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金博洋获男单冠军是不是没人了,拿男双的申白喆来充数

【楼工团】从奥运会和世锦赛看羽毛球各单项的发展前景
2013羽毛球世锦赛已经落下帷幕。这是新奥运周期的第一个世锦赛,中国队虽然主场作战,但是广州从来就不是国羽的福地,这次也不例外:国家队仅获得男单和女双两个单项的冠军,另有两个亚军和四个第三名,这是1999年哥本哈根世锦赛以来的最差战绩(99年获得两冠一亚四个第三,05年阿纳海姆世锦赛获得两冠三亚一个第三)。上个奥运周期四年里国羽拿到了20个单项世界冠军中的19个(仅丢掉09年海德拉巴世锦赛的混双),和这辉煌的四年相比,这次的成绩可算惨淡。不过,国家队的集团优势依旧明显,整体水平和顶尖水平并没有明显的衰落,不仅在团体赛中难遇对手,在每个单项里也都起码具有这样的实力——如果我国最强选手进入决赛,那么获得该单项冠军的机会不低于百分之五十。作为国家队的支持者,我个人觉得不必太在意没有获得冠军的几个单项,反而女双这个传统优势项目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另外混双的发展也值得探索。而作为一个“纯球迷”,我对这次比赛的结果非常非常满意:没有一个单项的冠军被我个人讨厌的运动员获得——甚至可以说,每个单项的冠军(也包括某些亚军)都代表了我所推崇的运动发展方向。1楼:女单——因达农进步不小;挫折是李雪芮通往伟大球员道路上必须经历的东西;张宁不可替代;国际选手值得期待2楼:女双——于洋宝刀不老;新人上位正当其时;韩国女双为国际选手指出了方向3楼:混双——混乱依旧;新人匮乏;男女队员的不同发展趋势4楼:伟大的蔡赟和傅海峰5楼:男双——双打王道的回归;印尼的复兴6-9楼:林丹,独一无二的王者11-16楼:近年比赛精选  11楼:蔡赟/傅海峰(-古健杰/陈文宏)  12楼:蔡赟/傅海峰-亨德拉/马基斯  13楼:亨德拉/马基斯  14楼:林丹(-李宗伟)  15楼:谌龙(-李宗伟)  16楼:申白喆/李孝贞-张楠/赵芸蕾
[&此帖被Parsifal在 11:01修改&]
这些回帖亮了
过去几年的林李大战
这些年来,林丹经历了06年底到08年夏天从高速到变速的转型并取得了成功,而他从08年底开始的从变速到全方位控制的转型可能至今仍在继续,他对比赛的掌控还在不断完善当中。今天,林丹不仅在球场上通过速度和节奏、通过精确的拉吊、通过线路的变化和组合来控制对手,还在比赛心理上控制对手——什么时候打消对手放弃比赛的愿望,什么时候浇灭对手追分的热情,他同时也在锻炼自己在短时间内调动出最佳状态的本事。而李宗伟则一直在努力追求增强自己的力量和体能,试图在速度上赶超林丹,他只不过是在林丹08年已经走完的路上走了四年,这时林丹两次转身已经把他甩得越来越远。
林丹本来技术短板就不多,也不明显。他并没有左撇子选手反手偏弱的通病——从09年开始,林丹降低了对头顶速度的追求,越来越多地采用更加经济的反手击球;他极少因为反手质量的问题丢分。单论网前搓滚网的技术,很难说他比陶菲vsk,但是林丹的能力和步法使他有更多机会抢到高点,而他推挑手法的隐蔽和一致性也让对手不能集中精力对付在他的搓放选择,可以说网前绝不是林丹的弱项。从步法上看,说林丹天下第一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陶菲克的后退步法效率谈不上高,李宗伟则更是费力的代表。
这里我个人的理解可能跟很多球迷不一样——李宗伟的步法甚至常常被拿来作为业余选手学习的典范,所谓“更接近凡人”云云。难道这些球迷都无视林丹常常在场地kbc6n以一至两步的半径画圈,脚下闲庭信步手上“戳来戳去”作出各种半场拦截么?难道在他们看来,李宗伟的“弹簧腿”、那不断跃起突击的步法更适合业余选手模仿?我似乎很久没有听到有人评论说林丹“跑动能力强”了,而李宗伟在场上的表现一直当得起这个评价——跑动能力强很多时候其实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跑动,意味着要么拉吊质量不如对方、要么步法不如对方经济、要么两者兼而有之。
具体而言,最近两年来林丹在没有好机会的情况下已很少在后场起跳突击,快要蜕变成一位“地板流”选手,他正手后场更多采用并步或后交叉被动步法,
头顶点杀稍多一些,但是机会不好是起跳幅度很小,步伐也很省力;前半场和大多数选手不同,林丹上一拍的高质量和他及时准确的预判使他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充裕的时间采取更经济的前交叉上网,避免了传统后交叉上网步法对身体的消耗。相反,李宗伟现在依旧把后场起跳突击作为拉吊过程中的常规武器而频频使用,而前场步法更多采用重心压得很低的后交叉,从后场到前场的大斜线连接更是要起码多用一个垫步——这在不少球迷看来是两人在身体天赋上的差异造成的,我倒觉得更多是后场突击时机选择的问题,也有一部分是对方防守质量更高导致的。
防守也是林李之间差距较大的一项技术。李宗伟一直被认为防守好,但是在我看来,他的防守技术进步并不明显,更像是较坚固且覆盖面积较大的死扛,更多是靠身体本能的反应;而林丹早已在防守中开发出各种杀伤性十足的武器,能直接致对方于死地——其关键时刻的威力尤其恐怖,他的预判更早更准确,手上动作小、变化多,有时候用大铲子一样的动作卸力挡出对方追赶不及的网前,有时以出其不意的线路抽出大斜线后场,有时手指一抖直接将球弹往对方上网的反向。
在大多数多拍对抗中,李宗伟比林丹或谌龙消耗更多,因为他的拉吊质量较低,多数时候他是被控制的一方,而他为了摆脱被动必须比对手更频繁地使用更耗体力的技术。虽然,这几年艰苦的体能和力量训练使他有更多的资本可供消耗,但是打到第三局的时候,双方体能上的对比如何简直是一目了然的。
为什么近三年的大赛决赛都是一个模式?为什么李宗伟必须拼第一局?很简单,他知道自己第二局赢不了(李宗伟上一次输掉一局后逆转林丹是去年韩国赛,那场林丹极罕见地在第二局尝试全程突击输了3分,此后再也没有这样打过)。这三场决赛第一局李宗伟在主动得分上都不占什么优势,每一次林丹都有10多分主动失误(例如去年奥运会第一局:林丹无压力失误送了14分,李宗伟主动得6分、还有1分运气球;林丹主动得分12,李宗伟失误送了3分)。然而主动得分少对手送分多并没有降低李宗伟的消耗,因为几乎每一个多拍他的消耗都高于对手,还必须一直集中精力以减少失误送分,因此他第二局打不动并不奇怪。
今年的第二局和前两年也没啥区别,不过比较极端而已。11比1的比分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各打过一次,算不得什么。李宗伟放出界判断失误率高也是由来已久了,连他那副对线审和主裁表示不满的表情也是多少年都没有任何改变的——这种判断失误,一方面是体力下降后期待对手失误送分,另一方面更是由于他那比对手逊色的拉吊技术——面对林丹,他从来就没有在拉吊落点控制上有任何自信。当然,能连续放出界判断失误那么多次,也可以写进羽毛球纪录了。
在我看来,这三场林李大战根本算不上精彩,两人其实没有形成很高水准的对抗。每场比赛都是从一开始李宗伟就落入了不得不拼的陷阱,靠着林丹状态糟糕(11年没人认为林丹状态好;12年从第一局看林丹状态显然不好,显得很松懈)试手感失误和自己的一点点运气拼下第一局,给自己攒下拼到第三局的本钱。
第二局无力再战只得轻易放掉,对林丹的消耗极其有限(今年林丹第二局还引诱李宗伟追了几分,简直流氓到了一定境界),第三局其实也只是努力拼一拼自己在关键时刻的运气而已。
11和12年两场决赛的最后时刻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让人不免觉得李宗伟不长记性。林丹两场都坚持推压对手正手后场,李宗伟基本没有摆脱过(林丹也都在抓球时失误过)。最夸张的是两场都有这样的一分:林丹接发球挑正手底线,李宗伟起跳突击直线被林丹接杀勾对角,李宗伟勉强上网挑半场被林丹突击得分。这两球只有一点不同:11年林丹勾对角随上时左脚在前,而李宗伟也挑了直线正好让林丹一步转体头顶突击;12年林丹随上时采用较少见的并步,
李宗伟这回挑了斜线正好让林丹并步回到正手突击。“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两人之间的比赛会发生这么滑稽的事情么?在我看来,不说一场球、一个比赛、一个职业生涯,甚至在全力争夺的每一分上,李宗伟在境界都比不上林丹。
今年更不用说了,一个保持规律参赛的选手被一个差不多歇了一年的选手打到体能枯竭、不知道是拉伤还是抽筋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退赛,如果还有人硬要说“林李是一个档次的选手”、“李的技术不差于甚至高于林、输球是因为心理和体能”,那也未免太强词夺理了吧。
在林丹第一次转型后,他和李宗伟之间并没有进行过真正高水平的比赛——双方水准的差距是明显的。甚至可以说,在每一次大赛里,当我看到李宗伟前几轮要么三下五除二就痛快地解决对手,要么在拉吊多拍中占不到多少便宜被迫最终祭出加速突击的杀招,我个人就会觉得他依然不具备能真正威胁林丹的实力。也许,只有当李宗伟能够在面对大多数对手都能放平心态,敢于用以拉吊为主的打法解决问题时,才有可能看到他和林丹或谌龙真正精彩的对决。而这几年大赛里,除了状态之外,我对林丹唯一的担心是在出好机会的情况下他能否像以前一样突击得分;在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林丹的突击频率大大降低,突击本身看起来也没有以前那么有威胁,但是在关键时刻还是能保证得分。08奥运会的高速可能再也难以重现了。08年后的林李交锋我个人推荐三场比赛:10汤姆斯杯半决赛、11香港公开赛半决赛和11中国公开赛半决赛。这些比赛的场面和比分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两人都在相对正常状态时的实力差距。
[&此帖被Parsifal在 22:24修改&]
《羽毛球》杂志记者
精华中的精华帖。不知是谁的手笔?
境界的差异李宗伟出了一本自传:《败者为王》——这个中文书名是李宗伟自己决定采用的,似乎很难理解它究竟是啥意思。林丹也出了一本自传:《直到世界尽头》。我想,从自传书名里多少也能看出他们两人境界上的差异吧。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对球的理解、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上,而是在他们赛场内外的一举一动上都所体现。在过去几年里,可能因为一直没有获得世界冠军的压抑,李宗伟一直难以在场上表现出放松的态度和谦和的比赛气质,甚至有许多非常不符合球场礼仪的表现——和丹麦男双泡沫组合各有千秋。他在场上的许多表现或许是他提升自己自信、增强“霸气”或者激怒对手的一种方式吧,例如打出运气球或者扑杀追身得分后走到网前对对方的瞪视和低吼,也包括放球出界时一些没有必要的夸张动作,显得对对手的敌意过于浓厚。10年汤姆斯杯半决赛他在网前得分后的示威举动甚至差一点撞上了捡球的林丹,而11年连续输给谌龙时,谌龙也享受了和他的丹哥同等的待遇。其他对手在运气球得分或追身扑杀得分后的表现是怎样的呢?几乎每一位男单选手都会举手向对方示意,无论林丹、谌龙、陶菲克、鲍春来还是别人。一位心态正常的选手是不会因此去向对手示威的。林丹的境界就大不相同,无论场上争夺多么激烈,如果没有意外情况,林丹不会把争夺带到比赛之外。这次世锦赛他和谌龙的四分之一决赛上,谌龙有一个很精彩的网前停顿回放得分,林丹救球失败爬起来之后还对谌龙竖了大拇指。在我看来,这是真正的高手风范。当然,这些礼仪并没有明文规定在羽毛球规则上,不能要求每个人都遵守。只是我个人觉得,平和的心态似乎更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实力。李宗伟的教练团队、包括整个马来西亚*河蟹*、甚至是整个马来西亚羽毛球界,似乎也从来没有对李宗伟的心理建设起过什么正面的作用。中国队深得轻装上阵的妙处——林丹差不多每次采访都说“对手很强”、“李宗伟是世界第一,我是冲击者”诸如此类的,也一直在宣称自己要“追赶陶菲克”;而马来西亚人从来不懂得怎么把压力抛给对手,他们每次大赛前都挖出各路名宿宣扬“宗伟已经超越林丹”、“今年是夺冠最好时机”等观点,还要“以当年战胜赵剑华的经历激烈宗伟”。而每一次失败后,他们都能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10年汤姆斯杯在马来西亚举行,半决赛中林丹在主场球迷极其恶劣的干扰和侮辱下以21比17/21比8战胜李宗伟,中国队也戳破马来西亚“3比0横扫”的牛皮——所谓北京奥运“客场压力大”的借口破产了,马来西亚*河蟹*却天才地炮制出“主场观众期望高压力太大”的说法;11年世锦赛,上半年保持不败的李宗伟输给了状态低迷的林丹,赛后李宗伟认为林丹“在关键分上赌对了”;2012年奥运会除了脚上外更抛出了“命水”论。今年的情况大家都了解,赛前指责林丹的外卡,赛后“空调”和“换衣服”也成了借口。输给谌龙、输给杜鹏宇、输给田厚威的时候也一样,极少能听到李宗伟和他的教练说“对手打得好”。说到2012年李宗伟的“命水”——按照他的说法是脚还很疼,影响发挥云云。从我个人看比赛的感觉来看并非如此。三个月前汤姆斯杯上的受伤并没对他在奥运会上的移动造成任何影响。我个人觉得12年上半年是李宗伟进步较大的一段时间。全英决赛他虽然输给林丹,但多少显示了一些智慧,除了正手滑板收吊的绝招外,他还很注意林丹的一些习惯球路,例如推正手后场、头顶滑板吊斜线等等,这让我对林丹多少有些担心。汤姆斯杯上的受伤我觉得正是时候,他很可能不能继续进行身体能力训练(其实,当时他对付别人已经不用练这些,对林丹和谌龙,路子练错了练再狠也没用),而能够以一种更全面、更有智力含量的方式准备奥运会。他在奥运会半决赛能那么轻松地战胜谌龙,除了对手缺乏大赛经验外,那两三个月肯定没少看录像。但是,林丹毕竟就是林丹,一个状态最佳的李宗伟对一个发挥了八成左右的林丹,依旧毫无机会。未来的展望“林李大战”炒了这么多年,早就该落幕了。今年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只不过是往封严实了的棺材上又砸了一口钉子,这两人的历史地位早就没有任何反复的可能。林丹赛后说“经历很珍贵,打一场少一场”,这是非常漂亮的场面话。李宗伟在林丹心目中是什么地位呢?我们看看林丹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他专门花了一章讲述他和鲍春来的友谊,又专门花了一章讲述他怎么追赶陶菲克的脚步,另外在旅行纪录那一章里特意把哥本哈根放在开头。而李宗伟的名字不过出现在比赛经历的描述里罢了。今年的全运会应该很有看头——林丹和谌龙的对决我一直都非常期待。我经常回味2010年中国大师赛决赛——刚刚折戟世锦赛的林丹对上还显得有些稚嫩的谌龙,两人都不在最好的状态,但这是一场教科书般“控制与反控制”的经典比赛。双方都在默默地织网——那些看似平淡的拉吊,看似普通的放网,还有那抓推球与反抓的突然变速,让我在三局球里一直觉得有一种“如履簙冰”、“步步惊心”的感觉,似乎双方的每一次出手背后都是一个陷阱甚至是连环陷
阱。除了直接得分之外,每一次击球似乎都给对手留下选择、留下机会,似乎都是诱人的鱼饵——到底是钓鱼还是反钓,谁也不能预料。林丹已经为羽毛球运动、已经为羽毛球技术和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我想,如果他愿意,在未来的几年里他依然可以继续作出这些贡献。艺无止境,控制型的变
速拉吊突击打法永远都有完善的空间。拥有十六个世界冠军的林丹是一个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他能把朴成奂那纯被动状态下的停顿击球手法变成自己主动控制对方速度的手段,也能把谌龙面对对方杀上网推扑时的独门钓鱼绝技收入囊中,我相信他的武器库里还能装进不少新货。现在还是属于林丹的,未来
是属于谌龙的。在多拍中能迫使谌龙失误的只有林丹,但是总有一天谌龙会取代林丹,成为中国男单乃至世界男单的领导者。在面对林丹的时候,谌龙拥有和当年小鲍差不多的身体优势,在高球上会占到便宜——林丹的平高球对他的威胁要小一些,反过来谌龙的平高球威胁比较大,——而他的防守和稳定性比鲍春来强不少。谌龙很早就采用了一种相对先进的打法,后场突击威胁也不算小,身体条件非常出色,我认为他的进步空间还很大,以后能在男单领域统治相当长一段时间。最后谈谈杜鹏宇——他是我非常敬佩的选手。其实他出道很早,08年中国公开赛就战胜了陶菲克。除了拥有中国队最优秀的体能外,他的先天条件和很多选手比起来甚至算得上平庸。这一年来他的技战术进步很大,进攻手段丰富了很多,意志品质一如既往地令人称道,我想他会是未来中国队令人放心的二单或者三单选手。
[&此帖被Parsifal在 04:53修改&]
男单:林丹,独一无二的王者“不能每次都是我赢吧”——如果我没记错,这是11年全英赛归来后林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
具体用词我记不清了,在这句话前面或者后面还有一句,大致是“你们记者不是总炒‘林李大战’嘛”。11全英男单决赛中李宗伟第8次击败林丹,这时在国际羽联的比赛纪录上林丹对李宗伟已取得16胜,算上10亚运会决赛则是17胜。两年多后的今天,这个纪录变成了24比9(国际羽联纪录为22比9,没有算上亚
运会和一场奖金很高的非正式邀请赛)。朋友们,不要再沉迷于什么“林李大战”、“左林右李”了,不要再沉迷于什么
“既生李何生林”了——林丹和李宗伟,无论从荣誉、交手纪录还是大赛交手纪录上看,都远远不是一个档次的选手。我们要转移目光。我很欣赏国外论坛一些球迷的心态——去年香港公开赛决赛前他们很兴奋地发贴:“哇,李宗伟对谌龙,dream final啊”。差距不仅在于战绩和荣誉——无论在能力、技战术、头
脑还是比赛气质等各方面,李宗伟都起码比林丹逊色一筹。在我个人看来,李宗伟这几年在比分上越追越近,也曾一度把其它追赶者甩得很远,但是他和林丹的真正差距却越拉越大。他从08年夏天开始,就再也没有在林丹重视的比赛里战胜林丹的机会——曾经有这个机会的人是陶菲克,是鲍春来,现在是谌龙。李宗伟曾经接近过林丹吗?当然。在有点遥远的06年初到08年春天这两年多一点时间里,林丹对李宗伟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优势。06全英半决赛李宗伟曾在决胜局以13比6大比分领先(15分发球得分制)却被林丹逆转,08年汤姆斯杯半决赛更是以7比0开局两局完胜林丹。有谁能想到那是李宗伟最后一次在重要比赛中战胜林丹?有谁能想到林丹一次次的华丽转身把李宗伟甩得越来越远?拉吊突击打法的发展在羽毛球单打的早期,
主流打法有两种——进攻型的杀上网和防守型的四方球拉吊。随着项目的发展,这两种打法互相融合、取长补短,发展出“快字当头”的“拉吊突击”打法。在上世
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男队的第一个王朝里,拉吊突击已经比较成熟,杨阳和赵剑华等优秀选手以他们的“快”克制了传统杀上网夯地男们凶狠的进攻,也摧垮了牛皮糖死扛帝们的防线。此后一直到今天,拉吊突击都是男单的主流打法。当然,羽毛球技战术讲究百花齐放,不可能每个人的打法都一样。陶菲克的拉吊突击和林丹的就大不相同。提到陶菲克,不少球迷会立刻想起他细腻的网前手感和潇洒的反手击球,但是在我个人看来,这并不是陶菲克战术的核心。在他的
巅峰时期,陶菲克最依赖的武器其实是那一板极其不讲理的重杀——无论你挑球多高多到位,他都能三大步退到底线外双脚起跳重杀,很多时候还专门选择杀那些变
态的大斜线。陶菲克的打法其实相对简单,就是控网——突击——上网抓机会,是一种偏向于杀上网得分的打法。对陶菲克来说,网前搓出贴网球就是为了制造不讲理重杀的机会。当重杀的威胁和细腻的网前结合起来时,威力岂止倍增。反手更多是因为站位靠前(为了抓网前高点)而必须使用的技术。在高水平选手里,陶菲克的纯拉吊质量并不突出,防守也比较一般,另外正手后场非主动击球动作幅度较大、效果也只能说不好不坏。这种打法确实很潇洒、很过瘾、很暴力,看起来也非常完美——当一个人有这种网前手感和后场天赋,有谁能够抵挡呢?当然有。第一,它有两个先天的敌人:体能和伤病。这么暴力的打法对身体的消耗有多大很容易想象,这可能正是陶菲克即使在他最巅峰的几年里也很难连续保持最佳状态的原因——他必须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比赛中。第二点就很有意思了——这是中国队的伟大发明:可以说,中国队的智慧把羽毛球男单技术又一次推到了新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羽毛球男单的这个进步也应感谢陶菲克,正是他变态的天赋促成了一个重要技战术的问世。这个新战术说起来很简单,就三个字:放远网。这看起来完全违反了直觉——放网居然不是越贴网越好。放远网主要是为了限制对方反搓更贴网的网前球。这个战术非常有效,陈金在09世锦赛半决赛和10决赛中两次轻取陶菲克,靠的就是放远网——面对较远的放网,陶菲克(或者任何选手)要强行搓出贴网回球必然付出高昂的失误代价,而当选择推球或者挑球时,控网的威胁自然就消除了。然而,放远网并不是这么简单——首先,它不仅是一种战术,还是一项技术:放网的远近和弧度需要精确掌握;第二,它不是孤立的技战术,而是和“吊远网”、“打中路”等等听起来也有些奇怪的战术组合使用的——劈吊不再强调贴网,而是强调更高的球速和更尖的线路,最好离球网有一定距离使对方失去接吊放贴网的威胁,打中路则是为了抑制对方往两侧的大角度进攻,为自己防守赢得时间和空间;第三,这些技术的发明和运用,真正把羽毛球男单带入一个新的模式,真正成为一种“控制与反控制”的游戏。正是由于这些相持技术的变革和创新,男单比赛中双方都在“半被动”状态下击球的比例变得越来越高。陶菲克确实是一位非常伟大的选手。他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他的奥运冠军和世锦赛冠军,也在于他由于打法以及其它原因走下坡路后,在身体不再能适应暴力打法的需要时,依旧能够长时间在公开赛和世界大赛里保持不错的竞技状态。从技战术的贡献上看,陶菲克不仅把控网——杀上网打到了极致,也促成了拉吊突击打法的又一个飞跃。
[&此帖被Parsifal在 03:59修改&]
变速突击;控制与反控制(一)
正如男双的精髓是拼刺刀,是悬崖边上的舞蹈那样,男单也一定有其基本特征。早期男单强调进攻和防守的对抗,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强调速度的对抗
——从早期追求速度的极致,发展到如赵剑华所说的“我不需要多快,比你快一点点就行了”,现在则强调变速、强调控制与反控制,进入了一个全方位综合对抗的
阶段。高速度的代表人选不少,例如快得恐怖的索尼(很多时候能快到打乱自己的节奏),也包括伦敦奥运周期里的李宗伟;以控制对方速度为主要目标的代表人物有朴成奂等;而林丹一度在“比对手快一点点”领袖群伦,现在他转而追求控制与反控制的极致,他的同道中人还有谌龙。
男单选手到了顶尖水准,每人都有一两手“不讲理”的绝活儿。陶菲克的绝活是他的变态重杀(人们会惊叹:“这都杀得死?”),配合的是他细腻的网前
手感;林丹则是抓对方平高球突击点杀——对手明明是打算利用平高球创造主动,是进攻性的回球,林丹一个动作幅度极小的点杀就以260公里的时速下来了,落点又吊又尖,根本连防守的准备都没有(给人的感觉是:“这都能杀?”),——配合的是林丹超强的防守(很多人说李宗伟“防守好”,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林丹
刚出道的时候防守就相当好,只是没有后来那么有攻击性)。
早期林丹的球路还是比较传统的拉吊突击,他速度快、防守好,能在对方加速进攻时抓球路反攻得分(这就是所谓“变速”的一种形式)。他在04至06三年里连续在个人单项比赛(奥运会、世锦赛和亚运会)中遭遇挫折,虽然这些挫折对一般运动员来说远远不算严重(第一,年轻选手谁不经受点打击;第二,林丹团体赛成绩非常好;第三,他和陶菲克在这几年里交手纪录其实是持平的——林丹自己可以忘记他对陶菲克的胜绩,例如05苏迪曼杯决赛,但是我们球迷在分析时不应忘记这些比赛),但是足够促使林丹去尝试改变。一方面传统快拉快吊并没有绝对把握能克制陶菲克的控网突击,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自己职业生涯作长远规划的必要。在林丹遭遇转型的短暂迷茫时,他提出更换教练的请求——前奥运冠军吉新鹏的能力和眼界已不足以指导林丹,下山调教林丹的是老帅汤仙虎,这是林丹整个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这两年是李宗伟和林丹水准最接近的时期——2007年是李宗伟唯一两胜林丹的年份,08汤杯是李宗伟唯一一次在重要的有意义的大赛上战胜林丹。
然而,汤杯过去仅三个月,林丹就在奥运会上给了李宗伟当头一棒,他用恐怖的方式击溃了李宗伟。这场比赛给人的最大感觉就是快。这样的速度很难再现,这一点恐怕林丹自己也不否认。很多球迷评价这场决赛时说“李宗伟状态不好,没有发挥出来”——殊不知,这就是速度流的精髓:当速度跟不上对手时,在高速对抗中发挥不出自己习惯速度下的技术不是很正常么?
仔细回忆一下这场球的一些技术细节是有意义的。第一分就是一个很长的多拍,最后以林丹突击得分结束——我个人认为,这一分里最重要的一个回球是林丹一个正手被动击球:他在二次启动下仍能拉非常到位的直线后场,迫使李宗伟放弃攻击采取过渡。后面的很多得分球迷们耳熟能详,随便举几个例子——李宗伟靠最招牌的正手后场起跳突击不转体劈杀斜线得到第二和第三分,然后似乎在这个技术上再没有得分(或者最多再得一分);林丹多次通过平高球压李宗伟正手后场,抓李宗伟正手
被动回球得分;李宗伟正手后场判断失误;林丹头顶点杀直线上网扑杀;李宗伟头顶过渡被林丹网前抓球得分;等等等等。
李宗伟也算是顶尖高手之一,他的绝活是什么?第一,正手后场起跳突击,不转体劈杀斜线;第二,头顶双脚起跳突击大斜线(说实话,这招很多人都有,
算不上多招牌)。我们来看看李宗伟最大的技术弱点是什么,他老被林丹或者其他对手抓的是什么——第一,正手被动半被动回球质量一般、线路单调、容易被抓(其实很多男单选手在正手被动的选择上都比较稳健,但是被抓的情况也没有那么多;敢经常拉斜线后场的人很少,林丹是一个——别忘了他的斜线对着的是右手选手通常较强的头顶区);
第二,头顶半被动过渡网前动作幅度大、弧线高、球速慢;第三,反手击球水准在高水平选手里差不多排在末位。可以看出,李宗伟最擅长的攻击区域和他最大的弱点是相生相伴的。这种奇怪的特点非常致命。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宗伟的这些缺陷没有得到丝毫改进——当他遇到控球好而速度跟得上他的选手时,很容易陷入被动。
光说速度,索尼可能比林丹更快,他在07和09也两度在世锦赛上淘汰李宗伟,但是他也会像08奥运会碰上李宗伟时那样自乱阵脚,也会像09苏迪曼杯半决赛那样和朴成奂展开一场比烂的比赛。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变速,没有控制,打顺了人来疯,打不顺的时候……就不说了。林丹在北京奥运会上的成功,不仅是由于速度快,不仅是因为突击多么有威胁。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他超出李宗伟不止一筹的拉吊水准——这场球里林丹的拉吊无论是精度还是速度上,都令人叹为观止。我想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林丹那一个个划着优美的弧线对着李宗伟正手后场角落呼啸而去的平高球,不会忘记李宗伟判断失误后那一脸扭曲的表情,不会忘记李宗伟选择被动过渡网前后看到林丹已经两大步上网等在那里的惊愕。这场球,不仅是速度的胜利,更是“变速”和“控制”的胜利。变速突击;控制与反控制(二)
可贵的是,林丹并没有沉迷于北京奥运会的辉煌,而是坚决地延续了自己的技术改造和转型。08年的成功,是因为他超越了两年前那个高速的自己,转而追求在较高速度下的变速;08年后,他在进一步提高拉吊质量上付出了很多努力,追求的是更精确的控制。为什么从09年起我们常常会产生“林丹想赢就能赢”
的感觉?这并不是简单的胜负问题,而是在林丹认真对待的比赛里,他一直都是场上的掌控者,比赛的速度由他定义——林丹要快就快,要慢就慢。08年底的中国
公开赛上就能明显看到林丹的变化——他在试验如何在低速下赢得比赛。如果我没有记错,在那场决赛里林丹第一次在多拍中邀请李宗伟对练头顶直线高远球,这种球路在男单赛场上已经绝迹多年。第一局李宗伟一直保持微弱的领先,也一直战战兢兢地打球,却最终没有逃过被反超的命运;第二局又被打到个位数——林丹基本没有提速,没有任何勉强突击,基本靠变速拉吊和防守中的变化就赢了。
从那以后,李宗伟再没有真正获得在重要比赛里击败林丹的机会。09全英决赛中,林丹最后一次在高速基础上用大量变速突击战胜李宗伟,这种打法也随着Yonex赞助中国队合同的终止而被林丹一点点藏起来了。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从09到12年,李宗伟每年都会遇上不多不少正好一场如他赛后接受采访时所说“当年最重要的比赛”:09瑞士公开赛决赛(全英决赛后一周)、10日本公开赛
决赛(亚运会前)、11全英赛公开赛决赛、12韩国公开赛决赛。
毋庸置疑,李宗伟为追赶林丹付出了艰苦努力。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不断研制针对林丹的“绝招”。我清楚地记得09全英决赛失利后,李宗伟和他当时的教练米斯本·西德克声称“已经找到对付林丹的办法”,他也确实在一周后球速很慢的瑞士赛决赛里依靠各种勾对角战胜了林丹,两个月后林丹在苏迪曼杯半决赛里以一模一样的比分回敬了他。李宗伟的勾对角只成功了那么一场,此后绝大部分被林丹抓个正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重温一下10汤姆斯杯半决赛,看看李宗伟在林丹抢到他勾对角球高点时那些狼狈而徒劳的反应。11年他又先后开发出反手假动作滑板平推后场——成功了一次,第二次就被林丹直接头顶点杀得分(是不是中弹我忘记了)——和正手滑板收掉直线,这招还是挺有效的,12年全英决赛对林丹和奥运会半决赛对谌龙的使用算是比较成功,迫使林丹和谌龙更加注意正手网前防守出球的变化。
第二,对力量和体能训练的极端追求,对速度的追求,对高速下完成技术动作能力的追求。08奥运速度上的差距给人们的印象太深刻了。也许在李宗伟和他的教练团队看来,李宗伟和林丹的差距不在于技术而在于速度,只要在速度和体能上赶超林丹,胜利就水到渠成。在过去几年里,李宗伟的形象一步步远离了当初那个略显瘦弱的小个子,胳膊和小腿都一年比一年粗。苦练也确实收到了效果:在大多数比赛里,他能长时间维持较高的速度,快速而频繁的突击使他轻易得分——看
起来,除林丹外他几乎没有对手。然而,我们一次次看到,无论李宗伟对其他对手的胜利多干脆,林丹对其他选手打得再纠结,当他们碰上时李宗伟依旧处于下风。
或者,李宗伟确实曾达到甚至超过林丹在第一次华丽转身前曾长时间保持的高速,能在10和11两个上半年里像砍瓜切菜一般把许多对手打到个位数,让人们两次惊呼“李宗伟统治的时代到来了”。这时候林丹在做什么呢?他在降速,在“玩”,在打“老头球”,在“没有困难创造困难”。林丹不再频繁起跳突击,
甚至在对方极其被动地挑球后也只是老老实实拉出一拍高远球。他不断出现拉吊失误,不断为自己制造防守对方半场杀球的困境。他一度看起来又慢又老,似乎任何对手都能从他手里起码拿下一局。我清楚地记得11年的韩国公开赛,重感冒的林丹在半决赛里前两局都让西蒙先到局点(16比20/18比20),两局他都轻松追回,在第二局加分阶段把两个离底线出界八丈远的球放掉,强行将比赛拖进第三局;另一边李宗伟两局轻取杜鹏宇。第二天决赛,病到脸青唇白的林丹靠防守和关键分扛到第三局15比16落后,这时他突然提速,李宗伟再也没有得到哪怕一分。
从10年尤其是11年开始,除了每年输给李宗伟一场外,林丹还先后输给佐佐木翔、黄永祺、盖德、鲍春来等。李宗伟每次参加比赛的目标很明确:赢球、拿冠军,要赢得痛快、要给林丹下战书。林丹的目标也很明确:练习拉吊弧度和球速的微小变化、练习放网的远近、练习变速的时机、练习如何保持比分差距、练习什么时候故意出球不到位引诱对方突击再抓球路反击……用三句话来概括,就是练习怎么用消耗最小的方式赢球,怎么在困难的局面下赢球,怎么在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赢球——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此帖被Parsifal在 02:02修改&]
卧槽。。。。。。你是国家队教练的马甲吗!
其实LZ的标题起的太平淡了,应该这么写:风云如何超越乔丹?泡沫为何人神共愤?林李大战名不副实?敬请关注今晚CCTV10的走进科学——不对,是敬请关注本帖!另外纯调侃一下:林丹的场上素质也不高嘛~~~
男双:双打王道的回归;印尼的复兴这次世锦赛看起来我们在男双上成绩最差,没人进入决赛,似乎还在依靠老将蔡赟/傅海峰撑门面,但是我并不担忧未来三四年国家队在男双项目上的成绩。我个人觉得我们在男双上有竞争力的选手比上个周期更多,整体水平更高;而另一方面,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传统的男双强国印尼又杀回来了。其实,拿到了奥运会冠军的蔡赟和傅海峰完全可以选择功成身退——蔡赟已经32岁多,傅海峰也接近29了。但是,和08年被亨德拉/马基斯上了一课后的迷茫不同,去年他们反而很坚定地表达了打下去的想法。奥运会后他们的比赛我看了一些,感觉是越看越
奇怪——蔡赟主动寻求轮转到后场,蔡赟挑球把傅海峰放直线……太不科学了:这两个老家伙一把年纪功成名就了还在练新东西呢。今年上半年由
于蔡赟的伤病他们几乎没有参加比赛。苏迪曼杯他们报了名,在刘小龙/邱子瀚首战发紧的形势下临危受命但表现不佳,这些我觉得都很正常。首先要明确一点:蔡队长和傅阿宝绝对不是来混世界冠军数的,他们的参赛和08年尤伯杯高崚临时搭档赵婷婷小组赛替补上一场混到第十五个世界冠军完全不是一码事。蔡/傅打苏杯是背着责任来的,他们也许不再是主将,但是他们也不会允许自己当酱油,他们所承担的是年轻球员身后保障的角色。世锦赛他们的其实签运并没有很多人评论的那么好——同区的四号种子日本选手早川贤一/远藤大由(全英亚军)被广泛低估了,他们的打法是我比较欣赏的,场上作风也相当好,只不过硬实力没有明显优势(但是也谈不上弱)而已。蔡/傅能稳定发挥进入四强,是相当好的成绩。赛前被寄予厚望的刘小龙/邱子瀚止步十六强,这个结果很正常,只能说同区的泡沫(莫根森/博)运气不错。作为“子龙”的脑残粉,我差不多完整观看了今年他们每场被直播的比赛(大部分视频可见),可以说他们今年(尤其在全英赛和苏迪曼杯决赛中)表现足够出色,是能够担负中国男双大任的人选。不必强调什么拉肚子或者腿伤之类的输球原因,在我看来,刘/邱遇上印尼组合普拉塔玛/萨普特拉,谁赢谁输都再正常不过了——普/萨在两年前印尼公开赛就已经吸引了我的注意,今年苏迪曼杯四分之一决赛他们取代亨德拉/阿山出场战胜蔡/傅,给更多球迷留下了印象。世锦赛上泡沫躲过了他们惧怕的刘/邱,又没遇上普/萨捅破窗户纸的一天——如果这对印尼小将经验丰富一些,他们和亨/山会师决赛的可能性不小。我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真正进入顶尖高手行列的,前提是要获得足够的比赛
机会,当然也要远离伤病。决赛的结果没有让我失望——赛前我比较担心,一方面是阿山的紧张(在亨德拉身边他总是显得很紧张,光今年就有好几回,例如全英半决赛他差不多靠一己之力输给刘/邱),另一方面是丹麦风格对印尼风格那种奇怪的克制。丹麦选手莫根森和博的比赛气质在我个人看来是非常糟糕的,在发球动作规范、发接发干扰对手节奏、对线审和裁判的尊重等方面都有非常恶劣的表现,他们是一对不诚实而且态度嚣张的选手,却还经常获得裁判和线审的偏袒(尤其是在欧洲“主场”作战的时候)。在我看来,这样的选手如果赢得了大赛的冠军,简直是羽毛球运动的耻辱,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赛场上把他们打倒,打到心服口服,连发脾气的地方都没有。去年奥运会决赛蔡赟/傅海峰就做到了,那是一场完胜;今年世锦赛亨德拉/阿山也做到了,也是一场完胜。决赛中阿山表现很好,状态幸福、敢于下手、手上有分寸,而亨德拉更是无可挑剔。刚出道时身高1米80的亨德拉更多以前场选手面目出现,那时1米66的马基斯在后场不断起跳扣杀。然而,随着马基斯状态下降,亨德拉被迫承担更多责任,其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成熟全面——他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的封网和世界第一的半场弹拨水准,他流畅的移动令人赏心悦目,后场的吊钻点杀也越来越成为得分的利器。这次能够带着阿山夺回阔别六年的世锦赛冠军,亨德拉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重新上升到了不低于蔡赟和傅海峰的位置。自从96奥运会迈纳基/苏巴吉亚在新老大战中战胜传统男双代表谢顺吉/叶锦福后,男双进入了“得前半场者得天下”的时代。97年西吉特/陈甲亮迅速崛起,不仅延续着印尼男双选手的辉煌,还掀起了出生于1974至75年的黄金一代统治男双赛场的狂飙。当西吉特和陈甲亮老去后,亨德拉和马基斯又接过了他们前辈的旗帜,把男双前半场争夺的艺术推向新的高峰。虽然后来有过国际羽联降球速的脑残举动,但是近年蔡/傅、亨/山的成功以及刘/邱、普/萨的崛起,证明即使在偏慢的球速下抢住前半场依旧是男双的王道。在球速刚刚变慢的那些日子里,韩国式防反流曾风光一时——后场重杀的威胁大大降低,抢网迫使对方起球的意义被暂时削弱了;但是随着进攻型打法选手对更多攻击方式的组合运用和对中半场连贯的强调,我们渐渐看到抢网和进攻重新占据了男双比赛的主导地位。男双,从本质上说,还是一个拼刺刀的项目——双方围绕着网带,在前半场冒着被扑杀的危险强行放网,或者在发球线前后冒着中弹的危险对抽,努力寻求用最直接的方式得分,或者迫使对方承认被动而起球防守,这才是男双的真谛。可以说,
后场的重杀是不可或缺的核武器威慑,但是主要的得分手段应当在中前场去创造——作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重杀就像斯诺克的远台进攻,而前半场平抽挡创造的中半场机会就像围绕彩球的母球精确走位。
我个人喜爱的男双大师,无一不是前半场手法细腻、出球硬、想象力丰富、防守时敢于变线反击争取主动的选手,他们既有迎着枪林弹雨上网的敢死队气
质,也有起码能维持主动的后场能力。除了蔡、傅、亨外,上一代的三位悲情大神西吉特、柳镛成、李东秀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刘小龙和邱子瀚在今年的多场比赛里已经表现出这样的比赛气质,甚至大有超越前辈的势头——著名羽毛球评论员吉利安·克拉克和前世锦赛男双与混双亚军安东尼·克拉克曾感叹“他们在打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羽毛球”。其实,数年前刘小龙刚出道和柴飙搭档的时候,他在网前的大胆和细腻已让我眼前一亮;过去几年他受到伤病的困扰,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我以前看邱子瀚主要是混双,觉得速度奇慢,一直印象不佳,今年看到他能在男双里打得这么快速感觉非常惊讶,也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对选手。从他们俩的接发球站位就能看出他们对双压上网的渴望,而左右手的搭配有非常有利于他们在进攻中轮转,让他们敢于作冒险的大斜线攻击。他们在中前场对大部分选手都能占据明显优势;邱子瀚在后场具有第一流的重拍能力,刘小龙虽然重杀一般,但是攻击线路的合理选择和杀吊的一致性让他在后场也能保持很大的威胁。
普拉塔玛/萨普特拉和早川贤一/远藤大由也都在不同程度上采取这样的打法。韩国双金(金基正/金莎朗)和临时搭档的柳延星/申白喆的比赛我看得不多,或多或少也有一些这样的影子。我还一直很欣赏台北选手李胜木,可惜他那一贯淡定的搭档方介民退役了。我个人预测男子双打终将恢复这种以争夺前半场为首
要目标的打法,传统韩国式的防守反击流和丹麦式的伪抽挡真攻守流(丹麦人的打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他们身高臂长的优势上的,很难模仿,主要靠身体的面积半场拦截对方的平球,争取主动下压的机会)如果不作出变革,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被淘汰出局。
其实,古健杰和陈文宏技术还是非常全面的,他们也具有争抢前半场的能力,只是他们多年来自甘堕落,以挑球防守为乐,积重难返下已经没法让人们抱有
什么希望。高成炫和李龙大就很难说了——他们今年对亨/阿和刘/邱的全败战绩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在我看来他们要加强的地方很多,主要是李龙大的综合能力和高成炫的比赛心理,不然我们会不断看到李龙大打出一个让解说员赞叹不已的好球然后紧接三个软球,不断看到高成炫傻笑着卖萌。
未来两三年的男双比赛是值得期待的。傅海峰年龄增大后场威力下降,增加抢网能有效避免体力的消耗,蔡/傅的主要问题是精力,我想他们只要有心气,
打到里约不是问题——但是我必须说,无论他们什么时候退役,以哪种方式退役,他们都是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都是我心目中排在男双历史明星榜榜首的人物;刘/邱经历这次大赛的挫折未来会更加成熟,而他们也将一步步挑起中国第一男双的重担;柴飙和洪炜的组合有不少缺点,也有不少潜力,他们需要解决柴飙的比赛心理以及洪炜的速度和防守等问题,就进攻而言他们已经足够恐怖;亨德拉也接近30岁了,越发显得老练,如果这个世锦赛的冠军能让阿山在心理上迅速成熟,他们在未来几年将一直是冠军的有力竞争者;还有一些日本、印尼组合,这已经很丰富了。至于新生代——三四年后的事情,现在还看不出来。
[&此帖被Parsifal在 14:39修改&]
伟大的蔡赟和傅海峰以下这些文字,其实在去年奥运会结束的时候就应该写下来了。蔡赟/傅海峰去年在伦敦圆了奥运冠军梦,他们创下了令人吃惊的纪录:包揽了整个奥运周期四个世界大赛的单项冠军。如果从06年他们首夺世锦赛开始算,七年里他们六次进入世
界大赛决赛,五次夺得冠军。这前无古人的成就足以使他们的名字铭刻在男双历史荣耀榜的最顶端。他们在09至12年获得的这四个世界冠军全是响当当的:在上个奥运周期里,公认的男双高手包括印尼的07世锦赛冠军08奥运冠军亨德拉/马基斯、两届世锦赛亚军韩国选手郑在成/李龙大、马来西亚“钻石组合”古健杰/陈文宏和有点儿大器晚成的丹麦男双莫根森/博(以下简称“泡沫”),另外还有10年崭露头角的韩国二双、长时间排名世界第四的柳延星/高成炫。我们看看蔡/傅在四届大赛中对他们的战绩:一胜亨/马(半决赛)、两胜郑/李(决赛、半决赛各一)、两胜古/陈(决赛、半决赛各一)、两胜莫/博(决赛、四分之一决赛各一)、一胜高/柳(决赛)。我想,就凭这四年大赛对“顶尖高手”保持全胜的成绩单,要说蔡赟/傅海峰在自己项目的成就更胜于乔丹也不为过——乔老爷子毕竟错过了在淘汰赛中战胜奥拉朱旺的机会,而蔡/傅把各路有分量的挑战者全部打倒,一对都没有放过。蔡赟和傅海峰为什么能在那四年里取得这么恐怖的——甚至比林丹更稳定的——大赛战绩?我想,这除了归功于他们出色的个人能力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一直没有放松自己对进步的追求。他们在已经拿到世锦赛冠军、奥运亚军时,依旧刻苦地提高自己的技术并勇于改变自己的打法
——那时蔡赟已是接近29岁的老将,傅海峰也快25岁了,对大多数羽毛球运动员来说,在这个年纪上技术和能力早已定型。蔡赟和傅海峰在过去四年里的奋斗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艰难,他们的勇气值得人们的赞美和敬佩,奥运冠军是对他们努力最好的回报。多年来,在很多球迷的认识中一直有一个误区:
一提到“风云组合”,总是想到傅海峰后场的超强火力和蔡赟前半场的组织,总会强调那几乎不可抵挡的前(蔡)攻后(傅)攻阵型。不错,332公里时速的杀球是傅海峰的标志,而蔡赟也确实当得起“史上最出色前场选手”之一的称号,和西吉特、亨德拉等大神处于一个档次。但是,过于依赖这种攻击阵型,正是制约他们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在08年以及更早的时候,一旦前场被压制,或者无法把傅海峰自然地轮换到后场,他们就会在比赛中遇到困难;当他们强行尝试轮转
时,常常会被对手抓住破绽一击得分。典型例子是08奥运会决赛——当他们在前半场完全抢不过亨德拉和马基斯的时候,根本拿不到进攻机会,后面两局输得没有
一点悬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时傅海峰技术比较单调,导致他们场上选择有限(蔡赟的技术一直比较全面——例如他的成名作:03苏迪曼杯半决赛,他临时和张尉搭档爆冷击败西吉特/陈甲亮,那场比赛里更多出现在后场)。这一切的改变首先应归功于08年底的冬训。此前并未明确是否要打到伦敦的他们曾短暂拆对,各自带领小队员参加了两站欧洲公开赛,蔡赟/徐晨和傅海峰/沈烨分别杀入一站决赛,先后完败于亨/马。这样的经历也许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同时也更清楚地看到了问题。09年他们冬训下山后在全英赛首次亮相,我个人观看了后面三场淘汰赛的直播,惊讶地发现傅海峰的前半场有了飞跃式的进步——无论是技术还是意识,和半年前相比完全换了一个人。著名羽毛球评论员克拉克对此大为惊叹,她评价道:“如果傅海峰把防守也开发出来,还有谁能阻止他?”当然,傅海峰不是神仙,不可能做到一年解决一个技术难题——过去四年中,在他们状态较好的时候,傅海峰的防守差不多是对方唯一可以攻击的弱点。我印象中,似乎到了11年下半年,傅海峰承担了越来越多的防守责任(蔡赟32岁的高龄使他越来越难以长时间保持出色状态)后其防守能力才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这时候他们甚至会给对方设下“半场机会”的陷阱,引诱对方形成双上压网的态势然后靠自己的预判和反应弹后场钓鱼得分——这时对手那“回头望月”的背影实在是有意思极了。无论如何,傅海峰在前场比例的增加对丰富战术和保持体力都非常有利。蔡赟在后场虽然没有一板重杀,但是他攻击落点的变化和随后中半场的连贯也给对手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还有他那闪电般的轮转上网常常令人防不胜防。我个人推荐他们三场经典比赛——10汤姆斯杯半决赛对古健杰/陈文宏(被赵剑华评为“又一场外星人攻打地球人”的比赛)、决赛对亨德拉/马基斯(也许只有亨德拉还能以一己之力对抗蔡傅并连续得分)、10世锦赛决赛对古/陈(那是古/陈大赛状态最好的一次,甚至取得了过去15次面对郑在成/李龙大时唯一的胜利,而决赛第一局蔡/傅的状态并不好,但是他们精彩地逆转了局势)。这三场比赛里傅海峰在前场蔡赟在后场得分的镜头比比皆是,有许多值得多次体会的经典对抗。总的来说,蔡赟和傅海峰的成功,在于他们没有抱残守缺,没有死抓着“蔡赟前半场组织傅海峰重杀”这个最有效的得分武器不放,没有死抱着所谓“攻守”的战术风格,而是坚决尝试在弱项(傅海峰的抢网和中半场平抽挡)上取得突破,把自己的弱项变成强项,
要么前半场确立优势直接得分,要么迫使对方起球从而自然进入进攻状态。我一直认为,像亨德拉和马基斯在07和08年那样从拼抢前半场开始展开攻势,
才是男子双打的“正确模式”。可笑国际羽联居然接受不知道哪儿来的所谓球迷意见,大意是说亨/马的比赛“没有攻守、没有多拍”,“连球都没看清楚一分就结束了”云云——然后逐年降低球速,好让观众看到更多的后场重杀,看到更多的杀不死,差点把男双变成了女双(过去几年颇有一些很像女双的男双比赛,例如被某些球迷奉为经典的08全英决赛韩国内战,还有某些古/陈对泡沫的场次——甚至场上队员也穿一身鲜艳的粉衣,非常可怕)。蔡/傅连续夺得大赛冠军固然让我高兴,而他们赢球的方式支持着我对男双的理解,这更是非常让我感到欣喜的事情。有人会说,蔡/傅的成功也是因为他们对手如何如何——不错,09年开始马基斯先后受到膝伤和高血压的困扰,还闹出退出印尼羽协的风波(这种事情在印尼真是见怪不怪),亨德拉虽然一直保持很高的竞技状态无奈孤掌难鸣,球速的变慢也让他们的优势大幅度缩水,最后他们还莫名其妙地错过了最后一刻挤进奥运会的机会;郑在成的伤病导致能力严重下降,使他越来越不能胜任李龙大保姆的职责,李龙大在过去几年里空顶着一个天才的称号,技术能力几乎没有进步,而且他们从防守开始的打法在大赛里(尤其在关键分上)先天处于一个不利的位置;古健杰和陈文宏在堕落的速度上互相攀比;博的后场能力和李龙大一样孱弱,防守甚至更差,而他和莫根森那种极其猥琐的比赛气质也使他们很难进步到比较高的境界。然而,这些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蔡赟和傅海峰的超人之处。高龄的蔡赟一直在和伤病作斗争,而傅海峰的肘伤也严重影响了他的发挥。他们的成功是实至名归的,是技术、能力、头脑、勇气、自律、境界等各方面的全面胜利。
[&此帖被Parsifal在 09:08修改&]
女单:因达农进步不小;挫折是李雪芮通往伟大球员道路上必须经历的东西;张宁不可替代;国际选手值得期待女单决赛李雪芮负于因达农——意外么?当然。我们会纠结李雪芮第一局大比分领先的形势,会纠结她在接近局点时不打断对方追分的节奏。如果李雪芮能顺利赢下首局,因达农翻盘的机会微乎其微。但是,这正是问题所在——奥运冠军李雪芮依旧是一位缺乏经验的年轻选手,这不过是她的第二次世界大赛、第一次世锦赛而已。头两次参加大赛都能打进决赛并获得一次冠军,已经非常难得了。决赛的结果当然是一个冷门,只不过是一个比99世锦赛上卫冕冠军叶钊颖首轮输给威尔士选手摩根小得多的冷门。在李雪芮奥运冠军之路上在最考验人的半决赛和决赛中,她分别面对队友汪鑫和王仪涵,压力相对还是比较小的,这位最后一刻获得参赛资格的年轻人也因此能较充分地发挥出水平。世锦赛上李雪芮从八强开始基本就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国家队内部对王适娴赢辛德胡不会抱多高的期望),能在首局绝境下逆转戴资颖(12-18落后,追平加分后对手还有三个纯运气球),能在半决赛轻松摧毁曾经的苦手裴延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因达农成名很早,这从那“三届世青赛女单冠军”的履历就能看出来——今年(甚至明年)她还有打世青赛的资格。她的成名作是2010年亚运会女团决赛担任泰国队一单从汪鑫手里拿下一局,当时只有15岁。从那以后我一直关注她的比赛。她的战绩比较稳定,除了对中国队六大主力(李雪芮、四Wang、蒋燕皎)和成池炫处于绝对劣势,对各路女单好手(拉斯穆森、内瓦尔、戴资颖等)的战绩差不多持平,对申克和郑韶婕有较明显的优势。去年奥运会因达农差一点进了四强,在先胜一局第二局大比分领先时被汪鑫神奇逆转。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达农的技战术有非常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正手后场差、网前技术单调、第三局容易崩盘。最近第一和第三点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正手后场失误率明显下降,第三局胜率有所上升,抓球路等战术意识上也有一定提高。她的未来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李雪芮的个人能力比因达农还是强很多的。她们上次交手是去年中国公开赛决赛,那时候李雪芮总能在半决赛决赛中调动出好状态,结果差不多把因达农打哭了。然而,整个中国女单从今年初开始滑坡明显,年初头四站超级赛只收获一个亚军一个四强,头两号种子李雪芮和王仪涵常常结伴首轮出局。年中东南亚两站比赛略有回升:印尼赛王仪涵首轮出局,李雪芮独闯十六强抢下冠军;新加坡赛王仪涵在决赛中战胜李雪芮。在我看来,这半年女单组在单项比赛中表现低迷的原因非常简单:女单主教练张宁生孩子请假。从08年卫冕奥运退役后进入女单教练组随后担任主教练开始,网络上对张宁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上个奥运周期里,女单组经历了一些重大挫折,最突出的无疑是10年尤伯杯决赛一单王仪涵输给朴升熙,此外11年苏迪曼杯两位女单主将也各输一场。然而,08年后大换血的女单经历阵痛是正常的。能够包揽09至11三个世锦赛冠军(以及两个亚军),能够占据奥运积分赛前四名,敢于放弃积分赛排名靠前的王适娴而大胆启用李雪芮,无疑已经非常有力地证明了张宁的能力和魄力。过去半年女单的低谷和这次世锦赛的失利,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张宁对女单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现在女单组的情况和四年前完全不同。上个奥运周期开始时,随着张宁的退役和谢杏芳的淡出,女单组出现了非常激烈的竞争局面,分别出生于85至90年的六员主将轮流担当主角。很少有人能想到,最终冠军被91年出生、奥运会前一年才进入一队的李雪芮拿到。现在,以李雪芮和88年出生的王仪涵为核心的局面非常稳定,这个情况与北京奥运周期(张宁和谢杏芳)非常类似。我个人相信,张宁能够处理好上个周期那种复杂的竞争局面,也一定能带好现在的中国女单。
李雪芮还非常年轻。她去年的经历太顺了,这次决赛的失利对她来说将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是伟大运动员必须经历的挫折——张宁和林丹在年轻的时候都经受过比这更严峻的考验。在我印象里,李雪芮对自己的定位非常准确,她有非常积极的心态,没有那些负面的固执和傲慢。她的能力毋庸置疑,打法的先进性和观赏性更是不用说,每次看她用快速拉吊把对手打得拧麻花我都觉得热血沸腾。当然,她也有一些明显需要加强的地方。我相信,如果李雪芮能远离伤病,她有机会成为比张宁更伟大的女单选手。
王仪涵同样是我很喜欢的选手,也许只有张宁最懂得怎么指导她的比赛。她的腰伤是一个大问题,但是我相信她的意志品质和对冠军的渴望能支持她起码坚持到里约奥运会。85年出生的汪鑫即将复出的新闻也令我兴奋——王琳和她的受伤绝对是过去三年里中国女单最大的损失。汪鑫在未来一两年内仍会是有竞争力的选手,最重要的是不再受伤。王适娴看起来突击有一点点进步,但是比赛气质没有什么改变,如果她依然这么较劲的话,我并不看好她的前景。除了这些一队选手外,中国女单后备力量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许94年出生的孙瑜和95年出生的惠夕蕊比较有前途,现在还不好说。
能够再一次看到汪鑫、王仪涵和李雪芮这三位比赛气质最接近张宁也最接近林丹的选手在张宁的指导下共同作战,甚至包揽奖牌,是我近期对中国女单最大的愿望。
国际选手方面,这次比较抢眼的除了因达农就要数西班牙选手马琳和印度高个子辛德胡了。马琳其实成名已有一段时间,只是成绩局限于欧洲和青年赛,这次她抓住了机会逆转成池炫闯入八强,让更多球迷认识了她(此前输给她的泰国小将布萨南也是很有特点的一位选手)。马琳本有机会在全英赛就让王适娴成为她成名的垫脚石,可惜经验不足,在体力下降时坚持控网抢攻,最终失误过多让王适娴逃过一劫。左撇子马琳技术全面、球路丰富、速度快,动作比两位欧洲老将拉斯穆森和申克协调很多,简直就像中国队训练出来的一样,甚至能给人一种“左撇子张宁”的感觉。辛德胡是去年亚青赛女单冠军,后场进攻很有威胁,球路略显单调,防守弱点也比较明显。她让人想起01年爆冷夺得全英冠军的戈比昌德。在我看来,她才是印度女单今后的代表人物——内瓦尔多年来技术没有什么进步,能力也早已达到上限,最多能维持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纸老虎”档次。
希望未来几年能形成新一代国际女单集体挑战中国女单的局面。
[&此帖被Parsifal在 03:02修改&]
这贴在HC的历史地位,应该能排前十吧?
女双:于洋宝刀不老;新人上位正当其时;韩国女双为国际选手指出了方向女双保住了金牌,但是女双组三年来的危机并没有解除。10年尤伯杯决赛女双丢掉两分终止了连冠,伦敦奥运会赵芸蕾/田卿小组赛输球成了所谓女双“消极比赛”事件的导火索(可参考),今年她们又成为95年后首对在输掉半决赛外战的中国选手。在我看来,“连续N届包揽女双冠亚军”不过是一个虚名,张艺娜/严惠援闯入决赛本身也不见得是“国际女双”一个多么大的胜利。我觉得,我们应该看到这场半决赛背后的实质。第一,它再次指出了中国女双——尤其是赵/田组合——的危机;第二,它也许能为所谓“国际对抗中国”——起码在中国最具优势的女双项目上——提供一个借鉴。针对伦敦奥运会女双名额的限制,国家队从09年底就开始了女双组拆对的试验。10世锦赛后杜婧因伤淡出,国家队固定了于/王和赵/田两对新组合。于洋/王晓理毫无疑问非常强大:两人都有全面而顶级的技术能力,都是后场能连续进攻、前场有细腻手感和球路变化的球员。除了伤病之外,她们的短板只有一个:王晓理的心理素质。王晓理从出道至今四年,无论最早和马晋搭档还是后来“抱大腿”,一直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她顺利的时候能打出令人叫绝的好球,但是她们每次让我心惊肉跳的比赛几乎都是因为王晓理一直在场上哆嗦——各种失误:无压力推球下网,网前扑杀出界,半场杀出底线等等,还有出球不到位被对方追身杀死(她的防守能力虽不如于洋,也不至于这样差)。我觉得,她们能保持搭档三年外战只输一场(退赛和被取消资格的不算)的骄人纪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于洋成熟大气的比赛气质。著名羽毛球评论员克拉克曾高度评价说于/王把女双技战术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准,我很赞同她的看法。在扎实的拉吊基本功和优秀的防守能力基础上,她们在后场杀吊的威胁、防守相持中出球的攻击性、轮转的熟练程度和对双上压网的追求这些方面,比对手们高出起码一个档次。归根结底,就是“速度”和“能力”出类拔萃。我认为她们对女双的统治在未来几年内很难被动摇。于洋在12年上半年受伤病困扰一度状态低迷,从今年比赛来看已基本恢复了,我又看到了那个神一样的于洋——还是一个更加成熟理智的于洋。在我看来,于洋有足够的资格挑战葛菲在女双历史上的地位。如果王晓理的心理素质能有些进步,她们更难遇到敌手。赵/田的短板就比较明显了:赵芸蕾的后场能力有比较明显的欠缺,而田卿除了体能较好外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在顺利时,她们也能打于/王的快速进攻,但是实际上她们还是比较传统的女双选手,运用拉吊更多一些,需要在拉吊中寻找进攻机会。赵/田的比赛常常陷入胶着和拉锯,很难像于/王那样以摧枯拉朽的方式击败对手,外战成绩也明显差一些(曾输给好几对特别能磨的日本选手,并多次负于力量奇大的丹麦组合)。国家队教练组似乎早就看到了她们的问题,奥运会后在陈其遒下课的同时开始了拆对重组的尝试。赵芸蕾和老搭档成淑重新组合后还打进了今年全英决赛。也许世锦赛和全运会之后会有更明确的新组合。另外两对女双的表现还可以。马晋和汤金华刚刚搭档的时候连拿两站超级赛冠军,尤其两次战胜那对球品糟糕的丹麦组合(吕特尤尔/彼得森),还是有一定可塑性的。在个人能力上她们不如于洋和王晓理那么突出。我个人的观点是多打一些女双会有助于她们混双的提高。过去一年里,包宜鑫和钟倩欣先后遭遇严重伤病,钟倩欣刚刚复出,这次八强惜败已值得称赞。相比去年她们连续逆转各路对手杀入排名前四的表现,在世锦赛的比赛中她们表现出了更全面的技术能力,但是久疏战阵造成了比赛感觉的缺失——希望可以很快找回来。我个人不看好田卿今后在国家队的前景,而赵芸蕾和成淑的年纪似乎也不适合长远打算,马晋、汤金华(包括赵芸蕾)可能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混双方面。和女单组情况不同,在于/王和包/钟还有养伤中的夏欢外,我们有非常丰富女双后备力量可供选择。93年出生的区冬妮是一位非常有前途的选手,她有出色的速度和意识,攻防和连贯水平很高,比赛气质也很好,缺点可能是身体比较单簙;94年出生的于小含身材高大,进攻有威胁;还有分别出生于95至97的黄雅琼、何嘉欣和陈清晨,都是很有特点的选手(何与陈都是身材矮小但进攻和连贯打得很好的队员,防守出球也很有想象力)。这些小选手都是在过去几年的羽超联赛和全国冠军赛冒出来的,尤其羽超为她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舞台。其实,我们球迷在观看羽超的时候,不必把目光局限在成名的老将身上,很多时候小选手们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张艺娜/严惠援闯入决赛,不仅是国际选手在中国最强大的女双项目上的胜利,还是先进打法的胜利。以往外国选手和中国选手对垒时,欧洲选手靠力量愣砸,韩日选手则以高球死磨,共同秘诀就是等待中国队进攻中出现漏洞抓反击,技战术上乏善可陈。这对韩国选手和她们的前辈大不一样,左撇子张艺娜有不错的后场进攻能力,严惠援抢网的勇气和诡异的防守出球也非常值得称赞——能博得张洁雯“小杨维”的评价可不容易。她们的连贯也不错。当然,她们各有明显的弱点,例如容易失误、发挥不稳、严惠援力量不足等等,但是她们还很年轻,有机会对中国选手提出更大的挑战。她们的主教练李东秀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双打选手,他和柳镛成的组合除了进攻连贯出色之外,防守死不起球的“敢死队”本色是他们的标志,算得上是亨德拉/马基斯的前辈。如果李东秀能调教出更多“有意思”的韩国组合,那未来几年的女双会很有看头。
过去几年里女双曾被广泛认为“最冗长乏味”的羽毛球单项,一方面中国队几乎垄断冠军造成了竞争的缺失,另一方面以韩日选手为代表的磨女打法让观众难以提起兴致——所谓磨女打法,就是“我杀累了轮转给同伴杀,同伴杀累了挑给你杀,你杀累了你同伴杀,轮一圈回来我再杀,大家杀累了对拉高远球”,后果是动辄出现100+的低质量多拍,比赛往往打满三局,时间超过100分钟。过去十多年里防守能力提高的幅度远远大于进攻能力,导致谁也杀不死对方,因此大多数女双选手选择了磨女打法——尤其是面对中国队的时候,她们的进攻遇到中国队根本不能突破,反而会被反击瞬间打死。这对韩国女双能闯过奥运冠军的关卡,或许能告诉大家:靠进攻、靠连贯、靠抢网,也有机会打赢中国女双。动摇中国队在项目里的优势地位,不一定需要被动等待中国队失误,不一定需要中国队自己的衰落,更不能指望中国队礼让;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掌握先进的打法,一样有机会战胜中国队。我想,这才是一个项目进步的正确方式。如果更多国家能往这个方向去努力而不是混吃等死,我们哪里需要担心项目的观赏性问题呢?
中国女双要做好自己,我希望国家队不仅能保持成绩上的优势地位,也能保持在技战术革新上的领先。国际女双依然任重道远,但是她们毕竟看到了希望。也许女双有机会迎来一个新的进步。
[&此帖被Parsifal在 03:07修改&]
太强大了......lz完全可以给羽毛球杂志投稿啊。
引用87楼 @ 发表的:
LZ你看球的水平和对羽毛球的热爱...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之前一直很有疑惑
(1)关于自身特点:
为什么以正手突击为最大特点的拿督 在面对林丹的时候甚少发挥。拿督正手交叉步退后场最后一步跨步那下感觉明显跨出距离较林丹短,且脚尖外撇做得没用林丹那么自然,个人感觉是中场第二次制动后步伐跟不上导致转体幅度不够,从而正手区回球线路很死,不明白为什么马来的教练不强练这点...(这种球拿督一般都回前场的劈吊,可是对于自身被动球,对手往往已经前压,只有抽对角才能使局势趋回平衡,拿督却很少这样做..)
(2)作为那个级别的选手,拿督的反手确实很平庸,不知道是不是印象流,拿督回反手后场的球很多感觉是步伐慢悠悠的“走”过去而不是林丹一样的并步跨过去,这导致了反手回球发力的不足,广州拿督第二还是第三轮对上的那个曾赢过阿杜的“”卡(忘记名字了),居然吃了对手2个反手后场过度的平压球,这样的对比,拿督反手劣势很明显.
(3)印象中 林丹不少正手收回后假动作弹李宗伟后场的球(这次广州开局就被抓了一个), 这种球在平时比赛的时候应该是个很大的禁忌 被对手预判到后抢杀危险极大,照理说,拿督这个级别的球员,不应该那么吃林丹的下手假动作。
(4)防守的问题,拿督防守好是给人感觉打不死,林丹防守后是给人感觉防守反击很厉害,具体来看,拿督接杀弹对角的能力太不足了...这方面和林丹对比很明显...为什么也不去练呢...
恩 很赞同LZ对于林丹和拿督级别的划分,接触过不少教练都说 林丹让拿督5分左右没有问题....但是,怎么说呢,拿督已经是这个星球上最接近林丹的人了,所以他们俩的对决,也往往冠上了很对针锋相对的噱头.
LZ真心写得很好,有空再细看.
谢谢,我很赞同你的问题,这是我的一点想法,一起讨论一下……
正手被动步伐这里你观察得真仔细,我得仔细研究一下。:) 我想脚尖的问题除了你说的二次启动后转体不够外,会不会是李宗伟在那里更追求起跳攻击(算是"一步式"中国跳吧?)形成的习惯?当一个人在某个区域把太多精力和欲望投入进攻的时候,会不会在被迫打被动球时有点“来不及”的问题(虽然只是一点点)?对了,他去年汤杯受伤那个动作是不是和你说的问题也有点关系?
我回去看了一下那个差不多算是“史上最变态头顶斜线平高球”(北京奥运决赛第二局7比0那分),李宗伟在极其被动的时候脚尖撇得还是很开的。我想这里是多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吧,身体能力、习惯、判断都有一定因素?
拉或者抽斜线那个我之前没写,经你提醒我加进去了,多谢。怎么说呢,高手似乎很少在正手被动里敢于拉斜线(女单倒是比较多,因为不怕)。林丹常常这么做,而且他的斜线冲着头顶理论上更危险,但是他真不怕,甚至还算计着接杀反攻。谌龙好像常常以非常细小的动作吊(动作更像抽?)对角网前,那动作隐蔽得快赶上张海丽了,这个对比似乎很毁三观……
李宗伟后来似乎就靠着劈吊斜线来摆脱,反正林丹是敢于站到前场去抓的(这回林丹对谌龙居然也这样上去抓实在让我惊讶,他是在特意演练这条线路吧?)。我想马来的教练不会不强调这点吧,但是进攻选择比例太高的时候防守兼顾起来可能还是挺难的。
反手移动他好像一直有点松懈吧,还有什么“云中漫步”的说法。这个我们猜测起来太难了。这会是一种体能上的调整么——反正也承认被动了?
正手停顿推直线很有趣(其实李宗伟有时也用,不过常常出边线)。我前面说去年全英李宗伟的抓球,有一两分和这次开局那球很像。不过,似乎林丹看到被抓后,在时机、球速和弧度上变化一下躲开李宗伟的半场可能就差不多了吧……11世锦赛最后一球也没到李宗伟后场,然后李宗伟直接拍下网10厘米。我觉得在正手那条线上拼平抽林丹优势很明显,他动作幅度比李宗伟小多了(似乎是废话,呵呵),变化起来很容易。李宗伟要抽斜线的话一旦被判断到挡个网前(林丹从正手边线到反手边线很快,身体伸展起来非常帅)他立刻就被动了。
总的来说我觉得还是身体和技术上的问题吧,李宗伟动作幅度比林丹大很多,无论是杀球抽球还是防守。他在被动的时候变线的危险比林丹(和谌龙)大太多了。
混双:混乱依旧;新人匮乏;男女队员的不同发展趋势
混双的混乱局面差不多从08年奥运会一直持续到今天。这种混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选手水平不稳定——新组合常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而名将也常常首轮出局;二、代表性打法不稳定——传统男攻女封打法在高水平选手里占据多数,但冠军往往被打法看起来不那么传统的选手获得。相对稳定的是张楠/赵芸蕾,他们在10年初刚搭档就以黑马姿态夺得全英,其后又赢得11世锦赛和12奥运会,迅速成为大满贯选手。状态好的时候,张/赵的表现还是很令人信服的,今年苏杯半决赛是他们的佳作之一——他们把暴躁的丹麦选手打到连发脾气都没了心情,——但是他们也常常陷入低迷,甚至有很离谱的发挥。除他们外,过去五年里在我个人看来水准最高的组合是仅在09苏迪曼杯决赛搭档过一场的郑波/于洋,要再找一对就得数临时搭档参加10亚运会拿到冠军的申白喆/李孝贞。
现在混双项目上称得上优秀的男女选手非常少。过去几年里技术最全面、防守最好、对局势把握和控制最出色的男选手也许是郑波,但是他一直没能和最优秀的女选手搭档,能够在10年由于年龄、伤病和纪律等原因退出国家队前拿到一个世锦赛单项冠军已经算是不错的安慰;张楠防守和控球的水准接近郑波,但是后场夯地的能力有差距;徐晨有一拍重杀,这两年来在中半场跟进和控制上进步也很大,但是进攻选择单调是他的明显弱点,另外还有第三局的注意力和体力问题(这
一方面是因为他年龄偏大,另一方面也和搭档马晋的技术特点有关);印尼选手汤托维前几年是个愣头青,最近一年进步不小,但是失误依然偏多;丹麦老将菲舍
尔·尼尔森有不错的个人能力,但是比赛气质不佳,和他的男双队友一样过于依靠干扰或吓唬对手的“场外招”;申白喆比赛机会少,也没有稳定搭档;高成炫偶有上佳发挥,但更多时候展示的是其卖萌属性;陶嘉明曾有扮猪吃老虎的潜力,但是仅此而已,一直没有多大长进;泰国老将普拉帕卡莫尔剃掉了一头妖发,似乎也失去了那妖异的气质;失去了孝贞姐这条大腿后李龙大原形毕露,已经在混双项目里消失。
女选手呢?张亚雯退役;于洋专心女双,很久不打混双了(何汉斌战五渣真心带不动……);孝贞姐带着两个小弟奥运亚运各拿一次,心满意足、功成身退
了——其实她要现在复出也大有可为,前两年还传说罗景民阿姨要复出呢(可见现在混双有多好混);赵芸蕾后场能力有限可她还经常去后场,也许只有张楠和她是绝配;马晋被郑波强大的中后场控制宠坏了,前半场除了轻拿轻放的“保持下压”外,少有攻击性十足的抓球,有时甚至能漏过对手所有接杀反抽——前场终结能力不足直接导致了男搭档体力过多过快的消耗;纳西尔有段时间跟吹了气似的,能力严重下降,好消息是她又瘦回来不少,而且现在比05和07年拿世锦赛的时候打球合理得多,这次她能带着愣头青程度下降的汤托维拿到冠军是很正常的结果;泰国老将通通卡姆人如其名(“通通砍”)球风剽悍但年事已高;河贞恩连小球都发不好(10世锦赛半决赛后我好像就没看过她发小球了),早早退役非常明智;小美女金荷娜能力较弱,也没看到多少潜力;丹麦左撇吕特尤尔身高力大但是速度奇慢,能偷到09世锦赛已经值得偷笑;尼尔森的搭档彼得森在前场、
后场、防守、进攻等各方面简直一无是处,除了她那有严重违例嫌疑的气功式发球和动不动就跟裁判抱怨对手的不良作派之外,根本没有值得一提的地方。
这就是当今混双选手的现状。应该说,存在一些有特点的选手,但是能力强技术全面的选手基本没有。女选手里纳西尔算一个,男选手可能只有张楠勉强够
格。申白喆这次表现出相当不错的能力,但要在现役的韩国女选手里找一个好搭档还是挺难的,这次的搭档严惠援还可以,可能有不错的发展,但是韩国队对申白喆一向不重视,每次让他出来比赛都像玩票(这点我一直不能理解),他今后能不能有比较多的比赛机会都很难说。从08年开始,虽然传统男攻女封打法在排名靠前的混双里人数较多,但是六个单项世界冠军有五个被四对不同的“非传统搭配”获得——08年的李龙大/李孝
贞、09年的雷伯恩/吕特尤尔、11和12年的张/赵,也包括今年的汤托维/纳西尔(我倾向于认为他们是非传统搭配,虽然纳西尔在05和07年跟诺瓦拿世锦赛冠军时打法偏传统),只有10年郑波/马晋是传统混双的代表。“传统打法”在08年前曾大行其道,极致的代表当然是后场飞来飞去夯地的张军和防守基本靠硬抗、抢网基本靠赌博的人品大王高崚的组合,还有两届世锦赛冠军诺瓦/纳西尔,以及女选手死蹲网前的欧式打法代表罗伯逊/埃姆斯(04奥运会亚军、06世锦赛冠军)等等。这种打法中,女选手一旦被调动到后场,多数情况下会尽快依靠劈吊随上等方式强行轮转上网,防守时则努力挡斜线或者硬抽以制造上网机会,
身后留下的空档完全交给搭档。看起来,这种混双战术很符合“男选手能力远远强于女选手”的客观情况,但在运用时有许多问题:对男选手的体力要求高,或多或少限制了男选手接发球放网的选择,需要刻意摆脱女选手打后场的局面,防守和硬轮转时容易露出破绽等等。
传统混双里男选手杀完球还得擦屁股,常常累得像狗(然后还要被各种抱怨)。与这种情况相比,我个人感觉非传统混双对女选手要求更高些。赵芸蕾的后场和移动能力其实并不完全胜任非传统打法的需要(她的膝盖一直有很严重的伤),但是她和张楠之间默契的轮转能较充分地利用这种打法的优势,使得球路更加丰富,也更节省张楠的体力。在97至04那个略显遥远的年代,有两位非传统混双的女选手取得了成功——葛菲和罗景民。她们都具有强大的综合能力和出众的球
场,在后场时能够选择合理的进攻线路,让男队员在前半场通过快速移动和凶狠封网保持对对手(尤其是对女选手)的强大压力,维持主动直至得分(据我所知这种打法的历史也很长了,我国羽毛球界的老前辈梁小牧就是这种类型的女选手)。
据我个人观察,目前混双高水平男选手有专门化的趋势——他们几乎不参加男双比赛,专职打混双。这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这个对男双选手要求越来越均
衡的年代,传统的“男双后场选手兼项打混双”的观念似乎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需要。去年奥运会混双八强里只有德国的富赫斯当时还打一些男双比赛(他的男双搭档后来很快退役了),今年的八强里男双选手稍多,不过张楠参加男双主要是为了让柴飙保持状态,韩国的两位选手柳延星和申白喆搭档打男双是因为这更像他们的主项(韩国队似乎没有明确的混双规划),只有长得很像夏煊泽的日本选手早川贤一可能有长期兼项的计划——他和远藤大由的男双常常被低估,而日本多年来没有一对像样的混双,这个八强算得上一个突破(他们第三局两分惜败*河蟹*),看来他很可能兼下去。其他八强男选手都放弃了男双。这种混双和双打的分离其实和早年年单双打的分离一样,是项目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标志,甚至可以说是羽毛球相对其它小球类项目的独特魅力之一。
与男选手难以兼项的情况不同,我个人觉得女选手参加一些女双比赛有助于提高能力,有助于培养全面技术。当然,像赵芸蕾这样能兼项拿到奥运冠军的情况以后恐怕很难出现了,她个人今后大概也很难继续在两个项目上平均分配精力。马晋这两年后场能力没有进步(甚至有些退步),我想和她太久不打高水平女双比赛有很大关系。国家队从新的奥运周期开始重新让她参加女双,我想一方面是重新观察双打组合,一方面也有继续塑造她能力的打算吧。
据我了解,目前国内混双男选手后备力量不算很乐观,“有一拍”的没几个,可能鲁恺有一定潜力。女选手倒是不必担心,符合技术要求的双打小姑娘足够多,只要培养得当以后会很有竞争力。另外,我一直觉得国家队可以恢复混双组的设置,或者设专职混双教练,这样会比现在男双女双教练一起指导更有针对性一
些。在目前这个阶段,混双和双打分离——尤其是男子运动员的专职化——是一个趋势,我们应该适应这个趋势;同时,也不应忽视两者的互通性,不应忽视混双队员全面能力的培养。在训练和比赛中如何把握这个矛盾,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
[&此帖被Parsifal在 10:51修改&]
LZ你看球的水平和对羽毛球的热爱...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之前一直很有疑惑
(1)关于自身特点:
为什么以正手突击为最大特点的拿督 在面对林丹的时候甚少发挥。拿督正手交叉步退后场最后一步跨步那下感觉明显跨出距离较林丹短,且脚尖外撇做得没用林丹那么自然,个人感觉是中场第二次制动后步伐跟不上导致转体幅度不够,从而正手区回球线路很死,不明白为什么马来的教练不强练这点...(这种球拿督一般都回前场的劈吊,可是对于自身被动球,对手往往已经前压,只有抽对角才能使局势趋回平衡,拿督却很少这样做..)
(2)作为那个级别的选手,拿督的反手确实很平庸,不知道是不是印象流,拿督回反手后场的球很多感觉是步伐慢悠悠的“走”过去而不是林丹一样的并步跨过去,这导致了反手回球发力的不足,广州拿督第二还是第三轮对上的那个曾赢过阿杜的“”卡(忘记名字了),居然吃了对手2个反手后场过度的平压球,这样的对比,拿督反手劣势很明显.
(3)印象中 林丹不少正手收回后假动作弹李宗伟后场的球(这次广州开局就被抓了一个), 这种球在平时比赛的时候应该是个很大的禁忌 被对手预判到后抢杀危险极大,照理说,拿督这个级别的球员,不应该那么吃林丹的下手假动作。
(4)防守的问题,拿督防守好是给人感觉打不死,林丹防守后是给人感觉防守反击很厉害,具体来看,拿督接杀弹对角的能力太不足了...这方面和林丹对比很明显...为什么也不去练呢...
恩 很赞同LZ对于林丹和拿督级别的划分,接触过不少教练都说 林丹让拿督5分左右没有问题....但是,怎么说呢,拿督已经是这个星球上最接近林丹的人了,所以他们俩的对决,也往往冠上了很对针锋相对的噱头.
LZ真心写得很好,有空再细看.
女单:因达农进步不小;挫折是李雪芮通往伟大球员道路上必须经历的东西;张宁不可替代;国际选手值得期待女单决赛李雪芮负于因达农——意外么?当然。我们会纠结李雪芮第一局大比分领先的形势,会纠结她在接近局点时不打断对方追分的节奏。如果李雪芮能顺利赢下首局,因达农翻盘的机会微乎其微。但是,这正是问题所在——奥运冠军李雪芮依旧是一位缺乏经验的年轻选手,这不过是她的第二次世界大赛、第一次世锦赛而已。头两次参加大赛都能打进决赛并获得一次冠军,已经非常难得了。决赛的结果当然是一个冷门,只不过是一个比99世锦赛上卫冕冠军叶钊颖首轮输给威尔士选手摩根小得多的冷门。在李雪芮奥运冠军之路上在最考验人的半决赛和决赛中,她分别面对队友汪鑫和王仪涵,压力相对还是比较小的,这位最后一刻获得参赛资格的年轻人也因此能较充分地发挥出水平。世锦赛上李雪芮从八强开始基本就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国家队内部对王适娴赢辛德胡不会抱多高的期望),能在首局绝境下逆转戴资颖(12-18落后,追平加分后对手还有三个纯运气球),能在半决赛轻松摧毁曾经的苦手裴延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因达农成名很早,这从那“三届世青赛女单冠军”的履历就能看出来——今年(甚至明年)她还有打世青赛的资格。她的成名作是2010年亚运会女团决赛担任泰国队一单从汪鑫手里拿下一局,当时只有15岁。从那以后我一直关注她的比赛。她的战绩比较稳定,除了对中国队六大主力(李雪芮、四Wang、蒋燕皎)和成池炫处于绝对劣势,对各路女单好手(拉斯穆森、内瓦尔、戴资颖等)的战绩差不多持平,对申克和郑韶婕有较明显的优势。去年奥运会因达农差一点进了四强,在先胜一局第二局大比分领先时被汪鑫神奇逆转。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达农的技战术有非常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正手后场差、网前技术单调、第三局容易崩盘。最近第一和第三点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正手后场失误率明显下降,第三局胜率有所上升,抓球路等战术意识上也有一定提高。她的未来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李雪芮的个人能力比因达农还是强很多的。她们上次交手是去年中国公开赛决赛,那时候李雪芮总能在半决赛决赛中调动出好状态,结果差不多把因达农打哭了。然而,整个中国女单从今年初开始滑坡明显,年初头四站超级赛只收获一个亚军一个四强,头两号种子李雪芮和王仪涵常常结伴首轮出局。年中东南亚两站比赛略有回升:印尼赛王仪涵首轮出局,李雪芮独闯十六强抢下冠军;新加坡赛王仪涵在决赛中战胜李雪芮。在我看来,这半年女单组在单项比赛中表现低迷的原因非常简单:女单主教练张宁生孩子请假。从08年卫冕奥运退役后进入女单教练组随后担任主教练开始,网络上对张宁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上个奥运周期里,女单组经历了一些重大挫折,最突出的无疑是10年尤伯杯决赛一单王仪涵输给朴升熙,此外11年苏迪曼杯两位女单主将也各输一场。然而,08年后大换血的女单经历阵痛是正常的。能够包揽09至11三个世锦赛冠军(以及两个亚军),能够占据奥运积分赛前四名,敢于放弃积分赛排名靠前的王适娴而大胆启用李雪芮,无疑已经非常有力地证明了张宁的能力和魄力。过去半年女单的低谷和这次世锦赛的失利,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张宁对女单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现在女单组的情况和四年前完全不同。上个奥运周期开始时,随着张宁的退役和谢杏芳的淡出,女单组出现了非常激烈的竞争局面,分别出生于85至90年的六员主将轮流担当主角。很少有人能想到,最终冠军被91年出生、奥运会前一年才进入一队的李雪芮拿到。现在,以李雪芮和88年出生的王仪涵为核心的局面非常稳定,这个情况与北京奥运周期(张宁和谢杏芳)非常类似。我个人相信,张宁能够处理好上个周期那种复杂的竞争局面,也一定能带好现在的中国女单。
李雪芮还非常年轻。她去年的经历太顺了,这次决赛的失利对她来说将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是伟大运动员必须经历的挫折——张宁和林丹在年轻的时候都经受过比这更严峻的考验。在我印象里,李雪芮对自己的定位非常准确,她有非常积极的心态,没有那些负面的固执和傲慢。她的能力毋庸置疑,打法的先进性和观赏性更是不用说,每次看她用快速拉吊把对手打得拧麻花我都觉得热血沸腾。当然,她也有一些明显需要加强的地方。我相信,如果李雪芮能远离伤病,她有机会成为比张宁更伟大的女单选手。
王仪涵同样是我很喜欢的选手,也许只有张宁最懂得怎么指导她的比赛。她的腰伤是一个大问题,但是我相信她的意志品质和对冠军的渴望能支持她起码坚持到里约奥运会。85年出生的汪鑫即将复出的新闻也令我兴奋——王琳和她的受伤绝对是过去三年里中国女单最大的损失。汪鑫在未来一两年内仍会是有竞争力的选手,最重要的是不再受伤。王适娴看起来突击有一点点进步,但是比赛气质没有什么改变,如果她依然这么较劲的话,我并不看好她的前景。除了这些一队选手外,中国女单后备力量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许94年出生的孙瑜和95年出生的惠夕蕊比较有前途,现在还不好说。
能够再一次看到汪鑫、王仪涵和李雪芮这三位比赛气质最接近张宁也最接近林丹的选手在张宁的指导下共同作战,甚至包揽奖牌,是我近期对中国女单最大的愿望。
国际选手方面,这次比较抢眼的除了因达农就要数西班牙选手马琳和印度高个子辛德胡了。马琳其实成名已有一段时间,只是成绩局限于欧洲和青年赛,这次她抓住了机会逆转成池炫闯入八强,让更多球迷认识了她(此前输给她的泰国小将布萨南也是很有特点的一位选手)。马琳本有机会在全英赛就让王适娴成为她成名的垫脚石,可惜经验不足,在体力下降时坚持控网抢攻,最终失误过多让王适娴逃过一劫。左撇子马琳技术全面、球路丰富、速度快,动作比两位欧洲老将拉斯穆森和申克协调很多,简直就像中国队训练出来的一样,甚至能给人一种“左撇子张宁”的感觉。辛德胡是去年亚青赛女单冠军,后场进攻很有威胁,球路略显单调,防守弱点也比较明显。她让人想起01年爆冷夺得全英冠军的戈比昌德。在我看来,她才是印度女单今后的代表人物——内瓦尔多年来技术没有什么进步,能力也早已达到上限,最多能维持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纸老虎”档次。
希望未来几年能形成新一代国际女单集体挑战中国女单的局面。
[&此帖被Parsifal在 03:02修改&]
女双:于洋宝刀不老;新人上位正当其时;韩国女双为国际选手指出了方向女双保住了金牌,但是女双组三年来的危机并没有解除。10年尤伯杯决赛女双丢掉两分终止了连冠,伦敦奥运会赵芸蕾/田卿小组赛输球成了所谓女双“消极比赛”事件的导火索(可参考),今年她们又成为95年后首对在输掉半决赛外战的中国选手。在我看来,“连续N届包揽女双冠亚军”不过是一个虚名,张艺娜/严惠援闯入决赛本身也不见得是“国际女双”一个多么大的胜利。我觉得,我们应该看到这场半决赛背后的实质。第一,它再次指出了中国女双——尤其是赵/田组合——的危机;第二,它也许能为所谓“国际对抗中国”——起码在中国最具优势的女双项目上——提供一个借鉴。针对伦敦奥运会女双名额的限制,国家队从09年底就开始了女双组拆对的试验。10世锦赛后杜婧因伤淡出,国家队固定了于/王和赵/田两对新组合。于洋/王晓理毫无疑问非常强大:两人都有全面而顶级的技术能力,都是后场能连续进攻、前场有细腻手感和球路变化的球员。除了伤病之外,她们的短板只有一个:王晓理的心理素质。王晓理从出道至今四年,无论最早和马晋搭档还是后来“抱大腿”,一直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她顺利的时候能打出令人叫绝的好球,但是她们每次让我心惊肉跳的比赛几乎都是因为王晓理一直在场上哆嗦——各种失误:无压力推球下网,网前扑杀出界,半场杀出底线等等,还有出球不到位被对方追身杀死(她的防守能力虽不如于洋,也不至于这样差)。我觉得,她们能保持搭档三年外战只输一场(退赛和被取消资格的不算)的骄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高远夺男单冠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