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的海安一周天气预报情况情况是每天的实际情况吗?

天气预报的温度跟实际温度相差怎么会这么大?
天气预报的温度跟实际温度相差怎么会这么大?我每天都在看天气预报,例子 报的是31度,但是实际温度38度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影响温度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天空云量、空气质量.等.预报是根据大系统预测的,所以,也就是大致情况而已.你说的38度,是在哪儿测量的?气象部门所说的问题,是距地面1.5米高度的百叶窗温度.它和太阳直射下的路面温度、树荫下温度.是不同的. 再问: 我在南京化工厂里上班`所以特别是夏天我们会2小时一检查`库房里\室外\室内等温度`确实很热. 工人们也经常说天气预报不准确。。。我们1个月里高温费是200元`但是我们这里白天最高实际温度39~41度`工人们还是在室外工作..哎` 再答: 中国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已经很高了。全世界任何国家都做不到绝对准确。 和百叶窗温度相比,你说的“库房里\室外\室内等温度”肯定会高出很多。北京最近气温常在33-37度左右,但观象台观测到的温度明显高一些(35- 39度),而长安街的地面温度能超过50度(温室效应加地面反射)! 工人们肯定很辛苦,只能通过降温设备(空调)和冷饮帮他们降温了。多喝水,是第一位的,否则发生中暑很麻烦,尤其是中暑+抢救不及时,会出人命的!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天气预报的温度跟实际温度相差怎么会这么大?》相关的作业问题
  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感觉到的环境温度高低,主要考虑风、湿度、日照、衣服颜色对百叶箱所测气温的修正,如果体感温度高于气温,表明上述各项因子共同对人体起到加温的作用,反之为降温的作用.  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仅仅代表空气的冷暖程度,并不能完全表示出人体对环境的冷暖感受,但气温高低可以作为人体冷暖感受的一个参数,这也正是空气温度
天气预报的温度是在特定的观测条件下得出的,主要是指室外通风离地一米五的百叶箱中的温度.如果是夏季直射温度和百叶箱中的温度差10度左右.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当然,不同地方的最高、最低温度也会因天气情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人工气象观测中,为了避免太阳的直接辐射,测量温度的温度表和传感器放置在百叶箱中.百叶箱的门朝北开,是
误差太大可能校正不了,要换温控器和温度传感器北京优玛科学仪器
那是根据接下来的时间来确定的,比如你看的是晚上的天气预报,是气象台20点的数据,20点之后晚上出现最低温度,然后第二天白天才是最高温度.如果早上听天气预报,最先出现的肯定是中午的一天的最高温度
在不缺水的情况下基本上是了,因为缺水后传感器是感应不到实际温度的,还还是看车车是哪个方向来的,英美德实际温度都要高一些了,基本热车都在100°C以上.
气温: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 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 ).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中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摄氏度.一般一天观测4次(02、08、14、20四个时次),部分测站根据实际情况,一天观测3次(08、14、
你可能看的是第一天晚八点到第二天晚八点的天气预报
1月1日多云到阴天,气温13-20℃东北风2-3级,空气相对湿度为50%-80%1月2日阴天转雨,气温12~16℃;1月3日1月4日阴天转多云,气温2~11℃1月5日多云到阴天,气温15-22℃;偏东风1~2级,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1月6日阴天有小雨,气温11~15℃;偏东风1~2级,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
缅甸仰光23-38上海9-19 再答: 现在语音听不到
气象部门在许多地点都有数据采集站,采集该点的各项数据.温度应该是在距地面1.5米的通风箱内且无阳光直射的空气温度
风力,如"F"是四级.再加一横是六级····横越多风力越大!
你测得应该是地面温度,而非气温.地面温度有50多度是挺正常的.华氏度可不止55度.如果气温55度的话,会死很多人的.前段时间印度高温最高才46度多,就死了100多人了.
最低温度是指明天凌晨的最低温度.
天气预报的温度是指在离地面1.5米的百叶箱内的空气温度.百叶箱附近的地面必须为泥地,上面要求种草,并且面积要大约10平方米.
峨眉山顶比山脚的温泉约低13度,不过你不必担心,现在天气不会太冷,带一件外套已足够.另外现在是旅游旺季,峨眉山的住宿很贵,建议你去之前,先在嘻嘻团,团购好一切再去.
天气预报36℃,实测温度45℃……近期高温席卷了半个中国,不少地区的居民质疑天气预报所报温度“偏低”,甚至做“烧烤”实验展现炎热程度.有关气象专家承认,气温预报确实低于城市居民体感温度,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是传统意义上的天气预报已经不能跟上城市扩张步伐和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未来亟待推出更精细化的预报.  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香港(中国):+852-
境外:+86-21-
&&丽江大理的雨季不是过了么?但是查天气预报未来15天内都有雨!实际情况是这样么?
已解决问题:3895590
人贡献宝贵经验
丽江大理的雨季不是过了么?但是查天气预报未来15天内都有雨!实际情况是这样么?
全部回答(5)
按赞同数排序
你好,过完10月,的雨季才算是真正过完了,天气预报未来15天内都有雨,这也是正常的,但是天气预报也往往不准的哦,就算有雨也不会有下一整天的情况,放心出行吧。如有还不明白可加群一起交流探讨哦。
你好,不是,因为是高原,云多,所以天气预报不太准确,现在,早晚在10度,中午在18度,带秋天衣服就可以了,望采纳!
您好亲,天气这个东西谁也说不准哦最近天气还是不错的
您好,受高原气候的影响,天气预报都不会太准确,这二天都是多云有阵雨,基本上不影响出行,当然如果要做摄影类的创作,就要受到影响,基本是看不到星星和雪山的,日出日落也很少看见。望采纳。
雨季已经过去了,没有那么多的雨
你可能想知道
特价门票?140
丽江Lijiang
特价门票?48
特价门票?48
喀纳斯、拉萨、丽江等地专家
丽江、云南专家
丽江、巴厘岛专家
丽江大理的雨季不是过了么?但是查天气预报未来15天内都有雨!实际情况是这样么?
我们找到了一个相同的答案,不能重复回答哦。
和问题无关、信息错误的回答会被隐藏。
这条回答是否对问题没有帮助?
丽江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丽江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丽江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丽江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云南旅游攻略导航:丽江移动端旅游快速入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l rights reserved.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手机天气预报软件靠谱吗?气象局:不是授权发布
 作者:曲彤
 编辑:曲璐琳
  天津北方网讯:“出门前,点开手机看看天气”智能手机推出的天气查询系统让市民感到方便,却也存在一些疑惑,比如手机中名目繁多的天气客户端软件,哪款更靠谱?这些天气指数数据都是真实的吗?昨日,有市民反应,他手机中有两款天气查询软件,不仅预报的数值不一样,偶尔在雾霾天气时其显示空气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官方发布的数据,这让他总感觉“心慌慌”的。天津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表示,手机中天气查询系统或软件都不是天津气象部门发布的官方软件,软件中显示的天津天气预报也没有通过气象部门审核,可信度有待商榷。
  昨天下午15时,记者打开手机中雅虎天气、墨迹天气、即时预报等客户端进行对比发现,三个客户端发布天气预报都不尽相同。不仅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预报有偏差,还有一个天气预报客户端中显示当前户外是西风1级。记者在手机应用中搜索“天气预报”后,屏幕上显示上百个查询天气预报的手机软件。一些天气预报等客户端在说明中表示是导入气象部门的数据。记者对比发现,这些天气客户端不仅显示湿度、风向、风力、降水概率等气象数据,也含有空气污染、阴历日期及外出指数、洗车指数等各种生活指导数据。
  天津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表示,手机中天气预报软件都不是官方软件,其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也没有通过气象部门审核,可信度有待商榷。
  目前,天津市气象局推出了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天津公众气象服务网,市民可添加关注市气象局的官方微博、微信,气象部门随时会更新发布天津的气象信息。市民也可拨打12121天气预报语音电话或定制气象部门短信,同样可了解气象部门官方发布的气象信息。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天气预报的气温是怎么计算的?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天气预报的气温是怎么计算的?
天气预报气温跟直接用温度计量出来的气温不是一个东西吧?我记得以前在哪里看到过测量方法,好像跟统计有关,但是具体忘记了,有木有人给科普一下..ps.提问完全是因为 用温度计量的话西安有四五十度,但预报天气只在三十度左右,,究竟谁错了...
+ 加入我的果篮
旅游管理学士,气象爱好者
"一个普通人要确定第二天的温度,可能需要搜集预报温度,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指数,还得要一点天气预报员的专业计算知识。"
你是否觉得在高温天气下,预报温度往往低于实际感受?你的感觉是对的,因为预报温度的基础来源于一只木箱,一只装有温度测试仪的距地面1.5米的通风百叶箱。  “天气预报是一道数学题+语文题。”广东省气象台前高级工程师李开乐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在他的描述中,天气预报员的工作和医生差不多。每天,当值预报员都要组织两三次会商,其间,数十张图表如病人的X光片般,挂在墙上或显示在电子屏幕上,经受预报员们的反复对比与激烈讨论。  图上,显示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整个亚洲地区的天气系统演变,高压、低压在什么部位,吹的什么风,风的变化过程等。这些信息,来自于一个全球气象数据交换共享系统。全球所有城市的天气预报,都基于这一系统。  开头提到的那只箱子,就与这个系统直接相关。中国各城市测算当地的实际温度,都以百叶箱里温度计的测量结果为准。广东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首席专家何夏江说,这套共享系统的前提是数据采集标准统一,百叶箱,无论是哪个国家哪座城市,都设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内(1.25~2.00米,国内为1.5米),没有直晒,草坪地面,空旷、通风的位置。  “如果不按同一标准选址”,何夏江说,由于环境不同、地面质地不同,温度也会不同,各个国家的气象数据就会失去参照、共享的意义。比如,8月5日这天,百叶箱测到的广州实际最高气温为37.1℃,而同期地表温度则达到51.8℃。  这也部分解释了气象部门提供的气温为什么比城区居民实际感受到的温度要低,为什么水泥地上的鸡蛋会熟,为什么水银温度计会爆。  此外,随着城市楼房越建越高,河流越来越少,二氧化碳排量、空调等热气排量越来越大,城区内也开始越变越热,与郊区的温差越来越明显。这一现象有个学术名,叫“热岛效应”,设置于热岛之外的百叶箱,测量到的温度,自然比城区内实际气温要低。  为什么不将这只箱子迁入城里?  还是老问题,全球气象数据共享系统,需要一个全球统一的信息采集标准。在世界气象史中,百叶箱因经济因素或箱子质地问题,发生过几次变更,但每一次,“都不可避免地基于科学”。  并且,百叶箱里的温度计,只能决定当地实际的气温,在气温预报中,它只是预报员们参照的数据之一,那些像病人X光片般,悬挂于墙上或电子屏幕里的数据和线条,都是最终确定次日天气预报中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具体数字的依据。  “每天天气预报里的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都不是运算的直接结果,而是值班预报员们讨论出来的。”李开乐说,尽管计算机会运算出一个参考数值,但谁也不会直接引用,还要综合参照自己的从业经验、历史同期气象情况、各种数据信息等。“否则,每天两三次的会商也就没有必要了”。  而在气象科学上,预报温度与体感温度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解释说,人们所感知的温度被称为体感温度,由四方面因素具体影响。简单地说,体感温度等于气温、太阳辐射作用、湿度这三因素之和再减去风速的修正作用。  “预报温度只是体感温度的重要参考依据”,杨贵名认为,这是普通人觉得预报温度与体感温度有较大差异的原因。  李开乐告诉本报记者,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温度,预报中是不会出现的,那些“创历史新高”的新纪录,都是实际气温;预报的数字,也不会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因为,“天气预报从来都不是一道纯粹的数学题”。这也是气温预报常常比实际温度低的原因之一。  以此来看,我们要确定第二天的温度,不只需要搜集预报温度,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指数,可能还需要一点天气预报员的专业知识,做一次计算和家庭会商,以决定明天穿什么厚度的衣服出门。来源:
气象学博士生,传统武术爱好者
天气预报的温度一般是2米温度,相对应的观测气温大概是气象站百叶窗的温度,需要避光、通风,附近没有冷热源等条件。如果是在太阳底下晒或者是相对封闭的房间里测得的温度是不能对应预报气温的。现在的预报温度一般是模式输出结果,根据前一天观测气温、热量输送、太阳辐射增温和地面辐射减温等参数计算出来的,反映的是几十上百公里范围内的平均状况。城市里由于热岛效应会相对热一些,暴露在阳光下的房屋会热一些。另外,西安最热的时候气温也不会超过40度吧,不知道lz这“四五十度”是在哪儿测的?要是在太阳底下晒的或者是在暴晒的水泥路面上方测的就不奇怪了
用有限元,牛顿方程什么的算吧。。。。。
想问的是气象台观测到的用于预报的原始气温呢,还是指预报结果的气温?如果是前者,那么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我国的气象观测数据中,气温一项是由放置于1.5米高的通风百叶箱中的测量温度得到的。由于观测地点多在市郊,一般为通风良好的草坪地面组成,加上百叶箱的阴凉遮挡,里面的温度比市民在市区太阳下拿温度计实测的温度要低的多。至于为什么要这样 = = 个人认为是有统一规范后,测量出的温度更便于收集数据,排除阳光照射和其他因素影响,以便做出统一规范的数据集,进而做出最为准确的预测。另外气象站读取数据,也分人工读温度计手抄数据,以及自动站仪器自动上传数据两种。前一种当然会出现人眼的读数误差,但是会有数据订正的过程,主要是针对仪器本身的收缩等性质综合进行的,一般在观测温度值上加减0.1℃,根据具体仪器型号、使用年份和台站相关规定而变化,一般就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分段函数。自动站上传数据会更加准确,当然如果遇到网络问题或者仪器故障,就会有很异常的数据出现,影响数据处理。大部分都实现自动化了,还有不少基层站点保持人工和自动都用,或者只有人工的情况。如果是后者,如何预报得到气温就复杂的多了。现在台站做预报,绝大多数还是会使用数值模式进行计算,简单说就是科学家研究物理机制或者是统计大量数据平均得到的情况,综合编程,让电脑进行计算,最后绘图,发布预报。最常用的,也是我们在学的,就是WRF和MICAPS了吧。光电脑计算是不够的,总是有“不测风云”嘛,所以还是会有人脑智慧闪光的时刻,即天气会商。北京时间每天早晨8时,世界时0时,会有中央气象台主持,各省级单位参加的天气会商,大家会讨论某地究竟会是什么天气,此时就需要雄辩的口才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说得让人信服啦。嗯另外关于为什么气温数据总是比市区太阳下实测的温度低的情况 - -# 其实气象台站会有一项地面温度和草面温度的。地面温度为温度计在无遮挡的太阳暴晒下的沙土表面(准确说是半掩埋半露出)下测得的温度,有太阳加热和地面保温,温度自然高得多。在台站实习的时候,初夏而不是盛夏的南京,下午14时的温度常常飚到40多度,是比较正常的。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15天天气预报是怎么报出来的?准吗?_天气预报_新浪网
15天天气预报是怎么报出来的?准吗?
  中国天气网讯 1月22日-23日,预计武汉最低气温-12℃;南京最低气温-14℃;扬州-12℃…… 这么冷?!
  这些预报哪来的?中国天气网!靠谱吗?确实来自中国天气网的8-15天天气预报。
  但是,请注意,长期预报下方还有提示:8-15天预报,是集合多家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客观预报产品加工而成,未经预报员主观订正,反映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供公众参考,欲知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需随时关注短期天气预报和最新预报信息更新。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加工而成?未经预报员主观订正?好专业的表述,看不太懂!
  所谓模式天气预报,简单来说,就是设计好一套庞大的计算天气预报的程序,输入当前已知的天气现象,它就可以计算出未来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状况。数值天气预报是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的基础。
  天气的变化是地球周围大气运动变化的结果。物理学中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可用于分析大气的运动变化,而这些定律可以用数学语言写成数学方程。然后,人们利用大型计算机对这些数学方程求解,就预报出某一地区未来的气压、温度、风向、风速以及降水量等……
  目前任何一种预测模式都不能完全真实地模拟大气演变,只能是近似,因此必然存在误差。而且误差会产生累加,预报时间越长,误差就会越大。
  正因为如此,数值预报才需要人工订正。中国天气网发布的7天预报,是各级气象预报员根据模式预报的结果,结合当前观测数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地形、个人预报经验等进行二次订正后,再对外发布。
  中国天气网的8-15天天气预报,则是集合多家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加工而成,更直白地说,就是计算机算出来的。长期预报没有经过预报员的主观订正,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既然7天预报有人工订正?后期也可以订正嘛!其实,没那么简单。7天内的天气预报订正,基于地面人工观测、高空探测、雷达卫星、海洋浮标站等多种观测手段得到的当前天气状况的数据,模式的初始场更加接近实际情况,模拟的大气变化特征更可信和可靠。而时间更长的预报,大部分数据完全依靠模式计算产生,可信度逐渐降低,人工订正的意义不大。
  随着时间的临近,各家模式将不断加入最新的观测资计算未来的天气状况,产生的预报结论也会不断进行调整,进而得到更准确、更确定的预报结果。
  1月13日18时预报
  1月14日11时30分预报。时间越临近,计算出的结果越准确。
  尽管8—15天预报存在不确定性,但也反映了未来的天气趋势,对公众具有参考性。公众和有关行业可以根据长期预报了解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发展和变化,比如在某个时间段会出现一次降温或降水的过程,从而更合理的安排生活、生产等各方面。
  最后,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如果想得到更准确的天气预报,关注短期预报,较长期天气预报请参考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际情况 英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