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良医汇还是什么

运动是良医的九大理由
如果有一个处方能预防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数十种疾病,你是否想得到这样的处方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说这个处方就是运动处方。
信念:运动是预防和治疗疾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种有效的低成本干预策略,投入不是很大,获益成倍增加。
应用:希望全民参加适当运动,鼓励医护人员为病人开运动处方,把运动作为生命体征,作为电子病历的必要组成部分,要求医生每次接诊病人后都要问两个问题,你吸烟吗?你运动吗?
下面,我们就谈谈“运动是良医”的9个理由,也可以称之为坚持运动的九大好处。
运动可以提高心肺耐力
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可以改善最大摄氧量,提高肺活量,提高运动时某些症状、体征出现了阈值。简单来说运动可以使心肺耐力提高。比如上五楼,有人觉得很轻松,有人觉得喘不上气。前者心肺耐力水平高,后者心肺耐力水平低。通过运动可以明显改善心肺耐力。如果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坚持两周,两周前后上楼梯的费力程度就会不一样。而心肺耐力对各种疾病的发生和早期死亡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心肺耐力包括心脏功能、肺脏功能、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和肌肉利用氧气的能力。我们通常会说,一个人与健康相关的身体素质好与不好有五方面,包括心肺耐力,肌肉耐力、肌肉力量、柔韧性和身体成分。在与健康相关的身体素质中,心肺耐力的权重占50%!美国教授斯蒂文·布莱尔在美国达拉斯的库伯有氧运动研究所追踪了3120名女性和10224名男性,将心肺耐力水平分成中低高,发现中等耐力和较高耐力的人死亡数和高心肺耐力的人死亡率差不多。心肺耐力水平比较低者的死亡率数倍于心肺耐力水平高者。中等耐力和高心肺耐力的人死亡率差不多,所以将你的心肺耐力提到中等程度就可以有效减少死亡风险。
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只要心肺耐力比较高的人群或者说中等的人群,其死亡人数都远远低于心肺耐力水平低的人群。人不可能不得病,如果心肺耐力水平比较高,得了病,被治愈的机会、生存下去的机会,比心肺耐力水平低的人要多得多。在布莱尔教授的研究中,根据吸烟、收缩压大于140mmHg、胆固醇大于240mg/dL三个危险因素的多少,将整个人群分为三个组,死亡人数最多的都是心肺耐力水平低的这组。在有两三个危险因素这组,心肺耐力水平比较高的人死亡率比没有任何危险因素,但心肺耐力水平比较低的人还要少。心肺耐力水平比较高的人的死亡率比没有任何危险因素、但心肺耐力水平比较低的人还要少。
运动可以改善冠状动脉机能
运动可以降低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因素,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冠状动脉危险因素有静坐少动、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肥胖,运动对以上5种因素均有良好影响。
运动可以降低血
降低安静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减少运动中血压升高的幅度,减少运动中的血压波动。一次1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后可使收缩压降低10至25 mmHg,舒张压下降10至15mmHg。运动的降压效果,最长可以持续22个小时。运动当中血压是升高的,越是不运动的人运动中血压升高幅度越大,波动幅度也越大。这种情况对血管的冲击是比较大的。常年运动的人,可以减少运动中血压升高的幅度和血压波动。这是一个潜在的好处。所以适当运动可以预防高血压,缓解轻度高血压、与药物共同治疗轻中度高血压。
运动可以降低血脂
运动有明显的降血脂的作用,可以改善脂代谢。对血脂的改善要长期坚持,比如有氧运动每周30分钟以上,坚持三个月以后血脂会有明显的改善。坏胆固醇沉积在动脉壁,促进粥样动脉硬化的发生,而好胆固醇会把沉积的坏胆固醇清理掉。运动可以降低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
运动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
通过长期锻炼,血浆增加量大于血细胞增加量,使得血粘稠度降低。运动会使血浆比例增加。这里有两个试管,装了5升男性血液,2.2升细胞成分,2.8升血浆,通过长期锻炼,血液中的细胞成分会增加,由2.2增加到2.4,使得血粘稠度降低,血浆增加至3.4升。
运动可以缓解糖尿病发生
运动可以延缓或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当一个人肚子变大,屁股变小、腿变细时,实际是腹部脂肪增加、肌肉减少,形成了糖尿病体质特点。我们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通过12周有氧运动使得60%以上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恢复正常。运动可以减少身体脂肪,增加肌肉质量,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延缓或阻止糖尿病发生。对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不加干预几年后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著名的大庆糖尿病研究证明,调整生活方式,尤其是运动可以阻断糖尿病前期人群发展为糖尿病。
运动可以控制体重
一般来说,坚持每天中等强度运动一个小时,吃的东西没有增加,久而久之你的体重就会减少。每天每分钟以110至120步的速度走一小时,就可以消耗300至450千卡的热能,相当于一个大馒头的热量。但是如果吃的东西比不运动时增加了,减肥效果会受到影响。比如因为天气比较热,运动结束后回家喝一大瓶冰镇啤酒,600毫升的啤酒的热量是420至460千卡,此时运动减重就没有效果,体重反而可能增加。
运动可以降低疾病死亡率
适当运动可以降低多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预防疾病发生的过程中,适当运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冠状动脉疾病死亡率,降低合并心血管疾病、中风、二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对于已经得病的人,可以使你的功能水平保持最大化。运动可以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精神压力,增加自信心,增加合作、协作能力,预防治疗抑郁症。
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运动可以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加工作、娱乐和生活能力,减少老年人摔倒或因摔倒而受伤的风险。预防或缓解老年人的功能受限,增强许多老年人慢性疾病的疗效。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常年坚持适当运动可以减缓脑萎缩,增加大脑灰质,减少老年认知障碍或者老年性痴呆发病率,延缓衰老。国际上有一项大型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人可以延缓衰老9年左右。
撰文:王正珍(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运动是良医官网上线有礼!你知道运动是良医吗
你知道运动是良医吗?听说过运动处方吗?运动是良医(EIM)中国项目组联合39健康网发起了《EIM运动处方认知小调查》,只需要花不到1分钟的时间填写问卷,就有机会获得由知名品牌赞助的健康礼品哦。
如果有一个处方能预防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数十种疾病,你是否想得到这样的处方呢?
这个处方就是运动处方。
&Exercise is Medicine&(EIM)项目由美国运动医学会在2007年推出,旨在指导临床医生为患者提供运动处方服务,鼓励医生在为病人拟定治疗计划时,同时审查和评估他们的运动情况,并为病人提供有关锻炼计划的咨询(运动处方),指导公众通过科学运动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目前该项目已进入美国的医疗系统,作为医疗处方手段之一,并已经在全球15个地区,30多个国家启动。
2012年6月,&Exercise is Medicine&项目正式引入中国,中文译为&运动是良医&。运动是良医中国项目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和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EIM项目组共同启动。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医务工作者中开展了近千人次的培训,并连续4年在&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等大型学术会议中与行业人士分享,得到了医卫界专业人士及从业机构的广泛响应和支持。
为了让运动的益处惠及公众,让公众获得科学的运动指导,2016年6月,运动是良医官网正式上线。欢迎全国运动科学从业者,临床医生以及相关健康服务提供者,以及想关注和了解更多运动及运动处方知识的网友访问我们的网站,加入我们的&运动是良医&中国推广计划。
运动是良医官网上线有礼
为了了解中国普通网友人群对运动处方的认知和接受度,运动是良医(EIM)中国项目组联合39健康网发起了《EIM运动处方认知小调查》,只需要花不到60秒的时间填写问卷,你就有机会获得由知名品牌赞助的健康礼品哦。
附:运动是良医的九大理由
1、改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可以改善最大摄氧量,提高肺活量
2、降低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因素,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3、降低安静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减少运动中血压升高的幅度,减少运动中的血压波动
4、降血脂,改善脂代谢;
5、血浆增加量大于血细胞增加量,使得血粘稠度降低;
6、延缓或阻止糖尿病的发生;
7、减少身体多余的脂肪;
8、降低多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9、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加工作、娱乐和生活能力,减少老年人摔倒或因摔倒而受伤的风险。
名词解释:运动处方
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运动处方&的概念,它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进行锻炼的一个重要方式。运动处方(Exercise prescription)是由医生、康复治疗师、社会体育指导员或体育工作者给患者、运动员或健身锻炼者按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以及心肺适能和/或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用处方的形式,制订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按照运动处方有计划地进行健身锻炼,能够明显减少运动伤病的发生率,有效提高身体机能,达到预防和治疗某些慢性疾病的目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精彩图片欣赏
国务院出八项措施推进医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化...
养生喝茶 要看体质
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应选择喝红茶。红茶是一种发酵茶,刺激性弱,较为平缓温和,特别适合...
中医美容不要“偏食”
中药美容保健以其声称的无副作用而受到青睐。在享受按摩、针灸,甚至减肥美容的过程中,专家提醒...
慢性咽炎中医辨证验方
慢性咽炎传统医学称之为&喉痹&,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干燥、发痒、灼热、...
请问生殖器疱疹是一种性病
请问生殖器疱疹是一种性病吗 ?今年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叫了姑娘,没想到感染了生殖器疱疹,现在...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运动是良医还是什么——生命过程中的体力活动与健康国际研讨会综述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运动是良医还是什么——生命过程中的体力活动与健康国际研讨会综述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
上传日期: 08:28:2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运动是良医还是什么——生命过程中的体力活动与健康国
关注微信公众号针对运动不足专家倡议运动是良医_新浪健康_新浪网
针对运动不足专家倡议运动是良医
运动不足威胁健康,专家倡议“运动是良医”
――“吃动平衡”走进长城心脏病学大会
  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大会主席胡大一教授及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副总裁白长波领跑“吃动平衡”走进长城心脏病学大会
  日,汇集全国近万名心血管医生的第24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在京开幕,同时,当天也是国家卫生部门倡议的大众“步行日”。在大会开幕前,近千名心血管医生在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大会主席胡大一教授、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等带领下,进行了以“吃动平衡,健康心脏”为主题的慢跑活动。&
  该活动是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记协等主办、可口可乐大中华区支持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吃动平衡 走向健康)”项目的重要内容。活动现场,白岩松及各专家代表主办单位倡议心血管医生在给病人开出医疗处方的同时,给出“运动处方”,倡议通过身体活动,保持健康,应对慢病挑战。
  保持健康,运动是良医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主任、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指出,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若不及时有效地控制,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陈君石院士表示,越来越多的研究已证明缺乏身体活动是心血管等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它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四位危险因素(6%),仅次于高血压(13%)、吸烟(9%)和高血糖(6%),高于超重和肥胖(5%)。而目前,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很低,且以老年人为主。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超过88%的成年人身体活动不足。另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近20年来的能量摄入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这一切都说明,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大众健康威胁的重要原因。
  同时,在生活方式方面大众也存在很多误区,比如单纯依靠节食减肥、杜绝主食或某种食物控制体重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顾问陈春明教授指出,肥胖和超重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的,而不是单纯的由某种食物导致。因此,控制体重最重要的保持吃和动的平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随着身体活动与疾病关系研究的深入,身体活动已经被证实是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良方”。2007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和美国医学会共同发起了增加体力活动、促进健康为核心的“运动是良医”项目,随后在陈春明教授和陈君石院士等专家和相关机构的努力下,被引入中国。陈君石院士强调:“适合强度下的定期身体活动,对维护和改善健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其应该像医疗技术和药物一样被作为处方使用。”
  白岩松、胡大一:呼吁医生开出运动处方
  “大多数人都是心脏出了问题才‘大修’,却不懂得保养心脏,”第24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主席、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指出,运动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心脏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胡大一教授指出,患者的心脏康复包括运动、营养、心理、药物和戒烟五个方面的处方。而运动在心脏康复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
  白岩松在长城会开幕式前的慢跑活动中,代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记协等“吃动平衡”项目主办单位,向心血管临床医生发出了倡议。白岩松表示,一方面,我国临床医生通常压力大、工作强度高、生活不规律,因此首先要倡导临床医生增加身体活动,保持吃动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另外,希望心血管医生在给病人开出医疗处方的同时,开出适合患者的“运动处方”
  胡大一教授和白岩松都是践行“吃动平衡”和运动是良医的典范。胡大一教授每天步行1万步,一坚持就是十余年,体重和各项指标从之前的异常恢复正常。白岩松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健康知识宣传员,每周两天踢球、5天步行锻炼,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走族”。
  共同行动,倡导吃动平衡
  针对目前我国大众身体活动不足和慢病的挑战,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早在中国卫生论坛期间,就大力呼吁建立政府、社会力量共同行动的机制,共同行动,应对慢病的挑战。
  倡导“步行日”理念引导大众增加身体活动的“吃动平衡 走向健康”项目,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记协等主办、可口可乐支持,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行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代表。2013年,项目依托全国30个省市的慢病防控示范区,举办了60余场长走活动和30余场健康知识共享会,各地长走结合了浓郁的当地特色,登高、民俗、传统文化与健康紧密结合,形成了全民一起健身的独特风景线;同时,项目还支持全国近100所高校的学生社团,鼓励大学生开展自己喜爱的“吃动平衡”项目。2013年受益人数已超过90万人。
  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副总裁白长波表示,这是可口可乐连续第五年支持卫生部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应对慢病挑战。可口可乐一直在与社会各界共同行动,应对重大社会问题,履行企业承诺。同时,可口可乐从全球总部到中国公司都在积极支持开展“运动是良医”项目。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第三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系列报道
运动是良医 科学是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教授一席谈 本报记者 季雪峰
  全民健身要靠科学引领,科技支撑,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是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10月16日以“全民健身:服务与管理、质量与效益”为主题的第三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在深圳如期召开,大会通过专家论坛、大会报告、专题研讨和墙报交流的形式,共谋科学规划全民健身发展之策,共商科学指导全民健身运动之计。  在首日大会主题报告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陈君石教授就体育活动与慢病预防做了大会主题报告。  他指出,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健康转型期,基本健康指标正在提升,这包括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这些基本指标也是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国民健康状况的指标。但是另外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居民的工作、出行和家务劳动相关的身体活动量都明显下降,与此对应,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慢性病高发和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快速增长的公共卫生问题。  遗传易感性、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三个共同病因,其中生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身体活动在生活方式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因素。陈君石教授列举国内外众多科学研究证据,阐述了身体活动不足与众多慢性病和健康问题相关,包括肥胖、糖尿病和癌症等。在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全球健康危险因素数据显示,缺乏身体活动是在高血压、烟草使用和高血糖之后的导致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大危险因素,全球6%的死亡是缺乏身体活动造成的,每年造成330万人死亡。  随着身体活动与疾病关系研究的深入,身体活动已经被证实是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良方。增加身体活动除能改善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外,已经被证明能有效治疗和预防慢性病,运动可以治疗和预防包括糖尿病、心脏病、肥胖、高血压等40种以上的慢性病。  陈君石表示,与促进公众身体活动相比,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更多是缺乏科学的运动指导。研究显示:对病人来说,低水平身体活动对造成死亡的危险要大于吸烟、肥胖、高血压或高胆固醇血症;对老年男性,定期身体活动可以降低40%的死亡风险;一个活跃的80岁老人的死亡风险要比一个缺乏身体活动的60岁的人低;定期身体活动能使乳腺癌发病风险大约降低50%,结肠癌发病风险降低60%,痴呆症发病风险降低40%,心脏病和高血压发病率降低40%,卒中风险降低27%,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58%。  以上科学证据有力地说明,适当体育活动与群众性健身运动对健康和慢病预防的重要作用,预防和控制慢病的关键是健康生活方式,其中十分重要的是“适当身体活动”。陈君石教授提出了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推荐量:每日6-10千米的身体活动;经常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和娱乐活动;专门锻炼保持肌肉和关节功能;日常生活“少静多动”。  报告最后陈君石教授提出,慢病是当前国人健康的主要杀手;预防和控制慢病的关键是健康生活方式,其中十分重要的是“适当身体活动”;身体活动不足害处大;健康体重是身体活动的风向标;积极推动运动是良医。  “动则有益、贵在坚持、多动更好、适度有力”,强有力的政策和持续的宣传教育是推动群众性健身运动的重要保障。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运动是良医网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