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肌肉萎缩能治吗还会长吗

肩胛带肌肉萎缩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肩胛带肌肉萎缩
肩胛带肌肉萎缩是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萎缩的症状和临床表现。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萎缩常为肌原性萎缩,以四肢的近端及躯干肌明显,常表现为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的萎缩和无力。如颈肌的无力,有些患者需用手支撑才能将头抬起。肩胛的肌肉萎缩构成翼状肩胛。
肩胛带肌肉萎缩原因
常见的原因为废用、营养障碍、缺血和中毒。前角病变、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的病变等均可引起神经兴奋冲动的传导障碍,从而使部分肌纤维废用,产生废用性肌萎缩。
肩胛带肌肉萎缩检查
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萎缩常为肌原性萎缩,以四肢的近端及躯干肌明显,常表现为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的萎缩和无力。如颈肌的无力,有些患者需用手支撑才能将头抬起。肩胛的肌肉萎缩构成翼状肩胛。骨盆带肌的萎缩无力形成特异的鸭步步态。常见的疾病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糖尿病性肌萎缩和激素性肌病.病是一种遗传病,见于青年人,表现为四肢近端及肢带部有肌肉萎缩,腓肠肌偶呈假性肥大。此病有时可见到肌纤维颤动,并可用新斯的明诱发。无鸭步与翼状肩胛。
肩胛带肌肉萎缩鉴别诊断
一、急性或亚急性肌萎缩
一般为神经原性萎缩,其发生的速度与神经损害的速度和程度有关。神经受损及中断的越急、越严重,则肌萎缩发生的越快、越明显。急性起病时肌萎缩发生于瘫痪之后,临床以瘫痪的表现为主,如脊髓灰质炎、周围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酒精中毒等。神经痛性肌萎缩早期表现为肩胛附近的剧烈疼痛,继之在肩胛附近很快出现肌张力降低、瘫痪及肌肉萎缩,在某些肌群中可出现单一的萎缩,呈镶嵌式。
二、进行性四肢远端性肌萎缩
常为神经原性肌萎缩,以四肢远端为主,上肢于手的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表现明显,而下肢于胫前肌的萎缩表现较明显。两侧基本对称,常发生于瘫痪之前,为单一的症状。常见的疾病有运动神经元病的肌萎缩侧索硬化型和进行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颈椎病所致的上肢远端的无力和肌萎缩。腓肠肌萎缩症表现为下肢大腿下1/3处为界的肌肉萎缩,伴有深浅感觉障碍,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另外,脊髓空洞症、脊髓血管畸形、麻风以及慢性前角灰质炎都可致四肢远端的进行性肌萎缩。肌肉病的萎缩性肌强直和远端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表现为四肢远端的肌萎缩。
三、进行性四肢近端性肌萎缩
常为肌原性萎缩,以四肢的近端及躯干肌明显,常表现为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的萎缩和无力。如颈肌的无力,有些患者需用手支撑才能将头抬起。肩胛的肌肉萎缩构成翼状肩胛。骨盆带肌的萎缩无力形成特异的鸭步步态。常见的疾病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糖尿病性肌萎缩和激素性肌病.病是一种遗传病,见于青年人,表现为四肢近端及肢带部有肌肉萎缩,腓肠肌偶呈假性肥大。此病有时可见到肌纤维颤动,并可用新斯的明诱发。无鸭步与翼状肩胛。
四、局限性肌萎缩
以局部的肌肉或肌群为主的萎缩,常由各种单神经炎或损伤所致,一般伴有该神经支配相应的感觉区障碍,病变部位可根据其解剖定位,常见的病因有单神经炎(如桡神经、腓神经、坐骨神经损伤等),腕管综合征,臂丛神经损伤,神经纤维瘤等。其他还有:
1.脊髓灰质软化可表现为远端进行性的肌萎蓿,或局限于手部,不侵犯前臂及上臂,萎缩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就停止。它伴有感觉障碍,好发于老年,常由梅毒血管病变引起。
2.青年一侧性上肢肌萎缩症发病于14~24岁,男性多见,起病隐袭,表现为前臂中点以下变细,大、小鱼际和骨问肌萎缩明显,常为单侧,萎缩界限鲜明,无感觉障碍,但植物神经障碍比较明显。此病进行至1~3年内自行停止。
3.反射性肌萎缩是指由于局部病变如关节病变使肌肉产生的一种废用性萎缩。见于创伤性、感染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致全身性肌萎缩。
五、偏身萎缩
1.顶叶病变有人发现顶叶肿瘤可出现对侧肌肉萎缩,而且认为有诊断价值。这种肌萎缩多限于上肢.在上肢近端,故常有肩关节脱位。它还伴有皮层感觉障碍,上肢及手部植物神经障碍,甚至出现皮下组织和骨骼异常。有人提出弛缓性单瘫或偏瘫、皮层感觉障碍和肌萎缩为顶叶病变的三联征。
2.脑血管病偏瘫也可以出现肌萎缩,见于两种情况,早期一般多在发病后数周内出现,另一种情况是晚期发生,在发病后数月出现。常表现于上肢远端的肌萎缩,有时也局限于肩胛带特别是在三角肌部,故常有肩关节脱位。下肢肌萎缩罕见,常属于废用性萎缩。
3.先天性偏身肌萎缩表现为偏身均匀的肌萎缩,无明显肌力减退及腱反射改变,常与先天性顶叶发育不全有关。
4.进行性偏身肌萎缩表现为腱反射亢进,有偏身感觉障碍,为对侧大脑半球或大脑半球深部病变,尤其见于丘脑的占位性病变。
肩胛带肌肉萎缩缓解方法
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运动神经元病等病症属中医痿症,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软弱废用的病证;目前西医尚无特殊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手段。及药物。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中医痿症,其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同时,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营养五脏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肌肉无以营养则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等。
治疗该病以脾、肾为根本,肝主筋,主人身运动,且肝肾同源,故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生肌起痿,强筋壮骨为主要治则,采用人参、黄芪、全虫、龟板、当归等数几十种名贵中草药,研究出免疫方剂系列,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该药可使萎缩、无力的肌肉有不同程度的康复,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变形,疗效理想。
采用中医药纯中药方剂作为螯合剂治疗,运用适宜的中草药作为螯合剂,能够跟人体组织、器官内沉积的、过多的、有害的自由基、钙质、脂质、胶原蛋白、粘多糖、铅、汞、砷、铝、铜等物质螯合,排泄掉体内蓄积的种种致病因子,去除患者血浆中的抗体、免疫复合物等致病因素,消除了病症;同时,通过螯合剂的螯合作用,排泄掉了体内大量物质,致使机体内的这些有害的或无害的物质急剧减少,通过这些的物质锐减,刺激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等中枢系统,进行应激反应,产生了一系列内源性物质(简称人体内药)如神经递质、激素、免疫因子等,使机体推陈出新、脱胎换骨等效应,为整个人体解毒,恢复了机体的代谢平衡,从而祛除了机体内的种种隐患和病灶,最终达到了防病治病之目的。我妈今年54岁,去年年末开始右边肩膀疼,手不能举,到了晚上睡觉时经常疼醒,特别不能朝右边睡,今年5月发现右手臂肌肉有些萎缩松弛,还拌有手臂酸麻的感觉。
我妈去医院骨伤科做了X光检查和核磁共振没发现骨头问题,后又在神经内科查了肌电图和手臂神经都是正常。也看了中医做了针灸
我妈今年54岁,去年年末开始右边肩膀疼,手不能举,到了晚上睡觉时经常疼醒,特别不能朝右边睡,今年5月发现右手臂肌肉有些萎缩松弛,还拌有手臂酸麻的感觉。
我妈去医院骨伤科做了X光检查和核磁共振没发现骨头问题,后又在神经内科查了肌电图和手臂神经都是正常。也看了中医做了针灸和拔火罐都没什么效果。
我妈西医和中医都看了,可有的医生说是肩周炎有的又说不是,西医有上海第2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看的都是专家,我妈现在手臂好象还有点继续萎缩,我现在很急,都不知道再看哪个科室,也不知道是继续看中医还是看西医,有谁能给我一些建议吗,在这先谢谢各位了!
1、该病应如何治疗才能获得最佳效果?采用一种方法还是多种方法同时采用?
还是适度牵引,应该有效。请相关信息医生有针对地处置,坚持实施合理治疗,相信一定会缓解的。
2、该病必须卧床休息吗?如仍从事办公室工作,需要注意那些具体问题
需要卧床,适当伸展脊椎关节。不宜久坐,可以走动,多睡下有利康复。
在自然界中,脊椎动物如猫、狗、牛、马等在行走时,脊椎会合理地左右摆动。这种方式使动物不但很少患有脊椎病和与脊椎相关联的疾病,也很少患有动脉硬化、冠心病、痔疮、下肢静脉曲张等症。自从人类远祖学会直立以来虽然经......
1、该病应如何治疗才能获得最佳效果?采用一种方法还是多种方法同时采用?
还是适度牵引,应该有效。请相关信息医生有针对地处置,坚持实施合理治疗,相信一定会缓解的。
2、该病必须卧床休息吗?如仍从事办公室工作,需要注意那些具体问题
需要卧床,适当伸展脊椎关节。不宜久坐,可以走动,多睡下有利康复。
在自然界中,脊椎动物如猫、狗、牛、马等在行走时,脊椎会合理地左右摆动。这种方式使动物不但很少患有脊椎病和与脊椎相关联的疾病,也很少患有动脉硬化、冠心病、痔疮、下肢静脉曲张等症。自从人类远祖学会直立以来虽然经过数千万年进化,但其原本适合于四肢行走用的脊椎始终未能充分适应直立行走的姿势。因此额外的压力就要由脊椎来承担,尤其以并无肋骨支撑的颈部椎骨和下背部腰椎骨所承担的压力最为严重。
脊椎是人体健康的总枢纽,它负责保护人体通讯的总干线——脊椎神经。在人的神经系统中有31对周围神经是从脊椎伸出织成千万条网络分布到身体的四面八方与上万亿的神经元相连接。如果我们把大脑的14条中枢神经比作一个集团军的司令部,那么从脊椎引向全身的周围神经网络就是直属司令部的军、师、团、营各级指挥部门,网络的上端与司令部相连接,下端与上万亿神经元——也就是这个集团军的千军万马相连接,形成人体“信息公路”网络。
与年轻人相比较,中老年人反应木讷、速度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神经传递信息、指令的速度方面出现了差异。如果人体某个部位所承受的压力超过28毫米汞柱,就会影响该部位神经网络功能的正常发挥。人类80%的慢性疾病是由于脊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健或脊椎受到损伤,导致与之相关联的神经网络功能失常所造成的。不少原因不明的冠心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其得病的根源是由于腰椎、胸椎、颈椎变形错位而引起的。脑供血不足也属于脊椎相关联疾病之一,由椎动脉受阻所引起。大脑生理活动依赖于血液循环中的脑微循环系统,在极其复杂而精密的微循环网络中进行新陈代谢活动,大脑细胞对氧需要量相当大,约占全身的20%,并且对缺氧特别敏感。一旦椎动脉受阻微循环血流稍有下降,大脑的所有行为就会受到影响,出现眩晕、无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长期脑供血不足则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可以发展成为痴呆症等全身性疾病。颈椎病也会引起心绞痛,脊椎相关疾病,不可掉以轻心。应当指出,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都属与脊椎相关的疾病。中老年人的驼背是由于脊椎变形错位所造成。我国每年中风发病人数达150万之多,幸存者中有80%患有不同程度的偏瘫。这是由于急性脑出血或脑缺血引起的后遗症。而脊椎变形错位,则是造成脑缺血的罪魁祸首。近年来脊椎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占到骨科病的50%以上。脑供血不全也属于脊椎相关联疾病之一,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回到正题,脊椎病通常又称为变形性脊椎病,是一种脊柱的变性病变,表现为椎间隙内形成骨棘或骨桥。而脊椎炎则是椎骨的感染病变,包括骨髓炎和椎间盘脊椎炎。
1.脊椎病:椎间隙腹侧面的椎间盘纤维囊变性,从沟裂处发生骨质增生,形成骨棘或骨桥。根据骨质增生的程度,可将此病分成5个阶段。仅有个别病例发现骨增殖体突入椎管。多数病例完全没有症状。当骨质增生明显压迫脊神经时,就会出现相应的运动及感觉机能障碍,表现为步态异常、不全瘫痪、感觉迟钝、脊髓反射迟钝等。该病发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倾向。发生部位多见于胸椎和腰椎。
2.脊椎炎:致病菌血行性、外伤性或体内感染病灶直接蔓延,引起椎骨的感染。椎间盘脊椎炎主要在椎间盘与椎体终板处呈炎性经过,有时并发骨髓炎。
血液检查和X线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1.脊椎病:无对因疗法。当症状中出现或疼痛时,应尽量静养,给予甾体激素(泼尼松龙,1mg/kg/日,内服或注射),同时行抗炎镇静处置(消炎痛,0.5~1.0mg/kg/日,内服或直肠内插入)。
2.脊椎炎:没有神经系统症状的,可长期(4~6周)给予抗菌素,不太适合给予抗菌素或伴有脊髓压迫症状时,应行脊髓减压术和脊椎固定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椎间盘是椎体之间连接部分,除第一、二颈椎间无椎间盘外,成人共有椎间盘23个。本症易发于20--40岁之间,少年儿童极少发病,典型的髓核突出症不发生于老年人,临床上以腰4--5和腰椎5、骶椎1之间的椎间盘最易发生病变。
腰椎间盘纤维环在后外侧较为薄弱,后纵韧带在脊柱的全长中都无间断,但自第一腰椎平面以下,后纵韧带渐渐变窄,至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宽度只等于原来的一半,腰骶部是承受动、静力最大的部分,故后纵韧带的变窄,造成了自然性结构方面的弱点,髓核易向后方两侧突出。
发生本病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是椎间盘本身退行性病变或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外因则有损伤、劳累以及受寒着凉等。
椎间盘缺乏血液的供给,修复能力较弱,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由于负重和脊柱运动,椎间盘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因此容易发生萎缩、弹性减弱等退行性变化,这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1. 外伤 包括扭伤、摔伤、撞伤以及慢性劳损等等。30岁以上的人,由于身体逐步趋于退化,腰椎纤维环和椎旁韧带等结构出现松弛、老化退变现象所以当各种外力作用下可使相邻两个椎体发生扭转,导致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突出的髓核挤压并刺激了相邻的腰脊神经根,因此产生了腰、腿痛等各种征象。尤其是积累劳损,是引起纤维环破裂的重要原因。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后薄前厚,当人们在向前弯腰时,髓核就向后方移动,由于受到体重、肌肉和韧带等张力的影响,髓核产生强大的反抗性弹力,这反抗性弹力的大小与负重的压力大小成正比。在此情况下。如果这种力量过大,或椎间盘纤维环本身已有缺陷,就有可能使髓核冲破纤维环面向侧后方膨出或突出,引起神经根、马尾或脊髓的压迫症状。
一般在20~30岁间,纤维环开始变性,弹性减小,应力加于这些变性或弹力减退的纤维环,如腰部扭伤后,极易造成纤维环的破裂。在这年龄,髓核尚能保持其胶质状态和膨大,因之随核必被挤于裂隙之间,以致影响裂隙的愈合,此时即使困裂隙较小,髓核一时未突破纤维环,但因裂隙继续存在,日后亦可能在不断的活动和挤压中有所发展。若扭伤所造成纤维环的裂缝较大,突出的髓核即可引起急性的坐骨神经痛。
在30~40岁之间,若髓核内纤维组织增多,但尚未引起椎间盘的变窄,则髓核对于变性的抗力,反而变得较半液状时期为大,髓核突出的可能性相对变得较小,故髓核的变性,从某些方面看来,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
40-50岁以后,若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的变性皆很明显,椎间盘萎缩变化广泛,则受到损伤后,破裂和突出多是细小的,反而不易引起典型的坐骨神经痛。除非碎裂的纤维环被挤于椎管内,否则不会引起急性症状。若髓核变性已至晚期,而纤维环尚保持完整,则椎间隙有显著变窄,以致椎体边缘有骨刺或唇形变发生。
2. 受寒 不少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无外伤史或劳损史,只有受寒、着凉。其原因可能由于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受寒流后使腰背肌肉痉挛和小血管收缩,影响局部的血循环,进而影响椎间盘的营养,同时,肌肉的紧张痉挛,可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特别对于已有变性的椎间盘,可造成更进一步的损害,致使髓核突出。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男性多于女性,体力劳动者多于脑力劳动者。
表现诊断 :
患者可因一次急性腰扭伤而发病,也可以反复多次的腰部损伤之后逐步起病,有人甚至经过几年至十几年的慢性发病过程。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腰、腿痛,有人伴有下肢麻木、胀、凉、沉、紧等不适感,多数患者先出现腰痛后出现腿痛,少数患者先出现腿痛后出现腰痛,部分患者可同时感到腰、腿痛。较重者在咳嗽、喷嚏和用力排便时感到疼痛加重,以及向下肢放散感。多数患者在受凉、劳累后使症状加重,而在受热和休息后缓解。患者因腰、腿痛疼的程度而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向前、后和患侧曲腰均有一定障碍。重者还会出现歪臀、跛行步态。病久者,其患侧臀、腿可有肌肉萎缩现象。病人的患侧腰椎旁可查出压痛点,压痛点的位置大多在第4、5腰椎间和第5腰椎、骶椎间。大多病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让病人仰卧在床上,分别抬高伸直的下肢,患腿不能达到健腿高度),掌击试验阳性(在压痛点处用力掌拍,出现由腰向下肢的放散痛),臀中肌压迫试验阳性(在髂嵴下3厘米处压痛)等等。病人如经X线拍片检查,可发现腰椎生理曲线变直、变浅、侧弯等变化,病程长者可见椎间盘突出的椎间隙狭窄及骨刺生长等征象。如能做CT扫描或核磁共振扫描检查更能明确诊断。近年来不少医院开展B超检查,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康复治疗 :
怀疑家人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或经医院确诊后,如果病情无须手术治疗且患病时间不长,让病人卧床休息3-7天。这样往往可使病情缓解,如果保护得当病情不会继续发展。有条件者应到医院去系统治疗。
1.家庭用药
无条件住院者或暂时不能入院者,可考虑在家中用一些药物。如大活络丹每次l丸,1日2次口服,补肾强身片每次5片,1日3次口服:壮骨关节丸每次1丸,1日2次口服。痛疼较重者可服止痛片、消炎痛等药物。医生指导用药(以下同)。
2.中药及偏方
(1)发病急、腰腿痛重者可用桃仁、川芎、红花各20克,当归、赤芍、生地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服。
(2)慢性腰腿痛、下肢麻木,遇天气变化及夜间加重者用茯芩20克,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素艽、桂心、甘草各15克,防风、川芎、党参、当归、白芍、干地黄各10克,细辛3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3)病情反复发作、体质虚弱、全身乏力、面白气短者用肉桂、乌药、杜仲、生地、赤芍、牡丹皮、当归、延胡索、桃仁、续断各10克。每日—剂水煎服。
3.家庭按摩
按摩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条件者应到医院进行系统按摩治疗。如暂不能去医院治疗,也可试行家中按摩,目前,有关按摩的书籍出版甚多,可以参考。这里简单介绍几种手法。
(1)患者硬板床休息,可坚持做床上体操。俯卧在硬板床上或炕上,充分伸展肢体,按摩者先用手掌大面积揉腰2-3分钟,对患侧腰部着重施术,以舒筋活络。
(2)在椎旁压痛点处指揉1-2分钟,以舒经止痛。
(3)从肩向臀沿脊椎两旁用手掌推十数遍,皮肤微红为度,以行气活血。
(4)在臀中、小腿肚中央用拇指点按片刻,病人可有酸胀感,以通经活血。
(5)对患腿掌揉3-5遍,痛处重力揉拿、弹拔数遍,以解痉止痛。
(6)患者仰卧,按摩者用双手握其患腿踝部,先屈膝屈髋,再突然用力顿拉,反复数次,以松弛坐骨神经,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4.家庭护理
对于病情重、不能自理的患者,需要家人给予适当护理,照顾饮食、起居等。
5.康复锻炼措施
当病情缓解后,可逐步增加康复锻炼:
(1)每天退步走l-2小时,以走完后微感疲劳,但不加重症状为度。
(2)向前、后和左、右屈腰10-20次,不要用暴力、不可作旋腰动作。
(3)仰卧在床上,分别抱下肢屈曲20次。
(4)仰卧在床上,双腿向上似蹬自行车状10-15分钟。
(5)仰卧在床上,用双肘、双足及头支撑身体,用力向上挺腹,坚持片刻,然后放下,重复数遍。
(6)仰卧起坐10-20次。
注意事项:
许多人易将本病误作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等其他疾病,以致耽误了诊治。因此,一旦出现腰、腿痛,应尽量去医院诊查明白,对症施治和养护。明确诊断之后,患者于平素站立或行走时应佩戴腰围,不可久坐沙发和睡用席梦思床,注意休息和保暖。
预防常识:
1.在搬、抬、扛重物时要量力而行,不可强用暴力,更不可在负重情况下作扭腰动作。在运动、体育锻炼以及劳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腰部,避免摔伤、撞伤、扭伤等伤害。
2.办公室人员不宜久坐时间过长,工作l小时应间歇休息10-20分钟,或改变姿势直腰活动一会儿,尤其不宜久坐沙发。
3.患有腰肌劳损者,应注意锻炼腰肌,避免腰部受风着凉。
4.出现腰部急性扭伤之后,应绝对卧床休息,不仅能够避免病情加重,同时也能起到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作用。
相关药物:
1、盐酸曲马多片
曲马多、奇曼丁,中度至剧烈的急性和慢性疼痛时服用。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
2、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
适应征为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炎等过敏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同时还需使用麻药利多卡因等。
此外,请有经验的中医进行针对性强的药物和康复治疗,可能达到1.抗炎脱水作用,将病变周围的粘连、渗出等无菌性炎症消除一下,使突出组织的水肿脱水,使其萎缩,从根本上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2.内牵引办法,又称自主牵引,如果药物中某些成份能使脊椎周围的肌肉、韧带紧张性增加,整合脊椎,使其保持正常生理状态,就利于组织的恢复与还纳。随后进行运动治疗,制定康复后的一种锻炼方法,目的是防止再发,解除后患,确保健康。病人可自己在家用药及运动,医生指导。这样可大大减轻患者及家属的麻烦及经济负担。
病情分析:
你好!这种响声中医一般认为是经络不通,痰湿阻滞等因素导致的,所以治疗可以从疏通经络,化痰除湿等来治疗。可能存在少部分肌肉粘连,所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不明...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考虑你患肩周炎或者颈椎病导致目前症状的可能。建议你应该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如颈椎核磁共振,肩关节X片,以便确诊,再根据病情情况,看是否可以根治和...
你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患了肩周炎,不知道您以前做过检查没有,肩周炎早期的活动是相当必要的,尽量做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可以被动的抬举双手,即手先扶好高处的地方...
肩周炎治疗;1.痛点封闭,2.针灸,3.推拿理疗,4.药物如消炎痛等,5.坚持锻炼活患肩.只要坚持活动
多能缓解或自愈.
遗传性的肌肉萎缩病可分为
进行性的营养不良症,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这属遗传性疾病,是基因缺肌所引起,无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治方法主要是做好遗传咨...
肌电图是通过肌电对疾病进行辅助检查的一种手段。应用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或收缩时的电活动,及应用电刺激检查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的方法。英文简称EMG。通过此...
肌电图是通过肌电对疾病进行辅助检查的一种手段。应用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或收缩时的电活动,及应用电刺激检查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的方法。英文简称EMG。通过此...
肌电图是通过肌电对疾病进行辅助检查的一种手段。应用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或收缩时的电活动,及应用电刺激检查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的方法。英文简称EMG。通过此...
肌电图是通过肌电对疾病进行辅助检查的一种手段。应用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或收缩时的电活动,及应用电刺激检查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的方法。英文简称EMG。通过此...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请问肩膀上的肌肉怎么减下去,怎么才能让肌肉萎缩变小,有肌肉显的肩膀很壮,两个胳膊两大块很难看的,而且除了肌肉还有肥肉怎么让胳膊瘦下去.我每天都跳50分钟,就是瞎跳,可是那两块肌肉没变小反而觉得把其他的肥肉都练成了肌肉,可我只想消脂不想练肌肉.帮帮我吧
这是我从网上看到的一个比较全面系统和使用的健美方法,我正在试用,希望它对你也有所帮助.
  1.直立,双脚分开略宽于臀部,微微屈膝。双眼直视前方,后背挺直。双手握住一个两磅重的球或其他等重物体,放在臀部。
  2.右手持球,双臂伸直上举,在头顶处将球传入左手。
  3.双臂下降,回到臀部,重新开始上下传球动作。双臂动作看起来就像转动的风车。
4.重复传球动作20次。动作要慢,不要靠冲力来相关信息。
  注意:不要靠活动手腕来传球,手臂、后背、脖子都要挺直,这样就能自然......
这是我从网上看到的一个比较全面系统和使用的健美方法,我正在试用,希望它对你也有所帮助.
  1.直立,双脚分开略宽于臀部,微微屈膝。双眼直视前方,后背挺直。双手握住一个两磅重的球或其他等重物体,放在臀部。
  2.右手持球,双臂伸直上举,在头顶处将球传入左手。
  3.双臂下降,回到臀部,重新开始上下传球动作。双臂动作看起来就像转动的风车。
4.重复传球动作20次。动作要慢,不要靠冲力来相关信息。
  注意:不要靠活动手腕来传球,手臂、后背、脖子都要挺直,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传球而不是滚球。
小腿练习 
  1.贴着墙坐下,后背挺直,脚掌贴地。手持一根重16磅的健身棒放在大腿上,离膝盖约有三英寸。
  2.脚跟向上抬,同时双手用力下压健身棒。
  3.重复该套动作25次。
让你的手臂没赘肉
日常生活中,手臂是活动最激烈的部位,但其伸展的方向大多只有前面或侧面。由于较少于后面运动,因此内臂部分较容易松驰。而且肌肉较不使用的部位极容易堆积脂肪,尤其在25岁过后更加明显。无论如何,想要有结实的肌肉,则必须面面俱到。
1、锻炼内臂,使之结实。
双手交错,拇指向下,双臂向前延伸。静止2~3秒后双手反转一下收回,再向前延伸一次约2~3秒。慢慢进行约10~20次。
2、使双臂紧张。
单手按摩肩膀,并不停的耸肩,按压的手一直向下压双臂,特别是按压手臂的内侧肌肉。左右各5秒共进行5次。
3、改善内臂的松驰
双手掌交错在耳边,向上延伸用力,静止2~3秒后放松。训练平常较不使用的肌肉,同时可缴正姿势。共进行5~10次。
肌肉的训练中有游泳、伏地挺身等等动作性的运动,也有延伸静止的静态运动。在静态方面,可使肌肉继续紧张,具有紧缩、防止脂肪沉淀的效果;而伏地挺身等的动态运动则较适合体力较佳的人。
病情分析:
小腿肌肉由于在治疗的过程中缺乏锻炼所以会出现萎缩的症状,在加强锻炼后可以恢复。
指导意见:
建议你要继续到医院复诊,另外平时做一些功能锻炼的动作来锻...
我也是健身爱好者,同时也是个服装设计师,以下的意见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1你可以去专业的美容院注射一种叫肉毒的注射类药物,可以迅速缓解~
2也可以再去健身,把你的...
我曾经也是这样,然后查了很多资料,总结为四点:
1.禁忌:肌肉越锻炼越强壮,因此要减少锻炼,尤其是短跑,立定跳远这种运动,如果要锻炼身体尽量选择长跑一类长期有氧...
因为不知道你现在的年龄.如果现在正在发育期,那么马上用倒调方法:就是将两脚倒钩住单杠将身体向下挂着,每天最少坚持一小时,如果没有单杠,由人为帮助抓住两个...
你所说的肉,日常生活中被人们称为“双下巴”。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面部提升动作,增加面部肌肉的能力及皮肤组织的弹力,以延缓容貌衰老的进程,预防双下巴的产生。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 、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 、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 、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肉萎缩症能治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