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老人环岛骑行视频每天骑行十公里是为了什么

新闻热线:024-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6旬老人6年骑行10万公里 编48万字骑行日志
http://www.syd.com.cn   来源:
  《明天我将远行》,这是东北知青野游车队队长陈献琦为自己6年骑行日志汇编成书所起的名字。6年来,他已经骑行了10万公里,3次到达漠河;骑行川藏、滇藏、青藏3条线路到达拉萨;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5座&&
  上周六,陈献琦将累积了48万字的骑行日志汇编成书,几百名骑友赶来祝贺。来自铁岭的老两口说,他们凌晨4点就出发了,连续骑行了五六个小时,就为了看看心中的偶像。一些校园骑行队也自发地赶了过来。沈阳化工大学的骑友说,沙柳(陈献琦网名)发布在博客上的骑行日志,他们几乎每天都看,深深被老先生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折服。
  沙柳今年66岁,正式骑行是从60岁退休才开始的。他带领一批老知青边骑行边宣传环保,将&绿色出行爱护环境&的理念传播一路,被誉为民间环保大使。《明天我将远行》是一份骑行宝典,告知骑友在长途骑行中的注意事项;也是一份旅游攻略,描述了壮观美丽的中蒙、中俄、中朝等边境风景;更是一份人生哲理,写尽他对骑行的痴恋以及骑行中丰富的人生体验。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谷丽红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沈阳网官方微信(sydcomcn)
相关新闻:
常年法律顾问:辽宁百涛律师事务所 贾煜律师
新闻监督举报电话:(024)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沈阳网技术中心制作 本站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110014)
广告咨询热线:96009-6 新闻热线:(024)
网络举报电话:83
公共服务机构: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辽)字第18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610474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77岁老人10年骑行达6万多公里 80岁之前还将远行
十堰晚报章新俊
“80岁之前,在身体允许的前提下,我要再骑一次长途。”77岁的赵忠民退休前在东风公司上班,喜欢骑单车出游。10多年时间里,他骑着单车先后到过新疆、黑龙江、上海等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整个行程达6万多公里。骑行十年,收获晚年幸福生活“80岁之前,在身体允许的前提下,我要再骑一次长途。”77岁的赵忠民退休前在东风公司上班,喜欢骑单车出游。10多年时间里,他骑着单车先后到过新疆、黑龙江、上海等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整个行程达6万多公里。眷恋故土,重回家乡西安和几年前记者初次见到赵忠民不同的是,他的头上多了不少白发,但身体依旧非常硬朗。从珠海回到十堰的10多天时间里,他在恶补骑行,“在那边照顾孙女,又没带自行车,但我的运动量没有减少,每天坚持跑步。”赵忠民1995年从东风公司退休。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一直坚持早起爬山看风景,“城区附近的很多山都留下过我的足迹。几年过去了,感觉老爬那几座山也没有什么意思,后来在朋友李华生的带动下,开始骑行。”每一次成功远行对他来说,都像是一次华丽的转身,不断超越着自己。就这样,他非常爱好这项运动,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2005年4月初次远行,他选择了西安。他老家是西安的,当时支援二汽建设时由长春一汽来到十堰,工作之后也回过西安,但他更希望能够自己骑单车回趟老家。4月,沿着预计好的路线出发了,他们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美景,同时也感受到骑车出行的艰辛,途经秦岭遇到鹅毛般的大雪,到商洛时又遇到沙尘暴……即便遇到了困难,他心里也特别高兴。5天后,抵达西安,回到老家。赵忠民心里非常满足,不仅是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成功的远行,更是因为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后来,他们准备去革命圣地延安看看,因天气原因,计划被迫中断。当时他已经68岁了,但他觉得可以去更远更多的地方。迎接挑战,骑行去新疆对于喜欢骑行的人来说,越是环境恶劣的地方,越是有挑战性,新疆多变的气候环境对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挑战性极强,可新疆的神秘和美丽更像是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他。“那时一想到如果能去新疆走走,就血液澎湃。”赵忠民说。2007年6月,他们沿着十堰、西安、兰州等地向新疆挺进,60多位骑行爱好者为其壮行。考虑到路途遥远,他们在西安买了50多个烧饼在路上吃。一路上,经过荒芜的沙漠,皑皑的雪山……艰难可想而之,在甘肃玉门关时,遇到一大片沙漠无人区,在沙漠中他感觉人在自然面前很无能为力,但逾越之后,觉得非常值得。当他们终于抵达新疆伊犁时,似乎忘记所有的疲惫和苦楚。面对困难,队友说的“能耐万里骑行苦,方享神州漫游乐”,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为了能沿途欣赏到更多原生态人文景观,他们绕路去了多个地方,往返路程达到8000多公里,历时3个月,平均每天大约骑100公里,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但他感觉不虚此行。从新疆回来之后,他们又骑车去了上海。披星戴月,向中国“北极”进发日,为迎接当年8月8日的奥运会,他们决定再次出趟远门,去往中国“北极”——漠河县。他们风雨兼程,经历了2个多月的跋山涉水,到达东北,看到东北的黑土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7月28日,他们抵达北极,终于看到了北极村美丽的风光。在北极村逗留了两天后,他们就前往内蒙古。旅行途中,他遇到德国人,听说赵忠民是从湖北一路骑自行车过来,德国朋友激动地和他合影,并称赞他真了不起。到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赵忠民真正体会到书上描写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样美丽的草原全景画卷。此情此景,只有用享受的心情去品味人间万物,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精彩。看到这样的场景,他的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感受到大自然的可贵,更热爱骑自行车出游了。每到一处,他总会不遗余力地宣传环保,让更多人主动保护环境。乐在其中,80岁之前还将远行10年前,赵忠民迷上了骑单车远行。这10多年的旅途中,他不仅有物质上的艰辛,有时候更要饱受寂寞的折磨,但他一直坚持着。“坐骑”也由最初的300元,换成2000多元的,现在骑了辆10000多元的旅行车。自从喜欢上骑单车,他几乎也没有坐车了,他说他喜欢骑单车时的感觉——累并快乐着。能够真正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看看沿途的风景,愉悦心身,对他来说也是一件惬意和美好的事!赵忠民喜欢骑行,但他从来不参加比赛。他觉得在行程中,重要的是享受出行的过程,沿路停停走走,很有意思。每次出行,遇到的人都会对他投来赞许的目光,这也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尽管77岁了,但赵忠民依旧精神矍铄,身体结实,“这都与我骑单车出游有关系,我爱单车游,我已经坚持了10年多时间,还要一直坚持下去,这是我近年来寻找快乐的一种方式。”“80岁之前,在身体允许的前提下,我要再骑一次长途。” 赵忠民说。(记者 章新俊 实习生 陈娇)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mimixiang]
热门搜索: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每天跑10公里 连续6年跑马拉松 72岁“运动爷爷”还骑行去南京
作者:余佳
  胡国强在马拉松比赛中。  新仓巷社区的胡国强老人,今年72岁,参加过6届半程马拉松,每天跑步10公里,还买了自行跑车骑行去南京、金牛湖等周边玩乐。他最引以为豪的是,从来没生病去过医院。  每天跑10公里  连续6年参加半程马拉松  昨天,记者敲门时,里面就传出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来啦!”  胡国强老人是2010年开始参加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的,如今已连续参加了6届,成绩保持在2小时10分钟左右。“第一次跑马拉松有点紧张,其实这样容易造成身体不适,第二次跑心理素质就好多了,无所谓别人跑多快,保持自己的速度,我又不是来和世界冠军抢名次的,我是体验马拉松氛围的。”  如今,胡老每天跑步10公里,路线是从通扬桥到跃进桥两个来回,在运河边的绿化风光带里跑。“跑步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耐力、心情舒畅,这是我一直跑下去的原因。”胡老介绍,他年轻时就喜欢跑步,这么多年一直没断过,但是每天10公里是从2010年开始的。  买了辆自行跑车  骑行去高邮、南京游玩  记者在胡老家客厅里看见一辆银色自行跑车,以为是胡老孙子骑的,胡老却说,“这是我自己的车子哟!”这辆自行跑车是羊角龙头,配有变速器,十分时尚,一点都看不出是位72岁老人的“玩具”。  “这辆车买了2600块,只有长途才会骑这辆车出门,平时舍不得骑,因为太容易遭贼惦记。”胡老从影集里取出一张张他和友人结伴骑行出游的照片,记者看到,无数的黑头发中,只有他一人是白发苍苍,可能就是因为他常和年轻人在一起,所以才能保持年轻的心态。  “从扬州骑车去江都,要经过四座大桥,每座桥都要一把力气,如果选不对路,虽然是到同一个目的地,但是骑行的感觉是完全两样的。”骑着爱车去过南京、江都,去过金牛湖、玩过高邮湖的胡老,俨然一副骑行高手的模样,指导着新加入的年轻人。  一辈子没进过医院  要走出家门,知足常乐“跑步、骑行,都是自己的爱好,做这些事情,我身心舒畅。”胡老表示,自己活了72岁,从来还没因为生病去过医院。他不喜欢看电视,也从不赌博,“早上出门去跑步,中午睡个午觉,下午去社区活动室打牌下棋,和老邻居谈谈话,这就是我每天的生活。”  胡国强说,现在很多老人有孤独症,就是和外界的联系少了,引起心理失衡。退休之后必须走出家门,获取外界的信息交流,从正常的角度思考问题,才不会引起心理失衡。“生活要知足常乐,一些不必要的念头想都不要想,简单才会快乐。” 通讯员 许秀琴 记者 余佳
(责任编辑: HN666)
02/19 03:2602/18 18:3902/18 00:2602/03 08:1102/01 12:0101/25 05:2401/18 08:3501/16 16:32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退休老人每天骑行10公里喂流浪狗,他说的那句话感动了我!退休老人每天骑行10公里喂流浪狗,他说的那句话感动了我!草木欣荣百家号生活中很多时候一些人做的一些事,让很多人不是很理解,但是如果他长期坚持下去很多人会被感动。今天看了一个新闻,一位退休的老人每天骑行10公里去喂养一群流浪狗。这位老人是河南郑州人,已经69岁的高龄!退休有几年了,平时也就是找找一些事情干打发退休后的生活。老人看起来还是挺精神,他每天骑车近10公里到一个郊区,去喂养一群流浪狗,老人每天都回来风雨无阻大约有五六条吧,已经坚持一年多时间。最开始的时候这边有十多条流浪狗~但是现在只剩3条狗狗在那!有的狗狗走到别处可能被饿死了,有些被人投毒毒死了。每次见到老人来狗狗们都很热情,就像是看到自己的主人一样。老人说的一句话挺感人的,如果没有动物只有人,那多没有意思!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草木欣荣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眠于春风三月里,醒来负一身春意花草香。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原创 70岁老人每天骑行10多公里捡拾路边破烂,一天收入不足5元原创 70岁老人每天骑行10多公里捡拾路边破烂,一天收入不足5元大学放志室百家号笔者晨练遇到一位捡拾破烂的大妈,大妈今年70岁了,身体硬朗,她告诉笔者,自己每天早晨5点,下午5点沿小区边的公路转一圈,遇到路边有丢弃的纸壳、酒瓶、饮料瓶等就捡起来。大妈说,每天骑三轮车转一个多小时,差不多5公里,一天两趟就是10公里。大妈在捡拾路边草丛里的矿泉水瓶子。拾到的“宝贝”还真不少。大妈说,这些东西还不了几个钱,一斤饮料瓶才一块钱一斤,废纸壳4毛钱一斤,啤酒瓶最贵才一毛钱一个,一天下来最多能挣5块钱。大妈在捡拾马路上的饮料瓶子。大妈说生活还不错,骑三轮车出来转转不为别的,就是锻炼锻炼身体,遇见破烂就捡起来,还能顺便换几个钱。大妈在整理拾到的破烂。笔者了解到,有很多老人愿意拾荒,其实排解的是“心荒”。通过捡拾垃圾释放情感,充实生活,将存在感附于捡拾到的垃圾上,有时候一点点废品得来的钱也会让他们高兴很久,因为这样他们才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拾荒行为背后的原因是老人的内心不安全感,希望这些老人们能得到更多关爱。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大学放志室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用我的眼睛,给你一个视角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老人骑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