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怎么如何看懂篮球球的乱说几句

篮球·人生(修改稿)
& 16:05:47
/ 个人分类:
&&&&&&&& 人生,一本读不完的书;篮球,一条永无止境的路。我的人生便如我与篮球一般。&& 儿时,总是捧着球随处乱丢,毫无章法,却也乐趣无穷。长大了,才懂得拿着个球儿该往那个篮筐扔。现在,总是想着如何更好地让球投进篮筐。&& 儿时,总要到处找妈妈,凡事听大人。长大了,渐渐明白了要自立。现在,小小少年的我不再幼稚,思量着如何更好地步入青年。& 记得一二年级的时候,我总是和邻居的几个小伙伴们,抱着球在操场边跑来跑去。三四年级,看着思涛哥哥跟着教练打篮球,我也吵着闹着要去学,入门之后,也便没再怎么爱去触碰。那段日子里,门门球儿我样样喜欢,但最热衷的是足球,而非篮球,在我眼中,篮球和排球,没有太多意思,唯有足球才是我的兴趣所在。&& 渐渐地,身边的伙伴们,不再迷恋足球,我也转身试探篮球,虽个子不高,却自认为颇有天赋,打得倒也起劲。六年级跟同学们打,还能被归入高手的行列。看着朋友们越来越会打,我也意识到,我若是没有进步,就无法立足了。于是便师从一位大学生门下,开始练球,半年多,也着实有进步,加上经常性的去外面打球,技术更是更上了一个台阶。&& 现在我仍然还是没有精湛的球技,也没有值得炫耀的成绩,但却越来越抵挡不住小小篮球的魅力。每天放学,总要到球场打几下球,即使是受伤的时候,也会去看看才过瘾,锻炼身体,同时也算是,小小地自足一下,为每一天的学校画一个完整的句号。回到家里,我把天花板当成摸高的目标,雪白的墙壁上留下的手印,了我一次又一次的跳跃。在我家大门后,那个简陋的篮筐,是客人们难忘的一道风景,而更多的时候,它是我晚自习课间活动的“篮球场”。& 我们不但要会打篮球,还要会看篮球,欣赏篮球。人生亦是如此,学会品味酸甜苦辣咸,也便学会了享受快乐人生。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管是篮球,还是人生,都将是永无止境的!&一个细节带你弄懂助攻到底是怎么算的【我不懂球】
一个细节带你弄懂助攻到底是怎么算的【我不懂球】
日10时15分来源:
【昨日话题】:
篮网7号球员接球后,运一步上篮得分,技术统计上能算是队友的一次助攻吗?
在公布正确答案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球迷的回答:
多数球迷都认为这球可以算作助攻;
表扬一下这位发来长评的球迷
不过也有一些持相反观点的;
最后这两位旁友,你已经成功地引起了小编的注意!
关于助攻的定义,上面的那位朋友已经解释得很详细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NBA中,球员发界外球给队友后,直接得分也同样算作助攻。
An assist is credited to the player tossing the last pass leading directly to a made field goal, but only if the player scoring the goal demonstrates animmediate reaction toward the basketafter receivingthe pass.Note also that an inbound pass can be credited as an assist if it leads directly to a field goal.
助攻是指球员用传球直接帮助队友得分,但前提是,得分球员要在得到传球之后,要立刻做出攻筐动作。
带着这个定义,我们再来分析上图这一球:
篮网的7号球员在接到队友传球后,转身,运一次球,完成上篮得分。虽然与我们印象中接球后就出手才算助攻的既定观念不同,但这名球员的一系列动作均为他接球后的即时反应,所以可以给篮网的2号球员算上一次助攻。
&&&往期回顾&&&
我不懂球每周六、日更新。聊聊数据统计如何判定,篮球场上还有哪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规则。15000字破译张卫平人生密码 中国篮球不能只做不说
[摘要]《非常合理-张卫平传》讲述中国篮球名宿张卫平的生平故事,呈现跨越半个世纪的中国篮球发展史,由张卫平本人唯一授权、腾讯体育篮球主编黄祎(阿鱼)撰写、腾讯体育独家出品。
正在加载...
作家冯骥才曾写过一篇文章,标题叫《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这篇文章的立意是读人如读书,而且读人的难度远甚于读书。书上的文字明明白白,读人却知人知面不知心。不过,读人的目的跟读书一样,最终都是为了读懂怎么做人。有没有办法能尽量降低“读人”的难度,让“读人”和“读书”一样浅显易懂、事半功倍?办法是有的,而且很简单——把“读人”和“读书”二者结合在一起,既读书,也读人。换句话说,多读名人传记。一本可靠的传记,往往不仅完整记录一个人主要的生平事迹,还藉由这个人的视角,全面展示出他所经历的几十年岁月跌宕,以及他亲身遭遇的世界变迁。通过阅读这样的传记,你能更深刻地理解传主的所做作为、所思所想,从而真正读懂这个人。读传记,最重要的意义有四方面:看世界、知历史、品人生、明得失。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行路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看到一个比周围更广阔的世界。如今虽然交通发达、出行便利,但总还有些地方可望不可即,比如你很难有机会亲历每一届NBA总决赛现场,也不见得有机会亲身造访某个国家的总统官邸。通过读传记,你可以做到身在一室之内,精神却云游万里。所谓现实生活,无非是人类历史的投影。英国作家奥威尔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普通人的生命长度无非几十年光阴,即使再怎么惜时如金,所能经历的重大时刻也注定有限。尤其是那些业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后来者,不可能穿越到过去一一亲历。比如,不是每个人都能亲历“洛杉矶大暴动”这样的历史逆流,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身处现场,带领中国男篮在世锦赛上取得历史突破,或者在NBA进入中国的第一个年头就与之结缘。简而言之,读传记就是读一部个人奋斗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为非虚构文学题材,传记比小说更真实可信,也更有现实意义。每个人的生命密度总是相对有限的,有太多的喜怒哀乐、荣辱沉浮,需要从其他人的人生中去品味、咀嚼。此外,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遇与分别,不见得总能在周遭的世界中找到三两知己,但只要随手翻开一本传记,那人的音容笑貌就在书中,仿佛随时能与之促膝长谈。正如作家木心所说:“现实生活中人来人往,有时找不到好朋友,书中却有。”读传记最终极的目的,是“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成功者何以成功?失败者何以失败?……有太多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有太多被别人走过的弯路不必亲自再走。人生来出身各异、资质不同,各有各的造化和际遇,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有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元规则在发挥作用。比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No Pains, No Gains(不劳无获)”等等。道理往往再朴素不过,但知易行难,多数人一笑而过,“听过很多大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通过阅读传记,从别人身上看到立竿见影的影响,也许就能一点点卸下心中的怀疑,从而“明辨之,笃行之”。梁启超曾说:“ 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对国内广大篮球迷来说,想要阅读一部长达五十余年的中国篮球史,或者想要亲历一位超级篮球巨星的光辉岁月,又或者单纯想要以篮球作为认知世界的入口,从中学到一些最切实有效的人生真理,眼下都有一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值得我们去反复品读。他,就是被我们尊称为“张指导”的张卫平。(1979年北京队对阵美国队,张卫平在禁区里如入无人之境,一人全场狂砍35分)【1】2005年,史蒂夫-乔布斯在哈佛大学做了一场名噪一时的毕业典礼演讲,标题叫做《连点成线》。这位已故的前苹果公司CEO解释道,生命里的每一个点,无论当时看上去多么渺小,最终都会连成一条线。比如他做出从大学退学的决定,得以遵照自己的兴趣去旁听了一门书法课。当时谁也不知道上书法课有什么用处,但最终催生了麦金塔电脑里漂亮的字体设计,彻底颠覆了个人电脑领域的设计理念。乔布斯的原话是这么说的:“我在大学里不可能从这一点上看到它与将来的关系。十年之后再回头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就非常、非常清楚了。你们同样不可能从现在这个点上看到将来,只有回头看时,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你必须相信,那些点点滴滴会在你未来的生命里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你必须相信一些东西——你的勇气、宿命、生活、因缘,随便什么——因为相信这些,你的生活点滴就能一路连接,就能给你自信去追随内心,使你远离平凡,变得与众不同。”张卫平的成功之路,同样符合乔布斯口中的“连点成线”。他只是尽量遵循自己的内心,全力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从来没有过任何不切实际的人生规划。但日积月累,命运引导他一次又一次超越自身极限,在每一个人生节点都达到很多人毕生难以企及的高度。细看张卫平至今为止的职业生涯:球员时代成了中国篮球第一代超级巨星;教练岗位上带队在男篮世锦赛上取得历史突破;大学生涯只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两年课程,并以优异成绩毕业;赴美打拼如有神助,四年内完成职场“五级跳”;归国发展成为男篮甲A联赛幕后奠基人之一;离开IMG后一手创办“奥运希望队”,为奥运国家队和各省市地方队培养大量人才;把《张卫平篮球课堂》一办就是十年,打造出国内最具影响的青少年篮球训练营品牌;做解说二十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成为国内无可争议的头牌NBA解说员,连续现场解说全明星、总决赛的次数创下世界纪录;哪怕到了别人眼中的“高龄”,他依然能通过《NBA最前线》节目完成职业转型,成为驻美实地探访NBA各队的第一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专访了NBA历史得分榜前八大巨星……倘若只看张卫平人生之路上的某一个单点,你很难在当时就清楚地意识到,这个点会对他的未来产生怎么样的影响。通过回望来路,才发现一切都紧密联系、环环相扣。(为中央台拍摄《篮球课堂》教学片)比如他出自诗书世家,如无意外,原本应该求学深造,走上一条学术之路。接触篮球只是一个很偶然的机缘,当时只是作为一项业余爱好,丝毫没想过日后要以此为生,只是单纯因为喜欢就认认真真练球,还专门去业余体校接受科班训练。随后恰逢历史动荡,求学通道被堵死,不得不试着改走专业篮球之路,却因为有了之前打下的专业篮球基础,才得以被专业队选中,逐渐在日后成长为一名篮球巨星。比如在那段动荡岁月,其他年轻人要么忙着批斗、串联,要么整天无所事事,他却跟着举重队苦练力量,坚持系统的篮球训练,把青春期过剩的精力都倾注在训练场上。当时并没想过以后会怎样,只是单纯地从训练中找到快乐,每天乐此不疲。拨乱反正之后,篮球界人才凋敝,长期坚持训练的他得以脱颖而出,成为重建的国家队选中的第一批球员。比如在球员、教练时代分别跟随中国男篮出访美国,第一次去只是埋头打球,场均砍下二三十分,第二次去只是跟着名帅鲍比-奈特学习,每天忙着做笔记、研究技战术。谁也没想到,日后有一天他会孤身来到大洋彼岸的这块大陆,白手起家、从零开始。他在美国能够表现得如此自如、从容,多少跟之前已经两次来过美国有些关系,心中不再有距离带来的神秘感,也就更能脚踏实地、稳步前行。比如在大学读书时接触到打字机,他只是出于强烈的好奇心才开始学习打字,就像后来的年轻人第一次接触到电脑、手机等新奇玩意儿一样,起初都只是“玩心大发”。但他不仅停留在“玩”的程度,要学就要学出个名堂来,最终熟练掌握打字技术。当时也没想过日后什么时候会用到,多年后在美国求职,招聘启事上却赫然写着“须掌握熟练的打字技术”,他得以顺利通过面试,拿下在美国的第一个全职工作机会。比如在芝加哥大学财务办公室做会计工作,他只是在无意识中跟自己较劲、全身心地投入在每一天的具体事务中,最终每月完成的账单数量达到其他同事两倍。当时并没有想过要因此怎样,但等他辗转来到洛杉矶找工作,去莫纳克啤酒公司面试,对方联系到他之前的雇主(即芝加哥大学财务办公室)打听情况,得到的反馈竟是“这个人你非要不可,因为他极其可靠”。在前一个工作岗位上的辛勤耕耘,意外为他带来了下一个工作机会,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二次探望伍登教练)比如他在球员时代,通过油墨印刷的小报读到讲解篮球技战术的系列文章,一读之下大为倾心,对署名“武登(即伍登教练)”的作者印象深刻,还以为是个居住在美国的日本人。多年后出于当教练的需要,开始潜心研究伍登教练的“成功金字塔”模型,对“教球”和“育人”的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从中受益匪浅。当时万万没想过日后会有一天,他能两次三番到伍登教练的家中做客,当面聆听这位智慧老人的教诲。如果不是因为之前就对伍登教练的篮球哲学体系烂熟于心,在跟伍登教练的第一次面对面交流中谈吐自如,伍登教练也不可能对他如此赏识,更不可能邀请他去家中做客,让人感觉冥冥中似有天意。回顾张卫平迄今为止的职业生涯,诸如此类的瞬间实在数不胜数。说到底,他就是一个每时每刻都活在当下的人,眼前该干什么,就一定尽全力做到最好,既不会分心为其他事忧虑,也从来不想日后会怎样。正如曾国藩所说:“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问题来了,同样都是“活在当下”,他怎么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他为什么一定自己跟自己较劲、非把手头的工作做到极致不可?每件事都全力以赴,他难道从来不会累?俗话讲“枪打出头鸟”,他事事都要做到优秀,难道不会引起其他人的嫉妒和怨恨?……要解答这些疑问,就必须从张卫平的性格说起。也就是乔布斯所说的,必须看他“相信些什么”,追随“什么样的内心”,骨子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1973年,参观巴黎卢浮宫,与蒙娜丽莎第一次对上眼,感觉张指导整个人都蒙圈了)【2】张卫平首先是一个想法极为简单的人,他就像一泓清水,一清见底,毫无杂质。所谓想法简单,换句话说就是“心大”。俗话说,心大了,事就小了。他正是这样,很少有波澜起伏的内心活动,做什么、不做什么,几乎都是基于内心道德准则的本能反应,无需经过太多思想斗争。以动荡期间他默默训练身体力量为例,在那样的一个疯狂年代里,当其他年轻人用各种不同方式虚掷青春,他为什么能不为所动,一周七天都花时间泡在举重房?我曾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期望能听到一些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利弊分析,结果他的回答朴实到让我难以相信:“为什么不练?打球不练身体怎么打?”我不满足,继续追问,他又说:“我就是爱练,练完就高兴,不练就不舒服。”在他看来,苦练力量没什么大不了,背后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决策”过程,他觉得该做,就做了。我也曾问他,当年在芝加哥大学财务办公室工作时,每个月完成的工作量达到其他同事两倍,当时有没有因此被同事忌恨?他的反应居然是相当惊讶,也许从来没想过当年努力拼业绩会是个问题。认真回想了一下,他还是说:“我不觉得有什么忌恨,当时大家关系都很好。就算真有,我那时候一心扑在工作上,也意识不到别人有什么想法。”他认为在工作中尽全力应该是人的本分,做什么事都必须尽职尽责,根本不会有任何多余的想法。这种想法简单的性格特点体现在篮球场上,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大心脏”。即使在他打球的那个年代,以1米93的身高出任大前锋,在高度上也明显处于劣势,但他只要是上了场,一招一式都有大将之风,从不拖泥带水、犹犹豫豫。不管打谁,哪怕是在国际赛场,他每场比赛照样砍下二三十分。我问他为什么如此自信,他说:“我比他们有劲儿,往篮下一站没人扛得动我。我抢篮板、传球也不灵,上了场就专心得分。”正因为想得不多,上场之后反倒能做得更多。(全明星期间一对一采访NBA总裁萧华)后来当了NBA前线记者,有一次去纽约拜访NBA总裁亚当-萧华,节目组拿出三个篮球来请总裁签字。由于乘坐飞机需要先把皮球里的空气放掉,到美国之后又一时没能找到气针,来不及给皮球打气,出现在总裁面前的是三个瘪球,可以想见当时的气氛有多尴尬、紧张。萧华果然皱起眉头,毕竟如果这三颗瘪球出现在电视画面里,对NBA的品牌形象只会是负分。毕竟是总裁,他想了片刻,示意工作人员从他的办公室拿来三颗新球,随后在新球上签下大名,节目的录制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等待工作人员拿新球的过程中,在场其他人难免有点战战兢兢,只有张卫平一人若无其事,照样与总裁先生谈笑风生,丝毫不受这个小插曲的影响。张卫平的“心大”,还表现在“不计较”上。无论什么工作,只要他决定去做,都不会在意那些眼前的得失。去芝加哥大学运动系当“Trainer(训练师)”,他一心一意给运动员做推拿按摩,哪怕一小时只能挣5美元;在巴顿啤酒公司做销售代表,起初只是一份无人监管的半职工作,做多做少都没人知道,但他不光挨门挨户地实地调查,还主动开发出一套调查问卷,摸清了整个洛杉矶地区的市场情况;后来转为主管整个美国西部的大区经理,做多做少工资都一样,但他主动发挥自己的篮球特长,为旗下的销售代表开发出一套名为“Be Like Mike(像迈克尔-乔丹一样)”的激励计划,后来被老板拿到全公司范围大力推广;归国后一心推广青少年篮球发展,以领队兼总教练身份领着跟所有教练同等标准的工资,还经常自掏腰包激励年轻队员……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只要你不计较得失,人生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张卫平正是这样,他遇事从不计较,也就从不纠结。(张卫平球员时代曾两次遗憾错过奥运,但最终以教练身份圆了自己的“奥运梦”)【3】除了“心大”,谈到张卫平的性格,另有三个关键词值得一提:正直、积极、认真。所谓正直,即正派、耿直。先说“正”的一面,套用一个现在流行的概念,张卫平为人处世自带一种“正能量”。比方说,他做事从来都是光明正大,想要追求的目标堂堂正正,哪怕是局外人也可以对他的动机一览无余,从不在其中夹带任何“私货”。也正因此,他在篮球圈内的口碑极为过硬。前任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为人刚正不阿,向来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距离感,但张卫平有事找他从来都是“推门就进”,原因就是因为两人有共同语言,彼此之间只谈公事,绝不掺杂任何个人事务。后来,张卫平能以一己之力创办“奥运希望队”,取得从篮协到各地方队的极大信任,也是因为众人看出他没有私心,只是一心想为中国篮球培养后备人才。包括当年执教北京女篮,训练中需要跟女队员有身体接触,他都是用两根手指捏着队员的球衣,生怕让人误会。张卫平从来不主动交际,一生滴酒不沾。刚回国的一段时间,经常有篮球圈内人邀请他参加饭局,据说饭局之后还会安排一些节目,但他从来都是婉言谢绝,主动远离一些是非之地。跟其他人一起出席活动,活动后大家要去什么地方应酬,他也宁愿留在酒店里吃快餐,坚决不去某些场合。后来,圈内人都知道了他的这个特点,很少再有人主动向他发出邀约。又比如说,同样都是办篮球训练营,圈内有些人只是挂个名字,在开营和闭营的仪式上以录像形式露个脸,张卫平却坚持全程亲自训练,从头到尾都要在现场主持教学。在他看来,既然训练营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在场就是一种必须尽到的责任,责无旁贷。(当选“新中国篮球五十杰”,从信兰成主任手中接过奖杯)“直”的一面则表现为直率、直接。张卫平向来有话直说,很少跟人兜圈子,如果他认为什么事做得不对,即使有领导在场,他也一样敢于直言不讳。比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开“讲用会”(讲如何运用毛主席思想解决现实问题),多数人都是走个过场。体工大队领导要求张卫平上台分享学习体会,他直接向领导表示:“我可以讲,但讲出来的都是实际情况,不太好听。”领导坚持让他讲,他就真的上台实话实说,把当时队内存在的一些问题都反映出来,弄得在场的一些人很没面子。积极,本质上跟他的“心大”有关,因为不计较得失,所以从不抱怨,无论遭遇怎样的不顺,他都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决赛,张卫平被安排打替补,偏巧赶上打同一个位置的徐政文表现优异,他始终得不到出场机会。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难免心里有些别扭,但他完全不放在心上,整场比赛都在场外积极热身活动,随时做好上场准备。比赛打到加时才分出胜负,直到最后一秒,徐政文犯满离场,他才被安排出场,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打了最后一秒。整场比赛耗时45分钟,他硬是在场外做了44分59秒的准备活动,丝毫没有任何怨言。积极的另一个代名词是主动,比如张卫平自学英语的小故事。建国初期,学校里普遍只能学习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俄语,张卫平没有机会接触正规的英语教育。后来更是赶上历史动荡,一切课业学习都被迫中断。等到社会恢复高考,他才有机会真正拿起英语课本,当时已经逼近而立之年。虽然那个时代国内学的都是“哑巴英语”,能看不能说,但他抓紧一切时间背单词、练语法,好歹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真正来到美国时已近不惑之年,发现到哪儿都张不开嘴,就逼着自己会什么就说什么,终于一点点突破口语关。试想一下,一个年近四十岁的中年男人,操着半生不熟的英语在美国打拼,对谁来说都肯定是“压力山大”。但他愣是生生闯出了一条路,靠的就是积极主动。(带领CBA各队总经理拜访NBA总部)积极还随时体现在他的心态上。正如那个人人熟知的“半杯水”案例,同样是看见半杯水,消极的人会为“只剩半杯水”而感伤,积极的人却会庆幸“还有半杯水”。上世纪90年代,张卫平从芝加哥搬到洛杉矶,不幸被人骗走一笔积蓄。起初,他当然也跟其他人一样生气郁闷,但很快就打起精神,想到自己只被骗走一部分钱,手里毕竟还留着另一部分,天并没有塌下来。风波很快过去,他在情绪上完全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工作生活中照样乐乐呵呵。认真也是张卫平一以贯之的做事原则。无论什么事,不做则已,要做就一定做到最好。刚开始学打篮球,为了左右手能均衡发展,启蒙教练要求张卫平除了写字,日常生活中做一切事都有意使用左手,他就老老实实照做。队员们一起去食堂吃饭,其他人风卷残云般吃完,他还在笨手笨脚地用左手拿筷子夹菜。日子长了,他真就练出一套“左右开弓”的绝活,场上表现格外自如。大学期间学英语,一开始只认识26个英文字母,为了尽快赶上老师上课的进度,他连上厕所都要拿一本英语书,骑自行车往返于家和学校也是边骑车边背单词。毕业后归队当青年队和女篮教练,他把所有时间都用于钻研业务,每堂训练课结束之后马上做笔记总结,字迹密密麻麻,很快就攒出一大箱笔记本。不仅如此,他还亲手誊写了一沓又一沓技战术卡片,像学生背单词一样把各类篮球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后来带女篮打全国联赛还真使出刚学到的“阿米巴防守战术”,让当时的篮球圈眼前一亮。(张卫平执教北京女篮期间的战术笔记)在巴顿啤酒公司,他自发去洛杉矶地区的各个中餐馆考察市场情况,一周七天连轴转,从早忙到晚不说,还主动给报告加上很多数据化的图表,市场需求、各餐馆销售能力等情况一目了然。报告递交上去,很快被老板转发给其他各区的销售经理,要求各地都如法炮制,拿出一份与其相当的市场调查报告。诸如此类的故事实在不胜枚举,说到底,“认真做事”是张卫平性格中最主要的底色。他从不试图寻找任何捷径,只是默默埋头苦干、日拱一卒,一点一点向自己的目标慢慢逼近,却总能比那些期望“一步登天”的人走得更远。此外,“认真”对张卫平来说也意味着“专注”,他常以打篮球为例讲述自己对“专注”的理解。所谓“专注”,就是注意力的集中、分配和转移。就像打篮球一样,只要上了场,注意力就必须高度集中,一定要做到心无旁骛,所思所想都只有“我现在应该做什么”。在此基础上,要随时做好注意力的分配,运球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停球时做好“(突破、投篮、传球)三威胁”,防守时兼顾一对一盯防和补位协防等。另外,根据场上形势的不断变化,注意力也要随之快速转移,下一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能仍然沉浸在前一个回合中不可自拔。做事就像打篮球,一定要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全神贯注于当下的任务,才能“力出一孔”。正如一句德国谚语所说:“一个人不能同时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跟身边的“魔术师”约翰逊一样,张卫平的脸上也永远洋溢着热情的笑容)【4】上述提及的各项特点之外,张卫平还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言谈举止自带一种老派北京“爷们”的风范。简而言之,自有其“份”。学者易中天曾在《读城记》一书中描述过他所理解的“北京性格”,他如此写道:“北京人最可贵的,是他们的贵族精神。所谓贵族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尚的人格理想、高贵的精神气质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无关门第和血统,也无关身份和地位。”张卫平原本就出自贵族世家,骨子里更是自带那种贵气、勇气与大气。跟很多老派的北京人一样,他性格豁达,做事敞亮,为人爽快,待人热忱。很多跟张卫平打过交道的年轻媒体人都有共同的印象:虽然“张指导”德高望重,但生活中从来不摆架子,永远和善客气、笑脸迎人,无论谁有困难,他都不吝于伸出援手。(张卫平曾在美国挺身而出,热心帮孙明明筹措治疗事宜)腾讯体育直播编导杨志越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15年NBA总决赛,我第一次一个人去美国。完成旧金山前两场比赛的报道后,我们和张指导一同飞到克利夫兰,落地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因为不住在一个酒店,在机场取了行李,我们就分开了。我到了预订的酒店,却发现前台没有我的预订信息,各方查询都找不到,而且酒店已经满房了。当时人生地不熟,我就有点慌了,不知该怎么办。那会儿已经是夜里2点多,我在克利夫兰唯一认识的人就是张指导和段冉。实在没有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给张指导发了个微信,没想到他立刻就回了我,大致意思是说,志越你别着急,我这就去接你。他住的酒店我是知道的,距离我当时的位置有20多公里远,又是夜里2点多,但张指导啥也没说,开着车过来把我接走,住进了他们所在的酒店。直到现在想起这件事,我都非常感激张指导。”张卫平性格中也有其刚烈的一面,比如在美国银行兑换外汇时遭遇明显的种族歧视,他绝不选择忍气吞声,一定要跟美国人理论到底。多年行走在外,但凡看到什么不平事,他也一定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这种刚烈在篮球场上表现得格外明显。从事教练工作之后,向来好脾气的他好像变了一个人,只要自己的球员在场上被吹了“黑哨”,他能马上怒发冲冠,追着裁判屁股一通怒斥,让熟悉他的人看了都吓一跳。(张卫平曾担任CBA全明星赛外援队主教练)在巴顿啤酒公司工作期间,一位同是职业球员出身的同事找到他,要跟他来一场一对一单挑。那位同事身高两米多,长得孔武有力,之前曾在欧洲顶级联赛打过主力中锋,向来自视颇高。他听人说张卫平以前曾入选过中国国家队,说什么也要跟这个中国人一较高下。张卫平一点儿也不含糊:“行,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随便定。”那人没想到张卫平答应得这么干脆,心里难免有点儿犯嘀咕,想了一下说:“这么着吧,咱们在内线一对一,谁投三分算谁输!”他以为张卫平来自亚洲,肯定只是以中远投见长,没想到张卫平对此毫无惧色:“行,我要是在禁区外面投篮,进了也不算!”两人这么一叫板,这位同事不由得有点认怂,气势上已经矮了三分。张卫平一看气氛有些尴尬,寻思得给对方找个台阶下,提议不比篮球,改比扳手腕。同事一听之下喜出望外,自恃有一身肌肉,觉得对付张卫平还不是小菜一碟。哪知两人真一掰上腕子,张卫平简直稳若磐石,同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撼动分毫。张卫平稍一发力,同事就一败涂地,从此不由得对这个中国人刮目相看。面对不平和挑衅,张卫平向来态度强硬,但如果你对他真心真意,他也能展现出性格里“柔情似水”的一面。1998年,他以领队兼翻译身份带领国青女篮出访美国,把苗立杰、隋菲菲、叶莉这批女篮姑娘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彼此间结下深厚感情。后来随女篮去日本征战亚青赛,他在现场见证这批女篮姑娘艰难夺冠,庆功宴上情不自禁地红了眼眶。他对待家人也是温情脉脉,每次跟家人一起与朋友见面,他总是很少说话,静静坐在一旁听家人谈天说地。从旁人的角度看过去,他望向家人的眼神里充满了“宠溺”,目光中的深情简直能把人融化。北京方言里有一个词叫“局气”,意思是形容一个人为人仗义,说话办事守规矩、不耍赖,与人共事时既不怕自己吃亏,也绝不欺负别人。用这个词来形容张卫平,应该是再合适不过。(只有内心足够坦荡,才能坦然笑对质疑)【5】然而,仅仅只解析张卫平的性格,还不足以解释他为什么能不断蜕变,在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岗位上都取得不凡成就。因为事实上,他的性格早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初步定型,此后只是在细节层面有所完善,大方向上几乎没做过什么调整。他的大神经、大胸怀,青年时期就已经展露无疑。动荡期间,体工大队里的红卫兵跑到他家“打砸抢”,把家里的文物古董砸得稀烂,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换了平常人,难免会感到心痛万分,对肇事者怨恨不已。他却暗自庆幸来的红卫兵都是自己的队友,只砸东西不打人,卧病在床的老父亲因此逃过一劫。正直、积极、认真,同样是张卫平始终如一的行为准则。他自幼家教极严,待人接物都有严格的规矩,传统的价值观在他身上得到很好的延续。出自那样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族,祖上数代都是饱读诗书的有为之士,也让他在耳濡目染中开阔了眼界,不自觉极大提升了对自我的期许。知道了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自然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比同龄人少走了很多弯路。凭借这样的性格底色,他做什么事都可能取得成功,但他的成功分明与众不同。很多人都能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他的职业履历却覆盖体育、财务、销售、市场、媒体等多个领域,而且每个领域都能做到登峰造极。即便把范围缩小到老本行篮球上,他也先后有过球员、教练、领队、翻译、讲师、解说、主持、记者等多种身份,每种身份取得的成绩都可圈可点。套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对张卫平来说,优秀就是一种习惯。在优秀的背后,必然还有一些与性格关系不大的“成功法则”。(张卫平球员时代的训练日记)成功法则之一,是终身学习的习惯。查理-芒格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这句话准确地诠释出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然而早在“终身学习”这个名词还没被发明之前,张卫平已经将其作为自我要求,身体力行了很多年。打球期间苦练力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去体院读书,他逼着自己浏览英文篮球书报,也是一种学习。在美国从零起步掌握会计和销售技能,通过旁听机场旅客侃球感悟解说真谛,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浏览各大外媒的最新NBA报道,接触腾讯微博后坚持每天亲手发布三四条微博,主动拥抱二次元文化成为经久不衰的“网红”等等,同样都是一种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的学习。很多人一到了某个年龄,很快就自动停止成长,用罗曼-罗兰的话来说,他们“变成了自己的影子,不断地自我重复”。这个年龄因人而异,但不管在哪个年龄停止成长,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开始放弃学习。放弃学习,就等于放弃自己。终身学习,人生就充满转机。(张卫平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成功法则之二,是永远年轻的心态。跟张卫平有过接触的媒体记者普遍有个共识:“张指导”的精力特别充沛,跟他的年龄完全不相符。NBA前线记者是一份强度非常大的工作,需要在每天下午早早来到球馆,忙完比赛报道通常已经是当地深夜一两点,日夜颠倒成了家常便饭。此外,他们还必须在各个赛事之间疯狂“赶场”,在美国各地飞来飞去。光在美联航这一家航空公司,张卫平积累的飞行里程就已经超过了120万英里(将近200万公里)。除了大家已司空见惯的航班延误,在外出差还需要为各类订酒店、租车、接人等琐事操心,三不五时还要为节目组充当地勤,工作量之繁重,连年轻记者也经常叫苦不迭。但他无论何时出现在球馆,都显得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从没听他说过一个“累”字。我曾开玩笑地问他:“您是不是天赋异禀,跟凌晨4点起来练球的科比一样,从来都不会觉得累?”他说:“确实很少感到累,但也不是天赋异禀,应该跟年轻时苦练力量有关,打下的身体底子还不错。”我有点半信半疑,接着问他:“真的从来没有过特别疲惫的时候?”他想了想,回答道:“也有,年轻时力量练猛了,身体反应比较大,吃过晚饭回去往床上一躺,睡上一个小时,起来就没事儿了。”“那现在呢?”“现在如果感到状态不太好,往椅子上一靠,闭目养神,眯个三五分钟,差不多就恢复了。”但我觉得,强壮的身体基础、快速的“小睡”技巧,这些说到底只是他“精力充沛”的外在能量来源。张卫平之所以能长期保持积极的精神面貌,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有着非常年轻的内心。他打从心底就觉得,自己跟年轻人没什么区别,年轻人能做到的,他也一样能做到,年龄差距在他身上根本就不是问题。网上有人戏称他为“张合理”,说他喜欢秀英语,他索性在各类视频节目中主动引用这些“槽点”,张嘴就是“这么着很合理,非常Agressive(有侵略性)”,大大方方地博君一粲。有人拿了网上流传的“张合理语录”给他看,他哈哈一笑,干脆让人印在篮球训练营的T恤上,穿在身上拍照留念。有人根据他的解说录音混剪出一支“Rap金曲”,曲风魔性十足,他听了之后也觉得好玩,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被冒犯。后来应邀担任篮球亚冠的解说顾问,跟主办方腾讯体育的年轻人们一合计,又主动折腾出一支亚冠主题的“全新单曲”,放在网上供网友们乐呵乐呵。简而言之,在如今90后、00后已渐成主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张卫平非但没有被时代抛离,反倒长期屹立于时代的最前沿,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网红”品牌,被那些年龄相差几十岁的年轻人视为“自己人”。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他强大而又年轻的内心至关重要。因为心态年轻,才从不自我设限,人生处处充满可能。(一对一采访波波维奇教练)成功法则之三,是沃伦-巴菲特所说的“内部记分卡”。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曾说,我们不该去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而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在动力,凡事都有一个内心的衡量标准,这就是所谓的“内部记分卡”。如果你所有的关注点都在别人如何看待你,而不是你自己真实的样子,你将深受外在标准的困扰。只有忠实于内心的衡量标准,才能不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地逼近自己的人生目标。张卫平显然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内部记分卡”,他很少在意其他人对他的态度,从没有任何主动讨好谁或迁就谁的想法,为人处事都从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出发。采访过程中,我曾数次问过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或那件事,背后的心理动机是什么,他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对我的提问感到吃惊,有时会直接反问我:“难道事情不应当是这样吗?这种情况下,你就应当这么做。”比如他从不理解为什么要在工作中“惜力”,也不明白自己努力工作、表现优异,为什么可能会引起同事的忌恨。碰到明显的不平事,比如恃强凌弱、欺负弱小,或者投机取巧、不守规矩,他也总是不由分说地挺身而出。有时候这种“内部记分卡”也会“好心办坏事”,比如他当女篮教练时,看见女篮姑娘为了爱美拔掉几根眉毛,以他的价值观看来,这就是不务正业、心思不放在业务上,必须要严肃批评。但他的出发点仍然是善意的,管理和监督是为了尽到自己教练的责任,而不是为了显示权威。无论身在哪个岗位,他从来没有降低过对自己的要求,凡事都用自己的“内部记分卡”来衡量得失。正因如此,他才既不会被其他人的赞美冲昏头脑,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丧失信心,对自己始终都充满清醒而又准确的认识。(张卫平球员时代在健身房苦练力量)(日的《人民日报》)最后一个成功法则,是勤奋。勤奋的重要性是老生常谈了。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然而知易行难,人人都知道勤能补拙,但真正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努力不懈的,其实为数并不多。市面上为什么那么流行“10天学会”、“一小时速成”、“一篇文章读懂xxx”之类的花样,无非是迎合了人们只想不劳而获、“抄近道、走捷径”的心理。马刺更衣室里挂着一张海报,上面印着那篇广为流传的“敲石头”名句:“小石匠不停地敲打石头,似乎敲打了上百次,也没能在石头上留下任何裂痕,但就在他敲第一百零一下的时候,石头突然裂成了两半。我知道,最终击碎石头的,并不只是最后那一下。”张卫平同样深知这个道理,他做事从没想过要走捷径,但求日有所获,已经心满意足。为本书写第一稿时,我曾在某个篇章,把张卫平学习英语的过程描述成“突飞猛进”。事后向他本人确认,他摇头否认,说了这么一席话:“学英语没有什么突飞猛进,都是一点一滴的日积月累,通过长期的积累慢慢提升。今天比昨天好一点儿,明天又比今天好一点儿,尽可能地用起来,慢慢就能越来越熟练。”他从不相信一夜之间打通任督二脉的故事,更相信事在人为、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计较、正直、积极、认真、传统、终身学习、勤奋……听上去都是再朴实不过的道理,说得多了,肯定会有“鸡汤”之嫌。但人生的真相往往就是如此简单,关键是事在人为。“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张卫平脚踏实地地实践了这些道理,现实也给了他远超预期的回报。作为后来者,我们未必人人都能成为下一个“张卫平”,但如果能从他身上汲取一些已被验证的成功经验,对自身成长只会有百利而无一害。(《非常合理》目前并未出版纸质书,如果大家有需要,将来可能会考虑出版)【6】《非常合理》这个书名,来自这本书的策划和推广人宋忠冬。看了之后,张指导和我都觉得特别好,非常合理。回想起来,他做任何事情都极其讲究分寸、尊重规律,尽量做出正确选择,确实特别合理。张指导在篮球圈内成名已久,这些年有无数人劝他发表传记,他都一律婉拒,谦称自己的“份”还不够。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他深度体验腾讯微博、微信订阅号等新兴媒体工具,5年时间内累计发表了4434条微博,后来又开通了自己的个人微信订阅号,才慢慢认识到网络媒体在理念传播、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当教练,他最多也只能带十几名队员;开训练营,一次也只能培养最多100个孩子;只有在互联网上主动发声,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为例子,穿插介绍他毕生积累的篮球理念和人生哲学,像滚雪球一样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来关注,才能达到“一对多”的传播效果。而且,把这本书的完整内容放在网上,读者朋友只要有需要就可以随时免费阅读,可以持续不断地发挥出长尾效应。分享经验,为当下的年轻人提供一种人生参考,正是我们决定一起做这本书的一个初衷。张卫平做过很多教练工作,不仅执教过中国男篮国家队,也以领队身份带过国青女篮,以总教练身份带过U16年龄段的“奥运希望队”,还出任过CUBA联赛的“总教头”。此外,他还创建了面向社会青少年的《张卫平篮球课堂》,亲自出任总教练,一办就是十年。简而言之在他看来,青少年的培养是一项值得他奋斗终身的事业。(伍登教练送给张卫平的亲笔签名中英文著作)像精神导师伍登教练一样,张卫平不光重视“教球”,也看重“育人”。在为《伍登教练:1对1》这本书所作的序言中,他曾这样写道:“他不仅仅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成功的教练,更是一名伟大的教师。伍登教练通过教球来诠释人生,通过训练、比赛,潜移默化地将忠诚、友谊、合作、自控、自信、勤奋、热情、分享……这些使人受益终生的品质深植到自己队员的心中。这不仅使他们在球场上取得骄人的成就,还使他们在取得这一成就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做人,为他们在运动生涯结束后,更好地立足社会、贡献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伍登教练不仅造就了一批批杰出的运动员,更是为社会造就了一批批有用之才。当我经历了社会上的风风雨雨,有了更丰富的阅历并融入到世界这个大舞台后,才从更深的层面进一步理解了伍登教练的理论。对于一个生命个体实现自身价值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品质?对于一个在社会中挣扎、奋斗的人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怎样才是对社会真正有益?所有这些问题,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而这些答案以及伍登教练将其教授给人的方法,正是这位令人崇敬的前辈的最伟大之处。”以往不管带队也好,开办篮球训练营也好,张卫平所能亲身接触到的青少年毕竟数量有限,毕生的经验和见解只能在小范围内分享、传播。如今通过我的采访和记录,争取能准确还原出他的成长轨迹、工作心得、篮球哲学和人生感悟,通过腾讯体育平台分享给每一位奋发向上的年轻人,希望能对他们有所裨益。(在钱澄海指导的七十寿辰庆祝会上)(1978年中国男篮第一次出访美国,在白宫门前合影)写这本书的另一个出发点,是希望透过张卫平的视角,尝试为中国篮球做一些有价值的记录。张卫平的恩师钱澄海指导曾半开玩笑地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足球是只说不做,中国篮球是只做不说。”前半句是否正确姑且不论,后半句倒真是千真万确。本书写作期间,为了尽可能交叉确认某些内容的具体细节,我曾通过各种渠道翻阅过大量文献资料,却发现相对于中国篮球所取得的成绩来说,相关历史的记述实在匮乏得可怜。在图书出版市场上放眼望去,乔丹、科比、詹姆斯等NBA球星的个人传记汗牛充栋,NBA联盟上下七十多年的历史能找到十几种不同版本,湖人、火箭、公牛、马刺等热门球队的相关书籍琳琅满目,偏偏有关中国篮球的书籍数量,与自身体量相比显得完全不成比例。除了姚明、王治郅、刘玉栋等顶级球星的传记,李元伟、程万琦等中国篮协与亚洲篮联官员的回忆录,以及若干本格式体例大同小异的篮球教科书,你很难找到一部内容足够详尽、细节足够丰富的中国现代篮球史。网络世界的报道要丰富得多,但同样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比如内容相对偏重最近十多年,对更早一些发生的史实着墨甚少。此外,网上的内容活泼有余、严谨有限,要么相关文字语焉不详、一笔带过,要么几篇文章相互矛盾、莫衷一是,要么明显充满谬误、漏洞百出,要么有些内容根本就查不到,仿佛对着历史的长河扔了一块小石头,连一点水花都没溅出来,就直接石沉大海、消失无踪。比如“亲王”理查德-艾弗里的个人事迹,至今在中文网络世界里搜不到只言片语。张卫平一生与篮球结缘,通过球员、教练、联赛运营方、领队、解说、记者等各种身份,与这颗橙色魔球发生过各种交集。他的个人奋斗经历,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亲历中国现代篮球的口述史,也包括NBA文化在中国传播、壮大的全过程。通过一本书的体量,尽可能完整地把他所亲历的篮球故事记录下来,至少可以为后人提供一份参考资料,让一些不该被忘却的人和事,能够有机会被有心人记住。我自知才疏学浅,虽然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已竭尽所能,但难免挂一漏万,笔下文字不及张指导真人风采的万分之一。如果书中存在什么纰漏和错误,都只与我个人的愚钝无知有关。感谢张指导的宽容和支持,感谢腾讯体育给了我最理想的工作平台,感谢身边的兄弟们一路齐心协力。一句话形容张指导,就是——《非常合理》!明年新赛季,我们再会!(我和张指导无数次讨论书稿中的一次)传记目录: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4章:第15章:第16章:第17章:第18章:第19章:第20章:第21章:第22章:第23章:第24章:第25章:第26章:第27章:第28章:第29章:第30章:第31章:第32章:第33章:第34章:第35章:第36章:第37章:第38章:第39章:第40章:第41章:第42章:第43章:第44章:第45章:第46章:第47章:第48章:第49章:第50章:第51章:第52章:第53章:第54章:第55章:第56章:第57章:第58章:第59章:第60章:《非常合理:张卫平传》第一季结束
如何收看:传记内容在腾讯体育全网独家首发,同步收录在作者阿鱼的微信公众号“鱼乐NBA”(微信搜索公众号“鱼乐NBA”或“yulenba”)、企鹅号“鱼乐篮球”(腾讯新闻App、天天快报App搜索“鱼乐篮球”)上,欢迎收听,锁定精彩。创作团队:口述:张卫平作者:黄祎(阿鱼)策划、推广:宋忠冬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reuszh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手机看比赛 下载APP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懂球帝篮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