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小伙伴是腿的膝盖上方大腿肌肉酸痛周围总肌肉跳的

膝盖(膝关节)疼痛的防治_好大夫在线
膝盖(膝关节)疼痛的防治
全网发布: 11:44:00
发表者:李艳丽
(访问人次:14696)
膝盖(膝关节)疼痛的防治膝盖,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属于铰链关节,它是我们身上少数只能往一个方向运动的关节。膝关节又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正常人的膝关节平均可承重35公斤。承受重量越多,关节软骨磨损的机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伤,膝关节退化较快。根据研究统计,膝盖负重倍数如下:1.躺下来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几乎是0。2.站起来和走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1~2倍。3.上下坡或上下阶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3~4倍 。4.跑步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4倍。5.打球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6倍。6.蹲和跪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8倍。例如:一个体重50kg的人,每上一个台阶,膝盖约要承受200kg的重量。(50*4倍)人的膝关节质有15年的最好状态15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15岁~30岁: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30岁~40岁: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觉察不到。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厚的透明软骨,可以为膝关节缓冲运动带来的冲击。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40岁~50岁: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人体的60%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50岁以上: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损,已经产生。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中老年人膝痛的原因人到中年以后,膝关节的肌腱、韧带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腔的滑液分泌减少,关节骨面长期摩擦形成骨质磨损,关节周围组织由于炎症等原因易发生纤维粘连,所以老年人常会感到膝关节发僵,活动时会发出“咔嗒”的弹响声或摩擦声,在受凉或过度活动时会诱发疼痛、肿胀、关节腔积液,严重的还会使老年人关节畸形,形成残疾。具体来讲,造成中老年人膝痛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慢性滑膜炎:表现为膝关节出现慢性疼痛和肿胀。查体可见滑膜积液、滑膜肥厚。2、髌骨偏移:活动后膝关节酸痛无力,休息后好转,半蹲时疼痛。3、膝关节内游离体:患者腿打软或有关节卡住感,髌下有磨擦音。4、髌前滑囊炎:曾有外伤史,引起髌前疼痛,查体局部有压痛。5、骨关节病:久坐或久蹲后起立、上下楼时,关节疼痛明显,休息后缓解。6、假性:男性患者多,好发于膝关节。发作时肿胀疼痛、皮温高、功能受限。X线片表现半月板、关节软骨面钙化。7、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病变有膝痛症状。原则上讲,凡是出现上述种种情况的膝关节疼痛,都应及时到医院找骨科专科医师确诊、治疗。最简单的判别方法就是让身体告诉你答案。如果你的膝盖会痛,就代表可能是不健康,最好是让医生去检查一下。我们先来看一下膝关节不同部位的疼痛。&&1、 膝盖外侧髂胫带疼。2、 膝盖周围前膝盖疼,又叫髌股关节疼。3、 膝盖上方疼,可能是四头肌腱炎。4、 膝盖骨上方或上胫骨内侧疼,可能是滑囊炎。膝盖酸痛的日常保健:1、 路不要走太久,当膝盖觉得不舒服时就应立即休息。2、 不做大运动量的锻炼,如跑步、跳高、跳远。3、 避免半蹲、全蹲或跪的姿势。如蹲马步。4、不做膝关节的半屈位旋转动作,防止半板损伤。5、 保持理想体重以减轻膝盖的负担。6、 注意膝盖的保暖,可以穿长裤、护膝来保护膝盖。7、 少搬重物,少穿高跟鞋。8、 避免外伤及过度劳动。9、 鞋子的选择很重要。一双合脚的鞋子,不仅可以让你走路舒适,还可以减少运动时膝盖承受的撞击与压力。(1)脚背部分能与鞋子紧密结合,宽窄、长度均合适,能正确保持足弓的弧度。(2)鞋子的重量以轻为宜,鞋底不宜过软,而且要有点厚度。(3)鞋后跟可以高2-3厘米左右,鞋底太平则走路时容易疲倦。(4)鞋底上带有防滑纹。膝盖受伤时,该不该运动?在膝盖已经受伤的情况下,不合理的运动会导致膝盖的二次损伤,久而久之,膝盖的半月板会因磨损而失去保护和缓冲的作用,重者可能走路都会不便。膝关节属于铰链关节,只能前后活动,不能左右活动。在膝关节已经受伤的情况下,首先要注意保护,允许的话可以进行简易的前后运动,促进膝关节的血液循环,但不适宜强烈活动,运动不够容易造成膝关节的僵硬,过度的运动会加速关节的磨损,但运动仍以关节不感到疼痛为度。通过适当的肌肉力量、稳定性训练就能对膝关节起到预防保健作用1、侧躺练习:左侧卧,膝盖微弯,脚后跟并拢。头枕在左臂上,眼睛直视前方。右手持约1至2千克的重物,放在腿外侧。然后腹部绷紧,臀部绷紧,尽量抬高右腿的膝部,抬腿时身体不动,坚持几秒钟,放下。重复练习15次,换腿。2、抬腿练习:站在一个稳固的长凳或台阶后面,右脚踏上(脚后跟不要悬空),并将重量集中于右脚,身体抬高,左脚脚趾接触台阶,坚持1至5秒钟。然后放低左脚,轻叩地面。重复8至10次,换腿。3、架桥练习:平躺于地,膝盖弯屈,双脚分开,与臀部同宽,手臂放在两侧。缓慢抬起髋部,平稳离开地面。然后缓缓放下。重复15次。4、伸腿运动:平躺,膝盖弯屈,脚平放于地。伸出左腿,套入伸缩拉带或毛巾,双手抓住拉带两端。用拉带把腿拉向胸前,再用力将小腿伸直,保持10至30秒,以锻炼小腿肌肉和脚筋。重复该动作3至5次,然后换腿。饮食多吃含有维生素K(如豌豆、椰菜)或服用一些葡萄糖胺补剂,都对膝盖健康有好处。膝关节的瑜伽理疗任何运动,在不合理的方式下进行,都会带来损伤。在运动中,膝关节的承重大,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容易造成劳损和伤害。预防是一个很关键的方面,但对于已经受伤的膝关节,我们应该如何用运动来修复呢?腿部和臀部肌肉力量的不足是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但肌肉过于紧张也会对膝关节造成不良的影响,腿部韧带的拉伸也能帮助膝关节的恢复。因此,在膝关节受损以后的瑜伽练习中,应当以腿部臀部肌肉力量的建构和增强为主。以下几个是对膝后恢复有益的瑜伽体式。幻椅式变体从山式开始,背部靠墙,慢慢的弯曲膝盖至小于90度角,保持膝盖和脚踝垂直于地面,尾骨内收,让整个背部都贴靠在墙上,锻炼腿部肌肉的力量,保持一段时间后伸直膝盖放松。为了锻炼大腿内侧,可以在膝盖之间夹一块瑜伽砖。战士一式变体 面向墙,右脚向前一步,双手扶墙,左脚跟着地。吸气伸展脊柱向上,呼气弯曲右膝,感受左腿后侧的伸展。注意双腿的肌肉要收紧上提,右膝不要超过脚趾。单腿站立平衡 从山式站立开始,把重心移到右脚上,弯曲左膝向后,放在椅子上,身体不要前倾。收臀部向前,感受左大腿前侧的拉伸。注意调整椅子到合适的高度。坐立前屈式从坐立山式开始,弯曲右膝向内,左腿保持伸展并且肌肉收紧,左脚第二脚趾对向膝盖的位置。吸气伸展脊柱向上,呼吸上身缓慢前倾,把意识放在腿部肌肉的收紧和腿部后侧韧带的拉伸上。&束脚式注意背部的伸展,如果背部不能直立就在臀部下方放上瑜伽毯或瑜伽砖。双脚不要过度拉近身体的方向,把意识放在大腿内侧的拉伸上,增强这一部分肌肉的力量。侧卧从右侧卧开始,头枕在右臂上,双腿并拢,双膝弯曲90度。吸气将左腿的膝盖缓慢向上抬起,双脚始终并拢,,直到膝盖分离一掌宽左右,保持几个呼吸,在呼气时缓慢落下。仰卧手拉腿 仰卧,吸气是双手拉动右腿向上,让右大腿和地面呈90度。再次吸气时缓慢伸直右腿的膝盖,感受右大腿后侧的拉伸,保持几个呼吸后下落。&&仰卧,双臂伸展向两侧,弯曲左腿并将左脚放在右膝的外侧。吸气时伸展右腿,呼气时右手拉动左膝向下,感受左侧臀部的拉伸。如何在瑜伽习练中保护好膝关节呢?1.注意热身,尤其是髋关节。 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是人体下肢联接在一起的三个关节,髋关节没有足够活动的话,很多需要髋关节打开的体式中,就会给膝关节施加过度的压力,让膝关节不堪重负。开始的时候,可以旋转髋部、脚踝,练习蝴蝶式和牛面式等等来加强髋关节的拉伸。髋关节打开以后,盘坐等体式也就容易得多了。2.体式的调整和构建从脚的放置开始。 确信你的脚掌能够稳定地接触地面,脚掌的四个角点(前脚掌两侧两点,脚后跟两侧两点)要平稳分布在地面上,均匀用力。力量通过脚掌的球部深入地面,脚趾努力张开、保持能够活动。同时注意脚心通过脚弓向上提起。这样,膝盖两边的韧带力量均匀分布,髌骨能够自由移动,半月板就不容易被过度挤压。3.在膝盖弯曲的体式中保持膝盖和踝关节垂直。 例如在战士式和侧角式中,首先让膝盖位于踝关节的正上方,五趾张开,弯曲膝盖后,髌骨的位置应该和第二个脚趾的方向保持一致。如果有少量的前倾,膝盖也不应该超过脚趾尖。同时注意脚背,不能让脚心往下掉。4.避免膝盖向内过度伸展。 在需要腿部伸直的体式中,膝盖很容易向内过度拉伸。比如在三角式和双腿背部伸展式中,膝盖的位置往往容易向内撇,这个时候膝盖周围的韧带力量就容易不平衡。站立体式中,可以稍微弯曲膝盖,让脚掌均匀用力紧紧贴地。坐立体式中,可以在膝盖窝下方垫上一个小毛巾卷等。5.注意膝盖细微的感受及时调整。 膝盖的韧带和软骨以及半月板都是感觉不很敏锐的地方,如果你感到有疼痛,这个时候,伤害往往已经不可避免。所以应该仔细感受,一旦有一点点地不舒服,赶快调整,避免进一步损伤。如果你从体式中出来感到有疼痛,那么实际上伤害已经造成了。6.通过平衡体式来加强膝盖的防护。 平衡体式中因为身体需要自我调整来找到最佳的位置,这个时候身体的智慧会合理利用膝盖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力量,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尤其是需要膝盖弯曲的站立平衡体式,例如鹰式,效用最好。这种动态的平衡主要通过增强韧带的功能,而不仅仅是肌肉力量,所以还有助于预防将来的损伤。7.积极使用辅助物品。 在坐立盘腿式中,如果膝盖的高度超过胯部,应该在臀部下方垫一块砖或者毛毯,至少让膝盖的高度和胯部平行。英雄坐的时候,也可以在臀部下面垫上垫子。雷电坐如果臀部不能放到脚跟上,可以在大腿和小腿之间放一个卷起来的毛巾。任何需要膝盖深度弯曲的体式中,还有如儿童式和马里奇三式中,都可以先将一个卷起的毛巾卷放在离膝盖窝最近的地方,然后再坐下来,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膝盖的压力,而不至于损伤膝盖。8.注意习练完后的放松。 体式练习完后的放松很重要,它可以很好的帮助肌肉、韧带和骨骼恢复。
发表于: 11:44:00
李艳丽大夫的信息
副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全身各部位急、慢性疼痛、各种骨关节炎;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 ...
李艳丽,女,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河南省抗癌协会康复...
李艳丽的咨询范围:简介/膝关节
膝关节膝关节由、胫骨平台、及其周围滑膜、、、和肌肉等组织共同构成。外侧髁高,限制髌骨脱位。前后交叉韧带对膝关节的稳定起的作用:前交叉韧带限制胫骨过度前移,后交叉韧带限制胫骨过度后移,两者共同限制膝关节的过伸,胫骨的旋转,限制伸膝位侧方活动。 在人类站、走、跑、跳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是由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和稳定作用配合完成的。在站立位时,膝关节的骨面稳定,韧带紧张及伸膝、屈膝肌群随时小范围的调节,使人体保持一定的平衡。行走过程中,膝关节始终未完全伸直,以此减轻震荡,增加灵活度。在上楼梯时,需要膝、屈曲、伸展交替动作,尤其是膝伸肌的作用。在下楼梯时,膝关节伸肌、屈肌起着控制屈髋、屈膝的作用。 &
结构/膝关节
膝关节的解剖图膝关节伸膝装置:、髌骨及髌韧带组成了伸膝装置。
膝关节内侧支持结构:第一层是包裹缝匠肌的深筋膜;第二层胫侧副韧带浅层;第三层是关节囊。膝关节的外侧支持结构:第一层是,第二层是腓侧副韧带,第三层是关节囊。前交叉韧带:上端附着在股骨外髁内侧面的后半部分,下端附着在胫骨髁间区和内侧髁间结节之间,并与内外侧半月板前角相连接。宽约11mm,长约38mm,屈膝时,其前内侧紧张,后外侧松弛。屈膝45度时前交叉韧带松弛度最大。作用:1、限制胫骨过度前移;2、限制膝关节过伸;3、限制胫骨的旋转;4、限制伸膝位的侧向活动。后交叉韧带:上端附着在股骨内髁外侧面的后半部分,下端附着在髁间隆起的槽沟内,部分与外侧半月板手角相连。宽约13mm,长约38mm。屈膝时后部纤维松弛,前部紧张,屈曲30度时,大部分纤维均紧张。作用:1、限制过度后移。2、限制膝过伸;3、限制膝关节旋转活动。运动膝关节的肌肉主要分为两类:伸膝肌和屈膝肌。伸膝肌指的是股四头肌,其四部分肌肉不同程度地负责膝关节的伸直。包括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中间肌。屈膝肌主要包括,。&关节囊内有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可防止胫骨向前和向后移动。在关节腔内,股骨与胫骨相对关节面之间垫有两块,分别称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外侧半月板较小,呈“O”形。半月板外缘厚,与关节囊相连,内缘薄而游离。半月板下面平坦,上面凹陷,分别与胫骨、股骨的关节面相适应,增强了关节的稳固性,还可起缓冲作用。
功能/膝关节
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站、走、跑、跳等多项活动都离不开膝关节的运动。由于膝关节具有特殊的半月板,因此它不仅是一个轴枢关节,而且也带有某些球窝关节的特征,即它不仅有屈曲、伸展运动功能,而且还有一定范围的旋转运动。膝关节的伸展运动由股四头肌牵拉,各部产生合力拉动髌骨向上,通过髌韧带将小腿伸直。膝关节的屈曲运动在很大程度上由、半膜肌、股二头肌、股薄肌和缝匠肌完成。膝关节屈曲运动的正常值为130°。膝关节屈曲、伸展时,伴有所谓的扣锁活动。这种活动不是随意的,而是骨外形结构和关节韧带附着的结果。膝关节在屈曲位时,还可以做内旋、外旋运动。当膝关节屈曲90°时,膝关节的旋转活动度最大。膝关节还有支持身体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依靠膝关节的稳定结构来完成的。稳定结构包括关节囊、韧带和肌腱等组织。位于前部的稳定结构有髌韧带及两侧支持带,这些主要为动力性结构。后部主要包括髂胫束、外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股后侧肌群的肌腱、前后十字韧带、内外侧半月板等。当上述结构功能欠佳时,就会产生膝关节稳定障碍。如侧副韧带损伤可产生内翻或外翻松弛;十字韧带损伤可产生前拉或后推松弛;外侧半月板及前十字韧带损伤时,可产生前外侧旋转不稳。
膝关节相关疾病/膝关节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弹跳运动的人,很容易损伤膝关节。主要症状有滑膜炎、交叉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等等。膝盖经常受到冷刺激的人,容易得慢性膝盖病,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慢性滑膜炎等等,上述这些病在临床上属于顽固性疾病,没有什么特效药,只能采取动手术的治疗方法。例如关节镜等微创手术。而且最讨厌的是,如果复发,还得手术!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如果操作过程不当,例如抽取膝盖积液或者进行膝盖手术时没有进行无菌性操作,可能会引起关节腔内部感染。只能采用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的办法,病人治疗过程比较痛苦。膝关节同时,免疫系统、风湿、类风湿、结核等疾病也会引起膝关节病变。
生长阶段/膝关节
15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15岁~30岁: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30岁~40岁: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觉察不到。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厚的透明软骨,可以为膝关节缓冲运动带来的冲击。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40岁~50岁: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人体的60%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50岁以上: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损,已经产生。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
保健/膝关节
点揉痛点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拇指和食指腹在压痛点处进行点揉,压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及膝后月国窝处。膝后月国窝处可以用食中指点揉。按揉每个痛点时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点揉20次,再由重至轻点揉20次。&点揉穴位保护膝关节点揉膝关节周围的一些特定穴,每个穴点揉1分钟,以酸胀为佳。关节水肿时,点揉穴位疗效较好。&血海穴、:下肢绷紧,膝关节上侧肌肉最高处,内为血海、外为梁丘。刺激此二穴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配合股四头肌锻炼可防止肌肉萎缩。&犊鼻穴、、委中穴: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为犊鼻穴,内侧凹陷处为膝眼穴。委中穴位于月国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阴陵泉穴、阳陵泉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高骨后侧凹陷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高骨稍前凹陷处。&三阴交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上四横指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刺激此二穴可以令下肢有力。&掌揉髌骨以掌心扣按髌骨,在保持足够压力的情况下,使髌骨产生向内向上的轻微运动,在此基础上,带动髌骨做环转运动2—3分钟。此手法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等。&拿捏股四头肌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股四头肌约1—2分钟,以微微酸胀为度。此手法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内的供应。&弹拨膝关节内外侧肌腱用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触摸膝关节后窝内的两侧,可以摸到两侧有两根“大筋”,此即是大小腿主要肌腱穿行时度微处。膝关节病患者多由于膝关节不能充分伸直而引起这些肌腱“挛缩”,久之腿就会无法伸直。用双手四指经常弹拨此两处“大筋”,可以起到舒筋通络的作用,松解挛缩,恢复肌腱原来的长度。这样,渐渐地膝关节就能伸直了。&拿揉小腿肚用手掌轻揉地拿揉小腿肚。每侧各1分钟,以小腿肚微微发热为佳。此手法的作用是松解患者小腿肚痉挛的肌肉,增加小腿后侧肌群的血液供应。&擦膝盖可在膝盖周围涂擦少量或,然后用一只手快速在膝盖周围的皮肤上来回擦动,以关节周围产生热感为佳。能够有效增加血供,改善因血供不良而出现的麻木、僵硬感。&转膝提腿站立,双下肢并拢,膝关节微屈,身向前倾,两手掌分别按在两膝上,膝部左右旋转40次;然后坐下,让两下肢悬空,提起左腿,如踢球状30次,左右轮换。此方法主要是活动关节内部各组织,促进关节内润滑液的分泌和滋润。&最后,以双手手掌按压并吸附住患者的腿部双侧皮肤及皮下组织,做快速的搓动,由大腿向小腿方向操作,以深层组织有热感为宜。
膝关节疼痛的病因/膝关节
1.&脂肪垫劳损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外伤或者是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并发生炎症,与髌韧带发生粘连,从而使膝关节活动受限.这种损伤多发生于经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运动较频繁的30岁以上人群.患者会觉得膝关节疼痛,完全伸直时疼痛加重,但关节活动并不受到限制.劳累后症状明显.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配合理疗及口服药物.2.&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微屈时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如果此时突然受到外力导致外翻或内翻,则有可能引起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临床上内侧副韧带损伤占绝大多数.以这种损伤为例,患者会有明确的外伤史,膝关节内侧疼痛、压痛,小腿被动外展时疼痛加剧,膝内侧有肿胀,几天后会出现瘀斑.膝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3.&不良走路习惯,例如经常穿着不合脚的鞋或穿着拖鞋、高跟鞋长距离行走,会使膝关节长时间处于非正常的受力状态,造成膝关节慢性损伤,引起疼痛.4.&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是运动员的一种常见损伤,在下肢负重,足部固定,膝关节微屈时,如果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排球运动中,队员在防守时突然转身鱼跃救球的动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膝部撕裂感,随即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走路跛行.关节表现出肿胀和滑落感,并且在关节活动时有弹响.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决定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5.&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膝关节滑膜是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之一.滑膜细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关节软骨面的滑润,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滑膜,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如不及时消除,则很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影响正常活动.患者会感觉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滑膜有摩擦发涩的声响.疼痛最明显的特点是当膝关节主动极度伸直时,特别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运动时,髌骨下部疼痛会加剧,被动极度屈曲时疼痛也明显加重.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
膝关节运动/膝关节
方法一膝关节运动包括伸、屈及内、外旋转和扣锁运动。
1.膝关节伸展运动&最大伸展为0,它是关节最稳定的体位。膝关节主动活动为0~&140,被动活动可达50~&1600。步行运动的运动范围周期中,膝关节没有完全的伸展过程,最大需要屈曲约70。
2.膝关节的旋转运动&是以股骨为基准的胫骨内、外旋转运动。膝关节做最大伸展活动时,胫骨不能做内、外旋转运动。胫骨做内、外旋转运动的角度依膝关节屈曲角度之不同而异,当膝关节屈曲900时,胫骨主动内旋为30&o,外旋为40&o;胫骨被动活动时,内、外旋转运动的角度可增加5&o-10&o。
3.扣锁运动&是在膝关节伸展至最后20&o,股骨发生内旋,每伸直1。约有0.&5&o股骨内旋。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这一旋转活动也最终完成。将膝关节紧紧地扣锁在最稳定的0&o体位,如同旋紧的螺丝钉,故被称为扣锁运动。方法二1、防止做大运动量的锻炼少上下楼梯、少进足、少登山、少久站、少抱小孩、少提重物避免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加重病情。
2、仰卧屈膝屈髋做蹬自行车样动作每天2-3次每次50下。
3、坚持做股四头肌主动收缩每天4-5次每次10-20下。
①股四头肌非负重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尽量伸直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尽量背伸缓慢抬起整个下肢大约15CM保持5秒钟再保持同样姿势缓慢直腿放下。
②股四头肌负重直腿抬高训练一般使用2.5KG的沙袋或建筑用的砖块绑住挂在踝关节上方膝关节尽量伸直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尽量背伸缓慢抬起整个下肢砖块或沙袋离地就可以了保持5秒钟再保持同样姿势缓慢直腿放下重复。
4、切忌做膝关节的半屈旋转动作防止半月板损伤。
5、负重做下蹲和起立运动连续20-30下每天2次。膝关节骨质增生的锻炼还需要持之以恒以上介绍的治疗方式对各种运动是没有阻碍作用的可同时迚行效果颇佳但切记治治停停需要坚持丌懈完成完整的治疗疗程。
膝关节保健/膝关节
膝关节是人体各种活动中负荷较大的关节之一,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坐、卧、跑、跳等活动都离不了它,所以受损伤的机会也较多。如果平素能够做一些膝部的保健运动,使其气血流畅,筋脉疏通,便可以达到健身强膝,防病治病的目的。& 1、揉膝:取坐位,小腿屈伸均可,将两手搓热,分别放在两膝关节处,用手按揉,左、右各30次,以膝部感觉微热为佳。然后用两手的大拇指或食指按揉阳陵泉(位于小腿腓骨小头前下方约l寸处),左、右各按揉10~15次。
2、抱膝贴胸:直立位或仰卧位,全身放松。抬起右腿,屈膝,然后双手抱膝,用力使膝关节最大限度地贴近胸部,稍停,松开双手,右腿恢复成原来状态。接着再抬左腿,动作与右腿相同,各做10~15次。
3、扭膝旋转:两腿并拢,屈膝半蹲,两手扶膝,轻轻转动膝部,可以先从左至右转动,再从右至左转动,各自转动或交替转动10~15次。注意动作要轻而缓慢,不可过快、过猛。
4、屈膝下蹲: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扶膝,缓缓下蹲。下蹲时,臀部要尽量贴紧小腿,稍停片刻,冉缓缓起立,如此做5~10次,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增加腿部力量。
5、踏车:仰卧床上,两臂向上伸半圈,如握车把状,再将两腿上抬至一定高度,轮流屈伸,模仿踏自行车的运动姿势,连做30秒后,稍停片刻,再继续操作,可做3~5次。注意动作要轻快,不要使猛力,屈伸的幅度可由小到大,量力而行。
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术评估
1977年,NIH开始启动一种机制度————对流行的医疗新技术进行评估。该评估可能对卫生政策有所影响(比如,某一治疗是否为保险所覆盖等)。这一机制后来很快被许多西方国家效仿。迄今为止,NIH公布了大约75个这样的评估报告。最近的一次评估是关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报告发表在2004年第6期JBJS上。现就报告的结论简述如下(有兴趣者请找原文一读)。
TKR的适应症
(1)主要用于骨性;
(2)其他适应症包括、青少年类性关节炎、和其他类型的关节炎症。
(1)缓解;
(2)改善功能。
拟行TKR的患者应有
(1)关节损坏的放射学证据;
(2)持续性的中度至重度疼痛且经相当时间的非手术治疗无缓解;
(3)临床显示关节功能明确受限,且因此影响生活质量。
TKR患者年龄问题
(1)过去认为60-75岁最适合行TKR;
(2)现在这一年龄范围在扩大。但应注意,高龄病人常合并有更多的其他系统;低龄患者又因活动能力强会增加假体的机械失败;
(3)在55岁以下的患者,应考虑截骨、单髁置换等其他治疗方法。
TKR的绝对禁忌症
(1)局部或全身;
(2)合并其他疾病,从而增加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或死亡的危险。
相对禁忌症:
(1)肥胖:实际上并非禁忌症,但会增加伤口延迟愈合、围手术期感染的危险
(2)严重的外周血管疾病和某些神经功能损害。
(1)围手术期的死亡率为0.5%;
(2)无论从短还是长远看,在90%的患者,TKR能快速而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5%的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
(3)手术效果不明显者,究竟源于何种原因,至今不明。
TKR的并发症
(1)切口愈合问题
(2)表浅或深部感染
(3)深静脉栓塞和
(5)心肌梗死
(6)髌骨和/或伸膝装置断裂
(7)关节不稳、僵硬和/或力线不正
(8)神经、血管损伤。
并发症的发生因素
(1)切口与深部感染因素:关节炎、、肥胖、使用糖皮质激素。
(2)TKR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手术技术,有研究表明手术医生和的年手术例数与并发症发生率成反比。
假体失败问题
(1)发生率:10年时为10%、20年时为20%,相当于每年递增1%。
(2)假体早期失败的原因:患者小于55岁、人、骨性关节炎、肥胖、合并其他疾病。
(1)医生的年手术量
(2)手术技术方面
(3)假体的选择
(1)假体安放的力线正确至关重要
(2)旋转平台、保留后交叉韧带的设计有理论上的好处,但在TKR对手术的成功和假体的存留时间尚未显出优势。
有助于改善手术期处理
(1)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2)积极的术后止痛处理
(3)围手术期的患者健康评估及相关疾病治疗
(4)患者教育
尚不明确手术期处理
(1)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肺栓塞
(2)各种围手术期康复训练
(3)自体输血、引流血回输等
翻修TKR的指证
(1)髌骨骨折或脱位
(2)假体不稳或无菌松动
(4)假体周围骨折
(5)TKR后无原因疼痛(是否列为适应症有争议)
翻修TKR禁忌症
(1)持续感染
(2)股四头肌或伸膝装置功能高度受限
(3)皮肤覆盖差
(4)血供不良
(5)骨骼质量差
翻修TKR的预后
(1)不如初次TKR
(2)无菌松动者优于感染者
(1)切除性关节成形术
(2)关节融合术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固体力学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高技术通讯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华骨科杂志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7次
参与编辑人数:14位
最近更新时间: 01:33:02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膝盖上面大腿肌肉酸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