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世界球星要中超靠外援援

业内人士:现在中国球队太依靠外援了
“没人否认大牌外援的作用,联赛的观赏性因为外援的水平提高了,训练时中国球员确实能从外援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但问题是,现在中国球队太依靠外援了。”这是很多足球业内人士的肺腑之言。当中超射手榜前25位只有两门“土炮”时,中国男足要指靠谁来进球呢?
2016年的中超,外援占据各俱乐部中前场的局面在继续扩大,中国本土锋线球员继续被挤压生存空间。如此境况下,国足在4场世预赛只打进2球,似乎也就找到了原因所在。
耀眼的外援们
2016年的中超,外援依然是焦点中的焦点。作为80亿中超的元年,这个赛季的外援无论从名声、实力、身价等各个层面都有了天翻地覆的飞跃,中超真正地开始震撼世界足坛。
细数今年中超联赛的外援,包括夏窗二次转会在内,一共有95名外援加盟,其中只有萨米尔和阿洛伊西奥两名外援是在中超内部改换了球队,其他人全部来自外国。这95名外援一共来自32个国家,中超外援正在朝着越来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南美洲外援仍然是中超外援群体最主要的来源地,单单巴西外援就多达27人,占外援总数的28%,非洲和欧洲两个大洲的外援数量,还不如巴西一国外援的数量多,可见眼下中超外援的巴西化倾向有多么严重。
此外,今年外援最吸引眼球的还有高昂的身价。对比两个赛季最受关注的几笔转会可以发现,2016年胡尔克和特谢拉两人的转会费就已超过了2015年五大外援身价的总和。还有一个趋势更显著,那就是整个亚洲和澳大利亚球员在中超的分量越来越重,本赛季由于有扎哈维、尹比加兰、金承大的出色表现,亚洲外援的进球数量突飞猛进。同时韩国国家队的后卫张贤秀、金英权、金基熙、洪正好,澳大利亚后卫塞恩斯伯里、麦克格文和斯皮拉诺维奇,乌兹别克后卫克里梅茨和伊斯梅洛夫也都活跃在中超战场。中超为亚洲,尤其是韩国培养了很好的后卫,这样说并不是没有依据的。
低迷的国脚们
耀眼的外援确实交出了耀眼的数据。从2012年占比58.3%到2016年的68.9%,中超外援们在5年时间的进球占比,上升了10个百分点。但是耀眼数字的背后,则是本土锋线球员的集体低迷。
“武磊终于进球了,可惜来得有些晚。”在上海上港赛季收官战3比1击败华夏幸福后,沪上媒体集体给出这样的评价。已遭遇8轮比赛进球荒的武磊,在联赛最后一轮终于打进1球,以14个进球连续4个赛季荣膺中超本土“射手王”。在本赛季中超射手榜上,武磊是排名前10位球员中唯一的本土射手。然而,在国足已进行的4场世预赛12强赛中,作为主力前锋的武磊,不仅1球未进,而且发挥很不稳定。
从今年联赛射手榜情况看,仍旧是外援的天下。其中恒大外援高拉特以19个入球,荣膺本赛季中超最佳射手。另外打入14球的球员多达4人,分别是辽足的詹姆斯,上港的武磊,恒大的阿兰以及申花的登巴巴,上述四人并列第二。接下来亚泰前锋莫雷罗则打入13球,在射手榜排在第三。
从整体走势看,前10到50名的位置,国内球员的进球人数一直是一条缓慢增长的曲线,前10名只有武磊一人入围,前20名多了一个董学升,前30名多了王栋和郜林,而绝大多数进球球员都是各队的外援;一直到进2球的球员,国内球员才第一次出现大的增幅,到了进1球的球员统计时,国内球员的数量才反超了外援。在今年射门次数的排行榜上,前40名里国内球员一共只有6名,直到40名之后,国内球员才慢慢出现明显的攀升。
总之,一切的数字都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外援们的强力表现下,中国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这种情况下,中国男足在12强赛中一路磕磕绊绊,4场比赛只打进2个进球就显得一点不奇怪了。“中国足球进攻线上的关键位置都是外援,我根本找不到优秀的国内攻击线球员。”里皮三年前就这样说过,如今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平衡点在哪儿
国字号球队的连遭惨败,与中超联赛的持续火爆,形成了中国足坛的最大反差。一边是越来越大牌的超级外援,一边是被挤压的国内球员的生存空间,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一个平衡点?对于中国足协和各家俱乐部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从目前情况看,中超接下来几个赛季继续走金元足球的路线不会变,这个赛季刚结束已有各种关于大牌新外援的传闻一波波袭来。出现这种情况,当然和中国足球自身的发展状况有关。上世纪90年代后,国内青训遭受了沉重打击,由此产生的人才低谷效应直接影响到目前国内可供选择的本土好球员实在太少。在这种情况下,俱乐部用重金、用满外援名额也属不得已而为之。从积极的意义看,这些大牌外援的到来,确实提高了中超联赛的水平,也给很多国内球员更多和高水平球员一起训练、踢球的机会,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水平得到了提高。
但是过于依赖外援也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说,在东亚区域的联赛中,中超对外援依赖程度是最高的。在大牌球员旁边踢球,中国球员在心理和战术上都属于从属地位,这种依赖感一旦存在就难以祛除。在习惯用外援搭建球队中轴线之后,国家队关键位置上的空白也就愈发明显,从前锋到中场,再到后防线,从巴西前锋球员到韩国后卫,外援占据的这些关键位置都是国家队最欠缺的位置。
“在俱乐部踢球时,遇到困难了,我们都习惯把球交给扎哈维和雷纳尔迪尼奥解决问题,但在国家队,并没有外援来帮助我们,需要我们自己解决问题,有时候确实我们无法挑起大梁。”国脚姜至鹏赛后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就是对这一现象最好的例证。
那么,这样的矛盾该如何解决?目前看来,减少外援的数目可能是最直接的办法。今年6月在中国足协注册工作培训会上同,也确实出现了外援将从4+1过渡为3+1的新信息。但是,鉴于不少俱乐部早与外援签订了中长期合同,因此这个方案的推行肯定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实现的,各个俱乐部和中国足协能否找出还有其他可行的方法吗?
本报记者 李立 J148
【编辑:鲍文玉】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中超靠外援赢球,没啥丢人的-ZAKER新闻
凤凰体育评论员:智深 - 鲁新的一年只要一开始,即使每天掐着日子数着过,不知不觉间也会发现时间过的很快。新的一年,新的赛季。一眨眼间,亚冠小组赛已进行了一半。在结束的 9 场比赛中,中超 3 队一不小心创造了中国球队参加亚冠开局阶段的历史,保持了 7 胜 2 平的不败战绩,苏宁和上港更是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开局 3 连胜。本轮 3 场比赛 5 个进球,除了石柯捡漏打进的 1 球,其他得分均来自外援,更为恐怖的是,每轮比赛为中国球队进球的几乎都是外援,其中特谢拉和拉米雷斯更是包办了苏宁 3 场比赛的所有进球。这不得不让对手和国内外舆论感慨:中超队实力强,是因为他们有着全亚洲最好的外援。" 中国球队就会靠外援 "、" 中国人太有钱 "...... 除了国外球队羡慕嫉妒恨的酸葡萄声音,国内舆论也出现了类似的声音,甚至抛出了 " 靠外援赢球丢人 " 的激烈痛斥。看看浩克、埃尔克森、拉米雷斯打懵日本人的进球,不得不感叹没有花钱的不是。" 靠外援赢球太丢人 " 一说更像是国内各支球队、各地球迷对花了大钱引援球队嫉妒心态的现形。" 我们不花钱时,说我们不投入,对不起球迷,有本事你把谁谁买来,人家根本不会来中超,因为你们买不起。当我们真把这些一顶一的世界大牌买来时,又说我们人傻钱多,花冤枉钱,有本事多花钱搞搞青少年,光买一个大牌有啥用?总之我们花钱或者不花钱都会挨骂,投资人搞足球也需要宽容的环境。"就在赛季初,某支花了大价钱引的亚冠队老板在回应国内舆论 " 人傻钱多 " 时曾满腹委屈的向记者道出了这番话,引进之后更是担惊受怕、如坐针毡,始终担心砸了血本引进的球星会因为种种原因打不出状态," 大价钱买水货 " 的舆论不仅会吞噬掉球员本人,负责引援的管理层也会被扒层皮间接打入冷宫。或许令这位老总感到意外的是,当花了大价钱引进的外援真的成为决定比赛的顶梁柱,带领球队无往不胜时,也没能让质疑声彻底消失,而是引来了 " 靠外援赢球丢人的 " 言论。有一种错,叫作咋做咋错,有一种对,叫作咋说咋对。世界往往就是这样,人们从来只羡慕陌生人的强大,而很难接受身边人变的出众,因为人们不愿意相信,那个曾经和自己一样的人,已过上了他们无比羡慕的生活。嫉妒和嘲讽,也就因此而来。中国人如此,中国足坛同样如此。当某支球队异军突起成为焦点之后,紧接着出现的便是明里暗里的 " 反 XX 队联盟 ",各种明枪暗箭、冷嘲热讽便会如约而至。中国足坛的球队舆论,从来不会去将炮口瞄准中国之外的任意一支强队,而从来只会对同吃一口井水的人无所不用其极。要知道,即使是世界第一联赛英超,原有的秩序也可以被大手笔的资本和超级外援的进入而颠覆,获得超级资金入主之后,从平庸走向出众的切尔西和曼城便是资本力量的最佳样本。赞美和羡慕从来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同侪或熟人间只有嫉妒和嘲讽。陌生人与自己无关,可以平静的接受甚至成为学习的榜样,而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熟人与自己经历类似,他的变化和变强更容易成为镜子,反射出自己过的狼狈和失败。中国球队和各地球迷之间,本身就缺乏真诚为别人鼓掌的大气,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当某队或者某人的处境好一些时,便产生一种憎恨心里,宁肯自己蒙受损失也要给对方造成损害,而不明白改善自己状态的根本途径,并不是设法让优于自己的同胞倒霉遭殃。所以我们会看到,有人为花了大价钱引进特维斯的申花无缘亚冠而弹冠相庆,会想法设法废掉其他队引进的超级外援、背地里攻讦对方的失败、嫉妒对方的成功更是家常便饭。如果中国球员水平足够高,真的和外援不相上下,引进外援的成本绝不会像现在这样离谱和虚高,国内球员水准与外援天壤之别,想要出成绩,不去花大价钱引进高水平外援还能咋办?不靠外援还能靠谁?近两年中国资本风起云涌的投入不仅吓坏了外国人,也让本国的管理者和舆论感到恐怖,对疯狂烧钱引进外援的质疑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紧接着限制外援政策便随即出炉,而这样的理由无疑是 " 国字号球队成绩差 ",实际上,国字号球队成绩差并非中国足坛把更多资金投入到联赛、花钱买了世界大牌挤压了国内球员的出场时间,在几年前没有花钱引进大牌的时代,我们依然打不进世界杯、依然 32 年不胜韩。" 我们完全明白中国足球要起来不能靠钱,但没有钱是肯定起不来的!再说了,人家出钱的老板都不心疼,别人跟着瞎起哄?" 马云曾针对中国足球烧钱折腾一说有过这样激烈的回应,中国球队靠外援在亚冠赛场上赢球,更加证明了在职业足坛,钱比任何一种武器都有效的事实。中国球队打亚冠靠外援丢不丢人?花大钱买外援到底有没有意义?不丢人,有意义。老板们买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进球,毕竟,能花大价钱买来能进球的外援,也是需要本事的。(凤凰体育独家稿件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国际足球昨天
英超38分钟前
英超42分钟前
英超20小时前
英超20分钟前
国际足球昨天
国际足球昨天
国际足球5小时前
国际足球昨天
国际足球5小时前
英超5小时前
腾讯体育32分钟前
肆客足球2小时前
腾讯体育2小时前2-0!江苏苏宁在本轮焦点战中击败了上海申花,这场失利是本赛季申花的第一场败仗,而江苏苏宁也凭借这场比赛的胜利反超恒大再次登上积分榜榜首。值得一提的是,近2轮联赛,江苏苏宁都是凭借本土球员的进球获得了胜利。上一轮是吉翔,这轮联赛变成了任航。谁说苏宁是靠外援单兵作战能力赢得比赛的?苏宁的土炮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的实力!
上轮联赛,江苏苏宁在客场挑战上赛季最大的黑马河南建业,双方前3轮都获得了2胜1平的战绩,但是建业因净胜球劣势屈居第二,因此这场比赛也被称为是中超的榜首大战。此役直到比赛第87分钟场上比分仍是0-0,眼看苏宁只能从客场带走1分的时候,吉翔站了出来。他的进球让苏宁在这场榜首大战中笑到了最后。
本轮比赛,苏宁在主场迎战上海申花,两队在比赛中球员的注意力更多的是集中在抱怨上,他们不停的给裁判施加压力。比赛进行80分钟后,两队仍然0-0战平。这个时候,苏宁队长任航充当了球队的英雄。比赛第82分钟和比赛第90分钟,苏宁队长用两粒头球为苏宁敲开了胜利之门。
这个冬窗转会,苏宁用5000万欧元签下了特谢拉,2800万欧元买入了拉米雷斯。此外,苏宁还将2015年亚洲杯决赛MVP塞恩斯伯里和前巴西国脚若招致帐中。这样的外援引入让苏宁本赛季的投入超过了7亿人民币,而球队实力也得到了大增。在亚冠赛场和联赛赛场,这些外援也为苏宁两线飘红的战绩立下了汗马功劳。
苏宁这样的踢法也引得争议,很多人认为苏宁的外援是一个层次,国内球员是一个层次,一支球队完全是两种技战术打法,他们赢球也全靠外援的帮助。但是这种说法在这两场联赛不攻自破。
联赛第四轮对阵黑马河南建业,吉翔的绝杀让苏宁在航海体育场全取三分,赢得了榜首大战。本轮联赛对阵至今保持不败的申花,又是本土球员成为英雄,任航的两粒头球让申花在南京奥体吃到了本赛季第一场败仗,更让人振奋的是,苏宁击败了死敌,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而苏宁也凭借这场胜利再次成为积分榜的领头羊。近2场比赛全取6分全靠国内球员,苏宁国内球员真的很给力!(作者:南四楼)
(编辑:常贵德)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深度:中国球员距离NBA为何如此遥远
NBA官网norman超
2017年总决赛G1开始之前,联盟主席亚当-肖华在甲骨文球馆召开了年度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肖华说道:“我有点沮丧,现在的NBA没有一名中国球员,但是那里有着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更多的篮球比赛,有着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多的篮球观众。”今年年初,根据ESPN提供的数据,每一年中国有超过7.5亿观众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收看NBA赛事转播。NBA是中国社交媒体关注度最高的体育赛事,有3亿中国人参与到篮球比赛之中,或是有组织的比赛、或是自发的娱乐。然而当西班牙、法国、阿根廷等国家源源不断地有球员进入NBA时,中国却被拉开了很大的一段距离。在北京出生的王治郅是第一位登陆NBA的中国本土球员。大致2000-01赛季签约达拉斯小牛队,开启了NBA生涯。2002年,“小巨人”姚明以状元秀的身份登陆NBA,在火箭队征战了8个赛季。王治郅和姚明之后,中国还有其他球员进行到NBA:巴特尔、易建联和孙悦。但是自从大致和大姚之后,中国球员进入NBA越来越艰难,他们的竞技水平距离NBA有着很大的差距。2016年选秀大会,当火箭队和灰熊队分别在43位和57位选中了周琦以及王哲林时,中国本土球员才结束了长达十年的选秀荒。那么为何中国球员的竞技水平与NBA有着如此大的差距呢?1、薪水提升,球员更愿意留在国内我们一直认为问题主要出在球员发展以及教练上,但是在此之前还需要解答一个问题:“中国球员是否还把进入NBA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随着CBA联赛的发展,如今有很多前NBA球员来到这个联赛效力,比如斯蒂芬-马布里、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吉尔伯特-阿里纳斯、安德鲁-布莱切和迈克尔-比斯利等等。国际球员看中CBA主要是薪水很可观。除了外援,国内球员的薪资也在不断上升,使得很多本土球员更愿意留在国内发展。今年24岁的丁彦雨航是上个赛季CBA联赛国内球员MVP。休赛期,他代表小牛队参加了夏季联赛。小丁在场上表现十分出色,甚至一度引起全场呼喊“MVP”。拉斯维加斯夏季联赛中,小丁场均8.2分,投篮命中率40.6%。小牛队之前希望用一份双向合同留住丁彦雨航。签下双向合同的球员会在发展联盟球队效力,但是有机会跟随一线队训练和比赛,年薪在7.5万美元到27.9万美元之间。最后丁彦雨航拒绝了小牛队的合同,因为如果他回到山东男篮效力,年薪可以达到50万美元左右。“中国球员的薪水现在很不错,所以他们会选择留在国内。”小牛队总经理尼尔森说道,“薪水是丁彦雨航做出选择的原因之一,我想他是愿意放弃一些薪水来到NBA。但是当差距很大的时候,你可能会倾向于留在家里。”中国篮球市场迅猛发展,货币利益的诱惑使得很多人球员前往NBA发展的想法动摇了。NBA球队仍然会追逐中国国内有着巨星潜质的球员,但是对于天赋不是很出众的球员来说,如果在国内能够得到一份不错的薪水,他们并不愿意去竞争激烈的NBA。如此下来,国内球员与NBA的差距会逐渐扩大。前《上海日报》的CBA专栏作家安德鲁-克劳福德以易建联作为例子说道。阿联2007年以6号秀的身份进入NBA,但是在NBA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生涯272场NBA比赛,他场均7.9分。之后阿联回到了CBA。经过几年沉淀后,易建联再次开启追寻NBA之路。2016年休赛期他与湖人队签约一年,合同价值800万美元,性质为部分保障。这是易建联自2012年之后首次回到NBA,可惜他在球队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重回NBA的希望落空。但是阿联的勇敢得到了克劳福德的赞赏“虽然你是CBA赛场上的大腕,来到NBA是一位板凳球员,但是你也应该勇敢地踏出这一步。”克劳福德说道。中国第一位体育外籍经纪人Matt Beyer很赞同克劳福德的观点。“中国顶级球员的薪水确实很高,但是此时需要继续向前奋进的球员:‘我要让自己离开舒服的地区。’”Matt Beyer说道2、年轻时期未来之星是很难分辨的中国向来不缺特殊的篮球人才。姚明12岁时进入当地体育学院,后来成长为篮球超级巨星。王治郅14岁就被人民解放军招募入伍,后来加入了八一火箭队。姚明和易建联都超过7尺,身高是中国很多教练员最看重的因素。根据如今在中国工作的NBA资深球探的说法,国内选拔篮球人才时过于看重身高,这样很容易错失许多好苗子。“7尺的球员已经很稀少了,身高突出的球员在如今的篮球运动里已经逐渐落伍。”球探说道。在中国有着16亿人口,过于看重身高这一优势会使得很多的后卫失去了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在球员年轻时期,想要从众人之中分辨出谁是未来之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球探继续说道,“成长中的后卫和前锋需要的不只是出色的教练,更需要一个具有充足竞争性的系统,它能够允许球员与最好的竞争者进行比赛,打磨自己的技艺。两者缺一不可,不然他们将来很难达到NBA的水准。”但是在中国,这个系统只存在于运动员很小的时候。具备非凡技艺和能力的运动员很小的时候就被发现并挖走,其他人在继续追求职业体育道路的同时会偏向于学术之路。一旦他们的学术之路受阻,即使他们的能有机会通过后期训练达到职业的水准,但已经没机会了。不过现在有一些情况已经在发生改变。2011年,NBA和CBA一起在中国成立了世界一流的篮球学院,带来了先进的训练班子。NBA中国与教育部联手,在10个省市500所学校对于体育教师进行训练。在Junior NBA的品牌下,联盟在北京和上海组建青少年篮球联盟。去年,联盟还在乌鲁木齐、济南和杭州开办了16岁以下和18以下的篮球学院。中国目前已经在开始重建篮球运动的基础设施,Matt Beyer相信中国未来能够定期培养出NBA水平的运动员。“篮球私塾正在兴起,”Matt Beyer说,“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很积极,学校之间有广泛的联系,同时学校里有初中梯队和高中梯队,给人才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除此之外,教练员水平也急需提高。根据球探们的反映,目前教练员在训练队员时不太注重基本功练习,常常把运动员推到极限,使得运动员对于训练产生抵触情绪。教练员水平需要提高,才能缩小中国运动员与其他国家运动员之间的差距。3、外援质量上升压缩中国球员的机会安德鲁-克劳福德在中国关注CBA多年。在他看来,CBA中外援质量的普遍上升也是中国球员距离NBA有很大差距的原因。“你可以在NBA选择一名很有质量的球员,把他带到球队。他能在几个月让球队从平庸跻身为强队。”克劳福德说,“你会给他35次出手,他可以在场上为所欲为。中国球队并不打算给年轻(国内)球员太多的触球机会。”从CBA的各项数据统计来看就能佐证克劳福德的观点。数据统计的领先集团均被外援所把持。上赛季上海队的外援吉默-弗雷戴特是2011年NBA的首轮秀(10顺位),他场均贡献37.6分,出手27.7次,其中包括11.5次的三分球出手。相比而言,国内MVP丁彦雨航在出手次数方面只排名联盟第20位,场均17.8次出手。数据不能完全反映现实,但是它透露出一个现象:中国球队希望走一条成功的捷径,对于启用年轻人重建球队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克劳福德表示,CBA要想建立一个良好的青训系统可以借鉴欧洲足球俱乐部。欧洲足球俱乐部通过自己的青训系统培养球员,成才之后卖到其他的球队,从中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这些收入又可以重新分配到球队之中。但在CBA我不确定是否有这样的收入,可以帮助球队去培养后备人才。”克劳福德说4、NBA仍然是一个梦除了财务因素、教练质量和球员发展外,还需要未来本土超级巨星担起去往NBA发展的责任。同时对于在NBA征战的球员,国家队在征召之时也需要注意好平衡。2002年,王治郅在赛季结束后没有及时回国家队报道,随后被开除(大郅后来恢复了国家队身份);2008年奥运会,姚明从脚步骨折中恢复,比预期更早地去国家队报告(他表示对于提前回队并不遗憾)。此外,业内人士还表示,对于本土球员去海外打球需要有一定的激励措施。“NBA仍然是一个梦,”业内人士说,“但是他们理解要达到这些需要付出,远比准备选秀要多得多。”中国篮球的未来曾经依靠着姚明而起,今年姚明不再担任上海队老板,成为了CBA主席。大姚已经开始提出联盟的改革方案,包括在外援上场时间、改变国家队形态等等。但是他的提议都被拒绝了。虽然篮球基础设施要产生一定的结果还尚需时日,但是目前已经有多名中国球员有机会进入到NBA舞台。今年休赛期,火箭四年合约签下周琦。7尺8寸的大魔王有机会在火箭队占有一席之地,能够成为火箭队防守端以及轮换阵容中重要的一员;来自辽宁队的郭艾伦也是十足的潜力,今年五月他成为国内第一位与乔丹品牌签下赞助合同的球员。尽管目前NBA赛场缺少中国面孔,但是对于未来很多人还是比较乐观的。他们认为中国以后将会成为NBA选秀的摇篮,每一年能够有10名球员有机会被NBA球队选中,其中就包括小牛总经理尼尔森。他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有了球员发展学院、有了CBA联赛,同时也从NBA和Nike吸收了很多的经验,有助于培养未来之星。如果一切顺利,如今的状况只是暂时。我想我们还会继续看到像丁彦雨航这样的球员在未来进入NBA并对其产生影响。”尼尔森说道。曾经大姚、大郅以及阿联在NBA掀起了一股中国风,虽然近些年中国元素在NBA逐渐减少,但是有过曾经的辉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基础设施发展完善、教练队伍组织壮大以及国内联赛良性发展以后,我们又能够在NBA赛场经常看到中国人的身影!(原文作者:the Score专栏作家Alex Wong
norman超编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NBA官方应用真理是我亲戚
小李子爱体育
爱侃球的王子
别回眸娱乐
泉城侃体育
宏堃来评体育啦
今日体育热点
6秒后自动进入首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ba外援在中国泡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