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用营肌复元汤怎么样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我的图书馆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oMG)指肌无力症状局限于眼外肌,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任何年龄均可起病,而相对的发病高峰是&10岁的儿童和&40岁的男性,&50%的MG患者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起病,其中10%-20%可以自愈,20%-30%始终局限于眼外肌,剩下的50%-70%中,绝大多数(&80%)可能在起病2年内发展为全身型 ()。中医据临床表现多诊为“”,现将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综述如下: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 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
  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溴吡斯的明)可改善临床症状,20%-40%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副作用包括消化道痉挛、腹泻等,发生率可达34%。单独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不能改变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自然病程,无法有效防止向gMG的转化。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能通过抑制抗AChRCD4+T细胞反应、减少特异性AChR抗体产生以及促进 终板结构改变和AChR重新合成等途径发挥作用。尽管有回顾性研究表明,口服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如泼尼松治疗新近发生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相比于单纯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或无治疗者,可明显改善眼部症状,有效地预防起病2年内向gMG的转化,但目前仍然缺乏相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结论。泼尼松起始剂量依照症状情况在隔日25mg到每天50mg间选择,或从10-20mg开始,以后每3日增加5-10mg,直至症状改善或达到每天60-80mg。通常2-4周症状明显改善后开始缓慢减药,每2周减少5-10mg,3-6个月减至最小有效维持量,每天2.5-10mg,过快减量可能导致复发。多数患者需常年维持低剂量用药,当维持剂量&0.25mg/(kg.d)时,可能增加类固醇药物的并发症,如糖尿病、骨质疏松、感染、胃肠道出血和高血压等。病程较长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其转化gMG的危险性相对低,因此治疗使用最低有效量,以改善临床症状。   少数症状没有改善或不能耐受皮质类固醇副作用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可参照gMG患者的治疗方案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常用的硫唑嘌呤主要通过干扰嘌呤代谢,影响T、B细胞增殖,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通常起始剂量为2.5-3mg/(kg.d),维持剂量为1-2mg/(kg.d)。临床观察表明用硫唑嘌呤不仅能够改善症状、减少皮质类固醇药物的用量,而且能有效防止向gMG的转化。常见的副作用: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胃肠道不适、感染等。其它免疫抑制药物(如环孢霉素、环磷酰胺、FK2506)极少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使用。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短期治疗不推荐使用。
2.非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除明确合并胸腺瘤外,一般不主张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手术,特别是青少年患者。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不推荐血浆交换。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方法
  根据病因病机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1.脾胃虚弱型:眼睑下垂,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遇劳则甚,休息后可缓解,乏力倦怠,少气懒言,饮食减少,进食呛咳,甚者吞咽困难,大便溏薄,面浮无华。舌体胖,苔薄白,脉细弱。   2.肝肾阴虚型:眼睑下垂,斜视或复视,下肢软弱无力,不能久立,甚则行动不利,肌肉瘦削,腰脊酸软,耳鸣目浑,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潮热盗汗。舌红少苦,脉细数。   3 脾肾阳虚型:眼睑下垂或四肢无力,甚至全身无力,容易疲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夜尿多,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   4 气血两虚型:眼睑下垂或全身无力,面色萎黄或苍白,肢体瘦弱,饮食量少,声低气短,头晕乏力,女子月经不调,量少色淡,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细弱。   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治疗原则,以健脾益气、补益气血、滋补肝肾、 补肾为基本治疗方法,并辅以祛瘀活血、舒筋活络等疗法,选用黄芪、人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枸杞子、附子、仙灵脾、仙茅等通过内服外用以及循经药浴、按摩、针灸等综合疗法治疗该病。
  眼睛肌无力如何治疗:   1.首先确诊什么原因的眼肌无力;   2.找一个你信任的医生就近治疗;   3.避免劳累;(无论什么原因的眼肌无力,长时间上网不可取)   4.心情愉快;(避免过激及抑郁情绪,焦虑的心情不利于疾病的缓解;)   5.避免感染;
中药治疗范例
   821 眼睑下垂(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中医辩证:脾肾虚损,气血失和,经脉失养,眼睑垂缓。   治 法:补脾益肾。   方 名:温肾益脾汤。   处 方:党参20克 黄芪25克 芡实10克 金樱子10克 巴戟10克 仙茅25克 肉桂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临床效果:   先后治疗七例,均获满意疗效。   陈X,女,4岁,家住沈阳市。两眼睑不能抬举两月余,最初患儿总好歪脖,家里人以为小孩顽皮,未予注意。继而出现目珠斜视,才到某医院眼科诊察,医生没说明何病,只给局部涂抹的药膏,用药数次毫无效果。两周后逐渐出现两眼睑下垂,眼裂不能睁大,看前方物体时需仰头而视,晨起视力好些,午后为甚。后经某医院做“新斯的明”试验,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曾用“溴化新斯的明”治疗20多天,每天三次,每次1片。服药后症状虽然得到改善,但在停药后又照样复初。也用过中药并结合针刺疗法,都收效甚微。经介绍来诊。检查,患儿腹胀,进食后加重,大便次数多,呈消化不良样。胃纳欠佳,神疲肢倦,性情烦躁,好发脾气。同时小便频数,畏寒自汗。   胎儿系第二胎,足月顺产,营养、发育中等。两眼睑下垂,左侧为甚。右眼斜视。苔白润,脉虚缓。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胀满。   便溏,食后腹胀,神疲肢倦等乃脾虚之候,眼胞属脾,故脾虚则抬举无力。又据尿频怕冷自汗等乃肾虚见证。故以补气益肾为治。服上药六剂后,脾肾虚症状减,眼睑午前尚能微抬举一点。服至十二剂后,两眼睑午前抬举如常人,仅午后低垂些。服三十剂,已完全复常。继服数剂巩固,随访三年多未复发。   (辽宁 李树熏力)    822 眼睑下垂(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中医辩证:脾肾气弱,筋脉驰缓,眼胞下垂。   治 法:益气补中,健脾助化。   方 名:补中益气汤 加减。   处 方:党参12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炙草6克黄芪10克 当归10克 广皮3克 升麻3克   桔梗3克 苍术5克 晚蚕砂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临床效果:   钟XX,男,12岁,学生,天津市人。患左眼胞下垂,已三个月,经西医检查后,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睑废),服药治疗未效,就诊中医。患者眼胞睁不开,抬头望天仅一线光感。疲乏无力,少食懒言,终日嗜卧,不愿活动。口不渴,舌质淡红而润,脉缓弱无力。据脉证分析:脾主肌肉,眼胞属脾胃所司,脾虚则气不运而湿不化,湿胜则眼肌重着无力,治宜益气补中,健脾助化,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连服三十剂,食纳渐增,精神振作,眼能睁开,而视力较弱,原方减桔梗,加枸杞10克,菟丝子10克,桑叶10克,继服二十剂,眼全开与右眼相等,同治疗前相片对照,如出两人,六年后考入大学,又寄来照片,疗效巩固。   吴XX,男,9岁,学生,本所职工小孩。因期考将近,晚间复习作业,常至深霄,虽呵欠连绵,也勉强支持。一日清晨起床出现左眼睑下垂,平视不能见物,为之辍课。西医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因治法不多乃就诊中医,舌象无变化,脉较软弱,据证情分析,属劳倦伤脾,治宜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服七剂,眼能睁开,但眼球作痒,原方去桔梗加桑叶、蝉衣,又七剂痒止。双眼已对称,已能上课,原方去升麻加杞、菊10剂而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本方为补中益气汤之原方减柴胡之过升,加桔梗以开提肺气。眼睑下垂,多伴有眼胞微肿,故加苍术、茯苓以胜湿,且苍术得晚蚕砂,能增强其明目作用。   (湖南 刘炳凡)   以上杂症仅供参考,如有用,请咨询当地中医。   本文摘自《千家妙方》(解放军出版社 1982年第1版,1997年第7版)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 风邪外袭
  祛邪 用祛风通络之牵正散加味治疗3月,后用益气健脾、活血通络之 治愈1例双眼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用祛风胜湿醒脾法,药用防风、白芷、白豆蔻、粉 、藿香、佩兰、薏仁、茯苓等,治愈1例。   祛邪扶正兼施 以葛根随证加减,药用葛根、黄芪、党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桔梗、炙甘草,取得较好疗效。   脾气亏虚用补中益气 减治愈1例。脾虚及肾:用补气健脾为主,佐以滋补肾阴治疗38例,痊愈17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用归脾汤加补肾药如菟丝子、肉苁蓉等治愈1例。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 元气亏虚治奇经者
  用重肌灵片并设强的松组对照,各30例,结果示:临床疗效治疗组93.33%,对照组96.67%,两组比较P&0.05,但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用补中益气汤加补奇经、通络脉之剂,取得较好疗效。治脏腑者,用肾脾肝三脏兼调,药用: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当归、酸枣仁等。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 取足三里(双)、隐白(双),得气后留针,留针时在上述穴位用艾条温和灸15-20分,再于病侧上睑用梅花针反复叩刺,局部皮肤潮红后,在叩刺部位灸10分左右,治疗36例,临床痊愈24例,显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用“”为主加艾灸脾俞、肾俞、三阴交,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之后治愈率为68.1%,总有效率为91.5%。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用强的松、吡啶斯的明、左旋咪唑等,并加服补中益气丸治疗76例,治愈63例,好转13例,总效率100%;1年内的复发率与对照组75例(西药治疗)比较差异显著(P&0.01)。   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已出其优势,但如何从早期的临床治疗中找出有效的办法以减少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复发次数及有效阻断其向gMG的转化,仍是临床工作者应该探讨的问题。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益气托邪汤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复发率的影响--《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益气托邪汤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复发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托邪汤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治疗组71例服用益气托邪汤,对照组36例服用补中益气汤,两组均配合低剂量泼尼松短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以及2年内复发率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7.32%,对照组有效率86.11%;治疗组复发率(例数)25.35%,对照组为55.56%;治疗组复发率(次数)32.39%,对照组9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益气托邪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复发率明显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R277.7【正文快照】: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重点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重症肌无力疾病中最早发生、最为常见的一个类型,特指肌无力症状仅局限于眼外肌,其他部位不受累的肌无力患者。现代医学首选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医常从虚证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乔文军;陈海铭;鲍文晶;金迪;孙巍;谢伟峰;何江媛;;[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04期
王永生;;[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10期
苏鑫;王迪;;[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燕,唐久来,王明丽,史百芬,胡勇,李京培,黄升海;[J];安徽医药;2000年04期
於孝龙,周富友;[J];安徽医药;2003年02期
朱韪;[J];北京中医;2004年04期
刘燕明,宫济武,周航,林东,郭文敬;[J];中国输血杂志;2000年02期
于红,赵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许凤全,吴以岭;[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01期
谢延香,冯亚茹,岳振芹;[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梁尚华,路长林,邹军,陈慧娟,曹碧莹,童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马铮,蒋耀光,王如文,赵云平,周景海;[J];重庆医学;2004年02期
李冰,杨立彬,黄铁栓,陈黎,胡雁,廖建湘;[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炳旭;丛志强;;[A];职工医院医学理论与实践[C];1998年
裘涛;陈眉;;[A];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丽君;[D];吉林大学;2011年
金红姝;[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张翠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杨丽;[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薛志强;[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李秀华;[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张星虎;[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曾云贵;[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胡任飞;[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李良龙;[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亚楠;[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蔺辉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焦健;[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邢俊;[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程秀宇;[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利君;[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乐;[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高展;[D];浙江大学;2002年
张蕾;[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王成勤;[D];青岛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济东,陈贯一;[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李宝生;;[J];北京中医;2006年06期
鲍文晶;张静生;乔文军;;[J];光明中医;2008年02期
石卫东;;[J];光明中医;2008年10期
李吕力;李晓峰;;[J];广西医学;2008年06期
代宏;;[J];贵州医药;2009年07期
黄春华;赵丽群;胡连根;;[J];江西中医药;2007年05期
李永利,陈金亮,杨晓黎;[J];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07期
苏卫东,杨晓黎,陈金亮;[J];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10期
张志慧;陈金亮;胡军勇;;[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学敏;[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89年03期
马伟琳,郭长娥;[J];四川中医;2002年07期
杨瑛;王益平;郭志武;;[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张雪梅;吴标;;[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23期
周家俊;郭华伟;王昌明;王怡;龚学忠;;[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年01期
张春敏;魏国;庞力;徐永萍;张春红;张冬云;杜锡贤;;[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1期
梁友云;刘宏伟;王晓玲;张克良;马纯;;[J];河北医学;2010年12期
宋玉剑;;[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03期
杭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年02期
覃兆伟;方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杰辉;王丽;;[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李云涛;;[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王抗战;;[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陈其华;;[A];湘鄂赣首届性与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陈其华;;[A];首届赣鄂湘中西医结合(生殖内分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郝小波;;[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龙金光;;[A];2007全国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谢文军;李赤群;姜尚平;谢康明;谢艳军;黄建良;;[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年
李家邦;;[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尹燕;归绥琪;;[A];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吴一福;[N];中国医药报;2006年
欣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张子平;[N];大众卫生报;2003年
陈锦屏;[N];健康报;2006年
邵荣;[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张运跃;[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新民;[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王海洋;[N];医药经济报;2006年
张灿灿;[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果;[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田慧;[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李易崇;[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成玉斌;[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Hamid Reza Bahrami-T[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江光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文龙龙;[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王停;[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陈信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吴蕾;[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盛慧;[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谭绍凤;[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王欢;[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李雪梅;[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范永强;[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沈旸;[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陈杰;[D];福建中医学院;2006年
陈继东;[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王科;[D];福建中医学院;2009年
李雅洁;[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重症肌无力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目录附:1 拼音zhòng zhèng jī wú lì2 英文参考myasthenia gravi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asthenic bulbar paralysis[朗道汉英字典]astheno-bulbospinal paralysis[朗道汉英字典]bulbospinal paralysis[朗道汉英字典]myasthenia gravis pseudoparalytic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myasthenic pseudoparalys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My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3 西医·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是一种接头障碍的获得性。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触后膜上乙受损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无力和极易疲劳,经休息和剂治疗后减轻,后症状加重。常累及、、肌和呼吸肌。严重者球。重症肌无力以肌肉易疲劳晨轻暮重、休息后减轻为特点。重症肌无力是由于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而影响的慢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之一。迄今为止,尚无,其和发理还不完全清楚。
3.1 疾病分类疾病 & 骨骼肌肉疾病 & 重症肌无力与肌无力3.2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重症肌无力临床主要表现为波动性的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易疲劳,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和“晨轻暮重”现象。3.3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3.3.1 诊断要点1.临床主要表现为波动性的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易疲劳,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和“晨轻暮重”现象。2.疲劳试验(Jolly试验):患者持续上视眨眼时出现,眼裂明显变小;或两臂持续平举后出现上臂下垂,休息后恢复为;起蹲10~20次后,则不能再继续进行。3.试验阳性:新斯的明1~1.5mg(成人)肌内注射,20分钟后肌无力症状明显减轻者为阳性。为防止新斯的明的,一般同时注射0.5mg。4.重复神经电:低频(3~5Hz)重复电刺激波幅递减10%~15%以上为阳性,高频(10Hz以上)无递增。5.AchR浓度明显升高,但型患者AchR抗体浓度升高不明显。6.、或可发现胸腺增生和肥大。7.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成年型、型。其中成年型的临床分型:Ⅰ眼肌型,ⅡA轻度全身型,ⅡB中度全身型,Ⅲ急性重症型,Ⅳ迟发重症型,V型。3.3.2 病史及症状青少年和儿童多见,常以睑下垂、复视、或无力活动后加重而就医。3.3.3 体检发现眼外肌麻痹、肢体肌耐力减弱,疲劳试验阳性,对受累肌肉反复作同一动作或连续叩击某一,可见逐渐减弱或不能。3.3.4 辅助检查1.新斯的明试验:以0.5-1mg肌注,肌力在0.5-1h显改善时为阳性,可确诊。为防止新斯的明的毒蕈碱样反应,需同时肌注阿托品0.5-1mg。2.检查可有异常。3.血清胆硷酯酶、、乙酰胆碱受体升高。4.胸部X线片或CT检查可有胸腺肿大或。5.可异常。6.电生理检查:感应电持续刺激受累肌肉反应迅速消失。EMG:重复刺激,低频刺激有波幅递减,高频刺激有波幅递增现象,如递减超过起始波幅10%以上或递增超过50%以上的为阳性。
3.4 需要与重症肌无力鉴别的疾病、慢性炎性肌病肉毒、眼肌型肌等。需排除性肌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及癌性肌无力综合征。3.5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案3.5.1 抗胆碱酯酶类药物新斯的明为胆碱酯酶抑制剂,一般维持用药,改善症状。应从小开始,逐步加量,以能维持基本日常生活为宜。眼肌型或全身轻症患者以及对治疗有者可单独使用此类治疗。口服,每次60~120mg,一日3~4次。可在餐前30分钟服用。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新斯的明:0.25~1.0mg,一日1~3次,极量一日5mg。3.5.2 泼尼松各型重症肌无力均适用。(1)大剂量逐渐递减法:一日60~80mg,大约两周后症状逐渐缓解,常于数月后疗效达高峰,逐渐减量。(2)小剂量递增法:从小剂量开始,隔日每晨泼尼松20mg,每周递增10mg,直至隔日每晨顿服60~80mg,待症状改善4~5日后,逐渐减量至隔日5~15m维持数年,病情无变化再逐渐减量至完全停药。目前此临床应用少。(3)大剂量:大剂量逐渐递减疗法不能缓解或反复危象的病例,有条件的可试用1000mg/d,滴注的冲击疗法,连用3~5天,随后每日减半量,即500mg、250mg、125mg,然后改泼尼松40~60mg/d,口服维持2周后逐渐减量。或冲击后继而改用20mg/d,静脉滴注,7~10天,然后改泼尼松40~60mg/d,口服维持2周后逐渐减量。主要适用于住院危重病例、已用插管或呼吸机者。大剂量激素治疗初期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危象,导致呼吸肌麻痹,应做好、的准备。小剂量递增法可避免用药初期病情加重。长期应用激素应激素的,如、升高、、头、等,应同时注意补钾及补钙等。
3.5.3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疗法一日0.4g/kg,连用5天。参照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疗法应在出现呼吸肌麻痹前尽早实施,一日0.4g/kg,连用5天。禁忌证是免疫球蛋白过敏或性缺乏患者。3.5.4 其他免疫抑制剂用于激素治疗不佳、不能耐受或禁用激素者。如,口服25~100mg,一日2次。3.5.5 血浆交换疗法有条件的医院可用,每次交换ml,每周两次。3.5.6 胸腺瘤、胸腺增生的治疗有或胸腺增生者,应行胸腺切除。但部分患者仍需继续激素或其他治疗。对老年人或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作胸腺放射治疗。3.5.7 注意事项重症肌无力患者应避免劳累,慎用对神经肌肉接头传递有影响的药物,如各种苷类、、、、、以及各种肌肉松弛剂等。一旦发生呼吸肌麻痹,应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和加压。若呼吸短时间不能改善,应尽快管切开,呼吸机。并在体征平稳条件下尽早转往三级医院或专科医院继续治疗。3.6 其他措施避免过劳,波动,预防和治疗各种。4 中医·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为病症名。指神经肌肉间递质功能障碍,导致肌易于疲劳的慢性疾病。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有关。4.1 古人论述本病的症状与古籍所载的“鞘”、“痿症”、“睢目”、“胞垂”、“”等类似。早在《》中就有较明确的记述:“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社。”(《黄帝内经·》)隋代《·睢目候》云:衬若血,则肤腠开而受风,风客于睑肤之间,……所以其皮缓纵,垂覆于目,则不能开,世呼为睢目。”较详细地阐明了眼型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及。明清时期,对此也有论述,如《》称“胞垂”;《指南·论》则诊为“眼皮宽纵”。肌体型重症肌无力,似属痿症,明代《》记载曰:“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纵弛而不收也。”以上表明,对本病已具有相当的认识。
4.2 近现代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进展近代医家曾记述了应用治痿的。确以中医治疗本病的临床报道始见于1958年。50~60年代本病的治疗以个、验案资料为主。有人还尝试用和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疗效。70年代,大报道逐渐增多,分型日趋完善,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由脾弱而起,以立法。从1980年至1990年,文献报道已达30余篇,累计病例有1727例。据统计,以培肾法治疗的病例数占83.3%,总有效率为92%。此外,也有在补益脾肾的同时结合、、通络等法治疗,收效亦佳。除外,针灸配合中药或抗胆碱酯酶药治疗本病也有较多报道,单纯用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多见于眼型,也有用的报道。有关治疗本病的机理研究报告尚少,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采取方法成功地抢救了不少的病人。有医者用培补脾肾法对重症肌无力症进行了观察,结果证实培补脾肾法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也有医者发现用于治疗本病的、、、、等药能提高和功能。今后如能加强本病的临床和机理的实验研究及有效方药的药理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4.3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病因病机重症肌无力之发病,多因先天,久病体虚,导致亏耗,运行失畅,阻滞而出现一系列症状,这与脾、肾、肝、肺等脏器有密切关系。弱 ,属脾,,若素体,或因病致虚,则气血不足,肌肉筋脉失养,渐致四肢痿弱无力,,甚至肌肉。亏虚 ,精血。久病体虚,不足,或久患,致肾精亏虚。精虚不能灌溉,则不能,筋骨筋脉失却营养滋润,而致肢体软弱无力,腰腿痿软。 ,主筋。肝血不足,筋骨筋脉失却营养滋润,则筋脉弛缓,不利,致肢体软弱无力。4.4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①以受累横纹肌无力为主症,晨轻晚重,休息后减轻,多次活动后加重,常好侵犯眼外肌、咀嚼肌、吞咽肌和呼吸肌,少数累及四肢肌肉。②一般慢性发病,少数可急性发病。③对新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类药物有良好反应。④肌电图重复频率刺激时可呈现肌肉疲劳现象。⑤胸部检查、血清胆碱酯酶、免疫球蛋白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效价测定等均有助于诊断。
4.5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辨证治疗综合各地医家的治疗经验,对本病的辨证常分脾、脾阴二虚、、、气血二亏五型。4.5.1 脾胃气虚脾胃气虚多见于单纯眼肌型。4.5.1.1 症状一侧或双睑下垂,晨轻暮重,伴食欲不振,烂软不实,倦怠,声低,面黄,瘦弱。苔薄,脉细。4.5.1.2 治法4.5.1.3 处方、黄芪各15~30克,、各9~12克,白术、各15克,9克,、各6克。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加减:可酌选加、、等药。4.5.1.4 常用成方、。4.5.2 脾肾气阴二虚脾肾气阴二虚多见于全身型。4.5.2.1 症状症见全身乏力,吞咽咀嚼困难,伴有复视,除见证外,可短。苔剥,脉细数。4.5.2.2 治法。4.5.2.3 处方党参、黄芪各15~20克,生地、熟地、山药、杞子、、白术各15克,12克,甘草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加减:可酌情选加、、、、等药。4.5.2.4 常用成方、。4.5.3 脾肾阳虚脾肾阳虚多见于全身型或型。4.5.3.1 症状有显著怕冷,,,吞咽明显困难,全身极度乏力。有齿痕,苔薄质淡,脉沉细弱。4.5.3.2 治法。4.5.3.3 处方党参、黄芪各15~30克,、各9克,、熟地、山药、杞子、山萸肉各1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加减:可酌选加、肉、、、、胎盘片等药。4.5.3.4 常用成方、有归丸、。4.5.4 肝肾阴虚4.5.4.1 症状除肌无力症状外,尚有复视、、固定或转动不灵活,伴,,,升火,人夜日干,,或。舌偏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4.5.4.2 治法滋肾补肝4.5.4.3 处方生地15克,山药、茯苓、党参、麦冬、、白芍、当归各10克,山萸肉、、、杞子各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加减:加、、;自汗加、、煅。4.5.4.4 常用成方、、生脉散。
4.5.5 气血二亏4.5.5.1 症状除肌无力症状外,伴面黄或苍白瘦弱,饮食元味,食少,声低气短,头晕乏力。舌淡嫩,苔薄白,弱或沉细。4.5.5.2 治法补气生血。4.5.5.3 处方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各10克,生地15克,、各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加减:可服用粉,或胎盘片等药。4.5.5.4 常用成方。4.5.6 疗效标准因本病临床过程缓慢,可有缓解期,虽症状消失,亦不一定能肯定治愈,且疗程太短,疗效不易巩固。故本症疗效观察不应少于3个月,对病例须观察一年方可,目前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评定尚未统一。现据各家意见,综合如下: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恢复工作或从事轻工作肌电图恢复正常或随意收缩后肌肉动作电位振幅频率渐减现象明显,随访一年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或体征大部消失,生活自理。尚须服用抗乙酰胆碱酉旨酶剂,激素已递减1/2以上。肌电图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或体征有所改善。抗乙酰胆碱酯酶剂及激素递减1/3~1/5。肌电图略有改善或无变化。无效:经3个月治疗,临床症状、体征及药物剂量治疗无变化。4.5.7 疗效用以上各方共治疗不同症型重症肌无力803例,结果:临床治愈463例,显效94例,有效128例,无效118例,总有效率为85%。4.6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专方4.6.1 益气升阳汤组成:黄芪、党参各15~30克,白术、当归各15克,紫河车12克,陈皮、柴胡、甘草各6克。加减:中虚加、;较甚加、、鹿角胶;较甚加服六味地黄丸;若兼有可用代党参,加知母、。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效:用上方共治疗本病51例;痊愈21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2%。4.6.2 保元汤组成:党参12克,黄芪18克,柴胡、升麻各9克,、肉桂各6克,、甘草各6克,、白芍、各10克。加减:、流泪、加、;复视、斜视、加川芎、、;咣白、活动乏力;易党参;病程长,反复发作,四肢欠温加熟附片、鹿角胶;,红,苔黄,去防风、,加、。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待病情好转后,继用本方制成内服,每日2次,每次20克。疗效:用上方共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65例,临床治愈24例,好转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5%。
4.6.3 健脾壮阳汤组成:党参15~30克,白术12~18克,生黄芪24~60克,升麻9~12克,柴胡9~18克,熟附片15~150克,12~30克, 当归12~24克,陈皮9克,6~15克,炙甘草6克。加减:肾阳虚重加肉桂、片、杞子、巴戟天、;肢体之力甚加、地龙干;呼吸不畅加;虚汗多,去麻黄;服药后口咽干燥或加生地、麦冬;局部肌肉抽动加全蝎、蜈蚣;肢麻酌情减附子用量。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约250,均分2次温服。熟附子剂量需自小剂量开始,酌情递增。小部分病人出现轻度、头晕、舌麻、肢麻和皮肤灼热感,或局部肌肉抽动,出现上述症状时可按上列加减法灵活变化。疗效:用上方共治疗本病41例,临床治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7%。4.6.4 补中益气汤加味组成: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5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陈皮5克,升麻5克,桔梗5克,12克,10克,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加减:、口中乏味去当归,加、、;斜视、复视去升麻、桔梗,加药、。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效:用上方治疗22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5%。4.6.5 归芪异功散组成:党参20克(症状重,用红参5~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6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黄精30克,草30克,30克,甘草5克。加减:不足,症较轻,酌加菟丝子、补骨脂、巴戟肉;肾阳不足,症重者加熟附片。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效:用上方共治疗本病10例,获满效。4.6.6 马钱子胶囊组成:马钱子。每粒胶囊装制马钱子粉0.2克。用法:每日3次,每次1粒,。每隔2~4天增服1粒,逐渐加至7粒。在增药过程中,如自觉机体局部有一过性肌肉跳动、抽动感时;切不可再增加,肌本正常后减少马钱子用量,直到终止治疗。疗效:用上方配合辨证服药共治疗8例,显效4例,好转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62.5%。4.6.7 乌金穿片组成:生20克,10克,170克。用法:将以上三种药物粉碎过100目筛,用1%制料,烘静干后加1%压片,共压1000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2~4片。疗效:用上方共治疗本病9例,显效5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100%。4.7 重症肌无力危象救治临床上危象发生,多见于肌体型或球型的病例。以呼吸、吞咽困难,痰涎壅盛,甚至汗出淋漓,脉细微弱或大而无力为主症。目前抢救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用下方治疗。组成:别直参(冲)、炙甘草各9克,尾(研冲)一对,坎承2具,地30克(粉1.5捣),煅、煅牡蛎、()各30克,淡附片12克,30毫升(冲),2~3滴(冲)。加减:神志不清者,加1粒研细。用法:水煎,鼻饲给药。在应用上述基本方药的同时,积极配合现代医药抢救:呼吸肌麻痹较轻者,用吸引器吸痰给氧,人工呼吸。呼吸肌麻痹严重,气管深部积痰,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或作人口呼吸,并针对危象程度,轻型肌注或静注新斯的明,重型用短程大剂量激素治疗。如并发、感染,为首选药物,亦可选用,中药,对危象有良好疗效。疔效:用上方共抢救10例危象患者,结果成功8例,2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0%。此外,有用元气,配以、、消坚,结舍西医措施,治疗6例肌无力危象发作者,结果,有效4例,死亡2例。也有医者针对急性加重期或出现危象的患者,中药以为主,补益肝肾为辅;恢复期则加以补益脾肾,调理,此法配合西医措施,抢救2例均获成功。4.8 老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张近三周××,女,24岁。患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症,发病已10个月。_开始于复视,两眼睑下垂难净,逐渐全身乏力,咀嚼困难,须新斯的明支持。上午尚能起床,下午则软瘫无力。面容憔悴,不自然,饮食极少,大便时干时溏。辨证乃精、气、神三者俱虚。先予,以助于神。:党参15克,大熟地24克,炙甘草6克,15克,全当归12克,12克,杞子12克,陈皮9克,炒川芎5克,紫河车粉3克(分吞)。上药加减服用约3个月,病情减轻,全身肌力有增长,但复视仍较严重,苔薄,脉细。目为之所聚,属肾,精散则,还是肝精不足。治补肾填精。处方:大熟地12克,杞子12克,12克,山萸肉12克,龟版30克,阿胶9克(烊冲),制12克,生白芍12克,归身12克,紫河车粉3克(分吞)。上药加减又服3个月,身体逐渐恢复,容颜丰润,亦佳,新斯的明随之逐渐递减,复视减轻,但未全除。又服添精中药数梭月,复视消失,患者能胜任一般劳动,新斯的明亦停用。病人前后服益气健脾,补肾填精等药剂两年半左右,终获痊愈,现参加工作并已结婚,随访4年,体力良好,育一男孩。按:张老认为重症肌无力者之所以出现,主要由于气虚。咀嚼、吞咽困难为脾肾虚损,阳不布于则四肢不收,本病治疗总则以培补脾胃为主,强调宜调治不宜急切,用药宜不宜苦寒,宜固涩不宜通利。治疗过程宜不宜烦劳,注意怡情畅怀,调理,才可获愈。4.9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用药规律根据8篇文献,其中治疗效果较好(治疗例数少则14例,多则上百例,疗效多在50%以上)的药物共60余味,现归纳为下表:应用频度(例)文献报道(篇)药 &&物≥450≥6黄芪、党参、生甘草、白术、陈皮、升麻、当归。50~4493~5附片、山药、熟地、山萸肉、杞子、茯苓、白芍、柴胡。2鹿角胶、肉桂、葛根、大枣。10~491菟丝子、、黄精、麻黄、干姜、防风、赤芍、地龙、台参、生地、龟版、紫河车、桔梗、苡仁、蚕砂、制马钱子。根据上表,常用的药物近20余味,说明中药治疗本病的用药相对集中,其中以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升麻等益气健脾药为应用最多。其次为附片、肉桂、山药、熟地、山萸肉等药,而地龙、制马钱子、防风、生地、龟版、赤芍、台参等祛风通络、、清热等药物则运用较少。提示治疗本病以益气健脾、温中补肾为主,但亦需注意不同,疾病各阶段不况,灵活运用,方能提高疗效。4.10 重症肌无力的针灸治疗4.10.1 方一针灸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疗效较佳。常取、、等穴为主,酌配、、、。复视加、。每次选4~5穴,轻激,各穴交替使用,每日1次,足三里、三阴交针后加灸。并可配用内服。4.10.2 方二::攒竹、阳白、鱼腰。:足三里、三阴交、太阳、、、四白。复视加睛明、风池。操作:每次选常用穴3穴,备用穴1穴。轻浅刺激,各穴交替使用,亦可透穴刺,如阳白透鱼腰等,每次半至1分钟,不。百会穴用米粒作无疤痕3壮。每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足三里、三阴交针后加灸。疗效:用上法共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43例,痊愈35例,显效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4.10.3 方三取穴:主穴:攒竹、、阳白、鱼腰、、、。配穴:合谷、、、百会、足三里、、、三阴交。操作:每次选手足上主穴各一对,根据症状选用1~2个穴,留针20分钟。后再用取患侧头部、经线及,自上而下,自内向外叩刺,以为主轻刺,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疗效:用上法共治疗本病患者365例,临床治愈311例,显效41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5 参考资料 [1]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 [2]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穴位腹痛,股内外肌痉挛,下肢麻痹疼痛,膝关节痛,重症肌无力等。出处:《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剂表方。现代常用于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程度的偏瘫、截瘫或个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另外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脊髓灰质炎、椎间盘疾病等...为高血压、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主要是低血钾引起的肌无力和周期性瘫痪等症状;低血钾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成药、精囊炎等所致之遗精、早泄属肾虚不固者。4.重症肌无力:患者吴某,45岁,患重症肌无力,右眼上睑完...。健步虎潜丸的适应证: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重症肌无力,关节炎,进行性肌萎缩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萎缩...。健步虎潜丸的适应证: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重症肌无力,关节炎,进行性肌萎缩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萎缩...次。注意:孕妇慎服。严重消化道溃疡、心脏病及重症肌无力者忌服。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规格:每粒装0...重症肌无力相关药物炎或Stevens-Johnson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含碘对比剂的使用可以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凝...】用于不能耐受新斯的明、吡斯的明或对溴过敏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依病人疗效调整剂量。【用法用量】口服:每...用中若出现脑供血不足症状时应立即停药。10.重症肌无力患者,用本品滴眼时需遵医嘱。11.定期复查眼...异常、定向障碍、多发性神经疾患,加重己存在的重症肌无力危险。(5)肾功能损害:偶见血尿、发热、皮疹...。6.冠状动脉疾患、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和重症肌无力患者,用本品滴眼时需遵医嘱。7.本品慎用于自...相关文献浏览本页的人还关注了以下词条:
开放分类: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重症肌无力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抱歉,功能升级中,暂停讨论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三 7:41:14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眼肌重症肌无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