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别联赛,鼎皇青训球员陈坤怎么搞才能提高球员质量

试论英式青训利弊,兼论利物浦与沙尔克04青训体系
我的图书馆
试论英式青训利弊,兼论利物浦与沙尔克04青训体系
作者:靴室笑谈社微博:一、英式青训:体系或非体系?笔者承认,在写下“体系”两个字的时候,指尖总是会产生莫名的颤抖。世间之不如意差不多有一半来自于体系和体系的不兼容——小到个人格局与职场氛围,大到布雷顿森林和资本流动,因此谈及起来,自然要慎之又慎。不过涉及到青训,尤其是英式青训,却又很难脱离“体系”二字,这在90年代末期英格兰和苏格兰联手试图构建所谓“青训体系”的时候就已注定。苏格兰可说是由于在出产了80黄金一代后的青黄不接所致,但英格兰试图重构体系,则更多是由于80、90年代的足球流氓导致的政策沙漠,外加世界大赛的常年劣势。在90年代之前,英足总并没有强令俱乐部为15岁之前的孩子们构建职业梯队,当然这并不妨碍有天赋的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被俱乐部的球探挖掘和关注。不过在提高足球技巧的同时,他们可以在学校读书,也可以和普通的孩子们踢球——一句话,他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较高的教育水平。不过在1996年,苏格兰率先通过了CAS(Club Academy Scotland)计划,建立了从9岁开始逐层递进的俱乐部梯队制度。继而在1998年,英足总也通过了类似的现代青训体系。这是一套相当具有建设意义的青训体系,除了财政方面的支出保障外,由俱乐部主导的层层筛选的梯度制度将有力保障了孩子们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确保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接受俱乐部层面的身体、力量及技巧训练。这份青训法案改革了当时的学校体系存在的弊病,在这之前孩子们在15岁之前接受的主要是由学校——无论是足球学校还是普通学校进行的训练,而那些出类拔萃的少年在达到15岁时有望被选入足总的国家级青训中心进行集训。青训体系改革后,国家级青训中心这一明显过分精英化的机构将权力下放到各大俱乐部,由俱乐部主导球员从15岁开始的全面训练,看起来将是一次不错的尝试。不过,这一法令从实施到现在已接近20年,在英格兰除了鲁尼、贝尔等少数派,这一体系生产出的巨星屈指可数——这还不提隔壁如自由落体般坠落的苏格兰足球。当拉玛西亚出品享誉世界,德国青训逐渐开花结果,法国、比利时不甘示弱连续出产妖人,这边厢英格兰青训却依旧鲜有曙光,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起“体系”的作用。固然,现今的孩子们已不似二三十年前——那时的小罗欢快地在大街小巷上踢着街头足球,也不像十年前——被球探观察的斯特林正在公园的草坪上和他的朋友1v1。现在那些更好的青训,更像是试图将“野性”融入“体系”的产物,因为研究表明,7-12岁才是球员技巧提高最快的阶段,英式青训在这方面似乎远逊于试图引入室内足球和学校足球元素安插在青训中的西班牙。无论如何,在年纪轻轻被纳入俱乐部的体系,单单那一份少年成名荣耀感和与之不匹配的高淘汰率,就足以让少年足球失去了原本的价值,与此同时,还有挥之不去的与普通孩子的隔阂。毕竟对于足球而言,快乐和兴趣应该是孩子们的源动力。济科有言:15岁以下的孩子当然不应该训练,他们就应该扔到大街上以击败彼此为乐趣。时至今日这一点似乎并不尽然,但无论如何,父母的场边叫喊、教练的指手画脚,似乎在让足球失去快乐之余,也减弱了英格兰孩子们在复杂情况下处理球的能力。他们放到训练中都是一把好手,但一旦到了球场上就失去了光环。如果说从前杰拉德“铲抢和奔跑才是足球的意义”之类的思想还有所偏颇,那么之后的矫枉过正,似乎也并没有在他的下一代收到效果。此外,将青训体系交由俱乐部管理,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教练的水平。根据UEFA2014年的数据,德国拥有B级执照的教练为28400人,英格兰只有1759人,A级为,职业级则为,即使考虑英格兰和德国的人口比例差异(约1:2),这一数字也足够触目惊心。对比近些年大获成功的沙尔克等青训系统,笔者不否认英格兰,或者英格兰的俱乐部有着足够的热情和动力去发展青训,这一国度从来不缺乏对足球的热情,但一方面金元足球导致外来球员逐渐低龄化,另一方面又是如此之低的教练水准,英格兰足球似乎有必要在非体系的学校青训和体系化的俱乐部青训之间,重新求得平衡了。二、本土之玉:利物浦青训体系概述前言静静的默西河畔,一家享誉百年的足球俱乐部在这里庄严耸立。利物浦,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不仅仅代表着一支球队,更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甚至,一种信仰。当地人称之为“The Liverpool Way”。百多年来,在这家俱乐部涌现了数不胜数的伟大球员,而当中最为球迷喜爱,也最让球迷骄傲的就是那些利物浦自家的青训明星们。从大卫-菲尔克劳夫到比利-里德尔,从伊恩-卡拉汉到罗尼-惠兰,再从罗比-福勒到史蒂芬-杰拉德,一代又一代的球员在这里学习,奋斗,最终破茧而出。直至今日,依然有一位接一位的青训球员加入一线队,努力续写着前辈们的传奇。科克比创立利物浦虽然一直都有着自己的青训体系,但在1998年之前,整个青训系统还不甚正规,设施和人员构成都比较简陋,然而自从98年科克比青训基地创立以来,利物浦的青训正式开始了新的篇章。从那以后,利物浦的青训球员可以拥有独立的训练设施和更完善的训练和管理计划,从U6一直到U21梯队,都开始有更专业的教练员通过最先进的训练管理理念来为球员提供最好的帮助。在低年龄阶段,球员一般在放学后来到科克比接受训练,而到了青少年阶段,那些被选中的孩子们就可以离开原来的学校,进驻利物浦青训学院进行学习和训练。而这些孩子最终的目标就是,在高淘汰率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离开科克比,踏上梅尔伍德训练基地的草坪。青训理念前言中提到的“The Liverpool Way”会做为一个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深烙于每一位曾在利物浦青训营接受过训练的球员心中。那么什么是“The Liverpool Way”呢?首先,这一理念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给予耐心和机会。对于青训球员来讲,这无疑是最好的福音。其次,“The Liverpool Way”要求所有球员都必须具备极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利物浦U21主教练Michael Beale曾经和他的球员们说过这样一句话:“想一想你们到底是在一起踢球,还是只是刚好同时在踢球?”利物浦所有的青训教练们都秉持着相同的理念,他们在各个年龄段,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灌输到每一位球员心中,让利物浦变成一个有爱的大家庭。最后,“The Liverpool Way”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培养球员的道德观和心理健康。所有的利物浦青训教练都相信,他们不仅仅是在培养球员,更是在培养人才。甚至可以说,利物浦对于青年球员心理方面的培养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对其技战术的培养。球员培养主要维度如今的利物浦青训营通常会将训练重点放在技术、态度、平衡发展和速度四个方面。在拉法时期,技术总监塞古拉和青训主管博雷尔在考察了英格兰足球环境之后,曾将“身体素质”也列为了一项训练重点。首先技术是依靠各种日常的训练活动来进行提升的,而球场内外的态度是依靠教练们担负起一个老师的职责来帮助小球员们不断构建和纠正。至于平衡发展,指的是球员的各项技能平衡发展,比如前锋不单单能够射门得分,也能够进行策应,为队友送出助攻,或者参与防守。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利物浦U18,U21球员们被派去打多个位置。这样做一来是希望球员们能够在球场不同的位置踢球以增强比赛的理解能力,与队友的协作能力,以及运用不同的技术来完善自己的“武器库”。二来也给教练们一个机会发掘球员们潜在的能力。最后速度也好,身体素质也好,都是立足于现代职业足球必不可少的一项,英超尤甚。而提到技术训练的部分,就不得不提到福勒、麦克马纳曼、罗伯-琼斯和国王肯尼,他们都是利物浦青训的特邀指导,时常会出现在科克比观看比赛或对球员进行指导帮助。为了利物浦义无反顾的他们不仅是足球的传承者,更是为“The Liverpool Way”做了最好的注脚。成功还是淘汰当然,利物浦青训系统和任何一家球队的青训系统一样,其目的也是为了向一线队输送新鲜血液。而如今的U21主教练Michael Beale为每一位U21球员定下的目标是:为一线队出战100场。少于这个数字,你便没有满足的资本。但除此之外俱乐部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从青训球员身上获取收入。记者Michael Calvin曾在他的一本书《The Nowhere Men》中提到,对于职业球会来说,在18岁和球队签下职业合同的球员当中,有三分之二会在他们21岁的时候得不到踢职业足球的机会。因此,如何从这些球员身上获取收入就变成了青训系统良好运转的重要一环。但事实并不像我们听上去那么冷酷。对于致力于构建家庭文化的利物浦来说,尽最大努力帮助青训球员找好合适的下家是一种义务。如果球员被认为无法适应一线队的挑战时,球队就会开始帮助其寻找出路。可能是联系其他球队,也可能留队作为青训教练的学徒,甚至球队会帮忙联系一些和足球毫无关联的工作岗位,同时也会对这些曾经的球队一员进行追踪和帮助。而一些有天赋又努力,运气还不错的小伙子们就能实现他们一直以来的梦想:踏入梅尔伍德,为利物浦一线队披挂上阵。幸运的是自从1998年霍利尔入主以来,随后的几任主教练都是非常重视青训,也愿意启用青训球员的。拉法时期,利物浦的青训理念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即引入外籍天才球员。这为提升青训整体质量和为一线队供给多样化的人才提供了可能。现如今,在克洛普执教以来已经有多名青训球员完成了一线队首秀,而以擅于培养球员著称的渣叔是否可以续写神奇,为利物浦培养出可堪大用的青训球员值得我们期待。曙光能否重现利物浦的青训水平一度处在欧洲前列,然而拉法离去后,青训似乎又恢复了大力培养本土新星的模式,且整体水平开始下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英国本土“运动员”式的球员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当代足球对球员技战术能力的要求,同时这样的培养方式也难以吸引到外籍注重技战术训练的优秀苗子来加盟。二是利物浦虽在改革和转型过程中,但青训系统从上到下一水的大英主管和主教练,一线队此前也是国王和罗杰斯两位英伦教头,所以转型成什么样子我们恐怕已有定论。其他各国都在不断发展青训,比如德国对于整套青训系统的推倒重建,其魄力让人惊叹,如今的开花结果便在情理之中。英国如果依然固步自封,那么只会被别人越落越远。三是青训球员需要增加积累经验的途径。很多国家比如西班牙,青年队是可以直接加入低级别联赛的。这些小将们在不断的比赛中学到的东西可以帮助他们飞速地成长,并在更低的年龄就具备为一线队出战的实力和经验。而反观英国,青年队除了相互之间的联赛和杯赛外,基本是没有比赛可踢的,似乎对年轻球员有过度保护之嫌,球员发展缓慢便再正常不过。很多大球会便会选择将队内有希望达到一线队要求的球员租借出去,以图更多地积累比赛经验。但这个方式也有弊端,比如租借去的球队整体战术并不适合球员发展,该球队保级压力较大无法保证球员上场时间,球员可能接受一些不良的比赛习惯等等。因此笔者是比较赞同渣叔将苗子尽量留在自家培养的策略。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同时因为利物浦一线队和青年队的战术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球员在升入一线队时便能更好地理解教练的战术意图,从而贡献出更好的表现。不过又回到了刚才的缺乏比赛时间的问题上了,这个问题恐怕只能通过英足总的改革来解决了,我们自身能做的似乎只是在非比赛日去约一些其他青年队进行友谊赛,还有就要靠一线队的老大哥们争点气,把小弟们带进青年欧冠联赛了。不过虽然困难重重,但希望仍在。目前来看,克洛普的到来对青训的影响除了之前提到的启用青训球员和更多地自己培养球员之外,还有他对于每一位青年球员的激励作用。当小伙子们看到这样一位擅于培养球员,敢于启用球员,又极具人格魅力的主教练出现在科克比时,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努力照着主教练的用人标准提升自己,希望可以成为下一个成功的毕业生。而在未来,笔者希望克洛普能够在科克比更多地融入来自德国的青训经验。他和他的教练班子能够为我军的青训系统带来怎样的变革会是未来能否建造出一条高质量的造血线的关键,读者可拭目以待!三、他山之石:沙尔克青训体系概述尔森基兴,这座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城市,是德国最大的采煤及炼焦业的中心之一。而位于这里的德国沙尔克04俱乐部,则因此被中国球迷们亲切的称为“矿工”。事实上,对于德国国家队来说,这支来自于鲁尔区北部的球队也像一个拥有丰富资源的矿场:在2014年德国队夺得世界杯的23人大名单当中,诺伊尔、德拉克斯勒、厄齐尔、赫韦德斯都来自于沙尔克04的青训营——Knappenschmiede(意为矿工场)。而出自这里的甜菜们,则在拿下2015年德国U19A级青年联赛冠军的同时,源源不断的进入一线队成为主力甚至核心球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沙尔克04的青训如此成功?沙尔克04青训队长赫韦德斯捧起大力神杯一:球队传统在俱乐部的官网上,沙尔克04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沙尔克04俱乐部)拥有100多年的传统和超过10万名俱乐部成员,获得了无数令人难以忘怀的成就。效力于俱乐部的球员要根据自身条件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同时,青训球员的培养,俱乐部提供的服务以及所制定的目标都是以最高标准自我要求的。对于所有教练来说,采取的训练方法都以青年球员的自身素质和最佳发展前景为首要考虑方面,这也是所有计划和决策的中心思想。”由此可见,沙尔克04本身就是一支非常重视青训发展的俱乐部,而历任教练也愿意给予青年球员更多机会。在目前的沙尔克04队的大名单中,有多达8名球员来自俱乐部的本土青训,这包括已经确定赛季末转会利物浦的马蒂普,以及和利物浦有过绯闻的萨内和格雷茨卡。值得注意的是,后两位球员分别只有20和21岁,却均已成为球队主力,在比赛的磨练中逐步成长。更加令人吃惊的是,这只是萨内正式进入一线队以来的第一个赛季。在感叹萨内惊人才华的同时,也要敬佩沙尔克04俱乐部的大胆。在接受德国媒体《转会市场》采访时,沙尔克俱乐部总经理霍斯特·海尔特说到:“沙尔克04与其他青训营所不同的是,他们愿意把一线队的空位让给年轻球员。一个明显的案例是,2012年,即便拉斐尔足够优秀,沙尔克04也只是租借而非签约,目的就是为青训营球员迈尔留位,即便后者升入一线队需要一段时间。一年至少保障有两个梯队球员上升到一线队。”二:联赛环境众所周知,德甲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视青训的联赛,了解他们的外援政策后便可略知一二:德国足协明确规定,每个俱乐部有四个外援名额,但每场比赛最多只能上场3人。此外,还强制要求每个俱乐部的一线队至少有12名本土球员。在00年欧洲杯小组赛被淘汰之后,德国足协下定决心,在2002年启动全国青训计划;同时,德甲独有的“50+1”政策,让金元足球远离了德甲,使得球队更加重视年轻人的使用。据opta统计,1415赛季德甲联赛的本土球员比例高达53%,而意甲的数字则是47%,英超只有33%。而在十年前的04年,德甲的本土球员比例还是45%。同时,德国足协对各家俱乐部的青训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德甲和德乙的俱乐部必须配有专业的青训学院和专业的医疗室、队医、理疗师,并且各俱乐部的青年队要有3名教练,3块场地。若达不到要求则会被吊销俱乐部资格证。这些强制规定使得德国各家俱乐部每年都要投入大笔资金建设青训。2013年,各大德甲德乙俱乐部的青训投入达到了一亿欧元。大量的经济投入确保了每支球队都拥有高水平的青训设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球员因此受益。恰逢德国青训改革的沙尔克04无疑是幸运的,这让他们能在更好的大环境里继续履行俱乐部的传统,进入良性的发展周期。三:球员选拔在人才选拔方面,沙尔克04俱乐部有些与众不同。“你必须具备很多好的性格特征才能在这里有发展前景。另外,球员必须要认可俱乐部。”“俱乐部会对有才华的球员敞开大门,但是态度,人格,教养这些素质也同等重要,好的球员必须终身学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沙尔克04俱乐部的总经理霍斯特·海尔特和沙尔克U19青训教练诺伯特·艾尔格特都强调了球员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很少听到沙尔克04球员的场外花边新闻。对足球的专注也使得沙尔克04的年轻球员更加容易成功。同时,俱乐部的人才选拔范围非常广泛。艾尔格特在接受BBC采访时还说到:“球队所处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仑还有多特蒙德,勒沃库森,他们的球探同样出色。我们的球探会对小俱乐部中的球员尽早关注,如果不这样的话其他俱乐部就会这么做。球员们被发掘时大约只有7,8岁。”而在球员进入U16梯队前会有一个更详细的筛选,从那时起球员就将正式成为沙尔克04俱乐部的一员。这既让好球员不会被其他俱乐部选走,同时又保证了球员的成材率。四、科学训练在萨内、迈尔这一个个沙尔克04优质青训产品大放异彩的背后,是他们在训练场上数十年一日的坚持。在赛季,沙尔克04俱乐部重组了一个新的部门,划分成U9-U15和U16-U23两个部分,它们都有独特的一套训练方案。艾尔格特在接受BBC采访时曾说:“最大的问题是球员们过早地暴露在压力之下,球员们一边上着学一边朝下一阶段提升,我们必须注意这一点,向球员们灌输快乐的思想。快乐,快乐,快乐是一个有魔力的词语。”总而言之,9到15岁的小球员的训练课程是十分轻松的。这个年龄段球员的训练组成为:大约15%是体能训练,35%的技术培训,25%的个人技术加强和25%的自由活动与队内比赛。由此可见,基础的技术训练是小球员们的重点,这使得还在长身体的他们受到保护,避免因超负荷的训练强度导致受伤。而在U14之前的队内的对抗赛中,教练可以在规则范围内轮换。因此,每个球员的总比赛时间至少比赛总时间的50%,这保证了每一名年轻球员都有机会在球场上一展风采,同时也增长了小球员的责任心与团队合作意识。而在球员进入U16梯队后,训练强度开始增大,各梯队间打破年龄限制,互相交流学习,甚至会被组织到一起与一线队一同训练。从这时起,球员开始有了战术的概念,训练重点也从基础技术转移到战术内容上。同时,比赛开始增多,球员会参加U19青年联赛及德国西部地区联赛。当一线队飞赴客场进行欧冠比赛时,参加UEFA青年欧冠的U19小球员们会跟随一线队一起交流旅行,入住同一酒店并观看成年欧冠比赛,而其余梯队则会在一线队的主场举办友谊赛。与成年队的频繁接触使得他们更早适应职业比赛节奏,从而为以后进入一线队奠定基础。浏览往期内容,请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据瑞士著名体育研究机构CIES足球天文台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英超联赛各队中的青训球员比重仅为11.7%,与去年的13.8%相比再次下降。
那么这个现象是仅仅存在与英超联赛中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研究所涵盖的欧洲31国顶级联赛数据中,青训球员比重已经跌破了20%,这也是自2009年该项数据开始统计以来的最低值。对此,该研究机构创始人之一拉斐尔-波利波利也表示,现在的球队“越来越不情愿”给这些青训球员提供机会。
除了这些青训球员之外,英超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也同样受到了压缩,在目前的联赛中,有多达59.9%的球员来自其它国家,这一数据明显高于意甲(56.5%)、德甲(45.9%)、西甲(39.9%)以及法甲(30.5%),在欧洲范围内也仅次于塞浦路斯,高居第二位。
不过在国脚比重的统计中,英超同样位居前列。在联赛各队中,有41.1%的球员为各自国家队的成员,德甲和西甲的比重则分别为30.9%和19.9%。
在年龄一项上,英超20队的平均年龄为26.9岁,创造了自联赛成立以来的新高。
成为英超青训标杆
2012年正式开始,投入达到3.2亿英镑的精英球员计划开始实行旨在促进英格兰乃至整个英国的潜力新人的成长,以增加他们在各自一线队的出场机会。
但是随着过去三年外国球员比重的增加,许多年轻人需要通过转会和租借的方式进行锻炼之后,才能够在英超赛场获得机会。
在目前的20支球队中,队内的青训球员比重为32%,位居联赛榜首。而在这些球员之中,凯恩、梅森和汤森德在坐稳一线队的位置之前均有租借效力的经历。与分别以24%与20%位列热刺之后,而斯旺西和伯恩茅斯阵中甚至没有一名球员出自本队青训。
阵中有83.3%的球员来自其他国家,这个数据在欧洲各支俱乐部中可以排到第3位,而以洛夫图斯-奇克为代表的本队青训球员所占比重仅为12.5%。
本赛季,英超方面称已经有31名来自自家青训的球员有过出场经历,但这31人的成长轨迹却各有不同。以斯特林为例,联盟中的一些球员在经过培养后升入U21,随后便开始征战顶级联赛;但是像凯恩和林加德这样的球员,在经过前两步之后还需要通过租借锻炼,才得以最终登上英超赛场。
青训球员处境每况日下?
为了更好地促进本土球员的成长,英足总已经出台新规,以限制联赛中非欧盟球员的数量。
但是在今年,英超各队的转会投入达到了创纪录的10亿英镑,其中还是有65%的份额用在了外国俱乐部球员的身上。仅以为例,红魔在从摩纳哥引进马夏尔时就花费了3600万英镑,并创造了世界足坛U19球员的最高转会身价纪录。
而据CIES足球天文台的另一份资料显示,若把那些出自球队青训,目前在其它球队的球员统计在内的话,青训球员比重也从去年的51%下降到了47.6%,但仍然略高于2013年的47.1%。
对此波利说道:“尽管没人会否认年青一代的球员对于球队未来的积极作用,但是研究显示,欧洲各国顶级联赛球队对于使用自家青训球员却显得越来越没有底气。”
但英超方面表示:“本赛季,像的沃特莫尔,西汉姆的奥克斯福德以及热刺的奥诺玛这样的球员均已经在联赛中获得了出场机会,自2012年开始实施的精英球员计划将会在未来帮助更多青年才俊成长进步,并在数字上逐渐壮大。”
而为了更好的培养青年球员,欧足联也规定在欧冠25人大名单中至少要有8人出自本国青训,其中包括4个本队青训,他们也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欧足联相信。这一举措对于推动足球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标签:(ERROR:15) & 访客不能直接访问简介/皇马青训营
  皇家马德里青训营,也叫(Real Madrid Castilla),也是皇家马德里B队,成立于号。主场为阿尔弗雷多-迪斯蒂法诺大球场,能够容纳6500名观众。现由皇家马德里主席顾问、体育总监负责主管,地址位于皇马体育城巴尔德贝巴斯,距离马德里市中心28km。
历史/皇马青训营
  1948年,一个征战于丁级联赛的业余俱乐部,同意成为皇家马德里的卫星俱乐部。这家俱乐部成立于1930年,名字来源于西班牙的国家座右铭。皇家马德里给予他们经济方面的支持,作为回报,这家俱乐部必需无条件贡献出自己最好的球员。1949年,他们第一次打入了西班牙乙级联赛。1952年他们正式成为皇家马德里的预备队。1954年,他们赢得了西班牙U-19的冠军,在决赛中以2比1战胜了。1959年,他们打入了的,不过最终以总比分2比7惨败给。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后来效力于皇家马德里和的很多球员比如:萨拉加, 卡萨达等人都先后在此效力过。路易斯-阿拉贡内斯也曾经短暂地效力过他们。1972年,俱乐部原来的名字寿终正寝,原因是与他们同名的保险公司被转让了。他们在西班牙丁级联赛的位置被所取代。日,正式成为皇家马德里新的预备队。
  1991年,西班牙足协禁止俱乐部的预备队使用不同的名称,因此先后改名为皇家马德里竞技和皇家马德里B队。在1990年代初期,两位前卡斯蒂利亚球员,和都从这支球队开始他们的执教生涯。1997年,球队降入西丙联赛,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在生产大批优秀的球员,这其中就包括了、劳尔-布拉沃、和等后来成为皇家马德里一线队主力的球员。另外,前皇家马德里B队球员比如:卡尼萨雷斯, 米斯塔 和 等在其他西甲俱乐部取得了成功。
  赛季,在主教练的带领下,球队又打回了西乙联赛,紧接着球队又重新冠上了卡斯蒂利亚的名号,成为了皇家马德里卡斯蒂利亚队。2006年,球队新建成的球场被命名为迪斯蒂法诺球场。弗朗西斯科-莫雷诺成为了球队16年以来第一位独立的主席。
  球队继续生产优秀的球员比如现效力于的罗伯托-索尔达多,2009年夏天回归的罗亚。赛季,球队在前皇马球星的带领下仅排名联赛第19位,再次从西乙降级。米歇尔受到了很多的指责,他也完全承担了责任,尤其是为那些曾在赛季有着完美发挥的球员比如、和。不过俱乐部并没有停止生产优秀的球员,比如现效力于英超豪门的以及效力于传统强队的。
  而这里也是盛产名帅的地方,现任西班牙主帅博斯克的执教生涯便是从这里起步,年他在此任职,后来他被提拔到一队,大获成功。同样贝尼特斯的教练生涯也是从这里开始,同样还有,他曾两度执教。
在欧洲青训地位/皇马青训营
  由《》杂志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皇家马德里、AC和是欧洲足球“第一流的足球学校”。根据这项调查,在青训系统的水平和成果方面,皇家马德里是欧洲最好的俱乐部。在西甲联赛所有20支球队中,只有、和三支球队里没有来自皇马青训营的球员。
  皇家马德里是在培养青少年球员方面做得最好的俱乐部。这不是俱乐部一面之词,而是著名的《法国足球》杂志委托两所大学所做的调查得到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欧洲范围内,皇家马德里是向各国顶级联赛输送球员数目最多的俱乐部。
  《法国足球》的报道指出,皇家马德里向欧洲各国联赛(、、、和西班牙)输送的球员多达44名。但实际上,如果加上在踢球的乌尔赛斯、转会到的和远赴效力的劳尔-布拉沃等球员,这一数字将上升到54名。
  显然,上述的调查研究并没有提到这些球员有多少进入了皇马的一线队以及他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也没有预测未来是否将会再次出现“”那样一批有才华的球员,但研究表明,依靠科学观念建立起来的皇马青训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球员生产线”。皇家马德里输出的球员的类型各不相同,各自取得的成就也参差不齐,但像卡尼萨雷斯(38岁)、贝伦格尔(35岁)和阿尔贝托-马尔科斯(34岁)这样的老将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综观整个欧洲足坛,没有哪家俱乐部在培养球员方面取得了能够与皇家马德里相比拟的成就。排在输出球员数目第二位的俱乐部(法国)仅有29名球员效力于欧洲顶级联赛。而在西班牙,皇马的夙敌巴塞罗那也只为其他球队“培养”了24名球员。
  与英超、意甲不一样,西甲球队的梯队能够参加职业联赛,但他们必须至少比一队低一个级别。卡斯蒂利亚曾经多次夺得过西乙冠军,但众所周知皇马是西班牙仅有的三家从未降过级的队伍。所以他们的B队从来都没有出现在过西班牙的顶级联赛。如果皇马某天不幸降级,而他们的B队又在西乙,那么他们必须根据规定降到更低一级别的丙级联赛。
出品优秀球员/皇马青训营
  皇家马德里:卡西利亚斯、格拉内罗、、阿丹、阿尔贝罗亚
  沙尔克04:劳尔
  切尔西:马塔 
  国际米兰:坎比亚索
  塞维利亚:内格雷多
  瓦伦西亚:索尔达多、卡纳莱斯
  :、、、阿德里安·冈萨雷斯
  :、路易斯·F·加西亚
  比利亚雷亚尔:·洛佩斯、
  拉科鲁尼亚:,
  马洛卡:
  :努内斯、
  :布埃诺
荣誉/皇马青训营
  西班牙U-19冠军2次:赛季、赛季
  国王杯亚军:赛季
  西乙联赛冠军:赛季
  西丙联赛冠军3次:赛季、赛季、赛季
  西丁联赛冠军6次:赛季、赛季、赛季、赛季、赛季、赛季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49:04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超风云最牛青训球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