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同埃及与沙特是在哪里举行的?

沙特埃及属于啥子民族_百度知道
沙特埃及属于啥子民族
沙特埃及属于啥子民族
我有更好的答案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 ,英语: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简称”埃及“。位于北非东部,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地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领域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也是一个非洲的强国,是非洲大陆第三大经济体。[1]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国。但是如今的埃及阿拉伯人并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科普特人是皈依基督教的古埃及人的混血后裔,科普特语由古埃及语发展而来。埃及境内拥有很多的名胜古迹,例如国际知名的金字塔、帝王谷。埃及经济的多元化程度在中东地区名列前茅。各项重要产业如旅游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着几乎同等的发展比重。埃及也被认为是一个中等强国,在地中海、中东和伊斯兰信仰地区尤其有广泛的影响力。虽然埃及在非洲和中东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埃及的经济却不乐观,全国大部分人比较贫穷。尤其是2011年初以来的动荡局势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埃及出生率非常高,这导致了大约1000万人没有登记在册,欧洲专家估计,埃及人口可能已经超过1亿
采纳率:89%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沙特埃及谋联合军演意在地面战
总统府15日晚证实,埃及和阿拉伯正考虑在沙特境内举行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一些政治分析师认为,这一动向暗示,沙特主导的军事行动可能从空袭扩大到地面攻势。
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15日会见到访的沙特国防大臣。埃及方面不久发表声明:“(双方)决定组建一个联合军事委员会,研究在沙特境内举行大规模战略演习的问题。”
沙特等多国上月底出动空军,对也门境内的胡塞武装发动空袭,以支援受困的也门总统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截至目前,军事行动仅限于空袭,但沙特等国多次放出风声,称包括地面进攻的其他军事手段正在准备过程中。
沙特驻大使阿德尔&朱拜尔说,针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将继续下去,直至达到目的,“不会半途而废”。
朱拜尔说,沙特等国持续3周多的空袭行动“非常成功”,超过了预期效果,“成功削弱和破坏了胡塞武装和(前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势力控制的军事设施”。
忠于前总统萨利赫的共和国卫队与胡塞武装关系密切,被认为在也门冲突中配合胡塞武装作战,迫使哈迪外逃,因而也成为沙特等国袭击目标。
朱拜尔透露,胡塞武装和萨利赫的势力之间近期“出现一些裂痕”,一些亲萨利赫的军事指挥官倒戈,转投支持总统哈迪的常规部队,“随着(针对胡塞武装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期待看到越来越多(叛逃者)”。
另据路透社援引也门军方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沙特等国空袭3周多以来,已经有5支原本支持萨利赫的部队倒戈,其中一支15日还在塔伊兹省与胡塞武装开战。
“一些部队公开宣布脱离他(萨利赫),这一形势有了真正的变化,”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也门政要说,“这或许是沙特取得成功的最有效方式。”
一名沙特消息人士说,沙特方面的策略就是继续在地面保持压力,“直到萨利赫投降”。
卡内基中东研究中心分析师法利亚&穆斯里米认为,因为军事基地更容易成为空袭目标,因而控制不少军事设施的萨利赫势力在多国空袭中所受冲击最大,“胡塞武装与萨利赫的联合阵线眼下还算团结,但如果这种势头出现变化,那将对冲突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新华社特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习近平主席沙特、埃及、伊朗之行全纪录
日15:25&&&来源:
第二站:埃及&开罗
时间:1月20日
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埃及首都开罗,开始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埃及总统塞西在开罗国际机场热情迎接习近平。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当习近平乘坐的专机进入埃及领空时,埃及空军8架战机升空护航。当地时间下午5时35分许,专机抵达开罗国际机场。习近平步出舱门,埃及总统塞西率政府高级官员在舷梯旁热情迎接,礼兵分列红地毯两侧。
当地时间1月20日晚,刚刚抵达开罗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下榻酒店会见埃及总理伊斯梅尔。新华社记者 张铎摄
习近平指出,中埃两国是真朋友、好兄弟。2014年,中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把两国关系推到了新高度。我这次访问埃及,就是要全方位巩固和深化中埃关系,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取得新成果。当前,中埃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前景。中埃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快合作步伐,早日将共识化为实际成果。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今日中国》杂志阿拉伯文版20日出版“纪念中埃建交60周年专刊”并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首发式。习近平主席和埃及总统塞西分别为专刊致辞。
习近平表示,2014年,中埃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推进中埃关系,愿同埃方携手努力,弘扬传统友谊,促进文明互鉴,深化“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多领域务实合作,让两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生活更加美好。
2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罗阿比丁宫会见埃及总统塞西。
习近平强调,中国和埃及虽然远隔重洋,但两国关系很亲密,是相互信得过的好朋友。60年前,两国老一辈领导人高瞻远瞩,开启了当代中埃外交关系,也打开了新中国同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外交之门。60年来,我们始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情谊。一个国家或民族选择什么道路,不能脱离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现实,应该由这个国家人民自主探索,有序推进。
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罗库巴宫同埃及总统塞西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习近平指出,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同埃及的关系,支持埃及恢复稳定、实现发展,支持埃及人民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这次访问期间,中埃双方将共同发表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五年实施纲要,全面规划中埃各领域合作。双方要发挥高层互访的引领作用,对彼此核心利益给予坚定支持,不断充实战略内涵。双方要将各自发展战略和愿景对接,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两大抓手,将埃及打造成“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
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
习近平强调,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已经有了早期收获,顶层设计日臻成熟,务实合作显露活力,人文交流丰富多彩。我们要抓住未来5年的关键时期共建“一带一路”,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
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罗会见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阿拉比。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习近平强调,中阿两个民族在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始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中国长期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的正义事业,支持阿拉伯国家团结自强、自主解决地区问题。中阿双方要传承中阿传统友好,增进政治互信,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协调配合。要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互利共赢的友好合作关系。要依托中阿合作论坛,深化双方各领域合作,使中阿合作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罗会见埃及议长阿里。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习近平强调,埃及新议会产生,标志着埃及政治过渡顺利完成。相信埃及人民一定能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并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全国人大同埃及议会有着友好交往传统,双方要开展交流合作,为促进中埃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埃及 卢克索
时间:1月21日
  日程1&
  习近平抵达卢克索神庙时,塞西在停车处迎接。两国元首沿主道参观卢克索神庙,埃及文物部部长达马提进行讲解。习近平和塞西边走边听,畅谈两国古老文明的特色,共忆中埃文明源远流长的交流互鉴。
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埃及总统塞西在古老的卢克索神庙广场共同出席中埃建交六十周年庆祝活动暨2016中埃文化年开幕式。新华社记者 张铎摄
习近平指出,卢克索是古埃及文明的集中体现。这里的建筑反映出了古埃及人民令人惊叹的智慧和科技水平。中埃都是文明古国,我们有必要加强人文交流,深化民间友好,巩固两国合作民意基础,推动双方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1、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五年实施纲要》
2、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3、签署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经贸、能源、金融、航空航天、文化、新闻、科技、气候变化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4、为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二期揭牌
5、签署埃及新首都建设一揽子总承包合同,签约项目包括埃及国家会议中心、议会大厦、会展城和12部委办公楼等四个项目,项目总合同金额约为27亿美元,建设工期为3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热点关键词习近平前往沙特、埃及、伊朗进行国事访问
  央广网北京1月20日消息(记者刘乐 王宗英)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昨天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沙特、埃及、伊朗进行国事访问。当天,习近平抵达首站沙特首都利雅得。
  在同沙特国王萨勒曼会谈中,习近平积极评价中沙关系发展。两国元首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一致决定建立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两国关系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不断发展。
  双方同意加强战略沟通,巩固战略互信,相互理解和照顾对方重大关切,支持对方维护核心利益。
  双方同意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在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框架内深入合作,加强在铁路、港口、电站、通信、工业园区、住房、投资、金融、航天、和平利用核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双方同意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成互利共赢的融资平台,促进区域互联互通。
  双方同意加强能源政策协调,提高能源合作水平。双方同意推动文明对话,加强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包容互鉴,扩大两国文化、教育、卫生、新闻、智库、青年等领域交流,密切安全合作,加强在联合国和二十国集团等重要多边机制中的沟通和协调。
  会谈后,萨勒曼国王向习近平授予沙特最高级别的勋章----阿卜杜勒-阿齐兹勋章。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国家主席习近平昨天会见沙特王储继承人穆罕默德。习近平指出,西亚北非局势有全球性影响。中国支持地区国家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主张地区国家和人民自主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希望地区国家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建设持久和平、稳定、繁荣的中东。
  国家主席习近平昨天会见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伊亚德。习近平指出,中国和伊斯兰国家有着天然、传统的友好关系,中国永远是伊斯兰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国和伊斯兰合作组织开展友好交往40多年来,确立了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的相处之道。习近平强调,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应该用更加宽广的眼光来看待双方合作。我们赞赏伊斯兰合作组织公开谴责中国境内发生的暴力恐怖活动。中国愿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同伊斯兰国家深化利益融合,拉紧利益纽带,相互借力。要扩大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两大文明对话,扬正抑邪,正本清源。要维护公平正义,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尽早得到全面、公正解决。
  习近平主席昨天会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扎耶尼,希望双方凝聚更多契合点,推动互利合作更多惠及双方人民。中国愿成为海合会国家长期、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市场,构建上下游全方位能源合作格局。欢迎重启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区谈判,支持海合会国家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所作努力。希望地区国家本着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睦邻友好原则,通过对话和合作,共建共享中东海湾和平发展。
  在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昨天在埃及《金字塔报》发表文章《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文章指出,中国和埃及同为文明古国, 2000多年前,中国汉代朝廷派遣使者前往亚历山大,古丝绸之路成为联系双方的重要纽带。60多年前的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同纳赛尔总统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中埃两国由此携手合作,迈上共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的征程。埃及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中埃关系代表了中阿关系的高度和温度。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要做自主发展道路的实践者,做地区和平的捍卫者,做互利合作的推动者,做文明多样性的倡导者。中埃友谊、中阿友好一定会像尼罗河水般奔涌向前,助推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中国主题图书展销周昨天在埃及开罗开幕,内容涵盖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多为阿文版,主推书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它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梦想和追求,把握中国改革发展的决心和方向,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编辑:付若愚
关键词:习近平;沙特;埃及;伊朗;国事访问
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雅得会见沙特阿拉伯王储继承人穆罕默德。习近平强调,中沙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
北京时间20号晚,当地时间20号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抵达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开始12年来中国国家主席对埃及的首次访问。
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利雅得会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扎耶尼。习近平强调,中方支持海合会国家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所作努力,支持海合会国家在地区热点问题解决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埃及为何向沙特归还两个岛屿?
[摘要]埃及政府的决定是理性的,不仅对于当局还是对于国家而言。埃及政府能够有效利用国际国内的这些资源,打击腐败、改革、完善社会体制,不仅度过眼前政府的难关,而是为埃及的再次崛起创造条件。文章版权归属本账号,转载、合作请留言埃及“还岛”——“这事已经结束了”从1906年,英国和奥斯曼帝国达成协议,将亚喀巴湾进入红海的两座具有地缘战略意义的岛屿——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划给埃及开始,到2016年4月,埃及和沙特达成协议,将这两个岛屿归还给沙特为止,围绕着两个岛屿管辖和归属的讨论、谈判持续了将近百年的时间。2017年6月,埃及政府以十分果断的行动,先后通过以议会批准和总统批准,将归还协定予以落实。用埃及总统塞西的话来说,“这事已经结束了” 。对于许多埃及人和旁观者来说,一国政府反复在媒体上宣布,自己控制的领土本来是别国的,确实是十分罕见。事实上,领土变革在近代以来是一件十分敏感的事情。“领土神圣”“寸土不让”这样的观点,在大众舆论中已经具有相当的政治合法性。成功的领土转让和归还的案例不是没有,但总的来说十分少见。这一案例的典型意义还在于,尽管沙特对于这两个岛屿的主权主张有相当的依据和合理性,但从埃及的角度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而且,虽然这两个岛屿并没有平民居住,但自身具有一定的地缘战略意义和资源意义,对埃及来说是有相当价值的。而且,还要考虑到,2011年穆巴拉克政权被推翻后,穆兄会支持的穆尔西政权就被指责向巴勒斯坦等出让领土,因此2014年的埃及宪法明确规定,涉及到主权的协议必须要经过全民公决。2011年开始,埃及开罗广场就一直没有平静下来,一轮又一轮的冲突接连上演。埃及人在那里赶走了穆巴拉克,赶走了穆尔西,(图片来源于新华社)。此外,埃及还是一个文明古国,埃及人对于自己的辉煌历史和国际地位仍然相当在意。因此,领土割让对于当前的埃及来说是极为敏感的事情。研究这一领土变更的案例,对于我们理解领土争端的成功解决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的启示。前世今生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位于亚喀巴湾南端,总面积大约113平方公里,其中蒂朗岛面积为8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也更为重要,扼守着亚喀巴湾通往红海的海上通道。对于以色列和约旦来说,两国在亚喀巴湾沿岸都有重要的港口,开行大型船舶,而通往红海的航线都必须经过蒂朗海峡。因此,这两个岛屿的控制和归属天然就成为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冲突的一个焦点问题。近年来,这两个岛的经济价值也日益凸显,岛屿附近拥有十分丰富和壮观的珊瑚礁资源,与西奈半岛东部著名的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和穆罕穆德角国家公园已经融为一体,成为世界各国潜水爱好者的天堂。昔日的“无人岛”蒂朗岛,如今已经成为备受外国游客欢迎的观光胜地。就这两个岛屿的归属历史来说,也是经历一番曲折。1906年,英国和当时的奥斯曼帝国达成协议,将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划给了埃及,而这两个岛屿一直是无人岛,在近代社会也不太可能有国家实施有效管理。到了1922年奥斯曼帝国解体,英国承认了埃及的独立,但同时仍然对埃及的国防、外交等拥有控制权。年,也是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高潮时期。而此时,或许是出于英国和沙特关系非常好(英国通过1915年的《乌凯尔条约》成为沙特的保护国),而从长远来看,埃及将摆脱英国控制,因此趁着自己还能控制埃及,在1923年又将这两个岛屿划给了沙特。而到了1927年,沙特摆脱了被保护国的地位,从英国的统治下获得独立,进而在1932年完成了沙特阿拉伯王国的统一。1948年5月,以色列宣布独立建国,并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沙特方面考虑到本国海军力量薄弱,请求埃及保护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当时,阿以关系剑拔弩张,以色列的确在后来的中东战争中夺取了西奈半岛和这两个岛屿。当然,另外一个说法是,虽然沙特与埃及在地区主导地位方面有争夺,但是大多数时候关系还是非常亲密的,将这两个岛屿交给埃及驻军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封锁蒂朗海峡,削弱以色列。这两个解释都不矛盾,应该说都是沙特请求埃及驻军保护两岛的原因。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1978年9月,《戴维营协议》签署后,埃及和以色列之间关系实现了和解,以色列将西奈半岛和蒂朗岛、塞纳菲尔岛还给埃及,相关协议并且规定,蒂朗海峡、亚喀巴湾都实现自由航行。对于沙特来说,原来担心以色列侵占两岛故而请求埃及驻军的理由已经完全不再存在。同时,沙特国内对于两岛主权的担心也日渐严重。有识之士意识到,如果两岛长期处于埃及的实际管辖之下,以及考虑到埃及的教科书等都宣称这两岛是埃及的一部分,那么两岛的主权归属将日渐模糊,而且埃及人将越来越不愿意归还岛屿,尤其是最开始,1906年的时候,这两个岛本是划给埃及的。事实上,在1950年,沙特请求埃及保护之时,两国都是君主制,阿卜杜拉国王和埃及法鲁克国王之间称兄道弟,主权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而纳赛尔上台后,埃及和沙特的关系就明显恶化。纳赛尔曾经说,“蒂朗岛是埃及的岛屿”。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沙特方面就不断有声音主张对两岛的主权控制、以及要求收回这两个岛屿,也得到了美国方面的支持。当然,这一时期,以色列是两国共同的敌人,而埃及也是沙特援助的最大接受者。在1978年埃及和以色列和解后,沙特方面就提出要谈判收回两个岛屿,但是遭到了埃及的拒绝。在穆巴拉克统治时期,埃及和沙特关系平稳,总体以合作为主,两国是阿拉伯世界的主导国家,也有竞争。一直到2010年,沙特发声明要求两国进行海洋划界,有关岛屿归属的谈判才正式开始。经过6年的谈判,埃及政府正式同意将两岛归还给沙特。不出所料,这一决定在国内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被广泛认为是“卖国” 行为;许多埃及人哀叹,这表明了埃及的衰落,要靠“卖岛” 来维持生计。那么,如何理解埃及政府的决定呢?资料图:埃及总统塞西(左)与沙特国王萨尔曼(右)考验:岛屿换援助惹民怨?领土民族主义者肯定是不能理解埃及政府的决定。对于他们来说,一寸国土都不可以丢失,何况是有着113平方公里面积的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虽然不能肯定,这两岛是否能发现什么能够关系到埃及生死存亡或者国运发展的资源,但是领土的丢失让他们从心底里接受不了。对于领土民族主义者来说,国家的核心要素是领土,而不是领土上的人民。尽管这两个岛屿都是没有平民居住的荒岛,只有一些军事设施和军事人员,但是领土就是国家,领土减少了就是国家萎缩了。从这个角度出发,不管埃及是否有充足的理由,两个岛屿都是不能放弃的。但这种观点显然与埃及政府的看法背道而驰;而坚持这种观点,领土争端的和平解决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对现实主义者来说,他们能够部分理解埃及政府的决定,但是总的来说,也不会支持这样的一种利益交换式的决定。原因在于,从埃及的长期国家利益来说,保有这两个岛屿有一定的地缘战略价值和日益凸显的经济价值,而随着埃及实际管理的时间越长,那么从国际法的角度来说,对埃及的主权主张也就更为有利。当然,自从2011年以来,埃及面临着比较严重的经济困难,经济增长率维持在2-3%,失业率在13%以上,贫困线以下和接近贫困线的人口已经占到全国的50%左右,确实需要巨大的外部援助来度过难关。不过,与暂时的经济困难相比,显然“卖岛” 行为在现实主义者来说似乎是短视的。类似地,很难想象普京会为了经济利益而放弃北方四岛。此外,美国也一直支持沙特对两岛的主权主张。不过,这已经持续好几十年了,并不能用来解释埃及政府在最近的果断行动。而且,特朗普当局对于埃及的态度与奥巴马时期有很大的变化,并不把人权问题看得很重。现任埃及总统塞西是2009年以来首位访问美国的埃及总统,同时也是特朗普就任后第一位与之通电话的外国国家政要。因此,美国的态度以及与美国的关系肯定不是归还岛屿的主要原因。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欢迎来访的埃及总统塞西。塞西的“底气”从何而来?那么,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埃及政府十分果断的领土归还决定呢?毫无疑问,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归还决定,前提是埃及政府有把握不会遭到太大的国内反对,从而能够做出这样的政治决断。尽管反对的声音说,9000万埃及人都强烈不满政府放弃先辈曾经流血的土地,但是从埃及议会在2017年6月多数通过归还岛屿的协定,以及开罗紧急事务法院裁定归还协议合法等就能看出来,大多数精英认为这一归还是合理的。虽然有“数千人”走上街头抗议,但是相比推翻穆巴拉克的那一次数万人的游行,这次抗议归还岛屿的规模人数少了太多,而且很多可能是宣泄对于这几年经济社会动荡、生活困难的不满,而不完全是因为归还岛屿。为什么不会遭到国内太大的反对?其一当然是因为埃及并没有完全的法律理由来占有这两个岛屿。不管是1923年两岛在英国的主导下划给沙特,还是1950年沙特请求埃及驻军保护,这些协议都仍然有效,表明这并不是无主之地。1906年两岛划给埃及只是一个历史事实,领土变更在1923年就完成了。大多数埃及人对此应该是心知肚明的。虽然在和以色列的战争中流血牺牲,但是那是阿拉伯世界团结作战,目的是巴勒斯坦问题,而不是保卫两岛。其二是因为这两个岛屿虽然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是相比目前的经济困难来说仍然微不足道,同时对埃及人来说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只是无人荒岛。如果岛上已经有大量的埃及移民,或者是埃及人的旅游胜地,许多埃及人以此为生,那么埃及政府做出果断决定的难度就会大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领土争端能否得以和平解决,确实与人们对于某一领土的主观认同有着重要的关系。尽管一些埃及人会觉得领土很重要,但事实上他们对于这两个岛屿并没有直观的认识,更不用说感情了。其三是因为现在的埃及政府本质上还是一个军人政权,塞西作为军队领袖出身,比较强势,对军队掌控使得他能够面对民众的抗议和普遍的不满——失去领土总是会引发普遍不满的。其四则是因为沙特为归还岛屿所划出的大饼,包括22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涉及到农业、电力、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包括热烈讨论的链接两岛和两国的跨海大桥,这些如果能够落实,对于目前处于困境中的埃及来说肯定是雪中送炭。跨海大桥直接连接到埃及的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预计也能极大促进这一片区的旅游业。在沙特这些大手笔的援助和投资面前,埃及人对于失去两岛的不满情绪无疑会得到缓解。 理性的决定而之所以埃及政府做出如此果断、迅速的归还行动,则是出于战略和现实的考虑。总的来说,应该是一个理性的决定。其一,两岛的地理位置虽然重要,但是现实中的地缘战略意义却已经大大下降了。根据一系列的国际协议,以及美国的保证,亚喀巴湾和红海应该是自由航行的地区。埃及和以色列和解之后,没有必要通过控制这两个岛屿再来切断以色列的南下通道。事实上,就算是埃及原来有驻军,在几次中东战争仍然丢掉了这两个岛屿。而从国际战略大格局的角度来看,围绕这两个岛屿的四个利益攸关方的三个,即沙特、埃及、以色列都与第四个——美国保持着盟友或者准盟友的关系。美国的存在是这一地区的稳定器。沙特和以色列围绕巴以问题发生冲突,但是在伊朗问题上却又利益一致;沙特和埃及虽然都是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但是却争夺主导地位。因此,从当前的国际战略格局来看,沙特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联合,再次与以色列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并不大。其二,埃及没有必要为了两岛而恶化与沙特的关系。对于雄心勃勃的沙特来说,它希望做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老大,而收回这两个岛屿自然是应有之义。对于埃及来说,这两个岛屿本来就不完全属于自己;相比与沙特的合作关系对于埃及的长期经济发展来看,它们的重要性应该是次之而不是相反。即便将这两个岛屿给了沙特,也不意味着沙特就此崛起或者永远能当老大,更不可能对埃及构成安全威胁。埃及有着庞大而年轻的人口,以及世俗化的社会和相对民主的体制,从长远来看,肯定比沙特更有希望。如果在沙特雄心日益膨胀的条件下,坚持不归还两岛,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反而会失去沙特的援助。其三,显而易见的是,对于塞西政权来说,目前确实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国家财政随时可能崩溃,外汇储备只够三天的进口所需,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些都是对于政权稳定的真正威胁。因此,如果能在外界的帮助下度过难关,对于当局来说无疑是更重要的事。因此,总的来说,埃及政府的决定是理性的,不仅对于当局还是对于国家而言。尽管失去两个岛当然让很多埃及人感到伤心,但其实关键在于,埃及政府能够有效利用国际国内的这些资源,真正打击腐败、改革、完善社会体制、改善人民生活,不仅仅是度过眼前政府的难关,而是为埃及的再次崛起创造条件。毕竟,一个国家的兴起还是衰落,本质上都是依赖于国内的制度和施政,而不是依赖于国际条件。就算沙特因为石油而富有,但是沙特不会因为石油而崛起。如果塞西政权在国内治理中不能有所作为的话,那么从长期来看,失去这两个岛自然是得不偿失的。(完)(本文为宋伟教授专栏文章,文章版权归属本账号,编辑:豆姑娘。合作、转载请留言。)嘉宾介绍宋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本科,本科、硕士、博士都在北京大学完成,博士期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2007年获得北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双博士学位。2007年起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副教授。2015年8月经人才引进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本科时期起就在国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表专著两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pingtingxu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特埃及投100亿美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