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传统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的“松”到底是怎么会事

浅谈传统太极拳基本功 - 天下武林网
&当前位置:>> 正文
浅谈传统太极拳基本功
来源: 作者:
双击鼠标滚 字体:[
太极拳的基本功是人们在太极拳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活动能力,是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协调等身体素质的综合反映。太极拳基本功扎实与否,直接 影响到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内外有别的传统太极拳教学中,基本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热身基本功,第二类是辅助功法,第三类是门内传授功法。最后一类基本功按 师训是不宜公开的。   练拳前,身体的筋、骨、肉相对比较僵硬,所以要对手、肩、胯、腿等部位的关节、肌肉、韧带进行放松、拉长、柔活练习,使身体变为松、柔、软的 状态,练起拳来就会觉得顺遂、流畅。这种练法有利于人体血气和顺,亦能提高练拳的舒适度,可以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练拳前的热身准备活动,虽然比不上门内 功法重要,但也是修炼太极拳技艺必需练习的基本功之一。   太极拳的辅助功法是介于热身基本功与门内传授功法的中间功课,是对拳架、推手、散手训练的补充,有单练、对练两种,是太极拳的基础功夫之一。 杨式太极拳名师李光昭说:&杨家自己练拳是要&势&而不重&式&,这才是内家拳的根本。&武术圈有句话说:&千招熟不如一招精。&拳谚说:&练拳不练功, 到老一场空。&用有限的时间专练较为实用的拳势动作,对提高太极拳技艺有较大帮助。   门内传授功法包括桩功、胯功、呼吸功等,含金量较高,与很多书本、市面的教学影碟、网络视频公开的练法有所不同。在传统太极拳的功课中,从热 身基本功(手、腰、腿、脚的拉筋、伸骨、活络等)到内传功法(桩功、胯功、击打功等),有很多东西要学练,但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较快,很多人难以系统 完整地学练。五桩(平行并立步桩、马步桩、弓步桩、虚步桩、根劲桩)、六胯(托胯、开胯、落胯、塌胯、坐胯、扣胯)、三步(前进太极步、后退太极步、横走 太极步)是传统太极拳基本功重中之重,宜重点体悟,在小成阶段内安排的练习时间要多于拳架套路。前辈说:一举手一投足皆是太极。把太极内涵注入动作,动作 到位,身上自然有功夫。拳架是太极功夫的载体,如缺失太极内涵,拳架练得再优美也只能是花拳绣腿,只是太极操而已。   桩功是传统太极拳运动中非常重要的功法之一,为历代拳家所重视,故有&入门须站三年桩,百练不如一站&之说。杨式太极拳的桩功有动桩、静桩两 种,练到动由静生、动静互根。桩功分为门内秘传和门外教学的两种练法,传授中内外有别。桩功在养生中蓄精、培气、养神,在技击中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以静 待动、化打合一、因敌而变。   内家拳界有&宁传十手拳,不传一手胯&的说法,将胯功的练法和用法当作珍贵的看家功夫,不肯轻易传人。太极拳名家郑悟清说:&太极拳一切动作 的变化莫测全依赖胯的动作,以胯根为主宰,牵连发动全身运动。&胯的重要性体现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从人体结构上 说,&腰隙&是指腰椎与胯骨的契合处,此处轻微的变换不仅是重心的转换或调整,而且是发劲的源泉。   门内传授功法需要言传身教的授拳方式。太极拳是内家拳,有看得见的形体动作,亦有不易观察的内功运行,有些内传基本功练法是如何具体运作的, 用文字词句来描述表达难度很大,故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在传授时难免有某些细节内容文不达意,所以学生在聆听了明师的指导讲解后,还应该在明师 的同意后,用手抚摸一下明师示范动作时骨、筋、肉、皮的变化,只有采用这种学习方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比较明白。很多太极拳爱好者不懂言传身教的道理,只 是买来名师的影像、书本进行模仿练习,这样非但达不到健身的效果,太极拳的功夫境界更是无从说起,即使是对身体健康有微薄之效,他们也不可能真正懂得太极 拳,更谈不上进入太极拳之门。明师亲传的弟子也不可能个个练出功夫,仅凭自悟者怎么可能明拳理?言传身教绝不是影音产品所能代替的。   有人根据&拳架就是活步桩&这句话而不赞成练站桩,也不练其他基本功,只练拳架。不错,就某种层次来说,拳架是活步桩,而且是太极拳的主干, 但&拳架就是活步桩&这句话的前题是要有基本功作基础。基础牢固了,有了步桩合一的功夫,练拳架就会水到渠成。如果太极步的基本功没练对或没到位,&拳架 是活步桩&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就太极拳而言,要先练出整劲,进一步再将整劲练活。内劲的基础劲是人体的筋产生的劲,筋的劲有感知,有弹性。筋在松的状态下伸长是养筋劲为弹 簧劲,骨在松的状态下加意感收缩使内气入骨为沉劲,松沉劲由脚底贯穿所有关节骨骼直达末梢为通劲。这些内劲与松功有很大关系,因此放松也是太极拳的基本 功,是太极拳修炼的第一关,即所谓扎根功夫。评判一个人太极拳功夫如何,首先要看他放松的功夫如何。没有松柔,就没有太极拳特有的味道。无论哪一派、哪一 式太极拳,都对放松非常重视。桩沉、下盘稳固的实脚,如果膝盖不大受力,是为松膝、松胯;如果化劲、发劲腰不大受力,是为松腰。如体悟不到这样的松膝、松 胯、松腰,那就得在有关基本功中找答案。   学太极拳好比读书上学,有小学、中学、大学之分,各阶段学习的内容不同,重点也不一样。一层功夫一层拳理,一层功夫一层技艺。初学拳,就相当 于初进小学读书,特别要抓好基础功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提高技艺打牢基础。如果从事竞技性的推手或散打练习,就必须在练习拳架和推手之外,再练习 身体及身体主要部位的基本功夫和辅助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在推手或散打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现在,一些人把太极拳看成了健身操,他们看中的不是太极拳的武术本性,而只是健身功效,因此轻视基本功而重视太极拳套路,认为只要把太极拳套 路动作比画一番,就能起到良好的健身功效。其实不然。若是&打拳不练功&,习练&健身太极拳&者会因筋骨僵硬、经脉不畅而有碍气血的运行和充盛,从而削弱 了太极拳的健身实效。现代城市工作之人因久坐而血气循环差,如果不把筋骨拉开就直接蹲桩,不仅效果很差,说不定还会蹲出毛病。部分太极拳爱好者筋骨脆弱缺 乏韧性,会有碍内劲的产生和蓄发质量。因此每天练太极拳套路以前,必须先练基本功,把平时不运动时多余的储存在内脏之中的气血调动出来,打开血脉的关口, 使内脏兴奋起来,以进入精、气、神高速运转的习武状态,使筋骨兴奋起来,以进入踢、打、摔、拿拳势动作的工作状态。   只有把人体的四肢百骸都活动开,使气血能运到梢节末端细小的指(趾)尖,才能在拳式动作的过程中领悟到太极拳拳论所说的&用意(意气相随)不 用力(拙力)&的真谛。有了基本功练习,肌肉有力,韧带有弹性,关节更加灵活,全身骨架更加稳固,在闪展腾挪复杂的套路动作演练过程中,才可以起到防止软 组织拉伤和关节扭伤的保护作用。   手指有麻木感,首先是因为肩、肘、腕、掌、指的关节没有放松,其次是因为自身气血不旺而造成的气血不畅、梢节供血不足。此时应尽量放松去做动 作,实在忍受不了可以换另一只手做。这种现象以后会逐渐好转,初练时有麻木感是正常的。肩膀酸痛、腰腿酸痛等,也是因为筋骨强度不够造成的。初学基本功 者,要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身体的改变,会出现酸、麻、胀的筋骨锻炼反应,此时要咬紧牙关挺过去。初学者的脉络细小,气血运行不畅,丹田元气储备不足,所以 练功后身体会觉得特别疲倦,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随着习练时间的延长,身体经过基本功的千锤百炼后就会逐渐由&铁&(软)变成&钢&(坚),就会使筋骨和 脏腑发生质的改变,到那时练功中非但没有了酸、麻、胀的疲倦之感,还会出现真气旺盛、脑神清爽、内气鼓荡而顺畅的美妙拳境。   在此提醒古稀之年的太极拳爱好者注意,要确保基本功锻炼时身体各部位的安全,防止跌伤,稳健为重,应删掉难度大的动作,如&涮腰&,或降低动作难度,如做&前俯腰&时腰只要弯过水平线就行了,不要像年轻人那样把脸贴在小腿上,以免大量的血液涌向头部而诱发脑血管意外。   伸筋拔骨、拉长四肢,是练习太极拳的热身基本功,万不可强化激烈进行,更须长久坚持,根据疼痛感的大小掌握好分寸,切记&疼长,麻抽,酸别练&。   有些人练习基本功时总想找丹田、气感、意感,这样会导致胸腹部不适、憋气等等。初学太极拳须知必要的拳理与概念,练功之事首在认识,理解对路唯练而已。先对这些基础的概念有个了解,但是不必强求,只要按照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一点点去练,这些感觉自然会水到渠成。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淘宝旺旺: MSN:
咨询电话: &&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太极拳视频 浅谈如何理解太极拳的松字
责编:宋辉
发表时间: 09:23
  &松&字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是经常被提到的,它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当中,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们要想学习太极拳的精髓,就得从&松&字入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谈谈太极拳的&松&字该如何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松&字在太极拳中的意义,可谓是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好好掌握关于&松&的要领。
  松是太极拳的生命线,是登堂入室的基本功,&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末事耳!&,所以练太极拳必须把松放在第一位。
  练太极拳的任务就是修炼自身,感悟自身,要求精神内敛,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思想意识完全集中在自己身上。
  太极拳注重修身养性,练习的时候需要摒弃杂念,让自己处于一种松静的状态。
  每次转换都注意从最有引动作用和松意扩散作用的一点(一般是实脚侧胯底)松起,按点、线、面、体的顺序扩散松意,像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一石子,让放松的波纹一层一层地扩散。
  尽量通过放松清除一路的僵硬障碍,让松意一路走得顺畅,逐渐有序地到达肢体所有部位,从而按要求把肢体动作引出来。
  这种满身能跑的松意,就是所说的&骨外肉内的流动物&,就是常说的内气。
  关于内气的概念,相信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起来比较笼统,对于这,我们需要学会感受。
  内气的实质就是松出来的感觉,是因松而释放出来的生命能量,是因松而引入体内的地心引力、地面反作用力以及空气阴力,是体外的&宇宙争力&与体内的&浑元争力&相互融合的产物。
  肌体顺着以地心引力为主的这两种争力有序放松,血脉流通了,就有气感了。哪里有气的流动感,说明是放松了;哪里没有气的流动感,说明还需要进一步放松。
  应当把&以心行气&理解为&以心行松&,把&以气运身&理解为&以松运身&,松意走到哪里,那里就产生相应的运动。常说&意到、气到、劲到&,实际是&意到、松到、劲到&;&气为劲体、劲为气用&,实际是&松为劲体,劲为松用&。说到底,气是松出来的感觉,劲是松出来的动力,肢体动作是松出来的可见形象。
  在行拳用意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可将松、气、劲看作是一种东西,是一种东西的不同侧面。但是,如果把心意放在气上,比较抽象、神秘、难以捉摸,所以&在气则滞&。
  如果把心意放在劲上,容易用力,引起僵硬;如果把心意放在松上,意境更开阔、更通神,更显活力、更生气势。松比气与劲的作用更深刻、更广泛,更好掌控、发挥,一松就体展心舒,一松就能放开气势,一松就能显现出太极拳的独特神韵。
  松是无为而为,松是原动力,松是太极拳的生命。有松即活,无松即死。
  练太极拳要用松贯彻动作要领,用松引导肢体动作,用松技击,用松表演,用松舒畅身心,用松强身健体,用松体会拳中的文化内涵,用松的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
  松是功夫,松是艺术。只有松得更好,没有松得最好。
  松是无止境的,值得一生琢磨、品味。松又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干扰。练太极拳要排除&松紧结合&的干扰,静下心来练松功。松功一通,无所不通。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推荐:
西洋参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西洋参泡水喝的禁忌有哪些...
大麦茶是中国、日本、韩国等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清...
金桔从个头上算有大、小之分,从口味上有咸、冰糖之分...
铁皮枫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材,它的口味清香,富含...
大家对于花椒应该都比较熟悉,因为它是生活中经常用到...
大家对于花椒应该都比较熟悉,因为它是生活中经常用到...
太极拳精选
说到太极拳流派,我们不得不提到陈氏太极拳,陈氏太...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练习太极拳要掌握一定...
太极拳的特点是用意不用力,而意、气、神是打太极拳...
众所周知,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但是您了解八极...
太极拳与未来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强...
推荐太极拳
太极加油站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9|回复: 5
谈谈太极拳的放松
习练太极拳,谁都知道放松最重要,要不然,谈放松的文章不会汗牛充栋,文章多未必是好事,初学者这里看看那里看看,越看越玄,无所适从了,迷失本性了!
& & 其实,放松就是多练,认真地练的遍数多了,累了,动作熟练了,身体就自然放松了!拳言说:“拳打万遍,神理自现。”好比寓言《熟能生巧》,买油的老头用油提子朝瓶子里注油时,动作不熟练,身体不放松,油不撒出来才是怪事!
& & 练拳就是要多练勤练,动作熟了,豁然贯通了,僵劲累没有了,人,自然就放松了。
练拳就是要多练勤练,动作熟了,豁然贯通了,僵劲累没有了,人,自然就放松了。
不错。顶一个
拳架动作如果不正确,就是练上上亿遍,也不会有很大作用。只要方法对,才快放松。
Powered by 您现在的位置:&&>>&&>>&&>>&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正文
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
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
作者/编辑:心得体会
  []一、练太极拳的感受与杨氏太极拳结缘已有一年多了,。太极给我的打开了一扇奇妙的窗户,让我看到了以前从没有见过的。一年多来随着身体和上的神奇,随着对太极拳理的不断领悟和实证,越练越感到太极拳奥妙无穷,越练越感到离不开太极拳。我原来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体质虚,容易感冒,一旦感冒咳嗽起来经常几个月好不了。的原因要经常,话多了就气力不足、上气不接下气。练了一段太极拳后明显感到底气足了很多,上课的声音都高了很多。一年中再不用吃长期咳嗽的苦了,有时稍微有点感冒,好起来也很快。以前站立、走经常着腰,可能是气血不足,自己还不觉得,老被家里人提醒。现在腰杆地挺得直直的,自己感觉似乎高了很多,显得精神多了。更有意思的是以前脸上经常长小&豆豆&,虽然早已不在,青春痘却还经常光顾。现在每天练拳出一身汗,体内气血流畅了、毒素排出来了,脸色红润皮肤光滑,青春似乎又回来了,而&痘&再也不回来了。看来练太极拳就能做到&只要青春不要痘&呢。人的身体好了,精力充沛,起来效率高,处理问题也更得心应手了。工作、生活感到轻松了,心情就好,整天开开心心的。在,同事被你的情绪感染,愿意与你交往;在家庭,往往家庭的女主人的心情引领着一家的气氛,女主人天天开心,家庭气氛就和和乐乐,和谐。反过来,家庭和谐了,工作顺手了,心情好了,又促使身体状况更加好转,形成了这样的良性循环。所以我说越练越喜欢太极拳、越练越离不开太极拳了。我常常会以的心想到我练太极拳以来的这些变化,心中充满:感谢命运让我在还不老的年纪就与太极拳结缘,太极将带给我未来更有质量的;感谢命运让我结识了教拳不倦、练拳不掇、拳品也好的太极刘,在他的认真教导、热心鼓励下我从最初的动作很僵硬、笨拙到渐渐自然流畅,对太极拳拳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感谢太极让我结交了众多的丰富、鲜明的太极拳友们,心胸、视野大大开阔了…因为练太极,有了、快乐、,所以我感觉:练太极真好!二、练太极拳的人们常说,太极拳是文化拳,是智慧拳,《》()。这是指太极拳蕴涵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饱含无穷的,需要我们在掌握拳架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去琢磨、去领悟。我练拳的时间不长,太极拳对我来说还是刚刚开始。但是我感觉到,对太极拳不能仅仅停留在练习这个层次,要练习、思考、领悟;思考、领悟、练习。几方面结合起来,慢慢积累、慢慢进步,逐渐达到较高境界。我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下面一些肤浅的思考和体会,写出来,请拳友们指正。(一)对太极拳的呼吸的理解有人说练太极拳时,要做到呼吸和动作相配合,动作开时呼气,动作收时吸气。刘老师说整个练习过程中要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了呼吸自然慢、匀、细长。我的体会是自然呼吸很好,如果太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动作容易呆滞,呼吸也容易不通畅,影响气血的运行。但是不讲求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并不是呼吸和动作之间没有配合。实际上呼吸是自然而然与身体动作进行配合的。而且配合身体动作的开合的,除了有口鼻的呼吸之外也有身体的呼吸,身体的这种呼吸体现为随着自然流畅的动作,身体的气息在体内和体表自由地流动、出入。我想我们如果按照拳理拳法不断正确地去练习,假以时日,全身气血非常通畅,就能达到这种呼吸和动作的自然配合了。另外,有人说气沉丹田就是要时时想到把气吸到丹田里。刘老师说要意守丹田。我对此的理解是:人体气的力量是随着练拳的时日慢慢积累增长的,不是一下子就会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所以,练拳的时候千万不要想着把气吸到丹田里,太执着于气沉丹田反而容易生出身体的毛病。只要从上精神上注意到气在丹田这个位置就行了。&意之所致,气之所致也。&时时注意到丹田,气就能慢慢聚集上去,然后慢慢做到气的鼓荡了。(二)对太极拳敛劲的理解有一天早上练完一遍拳后,刘老师对我说:&要注意动作要敛,既要撑开成圆形,又要有敛劲。&敛劲?老师短短的一句话,但是我琢磨了好久。这应该是个什么劲呢?在动作中怎么领会呢?几天前正好借了本老子的《经》,还没有怎么细读。晚上我随意拿起一翻,正好翻到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看了这一章,我心里似乎有个东西动了一下:难怪说太极拳是道家内家拳,原来祖师就是老子啊!老子说的这一段不正是太极拳的拳理吗?我又翻了几页,正巧又翻到一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太棒了!我一下子豁然开朗:老师说的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在技击中动作太露了就会暴露自己的缺陷而遭到对方的攻击。看来我只想着要尽量走圆形,动作有些太露了,所以老师要我敛一些。我理解这种敛劲还有松软中有紧的意思,如同橡皮筋,当拉长时,看似放松了实际中间有紧的筋条拉着,这个紧的筋条应该就是敛劲吧。有敛劲动作就不会太直、太张,就会如在中,虽有阻力但自然流畅。动作放长的时候如同橡皮筋,动作收回的时候,如同弹簧。我把这个理解又去问刘老师,老师回答:&动作出去时象推着千斤重,动作收回时象拉着橡皮筋。但是这些只是意念,形体还得松,松还得有下沉之意,所谓形松意紧也。&(三)对松的理解老师经常讲要松、松、松,杨氏太极的定型人杨澄浦老先生据说教拳时经常不说话,但是&松&字每天要讲上几百回。到底什么是松,松有什么好处?怎样才能松得干净呢?我想这是我们学拳的一个关键,学好拳架后,能不能进步,进一步学得好不好,就看你松得好不好,能不能松得彻底、松得干净。怎样才能放松呢?我的体会是:这种放松,第一步是在还没有开始练拳时就要在意念上、在心理上暗示自己要松下来;第二步是要做到肌肉、皮肤、骨节都放松,全身无处不放松。身心都放松了后才开始练拳的动作。在练的过程中也要始终保持松。练了一段时间后我又体会到这种放松的更进一步的层次是,应该象佛教所讲的那样:松即是空,万物皆空。空,就是放下,把一切---功名利禄、儿女妻子、乃至自己的身体这个臭皮囊都统统放下。太极大师郑曼青先生说过&练太极拳难,难就难在自己的意识挡住了自己的进步,没有办法打通,这是太极拳最难的关头。&只有把一切都放下才能彻底放松,只有完全舍弃自己才能征服对手。这就是太极拳说的只有做到松,才能做到&舍己从人&。松到一定程度,在技击中,任何一个力量一打过来,也到不了我身上,都空掉了,而我只要稍加一点力就能把人打出去。而从养生健身的角度,完全的放松也是极有利于健康的。我们可以结合人生的修养来练太极,把太极拳理用于生活中。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懂得松,懂得放下,懂得吃亏,中医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就是松、就是空、就是放下,就能带来健康,而健康就是人生的最大财富。琢磨太极拳、领悟太极拳理,把太极理论用于生活中,我想这恐怕是练太极的更大的收获吧。作者:admin MSN(中国网)
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2    〖预览〗学习陈氏太极拳心得  王美岭  最早接触太极拳是我还在上初一时,因为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在父亲的提议下,我报名参加运城陈正雷太极推广中心的暑假培训班,开始学习太极拳。  刚开始我以为太极拳是非常容易学的,因为在我的眼里太极拳动作轻缓,动作又简单,没有什么挑战性。但其实并不然,我跟随老师学习之后才发现,太极拳真的大有学问,它的每一式每一招都与阴阳紧密相关,所谓刚柔、内外、虚实、静动、松紧和圆方都是太极阴阳的具体表现,比如看似简单的太极起势就对全身上下有所要求:站立是否自然放松,意念如何走动等等,需要自己去慢慢地用心思悟,去体会。  因为自己没有一点功底,所以刚开始学习时感觉比较吃力,老师每次上课都会一个动作反复演示,细细讲解每个招式的要领,我也尽可能去模仿老师的动作,但即使这样,也经常是记得这招忘了下招,不能将动作连贯。听了老师的建议后,从网上找到相关视频,自己就可以在家中反复练习,就这样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我的太极拳突飞猛进,当时连父亲都没想到我会短时间内有如此快的进步。以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学习太极拳的心得:  我觉得学习太极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被各种琐事困扰,心态多多少少会有些浮躁,所以我认为能否将心收拢,将思绪抛开,注意呼吸和意念才是学习太极拳的一个大门槛。现代人练太……【】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3    〖预览〗
    商务谈判中,讨价还价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有时对方提出的要求或观点与自己相反或相差太远,这就需要拒绝、否定。但若拒绝、否定死板、武断甚至粗鲁,会伤害对方,使谈判出现僵局,导致生意失败。高明的拒绝否定应是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有理有节地进行,让双方都有回旋的余地,使双方达到成交的目的。   一、幽默拒绝法   无法满足对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在轻松诙谐的话语中设一个否定之间或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让对方听出弦外之音,既避免了对方的难堪,又转移了对方被拒绝的不快。某公司谈判代表故作轻松地说:“如果贵方坚持这个进价,请为我们准备过冬的衣服和食物,总不忍心让员工饿着肚子瑟瑟发抖地为你们干活吧!”&&& 某洗发水公司的产品经理,在抽检中发现有份量不足的产品,对方趁机以此为筹码不依不饶地讨价还价,该公司代表微笑着娓娓道来:“美国一专门为空降部队伞兵生产降落伞的军工厂,产品不合格率为万分之一,也就意味着一万名士兵将有一个在降落伞质量缺陷上牺牲,这是军方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他们在抽检产品时,让军工厂主要负责人亲自跳伞。据说从那以后,合格率为百分百。如果你们提货后能将那瓶份量不足的洗发水赠送给我,我将与公司负责人一同分享,这可是我公司成立8年以来首次碰到使用免费洗发水的好机会哟。”这样拒绝不仅转移了对方……【】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4    〖预览〗关于成立太极协会申请书&& 太极拳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并命名的传统拳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通过人民的长期锻炼实践证明太极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还能够健心,使人心态自然平和,预防心理疾病,所以太极拳既能健身又能健心。在国外太极拳被称为“不流汗”的体育运动,并有很多人学习太极拳。在大部分城市中还成立了许多太极拳研究所和太极拳社团,太极拳也成为高等教育院校的选修课本文来源于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习练太极的人越来越多,但青年人较少,是由于大部分青年人对太极不甚了解,对太极拳的学习存在误区,认为太极拳是老年和体弱者专门练习的拳术。实际上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精髓部分,是集技击、健身、养生于一身,终身学习,终身受益。为了让青年人了解太极拳,我们想组织太极协会,以宏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成立太极协会以后,我们要组织会员学习太极拳、太极剑等套路学习。组织每天进行太极拳演练,组织学术讲座,还会组织太极拳比赛以及不定期地请校内外太极拳名士前来指导授拳。通过这些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效率,同样也会给我校喜欢太极拳的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太极水平,促进我校的太极教学。 在成立太极协会之际,我们还将设立各个……【】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5    〖预览〗
  Theoretical basis of Qigong The human body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Gases form, food is digested, Qi and blood circulate, saliva secretes, waste material is discharged, the PH changes, and spiritual activity influences metabolisms, all happening continuously in response to the growth of lif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regards such physiological changes as results of fluctuations and changes in the flow and function of Qi which circulate throughout the body through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Qigong is a psychopneumatological exercise, drills posture, ……【】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6    〖预览〗
  中文名称: 皇太极
  性  别: 男
  朝  代: 清代
  生 卒 年:
  国  别: 中国
  生平简介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他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他促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 后金第二代君主,大清创建者。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在位十七年。……【】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7    〖预览〗老年大学太极专业联欢会主持词    尊敬的校领导,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我们安徽老年大学太极专业的全体师生在这里举行2013年年底联欢会。让我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用优美的扇舞金凤、剑若游龙、掌拳跌出、云手翻飞的招式来感受真情,共同庆祝即将到来的2014年!    我受老师及班长的委托,在这里主持今天的联欢会,感到十分荣幸。告诉大家,目前长寿有了新标准:100岁古来稀,90岁不稀奇,80岁、70岁还是小弟弟小妹妹。所以,在座的各位都还很年轻。让我衷心的祝愿兄弟姐妹们都能有出色的表演,活到老学到老,贵在参与,好不好!(全体回答:好!)    下面,联欢会正式开始。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校领导致辞!--感谢领导致辞!    让我们有请班主任给大家做学期总结讲话!--感谢班主任,谢谢!    现在,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指导老师--*老师给大家做指导好不好!--谢谢老师,您辛苦啦!掌声感谢!    在平时的训练中,最辛苦的是班长对不对?那我们请*班长给大家讲话!欢迎!--谢谢班长语重心长的嘱咐!    接下来,各班级及个人的表演将开始了,希望有节目的人员提前做好准备。我将在报本节目的同时,提醒下个节目做好预备。    请欣赏集体表演:“军甬拳”。(本人也上场参与表演。)-……【】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8    〖预览〗一位隐世的太极大师心得体会 作者:闲在居士 作者:景容&一位隐世太极大师的心得体会& 1、太极拳是以头脑和心灵的功夫为主,拳脚功夫为次。 2、无论动静,保侍中定,否则有过或不及之虞。 3、牢记七字:中定、整体、不用力;推手时加五个字:顺方向转圈(用意顺对方来劲方向转圈),共十二字可得太极拳体用之功夫。 4、行功盘架都必须“先在心,后在身“的意动心随,注意心意的修炼和运用。此为精髓。 5、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劲到。 6、与对手接触处,我先用意收(即吸)将对方来劲吸之脚下。使对方跟浮起(气亦浮起)我借地反作用力把对方发出。即是“呼”,故太极拳“呼吸”非人口鼻之呼吸也。 7、太极拳的“呼吸”指蓄、发、开、合、收、放。“吸”是蓄劲过程,“呼”是发劲过程。即是周身气势的收小和放大。 8、要内动不令人知,运用内气潜行来支配形体而适应敌之变化。 9、修炼太极拳之内功精要:守住中定盘拳架,一收一放变阴阳。一动整体带旋转,切记用意不用力。 10、练太极拳不可用气(憋气),用气则滞,不可用力,用力则断,不可用法,有法即有尽(先有法后无法),能到最高境界。 11、不在盘架下苦功,任何太极劲都练不出来。更不用说浑元劲。 12、太极拳“道”是“身知”“体悟”身上不挂力。练好一阴一阳两个动作,就一通百通。 13、太极拳……【】
  〔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
  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所属栏目:〖 尚无数据〗
  “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相关:
  〖〗链接地址:
  心得体会提供的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篇范文: 下一篇范文:
我练太极拳的感受和体会相关范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氏太极拳的传统套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