起来,命运给我做了另一番的安排。第一份工作就在鲁主席这样杰出的企业家身边工作、学习,在万向这样杰出的企业中锻炼,给了我非常宝贵的人生财富。后来我与父亲一起创业,如今取得一些发展,这与万向给我的教育培养、精神熏陶是完全分不开的。”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
“鲁老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代企业家,是中国乡镇企业改革开放的旗帜,他以惊人的魄力和毅力带领萧山的农机修配厂成就今天闪耀世界舞台的万向集团。鲁老身上的创业故事、创业激情、责任担当一直激励和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浙商勇往直前。”
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
“虽然早已知道鲁主席的身体境况,但听到鲁主席离去的噩耗,还是情不自禁泪流满面,悲从中来,心中纵有万般不舍,但这依然还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残酷事实。听母亲无数次说过,在万事利企业发展最艰难的时刻,都得到过鲁主席无私的帮助。鲁主席不仅是万事利两代人永远感恩的前辈,也是全体浙商尊敬的楷模,愿老人家在天堂再无需如此忙碌,愿他一路走好,精神永存!”
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吴建荣
“我们一起见证、参与了改革开放发展,他是深受我们爱戴的老大哥、老朋友!此前每次碰到他,都提醒他要多休息,保重身体,但他还是那么拼,永不停歇,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不愧为民营企业家的‘常青树’,我们永远怀念他!”
百合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陈立荣
我们常常用鲁先生的勤奋敬业来自勉,他的很多小事都成了我们的标杆,比如每天工作长达十多小时,每天都要读书看报,了解社会发展和经济动态,包括他每天都要喝一点XO来提提神。头脑睿智,胸怀开阔,勤勉奋进,这就是一名前辈企业家带给我们最大的教导。
品融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邱娣兵
冠球老先生是中国商界的“常青树”,也是我们浙商的榜样与骄傲。他的成功,可以说首先源于其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和商业嗅觉,通过一篇社论判断国家要大力发展汽车产业,于是专攻汽车底部不起眼的零件万向节,从做好一个小零件开始;其次,他之所以能缔造四十多年的传奇屹立不倒,则跟他坚持自我更新、数十年如一日保持学习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据说每天都要坚持阅读四五万字的信息。这些都是值得每位企业家或创业者学习的重要特质,也即是我们常说的“企业家精神”。
作为2016年胡润富豪榜上位居汽车富豪榜首的家族企业掌舵人,作为一位缔造了营收破千亿、产业遍布世界、布局有二十余家上市公司的商业传奇,冠球老先生虽已仙去,其创造的物质和精神双重财富则必永存。
浙江阿拉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宇青
年少之时,对这位商业领袖就充满崇拜之情。在那个时代,他以一介草根,冲破藩篱,走向市场创业之巅。更难以想像的是,他居然跨过新世纪,基业长青,成为深耕本土、布局全球的典范。此生未睹偶像真容,驾鹤而去,深以为憾!
财经作家吴晓波
“我和老鲁最后一次通电话,是去年下半年,那时候他刚从美国回来。昨天,突然在手机上收到他去世的噩耗,对我而言,真的太过意外。我曾问他,打算什么时候退休,而他告诉我:战士的终点,就是坟墓。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再也接不到那通,突如其来的鲁冠球的电话。”
浙江上市公司协会会长陈国平
我听到鲁冠球去世消息后,感到非常的悲痛,为浙江、为中国失去了一位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家感到惋惜。
我已经和鲁冠球的儿子鲁伟鼎通了电话,本来鲁伟鼎答应代父亲参加10月27日协会举办的海外并购论坛,现在我请他节哀,先把别的事情放一放。
上世纪80年代,我还在担任当时萧山县分管工业的副县长时,就认识了鲁冠球,那个时候他办铁匠铺,做万向节,敢为天下先,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开拓创新,把企业做出了名气。此后我在省体改委、省政府工作时,也与他有过多次交往。40多年来我看着他把一个作坊做成横跨多个领域的跨国上市公司,这样的成就在民营企业家中用“伟大”来定义也丝毫不为过。他对于企业的规范治理,在经营方面的才能,在处理各种复杂关系中的睿智,都体现出了他非凡的才能。
万向在中国做大之后,鲁冠球及时转变思路,将目光放眼全球,他主导的万向多笔海外投资和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经典案例。
鲁冠球不但是位杰出的企业家,也是一位让人敬佩的朋友,他胸怀天下,心系家乡,身上保持着农民的朴实,凡事亲力亲为。他一直担任浙江上市公司协会的副会长,为协会的发展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每次我带领上市公司董事长组团参观他的企业,他只要在公司,必然亲自接待,把万向上市、经营、海外过程中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
令人欣慰的是,鲁伟鼎已经能够顺利地接上班,这些年来他干出的业绩丝毫不逊色于他的父亲,相信在他带领下,万向一定能继续蓬勃发展。媒体人忆鲁冠球两次专访:每份拿到手的资料都认真看|鲁冠球|万向|英才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忆“不倒翁”鲁冠球
  界面新闻 梁冬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九年前,在两次采访鲁冠球、深入调研了四个月之后,我曾以《“不倒翁”鲁冠球》为题,发表过一篇封面文章,讲述鲁冠球的商业帝国39年屹立不倒的秘诀。如今回首,这篇文章成了为数不多与鲁冠球面对面访谈的文章。
  谨以此文悼念商界“常青树”鲁冠球先生。
  商界传奇
  在计划采访鲁冠球的时候,需要回答读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选鲁冠球?如今看答案已经很明显。
  他是中国现代商界的一个传奇。他创立的万向集团从1969年成立至今已经接近半个世纪,从最早产权不分的乡镇企业,到“花钱买不管”的民营企业,再到产值过千亿利润过百亿的跨国公司,这样的“长青树”公司在中国并不多见。另外,他的国际化之路也堪称有“万向特色”——战略投资、从二股东做起。
  作为掌控千亿的帝国掌门人,鲁冠球却异常低调。除非有重大会议如“两会”和领导人跟访,他通常维持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他最常出现的地方,是位于浙江萧山“城中村”的家和万向集团总部办公室。
  他48年来如一日,辛勤工作,努力打造“富超过三代”的“百年老店”,在传统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领域稳扎稳打,并逐步走向多元化。
  在九年前的这次采访中,他有问必答,几乎毫无保留地给出了答案。他谨慎决策、脚踏实地、瞄准政策动向和自身状况调整投资方向。
  他的企业经营之道和经营理念,曾被哈佛商学院列入管理教材案例,但在采访时,他却说,“照着书里讲的做是会失败的。”在他看来,成功是没有规律的,失败是有规律的。
  失败有两条规律,“一是做超过能力的事情,二是决策失误。”他总结说。
  希望富过三代
  在两次采访中,鲁冠球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有三个。
  第一是他的勤奋和敏锐的商业触觉。每天早上5点10分准时起床,晚上11点半休息。接受采访时,他的秘书透露,他每天都会准备20厘米厚的资料,即使在周末也是如此。
  他在万向集团内部报纸《万向报》上每年都会有致辞,其中的名言之一就是,别人每周工作五天,你每周工作七天,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对于每一份拿到手的资料,他都会认真看,必要的还会批示,并转发给相关高管。采访他的当天早上,他的小女婿也是负责美国业务的倪频从美国发来传真,他用楷书认真批示,还拿给我们看。当天双方便通话讨论。
  他敏锐的商业触觉跟他所看所思关系密切。他是我接触的众多企业家里,少有的每天都在看《人民日报》的人。这与他的特殊经历有关。他能从文章中嗅出政策动向和大势。万向的许多投资方向和项目,都与《人民日报》的文章有关。另外,鲁冠球每天雷打不动看晚间七点的《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这与很多企业家相似。
  第二是对父子关系和民营企业传承的回应。在万向内部,人们常以“大小鲁总”来称呼鲁冠球和他的儿子鲁伟鼎,二人一个急躁,一个稳重;一个往前冲,另一个往回拉。鲁冠球工作规律,儿子经常出差,生活往往不太规律。
  鲁冠球曾因工作太忙忽视过儿子的教育,但在随后的二十几年内一直在尽量弥补。他对儿子寄予厚望,1992年,鲁伟鼎已经是万向集团副总裁,但在实际决策过程中,鲁冠球自己则掌控最终否决权,当年万向收购湘火炬失败即是其中案例。“他可以去调研,也可以提意见。”鲁冠球说,“但决策需要慎之又慎。”
  不过,回看过去九年,他已经逐步将权力下放给下一代,包括儿子鲁伟鼎和女婿倪频。此外,他还把关注点放在家族第三代即孙子身上,他并不认同中国传统所说“富不过三代”,他希望用实际行动证明,不仅可以富过三代,还可以更多代。
  他对时年七岁的小孙子非常疼爱,访谈中从中山装内口袋里掏出孙子照片,解释说,孩子已经可以英文跟老外直接对话了,“他未来看到的世界会更广,他很欣慰。”鲁冠球说。
  附当时的采访节录:
  长青企业的成败观 “万向不只我在思考”
  失败有规律成功没规律
  《英才》:你觉得万向的发展路径,其他企业可以复制吗?
  鲁冠球:不一定。时代不同了。如果真的按照我们当时的路子去做,肯定不行的。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你要完全靠模仿,是要失败的。
  《英才》:那是不是说,尽管国外一些跨国公司做得非常好,但是可供借鉴的并不多?
  鲁冠球:不能这么讲。每一个公司,包括倒掉的公司,都有好的东西。但借鉴不是照搬。
  《英才》:听说你特别喜欢研究失败案例?
  鲁冠球:失败的东西是有规律的,成功是没有规律的。失败有其共性的东西在,而成功就要有机遇和运气。30年前,我就看过田中角荣的一本书,讲到他怎样从一个普通士兵做到首相的故事,他认为运气占了很大的成分。
  《英才》:失败有什么规律?
  鲁冠球:第一,超越自己的承受能力;第二,最关键的是决策错误。决策错误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那么就在错误的时间,作了错误的决定,办了错误的事情。
  《英才》:你会担心万向有一天像德尔福一样被收购吗?
  鲁冠球:担心的。如果不担心就不会前进。
  没忧患意识企业会走向死亡
  《英才》:不断思考是不是对你很重要?
  鲁冠球:那当然了。多看则清,多听则明,多思则聪,多干则成。
  《英才》:不了解万向的人,可能以为只有你一个人在思考?
  鲁冠球:不是这样的。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在思考,那么我投资1个亿、10个亿下去,都是谁在做?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自己的事情。
  《英才》:看到你在一次谈话中提到忧患意识,你讲的是有针对性的吗?
  鲁冠球: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企业就会走向死亡。什么事情都应该预防在先,不要等真正出了问题再去解决。
  《英才》:那你是怎样把这种忧患意识贯彻下去的?
  鲁冠球:通过各种信息传递,包括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建立畅通的信息流通传递机制,通过组织保证推进经营、决策、监督有效运转。
  为理想选择合适的载体
  《英才》:万向未来要往大产业方向发展?
  鲁冠球:过去我们的实力小,只能在市场的空隙当中生存,做人家不做的,或者人家不愿意做的。现在我们有能力,所以要做更大的产业。要为理想去选择一个载体。如果载体本身是一个小池塘,怎么承受得下万吨巨轮呢?
  《英才》:万向会具体选择哪些方向呢?
  鲁冠球:总的来说,万向今后要往四个方面发展。第一是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第二是清洁能源,现在我们在搞风力发电、天然气发电和发电;第三是往资源方向发展,比如铜矿、稀有金属等,我们把朝鲜最大的铜矿都收购过来了;第四是大农业。
  (作者现居瑞典,为前《财经》记者,《新制造时代》一书作者。)
责任编辑:李彦丽著名浙商鲁冠球今日逝世:没有退休时间表的他,要休息了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记者刚刚获悉,著名浙商、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鲁冠球于日上午逝世,享年72岁。当记者得到消息赶到某医院ICU病房外时,鲁老先生已经离开了医院,医护人员说,他离开的时候还有生命体征。记者试图联系这段时间一直在抢救他的潘医生,值班护士劝道,算了,鲁老先生在最后的时间里并不希望被打扰,入院也是化名。另一位为鲁冠球看病的杭城老中医在接到记者电话时很惋惜,但也不愿意多说,“逝者为大,我们都要尊重他和家属的意愿。”这两年,鲁冠球的健康状况是浙商圈内晚辈关切的话题,甚至,百度搜索中一度出现了“鲁冠球看病”的词条。这位生于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浙商群体中的“教父级”人物,他享有的这些关心,是人们对一代民营企业家的敬重、敬畏和爱。年轻的创业者津津乐道于他是商界“常青树”,想从他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经济大潮的洗礼,始终屹立不倒的蛛丝马迹中寻找成功的秘密;老员工们则喜欢回忆胡润第一次见他的情景,“有两个翻译,一个把他的萧山话翻译成普通话,一个把普通话再翻成英文”,关键点是后面的这句转折,“他上到那个富豪榜上,就没下来过了。”没下来过,对于一个人,无论是事业还是人生,有点阅历的人都明白,这有多难,更何况,是在商界。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马云在闭幕演讲上开场就说,“没有人会在台上(讲演的舞台)站很久,所以要珍惜当下。”1969年7月,鲁冠球带领6名农民,集资4000元钱,登上创业舞台,那一刻开始,就没再下来。甚至,连中场休息都没有。三年前,身体稍有微恙,但仍在人前表示:万向跟生命一样重要,“退休没有时间表”。记者随后打电话给浙商总会秘书长郑宇民,他刚刚从鲁家回来,心情沉痛。他说,鲁冠球守望浙江、放眼世界的浙商精神非常值得学习和研究。一代浙商鲁冠球辞世,我们含泪相送,却不说再见。离世前圆梦:中国人自己的整车,投产日,在杭州萧山区举行的万向集团2016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鲁冠球宣布对万向研究院总经理陈军博士奖励1900万元,以表彰他为推动万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挥所做的贡献。这是当时公司给个人颁发金额最高大奖,获奖的陈军,最初是在万向集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一名博士,主要参与万向电动汽车项目。大多数人认为,这重奖或许是因为陈军帮助他实现了多年的夙愿。事实上,在中国企业家中,鲁冠球的“造车梦”是最漫长的48年。与国内所有民营造车企业不同,鲁冠球的“整车梦”的实现选择了一条踏实而渐进的路径。1969年创业伊始,鲁冠球就说过:“很想做大事,但是实力不够,只能从小事做起。”此后他在多个场合说,这件大事就是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整车。如果这萦绕一生的“造车梦”需要一些大事纪的话,以下的时间节点需要被记录:1999年,万向集团悄然成立电动汽车项目组,并定下“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发展路线。这符合鲁冠球一向的“谋定而动”的行事风格。2002年,万向电动汽车公司成立。2003年10月,万向纯电动汽车纯电动动力总成系统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2004年,万向研制出的电动客车Y9在杭州西湖沿线成功试运行。同时,万向也通过大量的国外相关并购来加快“整车梦”进程。2012年,万向斥资2.566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A123除政府及军工业务以外的所有资产。这大幅提升了万向集团动力电池产品的性能和技术。2014年,万向又以1.492亿美元收购美国豪华电动汽车厂商菲斯科(Fisker)。其间,万向还宣布与宝马公司合作。2016年9月,卡玛发布品牌焕新后的首款混合动力汽车Revero。 就此,万向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拥有杭州、上海、常州、底特律、波士顿、洛杉矶、慕尼黑、捷克等8个研发和制造基地,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超过2600人,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领域产值超80亿元。2016年9月,万向自主研发的15辆新能源汽车(小型客车)通过国家汽车标准测试。同年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认定万向符合新能源汽车准入标准,审批通过了万向年产5万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项目。万向成为继北汽新能、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车之后,国内第6家成功拿到独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至此,鲁冠球发韧于1969年的中国“整车梦”,圆梦。他是移山的愚公,更是出海的愚公对鲁老的离去虽然早有准备,但消息乍听,仍有雷霆万钧之感。多年前采访过鲁冠球的本报记者说。一代浙商中,鲁冠球的地位和影响力,是教父级的。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民的儿子——在万向集团官网“创始人”一栏中,用了这样一句话概括鲁冠球。如果可以用一些关键词来勾勒的话,我们想到了这些节点和故事——【15岁开端的商路】 第一次创业就倾家荡产1945年,鲁冠球出生在钱塘江边的一个乡村,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厂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亲生活在农村,日子过得很艰难。15岁时,读初中的他被迫辍学,到萧山县铁业社当打铁学徒。3年后,鲁冠球因人员精简而被辞退。不想当农民的他回乡后,想尽一切办法要跳跃龙门。利用3年铁匠生活中对机械农具的兴趣和钻研,他筹集了3000元办了个米面加工厂,让乡民们不必再走七八里地到镇上磨米面。那个年代不允许私办工厂,虽然他的米面加工厂没有挂牌,但后来还是被发现了。工厂要用电,这边刚接上,那边就被人掐掉。六年中加工厂换了七个地方,东躲西藏,但最终仍没有摆脱被取缔的命运。被查处的时候,他把所有的家底—&#块钱盘点好后,连同账本、印章全部交给大队。为了还清欠款,还把祖父遗留下的三间旧房都卖掉。第一次创业就让自己倾家荡产,父母的血汗钱也化为乌有,鲁冠球成了别人眼中的“败家子”,但不服输的他一直等待机会的再次出现。【24岁东山再起】 “奋斗10年添个零”1969年,鲁冠球筹集了4000元同六个农民开始做打铁匠,自办修车铺。尽管当时初出茅庐,但鲁冠球很早就有了一个梦想,那就是“奋斗十年添个零”:最初实现1天赚1万元,十年后变成1天赚10万元,再过十年变成1天赚100万元。在那个铁桶般的计划经济年代,生产什么,购买什么,销售什么,都由国家下达指标,如果指标之外的物品流通便属“非法”。好在聪明的鲁冠球有过之前创业失败的经历,他吸取经验东钻西闯,找到了一条能够让农机厂活下来的缝隙———为周边公社的农具提供配套生产,比如饲料机上的榔头、打板,拖拉机上的尾轮叉,柴油机上的油嘴,要什么做什么。之后的10年间,鲁冠球就是靠作坊式生产,生产犁刀、铁耙、万向节、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艰难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1978年,农机厂已有300号人,年产值300余万元,厂门口更挂上了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宁围失蜡铸钢厂等多块牌子,到这一年的秋天,他将宁围万向节厂改名为萧山万向节厂。这也成为今天万向集团的前身。其间,除了管理工厂,他还办起了农场、养鳗场、蛇场。总之,只要是他认为能赚钱、做得了的营生,他都想尝试一下。【大企业家的扩张】冲向更广阔的市场鲁冠球本人并不把自己定义为浙商,在他的概念中,他是中国一代企业家。确实,无论是事业的版图,还是思维的版图,拥有浙商精神的鲁冠球,心中的领地是整个世界。3万套万向节风光出国,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第一次出口美国,也是他征战世界和资本市场的探索。1988年,以1500万元向宁围镇政府买断了万向节厂股权,使企业真正成为当时还颇受争议的私营企业。完成了他在资本市场确权的第一步。凭借良好的商业触觉和早年打下的根基。1992年后的万向已在跨国并购和金融领域实现了更深层次的扩张,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已经呼之欲出………“外面的世界有资源、外面的世界有财富,我们为什么不去挖掘?”鲁冠球常说,浙江人多地少,资源缺少,浙江人应该勇敢地走出去。而他本人正是走出去的浙江企业的代表。这也是浙商精神中最可贵的地方:敢为天下先。在别人以为愚公只能移山的时候,愚公却出海了——海外建厂、跨国并购、打造有万向标志的金融全链条。为什么他代表了一代浙商精神鲁冠球关于自己的梦想有一句话,“我这一代造不了汽车,我儿子也要造”。欣慰的是,他在离去前圆了这个梦。他说,“根据自己的实力来做事,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他说,“没有人会相信,60年代为了创业,我先后三次将祖父、父亲和我自己的房产都变卖了,六年间搬了七次家。”他说,“失败有规律,成功没规律”,所以他一直以来都非常强调稳定。企业只有稳定了才能做想做的事。稳定也是多方面的,人员、产品要稳定,基础管理要跟上,形成游戏规则也很重要…他说,资本市场建立在信誉之上,信誉建立在实力之上。他说,有的人管100个人利润几个亿;有人管几个人利润就几个亿。他说,“怨天尤人没有出路,消极悲观走向死路,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梦自己圆。”他说,投资有三条禁忌,暴利行业不做 千家万户能做的不做, 国家做的不做。他说,两万多人的万向团队皆是接班人。他说得其实不多,因为他更喜欢谋定而动,悄悄地干了再说。可是,今天,哪怕这不多的说语,我们也听不到了。鲁冠球、冯根生、沈爱琴、步鑫生……绵延了半个世纪的一代浙商,渐渐告别舞台。唏嘘之下余有庆幸——他们的企业还在,他们的精神还在,伏脉千里,不断不尽。这精神是什么呢?是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想出千方百计的创业之路吗?是持续创新、敏锐洞见、资源整合、敢闯敢冒、永不服输的企业家气质吗?也是,也不是。这精神于一代一代后辈创业者,是具象而个体的表征,是家国情怀的内核,是向上向善的动因;这精神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是深夜沮丧,晨起迷惘,垂泪于人生道既阻又长时,想起57年前的萧山少年,他家财散尽,倾家荡产,又咬起牙关卷土重来的激荡。这精神是,人要有一个梦想,要坚定地实现它。一代浙商鲁冠球,一路走好,精神不散。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phoenixhong]
孩子是坠入凡间的天使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冠球与徐冠巨恩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