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什么叫“气排球扣球教学视频”吗

很少有人知道
广西气排球走到分水岭 - 滚动_【北京联盟】
广西气排球走到分水岭
/ 作者:admin
北京联盟摘要:很少有人知道
广西气排球走到分水岭,上一篇:
下一篇: 。很少有人知道,在当前广西气排球运动辉煌的光环下,埋藏着一个开始显露出狰狞一面的隐患,让快速发展的广西气排球遭受打击。如果这时候不做出改变,广西气排球或将成为另类,甚至被人遗忘。 北京联盟 / 或许,你会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但
很少有人知道,在当前广西气排球运动辉煌的光环下,埋藏着一个开始显露出狰狞一面的隐患,让快速发展的广西气排球遭受打击。如果这时候不做出改变,广西气排球或将成为另类,甚至被人遗忘。联盟 /或许,你会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但在南宁市气排球协会副会长蒋一凡和秘书长陶剑锋看来,却有可能成为现实。广西气排球走到了一个分水岭,所幸有关部门目前已经开始做出行动,扭转即将失控的局面。北京联盟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隐患需要广大气排球爱好者共同来排除,原因就出现在气排球的比赛用球上。北京联盟 /规则差异,广西气排球遭疑北京联盟 /要说清广西气排球目前面对的窘境,还得从气排球的起源说起,其中较为得到认可的起源地是呼和浩特。北京联盟 /1984年,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宁分局为了开展老年人活动,在没有规则限制的情况下,组织离退休职工用气球在排球场上打着玩,最后又改用儿童软塑球。中国火车头体协推出该项目后,在浙江、福建、上海、江苏、湖南、广西、重庆等地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尤其以广西最为普及。北京联盟 /由于规则不明确,广西为了推广气排球,根据中国火车头体协的规则,于2003年和2007年先后拟出广西大众气排球竞赛规则。北京联盟 /“中国火车头体协规则里规定气排球的场地大小为6米×12米,广西没有这个场地。羽毛球的场地大小是6.1米×13.4米,与气排球场地相似,所以广西的球友多在羽毛球场地上打气排球。”蒋一凡说。比赛用球没有多大差别,都是圆周为78厘米至80厘米、重量为110克至125克的黄胶球(俗称桂标)。北京联盟 /去年,中国排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力度推广全国气排球竞赛规则,广西快速发展的气排球运动受到冲击。浙江、福建、江苏等地近两年气排球运动发展迅速,水平提高极快,就连新疆都将气排球运动的推广作为稳定边疆农牧民、丰富群众文化的重要手段来推广。北京联盟 /蒋一凡表示,因为规则的改变,广西气排球走到了悬崖边,几乎被边缘化,辉煌的光环已经慢慢褪去。如果广西气排球再不做出改变,不出几年,区外球友在说起气排球时不会再将广西气排球作为好的范例,有可能会把广西气排球当成一个“另类”来看待。北京联盟 /蒋一凡为什么会这么说,记者找到了陶剑锋,希望能从他那里找到答案。北京联盟 /根本原因,比赛用球差距大北京联盟 /在陶剑锋那里,记者见到了一份数据对比文件,这是南宁市气排球协会去年总结出来的广西大众气排球竞赛规则与全国气排球竞赛规则差异总汇。从比赛场地、边线宽度、球员人数、服装球鞋到比赛用球、击球拦网,两个规则的不同之处多达32项。北京联盟 /“这里面最大的区别是比赛用球和场上人数,这直接影响到广西气排球的发展方向,其他的差异还比较好克服。”陶剑锋说。现在全国赛的指定用球均有内胆,球周长73厘米,重量130克,气压0.15公斤至0.18公斤/平方厘米(俗称国标)。符合气压、重量和周长要求的球都可以叫国标球。外观的不同是次要的,技术要求不同才是要点。北京联盟 /国标球也叫轻排球,要想打好需要类似排球的技术特点,这和桂标的黄胶球有本质上的区别。打黄胶球时,扣球动作有些下拉,年轻人大力扣杀过网后就会迅速下沉,很容易得分。这样的现象导致很多球队多是凭借发球得分,比赛观赏性被打了折扣。北京联盟 /近年来,记者采访过不少南宁的气排球比赛,也发现了黄胶球的这一特性,发球好的队伍基本上胜算较大。北京联盟 /陶剑锋认为,中国排协之所以放弃黄胶球而使用轻排球,还有一个竞技层面的考量。在世界范围内,相比受众广的足球和篮球运动,排球运动近年来发展较为缓慢。中国排球运动曾经取得过辉煌,但并没有在群众上得到良好发展。北京联盟 /为了增加中国排球人口,中国排球推广了轻排球。轻排球和排球的技术特点是一样的,练习轻排球的人可以很容易就转到排球运动上,有利于发展排球运动。此外,黄胶球在冬天表皮会比较硬,北方天冷打不了,中国排协才决定使用有球胆的国标球。北京联盟 /负面显现,广西被指不合群北京联盟 /既然中国排协推广了国标,那广西气排球就用国标来进行比赛,不至于有那么严重的后果吧。听记者这样一说,蒋一凡显得有些无奈。北京联盟 /广西气排球使用黄胶球比赛已有一定年头,球友们也习惯和适应了黄胶球的打法。有的人打起黄胶球所向无敌,但一换到轻排球,由于技术要求不同,成绩惨不忍睹。所以,目前广西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人打黄胶球,很多比赛也还把黄胶球作为比赛用球。北京联盟 /“一项运动,只要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我们不去干涉群众喜欢打哪类球。但出于长远考虑,我们还是得和全国接轨。”陶剑锋说。由于气排球在中国开展得火热,一些全国性赛事层出不穷,这个时候广西队伍和区外队伍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北京联盟 /目前区外举行的气排球比赛基本使用的是轻排球,广西队伍打黄胶球再厉害也打不来轻排球,成绩不是很理想。广西举办的比赛用的是黄胶球,区外队伍来了也不适应,成绩也不好。长此以往,广西队伍根本没法和区外队伍交流比赛,区外队伍也不会再来广西比赛,广西气排球还怎么发展?北京联盟 /说到差异,蒋一凡说起一个故事。去年,他带队去长沙参加一项全国性赛事,广西队伍没有取得好成绩。北京联盟 /当时有区外球友在议论:“广西气排球不是很厉害的吗,怎么输了?”有人回答:“他们打波波球(区外球友称黄胶球为波波球)才厉害。”当时在旁边的蒋一凡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北京联盟 /令人欣慰,有关部门在行动北京联盟 /关于轻排球和黄胶球,记者在昨日落幕的2016年“超级杯”全国气排球联赛广西大众海选赛采访了几名球友。北京联盟 /黄升东说,在他的气排球朋友圈里,目前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在打黄胶球。打两种球的人分成两派,一听说比赛用球是黄胶球,打轻排球的人就不参加了;听说比赛用球是轻排球,打黄胶球的人也没了兴趣。“我个人并不排斥轻排球,两种球我都打。其实只要多练习,轻排球也是很有乐趣的。”黄升东说道。北京联盟 /“我觉得轻排球蛮好的呀,打起来手感很好。”已经退休的李先生已经从黄胶球转到了轻排球,他认为轻排球的质地比较柔软,老年人打起来也很容易上手。另外,他还表示,黄胶球质地比轻排球硬,扣球时相对比较容易受伤。北京联盟 /在蒋一凡和陶剑锋看来,广西球友不待见轻排球,多是心态没有转变过来,这需要时间来改变。蒋一凡认为,群众喜欢打哪种球,由他们自己来选择,但有关部门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在一些比赛中逐渐使用轻排球,慢慢地将轻排球在广西推广开来。北京联盟 /令人欣慰的是,广西有关部门已经看到广西气排球的这一窘境,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广西体育局在下发2016年“超级杯”全国气排球联赛广西大众海选赛比赛通知时,就明确规定比赛用球要使用国标。此外,本周广西体育局将召开全区气排球研讨会,广西气排球如何与全国接轨将是重要的内容。北京联盟 /
广西气排球走到分水岭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除注明来源“北京联盟”外的文章均来自网络和网友投稿,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北京联盟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气排球的比赛规则是什么?
气排球的比赛规则是什么?
08-09-23 &
一个完整的排球场地,中间球网分开对阵双方的区域.一方区域可以划分为6个区,具体的分区为: 4 3 2 5 6 1 其中2--4号位为前排,1,5,6号位为后排.每局从站1号位的队员开始发球.二传没有固定要站在几号位,依据球队的战术安排来定.一般为了打好开局,保证前排三点攻,二传便安排在1号位,最先发球,如此前排至少有三轮是三点攻. 发球轮换,由1号位队员发球轮轮过后,则转到6号位,上轮在2号位的队员转到1号位发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场地: 场地为长12米,宽6米的矩形。由球网和中心线将场地分成长为6米宽6米的两个场区。每个场区画一条距离中心线2米并与边线连接的平行的平行线叫限制线。球网高度男子为2米,女子为1.8米,在网上中心线与边线的交点处设置一垂直于地面的标志杆。 二、比赛用球: 比赛用球为重约100-150克,圆周为79-85厘米的塑料充气皮球。球的颜色一般为黄色。 三、比赛规则: (一)胜负: 1、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25分。 2、由首先赢得25分,并且超过对方2分的队获得本局胜利。 3、决胜局,先得27分的队获胜。 (二)球员场上位置: 1、比赛每队同时上场队员为5人(其中1人为场上队长)。发球队员发球时,双方队员须在本场区内各站两排(前排2人,后排3人)。 2、发球时场上队员位置不能调整,前排队员可以站在限制线以外,但后排队员不能站在前排队员前面。(队员的位置是根据其脚的着地部位来判定的,每一名前排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后排队员的双脚距中线更近;每一名右边(左边)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脚距场地的右(左)边线更近。在发球队员击球的一刹那,场上队员脚的着地部位必须符合其位置要求。在发球后,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上。) 3、比赛过程中,对场上队员位置没有限制。 (三)发球: 发球队员发球时要将球明显抛起,然后用手将球击过球网,进入对方场内。发球队员可以在底线后的边线延长线的无障碍区域内的任一处开球。 1、发球队员不能站到边线以内或踩到边线。在裁判员鸣哨后球被抛起发球队员未击球,球未触及发球队员而落地,裁判应再一次鸣哨继续发球。发球队员在裁判未鸣哨而发球的,发球无效,重发,不判对方得分,第二次则判犯规。 2、当发球队胜一球时,则队员要顺时针轮转一个位置,然后由1号位的队员发球。(不准连续发球。) 3、换发球时,发球队队员要首先顺时针轮转一个位置,然后由1号位队员发球。 4、发球方将球击入对方场区内任何位置均有效。 (四)进攻: 比赛过程中有球的球队为进攻方。 1、在对方发球时,前排队员不允许单手上手击球过对方场地或拦网。 2、前排队员只能将球平推或垫球过网。 3、扣球队员必须在限制线以外起跳,并且击球时不能站在限制线以内。 4、进攻方允许最多击球三次(拦网除外)并将球击过网进入对方场区。 5、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拦网除外)。 6、队员的身体任何部位都允许触球,同时计为一次击球。但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反弹。 7、只有前排的队员可以拦网。队员可在球越过网之前进行拦截,但是不得触网或干扰对手(不能过网击球)。在一个拦网动作中,允许球迅速而连续地触及一名或更多的拦网队员。拦网触球应在对方队员完成进攻性击球之后,同时不能有击球动作。 8、球碰到网进入对方场区为好球。 9、击球方将球碰到除了球员和球网以外的任何障碍物体后即为死球,由对方得分。 10、双方队员同时触球并且有明显的停留现象时判为争球,由原发球方重新发球。 (五)得分: 采取每球得分制,一方在获得发球权时同时得分。若发球方触犯下列错误,则接发球方可得一分。如接发球方触犯下列错误,则发球方可得一分,并且继续发球。 1、球落在自己一方的球场范围内。 2、界外球(发球或击球出界)。 3、发球员没有在规定的发球区内发球,或发球时脚踏到端线。 4、没有依照发球次序发球。 5、本方球员连续击球超过三次。(拦网不算一次触球,还可再击球三次将球击入对方场区。) 6、持球(即在击球时球在手中有明显的接球停留现像。) 7、连击(即一人连续击球两次,或者球先后连续触及队员身体的不同部位。拦网不算一次触球)。 8、触网(即比赛进行时,身体的任何部份明显碰着球网。但队员在已经完成了击球动作和击球试图(如拦网)之后,无意触网或被动触网则不算犯规。) 9、过线(队员的一脚或双脚踏过中线同时触及对方或影响到对方比赛。允许队员的一只脚或双脚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脚的一部分还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除脚以外,不允许队员身体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触对方的场区。)。 10、过网击球(球体的大部分未进入本方场内而伸手过网在对方场地内击球)。 11、球从标志杆(向上垂直方向)以外进入对方场区。 (六)其他规则: 1、换人。每局比赛每队有五人次换人。只有在死球时才能提出换人申请,经过裁判员同意后才能换人。 2、比赛过程中没有暂停。 3、局间休息时间为三分钟,决胜局为五分钟。决胜局某一队先得13分时,两队交换场区,不进行休息。 4、第一局和决胜局由双方抽签决定发球权,第二局则由另一方发球。 5、一场比赛中,裁判员的判定是最终判决。 6、只有队长可以对裁判员的判罚当场提出询问或要求解释,裁判应及时予以解释。 7、其他规则可按照排球比赛规则进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基本上和排球规则相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球员在一以球网分隔的比赛场地上进行的一种团队竞技。有不同比赛方式,适应特定状况提供人们不同比赛。比赛的目标是要每队采用合于规定的方法击球过网,落于对方的场地上,同时防止球在自己的场地上落地。每一队有三次机会将球击回对方的场区 (拦网触球除外)。 比赛由发球开始,球员击球过网进入对方的场区,双方往返击球,直到球触地、出界或一队无法正确的回击为止。排球比赛中,球队赢得一球则获得一分 (得球得分制),当接发球队赢得一球,该队得到一分并取得发球权。 第一章 场地与器材 比赛区域 : 比赛区域包括比赛球场和无障碍区,而且是对称长方形。
2球网和网柱 2.1球网高度 2.1.1球网置于中线上方,男子网高2.43公尺,女于2.24公尺。 2.1.2球网高度的测量,以测量竿自比赛球场的中央量起。 球网两端(边线上方)距地面之高度必须相等,并且不得超过规定高度2公分以上。 3球 3.1球的规格 球必须为圆形,以柔软具有弹性的皮革制成,其中实以橡胶或类似质料制成的球胆。颜色:一致且浅色,或是由FIVB核可之组合色彩排球。圆周:65公分到67公分。重量:260公克到280公克。内部气压:294.3到318.82毫巴(每平方公分0.30到0.325公斤)
第二章参加人员 4球队 4.1球队的组成 4.1.1每一球队最多包含十二名球员、一名教练、一名助理教练,一名运动医护人员(trainer)及一名医师。球员之一是队长且需在记录表上注明。FlVB世界锦标赛中的医师必须事先获得FIVB的认可。 4.1.2每一球队可从12名决定名单中选出一位登记为自由防守球员。(规则8.5) 4.1.3只有登录在记录表上的球员,方可参加比赛,一经教练,队长在记录表上签名后,既不得更换。 4.2球队的位置 4.2.1球员必须坐在球员席或者热身区(规则14.4),教练(规则5.2.3)及其它成员坐在球员席,但可以暂时离座。球员席位于记录台旁无障碍区以外。 4.2.2只有球队之成员可以坐在球员席,比赛中球员可参予热身(规则4.1.1) 4.2.3比赛中,末上场比赛球员可在热身区徒手热身(规则1.4.4),暂停时可在他们球场后方无障碍区做热身运动。局间休息球员可在无障碍区用球热身。 5.2教练 5.2.1比赛时教练坐在场边指导其球队打球,教练向第二裁判提出阵容单、暂停、替补等要求。 5.2.2教练在比赛前登记或核对己方球员记录表上的姓名与号码并签字。 5.2.3比赛中 5.2.3.1每一局比赛前,教练应将填妥并已签字之球员上场阵容单交给记录员或第二裁判。 5.2.3.2在比赛进行中,他必须坐在最靠近记录员的球员席上,但可暂时离席。 5.2.3.3要求暂停或替补球员。 5.2.3.4教练可以在球员席前的无障碍区至热身区之间站立或走动进行指导,但不得干扰或延误比赛。
第三章比赛形式 6得一分,胜一局,胜一场 6.1得一分 6.1.1当球队犯规时,裁判鸣笛,并依据下列规则处罚 6.1.1.1如果有二次以上连续犯规发生,只算第一次犯规。 6.1.1.2如果双方的犯规同时发生,称双方犯规,该球不计,重新比赛。 6.1.2犯规结果 犯规的结果,则失一分: 6.1.2.1若接发球队犯规,则发球队得一分且继续拥有发球权。 6.1.2.2发球队犯规,则对队得一分且得到发球权。 6.2胜一局 第一周至第四局,先获得25分并至少领先2分则胜一局(第五局除外)若比数为24:24时,则必须领先对队2分为止,(例:26:24;27:25) 6.3胜一场 6.3.1获胜三局之球队为该场比赛的胜队。 6.3.2若局数为2比2时,在决胜局(第五局)之比赛,先获15分并领先对队2分为胜。 6.4球队未出场及阵容不完整 6.4.1若球队经由裁判员警告后仍拒绝出场,则宣布取消资格。以每局0:25及该场0:3的比数由对队获胜。 6.4.2球队无正当理由,于规定时间内不上场比赛,即予宣布缺席,其判决结果与规则6.4.1相同。 6.4.3若球队阵容不完整以致该局或该场不能比赛时(规则7.3.1.1)则判该队于该局或该场比赛失败。对队即获赢得该局或该场所需的分数或分数与局数。未能完成比赛的球队则维持其原得的分数与局数。
7.比赛程序 7.1掷硬币:赛前第一裁判执行掷硬币决定第一周发球权及场地权,若须进入决胜局,第一裁判须再次进行掷硬币的选择。 7.1.1在两队队长面前进行掷硬币事宜。 7.1.2掷硬币获胜者可任选下列之一: 7.1.2.1发球权或接发球权。 7.1.2.2选择场地。 输者只有另一选择。 7.1.3若两队先后进行网前热身,则由先发球的球队先行开始。 7.2热身时间 7.2.1如赛前已有场地练习,则每队上场各有3分钟的热身时间;否则,可各有5分钟时间。 7.2.2若两队队长同意一起进行赛前热身,则依据规则7.2.1的规定,两队可同时进行6分钟或10分钟的热身活动。 7.3球队上场阵容 7.3.1?q各队必须始终保持六名队员在场比赛。 7.3.1.1每局开始时所决定的球员位置轮转顺序均须维持到该局结束。 7.3.1.2?q若球队选择登记自由防守球员,则自由防守球员的球衣号码必须在第一周时与6位先发球员的号码一同标示在阵容军士。 7.3.2在每局比赛开始前,教练必须将球队上场的阵容写在阵容单上,签字后交给第二裁判或记录员。 7.3.3凡末列在上场阵容单内的球员即为替补球员。 7.3.4上场阵容单一经提出,即不得更改。 7.3.5若球员的实际位置与上场阵容单上所填的位置不符时: 7.3.5.1球员须在该局比赛开始前,依上场阵容单上所示的位置作更正,不予判罚。 7.3.5.2同样地若一名或多名上场球员未登于上场阵容单上,则必须依照阵容单中所列更换球员,不予判罚。 7.3.5.3然而,若教练希望保留阵容单上未登记的球员上场,则必须请求合法的替补,并登记于记录表上。 7.4位置 当发球员击球的瞬间,双方球员均须在各自的场区内依照轮转次序排列(发球员除外) 7.4.1球员位置如下: 7.4.1.1三名沿着球网排列的球员为前排球员,应站在4号位置(左)、3号位置(中)及2号位置(右) 7.4.1.2另三名为后排队员,站在5号位置(左)、6号位置(中)及1号位置(右) 7.4.2球员之间关系位置 7.4.2.1每一名后排球员的位置均须比其所对应的前排球员离球网更远。 7.4.2.2前后排球员必须依序排列(规则7.4.1) 7.4.3球员的位置是以他们足部接触地面的位置来判定如下 7.4.3.1每一位前排球员均必须至少有一足的一部分,较具相对位置的后排球员之双足更靠近中线, 7.4.3.2每一位右(左)侧球员均必须至少有--足的一部分,较同排中间球员的双足更靠近右(左)测的边线。 7.4.4球一旦发出,球员即可在己方的场区及无障碍区域任意移动。 7.5位置错误 7.5.1当发球员击球的瞬间,若有球员未按其规定位置站立,则判该球员犯规(规则7.3和7.4) 7.5.2若发球员击球时犯规(规则13.4和13.7.1)先于位置错误之前,判发球犯规。 7.5.3若发球员是击球后的犯规(规则13.7.2)轮转错误犯规。 7.5.4位置错误之判罚如下: 7.5.4.1该队失一球(规则6.1.2) 7.5.4.2球员应立即回到正确位置。 7.6轮转 7.6.1整局比赛的轮转顺序,发球顺序,球员位置都依阵容单来决定。 7.6.2当接发球队取得发球权时,该队球员必须依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2号位置的球员轮转到l号位置发球,1号球员则轮转到6号位置,依此类推) 7.7轮转错误 7.7.1当发球未按轮转顺序进行时,即为轮转错误(规则7.6.1)。而产生下列结果: 7.7.1.1轮转错误的球队应判丧失发球权(规则6.1.2)并由对队得一分(规则6.2)且拥有发球权。 7.7.1.2改正球员轮转次序。 7.7.2除此之外,记录员应即判定犯错的正确时间。犯规队在错误期间所得的分数均须取消,其对队所得的分数则依然有效。 若无法确定错误时间则分数不取消,仅判犯规球队失一球。
8.球员替补 球员替补是指裁判员允许一名球员退场,并由另一名球员上场代替其位置(规则16.5) 8.1替补限制 8.1.1每队每局最多可准许有六人次的替补,且同时可替补一名或多名球员。 8.1.2每局开始时上场的球员,仅可在该局中退场一次及再进场一次,但仅以回到原比赛位置为限。 8.1.3替补球员每局仅可上场一次,以替换开始时上场的球员,同时该替补球员亦仅能由原来被替补退场的球员所替换。 8.2例外替补 球员受伤无法继续比赛时,(自由防守球员除外规则8.5.2.4)应作合法之替补,如该队已无合法替补之可能,则可使用例外替补,且不受规则8.1规定的限制。 例外替补是指不在场内之任一球员(自由防守球员除外)替补受伤之球员,受伤之球员不得再进场比赛。 8.3驱逐替补 被判驱逐或取消资格的球员(规则21.3.2、21.3?q3)必须以合法的方式进行替补。若是无合法替补的可能,则应判该队为阵容不完整(规则6.4.3;7.3.1.1) 8.4非法替补 8.4.1凡球员替补超出规则8.1之规定音,即为非法替补(规则8.2所规定之情形除外) 8.4.2当球队构成非法替补,且比赛已重新开始后才发现(规则9.1),则依下列程序处理: 8.4.2.1非法替补之判处,为对队得一分,且拥有发球权。(规则6.1.2) 8.4.2.2错误替补应即改正, 8.4.2.3该队在犯错期间所得的分数一律取消,而对队所得的分数依然有效。
第四章比赛行为 9.比赛情况 9.1比赛的开始 第一裁判员鸣笛后开始发球;而比赛的进行始于发球员击球的瞬间。 9.2死球的构成 比赛中犯规,裁判鸣笛时,构成死球。若无犯规,则自鸣笛时构成死球。 9.3界内球 当球触及包括球场界线在内的场内地面时,即为「界内球」(规则1.3.2) 9.4界外球 以下情况发生时为「界外球」 9.4.1球体触地的部分完全落在界线外时; 9.4.2球触及球场以外的任何物体,如天花板或非比赛球员时; 9.4.3球触及标志竿、绳子、网柱或标志竿、标志带以外的球网本身时; 9.4.4球体全部或一部分在有效的球网空间外通过其垂直面时(规则11.1.2情况除外) 9.4.5球体全部通过网下垂直面。(规则11.1.3)
10比赛的击球:每队必须在自己比赛区域内打球(除了规则1l.1.2以外)无论如何,救球可以自无障碍区将球打回。 10.1球队的击球次数 各队均赋予至多三次的击球(拦网除外,规则15.4.1)击回对区,若超过就构成四击球。 全队击球次数的计算不仅包括球员有意的击球,同时也包含无意的触球。 10.1.1连续击球 同一名球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拦网除外,规则10.2.3、15.2?q、15.4.2) 10.1.2同时触球 二名或三名球员可同时触球。 10.1.2.1当二(三)名队友同时触球,应视同二(三)次的击球(拦网除外) 若二(三)名队友均趋前击球但仅一人触球,则视为一次击球。 若同队球员互相碰撞,不视为犯规。 10.1.2.2若双方球员于球网上方同时触球而比赛继续进行,则接球的一方仍有三次击球权。 若该球落于界外,则为该球所在场区的对队犯规。 10.1.2.3若因双方球员同时触球而造成「持球」(规则10.2.2)则判为双方犯规(规则6.1.1.2)并重新发球。 10.1.3藉助击球 在比赛区域内,球员不得以队友或任何建造物/物体作为击球的支撑。然而若球员即将犯规(触网或越过中线等),队友可予以阻止或将其拉回。 10.2击球的特性 10.2.1可用身体任何部位触球。 10.2.2击球必须清晰,不可持球或??球,球可反弹至任何方向。 10.2.3球可触及身体数个部位,惟须以同时触及为原则。 例外: 10.2.3.1在拦网时,球可以连续数次触及一名或多名拦网者,但须在同一动作中发生(规则15.2.) 10.2.3.2球队第一次击球时(规则10.1、15.4.1)只要是发生在同一动作中,球可以连续触及身体多处部位。 10.3击球的犯规 10.3.1四击:球队在击球回对方场区前触球四次(规则10.1) 10.3.2藉助击球:在比赛区域内,球员以队友或任何建造物/物体作为击球的支撑(规则10.1.3)。 10.3.3持球:球员未能清晰的击球(规则10.2.2)而是用持球、掷球。 10.3.4连击:球员连续击球二次或球连续触及身体数个部位(规则10.2.3)
11近网球 11?q1球越网 11.1.1送到对队场区的球,必须由网上有效穿越空间越过。有效穿越空间是限于球网垂直面部分,其范围如下: 11.1.1.1下至球网上缘。 11.1.1.2两侧到标志竿及其假想延伸线内。 11.1.1.3上至天花板。 11.1.2球的部份或全部从有效空间外穿越球网垂直面飞向对方无障碍区可击回继续比赛只要: 11.1.2.2该球员末接触到对方场区 11.1.2.2球由同边有效空间外击回,对手不得妨碍 11.1.3当球体完全越过球网以下的垂直平面时,即为“界外球” 11.2球触网 当球飞越球网时(规则ll.l.1)可以触网。 11?q3球入网 11.3.1击球入网时,可在球队三次击球的限制下将球救起(规则10.1)。(发球除外) 11.3.2若球将球网的网孔击破或将球网击落,则该球不计,并重新发球。(发球除外,规则11.2)
12近网球员 12.1手越过球网 12.1.1拦网时,若未妨碍对方球员攻击前及攻击时的活动,拦网者可越网触球(规则15.3) 12.1.2当进攻球员在自己的比赛空间击球时,手于击球后可顺势越过球网。 12.2网下侵入对区 12.2.1只要不妨碍对方的活动,允许球员由球网下方侵入对方空间。 12.2.2跨中线侵入对方场区: 12.2.2.1允许单是(手掌)或双足(手掌)触及对方场地,惟侵入的单是(手掌)/双足(手掌)须仍有一部份与中线接触或在中线的上方。 12.2.2.2禁止以身体的其它任何部位触及对方场地。 12.2.3球员可在死球后进入对方的场地(规则9.2) 12.2.4若未妨碍对方球员的活动,球员可侵入对方的场外无障碍区域。 12.3触网 12.3.1球员无企图击球而触及球网或标志竿,不视为犯规(规则12.4.4)。 12.3.2球员一旦击球后,可触及球网全长以外的网柱、绳子或其它物体。但不得妨碍比赛。 12.3.3若球被击入网,并致使球网触及对方球员,不作犯规论。 12.4近网球员犯规 12.4.1在对方攻击前或攻击时,球员于对方空间内触及球或对方球员(规则12.1.1) 12.4.2球员由网下侵入对方空间干扰对方的活动(规则l2.2.1) 12.4.3球员侵入对方场地(规则12.2.2.2) 12.4.4球员企图击球时,触及球网及标志竿(规则12.3.1) 
13.发球 发球,系指后排右方球员在发球区内用一只手或手臂将球击出而进入比赛的动作。(规则13.4.1) 13.1一局的首先发球 13.1.1第一局与决胜局(第五局)的第一次发球,以掷硬币方式决定之(规则7.1) 13.1.2其它各局则由前一局未先发球的球队开始发球。 13.2发球顺序 13.2.1各队球员须依照上场阵容单的顺序,依次发球(规则7.3.1.2) 13.2.2每局第一次发球后,其后的发球球员依下列方式决定: 13.2.2.1当发球队赢得该球时,由原球员再发球 13.2.2.2当接发球队赢得该球时,则由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并轮转(规则7.6.2)。出前排右的球员移到后排右位置进行发球。 13.3指示发球 第一裁判确认发球员已拿球,且双方球员已准备进入比赛,便可指示球员发球。 13.4执行发球 13.4.1球??起或离手后,应以单手或单臂的任何部位将球击出。 13.4.2在击发球的瞬间或跳跃发球起跳时,发球员不得触及球场场区(含端线)或发球区以外的地面。击球后,可踏入或落于发球区外或场内。 13.4.3第一裁判鸣笛指示发球后,发球员必须在八秒钟内将球击出。 13.4.4裁判鸣笛前所发出的球无效,应重新发球。 13.5掩护 13.5.1发球队球员不得以个人或集体掩护方式妨碍对方观察发球者或球的飞行路线。 13.5.2在发球时,球员不得以个人或集体以挥动手臂、跳起或侧移。球飞经集结球员上方,即构成掩护。 13.6发球犯规 13.6.1即使在对方位置错误的情况下(规则13.7.1),下列的犯规则成为换边发球。 发球员: 13.6.1.1违反发球顺序(规则13.2)。 13.6.1.2未按规定执行发球(规则13.4)。 13.6.2发球犯规:击发球后犯规正当发球后,造成发球犯规的情况如下(除非有球员位置错误):(规则13.7.2) 当球: 13.6.2.1触及发球队球员或球未从网上垂直乎而通过, 13.6.2.2出界(规则9.4) 13.6.2.3从掩护上方飞过(规则13.5) 13.7发球犯规和位置错误 13.7.1发球员发球犯规瞬间(不当发球,轮转错误等)同时对方越位,应判发球犯规。 13.7.2反之,完成发球后该球失误(触网、出界、掩护等)则位置错误发生在先,应判位置错误。
14攻击 14.1定义 14.1.1除发球与拦网外,一切将球击向对方场地的动作皆视为攻击。 14.1.2攻击时,若触球动作干脆而球迅速离手,没有持球或掷球动作,顶球是合法的行为。 14.1.3球完全通过球网的垂直面或触及对队球员的瞬间,便是完成攻击动作。 14.2攻击的限制 14.2.1前排球员在自己的场地空间内,可在任何高度完成攻击(除规则14.2.4所列情况外) 14.2.2后排球员可在后区的任何高度完成攻击动作。 14.2.2.1在击球起跳时,其单是(或双足)不得触及或越过攻击线。 14.2.2.2击球后,则可落入前区范围(规则1.4.1) 14.2.3若在触球的瞬间,球的任何一部分低于球网上缘,则后排球员也可在前区完成攻击。 14.2.4当对方发球,该球在本方前区且高于球网时,不得完成攻击。 14.3攻击的犯规 14.3.1在对方场地的空间击球(规则14.2.1) 14.3.2击球「出界」。(规则9.4) 14.3.3后排球员在前区完成攻击,(而且当击球的瞬间,球的整体高于球网的上端(规则14.2.3) 14.3.4对方发球,球在前区且整个球体在球网上端的空间时,球员完成攻击动作(规则14.2.4) 14.3.5自由防守球员(规则8.5)将高于网上端的球完成攻击(规则14.2.3) 14.3.6自由防守球员在前区以高手传球方式,自己或队友将高于网上端\的球击向对区(规则8.5.2.2d)
15.拦网 15.1定义 15.1.1拦网系指靠近球网的球员,在球网上方拦截对方来球的动作,只有前排球员可以完成拦网。 15.1.2试图拦网 试图拦网是指未触球的拦网动作。 15.1.3完成拦网 拦网球员一经触球,即视同完成拦网,只有前排球员允许完成拦网。 15.1.4集体拦网 二或三名球员彼此靠近进行拦网为集体拦网。当其中一名球员触球时,即视为完成集体拦网。 15.2拦网时触球 在同一次动作中,一名或一名以上的拦网球员可连续(快且连续)触球。 15.3在对方空间内拦网 拦网时,球员的手及手臂可伸越球网,但不得妨碍对方球员的活动。因此,在对方球员完成攻击前,不得越网触球。 15.4拦网友球队击球次数 15.4.1拦网时的触球不计入球队的击球次数中(规则10.1)拦网触球后,该队有三次击球权将球击回对方场地。 15.4.2拦网后的第一次击球可由任何球员执行,包括拦网时触球的球员。 15.5拦截对方发球 对方发球时不准拦网 15.6拦网犯规 15.6.1在对方球员击球之前成同时,拦网球员在对方空间内触球(规则15.3) 15.6.2后排球员完成拦网或参与完成集体拦网(规则15.1.3、15.1.4) 15.6.3拦对方发球(规则15.5) 15.6.4拦网后球出界。(规则9.4) 15.6.5在标志竿外侧,越过对方空间拦网。 15.6.6自由防守球员试图或参与完成拦网(规则15.1.3和15.1.4)
第五章中止与延误 16合法的比赛中止 合法的比赛中止为:暂停与球员替补。 16.1合法的比赛中止次数 每队在每局比赛中各有二次暂停及六人次球员替补的权利。 16.2合法的请求比赛中止 16.2.1在判定死球后,鸣笛发球前,唯有教练或比赛队长可以正确的手势请求比赛中止。 16.2.2每局开始前请求球员替补是可以允许的,并应记录为该局中一次合法的球员替补。 16.3连续的比赛中止 16.3.1无须经过恢复比赛,任何一队可连续请求一次或二次的暂停及一次的球员替补。 16.3.2同一球队不得连续请求球员替补,除非经过恢复比赛。但在同一次的比赛中止期间,可替换二名或二名以上的球员(规则8.1.1) 16.4暂停及技术暂停 16.4.1暂停时间为30秒 FIVB世界性及正式比赛其暂停采用: (a)第一局至第四局每局各有二次技术暂停,时间90秒钟,当任一球队先获8分或16分时自动暂停,每队每局另有二次要求暂停机会,时间为30秒。 (b)决胜局(第五局)没有技术暂停,因此每队只能要求二次暂停,时间各为30秒。 16.4.2所有暂停(含技术暂停)所有球员需回到靠近球员席之无障碍区。 16.5球员替补(参阅规则8.1的限制)(自由防守球员的替补参阅规则8.5) 16.5.1替补必须在替补区内进行(规则1.4.3) 16.5.2替补的时间,只限于在记录表上完成登记替补及允许球员进、退场。 16.5.3请求替补时,球员必须站在靠近替补区准备进场(规则1.4.3) 若球员未依上述情形准备,则不允许该次替补,并判罚该队延误比赛一次(规则17.2)。FIVE世界性及正式比赛中号码牌用来做替补球员用。 16.5.4若教练欲作一人以上的替补时,必须在请求时做出替补人次的手势。此一情况下,必须以一对接一对的方式相继替补。 16.6非法请求 16.6.1下列状况视为非法请求中止: 16.6.1.1球赛进行中,或鸣笛发球时或鸣笛后,请求比赛中止(规则16.2.1) 16.6.1.2未经授权的成员请求比赛中止(规则16.2.1)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比赛队和队员  1.每队最多可有8名队员,队员上衣必须有号码,应由1号至8号。身前号码10厘米见方,身后号码15厘米见方。场上队长应在上衣胸前有一明显标志。   2.教练员和队员应了解并遵守规则,以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服从裁判员的判定。如有疑问只有场上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解释,教练员不得对判定提问异议或要求解释。   3.教练员和队员必须尊重裁判和对方队员,不得以任何行为影响裁叛的判断。不得以任何行动和表现去拖延死球时间或被认为有意延误比赛。  二、比赛的进行  1.队员场上位置:双方队员各分为前排三名,后排二名。前排左边为4号位,中间为3号位,右边为2号位,后排左边为5号位,右边为1号位。每局比赛开始、场上队员必须近位置表排定的次序站位,在该局中不得调换。在新的一局、每个队上场队员的位置可重新安排。   2.暂停:每局比赛中,每个队可请求2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为1分钟。只有成死球时经教练员或场上队长向第二或第一裁叛员请求后才准予暂停。第一裁叛员鸣哨后,比赛应立即继续进行。某队请求第三次暂停,应予拒绝、并提出警告。第一裁叛员已鸣哨发球,队员尚未将球发出或与鸣哨的同时请求暂停,均应拒绝,如第二裁判员在此时间错误鸣哨允许暂停,第一裁判员也不得同意,应再次鸣哨发球。   3.换人: 每局每队最多可替换6人次,一下一上为1人次。某队换人时应由教练员或场上队长在死球时向第二或第一裁判员提出要求、并说明替换人数和队员的号码。裁判员准许换人时,上场队员应已做好准备并从前场区上下场,如队员未做好准备,则判罚该队一次暂停。   三、比赛成绩的计算   1.得分:只有发球队胜一球时,才得1分,决胜局则不论发球队或接发球队胜一球即得1分。  2.胜一局:某队失得15分并超出对方2分时,或双方得分成16:16时谁失得1分成17:16时,则该队胜一局。决胜局谁赢得15分并超出对方2分时,即算该队获胜。   3.规定比赛时间5分钟后仍不到场者,作弃权处理,对方则以每局15:0的比分和2:0的比局取胜。各队无正当理由不得无故弃权和罢赛。否则,取消该队三年内参加公司体育竞赛资格。  四、动作和犯规  1.发球  (1)发球队胜一球或接发球队取得发球权时,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如没有按发球次序轮转发球,则为轮转错误,必须立即纠正,并判失去发球权。   (2)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发球后8秒钟内将球发出,球被抛出发球队员未击球,球也未触及发球队员而落地,允许继续发球。   (3)发球队的队员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挡对方观察发球队员和球的飞行路线。  (4)发球时判断队员的位置错误,应以队员身体着地部分为依据,在发球队员击球的一刹那,球未击出前,同排队员的站位不得左右超越或平行,前后排队员不得前后超越或平行。即4号位队员不得站在3、2位队员的右边,2号队员不得站在2、3、4位队员的前面或平行。否则,应判失球权或对方得分。发球队员与本方5号位队员不受站位的限制。   (5)发球触网算违例,发球和比赛过程中球触顶按违例处理。   2.击球 队员击球时,有意或无意把球接住停在手中或用双臂将球夹住停留时间较长或用手将球顺势冲至停留时间较长再将球送出,判击球犯规。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连续触球多于一次,则判连击犯规(拦网除外)   3.过中线和触网 比赛进行中,队员踏越中线,应判过中线犯规,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触及球网,判触网犯规,因对方击球入网而使网触及本方队员时,不算触网犯规。  4.进攻性击球  (1)队员在后场区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做进攻性击球,但在起跳时不得踏及或踏越限制线,否则即为违例犯规。  (2)队员有前场区,采用攻击力强的扣、抹、压吊动作,将高于球网上沿的球击入对区、则判犯规。如采用攻击力小的传、顶、挑的动作,击球的底部或下半部,使球具有一定向上的弧度过网不算犯规。  (3)队员有前场区,对低于球网上沿的球,可用任何击球动作将球击入对区。  5.拦网与过网  (1)后排两名队员不得拦网。如有参加拦网并起到拦网作用时应判犯规。   (2)拦网不算一次击球,还可再击球三次。  (3)不得拦对方的发球和对方队员进入前场区直接击过网的球,只允许拦对方队员在后场区直接击过网的球。  (4)甲方队员完成直接向对方击球前,乙方的手触及甲方地区上空的球时,应判乙方队员过网犯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排球比赛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