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平板卧推要不要拱腰也有可能伤腰呀,也需要带腰带吗

硬拉可能伤腰椎,卧推起桥会不会呢?详谈卧推起桥的学问硬拉可能伤腰椎,卧推起桥会不会呢?详谈卧推起桥的学问三健客百家号前几天在悟空问答回答了一个关于哪些动作会伤害到脊椎的问题,关注的人比较多,其中主要列出了几个容易受伤的动作,但是主要会导致受伤的原因还是因为动作的不标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硬拉这一动作了,很多人都知道硬拉过程中如果脊柱弯曲了很有可能会伤到脊椎,但是卧推过程中也有弯曲脊椎的动作叫做起桥,很多人都认为这一动作会伤到腰椎,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首先来说一下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卧推的起桥会伤害到脊椎。卧推起桥这一技术动作最多出现在力量举的训练和比赛中,一些力量举运动员的卧推起桥极为夸张,桥起的越高就代表着脊柱的弯曲程度也就越大,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样子过度的弯曲脊椎会伤害到腰椎,所以有了卧推起桥损伤腰椎这一说。但是桥起那么高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人的起桥只是让腰椎腾空,上背部和臀部接触卧推椅来更好的发力。很多人会说你脊柱弯成这样了,硬拉的时候肯定受伤难道卧推不会吗?其实我们做卧推和硬拉时的脊柱弯曲并不一样,最主要的是受力方式。我们硬拉时脊柱的弯曲会使得我们的脊椎会承受一定自己拉起的重量,很多站姿或者俯身的姿势都会使脊柱承担一定的负重。但是卧推则不一样,卧推时你的脊柱弯曲但是并没有受到来自杠铃的负重,我们主要承担杠铃的重量的是你的手臂以及接触椅子的上背部。比如下图中做实力推的示范,你推起杠铃时你上身的很大一部分重量都是由脊柱承担的。其实说到底只是受力方式的不同。我们的脊柱是由很多节的,这也使得它很灵活能够朝各个方向弯曲,但这也是使得它脆弱容易受伤的原因。但是在无负重的情况下,我们有很多弯曲脊椎的动作,比如拉伸腹肌和背部肌肉的动作,这些动作并没有导致我们受伤,而是长时间的保持弯曲才会出现损伤,比如长时间的弓背把持坐姿就会损伤脊椎。在悟空问答中就有网友评论说蹲坑时脊柱也是弯曲的是不是也损伤脊椎,这种无负重的情况下想伤害到脊椎还是很难的,除非你一次蹲好几个小时。那么在面对非议的时候为什么还是要推荐在卧推中做到起桥这一过程呢?首先起桥能够更好的帮助你锁定住你的肩胛骨,从而帮助你更好的孤立你的胸大肌达到更好的刺激效果,也能达到保护肩关节的效果。其次在卧推过程中,如果你的脚部踩地面踩得足够死通常自然的会出现起桥的这一过程,因为腿部的发力会把身体往上推一点,自然会出现起桥的情况。卧推的过程中遇到凝滞点适当的脚部发力也能帮助你进一步起桥从而能够更好的发力从而突破凝滞点,但是注意臀部不能离开椅子。上图的起桥就很标准。但是很多人为了起桥会忽略自己的臀部从而导致臀部离开椅子,这一点就十分容易导致腰部受伤了。因为你的臀部离开椅子之后可能会产生晃动,这样的骨盆左右摇晃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可能就会导致腰椎的受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臀部不能离开座位的原因。所以适当的起桥尤为重要,不可过高也不可不起桥。最好的情况就是肩胛骨和臀部接触椅子,然后记住自然的弓起,不会让你不舒服还能够更好的帮助你在卧推中稳定身体减少晃动。比如下图就是错误的在这里就要说一下另一个动作了,很多人卧推中会把双脚离地腾空在进行卧推,他们认为这样子会减少借力从而更好的刺激胸大肌。但是双脚的离地会使得你的骨盆翻转从而不能够很好的起桥。这也使得你的肩胛骨不能很好的锁定,从而对于胸部的刺激反而不利。而且脚离地会使得在卧推中缺少支撑,从而导致身体的晃动进一步增加卧推的危险性。万一不稳从椅子上掉下来是很危险的。而且你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控制身体的晃动上真的能够认真的卧推吗?总之对于损伤腰椎的动作我们可以理解为多数是站姿时脊柱弯曲受力的,多数仰卧或者无负重的动作对我们的脊柱影响是很小的,主要看的是受力的方向,仰卧时我们的脊柱受力很小所以自然不容易受伤。所以卧推的起桥并不会对于腰椎造成损伤,但是一定要做标准的卧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三健客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分享和健身有关的训练计划,健身大V的日常相关文章卧推、肩推时肩膀总是不舒服是什么原因?
责任编辑 : 阿邦&&&加他微信
  想卧推、肩推的更重,但肩膀总是不舒服怎么办?
  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活动度最大的的关节,但同样的,肩关节也是最容易受伤(肩夹挤症、发炎)的关节!
  肩关节困扰:你是否在卧推,肩推训练中感到肩膀不适?
  很多人抱怨是因为动作本身设计的不好,卧推让我肩膀痛、过头肩推造成我肩夹挤,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怎么去解释那些大部分做以上这些动作却不会肩膀痛的人呢?因为动作的设计本身没有问题,但问题却是出在操作者身上。除了动作的操作技术不纯熟外,肩关节的排列、部份过紧或过弱的肌肉都是造成肩膀痛的原因之一。
  到底造成肩膀疼痛的主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旧伤吗?
  肌肉过紧、某部分肌力太弱、缺乏活动度等因素综合下所造成的肩膀功能性失衡,才是真正造成肩膀痛的主要原因。
  真正造成你过头肩推时会痛的原因,并不是你那十年前拉伤的肩膀,而是你糟糕的姿势与不良的肩关节活动度造成肩推时的疼痛、或受限的肩推角度。
  健康的肩膀应该同事具备稳定与活动两种元素。增加柔韧性的同时也会增加关节活动度,加强原本过弱的肌肉将会带给关节更多的稳定性。
  现在来自我检测看看你的肩膀是不是太紧了?
图片:过紧的肩膀造成翼状肩胛
  1.将肩胛骨内收下压收好,将手掌朝外(肩内旋)放在下背。
  2.手掌朝上旋转,变成掌心朝内贴着下背。如果你的肩膀非常紧,肩胛骨就会产生翼状,本来应该往左右移动,现在变成前后移动,这是不对的。你应该要能在手掌移动时,还能够保持肩胛骨的稳定度。
  第二项测试动态时的肩关节活动度、肩胛带稳定度
  1.将肩胛骨内收下压后,将手在矢壮面往上尽可能的举高,同时不会拱腰代偿。
  如果在动作过程中会出现耸肩、肩胛骨失去稳定度往上移动,或是下被拱腰带偿,你已经失去了肩关节在过头垂直推举时应有的活动度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失去了肩关节活动度,但最后却导致下背疼痛得原因了。
  我们生活中的姿势与训练的爱好可能是造成丧失肩关节的主要原因,上班族整天窝在电脑前,下了班低头驼着背玩手机,就连上厕所坐在马桶上也是驼着背,接着到了房你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开始做最喜爱的胸推、前平举、二头肌弯举、,这些全部是增加前侧力量(肩内旋)的肌肉群,过度强壮且不平衡得前侧肌肉群将会把肩关节、肩胛带拉到一个不自然且不平衡的位置,产生俗称的上交叉症候群,此姿势下连带的胸椎活动度也会跟着受限、颈椎不在中立位(头前引)。正确的头部相对位置应该是脸颊垂直往下对齐肩胛骨。
  已经向内旋转固定的肩膀姿势(含胸)将会造很多肩膀不舒服的问题。可以观察一个人正常站立时是不是手掌面向后方,而不是手掌面向身体。如果再放松姿势时,你的大拇指是指向大腿的,那你可能有肩内旋(过紧)的问题,手指朝前才是正确的肩膀姿势。
  为了要有一个健康的肩膀,我们需要做一些工作:比如接下来的四种不同的方向伸展。
  1.肩内收(抬手)
  2.肩内旋(稍息姿势,手在背后)
  3.肩外旋
  4.肩水平内收
  第一个动作将弹力带固定在架子上,接着做单边的肩膀与伸展,屁股往后坐同时让骨盆后倾,增加伸展的力度。
  第二个动作将弹力带放在身体后方,一手呈内旋(稍息姿势)一手将弹力带往上拉,动作过程中请让肩胛带保持稳定,不要上下左右移动。
  第三个动作将手掌放在墙上,旋转躯干,伸展胸大肌与肩膀。
  第四个动作将手横跨胸前,抓住固定物,伸展三角肌群。动作过程中保持肩胛的内收。
  以上这几个动作每天可以多做几次,每一个动作维持45秒到90秒。
  大部分会有肩关节痛的人,通常肩袖肌群的肌力都不足。肩袖肌群由四个肌肉组成,冈上肌主(负责肩外展)、冈下肌和小圆肌(肩外旋)、肩胛下肌(肩内旋)。
  我们将会利用弹力带做的运动加强肩袖肌群。这些动作将会放在你的主要动作的组间休息中,作为动态恢复的运动。
  除了这些之外:在主训练的课表中多加入拉的元素,引体向上(垂直拉)、躯体划船或反向划船(水平拉),让你得课表中尽量推拉平衡,不要出现偏科。腰部伤痛秘方 腰肌劳损的四种治疗方法
我的图书馆
腰部伤痛秘方 腰肌劳损的四种治疗方法
腰肌劳损不需过度治 17:35生命时报现代人工作性质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常有反复腰酸、腰痛、受凉后加重的症状,这就是临床上的腰背肌筋膜炎,俗称腰肌劳损。在日常活动和运动当中,人体的绝大部分力量都要靠腰椎及腰部肌肉来承担。如果久坐不动,将导致腰背肌肉过度劳累,椎间盘和椎旁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便会陆续发生腰背肌肉的充血、炎症、纤维化和粘连,出现慢性腰肌劳损。随着年龄增长,疼痛发作的频率增高、面积加大、持续时间延长、程度加重。同时,上述症状具有劳动后加重、运动后减轻,受凉后加重、保暖后减轻的特点。严重时,患者一个月不敢下地,甚至打封闭针才能止痛——让人无法挺直腰杆。对于腰肌劳损,一般的卧床、按摩、理疗、热敷、外敷、药物均可短期减轻疼痛症状,但只管“舒服”、不管“治根”,因为无法铲除它的两个病因——衰老(20岁以后人体的椎间盘和韧带开始老化)和劳累(伏案工作和家务劳动)。同时,所谓的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都不能做到“返老还童”或是“延缓衰老”,而仅是缓解症状。因此腰肌劳损是“无需治疗”,也是“无法治疗”的。防治腰肌劳损的根本措施,是靠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三点——注意姿势、规律运动、锻炼肌肉。1.注意姿势:坐姿挺拔,也就是“坐如钟”。好的沙发和座椅都是保证腰椎的前凸。最糟糕的坐姿是前倾约70°,平卧腰椎为1.0倍负荷,站立时为1.5倍负荷,前倾约70°时则为2.5倍负荷(见图)。卧床时,避免高枕和窝着看电视、看书——因为这样还是弯着腰,导致腰椎得不到真正休息,仅仅休息了四肢。2.规律运动:静坐30分钟后活动腰椎,60分钟后起来走一走——这与10分钟的课间休息道理相通。3.肌肉锻炼:最好的趣味锻炼是蛙泳,每周2次,一次600~800米,出水换气时抬头、挺腰,能在无负重状态下有效地锻炼腰背部肌肉群。最经济的方法是“小燕飞”:在床上采取俯卧位,以腹部为支点,双臂夹紧尽力后展,双腿并拢绷腿绷脚尖稍微向上翘起,头颈部稍微抬起上昂(离开床面即可);持续5秒钟,放松5秒钟,一天60个(分2~3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欧阳汉强)慢性腰肌劳损我的治疗经验
一、慢性腰肌劳损原因:
慢性腰肌劳损(中医属属肾虚腰痛)是慢性腰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以长期反复发作的腰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被用作没有明确器质性病变的慢性腰背部疼痛的总称,也有人称为功能性腰痛。引起慢性腰肌劳损的原因常见于以下几点:
(1)积累性损伤:腰部肌肉韧带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可经常受到牵张,受力大而频繁的组织,会出现小的纤维断裂、出血和渗出。断裂组织修复和出血、渗出被吸收后,可遗留瘢痕和组织粘连。这些组织易牵拉、压迫内在神经纤维产生腰痛。这种腰痛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甚至不能较长时间坚持某种姿势。
(2)迁延的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损伤的肌肉、筋膜、韧带修复不良,产生较多瘢痕和粘连,致使腰部功能减低且易出现疼痛,患者常感觉腰部无力,阴雨天则腰酸背痛,长时间持续不愈。
(3)腰肌筋膜无菌性炎症:长期弯腰或坐位工作,使腰背肌长期处于牵拉状态,出现痉挛、缺血、水肿、粘连等,有人称之为无菌性炎症。
(4)其他:先天性脊柱畸形,下肢功能或结构缺陷,可导致腰背组织劳损。体弱、内脏病变也会使腰背部应激能力降低。妊娠晚期腰部负重增加也容易产生劳损。
二、慢性腰肌劳损的主要症状:
长期反复发作的腰部酸痛或者胀痛,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弯腰过久则疼痛加重,直腰困难。阴雨天和潮湿、寒冷气候时可使症状加重。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X线检查多无异常所见,少数可见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三、慢性腰肌劳损治疗措施:
慢性腰肌劳损虽然发生原因不同,但都应以加强肌力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为佳。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消除致病因素:如劳损原因为工作姿势关系,应针对原因改变条件和改善劳动体位。(2)加强锻炼:增加有针对性的体育疗法,如太极拳、保健体操等。(3)休息与固定:腰骶部慢性劳损病人有剧痛时可卧床休息,也可用围腰制动,或用宽腰带加以保护。工作时可配围腰,以减少腰肌牵拉,但每天必须解除腰围,作腰背肌及腰肌锻炼。(4)改善血液循环:利用按摩、中药、局部透热、离子导入、超短波、音频等方法,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5)止痛:对有局限性压痛点者,可用醋酸强的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1ml,加1%普鲁卡因5~10ml作痛点注射,5~7天1次,3~4次为一疗程。(6)中药和针灸:中药以祛邪扶正为主,尊补肾强肝、活血化瘀原则进行治疗。针刺、拔火罐有一定疗效,可缓解疼痛。(7)止痛解痉药: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在疼痛时可用,但勿长期使用,以免形成依赖或降低作用。
四、我的经验良方:
<font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 color="#、组成:独活、续断、老鹳草、怀牛夕各15克, 海桐皮30克、秦艽18克,杜仲、威灵仙、当归、地龙各10克、 巴戟12克、狗脊、骨碎补 、刺五加皮、生甘草各10克;
<font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 color="#、本方可根据不同 病情进行加减:①如热甚加防已、丝瓜络。②寒甚加黑附片或制川乌、制草乌。③湿甚加苡仁及稀莶草。④风盛加防风及羌活。⑤便秘加大黄。⑥剧痛加元胡及乳香、没药。⑦气血两虚加黄芪、党参、熟地及黄精。
<font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 color="#、功效: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及通络止痛之功效。
<font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 color="#、服法:一般服7剂即可显 出效果。服用时,水煎分两次服,早晚各一次,每日一剂, 重症每日二剂,10日为一疗程,两疗程间休息3至5个月。
治疗腰肌劳损的特效方。祖传绝不忽悠! 献方一剂,希望觉得受用的同志能鼓励鼓励,此方绝对真实有效 是我传到我已经是第四代了!组方 方名三两半汤,党参31 黄芪31 当归31 牛膝15 杜仲24 川断18 玄胡15.方中党参 黄芪 当归益气养血,杜仲 川断 牛膝 壮强筋骨 壮腰健肾佐以玄胡活血理气止痛。方中计量请勿随便加减,一般一剂即可明显感觉好转继服两到三剂可痊愈。
20个腰肌劳损食疗方推荐
核心提示:腰肌劳损的饮食原则是常吃具有壮腰补肾、活血通络的食品,如核桃、栗子、里脊肉、虾、动物肾、韭菜、山楂、丝瓜、枸杞等。
  腰肌劳损的饮食原则是常吃具有壮腰补肾、活血通络的食品,如核桃、栗子、里脊肉、虾、动物肾、韭菜、山楂、丝瓜、枸杞等。
  枸杞羊肾粥:鲜枸杞叶500g,洗净,切碎;羊肾2只,洗净,去筋膜、臊腺,切碎。二料与大米250g,加水适量,用小火煨烂成粥,加调味品食用。每日1次,连服7—10天。
  鹌鹑枸杞杜仲汤:鹌鹑1只,去毛及内脏,加枸杞30g,杜仲15g,加水共煎,去药渣,食肉饮汤。每日1次,连服5-7天,间断服用。
  续断杜仲猪尾汤:猪尾两条,去毛洗净,加续断、杜仲各25g,置砂锅内煮熟,加盐少许,去药渣,食猪尾饮汤。连服5-7天。
  龟肉杜仲汤:龟肉250g,核桃仁30g,杜仲10g,共煮熟。去杜仲,
  食龟肉、核桃,饮汤,连服3日,间断服用。
  黄鳝杜仲汤:黄鳝250g,猪肾1只,杜仲15g,共炖熟,食肉喝汤。连服3日。
  猪肾黑豆汤:猪肾2只,黑豆lOOg,陈皮5g,小茴香5g,生姜2片,共煮熟,加调味品食用。隔日1次,连服5-7次。
  杜仲猪肾汤:杜仲30g,猪肾2只,加食盐少许炖汤服。每日1次,连服7-10日。
  核桃红黄饮:核桃60g,切细,加水适量煮熟,再加入红糖30g,黄酒60ml,稍加热后趁热饮服。每日1次,连服5-7日。
  核桃炒韭菜:核桃仁30g,韭菜120g。先用芝麻油将核桃炒黄,放入适量细盐,后入韭菜,炒熟后食用。1日1次,连服3-5日。
  韭菜炒虾米:韭菜100g,虾米30-60g,加油、盐、生姜等调味品炒熟,与黄酒同饮服。经常食用。
  核桃补骨脂汤:核桃肉30g,补骨脂15g,加水煎汤服。每日1次,7-10日为1疗程。
  泥鳅汤:泥鳅100-150g,鲜虾50g或虾米15g,共炖汤,经常食用。
  芝麻猪肚汤:黑芝麻1OOg,枸杞60g,猪肚1只。洗净猪肚,将黑芝麻和枸杞放入猪肚内,切口用线扎好,煮熟后切碎,以油,盐、生姜调味后食用。常服有效。
  生地黄乌鸡:生地黄250g,饴糖250g,乌鸡1只。乌鸡去毛洗净,去内脏,将地黄、饴糖和匀后纳入鸡腹煮熟食之。不用盐醋,只吃鸡肉,不饮汤。隔日1次,连服5-7次。
  茴香炖猪肾:猪肾2只,洗净后,将茴香10g,食盐少许纳入猪肾内,隔水炖熟服用。连服5-10日为1疗程。
  肉苁蓉羊肉羹:鲜嫩肉苁蓉250g,羊肉1OOg,切碎,共置砂锅内加水煮熟,加适量调料煮成羹食用。隔日1次,连服5-7次。
  锁阳羊肉粥:锁阳20g,水煎取汁,入羊肉片lOOg,大米lOOg,加姜、葱、盐等调味品共煮粥食。每日1次,连服7-10日。
  鹿角胶奶:鹿角胶6g,加温水煮沸;另将牛奶250ml煮沸后,两者混合,加蜂蜜适量服用。隔日1次,连服5-7次。
  狗肉附片汤:狗肉200g,附片1.5g,菟丝子3g。狗肉切片,加生姜炒后入砂锅,加水和调料,与附片、菟丝子同煮至肉烂熟为度,分早晚两次吃狗肉喝汤。1日1剂,连服7-10日。
腰肌劳损的四种治疗方法
 &&&&引起腰肌劳损的常见原因很多,劳动中长期过度固定某一种不平衡的姿势是造成慢性腰肌劳损一重要原因,如经常弯腰负重或单肩扛重物等。另外腰部损伤未愈, 时间一长局部出现的渗出液便慢慢地形成纤维性变,可以压迫或刺激背神经后支,引起经常性腰痛。再有就是先天性畸形,如单侧的腰椎骶化、横突肥大或腰椎两 侧小关节发育的不对称,均可使腰部失去正常的稳定而出现疼痛。本病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疼痛不适,时轻时重,并与气候有一定关系,但腰部的活动功能都无明显 障碍,只有一部分人有脊柱侧弯、腰肌痉挛及下肢出现牵引痛等症状。患有本病者要随时注意腰部保暖并减少负重,活动时可紧扎3~4 寸宽的自制硬腰带,要经常 变换姿势,注意纠正姿势不良。睡木板床,仰卧时腰部可垫枕头,平时还应注意加强腰肌的锻炼活动。
急性腰扭伤的简介
  [首选方法]
  1.按摩疗法:
  (1)以掌根和拇指拨揉腰椎两侧肌肉数次,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再用拇指重按腰部“阳性反应点”及居髎、环跳、肾俞、 志室、大肠俞、委中穴,每穴按压2分钟 可反复数次。接着用腰部后伸板法,患者取侧卧位用手掌搓揉腰部数次,使局部产生温热感,同时配合腰部侧板法左右各一次。先扳患侧,再扳健侧。有下肢放射 痛者可在局部使用衮法,并配合按摩委中、阳陵泉、绝骨等穴。对于脊柱侧弯者在按摩前可先作腰部牵引。
  (2)先掐人中穴再取三阴交、复溜、承山、委中等穴掐点揉按各数十次,尤其对“阳性反应点”一条索状压痛物,揉按100次,腰痛加脘骨、阳陵泉,背部加昆仑 、委中。因损伤而致腰痛者,用手指弹拨膝后、腘窝处的肌腱数十次,用力并应产生酸胀热感,平时在坐位休息时可用木棍顶在委中穴,每10分钟左右轮换一次。
  2.自我按摩(也可由家属操作):先用手掌揉腰部20~30次。再用肘部拨揉腰椎两侧(痛点处)20~30次,其间按压天枢、气海各一分钟,捏拿小腿后侧(腓肠肌 一带)3~5次。以上手法每日早晚各作一次。
  3.指针疗法: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者足前下,用右手食指弹拨左足昆仑穴,当弹拨右足昆仑穴时,用左手食指尖放于穴上,首先向下压力,然后向外踝方向滑动 ,弹拨时术者感觉指下有一根筋在滚动,而患者感觉麻痛或有触电感向足心放射,两侧穴各弹拨三次。(注意:只出现痛未出现触电者,腰痛可减轻,而不能消除 ,必须出现触电样感而麻至足心,腰痛才全消失)
  4.刮痧疗法:以酒精消毒刮拭部位及刮痧工具,然后沿大椎、天柱→大抒一段,天柱→魄户一段至膏肓、神堂。配穴:命门→腰阳关一段,肾俞→腰根、委中刮拭 ,再刮膈俞,三阴交穴。
[次选方法]
  1.拔火罐疗法:
  (1)于肾俞、大肠俞及阳性索状压痛点外,先用毫针刺,或以三棱针刺络出血,然后再拔上火罐。拔出少许血液后,即起罐。本法对瘀血性腰痛尤为有效。
  (2)取大小口径适合的抽气罐数个。术者一手持罐,罐口向下紧扣疼痛局部阿是穴(或阳性反应点)上,另一手用注射器或吸引器抽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然后以止 血钳夹紧导管留置20~30分钟。
  2.针刺疗法:取脾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冲门、髀关、伏兔、环跳、秩边、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穴,每次选5~6个穴,每日一次.8次为一疗程,中间 可休息2~3天。
  3.艾卷温灸疗法:取肾俞、京门、大肠俞、次髎、身柱、心俞、脾俞、曲池、左阳池、足三里、太溪穴,每次取4~5个穴,每日一次,轮流取穴10次为一疗程,每次 灸40分钟,对受寒湿而腰痛者很有疗效。
  [后选方法]
  1.耳针疗法:取耳部肾、腰骶椎、神门、皮质下等穴,双耳可同时取穴,每次取2~3个穴,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2.足部按摩疗法:取足部肾、输尿管、膀胱、脊椎、腰椎、髋关节、胃肠、肝、胆囊、甲状旁腺等反射区,每日早晚各一次,可在饭后一小时进行,双足每次约 30~40分钟。
腰部伤痛秘方
祖传凤阳门腰部伤痛秘方广泛应用于治疗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骶髂关节损伤、尾骨挫伤、尾骨疼痛、腰椎压缩性骨折,骨不连接或骨折愈合迟缓等骨科疾病,疗效十分显著,现将配方介绍如下:药物配伍:续继12-18克、骨碎补12-18克、杜仲12-18克、威灵仙9-15克、制乳香6-9克、制没药6-9克、生地15-25克、地龙9-15克、人中白6-9克、桃仁6-12克、红花3-9克、生甘草6-9克。& &功效:滋补肝肾、强筋壮骨、除风祛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用法用量:(1)内服:每天一剂,每天服2次,早晚饭后温服,复渣。连服3-6剂后,见效改为每2天服1剂,直至痊愈。(2)外用:将12味药物研成粗末,用酒糟或米酒、米醋、茶仔油调敷。每天6-8小时,连续6-15天。若皮肤出现过敏,可加入西药利凡诺药水和麻油调敷,则可避免再次发生药物过敏。& &随症加减:& &(1)腰部瘀血明显可见:加牛膝12克、泽兰9克、大黄3克。& &(2)腰部损伤胀痛:加元胡12克,香附9克。& &(3)腰椎骨质增生:加炒白芍15-25克、木瓜9克、鸡血藤15-25克。& &(4)腰部疼痛明显:加乳香,没药的用量。& &(5)腰肌劳损者:可加重骨补、杜仲、续断等补肝肾、强筋骨药物的用量,并适当减少乳没、中白、桃红等活血化瘀药物的份量,而腰部损伤初期的治疗则与上述情形恰恰相反,中期治疗用药份量基本与原处方保持一样,后期用药则偏重于补肝肾的药物。对于陈年腰部旧伤,则应加重动物药地龙的用量,或加入适量的炙山甲。& &(6)尾骨挫伤、尾骨疼痛:加入特别引经药物白土茯15-30克,小颠茄根6-12克。& &(7)妇女经期前后腰痛:用药稍偏重于活血药,另加入阿胶8克烊服。用药宜月经干净后3天服用。& &(8)腰椎管狭窄症:可加入土鳖虫8-12克,炙山甲8-12克、祈蛇12克。& &(9)腰椎骨压缩性骨折:用煅然铜、煅狗骨、煅磁石、珍珠末等份研成极细末冲服,每次3-5克,每天2次& &(10)腰跨关节“啪啪”作响:应用秘方调治15-30天后,改服六味地黄丸、小活络丸。小活络丸白天用黄酒送服,每天1丸。上述药丸需连服1-3个月方见良效。& &(11)骨折愈合迟缓或骨不连接:可用煅狗胫骨5副、鹿茸30克、煅磁石30克、煅然铜30克、祈蛇30克(炙酥)、珍珠粉30克,上药共研成细末,用腰部伤痛秘方汤冲服,每次3-5克,连服20-30天后可做X光检查,可见有骨痂生成,继续服用2-3个月,骨折处可完全愈合。& &说明:(1)秘方治疗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时,最好结合索引、少林推拿疗法。& &(2)服药期间至痊愈后15天内,忌食牛肉、雄鸡、扁鱼、酸菜等发物。& &(3)秘方对由肾结石、肠胃炎、感冒、内分泌失调、肥胖症等原因所引起的腰痛无效。& &(4)草药大颠茄的根不能代替小颠茄的根。
家传腰痛秘方治疗腰肌劳损
&&& 本方在治新旧腰肌腰肌受伤之病证上有其独特的治疗效果,而且经过了几十年的临床检验,有类似病例可放心试用。&& 组方:杜仲10克、续断10克、生地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鲜生姜10克、肉桂6克、乌药6克、威灵仙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上方一般服药1-10剂,即可得到明显的效果,20剂大多数可根治。&& 本方对肾虚腰痛、风湿腰痛、淋证腰痛、瘀血腰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肝肾两虚型腰肌劳损3食疗方
治疗腰肌劳损的特效方。祖传绝不忽悠!
献方一剂,希望觉得受用的同志能鼓励鼓励,此方绝对真实有效 是我传到我已经是第四代了!组方 方名三两半汤,党参31 黄芪31 当归31 牛膝15 杜仲24 川断18 玄胡15.方中党参 黄芪 当归益气养血,杜仲 川断 牛膝 壮强筋骨 壮腰健肾佐以玄胡活血理气止痛。方中计量请勿随便加减,一般一剂即可明显感觉好转继服两到三剂可痊愈
腰肌劳损特效偏方
主治:腰肌劳损
&&&方药:茅膏菜(地下明珠)适量。
&&&制法:晾干或烘干研细末,瓶装备用。
&&&用法:取药末一麦豆子大(不懂得多少拿一小勺就行了),茶水调湿置胶布上(摊开如1分硬币大),针对痛点贴患处24小时后取下。效果如神。
&&&这个方子非常实用,现在用电脑的人多了,电脑用多了腰肌劳损历害。
屡用屡灵的特效疗伤妙方一:遇四肢遭扭挫伤时.及时用手指按揉涌泉穴三分钟.伤轻一次愈,伤重二至三次愈.&方二:因扭挫伤至腰疼痛.不管多厉害,只要服下此药酒,&止痛效果立竿见影.轻者一次愈,重者不过2日愈.另此药外&用还可治疗冻疮.&附药方及用法:大黄,白芷,肉桂各10克,樟脑2克.将此四味药泡于好酒150毫升内一日即可.服用时每日2次,每次10毫升,于饭后服用除了俯卧撑,还有这些动作可以练胸肌如何练胸肌?
陈柏龄,公众号:陈柏龄的酱油台
说实话,这个问题依然有点大。如果换成有什么动作可以练「胸肌」?我想更好。
细节和具体的规则就不多说了。就说说动作好了。
锻炼胸肌,最简单就是俯卧撑。
而在健身房中,要高强度地刺激胸肌,那么依然是两个黄金动作最经典。
一是卧推,一是飞鸟。卧推主要刺激胸大肌,飞鸟是刺激胸肌中缝,形成「乳沟」。
从这两种动作又可以分化出许多的变化来。
动作的变化在图片的左下角,不明白的可以自己搜视频。
卧推有好几种划分,
从卧推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上斜卧推、平板卧推和下斜卧推。
从器械上来看,可以分为杠铃卧推和哑铃卧推。 而杠铃卧推中又有宽距握法和窄距握法的区分。
1.平板杠铃卧推(宽握)
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卧推时杠铃需要自然推起(下放在胸部而顶点在肩关节上方),二是杠铃要尽量下放到贴近胸部的位置再推起,三是卧推时杠铃下放触及的应该是乳头附近的位置。
很多新手卧推时,推起放下往往不是垂直的,下放往往放到肩部附近,这就是错误的推法,这样卧推是刺激不到胸肌的。
2.上斜板杠铃卧推(宽握)
其实就是将平板的角度向上倾斜 45~60 度
上斜板卧推需要注意的是,下放的位置不是乳头附近,而是下放到锁骨即可。
3.下斜板哑铃卧推(宽握)
下斜卧推杠铃是下放到乳头往下 3cm 的位置,但是远没有到腹部。
下面这是平板杠铃卧推(窄握)。窄握是提高卧推力量的很好的方法,和宽握相比,窄握中肱三头肌受力更大,卧推力量遇到瓶颈时,可以用窄握来突破。上斜和下斜的窄握就不贴了。
5.哑铃卧推,方法与杠铃卧推类似,无非就是上斜下斜平板,不过哑铃卧推需要更多的平衡性。
1.绳索飞鸟(又叫龙门十字夹胸)
这应该是对胸肌中缝刺激最大的动作了。
个人认为,这个动作比较高级,我当时是健身 4 个月后才开始练这个动作的。
这个动作也有很多种变化,具体要自己体会了。
这个动作需要注意的是,手要尽量打开,肘关节微曲,不要用腰背过分的借力。
2.哑铃飞鸟
哑铃飞鸟也是分成上斜、下斜、平板。这里就不全部贴出来了,就贴一个平板飞鸟好了。
做哑铃飞鸟时你去想象你前面有个人,你要去「拥抱」他,就是用那种拥抱的感觉去练飞鸟就对了。
三、双臂杆屈伸
这是在飞鸟和卧推之外的动作,根据身体倾向状况,刺激的肌肉部位也不同,身体越前倾,胸大肌的刺激越大,越直立,就越容易刺激肱三头肌。
馆藏&14733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卧推要不要挺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