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肌肉注射,化疗全部结束后骨髓造血细胞功能是否会

当前位置: >>
5月份肿瘤化疗病人的护理
超声热疗 手术治疗局部治疗 三大治疗手段全身治疗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生物治疗 中医药治疗疗效有待研究 辅助、调节治疗? ? 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增生活跃的骨髓、胃肠道粘膜、生殖细胞、 毛发和肝、肾等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 损伤。 ? 据美国的统计,因化疗副反应及并发 症引起的死亡率为3%~10%。 ? 血常规白细胞&4.0,中性&2.0,血小板&8万 ? 尿常规 ? 肝功能 ? 肾功能 血肌酐 ? 24小时肌酐清除率 ? 胸片肺功能(包括弥散) ? 心电图 ? 超声心动图 ? 心肌酶(必要时) ? 肿瘤标记物 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三系中以白细胞 为明显 ? 中性粒细胞减少与化疗后发生感染的危 险性密切相关,最常引起感染的病原菌 多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部位主要为 消化道和呼吸道。 ?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最常见的死亡原 因,是肿瘤化疗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 性 。? ? ? ???正常 Ⅰ Ⅱ 白细胞 &4.0 3.9-3.0 2.9-2.0 粒细胞 &2.0 1.9-1.5 1.4-1.0 血小板 &100 99-75 74-50 血红蛋白&11.0 10.9-9.5 9.4-8.0Ⅲ 1.9-1.0 0.9-0.5 49-25 7.9-6.5Ⅳ &1.0 &0.5 &25 &6.5 ? 白细胞抑制 ? 白细胞下降多开始于停药后一周左右,至10日左右达到最低点,在低水平维持 2-3日,即开始回升,7-10日后恢复正常 ? 一般I度和II度的白细胞抑制不需要处 理,多可自然恢复 ?1、保持环境清洁,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病室每日消毒 一次,减少人员流动,限制亲属探视,避免到 公共场合,防止交叉感染。 2、化疗期间注意观察病人血象变化,对白细 胞计数低于1.O×10[9]/L以下者应进行保护 性隔离。 3、给予营养支持,忌食生冷辛辣食物及烟酒, 严禁食用质硬的食物。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 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注意饮食卫生、 给予卫生指导,做好皮肤、口腔护理。 ?? ?4、随时观察血常规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每日 测体温4次,如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应给予物 理降温或使用抗生素,避免感冒。 5、护理人员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6、遵医嘱使用升白细胞的药物。病房每日紫外 线照射消毒2次,定期做空气培养。 ? III-IV度白细胞抑制需要积极处理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少量多次输新鲜血 ? 治疗性用药: ? 白细胞总数下降到2000以下或中性粒下降到1000以下时开始应用? 剂量:5-7ug/kg ? 时间:一般应用到白细胞总数回升到10000以上,或中性达到10000时方可停 药 ? 预防性用药: ? 如果患者上疗程化疗出现IV度骨髓抑制,为使下疗程顺利进行,可以预防应 用 ? 剂量: 3-5ug/kg ? 时间:多于化疗结束48小时开始用药, 需用到患者安全度过白细胞的最低点 而开始回升后 ? III度时,若无发热,不需要应用抗生素 ? III度时,若有发热,应该预防应用抗生素 ? IV度时,无论是否有发热,均应该应用 抗生素 ? 血小板下降比白细胞晚,但回升非常快 ? 目前没有非常好的药物治疗(白介素-11)) ? I度和II度的血小板抑制不需处理 ? III度和IV度需积极处理 ? 卧床,减少下床活动 ? 进食细软食物,防止便秘? 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 不许抠鼻子,用石蜡油涂局部以防口、鼻粘膜干裂引起出血。 ? 有出血倾向需要输血小板 ? 穿柔软、棉质内衣裤,忌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洗澡; ? 男性病人剃须最好使用电动剃须刀, 避免皮肤伤口; ? 停止为患者洗头 ? 停止刷牙,每天用漱口水漱口,刷牙时 用软质毛刷,避免牙龈出血; ? 注意查看皮肤有无瘀点、瘀斑,出现的部位、时间,有无消化道及呼吸道 出血的情况; ? 能口服的药物尽量不要注射,如必须 进行注射,常用棉球按压针眼直至出 血停止。特别是当血小≤1.0×109/L 时,输液结束拔针后一定要压迫 血管 5~10min。 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化 疗反应之一 ? 控制化疗导致的恶心和呕 吐非常重要 ? 初次化疗的恶心和呕吐的 控制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 以后化疗反应的轻重 ? 一般晚上的呕吐较白天轻? 急性呕吐在化疗或呕吐之前予以预防性应 用传统止吐药物:胃复安,或昂丹司琼与 地塞米松配合使用; ? 迟发性呕吐尚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多在 发生后予以治疗; ? 预期性呕吐常规止吐药物无效,可选用抗 焦虑或抗抑郁药。? ? 胃复安/安定: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可联合应用镇静剂 ? 常用药物:格拉司琼,昂丹司琼,托 烷司琼等 皮肤、粘膜的损伤 皮肤色素沉着 口腔溃疡、黏膜炎 腹泻 脱发 ? 预防性应用VitB610-100mg3/日, VitB1、VitB12、VitC,早晚热水浸泡30’? 喜疗妥外用可减轻色素沉着,避免紫外线直射,防晒护肤用品 ? 标志着其他部位的消化道也已经发生溃疡 ? 用药5-6日后开始出现,到停药1周左 右逐渐愈合 常用化疗药物以甲氨蝶呤及更生霉素最 多且重,5-FU、 依托泊苷次之 口腔护理:高压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表面 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局部上药 ? 多讲话有利于溃疡的痊愈 ? 进食对口腔粘膜刺激性低、胃肠道易于消 化吸收并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的流质饮食, 可以促进粘膜组织增生,加速溃疡愈合; ? 口腔溃疡出血严重者可用G-CSF(粒细胞集 落刺激因子 )或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 生物因子)口含锡类散等外敷治疗。? ? 可引起腹泻的药物5-FU 伊立替康 紫杉醇 广谱抗生素 ? 急查大便涂片 ? 正常大便涂片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异常时将发现革兰氏阴性杆菌减少,阳性杆菌增多,阳性球菌也增多 1、饮食调整: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少渣食物,避 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饮食;避免进食产气性食物如 糖类、豆类、碳酸饮料等; 2、严重腹泻时,应先进流质,待腹泻停止后逐渐改 为半流质直至普食。 3、肛门护理:排便后用温水及软性肥皂清洗肛门, 并保持肛门部干燥;表面涂氧化锌 软膏,防止局部皮肤受损;严重 者可用高锰酸钾液坐浴。 4、注意大便的次数和性质,如有 异常留标本送检,疑有感染需行 培养。 ? 最容易发生脱发的药物 ? 抗生素类化疗药,如更生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博莱霉素、平阳霉素 ? 抗代谢类药物 ? 植物碱类,如依托泊苷、长春新碱、 泰素、紫素等 ?? ???化疗后会出现一过性的脱发,以头部最为常见, 是接受化疗时常见的副作用,发生率仅次于恶心、 呕吐。脱发最早见于化疗后1~2周,2个月后达到 高峰,化疗停止1~2个月开始再生。 预防措施: §应用性质和缓的以蛋白质为主的洗发剂,避免 刺激性强的洗发用品; §避免使用电吹风、卷发器、发胶、 染发及过分梳头; §化疗前应用冰帽等物理手段防止 脱发。 告知病人化疗药物都有可能出现脱发及易 致脱发的药物,在停止化疗后约一个半月 会重新生长,使病人消除顾虑; ? 脱发后每日晨晚护理时应将床上脱发扫干 净,减少对病人不良刺激; ? 帮助病人选择合适假发套,纠正形象紊乱 所造成负性情绪。? ? 易引起末梢神经炎的药物:草酸铂、长春新碱、顺铂、紫杉醇、依托泊苷肢端感觉减退和/或感觉异常,由指尖开始的向心 性麻木感、蚁行感,伴或不伴痉挛,遇冷加重;在治疗结束后数月之内, 3/4 病人神经 毒性可减轻或消失 ? 化疗间歇时给予B族维生素有利于末梢神经症状的减轻 ? 严重的末梢神经炎是停化疗的指征 ? 停止化疗后,多数患者的症状会有不 同程度的减轻,甚至消失 ? 注意保暖,用温水洗手,可带上手套 ? 蒽环类药物 ? 阿霉素和表阿霉素对于心肌有影响,而且很久不会消失,是剂量限制性毒 性反应 ? 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受影响,最常 见的是左室射血分数下降,严重时为 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些患者甚至在停 化疗后一段时间内发生心力衰竭 ? 心脏检测方法:超声心动图 ? 左室射血分数不应低于60%------------绝对标准 ? 和上次化疗相比左室射血分数下降不 超过20%-----------相对标准 ? 肾损伤 ? 出血性膀胱炎 ? 顺铂: ? 肾损害最大,主要是损伤肾小管? 目前没有一种检查手段可以敏感地反映出肾小管的受损程度 ? 常用检测手段按参考价值排列:肾血 流图、肌酐清除率、血肌酐 ? 目前应用较多的措施是水化、利尿、碱化尿液 ? 每次化疗前检查血肌酐或肌酐清除率。 ? 肾小球滤过率或肌酐清除率&60%时化疗要 慎重 ? 记出入量 ?肾毒性:累积性及剂量相关性肾功不良是 顺铂的主要限制性毒性,一般剂量每日超 过90mg/m2即为肾毒性的危险因素。主要为 肾小管损伤。急性损害一般见于用药后 10~15天,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 增高,肌酐清除率降低,多为可逆性,反 复高剂量治疗可致持久性轻至中度肾损害。 目前除水化外尚无有效预防注射用顺铂所 致的肾毒性的手段; ? 异环磷酰胺: ? 发生血尿是停止化疗的指征? 患者用药后膀胱容量受影响,甚至晚期膀胱癌发生机会增加 ? 化疗期间必须每天检查尿常规(有无 血尿) ? Mesna(美安)对于防止发生出血性膀胱炎非常有效 ? Mesna用法:异环磷酰胺每日量的20%, IV ,每4小时用一次,即在异环磷酰 胺使用0、4、8小时各用一次。 ? 水化、利尿、碱化尿液 ? 记出入量 ? 急性肝损害(轻微) ? 通常发生于化疗结束后1-2周,一般不严重 ? 治疗:停化疗或推迟化疗(一般1周多会 恢复) 保肝药物(多希胆碱等) 降酶药物(联苯双酯) 极化液(对黄疸有利) ? 治疗后1周复查肝酶,正常即可恢复化疗 1、了解患者以往用药史、饮酒史以及有无 肝功能不全情况,化疗前、后定时检查肝 功能; ? 2、化疗时注意饮食调节,多进清淡并富含 维生素、矿物质及适量蛋白的饮食,避免 高糖、高脂肪饮食以加重肝脏负担; ? 3、保肝药物的应用:联苯双酯、类固醇激 素、维生素B、大剂量维生素C等。? ? 过敏反应:严重的过敏反应,通常于开始输注的第一个小时中出现严重的症 状,最常见的有呼吸困难、低血压和 胸痛。过敏反应的轻微表现包括潮红、 皮疹。 ? 应用可用心电监护 ?所有患者在接受紫杉醇治疗之前均须预防 性用药,以防止严重的过敏反应发生。每 一治疗周期前须预防性用药如下: 地塞米松20mg 紫杉醇开始输注前 12小时和6小时,口服或静脉(10mg)滴注 异丙嗪25-50mg 30钟,肌肉注射 紫杉醇开始输注前 ? 局部刺激性 ?主要表现为血管外渗漏和化学性静 脉炎,抗肿瘤药物渗漏后可局部应用相 关解毒剂缓解疼痛,避免溃疡形成,促 进损伤的恢复。化学性静脉炎的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主要依靠预防。 ? 红热型:沿静脉血管走向区域发热、肿胀及疼痛; ? 栓塞型:沿静脉走向处变硬,呈条索 状硬结;外观 皮肤有色素沉着;血流 不畅伴疼痛; ? 坏死型:沿静脉穿刺部位疼痛加剧, 皮肤发黑坏死甚至深达肌层。 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 的血管,首选前臂血管 ? 尽量避开关节部位 ? 尽量避开组织少的部位 ? 用药前首先检查血管的通 畅性,是否回血及疼痛 ? 用完该化疗药时也应该进 行冲管 ? 尽量应用picc管? 注射过程中,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 当病人诉说注射部位疼痛时应停止注射, 检查药液是否发生血管外渗。若怀疑药物 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注。 ? 保留针头,接注射器抽出渗出液。再及时 给予局部皮肤常规消毒2―3遍,根据外渗 部位大小,应用解抗药物局部多点封闭, 封闭范围应超过渗漏部位3cm,抬高患肢, 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渗漏情况记录。每天 由责任护士观察局部反应情况。? ?化疗药物外渗或疼痛剧烈者,选择0.9%生 理盐水10ml+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5ml对 渗漏皮肤周围进行封闭可镇痛减少化疗药 物刺激引起的静脉反应,病变范围在2 cm 内者只在一处注射,每日1次;病变范围> 2 cm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十字交叉注射, 或病变周围多点注射, 每天1~2次。 ?可用冰敷局部,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化 疗药物的吸收,使渗漏药物局部破坏作用被 灭活,并可降低痛觉神经敏感性,缓解疼痛。 硫酸镁湿敷可起到消除肿胀的作用。药物渗 出24小时内,切忌热敷,药物渗漏24 小时后 使用金黄膏外敷。但植物碱类化疗药除外, 例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化疗药不宜冰敷, 草酸铂也不宜冰敷。要 做好交班,密切观察局部变化,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水疱的处理。 1、对多发性小水疱注意保持水疱的完整性,避免摩擦 和热敷,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待水疱自然吸收; 2、对直径&2cm的大水疱,应在严格消毒后用5号针头 在水疱的边缘穿刺抽吸使皮肤贴附; 3、对皮肤破溃者要做外科换药处理;一旦发生化疗药 物外渗,保守疗法失效,溃疡形成,可用生理盐水清 洗,无菌纱布浸透庆大霉素或无菌纱布浸透1:5 000 呋喃西林溶液敷于创面,严格无菌操作。 4、严重的经久不愈的溃疡需请整形外科会诊处理; 另外,发生外渗所致静脉炎的患肢应抬高并禁止静脉 注射,患处勿受压。恢复期要鼓励患者多做肢体活动, 以促进血液循环。 1、提高机体抵抗力 经常锻炼身体,加 强营养、增强体质,合理安排休息,提 高机体抵抗力。 2、减少不必要的接触 加强有关化疗药 物的防护知识学习,严格执行化疗药物 的操作规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及 对环境的污染。 1、护士孕期、哺乳期防护 护士在怀孕和哺乳 期可申请暂时脱离接触化疗药物的环境。 2、定期查体 定时进行体格检查,包括重要脏 器功能检查及血常规检查。化疗是抗肿瘤治 疗的主要治疗方法,肿瘤专科护理在防治肿 瘤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化疗药物可 对环境及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只要有比 较健全的防护措施,化疗药物对护士身体的 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谢 谢!
肿瘤科常用化疗药的专科护理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最低峰化疗后15天, 1/3病人有恶心,呕吐,轻度...月 5 门冬酰胺酶 ASP 注射用水溶解,不可摇动 ...护理措施: (1)根据病人的需求讲解肿瘤化疗及化疗方面的有关知识 (2)根据病人/...怎样预防高尿酸血症等 5.护理评价: (1)病人或家属受教育的程度、阅读能力、...肿瘤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第五节 鼻咽癌护理常规――― 第六节 恶性淋巴瘤护理...为了防止化疗药物外渗,患者应 采用外周静脉置管或中心静脉置管给药, 化疗时,...肿瘤科的护理常规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肿瘤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8. 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五、肺癌化疗护理常规 1. 执行一般护理...肿瘤病人的护理试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化疗前测体重,以后每个月 1 次 D.化疗药应提前配制 E.化疗药配制后可以常温...肿瘤病人的护理试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化疗前测体重,以后每个月 1 次 D.化疗药应提前配制 E.化疗药配制后可以常温...肿瘤化疗病人常见毒副反应与护理 关键词 肿瘤化疗 毒副反应 护理 对肿瘤病人应用天然或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称为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肿瘤化 学治疗与手术和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护理计划姓名: 护理诊断 [ ( ( ( ]焦虑、恐惧 )健康状况改变 )环境...(5)当接受带有金 属味的化疗药物时,可吸吮硬 水果糖 ( ( )提供舒适、安静...肿瘤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一.肿瘤的定义是机体成熟或发育中的正常细胞,在各种...5. 化疗药物的依赖心理,病人经过一阶段适应过程后,承认了自己的“病 人角色”...肿瘤病人的护理计划_解决方案_计划/解决方案_实用文档。护理计划 ...(5)当接受带有金属味的 化疗药物时,可吸吮硬水果糖 □3、提供舒适、安静、...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归芪猪蹄汤对白细胞减少症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_NoRestriction
下载积分:4000
内容提示:归芪猪蹄汤对白细胞减少症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_NoRestriction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2:26:3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4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归芪猪蹄汤对白细胞减少症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_NoRes
关注微信公众号本帖为整理版,原帖地址:  捐献造血干细胞使用的动员剂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已查过中外资料并咨询医生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3270814.shtml  ------------------------------------------------------------------------------------------  骨髓干细胞捐献主要有两种方法:  1.外周血提取造血干细胞(国内的主要使用方法,需提前打动员剂促进干细胞到达血液,下面会详细写出动员剂的副作用包括国外资料、捐献步骤、国外捐献者追踪学术文章、国内说明书、台湾慈济骨髓库捐献者提供信息)  2.在骨盆穿刺提取骨髓  因为国内的捐赠方式主要的争议在于动员剂,很多人认为毫无风险,也有很多人认为风险大到凡捐献必后悔终生。这两种想法都是错的,学术文章主要提供了实验数据,所以先放一点上来,后面有详细的。  国外实例人体真实数据:51,024个捐赠者里30天内死了5个(一个确定与捐献相关,一个使用了阿司匹林,一个死于药剂用错事故,另两个血压高)。有37例严重不良反应,20个出现恶性血液瘤,其中报道认为恶性血液瘤没有超出正常致病几率  另外,使用动员剂后【48小时】内不可受孕。  肝功不全、心脏病、血液病患者、吸毒者、孕妇等不可捐献,使用动员剂期间很多药品不可以使用,这个医生会说明。后面有详细解释。  以下是湖北骨髓库的关于动员剂的资料,非常透明。  -------------------------------------------------------------------------------  动员剂:  在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前几天,会打一种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关于干细胞捐献者术前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问题。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存在顾虑。解释见下:  这种药物的全名叫: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它可选择性的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可增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和功能。在每个正常人体内都存在,是调节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  该药物进入临床应用已十余年,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健康成人应用该药24小时后,其在尿中的浓度即已降至检出界限以下。连续多日用药,监测其血清药物浓度,未发现蓄积现象。  在该药的动物试验中,给小鼠一次注射相当于临床剂量近1000倍的药物,未发现有急性中毒反应。长期大量应用(4~13周)可出现ALP升高,脾重增加。但停药后即恢复。  其临床应用中报告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发热(1.3%);骨痛、腰痛(1.2%);肝功能异常(0.5%);皮疹(0.3%)等等。有极少数可发生过敏反应(发生率&1/4000),经积极抗过敏治疗能迅速消失。对于高敏体质者必要时可先做皮试。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有可能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急性髓性白血病。对于MDS患者有可能促进幼稚细胞增殖,转化为髓性白血病。   需要强调的是:1、其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2、其诱导产生白血病细胞的基础,是患者本身已有血液病。  ----------------------------------------  下面一个是药物说明:  【药品名称】  通用名: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  商品名:  英文名: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Chongzu Ren Lixibao Jushixibao Jiluocijiyinzi Zhusheye  主要组成成分: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性状】  本品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药理毒理】  1.药理作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作用于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和分化,其重要作用是刺激粒、单核巨噬细胞成熟,促进成熟细胞向外周血释放,并能促进巨噬细胞及噬酸性细胞的多种功能。  2.毒理作用:  2.1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以最大浓度给小鼠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未能求出LD50。其最大耐受量达5000μ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5~10μg/kg)的500~1000倍,观察14天,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动物均未见有明显行为异常,生长良好,毛色光泽,二便正常,无动物死亡。  2.2大鼠长期毒性:用90只Wister大鼠分为大剂量组(600μg/kg/日)和rhGM-CSF小剂量组(300μg/kg/日),每天皮下注射1次rhGM-CSF,连续五周,结果表明:试验组大鼠的活动、行为、进食情况、体重、大小便等均无异常。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及重要脏器肉眼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恢复性观察,也未发现延迟毒性反应。  2.3犬长期毒性试验:健康杂种犬rhGM-CSF300μg/kg/日和150μg/kg/日,每天皮下注射1次,连续五周,结果表明:rhGM-CSF对犬的活动、行为、进食情况、体重、二便、重要脏器重量均未见有明显影响。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正常,重要脏器肉眼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恢复性观察,未发现延迟毒性反应。  2.4生殖毒性试验——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rhGM-CSF大剂量(600μg/kg/日)使大鼠胎仔的体重和身长发育明显抑制,表明rhGM-CSF大剂量对大鼠胚胎发育有显著毒性。rhGM-CSF100μg/kg/日和20μg/kg/日对胎仔外观、体重、身长、尾长、内脏和骨骼等的影响,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未见畸形。表明rhGM-CSF100μg/kg/日和20μg/kg/日对大鼠胚胎发育无明显毒性。  2.5皮肤刺激试验:在家兔和豚鼠,rhGM-CSF15μg/0.1ml皮下注射,每日上午一次,连续七天,未观察到皮肤红斑和水肿,表明rhGM-CSF无皮肤刺激。  【药代动力学】  志愿者皮下注射3、10、20μg/kg和静脉注射3至30μg/kg可观察到血浓度峰值和曲线下面积(AUC)随剂量的增大而增高。皮下注射本品,在3~4小时血浓度达到峰值。静脉注射本品的清除半衰期为1~2小时,皮下注射则为2~3小时。小鼠皮下注射125I-GM-CSF后,肾脏含量最高,其次是胃和血液,心脏和骨骼中含量较低。在24小时内有45%药物经尿液排出,其中20%以原型排出,48小时内66~86%的药物经尿液排泄。  【适应症】  1.预防和治疗肿瘤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2.治疗骨髓造血机能障碍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预防白细胞减少可能潜在的感染并发症。  4.使感染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恢复加快。  【用法用量】  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24~48小时起皮下或静脉注射本品,每日1次,本品的用量和用药时间应根据患者化疗的强度和中性粒细胞下降的程度决定,对化疗强度较大或粒细胞下降较明显的患者以2.5μg/kg/日的剂量连续用药7天以上较为适宜,至中性粒细胞恢复至5000/mm3停药。如所用化疗药物剂量较低,估计造成的骨髓抑制不太严重者,可考虑使用较低剂量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以1.25μg/kg/日的剂量用药,至中性粒细胞数稳定于安全范围。对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已明显降低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1000mm3),以5μg/kg/日的剂量用药至中性粒细胞恢复至5000/mm3以上,稳定后终止本品治疗并监视病情。  【不良反应】  本品的安全性与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大部分不良反应多属轻到中度,严重的反应罕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寒战、恶心、呼吸困难、腹泻,一般的常规对症处理便可使之缓解;其次有皮疹、胸痛、骨痛和腹泻等。据国外报道,低血压和低氧综合征在首次给药时可能出现,但以后给药则无此现象。不良反应发生多于静脉推注和快速滴注以及剂量大于32μg/kg/日有关。  【禁忌】  1.对rhGM-CSF或该制剂中任何其他成分有过敏史的病人以及对大肠杆菌表达的其他制剂有过敏史者禁用。  2.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  【注意事项】  1.本品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病人对rhGM-CSF的治疗反应和耐受性个体差异较大,为此应在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定期观察外周血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数据的变化。血象恢复正常后立即停药或采用维持剂量。  2.本品属蛋白质类药物,用前应检查是否发生浑浊,如有异常,不得使用。  3.本品不应与抗肿瘤放、化疗药同时使用,如要进行下一疗程的抗肿瘤放、化疗,应停药至少48小时后,方可继续治疗。  4.孕妇、高血压患者及有癫痫病史者慎用。  5.使用前仔细检查,如发现瓶子有破损,溶解不完全者均不得使用,溶解后的药剂应1次用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未建立,应慎重使用。  【儿童用药】  慎用。  【老年患者用药】  观察患者的状态,注意用量和间隔,慎重给药。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化疗药物同时使用,可加重骨髓毒性,因而不宜与化疗药物同时使用,应于化疗结束后24~48小时使用。  2.本品可引起血浆白蛋白降低,因此,同时使用具有血浆白蛋白高结合的药物应注意调整药物的剂量。  3.注射丙种球蛋白者,应间隔1个月以上再接种本品。  【药物过量】  文献报道,本品剂量达30μg/kg时,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常规用量相比,有明显增加和相关,一般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规格】  75μg/支、150μg/支、300μg/支  下面贴的是骨髓库捐赠说明书关于动员剂副作用的说明部分。  ----------------------------------  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的副作用——其副作用均为一过性/可复性的,对身体健康无影响  (1)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可注射于上臂、腹部或大腿皮下,注射部位可能会疼痛。(第一次皮下注射须观察15 分钟,如果有局部皮肤或全身性过敏反应需再观察45 分钟)。  (2)不良反应包括骨骼疼痛、肌肉酸痛、类感冒症状、发热、头疼、发抖、恶心、呕吐、盗汗及失眠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停止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后2-3 天,即可获得改善。少数不能耐受患者可服用药物泰诺林等缓解症状。  (3)注射动员剂后,外周血白细胞浓度明显增高,从而导致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并发微小血管血栓形成,而以血流丰富的肝脾等部位栓塞并发症多见。因此请您从静脉注射动员剂开始注意适当增加饮水,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如果您在接受动员剂注射后,感觉到胸部肋骨左下方疼痛,请立即联系向医生或本协会说明,因为这个部位的疼痛有可能是脾脏肿胀或出血,这是注射动员剂之后可能的严重副作用,出血发生的概率约为万分之一。  (4)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注射前,女性捐赠者必须抽血接受怀孕检查。因为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所以正在怀孕或哺乳中的女性捐赠者,则不能接受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的注射。也请您确定在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期间及最后一次注射后48 小时内,无怀孕或哺乳的可能。  (5)因为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注射有极微小的可能会发生一些类似的过敏的反应,如心跳加速、晕眩、呼吸急促、皮肤瘙痒或皮疹;经抗过敏治疗后均能好转。仍有部分捐赠者表现为血压增高及相关症状。血压轻度增高不必处理,停用动员剂后症状自然好转,很少有血压显著增高者,即使有也可以给予降压药物控制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下面是国内的捐献流程:  第一步,骨髓信息入库,初配。  原则上来说,只需要你的DNA,然后提取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信息入库就可以了。  一般只需要用棉签从你口腔中刮一点口腔上皮细胞就可以了。  国内的也有抽2ml静脉血顺便检查下血液的基本信息的,也有提取末梢血(就是拿个一次性小针扎手指头的)的。  然后等待配型。  如果你的骨髓库的信息跟被捐赠人的符合——这个符合有好几种。录入的HLA信息一般是个基本信息,就是说有六个点的抗原。六个点的抗原,其中有一个最关键的点HLA-DRB1,必须重合。剩下的五个点,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只要有四个点重合就可以了。这样加上HLA-DRB1这个点,六个点里面有五个及五个以上的点重合的话,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不过有资料表示加上HLA-DBR1一共4个点重合的话,也可能移植成功  第二步,HLA高分辨率配型  当骨髓库的初配成功了的话,就会进一步进行高分辨率配型。高分辨率配型,就是针对几个点进行更细致的配型。  初配通过,骨髓库会打电话征取同意是否进行。高配时,需要抽取捐献者的静脉血,就是扎手肘窝处的静脉。具体多少我没有查到,应该是2-10ml,也就是一个试管的静脉血。有更准确数据的可以补充这一点。  低配到高配的通过率其实不算高的,一半都没有。如果通过了高配。下一步就是联系做移植了.  第三步,身体健康检查  (1)医师问诊(评估您的病史、家族史等)。  (2)X光检查及心电图检验查(评估您的心、肺功能)。  (3)感染性疾病检验:检查项目包括 乙、丙型肝炎、HIV(艾滋病毒)、STS(梅毒)、CMV(巨细胞病毒)、EB病毒)。  (4)血液、生化检验:包括血红素、血球容积、血球数量,尿液及粪便检验等。  (5)如果是女性,必须做妊娠检验。  (6)骨髓穿刺学检查:以确定捐赠者为正常骨髓  上面六条我觉得有五条都不用解释了,我只解释最后面那一条,骨髓穿刺学检查。  骨穿的作用就是检查骨髓象,因为骨髓很多病变不会体现在血液中,只能抽取一部分骨髓(很少,用我们喝牛奶的吸管吸的话,大概就吸不到1厘米)进行检查,看骨髓有没有病变。我做过很多次骨髓穿刺,一般的步骤就是先确定穿刺位置,我每次都是平躺或者侧卧,然后摸到腰部往下突出的盆骨的位置进行穿刺,也听过有的人是俯卧的从背后的盆骨穿刺。主要是看身上肉质怎么样,像我这么瘦的人随便哪儿穿都一样。肉厚的就要找个骨头最靠外的地方。  然后就是消毒,局部麻醉,就是拿个小针缓缓的推几毫升麻醉剂进要骨穿的位置。  然后就用大号的针钻进盆骨,然后用个大针筒(主要是为了增大压力,小针筒的气压不够),抽一点点骨髓出来,前面说过了,大概就是吸管的吸一厘米左右。  然后拔针,给个棉球止血,然后用个创可贴包好,就ok了。整个过程大概5分钟左右,因为有麻醉,所以不怎么疼,就跟一般打针一样。就是抽骨髓的时候感觉很怪异,可以感觉到身体里面有东西被抽出来了。  过程看起来好像很可怕,其实就跟打个大号的针差不多,不过如果要是有晕针历史的话,最好还是要先和医生说。  身体检查评估捐献者是否适合捐献。资料上说是要两周的时间,但是根据我的经验,正常的话三天就可以有结果了。不过要走各种步骤的话,还是蛮花时间的。如果某项检查没过,会要求再次检查。如果还不过,就看是等段时间或者治疗或者放弃。  如果身体检查也通过了,下一步就是约定做移植的时间了.  第四步 注射动员剂  当双方约定好了移植时间后,就可以进行采集的准备了。  注意,当到了这一步的时候,诸位好心人一定要谨慎做出决定,一旦决定,千万不要轻易更改,不要轻易中途放弃。这对患者来说,可能是生命的代价。  本来还能活个几年,慢慢等别的配型(虽然可能性极小),一旦捐献者在这一步之后反悔,患者有很大可能会在几天或者几星期内死亡,并会花费患者家庭大量的金钱,对普通人来说真的是家破人亡。  当然,真的反悔的话,捐赠人本身是不会有什么损失的。在法律上,捐赠人与患者是赠与关系,捐赠人有权利在任何时候反悔。  动员剂的全名叫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在我国有很多厂家生产,技术比较成熟。  关于副作用什么的前面都还在讨论,目前世界上也没用定论,不过有一个事实就是:这是世界公认的目前基因工程药物中最具有使用价值的三个药品之一。每年世界市场销售额接近20亿美元。(百度百科找的)。  我自己的使用体验是,如果没有这个药,化疗的风险要高很多很多,与风险相对的,因为风险能控制了,治疗效果也相应提高了,主要体现在医生更舍得用更大剂量的化疗来彻底杀死癌细胞。  注射动员剂的方式是皮下和静脉注射。一般是皮下注射。我每次都是注射在上臂三角肌那里,缓慢推射。打一次大概推半分钟。  打动员剂前先查血常规,抽取几毫升静脉血,用来评估血细胞数量好进行对比。然后根据捐献者的体质确定每天注射次数和剂量。一般都是一天一次。  第一次注射会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一般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骼疼痛、肌肉酸痛、类感冒症状、发热、头疼、发抖、恶心、呕吐、盗汗及失眠等,通常在停药后的两天后会消失,这种类型的如果捐献者不能耐受的话,会用一点药物缓解症状。也有极微小的可能会发生一些类似的过敏的反应,如心跳加速、晕眩、呼吸急促、皮肤瘙痒或皮疹,可以通过抗过敏治疗缓解。如果实在忍受不了的话,或者过敏情况十分严重的话,可能会被征求能不能转而进行骨髓移植,放弃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不过这种可能性比较低罢了。  如果没有过敏反应,就无聊的过一天,第二天一早继续抽血检查,在相同的时间打动员剂。打到4天时,看抽血结果有没有达到要求,达到就停止注射,安排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没达到要求就继续打。如果注射动员剂后白细胞没有明显增多的话,说明这个药无效,可能会被征求能不能转而进行骨髓移植。虽然这个概率也很小,但还是有.
  发表在09年的Hematology Journal,2010年Impact Factor 6.532  google 学术搜索的第一篇(国内筒子搜的,不用翻墙)  研究背景:  造血干细胞异体移植对捐赠者的健康风险往往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近来关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dministration,G-CSF)这项诱导措施可能引起血液恶性肿瘤方面的争论以及一些严重并发症的报道,挑战了这项认知。  实验设计和方法:  主要从35个欧洲国家中遴选出了338个异源移植小组,针对干细胞捐赠可能引起的致死性、严重不良反应以及恶性血液瘤等进行调查。  研究结果:  338个造血干细胞异源移植小组中大约有262个小组(77.5%)在年期间进行了第一次调查,其中又有169个小组于年接受了第二次调查。他们一共完成了大约51,024例造血干细胞异源移植,其中27,770例是进行骨髓移植,23,254例进行了外周血移植。在这些51,024名捐赠者中,5名捐赠者死亡,其中1例是在骨髓捐赠后死亡,4例则在外周血捐赠中死亡,死亡几率约为0.98/1万人。  五名死亡捐赠者死因:  1,肺栓塞,同时有家族遗传病史,antithrombin III deficiency,但是不知道这个死的donor是不是也是deficiency。基本可以确定是死于捐赠。  2,蛛网膜下血肿,donor之前有冠心病,在捐赠后还同时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而且血小板计数不正常。  3 & 4,死于心脏骤停,与捐赠是否有关尚不清楚。共同点,吸烟,其中一人高血压  5, 死于捐赠过程中人员操作失误,把两种药剂搞混了。  共有37例严重不良反应,致病几率约为7.25/1万人,其中12名在骨髓移植后(4.32/1万人),25名在外周血移植后(10.76/1万人)。此外,大约有20名捐赠者出现恶性血液瘤(3.92/1万人),其中8名捐赠者在骨髓移植后,12名捐赠者在捐献外周血干细胞后。恶性血液瘤的出现几率并没有高出正常年龄和性别相关的致病几率普查结果。  结论:  造血干细胞的捐赠可能存在致死或者严重不良反应 的风险,这个风险虽然小但是确实存在。而实际上,由于实验设计和研究过程中某些潜在的误差,真正的事故数据有可能会比已给出研究数据的要高。因此,我们仍需建立一个标准且兼具连贯性的捐赠者后续健康评估体系来检测捐赠造血干细胞的长期后遗症问题。  [附注: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是一种能够刺激骨髓性细胞(myeloid cells)生长的细胞激素,被认为可以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身上,通过使用G-CSF促使捐赠者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集中,以便于收集。这个G-CSF很可能就是前面同学提到过的诱导剂。]
  那位筒子是上的图,我自己后来google学术了原文复制过来了  【Severe events in donors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donation】  Joerg Halter1?, Yoshihisa Kodera2, Alvaro Urbano Ispizua3, Hildegard T. Greinix4, Norbert Schmitz5, Geneviève Favre1, Helen Baldomero6, Dietger Niederwieser7, Jane F. Apperley8 and Alois Gratwohl1 for the European Group for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 (EBMT) activity survey office  + Author Affiliations  1 Hematology, Department of Medicine, University Hospital Basel, Basel, Switzerland   2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Japanese Red Cross Nagoya First Hospital, Nagoya, Japan   3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Virgen del Rocio, Sevilla, Spain   4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BMT, 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 Austria   5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an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sklepios Klinik St. Georg, Hamburg, Germany   6 EBMT activity survey office, Hematology, University Hospital Basel, Switzerland   7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University of Leipzig, Leipzig, Germany   8 Department of Haematology, Hammersmith Hospital, DuCane Road, London, UK   Correspondence: Joerg Halter, MD, Hematology, Department of Medicine, University Hospital Basel, CH-4031 Basel, Switzerland. E-mail: jhalter@uhbs.ch  Abstract  Background The risk for donors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s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negligible. Scattered reports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and a recent controversy on h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 after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dministration have challenged this opinion.   Design and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thirty-eight allogeneic transplant teams from 35 primarily European countries were asked to report numbers of fatalities, severe adverse events and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occurring among thei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donors.   Results Two hundred and sixty-two of the 338 teams (77.5%) responded to a first survey () and 169 of the 262 responder teams (65%) to a second survey (). They had performed a total of 51,024 first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s, of which 27,770 were bone marrow and 23,254 peripheral blood. They observed five donor fatalities, one after a bone marrow donation and four after peripheral blood donation (incidence 0.98 per 10,000 95% CI 0.32–2.29), 37 severe adverse events (7.25/10,000; 95% CI 5.11–9.99), of which 12 in bone marrow donors (4.32/10,000; 95% CI 2.24–7.75) and 25 in peripheral blood donors (10.76/10,000; 95% CI 6.97–15.85; p&0.05) and 20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3.92/10,000; 95% CI 2.39–6.05), of which 8 after donating bone marrow and 12 after donating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The observed incidence rate of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did not exceed the expected incidence in an age- and sex-adjusted general population.   Conclusion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don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small but definite risk of fatalities and serious adverse events. True incidences might be higher, due to potential underreporting by study design. A continuous, standardized donor follow-up is needed to define donor risk groups and to monitor intermediate and long-term sequelae  这个是5人死亡原因  
  这个是国外的捐献说明书,一个英文的pdf文件:http://www.hamiltonhealthsciences.ca/documents/Patient%20Education/StemCellDonation-lw.pdf  原帖里是一个外文图配一段说明的,我整理好了发过来的,想看英文原文的筒子可以点连接或者回原帖找。  以下是翻译好的捐献手册:  什么是干细胞?  干细胞指所有未发育完全的血细胞。  例如:  红血细胞,负责传递氧气到身体的每个角落;  白血细胞,负责防止感染;  血小版,负责止血。  血细胞或者骨髓移植是为了用捐赠者健康的干细胞去替补病人在癌症治疗中失去的干细胞。如果移植成功,捐赠者的干细胞会进入受赠者的骨髓并安定下来,然后分裂并生长为正常的血细胞。这个治疗方案是现下所能发现的治疗血液疾病或者癌症的最好的方案。  干细胞是如何取得并收集的?  大多数干细胞都是在柔软的海绵状的骨髓中,小部分可以在流动的血液中获得,这些被称为外周血细胞。而干细胞则通过一下手段获取:  1,Apheresis(我不是学医的,不能确定它的准确中文翻译是什么,专业人士可以补充下,谢谢),意思是将捐赠者的外周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线从她/他的血液中分离开来。   2,骨髓捐赠,通过手术将骨髓从捐献者的臀骨中抽取出来。  通常患者可以选择进行那种捐赠形式(不过很多网友都说到国内现在多数都是用第一种方式不用抽骨髓了)  如果第一种方式无法收集足够的干细胞,就有需要进行第二种了。  我是否能成为一位捐赠者?  成为捐赠者首先要保证你的身体处于健康状态。在捐赠前,我们会就你的医疗史问些问题并做一个体检和血液测试,当中包括了检测传染病。  血液检测可以帮助我们:  检测你是否足够健康去做捐赠;  确认你的干细胞是健康无害可以捐赠给病人。  我们做这些检测是为了保护你的健康和病人的安全。  3,我可以改变主意吗?  干细胞捐赠是自愿的。在你同意捐赠前请仔细阅读手册中的信息并考虑清楚是否要捐。你捐赠的决定应当是十分肯定的(也就是如果有一丝犹豫都最好不要贸然认捐),如果你在病人已经通过化疗或者放射性治疗完全损坏自身的干细胞后再反悔,等待病人的只有死亡。  外周造血干细胞捐赠:  通过Apheresis(上面解释过了)获取干细胞,孕妇不能进行。  在进行这项“手术”前,你需要接受促进血干细胞生长的针(注射),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也就是很多人说的动员剂。  4,在捐赠前:  第一步是将更多的造血干细胞从骨髓中转移到流动血液中来(打动员剂),每天一针,打四到五天,过后血液检测会看是否血液中有足够多的造血干细胞。  5,打动员剂的风险:  (打针的针口附近可能会有些疼痛,肿痛)除此之外,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短期)为:  骨头疼,  头疼,  肌肉疼痛,  疲惫,  恶心呕吐,  睡眠困扰,  易怒,  潮红。  大多数副作用可受药物控制并且会在注射结束后两到三天内消除,这里说可以吃一种药缓解疼痛,国内的捐赠者如果有疼痛也可以和医院联系开适合自己的止痛药吃吧。  白血细胞数量会升高很多但是不会引起身体的不适或出现任何症状,白血细胞数量应当在几个星期内恢复正常。  (潜在严重副作用):动员剂的注射会使你的脾脏变大,在注射期间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和有肢体接触的运动(篮球之类),以免损伤脾脏。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出现脾脏疼痛和出血,是一种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如果你发现左边肋骨下边有疼痛,就联系医生。  罕见的副作用:  心跳加速,头晕,呼吸急促,痕痒皮疹。  动员剂注射会迅速引起血中肝酵素的上升,如果你做过肝炎测试,测试结果可能是假阳性,意味着结果显示你有肝炎表面抗原但实际不一定有。这需要进一步检测。  有镰状细胞贫血的人可能会对动员剂有严重的反应。如果有这种贫血的人是绝对不可以捐赠造血干细胞的。  目前进行外周造血干细胞捐赠并不曾发现过长期风险,而是否诱癌的观点也等待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具体过程大体就是将血液抽出分离出需要的干细胞然后将剩下的血输回身体内。  捐赠过程(外周造血干细胞)可能产生的风险:  副作用(短期):血里钙含量减低;手指脚趾嘴唇麻痹僵痛;针口流血红肿,晕眩,心率不常,高血压或者低血压;罕见地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  6,这里提到如果服用了一下两种药,在捐赠过程可能会出血,如果有服食这些药,一定药告诉医生:阿司匹林和布洛芬。过程中如果血小板数量变得太低,会改用骨髓抽取的捐赠方式。  对女性捐赠者的风险:  7,捐赠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会影响蕴育宝宝(胚胎),如果已经怀孕最好就不要进行捐赠。而且应当在打动员剂时以及过后48小时内也不应受孕(接受怀孕控制),并没说过以后不能怀孕。  哺乳期的妇女也不应当捐赠。
  这是台湾慈济骨髓库的捐赠者发的,他写的是繁正体,当时很多人说没耐心看,我用网上的转换工具转了一下简体就复制发来了。  ---------------------------------------------------------------------------------------------------------------------------------  以下我想要从自己最熟悉的地方的谈起,作為一个等待了七年的志愿捐献者的心路歷程。  我成為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的志愿捐赠者已经七年了。  也许是家庭环境教育的关系,也许是看了身边其它家庭有太多悲伤,我相信与人為善,世界会更温暖  於是从我满十八岁开始,就想去做这件事情  但是我并没有贸然行动,我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只有把这个想法跟一个姐姐讨论,当时她告诉我,这是一个好想法,但是决定了就绝不要反悔,这是一个很慎重的决定,关系到自己跟别人的未来  所以我审慎的思考,并且阅读了很多相关文章及研究以及捐赠者的心得感想  我明白到捐赠的作业流程,首先验血登记成為志愿者就不用说了,接下来就是等待这个与你有缘的万万分之一来让你帮助。而一旦确定配型成功之后,就会收到通知询问捐赠意愿,若是同意捐赠,就要进行第二次验血以及全面的健康检查,务必要确保捐赠者的健康与体力能够负担,才能捐赠,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够健康,你就是想捐都不能捐。因為捐赠的宗旨是,绝不能為了救一个人而去伤害另一个人。  如果一切都顺利,接下来就要开始为了手术做準备,保持健康多运动,补充营养按时作息,以便配合有缘人的病情及需要,让自己以最健康的状态,给对方最重要的帮助。我看到很多捐赠者走到这一步的时候,都非常小心翼翼的注意健康及出入安全,因為知道自己从今开始背负的是两个人的健康,已经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了,甚至有捐赠者在随身携带的身份证上贴上纸条,交代自己若一旦发生意外,请立即送往慈济医院抽髓,虽然觉得未免也太戏剧化了,但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态度。  手术的方式也在改变,现在普遍採取的是週边血干细胞捐赠,因為对捐赠者来说风险性较低,而干细胞的安全性较高,对术中术后的疼痛与不适恢复也较快,无麻醉的相关危险性。而对受赠者来说,移植的毒性较小,中性球与血小板恢复较快,免疫系统恢复较快,复发机会也减少。  但我很诚实的说,它是存在风险与副作用的,由於要注射五剂白血球生长激素来将骨头内的造血干细胞驱赶到週边血液中,以便血液分离机能进行白血球分离术来收集造血干细胞,所以白血球的数量会被暂时性的提高,而白血球数量提高后,就如同感冒產生大量白血球后的癥状相似,头晕、疲劳、噁心、呕吐、肌肉酸痛等等。(以下贴出详细内容,参考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  1.注射部位疼痛  白血球生长激素可注射於上臂、腹部或大腿皮下,注射部位可能会疼痛。(第一次皮下注射须观察15分鐘,如果有局部皮肤或全身性过敏反应需再观察45分鐘)  2.骨头疼痛  大部分的人会感到骨头疼痛,此可服用医师指示药物或减少白血球生长激素注射量来改善。如果服药后没有减轻疼痛的症状,请联繫為您注射白血球生长激素的医师或本中心行政组(电话: 03-8561825 分机或3616,传真: 03-8574324 , E-mail: btcscc@tzuchi.org.tw)。  3.血小板数量比正常值低  白血球生长激素会造成血小板数量比正常值低。第5天收集干细胞前会评估您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如果您的血小板数量低於正常范围最小值的80%时,您将被告知。这时视您实际血小板不足的程度,主治医师将与您商讨下列几项可能的处理方案:  A.  收集过程中全程监视血小板数量  B.  缩短收集时间  C.  延后一天收集  D.  取消造血干细胞捐赠  E.  请您考虑改以肠骨处抽取骨髓干细胞  F.  请您考虑其他可能的方案  在捐赠週边血干细胞的过程中,血小板也会连同干细胞一同被分离收集,因此您的血小板数量会减少。这时候如果服用阿司匹灵或含阿司匹灵成份的药物,可能增加您出血的危险。故请在施打生长激素期间及收集週边血干细胞后14天内,禁止服用阿司匹灵或含阿司匹灵成份药物。  4.胸部肋骨左下方的疼痛  如果您在接受白血球生长激素注射后,感觉到胸部肋骨左下方疼痛,请立即联繫為您注射白血球生长激素的医师及本中心行政组(电话: 03-8561825 分机或3616,传真: 03-8574324 , E-mail: btcscc@tzuchi.org.tw)。因為此部位的疼痛有可能是脾臟肿胀或出血,这是注射白血球生长激素之后可能的严重副作用,出血发生的机率约為万分之一。  5.怀孕或哺乳中  白血球生长激素注射前,女性捐赠者必须抽血接受验孕检查。因為白血球生长激素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所以正在怀孕或哺乳中的女性捐赠者,则不能接受白血球生长激素的注射。也请您确定在注射白血球生长激素期间及最后一次注射后48小时内,无怀孕或哺乳之可能。  6.其他症状  其他较常出现的症状包括头疼、肌肉酸痛、发抖、噁心、呕吐、盗汗及失眠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停止注射白血球生长激素后2~3天,即可获得改善。  7.类似过敏反应  因為白血球生长激素注射有极微小的可能会发生一些类似过敏的反应,如心跳加速、晕眩、呼吸急促、皮肤发痒或起疹子。  但这些副作用都是暂时性的,在停止施打白血球生长激素后几天内就会恢复正常。大部分副作用皆為轻微不适,服用普拿疼即可缓解,停止注射之后不适状况亦回复。少数捐赠者(2.7%) 因注射后之不适状况须减少白血球生长激素之剂量,但不影响捐赠。 极少数捐赠者(0.4%)因注射后严重不适中断捐赠,经适当医疗处置后皆恢复,并无死亡或长期併发症发生。  附带再附上【收集过程可能影响】  收集週边血干细胞的过程,是将一根针插在您手臂血管上,透过针头引导血液流进血液分离机,经过血液分离机将造血干细胞分离收集於机器内。分离干细胞后剩下的血液,将会立即从连在您另一条手臂血管上的针头回到您体内。  1.  扎针的地方可能会有疼痛或淤青,但很少会有严重出血的状况。  2.  虽然机会非常渺小,收集週边血干细胞的血液分离机万一真的发生故障,您可能会损失约100cc的血液。  3.  為预防凝血现象,在收集週边血干细胞的过程中,您的血液会与一种液体(抗凝剂,anticoagulant)混合。抗凝剂容易造成钙离子的减少,而钙离子减少会造成您手指、脚趾或嘴巴周围有麻麻的感觉。如果您发生此症状,您必须通知操作机器的技术人员(或护士)。这些症状可在补充钙离子或减缓血液分离机的速度后获得改善。但如果没有立即反应处理,则可能会造成肌肉抽筋。  4.  其他在收集过程有可能產生的症状包括:轻微头痛、呕吐、晕眩或寒颤(因血液在体外循环所致,可用毛毯或烤灯保暖)。  5.  在收集週边血干细胞过程中,血小板很容易也被分离出来(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在止血)。如果在第一次收集週边血干细胞后血小板数量太低,第二次的收集计划可能被取消。按一般正常情况,流失的血小板会在2~4週内再生回复到您做捐赠前的数量。  这些都是捐赠者需要知道的,我不担心如此坦白会影响帖中潜在的未来志愿者的意愿,我认為坦白告知这才是对自己与对他人负责任的做法,提早知道并且清楚明白之后才做这个决定,比心中有所顾虑而左右摇摆甚至最后临阵脱逃更好。(续下)
  (接上)为什么这麼说,因為临阵脱逃所带来的伤害实在太大  做為捐赠者有种种考量种种担忧,但作為一个受赠者,也同样是面对著种种考量与担忧的,而且更直接的,他们还要受到死亡及经济压力的直接威胁。  捐赠者是无偿的,但是受赠者并不是,受赠者除了自己的医药负担之外,捐赠者的一切支出,配对、检验、交通、各种医疗费用都是由受赠者自行负担的。  如果对於没有健保,没有医疗保险,没有社会福利团体资助的一个一般家庭来说,这是一股多麼庞大的负担。患者的病情起起伏伏,时而好转时而恶化,总是要等,等那一个有人愿意移植给你的机会,等那一个最适合移植的时机,等不到呢?那就什么也没有了。。。  在此我想特别说明一点,因為那个帖看见有名志愿者说配型配上了,但是受赠者一下要捐一下不捐,一下检验做好了,又很久没消息,使他感到很不耐并且愤怒。我想特别说明的是,其实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受赠者要经过医师评估考量移植时机,病情的起伏就直接影响了移植时机,这真的是不能控制的,跟你订了票去看电影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你只能希望这个有缘人,病情能够稳定并且适宜接受移植,这是患者、医者以及家属们都希望的,他们并不是在耍你玩,而是他们面对的所要考量的问题更现实,也就是一旦失败就是天人永隔,他们要担心排斥、感染、併发癥以及你的反悔。  对受赠者来说,直到收到那袋也许能救活他的造血干细胞之前,他的一切都是未知的,随时可能有变数,撇去自己的病情不说,光从捐赠者的决定,就可以影响很多事情,作為捐赠者,你捐是你有爱,你不捐是你的权利,你并没有捐赠的义务的,你是可以随时反悔喊停的,没人有权力逼迫你继续,但他的病却是不能暂停的。而当你一旦喊停,受赠者就必须重新寻找下一个有缘的捐赠者,重新走一次徵询捐赠者意见、负担捐赠者產生的所有费用、等待时机以及面对随时可能来的死亡与捐赠者的反悔。尤其是当确定了要进行移植手术,受赠者就开始要进行歼灭治疗,所谓的歼灭治疗,就是把身上所有的细胞杀死,不管好的坏的,如此一来才能接受捐赠者给予的干细胞,此时患者等於完全没有任何防御能力了,只能住在无菌室裡,而歼灭治疗一旦开始,便没有回头路了,如果此时捐赠者反悔,患者便会在两三日后死去。所以这是最直接最大的风险,因為此时他已经是把命交在一个完全不认识随时可能反悔的陌生人手上,所以请多一点同理心,互相理解。你的担心害怕,他又何尝没有?本是一件好事,闹的乌烟瘴气,破坏了自己原本最单纯的善意就不必要了。  更重要的是,获得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正如前面所说,对风险与副作用的瞭解很重要,对受赠者的理解很重要,而取得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也很重要,如果你没有瞒著家人也要成行的执拗,若是你的家人不能支持你行善,那麼你还是不要参与為好,因為反悔后的一切都太残忍。捐赠者的内疚,受赠者的绝望,都太沉重,没有人应该去承担那个心灵上的苦痛。  在瞭解了很多之后,我慎重的考虑了两年,先让自己那股青春热血冷静下来,反复思考,最后才坐下来对我的父母说明自己的想法。说到这,我很感谢父亲对我的信任。当时,父亲淡淡的对我说,我相信你自己已经做了很多研究,我也相信你已经全面的考虑过后才开口对我说这个话,这是好事,我相信你的决定。当时我就红了眼眶,而母亲却有很多恐慌,母亲不解為何要这麼做,我说与人為善,你们教的。母亲沉默了一会,又担心对身体的损害,我便拿出资料对她详细说明干细胞的捐赠,对健康并没有损害,干细胞具有更新、繁殖及分化的能力,捐赠之后,能很快的自行恢复原有数量。(此过程不再赘述,科普文章也有详细说明),接著母亲担心我身体吃不消,我就告诉她捐赠流程,体检不过也是不能捐赠的,我若不符合条件,还会被对方嫌弃呢。母亲才终於放心下来,给了我一句,不伤身体的话,就去吧。  我很感谢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尤其是我同时提出了骨髓捐赠与器官捐赠两份请求,相较起那些家庭革命的情节,我家的故事则显得云淡风轻。我也很感谢当年提醒我要慎重决定的姐姐,让我更谨慎的做了判断,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於是二十岁那年我成为了一个器官捐赠者跟一个骨髓捐赠志愿者,至今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器官都在自己身上,而七年来也始终没有机会配上型去帮助我的有缘人。  我个人十分不欣赏某些行為,所以分享自己的经验,诚挚的希望,有意愿做捐赠者的朋友,真的要做好慎重的考虑,下了自己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不会更改此等信念的决心,才去加入。  捐不捐都是个人的选择,但是请不要最后一刻时才临阵脱逃,请不要一知半解时去危言耸听。  若成为了捐赠志愿者,当有那麼一天的时候,请痛下决心救人一命,或及早拒绝并消除资料。
  至此那个楼的内容整理完成
  虽然捐献了,也没有这么详细的了解过。学习了。谢谢楼主。  我们捐献者群里有200多位已经成功捐献过的人,只是有个别的捐献过程不太顺利,出血不顺等。再就是动员剂的瓜大点。其它没听说出过什么大的事情。
  05年加入中华骨髓库无偿捐献者行列,愿意做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我泱泱大国13亿人口,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的人还没有仅仅1亿2千万人口的小日本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数多
  忘记了一个重要东西,关于造血干细胞的,这个是一个血液学博士发在其他楼里的,因为当时有人说了非常不专业的话,所以他反驳了一下。传上这个就真总结完了。  -------------------------------------------------  作者:friday52170   1. 对于干细胞不可再生的说法纯属造谣,不过近年的研究也表明,抽取干细胞后,成体干细胞的总量有些许减少,但是这种减少是在保证成体干细胞足够机体使用的基础上的减少(捐献干细胞必然是有副作用,这个谁都不能否认),如果这种副作用太高,这种技术就不可能用于临床。 这种干细胞的减少,可能于动员剂导致的干细胞局部微环境改变有关,尚无定论。  2.动员的问题: 目前所使用的动员剂,主要是集落刺激因子(SCF),白细胞介素衍生物等细胞因子,还有鞘氨醇磷酸酯(SIP),FL-3配体,NO等细胞内信号分子。 主要原理是刺激干细胞的增殖和趋化,抑制凋亡,从而更容易分离。不可否认,凡是涉及刺激增殖,抑制凋亡的物质,都可以被认为具有潜在的致癌能力。但是目前干细胞动员剂的副作用尚在可控范围内,干细胞本身的增殖能力就非常强,是非常良好的增殖刺激作用物(可能有部分人属于贫动员者,这类人就不适合捐献或者自体干细胞治疗了),而且动员剂的剂量,药理学作用 都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临床应用,而且动员剂本身是蛋白质(翻开生物学课本,大声朗读下蛋白质的性质!) 半衰期不长,很快浓度就降低了。长期存在,当这是同位素呢?我不认为打动员剂的致癌能力能和你每天抽烟吸尾气相比。  3. 捐献这个行为本身,本就是一种善举,为之可,不为之亦可。不要道德绑架别人,这不是什么见死不救,这不过是一种权衡利弊的行为而已。如果真的那么完美,一点副作用都没有,那就不叫医疗技术了。
  上面那个博士针对的是:  1、毫无根据说造血干细胞不可再生的人  2、危言耸听说动员剂残存身体一生以及会影响下一代的人  3、说话难听,逼捐的  捐献是自由的,有些人自己不捐就算了,可是无根据的说话非常不好。想知道原委的可以回原帖看,此处不多说,只科普。  
  主要的东西全部整理完成,祝愿大家都健康开心,希望好人一生平安~!
  upupupup  
  没想到天涯也有这么好,这么有科研的帖子
  谢谢楼大的科普 正在思索要不要去``还是有点怕怕~~
  撸主有部分内容还是吓到我了~其实觉得去做个配型不难。相信也还是有孩纸们等配成功再开始考虑后面的事的吧~~真的有缘就要肩负两个生命的责任…所以我不停上网查这些资料…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很犹豫的,虽然确实大体是安全的,可是还有那个万一……真的要慎重考虑清楚,不能凭借一时的热血,决定了就不要反悔。之前看一个男孩子遇到捐献者后悔的事,家里人那种绝望看得我特别心疼。希望过后的绝望真的太让人抓狂。
  @花花儿欣 15楼
18:22:06  谢谢楼大的科普 正在思索要不要去``还是有点怕怕~~  -----------------------------  我也好怕…………看了一个女记者的捐献日记,就更怕了。真的觉得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不查的话我可能一冲动就去配个型了……还好没这么冲动
  我是一名马上要去进行捐献过程的志愿者,大后天去石家庄和平医院进行,首先是注射动员剂,然后一周后进行造血干细胞抽取。到目前为止,我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我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更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我希望我能用我毕生的精力和知识服务于患者,哪怕是我的器官、血液、骨髓等都可以。希望我的这次经历可以顺利,更希望我所救助的这位患者可以成功的延长生命,并希望三年后我们可以相认,他的身上流着我的血液,就是我最亲的人,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帮助白血病患者,谢谢。
  需要强调的是:1、其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2、其诱导产生白血病细胞的基础,是患者本身已有血液病。  ——————————————————————————————  楼主,概率再低!可是,一旦具体到单独个体的头上,那就是百分之百!!!!!!  1、其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第一,(维生素除外)没病谁会吃药玩儿?就算是0.00001%,也是冒险吧!而且冒不必要的险!!第二,这是一般的副作用吗?国内报告的那例副作用导致脾脏破裂的怎么算?国外报告的那些死亡案例,又怎么算?!  2、其诱导产生白血病细胞的基础,是患者本身已有血液病。————所以呢?所以,如果不幸被这种药诱发了白血病,那也不是药的问题,而是人品问题,谁让自己的‘品种’(基因)不好呢!可问题是,请问,一个人,要如何去知道自己的基因有没有这方面的缺陷呢?去做基因检测吗?会有用吗?检测费又算谁的?  PS:楼主,你如此这般的解释,无外乎就是想证明这药的安全性,是吧?  呵呵呵,对此,我只有一句话:谁特么的爱信你的鬼话,谁就特么的信去吧!我就是脑残就了狗屎,也不会信的!  PS的PS:我不知道你是真不懂,还明明懂却故意装B,但你的帖子,放在这里,就会误导到很多人,所以,我鄙视你!!!唾弃你!!!
  @颜林林2012 19楼
06:02:55  需要强调的是:1、其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2、其诱导产生白血病细胞的基础,是患者本身已有血液病。  ——————————————————————————————  楼主,概率再低!可是,一旦具体到单独个体的头上,那就是百分之百!!!!!!  1、其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第一,(维生素除外)没病谁......  -----------------------------  捐献干细胞对人身体肯定是对人身体有影响的,这个楼主也没有否认。  现在的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冒一些以十万分之一计算的风险去换别人百分之四五十左右生的希望。  从某种角度上看和跳水救人一样,下水肯定有风险,但还是有一些傻子愿意下去救人  你当然可以站在岸边,凭借着你的聪明,讥笑那群傻子。  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脊梁往往都是由这样一群傻子组成的。
  @qjf楼
13:25:40  我是一名马上要去进行捐献过程的志愿者,大后天去石家庄和平医院进行,首先是注射动员剂,然后一周后进行造血干细胞抽取。到目前为止,我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我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更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我希望我能用我毕生的精力和知识服务于患者,哪怕是我的器官、血液、骨髓等都可以。希望我的这次经历可以顺利,更希望我所救助的这位患者可以成功的延长生命,并希望三年后我们可以相认,他的身上流着我的血液......  -----------------------------  好伟大,好人一生平安
  @qjf楼
13:25:40  我是一名马上要去进行捐献过程的志愿者,大后天去石家庄和平医院进行,首先是注射动员剂,然后一周后进行造血干细胞抽取。到目前为止,我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我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更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我希望我能用我毕生的精力和知识服务于患者,哪怕是我的器官、血液、骨髓等都可以。希望我的这次经历可以顺利,更希望我所救助的这位患者可以成功的延长生命,并希望三年后我们可以相认,他的身上流着我的血液......  -----------------------------  好伟大,好人一生平安  -----------------------------  热泪盈眶
  我登记很多年了  
  @颜林林2012
06:02:55  需要强调的是:1、其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2、其诱导产生白血病细胞的基础,是患者本身已有血液病。  ——————————————————————————————  楼主,概率再低!可是,一旦具体到单独个体的头上,那就是百分之百!!!!!!  1、其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第一,(维生素除外)没病谁......  -----------------------------  @杂菌污染的培养皿 20楼
16:45:51  捐献干细胞对人身体肯定是对人身体有影响的,这个楼主也没有否认。  现在的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冒一些以十万分之一计算的风险去换别人百分之四五十左右生的希望。  从某种角度上看和跳水救人一样,下水肯定有风险,但还是有一些傻子愿意下去救人  你当然可以站在岸边,凭借着你的聪明,讥笑那群傻子。  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脊梁往往都是由这样一群傻子组成的。  -----------------------------  这个国度是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
  @qjf820527
13:25:40  我是一名马上要去进行捐献过程的志愿者,大后天去石家庄和平医院进行,首先是注射动员剂,然后一周后进行造血干细胞抽取。到目前为止,我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我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更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我希望我能用我毕生的精力和知识服务于患者,哪怕是我的器官、血液、骨髓等都可以。希望我的这次经历可以顺利,更希望我所救助的这位患者可以成功的延长生命,并希望三年后我们可以相认,他的身上流着我的血液......  -----------------------------  好伟大,好人一生平安  -----------------------------  @改密码脚底板生蛆 22楼
12:35:32  热泪盈眶  -----------------------------  好人一生平安
  @颜林林2012
06:02:55  需要强调的是:1、其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2、其诱导产生白血病细胞的基础,是患者本身已有血液病。  ——————————————————————————————  楼主,概率再低!可是,一旦具体到单独个体的头上,那就是百分之百!!!!!!  1、其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第一,(维生素除外)没病谁......  -----------------------------  @杂菌污染的培养皿 20楼
16:45:51  捐献干细胞对人身体肯定是对人身体有影响的,这个楼主也没有否认。  现在的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冒一些以十万分之一计算的风险去换别人百分之四五十左右生的希望。  从某种角度上看和跳水救人一样,下水肯定有风险,但还是有一些傻子愿意下去救人  你当然可以站在岸边,凭借着你的聪明,讥笑那群傻子。  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脊梁往往都是由这样一群傻子组成的。  -----------------------------  最后一句看得我差点哭了。。。。
  @颜林林2012 19楼
06:02:55  需要强调的是:1、其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2、其诱导产生白血病细胞的基础,是患者本身已有血液病。  ——————————————————————————————  楼主,概率再低!可是,一旦具体到单独个体的头上,那就是百分之百!!!!!!  1、其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第一,(维生素除外)没病谁......  ---------------------------  聪明人:PS:楼主,你如此这般的解释,无外乎就是想证明这药的安全性,是吧?  楼主:捐献是自由的,有些人自己不捐就算了,可是无根据的说话非常不好  这位聪明人就是无视楼主的数据,然后意淫出一种被逼迫的幻觉,都说了捐献自由,你不捐,何必要这么理直气壮的跳出来嘲笑一群“傻子”呢?邢台下带血的馒头还没治好你的伛偻吗?不要求你也去奉献点什么,只是希望聪明的你能把你的嘲笑埋在心里,好吗?
  收藏  
  这帖子进来打广告的都倒闭
  @颜林林2012
06:02:55  需要强调的是:1、其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2、其诱导产生白血病细胞的基础,是患者本身已有血液病。  ——————————————————————————————  楼主,概率再低!可是,一旦具体到单独个体的头上,那就是百分之百!!!!!!  1、其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4.9%,并不比我们日常应用的其他药物多或者严重。————第一,(维生素除外)没病谁......  ---------------------------  @xiong4-11-08 12:18:30  聪明人:PS:楼主,你如此这般的解释,无外乎就是想证明这药的安全性,是吧?  楼主:捐献是自由的,有些人自己不捐就算了,可是无根据的说话非常不好  这位聪明人就是无视楼主的数据,然后意淫出一种被逼迫的幻觉,都说了捐献自由,你不捐,何必要这么理直气壮的跳出来嘲笑一群“傻子”呢?邢台下带血的馒头还没治好你的伛偻吗?不要求你也去奉献点什么,只是希望聪明的你能把你的嘲笑埋在心里,好吗?  -----------------------------  其实对这件事情,楼主和我,都是明白人!至于你是不是明白人,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但是我和楼主有个本质的区别:楼主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我是直接把实情说出来了!  PS:我没有被害妄想,我也不认为如今的法治社会,住在天子脚下,作为一个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谁还真能逼迫我去捐骨髓或者别的什么,我对楼主的不爽,完全是楼主对捐献风险的风淡云轻的描述!既然是开帖子科普,那就应该实事求是,完全客观。如果是动员大家奉献爱心,就不要以科普的语气去开帖子!打着科普的旗号,却不做客观的阐述。这就是忽悠人!变法的忽悠人!  在此重申我的观点:我既不反对捐献,也不支持捐献,对于此事,我一直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别人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去,只要是自愿,就没什么好争论的,但是,如果是被忽悠的,再非常不幸的出了问题,那么,忽悠人的那个,就太缺德了!不!是缺了阴德了!而我,也只是对于忽悠人这种行为本身,非常唾弃和鄙视!
  ...俩月减⒛多公斤.过程我拍了视频.在我惦里可以看。看我怎么减的.抠抠.1六1七1三5四9四.抠抠资料里有店址。
  万分之一的致死概率,的确很低!但是,如果你自己和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站在一起,静待万分之一的概率会不会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绝对跟你站在旁边围观一万个人静待万分之一的概率降临,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就是由此而来。  关于概率,我想说,我们是人,一个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是搞研究做调查的专家啊,教授啊,一旦概率降临到某个普普通通的人头上,专家和教授可以指着剩下的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继续谈概率问题。但那个中招儿的人,要付出代价,却是生命!  概率低,所以没关系!——每每听到这样的片汤话,我真是恶心的想吐!  儿时邻居家,一个亲戚的孩子,曾经跟我一起玩过,一个很小的手术,其实可做可不做,家长被医生建议后,最终选择做,结果非常不幸的遇到了据说概率低于十万分之一的‘恶性高热’,于是,就变成了一个骨灰盒。  从那以后,我一听到“概率很低,没关系的”这种片汤话,就会觉得恶心!  概率,呵呵
  入库好多年了,两次都是说初筛选入,然后就没有消息了。  一直没有机会捐赠呢,还有点小盼望。
  @颜林林-15 23:52:10  -----------------------------  面对群体,不讲概率,你给我说讲什么好?目前除了概率还没有更好的科学概念可以准确的表达。如果要去用药,要去救命,还要让你知情,就这能这样说啊。你有更好的办法么?为了有更大的获益,给你说会有一些小的损失总比不给你说要好吧。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科学表达太难听,太刺耳了。你可以选择去听那些隐瞒了所有不好副作用的假话,如哪些打着中医旗号行骗的各种无副作用,包治百病的保健品。
  我06年做的志愿者,上个月刚接到通知说我的和一个患者配型成功,让我再次抽血匹配,可是我把事情告诉家人,现在家人极力反对。  大家有啥好建议,还有看上面有朋友说初次筛选不见得能匹配上,我是先瞒着家人再做一次匹配还是挣得家人同意后,在做下一步决定。
  初配成功,希望可以帮到那个患者
  身边有朋友是白血病,最后没有配型成功去世了。所以我在09年登记了志愿者
  我初筛成功了,等待进一步确认
  认认真真花了一个多小时看完了,确实有很大的风险,不过我还是愿意去捐献,只是希望不会被蒙骗,能让我们看到事情的真相,自己去做判断,谢谢楼主,已经通过初筛
  12年在北京西单献血的时候填写的表格加入中华骨髓库,今天上午给我打电话说通过初配。心情稍微有点小激动,本来以为这辈子都不一定能配上的呢。于是各种找相关的资料,了解流程和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通篇读下来,确实看到了这件事的危险性,但是还是要同意进一步配合。  这个世界上危险的可能性太多,吸烟、喝酒、熬夜、过度加班,都可以说是慢性自杀,增加死亡几率,即便不是这种慢性的潜在因素,出门过马路,极限运动,甚至路过个广告牌都可能告别人世,如果每天都算危险性,那活着也太小心翼翼太累了。  再换个角度想,这世上有多少人从事的工作都比捐献骨髓细胞更危险啊。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这都是选择问题,他们愿意为了别人的生命去冒这个险,那么危险还要去做,为什么呢?因为一定要有人去做。我们能生活的这么安逸,也是因为有这些人在冒险。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趟在病床上等着配对骨髓的病人,我也希望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有点早,现在只是初配,等着过了高配再来详细记录心路历程~希望能配对成功~
  @花花儿欣
18:22:06  谢谢楼大的科普 正在思索要不要去``还是有点怕怕~~  -----------------------------  @道长的美人
23:10:25  我也好怕…………看了一个女记者的捐献日记,就更怕了。真的觉得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不查的话我可能一冲动就去配个型了……还好没这么冲动  -----------------------------  说的好像你一冲动就能配型成功一样……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髓和造血干细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