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如何拍出光轨 怎么开跑步轨我定位一直都是开

比起日间拍照,大家都觉得手机的夜拍要再难拍一点。

成像的光环境复杂,手机的硬件在弱光环境下表现也不太好,再加上没有做好稳定、操控限制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手机夜间似乎就成了一个让大家纠结的点。

但现在的手机已经进化不少,不管是传感器、镜头还是机内算法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直接用自带相机拍出的效果其实已经可以了。

比起机器的进步,很多时候夜景拍不好是因为操作的问题。

在这方面,Android 用户或许更大的优势。原因很简单,现在大部分的 Android 手机的自带相机都附带可调参数的专业模式,这样在夜间拍摄时就能操控更多的东西,不管是玩法还是拍摄的出片率也会更高。

相比下,iOS 自带的相机还是一如既往地「简单」。不要说调快门和 iOS,就算想呼出个九宫格分割线来辅助构图,iOS 的原生相机也需要进入机器「设置」页面去调整。化简太多,这个才是它最尴尬的地方。

那本期有用功就针对 iOS 相机,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用原生相机也可能拍好夜间照片。

  • 「简单」和「折腾」之间的天秤

对于只用 iPhone 自带相机的用户,前期需要准备的东西真的没有太多,尤其是在软件上的准备。

原因很简单,iOS 自带相机提供的功能确实也不多,用户需要做的只是把取景辅助用的分割线模式打开就可以了。要先进入「设置」里面的「相机」,然后打开网格设置,才能够在相机中显示网格辅助构图。操作不算难,就是比较迂回而已。要是这个功能能够放到相机界面上,会更加方便。

相机应用设置到这里就差不对了,只要你知道 iOS 相机支持「长按锁定对焦」和「左侧时钟按钮能打开自拍倒计时」这两个功能的操作方式,基本上都没有为太大问题。

毕竟 iOS 相机不支持「专业模式」,用户即便是要夜拍也不需要和不可以手动调整参数。你只需要在手机稳定的状态下按下快门,其实就能满足需求了。

那下一步,我们来讲讲如何稳定的部分。

鉴于这次是分享 iPhone 夜间拍摄的方案,所以附加的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为了稳定用的,那些什么广角、长焦附加镜头就不会算在这里了。毕竟那些东西对于拍摄来说不是必要的,手机在夜间环境下拍摄,稳定才是第一要素。

在这里,我先说说这次附加的稳定设备。有一些在上次 Camera+ 2 的体验中已经出现过了,但有些朋友还是不太清楚,那这次我就给个完整的清单吧:

  • 栏杆固定工具:带 3/8 和 1/4 螺丝的夹子
  • 备用工具:手机用的 ND 滤镜

感觉上,这里已经一大堆的东西了。但其实,要是你只是一个人拍夜景的话,只需要选其中的几个就可以了。

因为,绝大部分的桥、路边等常见的拍摄地方都会有栏杆或者石墩,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固定的地方。所以要是只应付手机拍照的固定,像 Marsace A15i 这种能够到 1.5m 的三脚架是不需要的,用起来也不方便移动。

▲ 基于「方便」这个原则,我们还是不建议用大架子

再加上,手机拍照主导的还是方便,所以我们还是不提倡用 A15i 这种体积稍大一点的三脚架。不过你到时可以把它的中轴拆下来,当延长的工具来用。

对应栏杆的话,我一般使用夹子去固定手机。夹子上一般不会配上云台,所以我一般都会直接把 MT-01 或 MT-05 上的云台拆下来,再连接手机夹子使用。

像 MT-01 这种「桌面架」主要是为了应付路边石桩,像广州珠江边的石扶手都比较粗,一般的夹子和吸盘都不好夹,也就只能在方形石墩上用高度较低桌面架会更好,移动起来也会比落地架要方便。

当然,有些桌面用的三脚架也附上了捆绑带,方便用户把脚架绑在圆柱形栏杆扶手上面。但要把脚架绑起来还是需要一些经验,所以不太熟悉或者嫌麻烦的用户,还是用夹子更靠谱。

还有就是这次没有提到的「八爪鱼」型三脚架,这种大概也能够替代「夹子+桌面架」的组合。但市面上充斥着太多假货,各位在选用八爪鱼三脚架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虽说「手机+手机夹子」也远没有一台相机重,但因为是要夹在桥上、江边这种比较危险且很难「回收」的地方,所以还是挑个稳重一点会比较好。

虽然说要戴那么多工具,但事实上手机夜间拍照的场景和日间拍照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有最常见的街拍和大广角风景照,也会有用到「人像模式」做一些特殊效果的拍摄。此外,拍车流形成的光轨效果也是夜间拍照最常见的玩法。这次我们就这四种模式做分享,谈谈这些方式怎样才能拍出好看的照片:

普通街拍的话,其实也没有太多可以说的。构图、拍摄方式基本是跟日间一样的,只要懂得如何躲开夜晚的灯光影响就可以了。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夜间拍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稳定,因为夜晚的光基本不会跟白天一样充足,相机需要的曝光时间也会比日间要长一些。这样的话,你拍照的时候就需要多花点功夫在稳定相机上,拍的时候拿稳一点就可以了。

在公车这种颠簸比较明显的地方,要是碰上弱光环境的话,快门时间会被进一步拉长。虽然现在的手机有光学防抖结构,但这个还是不能给你多放心的稳定。所以,这个时候找一个稳定的依靠位,再在稳定的时候拍照会更靠谱。

夜间在街上的时候,还能够利用「人像模式」做出虚化效果,搭配街灯模拟出来的光斑光晕,效果其实也不错的。

▲ 人像模式拍摄,拍摄的时候需要拍摄距离和透视效果

但需要注意一点,iPhone 的是「长焦头」一个等效出来的 56mm 视觉,它物理焦段还是很短的,这个时候做出来的虚化模拟配合画面透视,可能会比较怪。但 iOS 自带相机没有虚化模拟调节的功能,这只能靠人控制拍摄距离和后期裁剪,让画面变得更自然。

当然,这个只不过是一个模拟出来的大光圈照片,实际光圈是没有变化的,进光量也是一样。这样的情况下,拍照还是要保持稳定。

对,在夜间或者弱光环境下拍照,稳定永远都是第一重点。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我才在开头花了那么大的边幅去谈固定设备。

但在街拍的环境,这个固定设备没有太多作用。真正能让固定设备发光发热的地方,其实拍风景的时候。

要是想拍桥景这种取景范围较大的照片时,拍摄者需要先根据自己的构图需求来选择固定点。虽然固定结构是有一定活动空间去调整,但毕竟是一个固定在墙边、栏杆上的结构,活动起来有一定的限制性。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固定的地方贴近马路,拍摄者还需要注意固定工具对车流的影响。要是像我这种用到加长型快装板的,就尽量不要把结构伸到马路上,不然就很危险了。

用构图决定固定选点的时候,可以先相机取景去看看。要是对构图不太敏感的用户,可以把自带相机的取景辅助框线打开,这样的话构图会更加方便一点。

构图选择好之后就可以直接拍摄了,但为了避免点按快门产生的震动对照片有影响,在这个时候可以打开「自拍倒计时」,把它设定在三秒其实就足够了。

要是刚好拍的是一个需要抓拍的场景,也可以用手机的连拍去抓取。这个时候跟普通拍摄不一样,尽可能不要用实体按键去操作,用屏幕上的快门按钮会更好。毕竟不论是取代传统「快门线」的「自拍倒计时」,还是连拍,主要都是为了降低操控产生的震动对拍摄的影响,最后还是为了拍摄稳定。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iOS 自带相机用的基本都是联动对焦的点测光模式。要是在拍摄时选中的对焦点是一个较暗的点,那整体曝光就会被拉高。

这个时候,需要在对焦之后长按锁定曝光和对焦,然后再按照现场环境做曝光调节。更多的时候,拍摄者都需要压低曝光,以减少灯位高光过曝对画面带来的影响。

除了夜间风景拍摄,夜晚还能够玩的一种拍摄就是光轨。

但因为 iOS 自带相机不能够自行调节快门时间,所以要像相机或者其他 app 那样拍摄人的光纤涂鸦应该就不行的,但要拍车流,让它们出一点光绘效果其实也可以。

方法也是刚刚一样,把手机按照固定马路边缘的栏杆,或者固定在人行天桥的边缘上。这里真的要注意安全,固定拍摄结构不能影响行车,固定设备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好。

这些都做好之后,就可以把手机装上去拍摄了。但因为 iOS 的自带相机不能自行调快门时间,所以我们要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把快门速度降下来,这里用的就是 ND 滤镜。

现在有一些类似手机外置镜头的手机 ND 滤镜,如 NiSi 之前出的 P1 Kit,就是一个可以固定在手机上的 ND 滤镜。装上之后,能够降低快门速度,要是在夜间、弱光环境下,确实能够拍一些光轨的效果。

▲ 摄影师手持一个大尺寸 ND 滤镜,其实也不算是罕见的事。图片来自:

要是没有手机用的 ND 滤镜,用相机的也可以。拍摄者只需要把滤镜「手持」在相机镜头前面,等拍摄结束就可以。当然在拍摄的时候要保持固定距离,不要触碰到手机,这个情况还是开启「自拍倒计时」会比较好。

「简单」和「折腾」之间的天秤

总的来说,夜晚拍摄对应的主要场景是这么多,方法也是。其实只要稳定和构图做好的话,自带相机也还是能在晚上外出一些新花样的。

▲ 对比能够呼出手动曝光的 Android 阵营,iOS 的自带相机确实要简单了一些

但其实从本次体验中也能知道,iOS 自带相机还真的做得足够「简洁」。要应付一般的场景还可以,但要像在夜间拍摄这种需要在参数上多一点自主性的话,自带相机因为功能过度简单,反而出现了用起来不方便的尴尬。

当然,有些高玩能把自带相机都玩得很厉害,意境、环境都齐备的时候还真的随意能出大片。但这个,仅仅是代表 iOS 自带相机的实力峰值。

就像手机和相机的样张一样,样张只代表产品的能力峰值,但不代表它的平均水平。大神能用好自带相机,说明它确实有这个能力,但一般人要用的话,确实还需要话更多的心思去研究才可以。

所以,这里其实也有一个简单和折腾之间的天秤。

要是你想平时用起来简单的,那自带相机真的就能满足你「按快门就能够拍照」的需求。但如果要拍夜间、光轨这种特殊场景的东西,那自由度更大的第三方相机应用会有更高的适应力。

而且,你都带上这么一套装备了,真的还要在原生相机上折腾吗?

}

你指的是夜景中城市车流尾灯产生的轨迹吗?如果是,需要用三脚架,快门线或遥控快门器。相机设置为快门优先模式,快门速度设定为6-10秒(多试几次),拍摄地点可选在繁华街道,最好在街道天桥上或高层建筑上拍摄。

需要固定相机,缩小光圈,延长曝光时间,然后只要灯光在镜头前画出轨迹就会有灯轨了

}

人死后都会有一块地方安葬,上面竖一块墓碑,以供在世的亲人凭吊瞻仰。曾经有人就在网上说,自己是一个重度手机控,所以自己的墓志铭要刻成二维码!

本来小编以为只是被人开玩笑的,结果没想到这种事情竟然真的发生了!在俄罗斯的乌法就有这么一位“奇女子”,她的墓碑就是一块1.5米高,形状和外表都和苹果手机一样!墓主人名叫丽塔·沙梅耶娃,她去世的时候仅仅才25岁,生前特别喜欢旅行。她的意外去世也让她父亲拉伊斯·沙梅耶夫非常悲痛,而为了纪念女儿,拉伊斯·沙梅耶夫就把女儿的墓碑整成iPhone手机的样式。

墓碑由黑色玄武岩制成,做成丽塔生前最喜欢的苹果手机外形,根据墓碑的外形来看,小编推测采用的时候iPhone6的外形。同时墓碑上面还有一张放大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孩就是丽塔。而墓碑的底部还有二维码,小编觉得这个二维码如果扫一扫的话,说不定会有惊喜呢!

虽然爱女去世的悲痛能让老父亲伤心欲绝,但是能够想到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女儿,小编也只能为女子的父亲喊出“666”了。当然这种做法并不是首创,在一些其他的欧美国家中,就有人将自己的墓碑做成手机的形状,或者是汽车的样子。

小编突然想到一个非常好的点子,如果把墓碑都做成触摸屏,接上电源连上WIFI,嘿嘿,那么是不是就成为了堪比网吧的地方呢?说不定以后学生放学都不用去网吧了,他们会直奔墓地!A同学:都别和我抢,这块墓碑是我的!B同学:写你名了?C同学:都别吵了!这块碑是我爷爷的!想想都有趣,而墓地管理人员就可以收取费用了,以后的日子不光不用愁,还能有很多收入,想想都是美滋滋!新的发财点子,小编已经说过了,就看大家以后怎么用了。

小编觉得,墓碑做成什么样子,都是个人爱好,只要不影响其他人。做成火箭飞船其实也无所谓,女孩的父亲做这么大一个墓碑,放上女儿照片,也是想每天来祭拜她的时候多看看她。免得自己有一天都忘了女儿的模样,人生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吧!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如何拍出光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