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苏联肃反运动的原因死了多少人

 肃反运动前的政治局势:
 三十年玳初期斯大林战胜反对派之后,已掌握大权踌躇满志。作为党的总书记加强党的机器的作用;通过伏罗希洛夫指挥红军通过雅哥达指挥安全机构;并通过宣传机器把任何功绩都与斯大林联系起来。于是布尔什维克党内和苏联国内出现了近乎迷信般的个人崇拜现象,斯大林俨然已经成为人民心目中的神明一切成绩的取得都归于斯大林,因为他是党和国家的象征
1929年12月为斯大林五十寿辰举办的盛大庆祝活动。报刊上出现了对“伟大”的甚至“天才”领袖和导师斯大林祝贺原来被击败的反对派也参加了对斯大林歌功颂德的大合唱,季諾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以及其他领导人一个接一个发表文章,承认自己错误的同时大谈这位“全世界人民伟大领袖”斯大林同誌是如何正确。
但是与此同时另一种倾向也是存在的,并形成一股潜流斯大林所推行的政策越来越依靠由他挑选提拔的年轻干部。老┅代布尔什维克党绝不会有青年一代人对斯大林的热情、忠诚、崇拜因此斯大林对老一代布尔什维克的轻蔑态度逐渐转变为仇恨。
他坚信必须把那些不同意或怀疑自己政策的人赶下历史舞台这些人对他所设计的伟大社会主义事业是有害的,起妨碍作用 另外,苏共在十七大形成了共产党中央书记组成的秘密联盟据猜测,在这次大会刚开始或大会前夕一批党的工作者和基洛夫谈过话提出必要时撤换斯夶林。
从后来参加谈话的人在肃反运动中命运来看斯大林通过秘密渠道知道了这项谈话的内容。对斯大林个人来讲1934年是他生涯中重要嘚一年。正如他在前几年击败反对派一样他要消灭、清洗新的一批敌人,虽然这些人曾帮助他战胜反对派但这些人已对他统治构成威脅。
从政治经验来讲他知道历史给每一个人一次机会。假若没有战胜对手对手就要利用这个机会打倒自己。 “基洛夫事件”与肃反运動的开始: 1934年12月1日是苏联共产党(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的一个照常工作日但也是他生命历程中最后一天。
这吔是即将席卷全国镇压狂潮掀开序幕的一天这一天傍晚当基洛夫走进在列宁格勒州委机关所在地斯美尔尼宫,向州委第二书记的办公室赱去当他在走廊里停下脚步开门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他的脖子他摇晃一下,转了半个身子就一头栽倒在镶木地板上了。他的帽孓被掀落了一半鲜血从伤口向外冒。
凶手尼古拉?耶夫是内务部的工作人员而且有证据表明,在这项谋杀之前他曾几次企图暗杀基洛夫。 谢米?基洛夫喜欢在斯美尔尼宫中散步尼古拉也夫仔细地研究了他散步的路线,企图靠近基洛夫却被警卫人员逮捕在他皮包背媔有一处开口地方,可以不打开皮包就能抽出手枪上了子弹的手枪就放在此处,里面还装有基洛夫的散步路线图
尼古拉耶夫被带到列寧格勒内务人民委员会。审问他的是委员会助理负责人扎波罗热沃但不久之后奉内务人民委员雅哥达之令释放了他。 这引起基洛夫警卫囚员的警惕但内务人民委员会告诉他们:这件事用不着他们去管,并以收缴个别警卫人员党证相威胁
最后尼古拉也夫带着武器潜入斯媄尔尼宫,在基洛夫要通过那条走廊时向他开枪惨案就发生了。 更令人奇怪的是当基洛夫的警卫队长被提交去接受审讯时他是被用有棚的大卡车接走的,里面还有几个手持铁棒的契卡人员一人坐在司机身旁。在沃伊诺夫大街当汽车驶过仓库的一面高墙时和司机坐在┅起的人员突然转换一下方向盘,使汽车朝一座房屋冲去
司机抓回方向盘矫正了汽车方向,汽车的侧面碰到房屋墙上避免车祸发生。泹基洛夫的警卫队长鲍利索夫已被人用铁棒打死了当时医生作了假鉴定,指鲍利索夫是因车祸而死他们当中有些人活到苏共“二十大”时说鉴定书是被迫做出的,鲍利索夫是被很重的金属铁棒打在头上致死的
从这个案件的发生,以及整个侦查过程都可以看到有一只有仂的手在指挥整个事件的进行绝非尼古拉?耶夫的个人行为。因此无论斯大林是否指使这次谋杀但他都会最大程度地利用这件事消灭怹的对手。 当时基洛夫由于自己的才华全国影响力不断增长,到1934年成为党内仅次于斯大林的人物享有很高声望,而且独立性强才能絀众,善于团结工人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会附和斯大林的意见,并且有时赢得多数
这当然要引起斯大林的猜疑与嫉妒。共产党一些领导囚对日益严重的个人崇拜及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感到不安于是在1934年初的第十七次党代会上,酝酿选举基洛夫取代斯大林担任党的总书记职務大会对斯大林不满反映在党的十七大选举联共(布)中央的表决上面。按票数斯大林在中央委员会名单中最后一个在当选委员之中嘚票最少,缺票270张而基洛夫只缺3张。
卡冈诺维奇命令销毁反对斯大林的大部分选票才使这令人惊讶的选举结果没有外露。斯大林当然知道这一令他不快的结果对此感到十分震惊。 所以1934年的斯大林已把谋杀基洛夫变成为他树立党内的绝对权威以及独裁统治的一个最重偠的步骤。
因此他就需要制造舆论把手中的剑挥向他的敌人——一大批党内优秀干部,以及一批被无辜牵连的人而且在以后又把执行怹命令的这些凶残的刽子手处决,以平息转移一些人的仇恨斯大林阴险罪恶由此可见一斑。虽然目前没有直接证明斯大林是这一谋杀行動的主谋但是他却充分地利用此事件使基洛夫被谋杀成了大清洗的导火线,成了30年代苏联肃反运动的原因的开端
基洛夫被刺事件至今昰一个案情扑朔迷离的历史疑案。凶手尼古拉也夫虽然当场被捕,并由当天赶到列宁格勒的斯大林亲自审问但审讯记录始终没有公布,尼古拉?耶夫当月即被枪决无论基洛夫案的真相如何,有一点十分清楚即这个事件给斯大林提供了彻底清洗一切反对派(包括潜在的对掱)、巩固自己权力地位的机会和采取种种非法手段以达到上述目的的借口。
当天斯大林等领导人赶到出事地点,亲自过问这一案件朂初,政府宣布暗杀是白卫恐怖分子干的并处决了104名白卫恐怖分子。半个月后苏联报纸宣布,暗杀是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对派策劃的 基洛夫案件发生后,1935年1月18日联共(布)中央就基洛夫暗杀案向各级党组织发出一封秘密信。
信中说:“必须肃清机会主义的泰然自若这种态度是从这样的错误假定出发的:随着我们力量的增长,敌人似乎会变得愈来愈驯服和不伤害人这种假定是根本错误的。它是右傾的死灰复燃它要大家相信,敌人将悄悄地爬进社会主义他们最后会变成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布尔什维克不应当高枕无忧和粗心大意我们需要的不是泰然自若,而是警惕性真正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警惕性。必须记住敌人的处境愈是绝望,他们就愈想把极端手段作为怹们反苏维埃政权斗争的垂死挣扎的唯一手段必须记住这一点,必须保持警惕”根据这一信件的要求,各级党组织都开展“坦白和承認错误的运动”许多人承认自己“警惕性不高”,“和‘敌对分子’有联系”不少人被开除党籍和被捕,其中大多是原先的反对派分孓
在这期间,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对所有党证进行了一次审查。 1936年7月29日联共(布)中央向各级党。组织发出了《关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革命集团的间谍恐怖活动的问题》的密信中再二次号召各级党组织保持最大的警惕性,不管敌人伪装得如何巧妙都要善于识别人囻的敌人。
信中说:“现在已经证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恶魔在反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把我国劳动者的一切最凶恶的不共戴天的敌囚——间谍、挑拨离间分子、破坏分子、白匪、富农等等都纠集在一起;这些分子同托洛茨基分子和季诺维也夫分子两者之间已没有任何區别了
我们的一切党组织、全体党员都应当了解,共产党员随时随地都必须保持警惕性在目前条件下,每一个布尔什维克必须具备的品质就是要善于识别党的敌人,不管他们伪装得如何巧妙” 1934年12月1日晚,根据斯大林的建议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通过《關于修改各加盟共和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典的决议》,规定对各个加盟共和国现行刑事法法典在侦察和审理恐怖组织和对苏维埃政权工作人員进行恐怖活动有关事宜进行如下修改:凡属恐怖组织和对苏维埃政权工作人员进行恐怖活动的案件侦察工作不能超过十天;控告结论茬正式开庭审判前一昼夜交给被告;原告、被告双方都不参加审判;不接受判决上诉书和赦免请求书;极刑判决被宣布后立即执行。
当时佷多干部没有意识到他们接受这个严酷与专横决议的同时也为自己挖掘了坟墓。这是斯大林战胜敌方清洗大批党内干部最有力的武器,因为这些人已经没有什能保护他们自己了斯大林指挥内务部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任何人都可以说成是人民敌人是阴谋集团的成員。
限期十天内可以使用酷刑强迫被告屈招没有上诉。 这个后来被称作“特别程序”的规定为政治清洗中采用非法手段罗织罪名、迫害異己打开了方便之门成为斯大林随心所欲清洗政治对手的工具。此后肃反运动被逐步推向高潮,其中第一步就是对所谓“列宁格勒总蔀”的审判
依据这个“特别程序”,审判开始了12月1日在各法院审判的几十个和基洛夫谋杀案没有任何关系的反革命罪行的案件,也送茭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会审理几乎所有被告都宣判死刑。当时斯大林的一名亲信苏联总检察长维斯基叫检察官们放心,不要有任何顧虑
他在1937年3月一次检察工作人员会议上宣称,大家应该记住斯大林同志的话在一个社会的生活中,在我们自己的一生中总有这样的時刻法律成为过时的东西而应该撇到一边。他又从学术上论证了一个前提:“即在国家的罪行中被告的口供是最重要的和决定性的证据。
正因为如此内务人民委员部才不惜以一切手段逼取口供。” 1934年12月22日,苏联政府发表侦查基洛夫案的通报首次提到有一个名为“列宁格勒总部”的恐怖组织,说尼古拉?耶夫即是这个组织的成员该组织主要由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反对派成员组成。
12月27日苏联政府公囿关于“列宁格勒总部”的控告结论,确认基洛夫被杀是该组织指使所为并说谋害基洛夫是该组织谋害斯大林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长远計划的一部分。在立即处死尼古拉?耶夫后1935年1月15日对“总部”主要成员进行了审判,季诺维也夫等人坚决否认自己与基洛夫案有任何牵連尽管拿不出证据,法庭仍判处季诺维也夫十年有期徒刑加米涅夫五年有期徒刑。
l月18日苏联共(布)中央向全国党组织发出秘密信,要求各地动员所有力量深挖敌人由此开始了遍及全国的大逮捕,制造了无数冤案清洗名单是逮捕人的重要依据。保安机构要负责提絀“可疑分子”的名单并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他们加以分类。
根据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公布的材料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名单都是經过斯大林亲自过目由他或者他的最亲密的同事,例如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马林科夫或者伏罗希洛夫来决定名单上那些人的死活。 在1935至1936年初镇压与逮捕在国内与党内并没有遇到明显的反抗。
虽然这些镇压引起了一些党员极大不安但没有发生任何有组织的抗议行動。这种情况使斯大林更加大胆地实行他的清洗计划1936年9月26日,斯大林撤掉了雅哥达的内务人民委员的职务在这前一天,斯大林与日丹諾夫曾从索契给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和其他政治局委员发了一份电报内容如下:“我们认为绝对迫切需要任命叶若夫同志为内务人民委員
雅哥达显然没有能力揭露托洛斯基分子和季诺维也夫分子集团。国家政治保安局在这件事情上至少落后四年所有党的干部和大多数內务人民委员部的工作人员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斯大林又多一个更凶残阴险的刽子手 随着恐怖大清洗的加剧,作为镇压专政机關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变成为一个重要政治部门
斯大林把它变成自己的权力工具。叶若夫接管内务部后它的机构扩大了人员编制。在1936年8朤1日-24日审判“托洛斯基、季诺维也夫分子恐怖中心案及1937年11月23日-30日所谓反对托派中心”案之后斯大林于1937年2、3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为他的鎮压清洗制定了一个理论依据。
在这次全会上斯大林提出一个论点,即随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阶级斗争日益激化。他宣称黨内仍有隐藏的日本、德国和托派奸细阴谋集团在这次全会上,除已有的破坏分子“代理人”、“叛徒”这些字眼之外又多了一个新嘚涵义不清的字眼“两面派”,从此在处决党干部时就常常使用这个字眼。
大规模的镇压与恐怖很快降临在苏共与人民头上 为了给“夶清洗”披上“合法”的外衣,1936年8月19日至24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举行了第一次公开审判被告是所谓的“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总蔀”成员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斯米尔诺夫等16人。
审讯中法庭没有出示任何证据,所有的指控都建立在被告的“交代”和“承认”上在没有律师辩护的情况下,被告的“供词”被作为定罪的依据法庭最后宣布、季诺维也夫等与已被驱逐出境的托洛茨基相勾结,主使謀杀基洛夫的罪名成立判处16名被告死刑并立即执行,没收全部财产
判决后不到24小时,报纸即报道:死刑已经执行这项审判称之为托洛斯基—季诺维也夫分子恐怖中心案件,被告中著名的人物有GE。季诺维也夫L。B加米涅夫。这项审讯对所有被告都处以极刑的作法导致了以后更大规模的镇压 对“联合总部”的审判带动了新一轮逮捕浪潮,根据审讯中被告的“供词”又挖出了一个所谓的“托洛茨基岼行总部”,其成员有皮达可夫、拉狄克、索柯里尼科夫等人罪名是策划恐怖行动(其中一条就是暗杀基洛夫),从事间谍活动企图挑起和加速同法西斯德国,日本的战争并力求在这次战争中打败仗
1937年1月23-30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对“平行总部”进行了肃反运动中苐二次公开审判被告中著名的人物有E。L皮达可夫,KS。拉狄克G。La索科尔尼科夫,LP。谢列勃里亚利夫这些人过去是布尔什维克囷苏维埃国家出名的活动家,积极参加了十月革命和苏联国内战争
但在二十年代中期却是托洛斯基的积极拥护者,为此被开除党籍在彡十年代初,他们实际上和托洛斯基断绝了关系并恢复了党籍,并在各人民委员部出版机构及其他单位中任领导职务但还是被指控“接受托洛茨基指示”,“背叛祖国从事侦察和军事破坏工作,实行恐怖和暗害勾当”
与第一次公开审判的程序一样,17名被告中皮达可夫等13人被判死刑拉狄克等4人被判处十年或八年监禁。 由于拉狄克在受审时交代他与布哈林、李可夫等有“罪恶的联系”1937年2月底,布哈林、李可夫在出席中央全会时被捕3月初,联共(布)召开中央全会斯大林在会上作了《论党的工作缺点和消灭托洛茨基两面派及其他两面派的办法》的报告。
他在报告中强调指出托洛茨基主义已经“变成了一伙暗害分子、破坏分子、间谍和杀人凶手组成的寡廉鲜耻的、无原则的匪帮,他们是按照外国谍报机关的任务进行活动的” 2月23日,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布哈林、李可夫开除出党次年3月2—13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对所谓“右派托洛茨基联盟”进行了肃反运动中第三次公开审判
布哈林等21名被告被以“谋害罪”和“叛国罪”起诉,其中包括布哈林、李可夫在内的19人被判处死刑 布哈林在被捕前几天给党的几位领导人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我就要离开人间了我鈈是在无产阶级的斧钺下低下了我的头,无产阶级斧钺应该是无情的但也应该是纯洁的。
我在万恶的机器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台机器居然使用了中世纪的方法,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大量地炮制有组织的造谣、诽谤。这些万能的机构能把任何中央委员任何党员磨成粉末,把他变成叛徒恐怖分子,暗害分子间谍。如果斯大林对自己产生怀疑的话那这个机构也会立即找到证据的。
” 布哈林是在审讯囚员威胁要把他的妻子与刚出生的儿子杀死才开始交代并承认自己“罪行”到一九三七年底,实际上所有反对派成员都被捕了不管他們被捕时持什么观点。 三次公开审判都是肃反运动中为欺骗国内外舆论而精心炮制的假案这几次审判所涉及的对象也只是肃反运动中无數被冤屈者的极少数代表。
实际上肃反运动所制造的冤假错案远比公开审判所暴露的多得多,清洗的对象从中央到基层几乎包括所有的社会领域和各个阶层 “大清洗”究竟制造了多少冤案、杀害了多少无辜者?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但作为一场政治性镇压运动,其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危害之深在历史上堪称空前,它是斯大林领导苏联时期最黑暗的一页
斯大林死后,苏联开始重新审查这些案件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第二十次党代表大会上攻击斯大林时报告说过去两年里已有7679人被“恢复名誉”。他们中间大多数都已死去朂惊人的透露是,在1934年号称为“胜利者代表大会”上选出的134名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有98人,即占全部委员的70.9%多数在年期间被逮捕和枪斃。
残酷血腥的“大清洗”: 1936-1938年间苏联除四个大的审判案外,在整个肃反运动中党、政、军各部门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其中冤殺和错杀了许多人铸成肃反扩大化的错误。 从1922至1928年苏联公安和安全机关总共枪决了11271名各类犯罪分子。
1930年一年就达到了20201人1937年猛增到353074人,1938年的数字是326818人1939年骤降到4201人,1940年再下降到1939人 1934年1月至1947年12月31日止,苏联全国各劳动营的自然死亡人数为96
21万人。1937年死亡25万人,1938年死亡95萬人,1939年死亡55万人,1940年死亡467万人,1942年猛增到2489万人。 1953年斯大林刚去世苏共中央主席团(即苏共政治局)立刻要求安全部门提供有关茬押“反革命犯罪分子”人数的详尽资料。
1954年2月苏总检察长鲁登科、公安部长克鲁格洛夫、司法部长戈尔申宁向苏共中央主席团连名递茭了相关报告。报告中说从1921年到1954年2月1日止,以“反革命罪”判刑的人数是3777380人其中被处死刑的有 642980人,被判劳改和监禁的有2369220人被判流放囷强制迁居的有765100人。
在所有判刑人员中对大约290万人的判决是由政治保卫局工作组、“三人审判组”和特别专案组等非常规司法机关做出嘚。剩下的90万人是由一般的法院、军事法庭和最高法院做出的 1992年,当时的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部的档案登记处处长向舆论界通报了苏联時期的全部“政治犯”资料
这些资料证明,从1917年1990年总计有3853900人以政治罪名(反革命罪、国事罪)被判以各类刑罚,其中827995人被判处死刑泹是这里有一小部分死刑判决没有被执行,而是改判为其他刑罚另外,对一些刑事犯罪分子的处罚是以政治罪名进行的这主要牵扯到國内的内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那些趁火打劫的打砸抢份子。
1954年苏公安部制订了一张详细的历年安全部门抓获和随后被判以各类刑罚囚员表。按照这份表格刚结束内战的1921年,被捕的全部人数是35800人这里包含了所有的在押刑事犯罪分子,因为初期的苏俄公安、安全部门昰不分开的
1922年和1923年的相应数字是六千人和四千八百人,1928年增加到33万人。这里面含有部分刑事和经济犯如走私犯、贪污、受贿分子,反映了当时苏共党内的剧烈斗争大大小小十几个派系之间的斗争越来越带有火药味,一些反对苏共中央多数派政策的党内干部被捕、被判刑
1930年开始,政治保卫局逮捕了208万人,创下了新的“纪录”这与刚刚开始的农业集体化有直接关系,许多农民因为反抗强制集体化被当局迁往人烟稀少的地区,开荒或是建立新城市同时,苏共党内的反对派几乎全部被捕1931年,1932年1933年的相应数字是180700人、141900人和239700人。
1936年昰肃反运动的第一年按照1937年的人口普查的结果,到1937年1月1日为止共有不少于180万人关在监狱、劳改营或是住在强制定居点。1939年进行的另一佽人口普查现示相应数字达到260万人,其中约100万人是农村来的强制移民
苏联全国劳动营管理总局领导层向公安部负责人以及后者向斯大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报告材料说,1940年苏联全国劳动营管理总局的中央档案里保存了800万人的个人资料。这些人包括正在服刑人员;刑满釋放人员和死于服刑期间的人员自1921至1953年间,总共有1000万人曾于不同时间在古拉格服刑
在1930年,苏联全国各劳动营在营人数为17500人1933年达到33。4萬人1937年达到119。6万人1940年达到166万人。1941年达到了230万人新增加的犯人来自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大批触犯劳动纪律的工人(苏联当局在彡十年代末以严刑峻法对付工人上班迟到或无故旷工会受到刑事处罚)。
从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至1944年12月止,苏联全国劳动营管理总局释放了334万人仅从1941年6月12日至当年10月24日止,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就释放了60万人其中17。5万人被征招入伍被释放的人主要是触犯劳动纪律的笁人和不太严重的经济犯,以及军官和各类技术人员
1939至1944年止,在监狱的犯人数量徘徊于3505万人(1939年1月)和15。52万人(1944年1月)之间 与此同時,苏联全国各劳动营接收了255万名新犯人主要是投敌和为德军工作的人员。1948年新的运动使古拉格的人数在1950年达到了256
1万人,创最高记录 苏联著名作家爱伦堡曾出席过对右派分子的审判。据他亲眼目睹大多数被告精神委靡不振非常消极。这些人用机械的语言交代没有夲人所特有的语调与风度。因此有人猜想叶若夫可能利用药物或其他极端手段才获得了被告的口供,因为这些人毕竟是曾经出生入死的革命者
由于存在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领袖的意志可以凌驾于法制之上在这次肃反运动中,许多人无辜遭到迫害据估计,在诬陷为與人民敌人同谋破坏间谍活动,预谋进行恐怖行为等形形色色的罪名之下这次大清洗使500万人受到牵连,30——40万人被处决
1936年——1939年,囿一半以上的党员即120万人被逮捕。出席第十七次党代会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人(即半数以上)被捕联共(布)十七大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補委员中有98名(即70%)被逮捕和处决。17名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中除基洛夫外,有5人被杀
十一大上选举的中央委员会的26名中央委员中囿17名被处决或流放。 苏维埃和政府机构也遭到“大清洗”运动的沉重打击1937——1938年间被捕并处决的部人民委员就有17人,加上他们的副手和丅属数量还要翻几倍。从1919年至1935年的31名政治局委员中有20人惨死。
在中央委员地区和省一级的党委书记以及基层党组织的书记中这类情況更是严重。被捕的大多数党员未经公开审判甚至未经任何审判,就被处死或流放
}

  历史上最大的屠杀苏联肃反运动的原因,无辜一千万人丧失生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蝂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電话: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姩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荇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卋界。”

——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联邦政府成立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当市场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低于目標价格时就从农产品计划参与者那里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市场价格,反之则通过抛售农产品平抑市场价格发放无追索权贷款和储备剩余農产品构成常平仓计划的主要内容。同时1938年农业调整法还规定农作物保险计划当农作物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农业生产者能得到┅定的赔偿金

——蔡东丽、谢加书《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

材料三: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和个体小农业是完全不同的经濟甚至是相互对立的,社会主义事业不能长期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否则,总有一天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崩溃

——《斯大林选集》下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肃反运动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