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人潜水最深多少米的人

24小时新闻热线:962000
世界上潜得最深的深海潜水器在任务中“殉职”(图)
导读:WHOI造价800万美元的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曾抵达地球最深处——位于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也曾到达过Mid-Cayman Rise(地球上最深的中央海脊)附近的深海热泉。
Nereus深海潜水器(资料图)
&今天,我们失去了Nereus 。&这是5月10日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科学作家Ken Kostel在博客里写下的一句简洁却悲伤的话。WHOI造价800万美元的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曾抵达地球最深处&&位于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也曾到达过Mid-Cayman Rise(地球上最深的中央海脊)附近的深海热泉。它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为期3年的新项目&&官方称为超深渊生态系统研究项目(HADES)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索和了解暗藏在深海海沟(即所谓的&超深渊带&,海面下米处)中的神秘生态系统。
首个探险于4月12日启程,目的地是新西兰克马德克海沟,由WHOI海洋生物学家Timothy Shank领导。在40天的航行中,灾难降临了。在潜入海底深处1万米的7个小时里,Nereus 所载的相机失灵了。数个小时后,该团队在水面看到了可能属于失踪的ROV的碎片,这意味着机器可能发生了毁灭性的内爆,罪魁祸首或许是水下高达110兆帕的压力。
很多慰问和哀悼接踵而来。加州圣地亚哥市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所长Margaret Leinen写道:&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理解这对科学家和WHOI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对探索海洋最深处的科学事业也是巨大的损失。&好莱坞导演、深海探险者James Cameron在WHOI的脸谱页面上留言:&我感觉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
      责任编辑:吴月峰6被浏览6287分享邀请回答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南极洲最深潜水探秘:真是个意想不到的惊人世界_网易科技
南极洲最深潜水探秘:真是个意想不到的惊人世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个美到窒息,却令人生畏的王国。
出品|网易科学人栏目组译者|小小千里冰封的南极美得让人窒息,但同时也冷得让人望而却步,然而那里却是冰潜爱好者的天堂。摄影师劳伦特·巴勒斯塔(Laurent Ballesta)应导演吕克·雅克(Luc Jacquet)的邀请,前往南极洲进行了史上最深的人类潜水探险。这里并非像沙漠那样毫无生机,而是个充满活力的惊人世界。图1:南极洲东部杜蒙特迪尔维尔科考站附近海冰泄漏,大量冰水形成类似触须的场景,十分短暂而罕见早上,当我们徒步到达法国驻南极东部Adélie Coast科考站——杜蒙特迪尔维尔(Dumont d’Urville)后,我们必须打破前一天钻孔上形成的薄薄冰层。这个孔洞穿过3米多厚的浮冰,它足以容纳成年人进出,下面就是广阔的海洋。我们从未试过穿过这么小的开口潜水,但我依然保持领先的位置。按照手、膝盖、脚跟以及脚蹼的先后顺序,我摇摆着通过孔洞。当我最后进入冰冷的水中时,我不禁回头去看,这个场景让我感到恐惧,因为孔洞已经开始在我身后关上了。海冰的底面是漂浮着的冰晶形成的厚厚泥浆,而我的下降使它们动起来。它们收缩在孔洞附近,看起来就像个倒置的排水沟。当我把一只胳膊伸进冰冷的泥浆中时,发现它的厚度接近1米。抓住安全绳,我一点点儿地被拽上去,但我的肩膀卡住了。突然,我被头部遭到的重击惊呆了。我的潜水伙伴赛德里克·詹蒂尔(Cédric Gentil)正试图把我挖出来,他的铲子击中了我的头部。最终,一只手抓住了我,并将我拖到空中。今天的跳水结束了,但只完成了三十二分之一。图2:帝企鹅前往公海寻找食物。上面的褐色斑块是微藻,它们紧贴在海冰上,开始在春天进行光合作用。摄影师白天的营地就搭在这些浮冰上。图3:海冰下30多米的深度,这个毛头星正挥舞叶状的手臂,摸索食物颗粒。这是一种动物而非植物,它是海星的近亲,能够游泳。摄影师劳伦特·巴勒斯塔(Laurent Ballesta)潜入70多米深的地方,抓拍到这些惊人的照片。图4:发光的王冠海蜇,它大约有35厘米宽,漂浮在近40米深的海水中,身体发光,后面拖着12条触须。这些钟形的浮游生物捕食者避免直接光线照射,因为那会杀死它们。我和另一个摄影师文森特·穆尼耶(Vincent Munier)受到导演吕克·雅克(Luc Jacquet)的邀请来到这里,雅克正在这里拍摄其2005年作品《帝企鹅日记》(March of the Penguins)的续集。当雅克拍摄帝企鹅时,穆尼耶则为它们拍照,我的团队则负责记录海冰下的生命。到了冬天,这里的海冰可以突出海面96千米,但我们是在2015年10月初的春季到来的。在36天时间里,当冰层破裂并撤退到离海岸几公里的地方时,我们会穿过海冰下潜,深入70多米的水下。几十年来,我始终在从事深海潜水摄影工作,最初是在地中海,30年前我曾在那里学会了潜水。后来,对新事物的渴望把我吸引到了别处。我曾在南非潜水122米,拍摄到罕见的腔棘鱼照片。我曾在法术波利尼西亚的法卡拉瓦海域连续潜水24个小时,亲眼见证17000条石斑鱼交配的壮观场景。但是这次南极探险与以往不同,这次我们将潜入到任何人都未曾到达过的南极冰层之下,那里的条件极端严酷。在法国的家中,我们花了两年时间进行准备。我在墙上的地图中标示出Adélie Coast的位置,那是我选择的潜水地点。我们与制造商合作,找出经典潜水服的弱点。这里的水温低于零下1.6摄氏度,盐水在淡水冰点以下仍保持液态。没有干爽的衣服,我们会在10分钟内死去。而有了我们改进的设备,我们可以持续停留五个小时。图5:这只只有几周大的威德尔海豹显得十分好奇,被特写镜头拍下。海洋生物学家彼埃尔·彻瓦尔多尼(Pierre Chevaldonné)认为,这可能是它第一次游泳。威德尔海豹是生活在世界最南端的哺乳动物。每天潜水的准备时间都差不多。我们不能顺着威德尔海豹用牙齿啃出的孔洞滑入冰下,我们需要用冰钻孔机自己打孔。当海豹需要空气时,它们能够神奇地找到自己打出的孔洞,而我们最大的恐惧就是迷失在冰下。所以我们把一条发光的黄色绳子放进洞里,然后在潜水时系着它。最后,沿着这条绳索重新找到孔洞。我们的潜水服共有四层,最里面是保暖内衣,其次是电加热的紧身衣裤、厚厚的毛衣以及半英寸厚的防水氯丁橡胶层。除此之外,还有防水手套、加热衬垫以及脚蹼等,总体重量接近16公斤。还有两块电池可用于加热紧身衣,用以消除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的换气器(让我们潜水更长),备用气瓶,最后包括摄影设备。我们看起来像没戴气泡头盔的宇航员。即使在急救医生伊曼纽尔·布兰奇(Emmanuel Blanche)的帮助下,穿上这些衣服也需要一个小时。图6:当这只帝企鹅在附近游泳时,潜水员注意到它。上面的褐色斑块是微藻,它们依附着海冰进行光合作用图7:在接近五个小时的潜水过程中,潜水员记录下水下70多米深处的植物和动物生命图8:这是生活在南极海底的16种章鱼之一。所有南极章鱼血液都呈现蓝色,这可以帮助它们在冰点以下的温度中生存图9:世界上最靠南的哺乳动物威德尔海豹正在冰下游泳。这些海豹停留在海岸附近,透过浮冰上的孔洞呼吸着冰面上的空气图10:60多米的水下光线暗淡,温度为零下1.6摄氏度左右图11:这只小威德尔海豹坐在冰缝上,成年后大约有3米长,重达半吨图12:南极下面的冰冷水域也是各种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家园图13:南极洲东部杜蒙特迪尔维尔科考站附近海冰下方,海豹正在游泳图14:潜水员在厚厚的南极冰下游泳,悬在附近的绳子帮助潜水员找到返回水面的路当我们终于准备好要沉到冰冷的水里时,我们已经穿上和携带近百公斤重量。感觉好像我们又在重新学习潜水了。在水中挣扎移动,游泳几乎是不可能的。寒冷迅速麻痹暴露在外的面颊皮肤,随后侵入我们的衣服和手套中。这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但我们必须忍受。到了最后,当我们暂停上升的时候,我们会寻找任何能分散我们痛苦的东西。当我们终于爬出冰冷的海水时,我俯卧在冰上,我的大脑变得迟钝,以至于忘记脱掉身上的装备,我的皮肤变得坚硬和皱起,嘴唇、手脚肿胀麻木。随后,我才觉得身体回暖,血液重新开始流动了,但这时也是最痛苦的。痛苦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我依然希望自己的四肢处于冻结状态。4个星期后,我再也感觉不到脚趾了,即使在温暖的时候。直到我们返回欧洲七个月,受损的神经才能恢复过来。那么是什么促使我们去这样做呢?首先就是光线,这是任何摄影师都梦寐以求的。春天到来后,经过漫长的极地之夜,微小的浮游生物还没有开始进入最繁荣的阶段。浮冰下面显得非常清澈,因为那里几乎没有粒子散射光线。管线会通过裂缝或孔洞直射入内,照耀出微妙的水下景观。只有少数种类的海豹、企鹅和其他鸟类生活在南极洲东部,那里根本没有陆地哺乳动物。你可能认为海底也像沙漠那样毫无生机。然而事实上,这里就像郁郁葱葱的花园。自从南极洲与其他大陆分离并封冻以来,南极海洋生物在很大程度上与地球其他地区隔绝了几千万年。自从那以来,强大的南极绕极流就围绕着南极洲从西向东创造出急剧变化的温度梯度,将海洋动物分割开来。长时间隔离使得这里出现许多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物种。图15:在70多米深的海底,橙色的海鞘正利用虹吸管觅食,它们看起来很简单,就像海绵一样。但是它们进化得很好,属于无脊椎动物,但幼虫有脊髓。在9到15米的深处,可以看到海带森林,它们的叶片超过3米长,创造出非常壮观的场面。再往下,我们遇到巨大的海星,直径为38厘米,它们比那些生活在温暖海洋中的同类大得多。然后是巨大的海蜘蛛,它们是节肢动物,就像陆地上的昆虫和蜘蛛,它们在世界上所有的海洋中都能找到,但在温暖海洋中很罕见,而且体型更小,肉眼几乎看不见。就像在北极那样,南极的海蜘蛛体型可达20多厘米。然而,它们的身体如此之小,以致于他们的内脏器官都伸展到腿上。在50米以下的海域,光线变暗,我们没有看到海藻或其他植物。相反,海底覆盖着厚厚的“地毯”,它由羽螅(与珊瑚有关的殖民动物)以及无数扇贝组成。扇贝的直径超过10厘米,但它们可能已经生长了40年以上,因为在南极动物生长极为缓慢。在这种深度,我们也注意到羽星海百合,它们是海星的近亲,它们可用多达20条波状手臂捕食漂浮食物。类似甲虫的巨型等足类动物在它们之中爬行和游泳。图16:极端条件下可孕育出极端的动物,这个七八厘米长的南极扇贝可能已经生长了数十年,只是在极端寒冷环境下生长极慢图17:这个等足类动物看起来像个球潮虫,受到威胁时身体会卷起来,它的体长超过10厘米图18:海蜘蛛是神秘“极限巨人症”的另一个例子:它们在其他地方很小,但是南极洲可长成庞然大物图19:海星依偎在树状海绵中,它的直径超过20厘米60米已经是我们潜水的极限,但这里的多样性也是最丰富的。我们看到柳珊瑚海扇、贝类、软珊瑚、海绵、小型鱼类等,色彩和丰富程度不禁让我们想起热带珊瑚礁。特别是某些无脊椎动物,体型非常庞大。由于生存在稳定的环境中,这些动植物生长缓慢,但它们似乎没有任何限制,除非有什么扰乱了它们。我们不禁要问,随着气候变化使它们的世界变暖,他们会做出反应吗?当我们重新回到表面时,生物多样性减少了。较浅的水域没有稳定的环境:漂流的冰山和海冰冲刷海底,海洋表面会经历季节性冻结和融化,海洋中会蒸发淡水,然后通过降雨补充,引起盐度的剧烈波动。但是仍然有很多东西会吸引你的眼球。微藻会坚持依附在浮冰底部,将其变成了橙色、黄色和绿色的耀眼彩虹。浮冰底部更像是混乱的迷宫,有不同层次的冰层,我们慢慢地、小心地穿过它们。有一天,当我快到孔洞的时候,我看到一对母子海豹从里面钻了进去。我看了它们很长时间,它们自由自在地在美丽的风景中移动让人心生嫉妒。另一天,当我努力分心抵御寒冷时,詹蒂尔叫我注意挂在浮冰上的半透明海葵。它们牢牢地依附着浮冰,触须在水流中挥舞,显得尖锐而明亮。在我所有的研究中,我从未听说过或看到过这种动物。它们真是太迷人了!科学家们返回法国科考站,看着我们拍摄的照片,称自己也从未见过我们发现的海葵。起初我们非常兴奋,我们以为发现了一个新物种。后来我们了解到,美国科学家早在两年前就曾描述过这种动物,当时它们利用遥控探测器拍摄到照片,甚至提取到样本。虽然我们感到有点儿失望,但仍然自豪,因为我们用自己的眼睛亲眼看到这些惊人生物的微妙生活。图20:这只威德尔海豹陪伴她的幼兽在冰下游泳。当小海豹长大后,可以赶上母亲的体型:大约3米长,重达半吨。这些平静的海豹靠近海岸,通过浮冰上的孔洞呼吸冰面上的空气。图21:这条谨慎的银鱼躲在海带森林中。这些海底居民血液中含有抗冻蛋白,可以帮助他们抵御低温。在南极洲的寒冷水域,至少有50个银鱼物种图22:身体依附在浮冰上,海葵的触手伸入黑暗的水中。海洋生物学家玛丽梅根·戴利(Marymegan Daly)说,这是已知生活在冰中的唯一海葵物种,现在还不清楚它们如何穿透冰层或在那里存活下来的。南极冰下的海水就像珠峰那样迷人,但又充满了敌意,你必须在出发前就确定自己的愿望。你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假装你充满激情,不要定下太大的目标。但这就是为什么你在这里看到的照片都是前所未见的,以及拍摄它们的经历和亲眼看到这个地方如此的令人难以忘怀。图23:这只章鱼正在南极海床上全速前进。南极洲至少有16种章鱼,它们的血液中都含有血蓝蛋白,可以帮助他们在冰点以下的温度中生存36天之后,我们觉得才开始弄清楚。这次旅行是如此紧张,工作如此辛苦和疲惫,每晚的睡眠都如此之深,以至于记忆似乎完全融合,只剩下潜水回忆。我们的手脚都冻僵了,但我们的感情却在不断地沸腾。向终点的一次潜水完全占据了我的心,不是为我们所看到的动物,而是为了那个特别的地方。
在法国的家中,看着杜蒙特迪尔维尔地图,我曾梦到过它。在这个世纪,南极洲真的保持着与世隔绝的状态吗?你在哪里能看到以前没见过的东西?在地图上,我标记了名为诺赛尔的小岛礁,它距离杜蒙特迪尔维尔大约有11公里。冬天时,它完全被冰封住。我们的直升机飞过时,诺赛尔岛礁孤立在茫茫大海上,岩石刺穿180米深的海水浮出水面。上面盖了一个小冰帽。当直升机把我们放下时,我们被大海和巨大的冰山所包围,并意识到这里还从来没有人潜水过。夏天来了,天气很暖和,但水温依然处于零度以下。布兰奇医生激活计时器:他给了我们3个小时零40分钟的时间。然后我们离开了,再次沉浸到另一个世界中。
本文来源:网易科学人
责任编辑:郭浩_NT562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发布世界上最大潜深7000米载人潜水器
导读:中国发布世界上最大潜深7000米载人潜水器
中国发布世界上最大潜深海极一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我国研制成功世界最大潜深载人潜水器海极一号,7000米的工作潜深,可以达到世界99.8%的海底,比世界上的另外五台深度多500米。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您当前的位置 :
13:39:50报料热线:
  宁波人真能干,真会玩,自由潜中国第一人竟是宁波人!
  最近,中国人三豆在自由潜水深度挑战赛中,刷新了一项自由潜水的中国纪录96.1米,用时仅3分14秒。三豆在自由潜水比赛中多次刷新中国纪录,是自由潜中国第一人。
  你知道吗,这名自称三豆的人,是我们宁波北仑人,1999年毕业于镇海中学,真名叫王瑾。他从镇海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科技大学,在上海当集成电路工程师。今年4月,他竟然辞掉稳定工作,带着夫人去了东南亚小岛,成为一名全职的自由潜教练。
  “之于我,自由潜水是一面镜子,能够照穿那个日益工作忙碌,疲于交际应酬,以物质堆积换取安全感之外的小小的本我。那个小小的我,好奇、幼稚、勇敢、自由、赤诚;那个我,才是我。”
(三豆-Sendoh)
  关于三豆的故事,记者转AnANNNg CITYZINE的文章,让你对三豆和潜水有更多的了解:
  谁是中国潜水最深的人
  一口气潜进海底96米,对于大部份接触过潜水的人来说,听起来像一个梦。
  如果是休闲水肺潜水,最大深度大概就是三四十米左右的样子,潜导(潜水教练)会不时看一下深水表,小心翼翼地维持大家的深度,向下望,是像梦境般昏暗的海底。
  超过40米,就可能因氮醉、氧中毒和水压等因素对身体构成危险。
  而今年5月,中国人三豆在Freedive Panglao深度挑战赛中刷新了自由潜水CWT(恒定配重有蹼)的中国纪录――96.1米。只用了3分14秒。而在他参加的另一个自由潜项目FIM攀绳下潜时,因为速度很慢,氮醉很明显。
  但他说,氮醉跟喝酒一样,多喝就习惯了。
  他是一名理科生
  三豆所挑战的CWT项目,目前男子世界纪录为俄罗斯人Alexey Molchanov 2013年在希腊Kalamata创下的128米。三豆是上海人,职业是一名集成电路工程师……直到今年四月,他辞职带着太太到了一个菲律宾小岛,成为全职的自由潜教练,“开始清贫且略显无聊的生活”。
  听起来寂寞又美好。
  但其实一个有理想的自由潜水人在海边的生活很忙:训练、教学、训练、教学、比赛……日子过得飞快,甚至没时间跟太太一起出去走。
  他不是厌倦尘嚣隐遁山林的寂寞高手,“有时候做设计或者Debug很像侦探推理的过程,抽丝剥茧后找到问题并解决,还是蛮喜欢这种感觉的。”
  无奈中了“蓝毒”,只能丢掉熊掌,保住鱼。
(三豆的潜水日常)
  2012年底,三豆开始接触自由潜,已算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之一。作为教练,他把入手自由潜水的深度门槛分为三个阶段:先是6-8米左右,如果不会法兰佐耳压平衡,就可能下不去了;然后30-40米会是第二个小门槛,很多潜水员会在这期间遇到耳压和身体柔韧性问题;接下去会是在70米左右,这个时候,耳压、低氧、心理和训练条件等很多问题都会发生。提到自由潜水,在网上搜索的大部分文章中第一段,都会标签上“世界上第二危险的极限运动”,而果壳网甚至写过一篇科普文章叫《自由潜水到底有多少种死法》。
  随着自由潜水深度增加,所面对的问题也会增加,容错率也会降低。比如,肺挤压伤的风险、大流、安全绳缠绕等等,还有来自海底生物的骚扰。这次比赛,三豆就有两潜都被水母蛰了。
  “每年都有很多独潜或者独自渔猎的人遇难,但这不表示自由潜水本身很危险,就好比如果你不遵守交通规则酒驾出事故了,不能以此认定开车是高危行为。”
  三豆仍认为,相比很多其它运动,专业的竞技自由潜水其实有很多安全保障,其实比大部分其它运动更安全。
  (三豆是一个理科生,所以他善于分析数据。他会统计观看他的自由潜视频的观众分布区域。由此可以推测出中国自由潜人群的地域分布。其中北上广依然是主要区域)
  三豆给人一种典型的理工男印象。微号里是清一色的教学资讯和技术分享,基本没有自拍和鸡汤。他在果壳网“万有青年烩”里有个《1 0分钟让你了解自由潜水》的小讲座,总是把复杂事物解释得简单易懂。
  常常听一些玩家提及阶段性深度门槛,俗称卡在某个深度便停滞不前的“瓶颈深度”。但他目前的状态,暂时还没有遇到比较明显的瓶颈。因为之前每年只能出去海训一次,在上海的泳池会做很多相关的辅助性训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为每次海训时间很短,每次没有遇到什么瓶颈,就已经要回上海了。
  他自认“普通人”,只是少年时代参加过田径队、肺活量略大一点点之外,其余就是后天努力。跟大部分中国自由潜爱好者相似的是,他觉得真正的门槛,其实是时间和积蓄都不太够到处折腾。
  “去潜过的地方少得可怜。”他梦想有一天可以去Dahab的蓝洞,自由潜水穿越Arch(在蓝洞里55米的地方有一个通往外海的拱门)――因为前赴后继的潜水者和大量的潜水失事,那里曾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潜点”,以及“潜水者的坟墓”。
  “很多自由潜水大神都穿越过,这也是我的一个梦想。”
(恒定配重有蹼CWT项目)
  96米的海底看起来怎么样?
  “其实在能见度不错的海域,底下还是很亮的,深蓝色。但可惜不能停下脚步静静地欣赏,也正是因为这样,那种惊鸿一瞥的壮阔才更加让我难忘。”
  ――三豆
  60米俱乐部
  能明白用一口气下潜到海底96米是什么概念的人,比知道三豆的人还要少得多。因为,目前在国内玩自由潜能过60米以下的,大概就是十几个人。
  “在北京,能下潜50米以内深度的人其实挺多,”北京姑娘小二黑目前能下的深度是45米,“这个圈子里的,60米以上的都算‘浮潜’”,她语速飞快地说。
  “60米俱乐部”目前在国内大概也就十几个人:三豆96(CWT))、奥林92 (CWT)、鱼82 (FIM)、 JY 80( CWT)、吴超75( FIM)、Potti 75 (CWT)、张洋70( CWT)、Henry 68( CWT)、陆文婕71( CWT)……
  解释一下外星文:CWT就是Constant Weight Apnea恒重有蹼,指穿脚蹼下潜能潜多深;FIM就是Free Immersion Apnea (攀绳下潜),指在上下潜过程中进行攀绳之外完全不使用任何推进装备。圈中一位大神还补充了任汉森、Enzo、李艺……当然也许还有不知道的。他还强调,由潜友提供的这份深度名单中,有些是正规比赛成绩,有些只是训练成绩,并不能相提并论,仅供参考。
  “之于我,自由潜水是一面镜子,能够照穿那个日益工作忙碌,疲于交际应酬,以物质堆积换取安全感之外的小小的本我。那个小小的我,好奇、幼稚、勇敢、自由、赤诚;那个我,才是我。”
  ――北京自由潜玩家Matt
(斯巴丹杰克鱼风暴)
  平时人鱼们都在哪里出没?
  如果有一天你爱上了自由潜,便会很快地意识到你跟大神之间门槛级的差别,就是那份该死的工作了。
  城市森林里的一方深池,成为了他们暂别都市繁嚣的灵魂栖息地。苏州海洋馆(圈中简称“苏海”)水深15.6米、北京首体游泳馆最深3米、广州奥体跳水池水深5米……这些北上广自由潜水玩家熟悉的水池,平时都是人鱼出没之地。
(教练任汉森带领学员到菲律宾宿务Cebu潜水)
  国内有很多自由潜水员,都是从苏州海洋馆走向大海的。国内最深纪录保持者三豆的处女潜也是在苏州海洋馆的大水缸里面,练了差不多一年了才第一次下海。为了练习能力,他当时会一口气往返3次15.6米的深度。2013年跟德国教练Stefan学习训练了一周后,就到了40.2米,成为当时国内少数能下潜到40米的潜水员之一。
  想刷新纪录,就必须想办法呆在海边。小二黑在今年五一时,去薄荷参加了一个深度挑战赛,下了45米,加上北京不久后举办的泳池赛,攒够积分才可以有资格入选国家队,去参加今年的世锦赛了。她庆幸工作还算比较自由,平时有时间训练,也有假期可以出国。“身体没问题,技术没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有时间在海边靠着,因为你需要时间适应这个深度。”
  就国内自由潜最深纪录创造者三豆看来,想准备好一次比赛,让身体慢慢适应水压和增加柔韧性,大概需要近一个月的训练时间较为合适。他也因此辞去了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的工作,成为全职自由潜教练。
  自由潜玩家的理想潜点
  自由潜玩家们的理想潜点并不相同。居首位的当数巴哈马Bahamas蓝洞,大神GUILLAUME NéRY在那里赤足纵身一跃拍下的《Free Fall》,让那里成为无数自由潜爱好者的梦想潜点。巴哈马蓝洞深度挑战赛每年都会举行,那是自由潜大神们的盛会。
(菲律宾度马盖地的鲸鲨)
  红海的达哈布Dahab被公认为世界三大潜水圣地之一(另外两个是马尔代夫和诗巴丹),几乎每个月都有小型的自由潜水比赛,大神出没之地。菲律宾薄荷岛也是国内不少潜水教练的海外教学据点等,比赛也多,像Freedive Panglao深度挑战赛,在亚洲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另外AIDA世锦赛是备受关注的自由潜赛事,每年的举办地都经投票选出,比如说今年是希腊,去年在塞浦路斯。票选出来的,自然就是自由潜圈子公投的梦幻潜点了。
  记者 沈莉萍 通讯员 曾昊溟
编辑: 陈奉凤
24小时新闻点击榜
谁是中国潜水最深的人?是宁波北仑人 镇海中学毕业
  宁波人真能干,真会玩,自由潜中国第一人竟是宁波人!
  最近,中国人三豆在自由潜水深度挑战赛中,刷新了一项自由潜水的中国纪录96.1米,用时仅3分14秒。三豆在自由潜水比赛中多次刷新中国纪录,是自由潜中国第一人。
  你知道吗,这名自称三豆的人,是我们宁波北仑人,1999年毕业于镇海中学,真名叫王瑾。他从镇海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科技大学,在上海当集成电路工程师。今年4月,他竟然辞掉稳定工作,带着夫人去了东南亚小岛,成为一名全职的自由潜教练。
  “之于我,自由潜水是一面镜子,能够照穿那个日益工作忙碌,疲于交际应酬,以物质堆积换取安全感之外的小小的本我。那个小小的我,好奇、幼稚、勇敢、自由、赤诚;那个我,才是我。”
(三豆-Sendoh)
  关于三豆的故事,记者转AnANNNg CITYZINE的文章,让你对三豆和潜水有更多的了解:
  谁是中国潜水最深的人
  一口气潜进海底96米,对于大部份接触过潜水的人来说,听起来像一个梦。
  如果是休闲水肺潜水,最大深度大概就是三四十米左右的样子,潜导(潜水教练)会不时看一下深水表,小心翼翼地维持大家的深度,向下望,是像梦境般昏暗的海底。
  超过40米,就可能因氮醉、氧中毒和水压等因素对身体构成危险。
  而今年5月,中国人三豆在Freedive Panglao深度挑战赛中刷新了自由潜水CWT(恒定配重有蹼)的中国纪录――96.1米。只用了3分14秒。而在他参加的另一个自由潜项目FIM攀绳下潜时,因为速度很慢,氮醉很明显。
  但他说,氮醉跟喝酒一样,多喝就习惯了。
  他是一名理科生
  三豆所挑战的CWT项目,目前男子世界纪录为俄罗斯人Alexey Molchanov 2013年在希腊Kalamata创下的128米。三豆是上海人,职业是一名集成电路工程师……直到今年四月,他辞职带着太太到了一个菲律宾小岛,成为全职的自由潜教练,“开始清贫且略显无聊的生活”。
  听起来寂寞又美好。
  但其实一个有理想的自由潜水人在海边的生活很忙:训练、教学、训练、教学、比赛……日子过得飞快,甚至没时间跟太太一起出去走。
  他不是厌倦尘嚣隐遁山林的寂寞高手,“有时候做设计或者Debug很像侦探推理的过程,抽丝剥茧后找到问题并解决,还是蛮喜欢这种感觉的。”
  无奈中了“蓝毒”,只能丢掉熊掌,保住鱼。
(三豆的潜水日常)
  2012年底,三豆开始接触自由潜,已算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之一。作为教练,他把入手自由潜水的深度门槛分为三个阶段:先是6-8米左右,如果不会法兰佐耳压平衡,就可能下不去了;然后30-40米会是第二个小门槛,很多潜水员会在这期间遇到耳压和身体柔韧性问题;接下去会是在70米左右,这个时候,耳压、低氧、心理和训练条件等很多问题都会发生。提到自由潜水,在网上搜索的大部分文章中第一段,都会标签上“世界上第二危险的极限运动”,而果壳网甚至写过一篇科普文章叫《自由潜水到底有多少种死法》。
  随着自由潜水深度增加,所面对的问题也会增加,容错率也会降低。比如,肺挤压伤的风险、大流、安全绳缠绕等等,还有来自海底生物的骚扰。这次比赛,三豆就有两潜都被水母蛰了。
  “每年都有很多独潜或者独自渔猎的人遇难,但这不表示自由潜水本身很危险,就好比如果你不遵守交通规则酒驾出事故了,不能以此认定开车是高危行为。”
  三豆仍认为,相比很多其它运动,专业的竞技自由潜水其实有很多安全保障,其实比大部分其它运动更安全。
  (三豆是一个理科生,所以他善于分析数据。他会统计观看他的自由潜视频的观众分布区域。由此可以推测出中国自由潜人群的地域分布。其中北上广依然是主要区域)
  三豆给人一种典型的理工男印象。微号里是清一色的教学资讯和技术分享,基本没有自拍和鸡汤。他在果壳网“万有青年烩”里有个《1 0分钟让你了解自由潜水》的小讲座,总是把复杂事物解释得简单易懂。
  常常听一些玩家提及阶段性深度门槛,俗称卡在某个深度便停滞不前的“瓶颈深度”。但他目前的状态,暂时还没有遇到比较明显的瓶颈。因为之前每年只能出去海训一次,在上海的泳池会做很多相关的辅助性训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为每次海训时间很短,每次没有遇到什么瓶颈,就已经要回上海了。
  他自认“普通人”,只是少年时代参加过田径队、肺活量略大一点点之外,其余就是后天努力。跟大部分中国自由潜爱好者相似的是,他觉得真正的门槛,其实是时间和积蓄都不太够到处折腾。
  “去潜过的地方少得可怜。”他梦想有一天可以去Dahab的蓝洞,自由潜水穿越Arch(在蓝洞里55米的地方有一个通往外海的拱门)――因为前赴后继的潜水者和大量的潜水失事,那里曾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潜点”,以及“潜水者的坟墓”。
  “很多自由潜水大神都穿越过,这也是我的一个梦想。”
(恒定配重有蹼CWT项目)
  96米的海底看起来怎么样?
  “其实在能见度不错的海域,底下还是很亮的,深蓝色。但可惜不能停下脚步静静地欣赏,也正是因为这样,那种惊鸿一瞥的壮阔才更加让我难忘。”
  ――三豆
  60米俱乐部
  能明白用一口气下潜到海底96米是什么概念的人,比知道三豆的人还要少得多。因为,目前在国内玩自由潜能过60米以下的,大概就是十几个人。
  “在北京,能下潜50米以内深度的人其实挺多,”北京姑娘小二黑目前能下的深度是45米,“这个圈子里的,60米以上的都算‘浮潜’”,她语速飞快地说。
  “60米俱乐部”目前在国内大概也就十几个人:三豆96(CWT))、奥林92 (CWT)、鱼82 (FIM)、 JY 80( CWT)、吴超75( FIM)、Potti 75 (CWT)、张洋70( CWT)、Henry 68( CWT)、陆文婕71( CWT)……
  解释一下外星文:CWT就是Constant Weight Apnea恒重有蹼,指穿脚蹼下潜能潜多深;FIM就是Free Immersion Apnea (攀绳下潜),指在上下潜过程中进行攀绳之外完全不使用任何推进装备。圈中一位大神还补充了任汉森、Enzo、李艺……当然也许还有不知道的。他还强调,由潜友提供的这份深度名单中,有些是正规比赛成绩,有些只是训练成绩,并不能相提并论,仅供参考。
  “之于我,自由潜水是一面镜子,能够照穿那个日益工作忙碌,疲于交际应酬,以物质堆积换取安全感之外的小小的本我。那个小小的我,好奇、幼稚、勇敢、自由、赤诚;那个我,才是我。”
  ――北京自由潜玩家Matt
(斯巴丹杰克鱼风暴)
  平时人鱼们都在哪里出没?
  如果有一天你爱上了自由潜,便会很快地意识到你跟大神之间门槛级的差别,就是那份该死的工作了。
  城市森林里的一方深池,成为了他们暂别都市繁嚣的灵魂栖息地。苏州海洋馆(圈中简称“苏海”)水深15.6米、北京首体游泳馆最深3米、广州奥体跳水池水深5米……这些北上广自由潜水玩家熟悉的水池,平时都是人鱼出没之地。
(教练任汉森带领学员到菲律宾宿务Cebu潜水)
  国内有很多自由潜水员,都是从苏州海洋馆走向大海的。国内最深纪录保持者三豆的处女潜也是在苏州海洋馆的大水缸里面,练了差不多一年了才第一次下海。为了练习能力,他当时会一口气往返3次15.6米的深度。2013年跟德国教练Stefan学习训练了一周后,就到了40.2米,成为当时国内少数能下潜到40米的潜水员之一。
  想刷新纪录,就必须想办法呆在海边。小二黑在今年五一时,去薄荷参加了一个深度挑战赛,下了45米,加上北京不久后举办的泳池赛,攒够积分才可以有资格入选国家队,去参加今年的世锦赛了。她庆幸工作还算比较自由,平时有时间训练,也有假期可以出国。“身体没问题,技术没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有时间在海边靠着,因为你需要时间适应这个深度。”
  就国内自由潜最深纪录创造者三豆看来,想准备好一次比赛,让身体慢慢适应水压和增加柔韧性,大概需要近一个月的训练时间较为合适。他也因此辞去了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的工作,成为全职自由潜教练。
  自由潜玩家的理想潜点
  自由潜玩家们的理想潜点并不相同。居首位的当数巴哈马Bahamas蓝洞,大神GUILLAUME NéRY在那里赤足纵身一跃拍下的《Free Fall》,让那里成为无数自由潜爱好者的梦想潜点。巴哈马蓝洞深度挑战赛每年都会举行,那是自由潜大神们的盛会。
(菲律宾度马盖地的鲸鲨)
  红海的达哈布Dahab被公认为世界三大潜水圣地之一(另外两个是马尔代夫和诗巴丹),几乎每个月都有小型的自由潜水比赛,大神出没之地。菲律宾薄荷岛也是国内不少潜水教练的海外教学据点等,比赛也多,像Freedive Panglao深度挑战赛,在亚洲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另外AIDA世锦赛是备受关注的自由潜赛事,每年的举办地都经投票选出,比如说今年是希腊,去年在塞浦路斯。票选出来的,自然就是自由潜圈子公投的梦幻潜点了。
  记者 沈莉萍 通讯员 曾昊溟
编辑: 陈奉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潜水艇最深多少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