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同葡萄牙同样的剧情?

西班牙和葡萄牙原本是一个国家吗?_百度知道
西班牙和葡萄牙原本是一个国家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两个独立的国家。西班牙(España)全称西班牙王国(西班牙语:Reino de España;英语:The Kingdom of Spain),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地处欧洲与非洲的交界,西邻同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东北部与法国及安道尔接壤,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及非洲的休达和梅利利亚。该国是一个多山国家,总面积505925平方公里,其海岸线长约7800公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外来影响,中世纪时有多个国家并立,至15世纪始建立单一国家,近代史上,西班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发源地,在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于15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期时成为影响全球的日不落帝国,现今全球有5亿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3多的语言。西班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还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欧洲国家第6名,世界排名第13。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葡萄牙(Portugal)全称为葡萄牙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Portuguesa),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共和制国家。东邻同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的西部和南部是大西洋的海岸。除了欧洲大陆的领土以外,大西洋的亚速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领土。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的罗卡角是欧洲大陆的最西端。&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跃的角色,成为重要的海上强国。全盛时期的葡萄牙甚至和西班牙共同签署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意图瓜分世界。在近代西方历史上,葡萄牙是历史文化发源地之一,16世纪到18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影响世界的最强大的全球性帝国。现存欧洲国家当中,葡萄牙是殖民历史最悠久的一国,自从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门政权移交(亦有一种算法为到2002年的东帝汶独立为止),殖民活动几近六百年,曾包括世界53个国家的部分领土,官方语言葡萄牙语成为2.4亿人的共同母语和世界第八大语言。葡萄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相当完善的旅游业,也是欧盟成员国之一,欧元和北约创始成员国之一。还是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员。
采纳率:100%
西班牙和葡萄牙同处伊比利亚半岛。公元861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宣布葡萄牙脱离独立,但西班牙却不予承认,为此两个国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战争。直到公元1143年,西班牙才承认葡萄牙是一个独立国家。1494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条约规定,在西经41°到45°之间划一分界线,凡在分界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属葡萄牙势力范围,而以西新发现的土地则属西班牙势力范围。这一分界线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保,称“教皇子午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1、光复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
公元8世纪初,从北非过来的阿拉伯人用了大约4年的时间征服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现在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此后的数个世纪里,阿拉伯人以他们特有的智慧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带阿拉伯化的西班牙文明,使西班牙在2个世纪之内都是西欧的文化中心。
阿拉伯人占领西班牙后,不愿接受这些伊斯兰教统治的西班牙人退缩到北部山区,那里出现了一些抵抗中心,由此开始了持续7个多世纪的光复运动,但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11~13世纪。这场斗争,在西班牙人看来,是基督教反击伊斯兰教侵犯的一部分,所以,反抗阿拉伯人同志的武装也被看成是罗马教皇号召组织的十字军的一部分。
10世纪和11世纪时,在伊比利亚西北部出现了雷翁和卡斯提两个抵抗中心。鉴于西班牙人的复国战争如火如荼地展开,约两万北非的柏柏尔人在伊本.优素福率领下于1086年来到西班牙,支援这里的阿拉伯人。在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中,卡斯提国王阿方索六世率领的军队大败,据说他只带了300人死里逃生,而这些柏柏尔人的军队则把4万多个首级作为战利品带回了北非。但卡斯提人没有灰心。1212年,卡斯提国王阿方索八世在各抵抗中心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十字军的支持下,统率联军于柏柏尔人在托罗萨地方进行决战,大获全胜,柏柏尔人被杀至少16万。1230年,卡斯提和雷翁王国合并,统称为卡斯提王国,是反抗阿拉伯人统治的中心,拥有最强大的一支反抗武装。1236年,他们攻克阿拉伯人的首都科尔多瓦,光复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伊比利亚的东北部则形成了反抗阿拉伯人的另一个中心――阿拉贡王国,该王国的正式形成是在1137年,由当地几个抵抗中心合并而成。在半岛的西南部,则形成了葡萄牙王国,它先是依附于卡斯提,1143年后成为独立王国。
在整个光复战争中,西班牙出现了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民族英雄罗德里戈.迪亚士(约),他成为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被称为“熙德”(斗士的首领)。他的主要功劳式1094年攻占巴伦西亚,并坚守住这座城市。后来他的事迹被人编为长诗《熙德之歌》,是中世纪西欧最重要的几部长篇史诗之一。近代以来,这部长诗也成了衍生其他文学作品的素材,如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作家高乃依就创作了悲剧《熙德》,歌颂理智对情欲、义务对感情的胜利。
经过11~13世纪的激战后,西班牙人的胜局已定,但离光复全部领土仍需时日。科尔多瓦失守后,阿拉伯人逃到半岛东南部的格拉那大,又在那里坚守了250多年。他们在这群山环抱、江河贯流、田园如茵的弹丸之地,在这势单力薄的偏安环境中,再次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2、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
胜利在望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还无暇顾及这一类文化的创造,他们在复国的同时处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不经历这个过程,日后他们就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探险和殖民活动,也就不能建立起庞大的帝国,而民族国家的形成,不光是一个驱逐外敌的过程,也是一个解决民族内部冲突、使内部各种政治势力达到相对集中和统一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点,往往要经过激烈的思想冲突和流血斗争。
近代西欧各国民族国家爱国主义形成时期,主要表现为国王和大贵族的冲突。葡萄牙独立后不久,即在13世纪初就发生了内战,主要是国王想加强中央政府权力而引起于大贵族和高级教士的冲突。此后,葡萄牙不仅多次发生与卡斯提的战争和新的内战,还爆发过两次“革命”,即所谓的年的革命、年的革命。葡萄牙史学家认为,这些革命都带有国王与“人民”(城市市民和农民)合作打击闹分裂的权贵的性质,结果使中下层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活动空间,这对商人特别有利。年的革命是与卡斯提的战争一起进行的。在这场战争加革命中,世袭大贵族站在卡斯提一方,市民和一些精通罗马法的知识分子站在政府一边,卡斯提的干涉军失败了。于是,有钱的“资产阶级”(这里所说的“资产阶级”,是习惯上一种比较简单方便的称呼,一般是指当时的大商人。一般说来,这是还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最多也是一些倾向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商人。)和法学家在新建立的王朝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资产阶级”关心和平和扩大贸易,法学家则关心加强国王权威。一个集权的中央政府至此终于建立起来了,没有这样一个政府,没有这些商人和法学家的努力,小小的葡萄牙此后要发展成一个帝国是不可能的。当然,只靠这些商人和法学家也是不行的,未来的扩张和建立帝国,还是要靠那些权利受到一定抑制的贵族的支持和领导。但这里我们必须看到,西欧中世纪后期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差别就在于:他们的商人及其相关的知识分子还是取得了可以与传统的统治阶级相抗衡的权利。
光复运动的另两个主要中心阿拉贡王国和卡斯提王国也不平静,它们同样面临加强中央权力的问题,同样面临大贵族闹独立,同时还有农民反抗封建捐税的起义。为了强化中央权力和集中统治,两个王国走上了联合的道路,这是通过联姻来实现的。
1469年阿拉贡的王子斐迪南与卡斯提女继承人伊莎贝拉结婚。10年后,他们先后继承了各自王国的王位,这样1469年两个国家正式合并,实现了西班牙的统一。不久,统一后的西班牙开始向偏安一偶的阿拉伯人发起总攻。1492年1月,格拉那大的摩尔人献出城池投降,光复运动至此结束。
伊莎贝拉是位颇会玩弄权术的女王。据说她金发碧眼,是个典型的美人,但不是那种风情柔和之辈,而是爱好体育、健壮有力之人。理论上她是协助丈夫治理国家,但无比傲慢、固执己见,又善于掩饰,常常装出天真浪漫的样子裁断大小事务。特别是她的宗教狂热,使西班牙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就是她大肆利用宗教裁判所来镇压“异端”,制造了大量冤案。仅1498年前的17年中,被处以火刑的就有8800人,被判有罪的达10万人以上。这里所说的“异端”,指的是那些信仰其他宗教的居民,如犹太教、留在西班牙而被迫改宗天主教的摩尔人(被称为“摩里斯科人”),也就是那些对基督教信仰解释与罗马天主教的官方规定有出入的人。不过后者是少数,当时的异端主要还有那些在宗教实践上与教堂规定的一套不一致的人,大部分是走火入魔的乡村妇女,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异端”是被诬告造成的。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镇压政策虽暂时有助于政权的巩固,但其消极面及其明显。比如,政府命令犹太人在3个月内离开西班牙,许多医生、科学家、哲学家、商人、高级手工艺人在犹太教士的带领下离开了这个国家。这些离开西班牙的犹太人的后裔现在已有200万,分布在全球多个国家。
当然,对这时期西班牙的君主来说,这些消极现象并不像后来看来那么严重。在他们眼里,最有意义的是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这是向外扩张、建立帝国的先决条件。伊比利亚半岛上这两个国家在近代西欧的扩张中走在前面,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反侵略斗争中较早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是一个国家,公元800多年的时候,葡萄牙的国王就要求脱离西班牙王朝。
1条折叠回答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葡萄牙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史海钩沉】《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葡萄牙、西班牙)
我的图书馆
【史海钩沉】《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葡萄牙、西班牙)
【史海钩沉】《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葡萄牙、西班牙)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 & 【导语】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序一 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中央电视台台长 赵化勇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  一方面,人类的力量日益强大,目光已投向浩翰的宇宙;另一方面,人类自身却似乎日益脆弱,面对环境恶化、恐怖主义等种种危机显得有些无措。  一方面,全球化进程将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与国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却未见消减,战火和鲜血弥漫的场面仍在局部地区上演。  这一切,铸就了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进步与落后共生的大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曾经、正在和仍将继续左右剧情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力量,却始终来自于大国。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在历史进入21世纪的时候:  美国仍然领先,没有迹象表明它将在短时间内被超越;  欧洲各国前所未有地联合起来,集团优势日渐彰显;  保有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位置的日本,一直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一度落后的俄罗斯,已重新吹响复兴的号角并显露峥嵘;  印度,巴西,正竭力向前,试图改写现有的世界大国格局。  那么,中国呢?  这个古老而生机盎然的国度,这条历经劫波而豪情不灭的巨龙,这列用速度吸引世界眼球的经济快车。今天,没有哪个国家会忽视中国的存在。  中国人是理性的,我们看到了自己目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中国人也是感性的,我们的心中有个梦,一个大国的梦。也许,更准确地说,中国从来就是一个大国,中国人从来不乏大国心态:铁骨铮铮而又雍容大度的大汉气质,浪漫开放而又胸襟豪迈的盛唐气象,纵横七海却“厚往薄来”的大明舰队,已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酝酿出了山高水长的大国之风。  大国之风是什么?老子说:“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意思是:大国只有对小国谦下,才能得到小国的信任;司马穰苴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郑和率领当时天下第一的舰队七下西洋,执行的外交政策是:“以德睦邻”。大国之大,在于有容乃大,有德乃大,有信乃大,有为乃大,这就是中国人传统的大国观。  大国是历史,是中国人心中的中国应有的存在方式;大国是文化,是为人类文明的殿堂奉上的华美篇章;大国是追求,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自信与执着。  正是这样的情怀,让中国人在近代饱受屈辱后重新奋发。160多年的追赶,让世界再次听到了中国的声音;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巨变,使我们能够更自信和从容地立足于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强国之路。  有着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今时今日,国家要发展,人民要进步,中国要为世界的和谐发展担负起更大的责任,那么,接下来,中国要走的将是怎样的一条发展道路?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组织了一次集体学习,内容是“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这次学习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在想,斯时斯地,打开尘封已久的历史,所为何来?  盛唐的奠基人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文明的记录,是民族的基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不是记忆的负担,它蕴含着可以照亮未来行程的智慧之光。  新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这些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导世界潮流的大国,在历史上或多或少都对其他国家和民族造成过伤害,包括中国。今天,在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进程中,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看待它们?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用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为中国的发展寻找世界性坐标,这既是一个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的选题,也是中央电视台“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理念的具体实践。  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人民的福祉而思考和求索,这是国家电视台这一特殊的媒体角色赋予我们的一份责任。沉下心来、拒绝浮躁、认认真真思考、踏踏实实做事,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从业者应有的价值判断。  正是因为如此,有了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是电视工作者试图凭借时空拉开的距离获得景深,用影像和声音诠释各大国成败的一次尝试;也是电视工作者用自己的视角辨析大国兴衰,对当前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和面临的任务进行思考后的一次表达。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其庞大而艰巨的工程。它要求对波谲云诡的历史本身进行有效的梳理,对历史脉络进行手术刀般精准的分析,对历史走向进行独到的思辨。如何获得最精准的史实?如何在众说纷纭中最真实而客观地解读“这一个”?如何在批判中学习,在学习中批判?一系列沉重的问题酿造了这次思想的长征,过程是痛苦而艰难的。经济频道的数位同仁三年磨一剑,付出了难以估量的艰辛,读书行路,从现实的表面一点点走入历史的深处。  《大国崛起》一片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全片以15世纪后陆续崛起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作为解读的对象,展现它们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既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同时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这是《大国崛起》的主旨所在。  《大国崛起》一片将五百年来世界大国的历史立体地、直观地呈现给了观众。这并不是一部以挖掘历史细节或揭秘历史真相为目的的纪录片,它更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以此为宗旨,深入九国探访实拍,借助电视媒体的独特传播方式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完成一部影像化的五百年大国兴起史,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是《大国崛起》的独特所在。  《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的电视工作者和中外学术界鼎力合作的成果。国内外一百多位来自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不同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给于创作者的大力支持,使本片得以反映出各国专家对于本国崛起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现阶段对世界历史与现实的认知程度。这是《大国崛起》的价值所在。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终于和观众见面了。与此同时,在电视片基础上产生的八册系列图书也问世了。对于世界大国历史这样一个重大的课题,一部纪录片和一套图书所能承载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可能还不乏可商榷之处。  无论观众和读者是赞同还是批评,对于《大国崛起》一片,我们最为期待的是:它用影像进行的思想表达,能够引起人们对一些问题的关注并提供深入思考的基础;对于《大国崛起》系列图书,我们最为期待的是:它展示的历史细节和专家观点,能够为人们提供一条通往浩淼历史和繁杂现实的路径。  因为,前车辙是后来者行动的参考,老人是孩童成长的依据,旧知是新知的注脚。在中国持续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懂得聆听历史,更是一种深远的智慧。  而我们在今天所做的一切,也终将成为历史。序二 电视人也在铸史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罗 &明  文字作品与影像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艺术气质殊异,两者的联姻由来已久。对于时代精神的孜孜探寻,对于人类心灵的不倦探析,对于共同情感的深刻表达,在这些基本点上,文字与影像殊途同归。  因此,电视作品出版成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大国崛起》系列丛书却有特别之处:虽然它是中央电视台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同名、同步出版物,但它并不是电视纪录片的简单翻录,也不是视觉语言的生硬平面化,而是电视人编写的一套历史书。  和电视片一样,这套丛书也从15世纪启航。  15世纪是一个崭新而别样的世纪,更是一个影响力直达今天的世纪,世界的大变局由此开始。自那时起,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勃兴。侵略与开拓相联系,贸易与搏杀相混淆,经济与军事相纠缠,崛起与争霸相伴随。  这是创造了难以计量的财富与进步的五百年,也是浸染了无法计量的鲜血与恐惧的五百年。所有一切都与大国的崛起与衰落紧密相连。  五百年来,世界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王雄称霸的正剧,你方唱罢,我又登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江山代代,各领风骚,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大国辉煌,同时也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带来过不同程度的伤痛。而今天,实力和信心日增的中国,选择了以更加广阔的胸襟和真正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历史和现实。  五百年风云激荡。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以九个大国在崛起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和点位来进行跳跃式的叙述,力求凝练;系列图书《大国崛起》则想要在此基础上实现一次再传播,力求丰富。让两种不同介质的媒体承担不同的目标,对同一主体进行不同层次的立体传播,创意大胆且新奇。  如果说,纪录片寻找的是巨人一跃而起之前最得力的那一点,那么丛书寻找的是巨人从慢跑到跃起的整个过程,有时甚至包含它的陨落:  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拉开了真正世界意义上的大国之旅的序幕。是什么让它们在16世纪初迅速强大又迅速衰落?为什么大国之争一开始就是争夺海权?海洋,是大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吗?  荷兰,一个面积只相当于今天两个半北京大的小国,一个时常面对海潮威胁的国度,为什么能在17世纪成为世界的中心并以自己的名字标识整个世纪?它如何缔造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它又怎样对世界施加影响?  英国,有人称它为“小店主”国家,但它称自己为“日不落帝国”,这一矛盾背后暗藏了什么样的玄机?是偶然发现现代之路?是无意间打开神秘的崛起之门?它在18、19世纪称雄世界近两百年的基础到底在哪里?  法国,欧洲大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为什么在18、19世纪的大国竞争中,它总是力争第一,却常常屈居第二?这个充满激情与浪漫的国度,又凭借什么始终能够引领世界风潮?独特的法兰西精神究竟源自哪里?  德国,1871年方才立国,这个欧洲大陆民族国家中的姗姗来者却在极短的时间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一举站在巨人的行列中,原因何在?统一与分裂,这个痛苦的命题,又对这个国家的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日本,这个曾在欧美列强的逼迫下打开国门的小小岛国,是怎样迅速摆脱被奴役的地位的?它为什么在崛起的同时渐行渐远,踏入迷途?它又如何在战后发展成经济大国?  俄罗斯,一个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又在顶峰重重跌下的大国。15世纪之后,已没有人能够用武力使它屈服,为什么它却经常从内部崩溃?它为什么总是集强大与羸弱于一身?它为什么被称为泥足巨人?  美国,一个国民来自全世界的移民国家,它的立国之本是什么?一个仅有二百余年历史的新国家,凭什么执牛耳近一个世纪,迄今仍无衰退的迹象?它的发展是一路坦途吗?  在12集电视纪录片涉及的这些重要的问题,也是《大国崛起》系列丛书的主体内容。为了使读者和观众对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有更清楚的了解,剧组组织专人撰写了与各国崛起相关的历史内容,在电视片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历史细节和背景资料,并请研究各国历史的专家进行审读。电视工作者与学者的共同努力,使这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知识性。  “独家访谈”,出自《大国崛起》剧组在上述九国的采访。电视摄制组在九个国家共采访了近百位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时长所限,专家的精彩谈话未能尽收于片中。谈话内容既有对历史细节的追述,也有独家观点的阐释,思想的精华如珍珠闪耀其间。与九国学术大家面对面,这在中国之前的纪录片创作中还从未有过,所以不敢独专其美。这些访谈经整理后分主题收入丛书中,其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读者可自品之。  “导演手记”,是导演对摄制组在各国采访和拍摄历程的记录。岁月流逝,但很多历史都还“活着”:活在一栋古老的建筑上、一段残破的遗址间,一个偏僻的博物馆里,或者活在当地人的衣食住行中、活在源远流长的典礼仪式上、活在专家学者的考据里。导演的拍摄手记,就是一个将人们从“活着”的现实引往悠远历史的向导,纪录片工作者直感的片段,其实是给回望历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12集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分别附在各册书中。有心人不难看出电视工作者在做这样一部纪录片时的认真和谨慎:从历史的故纸堆,到足迹踏遍欧、亚、美的实拍,到遍访名家深入交流,最后才形成电视屏幕上的一集纪录片。  这样一套特殊的丛书,从电视片的创作初期已列入总体规划并开始筹备,图书的编撰与电视片的制作一直在同步进行。纪录片《大国崛起》电视脚本的撰稿者成为丛书的主要编著者,他们游刃于历史与现实、影像与文字、理性与激情之间;他们试图在风云四起的历史变迁和此消彼长的大国更替中,寻找世界发展的轨迹;他们力求保持理性的叙述立场,同时尽力使思想自然而开放地流淌。  今天,这套由电视人编著的历史丛书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历史的本相复杂而难辨,一切试图完整再现的想法可能是自寻烦恼。正如我们知道的: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没有人能够真正还原历史的岁月,著史和读史的人都免不了当下的情怀与眼光。  因此,无论是纪录片还是系列丛书,《大国崛起》对历史的解读,都代表着今天的审美眼光和认知高度。我们期待着批评指正,也期待着后来者对历史的新的感悟。  我们也许永远无法获知完全的历史真实,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停止争论和怀疑。正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漫长的过程一样,现在的一切,包括对历史和未来的探究,都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不一定能够等到看见辉煌地平线的那一天,但我们至少知道,我们在前行,我们可以执着地上下求索,无限接近。大道行思  一,序  1945年 1月,苏联红军从德国法西斯的统治下解放了波兰首都华沙。人们陆陆续续开始回家。老城广场,已是一片碎石。陆续回家的人们来到这里,喂养战争中幸存下来的鸽子&  战争就要结束,人们相信和平已经来临。&  半个月后,苏联的斯大林、美国的罗斯福和英国的丘吉尔,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商议战后事宜。一个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  然而,这幅政治版图不久便被画上了新的标记。一年后,丘吉尔说了这样一句名言:“一道铁幕已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六十年过去了。世界格局再一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俄罗斯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与六十年前三个大国在雅尔塔秘密安排世界秩序不同,这一次,莫斯科请来了六十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但真正唱主角的,却是乘坐六十年前苏联军用卡车前来的2600名二战老兵。  俄罗斯总统 弗拉基米尔·普京:&  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有数千万公民失去了生命。  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各国首脑和历经沧桑的老兵,一同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一刻,历史离我们不再遥远,也不再是记忆的负担。  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  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  走过六十年,回首五百年,一路巡看交相兴替的大国演变,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件事——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二,大国之谜  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正是他们,用激情划破了海面幽蓝的平静,满载着贸易货物和火炮利器,在追求财富的雄心鼓荡下,启动了大国的旅程。  从此,大国、强国的兴衰,将不再是封闭舞台上自我演绎的故事。相互的注视、融合和冲突,影响着所有剧情的走向。世界性大国出现了。那些拥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家,最先把机会抢到手里。  中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  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地形成了民族国家,这对于国家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世纪的欧洲它是非常分散的。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是分裂的。可是民族国家形成之后,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力量,在这样一个统一的力量的支持下国家就可以发展,而且很快就会变得强大。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  就像你把你的双手放在一起,就会变得更强大,这就是力量,而别的国家没有。因为他们失去了一些手指。  当海洋注定要成为孕育大国的摇篮时,历史首先记住了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和西班牙的伊莎贝尔女王。   是恩里克王子以国家名义来支持航海家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使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再是个人的孤立冒险,而成为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国家战略。  当怀揣着航海计划的哥伦布同西班牙王室讨价还价时,伊莎贝尔女王在谈判中接受了这个普通百姓的利益要求。为了资助哥伦布的远航,女王甚至卖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珠宝。但是,她由此赢回了更加辉煌的王冠,那是世界霸主的桂冠。  近代世界历史的大幕,就这样从海洋上拉开了。但是,民族国家和海洋优势,是大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吗?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为什么恰恰是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国呢?人们能揭开沉淀已久的大国之谜吗?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  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一定是各种因素的综合造成了大国的崛起。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阿列克谢·沃斯克列先斯基:  必须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很明显,经济脆弱的国家,不可能成为大国。  英国前外相杰弗里·豪:  国家强大必须经济发达,政治稳定,特别是民众与领导者之间要相互信任,互相尊重。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皮埃尔·罗桑瓦隆:  一个强国仅仅物质力量强大还不够,它还应该具有吸引力。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规模,一定的能力,一定的军事实力,一定的内部凝聚力。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所有的以前的国家,崛起中的大国,都是因为它内部的国家制度的健全。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直到今天,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多少年来,法兰西共和国一直以其卓尔不群的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根源也许就在于此。  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  一个国家要崛起,它思想得创新吧,对吧。如果全是老思想,国家能崛起吗?崛起不了。思想如果都束缚住了,能创新吗?创新不了。所以文化的作用在这里出现了。  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亚宁:  我们可以说文化因素很重要,比如说国民教育水平很好,这非常重要。  法兰西科学院人文及政治学院院士玛丽安娜·巴斯蒂:  一种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取决于产生这种文化的强盛经济。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来聚集资本,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比纽约的证券交易早了三百年,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还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并发明了我们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学者们还认为,英美两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中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  英国最早地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比如说我们现在熟悉的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这样的一套政治制度,在英国都是最早地确立。这样的政治制度能够使得这个国家长治久安,长久地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所以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中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  欧洲移民到了美国以后,等于是在一个新大陆上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这样的一个国家,它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宪法》,在《宪法》下面有一套很完整的法制体系,通过这个权力制衡,相对来说呢,就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大国之谜之所以难解,还在于各国的发展模式,从来都无法简单地复制和模仿,而必须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他们成为大国的谜底又在哪里呢?  1697年,一批俄国青年来到了荷兰赞丹镇的一家造船厂做学徒,学徒中最出色的是一个身高两米,自称彼得·米哈伊洛夫的人,师傅和工友们都推荐他为“优秀工匠”。这个人就是俄国沙皇彼得。彼得大帝的这番举动,拉开了俄罗斯强国的序幕。这位雄心勃勃的沙皇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了圣彼得堡,他要缩短的不仅是与欧洲的空间距离,还有国家实力的差距。  打开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无疑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之路的开端。学习的目的是赶超。在历史上,像俄罗斯一样实施赶超战略的后发国家,还有德国和日本。他们构建的社会体制,他们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和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国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董正华:  由国家来推动经济建设,像德国、日本、苏联,还有其它一些20世纪的国家那样,可以说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的一个共同特点。因为这些国家大都是刚刚经历了国家重建,相对于社会力量,国家的力量比较强大。  国际历史学会会长于尔根·科卡:  德国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上而下由国家发起和实现的。美国和英国却主要是由社会来推动的,动力来自于社会。  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  现代化的过程,它是一个入流的过程。所以后发国家要起来,它得要入流,你不入流你就要落后。那么这个入流的过程当中,它必须要国家来主导。  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但历史的胸怀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慷慨,它总是让那些在第一时间适合它的规则,并拥有那个时期的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来充当世界的主角。  今天,当我们环视世界,不难发现:二战结束六十年了,战前的大国,依然是当今世界最为活跃的强国。  因为,在绝大多数国家还没有完成现代化的时候,这些国家已率先走过这段历程。  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依田熹家:  日本实现了现代化,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现代化不是西欧独有的,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俄罗斯政府国民经济科学院院长弗拉迪米尔·马乌:  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须要走过一条漫长的道路,必须有一个经济与政治现代化的过程。  中国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董正华:  一个国家的崛起,就是崛起成为一个现代国家,也就是实现现代化,近五百年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大国。  三,大国之惑  大国崛起以后,将会演绎出什么样的故事呢?  1494年,在没有人准确地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的时候,当时的两个海上强国葡萄牙和西班牙,就用一纸契约,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从那以后,与大国崛起相伴随的,总是殖民地的扩张、划分和掠夺。  这个世界有时像黑白照片那样对比鲜明:大自然慷慨地赐予了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丰富的资源,但那里的人们却过着贫困的生活。早期大国对殖民地的剥夺是惊人的。虽然,大国也给殖民地带去了一些现代文明,但当地人却付出了极高的代价,他们不仅失去了自己的经济资源,也失去了国家的政治尊严,那就是民族的独立和平等。  大国称霸的故事虽然丰富多彩,却从来都缺少美好和顺利的故事线索。因为它造成的麻烦总比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它固然拥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荣耀,同时也面临着如何保持和扩大利益的烦恼。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怎么维持一个大国的过程,这是相当艰苦的,那么怎么维持这个大国,每个时代都不太一样。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  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于是,战争,大国之间的战争,似乎成为历史上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的必由之路。  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新兴大国直接打败霸权国的先例。德国的兴衰,就是历史留给所有大国的一个深刻思考。  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欧洲列强在几个世纪中以各种方式阻止德意志统一,令这片欧洲中部的土地饱受分裂的屈辱。1871年,奋发图强半个多世纪的德国终于统一。当这个新兴的大国遵循欧洲大国均势原则的时候,它在和平的环境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但是,当它试图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而发动战车后,则一败涂地。  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历史的教训还在于: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西班牙试过,但是失败了;法国试过,拿破仑试图创立世界帝国,也失败了。德国试过,特别是希特勒试过了,却输给了美国。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奥古斯特·温克勒:  或许这也是一个结论。也就是说,今天任何一个大国都不应该再试图建立殖民统治。  学者们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1970年的一天,德国人开始考问世界了。  这是人们已经熟悉的镜头。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向二战中被纳粹德国屠杀的犹太人谢罪。世界舆论评价说,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的双腿,站起来的是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精神。  在这一跪一站之间,人们走到了真理的门槛前,开始做出新的选择。  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们:从大国崛起到持续强大,然后转入衰退,是一出需要耐着性子观看的历史长剧。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自己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英国前外相杰弗里·豪:  认清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重要的。我想,只要做这样的改变,我们就在做出正确的调整来适应旧帝国的消失。你可以完全不对旧帝国加以赞扬。  20世纪见证了英帝国全球霸权的衰落,日不落帝国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再。但是,英国作为大国的历史并没有落幕,今天,人们依然能看到它在世界舞台上绝非是可有可无的演出。  五百年争霸的历史一去不返了,无论是曾经的帝国,还是今天渴望强大的新兴力量,都必须更加理智地在21世纪寻找新的大国之路。  四,大国之路  1955年,一位名叫盛田昭夫的日本商人来到美国拓展市场。美国一家大公司决定向他订购10万台小型收音机,条件是必须换上美国公司的商标出售。10万台的订单对于刚刚起步的商人来说是个极大的诱惑。但盛田昭夫却坚持使用自己的商标,放弃了这宗生意。因为他看重的不是一笔买卖,而是公司的品牌。盛田昭夫所坚持的品牌就是今天的“索尼”。  没有人知道,如果不是盛田昭夫的坚持,索尼的命运会怎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日本在战后崛起为一个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正是靠了一批像索尼这样的跨国公司。  如果说,六十年前的大国多以军事力量作为崛起的杠杆,那么,今天则是以综合国力作为崛起的标志。  如果说,六十年前的霸权国家想要的是帝国,那么,今天的大国所要的则是市场。  而占领市场的秘诀就是拥有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那就是科技创新的能力。  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亚宁:  从长远来看,一个只能够提供廉价产品的国家不能成为强国。只有这个国家内部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够自主研发新产品,也就是说,它具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只有这样,它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  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人认为美国要衰落了。他们看到美国钢铁工业和重工业的衰落,说美国要完蛋了。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美国在新兴的信息技术企业中的激烈竞争。所以美国实质上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信息革命是处于领导地位的。  1945年 9月 6日,在二战刚刚结束、日本正式投降后的第四天,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就提出了“21点战后复兴计划”,明确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当今世界上维持领袖地位,除非它充分开发了它的科学技术资源。”  五个月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这台重达30吨、占地 160平方米的计算机,实际功能还不如今天的一些袖珍计算器,但它的诞生,却象征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来临,美国率先占领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这是美国在20世纪后期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的重要原因。今天,它在科研和开发上的投入仍居世界首位,相当于其他最富裕的西方七国的总和。  使美国保持创新活力的,还有它的四千多所大学和 70%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美国所拥有的全世界最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使它获得了信息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而当今的世界,经过二战后六十年的发展,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正在全面到来。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简而言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比一百年前更相互牵连、相互依赖的世界。  马来西亚前总理穆罕默德·马哈蒂尔: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  在一个紧密相连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中,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差别不大。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  这包括全球气候变化,传染病的传播,非典,艾滋病,或跨国恐怖主义。  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  我们应当了解,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考虑到其他人的存在。  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  发生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一个至今提起来还心有余悸的例证。  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损害了一些发展中国家,使有的国家在一夜之间经济倒退十年,同时也波及了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最后,连被人们视为罪魁祸首的美国索罗斯基金也不能置身事外,它很快由赢家变成了输家,一度损失了20多亿美元。  在20世纪就要结束的时候,世界舞台的规则就是这样的奇妙。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闪耀着另外一个智慧的选择——这就是区域一体化的合作。这种选择,既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有政治、安全和战略因素的考量。  马来西亚前总理穆罕默德·马哈蒂尔:  我们发现很多国家聚在一起,建立地区组织,一旦一个地区组织建立,别的地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也必须建立自己的地区组织。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阿列克谢·沃斯克列先斯基:  地区化与全球化一样,应该是一个积极的进程,因为它给相对较弱的国家提供了在地区组织范围内弥补全球化带来的不足。  战后欧洲的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  为防止德国进攻,法国从1930年开始修建马奇诺防线,边境上的这座炮楼距离德国只有10公里。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奥古斯特·温克勒:  1945年之后,德法两国都毫无疑问地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对抗,不仅仅削弱了自己,而且还削弱了欧洲。  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两国就逐步开始和解了,70到8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改善。  二战后,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和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戴高乐,成功化解了两个国家几百年来的仇恨,共同开启了欧洲历史崭新的一页。  由法国和德国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欧盟”组织,由于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了共同的议会乃至军事力量,一个超强的地区联合体便横空出世了。  人们意识到,“欧盟式”的和平发展,为新兴力量的大国之路提供了生动的历史注脚。  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亚宁:  欧盟现在试图通过走与以往传统的强国不同的发展道路,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名活跃分子,即把多个国家组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世界政治将会认识到这种互相依赖的模式。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也许通过学习过去一个世纪里得出的经验,欧洲正在共识、默许和接受的基础上,率先创立一个超越国家的机构。我认为从长远的方向来看,有可能世界也会这样组织起来。  五,大国之思  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千年。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具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的国家开始做出理性的判断:无论是崛起为大国还是维持大国地位,已不可能再走那种依靠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集团对抗来争夺霸权的老路。如果沿用传统大国的思维方式来构造今天的世界,如果以不切实际的征服幻想来鲁莽从事,都将是一种时代的错位。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主题。沿着这条新路,人们开始表达新的愿望,寻求新的答案:当今世界,究竟什么样的国家,才称得上是大国?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大国?  法国戴高乐基金会主席伊夫·盖纳:  一个国家的体制应该适合那个国家和人民的情况。英国人的民主和法国人的民主是不同的,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民主也是不同的。  俄罗斯政府国民经济科学院院长弗拉迪米尔·马乌:  强国还应该是那些能为自己的公民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的国家。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  我们只可以解释部分的原因,但是不能完全做到。最终可能是文化。  正如一位历史学家形容的,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式,开始的时候,好像是在地上爬,然后是站起来走。到近代的五百年,就好像是在跑。而这最后的一百年,无疑是在飞。  在这样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里,大国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对我们共存的这个世界,大国担负着怎样的责任?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大国,到底是什么样?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  那意味着承担领导责任,在气候不稳定时要稳定气候。那意味着,处理贫困问题。  英国前外相杰弗里·豪:  要乐于和其它国家分享其决策,通过说服而不是强迫来执行。  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  一个具有伟大文化传统和智慧的文明大国的崛起,对我们全球是有好处的。  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  我认为一个大国必须具备两方面,就是物质的和精神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  一个理想的世界大国应该在更广的角度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应该将其有吸引力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  或许,关于理想的大国,永远不会有一个固定和统一的答案。  可以说这些是人们的愿望,却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实际。  也可以说这是人们的思考,却已越来越接近真理。正是这些思考,成为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具有关键意义的成就。这些成就发出的光芒,无疑将照亮新老大国未来的行程!  五百年前,因为海洋,人类搭建起真正的世界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了自己的角色。  五百年后,因为天空,人类进一步拓展了这个舞台的空间。当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同步知晓天下事的时候,世界变小了。  世界也变大了。1961年,一个叫加加林的苏联人离开了地球,第一次在太空中飘荡行走。一个月以后,美国的阿连·小谢泼德也上了太空。他在太空飞行时不断说的一句话是:地球外面的世界真美好。  从地球仰望天空,是那样的遥远清澄,偶尔飘过的云彩,会遮住人们的视线。云彩的上面,将会是什么呢?是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温床,还是未来大国竞争的疆场?  或许,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已经放弃陈旧的思维模式和全球对峙时代的种种偏见;或许,在未来的五百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世界的发展仍将经受各种考验。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后记】一次艰难的跋涉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总编导 任学安  2006年深秋,一部十二集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在央视与观众见面了,同期,一部共八册的系列丛书与也读者见面了。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国崛起》。这是我和我的团队用三年时间完成的一个巨大工程。很多事情都要有了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得更清楚,所以,我不敢对我们刚刚交出的这份答卷做任何品评。在即将告别这个倾注了我太多热情、投入了我太多精力的项目时,我更愿意回味创作过程带给我的感悟,那是我三年来最重要的记忆。  2003年11月底的一个清晨,我在上班途中听到收音机里播报了一条新闻: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历史”。九大国,五百年,在北京噪杂拥堵的三环路上,突然之间听到来自遥远浩瀚的历史的声音,一个念头让我激动不已。我想,这是历史的召唤。  从15世纪开始,大国的兴衰,不再是封闭舞台上自我演绎的故事,全球范围里的相互注视、融合和冲突,影响着世界大舞台上的剧情走向。  五百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世界性大国先后成为不同时代的主角,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它们多以经济贸易起家,也以思想文化影响世界;它们以军事力量维系霸主地位,也因为战争而备受重创。五百年后,较早的一代大国已相对衰落,但其多数仍属强国,具有较强的政治经济实力,其中几个仍对世界有很强的影响力。  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存有“天朝大国”的观念。在我们先人的眼中,中国就是天下,世界就是中华,我们的历史只是一部“浪花淘尽英雄”的王朝更替史,历史的和现实的危机,只不过是一个个王朝的危机。  这种认知以及由此而来的荣耀到1840年时遭到了真正的挑战。很遗憾,我们是从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森森寒光中开始认识世界的,中国被迫卷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体系中,天朝大国的傲慢与自信被一次次无情地击碎。在历史的挑战面前,中国人开始睁眼打量这个有些陌生的世界,也由此开始探寻民族复兴之路。  探寻是艰难的,这一任务最终历史性地落在中国共产党人肩上。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尤其是近二十八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不争现实。作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电视人,我们有幸赶上了这样一个大时代。《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电视人第一次用影像梳理五百年世界现代历史,也是中国人第一次透过大众传媒观看五百年世界大国风云变幻。她的诞生,是正在崛起的中国从容自信的存照。我们力图用十二集电视片构建一个窗口,通过它发现世界的坐标,寻看坐标中的大国并思考自身在其中的位置。为此,我们开始了近三年的艰苦跋涉。  2004年春节后,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正式立项。七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教授们按照我们的要求,完成了对九国崛起历史的整理;九月,电视节目内容大纲完成;年底,电视脚本的初稿基本成型。至此,我们完成了对电视片主体内容和主题的确认。  这一年是我的第三个本命年。在这一年里,浩渺无边的历史让我感到茫然,千头万绪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众说纷纭的因果、巧合、偶然、必然。尽管经过了近一年的走访、研讨,尽管跑遍北京的大书店买来了几百册历史书,尽管数易其稿做了大量案头准备,但是,面对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如此之大、多少人毕其一生都无法穷尽的命题,无论多么细致周到的准备都是挂一漏万的。  此后,我一次次发现:最难的考验总在“下一次”。  第一轮的难题是创作一个可以指导境外拍摄的脚本。日,全部电视脚本终于通过了中央电视台领导的审看。  第二轮的难题是完成七个摄制组前往九个国家的出国手续和拍摄联络。日,第一个摄制组终于出发了。  第三轮的难题是境外拍摄和采访。日,最后一个摄制组顺利回来了。  ……  在面对浩淼历史的时候,我以为最难的是删繁就简,清晰表达。  在形成电视语言的时候,我以为最难的是深入浅出,情理兼顾。  在七个摄制组准备出发的时候,我以为最难的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度找到要找的人,拍到要拍的场景。  在六台编辑机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以为最难的是从几百盘带子里挑出合适的画面,构建易于解读的场景,让观众在影像中与历史重逢。  其实都不是。每一座山的后面都还屹立着一座山。幸好,我们不是一支电视创作的孤军。  三个365日的风雨兼程,对帮助我翻越每一座高山的师长和朋友,我心怀感动:  早在《大国崛起》项目提出之时,虽仅有只言片语的方案,却得到了时任央视广告经济信息中心主任的袁正明先生的首肯,随后一路绿灯——不仅在立项时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编委会成员的一致肯定,而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都得到了台长赵化勇先生的亲切关怀,得到了分管副台长罗明先生、副总编辑袁正明先生的具体指导,得到了总编室主任程宏先生(时任)、副主任罗琴女士的支持。在随后的几百个工作日里,我得到了所在节目中心的倾力支持:时任广告经济信息中心主任的梁晓涛先生参加了早期的策划和剧组的筹建;现任中心主任郭振玺先生给予了我最坚定的信任和无条件的创作保障。对于一个历经三年的大型项目来说,这一切是极为宝贵的!在广经中心这个大家庭中,给予我无私支持的还有韩建群先生、郑健女士和张政女士等。  著名文化学者麦天枢先生参与了本片的前期策划、脚本梳理等工作,无私地奉献了他那令人难以企及的思想智慧。  作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大国兴衰史的主讲者,著名世界史学家钱乘旦教授,不仅在最早给我们指点了世界大国历史的框架,而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都不吝赐教,帮助我们穿越重重历史迷雾。  感谢高岱先生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教授们,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的研究员和在国别史研究领域里各有建树的全国各高校的专家们,感谢所有接受剧组采访的各国学者。三年来给予我们帮助的学者,我无法一一历数,正是海内外学者多年研究的学术成果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共同铸建了《大国崛起》一片的学术根基。在这里,我还想特别感谢陈乐民、资中筠夫妇、吴建民先生、王缉思先生,在他们身上,有着令人尊敬的大家风范。  境外拍摄是这部纪录片遇到的一座大山。我们有幸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央电视台负责外事工作的马旭明先生、曹寅先生和李晓明先生、张永富先生的鼎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九国驻华大使馆和中国驻上述九国大使馆的支持;还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贺利先生,为剧组出行提供了最优惠的出访行李定价。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用镜头触摸这段历史。  请允许我不厌其烦地一一介绍我特别出色的电视创作团队,并通过这种方式对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在创作期间的超常付出表达我最诚挚的敬意!他们是我多年合作的同事和朋友:  万剑英,一位聪慧美丽而敬业的女导演,她带领助手包润峰完成了第七集《百年维新》;石世仑,一位以思维缜密和执行力见长的导演,他与合作者高隽完成了第五集《激情岁月》和第六集《帝国春秋》;毕岳昆,一位富有创作激情的导演,他完成了第八集《寻道图强》和第九集《新途风云》的前期拍摄以及部分后期工作,后因父亲病危而不得不中途遗憾退出;李成才,一位喜爱思考和善于表达的导演,他与合作者刘颖女士,一位极具责任心的年轻女导演,完成了第十集《新国新梦》和第十一集《危局新政》的摄制。特别要提及的是,刘颖女士不仅在美国组做了大量具体而细致的工作,从而确保了该组创作任务的完成,同时作为最早进入剧组的导演之一,承担了剧组部分资料、联络工作和后期全片的合成工作。还有在剧组创作攻坚时加入团队的黄蔚导演,她的专业能力和专注投入令人感佩。  下面是令我屡屡动容的、来自北京三多堂影视广告公司的创作团队,这支活跃在纪录片创作前沿的队伍,近年来创作了一系列电视佳作,如《20年,20人》、《唐之韵》、《晋商》等等。这一次,他们不仅凭借丰富的电视创作经验和优秀的职业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十二集中的六集(《海洋时代》、《小国大业》、《走向现代》、《工业先声》和《寻道图强》、《新途风云》的后期部分)创作,而且承担了全片的音乐编辑、境内拍摄和部分特技制作。  在这里,我想向这个团队中的高晓蒙、刘军卫、段骏、李宁、程乐平、苏全军等人表示我特别的谢意。尤其是高晓蒙先生,作为公司的掌门人,他亲自操刀,创作了本片第三集《走向现代》和第四集《工业先声》。  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陈晋先生,用他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和丰富的电视片写作经验,为本片提供了内容、主题及文字表述上的把握;中国纪录片界的大师康健宁先生,以他纯熟的影像驾驭能力和极为丰富的创作经验,为本片的后期制作提供了最强大的支撑;  感谢中央音乐学院的叶小纲先生为本片创作主题音乐,感谢山西电视台的孙占山先生精益求精地完成了本片的解说;  周艳,本片的执行总导演,这项浩大工程的最早参与者和付出最多的人:她撰写了最早的电视脚本中的八集并完成了全部十二集脚本统稿;她负责实施了本片的动画特技、音乐、节目包装等的洽谈、方案设计及创作跟进工作;她具体创作了本片的结篇:第十二集《大道行思》;她参与策划了本套丛书的总架构,并组织了丛书的撰稿和审稿工作。我为能有她这样的伙伴感到荣幸。  《大国崛起》项目的承制方中视传媒,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国际制片人员,高小平先生和谭湘江先生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水晶石动画制作公司在剧组聘请的特技导演刘华的带领下,为本片提供了非常专业的特技制作服务,滕杰、田园及他们的团队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还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他们是:高峰先生、孙玉胜先生、杨晓民先生、崔文华先生、汪恒先生、胡劲草女士、哈学胜先生、曲向东先生、曹真先生。  同时,齐世荣、雷颐、夏洪波、何海明、陈伟、赵赫、闫维毅、张晓阳、许文广、吴晓娟、高先民、陈红兵、陈建忠、李永强、李勇、徐立军、张丽娜等人士,他们或在历史知识、或在观念梳理、或在广告经营、或在设备与资料提供、或在人员支持等方面为本片做出的贡献,我将铭记于心。  感谢赵维萌先生和他的北京九华国际会议中心为剧组提供的良好服务。  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1988年提出了“影视史学”的概念,他对此的定义是:“以视觉影像和电影话语来表现历史和我们对历史的见解”。在视觉传播占据优势的时代,电视已经成为强势媒体。影视史学借助当代最强有力的大众传播工具,承担起了向公众普及历史知识的任务。  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可以说是对影视史学理论的一次实践。为了使我们的探索更具史学价值,在剧组成立之时,我们就对出版一部大型图书作了综合考虑。每一位导演在出国拍摄之前,都与剧组签订了撰写导演手记和拍摄相关图片的协议;同时,剧组要求各组在采访各国学者时,尽可能地就世界五百年的大历史做有深度的访谈。于是,在一群电视人手上,诞生了一套关于世界大国历史的丛书。  这是中国电视工作者从未有过的尝试。这无疑又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在翻越这座高山的路上,我要特别感谢章晓宇先生的卓越才干和敬业精神,他在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脚本撰稿中崭露头角,随后又负责丛书的组稿工作,并且撰写了其中四册。在此,也要一一感谢丛书的各位作者和审读专家:  《葡萄牙西班牙》:撰稿:孙 &岷;审读:王加丰  《荷兰》:撰稿:孙 &岷;审读:陈 &勇  《英国》:撰稿:常仕本;审读:钱乘旦  《法国》:撰稿:王凌峰章晓宇;审读:沈 &坚  《德国》:撰稿:章晓宇;审读:李工真  《日本》:撰稿:孙 &岷;审读:汤重南  《俄罗斯》:撰稿:章晓宇;审读:徐天新  《美国》:撰稿:章晓宇;审读:李剑鸣  今天,这部丛书能与读者见面,必须要感谢的一个人是:全国人大民主法制出版社的杨瑞雪社长。作为对电视艺术有着独到见解的文化工作者,她参与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早期策划;后蒙她慧眼,与出版社总编辑郭林茂先生一起带领他们的团队前来商谈,将《大国崛起》以不同于以往电视片出书的方式结集出版,并始终在一线指挥书稿的编印工作。  在领导、专家、同事、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下,三年的艰难跋涉终于有了一个结果。但这三年中发生的事和经历的人间悲喜剧,却不是一部电视片和一部系列丛书所能全部记录的。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上天的眷顾,使人到中年的我平安度过了一场过早到来的家人健康危机;感谢各界朋友们和我的团队的支持,使处于最困难时的我没有放弃努力;感谢央视的领导和我在珠海金湾区挂职的领导及同事们,他们给予的特别关心令独处粤地的我在面对家庭重大困难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挂职任务和《大国崛起》项目;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坚强的妻子在患病期间给予我的理解和支持!那段匆匆自南国飞回北京,白天侍候在病榻,夜晚苦熬在剧组的情景,连同创作中的感悟,一起成为我永远的记忆——  再次谢谢你们,所有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人们,正是你们的爱,使我笃定于《大国崛起》这项工程。尽管留下了很多遗憾,但是,我终于可以无愧地和这三年告别了。& & 【导语】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 【引子】对抗和争斗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是从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的。因为在那以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只有局部地接触和交往,没有人知道完整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下,郑和船队的最后一次远航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对于本国辽阔疆域以外的世界,中国人并没有太多好奇。  阿拉伯和印度商人与欧、亚、非大陆都有贸易往来,但是他们的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印度洋上。  美洲的文明与其他大洲之间横隔着两个大洋,相互之间毫无往来。  欧洲也是相对孤立和封闭的,除了阿拉伯商人带来的东方的讯息,欧洲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大多来自神话和幻想。  但是就在1500年前后,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开始显露出一些此前从未出现过的地方。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兴起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的人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这个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由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的,它们也由此在16世纪上半叶成为第一代世界性大国。& & 第一章 瓜分  一开始是两个国家的争抢。  他们争抢的是海洋的权利。这两个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国家,开启了近代殖民主义的狂潮,在竞争中扩张,在竞争中合并,并且在欧洲其他国家引起连锁反应,把世界历史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第一节 《托尔德西拉斯条约》,沿子午线瓜分世界  托尔德西拉斯,距今天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西北 150公里的一个小镇。今天的小镇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殊,但是它在世界历史上却是大名鼎鼎。日,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这里签署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  这是一个今天看起来非常奇怪的条约。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佛得角以西2056公里或者西经48°~49°之间,从南极到北极划出一条分界线。在分界线以西的地区,专有权归西班牙,葡萄牙的远征考察活动只能在分界线以东进行。两国都不得占领已经归属基督教统治者所有的任何领土。  在世界历史上,这是第一个由两个国家瓜分世界的条约。  显然,这是一个最终的妥协方案,在这个方案之前,在大西洋上的一系列海上争夺和宫廷里的折冲樽俎就已经开始了。  早在1481年,罗马教皇批准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的《阿尔卡索瓦斯条约》。在罗马教皇的训谕中,教皇保证葡萄牙国王的主权要求,它囊括“加那利群岛以南和几内亚西面及其附近将要找到的或取得的一切岛屿”。这位前任教皇的训谕明确巩固了葡萄牙这个海洋探险先行国的权益。但是在1493年,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从中横生枝节,早先的教皇训谕被改变了。  就在哥伦布首航发现美洲,返回欧洲大陆,即将到达巴塞罗那的1493年 4月中旬,西班牙国王和女王收到他们驻葡萄牙大使的报告,这份报告让他们紧张万分,他们也许对哥伦布地理大发现产生的国际反响没有考虑过太多。因为这个时候,海上强国葡萄牙的国王若昂二世已经装备好一支船队,准备到哥伦布新发现的地区去探险。  西班牙国王和女王意识到必须采取外交措施获得新发现地区的独占权。当时的欧洲国际公法规定,教皇有权确定不属于基督教皇的任何土地的世俗主权归属。而此时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是一个西班牙人。他获选教皇以及早年获得的许多特权,都是由于西班牙国王和女王的影响。当西班牙双王提出这一要求后,亚历山大六世公然站在了西班牙一边。日,教皇发布第一道训谕,宣称:“鉴于忏悔者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已经航行将近印度,并已发现远处一些岛屿,甚至一些迄今别人从未发现过的陆地。那里居住着许多和平生活的人民。他们不穿衣服、不吃肉,有意信奉基督教。兹确认,凡是经卡斯蒂利亚双王及其继承人所派使节发现的每一处岛屿和陆地,如果从未属教皇管辖,就归该国王及其继承人行使充分权利。”  这道训谕虽然明确承认了西班牙能够对古巴、伊斯帕尼奥拉群岛(今天的海地)和巴哈马群岛行使主权,但是对新发现地方的处理办法不能让西班牙满意。西班牙驻罗马大使警告了教皇。于是教皇又颁布了两道倒填日子的训谕。确认从南极到北极,“从众所周知的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中的任何地点以西及以南一百里格为界。”在这条界线以西将要发现之地,凡不属于基督教的君主所有者,均属卡斯蒂利亚。  在巴塞罗那,葡萄牙大使看过这两道训谕后认为,教皇的这个训谕不能让他们感到满意,因为葡萄牙国王的希望是在这条分界线和非洲之间发现更富饶的土地和大陆。西班牙国王和女王找来哥伦布,希望他能提供一些必要的意见,为西班牙获得更大的权益。哥伦布的建议是那样野心勃勃,虽然没有任何遗留的文字,但是教皇颁布的第四道训谕中却明显带着这种咄咄逼人的架式。他确认西班牙无论在向西或向南航海或旅行中,无论他们在东方地区、西方地区,或在西、葡分界线上以及在印度发现的陆地,都归西班牙所有。  第四道训谕让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大为吃惊,这道训谕对葡萄牙十分不公正。它剥夺了葡萄牙追求了一个世纪的向南航行到印度的东方航道。  而西班牙则可以沿西非海岸将主权扩张到任何地方。  若昂二世断定和教皇的谈判将会毫无结果,便直接找西班牙国王和女王磋商。修改原定训谕的内容,缩小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面对强硬的葡萄牙国王,西班牙双王不可能僵硬地坚持自己的权利。他们心里清楚,西班牙在海军和商船实力上还不是葡萄牙的对手。一旦两国动武,那么他们和西印度群岛之间的交通就会发生危险。  于是,才有了这个著名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在以后100年的时间里,这个条约被双方认真地执行了。  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德和伊萨贝尔女王欣然同意这个条约,因为它明确保护了哥伦布在1年前向大西洋西部航行新发现的领土,避免了与邻国的战争危机。而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在里斯本隆重宴请谈判的使臣,将这个条约的签订视为他一生中最大的胜利,因为它保证了葡萄牙几代国王已经开始了近1个世纪的向非洲南部海洋探索的利益。  许多历史学家将世界史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那是因为地理大发现将整个世界联成了一个整体,从那以后的世界面貌与以往相比,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揭开了一个全球人类相互沟通的新时代。  而历史偏偏让世界史的这个新开端出现在欧洲西南部边缘地带,做出这个大发现的最早的两个主角,就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伊比利亚半岛的国家。  从世界历史来看,这是欧洲西南角的两个毗邻国家第一次瓜分世界的条约。而这两个国家在欧洲既不是最富有的国家,也不是最有实力的国家。更奇怪的是,他们对这个分界线所实际囊括的广阔的领土毫无所知,对相互隔绝的全球世界和不同文明也只刚刚有了一点点接触。  为什么恰恰是这两个欧洲西南角的国家,在这个条约签署之后不久,各自都建立了世界性的大帝国,并且开启了一个欧洲文明主导的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他们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呢?& & 第二章 海洋  如同欧洲的一只脚,伊比利亚半岛从地中海伸向大西洋,葡萄牙就是面向大西洋的脚背。这个地处欧洲最西端的小国,只有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陆地边境与西班牙接壤,700年来很少变更。在这片资源匮乏的土地上,只宜于种植小麦、葡萄和油橄榄。漫长的海岸线成为许多航海者的定居点。到13世纪末,葡萄牙有了自己的商船队,到地中海的加泰罗尼亚、大西洋的比斯开湾和英格兰之间进行贸易。  第一节 恩里克王子的事业——葡萄牙的海洋探索  葡萄牙12世纪从西班牙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王国后,这个地处偏僻的欧洲天主教小王国成为欧洲最单一的民族。在欧洲许多国家的民族意识还很模糊的时候,葡萄牙就已经很强烈地表现了出来。14世纪末,葡萄牙居然打败了强大的邻国西班牙,因此两国的边界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安宁。  领导葡萄牙人打赢这场战争的是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后来,他娶了贤淑的英国公爵之女为妻,在他们生养的 5个孩子中,有 4个成为历史人物。长子杜亚尔特后来继承了王位,而老三恩里克则为葡萄牙奠定了海上霸权的基础,成为地理大发现的鼻祖。  1415年,葡萄牙攻打北非穆斯林的商业重镇休达港,19岁的恩里克王子作为先锋,最早攻入城内,亲自在城墙上升起葡萄牙的军旗。  这次行动改变了恩里克王子的一生。不久,他放弃了结婚和家庭生活的念头,离群索居,把他的全部时间用来解答伟大的非洲和海洋之谜。  1418年,恩里克王子离开首都里斯本,来到葡萄牙深入大西洋的最南端的海角萨格里什。作为基督骑士团的总团长,他用骑士团的资产开办了航海学校,建立了天文台、图书馆,在距萨格里什以东20公里的拉各斯建立了港口和船厂。这里实际上成为了葡萄牙的国家航海大本营。以后的40多年,他一直呆在这里。1460年他在这里大海的涛声中与世长辞。  恩里克的名望越过国界,许多威尼斯和热那亚的航海家来到葡萄牙为他效力。有一件事情对恩里克王子的航海事业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全欧洲最著名的制图家犹太人贾富达·克雷斯奎斯从马卡略岛来到葡萄牙,他集两代人之力,收罗了几乎所有当时关于地球的资料。  恩里克王子最初的目标是葡萄牙周边的马德拉群岛和亚速尔群岛。他按照封建制度将这些岛屿封给发现者,不久那里就生产出糖和酒,开始向国家缴纳大量的赋税。他的第二个目标是非洲的博雅多尔角。许多世纪以来,许多航海家流行着一种迷信,再往南就是“黑暗的绿海”,海水沸腾,烈日如火。1434年,埃亚内斯船长终于跨过了这个魔鬼之角,发现那是一个富饶之国,整个葡萄牙欣喜若狂,“航海势在必行,生命无可惋惜”,在葡萄牙年轻一代的心中激荡着航海的热望。  1444年,探险船队开始了非洲探险。葡萄牙水手带回非洲的黑人,从此奴隶贸易让航海变得有利可图,对恩里克几十年来耗费国家资财航海的批评之声变成了赞誉。恩里克成立了“皇家非洲公司”,垄断了对非洲的探索,他独创了对西非冒险的船只征税抽成的制度,使探险成为葡萄牙全社会人人都可参与的事情。到恩里克去世,被葡萄牙画进地图的非洲西海岸已经达到了4000公里。  无论人们对恩里克王子航海的宗教动机有多少揣测,但是,葡萄牙背向世界商业中心的压力促使它走向大海,独自探索新的航路。  第二节 香风弥散——远东到欧洲的香料道路  15世纪,欧洲的经济中心在地中海,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这些城市国家的大小船只往返穿梭在地中海、北海。他们把来自东方的奢侈品辗转运到欧洲各地,获取巨大的利益。1423年,威尼斯总督自豪地炫耀自己的政绩:威尼斯有小型船只3000艘,中型船只300艘,巨型战舰45艘,水手36000人,每年用于贸易的资金达到1000万杜卡。而当时教皇的仆人每年的收入只有30杜卡。  最让欧洲对威尼斯商人侧目而视的是,他们垄断了香料贸易。在欧洲中世纪,香料的贵重只有黄金可以比拟。欧洲大量的肉类需要用香料进行保存,没有香料,他们只能用臭肉充饥。  在公元11世纪,欧洲的胡椒是按粒计算的,有钱人的外号是“胡椒袋”,可以用胡椒买田置地。胡椒的重量是用天平和戳子来称量的,还要关紧大门,以免过堂风吹跑贵重的胡椒面。  漫长的香料之路就是当时的世界贸易之路,在远东,今天印度尼西亚群岛的香料,被当地人采集运往市场后,由穆斯林商人买下,用独木舟运到马六甲,沿印度海岸运到霍尔木兹或者亚丁,再由埃及的驼队穿越沙漠,运到尼罗河口,威尼斯商人等候在这里,用商船将香料运过地中海。在最后到达顾客手里之前,香料要经过一打以上的贪婪的双手,埃及每年由于香料过境而收取的税收高达数十万杜卡。在印度花不到 3杜卡的胡椒,在开罗要涨到68杜卡,而到了威尼斯,已经是印度的50倍。  香料勾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穷想像,所有的豪华、文雅和贵重,都和印度、中国联系了起来,那个时候的欧洲人心目中,欧洲只是亚洲的穷亲戚。伴随着《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的描述,欧洲人对远东充满渴望。这种渴望在15世纪中期直接促动了他们对航海的探索。  就在恩里克王子年近60岁的那一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克君士坦丁堡,一个兼跨欧亚和北非的大帝国突然崛起,阻断了原有的香料贸易之路。欧洲必须寻找到一个新的通向东方的道路。寻找这条道路的历史重任,由于地理因素摆在了葡萄牙面前。若昂二世刚登基,就将找到印度航路作为国家使命,他派出船队到达了今天的加蓬、刚果,以及安哥拉、纳米比亚的大部分海岸。  可通向印度的航线在哪里?惟一的证明就是找到非洲最南端。  1487年8月若昂二世命令迪亚士率队起航。1488年 1月初,迪亚士发现了向东延伸的陆地。此时,他已经绕过了非洲最南端。在返航的行程中,一块巨大的海角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将这个地方命名为风暴角。若昂二世又郑重地将这个海角定名为好望角,从这里,他看到发现印度的希望。  葡萄牙的幸运在于,就在他集中精力进行近1个世纪的海洋探索之时,邻国西班牙光复国土的战争还在继续。& & 第三章 陆地  1491年年底,西班牙的费尔南德国王和伊萨贝尔女王率领的10万大军铁桶般的包围了格拉纳达。对西班牙来说,这是延续了800年的国土光复的最终时刻。  第一节 攻克格拉纳达——800年光复运动的终结  这天清晨,西班牙女王伊萨贝尔登上了城外聂瓦达山。这位当年以美貌惊艳欧洲王室的天主教女王,每天沐浴4次。两年前,她在格拉纳达城下发下重誓:不夺取格拉纳达绝不脱下自己的战袍。  1469年,卡斯蒂利亚公主伊萨贝尔和阿拉贡王子费尔南德结婚。三年后他们联合登基,成为西班牙的女王和国王,人们并称他们为双王。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西班牙的统一。  从公元 8世纪开始,阿拉伯人就侵入并占据着伊比利亚半岛。这些伊斯兰教徒被称为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与摩尔人共存的是信仰天主教的几个主要王国: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王国、葡萄牙王国。在中世纪,由十字军东征为标志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战争延续了几百年,而在伊比利亚半岛,则呈现为基督教的西班牙光复国土的统一战争。  日,在圣母旗帜的引导下,伊萨贝尔女王接受了格拉纳达国王保布迪尔献出的王宫钥匙。女王亲吻格拉纳达的土地,与国王费尔南德庄严地进入阿尔汉布拉宫。西班牙长达8个世纪的阿拉伯统治结束了。  这一天,欧洲几乎所有天主教教堂的钟声齐鸣。  第二节 最后一刻,女王的决定改变了历史进程  在随着女王进入格拉纳达的队伍中,有一位来自葡萄牙的热那亚航海家,正心情复杂地等待着女王的第二次召见。他相信他的计划将给女王和西班牙带来更大的荣耀。他就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他为此已经等待了8年。  来到西班牙之前,哥伦布在葡萄牙从事航海,在里斯本娶妻生子。每天,他看着里斯本的航船驶向辽阔的大西洋,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勾起他的一个狂想:如果直接向西航行,不是距离中国更近吗?  早在哥伦布到达葡萄牙之前,国王阿方索五世已经就这个问题征询过佛罗伦萨的专家托斯卡内利。托斯卡内利根据马可·波罗的描述,给国王写了一封信,并绘制了一幅海图,证明向西航行到达中国和日本的距离不会太远。  1481年,哥伦布获得这封信的内容,他极为兴奋地给托斯卡内利写了一封信,于是他收到了令他鼓舞的复信和一张海图。这激励了他采取更大胆的冒险行动。  1484年,哥伦布向当时的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西航计划。在这个西航计划中,从加那利群岛到日本只有2400海里,以葡萄牙的航海能力完全办得到。半信半疑的国王将这个计划提交学术委员会审议。但专家们认为实际距离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他们无法让国王从事这项冒险的计划。  今天来看,加那利群岛到日本的空中直线距离是10600海里。但为什么哥伦布测算的距离只有四分之一呢?  在哥伦布的藏书中,有一幅当时非常流行的《托勒密地理指南》。这幅地图描绘了古罗马时代的世界,地球表面七分之六是陆地,只有七分之一是海洋。欧洲和亚洲跨海就可以相通,根本没有美洲大陆的存在。  在葡萄牙的西航计划失败以后,哥伦布来到西班牙。忙于战争的女王同样将哥伦布的计划提交学术委员会。终于,哥伦布等到了格拉纳达被征服,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好消息,他的计划已经被女王和国王正式否定了。他收拾好行装,决定向法国国王推行他的西航计划。  但就在哥伦布已经动身的时候,女王突然改变了自己的决定。紧急派出使者,在格拉纳达10英里的松木桥村赶上哥伦布,请他即刻回朝廷面见女王,谈判航海有关事宜。历史证明,女王最后一分钟的果断选择,不仅为西班牙赢得一个海军统帅,更赢得一个新大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大帝国。  在格拉纳达附近的圣塔菲,哥伦布与王室的谈判进行了 3个月。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外国航海家,哥伦布在一次次挫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价码,但是伊萨贝尔女王却答应了他,这是欧洲商业文化特有的契约意识的产物,哥伦布和女王在这里都成了讨价还价的商人。1492年 4月17日,双方终于达成以下协议:1.双王陛下任命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为“通过勤奋劳动行将发现或获得的”一切海岛和陆地的统帅。2.任命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为发现或获得土地上的副王和总督。3.在这些地区获得的黄金、白银、珍珠和宝石、香料及其他商品,他都可以征收和保留十分之一,并且一概免税。4.任何涉及这些商品或产品的案件,都由他或他的代理人以统帅身份进行裁决。5.对驶往这些新属地的船只,哥伦布可以收取其利润的八分之一。  为这次航行,哥伦布初步预算的经费是 200万马拉维迪,还不包括每月25万的工钱。当时一等水手每月工钱3000马拉维迪。堂·吉诃德给仆人桑丘·潘萨的工钱每天才26马拉维迪。女王要用自己王冠上的珠宝换钱进行投资,但这并不需要。皇家司库从国库中借支了140万,哥伦布自己向银行家筹措了25万,剩下的是一位大臣想办法筹借的。  第三节 日。10月的这一天后来被定为西班牙国庆日  1492年的8月3日,是一个平静无风的阴天。半夜2~3点左右,哥伦布在圣乔治教堂领了圣餐,拂晓前登上旗舰的甲板,以耶稣的名义下达了出航的命令。这支小小的船队要进行人类从未有过的一次远征。  历史记住了这3艘首航船的名字:尼尼亚号、平塔号和圣玛丽亚号。  在哥伦布那个时代,葡萄牙人发明了这种70英尺长的多桅快帆船,它们的载重量一般只有60多吨重。虽然在甲板下没有很多的空间载货,但它低浅的吃水线却能在近岸和小港湾里探险的时候大显身手。葡萄牙人远航非洲就使用这种船。这种帆船多采用大三角帆,它能利用微弱的海风高速行驶。在哥伦布的 3艘船中,尼尼亚号和平塔号就是这种船。在出海之前,哥伦布在修船厂花了一周的时间,把这些船只改装成直角帆船。  现代的航海家宣称,即使在现代,也找不出比哥伦布出航和返航的更好的路线。哥伦布出发后,首先到达加那利群岛,进行了补充后开始首航。从这里出发向西,正处于贸易信风带之中,往南则是回归线无风带,往北是送他们返航的西风带。对老练的水手来说,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蜜月时期。没有暴风雨,东北风柔和地吹拂着。无需拉动船帆和绳索,信风和海流就能推着船航行。在头10天,船队已经航行了1163海里。  三个星期过去了,仍然没有见到陆地,船员中开始出现了不安的迹象。10月10日,大批的海鸟飞过船队上空,向西南飞去,哥伦布立刻决定跟着这些长着羽毛的领航员前进,但就在这个时候,积郁了许久的叛乱情绪在船员中爆发了。  两艘船的船长登上旗舰,和哥伦布展开激烈的争论,要求放弃寻找陆地,乘南风不大的有利条件返航回家。哥伦布耐心请他们再航行三天。第二天,信风重新吹来,船员们又开始恐惧,当晚发生了反抗。哥伦布向船员许诺,只要再走三天。  10月11日夜,船员们都紧张地睁大眼睛,深怕错过见到陆地的机会。  凌晨两点,圆圆的月亮位于船队左舷,信风强劲推动船只,如同要吹断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最后一道无形屏障。平塔号的望员在月光下,看见西边地平线上露出了一个白色悬崖,那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陆地。  10月12日,哥伦布登上这个岛,将西班牙皇家绿色的十字旗插在岛上。当着船员和一些土著人的面,他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宣布以天主教西班牙君主的名义占领该岛,并将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  10月12日这一天,后来被定为西班牙的国庆日,许多美洲国家将它作为哥伦布日。  欧洲人在西半球看到的第一片陆地,是今天巴哈马群岛中一个岛屿的东海岸。哥伦布的传记作者莫里森说:“在1492年10月的那些日子里,新世界彬彬有礼地向征服他的卡斯蒂利亚人奉献了他的童贞,人世间的凡夫俗子别再希望尝到那些日子里的惊奇、诧异和快乐的滋味了。”& & 第四章 印度  今天,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