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赛中法国遇上澳大利亚代购什么好大家更看好哪个?

“姜”还是老的辣 法国队更被看好_播报天下_贵阳网_贵阳新闻网
“姜”还是老的辣 法国队更被看好
小组赛第二轮,法国对瑞士,虽然两队整体实力相当,但我更看好法国队。我认为,法国队毕竟是一支老牌劲旅,比赛经验和整体阵容都不错。总的来说,法国和瑞士所在的E组强弱分明,恐怕是8个小组中出线形势最为明朗的小组之一。
小组赛第二轮,法国对瑞士,虽然两队整体实力相当,但我更看好法国队。
瑞士队被普遍看作是一支很有潜力的球队,极有可能成为世界杯上的“黑马”。它现在世界排名第8,是小组种子队;从瑞士队公布的大名单来看,球员平均年龄26岁左右,年龄结构接近完美。一切都显示,这把“瑞士军刀”颇为锋利。
但是,我认为,法国队毕竟是一支老牌劲旅,比赛经验和整体阵容都不错。现在的法国队,虽然没有捞着种子队身份,但从“账面”实力来看,仍然是小组最强。皇马球星本泽马拥有一锤定音的能力,在第一场小组赛中表现非常好,打进两个球,并制造了对方乌龙球,成为全场最佳球员。法国队还有90后新人博格巴,他也是本届世界杯最佳新人奖的有力争夺者。
这场比赛的胜算,我认为是四六开,瑞士为四,法国为六。总的来说,法国和瑞士所在的E组强弱分明,恐怕是8个小组中出线形势最为明朗的小组之一。不出意外,法国和瑞士将会携手出线。不过,法国队如果想走得更远,队内必须要团结和谐。上届世界杯,法国队内讧情景还让人历历在目。其实对于法国队来说,他们真正的对手是自己。只要队内更团结,“高卢雄鸡”可能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
贵阳市直部门 积极响应党员的志愿服务工作 筑城广场擂台赛朗诵演讲大赛&61名市民比口才
广场舞:考验公众理性还是管理智慧? “代客扫墓”为何遇冷?
有驯养繁育证,没办运输证,带着猴子去外地表演就是犯罪—“非法运输珍贵野生动物罪”?河南 ...[]
昨日,记者从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我省社保缴费基数有所调整,原本最低要缴纳上一年度全省 ...[]
Copyright (C)
Gywb, All Rights Reserved
贵阳网&&&贵州二十一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黔ICP备号-6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51——
Copyright &
Gywb, All Rights Reserved
贵阳网 版权所有
黔ICP证03060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黔)字第80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号2014法国游记(已完结;10万字;法国25天,自驾+巴黎公寓,超多图,攻略控)
2014法国游记(已完结;10万字;法国25天,自驾+巴黎公寓,超多图,攻略控)
各位亲们,偶的新长篇:游记开写啦~~~~~2014年7月中旬前往25天。自驾(之外),在待了10天。如果喜欢的话,顶我一下哦~~~~~~,我会努力写完的!=========================================
2014游记01:前言
=========================================
游记是不能不写的。这才回来几天,对去过的城堡已然记忆有些模糊;再过些年月势必只会记得星星点点的几个影像。
这次去,和以往的玩法又有不同。首先,我们是集中在这一个国家玩,而且没有追求大而全,只游览了的北部。其次,我们在待了10天,算是认真、深度的看了一遍这个城市。最重要的一点,这次我们在不是住酒店,而是住公寓;这让我们的之行玩出了“家”的感觉,白天出去逛,还要买菜和做饭,实在是幸福。
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们是两个法语盲啊~~~~去之前试图学来着,结果只会Bonjour,merci,Au&revoir。这给我们的点菜、出行、问路、加油、购物都带来了麻烦。人英语说的实在太不好了,不会说英语的人太多了……不过,在XX和ZZ的努力下,我们虽听不懂法语,说不出法语,却能创造性的看懂不少法语:什么出入口、买票、各种提示,最重要是看懂了法语菜单!我们比照着法文的字形,对比英文的字形和意思自编记忆着很多词汇,:法语的鱼(Poisson),我们就记成英语的毒药(Poison),一说就是“咱们去试试这家的毒药吧~~~”。
=====================================
下面开始是正文
=====================================
===============================2014年游记02:写在出发之前
===============================
每一次出国都是由签证开始。没有签证,再好的旅行计划也是白搭。有了这么多次签证的经验,可每年的签证还是一块心病。什么病?怕拒签呗。所以什么钱都不情愿提前支付,一拒签,提前付款的内容都要打水漂。可是机票什么的,不提前订,又会担心价钱吃亏。真是熬人。
也是签证,这是我们第二次办理签证了(上一次是在2012年去),但准备签证材料总归是一块心病。多细算是细?我不知道。前年的签证、去年的签证都是XX一手操办的,按说经验十足吧,可是临了还是会有担心。总担心有什么东西准备的还不够齐全。真是烦啊。
按照说明的签证的说法,第一条:如果去的国家大于一个,的目的地国要以在当地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为准。你去10天,3天,5天,2天,那目的地国是。第二条:如果去的国家待时间长短差不多,那就以你入境的国家为目的地国。你去10天,5天,5天,计划先到,那目的地国就是。这两条要深究下去也有矛盾的地方,幸运的是我们此行并不想多去什么地方,所以不涉及这个复杂的问题。
在XX看来,签证的第一步其实是算好了什么时候去面签。
签证规定最早面签时间是你出发日之前的90天。这是个精确数字,早于这个日子,你在面签申请网站上是无法申请面签的:计划出发的日期是7月15日,最早的面签时间就是4月17日。
签证并不是去使馆办理,将签证业务委托给了一家叫做“中智法签”的中间机构来办理(今年我们看到也这样办了)。中间机构办理签证的所谓好处就是办事人员是人,会仔细审查你的文件,如果准备的文件不全或者有问题还允许你回去补充,然后再拿回来,直到审核通过了再交签证费,中智法签的人就相当于替使馆面审了,人家把你的签证材料送去就不用你再跑使馆了;听说这样通过率会比较高(这一点见仁见智)。坏处就是毕竟增加了个中间环节,要增收一笔签证服务费。
签证第二步,就是在计划面签的时间前两周访问中智法签的服务网站。这个网站的签证注册账号可以自动保留两周,你可以用这两周逐步把自己的签证材料在网上填写清楚,该编的也编清楚。XX很淡定地在4月5日开通账号,开始办理手续。
所有发达国家的签证申请都要准备:个人护照、身份证、旅行计划、往返机票(订票单就行,不用出票)、收入证明、请假证明和所在单位的营业执照(如果你是工作的人)、各类财产证明。签证有两项很重要很麻烦的东东:一是要准备旅行期间的保险单,二是要准备到达所在国家的每一天的酒店(或者住宿)预订单。
关于保险,XX一如既往还是去的中民保险网直接办理的。网上办理保险,就像网上购物一样方便,还有积分优惠。更贴心的是,如果签证没有通过,或者签证的旅游日期和你计划的旅行日期不一致,都可以随时在网上办理退险、修改日期等等。XX这次就是对旅行日期一改再改,保险也改了几次,都很方便。如果签证没下来,退款也很方便哦!
关于住宿行程单,其实经常出国的人应该知道,为签证准备行程完全可以和实际的行程不是一回事。为签证准备的行程只要本着基本合理、订单符合签证要求就可以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上booking.com,大致按照要去的日子在booking上预订好房间,直接选择那种可以“免费取消”的住宿,哗哗一下订单,搞定。事实上,XX在签证下来后把行程来了个乾坤大挪移,所有订的房间都退掉重来了。提醒:booking上很多房间的“免费取消”是有时效的,一定要注意阅读提示哦!
还有一个,就是的旅行有效期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短期旅行的签证是允许在目的地国最长待3个月的,但是如果旅行计划就几天,人家也不会给很长时间。这一点在办理签证有体会,我们的日程上写了17天,下来的签证就是17天,多一天都没有。为了防止可能的时间变化,我们在这次办理签证时尽可能把在待的日期写多一些,写了整整一个月的,当然订房也订了一个月的房。
啰嗦写了这么多,要是有好奇者看这段文字,大概还觉得写得不完整啊,怎么不列出详细的文件准备清单啊?其实XX现在真心觉得,前人的签证经验基本上没什么可借鉴的。一是签证政策真是年年变;二是申请人的情况差别很大,真是一个人一个说法。最靠谱的方法,就是靠自己。自己到签证网站上(这里特指中智法签),下载清单,一条一条自己阅读下来,按照人家要求准备材料就行了。——这是唯一靠谱的经验。
4月初,XX在中智法签上啰啰嗦嗦填写了签证表格,又按照网站要求准备了材料,在网上约了4月22日上午11:30面签。这一天XX下了课就和ZZ开车去了中智法签,就在世贸天阶对面一个新的商场二楼。
里面和银行差不多,只不过每半个小时把下一个预约时段的都放进去。有两道检查,第一道粗粗是查材料的各大项有没有,这个很快。然后就进去等着屏幕上的序号叫号。叫到了就进去和中智的签证手续办理工作人员面谈,这一步就比较细致,我们发现人家主要是认真核对你计划旅行的每一个时间的住宿、保险是否都完全匹配。
这次还真发现了一个纰漏:XX订的机票是7月16日,但是酒店从7月17日开始订的,飞机其实7月16日就到了(敢情时差没算清楚)。人家也完全知道怎么回事,直接给两个选择:回去补办单据,然后到网上重新预约,这样的话大约会推迟三天面签;要么每个人教200多块办理加急,下午2:30以前自己到booking上多订一天7月16日的酒店,然后把补的酒店电子订单email过来。想了想,不想折腾了,就加急吧。于是人家给了个小纸条,上面有个邮件地址,收了我们其它材料。两人赶紧回家,直接登上booking订了一天酒店,把pdf单子mail过去,这就算搞定了。
接下来两天就在中智法签的网站上可以每天刷新一下,看签证的进度。很快,4月25日星期五早上从网站上看到签证出来了,两个人开车还是到这个地方,取回了我们的护照:
之前在网上听到疯传说签证怎么怎么放宽了,能给一到五年多次往返。实际上只给了我们一个40天的多次往返。我们俩倒是无所谓了,反正签证下来了。
重新规划行程
只有看到签证妥妥地躺在手里,才能真下心来重新规划和准备自己的行程。
第一步:订往返机票。这一步原则上是越早越好,一是早订机票优惠一些,二是有更多时间规划细节。订票其实简单,百度上一搜索,根据自己适合出行的日期,比较一下价格即可。只用了半天工夫,XX和ZZ定下法航-往返机票,7月16日出发,8月10日返回。出发的机票要考虑好白天到达,返回的机票要考虑好白天从离开,这样出行才方便。还有,法航的网站上可以预订机舱座位,很省心。
第二步:规划行程。
之前计划是先在住上一段时间,然后出在转;结果发现倒过来其实更好,最后一站到,踏踏实实玩,而且购物也方便,不用一路驮着走。
看到人人都要“”,也想到南部看看的。没想到看了很多人的南部游记,都不觉得吸引人。反倒是ZZ拿着的一本《九三年》提到的地方,XX在看纪录片《史》里提到的征服者威廉的故事,电影《虎口脱险》里指挥家和油漆匠的冒险经历,以及琳达的《带一本书去》里提到的城堡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最终,我们决定:
一到后就从机场租上车子出,沿着北部海岸线拜访和地区,看《九三年》里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登陆的地方和登陆的地方;然后南下进入,欣赏河谷中无数的城堡;之后东行到地区,重走指挥家和油漆匠的虎口脱险之路;最后回到,拜见我们仰慕已久的博物馆。
因为离不远,在XX的强烈要求下,我们的旅行还单独留出三天时间去拜访XX和ZZ都喜欢的漫画人物:丁丁。
这就是我们的最终行程:
大致说明如下:
这个行程的最终花费是这样的:
机票、签证、保险:两个人约2万元人民币。淡旺季不同,不好比较。
除往返机票以外的交通(租车15天、加油、过路费,市内以地铁为主):总计约0.6万人民币。
住宿:总计24晚,两个人住宿约2.5万人民币。
吃:XX和ZZ是两个吃货,没少光顾美味餐馆,没少尝试有趣食物,这部分花费两人约0.75万人民币。
玩:的门票是一笔大花费,两个人花费约0.4万人民币。
加上其他购物等各种私人消费杂项,两个人在的25天,花费7万人民币。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XX和ZZ就是在“订房”中度过的。
在XX看来,“穷游”的本质并不是“穷”,而是愿意选择“穷”的方式玩,用这种“穷游”态度省去跟团和让别人“安排”和“照顾”的费用。自己攻略做规划、住农家屋、挤青年旅社、扛大背包、赶地铁公交当然是省钱,对于喜欢旅行的人来说更吸引人的是那种乐在其中的体验感。这是在XX看来“旅行”区别于“旅游”这一词的内涵所在。
当然,随着XX和ZZ年纪是越来越大,对过于简陋的食宿已经不再为“省钱”而选择。而“旅行”的宗旨则是始终贯彻,那就是:自己去折腾,亲自去体验。自然,我们本次之行的食宿行都不是最便宜的那种了(当然想更奢靡还可以上不封顶)。
劳动节就是在家里订全部行程的酒店,这次是精挑细选了,真是难以抉择啊。
在住宿的选择方面,首先得说住宿真是贵,比贵了不知多少;同样的住宿水准至少比要贵20欧的样子。加上我们这次对住宿多少也提了一些要求,所以算下来每天的住宿消费平均达到了120欧。回顾一下,不过是平均75欧啊。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打算在住宿10天。十天,就不合适住酒店了,我们预定的是短租公寓,想住好公寓和想住好酒店是一样的结果,就是要多出价钱。
除以外的所有住宿,我们都是在booking上订的,这个流程都说烂了,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在之外我们都是自驾,结合两人的喜好,酒店的选择上我们圈定了这些要求:
@一定要提供免费的停车位;住宿地点不用在市区(有车),哪怕在乡下也行。
@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房间一定要宽大舒适。
@要提供免费的Wifi,便于上网。
@最好提供早饭(毕竟距离远,不想耽误那么多时间找早饭)。
最终我们的住宿选择是这样的,这些酒店的入住过程细节我还会在游记中具体提到,这里提供的是一个总体印象。都可以在booking上找到的:
1.&(Giverny)
L'Orée&de&Giverny&EUR90/间/晚,含早餐。推荐指数:★★★☆
这是我们到的第一站住宿的地方。这是一处民宿,距离戴高乐机场90公里的样子,在小镇的边上一个叫做Limetz的村边上。这处民宿的庭院很漂亮,房主英语很不错,以前在工作,后来来到这里。我们住的房子是院子中一处独立的小屋,有自己的前门和小后院,非常舒适。如果大家是要奔着莫奈去的,这处住宿可以推荐成4星以上。
2.&(Bayeux)
La&Tour&Louise&Guesthouse&EUR82.5/间/晚,不含早餐(可以要求,EUR8/人)。
推荐指数:★★★
这也是一处民宿,不过房主不住在里面,有个小伙子照顾这里。房子其实就在老城里面,去教堂、博物馆都是步行10分钟的路程。是个老房子,房间有点小,木地板踩上去有些嘎吱嘎吱响,不过房子很干净,卫生间的窗子正对着的圣母教堂尖顶。
3.&(Pontorson)
Villa&Mons&EUR95/间/晚,含早餐。推荐指数:★★★★★
这家民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XX的推荐是5星!booking上这家民宿打分达到9.6呢!
首先,它距离就是一条笔直马路下去8公里到达,对于开车的人来说简直方便极了(关于的住宿在游记里面也会提到);住宿的斜对面就是的旅游咨询中心。第二,女主人是一位移民,和老公和一个胖胖小儿子住在这里,家里还有一只很乖的黑色斗牛梗,一家子亲和力特别好。女主人操持整个住宿服务,把人的好客、礼貌、以及房屋装饰的小心思发挥到极致。房间里的每一个摆设、卫生间的每一处设计无不体现女主人的贴心、缜密的权衡,做到了既实用又好看;还提供免费的各种饮品。房间简直干净极了,暖气片的背后、窗子下方的沟槽都是一尘不染。早饭也是费尽心思,从视觉到味觉都给人以极高享受。
4.&安布瓦斯(Amboise)
B&B-Chambre&d'H?tes&La&Closerie&Saint&Vincent&EUR100/间/晚,含早餐。
推荐指数:★★★★
这家民宿并不在安布瓦斯城里,而在城外一座叫做Poce-sur-Cisse的村庄里,距离安布瓦斯5公里的样子,超级幽静。房子是用一个酒厂改造的,能看到很多压榨葡萄的设施;有个高大上的停车场,居然在院子外酒窖高处的坡地上,设有安全方便的进出密码。房间非常大,虽然设施不如那家那么贴心和丰富,但在人里是非常好了。女主人叫Mary,很勤快,每天的早餐供应自己制作的果酱、面包、蛋糕和酸奶。酸奶棒极了,上面都自己标上制作日期,每次奉上的蛋糕都会认真用英语给我们讲解制作方法。如果想去有特色的餐厅,一定要听Mary推荐。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房间里不让烧开水,不提供开水壶、冰箱,以及饮品。大概是怕老木房子失火吧。
5.&卢瓦尔河畔
La&Touanne,&45130&Baccon&EUR120/间/晚,含早餐。
推荐指数:★★★★★
本来我们在只想集中住在一个地方的,考虑到少走一点回头路的缘故,就在卢瓦尔河东一些又选了这个地方住了一晚。booking上介绍这里是一处城堡。没想到是“真的城堡”!这里是一处建于17世纪的城堡,男主人就是城堡的继承人,以前做生意,但是从家族手里继承了房子后就开始经营这里。在GPS上这里就是一条路,没有门牌号,因为La&Touanne就是地点,一条长达一公里的私家路没有别家,尽头就是城堡。
房间里到处都是古董,从台球桌、会客室、到古董的窗玻璃,客房里悬挂的油画都是真迹。为了能够经营成酒店,主人下了不少功夫改造客房,虽然房间里的家居、壁炉都是古董,但是主人全面改造了寝具和卫生间,这让我们这些现代人住起来一点没有觉得不方便。
一定不要错过的是逛一逛城堡主人的“领地”,大到普通老百姓无法想象。我们匆匆逛了一圈就花了40多分钟,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去。主人的院子里有河流、船坞、森林(有住客看到了鹿)、瞭望塔,还有古老的神龛。
6.&(Troyes)
38&rue&Ambroise&Cottet&EUR90/间/晚,含早餐。
推荐指数:★★★
这是去的路上我们选择中途停顿的住宿。位于香槟区的边缘,要是想去走香槟之路这里是个好选择。这家民宿离老城就300米,但是位置很幽静。让我们有点晕的是主人全家只有一位女士会说英语。我们入住时接待我们的是她八十岁的妈妈一个人,完全是用法语和我们交流,偶尔冒一个、两个英文词被我们如救命稻草搬抓住,也弄懂了早饭时间、进城方法、Wifi密码、进出门的锁等等关键信息。房间还算宽敞,但是卫生间是开放的,就是说和卧室只有一个隔断间隔,这点要有思想准备。索性房间里冰箱、热水壶一应俱全。
整座住所里最让人过目不忘的是各种猫的装饰,老太太喜欢猫,子女们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猫的各种小装饰。好多不经意的小地方都会发现它们。
7.&(Beaune)
Rue&des&Templiers&EUR125/间/晚,不含早餐(早餐很贵,EUR16/人)。
推荐指数:★★★☆
多给半颗星是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对于自驾者而言非常棒,离Beaune老城4公里,很幽静。到不了四星的原因是性价比,这里价格还是比较高(当然都贵),用餐更贵。房间也比较小,没有什么电器设施(只有电视)。booking上介绍说这里也是一处城堡,但是相比于前面我们住的Baccon的城堡,这里就完全算不上了,院子可以一目到底看到,房子大约是19世纪建造的。房主早不知哪里去了,这里已经改造成完全的酒店,有前台和酒吧、餐厅那种。不过庭院里有游泳池,在池边晒太阳,看着四周高木还是很惬意的。此外,入住时提供著名葡萄酒酒庄的品酒票两张,十分值得前往。酒店里可以直接租到自行车(20欧/人/天),去逛葡萄园、访问葡萄酒酒庄十分方便。
8.&(Luxembourg)
DoubleTree&by&Hilton&Luxembourg&EUR96.75/间/晚,含早餐。
推荐指数:★★★☆
这是此行我们住的唯一一家标准“饭店”,Hilton。就在市区,谈不上什么特色,就是那种舒适的,安全的,方便的大饭店了。房间很多,房间里配置标准,有电视和迷你吧;在客房内上网要收费,大堂里不要钱;这点和国内的Hilton啊,Sheraton啊都一个规矩。早饭也挺丰盛的;对了,入住是送Welcome&Cookie,味道很不错。
9.&(Bruxelles)
B&B&Le&36&EUR105/间/晚,含早餐。
推荐指数:★★★★☆
如果是自驾去去,XX是不推荐住在市区里的,堵车太严重了。我们住在东部郊区的这家B&B是位于一大片森林中,风景绝好。房主只经营一个客房,就是说只有我们一个客人,楼上楼下两大间都是我们的。女主人叫Stephanie,有一条热情的金毛犬。主人有主人的入口,客人则是有自己进出的入口,楼下是起居室、餐厅和卫生间,楼上则是卧室,私密性非常好。每天早上约好时间主人会亲自把丰盛早饭端来,冰箱里有大量免费的矿泉水(带汽的和不带汽的都有)、啤酒、可乐;私人餐厅有自动咖啡机,可以使用各种口味的咖啡“子弹”随时做香甜咖啡。卧室床超级大,气味怡人。住宅附近有家非常好的餐馆(Stephanie推荐),做的各种海鲜面鲜美可口,饭后能直接去森林踱步顺便观赏湖中诸多水鸟。实在是太棒了!
&&&&现在说说的住宿吧。
的公寓则是专门在公寓短租网站上订的;booking上其实也有公寓可以订,但是价格和户型都不太理想,于是XX转而寻找的短租公寓网站。真下功夫,还真找出不少很不错的短租公寓网站。
总体而言,短租公寓网站有两类,一类可以叫中间平台,另外一类可以叫代理平台。前者呢,网站让房主把房子贴出来(当然会提供一些服务,拍照什么的),住户选择了以后和房主直接沟通(包括洽谈什么时候有空房、什么时候接人之类),通过网站付款担保。后者呢,网站就是房屋中介,从房主哪里把房子租来,然后直接面对住户。
我们选择的是后者。选择后者对我们而言,好处就是沟通环节少一些,在网站上选择房子,选择入住日期,确认了以后,网站就会自动确认。支付预付款,按照一定的时限要求支付尾款后,所有住房信息网站就会一一提供。使用起来和booking感受是一样的。唯一不同是支付方面,这一点大家都要留意:短租网站都要提前支付预付款(一般是30%),如果要退房就会比较麻烦,要扣除一定比例的手续费;然后要求在要求的天数之内支付尾款,付完了全款后要退款可能就会非常麻烦;此外,短租公寓的单价并不比酒店便宜,好的地段也是非常昂贵的。总之,如果是要在这种短租公寓网站租公寓,就要做好“行程不会再变”的思想准备。
但是这种麻烦换来的好处也是非常多的,短租公寓并不是那种酒店式公寓,而是就是一个一个的住家。关上门,就是自己的小世界,吃饭睡觉娱乐洗澡那实在是非常居家。想象一下,在异国他乡体会一个“家”的感觉,一天的游玩后回到自己的家来休息,没有人打扰,也不用和服务台纠缠……这绝对是值得投入的。
在LP和一些国外的网站上都介绍了几家短租公寓网站,:
http://www.hotel-tolbiac.com/&&,http://www.airbnb.com/&&……
我们最后选择的是这家:http://www.all-paris-apartments.com/&&
网站设计得很一目了然,使用很方便,每个公寓都提供详细房屋居室平面图,以及公寓里所有的设施清单和住宿要求。
现在来说说怎么选公寓吧。在选择公寓,第一考虑位置,第二考虑户型,第三考虑设施。
先说位置。的核心市区面积基本和的二环内差不多大,里面被分割成20个区,卢浮宫所在的位置是01区,然后这20各区像个蜗牛壳一样螺旋形的排列出去。各个区的安全指数差别非常大,有些区17、19区,据说(我们也是从网上和闺蜜所见听说)十分不安全。最推荐居住的区域是5、6、7、8、14、15区,这些区首先房屋高大上(至于为什么容后再表),第二居住的人以知识分子和富有中产阶级为主。1-4区其实也不错,但是因为主要的景点和商场都在那里,游客如织,十分嘈杂,自然也有些鱼龙混杂。
我们最终选择了14区非常靠近5、6区的一处公寓,出门100米就有地铁,离公园(在6区)走路10分钟就到。同样面积的公寓,在5、6区就很贵,隔着两条街到14区能便宜20多欧吧。
再说户型。最小的公寓一般叫做Studio,就是一个大开间,有的是拿沙发直接当床的;当然一般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可以根据自己要住多少人选择面积。XX和ZZ奢侈了一把,最终选择了一个60多平米的公寓,一间卧室,一间起居室连着书房;公寓有标准的法式落地长窗。这样一套公寓,每日的租金是150欧左右(含税)。
一旦确认公寓,在支付了全部费用后,网站会自动给你发送一封详细的说明文件,内容会包括: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如何去那里;进入公寓的密码是什么;登陆WIFI的密码是什么;公寓管理员的联系电话(可以发送短信联系)以及各种公寓设施的使用说明。
按照要求,要在到达的当天短信告知管理员预计会在几点到达公寓,那时管理员就会在指定时间到公寓门口等候,把房门钥匙交给我们并引导我们操作各种公寓设施。这就是我们的公寓:
里面设施一应俱全,包括清洁的寝具和各种卫生用品,厨房还有很多调料可以使用。管理员会在前任住客离开后清理公寓,更换寝具毛巾等;我们在走前也被要求要清理房间,并把寝具毛巾等统一堆放在指定位置。
管理员到达后会交给我们房屋钥匙。要想进入任何一间的公寓差不多都需要两个密码,以及一把门钥匙。第一个密码是进公寓大门的,有点像公寓院。进去后会看到邮箱,所以邮递员都有第一道门的密码。第二道门则正式进入公寓楼里,这个密码只有楼里的住户才有。然后用钥匙开门才能进入。这就是我们的公寓进入方法,楼道挺窄但有人每周来维护,还有电梯呢:
照片第一行就是从大街上看过去的公寓门,第二行最左边是第一道密码,中间则是进入后看到的第二道门的样子,邮箱都在左侧;再按密码,看第三行照片就是进入公寓楼道了,最后一张图就到达我们的公寓门前。
最后一天离开公寓时,按照管理员要求收拾好房间,把公寓钥匙直接放在公寓房间里桌子上,把门一带就可以提着行李离开了。很棒吧?
我们已经有在(还是右舵呢)、、租车的经历,这一回租车已经是目标明确,操作迅速了。有12年在开车的经历,我们已经体会到在开小车是多么的方便!在很多地方,甲壳虫那样的车都不算小了,很多车子如Smart,还有那种Fiat500都小得不可思议。但是想租自动挡车就不要想开上小家伙了,的车子多为手动挡,小车尤其如此。XX自从上路以后就一天手动挡车没开过,这次去也想和ZZ一起握方向盘,没办法,只能选择自动挡了。
国内有个叫“租租车”的网站很方便,可以选择好自己的提车还车地点,以及租车天数和车型要求,网站时把各类租车网站的报价都比较出来,有点像机票比较那样。经过权衡,我们选择了Budget的一款自动挡车,网站上说的是Toyota&Auris,结果拿到手的居然是一辆volvo&xc60&d4柴油动力,才开了12公里。在一路就属我们大了:
租车时需要准备的材料有驾照(到时一定要带上),以及驾照的法文公证件(大租车公司都要查的),订车单。如果要求多位驾驶员驾驶,一定要说明的,一般要多加一些费用。我们的车上有一个GPS,我们也从国内带了我们的Tomtom的GPS,很多时候两个GPS一起帮忙,十分给力。
打包和准备装备
&&&&这个步骤我们不知做了多少次,实在是轻车熟路了。两个人的东西装了一大一小两只旅行箱。其中大的托运,小手提行李的里面放所有的电子设备随人登机。
和以往相比,这次添加了一些新设备,感觉用起来十分顺手:
ipad&Mini2,屏幕够锐够方便,旅游书也不用带,一律用电子的就可以。特别是逛博物馆的时候,真是轻装上阵,一个ipad,解决了导游拍照两大功能,太棒了。
为我们的单反相机配备了一个高大上的超轻三脚架和自拍神器:遥控器。我们为自己的单反相机配过好几个便携三脚架,质量都有问题,很容易坏。这次买的一个叫做曼富图的便携三脚架很不错,虽然贵一点(要快200元),但是质量过硬,操作简便,支撑我们的Canon550D没有问题,性价比不错。有了遥控器,自己自拍摆pose也要方便多啦,十分有利于两个土拨鼠搔首弄姿。
其它的电器嘛,的插头是那种两脚圆棍插头,带一些万用插头都能搞定。自驾的新车里的音乐可以拷贝到U盘里,新车里都支持U盘或者蓝牙读取音乐哦!
其它物品,我就不详细说了,无非是衣物、日用品、药品。衣服方面,夏天的温度不会很低,最厚的衣服有长裤和夹克衫足够了。我们多数时候的穿着是短袖,书包里揣一件防晒薄夹克备着。帽子、防晒霜一定要
其它物品,我就不详细说了,无非是衣物、日用品、药品。衣服方面,夏天的温度不会很低,最厚的衣服有长裤和夹克衫足够了。我们多数时候的穿着是短袖,书包里揣一件防晒薄夹克备着。帽子、防晒霜一定要有,简直离不了。因为出去时间长,药品一定要备足。这次ZZ闹了一次感冒,一次拉肚子,多亏了这些药。
像以往一样,重要的证件(身份证、护照、往返机票、保险),都要准备一份复印件带着,还可以准备一套电子版存在ipad里或者自己的电子邮箱里,有备无患。
临行前去银行换了一些欧元(两个人一个月1000欧元现金也就够了),注意尽量换一些零钱,500欧的很难找开的。其实在不用很多现金,但是有一些地方不支持国内那种磁条信用卡(酒店、超市什么的都是支持的),这包括:加油站,高速公路的自助收费点,地铁公交车的自助售票机等。如果没有准备芯片信用卡(注意一定是芯片信用卡,不是芯片借记卡),这些地方就只能支付现金了,要有心理准备。
心灵的准备
&&&&前面提到的东西,准备到这里,基本上已经完全可以应付整个行程了。也许有人要问:你为什么要这样、或者那样规划自己的行程呢?你怎么能够知道这就是你要去看的地方呢?
&&&&能问出这个问题的人,已经从“旅游”启蒙到了“旅行”了。对于大部分旅游的“游客”来说,的旅行大概应该是这些关键字:,埃菲尔铁塔,卢浮宫,老佛爷,香水,,凯旋门。那么下面这些词对旅行者又意味着什么呢:拿破仑,巴士底狱,公社,路易十六,太阳王,弗朗索瓦一世,圣母院,戴高乐,登陆,虎口脱险,,,塞纳河,香颂……
&&&&对XX而言,旅行分为三个过程,旅行前的“神游”,旅行中,以及旅行后的“回忆”。在“神游”阶段,XX会一手捏着地图,一手笔着大事年代表(这个是自己整理的),看尽可能多的小说、电影、故事、纪录片,甚至新闻。这样渐渐地整理出自己想要看的地方,也在头脑中逐渐构建出一个时间+空间的三维旅行地图。
&&&&这就是自助旅行的妙处。
&&&&如果跟团旅行,在XX看来如同嚼蜡一样把无数人踏遍的地方重复踩一遍,这些地方对自己而言意味着什么完全不重要,只是把这些名词强行灌输到自己的头脑中,仿佛“大众”就等于“自我”。
&&&&而自己出发,虽然要经历复杂、甚至有些辛苦的准备,但那块土地的旅行,以及那块土地上体验的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是自己的体会。你也许会拜访一个人人都会去的地方,但观赏的角度是你自己选择的;你也许选择一个几乎没有游客的地方,但它对你而言同样如雷贯耳。这才是对我们而言旅行真正的魅力。
闲话少说,拿上钱,拎上包,出发!
=============================================2014游记03:初抵贵境
=============================================
放暑假了,世界杯也打完了,好好睡了一觉,拎上行李,7月16日一大早出发奔赴机场。提前一天用滴滴打车预约了出租车,一路顺利。
法航都在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办理手续,一到机场吓了一跳,真是人山人海啊!早晨出行(出差的,旅行的)人非常多,可机场的办事人员却很少,都没上班?托运一个行李要排一个长队,等出关一个长队,安检再是一个长队。可怜的人就那么排着。注意情绪!情绪!不要被这么倒胃的场景倒了出行的胃口,起飞后就好了……
这样挤挤挨挨,终于进入候机大厅。一干游客又跑去免税店逛了,XX和ZZ不为所动,坐下来淡定的吃早饭:从稻香村买的酱排骨,蛋糕卷,事先装在一次性塑料饭盒里,此时吃起来还真美味。顺便提一句,的机场一般都不查行李,基本上带什么食物都没有问题——没人管。大概是大陆国家太多,什么有害物体早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登陆了,限制也没有用。亲们可以尽可能带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以方便缓解异国他乡饮食的不惯。
虽然坐的是经济舱,法航的官网允许增加一点费用购买每个机舱靠近紧急出口位置的座位——这些位置的前部很宽,可以把腿放平。
到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先出关再拿行李,就这么走出来了,什么检查的人都没有。之前还在新闻上听说应对恐怖分子加强排查的要求加强了机场安检措施呢,真没看出来。
我们的飞机到达的是戴高乐机场T2航站楼,但是我们订的自动挡的车在T1才有(T2也有提车点,但没有自动挡车型)。两人拉着行李,按照指示牌的说明乘坐机场的免费shuttle绕到T1的budget门市提车,非常顺利。
所有租车公司的车子停在机场停车楼的Red层,你看对了,就是红层——大概是怕人记错位置,直接拿颜色标记。一到Red层就一目了然,墙面全是红颜色的,直接找到自己的租车公司牌子下把车开走就行。
我们的车子自动升级成了volvo&xc60&d4,柴油车,又是个大家伙。不过居然是全新的车子,日刚出厂,我们拿到车子时显示里程是12公里!车厢内一尘不染,一股新车味道。显然在租自动挡车子的人不多。
临到要出发了,发现方向盘下面居然没有插钥匙的地方。这么高大上的车子第一次用啊,赶紧请教工作人员,原来钥匙在车里的时候,踩着刹车按下启动按钮车子就开动了,高级啊!两个土拨鼠发动车子后,沿着今天掌握的第一个法语单词Sortie(出口)的指示开上了公路。
我们在的第一站并不是,而是距离戴高乐机场90公里处的一个叫做(Giverny)的小镇。,留作我们最后一站的大餐。
就这样,车子从机场出发,道路越来越窄,风景越来越野,GPS最终把我们带到了我们在的住宿地:镇外1公里处一个叫做Limetz的村庄。
我们到达住处时已经是六点多,按时间已经深夜12点了。这也就是刚下飞机第一天不能开太长距离的原因,要不该犯困了。住处院门紧闭,XX有点忐忑地上前按门铃,迎接我们的是房主一家,他们正准备外出吃晚饭,就等我们入住了。
房主的这个院子坐落在Limetz乡间,房屋周围是占地5、6亩的一处庭院,收拾得非常精致。我们的房间是院子尽头一个独立的小砖屋,有自己可以单独进出的小院门,照片里的院门则直接通到房主的大院子里。
时差加上初抵贵境,ZZ草草熟悉一下房间就睡觉了。XX还一点都不困,初抵贵境,就是看什么都新鲜。于是背上背包出了院门,很快就过了一条村上的小河,河面上的小屋应该是一间船坞。不过步行出200米,就看到了村口的地图,标明了Limetz的村界。延这条公路下去1公里就会到达镇。于是XX又折返回来向Limetz村的downtown走去,不过15分钟就到了。
小镇很干净,但是很快XX就发现了不同:路上都停着车,说明镇上住了很多人,但是街上就是没有人,在村子上逛了半个多小时,只看到马路对面远远走过一妇女,闪进了屋里。人到哪里去了?站在街头竖起耳朵,空气中逐渐飘来人群的低语。此时是的晚上7点多,正是晚饭时间,大家都在庭院中,房屋里吃饭交谈,但就是没有人站在街上。
这种情景对于一个人来说未免有些诡异。在我们的记忆里,晚饭时分的村庄大概是最热闹的时刻:干活的都从地里回来了;小孩子在街上疯跑;大人没事的站在街头聊天,有事的也是边做事边高声交谈;不少人居然就端着饭碗站在门口边吃边和路人说话;小商小贩推着车子不断经过吆喝;即使是房屋也是门户大开,房间里的人说话的声音也一直飘到路上……
这个答案直到第二天早上和我们的房主交流才得到了解答。而今天XX看到就是这样一番景象:
安静的村服务社,写着Mairie的是镇上的市政厅(相当于咱们的村委会吧)。北方居民每家窗子都装有护窗板,人不在家时则把窗子完全遮挡,照片上的黑色小装置是用来固定护窗板的。不过走上500米,就到了村庄的尽头,一棵巨大的橡树下居然有一个小小纪念碑,一边查法语字典一边看,说是1944年一位美军的空军士兵葬在这里以作纪念。墓碑上的一页螺旋桨提醒着我这里曾经是二战的战场。
再次走回房间已经是八点多,惊奇的发现太阳仍然高挂,完全没有落山的意思。这种景象贯穿了我们在的旅行的全程,看到夜色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XX和ZZ基本上没怎么见过天黑。因为直到晚上11点,天才渐渐暗下来,而早上5点天又重新大亮。真是让人困惑,这里的时区到底怎么了?
这倒是带来一样好处:对自驾者而言,不用操心开车走夜路的麻烦了。
乡下如此安静,即使太阳总不情愿落下,我们这一晚也睡得很好。
丰盛的早餐已经在院子里等着我们。我们这才注意到,今天只有我们一家客人入住。房主是一位健谈的中年人,热情的给我们煎了鸡蛋,还坐下来陪我们聊天,我们得知他早年在工作,后来买下这里安顿下来。“Limetz村有很多人其实都是在工作,但是住在这里,每天乘坐火车到城里上班。乡村的生活要让人放松很多。”这是房主的解释。
XX终于忍不住,询问这里的村庄为何如此安静。这一点倒是让房主不知该怎么回答,因为“这就是,村庄都这样安静。”提到“护窗板”,房主介绍说北部的人比较保守,因为历史上经受的战争、侵略比较多,家家户户装上护窗板成了传统,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作用在里面。“但他们最终什么也没能保护得了。”房主的最终评价。
我们介绍了自己在的行程计划,并提到我们来这里要一圆重走儿时最喜爱的电影《虎口脱险》的逃亡道路之梦。可是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个电影法语(La&Grande&vadrouille)怎么说呀,XX于是解释说是“二战期间两个人帮助三个飞行员逃亡到南部的故事,喜剧,两个人中一个演员叫路易德费奈斯,演一位指挥家”,一说到这里,房主立马就知道我们说的是哪部电影了。他说这部电影在六、七十年代的确很有名,有一些人到现在还很喜欢它。
我们还聊到了很多内容,在高速公路怎么缴费的问题,在地铁怎么买票的问题,还有在怎么防止小偷偷东西的问题。房主真是知无不言,并让我们放心,说除了需要注意一下钱物(别到处显得自己有钱),的其它地方实际上是非常安全的。——他说的完全正确。
在这里不得不埋下一个伏笔,那就是我们发现的地名简直让人抓狂。按照英文发音的习惯来念地名,没有人知道那是哪里——只除了Paris。在和房主交流时,我们提到要去的一个地方Beaune,我们尝试了多种发音,房主还是一头雾水。它的正确发音,直到我们到了,把名字写下来后才终于知道。
&&&&我们的第一课:在要问路,最好把地名写出来让对方看,因为你照英语发音的念法没有人能明白。举例:Dijon,中文写成“”,有名的城市吧?你试着发音看看?法语的发音其实类似“第让(尚)”,后面的jon发音介乎“让”和“尚”之间。真挠头。
=============================================2014游记04:的莫奈花园
=============================================
7月17日。其实今天才算是在旅行的第一天。经过我们在Limetz民宿的房主的建议,我们适当的调整了行程。今天的住宿点在(Bayuex),我们的车程大约260公里:
Limetz&&Giveny(看莫奈花园)&&Les&Andely(看一些城堡废墟)&&Rouen(拜访贞德殉难地)&&Honfleur(观赏北部的渔村)&&Bayeux(看登陆海滩和挂毯)。
这一段旅程留在XX心中的关键字是:莫奈的荷花池,贞德,登陆,还有,征服者威廉。
的莫奈花园
位于的边缘,靠近。这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宁静的小镇,却因为莫奈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晚年而名声大震。当然,即使有这么个名人,这个小镇还是很安静,只除了莫奈的故居一带。
莫奈故居早上9:30开门。房主的建议一定要早点到,不然也要排很久的队。的确如此。我们九点到达那里,门口已经有人在等候。到九点半开门的时候,队伍已经有这样长:
说好9:30开门,但直到9:40才开始售票。已经有游客在调侃了:来旅行呢人时间概念最精准,人呢大约就有15分钟误差了,要是到了,嘿,说9:30开门十点半才进去也不奇怪!不知是真是假,但是今天所见的确属实。
这就是莫奈的荷花池了:
大家要原谅我的照片如此不“印象”。首先,水边的拍摄时间最好都是清晨或是傍晚,这莫奈花园早上9:30才开门,晚上6点就关门了,照的夏天,哪里能来这好光线?第二,我们以为自己是第一拨进去的人,没想到一进去,这个小小的水塘周围已经聚满了人,原来还有一个从“印象派美术馆”进来的入口,凡是买了这两处联票的人可以从那个入口早早进来。不过是早上10点,大家已经是开始排队在那座著名的小木桥上拍照了,我们没凑那个热闹。只冲着肯定没站人的湖水捏了几张:
听ZZ的同学老魏说,拍照时延长曝光时间,按下快门时手再“帕金森”一下,就能拍出莫奈的印象派效果,试了两次,不怎么样。不过后期再“光影魔术手”里“模糊化”一下,还有那么点意思:
这小小池塘,如果不是有那等神作的衬托,实在没有什么魅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毕竟是刚来,两个人还没有把脑袋完全切换到“旅行机灵”的模式,居然还悠闲地找地方自拍,殊不知大队人马早都涌向了“莫奈故居”中真正的主角:故居。
等我们终于反应过来,朝故居走去时,发现队伍之长已经完全让我们丧失了兴趣。心说故居嘛,还不就是主人的房间、起居,放些照片,画作复制品,或者人像模型说明生活状况之类。就不凑那个热闹了吧。
不过现在的莫奈故居里,仍然有个不错的花园,里面有不少年轻人(我看像是志愿者)在这里认真维护各种花卉。我们从这里开始逐步领教的园艺,似乎的“绿手指”格外多,每一处的花卉都能搭配得美轮美奂,无论是色彩还是植物仪态,总能透出那种高贵怡人的范儿出来。当然,在后来我们去看那些城堡中的园艺后,又发现在,搭配出调色板一样的花圃那都不算什么,高尚的园艺,那是要让一种品种的所有植物都长成一个模样才够意思。这是后话,容后再表。
没有排队进莫奈故居,我们直接从Sortie出来,就来到了这个漂亮的纪念品商店:
这里不得不再多唠叨几句。在我们之后参观的所有景点,花园、城堡、博物馆、故居等等,(包括)都是这样设计的:一进门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参观路线,当你参观了一圈回来,出口一律是纪念品商店。每个游客在进门以前,那是缺少感官认识的,一旦参观完毕,对实物的理解多了一层认识,此时来到纪念品商店,是最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地方。加上我们所到之处的每个纪念品商店都不是千篇一律,每一处旅游景点都有自己独有的设计风格和纪念品,的确吸引每个人都会流连忘返,哪怕是驻足欣赏,把这里也当做参观的一部分,也是值得的。在这个莫奈花园的纪念品商店里,可以看到各种莫奈印象派画作风格的纪念品,手袋、马克杯之类,还出售院内花卉的种子、花草香包,真是热闹得不得了。
在莫奈花园中挤挤挨挨的一个多小时,留给XX最深刻的印象其实是一种色彩,就是莫奈的绘画的色彩,无论是那种颜色,在的阳光下都自然形成了一种随光而变的和谐。这种只有在画中才有的调色板色彩,在我们之行中随处可见,最终定格在的奥赛博物馆和橘园美术馆中。
最后说两句闲话,因为语言关系,我们只能和说英语的人聊天。莫奈花园排队时倒是遇到对夫妇,聊天中发现陈光标果然是有名,连这对老年夫妇都知道他,管他叫做“那个发明罐装新鲜空气兜售的人”,真让人哭笑不得。
=================================
2014游记05:的城镇之路
=================================
(法文:Normandie)是一个地区,分成(东边部分)和(西边部分)两个部分。很早很早以前,这里就有原始人居住,不过时代这里也成了的一个省。帝国完蛋后,维京人罗洛占从傻子查理(大概其公元900年前后吧)那里霸占了这里。不过这些维京人接受了这里的法语、生活习惯以及从时代起就有的基督教。这些蹲在北部的维京人就被叫做“北方人”,也就是诺曼人(Norman),他们居住的这片地方就叫做了。
这个地方因为位于英吉利海峡之南,自古以来就没断了战争,当然打架的直接对手就是。多少看过一点历史书的人都知道征服者威廉的故事,他成为英王以前就是公爵;也大概知道圣女贞德的故事,她正是14-15世纪英法百年战争中的英雄,带领人民抵抗英军,她的战场就在这里,她也是在的首府(Rouen)被人以女巫罪处死的。当然,大家更多的应该听说的是“登陆”,二战期间盟军(、、)就是从的海滩登陆作战的,要是这也没听说过可以自行脑补两部经典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和“最长的一日”。
刚刚开上新车不久,算是磨合也算是尝新吧,我们先驱车北上去一个叫做(Les&Andely)的小镇,算是先体验体验典型的地区的小城镇:安静,阳光灿烂,凉风习习,而且每个小镇都拥有一座精美的圣母大教堂。
我们都知道有一条塞纳河,这条塞纳河的入其实就在的(我们后面要经过那里)。的地势挺高,是一个从高处鸟瞰塞纳河的好地方。最佳地点就是一个叫做加亚尔城堡(Chateau&Gaillard)的城堡废墟,那个城堡是12世纪公爵为保卫而建(没用,没过多久就被卡佩王朝的腓力二世拿下了)。不要听GPS的导航,直接在小镇看着Chateau&Gaillard的路牌走就能找到这里:
从这里远眺塞纳河视野极佳,可以看到塞纳河畔白色的峭壁,又可以看到又不少徒步远足的人以城堡为气垫在这片高地上漫步和野餐,很惬意啊。
稍作停顿,两人直奔(Rouen),去看看圣女贞德殉难的地方。到底是的首府,街道要大得多,街道上的大时钟和我们在的看到的有点像。街上随处还能看见类似“链家地产”那种机构,惹得我等俗人驻足比价:
有两个东西吸引我们,一是圣母大教堂,二是圣女贞德纪念堂。
其实圣母大教堂差不多在每个大一点的城镇都有,这个之所以更加高大上,是因为它出现在了莫奈的著名印象派画作《圣母大教堂》里:
这座教堂的确非常气派,始建于11世纪,热热闹闹改造了400多年才有了今天的样子。莫奈当初就是在这个教堂对面的“i”那个位置画的那副名画。不过呢,我们先看到圣母大教堂,又在的奥赛博物馆看到莫奈的这幅《大教堂,从正面看到的大门,棕色的和谐》,直到写游记时才赫然发现此教堂即彼教堂,失敬失敬!
真正让我们在驻足的是圣女贞德教堂:
这个教堂是1979年在的老集市广场上立的教堂,这个广场就是1431年19岁的圣女贞德被处以火刑的地方。广场上还有一个像十字架又像宝剑的雕塑,那就是贞德火刑纪念柱。
关于圣女贞德,全世界都有无数的诗歌、绘画、雕塑、电影、传记,甚至动漫中歌颂和纪念她。我们后来在卢浮宫里以及的很多地方都见到过各种贞德的艺术创作形象:
我们都知道圣女贞德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一个不识字的乡村少女,据记载她听到了神启,辗转说服贵族让她出征,支持查理七世加冕,带领人民抵抗入侵,为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这个故事中让XX印象深刻的地方有两点:
第一,有详实的编年史记录了贞德带领军队作战、贞德受审的全过程,以及贞德死后重审最终洗冤。整个过程都有当时的文字记载,使得之后的“圣女贞德”的神话形象变得非常有事实根据,更显神圣,也更令人神往。
第二,贞德支持的是法王查理七世,而正是查理七世本人把贞德出卖给了。这一点在XX大学看到时非常愤怒,认为查理七世是一个真正的小人;电影和文学作品中也常把这个人定义成“小丑”。但人到中年后重看这段历史,逐渐发现查理七世不简单。在查理七世登基前,百年战争已经进行多年,的贵族多有血统,国王能不能当不是自己能说了算。贞德的出现让查理七世利用起了人民的力量,正是查理七世的推动让贞德成了英雄。但当查理七世取得优势,他却不能由着贞德冒进进而触怒其它诸侯。公爵抓住了贞德,把她卖给了,查理七世没有出手相救。这样一来,人民恨的是公爵和人而不是他查理七世,公爵得了查理七世的好处日后合作有了方便,而对贞德又恨又怕的人也平息了怒火让查理七世省了心。这一石N鸟的做法正是一个政客的手段。实际上,正是查理七世的心计,他终于赢得百年战争并统一了。“君主,特别是新君主不能保持所有那些受人尊重的品格,为了保有国家,他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与友谊、人道和宗教背道而驰。”这句话大概解释了他的行为。
不过,在圣女贞德教堂参观时最让XX和ZZ不理解的是这座教堂本身。无数的文字介绍都说这座教堂建筑以板岩或铜制鳞片做顶,建筑造型如同海盗船和鱼。但只要站到一个合适的角度会刚好看到那个说成是“帆船”造型的房顶,以及“舷窗”造型的两扇窗子,刚刚好不是构成了一副戴黑帽子的女巫头像?我敢说那窗子的形状完全就是影射女巫的眼睛,狭长诡异,还有小小的眼珠。真不知这是为了纪念什么,还是设计师另有想法?
离开,我们继续向北,来到了塞纳河的入(Honfleur)。这个小城是一个典型的港口城市,却不是的那种港口,是那种有很多漂亮帆船的港口。我们车子几乎没有在这里停留,XX只透过车窗捏了几张港口的掠影。就这匆匆一瞥已经完全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些印象派画家会格外钟情于这片港口风景,不厌其烦地把它们描绘到画布去。
=======================================2014游记06:,挂毯,法餐,D-DAY
=======================================
有个地方叫
“我要看看海滩,亲自体会一下盟军登陆的地方。”ZZ说。
“我要看看那个有名的挂毯,好好瞧瞧征服者威廉的故事。”XX说。
这两个愿望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Bayeux)。两次征服标志着的历史:1066&年人征服,以及1944年被征服的人回来解放。联军登陆解放的第一座城市就是。
7月17日,我们从一路驱车100公里来到了。城市很小,感觉和有点像,也有一座圣母大教堂,街道古老而干净。
我们入住这家民宿时已经五点多了。这家民宿位于一条安静的小街上,车子可以很方便的就停在路边(免费)。稍微往前走5分钟就进入了老城的中心——小城市就这点好。
这是在的第二家民宿。这时我们已经发现民宿的共同点,就是约定入住的时间通常都比较晚,一般在下午5点以后(好一点的4点)。如果早于这个时间来,人家是不接待的。的民宿不同于咱们的“农家乐”,住宿条件很舒适,极富地方文化气息,有过体验的人大概都会喜欢。可是入住时间晚,早上一般又要求10点以前check&out,这就使得民宿这种住宿方式变得非常不适合“只住一晚”的旅行风格:那么晚才安顿,一早又要赶路,太奔波了。在,我们就体会到了这一点,后来感触更深。而住酒店,“只住一晚”就没有这个问题,在入住Hiton,中午以前就可以check&in,第二天下午2点前check&out,时间很从容。
离吃晚饭还有一段时间,看了看地图,发现我们离战争公墓(Bayeux&War&Cemetery)不过步行15分钟的距离,不妨先去看看。
战争公墓就在登陆纪念博物馆(Musee&Memorial&de&La&Bataille&de&Normandie)斜对面,是18个英联邦军队公墓中最大的。这里安息着来自和包括的其他10个国家的4848名士兵。
每块墓碑上都篆刻了士兵所在军种的标志,国别,姓名,军衔,生卒。让我们有点意外的是这里也有阵亡的士兵的墓碑,战场上的双方有胜败,死去的人都是平等的。
墓地外的街道对面还有一个纪念1807名没有找到遗骸的英联邦战士的纪念碑。横贯其顶部的是大丁文题词:“曾被威廉征服的我们现在解放了征服者的祖国。”
前面说到了,登陆的战场上留下了18个墓地,分布在海滩沿线的很多城镇和郊区。有个最有名的公墓,就是在(Caen)附近的奥马哈海滩高地的公墓,那个公墓是军队在最大的公墓,出现在了《拯救大兵瑞恩》那部电影里:
不过,我们并没有特地去那里看。每一处墓地的氛围都是类似的,感受一下就可以了。在这里留出了那么多那么大的地方让异乡人长眠,还是很让人有些感触的。
战争公墓对面的登陆纪念博物馆今天已经关门,我们明天的D-Day之旅会来这里。
第一顿正餐
从公墓返回,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回到老城吃一顿法式晚餐。昨天到达,行李里还有不少从带来的稻香村的排骨,今天午餐把它们收拾殆尽,所以这顿晚餐才是我们在的第一顿正餐。
LP上推荐了老城的不少餐馆,民宿的接待小伙子热心地帮我们在地图上标注出这些餐馆的位置,我们挑了一家叫做Le&Pommier(在圣母教堂斜对面)的坐下。太好了,这家餐厅里提供英文菜单(我们后来觉得,不带英文菜单的餐馆似乎更地道,当然也很挑战你的猜字能力)。坐下来吃,才慢慢体会出一些在就餐的门道:首先,站门口要让人家领位,别进去就坐。第二,不管大小饭馆,一旦坐定后,从头到尾服侍你用餐的都是固定的人,叫别的服务生不好使。第三,不管吃什么,先要解决Aperitif(Something&to&drink)的问题,那怕就说要免费白开水,也要先drink下才能开始点菜。第四,我们看到的菜单(只要是菜)都差不多分成这样几个部分:Entrée(前菜)、plat(主菜)、dessert(甜点)、还有drink(酒水)。一个人的一顿正餐差不多就是1Entrée+1plat+1dessert+1Aperitif,上不封顶,前菜主菜都可以多要几种,每种主菜还可以配不同的佐餐酒,只要吃得下吃得起就行。前菜相当于咱们的凉菜,主菜就是热菜+主食了。不知道怎么搭配呢可以把菜单直接翻到Carte/Menu(套餐),一般可以在可选的几个前菜、主菜、甜点中每样点一个,套餐比较实惠。不想吃那么啰嗦呢,其实也可以直奔主题就要1个主菜,怕不够可以要1前菜+1主菜(你要俩主菜人家也没意见)不过餐前酒一般都是要点的。第五,主菜里一般是配主食的。但每桌上都会供应一箩面包,等菜的时候可以吃着玩,不够还可以要(不加钱)。第六,不用给小费,你自己愿意给随便你。这是我们第一次吃饭的总结,其它发现容后再表。
我们点了烤鸭胸和烤猪排,餐前酒不知道喝什么,只能点了啤酒和健怡可乐。一顿饭下来60欧。后来证明的用餐偏贵,当然也没贵多少。味道不错,人做的鸭子特别合我们的胃口。
神奇的挂毯
7月18日。早上起来吃早饭,碰到两对老年夫妇,他们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天了。听说我们开车,大妈说:how&brave&you&are!她说“这些人”道路又窄车速又快,太吓人了。的确,那路,那车,傻大黑粗。车在路上走,会把其他车都挤路下面去的。ZZ对此有个说法:这正好说明了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和同是西方文明(都开车),但文化却非常不一样。文明有程度高低之分,但文化很难说好说坏。
吃完早饭,我们有了昨天莫奈花园的拥堵经验,知道在暑假去参观什么博物馆的都要一开门就进去才有一线先机。挂毯博物馆是9点开门,我们真是准点就在那里等了,基本上第一批进去,没有什么人,可以慢慢的看。
挂毯的门票9欧,可以和登陆纪念博物馆一起买捆绑门票(后者单独去要5欧),两个是12欧。
清晨的老城非静,街道上的纪念品橱窗里多是中世纪武士的各种模型,老房子、老教堂、老水车,这个“老”是真的老,不是做旧的“老”。
这里就是挂毯博物馆(Tapestry&Museum)。这大概是世界上展品最少的博物馆了,因为这里的展品只有一件:挂毯(Bayeux&Tapestry),真名叫做“玛蒂尔德女王”&(la&reine&Mathilde)&的挂毯。
为什么XX对它如此热衷,要特特跑到这里看涅?首先,它大约是世界上最早的连环画。XX看过BBC的一部叫做《史》的纪录片,在介绍征服者威廉的时候,直接用这幅挂毯的内容进行讲解;看得XX心驰神往啊。这幅挂毯长70米,宽半米,现存62米。挂毯在战乱的时候被剪成很多小块,有人用来做马车的顶棚,有人在家里做毯子,能收集起来这么多重新拼起来也真不容易。挂毯里共出现623个人物,55只狗,202只战马,49棵树,41艘船,超过500只鸟等生物,约2000个拉丁文字,非常好看。
故事说:英王爱德华没子嗣,他的远房表弟公爵威廉访英的时候,正赶上爱德华和岳父不和睦。为争取诺曼人的支持,爱德华就允诺他死后把王位传给威廉。为这事,爱德华特意让自己女婿哈罗德亲王跑了一趟宣布威廉的继位身份。爱德华死了,没想到哈罗德亲王和群臣一商议,自立为英王。威廉当然不干啦,拉上弟弟大主教厄德还有其他异母兄弟招兵买马,越过英吉利海峡和哈罗德亲王的央格鲁—撒克逊军队在的黑斯廷斯地区来了一场恶战,赢了,干掉了哈罗德亲王,最终成为国王。这就是著名的黑斯廷斯战役。
这场历史上的号称很有军事参考价值的著名战役,后来就被厄德大主教找人绣在了一匹超长亚麻布上来歌颂自己老哥的丰功伟绩。
幸运的是,在这个博物馆里有中文语音导游,在语音的指导下,XX和ZZ把这幅亚麻长卷反复看了两遍,实在惊叹于绣制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挂毯上的人物轮廓都是中世纪风格,艺术表现其实挺质朴的。但是它绣得充满动感,用艺术性的概括和各种细节的描绘,刻画出每个人物强烈的个性特征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挂毯的画面布局是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有些鸟,彗星或者文字等等表示天气、天象信息,中间是故事的主线,下部一般是故事现场的背景,战场的话就有尸体,出征的话就有老百姓、士兵等等表示故事的气氛。在中文语音指点下,还能看出不少充满喜感的镜头,威廉为感谢哈罗德亲王来宣布继位消息,让其迎娶自己妹妹,画轴下面居然出现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裸男,算是史上最早的Full&Monty啦。再威廉的那些Little&Birds(密探)躲在草丛、柱子后面偷听哈罗德的阴谋的画面,总让人联想到蓝精灵撞破格格巫的阴谋诡计的场面。真是不白来!
喜欢这幅长卷的游客,可以参观完这博物馆唯一展品后,在出口的纪念品商店买到各个语言版的挂毯影印本,可惜没中文版。对了,XX回来查了一下下,维基百科上可以下载这个挂毯的全副jpg图片,超长。
D-Day-Beaches
那么一个挂毯,看了快两个小时,流连忘返,不虚此行。接下来XX和ZZ就赶着去登陆纪念博物馆。这个博物馆还是挺大的,可惜只有英文和法文介绍。里面展示了登陆时盟军的各种部队服饰、武器原件、各种记录等等,挺好看。里面还循环放映一个30分钟长的电影介绍登陆。
出来的时候到中午了,去看D-Day-Beaches。在前面的登陆纪念馆的一通乱看(乱看的是XX),大概其对这个D-Day海滩有了大致概念。咱们历史教材对这段事情基本没有乱写(没有乱写的必要),这张图就能一目了然:
这条海滩非常长,最西边到东边分别是犹他(Utah)、奥马哈(Omaha)、黄金(Gold)、(Juno)、宝剑(Sword),总计跨度达到100公里。每个海滩都有个类似游客中心的地方,都可以找到盟军登陆的一些遗迹(我们一路开车遇到好几处)。我们则去了奥马哈海滩。那片海滩是美军负责登陆的。这片海滩的沙滩过于平坦和宽阔,而离着不远又一下子直上直下是一条三十米高的峭壁,让上来的美军直接成了活靶子,登陆行动肯定死伤极大。现场看了这里,回家后又翻出《拯救大兵瑞恩》来看,就一下子对登陆时的惨烈景象产生了更加直观和惊悚的认识:
如今这片海滩除了残留的一些防御工事,在不知道这里是何地的人眼里,就是一片宁静舒适的海滩。我们发现,原以为南部才是“阳光海滩”,其实北部的海边一样漂亮。在我们去的时候,这里显然已是北方的人夏季度假的地方,很惬意。
我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片干净的沙滩,两个人抛开那些沉重的战争故事,十分恶俗无耻地在沙滩上用自拍神器——“快门遥控器”摆拍了一顿。
=======================================2014游记07:-
=======================================
在《走遍》上,被划入的旅游章节,其实位于和的交界处。照着雨果的《九三年》来游览的话,还是把它划入的范围吧。
离开接下来的两天,是我们在的行程:
Bayeux&&Pontorson(住下)&&Mont-Saint-Michel(看和教堂)&&Saint-Malo(海盗城)&&Cancale(吃牡蛎)&&Fougeres(看中世纪的防御城堡)
在来到Bretagne之前,XX和ZZ对这个地方简直是一点概念也没有,不都是嘛!真的到了那里,再就着《九三年》里描述的大革命期间地区的旺代叛乱的描述,我们一点一点对这个地区有了一些感受。
位于的西部,海岸线很长,几乎像是一个半岛。这个地区在的历史上其实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公国,直到15世纪的女公爵(就是“的安娜”)嫁给了路易十二,才算并入了版图。看看下面图片的旗帜就明白了。我们后面去的的城堡,的建筑,的古迹,史上所有和皇室沾边的地区的旗帜都带有那个著名的“金百合花”标志(右图)。而地区的旗帜却完全不一样(左图):
地区山脉蜿蜒,峡谷、山涧众多,海岸线还长。地区居民一部分是高卢人,更多的是跨过海峡定居的人,大部分人口散居在各个相互隔绝的小农场和村舍里。这里土地肥沃,通过农业、牧业来糊口并非难事。农民同外部的交往并不多,观念更新比较慢(日子一直不错有什么好变的),领主对他们也不错,所以人们把服从领主(而不是国王)看做自己的天职,没有自身利益和贵族利益的矛盾问题。自己到了这个地方,才逐渐体会到,为什么在大革命期间,旺代地区的农民对处死和自己其实没啥关系的波旁王朝路易十六没有什么反应;而国对他们的强制征兵,却导致旺代农民叛乱,拼死反抗。《九三年》的故事里,想复辟的贵族们其实是“搭便车”,趁着旺代农民奋不顾身的反抗(越挫越勇型),带着不要命的旺代农国军队打仗的。书中的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带着皇室的赞助横跨英吉利海峡登陆时,趁黑登上制高点观看敌情。那个制高点,就是著名的。
哦,对了,还有一样事情也是的特别之处。全都可以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独独例外。所以的特产酒是苹果酒(Cidre)。
真是如雷贯耳,旅游书上往往有“没去过就没算去过”的评语。此处先不介绍这个地方怎么好,先说说怎么去和怎么住吧。对于自驾的游客而言,在周边住宿一下(而不是一日游),就有机会好好看看日出和日落的美景了。大部分旅游书都会推荐住在脚下的酒店村,奇贵。我们扩大了地理范围,选择住在距离南边8公里的一个叫做(Pontorson)的小镇上。实际上,这个小镇有一条笔直的马路,可以一脚油门直接开到,价廉物美,实在是方便极了。
在海滩闲逛完,XX和ZZ驱车赶往。这次换XX开车了。刚开始真有点紧张,道路那样窄,还不能减速。我们没有选择高速,就为了看一看路边的风景,代价就是十分考验车技。还好XX初次登场,顺利完成驾驶任务……一路上的美景也值得紧张驾驶,到处郁郁葱葱,随处可见风吹麦浪。乡村的路面实在简陋,有的地方参天交错在一起居然完全遮挡道路。但是有一种神奇修剪车,我们亲眼见过它从我们前面开过,可以把道路修剪成漂亮的树荫“隧道”,特别惊艳。
尽管一路看景,我们还是三点多钟就到了,比预订的入住时间早。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敲门,迎接我们的是一位温柔的女子。她完全理解我们早到,建议我们先四处逛逛,过半个小时等她收拾好房间就能入住,真让我们感激。于是我们停好车,大致把这个小镇看了看。我们的住处就在小镇的中心,斜对着旅游咨询中心(下左图),小镇其实只有两横两纵四条主要马路,一目了然。小镇周边有家乐福等大型超市,镇中心是住家还有餐馆、商店。和其它小镇一样,这里也是非常安静、整齐。
半小时后我们准时回来,女主人已经在热烈欢迎我们。这是怎样干净的民宿啊。女主人是人,所以我们一进门就换上了她为我们准备的拖鞋。换鞋时,发现女主人的斗牛梗十分乖巧地站在院子里好奇地看我们进进出出,一下子想念起XX同事Alley家那只叫“猪”的小斗牛了:
折磨人的晚餐
中午就顾着乱逛海滩了,只随便吃了点东西。安顿好后,XX和ZZ已经是饿的肚子咕咕叫了。此时已经五点半,出门吃完饭去!
这一出门打听不要紧,发现餐馆另外一个麻烦:不到时间不开张。而且晚饭的这个开张时间还很晚,早的要6:30,晚的7点才开门。你想早点开饭?人家根本不招待,或者根本不开门。有的小饭馆是兼营咖啡小吃的,也一样倔强,在晚饭开张前你只能点喝的东西或者小吃。哎呀这可真把我们愁死了,肚子饿,还到处吃闭门羹。我们只好苦中作乐,一家家餐馆逛过去,最后选了一家餐馆(累了,吃点舒服的吧),转经一样围着人家小店附近乱逛了很久,直到7点一到准时跨入。说来也怪,时间一到,食客几乎是在很短时间陆续进入,不到半小时就把个小小餐厅都坐满了。XX猜和我们一样饿肚子等饭的人应该不少。点了宽面条(tagliatelle)和细面条(spaghetti),很合我们的胃口。
7月19日。早上8:00在住处吃了丰盛的早饭,我们出发去(Mont-St-Michel)。
先说说上下山、进出的问题。首先,上本身是不要钱的。要钱是山上的(Mont-St-Michel&Abbey),9欧/人。当然,如果不付这9欧,也就等于没来,因为沿着山门入口往里走不过100米就进入范围,也就是说,整个山体9/10属于;上山其实就是上,古时候就是“朝拜”。此外,还有4个私人博物馆,也可以付费参观,都是一些古代盔甲什么的,我们都没去。
再说说自驾车的游客怎么停车(乘坐公共交通的另外有乘车路线,请自行查找),怎么到山脚。算是一个近海的岛屿,每日涨潮落潮只有不到半天时间能有陆地露出来到山上。19世纪末修了一条连接了岛和大陆,这才方便后人游览。我们住的民宿的女主人介绍说,以前,游客自驾的话都是把车子停在的沿线,据说挺乱的。后来政府就投资改造了,成了现在的样子:
自驾游客要把车子停到距离最近的一片专门的巨型停车场,大车小车分开停,停车费一天12.3欧。这个停车场距离还有2公里左右。从停车场到可以乘坐免费的Shuttle&bus专门运送到山脚下,早上7:30就开始,一直运营到深夜12:30,每隔10分钟一班。
看看我们的停车进山过程吧。早上驱车靠近的时候就会看到“P”的指示标记,此时跟着走就是了。停车场很大,大概分了A-H等很多区。
进停车场的时候要按按钮,抬起横杆给一张停车卡。停车场入口有清楚的收费提示:24小时12.3欧;晚7点到凌晨2点免费;晚7点到早11:30之间4.2欧;其它时段少于2小时6.2欧;全天停车少于半小时免费。要把车子开走的时候不是在出口交费,而是要到停车场的收费机上把卡送进去,根据提示交费;机器会打卡后把停车卡送出来。这样车子开到出口的时候刷卡、停车杆就抬起来了。看,停车场离还有段距离:
停好车子以后按照指示牌说明就可以走到shuttle&bus的停车点。这种大巴很大很宽,应该是电力牵引的。因为通往山脚的其实很窄,shuttle&bus无法掉头,所以这种shuttle&bus是两头可以驾驶的,到了终点站司机到另外一边驾驶室反过来开就可以了:
售票处有黄色的中文导游书,介绍了的历史,以及详细的游览指南。这里XX就不多言了,想多了解的百度一下即可。有涨潮落潮,每年和咱们钱塘江似的也有个观大潮的传统,每年3月和9月各有一次,这两天大西洋的潮水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腾而来,刹那间将它四周的流沙淹没,顿时一片汪洋,时那条长堤也会消失。据说这两天观潮的人那是people&mountain&people&sea啊。
网上和摄影名家拍到的是这个样纸滴:
实话实说啊,建筑再好,也需要好角度好天气好光线来拍摄才能产生此等迷幻效果。7、8月去估计都不会遇到什么好天气,阴天雨天是主打。我们就是如此,早上出发时就是乌云密布,到了山脚下开始飘小雨,到了山上已经是瓢泼大雨了。
光线不好的时候看到的实在和壮观不沾边,很有些荒岛孤堡老监狱的赶脚:
游客下了shuttle&bus后,步行大概300米的样子就到达山门。山门是两道窄门,不难猜出古时候肯定有御敌的效果:
进了左侧第一道门后就看到右手边就是的Tourist&Center,这里有公共厕所。
进了二道山门后,乖乖龙滴咚!赫然就看到了大妈的产业:
有关于大妈(LaMerePoulard),人家在世(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在山上经营一个食宿都管的小旅馆,主要是提供上山的圣徒歇脚的。大妈本人也是信徒,据说那是非常和蔼,圣徒付不起饭钱人家也不追究,而且做的一道特色煎蛋饼在这等偏僻之地绝对算得上金色美食。后来好多有名的人都来此歇脚食宿,这里也就创出了名气。大妈的儿女们将这个产业发扬光大,如今整个上恨不得一半产业都是这个以前照顾圣徒的大妈的,有大妈餐馆(招牌店就是入口那家,里面还有),大妈小吃,大妈饼干,大妈旅馆(还好几家,岛外也有)。那家招牌餐馆墙上铺天盖地都是XX名人于X年X月X日来此一游的照片(据说还有周恩来的)——XX记得最著名的羊肉泡馍、最有名的灌汤包子铺等等也有此类营销手段。
有些游记写“不吃大妈的煎蛋饼等于没来”;OK,中午时分一个普通的煎蛋饼(其实就类似Omelet)售价大约30欧左右,一盒大妈饼干好像是6欧,旅游“Must&go+Must&do”信徒不妨一试。我们没有做这个预算,我们的书包里背了可以在山上“匹克尼克”的食物。要吃真正正宗不带铜臭的大妈煎饼,最好是穿越到那个时代去品尝。顺便提一句,XX在的超市里也见到了盒装的大妈饼干(包装完全一样),一盒大约0.8欧。
LP对进入后的那条步行街是这样描述的:“唯一的街道是被误导性称为Grand&Rue的窄街,两边都是餐厅、宾馆和一大堆俗气的纪念品商店。”我们完全赞同这个评语,实在没有看出网上其他MM赞叹的一丝浪漫:
地区除了苹果酒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创小吃,就是可丽饼(Crepe),人完全可以理解成“煎饼果子”。饼的做法和煎饼果子完全一样,只不过上面不是薄脆葱花和鸡蛋,而是巧克力+香蕉,或者其它什么东东。在这个“特产”随处可见——事实上在全这个特产都随处可见。由于来的游客最多时人,所以对这种“特色美食”一般都会特别有日文介绍。不过,别的地方的可丽饼一般是现做现烙,这里则是提前烙好一大摞保温着,要吃的时候浇上各种酱料什么的。
一大早去还是好,就是前面的商业街人多,开始登的时候人一下子就少了——一众游客都先好奇纪念品呢——这个胜景和、古镇有一拼。
进门后,按照导游指南的说明,沿着守卫厅走过大阶梯,就到了的第一层平面,先看到一个“西侧平台”,从这里可以俯瞰周围的滩涂。如今那条连接大陆的长堤已经拓宽加固,还在不断施工中,显然以后会有更多的公路通上来,甚至还修自行车道呢!
俯瞰下去,可以看到围绕修建的各种瞭望台,不过此时它们都成了海鸥遛弯杂耍的地方。尽管这一天天气很不好,仍然有游客跟着向导在刚刚退潮后的泥滩上行走游览。那些地方据说必须要有向导带路,听说拍照的角度是比较好的:
从这一层沿着旋转的石头台阶上去会先到达第三层,然后就会看到一片很壮观的双层回廊,这个叫做隐修院回廊,它连接周围很多建筑物,说是祈祷的场所。双层柱廊的风格和的吴哥寺有点像,一眼看过去富于变化,视觉感受非常不错:
站到回廊一角看周围的建筑,确实挺好看的:
整个其实是经过8个世纪多次改建、重建、扩建而成的;不同的时期审美发生变化,设计风格也呈现出时代的演变,与时俱进的意思。不过在这种苦寒地带建成这样的建筑,的确需要很多圣徒和工人不屈不挠才行:
前面说过,我们早上去就开始阴雨,到我们中午离开的时候居然是瓢泼大雨了。一开始是在建筑体里面不要紧,后来雨小了一点就坐在茂密的树下边躲雨边picnic,心里盼望着等雨过了再下去。没想到老天一点没有领情的意思,到我们吃完午饭,走到外面,面条筋一样粗的雨柱泼洒下来,XX和ZZ的雨伞、快干防水防晒服都完全不敌,直把我们浇到湿透。站在shuttle&bus候车点的时候觉得自己还算好的,好歹有把雨伞,不少游客都更加狼狈。10分钟等候有一辈子那么长,终于等来shuttle&bus,大家尚能绅士风度排队上车,然后水淋淋发出“噗嗤噗嗤”的怪声坐在座位上狼狈回家……
本以为今天剩余的时间就是回住处洗澡,然后躲在屋子里看雨、睡懒觉、等晚饭呢,没想到再次领教了的天气多变。刚刚回到我们的住处,雨就停了,等我们洗罢澡,收拾好衣服,天空已经露出一角湛蓝。这就让我们下午居然有了大把时间去了和。晚上8点多返回时,天空乌云,且太阳终于有要落山的意思,于是我们再杀奔,此时光线好得多了,一切景物都显得立体起来,阳光白云,空气也非常清新。的黄昏还是不错的。
=======================================2014游记08:--、、
=======================================
(Saint-Malo)
,,……不错,《九三年》里朗德纳克侯爵是在舵手的帮助下从这里登陆;这里也的确是个挺有名的海盗城。可是这么名字怎么就这么耳熟呢?
直到开始动笔写游记的时候,XX才突然想起来,这个名字出现在中学学的莫泊桑的短文《我的叔叔于勒》!对了,文中的“我”一家住的“哈弗尔”其实就是(Honfleur),一家人听说于勒叔叔发了财就乘船出海庆祝,但是在甲板上认出那个开生蚝壳子的老水手正是于勒——傻了。全家人回程时特地改乘去的船,以免再遇到这个穷亲戚。现在去过了,终于明白从方位来看此即彼。
这些信息是百度来的:的名字就是来源于一个叫马洛的圣徒(来此传教)。但是到了十六世纪前后,这里成了海盗进出的港口。这些海盗不少“奉旨抢劫”,把从别的国家抢来的东东先给皇室。既然是“有国家编制”的“正规海盗”了,也就积累不少财富,这个城市就繁荣起来,周边地产也跟着高大上了。到了十七世纪英法海上争霸时,这里又“奉旨抵抗”入侵,把个海盗城建设得颇具规模。不过现在的城墙是后来修复的,因为二战空袭把这里都炸完蛋了。
XX和ZZ按照GPS的指引不怎么费劲就找到了城市,麻烦的是停车。城其实很小,后来我们在国内开车去的路上经过一个叫做“”的明代古驿站城,我看城的大小也就那个“”那么大;游客停车自然是不好进去的,所幸城外有许多专门的大停车场,就在港口边一字排开。只要肯付钱,不用担心找不到车位。顺便奉劝一句,在乱停车想省钱的念头不可取,罚的可贵。这就是老城外的港口,这是我们从城墙顶上拍过去看到的:
到底是海边,海鸟特别多,随处可见奇怪的海鸟神气活现地站在停车场的各色车顶上。我们没有去过南部,只知道这里的海边阳光就足够灿烂,不知南部会是什么样子。
一进入老城就能感受到海盗气息,到处可见穿着海盗服的街头艺人做着各色表演,有的是用腹语表演提线木偶,有的直接悬赏和游客合影;还有用手摇的纸带音乐盒播放各种音乐表演的,都挺有趣:
街上游客很多,旅游纪念品也不少,海盗题材的纪念品是主角,另外音乐题材的纪念品也特别多。查询后才知道也算是音乐之乡,每年6月的音乐节,是其中的一个主站。橱窗里出售的各种音乐盒子是个不错的纪念品,XX很喜欢会放《大海》(La&Mer)和《玫瑰人生》(La&Vie&En&Rose)的小音乐盒,趴在橱窗试音的时候还碰到一位老人家很开心地在一边就着伴奏唱La&Mer。一个音乐盒几块钱而已,没买,事后有点可惜。
这个老城四面高墙,城墙顶部很宽,估计在过去走马运大炮绝无问题,站在城墙上眺外,风景实在是很好。
从城墙上向四周窥探,可以大致遥想一下过去的繁茂:
城的北端正对着海岸,不远处总能看到一座一座小岛,料想底下应该也有不少暗礁。早年的水手一定深谙这里的水路和机关,不熟悉的船只怕是没到海盗城也先要触礁一下子。这里的海岸和海滩一样有着平坦的沙滩,城外用石头圈起一块地方就成了天然的海水游泳池:
坐在城头的石墙上晒晒太阳,海风拂面,空气里传来呜呜咽咽的民谣和新鲜的海水气味,还真是很不错很惬意:
(Cancale)的牡蛎
因为午餐不过是Picnic,两个吃货对晚餐还是很期待的。列了三条志愿:在就餐(离家近,吃完休息);在就餐(旅游城市,吃点世界美食);去吃海鲜。
在不过四点多,肚子已经在唱空城计了。ZZ很期待吃肉(大型食肉类动物本色),想Kabab了,在发现一家,居然不开门。心说是不是周六的原因,休息了?——直到很多天以后才意识到,那是因为没有到饭点儿,人就是矫情啊!就这样,一路高歌的肚子把我们带到了。
连City也算不上,基本就是一个渔村吧。不过这里被誉为的“牡蛎之都”,要吃什么你懂的。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我的叔叔于勒》,是这样描写吃牡蛎(也就是生蚝)的过程的:
“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可见,的传统中,牡蛎一直就是这样生吃的。
不过,只要看过“Mr.&Bean”的那集《憨豆的假期》,肯定记得开头憨豆看到法式海鲜拼盘的场景吧?憨豆看到那奇形怪状的牡蛎,甚至把它拿到耳朵边听听是不是还活着,在看到侍者鼓励的眼光后只能勉为其难的(脸上表情快要哭了)把“国粹”吞入口中,入嘴后又是怪样百出,仿佛吞进了几只活蚂蚱一样惊恐万状;看到侍者询问的眼光“Everything’s&OK?”,又故作懂行一样打了个手势“Yummy!&Perfect!”……
这一番细致描写,不禁让XX和ZZ有点望而却步。在,无论如何不敢生吃牡蛎的,重金属超标啊!且XX和ZZ都有在暴吃海鲜后上吐下泻的惨痛经历,对这生蚝……还真是有点点犯怵。
先来张小渔村的照片:
这个小渔村看起来就是沿着海边一字排开的一条主路,当然也有一些纵深小道都是去居民家的。傍晚时分,落潮了,渔船都搁浅在海滩上。整个的海堤下面都是白色的碎牡蛎壳,足见“牡蛎之都”所言非虚。岸边有一个一个的海鲜摊位,牡蛎卖得很便宜,都是4-5欧的样子一打,还有更贵的,和牡蛎的品相、大小有关;还有很多当地海鲜,龙虾、各种贝类,都很便宜。我想如果住在这里,这可过了瘾了,完全不用担心污染啊!
在这些海鲜摊上也可以直接吃牡蛎的,摊主可以帮你把牡蛎撬开,自己浇点柠檬汁就吃了。想想我们俩这“下水”啊,没敢,还是去饭馆吃吧。从网上找来的海鲜摊摊主撬牡蛎的照片,给感兴趣的亲们参考下:
尽管已经快六点,海边的一溜餐馆依然坚定的贯彻着的晚餐政策:就是不经营晚餐,喝酒吃小吃没问题。XX和ZZ饿着肚子把一家家餐馆的餐牌看了好几遍,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走到了马路尽头灯塔边的一家餐馆坐下:“Two&Cidre,Please.”来两杯苹果酒先垫吧垫吧吧:
苹果酒都是盛在这种宽口的胖粗瓷被子里端上来的,酒微甜,没有什么度数,和啤酒差不多。
终于,终于等到了晚餐开张时分!XX和ZZ直奔早已物色好的餐馆(餐牌都捋了两遍了,能不物色好嘛),点餐!
在餐馆里点海鲜主要是两种点法。游客可以点“海鲜拼盘”,分成不同价位,各类海鲜个数不同,菜单里都写得清清楚楚。人多的话可以点一个好几层的超级海鲜拼盘,估计挺过瘾的。
另外一种点海鲜的方法就是点具体的海鲜了,我们就是这样的。开始的时候怕不好吃呀,海鲜方面只敢点了半打的牡蛎,XX还点了红酒焖青口(就是海虹啦),配上了白葡萄酒。
实话实说,生牡蛎的味道完全不像憨豆先生描述得这般恐怖,首先很鲜,入口很清冽,滑滑的,凉凉的,有点嚼头,总之真的真的很好吃!
红酒焖青口实在是太多了!差不多30公分直径的锅,20公分深,满满的都是青口,配粗的炸薯条吃。XX一直奋力大吃,ZZ也帮忙,最后还是没有吃完。
白葡萄酒是侍者推荐搭配的,空口喝下去真不怎么样,很干(就是我们说的酸),但是和牡蛎搭配在一起的时候,不知怎的,居然有些微甜。
的海鲜我们懂得不多,而且心里总是有“怕拉肚子”这个警钟长鸣,只能分享这么多信息。钢牙铁胃的盆友们应该好好尝试!
(Fougeres)
是我们在7月20日离开后去拜访的地方。从往南就离开了,往去了。《九三年》中,朗德纳克侯爵和镇压旺代叛军的司令官郭文子爵(也是朗德纳克侯爵的侄孙)的最后一战就发生在。小说说到朗德纳克侯爵和叛军残余退守到家族的旧碉堡里,那是一座基墙厚达十五尺的圆形高塔,出口是个墙洞。高塔与高地由一座石桥相连,桥墩上有一座三层城堡。
这个城堡,我们行车至,一眼就能看到:
一眼看过去,就能明白这个城堡是防御性城堡。城堡整体呈现梯形状分布,墙体厚实超过三米,另有13座高塔形成完美防御体系。站在角楼和高塔上可以俯瞰或远眺整个小镇。最佳的观看位置在它对面的一个公园平台上,在这个阴雨绵绵的上午更显得阴沉沉:
=======================================2014游记09:的恐怖小镇
=======================================
今天是星期日。直到今天我们终于感受到在“星期日”意味着什么,那真是求助无门的一天啊。
商店自然是不开门的,招待本地人的餐馆也不开门(旅游景点例外)。小超市不开门,大超市开半天。最难过的是加油,加油站周日没有人工服务。这可真难坏了XX和ZZ。自动加油机不支持我们从国内带来的磁条信用卡和芯片借记卡(估计芯片信用卡是支持的,但是我们没有办),没有人工服务就无法加油。光是读那加油机上“您的信用卡无法识别”这几个法文就费老劲了;在加油站遇到位老伯伯(周日能在加油站遇到人都难),上去用英文打听,人家一句都听不懂,特耐心地蹦法文单词给我们解释,可怜我们一个法文单词也不明白(估计那老伯说的就是“东南”一类)。最后我们来到一家没关门的大型超市,看到外面有加油站,ZZ跑到超市里问个小姑娘收银员“我没有信用卡,请问怎么加油”。人家小姑娘一脸好奇地听ZZ英文叨叨完,赶紧又叫了一个小姑娘来听,ZZ又用英文叨叨一遍,第二个小姑娘又叫来个小伙子,终于能听懂ZZ的英文了。小伙子心好,提出刷自己的信用卡然后让ZZ付给他现金,这才搞定。
教训:周日以前一定要加满油!
出了,对我们而言就算离开了了。不过,带给我们的“奇特”(只能用这个词了,再多说就有点贬义了)气息在(Renne)附近的一个无名小村又把我们雷了一下。
不知道这村庄叫什么,今天是周日,估计是有礼拜活动的。但是在教堂外的小广场上赫然立着一堆假人。立假人不吓人,是这些假人做得吓人,看起来像僵尸,估计是村上人自己的手艺。每个假人下面还立着牌子,用法语做了解说,连蒙带猜看了看,有的说的是小镇上发生的事情,有的说的是宗教故事,还有则介绍一些书籍中的人物。
无论是什么吧,总觉得这些东西透着古怪,在一个人都不见的村庄教堂边就这么立着,让人毛骨悚然。
这个场景XX看了半天,看得出是个主教(或者教皇)和一个屠夫还有三个小孩。后来照着木桶外的法文说明上网查了查,居然说的是斯主教(其实就是圣诞老人的原型)的一个故事,说是一个杀死了三个小孩的屠夫,后来斯感悟了他并复活了那三个小孩。是不是血淋淋的?
我们看得后脖子发凉,光天化日之下,愣是浑身起鸡皮疙瘩。而XX看得直接脑残了……
=======================================2014年游记10:——总体说说行程
=======================================
离开了出了那个古怪村庄。我们算是正式进入了地区。
人们都说,要完整领略风情,只需要去两个地方,一是,另一个就是。在XX看来,相对于,有点像相对于。外国人看文化(注意,是文化不是文明),说到底算是中原文化,它的发源地就是;我们这些旁人看到的文化,发源地就在。
严格说,历史只能追溯到公元400年,在那以前都是帝国统治啦。这之后经历了墨洛温王朝、加王朝、卡佩王朝。但是在我们这些外人眼里,怎么定义文化、“范儿”呢?当然这个定义可以很宽啦,不过,不少人眼里的范儿是由这几个关键词组成:精致、浪漫、优雅的园林、繁复的建筑和装饰艺术、高雅的艺术趣味……如果亲们的看法也是如此,那么就是这些关键词构成的“文化”的发源地。正是这里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皇室,也是在这里开始看到了到处装点着象征皇室标志金百合花的城堡群。
在没有去以前,XX和ZZ就把之行看成是的重要一站,那自然是要做功课的。看了的官方网站,又认真看了好几本旅游指南,还在网上扒了不少人的游记。可是结果是什么也记不住!不知亲们有木有同感?就是记不住什么城堡该看什么。
但是,当我们从回来以后,在写这篇游记的时候,XX突然发现自己真是对那些城堡张口就来啊。这正应了的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英文说得更清楚:People&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国总统访问澳大利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