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钱人喜欢玩什么都喜欢玩耐力运动

66666 我也要当个有钱人 因为有钱任性哈哈哈 耐力运动看成耐克运动的还有谁... 别的不说,对抗疲劳还是很有效果的 自从跑了马拉松,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有肥肉了 我觉得很OK 耐力运动带来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放松,更是精神上的激励。
耐力运动有骑行、跑步、障碍赛、越野跑等等,玩这些的基本都是白领。除了金钱保障,研究人员还发现,耐力运动会对参与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吸引力,以至于让他们对这些堪比自虐极限的运动无法自拔。
过着舒适的生活不好吗?干嘛要自找麻烦?
玩耐力,两大要素必不可少: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时间:训练、周游世界参赛、康复训练必不可少。以每天训练一小时为例,一年下来,也才完成两个星期的“课时”。
?金钱:这些运动可绝对不便宜。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跑一场马拉松的费用(包含买装备的钱)轻松超越1600美元。要知道,马拉松还是所有耐力运动中对装备要求最低的、花费最低的。
展开剩余75%
USA Triathlon统计的数据显示,三项全能运动员的年平均收入为84.7万元,其中80%是医生、律师、会计这样的白领。目前,学生军也可开始大量涌入。
根据Running USA在2015年和2017年的调查显示,将近75%的跑者年收入超过34万元,其中大约85%都是白领、服务业、教育业。
USA Cycling在2013年发表的数据结果大同小异:超过60%的骑行爱好者年收入超过50.4万元。虽然没有调查他们的受雇公司,但USA Cycling表示,他们当中有66%的人至少获得过学士学位。
很显然,这些薪水丰厚、受过良好教育且经济有保障的人有大把的理由参与耐力运动。他们有钱、有时间、有装备、有设备、有安全的训练场地。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威廉·布里代尔(William Bridel)表示:“装备、比赛报名、交通所需要的费用已经将社会低收入人群排除在外。”那些朝九晚五的办公一族更自由,上班前,下班后都可以去锻炼,甚至在午餐时间。“那些我采访过的非顶尖三项全能运动员几乎都是白领。”
那么,既然有钱有闲,过着舒适的生活不好吗?为什么要去找虐?
(C) totalwomenscycling
“身体上的痛苦,可以让他们暂时忘掉心中的不愉快,缓解生活工作中的压力。”
社会学家正在逐步解开这一问题。其中一个假设就是耐力运动可以提供当今知识经济工作体系中不具备的:追求一个清晰的、可衡量的目标。说白了就是,只要付出,就有回报。
要是问白领如何判断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恐怕要想很久才能给出答案,这当中要结合公司的规定、老板的评价、客户的满意度、团队的评估等等诸多因素考量。而问他们在下一场比赛中如何取得好的表现,答案就简单多了。
乔什·怀特(Josh White),费城的一位生化工程师,也是他那个年龄段中小有名气的三项全能运动员。他表示:“我爱这种结果——跑得更快、更远,目标简单。”
卡利奥特·怀特(Kalliope White,跟上一个怀特没啥关系),纽约一名职业市场营销人员告诉我,“无论比赛的难易程度与否,只要专注,全力以赴就好。”这是工作中他无法感受到的。
白领涌向耐力运动的另一个原因纯粹与身体有关。
(C) unique-sportstime&toughmudder
威尔士卡迪夫商学院研究人员发表在《消费者研究》今年2月的一份文章指出,他们终于开始理解为什么坐办公室的人这么执迷于户外运动。他们采访了26个"最强泥人"国际障碍挑战(Tough Mudder)的选手,为什么要参赛。得到的答案非常简单:自虐。
“身体上的痛苦,可以让他们暂时忘掉心中的不愉快,缓解生活工作中的压力”调查者写道,“留下的是身上的伤痕,丰富的是人生的阅历。”
小编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耐力了...
文 美国《Outside》记者 Brad Stulberg
封面插画 Tim Bower / 文中未署名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87被浏览64966分享邀请回答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6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在我国,为什么足球逐渐成为有钱人的运动?
在我国,为什么足球逐渐成为有钱人的运动?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高尔夫就是有钱人的运动,事实上也是如此,要打高尔夫,光是这套高尔夫装备都大大几千块上万块,更别说要去专业高尔夫球场和请高尔夫教练了。不过,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足球联赛的不断火爆,我国的足球这项运动也大有成为有钱人的运动的嫌疑。中超联赛越来越有钱,越来越好看,带动的球市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许多正值当打之年的球星都纷纷来华,比如特谢拉、拉米雷斯、保利尼奥、马丁内斯等等。这些大牌的到来,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提高球队的战斗力,同时,球迷的钱包也逐渐地瘦了。近些年,中国球市特别好,中国球迷那么多,想不好都难,可怜的是球迷,无端端又多了不少不少花销的地方。当然,这么说有点欠妥,可事实上就是如此。球市那么好,可都是球迷的钱给推动的。为什么说在中国足球慢慢地成为有钱人的运动呢?看看中超球队所在的城市就知道。中超球队所在的城市都是基本上都是大城市,而且大城市的中超球队战斗力最强。这些大城市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相对高,消费力大,是主要的足球市场。不过,延边富德所在的城市属于边陲地区,哪里的经济相对落后,不过,由于足球氛围很浓,据说关于足球领域的消费不低。为什么足球在我国逐渐成为有钱人的运动呢?对于许多普通的球迷来说,想踢一场球可是不容易,先别说找人难,找场地更难,找不要钱的场地难上加难。现在在一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想踢免费球?想都别想。有些时候,不少人选择去学校去踢球,因为学校的场地往往是免费的,可是,一家学校的足球场只有一个,甚至一些学校连足球场都没有,怎么踢?不像篮球这种,学校里的篮球场相对多一些,更不像乒乓球这种,学校、公园和小区到处都是。想踢球,那么就得要到一些收费的足球场去踢。那么收费标准是多少呢?这就得看在什么地方和什么设施了。平均来说,踢一场球,基本上都要四五十块以上,而且上不封顶。还有就是装备钱也不少,一些人基本上全套耐克,价值几千块呢。不过,足球这些运动又不是天天去踢,偶尔踢上一场而已,对于很多人来说,钱还是给得起的。只是当给钱的时候想起小时候踢球一分钱都不用给而且还踢得很开心,心里很不爽而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北京疯狂体育签约作者,致力于一线赛事评论
作者最新文章为什么平时忙着赚钱的人都喜欢玩耐力运动?
中国最适合跑步的城市在哪里?昨天发微博说,已经连续两天重度污染,没法在外跑步,老天啊,今夜您一定起大风,明早我宁愿在奔跑中冻死,也比憋死好。随后回应称,“到了上海,深深吸了一口气”,这对商界明星夫妻都是跑步爱好者,因跑步开始关注PM2.5.野心也好,上瘾也罢,事业有成的那群人近些年来都纷纷爱上了耐力运动。来自的报道称,全美跑完马拉松全程的人数从2000年的不到30万人激增至2011年的52.5万人。据美国体育用品生产商协会(Sporting Goods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的数据,全美参加铁人三项全能赛的人数由2008年不到150万人暴涨至2011年的约250万人。而且,各类赛事为了吸引赞助商,纷纷宣称参赛者都是来自中高收入人群。2006年,曾承办过ING纽约马拉松赛(ING New York City Marathon)的纽约路跑者组织(New York Road Runners)CEO玛丽.威登伯格在接受《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采访时说,参赛选手的平均家庭年收入为13万美元。而美国铁人三项全能赛组织(USA Triathlon)也称,该项赛事的参赛者平均家庭年收入为12.6万美元。这在中国也是同样的情况,在创业圈子颇具影响力的媒体《创业家》最受创始人欢迎的线下项目是野外徒步,孙陶然,刘强东,周航都是积极参与者,甚至一度将自己的微博签名改为:奋斗目标——穿越所有沙漠。而在商学院的圈子中,举办六届“戈壁挑战赛”已经成为“商战人”精神洗礼和意志挑战的神奇之旅。王石登山,郁亮跑步,是什么吸引着这些平时忙着挣钱人去参加耐力赛事呢?在接受采访时,郁亮说,最初的动机是对自己的身材感到不满,2011年,他给自己定了六字目标:“管住嘴,迈开腿。”,他每天早上起来跑步,风雨不改,成功将体重从75公斤减至64公斤。专业人士认为,事业有成的人天生喜欢艰巨的挑战,善于把长远的目标划分成为阶段性的任务,这一切天然地契合马拉松等耐力运动的要求。而且,成功和运动之间具有复杂而密切的联系。《财富》分析了其中的关联度,虎嗅摘编重要观点。首先,这群人喜欢挑战艰巨的任务。戈多.拜恩以前是位金融界人士,他在1994年开始了铁人三项全能训练并在2004年的加拿大铁人三项赛上以8小时29分55秒的成绩拿下了亚军头衔。他说:“来培训铁人三项赛的人几乎全都是有全职工作的人,我敢说其中至少有一半人还有孩子。我觉得对很多人来说,参加这个赛事无非就是想要挑战自己,看是否能够平衡训练与工作生活的关系。”他还说,要参加铁人三项赛,仅仅靠每周在健身房里跑几次4英里根本不够,但就是这种“疯狂劲儿吸引了很多人”。其次,耐力是成功人士共同的品质。奥美大中华区执行长是著名的"跑者“,20年未曾间断,她曾经在微博中这样写,让我上瘾的事情不多,然而持之以恒的运动绝对是其中之一,所以对这支针对跑步上瘾的诉求特别感同身受,因为我曾在那里过!能跑步,实在好!运动心理学家查理.布朗的培训对象既包括职业运动员也有公司管理人员,他认为,事业有成的人的行为习惯“非常适合耐力运动目。“打网球需要手眼协调,”他说,“而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则又需要身高和敏捷,耐力项目只需要咬牙坚持到底就行了”。那些商业上异常成功的人士通常清楚该如何设定长远目标,以及怎样把它分解为一系列可行的阶段。美国塔夫茨大学弗里德曼营养科学与政策学院(Tufts University's Friedman School of Nutrition Science and Policy)院长罗宾.凯娜里克曾多次拿下她所在年龄组铁人三项的冠军称号(她今年66岁),她在研究中发现,将持续保持锻炼的老鼠强制停止运动后,出现的症状如同强制停止注射吗啡的老鼠一样。所以,富于进取心的人开始可能只参加半程马拉松,然后觉得可以再多跑一段,于是就全程马松,接下来就是超级马拉松,最后就可以完成铁人三项。“身体到达一定极限之后就会有一种上瘾的感觉,”凯娜里克说。“如果他们冒着大雪跑步,或是连跑100英里穿越死亡峡谷时,你会发现,一定有某些其他的东西在发挥作用。”的确,在一个大多数人都身材走样的社会中,倘若你既能跑完10公里还能赚到六位数薪水,绝对是件了不起的事。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为什么学霸和有钱人都爱运动?真正的原因是这个……
施乐瑶《英国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今年年初的时候,有一个这样的新闻:17岁的成都姑娘王怡茜被一个超级厉害的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与生物科学双学士项目录取!更令我们感到惊奇的是,这位“学霸姑娘”还是学校排球队主攻。
王怡茜除了要应付普高的课程,还要准备出国留学考试,晚上熬夜可以到凌晨一两点,说到玩命学,她一点都不含糊。
但到了周末,就是社会活动和运动的时间了,王怡茜7岁时,因为哮喘“结识”了游泳,后来又喜欢上网球,射箭、马术她也很在行。
很多政治名人也是体育运动的忠实粉丝。曾经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学校时,是相当出色的校橄榄球队队员,还当过校板球队队长,后来又喜欢上了篮球和网球;据悉,曾经的美国总统老布什每周锻练日程表是:每周跑步四到五天,举重至少两次,周四进行长跑,周日一般进行快跑训练,其他时间进行慢跑和器械练习。
而在许多老师和家长眼里,体育是体特生的事,普通孩子就老老实实看书做作业吧:“孩子学习时间宝贵,还是不要去运动了吧。”
但其实,各种体育运动不仅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反而是帮助孩子提升成绩的好武器。
不爱运动的孩子,成绩会差一半
此前,芝加哥的一所中学曾进行过一个实验,证明爱运动的孩子学习能力会更好!
芝加哥有一所中学实施零时体育计划,即在没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早7点到校,跑步、做运动,要运动到学生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才开始上课。
一开始,家长都反对,孩子本来就不愿早起上学,再去操场跑几圈,岂不一进教室就打瞌睡?结果发现正好相反,学生反而更清醒,上课的气氛好了,记忆力、专注力都增强了。
该实验指出,孩子们在运动时会产生三种和学习有关的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
多巴胺是种正向的情绪物质,可以保证孩子情绪乐观。我们看到运动完的人心情都愉快,打完球的孩子精神都亢奋,脾气都很好。
血清素跟记忆力有直接关系,血清素增加,孩子记忆力得到提升,学习不吃力。
正肾上腺素能让孩子在学习时更专注。
研究者也发现在斯坦福成就测验中,那些体能好的学生数学胜过全体的67%,英文胜过全体的45%。2004年由小儿科医生、认知科学家等组合的团队对学生健康做了一个评估,发现一周只要运动3到5次,每次30到45分钟,就能大大提升孩子记忆、注意力和教室行为的正向效果。
常青藤大学认为:不坚持运动的孩子不够坚强
在美国,如果孩子能拿到某一项体育运动的全国名次,就有机会被常青藤大学录取。这些学校在招生的时候,绝对不是依靠学习或者某次考试的成绩为依据,而是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坚持从小到大参加一项体育运动,很难获得常青藤大学的录取。因为会被认为是不够坚强,没有体魄等。
说到“坚强”,《最强大脑》有一期节目曾引起热议。
在中国和意大利的国际PK赛中,有一场是意大利小孩安德烈o拉托雷和中国小孩李云龙的对战。
在片头的自我介绍花絮里,安德烈说自己“喜欢足球,但是其他所有的运动,我也都喜欢。”他不仅可以享受自己的周末,而且每天下午都可以去踢足球。”
中国选手李云龙一出场就是普通的中国小男生形象代表,早早带着眼镜,身材稍胖,在自我介绍里他自己说,自己每天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非常辛苦。
两个孩子的任务是记忆51对新人的随机站队顺序,并用摆放模型的方式展示出来。李云龙采用难度较大的逆序思维用(从右向左)记忆,用了1分18秒就完成了模型的摆放,而安德烈从左向右的顺序记忆,用了2分41秒。按照比赛规则,安德烈先报自己的模型摆放结果,播报过程中镜头忽然切换到了李云龙,只见正在等待的李云龙突然手捂额头,失声痛哭,哭得眼镜都从鼻梁上掉了下来,嘴里不断念叨着:“我摆错了,可是我记对了呀!”,重复说了有十多遍。
比赛结束后,嘉宾李永波说了一段让人非常值得深思的话:
刚才的比赛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发,安德烈说过他可以有周末,可以有半天的时间去享受足球,而李云龙没有。我觉得场上这个压力,往往就来自于平时,我更希望李云龙的父亲,能够给他更多的时间。其实他们两个人都完成了挑战,只是李云龙用的时间稍微短了一点,可是他失去了自己童年很多快乐的时间,我觉得这样的胜利未必是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
之前在挑战赛中曾有人问他,如果挑战成功你最大愿望是什么?李云龙说希望爸爸给我放几天假玩,嘉宾问希望放几天时李云龙说2天,引发现场一片感叹。
像李云龙这种每天在学习上花十几个小时,周末也被学习占用的情况太常见了。而且大多中国家长,自己本身也不运动,所以更加不会花时间陪孩子运动。
但是,如果李云龙的父亲可以让他多参与一些体育运动,让他能够把学习中所面临的压力发泄出来,想必场上的他也不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崩溃痛苦。
因为,运动可以帮助孩子拒绝坏情绪,并让他更自信
科学家说在你运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产生一种快乐元素——多巴胺,让你感觉到浑身非常的舒适。同时,运动也让孩子旺盛的精力有可发泄之处。
多巴胺是种正向的情绪物质。人要快乐,大脑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们的快乐中心伏隔核里面都是多巴胺的受体。因此,运动完的人心情都很愉快,打完球的孩子精神都亢奋,脾气都很好。
并且,在体育运动中孩子会遇到失败,会跌倒,会弄伤自己;需要与人合作,可能会产生摩擦,但孩子也会从中学习到怎么去面对失败,去克服困难。在竞争关系中,孩子的好胜性格还会表现出勇于尝试、不言放弃的精神。
这其实就锻炼了孩子的意志,那么这种坚强的意志对于孩子以后学习、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另外,经常运动的孩子一般会比较自信。因为他知道如果我努力,我是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
就好像我们设计一个目标,这个星期要跑3公里,那只要每天去跑一跑,就可以跑到3公里,很多事情我们是可以做到的。那么这种“我可以做到,我努力我就可以做到”的信心,对于儿童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
孩子不爱运动怎么办?
所以说,体育锻炼对于儿童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如果你家里有一个不爱体育的儿童该怎么办呢?
定居英国伦敦的语言教学博士施乐瑶老师,想在这里把自己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大家好,我是施乐遥。其实我家里就有一个例子,我的儿子并不是很喜欢运动,他是一个宅男,他喜欢在家看书,玩游戏。
但我们还是尽量地帮助他,和他一起去运动,或者说督促他多运动。比如说在他还比较小的时候,我们每个星期都会带他去打羽毛球,但是他不太喜欢羽毛球这个运动,我们也没勉强他。后来发现孩子比较喜欢骑自行车,自己一个人也能出去骑上10英里、12英里,所以,我们平常会到了一定时间就让他自己出去骑骑车。
另外,他也很喜欢去游泳班。所以,不管孩子喜欢哪项运动,父母都要支持,只要他有一个喜欢运动,并且在坚持就好。
但首先,是咱们家长要以身作则,经常做一些体育运动,带着孩子一起运动起来。
因为不管你的孩子多聪明,到最后你都会意识到,没有健康的身体孩子根本拼不过别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钱人喜欢玩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