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玛卡-丹麦两者弱的会赢吗?

秘鲁对丹麦谁赢的概率大点?_百度知道
秘鲁对丹麦谁赢的概率大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草人做轿夫—担当不起
对于很多人来说,秘鲁队在世界杯上的直接对手是丹麦和澳大利亚队,法国队是种子球队,他们是大力神杯的强有力争夺者。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丹麦:除了童话与埃里克森,这里还是性与酒的国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们称之为真实的事物并非由真实之物所构成。  ——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  只要你是天鹅蛋,不要怕生出来变成丑小鸭,就是生在养鸡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安徒生  哪些俱乐部买得起我?皇马和巴萨。  ——本特纳    别人说,提起丹麦,想到曲奇的是吃货,想到安徒生的是文艺青年,想到玻尔的是学霸,想到本特纳的——emmm&&不是足球狗就是逗比,今天的世界杯巡礼就给大家带来第10支球队——童话王国丹麦!  【童话王国丹麦:这里有美人鱼也有丑小鸭,世界上第一面国旗的诞生地】  因为《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衣》等这些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安徒生使丹麦冠上了“童话王国”的美誉。  丹麦王国,简称丹麦,北欧五国之一,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拥有两个自治领地,法罗群岛和格陵兰。北部隔北海和波罗的海与瑞典和挪威相望,并与之合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南部与德国接壤,首都兼第一大城市是哥本哈根。    丹麦约公元985年形成统一王国,8~11世纪进入维京时代的北欧海盗全盛时期。14世纪成为欧洲强国之一,1397年6月在女王玛格丽特一世的主导下与瑞典、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 并成为联盟的领导者。世界上第一面国旗便是1219诞生的丹麦国旗,被称为“丹麦人的力量”。  丹麦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北约创始国和欧盟成员国之一。该国拥有极其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经济高度发达,贫富差距极小,国民享受极高的生活品质。      【丹麦人文与风光:这里性最自由,还有无限畅饮的啤酒】  丹麦除了童话,同时她还是乐高积木、嘉士伯啤酒的原产地,让我们了解下这个国家的人文吧!  这里允许同性婚姻,堪称世界上性最自由的地方  丹麦是第二个允许同性恋结婚的国家(荷兰第一)。  丹麦人对待性的态度很健康很自然,很尊重自己的身体,不会将性用来作为换取其它的砝码。.    丹麦人对性的开放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在丹麦大学里,新生入学都要举办一个大聚会,一般这类聚会都会玩得很疯狂,让新生们一开始就能很快拉近距离。有一种形式是这样的:新生分成二个组,各自把身上的衣物脱下来,连接在一起,看哪个组的衣物能够连到最长,最后的结果是所有身上的身外之物,包括胸衣、裤头等等全部派上用场。这种玩法的效果的确很好,再也没有比赤裸裸相见更能让新生们迅速地认识对方了,至于是否牺牲了性方面的神秘感似乎不是考虑的范围。    最幸福的国家:每天工作6小时  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幸福报告”指出,北欧小国丹麦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这份报告是通过GDP、人均寿命、慷慨指数、社会支持度、自由度和腐败程度6大元素反映出社会的整体幸福程度。报告中,用幸福感差距来代替收入差距。除经济因素外,还包括了自然、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微风拂过波光粼粼的海面,玩冲浪板的人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冒险之旅,还有一些悠闲的丹麦人手握着啤酒。今天不是周末,也不是公休日,只是一个普通工作日的4:30后,因为在丹麦这已经是人们的闲暇时间了。  听说乐高积木与嘉士伯啤酒更配哦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玩过乐高积木,就是下面这些小方块:    但你知道吗,不仅是积木块,乐高还开发了很多造型可爱的人偶。从超级英雄到工人和士兵,人物题材包罗万象。那么如果&&至今生产的乐高人偶都变成真人的话,其乐高王国的 “人口数量” 可达 40 多亿!而按照目前的生产趋势以及人口增长趋势,只需7年乐高“总人口”便能超越人类数量!      而丹麦也有一家很著名的啤酒企业,就是大家熟知的嘉士伯——这家公司定过一个必须执行的规矩,那就是所有有为丹麦国家做出过伟大贡献的人,都能得到免费一辈子畅饮的机会,比如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在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嘉士伯送了他一套房子。关键是,这套房子就在酒厂旁边,里面有根水管直通酒厂,玻尔可以随时喝到免费啤酒。  【丹麦人的世界杯】  童话王国的世界杯历史:并非强队的他们总能打出童话般的战绩  丹麦历史上4次出战世界杯决赛圈,其中2次打进16强、1次进入8强,1次小组赛出局。  1986年在墨西哥,丹麦人掀起了令足坛震惊的风暴,在埃尔克耶尔和劳德鲁普的率领下,该队在小组赛中势如破竹,1比0击败苏格兰、6比1横扫乌拉圭、2比0击败西德,世界媒体一度为这支海盗球队而惊呼。不过在1/8决赛中,丹麦却迷失了方向,被西班牙5比1淘汰出局。    1998年法国世界杯,丹麦打出了历史上的最好成绩,该队在1/8决赛中取得突破,4比1击败米卢领军的尼日利亚挺进8强。1/4决赛中,丹麦和巴西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进球大战,最终只是以2比3惜败。 2002年,丹麦以2胜1负的成绩从小组中出线(包括2比0击败法国),但在1/8决赛中倒在了英格兰队脚下。  2010年在南非,丹麦队虽然先是0:2负于荷兰,但第二场2:1顽强逆转喀麦隆,比赛中埃托奥先拔头筹,本特纳随后扳平比分,埃托奥打中立柱,罗梅达尔进球完成逆转,取得本届世界杯首胜。不过最后一轮生死战1:3负于日本,无缘16强,比赛中丹麦队队长托马森点球补射破网。    丹麦的历史著名球星:北欧海盗大劳德鲁普    米歇尔·劳德鲁普,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巴萨名宿大劳德鲁普,日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丹麦著名足球运动员,球员时期司职中场,职业生涯曾效力于尤文图斯、拉齐奥、巴塞罗那、皇家马德里、阿贾克斯等欧洲顶级球队,并获得过7次联赛冠军和1次欧洲冠军杯冠军。凭借一个“4+1”的西甲五连冠的彪炳成绩,他还被评选为西班牙25年(年)最佳外援。他也是2003年丹麦足协提交欧洲足联代表丹麦的50周年庆“黄金球员”。  【童话王国丹麦的第5次世界杯之旅】  核心球员:埃里克森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日出生于丹麦米泽尔法特,丹麦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为中场,效力于英超托特纳姆热刺足球俱乐部。    2008年,埃里克森加盟荷甲联赛的阿贾克斯足球俱乐部。2010年被提拔进阿贾克斯一线队。在阿贾克斯效力期间,帮助球队夺得3次荷甲冠军、1次荷兰杯冠军以及1次荷兰超级杯冠军。2013年,以1350万欧元的转会费加盟至英超联赛的托特纳姆热刺足球俱乐部。  国家队方面,2010年,埃里克森入选丹麦国家队,随队参加了南非世界杯的比赛。埃里克森也以18岁零4个月的年龄成为该届世界杯中最年轻的参赛球员。  宇宙第一强球星:自信帝本特纳        主帅:哈雷德  丹麦队的主帅哈雷德并不算名帅,当然比之冰岛主帅由牙医兼任还是好很多。  2012年9月,瑞典人哈雷德火线接手瑞典联赛劲旅赫尔辛堡队,但随后又因战绩惨淡和俱乐部迅速结束工作合同返回挪威家中。哈雷德是一位执教经验非常丰富的主帅,但一直以来成绩都只能算中规中矩。  在的执教生涯中,哈雷德曾经带领丹麦、瑞典和挪威的球队拿到过各自国家的联赛冠军。2003年年底,哈雷德被任命为挪威国家队主帅。不过挪威队在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开局表现糟糕,哈雷德在2008年12月宣布下课,之后便成了丹麦队主帅。  丹麦大名单:    丹麦队门将:小舒梅切尔(莱斯特城)、容诺夫(布隆德比)、洛斯尔(哈德斯菲尔德)  丹麦队后卫:克里斯滕森(切尔西)、达尔斯加德(布伦特福德)、延斯-拉尔森(乌迪内斯)、马蒂亚斯-约根森(哈德斯菲尔德)、克亚尔(塞维利亚)、克努森(伊普斯维奇)、博伊莱森(哥本哈根)、杜尔米西(贝蒂斯)  丹麦队中场:埃里克森(热刺)、拉瑟-舍内(阿贾克斯)、莱拉格(波尔多)、延森(罗森博格)、西斯托(塞尔塔)、德莱尼(不莱梅)、奎斯特(哥本哈根)  丹麦队前锋:本特纳(罗森博格)、科尼利厄斯(亚特兰大)、布雷思韦特(波尔多)、尼克拉-约根森(费耶诺德)、菲舍尔(哥本哈根)、鲍尔森(莱比锡)  世界杯前瞻:  尽管小组中有法国这样的强队,但无论是从过往大赛战绩来看还是球队阵容来看,丹麦都有理由乐观,小组中另外两队秘鲁并非强队,澳大利亚更是老迈不堪一战,丹麦阵中不乏欧洲豪门俱乐部的球星,比如小舒梅切尔、克里斯滕森、埃里克森等,可以说这支丹麦最大的短板是在教练——综上所述,丹麦要争一个小组第二出线看起来问题不大。  世界杯赛程:  6月17日 00:00 秘鲁-丹麦  6月21日 20:00 丹麦-澳大利亚  6月26日 22:00 丹麦-法国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西卡:讲道理WE打野蛮弱的,你凭什么觉得一定会赢SSG啊!西卡:讲道理WE打野蛮弱的,你凭什么觉得一定会赢SSG啊!游戏音符百家号英雄联盟S7全球总决赛打到现在,四分之一淘汰赛正在进行,当时冷少抽签八强对决,很多人都说给LPL抽了一个上上签。下边是当时把LCK赛区的两支强队,SSG和LZ抽到一块时候的表情,LZ是作为LCK一号种子来的,SSG当时以为凉了,万万没想到的是SSG3:0淘汰了LZ。虽然是SSG大获全胜,所有赛区的一号种子都被淘汰,但是毕竟是全球赛,对外才是主要目的,他们这一次无异于自相残杀,为其他赛区干掉一个劲敌。赛后西卡进行了分析,说LZ不应该放出小炮,AD在下路无敌了。但是西卡说了,虽然SSG大胜LZ,但是三星肯定不是S7的冠军,而且RNG也一定会赢FNC!下边是接下来比赛的安排,实际上大家仔细看一下,这个八强的抽签其实并不是完美的上上签。四分之一淘汰赛如果顺利的话,RNG、SKT、WE、SSG进入半决赛,然后RNG是会对上SKT,WE会对上SSG的。但是对于有些网友说WE打SSG也是稳的这个说法进行了反驳,西卡原话如下:“你凭什么觉得WE一定能赢三星啊!讲道理WE打野还是比较若的一个点,WE打三星蛮难打的,关键是三星上单也还行啊!”很多网友一看就能明白,如果换一下的话,让RNG打SSG,WE打SKT,那才真的是上上签。而且根据西卡所说,WE打SSG并不稳,而且RNG打SKT也并不好打。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留言讨论。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游戏音符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对本号所涉图片、内容有质疑请私信小编处理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法国队VS丹麦队历史战绩(胜率、进球数)_排行榜123网
> 法国队VS丹麦队历史战绩(胜率、进球数)
法国队VS丹麦队历史战绩(胜率、进球数)
  结束,小组赛分组也已经出炉。法国队和丹麦队同处C组,虽然在名气和世界杯历史成绩上法国队远高于丹麦队,不过丹麦队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两队谁将在这场小组赛中带走胜利,夺得3分。下面排行榜123(phb123.com)就为大家带来法国队VS丹麦队历史战绩,两队交手记录以及世界排名等。
法国队VS丹麦队历史战绩
  两队在历史上交战过15场,法国队8胜1平6负稍占上风,进20球失37球;其中两队在世界杯历史上交战过2场,法国队1胜1负与丹麦平分秋色,进2球失3球。其中两队在友谊赛历史上交战过8场,法国队5胜1平2负占据优势,进12球失6球。
世界杯小组赛
世界杯小组赛
  法国队
  世界杯参赛次数:20次
  世界杯最好成绩:1998年世界杯冠军,2006年世界杯亚军、1958年世界杯季军、1986年世界杯季军
排行榜,品牌排行榜
  世界杯参赛时间:、
  FIFA排名:9
phb123.com
  日,法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以欧洲区A组第一,获得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参赛资格,是第15次参赛。
copyright phb123.com
  秘鲁队
  世界杯参赛次数:4次
  世界杯最好成绩:1998年世界杯8强
phb123.com
  世界杯参赛时间:、
排行榜,品牌排行榜
  FIFA排名:12
  日,丹麦国家男子足球队通过欧洲区附加赛晋级,获得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参赛资格,是第5次参赛。
声明:《法国队VS丹麦队历史战绩(胜率、进球数)》一文由排行榜123网(www.phb123.com)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发邮件到处理!
12月21日国际足联发布了2017FIFA年终排名,德国队以1602分稳居榜首,巴西1483分排名第二,葡萄牙1358分排名第三。而中国对在本期排名中下跌11位,2017年最终排名世界第71,亚洲第6。而亚洲排名
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英格兰将迎战冰岛,虽然冰岛作为世界杯菜鸟,但是实力并不弱,世界排名就能说明,而英国在近几届世界杯上的表现都不尽人意。那么本场比赛英格兰VS冰岛谁会赢
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哥伦比亚和日本同被分在了H组,两队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也被分在了同一小组,当时哥伦比亚以4比1大胜日本,那么本场比赛哥伦比亚队VS日本队谁会赢?下面排行榜12
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塞内加尔和日本同被分在了H组,虽然在FIFA的排名和过往的交手中塞内加尔都占据上风,但是这只是他们第二次参赛,而日本自98年来从未缺席,发挥一直十分稳定,塞
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塞内加尔和哥伦比亚同被分在了H组,虽然这只是塞内加尔第二次参加世界杯,但是其实力并不容小觑,无论是排名还是过往战绩都不落下风,塞内加尔队VS哥伦比亚队
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波兰队和日本同被分在了H组,在实力和排名上来看,波兰都占据优势,但是以往两队的交手成绩中日本占据绝对优势,波兰队VS日本队谁会赢?下面排行榜123(phb123.com
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波兰队和哥伦比亚同被分在了H组,两队在实力上非常接近,但波兰是12年后重返世界杯,而哥伦比亚在上届世界杯闯入8强,波兰队VS哥伦比亚队谁会赢?下面排行榜12
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波兰队和塞内加尔同被分在了H组,这是塞内加尔继2002年后第二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而波兰队也是继2006年后首次参加世界杯,波兰队VS塞内加尔队谁会赢?下面排行榜
体育排行榜推荐
足球排行榜精选
足球文章排行榜《中国与美国战略》第四章 美国霸权主义及其在全球的扩张
我的图书馆
《中国与美国战略》第四章 美国霸权主义及其在全球的扩张
  第四章 &美国霸权主义及其在全球的扩张
  薛建中
  美国这个国家,准确地讲统治美国的资本精英集团极为可恨,可恨归可恨,但是对于美国精英集团缜密、严谨一致的,毫不动摇、一以贯之的综合战略,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得不敬畏,不得不钦佩。因为从美国建国以来,其对外政策来看,美国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对手,什么样的环境状况,其从来也没有放弃,从来也没有背离,从来也没有改变其领驭全球的终极战略目标。美国政治史上尽管有多党的争斗、利益集团之间的游斗,美国政客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从来都是忠诚地继承了其领驭全球、称霸世界的战略规划,美国长远的战略步骤始终都在有条不紊的实施。这当中充分体现了美国资本精英集团强大的凝聚力、聪慧的战略目光和高深的政治远见。不象有的国家,本来已摸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本来已走向复兴,却因为某些领导人个人的意志而背离正确的路线,使人民革命的努力和奋斗成果在短短几十年内面临付之东流的危险境地。在这样的国家,其即得利益集团极端的短浅、自私,在人民面前自高自大,在美帝面前卑微自贱,在美国人的忽悠下,执行自残自戕的混蛋政策,在短时间内葬送国家和民族的美好前程。几十年只讲稀里糊涂的发展,却没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曾经有的领导人没有雄心大志,只有私欲名利,自搞一套说辞,可劲儿的忽悠,生怕在历史上留不下自己的印迹,有的甚至是自欺欺人(当今国家社会面临的现实正好打了他们的脸,让他们难以自圆其说,我这可能指的是苏联)。这些人即便是满天云里抺浆糊,也想在历史上留个记号,弄得国家无所适从,并且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始终摇摆不定,连自己的定位都摸不清,还妄自尊大地讲要对谁谁负责。常言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正是由于有的国家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处理任何问题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急功近利,缺乏最基本的战略思维,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畏首畏尾,对外示弱,企图用妥协退让换取和平。在他们的祸害下,国家缺乏凝聚力,民族没有血性,许多重大的战略利益遭受巨大损失,许多重要的战略机遇白白流逝。
  美国的霸权主义不值得学习,但认真看一下美国霸权主义在世界的扩张过程,美国资本精英集团一以贯之地推行霸权主义的这种战略意识、凝聚意识和坚强意志却很值得任何一个民族学习。
  第一节& 一战前美国的领土扩张
  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众多欧洲的探险者纷纷涌向美洲这片原始而富饶的大陆来淘金,并在美洲建立了许多殖民地。日,13个殖民地代表在费城独立宫签署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此时,美国领土东起大西洋海岸,西至阿巴拉契山脉以东距大西洋海岸600多公里的地区,南至佛罗里达半岛以北,北起现在的美国加拿大两国边界,全部仅相当于现领土的1/10。1783年9月美国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9月23日同英国签订《大不列颠和美国最后和平条约》, 又称《巴黎和约》。根据这一条约,英国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北美由英国、西班牙和美国3个国家瓜分,其中英国占据现在的加拿大地区,西班牙占据密西西比河以西与北纬31度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其余地区为美国领土。这时,美国的领土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至密西西比河,北到大湖区与圣劳伦斯河,南到北纬31度线,与西班牙殖民地佛罗里达交界,领土面积由原来独立前的90多万平方公里扩大到230多万平方公里。
  领土的扩张为美国的崛起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和战略基础,也使美国人尝到了扩张的甜头。在美国独立战争以后,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确立了孤立主义原则,在外交上既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又不与任何国家对抗。孤立主义原则,从华盛顿到美国威尔逊总统倡议参加国际联盟并参加一战之间的一百多年里,为美国赢得了宝贵而安宁的发展空间。在这一百多年中,美国虽坚持孤立主义,但是美国并没有停止其领土的扩张。美国的早期政治家们,以其睿智的谋略,在当时的英、法、西等世界强国的矛盾中寻找机会,抓住各种有利的时机,运用和平和战争等多种手段,以极其廉价的代价,实现了大规模的领土扩张。
  路易斯安那位于密西西比河与落基山脉之间,幅员辽阔,约215万平方公里,原属法国,七年战争后转让给西班牙,1800年西班牙同法国签订条约又将其出让给法国。拿破仑上台后企图以路易斯安那作为产糖为主的法属海地的粮食供应地,并以路易斯安那洲和海地形成犄角之势,重建法属美洲帝国。因此,路易斯安那对法国来说意义重大。1803年,托马斯·杰斐逊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法国总统拿破仑镇压海地殖民地黑人起义遭到惨败,实力受到重挫,而法国当时的两大对手英国和西班牙都对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虎视眈眈。正是看中了这个时机,特别是看到在《亚眠和约》后英法两国的矛盾,杰裴逊在日派出门罗作为特使前往法国交涉,向法国提出购买路易斯安那的要求。当时,拿破仑对继续控制从西班牙收回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失去信心,为了防止被英国或西班牙夺占,同也是为了牵制英、西这两大对手在美洲的力量,拿破仑做了个顺水人情。经讨价还价,双方以8000万法郎的总价格达成协议。日,法国同美国签订《转让路易斯安那条约》,美国实际上以1500万美元,即每英亩3美分的价格,买下整个路易斯安那82.8万平方英里的土地。由此,美国奠定了其作为世界大国的基础。
  1804年至1819年,美国又以策动叛乱、战争和赎买等多种手段并举,获得东、西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总共近85万平方公里土地。早在1795年,美国同西班牙签订了《平克尼条约》,获得在下密西西比河上的自由航行权和在新奥尔良3年的“存栈权”,为美国侵占美洲西班牙领地创造了条件。美法两国的《转让路易斯安那条约》签订后,美国利用条约未明确规定路易斯安娜的边界线的机会,于日通过“摩尔比法案”,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了“密西西比地区单独关税区”,将佛罗里达纳入行政管辖,并以此向西班牙提出对西佛罗里达的领土要求,美国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绝。1810年,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发生革命,美国乘机在东西佛罗里达通过美国农场主策划了一系列叛乱活动,并以镇压叛乱为由,于1811年初派军队占领了西佛罗里达。1812年至1814年爆发美西战争。战争期间,美国战胜西班牙,侵占亚拉巴马2/3的土地、东西佛罗里达及其毗邻地区,并将西佛罗里达并入美国密西西比地区。
  1818年,美英举行西北边界谈判,就位于落基山脉与太平洋之间的俄勒冈,即北纬42度至54度40分之间(包括现今美国华盛顿州、俄勒冈州、爱达荷州、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的一部分以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一半)的争议地区归属问题,达成一项折衷协议:从伍兹湖到落基山顶端,以北纬49度线为界,位于落基山脉以西的俄勒冈在10年内由英美共管,对两国公民与臣民自由开放。1827年,美国和英国达成协议,延长对俄勒冈地区的共管,但是此后双方争议不断。至19世纪40年代初,美国要求将这块共管土地全部划归美国,但被英国所拒绝。一时,美英双方剑拔弩张。1846年,由于得克萨斯问题,美国与墨西哥关系紧张,美墨战争迫在眉睫。为避免腹背受敌,美国决定与英国妥协。日,美国和英国签订《俄勒冈条约》,双方同意结束对俄勒冈地区的共管,以北纬49度线将俄勒冈一分为二,此线向西一直延长到普杰特湾,再从那里经胡安·德富卡海峡入海,把温哥华岛保留在边界线的加拿大一侧。此后,双方对边界线在胡安·德富卡海峡中的准确位置和走向以及圣胡安岛归属问题又发生争议,并于19世纪70年代将这一争议提交仲裁,才得到了最终解决,将圣胡安岛划归于美国。通过上述协议,美国获得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将领土范围扩展至太平洋海岸。
  1821年以前,现美国西南部,自墨西哥湾沿岸得克萨斯州到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尼亚州的广大地区是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墨西哥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上述地区即成为墨西哥领土。此后,美国人开始移居得克萨斯。1835年,美国移居墨西哥得克萨斯省的移民发动武装叛乱,于次年3月驱逐墨西哥军队,成立得克萨斯共和国,又称“孤星国”。日,墨西哥军队镇压得克萨斯叛乱失败,被迫签署承认得克萨斯独立条约。得克萨斯在独立后,即要求并入美国,成为美国的一个州。1844年4月,美国与得克萨斯签订合并条约。日,美国批准合并条约,6月23日,得克萨斯国会特别会议批准合并条约。同年12月29日,美国正式将得克萨斯并入美国,使之成为美国第28个州。墨西哥对美国合并得克萨斯非常愤怒,断绝了与美国的关系。1846年,美国总统波尔克派军队进入两国边境有争议地区。墨方提出强烈抗议。4月24日,墨西哥军队与美军发生小规模冲突,打死3名美军。这一事件正好给了美国借口。5月13日,美国对墨西哥宣战,美墨战争爆发。美国派军队侵入墨西哥,占领墨西哥的一些重要城镇,并宣布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为美国领土。9月14日,美国攻占墨西哥城。日,美国和墨西哥签订《瓜达卢普·伊达尔戈条约》,把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割让给美国,并承认格兰德河为美国和墨西哥的边界。美国由此获取的土地包括现今得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犹他、内华达、加利福尼亚6个州和怀俄明与科罗拉多州的一部分。日,美国以修建通往加利福尼亚铁路的需要为由,以1000万美元从墨西哥手中强行购得亚利桑那南部基拉河以南的约45535平方英里的希拉河流域。美国利用军事征服、政治外交和强行购买等手段,先后夺取了墨西哥原国土面积约55%的土地,约230多万平方公里。
  1839年2月,美国缅因州和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的居民对1783年《巴黎条约》未解决的缅因至新不伦瑞克边境约1.2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存在着争议,不断向争议地区阿鲁斯图克河流域移民,占领和争夺土地,因此发生边境冲突。日,美国和英国在华盛顿签订《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将争议土地中靠近北部的5000平方英里划归加拿大,靠近南部的7000平方英里划归美国;美英两国公民与臣民均可在圣约翰河自由航行;以北纬45度线为纽约和佛蒙特州的北部边界;美国获得了康涅狄格河源头附近约200平方英里的土地。此外,条约还划定了从苏必利尔湖到伍兹湖之间的边界线,美国获得了约6500平方英里的争议土地。至此,伍兹湖以东的美加边界全部划定。至此,美国基本完成了对其毗连地区的领土扩张和占领。至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从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约占北美大陆一半。美国向这些新的领土不断移民,新州一一建立,先后加入联邦。1912年,美国在本土共建立48个州。
  1861年至1865年,美国爆发内战。林肯总统领导的北方打败了南方,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内战以后,美国加快了向海外扩张的步伐。19世纪初,俄国人征服了世代居住阿拉斯加南部的特林基特印第安人部落,占据了阿拉斯加地区。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元气大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心卖掉这块土地。1867年3月,俄国派员到美国洽谈出售阿拉斯加问题。3月30日,美国与俄国签订《转让阿拉斯加条约》,美国以720万美元从俄国手中购买了位于北美洲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及其周边的阿留申群岛,全部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据估计,阿拉斯加地下埋藏着5.7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和300亿桶原油,现价值超过2万亿美元!日,美国与丹麦签订条约,美国以750万美元购买了丹属维尔京群岛中的圣托马斯与圣约翰2个岛屿。
  1898年,美国发动美西战争,打败了西班牙,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古巴和菲律宾先后于1902年和1946年取得独立,而波多黎各和关岛至今仍在美国统治下。
  美国还于1898年吞并了夏威夷,将这个在太平洋中的独立岛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除了上述各岛以外,美国于1899年还占领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如东萨摩亚、中途岛及威克岛等。1917年,美国以2500万美元的出让费,从丹麦手中得到全部维尔京群岛。在上述领土中,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分别于1959年成为美国第49和第50个州。
  在100多年中,美国只用了8700万美元的所谓“补偿金”,夺取了近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世界大国之一。领土扩张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也奠定了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的物质基础。
  美国的扩张尽管用尽了各种手段,甚至有些手段是十分不光彩、不道义的,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道义只在一定的范围内值得称道,也只在一定的范围内起作用。道义起作用的前提是有共同的道义准则认同,如果没有共同的道义准则认同,那道义不但起不到应用的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反而会令拘泥于道义的一方成为道义的牺牲品。想想我们中国,为什么有现在这么大的疆域?如果没有中华民族先人们的征战拓土,哪来得这片广大的华夏土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有所醒悟,应该深刻认识国际关系、国家外交问题的本质,也应该对治国理政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竞争的世界,治国理政必须坚持丛林法则与和谐法则的辩证统一。完全讲丛林法则行不通,完全地搞和谐则会当冤大头;一味地搞丛林法则,一味崇尚优胜劣汰,最终结果只能是互相残杀的双输结果;一味讲和谐,只能在魔鬼的欺骗中,一步步自己走向沼泽。只有根据彼此共同的价值认同决定采用何种法则,才能正确地处理彼此间的冲突和纠纷,以最小的代价获得相应的利益和空间。在国与国之间,价值认同的问题极为关键,这是根本。如果国与国之间没有相同、相似或相近的价值认同,那么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纠纷时,客观上永远逃脱不了丛林法则。中国与美国有着几乎截然不同的价值认同,这与两国的起源、历史、文化和发展轨迹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以中国人对内的和谐中庸法则去衡量估价判断美国人,是注定要吃亏的。这在近代史上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战略和国际地位上的损失,可以明显看出,对美国采取和谐退让的怀柔政策,只能是作茧自缚,遭受屈辱。美国就是一条心狠手辣、贪婪无尽、永远不知足的狼。用再多的肉也喂不饱它,即便是一时喂饱了,等它饿了的时候,它首先想到的不是道义,不是脸红,不是不好意思,而是吃掉那个曾经把它喂饱的人和它享受廉价美餐时的美妙感觉。中国不输出革命,三十多年来采取的韬光养晦政策,在国际舞台上给美国留足了空间,美国人满足了吗?没有!中国改革开放,让美国大资本来中国以低廉地成本获取丰厚的利益,美国满足了吗?没有!中国将大量的实物财富输往美国,使美国人过着高收入低物价的幸福生活,而中国普通人民群众却在低收入高物价和连续的通货膨胀中挣扎了近三十年,换来的只是花不出去的美元,这样美国满足了吗?没有!中国还嫌对美国和谐得不够,干脆把换来的美元也给美国送去,什么也没换来,得到的只是美国口头承认、却明确表示不会归还的美国国债,这样美国满足了吗?没有!中国把自己传统的势力范围、包括一些传统盟友都交给美国随便制裁欺凌,有的甚至与中国化友为敌,使中国在世界上到了如果不搞大规模经济援助连一个朋友都不会有的境地,这样美国满足了吗?没有!最后,我们以不称霸为遮羞布,让美国随便打压我们的安全空间,让美国人把航母、核潜艇、战略轰炸机都部署在中国周边,这样美国满足了吗?没有!甚至美国人连战略导弹这样一点最基本的反击能力也不想让我们中国保留,把反导系统直接部署在中国家门口,中国连个屁也不放,这样美国满足了吗?没有!没有!
  就这样,我们前不久还叫着要建设一个和谐世界,做一个对国际事务负责任的大国。真他娘的窝囊,这些人是一群受了气还装谦谦君子的窝囊废。看看,中国的历史和现状,看看中国还没统一的领土,还被别人霸占的土地,中国有什么资格讲什么称霸不称霸的问题?我们连自己的主权和尊严都遭受他人践踏,还想对哪家的国际事务负责任,这是一种怎样的负责任?中国的政客之软弱愚蠢是深入骨髓的,不只是表形的,这是一种不自觉的奴性和软弱。看看美国的历史,我们还不应该警醒吗?在由美国霸权主义主导的这个世界当中,无论强者还是弱者,都无法扭转美国的霸权主义和美国制定的国际规则,都明白要生存就要正视美国尊崇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从当今国际斗争的现实来看,对美国这样的国家,只有把斗争摆在第一位,才能有生存的空间,才能有妥协的资格;要有一种宁可牺牲也要断其一臂的勇气,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美国的野心,赢利生存发展的机会。因此,当今的国际斗争环境,最根本的,还是丛林法则,还是要靠实力说话,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胜者王侯败者贼寇”。只有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安全空间,只有有相同、相似或相近的价值认同,道义才能发挥作用,否则,道义就是慢性毒药!
  第二节 参加一战及二战前美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一战前后,美国从一个新生的资本主义小国,迅速发展壮大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大国,创造了历史性的奇迹,这个成就与美国一战前后的内政外交政策有着重大的关联。
  一、美国建国初期的孤立主义
  建国初期,美国面对自身国力弱小,无法与英法欧洲列强抗衡的险恶国际形势,开国元勋们以灵活务实的态度,成功地实施了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为新生的美国集中精力于国内建设创造了稳定的国内外环境,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拓展了国际生存空间,为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稳步、快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美国建国初期确立孤立主义外交原则的渊源
  孤立主义是美国针对欧洲所采取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孤立主义不是画地为牢自缚其身,也不是与外界的绝对隔离,而是有选择地孤立,其核心是不与英、法、西班牙等早期的欧洲世界强国在政治、外交和军事上结盟,从而避免卷入它们因利益纷争而不断发生的战争,使尚弱小的美国置身于欧洲传统强国利益纠纷之外,既为美国创造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又能以中立国的身份在列强对殖民地和市场的掠夺竞争中左右逢缘。美国的这种孤立主义不排斥对外经济扩张,不中断与外界的商业联系,不反对建立资本主义商业帝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强国资本对外扩张和掠夺的过程中,美国都积极参与。例如,在19世纪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殖民统治过程中,美国从来不孤立。美国针对欧洲列强瓜分中国的行动,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最惠国待遇”等,积极参与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正是由于美国采取这种孤立主义政策,使美国不与欧洲列强的任何一方结怨和对立,反而却能在中间两头获利。因此,美国的孤立主义是形式上的中立主义,利益上的现实主义。
  孤立主义思想最早萌芽于开拓美洲大陆殖民地的盎格鲁-萨克森人,由于他们痛恨欧洲大陆的宗教和世俗压迫,怀有强烈的排斥欧洲大陆心理,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孤立主义思想。后来随着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北美殖民者厌恶欧洲列强因利益纠纷而发动的战争,怕卷入其中破坏其在北美殖民地丰厚的利益。特别是这些由于受到英王室压迫而亡命美洲的殖民者极其痛恨英王室对北美殖民地的剥削,远离欧洲列强的孤立主义情绪极其强烈。在美国建国前,后来成为美国第二任总统的约翰?亚当斯在1776年召开的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首先明确地指出:“我们与法国的谈判应当十分审慎地进行。我们不应该和它结成任何联盟,这种联盟将使我们陷入欧洲未来的战争中去。我们应当把这作为永远铭记的一条首要原则写下来;在所有未来的欧洲战争中,保持完全的中立……”他还多次指出,“我们与欧洲的交往只能是贸易,不是政治,更不是军事,我们当欧洲战争和政治的玩物已经当够了”。1776年,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托马斯?潘恩也在其小册子《常识》中写道:“美国没有欧洲的关照同样也会繁荣起来,也许会更加繁荣……美国的真正利益是避开欧洲的争端。”1783年9月,取得了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国力弱小,人口不到300万,面积仅限于东部13个州,没有常备军队,更没有海军力量,国家经济负债累累,各联邦政治上各行其是,欧洲列强对新兴的美国充满戒心,一个个虎视眈眈。此时的美国尚无力与欧洲列强抗衡,面对凶险的国际环境,美国最紧迫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稳定国内政治,加强经济建设,扩张领土,充实实力,奠定美国的大国根基。日,美国总统华盛顿在退位时,告诫美国人民:“我们对待国外重大行为的准则是在扩展我们的商业关系的时候尽量避免同他们发生政治上的牵连”,他极力反对“把美国的命运同欧洲的任何一个部分交织在一起,以致使我们的和平与繁荣卷入欧洲的野心、冲突、利益、情绪或反复无常的罗网中去”。华盛顿的讲话第一次把孤立主义思想确立为美国未来外交政策的一项重要原则。华盛顿后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忠实地贯彻了孤立主义的原则,他在就职演说中重申了美国对欧洲的孤立主义外交原则,指出“和平、贸易、同一切国家真诚地友好,而不同任何国家缔结纠缠不清的同盟。”孤立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美国政府的务实精神,在建国初期一直是美国制定对外政策的依据。孤立主义政策,一方面使欧洲国家对大洋对岸的美国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使美国免于大洋彼岸的政治纠纷,专心致力于国内建设,为其日后的扩张积蓄力量。事实证明,美国对欧洲采取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是睿智的、有效的,极具战略远见的政治智慧。
  2、孤立主义给美国带来的巨大收益
  “孤立主义”政策使早期的美国避免了战争,带来巨大的收益。1793年4 月英法战争爆发,当时美国处于英法两大世界强国夹缝中,面对英法两国的冲突,作为新兴的美洲国家,美国的态度和立场对于英法在美洲的利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英法两国都想拉拢美国结盟。法国根据1778年美法签订的“有条件的防御联盟”,要求美国对法国的殖民地西印度群岛担负军事防卫义务,并要求美国给予军事援助,而美国当时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进口关税,其中约有90%来自英国。如果美国答应法国的要求,与英国发生冲突,美国就会丧失绝大部分的财政收入,使本就负债累累的美国政府面临垮台的危险。这是美国建国以来遇到的第一场重大国际冲突,时任美国总统的华盛顿经过缜密地思考,利弊权衡之后,选择了“中立”立场:“我国政府宜于努力严守中立,千方百计防止我国的公民把我们卷入旋涡,站在其中任何一方”,表示要“严守中立”。1793 年4 月22 日,华盛顿发表《中立宣言》,宣布对交战双方“诚心诚意地”采取“友好和不偏不倚”的政策,严禁美国人以任何形式参与、帮助或支持交战双方的活动。华盛顿派约翰·杰伊赴英同英国签订条约,指出“我的目的是避免一个战争。”华盛顿还指出:在避免战争的同时,美国还应“避免同任何外国订永久的同盟”。华盛顿所提出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精髓为:“我们是为我们自己行动,不是为别人而行动的”,在尽可能少地卷入欧洲纷争的同时,利用欧洲各国间矛盾实现美国利益的最大化。1795年,华盛顿又两次拒绝了法国要求美国以官方名义向俄、奥请求释放法国战俘的要求。这使美国摆脱了在“有条件防御联盟”中对法国承担的义务,也消除了英国借机干涉美国的战争威胁,为国内的经济建设赢得了30年珍贵的和平国际环境。同时美国在欧洲列强的战争中,利用中立的地位从交战双方为美国谋取了最大的战争红利。1807年,美国对外贸易额达到2.47亿美元;1809 年,美国工农业生产总收入已达14.18亿美元;1810年美国人口激增到723万多人,比1790年几乎增长一倍。
  孤立主义为美国赢取了在北美扩张的历史机遇。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针对欧洲,但并不排斥其在北美的领土扩张,反而正是由于孤立主义使美国避免了外部战争的干扰,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北美大陆迅速进行领土扩张。美国用孤立主义作为维护独立和掩盖扩张企图的一种手段,使英法西等老版资本主义强国认为其建国初期在美洲大陆扩张的目的是排斥外部干扰、寻求美洲独立下的安全。因此,在美洲拥有大片殖民地的欧洲列强放松了对美国的警惕。同时,美国又在孤立主义政策掩护下,利用欧洲战争时期英、法、西之间的矛盾,频频进行领土扩张,获取了北美南部的大片领土。十九世纪初,美国首先以其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以与英国结盟相威胁,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轻松从法国手中得到了路易斯安那州2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10年-1811年美国又乘西班牙及其殖民地同时发生革命的时机,占领了西佛罗里达,1819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又夺取了东佛罗里达。领土的巨大扩张使美国实力大大增强,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大国。这时的美国,已是英、法、西等老牌欧洲列强最强大的对手,且没有人再能遏制美国。
  3、美国孤立主义对我们的启示
  美国的孤立主义使我想起中国近三十多年来实施的韬光养晦政策。近三十多年来,中国既保持了不与任何国家结盟的传统,又不干预任何国家的内政,一心发展自己,为中国营造了有利的和平发展空间。在这一点上,中国与美国建国初期的孤立主义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内容上却大相径庭。作为美国,以孤立主义为掩护,把扩张作为外交政策的主线,边发展边极力扩张,攫取大量的土地资源和财富,成为世界性的超级强国;而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和平共赢的外交政策,设计者们只把目光放在内部资源的开发、出口和引资创汇、追求经济指标上。虽然在新的国际形势下领土扩张已为人人所指,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并且中国人的细胞里本来就没有扩张的基因,但是金融、贸易、文化、市场、能源、资源的扩张并未为现代国际规则所禁止,而我们中国人在这30多年中对这样的问题又是怎样认识和把握的呢?结果又怎样呢?30多年中,中国貌似强大了,但依靠的却是老祖宗给子孙后代留下来的资源。这种涸泽而渔只能堆砌一时的繁荣,却难以铸就长久的强大。中国本来经过毛泽东时代辛辛苦苦建立起了完整的工农、科技和国防产业体系,在经过改革派们无原则地改革、无底线地开放、无智商地引资、无顾及地合作之后,中国28个核心产业中的21个被外资垄断,中华民族后代子孙赖以生存繁衍的资源能源被采空卖空,中国人民30多年的血汗换来的是一堆毫无用处、只能借给甚至是送给外国人花的美元绿票子。中国是强大了,但这种强大只是生产能力的强大而不是占有财富资源的强大;是GDP的强大,是经济指数的强大,是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的强大,而不是真正的经济质量的强大;是军费投入的强大,是武器装备自身纵向比较的强大,是连传统领土都无法收回、至今钓鱼岛还要看美国人脸色的强大,而不是真正扬眉吐气的那种强大。
  国人常说美国可恨,准确地讲是美国的资本势力集团可恨,但是中国有句古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自己不争气,由于自身的愚钝丧失了战略机遇期,没人会可怜你。这就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效应。有人讲什么“落后就要挨打”,真的是这样吗?按照改革精英们的逻辑,当今的中国可比毛主席时代的中国富多了、先进多了、强大多了,但是为什么现在中国对美国却不敢象毛主席时代那么强硬,那么有骨气?看看美国总统尼克松是在什么地方拜会毛主席?又是以怎样的姿态握住毛主席的手?再看看改革30年中,中国的领导人们又是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姿态、以什么样的肢体语言诠释着中美两个大国的关系?还是多读一些、读深一些美国吧。
  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不仅没有妨碍美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而且还极大地增强了美国持续发展的实力,充分体现了处于弱势地位的美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这种在坚持根本利益原则基础之上的灵活变通的务实精神,对美国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美国迅速走上超级强国的发展道路并称霸世界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美国对孤立主义的抛弃——门罗主义
  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孤立主义”原则演变出了多种形式,“门罗主义”、“威尔逊主义”以及“杜鲁门主义”,然而这些“主义”的思想根基却是相同的,就是以美国自身的利益为核心。这些“主义”在根本、主旨和内涵上是真正的一脉相承,其不同之处只是对外策略和手段的不同,是美国根据自身实力和国际力量对比的现实来决定自己阶段性战略目标和推进方式。“孤立主义”是在美国实力相对弱小的时候,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所必需的,但是随着其扩张和力量的增长,美国具备了世界大国的实力和地位,美国开始抛弃其孤立主义的姿态,以一种“唯我独尊”的战略思维来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门罗主义”将美洲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威尔逊主义”将美国推向世界,奠定了整个20 世纪美国外交战略的根本指向;“杜鲁门主义”开始干涉别国内政,引领美国走向霸权主义,并导致冷战开始。三者之间有扬弃、有继承、更有发展,从它们的发展演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走向全球霸主的过程。
  1、门罗主义的起源
  日,美国总统门罗代表政府在国会发表咨文,其中的外交政策部分所体现的精神被后世称为“门罗主义”。该主义在美国外交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转变:即由以单纯摆脱欧洲控制为重点转向开始重视自身在全球影响的扩大。正是从“门罗主义”开始,美国的对外政策都明显带有全球扩张性的基调。“门罗主义”的原则有三个:第一,欧洲和美洲大陆互相隔绝,即“美洲体系原则”;第二,美国不介入欧洲事务,但欧洲也不能干涉美洲的事务,即“互不干涉原则”;第三,除现有殖民地以外,欧洲各国不得将美洲大陆视为殖民对象,即“不许殖民原则”。这三项原则最主要的作用是要求当时的英法等世界强国承认并尊重美国在美洲大陆的利益和地位,保障美国的安全,谋求建立美国在美洲的霸权,这种战略思维其实早已蕴含着美国称霸的野心,为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埋下了伏笔。
  2、门罗主义指导下的扩张
  建国之初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为保证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刻意隐藏了美国的称霸野心,避免使当时的英法西等世界强国感受到美国的威胁,从而加强对美国的控制。到门罗任总统之时,美国实力大增,特别是在英法西等列强纷争、对美国疏于防范之时,紧紧抓住了美国全面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巧妙地利用英法西等列强的矛盾和弱点,完成了在美洲的扩张,为其实现在美洲的霸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门罗主义”将美国的对外政策从追求自身安全上升到了谋求地区霸权的战略地位。体现“门罗主义”的典型案例就是发生在1898年的“缅因号事件”。当时的古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自由,古巴人民开展了反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全国一片混乱。对古巴垂涎已久的美国隔岸观火,严密监视着古巴独立战争事态的发展,从中寻找着机会。1898年初,古巴革命眼看就要消灭西班牙殖民统治,于是美国匆忙以“帮助古巴革命”为幌子,于日以保护自己的侨民为借口,首派“缅因”号军舰,抵达哈瓦那港,向西班牙施加压力。2月15日晚,停泊在海面上的美国“缅因”号巡洋舰发生剧烈爆炸并沉入海底。“缅因”号爆炸事件很快轰动了美国全国。不久,美国有关方面公布了调查结果,称这艘军舰是西班牙人用水雷炸沉的。这个消息传开,美国沸腾了,纷纷要求对西班牙宣战。4月20日,美国向西班牙发出最后通牒,逼其全部撤出古巴。西班牙政府断然拒绝,并拒理力争,公布自己的调查结果,声称这次爆炸来自军舰内部,与他们无关。经过短暂的僵持,4月25日,美国向西班牙正式宣战,美西战争爆发。
  美西战争在古巴和菲律宾两个方向同时展开。因为菲律宾是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地,由于菲律宾在亚太地区所处地理位置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美国对菲律宾也是垂涎三尺。借“缅因号”事件,美国顺便将战争扩大到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在古巴,美国舰队封锁了通往圣地亚哥湾的狭窄航道,用重炮猛烈轰击港内的西班牙舰队。最终西班牙舰队损失惨重,死亡500多人,被俘达1.7万人,西班牙舰队司令被俘虏。在陆地上,1.5万名美军在圣地亚哥东约25公里处强行登陆,并迅速占领了圣地亚哥城外的埃尔卡内山和圣胡安山。西班牙军队退守城内,终因孤军无援,向美军投降,美军很快就夺取了整个古巴。在菲律宾,日,美国驻香港的远东舰队占领了马尼拉城,逼迫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交出菲律宾。西班牙殖民者看到大势已去,只好放弃菲律宾。1898年12月,美国和西班牙在巴黎签订和约,西班牙让出了古巴和菲律宾。
  美西战争之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迅速攀升,拥有了与欧洲列强叫板的资本,而英国却在 年陷入了布尔战争的泥潭,并且在远东与德、俄等国也陷入旷日持久的纠纷,已经无力在美洲对抗美国。于是美国开始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与影响。1902 年,英、德、意三国借口委内瑞拉拖欠债务,对委内瑞拉实施武装封锁;1903 年又派其海军陆战队入侵多米尼加。为了进一步扩大并加快美国的对外扩张,也是为了为其对外侵略扩张提供道义支撑,美国以种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的扩张粉饰。1904 年12 月6 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声称:“导致文明社会纽带全面松弛的长期为非作歹或软弱无能,在美洲如同其他地方一样,会最终需要某一文明国家进行干涉,而美国在西半球如果遇到这种为非作歹或软弱无能罪恶昭著的事情,为了恪守“门罗主义”,也不得不勉强施行国际警察力量。我们对他们的干涉只是最后手段,仅仅在他们明显地无能或不愿在国内外维护正义,危害到我们美国利益或招致外国人伤害美洲国家整个躯体时才这样做”。1905 年12 月5 日,罗斯福又在第五次致国会的咨文中对“门罗主义”做了进一步阐述:“对和平有效的工具之一就是门罗主义,……没有任何政策如同它一样有效地促进西半球的和平,和给予每一个国家沿着他们自己的道路发展的机会……由于我们已经提出让它符合本半球增长和变化着的需要,它在国内是有用的,在国外正得到承认”。这两份咨文中的所阐述的观点就是著名的“罗斯福推论”。“罗斯福推论”继承了“门罗主义”反对欧洲列强干涉美洲的思想,又拓展了“门罗主义”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美国应该对西半球负责任。“罗斯福推论”的出台其实是在为美国根据自己的意愿干涉美洲各国事务鸣锣开道,是向外部表明“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是在公开确立美国在西半球不可挑战的霸主地位。“罗斯福推论”推出的背景是美国经过“孤立主义”时期的发展,跃居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这时它不再向世界掩饰自己独霸拉美的野心。
  3、门罗主义下的“大棒政策”
  为了进一步推行“门罗主义”,加快美国势力的扩张,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决心,美国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采取咄咄逼人主动进攻的手段。西奥多·罗斯福在一次讲演中说,他总是喜欢这一西非谚语:“说话要温和一些,但要携带一根大棒,你就会成功。”后来,人们用这句话生动地将他在执政期间所推行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概括为“大棒政策”或“大棒外交”。 在大棒政策的指导下,美国凭借武力,多次公开干涉拉丁美洲国家的内政。
  1901年,美国占领者提出一项《普拉特修正案》,修正案的内容有8条。其中第一、二条规定,古巴政府不得与任何外国缔结有损古巴主权的条约,不得以任何方式把领土让给任何外国政府,不得举借其正常收入所不能支付的任何外债。第三、四条要求古巴政府同意美国行使干涉权,并认可美国军事占领期间的一切行为和所取得的权益。第七条要求古巴为美国提供建立煤站及海军基地所需的领土。该修正案实际上是使古巴完全沦为美国的殖民地和保护国。古巴制宪会议派出代表团赴美谈判,要求取消威胁古巴独立的条款,但美国坚持不准变动。最后,古巴制宪会议慑于美国的压力,不得不把《普拉特修正案》作为附录列入本国宪法。
  1902年,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借口索取委内瑞拉政府所欠债务,用海军封锁了委内瑞拉的港口。阿根廷外长路易斯·M·德拉哥立即对此行动发出抗议,说任何国家不得借口追索欠债对债务国进行武装干涉,这便是拉美外交史上著名的《德拉哥宣言》。西奥多·罗斯福借维护《德拉哥宣言》的原则,公开出面干涉,并强迫英、德、意接受美国的仲裁。美国从中渔利,在委内瑞拉乘机扩张美国的势力。
  1903年,美国与古巴签订永久条约,美国向古巴租借关塔那摩港作为永久性的海军基地,并多次对古巴进行武装干涉和军事占领。由此,古巴沦为美国“统而不治”的殖民地。1934年美国宣布废除该修正案,但关塔那摩海军基地继续被美国占领。1903年11月,罗斯福参与策划并出动海军支持巴拿马政变,促使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而独立。接着美国与巴拿马签订一项条约,获得了运河开凿权和管理权。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竣工,成了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通道,对美国侵略拉美和亚太地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1904年,当多米尼加共和国遭到法、意、德、比等债权国武力索债时,西奥多·罗斯福提出“根据门罗主义的引申”,反对它们的武力恫吓,并派遣海军舰只进入多米尼加领海。1907年,美国和多米尼加签订一项条约,迫使多米尼加将海关、财政交给美国代管。此后,多米尼加便沦为美国的保护国。
  1905年在调解法德的摩洛哥纠纷中,都笼罩着美国的阴影。1904年,一名美国公民在摩洛哥被捕,美国政府立即出动军舰,并发出最后通牒,迫使摩洛哥释放被捕者。另外,在解决阿拉斯加与加拿大的边界纠纷中,美国也对英国和加拿大施加压力。
  美国实施“大棒政策”实现了美国在外部利益的迅速扩张,然而也激起了世界各国的抵制和反对,出于了降低扩张成本的需要,美国的在实施“大棒政策”的同时又以金融援助、投资、援助等貌似温和的手段,打拉结合,进一步加深其在全球的扩张。最后演变成为著名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这一政策成为美国政府至今一贯奉行的政策。
  4、对美国“大棒政策”的思考
  美国的“大棒政策”虽为世人厌恶,但是却给美国带来极为丰厚的战略利益。今天我们分析美国的这一对外政策,许多人只从道义的层面去批驳,有的甚至是排斥;很多人认为美国这一政策的核心仅仅是利益至上,我认为这样看还不够深刻。本人认为,站在国际政治斗争的角度去看待美国的这一对外政策,就不能完全从道义和利益得失的角度去衡量,必须看到美国敏锐、高效、坚定的战略思维和布局能力。其实美国并非不知道其这一政策的道义垢病,如果谁要也对美国采取这样的政策,那么你看美国会有什么反映。美国之所以厚着脸皮地这样做,其中渗透着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就是不惜一切手段来构建美国利益的战略框架,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战略成果,与道义和单纯的利益完全是不同层面的东西。美国人对外政策的一切目的都是利益,但是美国从来不追求单纯的利益和短视的利益。这样做虽被别人斥为无赖甚至是无耻,但却最有效,因为它使美国摆脱了道义的束缚,使他们能以最敏锐的思维、最快捷的效率、最有效的手段实现自己的战略布局(当然这又与美国的实力是相辅相成的)。
  反观我们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辉煌一时称雄世界的时代,但是我们那时的先人们少有美国这样永恒的、一致的、长远的战略眼光,以所谓的礼义恩泽四夷,但是从中国近几百年来的历史可以看出,这样的政策得来的绝大多数却是恩将仇报的结果。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中国的先人们始终没有读懂战略的内涵,没有把握住战略问题的核心是利益,而且是长远和全局的利益。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我们经常把国际战略问题与国际关系中的道义问题搞得一团混乱,使国家的战略思维经常受到道义的羁绊。其实在当今这个复杂的、道义和规则在利益纷争中根本不起作用的世界,道义在战略对手之间根本不起作用。当双方的战略目标发生冲突时,谁抢占先机谁就赢得主动,谁掌握了战略要点谁就拥有更加坚固的战略资源,谁就更有胜出的机会。纵观中国近三十多年来的战略布局,其实一塌糊涂,什么韬光养晦?韬光养晦必须坚守既得的战略基点、优势和利益原则,不能总是把握所谓的“底线”。“底线”是什么?“底线”是最后一道防线,是生死线,而在战略基点和生死线间有巨大的利益空间和战略优势,我们凭什么不去把握,凭什么要妥协和放弃?任何一个国家的战略基点和战略优势都不是凭白无故得来的,都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个刚刚从列强蹂躏下解放的新中国对此应该有更深刻的感受。一旦威胁压缩到了“底线”,你可以利用的资源就十分有限了。总是把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盯在“底线”上的思维,这根本不是什么“韬光养晦”,其实是在淘光养悔。一步步地退缩,中国不仅丧失了国界外的战略缓冲地带,甚至被美日等欺负到家门口上了。美日不仅将反导系统部署在中国的家门口,并事实上构建了围困遏制中国的东亚小北约。美日还不时地与韩国、东盟、澳大利亚等国在中国沿海频频军演,美国的航母、核潜艇、战略轰炸机在中国的家门口耀武扬威,美国近来竟明目张胆地公开其对中国的核打击计划。这就是我们韬光养晦的结果,这就是我们“底线思维”的结果。如果不是毛主席时代构建的中国战略核威慑力量,恐怕有十个中国也早被美国侵占或毁灭了。中国近三十多年来从来没有考虑过消灭美日围困中国的战略岛链,甚至连突破的勇气都少。连增加点军费、造艘航母,别人一问,吓得赶紧表明中国永不称霸的决心。请问中国有什么资格谈什么称霸不称霸?中国近几百年来在哪里称过霸?哪个西方列强不曾给中国留下深深地战争创作。
  中国的一些战略家们实在是太愚腐。一个经常挨打受气的国家却总是强调什么不称霸,强调什么道义。请问中国什么时候不守道义了?人家一叫嚣“中国威胁论”,你就认为人家真的以为你想称霸了?以为你有称霸的资格和实力了?你就怀疑自己的道义形象了?况且美国也讲“中国威胁论”,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再请问如果美国真得讲道义,为什么台湾不让你收回来?为什么把中国的岛屿交给一个罪恶深重的、被中国打败的战败国?为什么美国如此不讲理地在钓鱼岛问题上颠倒是非偏袒日本?算了吧,中国的一些所谓战略家们其实根本就没有认清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本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民族间利益竞争的结果。地球的利益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全部国家和民族无止境的利益需求,这当中就有博弈和竞争。这种博弈和竞争中的相持阶段就是我们所说的和平。和平是人人希望的,但是在出现利益竞争的时候,起决定性作用的手段并不是和平,而是武力和威慑。为了维护和平所主张的道义规则,只在国家疆域内起作用,出了一国的疆域,用这些东西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即便能解决一些问题,也要丧失巨大的利益。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理解为什么越南、朝鲜、蒙古等国总是恩将仇报了。美国正是吃透了这个东西,所以从来不受道义的羁绊,以各种借口在全球抢夺战略资源,以各种手段遏制对手,从来不把道义真正当回事。
  美国做事的方式与美国的历史有关。美国从来到荒蛮大陆的一群贫困潦倒地拓荒者,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一个称雄全球的超级大国,凭什么?不正是因为他们无情地杀戮、掠夺、扩张吗?这是他们成功的经验,他们当然不会抛弃,所以在国际政治斗争和利益博弈中,美国总是能抓住最关键、最有效的节点,总是能抢先一步赢得主动,从来不被骗被坑被遏制。美国的这一点是别人学不来的,因为美国早已在别人还迷迷糊糊的时候,抢占了先机,构建了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和其控制下的战略格局。我们可以不学习美国的无耻,但是我们不能不学习美国的战略思维。我们可以对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讲道义、讲礼义,但是对美国这样狼性的国家,根本不能仅用道义而作茧自缚。我们应当用从美国那里得到的启发,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建设和全球战略构建,为中国构建一个真正安全的环境。
  三、美国主导世界体系的开端——“威尔逊主义”
  门罗主义主导下的美国在北美进行了大规模的领土扩张,奠定了美国的基业,使美国成为称雄世界的大国。美国虽强大,但是美国在实现自身利益和与世界其他强国进行利益博弈时,也深深感到了不舒服,美国还面临着其他世界大国未来的威胁。为了实现美国永远称霸世界、领驭全球的目标,遏制其他国家的兴起,防止对美国的全球利益和地位产生冲击,美国考虑到必须要建立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
  1、“威尔逊主义”的产生
  1912年总统大选中,民主党人伍德罗·威尔逊当选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总统之一,他的国际政治和外交思想对20 世纪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对美国在20世纪成为称霸全球的超级强国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正是“威尔逊主义”主导了20世纪以来美国的外交政策,奠定了美国国家战略中称霸世界的主基调。
  “威尔逊主义”是随着美国实力增长及扩张利益的需求,在一战后英法等传统世界强国陷入衰退、世界格局重新调整的形势下,为实现美国在全球的利益而出台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威尔逊主义”核心就是由美国领导全世界,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其最终目标是以全球的各种利益资源服务于美国的利益。这当中从道义上解读,可以说充分体现了美国的贪婪,但是从战略上讲,则不得不佩服美国人对国家战略设计的深邃高远。其实从美国建国后,美国对国家扩张和发展的战略步骤可以明显看出,美国始终在以极其敏锐的目光,在世界的角逐中捕捉着有利时机,不放过每一个机会。正是这样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由量变到质变,为美国擒获了众多有利的机遇,使一个在列强威胁下的新立小国迅速成长为世界强国。威尔逊任美国总统以后,紧紧抓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使美国实力大增,并以其强大实力为依托,使用各种手段,文武共济,主导有利于美国的世界秩序的构建。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成长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为了谋求自己在世界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挑战以英、法为首的老牌资本主义殖民霸权,1914年8月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德国扩张的目的提醒了美国,出于对自身扩张的需要,美国人开始着手构建一个由自己主导的国际体系。为了主导国际新体系的构建,美国认识到要想在战后参与对世界的瓜分,美国必须要参与一战,而不能置身事外。在一战初期,双方战争态势不明,为了保存并扩充自身的实力,美国在一战爆发前期宣布保持“中立”,并因此从欧洲交战国双方得到了大批军需定单,给美国的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使美国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很快成为欧洲的债权国。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意识到要发展美国经济和实现称霸全球的目标,离不开对欧洲的控制,一个美国控制下的、稳定和平和繁荣的欧洲对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扩张至关重要,特别是要构建由自己主导的国际体系,首先要从控制欧洲开始。
  随着一战的发展,到日年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而被围困在港口内的德国舰队陷入被动。美国此时到了选择一方加入战团的时候,加上一战中德国实施地无限制的潜艇战,对往交战国运送物资的商船,不论国籍一律击沉,这大大影响了美国的贸易,使德美关系恶化,美国早就准备对德国开战。1917年4月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美国正式对德宣战。因为美国的参战有着深远的战略目标,其参战目的在于参与并谋求主导战后国际新秩序的构建,所以美国注重在参战中保存和壮大自己的实力,一面以军事手段打击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一面通过外交的手段对同盟国集团进行分化瓦解。
  威尔逊一边打仗一边推出自己的和平计划。1918 年1 月8 日,威尔逊在国会发表讲话,提出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十四点”原则是“威尔逊主义”的集中表述,它的出台,成为美国在战后处理善后和重新安排世界秩序的基本准则。威尔逊十四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1)签订公开和约,杜绝秘密外交;(2)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绝对自由;(3)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4)裁减军备到同国内安全相一致的最低点;(5)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应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殖民政府之正当要求;(6)外国军队撤出俄国,并保证俄国独立决定其政治发展和国家政策,欢迎它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7)德军撤出比利时,并恢复其主权;(8)德军撤出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9)根据民族分布情况,调整意大利疆界;(10)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11)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12)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有在“自治”的基础上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13)重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的波兰,以国际条约保证其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14)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际联合机构。
  1918年10月,美国官方对“十四点”作了注解,将美国的意图说得更加明确。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第一条有关公开和约的注解——“问题或者可以这样表述:打算将来把每一条公约都变成国际法的一部分;每一国家都承担执行该条约的某种义务”;再如就如何解决战后利益分配问题,其重点放在了组建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联合机构,从而实现美国对世界的控制。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实质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建立美国世界霸权的纲领。威尔逊曾经讲过“战争一结束,我们就能迫使他们(指英法)附和我们的意见,因为到那时它们在财务上将为我们所控制”。 美国的如意算盘是:在西半球继续巩固和发展在战争中取得的对拉美国家的控制;在西欧竭力扶植德国对抗英法;在东南欧要建立由它支配的巴尔干联盟;在东半球,美国则要利用“门户开放政策”,争夺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威尔逊主义的提出充分暴露了美国想争得对西欧的领导权,进而称霸世界的战略意图。
  2、威尔逊主义的初次失败
  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革命胜利,苏俄决定退出战争,并于1918年3月同德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俄国完全退出战争。 日,同盟国方面奥匈帝国首先请求以“十四点”为基础进行停战谈判。不久,保加利亚、奥斯曼土耳其同样要求停战谈判。日,波兰脱离奥匈帝国;10月28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合并成立独立的共和国;11月2日匈牙利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10月28日,维也纳爆发工人总罢工和士兵游行示威,奥皇退位;11月12日成立奥地利共和国。这使得德国已处于完全孤立境地。11月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日,德国签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投降。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联盟,他希望美国能扮演一个压倒其它国家的角色。威尔逊认为美国控制外交事务对美国和世界都是有利的,但他的这一设想受到了欧洲的严重挑战。特别是英法等传统世界大国,从威尔逊的设想中明显感受到了美国的威胁,因此关于落实“十四点”计划,协约国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此时的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掌握的巨额战争债权对英法施加压力,坚持让双方都接受“十四点”。最终,三国都做出妥协,同意以“十四点”作为停战谈判的基础。由于操控凡尔赛会议三个主要的协约国(英、法、美)的目的各不相同,因此谈判中存在着突出的矛盾,以致于每个谈判的环节都是在极不愉快的妥协之后达成的。法国因深受战争伤害及对历史上德国数次对法国的侵略,主张严惩并尽可能的削弱德国。英国出于传统的政策考虑,希望能保持一个相对强大并在经济上能够自立的德国以制衡法国,保持欧洲大陆的均势;美国则希望尽快建立一个能保证长久和平的体系并从该体系中获益,同时主张德国进行战争赔偿。最终经过艰难的妥协,达成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是“十四点”原则同协约国特别是法国之间的妥协方案,没有完全实现“十四点”原则中美国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考虑。美国虽签署了和约,但事后由于美国国会的反对没有能通过,签约作废。虽然威尔逊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的愿望落空,但是毕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成为了战后谈判和签定和约的基础,为美国今后主导世界秩序的构建做了重要铺垫。
  威尔逊的外交思想当时在国内也不是很受欢迎,因为当时的美国国民并未摆脱“孤立主义”思想的影响。威尔逊后来也承认,没有彻底摆脱孤立情绪的美国加入国联是不明智的:“美国不参加国联是对的。……如果美国按照我的要求参加了,这当然是我个人的巨大胜利,但这不会起什么作用。因为美国人民内心深处是不相信它的。当他们认识到有必要参加时,这个国家参加这样一个联盟的时刻就会来。到这时,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参加进去才有作用”。
  3、威尔逊主义对美国的影响
  “威尔逊主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威尔逊主义”的意义却不在当时,而在长远。“威尔逊主义”思想是具有超前性的,但更是具有长远的战略目光。“威尔逊主义”所打出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旗帜”对美国民众和美国政治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关于民族自决权、尊重国际法、维护贸易自由和海上自由、关于把国际联盟作为维护集体安全的工具等设想和主张充分体现了美国由弱小走向强大的成功经验和诉求,客观上代表了美利坚合众国国民的意志,从而获得了广大美国人民的广泛支持,并因之成为美国的精神支柱。“威尔逊主义”还将美国领导世界的义务之观念深深植入美国民众心中,为美国领导世界、称霸全球战略的推进奠定了强大的国内民意基础和政治基础,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威尔逊主义”第一次明确提出美国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奠定了整个20 世纪美国外交战略的根本指向;它还明确规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美国主导的霸权制度及相应机制,开创了明显区别于欧洲霸权的制度霸权模式。
  在政治上,尽管美国主导构建国际联盟在实践上失败了,但它的确启发美国人对美国的外交有了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拓展了美国人的外交视野,深刻影响了美国以后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外交政策,对美国以后主导世界新秩序的构建起了关键作用。基辛格曾在其出版的《大外交》一书中谈到“无论如何,威尔逊主义在思想上的胜利比任何其他的政治成就都根深蒂固,因为每当美国面临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使命之际,它总是殊途同归地回到威尔逊的观念上来”。“威尔逊主义”在其后任的美国决策者们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引领着美国不懈地追求并最终走上领导世界的地位,成为全球霸主。二战中的罗斯福也打出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旗帜”,提出的“四大自由”精神、“民主国家”与“纳粹暴政”对立的理念、关于世界的“道德秩序”,积极倡导和促进建立联合国,特别是其纲领性文献《大西洋宪章》中关于民主自决、自由贸易、航海自由、建立普遍性的国际和平组织等核心内容与威尔逊的“十四点”极为相似。正是在这种思想引导下,美国凭借其迅速积累的强大实力使美国政府和人民对领导世界有了充分的信心,开始抛弃孤立主义,积极履行领导世界的义务。在罗斯福之后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其历届总统都继承和发扬了“威尔逊主义”,积极推进其领导世界、构建美国主导的理想国际秩序的构建。冷战结束后,美国老布什总统打着“和平与安全、自由与法治”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旗帜,宣称“在世界各国中,只有美国既具有道义上的声望,又具有维持这一声望的具体手段。美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护和平力量的国家。”强调美国要加强“国际参与意识,发挥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带头作用、在西方世界的核心作用和盟国安全的保护作用”,从而获得了美国国内和西方世界的支持,充当“世界警察”的作用,发动了海湾战争。海湾战争是美国成为世界独霸后,毫无顾及地干预国际争端的开始,为美国以各种借口使用武力推进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开了先例。另外,“威尔逊主义”也对美国主导构建现代世界市场经济秩序产生重大影响,“自由贸易理论”、“平等贸易原则”、“关税减让原则”,“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等等,都带着“威尔逊主义”的烙印。
  第三节二战及冷战的胜利成就了美国的单极霸权
  一战前后,美国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世界强国,至此美国不再掩饰其称霸全球的意图,威尔逊主义将美国称霸全球的意图公开摆放在世人面前。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聪明的美国人同样抓住了有利时机,使美国的实力远远超越了英法等传统的世界强国,成为完全具备称霸资格、无人能匹敌的世界超级大国。特别是二战后60多年来,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打击瓦解所有存在的和潜在的对手,使美国成为当今一极独强的世界霸主。中俄等世界大国虽然拥有一定的实力,但没有一个能真正与美国完全抗衡,当今世界的游戏规则还是在美国的主导之下。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
  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三个主要的协约国的目的各不相同,甚至存在矛盾,签订的《凡尔塞和约》是三国都妥协让步的结果,各方都做出了妥协,但任何一方都没有完全达到自己的目的。特别是对于战争的发动国——德国既没有被彻底削弱也没有得到安抚,并且和约中对德国领土的分割,特别是法国以扶持波兰复国和捷克建国用来对抗德国,让德国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美国出于制衡英法的目的,战后对德国进行了扶持,使德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并重新武装起来,这样的结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一战后德国面临巨额战争赔款,金融面临崩溃,急需外来金融资本的支持,而此时的美国出于从经济上对欧洲进行渗透进而加以控制的目的,对德国进行金融扶持。美国资本大规模流向德国,使德国的电力、钢铁、化工等重工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美国投资者对德国的克虏伯军火公司进行了大量投资。这不仅促进了德国工业的快速复苏,而且为日后德国发动二战埋下了隐患。有人说了,美国怎么这么傻?花钱费力地去扶持一个潜在的敌人。非也!其实这正是美国的高明和阴险之处。美国扶持战败后德国的目的,一是为了使德国成为在欧洲制衡英法的重要力量,防止英法控制欧洲;二是为欧洲埋下新的隐患,防止欧洲成为美国称霸全球的重要障碍。一战的爆发给英法等欧洲老牌世界强国造成了巨大伤害,将英法从帝国的峰巅拉下来,而一战与美国本土远隔万里,美国不仅毫发无损,而且从一战军火贸易中发了横财,掌握了制约英法的债权。可以说美国是一战的最大受益者,一个动荡、不稳定甚至是战乱的欧洲,对于美国来说极为有利。这就不难理解一战后为什么美国对战败国持扶持态度了。
  一战本来就是英法等国与新兴欧洲强国德国之间利益矛盾激化的结果,一战后,德国战败,英法虽然在战争中遭到重创,但是仍具有相当强的实力,并且在战后,通过对德国工业区的占领和对德国殖民地的瓜分,英法拥有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这不符合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利益。因此,扶持德国并为欧洲埋下新一轮世界大战的隐患便成为美国称霸全球规划当中的重要步骤。高明的美国呀,不得不令人佩服!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希特勒上台后,建立起了法西斯集权统治体制,加紧扩军备战。1936年,德意两国为了加强对外侵略战争中的合作,秘密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 1937年,日本为了对抗共产主义苏联对其侵略扩张的障碍,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爆发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出兵奥地利,1939年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日,德国利用闪电战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爆发。由此可见,二战起因是反共与侵略,但是为什么坚决反共的美国没有加入轴心国反共阵营呢?这也正是美国的精道之处。美国是想让轴心国在与苏联等国的战争中彼此消耗,使美国能再获得一个渔翁得利的机会。如果美国加入反共阵营与德意日一同向苏联方向发起攻击,美国本土将受到苏联的攻击。即便不受到苏联的攻击,那么美国攻击苏联,在地理上并不占优势,在早期劳师远袭将面临巨大的损失。二战早期的状况是德国日本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如果任其发展,德日等国将成为世界霸主,美国称霸世界的美梦将破灭,因此美国在双方筋疲力尽时加入战团打击轴心国。如果当时是苏联取得绝对优势,那么美国为了谋求将来的霸主地位,必定加入轴心国围攻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是一次国际力量大洗牌的机会,美国在这场大洗牌中又一次成为最大的赢家。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长为世界强国,为美国称霸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真正成为具有称霸实力的世界超级大国。说到这里我真是佩服美国的先人们:在建国初期不惜一切代价和手段,将美国的国土扩张到东西两大洋沿岸,使美国成为一块没有边境争议、得天独厚的乐土。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使美国不仅在世界地缘利益纷争中独享安宁,并且还能频频获得渔翁之利。这得益于美国战略家们长远、一致的战略宏图和精明高效的战略博弈手段。正是在美国战略家们近百年持之以恒的精心谋划和坚决推进下,再得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一个强大的美国。想想中国近几百年来的先人们,贪图享受于歌舞声平,着眼于守疆固土,从来没有想过在国门之外营造自己的安全战略空间,使自己在一次次灾难到来时,连最基本的战略缓冲地带都没有,让侵略者的铁蹄直接践踏自己的母土。最可恨的是还将自己苟安思维衍生出的愚腐道义标准作为观察外部世界的准则,数度受骗却总也不吸取教训。有时,我经常哀叹,中国近几百年的灾难其实全是这个民族的性格所招至的,怪不得别人。本来中国早有古训,一个叫与虎谋皮,一个叫与狼共舞,还有一个叫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可是为什么就没人吸取教训,不能参透这最基本的道理?特别是现在,还有那么多的人崇美媚美、引狼入室,甚至是一些高层人士唯美国人的言语是从,把美国政治流氓看得比亲爹还在亲!为什么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民族历史到了近代,民族的性格竟褪化到如此愚弱的地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放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美国人,不管有多少人恨,多少人怨,但是对于美国人的精明之处我们必须得研究学习,最起码也应值得我们警醒吧!
  二战的爆发又一次为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的推行提供了机会。二战前期,美国同样采取的是“中立政策”,同样与交战双方开展军火贸易,从中大发其财,使自身的实力又得到巨大增长。战前美国通过对德国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德国,同时,美国还通过战争中的援助加强对英法的控制。在欧洲战事最危急的时候,美国抓住时机对英法的求援伸出援手,这样美国就成功地攫取了对欧洲战争双方的控制权,为美国主导战后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在参战问题上,美国一直在侍机选择于己有利的站队。此时的希特勒发现了美国的意图,但却没能彻底读懂美国。为避免美国完全站在英法一边,希特勒突然对美国一直严加戒备的潜在对手——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以讨美国的欢心,企图以此巩固德美关系,继续获得美国人的支持,但是他忘了(也许当时不知道)美国处事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对于美国来说,强大的英法是其心中大患,一个将来战胜英法的强大德国更是美国的心头大患。因此,美国不可能支持在战争中占据优势的德国,美国的目的是让双方两败俱伤,从中渔利,掌握世界的主导权。因此,美国人无情地抛弃了希特勒,虚伪地站在了“正义”的一边。日 “轴心国”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美国于日美国对日宣战,正式加入二战。
  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和南斯拉夫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决心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阵线的最终形成。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苏军攻占柏林。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年美国在8月6日、9日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长崎,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美国共投入1200万兵力,付出阵亡38万,受伤150万的代价。作为二战的战胜国,美国主导了战后世界秩序的构建。早在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于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再次会晤,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会议中商定为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准备在战后成立联合国,按协议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根据雅尔塔会议以及其他一系列会议确立的战后世界秩序,称为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是美苏两大集团势力范围的划分,它的建立奠定了美苏两强主宰世界的世界大国霸权和国际政治新秩序。在国际关系格局中,英、法、德、日、意等国退居二线,美、苏走上了前台。美国走上了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道路,苏联的力量壮大, 影响扩大,走上了大国沙文主义的道路。从此,美国势均力敌的战略对手从历史上的英、法、西、德、日,减少到一个苏联。在雅尔塔体制主导世界的半个世纪里,美国并没有因为二战的结束而放弃战争思维,而是在称霸全球的野心驱使下,对苏联开始有计划、有步骤、步步为营、扎扎实实的围堵遏制,并最终将苏联击败,使美国成为独占鳌头的世界霸主。
  二、二战后美苏两国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这一传统力量中心走向衰落,美国、苏联这两个大国真正崛起,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被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所取代。这个新的两极格局的标志就是二战中后期确立的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主要战胜国根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在雅尔塔体系中,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实力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
  1、在雅尔塔体制确定了战后国际的政治格局
  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打败德、日法西斯,并在两国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二是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与边界;三是建立联合国际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联合国的核心机构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实行“雅尔塔公式”,即“大国一致原则”。 以美苏中英法五大国为核心,以联合国为主导,保护中小国家的安全,维持世界和平;四是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现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美、苏两国为中心,在欧洲和亚洲建立各自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对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在欧洲版图上出现了两大相互对立的军事同盟——北约和华约。雅尔塔体系解决的是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划分问题。雅尔塔体系建立后,世界并没有进入真正的和平。由于美苏两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推行各自的社会制度和政治模式,使美苏两国社会制度方面的矛盾国际化,在国际政治中产生了两大效应:一是美苏两国争霸的斗争使国际社会笼罩在霸权主义威胁之下;二是两大阵营的制度对抗使意识形态斗争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
  2、两大集团的对立中,美国占据根本性的优势
  二战后美国苏联成为世界势均力敌的两大头号强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美苏两国对国际秩序的构建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相同的,总体上说还是美国处于主动地位,主宰了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1)在战后全球战略布局上,美国拥有强大的地缘战略优势
  苏联先天不具备象美欧集团那样在全球拥有殖民统治遗留下的传统势力范围。在二战后划分势力范围时,苏联所要求的最关键部分也是在它的周边地区、特别是在东欧建立它的“安全带”,这实质上是一种防御性的战略目标。美苏的实际军事控制分界线在欧洲,它从卢卑克到的里亚斯特;在南方,从外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到中国东北地区;在东方,从南库页岛、千岛群岛到朝鲜的38°线,直到中国的旅大港。从欧亚政治势力版图来看,美国处于外围,苏联处于美欧势力的包围之中。再由于苏联失败的对华外交政策,中苏关系破裂,最终使苏联在亚洲的势力范围也仅限于朝鲜、蒙古、越南等分散的点,其在东亚根本不具备对美国匹敌的战略优势。特别是中苏对抗大大消耗了苏联的实力,使其在东亚的影响力锐减。然而,北约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秘鲁首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