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跑步时心率170危险吗心率衷80上下 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1,167被浏览515,801分享邀请回答4141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5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关于跑步的心率过高的问题_百度知道
关于跑步的心率过高的问题
本人在健身减肥,坚持了很久,最近在网上看到减脂的最佳心率是220-年龄乘60%-70%,本人男,26周岁,1.81m,体重较大,静态心率88左右,减脂适合心率用公式算大概在130-140之间。但今天在跑步机上跑步的时候,慢跑热身1km后测心率居然达到160,这才是7-7.5km/h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般体重大的也不建议快跑,会磨损膝盖的,一定要做至少半小时的力量训练,这样才能提高燃脂效率,多做有氧运动就能提高心肺功能有氧运动前,快速走就可以,不用跑起来心率自己没法控制,只能多练,所以你跑步时心率并不算大跑步机上的心率测试很可能不准,可以自己用秒表测本人私教,找到左手桡动脉。不做力量训练,就没有从本质上改变身体,燃脂效率低,反弹快训练要科学高效,6秒跳几下,再乘以10就大约是你的心率了。你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170就可以你的体重多少,体重大静态心率高很正常,我们体适能训练中是这样计算心率的:你的运动心率=(220-26-88)*70%+88=162一般减脂的有氧运动强度控制在60%至80%之间
采纳率:62%
先练习练习太极气功之类的调整下自己的身心,前期做剧烈的运动就是显得比较累,先从慢节奏的运动开始,再做剧烈点的运动!
哥26 不是62
你就是气太短了!
不算什么达人 分享下经验
一般心率这个东西跟个人身体素质有很大地关系
当你不经常锻炼时
你的心脏抗压能力和血管运输能力都不强
所以一激烈运动是会有心率过快
呼吸困难等情况
这是我们不仅要减脂肪
还要锻炼心肺功能
只有你心肺功能提高
才能控制你的心率
至于仪器都是辅助作用
建议你跳绳
一组100个 一共做20组 30分钟内做完就OK
建议一周2至3次 配合慢跑 爬坡都行
根据你身体情况而定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心率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懂心率才是跑步达人:如何找到跑步适宜心率
懂心率才是跑步达人:如何找到跑步适宜心率
请点击上方蓝字【 慧跑 】关注我们,轻如羽↑ ↑ ↑跑无伤心率是大众评价跑步强度的最客观指标,拥有一块心率手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跑者的标配,了解了心率,基本上你也算明白什么是科学跑步。一、最大心率百分比是衡量运动强度的最常用方法计算运动时适宜心率最常用的方法是取最大心率百分比(%HRmax)如何计算一名 35 岁跑友 75% 最大心率呢?1、首先计算该跑友最大心率=220-35=185 次 / 分2、接下来计算该跑友目标心率=185 × 75%=139 次 / 分75% 最大心率通常被认为是燃脂的最佳心率,这就意味着该跑友在跑步时应当将自己的心率控制在 139 次 / 分左右。当然,不同的心率范围对应不同的训练目标,如下图所示。不同最大心率百分比对应不同运动目标对于跑友而言,不同心率实质是对应不同配速的跑步训练,如果你是一名认真准备马拉松、希望 PB 的选手,那么强烈建议你要按照不同配速所对应心率进行训练,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你的能力。用心率控制不同跑法的适宜配速二、计算运动时适宜心率是否需要考虑安静心率呢?如果采用最大心率百分比计算运动时适宜心率,那么不同个体只要年龄相同,计算出来的运动时目标心率就是完全相同的,而其实每个人的运动能力、体质都是不同的。举个例子,年龄相同的甲乙两人,甲运动能力好,心跳跳到 150 次 / 分,可能还觉得很轻松,而乙呢,平时很少运动,心率达到 150 次 / 分可能就已经感觉很喘很累了。因此,仅仅用最大心率百分比计算运动时目标心率可能存在一定误差,有没有更好的考虑个人实际能力的心率计算方式呢?有啊!这就是大名鼎鼎的 Karvonen 计算公式,该公式不仅考虑最大心率,还考虑了安静心率,而安静心率往往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运动能力。三、运用 Karvonen 公式计算运动时目标心率我们来看一下 Karvonen 公式是如何计算运动时适宜心率的。第一步:计算你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第二步:计算你的心率储备: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第三步:计算运动时目标心率:目标心率=储备心率 × 某个百分比 %+安静心率,这个百分比的具体数字根据不同运动目的制定。例我们来举两个例子看一下例子 1:跑者甲年龄 20 岁,安静心率为 60 次 / 分,我们计算其轻松跑的最佳心率,轻松跑一般为心率储备的 60%第一步:计算最大心率:220-20=200 次 / 分第二步:计算心率储备:200-60=140 次 / 分第三步:计算运动时目标心率:140 × 60%+60=144 次 / 分例子 2:普通人乙 20 岁,安静心率为 80 次 / 分,我们同样计算其轻松跑的最佳心率第二步:计算心率储备:200-80=120 次 / 分第三步:计算运动时目标心率:120 × 60%+80=152 次 / 分从甲和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两人年龄相同,但由于乙安静心率较高,所以轻松跑的目标心率也较高,达到 152 次 / 分;而甲由于安静心率较低,所以轻松跑的目标心率为 144 次 / 分,也就是说由于乙安静心率高,使得其在运动时心率上升更快一些,所以目标心率更高。三、Karvonen 公式的悖论跑友们也许都知道一个常识,经常运动的人安静心率较低,而缺乏运动的人则安静心率较高,这是运动带来的心脏节省化体现,那么前文所说的乙由于缺乏运动,安静心率较高,这样采用 Karvonen 公式计算得到的运动时目标心率反而较高,这样合理吗?事实上,缺乏锻炼的人一旦运动,心率上升更快,同时承受高心率的能力更弱,而甲由于经常运动,安静心率较低,其轻松跑时目标心率较低,较符合其本人实际情况,当然甲在跑得较快时,承受高心率的能力也比乙更强一些。综上所述,根据 Karvonen 公式计算得到的目标心率,对于运动人群来说是合理的,但对于缺乏运动的人群来说,Karvonen 公式可能会高估心率,也就是说如果小白刚开始运动,按照 Karvonen 公式计算得到的心率可能偏高,跑起来会比较吃力。安静心率不同造成 Karvonen 公式计算出来的轻松跑目标心率不同当然,这并不是说 Karvonen 公式有问题,而是说根据不同人群,我们要采用不同心率储备百分比进行目标心率计算,而不是都规定必须达到百分之多少心率才算有效。四、用储备心率概念计算不同运动区间目标心率Karvonen 公式的本质是同时考虑最大心率和安静心率,这样就可以有效计算跑步时心率储备空间,并且在安静心率基础上去计算运动时的目标心率,这样就比直接应用最大心率百分比更合理一些。心率储备百分比的含义运用心率储备计算运动时目标心率五、其实最大心率不是 220 减年龄那么简单最大心率当然只会出现在极限强度剧烈运动时,它是你本人能够达到的心率最大值。通常用 220 减去年龄推算,比如 20 岁的小伙子最大心率是 200 次 / 分,而 40 岁的中年人最大心率则下降至 180 次 / 分。但是 220 减去年龄这种看似简单的计算方式其实对于个体来说误差极大,因为这是基于人群的平均最大心率推算出的结果,对于群体评价是正确的,但并不适合个体评价。事实上,最大心率存在很大个体差异。通常情况下,最大心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这是心脏功能逐步衰退的表现,而经常锻炼者,比如跑友正是因为长期坚持跑步,最大心率下降更为缓慢,甚至不下降,也就是说一个 40 岁的跑者最大心率可能不是 180,而是 190 甚至 200,换句话说经常锻炼者可以长期保持心率,不会随年龄增长下降,这恰恰是心脏功能良好的表现。六、对于跑友,既要了解自己最大心率,又要了解安静心率在跑步中关心自己心率,这本身就是成熟跑者的做法,但由于个体安静心率和最大心率差异较大,仅仅看运动时心率容易导致对运动强度的误判,因为运动时的心率其实是受到安静心率和最大心率影响的。有些跑者心率比较高,但如果感觉并不是很累,那么有可能是最大心率较高的表现,而有些跑者在心率比较低时就比较累,那么可能是疲劳,也有可能是最大心率上不去。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之间的心率储备空间,它其实代表了你从安静状态到极限运动状态,心率能够上升的空间。具体来说,同样甲乙两个人,年龄都是 40 岁,甲经常锻炼是资深跑者,而乙是伏案久坐缺乏运动人群。甲由于经常锻炼,安静心率为 55,最大心率为 195,那么甲的心率储备就是 195-55=140,而乙安静心率为 75,最大心率为 175,那么乙的心率储备就仅仅只有 175-75=100。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甲从安静状态到极限强度,心率可以上升 140 次,而乙只能上升 100 次,两人如果同时运动,当乙的心率上升了 100 次之后就完全筋疲力尽,而甲在此时还能再上升 40 次,同时可以预见的是,乙在运动时心跳上升更快,而甲上升更慢。或者说,在同等强度下,乙的心跳比甲要更快。七、总结跑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运动时的心率,一种是根据最大心率百分比,一种是通过心率储备百分比,心率储备百分比考虑了安静心率,相对更合理一些,无论哪种方式,准确评估自己安静心率和最大心率都是必要的。你可能还喜欢:●
—— end ——" 轻如羽
跑无伤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大家都在看注册花火通行证,没有账号
智能硬件分类
可穿戴设备
  手腕式心率检测仪到底准不准?对于这一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的,其实小编也非常想知道,既然想知道,那么久自己动手试试看吧。  我们选出了两名测试者对市面上的三种腕式心脏监测仪进行测试,并将数据转化为了二十四份图表。通过这些图表,我们得到了关于这些腕式监测仪的第一手信息。市面上的腕式心脏监测仪真的能做到精确无误吗?我们真的可以高枕无忧吗?这些信息将帮助我们回答这些问题。  内置不间断心率监测功能的手表在今年不出意外地在人群中掀起了一股狂热。以往的胸带式监测仪在运动后就会和汗水混杂在一起发出一股臭烘烘的味道,而腕式手表监测仪则另辟蹊径,只要持续对准你的手腕,它就能清晰的检测到你血液的流动。这种设计既方便又机智。此外,如果你的静止心率正在慢慢下降(这是身体健康的标志),腕式监测仪经过一定时间的监测后,也会发现这一状况并告知于你,你说不定还能因此得到额外的动力。  但是看到这儿,问题就来了。这种新型腕式监测仪的监测,它得到的数据真的是精确无误的吗?请重视这个问题,因为如果它的数据不精确,那么我们的日常锻炼根本就毫无意义。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精确传感的检测仪?  心率锻炼的关键在于,你不能一直都在一个心率区间里锻炼,你得在不同的心率区间中锻炼自己(心率区间指你当前心率与你最大心率的百分比,运动时心率区间不一样,运动的状态和效果就不一样)。在不同的心率区间中运动,身体就会产生不同的新陈代谢通道,并以此影响肌肉中酶的数量。所以,在不同区间中的锻炼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的影响。  没搞懂?那举个例子,有氧心率区间一般是你最大心率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之间,在这个区间中锻炼一般被认为有利于强化心脑血管的健康。只需要知道你的年龄,就可以用公式估算出你的最大心率。不过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误差还是挺大的。要想得到精确的最大心率,你可以去做一个专业的检测,不过由于这种检测包括很多麻烦的检测程序,所以我不太推荐去做。  如果你能实时看到你自己的心率区间,你就可以根据你的心率区间数据来安排不同的锻炼。如果你的检测仪得到的实时心率数据是精确的,那么这样的锻炼就可以让你的身体在不超负荷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健康水平。  胸带式心率监测仪市场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为了得到精确的实时心率区间数据,它会捕捉在心肌中传送的电信号。根据健身设备品牌Garmin、Polar、Sunnto的测试,这种方法所提供的数据被认为是准确无误的。所以胸带式监测仪能够让人们在不同的心率区间中高效率地锻炼自己。  至于腕式心率检测仪的精确性,人们至今还众说纷纭。  腕式心率检测仪的制造商们是怎么测试产品的精确性的?  一些主流企业,包括当下颇有人气的Mio公司,都向公众公开了其对检测仪进行的精确度测试,这些测试的结果大多数都是积极的。但是我们却发现,这些测试的测试对象大多都不是检测仪,而是检测仪中内置的传感器。换句话说,是将检测仪中的传感器取出来并对传感器单独进行测试。这种测试的结果当然是不可靠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传感器会被精心保存在无光无震的检测仪内部,所以现实中的检测精度可能并没有测试中的精度那么高。  另外,虽然这些测试中大多都包含了跑动心率数据测试,但是测试中选择的跑动速度却远远低于现实中用户可能跑动的速度。  更糟的是,除了跑步,这些测试得到的心率数据大多都是在步行,漫步状态下得到的,而大多数用户却很少将检测仪用来检测自己步行或者漫步下的心率。  从我们发现的这些证据来看,腕式心率检测仪的精度可能要大打折扣。  对腕式和胸带式心律检测仪的大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想要知道市面上最新款且带有心率检测功能的腕式手表到底有多牛。我们这次的实验是“单人可穿戴设备大盘点”这篇文章的跟进实验。在我们的专属测试调查中,我们会继承那篇文章中提到的标准。  这些检测仪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真的可靠?为了得到答案,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个测试。我们选出了两个测试者,每一个测试者的身上会配戴一个腕式检测仪和一个胸带式检测仪。请注意,试验中这两个测试者用到的胸带式心率检测仪都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被我们确认为足够精确的仪器,也就是说这里的胸带式心率检测仪所得出的数据是绝对正确的。  我们为什么会选两位测试者来进行测试呢?一位不就够了吗?我们是这样打算的,不同的人跑步的心率是不同的,我们在测试中会让检测仪检测不同的心率,以此来确认检测仪的真正精确度。  一号测试者,也就是笔者我,每周跑15-20英里左右。虽然我跑步速度很慢,但我的心脏却在跑动过程中跳得很快。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其实很常见,因为在现实中,即使是一般的跑步也会使你的心率上升到150,差不多快超过有氧心率区间了。我在实验中将佩戴三款不同的腕式检测仪,还会戴上一副Sunnto的胸带式检测仪(Ambit3
Run)。  二号测试者是Paul
Radford,一位超级马拉松(一种长跑运动竞赛,距离超过42.195公里的标准马拉松)运动员,他曾经获得过五次超级马拉松比赛冠军,并打破过四次赛会纪录。不过自从2011年后,他就没跑进过前十了。他每周会跑80英里左右,跑动时平均心率在114左右。他会在试验中使用Polar
V800胸带式检测仪作为实验比较对象。  Sean
Radford,Paul之弟,会分析并研究我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Sean是一位医师,同时也是一位跑步爱好者。他也是TrainAsOne设备的发明者,TrainAsOne是一款跑步辅助设备,用户能将自己可穿戴设备中的数据上传到TrainAsOne当中,TAO会利用这些数据,为用户设计出一套用户专属的跑步训练计划,不过现在的TAO仍然处于测试阶段。他在评估锻炼计划方面颇有造诣,能一眼看出一个训练计划是否对用户有帮助。他还读过大量的医疗报告并对大多数健身设备了如指掌。  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实验,我们在杂志上发表了我们的实验图表。这些实验图表都是在我们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转化而成的。图表中列出了各种心率数据,读者们能清楚看到腕式检测仪和胸带式检测仪的数据有所出入。  当然啦,我们的实验还不够严谨,真正想要科学的研究这两者的差别还需要更多的测试者。除此之外,想要得到更加严谨的实验结果,实验中还必须使用医用设备来记录数据,将跑步机上的跑步数据拿来做对比等等。我们的实验虽然都没有满足这些要求,但是至少是部分模拟了跑步者的真实情况。这一切都看读者自己了,我们的试验结果到底是真是假就由读者们自己决定吧。  Adidas miCoach Smart Run  第一个接受我们测试的腕式检测仪是Adidas出品的Micoah smart
RUN。这款腕式略重,戴在手上会感觉很沉,它的表带呈白色。整体外观设计感觉十分平庸,虽然它的显示屏界面略显冗杂,但由于屏幕较大,所以界面显示倒也一目了然。  下面是这款设备的优点。SmartRun跟Adidas出品的其他穿戴设备一样,内置的传感器都是使用Mio公司生产的不间断性光学心率检测传感器。Mio公司CEO
Dickinson对自家的这款传感器赞不绝口,称赞它是同类传感器中的翘楚,比Fitbit之类的传感器精确到不知道哪儿去了。无独有偶,Garmin公司刚出道时所设计的第一款腕式心率检测仪,Forerunnner
225,内置的也是这一款传感器。不得不说,这款传感器确实深受好评。  Garmin Forerunner 225  在我们的实验完成之后,我们又邀请了跑步爱好者Kieran Alger为我们测评内置了MIo传感器的腕式检测仪Forerunner
225。Kieran发现,在测试过程中,Forerunner225腕式心率测试仪提供的心率数据和Polar
M400胸带式心率检测仪提供的数据始终有每分钟3-5次的出入。你在图表中也能清楚的看到这个差距。  又回到Smart Run上面来,在记录我这种程度的跑动心率时(每分钟150上下),Smart
Run可以说做到了准确无误。在测试的大部分(90%的时间)时间段中,Smart
Run都能准确忠实的记录下我的心率,即使是有出入,误差也在每分钟5次以内。这种程度的误差是可以忽略的。毫无疑问,拥有这种精度的腕式检测仪是可以完美替代胸带式检测仪的。  不过,Smart
Run在记录Paul这种程度的心率时(每分钟114上下)的出入就有点大了。虽然SmartRun在测试时间的大部分时间段(86%的时间)都能准确的记录下心率,但是在测试中SmartRun会有极小概率(大约占测试时间的百分之一)会出现极大的偏差(误差达到了两个心率区间)。作为一款专门为跑步而设计的设备,这种程度的误差可以称得上是处于失灵状态了。不过除开这种失误,平均10%-14%这样的误差对于一般的跑步爱好者来说不算太大,已经能够说服他们丢掉胸带式投向腕式检测仪的怀抱了。但是对于一些更高要求,或者精度要求更完美的跑步者来说还远远不够。  Basis Peak  下一个接受我们测试的腕式检测仪是Basis
Peak。这款检测仪十分全能,不仅能监测你跑步时的心率,还能监测你日常生活中每一分每一秒的心率,就连睡觉时也不例外。虽然产品整体外观是否美观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的,但是这款仪器的外观设计在我们看来还是太寒碜了点。整体设计也非常平庸。此外,可能由于是basis
Peak这款仪器把自己定位成全天候心率监测仪的缘故,这款仪器在跑步时为跑步者提供的心率数据十分粗略,缺少很多跑步者想要了解的关键信息。  basis公司表示,他们这款检测仪内置了特殊的光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运作原理十分特殊,能全天24小时持续不断监测心率情况。basis公司还声称,这种传感器是在通过其公司内部测试后才投入使用的,测试结果也马上会被第三方认证。  那么使用了这款传感器的basisPeak到底能不能准确的记录心率呢?答案是:不行。在记录我的心率时,basisPeak只能在百分之七十的时间段内做到准确无误,而且会有小的概率(大概占测试时间的百分之二)出现高达两个心率区间的数据误差。在整个心率准确度测试中,该仪器的心率读数一直在变,平均下来一分钟大概有10次左右的误差。  不过在测试Paul的心率时,basisPeak的精确度还差强人意。虽然仪器花了很久才检测到Paul正在跑步并且一开始的心率数据误差达到了每分钟18次。顺便说一句,这款仪器并不需要你在跑步前自己去启动,它拥有自动检测功能,能自动检测到你的跑动并开始记录数据。不过一旦仪器检测到你正在跑步,它的准确度也就提升了,在百分之七十五的测试时间段内,仪器都能准确地记录下Paul的心率而且误差始终保持在每分钟5次上下。不过即使是这样,Paul和我都不太满意,认为这款仪器还是无法取代胸带式检测仪。  Fitbit Surge  Fitbit Surge是我们最后测试的腕式心率监测仪。  这款检测仪的外观在我们检测的三款检测仪当中是最有美感的。不过也略有瑕疵,那就是显示屏略小,所以屏幕上能显示出来的信息很少。当跑步者处于跑动状态时,这也许会让他们很难看清屏幕上的显示。虽然这款仪器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不过还是老问题,精确度还存疑。  这款设备使用了Fitbit独创的PurePulse技术来检测心率,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世界上最好的可穿戴检测仪–Fitbit Charge
HR也是使用的这种技术来检测心率。我们原本也想使用Charge HR来作为这次检测实验的对象,但是由于我们拿不到Charge
HR的全部数据,所以不得已才使用Surge来做这次测试。  那surge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我跑了快5分钟,Surge才开始记录我的心率,效果也不太理想,只有在77%的时间段内Surge才能记录下精确的心率数据。  而在记录Paul的心率数据时,Surge完成得要比记录我时略好。虽然在Paul开始跑步八分钟后,检测仪才开始记录数据,但是它记录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在大概有82%的时间段内,Surge记录下的数据都是精确无误的。  还是得使用胸带式检测仪?  我们之前就说过,这次的试验不是科研试验,所以不太严谨。如果想得到更加严谨的结果,那么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试验来验证我们的结果。我们的结论是,这三款腕式心率监测仪的数据精确度都比不上胸带式心率监测仪。这三款仪器当中,精确度最高的是内置有MIO传感器的ADIDAS
micoach,不过它记录到的数据跟胸带式心率监测仪相比还仍有10%的误差。  为什么呢?为什么这三款腕式检测仪的精度都远远比不上胸带式呢?其实通过我们的实验,我们就能看出端倪。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腕式检测仪似乎不太适合检测你跑步时的心率。它在你没有跑步或者处于慢跑状态下测到的心率明显比跑步时测到的心率要更加精确。  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我们认为,很有可能是跑动中手臂的摆动会影响到腕式检测仪的精度。一般来说,你的跑步速度越快,你手臂摆动的频率就越快。如果你的手臂摆动过快,那么戴在你手腕上的检测仪就会不停的移动位置,亦或是传感器就无法清晰的检测到你血液的流动,这两者都有可能降低心率数据的精度。  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腕式检测仪佩戴的太紧或者太松。这个问题虽然看上去不值一提,但是失之千里差若毫厘,在跑动过程中这个问题就可能会被无限的放大。我们也许会遵照说明书的指示,正确的佩戴上腕式检测仪,但是有一个疏忽,将表系得太紧或者太松,也许也会影响精度。  以上就是我们对腕式检测仪精度差的一些合理猜测,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是更值得大家深思的。为什么在测试中,当我和Paul使用同一种腕式检测仪时,产生的误差却不相同?使用同一种仪器测量的话,误差应该是相同的吧。这的确是个问题,我们在想,也许是我和Paul平均心率的不同导致了这一结果。在这三款仪器中,有两款–Fitbit和BasisPeak在测量Paul的心率(他的平均心率比我更低)这样的低心率人群时,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而Adidas的Micoach则正好相反,它在测试我这样的高心率人群时,得到的数据更精确。除此之外,我和Paul手腕形状的不同也可能导致这一结果。  我们之前就说过,如果检测仪中内置了MIO公司的传感器的话,那么检测仪记录下的数据就有可能更加精确。  我们的最后裁定就是,如果你一心想要离开胸带式检测仪的怀抱且对10-15%的数据误差无动于衷的话,那AdidasMicoach无疑是你最好的选择。此外,使用同类传感器并且刚才也经过我们测试的Garmin
ForeRunner225也是可以考虑的。  如果你现在只是想买一个跑步用的手表并且不在乎这手表能不能监测到准确心率,这样的话,这三款设备都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在你跑步时,他们都能为你提供一个大致正确的心率数据。不过,如果你是想要知道精确的跑步实时心率区间数据并以此来安排你的锻炼项目,或者你是处女座就是想要得到十分精确的数据,那么我们就不推荐你去买这三款设备了。我们的研究师Sean最后认为,消费者还是要对这些腕式心率监测仪持有保留态度,反正他自己认为现在市场上的腕式检测仪根本无法满足专业跑步者的要求。  换句话说,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你还是得在跑步时缠上那弹性十足却又散发汗臭的胸带式心率检测仪了。  虽然不喜欢,其实不仅仅是你不喜欢,小编我也不喜欢,但是没办法,还能有什么比这个更加准确的办法吗?同样是可穿戴设备,为什么手环就这么不争气?小编也是醉了。
花火网微信公众号huahuozhineng;欢迎打开微信点击添加好友搜索我们的公众帐号,关注我们!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花火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跑步心率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