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超外援规则哪个外援进不了中国国家队

中超为什么不举办外援队PK中国国家队比赛_百度知道
中超为什么不举办外援队PK中国国家队比赛
我有更好的答案
引援的外援大多数都是前锋吧,没什么防守型球员,而且还费时 费精力
采纳率:6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球迷每每聊起中国职业足球,总会谈及郝海东这个昔日进球入仕草芥的旗帜,同样,也会说起李金羽、王涛、于根伟、高峰等各有特点的前锋。然而,本土前锋的进球得分能力在过去十年间呈直线下滑的趋势,时至今日,能够排的上号的本土前锋已经屈指可数了。
北京时间9月7日凌晨结束的世预赛20强赛中,国足在客场1-2不敌约旦队,迎来卡马乔上任后首败。国足在比赛最后20分钟里,围攻约旦队球门,但前锋却屡屡将进球机会变成&解围&。
中国足球顶级联赛射手榜演变
*里亚斯科斯
本表格截取了94、95、四个赛季,甲A和中超赛季射手榜前五名进行对比,中国本土射手的退化显而易见。(打*号的为外援)
国足:过去十年间前锋进球能力骤降,前锋进球比例从75%跌至四成
在国足20强赛对阵约旦的比赛中,卡家军几乎整场比赛都占据着场上优势,最后二十分钟内,一球落后的国足几乎是对对方球门形成了狂轰乱炸,结果却是颗粒无收。在赛后的技术统计上,中国队17脚射门远超对方8脚射门,但是国足将17脚中的14次射门都打偏了。而与此同时场上的前锋却几乎消失一般,在球迷慨叹国足&锋无力&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慨叹中国足球上世纪90年代前锋百家争鸣的时代不再,像 &快马&高峰、&妖刀&郝海东、&空霸&王涛&&已经绝迹中超。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前锋问题更是出现了从波峰到波谷的巨大落差,这一点从国家队的进球数据上就能有直观的感受。1990年至1994年的5年间中国男足参加国际A级赛事55场,进球109个,平均单场进球数为1.98个,前锋进球比例为75%。1995年至1999年的5年里,国足参加国际A级赛事66场,进球121个,平均单场进球数为1.83个,前锋进球比例为63%。
进入新世纪后国足“无锋”的尴尬开始愈发显露,国家队场均进球数进一步滑坡,更值得注意的是锋线球员的进球率下滑幅度更大。年四年59场比赛,国足一共打进了125个进球,平均单场进球数为1.78个,而锋线进球比例为44%。从2004年至今,国足在参加的113场国际A级比赛中,共打进了193个进球,国字号的单场进球数仍呈下降趋势,场均为1.7个。但是锋线球员不给力的现象却是有目共睹,郜林、李毅、韩鹏……没有人能够坐稳国家主力前锋的位置。[]
中超:66名前锋本土前锋出场率不到外援1/3 改位置坐板凳大部分混迹预备队联赛
实际上1994职业联赛之初,本土前锋场均进球超过1球,出场率更超过90%。高峰、郝海东、黎兵、宿茂臻等人个性洋溢,特点鲜明,都成为了各地炙手可热的明星。上赛季李金羽的退役堪称中国本土前锋最后一个特色人物的离开,在中国顶级联赛总射手榜上,&绝对大羽&以119球雄居榜首。
随着职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外援在联赛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甲A升格为中超之后,刺激各队加大了投入,大批优秀洋枪接踵而来,2009年的中超联赛,外籍前锋出场时间连续两年超越50%。韩鹏如此身手,放在本赛季的中超射手榜却只能排名第六,前五名全部是外援占据。其实外援占据射手榜大部分席位已经不是今年才有的现象,上赛季中超射手榜,仅有韩鹏(17球)、杨旭(11球)和陈志钊(10球)三名本土选手挤进了射手榜前十位,排名首席的是打进了20球的申花外援里亚斯科斯。本赛季前4轮联赛本土前锋上场时间,在所有前锋上场时间中所占的比率,居然低到了只有21%。4轮联赛中,有5个俱乐部没有用本土前锋打过1分钟比赛。没有一个俱乐部本土前锋上场时间能超过外援。
本赛季,在16家中超俱乐部上报一线队名单中的66名本土前锋中,1989年以后出生的有35人,超过50%,除了巴力、张远等球员打主力及少数球员球员偶尔替补出场外,其余都只能打预备队的联赛。另外的的31人中,像闫相闯、张文钊、杜震宇、刘晓东、吕征、曲波、郜林等人虽然注册为&前锋&,打的都不是前锋位置。在这样的背景下,仅有的几名正印前锋,就是熊猫级宝贝。[]
如今放眼中超,本土前锋也就郜林、韩鹏、杨旭三人可用,但他们三人都离当年郝海东高峰等人的实力相去甚远。摧城拔寨,我们想念一锤定音的高手。然而,本土前锋的衰落真的是因为外援挤掉了他们应有的生存空间吗?
自从进球如拾草芥的伊恩-赖特(中)离开阿森纳队之后,这种伦敦豪门的锋线上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位能够长时间占据主力位置的本土前锋。
长春亚泰队队长卡巴雷罗(右)不但抢断凶狠,而且善于处理高空球。一对一防守中,中超联赛大多数前锋都很难从他身上占到便宜。卡巴雷罗也凭借出众的表现在2009年荣膺&中国足球先生&。
图为1994年至2011年中国本土前锋的出场时间比例和场均进球数。其中黑色柱形为本土前锋所占的出场时间比例,灰色柱形为本图前锋场均进球数。(数据来源:中国足协数据统计)
联赛外援前锋当道并不是&中国特色& 限制外援惯养本土前锋是本末倒置
放眼国际足坛,外援前锋霸占球队主力位置的也并非是少数。切尔西、皇马、阿森纳、国米以及新贵曼城,他们的锋线上几乎都没什么本土前锋。对于俱乐部来说,球队成绩才是第一位的,教练只会从球员的个人能力出发选择球员,而不是根据球员的国籍来选定。郜林对限制外援前锋的看法是:&我没想过,有什么办法可以限制?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就不懂足球。比如说,我们队完全可以把克莱奥报名后卫,然后比赛的时候推到前边去打呗,能说什么?我觉得根本就不可行,而且,这条禁令是违背职业化的,绝对是个倒退。这让我想起老前辈们打比赛,头球算2分,就是违反规律办事,会被淘汰的。职业化就是职业化,俱乐部追求成绩选择外援前锋绝对不是过错,重要的就是一点,我们自己必须去努力,不要指望机会从天而降。&
当年的高峰、郝海东、黎兵宿茂臻等人,同样也面临着外援前锋的抢兵夺权,但是他们依靠自己鲜明的个人特点,极好的丰富了球队战术需求,同时自己稳定的进球率也让主帅不敢轻易将他们的位置让给外援。本土前锋的没落,更多是自身水平的下降。[]
内因:本土前锋越来越没特点,面对素质全面的洋中卫没有任何优势
现在中超中甲引援,除了在锋线上要有人选外,一般在中卫上也会放上外援,个别球队甚至放上了两名外援。这些外援中卫往往都是身体条件出色,踢法极为凶悍。而且这些外援中卫也并非是糙哥,很多在身体出众踢法凶悍之外,也是技术流,因此本土前锋在面对这样防守队员时,基本上等于无解,别说破门得分,就是觅得射门机会都很难。
不过更重要的是,新一代的前锋整体素质越来越差,没有鲜明的特点。过去中国俱乐部的会配有超快速度的前锋,如今且不论技术如何,单纯速度快的前锋都没了。想当年,徐根宝国奥队时期,蔡晟翟彪两个高空轰炸机让东南亚球队立刻举手投降,郝海东高峰的速度则让西亚后卫一直胆寒。随后的杨晨、谢晖、庄毅、曲圣卿等人都是特点鲜明的前锋,让教练在排兵布阵上总是多了几套战术,而像李金羽这样刺客型的,更是早已绝迹。如今看看我们的前锋,看上去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很难看到有&一招鲜&能吃遍联赛的,有那么一两个有特点的,像曾经的速度王曲波,也泯然众人了。[]
外因:追求进攻效率,单中锋战术流行压缩前锋生存空间
如今国内很少有踢双前锋的球队了,围绕场上唯一的中锋制定进攻战术是比较流行的进攻战术,目前对很多中超球队来说,也是提高进攻效率的一条捷径。4231的流行,对于单前锋的要求非常高,能力更加出色的外援当然担当此重任。譬如郜林,在俱乐部里就必须要把中锋位置让克莱奥,自己改打左前卫。反观国足,冲锋陷阵的杨旭在面对约旦时,两次极为好的单刀机会,他都居然浪费掉了。究其到底,也是个人能力问题,杨旭也就只能在老挝身上找找感觉,碰到这样的大赛和约旦这样级别的对手,心理和技术都无法完成得分的重任。
现在的联赛留给国内前锋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又导致他们得到的锻炼有限,形成了恶性循环。以八年前的申花为例子,吴金贵当时常常采用两名甚至三名前锋,于是张玉宁曲圣卿等人都各自会有出彩的机会。然而现在吴金贵去到杭州,也是追随潮流,只采用一名中锋的打法,其他的前锋只能充当影子前锋,或者边锋,锋线的竞争加剧,自然本土前锋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锋无力&之症状显现于国家队,其病根却要追溯到整个青训体系。以目前的国内青训环境而言,根本就不适合优秀射手的成长,无数有潜质的新秀一早就遭到淘汰,从而导致中国足球目前面临锋线无人可用的境地。
现执教于北理工足球队的国内著名教练金志扬对中国足球的青训曾有这样的评价:&你看有的队是拿了全国青年比赛的冠军,可这个球队最终能有几个人进入一队呢?青年队存在的目的不是出成绩,而是培养人,但现在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
2002年,陕西队的巴西籍体能教练就曾对YOYO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球员再这么&万米、折返&跑下去,只有两个结果:一是球员只会在场上傻跑,另一个就是把球员跑傻。傻跑就是没有战术意图的跑。而长时间的体能训练只能让球员脑部严重缺氧,缺氧状态下记忆力和理解力都会降低,直接影响球队的训练质量。&
负责青少年联赛的足协竞赛部副主任唐峰曾说:&各俱乐部打上主力的本土前锋少,是因为职业联赛越来越激烈,在外援中后卫较多的情况下,只有更好的前锋才可能更多地进球,所以俱乐部就买更高水平的前锋。&在这种思想下,年轻前锋怎么得到更好的锻炼?
前锋是最需要个人能力的位置 但是功利的培养思路却扼杀了个人能力培养
青训的目的是什么?从长远来看,是为上一级梯队培养后备力量。从短期来看,是在青少年赛事中取得成绩。按理说,短期目标应该为长远目标来服务。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各支球队往往更看重短期目标,也就是过早地在青少年赛事中追求成绩,宁可为此牺牲具有长远意义的培养方式。正因为各支球队都着眼于短期利益,所以在培养青少年球员过程中,提前采取了更应该适用于成年球员的方式,也就是过早强调整体作战能力,却忽视了对于球员个人表现力的激发。这样一种培训方式,就像是在流水线上产生零部件,出来的每一个&产品&都显得非常规整,却并没有独特的个性可言。
而在球场上的所有球员中,前锋是一个最讲求天赋和感觉,需要个人能力的位置,甚至有时需要在突破和射门过程中具有&浑不吝&的精神。但是在现有培训环境下,主教练根本就不允许这种类似的球员冒头。于是要么是这类球员做出平庸化的改变,要么就是早早被淘汰出青训体系,留存的球员普遍缺乏射手所需要的杀气和灵气。结果到了国家队,我们也看不到那种可以在关键时刻以一己之力拯救球队的前锋。
曾经的极端体测淘汰特色前锋 郝海东、李金羽式的苗子倒在体测上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折返跑和YOYO测试的确起到了督促球员重视体能的积极效果。可问题在于,足球运动对于不同位置存在着不同的体能要求,现在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势必对于某些位置的球员形成不公平,尤其是那些并不需要保持长期跑动的锋线杀手。
回顾国足的历届成员,会发现优秀射手往往成为体测面前的&困难户&。比如郝海东当初每年都要耗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通过测试,至于他的锋线搭档高峰,更是因为没能通过2003年的YOYO测试而直接宣布退役。事实上,郝海东和高峰恰好是国内足坛在过去二十年里最具个性色彩的两名优秀射手,足见体测的确无法作为衡量前锋实力的关键指标。
比郝海东和高峰个人境遇更加糟糕的是,正因为预期未来将要面对体能测试这道门槛,所以各支青少年球队在选拔前锋的过程中,往往会直接过滤掉那些技术出众但体能欠佳的苗子。相比之下,倒是那些技术粗糙但擅长奔跑的球员更容易获得继续培养。在这样一种选材思路的影响下,导致国内青训体系不可能培养出梅西或者因扎吉类型的球员,倒是永远不缺少肯卖力气的&糙哥&。于是在国家队的比赛中,我们也就经常看到一批足够努力却始终无法将球送进对方球门的前锋。[]
青年联赛水平低,缺乏高水平锻炼 年轻前锋进入职业联赛难以对抗出众的洋后卫
青少年赛事缺乏足够的对抗强度,也是导致国内难以产生优秀前锋的原因之一。在培养优秀前锋的青训工作中,目前中国面临一种&恶性循环&的局面:首先在青少年赛事中,由于面对的都是实力较弱的防守球员,导致前锋实力得不到足够锻炼;接下来到了职业联赛中,由于对手换成了高水平的外援后卫,依靠青训培养出来的本土前锋就无力攻坚;面对这种情况,各俱乐部只能改而聘请高水平的&洋前锋&来对付&洋后卫&;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俱乐部索性不再重视对于本土前锋的青训,导致后者更加难以获得锻炼机会。
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链条中,关键就是第一步,也就是如何解决青少年赛事缺乏对抗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李金羽身上找到答案。当年正是由于曾有随同健力宝青年队远赴巴西的经历,使得李金羽很早就获得了充分磨砺的机会,为他之后在国家队和中超取得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那么在未来的青少年培养工作中,可能也需要多一些&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
随着恒大的横空出世,目前中超俱乐部在购买外援前锋时也越来越大方。与此同时,培养本土新秀的能力倒是变得越来越弱。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是有可能形成一个平衡点的,正如国际足坛既有曼城、切尔西这样的买家,但也存在着阿贾克斯之类的&人才基地&。
1995年捧起欧冠奖杯的阿贾克斯,随后就流失了克鲁伊维特(左一)、卡努(左三)、巴班吉达(右一)等前锋,但球队每年仍涌现出大量的球星。阿贾克斯正是依靠青训造血,不断输出成品球星,将收入再次投入到青训当中,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联赛缺乏以青训为经营模式的中小俱乐部 阿贾克斯模式才能造就良性循环
当中超联赛出现恒大这种舍得在转会市场上投钱的俱乐部时,其实让很多小俱乐部看到了另外一种生存方式,那就是通过培养优秀的年轻球员,来用他们向恒大之类的买家兑换高额转会费,并且依靠所获资金继续进行青训,在形成良性循环的情况下实现盈利。
这正是阿贾克斯多年以来所坚持的做法,在度过由于&博斯曼法案&形成的危机时期之后,阿贾克斯近年来已经重新回到依靠出售青训球员来赚取收入的道路上。而在中超联赛中,也存在着适合这种模式的环境。目前像恒大、鲁能这样的大俱乐部舍得花钱,而且也具有巨大的人才需求,从而应付包括亚冠联赛在内的多线作战。所以对于那些受到财力所限而无力争冠的小俱乐部来说,通过培养人才来赚取收入是一条可行之路。
要想实现这一点,必须建立在转会规则和工作合同更为规范的前提下。所以也对足协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能让更多俱乐部看到培养本土球员所能带来的直接利益,未来自然会在各个位置上涌现出更多地可造之材,&锋无力&的现状也有望得到扭转。[]
从根本上说,本土前锋的没落还是因为联赛的不健康,青训思维的错误和俱乐部经营的急功近利才是问题所在,限制外援,不但解决不了问题,更是把联赛推向另一个深渊。
网易零度角官方微博。
编辑:| 策划:专题策划组| 撰稿:斑马、罗克、方律师|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中国足球论坛热帖
6亮123回复
11亮152回复
7亮103回复[赛后讨论]郑智世界波破僵伍德头球扳平,中国队1-1战平新西兰队
引用1楼 @ 发表的:
佩兰终于在亚洲杯前慢慢找到最强组合了,蒿俊闵也终于在亚洲杯前恢复了。
我个人觉得,张稀哲绝对是最强组合的一份子,左张稀哲右蒿俊闵中间武磊后郑智蔡慧康,前面杨旭并不是最佳的选择,状态好的于大宝才是最强组合,不过现在状态不行,只能杨旭顶上了,不过还是建议亚洲杯带上于大宝。
中后卫肯定冯潇霆和张琳芃,左边姜至鹏,右边张呈栋,门将大雷。
于大宝感觉这一伤亚洲杯很难了,就算带着估计状态也好不哪儿去。
靠,体育新闻居然说科特迪瓦的首都是阿让比。
引用99楼 @ 发表的:
右后卫明显有些紧,但要想到这是国家队的比赛跟中超不一样!但郜18可是见过世面的,不管拿球传球接球 反抢总是慢一拍显得兴奋度不够,不知道是不是联赛打完太累了还是觉得国家队无所谓。涨点心吧,同样是一个俱乐部,看看郑腹肌和张纹身!!!
说得腹肌。。郑智今天露腹肌了,谁还敢说现在国家队没腹肌。。。。。。。。。
下次不用打了。直接一比一算了
于大宝不可能去亚洲杯了,今年在阿尔宾踢的什么啊,阵容基本定了,就是现在这些人了
这场比赛的内容很丰富,很有锻炼价值。前场的攻击力和创造性不错,但是后防线在现在战术下的缺陷很大。很明显,佩兰有意是想发挥前场的配合,而让后场球员不要轻易开大脚,走地面进攻以确保控球权,但是国家队现在这批人真的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在出球线路和出球时间上的把握明显达不到要求。这点暴露出来的很及时,也很警醒,希望佩兰能够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前面的几个人,只要保持好状态,更重要的是心态,其实进个球也不是很困难。
本场比赛还有两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在中超赛场养成的坐地摊手的习惯还有待改进,完全是足球上的痞子行为;还有裁判的执法力度很好,对中国队的要求似乎严了点而对新西兰比较优待,这点是有利于中国队适应亚洲杯的。
总的来看,本场比赛的锻炼价值很大,基本上满足了正式比赛的条件,不过看得多一点的话,基本上可以认为国家队实力其实和新西兰差不多,要想在亚洲杯打出成绩,困难还是挺大的,但是至少是有希望的!
引用87楼 @ 发表的:
蒿俊闵这么强,为毛库卡让他替补这么久。。。
也许是他之前状态有问题,也许教练就是看人有问题,我看后者可能性更高,你看看鲁能最后几场的人员和赛季初差的哪里去了。
引用81楼 @ 发表的:
那些前一阵子说蒿俊闵不行的滚出来
中国队上半场踢得太快,被迫和对手进行身体对抗,对这种队就应该强调控球,溜他们。上半场后半段把球船开了,好得多,但还是踢得太快,造成60-70分钟后的体能下降
姜志鹏可以预定一个主力位置了 任航打右边还是不行。郜林啊,别老想骗犯规了,该抗的时候就真正正正用身体扛吧
武磊啊,这么踢没戏,不敢对抗 不敢拿球,光会前插可不行
武磊一路都是这样踢上来的,踢到现在国家队主力前腰位置,怎么就不行了?最懒惰的,看着吧,武磊还会持续打你这种只看重盘带能力的人的脸的。
引用46楼 @ 发表的:
不是有虎扑的jr说武球王的fm射门值给低了吗,至少合理吧
无言以对,确实太渣了,好多好多次机会
引用87楼 @ 发表的:
蒿俊闵这么强,为毛库卡让他替补这么久。。。
一直有伤,,两年没好好比赛了,恢复现在的状态还是靠库卡鼓励,蒿俊闵说库卡一直鼓励他勇敢
引用45楼 @ 发表的:
裁判是赤裸裸的傻比!
新西兰踢的真脏,洋人就这鸟素还有人跪舔,真心搞不懂
蒿俊闵点赞,“新人”很有前途!
裁判很不错了,节奏和尺度都控制的很好,洲际比赛可能比这更。。。你以为都是中超裁判管你怎么判罚上来就是围一圈然后XX,你TM怎么吹的啊。
看不上于大宝的,想想你们以前怎么说蒿俊闵的,好球员只要不受伤,他就是好球员
这支新西兰队就是身体对抗强化版的老式韩国队
等新西兰这批人再长两三岁,再踢中国队的话估计踢一次赢一次
引用90楼 @ 发表的:
郑智上半场除了进球表现好吗?失球比刘建业还多吧
政治有失球是因为后来体能下降了,前场后场进攻抢断都看到他,对于一个老将还算不好?拿刘来比,刘的扫荡做得好?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07楼 @ 发表的:
也许是他之前状态有问题,也许教练就是看人有问题,我看后者可能性更高,你看看鲁能最后几场的人员和赛季初差的哪里去了。
一直有伤,,两年没好好比赛了,恢复现在的状态还是靠库卡鼓励,蒿俊闵说库卡一直鼓励他勇敢
整体配合还是可以的,特别是一些小范围配合,各种后脚跟,只是不知道这些是有意识的还是因为球跑到后面去没办法那种。比起对约旦的那场进步多了。现在要解决的是70min后体能消耗过大之后怎么办的问题,相差太多了。
不过看了一下分组情况,只能听天由命了。
引用112楼 @ 发表的:
看不上于大宝的,想想你们以前怎么说蒿俊闵的,好球员只要不受伤,他就是好球员
于大宝体能是个大短板,蒿俊闵没这个问题
引用108楼 @ 发表的:
武磊一路都是这样踢上来的,踢到现在国家队主力前腰位置,怎么就不行了?最懒惰的,看着吧,武磊还会持续打你这种只看重盘带能力的人的脸的。
哈哈,其实我已经很克制的说武磊了。他要努力了,这么踢成长不了。场上高低是很容易分辨的。
引用83楼 @ 发表的:
现在这踢法不需要张稀哲,于大宝的。更本不可能去带于大宝的
不,我不同意见,从这场比赛来看,面对高强度对手时,球员本身的能力是第一位的,什么战术打法是其次的。在快节奏和高强度对抗时,张稀哲是有快速反应能力的,能第一时间做出最好的选择,这点从这场比赛来看,孙可差一点,于海更差。
引用87楼 @ 发表的:
蒿俊闵这么强,为毛库卡让他替补这么久。。。
一直有伤,,两年没好好比赛了,恢复现在的状态还是靠库卡鼓励,蒿俊闵说库卡一直鼓励他勇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555人参加团购13.00元&117.00元
5647人参加团购185.00元&399.00元
1180人参加团购759.00元&1099.00元
131人参加团购239.00元&399.00元
894人参加团购699.00元&1199.00元
565人参加团购309.00元&899.00元
305人参加团购468.00元&1499.00元
140人参加团购388.00元&899.00元
120人参加团购368.00元&1090.00元
462人参加团购459.00元&799.00元
635人参加团购99.00元&199.00元
968人参加团购375.00元&7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超外援年薪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