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怎样松腰松胯是如何以腰胯带动四肢 不会千万别强求

经陈老师悉心的讲解指导,一个上午把太极混元桩的主要技术要领都领会了,根据我的练拳20来年的功底,陈老师要求我每天最少练定桩30分钟。站桩的目的,初期就是练身肢的放松放长、周身劲力的传递方式、松胯松肩的方法、身姿自我调整的能力等,同时感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等效果。在此基础上,练内外三合,强调意、气、劲的练习。陈老师说,只要桩功的方法正确,要领都能学到身上。
下午,绿荫广场的老地方,陈老师先将太极混元桩定桩的要领重复一遍,让我保持站桩的姿势,不停指点校正,生怕我做不到位。她说:“教给你的东西,你能明白是一回事,能不能练到身上又是一回事,所以你必须将我讲的内容记熟,回去后一条一条地对照,检查自己是否练到身上。”
接着陈老师又讲授了活桩功法之一--------双云手。我先把双云手做了一遍,调侃地说:“这个动作我可已经练二十年了啊”。
她的几个弟子在一旁呵呵地笑起来,陈老师喊着其中一位弟子:“小盛,你为什么笑,说个理由。”“小盛”收敛了笑容,认真地说:“他的云手动作猛一看还是挺顺畅的,比较有型,但实际上没有一个地方是正确的,第一不懂劲力的传递方法,第二不会用腰,第三,妄动,身子晃动太厉害”。
陈老师点头表示满意,对我说:“这个双云手练好了,就等于你会练传统套路了。”我插话道:“我以前学拳时,老师们都说练云手是练缠丝劲的,没想到云手还有这么大的作用。”陈老师说:“啥叫缠丝劲?怎么才算缠丝劲?不仅仅是太极拳,任何一种拳术动作都有缠丝劲”。说着做了一个出右拳的动作,“你手臂前伸出拳,里面就要自然地带着缠丝劲,西方拳击每个出拳动作也都是包含着缠丝劲。所以不要把划圆当做是在做缠丝,你出直拳,里面也是缠丝。”接着陈老师讲了缠丝劲在周身运动的原理和方法。
一个下午,反复地练习定步双云手,陈老师是一直不停地“浇灌”方法,校正动作。才算知道了什么叫基本功,什么是太极拳的功法,这么多年,名师见了不少,但这一天学到的东西,都是没有听人讲过,更没人指点过。叫人如何不感慨!这一天学到的内容太多了,我对陈老师说:“你给我讲的东西太珍贵了,也很多,我估计回去得练半个月消化。”陈老师笑着回答:“你能在一个月都消化掉就很不错了。”于是,与陈老师约定一个月后再来郑州继续下一步的学习。
作者:chang_ 回复日期: 20:58:44
我自学太极拳也有些时日,以前膝盖也痛过,走过好多弯路。关于膝盖痛的问题,自己现在认为,当腿脚动的时候,应当先腰动,以腰带动腿脚动,膝盖才不会痛。腰带动腿脚动时,腿脚一直是处于太极拳要求之放松状态的,并不刻意着力或注意发力,顺腰运动的方向自然而进退。
不知说的对不对
====================================================================================
腰裆胯是转关过节的枢纽。好多人用膝盖转关过节,不疼才怪呢。
作者:月出川东 回复日期: 22:12:19
楼主还在不?请教个问题:我看到“太极拳图说”讲单鞭定式要左脚比右脚虚,这怎么可能!我们教练要我们重心偏左,这左脚怎么虚的了?我怎么都做不到。书是不是印错了?
=========================================================================
左脚比右脚虚,指的是脚心。这样体现出阴中有阳,阳中藏阴,便于左脚、左腿的灵活转换。同时,这是小架传承中的功法之一“注阴不注阳”的体现,右腿要像顶门杠。
作者:zzbj007 回复日期: 22:02:33
中国武术的濒临失传,不是外在的招法,而是内在的东西,而大多武术追求者,用一生追求的,只是招法和身体感觉,国之遗憾
-----------------------------
武术中内在的东西,必以外在的形式来体现,否则空谈什么内心,却连正确的外在身法招式都不具备,那就走空了,不能打拳,只能说拳,谈什么继承发展?
=========================================================================高见!
还记得上完课休息的时间,与陈老师的一段对话。
我:“书店不少太极拳书也谈桩功的练法,讲解的练法很简单,你讲的桩功外面都没听说过。今天站这一会时间,就感到浑身是自然、顺活。以前总是强求虚领顶劲,反而练的头晕、眼胀、脖子僵硬发疼,以前总是可以去意守丹田,现在才明白架势和方法到位了,立刻就有这些感觉了,根本就不能去意守的。”
陈老师:“我昨天给我**叔(我以前在陈家沟学拳的陈老拳师)打了电话,就是想了解你的情况,看可教不可教。说实在的,对于来路不明、不可靠的人、心不正的人,我是不会教的。这些东西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教的。”
我笑答:“谢谢陈老师不嫌弃!我还是值得教的嘛。&陈老师也爽朗一笑。
我继续道:“陈老师,虽然咱们见过才两次面,我很崇拜您的太极拳才学,而且您的品质和传拳的胸怀更让我敬重,所以我有个请求,希望陈老师答应。”
陈老师:“什么事?”
我指着旁边正在练拳的她的几个弟子,说:“我要和他们一样,向您拜师学艺,陈老师您可千万别推辞,除非是我有哪些方面配不上做您的弟子。”
陈老师摇摇手,道:“你第一次到我家里,那是做客,你是客人,你有不明白的地方问我,我给你讲解,那是友情。你现在打算长期跟我学,我也看得出你的确很喜欢太极拳,我也会诚心教你,所以咱们现在是师生关系,只要你能牢记咱们本门的门规戒律,专心练拳,我就诚心教你就行了,没必要搞那么多名堂。”
我坚持道:“尤其是今天您给我上这一天课,让我大开眼界,对太极拳有颠覆的认识,我可算是知道太极拳有多么高深、多么宝贵了,您的教拳方法又很科学,所以我有个长期学习钻研太极拳的决心,所以我得向您磕头拜师啊。”
陈老师:“太极拳的确需要一批全面传承的人才骨干。”她手指着那几个弟子,“他们就是我的期望。门内传授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方法之一,有不少弊端,但也有其实际的意义和必要性。人一生只要有10名徒弟,能教出来名堂,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收徒教拳,是个很严肃很庄重的事情,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说吧。”
我接受了陈老师的意见。
我要乘晚火车回去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才忽然想起差点把一件大事请给忘了。我掏出一个装有5000元的红包伸手递向陈老师,说“陈老师,这是我最近这段时间要学习的学费,请您务必接受,要不然我就没法再来学了。”
陈老师呵呵一笑:“你不也是个工薪族嘛,怎么也充起阔佬来了?收起来吧,等你以后发达起来了,成富豪了,给我们建立个拳馆就好了。”
我坚持道:“至少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也表达我的诚意啊。”
陈老师:“教学20多年了,虽然教人不多,我还从没向学生收过费,你也不要例外。拳钱不能交易,交易就是对拳不敬。你若想表心情,下次来时把你那里的红薯给我扛一袋子过来”。 一串爽朗的笑声。
果然是太极名门一代宗师形象。有《临江仙》为赞:
“太极拳坛名家多,五洲四海名扬,各领风骚赛风光。谁知风雨后,沛菊正傲霜。”
又有歪诗一串:
“花乱迷人眼,尘扬目光短。明师固难寻,峰回又路转。提耳授玄机,妙理一恍然。太极五层阁,今始入门槛。”
2个星期后,我按约准时来到郑州绿荫广场。先向陈老师汇报这半个月的学习情况:1.能够用腰胯劲,感到大腿肌肉累得酸痛,但其他地方都不会累。2.膝盖转动的毛病改了,即便架子再低,基本不会跪膝坐胯。3、四大关节有松开、松顺的感觉,劲力的传递顺畅。4.有了整体合劲的感觉。
陈老师听了满意地点头认可,又给我纠正了一遍动作。定桩中浑元桩的姿势要求,开合桩的动作要领和心法,双云手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强调肩肘手和胯膝脚的上下对应的要求,内外相合周身一圆的要求。这样一遍指导下来,已经用了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陈老师讲的内容就像竹筒倒豆,使劲往我脑子里灌。我是一边按老师要求做动作,一边随时把老师讲的内容要点记笔记。这么多东西都不是一下子都能领会、练到身上的。有些地方还是不能领会,回去后要看着笔记练。
这一次上课陈老师只教了一个新动作:活步双云手。这个动作一看就会模仿,看似很简单,我却学了半个上午、一个下午。陈老师说,你要想象着自己从没有练过太极拳,心像一张白纸,把所有技术要领都要装在这个动作里。这一个动作练到位,太极拳所有招式的主要技术要领和功法都掌握住了。不论是大架小架,不论是孙式、杨式、吴式还是武式等太极拳,都有质的变化。
陈老师要求我每天练这几个定桩和活桩不少于三个小时,练习一个月后再来找她学习。
作者:zzbj007 回复日期: 22:59:08
@2010无极之谈
2个星期后,我按约准时来到郑州绿荫广场。先向陈老师汇报这半个月的学习情况:1.能够用腰胯劲,感到大腿肌肉累得酸痛,但其他地方都不会累。2.膝盖转动的毛病改了,即便架子再低,基本不会跪膝坐胯。3、四大关节有松开、松顺的感觉,劲力的传递顺畅。4.有了整体合劲的感觉。
陈老师听了满意地点头认可,又给我纠正了一遍动作。定桩中浑元桩的姿势要求,开合桩的动作要领和心法,双云手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强调肩肘.....
-----------------------------
这四点是真传啊!
俺的体会(不知道对不对哈),1动作时只有腿使劲,通过腰胯传递劲力,别处不应使劲,而且是发力腿使劲,所以只有大腿肌肉酸疼。2膝盖基本不转。3四大关节松开,劲力传递流畅俺还做不到。4整体合劲俺也做得不好,有时有,有时又散了,转换时合不住,期望楼主把能讲的讲点呗
=================================================================================
你的见解很有高度!!!
再和你商榷:1、力量放在大腿上,劲力转换靠腰裆。2、转换时,最关键是“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等的运用,理解到位,就能做到位,做到位,就是整劲。
作者:zzbj007 回复日期: 22:59:08
@2010无极之谈
2个星期后,我按约准时来到郑州绿荫广场。先向陈老师汇报这半个月的学习情况:1.能够用腰胯劲,感到大腿肌肉累得酸痛,但其他地方都不会累。2.膝盖转动的毛病改了,即便架子再低,基本不会跪膝坐胯。3、四大关节有松开、松顺的感觉,劲力的传递顺畅。4.有了整体合劲的感觉。
陈老师听了满意地点头认可,又给我纠正了一遍动作。定桩中浑元桩的姿势要求,开合桩的动作要领和心法,双云手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强调肩肘.....
-----------------------------
这四点是真传啊!
俺的体会(不知道对不对哈),1动作时只有腿使劲,通过腰胯传递劲力,别处不应使劲,而且是发力腿使劲,所以只有大腿肌肉酸疼。2膝盖基本不转。3四大关节松开,劲力传递流畅俺还做不到。4整体合劲俺也做得不好,有时有,有时又散了,转换时合不住,期望楼主把能讲的讲点呗
=================================================================================
你的见解很有高度!!!
再和你商榷:1、力量放在大腿上,劲力转换靠腰裆。2、转换时,最关键是“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等的运用,理解到位,就能做到位,做到位,就是整劲。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页码:
作者:2010无极之谈
来自:天涯-天涯杂谈
【活跃<font color="#FF天 / 跨度637天】
开贴: 20:08
更新: 16:38
阅读:374545 回复:2951 楼主:385
字数:约137千字
宽窄切换:【 】
背景颜色:【】武术集萃(十一)&&
开胯-开胯是传统武术的不传之密 1、“裆劲要开,要虚,裆开然后心气发动”。裆和胯很容易混淆,马步开横裆,弓箭步开直裆。开裆使下盘稳固。 2、胯的部位。指腰椎与胯骨的契合处,开胯则能打通上下的劲,但开胯很难。 3、用骨不用(肌)肉-行拳、盘架要慢练。慢才能体会内在的气息运行、骨节的催动。盘得这样慢,是要体会“用骨不用肉”的骨骼的节节催劲; 4、同样背和脊也容易混淆,力由脊发,往往做成背发。不要误会,叉劈开后并不意味着就是开胯了,开胯是传统武术的不传之密, 劈叉最大的作用是松筋, 展胯。 想练劈叉自己完全可以,我不知道舞蹈是怎样的, 武术里的劈叉主要通过原地支撑下叉压腿和平时的压腿,溜腿来练,先压腿,再 溜腿,然后下叉。 开胯有两种解释:①武术练功用语。即开活两胯,操练髋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配合腿法动作而灵活转使。主要方法有压、搬、摆、转等。以横叉能坐地者为&开&。②步型弊病之一。做弓步时,后蹬一腿之胯向外向后捌开,或称&放胯&。坐胯,为步型错误之一。做马步时,臀髋下坐,重心后移,迫使上体前俯,以维持平衡。②马步桩功训练要领。即力坐(注)于两胯而形不变,以求步固势稳。③不动胯。螳螂拳尝有&走腰不走胯&之说。 胯和裆是俩吗事啦&裆&是俩腿所夹之角,而&胯&其实是骨盆之位的一块地域.有没有练过&搂膝拗步&啊?其中的提膝 开胯 出脚 ...,不是提裆啦. 裆和胯很容易混淆,且在隐私部位,难以示范。当时老师要求我们开胯,我们也是在拼命开裆。马步开横裆,弓箭步开直裆。开裆使下盘稳固。开胯则能打 通上下的劲,但开胯很难。同样背和脊也容易混淆,力由脊发,往往做成背发。 戴老师的文中就有秘诀啊:“我一下子明白了马步的含义,找到了感觉,既圆裆又夹紧,既下沉又上拎。可以说内家拳就是找感觉的拳,感觉找对了,就会突飞猛进,感觉找不到,只能形似。比如,在盘架子中做陈式太极拳单鞭势、斜形拗步势、前膛拗步势时,右(左)膝外展旋转,以身领手,丹田运转,势子结束时两膝微微内合,使胯撑开,上下相随,外形如城墙之拱门,达到了“胯撑裆圆” 的要求。——这个帖子重新读来,又有新的体会 太极拳之“胯”来源:少林与太极 200805 诸多太极拳理论中,对于太极拳中 胯的问题历来强调不多, 对胯的重要性也鲜有提及,往往笼统称之为“腰际”、 “腰 裆”、“腰隙”或者“腰胯”。即便如此,也是强调“腰”的作用,对胯几乎忽略不提。其实,这是太极拳修炼的一大误区。 这里,我们首先要理清一个概念,腰胯的“腰”是指人类身体臀上肋下中间部分;而“胯”是指人类骨骼的一部分,即胯骨,它是组成骨盆的大骨,左右各一,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统称为髋骨。因此,腰和胯是人体两个不同部位的称谓,其含义也不同。腰体现在外,而胯则 隐藏于内。 正因为胯的隐蔽性,前人在阐述太极拳要求时往往对其不详细说或者 说不清。但是太极拳真正发劲打人力量的来源就是胯骨。所以,拳师界有“传拳不传胯”一说,将胯的练法和用法当作珍贵的看家功夫,不轻易传人。 胯的重要性体现在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中。它的头一句“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中的“腰隙”,就是指胯的部位。对于“腰隙”的理解很多人解释为“命门”,比如沈寿先生说,“腰隙,腰部孔穴,这里指腰之后部第二、三腰椎之间的?命门?穴位”。也有人认为“腰隙”是“丹田”,比如冯志强先生说:“所谓命意源头 在腰隙,是指意气之源在丹田,腰隙即丹田。” 笔者对“命门说”和“丹田说” 均不能苟同。丹田说与人体构造不符,命门说有一定道理,但也解释不了“隙”。“隙”是缝,是裂缝,很细很小的缝。从人体骨骼结构上说,腰隙是指腰椎与胯骨 的契合处, 笔者称之为榫头处, 这符合“隙”的含义。笔者结合自己练拳体会认为,此处轻微的变换不仅是重心的转换或调整,而且是发劲的源泉的变化。比如我捋 对方左手,自己重心不能在右腿,而应在左腿, 这就要求右胯走弧形向左胯转化,看似重心在右,实则在左;对方见被捋将要前倾失势回撤时,我正好胯已移向左边,即可顺劲蹉步向前方放劲,这样劲整威力大。太极拳架及推手中腰胯间隙转化比比皆是。太极拳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就是不断转化或调整自己重心,而拨动、控制对方重心,转换、调整、发放全在腰隙,主要是胯骨,以故“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王宗岳时代中国还没有人体解剖学,人们对人体骨骼结构 不了解,所以,王宗岳只能根据中医学的理解来解释胯的作用,运用了“腰隙”一词,应该说是准确的。设想,王宗岳如果是指“命门”或“丹田”,他完全可以直接用这两个词。因为“命门”和“丹田”不仅是中医人体两个重要穴位,而且在中国武术中是最普遍、最具重要性的练功用词,王宗岳在指导人们练习太极拳的《十三势行功歌》里不会故弄玄虚地造出“腰隙”一词,正是因为“命门”、“丹田”无法正确表达胯的含义,王宗岳才想到以“腰隙”来说明,可谓用心良苦啊! 太极拳的发劲源自胯骨,再由胯骨带动脊骨,进而带动四肢筋骨发劲,即所谓“节节贯通”是也!从这个意义上说,太极拳发的是“筋骨劲”。以筋骨发力,是太极拳 不同于其他拳术之处。 其他拳术,都以肌肉发力见长,所以练西洋拳者背肌发达, 练跆拳道者腿肌发达。练太极拳者,不大可能练出什么肌肉, 练得出肌肉的就不是太极拳。所以,一般说来,太极高手是最没有健美的“样子”的。 我们在练习、教授太极拳时,一再要求“用意不用力”。而这个“用意不用力”既不怎么好理解,也多引起争论。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叫“用骨不用(肌)肉”,是否令人 更加明白呢?因为太极拳要求我们以超乎正常的训练方式,细致深入地控制到骨 骼。 我们常说“太极处处都是手”,是这样吗?当然是!只要我们能够控制自己周身每节骨头,无论对方碰到我们身上任何部位,我们都能立即就在该部位进行化解、反击,就能做到“浑身都是手”,所谓“全身是手手非手”也! 既 然胯骨如此重要, 那如何练胯?首先要学会开胯, 将胯根打开,以使胯关节松开。 陈鑫说,“裆劲要开,要虚,裆开然后心气发动”,裆开就是指“两大腿根要开”。我们知道,腰部的左右旋转和腿部的虚实转换,是靠胯关节的松活来完成的,如果两个胯关节不打开,而是死顶住骨盆,腰也起不到车轴转动的作用。 “开 胯”的要求,一般有两层意思:一是机械性开胯。每天要拉胯、压胯,有正压、 侧压等, 再就是拉大马步, 两膝盖螺旋外展、 平面旋转,以使大腿根部产生拉力。 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可使胯关节和肌肉拉开变长,具有一定韧性。二是内功性开胯。在机械性开胯基础上,通过意念,两膝先外展后微微内合,胯根松开,用意念引导胯骨部位收束、开放、旋转、整合起来,带动全身骨骼运动。比如,在盘架子中做陈式太极拳单鞭势、斜形拗步势、前膛拗步势时,右(左)膝外展旋转,以身领手,丹田运转,势子结束时两膝微微内合,使胯撑开,上下相随,外形如 城墙之拱门, 达到了“胯撑裆圆”的要求。这里还要注意一个问题, 胯开不是胯岔、 胯撇、两腿岔开越大越好,要求的是内开而不是两腿外形的撇、岔。 我们应记住陈鑫的话:“裆开不在大小,即一丝之微亦算得开。盖心意一开,裆即开矣。腿 虽岔三尺宽,不开仍然不开,是在学拳者细心参之。”其实,行拳、盘架要 慢练。慢才能体会内在的气息运行、骨节的催动。笔者在盘练陈式太极拳一路最 慢时达 25 分钟,现在行一路拳也要15~20 分钟。盘得这样慢,是要体会“用骨 不用肉”的骨骼的节节催劲,如果盘得快,7~8 分钟练完,是无法体会气息、骨骼运动的。通过这样的修炼,再复而快时,才能快得顺、快得整、快得浑身都是 手。行拳、盘架、推手、散形皆由丹田统领,以胯根为主宰,带动周身骨 骼节节运动,化则节节分解,发则节节催劲。依靠胯部运动来传劲发力,外形似乎是手在发劲,实则胯在催动手之劲。比如,陈式太极拳“青龙出水”势,右手自胸前由上而下弧形向右前上发劲,实际胯在右经左再到右旋转运动,方能发出右手抖弹之劲。再比如,对方封住我右手并向我发劲,而我虽然被封住右手,但我 腰胯随即向左转换, 左重则左虚、 右重则右沓, 不进则罢,若进必然使对方落空, 因为胯的移动已使我的重心变化,而我重心一变,则可相机得势使对方失去重心而倾斜跌出,这是“松胯活裆”的结果。久而久之,心意合一,由内达外,自然浑 然一体。 抖大杆 ---杨鸿尘 我国器械的起源和发展,原本是早于徒手的拳技的。现今的实用技术只体现于部队中侦察兵的◇◇,骑|兵的马刀和步|兵的劈刺术,武林中虽然不乏小有技术的人物,但任何器械冠军的各门独擅兵器的高手都不是连级刺杀标兵的对手,若是不信,一试便可证实。 如果只从战场这个特殊环境而论,器械的威力大于拳脚,其原因正如道新先生所论:“兵器有更大的打击空间范围,有很高的硬度,并有极小的接触点而使力量集中。另外,由于杠杆的原理使兵器的末端具有较高速度,从而增加了挥搠冲击力。”我国频繁的冷兵器战争史,促进了器械的性能和技术不断发展,历代亦涌现出了众多的精器械的高手,这些战将的武艺和他们所擅长的器械至今仍脍至人口,至明末清初,器械的技术在军中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俞大猷,石敬岩、戚继光和吴殳为代表的将军们不仅总结和升华了器械的精华,吴殳还留下了《手臂录》这部大枪经典著作,他们以器械的杀法结合拳技的打法,为国术的质变开辟了新的纪元,从而使我国的拳技由于“拳兵过渡”的特殊历史条件而走到了世界前面。尤其是峨眉、太极等名拳的原传功法均是从器械的杀法和弓箭的射法受到了巨大的启示,而姬际可“以枪为拳”的创举更是将冷兵器未期器械技法的高峰技术转用于徒手的拳术技法的创举,更是为古老的军事技术寻求了再生和发展,并且使器械功法的效力反馈于格斗手搏之艺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现今世界各国的实用器械,以体育项目中的击剑和部队中常用格斗术为主,我国原传劈剑和朴刀技法早已被日本学习,并形成铳剑道(日本国刀剑不分)和劈刺术,我国的劈刺术亦很简捷实用,只是突击一技,身与步虽合理配合,但双臂持枪前刺,细考乃原苏联花刺技法,故需将此技法改进。忆昔当年,日俄为争夺我国的旅大竟在我国领土开战,沙俄士兵多被日本士兵所刺毙,世人皆谓日本劈刺术冠绝于世,却不知其技法均源于中华,而日本国成名的高手亦在器械较量时,被张恩彤、李尧臣、马骥良、赵道新等实作通家击败,尤其芗斋先生以器械轻取泽井健一等人的事迹更是振奋了中华武魄,并说明器械的精华虽已是凤毛麟角,但仍然在中国当务之急是要继承不使之失传。 器械虽花样繁多,但总不外乎长、短、软和抛掷四种,而且何种器械都是由锋利或尖锐的多金属物配合长杆或手柄而成,其技法也只是刺、劈、挑、抹等几下而已,所以只要精熟了一、两种,其它则可触类旁通。由于器械是靠双手掌握的,所以贴身肉搏不能死搬硬套器械的用法,我们所练器械,是为了拳械互补,正如道新先生所说:“拳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兵器的运用,而兵器操习水平的进步又能促拳术技击的飞跃。” 大杆是专指白腊木而言,一般的树干不宜做为训练所用器械,现今的各种钢、铁管因弹性不及腊杆,亦不能用。抖练的大杆应比一般器械的杆身粗长,其杆头直径应在5公分以上;杆尖(即杆尾)直径应在4公分以上;杆长应在三米以上。 执械的方法是以原传三体式为原则,因废弃了“单看手,双手走”等谬说及“缠头过脑”、“白蛇吐信”等哗众取笼的怪式,所以只注重两个原则--上执重物,下必是桩和短不贴身长不离身。短则以身带臂,扫劈斩抹;长则身械一体,挑刺崩摇。习练大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拳械并练,所以更需严格遵守拳学的原则,练杆之法只是“以桩运械”而已。执杆之法曾由祁州张树德先生改为大式,此法对于增长功力效果很大,实作也极具威力。我们习练大杆,开始可从大式执杆法入手。 清末民初,大多数习者仍沿用此法,只是多已失去整体劲力的内诀。芗斋先生存传了此艺,并将其外形收紧,使之更利用整体力的训练和应用,我们应以此式深入。 初练大杆会因生疏而出现错误,望大家注意纠正。 1、缓动法:缓动法即执械试力法,其方法是执械做勾挫、波浪等试力动作,如果拳术功夫深厚,此法一试即会,无需苦练,只体会执械是双臂的延长而已,在此只以蛇缠手的试力为例: 侧式桩站妥,双手执械,以身带杆作蛇缠手试力,由于大杆的运动外形是由身体带出来的,所以外形看不出内在的变化。 2、米字法:此法为我国器械独特训练法,是马骥良、赵道新二位先生亲授于笔者的。实践中的攻防动作,任凭对手所谓的千变万化,总不会离开中线的上、中、下、和左右这几个方面,所以把住中线就能自如地迎击对手任何方向的进攻。我们都临过字贴,为了方便初学者,大方格本都用线画着米字格,执械练习,只要守中用中,能以这米字格的方法运使发力,基本上就掌握了全部的攻防时的运械轨迹,所以我们练大杆,就应先熟悉米字的方位,然后执械由慢而快,依次发力练习抖杆,但不可机械地以杆划格,关键是内在劲力的爆发,而杆的外形需小,而且熟练后应注意变化杆的出击方位更需以一点为主进行训练。 3、摇旗法:开始训练,有意固定双手不动,只动身躯(注意不要以晃腿误为转身),使大杆的前端出现横圈、竖圈和斜圈,初步体会躯干主动的要领,然后以身带手作摇旗法,此法主要有三种练法。 a、侧式桩持杆站妥,意想杆身前部杆身绑着一面旗帜,以身摇旗,使旗面作平圆轨迹卷动,可连续朝一个方向卷,也可左一下,右一下的卷动。 b、以身带手而动,使意念中的大旗迎风晃动翻卷,可以顺时针连续斜摇,也可以逆时针连续斜摇,亦可以顺逆互摇。 c、上述两式是身手反称的双臂同向运动,此式也是同向运动,只是有一手先动(左、右均可),另一手再动,形成了似乎是双手相反运动的外形,此动如果徒手练习即是太极的原传云手身法,实作时以此动出击,动作突然而极利于变化和防护。 摇旗训练能使人体连通双臂同大杆融为一体,体会出整体运动的动作和劲力,因意念中杆身所系大旗的作用,会使习者掌握触械时的整体发力并顺势进击,摇旗也可作为大刀的训练法,所以正文先生说:“会摇旗就会耍大刀”。 4、摇鞭法:“此法练法同摇旗法相同,只是将意念中的大旗变为长鞭,山西、东北一带的车把式多使用双手执握的长鞭,笔者在东北插队时,曾亲见一车把式用长鞭将一条狼抽的满地翻滚,其动可谓整、稳、准、透。车毅斋、宋世荣两位前辈就精通此法。此法训练的方法和轨迹虽与摇旗法无异,但因整体晃鞭和甩鞭(发力),就将摇旗杆身的力点前移至杆稍,实作中熟谙此力,出手即可将对手抽的连滚带爬,宋世荣先生的传人李旭州先生就曾以此技震慑过几位擂台名手。 摇旗、晃旗和摇鞭、甩鞭的训练,初练是为了以身带械,熟练和形成浑元运械的习惯动作和运械轨迹,而速动训练则要求动作的突发和变化,所以缓动应执杆进行各方向螺旋的顺,逆时针的反复训练,而速动则为发力,要求冷、脆、沉、猛、狠其摇旋发力也多是骤然的半径轨迹。 5、速动法:此法是上述各法熟练后的加快,是训练快速操杆时仍符合要领的过渡功法,无需赘笔。 6、抖杆法:以上训练都是为此训练服务,如果能自如掌握,无需苦练,应很快进入此法苦修。 抖杆法是持杆进行发力训练的功法,开始训练,双臂可有意地进行颤动,熟练后则无需手颤,只需执杆爆发劲力即可,由于劲力直达杆端,会形成评书中所谓的“金鸡乱点头”的效果,其颤动的次数,速度皆取决于习者自身的拳术功夫,切勿为追求颤动而使双手故意作局部的抖动,其动作要领是爆发力的突然减速,或骤停,这也是我国独特的训练方法,国外搏击术的打砂带训练都是要求运动中的突然加速,芗斋先生和道新先生等前辈的实践证明,这种极快的动作突然减速甚至急停的训练程序是极为科学和颇具实效的。 练习抖杆需以发力的要领进行,并因持杆迫使双臂不能盲目舞动而从中体认徒手格斗时爆发劲力的正确运动轨迹和发力要领,需要重申的是必须是以躯干主动,双手不要死握杆身,双臂用力不能过大,道新先生早已明示:“如果双臂用力过大,那么力量难以进入对手躯体,而是回到自己腿上”。希望大家通过抖大杆的严格训练,达到爆发力动作的协调、准确而连贯。抖杆的动作,开始可发杆力于米字的各方向,熟练后,就应选择其中的一、两下进行反复的单操训练,在此仅介绍米字方向的几种抖法,亦希望大家要少而精的练习。 a、劈杆法:躯干由45度以侧横弧形轨迹变为15度大侧面,脊柱弹射压缩,小腹下沉,前足踩,后足蹬,肩胯互争,带动双臂翻滚,带动双手同时前后分争,快速将杆前劈至与腹齐骤然减速。然后回归预备式,再反复进行训练,以此动作要领劈杆,如将劲力前刺,称为滑杆,将劈和滑的动作合而为一为劈刺。 b、崩杆:身体以15度大斜面争拉蓄势,然后由15度突然合为45度,头向前撞,脊柱压缩向前弹射,躯干同时划立圆。下肢同样前踩后蹬,形成整体发力带动双臂将大杆向前突刺,但手臂勿前移,重心前移之惯性主要由15度至45度的“合”而形成,躯干合至45度时突然减速,此法最易练得合抱整劲。武林中称道的所抖大杆即以此式为主,其练是将老传三体式扩大,后手执杆置于身侧后,较之常人的练法威力极大。芗斋先生、道新先生和正文先生所传的抖杆是间架紧凑的浑元力。 发力的真正不传之密是“大形过位” 作者:山石 发力的真正不传之密是“大形过位”,就是步要过人,身要过人,手要过人,整个人要过人,步要过人,前脚要超过敌人的后脚,你的步要把敌人掀起来、趟出去。身要过人,把自己的重心砸在敌人的重心上,要把敌人砸倒、撞飞。手要过人,要把敌人打穿、打透,打的是后脑、后心,而不是脸、胸。 真正打惯了实搏的人,反而极力避免不必要的切磋,因为如果水平相近,一旦动手,精神激荡,杀机一起,很难控制,谁也不能保证对方不突出杀招,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下手为强。实搏只能从实搏中去体会,没法教、也没法训练,蛇形或太极拳的斜飞,在切磋的时候,可以用肩撞,身*等法把对方发出去,证明自己的步法、身法、贴身发力比对手要高;但如果是实搏,就可以有拆骨剪手,肘打,撩阴,戳眼,刺喉等用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同门练习,常因互不相伤,故虚缓而发,虽能习得听之一、二,然日时以久,引以成习,临敌应变之际,竟多不能致用。真能致用之招,皆只一下,如此一下,当不知所用而用,不期然而然 内家一急应,其周身瞬如刚铁撞人,如虎扑羊或虎狮王扑倒鬣狗刹那颈椎折断,刹那扑踩在地上。接手便使对方失重;在对方身形不稳时迅速进招,落掌点要入任通督,也就是从胸前的任脉打入,对准后背的督脉,轻轻将对方抛出数步之外了。打人如拍球,要体其意。眼神须活,但看注敌身中心重心一线。手上的劲碰到哪就往哪扎进去。 就是用那个“慢慢”伸出去的手打。手还是那么慢。想象用手拿着一个特重的水泥块慢慢的伸出去。虽然慢的象伸懒腰一样,但是碰上对方的脸只要你不收劲,信手一挥,对方就会立扑于地并且受到重创。旋转身体就是把身体摆顺在后面顶着水泥块,躲在水泥块后面望前迎着走。这得把整劲练到份上,手上有极绵软极刚硬的状态。不是极绵软和极刚强的转换,只要转换就是人为的是破体之力。手上不做任何变化就同时具有极坚硬和极柔软的两种效应,看着绵软碰上才知道是石头一样的坚硬。 打蜡烛能够锻炼人的穿透力,在练习时,不能用手扇风,必须用拳头打出去,这是练习集中力量,跟力量大小无关,力量越集中,灭蜡烛的距离就越远。真正的高手不在有多大力量,而在于能集中多少力量。手之练法可备油灯一只,中置三股粗灯芯一束,点燃后对准火舌击之,始则火舌有晃动之象。日久功深,手到即灭,然后将灯芯加粗。站立距离愈远,功夫愈深矣。其握前臂一抖后,突觉有一过电的感觉,由前臂而起直逼心脏。惊问其练法,不过用粗缆绳握其一端,每日抖练,功久自成。 透劲的诀窍便是一个震字,无震便谈不上透,搔痒而已。透劲的秘诀在于攻击者巧妙发力,发力后引起对手自身身体产生反弹,并由此产生震荡。透劲训练要求的是将沙袋打得晃动的频率越高越好,而且晃动幅度不能超过5度,里面的沙要越来越松,而不能越来越紧。两人相斗,若攻击者大力击打对手躯体,对手势必用力抵抗,若攻击力量太大则对手会倒地或退步,攻击的力量自然得以削减,内脏也就不会受伤。要让对手内脏受伤的办法,一是提高肢体硬度和攻击速度,力求突破防御,强攻入内,二则是利用透劲让对手机体产生“自杀式”反应。透劲的发力讲究不让对手倒地或退步,力量控制在让对手平衡感失去但实际又未真正失去平衡之间。 打沙袋首先不要注重力度,先要把形和劲给打顺,形不要僵,要做到松不是散,自然到位。两脚塌实,腰跨松沉,含胸跋背,顶要自然上领,臂要自然抬起。但要做到拳从口中 出,封住自己的中线,出手如拿东西一样。握拳时腕部要平,不可弯曲,肘部截力,要从调整肩部顺其力,形和劲打顺之后,就以腰胯为主,做到腰胯松沉,气沉丹田,以打透为目的,此种练法半年就可伤物。
短刀神功之功法训练 短刀神功》之刀功训练法 作者: 邵发明 刀功训练法 刀法的训练一般采用泥墙、篮球、本人桩三种器材训练。 一、泥 墙 泥墙一般用来练习刺法。 靠着普通墙壁,用较湿润而粘稠的泥土再堆叠一段泥墙,高约五尺,厚一尺,宽两尺。砌好泥墙后,用刀在泥墙上划一个正面人体图,并标出咽喉、心脏、肚脐、下腹等部位。 练功者面对泥墙,用短刀刺击各个标志点。要求短刀刺入直至护手或刀柄,否则不合格。刀刺入后,要迅速抽回,不能在泥中停留。 也可以用刀划割泥墙,练习方法和要求与刺法相同。 每次练习完毕,用手将刀痕抹平,喷上少量的水,再用塑料薄膜盖上以保温。 练习的时日长了,泥墙会逐渐变干!到时,◇◇和划刀的力量都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以后每刺一刀都会有极强的深度,每划一刀也有极强的透力——因为,人体的肌肤根本没有泥墙那么坚韧! 更重要的是,刀刺(划)入泥的感觉与入肉的感觉极其类似,这种感觉普通人是没有机会体会到的。 二、篮 球 将一只充足气的篮球,装在网兜中悬挂在与胸同高处。篮球的高低可以调整,但篮球必须系紧。挑选一块木片或竹片,长宽如短刀,但无须削成刀形。 面对篮球,手持竹片,对准篮球快速刺击,看半分钟内最多能刺几刀 面对篮球,手持竹片,用竹片斜划篮球,左右斜划(即正五花动作),动作要快。看半分钟最多能划几刀 利用悬挂篮球也可用来练习砸推、捅刺等刀法。可以说,大部分刀法都可以利用这种悬挂篮球来训练并可尽情地施展。 本功主要练习单式刀法或组合刀法的快速连击,其所达到的程度一般都以半分钟连击几刀来计算。所以必须重视本功的训练,绝对不能有所忽视! 三、木人桩 用木桩一段,比人略高,雕出头身,圈出要害,装上手脚。 木桩最好选用部分有些霉烂的泡桐木,不要用坚硬的好木材、固坚硬的木材易伤刀! (一)单式刀法练习 练习者右手握刀,分别以刺、划、砸等刀法,攻击木人桩的手、脚、头等部位。 这一练习主要训练出刀的准确性,练习者切忌一味求快而失去准头。 (二)组合刀法练习 木人桩主要用来练习组合刀法,组合刀法是短刀高级训练法,初学者不宜。兹举一例如下: 练习者右手持刀,右警戒势而立。先用左划刀斜划木人桩右臂;接着沉身右平划刀划割木人桩大腿;再用刀挺刺木人桩腹部。 (三)活桩取臂 “活桩取臂”是“活”的训练法,专门训练近取及连击术。 练习者面对木人桩站立,一名助手站在木人校后,手待一根长棍用棍攻击(轻击)练习者。助手用长棍刺、扫,其实是模拟短刀攻击。练习者见招拆招,速用刀近取敌人“手”或“脚” 后,直闯中门,快刀连击木人桩。 [说 明] 1.助手长棍的攻击,主要有刺、扫两法,练习者面对助手的上、中、下、三盘攻击,先用刺、划、砸等相应刀法近取,再迅速向本人桩连击。 2.“活桩取臂”也主要用来练习组合刀法。兹举一例如下: 练习者立木人桩前,右手正握刀。助手站于木人桩后,用长棍从木人桩左侧刺练习者上盘;练习者速用右手刀左上斜划棍头(助手立即将棍收回),接着快速滑步沉身,右刀平划木 人桩腿部,然后再挺刀刺木人桩腹部。 3.如果两人直接对练,是无法用真刀放胆一搏的,“活桩取臂”训练法可以让练习者放胆使刀,所以实战意义较强。 鬼神难防之一秒三刀训练法 作者: 邵发明 鬼神难防之一秒三刀训练法 一秒三刀乃武林秘传上乘刀法绝招。其技精奇诡异,令人防不胜防,攻势凌厉狠毒招招取人性命。尤其适合实战搏击,用途广,易学习,主应用于近身搏击,刀刀致命,致人伤残,其手法一秒(一步)数刀,一气呵成,一刀在手,豪气背增,即使单身面对群敌也有如猛虎出林,势不可挡,刀不出鞘则已,一出鞘必定见血,刀光一闪,对手已身中数刀,看之平淡无奇,实则内含多种杀机,厉害之至,威力可想而知。其中就曾有一名学员一秒钟之内放倒四名歹徒的经历(正当防卫),堪称绝技刀法,其厉害概想可见,以下仅介绍几例:“一秒三刀,一步三刀,半秒两刀”上乘刀法训练,供参考、习练。只要勤习多练,几天时间即可练就一秒几刀的刀法绝技,动作纯熟之后,亦可应用与拳法,刀枪剑棍等招法,空手亦可制敌,应用得法,更为防不胜防,器械本为拳术手脚之延长,制敌原理同出一辙,只要灵活掌握应用与实践,自可当者披靡,所向无敌。 第一例:一秒三刀训练 说明:一刀抹喉,二刀刺胸,三刀后撩阴,一步两刀(上步落地第二刀),再上步回身三撩刀,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第一刀:1、采取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自然格斗站姿,左手自然置于身前,右手抓握刀置于身后,右脚突然向前迈出一大半步,同时右手持刀(第一刀)顺势由后向前面,左侧上方抽刀抹:第一刀完成时,第一步右脚仅迈出大半步且尚未落地。 第二刀:紧接上动不停,右脚上步落地,同吨右手紧接第一刀之后反手回刺(前刺)。 第三刀:紧接上动不停,左脚向前再上一步,同时,身体右转,右手顺势反握刀回身向后,向下方刺出第三刀。 本例刀法极为流畅,顺手,配合相应的身法、步法、动作练习之后,全程动作不超过一秒钟,如灵活运用,徒手亦于应敌,只是易刀为拳,制敌用法一样,均为击必杀之神技。、 应用举例 1、两个对手一前一后对我形成包抄,我采取反握刀的自然站姿,用泛视的眼光警惕地注意着对手的动向。 2、前面的对手突然首先向我发起进攻持刀向我才眯,说时迟、那时快,我右脚立即上前一步,左手格开敌人前峰手的同时,右手反握刀挥起山右向左猛然割向敌人咽喉紧接不停,无论第一刀刺中与否,右脚上步落地的同时,右手持刀反向刺向对手胸部心口,迅速将前面的对手解决掉。 3、紧接上动不停,身后的第三个对手见状不妙也立即持刀向我才随来,我左脚立即上前一步一避开对手,同时右手握刀顺势回身向后刺,刺向对手阴部将敌人一拳击杀,最后一刀专门对付后来之敌,有如回马枪,令人防不胜防,实为诡秘之杀招也。 刀法效果:第一刀可割断敌人喉咙,切断对手气管和颈静脉,使其迅速毙死,如切官其颈脖两侧的颈动脉的话,即可使对手失血过哦多而在数秒钟之内死亡。第二刀专门一刺敌心口,如刺中心脏的话可以使敌人立即丧命(虽然心脏有肋骨保护而不易次中,但用力得当可使◇◇滑过肋骨穿透心脏,使敌人在几秒钟之内失去知觉不能止血而毙命)低三刀后撩阴,可使对手在3秒钟内休克死亡如刺中敌人大腿内侧可断其股动脉废其大腿,如刺中腹部可致敌昏厥甚至死亡,慎用之! 第二例:一部三刀训练 说明:手法轨迹—劈、劈、刺,步法—刺步 第一刀:1、两脚右前左后自然站立,右手正握刀置于身前:2、重心前移右脚向前上一小步(1/3步,脚末落地),与此同时右手握刀从右上方向下方斜劈。 第二刀:接上不停,右脚继续向前滑进至大半步(2/3步,脚末落地),时紧接第一刀顺势再起刀山有上方向下方斜劈。 第三刀:紧接上动不停,右脚向前落地的同时右手持刀前刺右手同时以上刀法(三刀)均在一个前刺(滑步)中完成,全程动作只须一秒种便可完成,多练习几次只后动作极为自然顷手,可一边移动,一边击杀,其中第一刀可用来杀前锋手,解除对手武装,然后第三刀回环刺杀敌腹部等:实际应用时可根据不同情况自由掌握灵活制敌! 应用拳例: 1、敌我双方成自然格斗式持刀对持。 2、对方首先举刀向我劈(刺)来,我右闪身抢先上步,避开对手刀锋同时,右手握刀从上往下斜劈对方持刀之手腕(同动近取)的发先至,杀敌前锋手。(第一刀) 3上步不停,无论第一刀得手与否,我第二刀回环功击左上挥起往右下斜劈对方另一手腕,先后将对手双手报废,再无还可之力。 4 我上步落地同时,最后一刀顺势向前刺向对手腹部,彻底解决战斗。 刀法效果:第一,二刀专门用于杀敌前锋手,如砍中手腕可割断桡动脉(桡动脉在皮下6毫处),使其在半分钟之内失去知觉,两分钟之内可毙命,如砍中对手节内侧的臂动脉(臂动脉处于皮下12毫米处),可使对手在15秒中内失去知觉,就只不及时的话将在两分钟之内毙命(轨迹拳学口:刀法之要,杀手第一,失抓牙,虽鹰虎之健,无非走肉而已,保惧之右),第三刀刺敌腹部,同时可转动刀刃使对手产生难以忍受的剧痛而失去还手之力,然后再对其施以致命的打击! 第三例:半秒两刀训练 说明:手法(刀法)轨迹—劈刺、步法—右斜上步。 第一刀:1、采取右脚前左脚后的正握刀姿势自然站立:2、右脚往右前方斜上步的同时右手挥刀山右山右上往左下斜劈落。 第二刀:紧接上动不停,右手持刀回环攻击,由左往右横抹,以上动作极为简单流畅而又非常实用,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练习纯熟之后至多只需半秒之内便可完成(轨迹拳学目:刀之击杀,贵在直接,不招不架,经取目标,横纵回环,兼刀夹枪,一击必杀!) 应用举例: 1、敌我双方以自然格斗姿势持刀对持 2、对方首先突然挥刀向我劈来,我闪身上步的同时,同动近取,右手顺势挥刀,由上至下斜劈对方持刀之手腕,解决对手武装。 3、接上动不停,我右手持刀回环往上攻击,由左往右水平抽刀横抹割敌喉咙,将敌人广拳击杀 刀法效果:第一刀可劈断敌持刀手切断其手部动脉手脉,使其因大量出血而死,如第一刀劈中对手颈侧动脉或锁骨下动脉(锁骨与主肩胛骨之间的皮下6,5厘米处),即可使对手在几秒钟之内失去知觉出血过多而死亡,第二刀割敌咽喉,可切断共颈静脉,使其无声无息地一命呜呼(刀法曰:后刺命门前刺心,无声无息命归阴,刺穿胃部割断颈,头顶马上出真魂,但凡动脉部关紧,一刀切断难存!) 道家龙虎山高峰点穴术 第一章 人身四大秘穴解 歌诀曰:人身四穴四大梁,青龙bai虎前后藏。按季对时穴受伤,就是神仙亦惊惶。春夏青龙巳时醒,秋冬bai虎惊戌时。朝胸夜背须牢记,伤人出手武德留。青龙受惊心即乱,面目青黄食无味,百药无效慢病亡。bai虎受伤人优险,寒热往来不得安。病久伤肺终日咳,不入吾门死不知。 此四大穴乃人身最重要的穴位名曰青龙穴(左右各2穴),后边bai虎(左右各2穴),此穴厉害在于若对时对位即以常人之力即可令人重伤而不知,等伤时已是久病入络,决不是一般医生及伤科跌打医生可以救治的。如无本门单传秘方及独门外治技术手法,就是吃药按车计亦不可能断根痊愈的!厉不厉害! 穴位位置:青龙穴在乳下三横处:bai虎穴在肩胛骨下终点与脊柱连线的中点之处即是。前后遥遥相对应,构成了死亡之方阵。本穴受人点打拍抓,如有本门阴柔鹰爪劲之功底,则随时可以致人内伤而丝毫不知。如无功底伤人则必对时对季节亦可重创敌人。 伤穴手法:(指无功底的一般人而言)青龙穴用锥子手(食指突出之拳法)或透骨拳击打。(透骨拳用中之突出之拳法)即可。bai虎穴则用四指尖之力抽击或轻拍之即可。吾门弟子看至此千万勿以为此两种方法如此简单而忽略,此两中手法乃任何点穴门派手法的不二法门,点穴的力道,绝不是明拳猛掌的伤人之法,点穴伤人实乃指尖之力,此绝非拳掌可以代替得了的。切记! 伤后出现的症状:青龙穴的部位比较敏感,轻力击打则有痛入心肺的感觉且痛感持久。久治不愈或大意而不治(此穴受伤一般人都有可能自行缓解,即痛了一段时间后又不痛了)过一段时间可出现;无端心惊,胸闷、肋骨四周乱窜作痛,动则气喘,面上则可出现青黄之暗色。重则饮食无味,饭量日少不会太在意,因此到发作之日实已中后期了,怎不难医呢!一般之感觉即:一到阴雨天、起风天则觉背部酸麻难忍,忽东忽西,腰酸无力,动则气喘咳嗽,喜睡觉而多梦等等。重则病入膏肓、咳嗽痰中带血或吐血,极似中医之“肺痨之症”,缓慢在痛苦中死亡。旧社会的武林报复采取暗袭或明伤的bai虎穴的做法。由此可见江湖的血腥及残忍! 当今社会一切都讲法,故此非十恶不赦之人切勿乱用!勤练正道内功高级功法即可保不怕人点穴偷袭! 救治秘方及秘术 此四穴受伤必须用独门的解穴法即先疏通大椎穴,然后才在伤穴处通往过穴(其详细技法见第11章): 青龙穴伤配:内关、少海、足三里、任脉 bai虎穴伤配:委中、承山、督脉 药方:附12章 第二章:非正道点穴:暗手伤人术 此术原为武林人所耻用的,但以弱胜强以正压邪亦未为不可,故传于诸弟子。 一、握手伤人之法: 1、与人握手时,不注意的用食指扣其脉门穴(脉搏跳动处)并往回扣,即可令其心脉受损。注:握手是必须手掌用力,对手以为你要较力而动力相较,此时扣之伤则不知。 2、同上法。不同的是扣其到缺穴(脉门穴后方)则可令敌前臂酸麻而为我所擒。 3、握手时拇食指用巧劲即可折断敌之拇指。用时食指上翘拇指下压即可! 二、截气震脉法: 此法非对万恶不赦之敌不得乱用,否则必遭天谴。 欲伤前面之仇人,如知姓名则叫其姓名,待其开口应答之时用四指尖抽其大椎穴敌必内伤。或开玩笑的口吻大吼一声“累”其一惊,这时抽拍其大椎穴,敌则当时必全身一震而无甚痛感,实已内伤。 三、明劝架暗打人法: 1、当友或亲近与人打架时,扣紧食指抽其太阳穴或呆穴再顺手拉开人,一般人多不会在意而致其内伤。轻则可令终生头痛,击中头上呆穴,真可令人痴呆,不可不信。 2、一边高喊:“别打!别打!”,一边用手指抽击肩井穴亦可令人不觉内伤。 四、对有深仇大恨之人可令人与其开玩笑1、双手指尖挠其腋窝痒痒顺势用中指扣一下腋下穴则身如电触,瞬间即逝而实可严重内伤。 2、用双手指扣其章门穴,并顺手把他抱起来而伤其不觉。 歌诀:暗手伤人勿乱用,用则伤人敌不知。莫明其妙阎王叫,死不瞑目成冤魂。江湖险恶君须记,逢人且言话三分。有才深隐勿显露,无才无功更勿狂。祖师教你破敌计,且勿轻言勿轻用。 附:本篇之点穴为什么数次用“抽击”而不用拍击呢?其实二者大有不同,拍击乃用掌之力而抽击则用指尖之力,所以伤人更重。 第三章 武林败类的克星--破气散功秘穴 歌诀:破气散功效无穷,武学败类遇此凶。大骨膀胱脐中进,腋下一穴鬼神惊。内功最惊大骨穴,膀胱专破硬气功。脐中气漏内丹失,腋下穴伤手无功。 1、练内功者最怕被人点伤大骨穴(近大椎处)点伤则十二经脉气散而不收,君不见一般颈椎故骨折极易引起高位截瘫:即除了头部可以活动外,四肢瘫痪,为最难救治之症。大骨穴伤则人无法聚运全身之内劲,只能用一臂之力也。 2、凡练硬气功的 一般均提气于胸背,布于四肢,然后自我捶打磨练而成“死皮硬肉”一般无武功之人打之也可抗几下而不痛,但膀胱穴被人轻轻一划,则当即清便长流不收,重则无法提气布于全身,日久则xiaobian自流,想屙时却又无也,此疾将缠绵终生不愈。 3、凡练内丹功之人,最怕丹田被人用金针指破穴散气,此穴一伤则内丹无法聚积丹田,成漏气之球,不刚不韧无用也。 腋下穴被人伤,日久则绝对无法将所练之内劲贯达四稍,保管不管它什么铁砂掌、金刚指、虎爪功绝对无法发挥什么威力。 第四章 终生不愈秘穴 人身之奇不亚于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以下四穴则如易碎之璃,一旦伤损则无痊愈之望诀日: 终身难愈穴最奇 非死非昏非麻穴 一旦受伤无好望 重中之重勤呵护 后八卦伤成肺痨 隐龙一损痛终生 缩筋穴伤人渐矮 虎口穴伤手无力 1、后八卦伤轻则久咳难愈,重则剧喘终生,咳则痰中带不少黄脓血痰,此症极似西医之肺结核,中医之肺痨症,但若按此症治疗则终生无痊愈之望,必须按本门秘方秘技解穴方可。 2、隐龙穴因藏之极深,一般人决无可能偷袭成功,但若是武学高手或点穴高人则伤穴而人不知也,此穴则一吸气即剧痛难忍,必以手抚按之以减轻痛楚,日久则终生一手必藏于腋下以防人误撞误中,说话必有气无力而“威猛尽失”。 缩筋穴伤则最奇(见图180)生平仅见2人原本身高1、7--1、8,死时弯腰驼背则仅如身高1、5--1、6左右者,固此穴伤后麻胀难忍,呼吸、咳嗽则更甚,为减轻痛楚则向前向下弯腰缩背,久之则缩而不伸也,穴伤伤人犹至此矣! 虎口非手指之虎口穴(见图179)背部之重穴,伤穴则一用力则酸加重而不敢,日久则双手如缚鸡之力的书生而已。如此险恶之技,是否可以外传吾亦无百分之百信心,所幸至今十余位弟子掌握此技法,未受至任何人的投诉实幸也。 第五章 致人残废的要穴详解 点穴一术中,有些穴道既不会致人性命却可形成终身难愈的残疾之症。下面即是这些秘穴的详解。 歌 诀 身若电触是阴穴,心惊胆寒身难近 鬼哭狼嚎痛穴寻,纵是金刚亦求饶 脚背总筋穴一伤,车失轮子马短蹄 膝外一穴绝难挡,一击即损成废人 肩胸一伤手臂垂,任你神力无外使 腿中重击人即晕,筋缩肉痿腿残废 各位弟子可能见过电线杆、厕所旁、阴暗处“某派大师的点穴神术--对方不论怎样抓住你,你动手对方即得倒下,对方不论怎样出手,你出手对方即昏倒、、、、、”如此不一而足,上当者可谓不少。据我考证尚无一人有真才实料者,都是装神弄鬼的江湖下九流之徒。以上六穴绝对可以达至你一出手对方即必须急身退或如火烧速放手而逃。 注:阴穴在大腿根部大动脉处,此穴轻微扣击即身如电解,浑身瘫无力,坐跌在地。犹可怕者此穴伤重者可成脉管炎(中医谓之炭疽症),初时伤腿红肿痛如火烧,以后则伤溃流脓,最终必致截肢之恶果,慎用慎用。96年吾在某部队执教时,原先的总教头(特务连连长)出于嫉妒在一次休息时突然在后面用尽全力抱住我问我:“高总教头,这招看你怎么解?”我说:“你真想见识?”他说:“是、、、”话音未落人即软瘫坐倒在地!此即阴穴的神妙。 痛穴系人身中最痛之穴,在手臂之前段,擒拿中拿中此穴,对方不论持刀拿枪必坠地受擒,因痛入心肺,不得不放,而且此穴受人拿制若超过十秒种,则其痛必超过一周之久。98年一咏春高手其桥手硬如铁棒,闪臂挥之即可断扁担木棍,一般之木人桩训练2天则“四肢四断”一时无人敢与其动手、试技,其听我名之后,“上-门拜访”,言语虽然恭敬,但经常Lu出“老子桥手天下第一,从未遇可匹之敌”之意问我:假如高师傅遇见此高手当如何?我说:首先你以一臂之刚而逞强,足见未吃过亏也,况且真正的武学必须是全身高度协调统一,一动无有不动,发之则如雷霆出击,收之则稳如山岳,此中气势见过吗?以你之技在我看来如“雕虫小技”也,不信我以一指之力击你“铁臂”,你想知道后果吗?他说:我就不信高师之指真如“电钻”不成?结果如何?他的前伸铁臂被我三指一抓痛穴,则当场跪倒,眼泪都痛出来了、、、现今既是我的弟子之一。 脚背五总筋穴,若受伤则每遇阴雨天即痛麻酸胀一齐来,行走不便更别说:“打拳、技击”了,而且伤处红肿大如馍头,天气好了,脚也不痛不肿了,日久之后则足痛之症伴随至死,此穴极难送治。 膝外穴一伤则软麻酸胀难忍,当即不能站立行走(此即半月板损伤之症)凡善伤科者皆知膝伤最难治,此穴伤损则必走一跛一拐,天气一变则更酸痛难忍。 肩胸穴一受损则全臂软麻,全身的内劲无法贯达至掌指,月久必成“五十肩”之症(肩周炎)。 腿中乃大腿中部大穴被强力扫中,则头晕脑胀,腿脚酸麻无力,日久则酸痛如针刺,肌肉渐痿缩而成难治之症。 以上致人残废的六穴是绝对真实有效的,这里不存在一丝一毫的“水份”。还要强调一句:“不得已时,能不用则不用,切记!切记! 第六章 抓到即不能脱的秘穴: 点穴擒拿自古至今乃一体之技,但外国人一般人只能学到擒拿而不能学到点穴术,这固然有民族气节一事,但也说明会者确万中无一,心术不正者则难上加难,武林中有一句话:“德有多高,艺有多高”,如果还没有学会即对非分之事,想入非非则终将一事无成。 歌诀:臂中肘脉人皆知,气门一伤无气力。太冲穴伤腿难走,血池一损马失蹄。下膝眼伤即无力,内关臂中脉门穴。三穴擒住即软麻, 股骨穴伤人即笑。笑至气尽腿无力,小腿中间鬼见愁。抓不能脱任牵牛, 锁脖一拿无法逃。 臂之中间,肘下之麻穴一般人皆知,拿之即酸麻难脱, 而气门穴(气户附近)一受制则全身无力,太冲穴被拿制则全脚掌全部麻痹;血池穴(血海附近)一经扣拿则膝部毫不着力不能行走。下膝眼伤则痛入心肺而不敢动。内关、臂中、脉门系手臂之大穴,擒拿者多用此三穴。 股骨穴伤(环跳处)伤之则人忍不住大笑而全腿酸麻无力。小腿内侧中间穴一经扣拿即酸麻痛难忍。颈脖穴在脚踝内侧大骨处;一经抓扣即酸麻无力回抽。 若一般擒拿之人会点以上各穴则如虎添翼,即碰着即不能逃、不感动。望悉心体会多用一些时间去研究实践一下,此种大穴不会制人严重后果,不防多学习。 第七章 点中不能动的秘穴 以下各大穴一经点中的人即不能动或不敢动,即使解穴后人亦已受内伤,若无深厚解穴功力,技术切忽乱用,因其后果相当严重。 歌诀:肝尾切莫乱伤损,一经抓扣不能动。腋下大穴最见效,不敢乱动半丝毫,。腹中胸窝人闭气,翻肠倒胃呕吐忙。肩中大穴伤最重,面青汗出身软瘫。腰眼穴伤身无力,无事偷笑乱神经。医风一扣半边瘫,全身无力任你为。大包期门亦闭气,闭经截脉行动难。以上诸穴勿重击,重击亦可致人亡。 肝尾即章门穴附近,腋下大穴任一穴即可;腹中,中脘处;肩中肩井也。以上各穴一般功力即可出现上述后果, 重则亦可致人死。切记! 第八章 即可令人昏迷的秘穴 此穴受轻中柔力袭击,一般可令人即刻昏迷,而可醒转。详述如下: 击打眉中及眉心,神智不清即昏倒。喉结受击即晕眩,顶心受击眼发黑。对口一击即扑街,凤池穴伤人不醒。捅插天突气难入,窒息昏倒势难免。呆穴一损人即晕,日久自成无脑人。龙颜一伤仰天倒,人迎击扣气即绝。 用透骨拳击中两眉中央、即眉心人即昏迷过去。喉结受掌袭则气不能上升而昏倒。头顶受掌击或透骨拳击中当即倒在地。对口穴一受伤则无一点反应当即昏迷。凤池穴用剑指点伤则头昏脑胀,神智不清。最为凶险的是呆穴,此穴受伤后昏迷醒转后,逐渐出现记忆力不好,反应迟钝,日久则成一个无脑的呆子,额下之龙颌穴如用透骨拳击中人即仰天倒地。人迎穴一经击扣则气不能通而昏迷。用剑指捅插天突穴亦可即令人窒息而昏迷气绝。 第九章 即刻可令人致死穴 以下这些穴位若非遇到生死存亡时候切勿乱用,乱用则你致人死亡,你亦无异自杀也。 一击即死穴最凶,前后对心枕骨中。太阳耳根伤即死,膻中乳中数时亡。拳击喉结亦致死,颈侧掌劈亦可亡。伤人致死罪最大,此法可知不可用。 前后对心穴受重击则可当场震脉死亡。脑后枕骨中间受伤则必内出血而死。太阳穴受伤则可引起严重的脑出血而死。耳根受伤则可引起严重脑震荡而死。膻中受伤震断心脉;乳中受伤汗出如油(尤其女人乳伤最为凶险);用直拳重击喉结亦可致人死亡;颈侧动脉受损亦即死亡。 死穴但愿一生中都不能用上一次,切记! 第十章 九筋五脉抓拿扣击术 九筋:腋下筋,上臂筋,小臂中筋,肩筋,肘筋,中腿内侧筋,大腿内海筋,小腿里筋,膝外筋。 五脉:耳脉,颈脉,腹脉,肚脉,阴脉。 筋被抓拿点击则即刻流动失灵,重则终生残废。抓反耳脉头即不能动,颈脉封之气血立断。击中腋脉可令肺裂。重击肚脉可令肠乱而破。以爪封阴脉可令下肢残废以致截肢。膝脉筋偏终生残疾。肩筋抓反一生难愈。` 擒拿术者如懂得九筋五脉爪拿击则可把擒拿术的威力增加3--5倍,此技再国内几成绝响,有缘方可得真传。筋脉的抓拿用二指虎爪颈拿法即可。记住:拿住筋脉后往骨里扣即可。 特别警告:近有不少学员自以为是点穴术之穴位套用针炙之穴位实大谬也。 针炙之穴乃救人而用,而点穴乃伤敌之法,万不可同论也。“如有用,十四经脉经通针炙医师难道都是点穴高手?”非也!十万个针灸医师未必有一个点穴高手!但点穴高手却是针灸高明医师!!!学习捷径--言传身授!别无二法。以上即本教材的实战点血之法,如果以太过简单明白而小视它的效用或认为太过容易,那就错了,而且大错特错! 假如我要故弄玄虚,故作神秘的话,那么我可以写出近百万子的“点穴巨本专著”让人越看越迷糊的武学秘芨现在比比皆是,当今出书立著往往是为了多几个稿费而东拼西凑而成的,事实上实用的东西没有几下,纯粹浪费人的时间而已! 看完本教材后也许有人会问:点穴令人折服是现今实有其事,但暗手伤人而不知是不有夸张之嫌?答曰:无一点夸大之辞。本教材仅披露了暗手伤人秘法的十之二、三而已!此道高手确实可令人完全不知于伤人于无形!君不见那些老僧老道与人行礼,从不与人握手拥抱,人皆以为立掌稽首或合什礼乃僧道特有的礼节!事实太谬!其合什礼真正是攻防严密的“实战式”!为什么不与人握手拥抱?即怕此道高手暗算!你看连出家人都如此严密的防守,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加以防范呢? 问:“点穴是否是真的有必须遇时遇穴点之”之说?原理何在? 答曰:遇时遇穴之说系按经络运行为原理的一种点穴术,是实有其理的。但其真正原理是什么到现在亦不甚清楚,只知伤后后果如何,怎样而已。 c 问:听闻有一种对影点穴法或隔空点穴术极其厉害,不知是否真的? 答曰:半真半假!此两种点穴法如果被的对象是常人或人家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根本无用的!因为此二术是对人的心理影响而已!但对那些见风就是雨,神经过敏的人却可产生惊人之后果!但对武道高手而言,不论什么符咒、隔空伤人之类的东西是绝对无用的。岐黄对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只要不怕这些旁门左道绝对无伤人之理。 本教材的下一篇介绍的是各种解穴手法及药物疗法,必须会点穴更加会解穴才行,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高手! 第十一章 点穴绝技之解法 一、内功解穴法 自古至今武林秘传着一句“伤人点血头,救人点血尾”之谚。很多人对此不甚了了。此实是中医之气血流注之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本门解穴方法与任何门派皆有不同之处,介绍如下“凡知被人点穴所伤,先用右手运起内劲用轻中等功力拍大椎穴一掌,然后左、右肩胛骨旁各一掌,一般昏迷之人即可苏醒,然后在对所伤之穴辨证施治。 一 凡胸部诸穴受损点按内关穴、足三里穴各49次。(吸气时按呼气时松之) 二 凡腰背部诸穴受损按拿委中穴、脚跟穴49次。 三 腋胁受损则拿按阳关,内关、外关穴49次。 四 头等受损则急按太冲,合各诸穴各49次 二 、 殷氏秘传解穴绝技 北方之殷氏乃吾生平仅见之此道解穴高手起所传之“击穴行经走气”解穴法,确有奇效,故录入本书中,毛主席有句话:救人的方法越多越好,诚哉斯言。解穴方法:身前包括面,胸,腹,前阴等属阴穴。上部可拿合谷穴(拇指拿)其余四肢你固定放在患者第5掌骨外缘小鱼际处,以拇指用力拿之(拿法均要5--15分钟)同时陪打走马穴:(穴在肘窝少海穴后三寸处)医者用手指尖合拢用二、三、四指头扣打穴位24下,此即行经走气。 `下部拿内庭穴,用拇指在穴位上,其余四指放在脚底作固定,拇指用力拿5--15分钟。同时配打委中穴24次。 身后:包括后头,背,腰,骶属附经穴,上部可拿中渚穴,用拇指压住穴位拿5-15分钟,配打走马穴24次。下部可拿绝骨穴同时打委中穴. 另:属阴经伤者不论上下,上部可拿内关配走马穴,下部拿三阴交配委中穴。 以上解穴秘法,不论何时,随时可用,不论何派之点穴手法损伤皆可解之,且一般的跌打损伤亦可救治。本人在十余年的传拳授艺行医过程中凡遇穴位损,(有些是误伤,有些被人暗手偷打伤的不一而足)经验证明,凡受伤在7--15日内的仅用解穴法即可痊愈,而伤重日久则必须运用中药内服配合医治。 第十二章 穴位受伤的中药救治秘方 凡遇穴位伤重且时间之久者则必须先服开通血路秘方,然后再服专方专药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一、通血路秘方 苏木3g木瓜6g桑寄生8g牛七6g白芷5g黄芩6g碎补5g红花5g天花粉5g枝子5g葛根6g甘草5g一碗水一碗酒煎服连服2-3剂。 二、青龙穴伤秘方 制香附12郁金10只壳12茜草6通草6田七6柴胡10穿山甲6王不留行10吉更10 g 薜荔果5g旋夏花10g竹茹10g沉香10g水煎分2次服。胸肋刺痛加:元胡10乳香5g。干呕呃逆加砂仁6g丁香3g。胃脘胀不思饮食加:香橼10g鸡内金10g。 三、bai虎穴伤秘方 制香附14g丝瓜络12g橘络9g刘寄奴9g炒只壳12g 薤白9g仙桃草12g血竭9g血余碳9g桃仁12g浙贝母12g花粉9g琥珀6g(研末冲服)水煎分2次服。 各大穴损伤总方 当归12g血竭6g葛根12g甘草10g川芎12g茯苓12g乌药10g生地12g制乳香6g制没药6g苏木10g赤勺12g红花10g土鳖虫10g (一)心经穴受伤无端嬉笑,神智不清加:朱砂1g琥珀6g研分2次冲服。 (二)肝经穴受伤面青手脚软疲无力加:柴胡12g薄荷10g白芍12g山 12g。 (三)肺经穴受伤面白气短喘咳加:杏仁10g厚朴10g紫苏10g百部10g。 (四)脾胃经穴受伤面黄渐瘦不饮食,人无力加:淮山12g扁豆10g茵陈12g内金10g白术10g。 (五)肾经穴受损面黑怕冷易感冒肾功能减弱加:红参6g五味子12g热附片12g干姜10g如无深厚中医基础则按患者出现的症状按方给药即可。本方适用本点穴绝技的任一穴受伤再配合点穴解穴法即可。 按时打部位伤损法 头部:上午5-7点晚7-9点 B 胸背:上午9-11点下午1-3点 胁肋:上午7-9点下午3-5点 腰:下午5-7点夜11-1点 肩部:9-10点腕、脉在11点左右 《每月血行禁打决》 逢一忌打鼻梁手小指,逢二莫打两乳及背心。逢三莫打牙门及肝经,逢四莫打药间阴明足。逢五莫打舌间阳明手,逢六莫打手掌胸正心。逢七禁打两踝左脚心,逢八莫打中脘及串心。逢九莫打脚中丹田穴,逢十千万要记莫打头。 此处一指:初一、十一、二十一;二指:初二、十二、二十二。依次类推。 个人看法,不要过分相信书上写的,要多去实践。因为相同的部位,点打的手法不同,力道不同,时辰不同,对方的身体姿势不同,所产生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武当龙门桶子功
桶子功是武当龙门派“罩气术”之上部功夫,也叫活血筑基功。 罩气术属护体类功夫,全Tao功法共有三部:上部,活血筑基功(桶子功);中部,活气子午功(活气功);下部,罩气封罡术(缠气功)。 桶子功,不全依靠排打,关键赖以活血行气,渐而积功,120天功成,即能抵抗普通人徒手常力打击。 活气子午功,内外兼练,以活气窜气为主,辅以排打长功。一般要求在活血筑基功基础上,再披两层活气子午功(练两年,每年练习180天),功成后能使身体承受拳械重击。 罩气封罡术,属收口功,主要用于提升功力,加强人体主要薄弱部位和重要经穴脏器的保护能力,以及续行尾功,可有效防避多种散气手法创击。 一、桶子功功谱 三官巡城提玉袍,坎离神灯箍铁罩。 旗分两序列阴阳,挣筋冲脉气血交。 通天彻地察三界,内蒸外腾闭毫毛。 默元存念朝紫府,足托金莲奔九霄。 云阶重楼十二层,一念不纯打阴曹。 急驾三车赴天庭,宝镜现形前后照。 芝气久服长生药,五形相逢有玄妙。 七七功满生变化,百日果熟罡气绕。 二、练法分解 1.三官巡城提玉袍,坎离神灯箍铁罩 面向东方,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合捧丹田,意守丹田,静立两分钟(图1)。 吸气时,双手贴腹缓缓上行脐高,再左右分开摩至腰部两侧,反掌叉腰(图2)。 身体左转90度,俯身与地面平行,用鼓啸呼吸法吹气(图3)。 然后,练习右式,方法同上。 此式呼吸时意守丹田,吸气时放松,吹气时将小腹及腰鼓紧,脚趾上翘,同时两手用力卡按腰部与内气对抗。初练至少30次呼吸。 2.旗分两序列阴阳,挣筋冲脉气血交 原地静立两分钟后,开左脚,扎左弓步,身体向左侧卧,左臂伸直贴放身后,右臂伸直向左侧贴耳放置。吸气时缓缓起身向右侧卧,同时两臂顺时针画圈。待身体右卧、两手与左式相反时喷气,同时甩撑双臂(图4、5)。
此式吸气时意守丹田,喷气时绷紧一侧的胁肋并意守此处。初练时左右各不少于30次。 3.通天彻地察三界,内蒸外腾闭毫毛 俯卧于长条凳上,头颈Lu出凳外,两手自然垂于长凳两侧,双脚勾住凳头。 吸气时意守命门,身体不动;喷气时意守丹田,两臂左右上扬向后背折叠,同时前体上扬,尽力将身体绷紧。初练至少50次(图6)。 4.默元存念朝紫府,足托金莲奔九霄 立于两高台之间,头顶一宽大木板(可放毛巾,折叠头上),木板上置沙袋,初重一般30斤(逐渐递增重量)。木板搁置高度正好合于蹲立马步时头顶高度。 吸气时意守会阴穴,双手叉腰,马步蹲立。接着,闭气咬牙,引丹田之气上升百会穴,即用头颈之力缓缓将木板平稳顶起。然后,呼气,缓缓还原成马步,不用意念。初练至少30次(图7)。 练完后静立于树前一步之距调整气力,约两分钟后双手叉腰,吸气不动且无意守,呼气时用头前区顶住树面不停转动,同时意守受力区。初练至少30次(图8)。 5.云阶重楼十二层,一念不纯打阴曹 闭目静立两分钟,将树上挂一宽布腰带轻套于前颈(注:此功宜在专业师傅指点和监护下练习,以免产生危险),弓步反扎。 吸气时身体不动、勿需意念;鼻缓缓呼气时咬牙鼓脖,头颈用力下坠并前抻,使颈部前侧受力,意注脖颈喉头(图9)。 完成动作后调整呼吸三度,再重复练习。初练一般12次,或据体力自定。 6.急驾三车赴天庭,宝镜现形前后照 左弓步站立,双手握拳收于腰间,静立两分钟(图10)。 吸气意守会阴,同时缓缓向右转体90度。然后喷气:喷第一口气时,只喷三分之二的气,双拳不动,两肘用力后夹,意守中丹田;喷第二口气时,将气喷完,身体向正前方下俯90度,同时两手直臂击地,意守百会穴。此式一吸二呼,初练至少50次(图11)。 7.芝气久服长生药,五形相逢有玄妙 静立两分钟后吸气,同时两手从丹田缓缓上抬齐眉,打消意念。气吸满后,翻掌下按至丹田,同时吞气、收肛、抓趾。随后闭眼、放松、呼气,同时用神气收外光,由上丹田沿中丹田,缓缓落至下丹田。气呼尽时,踮起脚跟,再自然下落震动身体一次,然后睁眼。初练至少30次(图12)。 三、行功变化 因本功49天得功,故应于第50天开始递增练功强度并用手排打全身;第100天开始用榆木镗和湿沙包排打,直至120天后功满缠气结束。
少林十三趟金刚把 德建 自德建法师演练的“少林心意把”在92年《少林与太极》珍藏本上发表以后,引起广大武林同道的极大关注。本刊收到众多读者来信,要求就心意把的练法及使用方法做更多的介绍,为此,我们专访了德建法师,转达读者要求。德建法师认为,少林心意把及少林寺护法秘技,是历代武僧实战经验的精华,势狠招毒,出手伤人,全面公开其秘,实应慎之又慎。再者,练此拳法,内劲内气运行非同一般,没有老师把手相授,极易出现偏差,例如行功中的啸叫,若行功正确,则发声制敌,若行功不正确,自己本身功力又弱,则可能自毁内脏,造成大的损失。所以要学习心意把的具体练功方法,最好面授。为不使广大读者失望,德建法师准备在保证武术爱好者安全自学的前提下,逐步介绍一些心意把的知识,并介绍一些与心意把近似的套路,使广大读者对少林技击有进一步了解。《少林十三趟金刚把》即是由德建法师演练、口授,本刊特约编辑闫夫立同志整理并绘图的套路。本套路与心意把有许多相似之处,大约产生与少林寺明末清初,也是少林武僧秘不外传的拳法之一,它朴实无华,简洁实用,以博人为主,硬打硬进。在演练方法上,每趟都可反复练习。在使用方法上也做了一些介绍,使广大读者对十三趟金刚把有个更全面的了解。 编者 一、白鹤亮翅双抱肋 自然站立为预备式(图1)。左脚向左半步,脚尖点地,左转身成左虚步,两手以肘为轴向内向上向外拨(图2)。左脚进步,右脚上步,双掌外拨并前伸(图3、4)。左脚上步,两掌收回成拳,重心移于右脚(图5)。双拳劈心击出,右脚上一大步成右弓步双击拳(图6)。上左步成并步,两掌由头上左右下分成预备式,然后继续图2动作,反复练习(图7)
实用方法:敌双拳击来,我两掌外拨,抓敌双臂(图8)。回拉敌臂,进步拍击敌双肋(图9、10)。抱敌双肋回拉,进步以头击敌面部(图11),进右步成右弓步,双拳劈心击出(图12)。
二、拉肘劈心锤 自然站立为预备式(图13)。左脚左迈半步,左手内旋上托(图14)。上右步击右拳成右弓步冲拳(图15)。重心左移,右步回收成右虚步,右手内旋上托,进左步击左拳,反复演练。
实用方法:敌右拳击来,我左手内旋上托其肘(图16)。进右步出右拳劈心击敌(图17)。
三、弓步连环掌 由自然站立左转身出左步左手内拨(图18、19)。进左步击右拳成左弓步右击掌(图20)。上右步左掌击裆成右弓步击裆(图21、22)。回收右步成右虚步右手内拨,反复练习(图23)。
实用方法:敌右手击来我左手内拨个推(图24)。进左步右掌击敌面(图25)。进右步左手拍击敌裆(图26、27)。
四、亮翅虎扑把 自然站立(图28)。两手以肘为轴外拨,同时左转身提左膝,脚尖上勾(图29)。左脚前踏,右脚蹬地,全身跃起,双掌前扑成左弓步双扑掌(图30、31)。然后提右膝呈右势虎扑,反复练习。
实用方法:敌双手击来,我两掌个拨敌手提膝击敌裆腹(图32)。敌若后退我跃步前扑双掌拍击敌胸腹部(图33)。
五、仆步挂掌斜行把 自然站立(图34)。向右跨一大步成左仆步,左掌向内向下向waiGua出(图35)。右脚向前一大步成右弓步,上身左转(图36)。左膝前弓,右掌从肩上击出成左弓步右击掌(图37)。右掌后挂成右仆步挂掌(图38)。反复练习。
实用方法:敌左脚踢来,我左仆步挂掌,waiGua敌左脚(图39)。上右步于敌后拍击敌后脑(图40、41)。
六、弓步斜飞掌 自然站立(图42)。左脚向左后方跨步,左转身左掌内旋外拨(图43)。上右步击右掌成右弓步击掌(图44、45)。然后右掌内旋外拨上左步击左掌(图46),反复练习。
实用方法:敌右手击来,我左掌内旋下拦外拨敌右手,左脚上步敌身后(图47)。右脚上步于敌后(图48)。右掌及右小臂击敌颈部(图49)。
七、飞脚劈心锤 自然站立(图50)。左转身出左虚步(图51)。双掌于胸前变拳,同时拧身右脚蹬出(图52)。右脚落地成右弓步,同时双拳击出收回再击出(图53、54)。然后蹬左脚成左势,反复练习。
实用方法:敌右脚蹬来,我不闪不躲,拧身起右脚蹬其左大腿根部(图55、56)。同时双拳劈心打出(图57)。
八、弓步击地锤 自然站立(图58)。提右脚屈右臂目视右方(图59)。落右脚下搅拨右拳,左拳上击(图60)。上左步上击右拳成左弓步上 冲拳(图61),上右步重心左移,右拳下击,左拳上拉成败势栽拳(图62),然后再提右膝屈右臂反复练习。
实用方法:敌右拳击来,右脚踢来,我提右膝屈右臂封敌拳脚(图63)。落右脚进左脚上冲右拳击敌下巴(图64)。进右步下栽锤击敌裆部(图65)。 九、马步劈桩把 自然站立(图66)。进左步上右脚左拨右劈,成马步屈臂劈桩势(图67)。然后上左脚右拨左劈,反复练习。 实用方法:敌右手击来,我左拨上右步用右小臂用右掌根劈击敌面部胸部(图68)。
十、狸猫上树迎面抓 自然站立(图69)。左转身提右膝,双掌上绕下抓(图70)。进右步双掌抓出成右弓步双抓掌(图71)。提左膝成左势反复练习。 实用方法:敌从左击来,我左转身提右膝双抓敌面(图72)。蹬右脚进双扑抓撕敌面(图73)。
十一、进步打阴 自然站立(图74)。左转身右掌上铲,左掌下抓(图75)。进右步成右四六步左掌铲,右掌下打抓(图76)。反复练习。 实用方法:敌击来,我上铲敌下巴,下打抓敌裆(图77)。
十二、歇步下盘把 自然站立(图78)。迈左步,右步后插(图79)。身体下蹲成歇步,左掌向斜下击出(图80)。上左步右转身下蹲成歇步右击掌(图81、82)。反复练习。 实用方法:敌击来,我歇步下击敌下盘(图83),敌若闪躲,我转身下击敌承山穴(图84、85)。
十三、转身甩劈锤 自然站立(图86)。右转身双掌下按(图87)。进左步击左掌(图88),进右步双拳下沉(图89)。右转身跃起双拳甩劈后砸(图90、91)。进左步右拳劈出(图92)。进步翻身跳起后劈,反复练习。
实用方法:两敌前后击来,我进步重击前敌,突然跃起翻身砸后面来敌(图93、94、95)。
大成拳栽拳 栽拳是大成拳重要打法之一,其形态气势如飓风卷树抛于空中而后倒栽于地,故名之。 在大成拳实战(包括实战训练)中,栽拳并不像劈拳崩拳那样为人所重且运用广泛,但它决不是可有可无。事实上,大成拳的任何一种攻击方式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运用得当,皆有很强的威力。比如,劈拳是运用上下的力量,崩拳是运用前后的力量,而栽拳是运用斜向的力量。善于斜向发力的人适合在实战中运用栽拳。 栽拳在练习时,可以假想自己的身体如同一株大树被飓风卷到空中,而后飓风突然停歇,大树树根向下砸于地面,我cao栽拳之手,其拳如同树根相仿向下击打在地面上(实际操作并非垂直向下,而是稍有斜度)。 栽拳一般为单手操作,亦可两手轮番操作。 栽拳的行拳路线为后上与前下,也就是说练习与操作时,先要肘部斜向上后方拉,然后再按原路线向前下方斜向击出,另一手可为拳,亦可为掌,运行路线与此拳相对,两手形成二争力。 我们曾一再强调,练习任何一种大成拳功法,必须做到整体运动和整体发力,练栽拳时,同样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整体发力的特点是,力量由脚掌下发出,由腿而腰而背而肩形于手指,练栽拳除去遵循整体运力这一原则外,要特别注意腰部旋转的作用。 在实战当中,运用栽拳打击对方,可以采用直接攻击的方式。但因为敌我双方各有肩架且防守严密,所以直接用栽拳进攻一般会打在对方的防守间架上,收效往往会大打折扣,故可以配合前辍打法进攻(即用两次打击的方式,第一打为辅助方式,第二打用栽拳进击)。 大成拳栽拳训练分为桩功、试力、发力、实战练习四个方面。 一、桩功--练习桩功可以提高人的功力、抗重击能力、速度、反应等各种技击能力。练习栽拳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桩法。 1、浮云桩:立正站好,全身放松。右脚向右前方进半步,两脚成稍息姿势。左脚落实,右脚前脚掌着地,后脚跟虚起,离地约半寸。两腿承重之比为前三后七。两手环抱胸前,两掌心向下,右手稍高,左手稍低。十指自然撑开,两眼由右手腕上方处向远方平视(图1)。以上是右式,左式需改变身体方向,其他相同。 2、矛盾桩:立正站好,全身放松。左脚向左前方进半步,两脚成稍息姿势。右脚落实,左脚前脚掌着地,后脚跟虚起,离地约半寸。两腿承重之比为前三后七。两手环抱胸前,掌心向内,十指自然撑开。两眼顺左手腕上方向远方平视(图2)。以上是左式,右式需改变身体方向,其他相同。 二、试力--试力是大成拳一种独特功法,属慢动功。其训练目的在于通过缓慢的动作摸索自身力量的起落、进退、开合等各种变化,并体验自己与敌方之间的攻防关系。 栽拳试力:立正姿式站好,头直目正,松肩沉肘,心平气稳,默立一、二分钟。抬左脚向左前方迈半步,呈稍息姿式。两手缓缓上抬,成矛盾桩姿势。右手逐渐变为拳,并缓缓向前下方即左脚尖前一尺远的地面击出,左手为掌,顺右手臂上方向相反方向运动。待右拳击出到一定位置(尽可能前击,但肘部不可完全伸直,须保留一定弧度),然后回拉,左掌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两手回撤至初始状态,再重复前一动作。如此反复练习。此为左式,右式须改变身体方向操练(图3-6)。
三、发力--发力是在瞬间将体内的能量发放出来,如同◇◇爆发状。做栽拳发力就是在栽拳试力的基础上加快速度,形成突然爆发。在意念活动方面可假想面前有一强敌,我每一次发力,都击中其心窝处。 栽拳发力:先以矛盾桩的姿势站好,后拳突然前击,前掌突然后拉,两手在全身内力外爆的催动下,同时动作,形成炸力。然后全身松开,两手恢复原状,再重复上一动作,如此反复练习。练此功时要注意的整体动作。前面说过,栽拳发力实际是栽拳试力的加快,故不再附图。 四、实战练习--是将前人在实战中曾经运用过的有效攻击手段总结出来,通过反复练习,再正确用于实战。下面是两种常用的栽拳攻防方法: 1、敌方用右直拳攻击我的胸部,我身体稍向左闪,同时左手由左向右拍击敌方之右小臂或右臂外肘尖处,尽可能造成对方身体偏斜失重,然后乘势用右手栽拳由敌方右小臂上方插入攻击敌方胸、肋等处。在这里,我用左手臂拍击击敌方之右小臂,是下面右手栽拳的前缀打法。这一打法意在闪过敌方拳锋,避实击虚,同时震动其身体,迫使其失重,为下一步栽拳进击创造条件(图7-9)。 2、敌方用双手摆拳(先左后右)轮番向我进攻,我先以右手臂截击其左摆拳,再以左手臂截击其右摆拳,然后稍向左侧身,并以右手栽拳攻击其心窝等处。在这里,我用左右手臂截击其两手摆拳,是下面右手栽拳的前缀打法(图10-13)。 3、敌方抱好间架准备向我进攻,我双手轻松上举,搭住敌方两小臂向右侧偏挂,造成敌方身体偏斜失重,然后顺势以右手栽拳攻击敌方心窝等处。在这里,我用双手偏挂其两手手臂,是下面右手栽拳的前缀打法(图4-16)。
戴氏心意六he枪 有谱云:“枪法宜前手(指)按定休要战,后手不离胁内藏。扎时由下向上掏,手贴心兮不可高。而其成功,则以熟静为主。盖熟则心能忘枪,和而不滞,静则心不妄动,处之裕如。至其用法,常扎中门一道线,其高低之度,要与心齐。其钻手不可离开心口,其一出一入,总要紧贴身子为宜。其步法以寸步、车轮步、地盘步、虎步、鸡步、败步为宜。其诀窍,即眼到、心到、手到。手到即枪到。其规距,三尖要正,三尖即:鼻尖、枪尖、足尖。其身法与手拳大略相同,不过两膀不可突起(出),两肘不可离胁。扎时,枪与心齐,掏的出枪,掏的回枪,前手离心口五寸许,后手离心口仅一二寸许。练时平扎,用时枪尖稍向下扎一点,因扎低,敌不易顾也。而练时平扎者,何也?盖不裕将门道示知于人,艺高一着,即此可知。至枪法之字其数有八即:分、闭、扎、点、搠、挑、滚、扣。分是合,防吾右,但须缠之以扎。闭是乘,防吾左,但须缠之以点,点虚而扎实,扎重而点轻,然枪法不患无扎点之劲,而患无分闭之力。盖分闭有力,扎点方有劲而无险。至点之法,尤须注意者,即身法就前,其劲始显,但欲身法就前,须加寸也。搠如劈势,带有扣劲,扣似捉拿,兼含扎刺。挑是截敌手腕,而寓上起之势。滚是缠敌枪杆,而带沾连之意。八字互相渗合而用,方得枪法之妙也。但或分或闭,彼之枪来,我若搭之,总要搭在我左手前六七寸处。还须搭在彼枪尖六七寸处为要。但既搭枪之后,须滚杆而进,万不可离开彼枪,待彼之枪尖离开我身而我之枪尖正在敌之中门一道线上,方合分闭前进之妙用。再者,分闭顾也,扎点进也。分闭之兼带扎点即是顾法,连上进法,方不误事。不然,分闭之后,再行扎点,则敌易变化,我终无扎点之机会。总之分扎是一势,闭点亦是一势,若分为两势,则滞而不灵矣。至分闭,将敌之枪,离我身而上起者,上也。平出者,中也。下落者,下也。然其所以如此者,则在枪之搭法,搭右滚左,则上起,搭左滚右,则下落,扎下则平出矣。至分闭之枪圈,以转一个半转圈子为上,一个圈子为中,半个圈子为下。然欲转一个半圈子,非后手尽力翻转不为成功,而犹以腕活为要。至其圈口,愈小愈佳。普通枪圈,不可过七八寸,诚以人身测形。不过七八寸枪圈,但开他人之枪,不及我身足矣。枪圈既大,彼枪虽然开远,亦与我无益。而我反因枪圈大,致使扎点迟滞也。然欲枪圈之小,非身与枪合成一块不易达此境。而使分闭有势,扎点有劲。至搠,本不分左右,但搠使敌枪平出,下落则不可,下落则我前进不易。搠毕以不失扎点之机为宜。然则搠亦同乎分闭也,不过分闭不及方用搠。但点后之搠,要带分意,扎后之搠须含闭劲。扣则不然,扣则滚杆而进,只往右扎而无左,使敌枪之落也。系平出,而兼带下形。至挑以右闪为宜,挑毕宜用闭势。内中分闭挑搠均能截敌手腕,不可不知。至回伏一枪,回时用闭法,转身扎时用分法,倘敌扎低时,宜用地盘步。又回伏枪名曰回马枪。回用快步,步且大而快且要稳,眼宜向左后方看,枪宜在敌与我相对之中门线,枪尖宜下垂,离地约一尺许。左膀宜下拖,右肘向前突出而微向上。扣时,两手用劲转阴,则枪扎有势矣。又回伏枪,步法有二:一用鸡步,二用败步,至其用何种步法则看地形与风之顺逆而定,不能预计。总之,五法不算法,临时生变化,应用之妙,存于一心耳。又拖枪败势,回身扎时,我之枪微向下,由右往上,猛向左撇敌人之枪,同时向右搠出,击敌人头部右侧。其步法,撤时带回左足,搠时复出左足。敌人扎吾足时,可用钩枪破之,扣枪攻之,其步法同搠撤。大势防上,小势防下,均系防前右方之扎刺,步用蹬奔。枪尖园转,谓之梨花枪,但圈不可大,七八寸为宜,凡长枪枪头要轻而锐,重不逾两,杆要猪尾形,根粗稍细(渐细),且要渐细至梢者为佳,宜腰硬。尤要回面之劲,均一为上也。枪不宜花样,花则不实用矣。此仅就个人之枪法而言。若团体枪法,非但无花,即左右与后之顾法亦无,仅前进与后退及败势之法。盖因左右有邻兵,后有援之故。个人之动作,以不妨碍邻兵为要。故其枪之分闭,以不出本身所占之地为宜,至其进退要齐一,即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总要服从命令为宜。此团体教练大略也。挑枪不可高于心口,搠枪宜下地盘,身法抢前,扎枪要乘其扎,将到未到之时,而搭之为宜。” 其特点:重六he,枪法严密,内容丰富,体用兼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戴氏心意六he枪技术图示 1、预备势 两脚并步站立,右手握枪杆中端于身体右侧,左手五指并拢自然垂于身体左侧,目视前方(图1)。上动微停,身体左转90度呈束身势,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脚抬起置于左膝内侧,右手握枪杆中端向前平送,左手贴于右手背(图2)。随之,右脚向后退一步满足踏地,重心移于右脚,左脚置于右脚前呈左虚灵步,右手滑把至枪柄一寸处,紧贴丹田,左手虚握枪杆中部(图3)。 第一节 2、虎步分闭扎 左脚向前踩出呈虎步,左手持枪先内旋分,再外旋闭,右手紧握枪杆末端旋转,同时,左脚向前踩出呈虎步,随展身双手握枪向前平扎与对方心口齐(图4)。 3、虎步挑搠 左脚前寸,右脚垫步,左脚置于右脚前呈左虚灵步束身,同时,左手持枪内旋向前上方挑,枪缨略高于头(图5)。上动微停,左脚向前踩出呈虎步,左手持枪外旋里扣至与心齐时,随展身丹田发劲向前向下劈,右手握枪于右腰侧(图6)。 4、虎步提拿斜扎 左脚前寸,右脚向前迈进一步置于左脚前呈右虚灵步,随束身左手滑把,右手握枪外旋上提(图7),上动不停,右脚向右前方踩出呈虎步,双手持枪向右前下方刺(图8)。 5、虎步戳枪 右脚前寸,左脚过右脚向前迈进一步置于右脚前呈左虚灵步,左手持枪以枪尖为点顺时针旋转划弧,右手握枪下押于右腰侧(图9)。上动不停,左脚向前踩出呈虎步,双手握枪向前平刺(图10)。 6、右坐盘分闭扎 左脚前寸,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膝紧贴右膝弯,呈右地盘步,同时,左手持枪外旋分,右手握枪紧贴丹田处(图11),上动不停,两腿旋起,左脚过右脚向前踩出呈虎步,随展身两手握枪向前平扎(图12)。 7、左地盘分闭扎 左脚前寸,右膝紧贴左膝弯,呈左地盘步,同时,左手持枪外旋分,右手握枪紧贴丹田处,(同图11但腿前后有变)上动不停,两腿旋起,左脚向前踩出呈虎步,左手持枪内旋闭,随展身双手握枪向前平扎(同图12)。 8、插步绞枪 右脚向左脚后左前方插步,左手滑把向左下方绞枪,右手握枪上提,置于右肩前,头向左转,目视枪尖(图13),紧接,左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拳中如何松腰松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