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遇见秘鲁首都举行的地方?

涓界瀛㈠ぇ瀛
涓娴风澶у
中广网雅宾斯克8月1日消息(记者王亮、吴溪、向勇)8月1日清晨,参与“陡峭任务—2013”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中方导演部、战争指挥部顺利进驻位于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的俄中部军区切巴尔库尔合同练习场。...
?现年57岁的我国新一任国家总理李克强将在当地时间本周六抵达德国首都柏林,这也是我国新一届领导班子就任之后的初度访德。作为我国新一届领导班子中的“体育迷”,李克强明显不愿在德国失掉这样一场足球盛宴,他将在决赛当晚电视直播观看这场比赛,而不参与其他任何的公务。等到默克尔从英国回来后,将正式的接见李克强。...
现场的观众也是有备而来,毫不示弱,其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牛亮演绎了吝啬鬼阿巴贡这个人物,可谓鞭辟入里。他的精彩扮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我国政府和公民保卫国家主权和边境无缺的决计是锲而不舍的,任何人试图运用达赖问题干与我国内政都是不会抵达目的的。中方要求美方仔细对待中方心境,当即选用有用办法消除恶劣影响,间断鼓动和支撑“藏独”反华分裂实力,间断干与我国内政,以实践行为维护中美联络健康安稳翻开。...
在森林里,父子俩用克己的斧头砍伐柴火,靠收集野果、木薯和根茎植物裹腹,其他还培育了一些玉米。他们身上穿戴树皮制成的“丁字裤”,往常住在一个距离地上有5米高的树屋里面。据悉,早在20年前这对父子就被亲友发现,再三游说他们搬回村庄居住,但是他们死活不愿。每当有人靠近,这对父子就悄然地躲起来。...
宋教授标明,当地医疗条件硬件水平跋涉很大,硬件跟上了,更多的要初步培育软件,希望往后能有更多机会来新疆,为当地老迈众和医疗作业者供给更多技术上的帮助。...
对上述问题,审计署已按照国家规则、法规的规则,及时出具了审计陈述,下达了审计选择书。对根柢缔造类项目开支预算未细化的问题,要求进一步做好细化预算作业;对部分项目未严峻实施根柢缔造程序的问题,要求按照有关规则实施根柢缔造程序;对向非预算单位拨付财政资金的问题,要求进一步商财政部等相关部分处理该局经费途径问题;对部分单位扩翻开支规划开支的问题,要求归恢复资金途径;对部分根柢缔造项目结余资金的问题,要求上缴中心财政;对虚列项目开支导致账实不符的问题,要求予以调账;对部分根柢缔造项目翻开缓慢的问题,要求加快根柢缔造项目进度;对账外资产的问题,要求归入财政处理,将有关房地产权属资料报国务院机关业务处理局备案。...
法国vs秘鲁:意大利新政府组阁在即 高盛现已“望风而逃”
绔ユ锛法国vs秘鲁&&&&甯堕达 10:47:59&&瀛锛&&&&&&
?根据总督察、副总督察关于督查作业计划的全体组织,2010年,国家土地督查组织对77个城市的土地例行督查,触及448个县(市、区),触及土地上积万亩,其间耕地上积万亩;实地核对万个项目,触及土地上积万亩,其间耕地上积7544万亩。甘藏春说,2010年土地例行督察共发现7大问题:法国vs秘鲁?在太阳系中,火星是除地球之外可供人类居住的最佳选择。虽然各国宇航局现已做好了对火星的载人勘探任务准备,但是这类活动也要几十年之后才华实施,而且勘探一次往复大约需求450天。意大利新政府组阁在即 高盛现已“望风而逃”相关新闻:15日下午2时许,水部派出所接到一名孙姓女子报警称,她在古田路某足按店里被人围堵。民警赶到该足按店,只见3名壮汉堵在女厕所门口,报警人孙小姐躲在里面死活不出来。?安定完善领导班子装备改造作用。全国精简市委常委111职、副书记16职,县委常委886职、副书记168职。人社厅:6月-10月期间,用人单位应视高温气候情况向员工免费供给符合卫生规范的清凉饮料,也应按照规则向室外作业人员和高温作业人员发放高温补助,不能经过发放清凉饮料等防暑降温办法来替代高温补助的发放。[我国金融时报、我国金融新闻网记者]有一个问题请问潘功胜副行长,2012年7月全国人大向社会拆穿寻求对《预算法》修改草案二次审议稿的定见,因为《预算法》作为经济类法规的重要方位,其修改稿一经拆穿当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争议,有关央行司理国库的系统问题也成为其间的抢手问题之一,那么请问央行司理国库的系统是否会发生改动?央行对此有哪些观念?谢谢。?乔健还通知记者,在本年8月举行的谐和劳动联络赞誉会上,有人提出,把劳动联络是否谐和作为行政官员绩效查核一票否决权的政策。相同在经济部分任过要职的还有曲木史哈,他曾任四川省发改委副主任;陈寅在到徐汇作业之前,也当过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马秋林长时间在企业作业,先后领导过扬子石化和江苏国信两个大企业,而从企业老总直接升任副省长,在全国也并不多见。法国vs秘鲁就在毛出事之前,5月3日,湖州市土地贮藏中心原主任、时任湖州市国土局地质环境监测站主任翁慧明被刑拘。翁也是被冯供出。?美军在阿富汗等地遭受直升机等装备掉落作业时,一般活络实施轰炸,摧毁这些装备,以避免装备人员获取情报或兵器装备。西方媒体报道,无人机掉落后,美方一度计划将其摧毁,后因难度太大而被逼丢掉。2013年1月4日,苗会菊被警方控制后,王华次日便在一处别墅内被控制。“警方出动了大批特警,并封了路。”一位目睹者称。
锛璐d换缂杈锛瀵昏冲锛背景音乐选了秘鲁民乐《山鹰之歌》——其旋律是世界文化资产。关于秘鲁游记的封面照,绝大多数人会选马丘比丘或羊驼,因为那是秘鲁的象征,但我却毫不犹豫地选了这一张用手机透过飞机舷窗拍的亚马逊河,虽然亚马逊只有源头在秘鲁,但最美的一段也是在秘鲁。拍到这一张梦幻般的亚马逊河实在是意外惊喜,当地并没有航空游览项目,亚马逊又经常是阴雨。下游,由于河面宽阔,是很难拍到这种蜿蜒曲折的河面的。
《为什么峰语同周行天下?》首先回答为什么“峰语同周”?因为这四个字包含了现在一家三口的名字,同时暗含了未来那个小女孩的名字。感谢父亲,让我爱上旅行;感谢妻子,一直伴我同行。自己爱旅行并不难,难的是婚后发现另一半也爱旅行。自由行并不难,难的是一家三口一直一起自由行。我们相信:人的生命虽没有无限的长度,但却可以有无限的宽度与深度。从08年的吴哥窟到2013年车游美利坚,6个年头里“峰语同周”自由行了5大洲的10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感谢妻子,她让“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寻常,她的智慧、果敢与坚毅让我们面对突发情况总能化险为夷。2014年,我们的《峰语同周行天下》系列也进入第九季,迈入第六个大洲———南美州。
&日清晨4点,我们出发了
《为什么亚马逊?》理由有五:1、这是我们要去的最后一个大洲,地球之肺——亚马逊丛林是最有代表性的景观;2、地球上有两个最适合观赏动物的地方,一个是东非大草原,另一个就是亚马逊丛林。而第一个,我们已经去过了。3、著名电商Amazon的名字取自亚马逊,寓意SKU像亚马逊丛林里的物种一样丰富(从A到Z),作为电商怎能不去朝圣?4、路途遥远,国人罕至,神秘就是大美!5、向哥伦布、达尔文致敬!
为什么《秘野仙踪》:“秘”代表秘鲁,同时也代表探秘,因为秘鲁有很多至今人类未解之谜。“野”代表我们此行主要在秘鲁的山野;“仙踪”含义:此行为私人定制,自由行走,飘忽不定[呲牙]当然,也有致敬《绿野仙踪》之意,对于小男孩来说,这不就是一次童话之旅吗?
&1月24日10点我们赶到浦东国际机场,这是非常熟悉的机场,几乎每次出行都是从这里出发。第一段航程是上海浦东机场到东京。但万万没想到,这段2个半小时的航程,居然也晚点了1个半小时!
&小男孩收到一个拼图,今年11岁了,这很可能是最后一次享受小朋友的待遇了。 日航服务很好,最漂亮的空姐是一位中国人。我们的头枕漏了,她居然热心的帮我们找了针线!针线盒是另一位空姐的,设计的非常小巧精致,可惜没拍下来。
&2个半小时的航程,居然晚点了1个半小时,让我们原本就紧张的转机时间更是雪上加霜。 飞机上,空姐安慰我们不要担心,说如果晚点,机场会有专人指引我们快速转机。我们将信将疑。其实我们也是有所准备,为了应对转机时间紧的问题,我们特意压缩行李,没有带大箱子,坚决不托运。到东京时,距起飞只有45分钟了,狂奔再狂奔,终于赶上了美航的班机!
当地时间1月24日下午16时,我们抵达芝加哥奥哈拉国际机场。在美国转机需要持美国签证。这次出关很顺利。芝加哥机场很大,航站楼之间有小火车接驳。
& &芝加哥此时白雪皑皑,外面零下17度。除冰机在飞机旁作业,我们隐隐感觉有些不安。
& & & 芝加哥的万国旗走廊很美,我们停下脚步,拍下了此次秘鲁行的第一张全家福。
很不幸,由于天气原因,飞机再次晚点,当我们赶到迈阿密时,已是25日凌晨1点,飞往利马的LAN航空的航班刚刚飞走! 凌晨4点,美航上班,我们才终于确认了下一航班是下午16:00!
旅途中总是充满惊喜,在迈阿密机场,我们遇见了一位NBA球员。那硕大的脚 啊,估计能有50码! &
长途旅行,往往要做好随遇而安的心理准备。既然误机,那就索性在迈阿密一日游。 迈阿密位于佛罗里达,佛罗里达,美国著名的“阳光之州”,柑橘产量占全国75%,因为佛州城市的车牌都是以柑橘为主视觉。
迈阿密,最靠近中美的北美城市,由于有大量加勒比和南美的移民,因而被称为“美洲的首都”。这里拍过《迈阿密风云》、《速度与激情》、《钢铁侠》、《舞出我人生》.......不愧是阳光之州,迈阿密的阳光海滩,那绝对一流的!
1月25日,从迈阿密出发,经过6小时的飞行,晚上10点,终于抵达利马!过道里的欢迎海报里的印加武士,金光闪闪,霸气外露!
在机场遭遇1个多小时的离奇盘查,详见微小说《机场惊魂》(关注微信“狂峰爆语”,查看历史文章)。
步出机场,我们的酒店派来的司机已经等候多时。这是我们的车:
&这是一辆丰田车,我们在秘鲁看到的几乎都是日本车。很早以前,就听说秘鲁有个总统叫藤森,典型的日本人名,当时真是莫名惊诧。后来知道,原来当时秘鲁的华人很多,据说藤森为了获取广大华人选民的认可,宣称自己有华人血统。其实他是以华人身份当选总统的。
但是,秘鲁和日本,确实渊源颇深:
19世纪末的日本,秘鲁被日本海外移民公司塑造为“金山”。到处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在地球另一端的秘鲁,遍地都是黄金”。在日本海外移民公司的广告里,秘鲁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于耕种,饮食习惯也与日本相近,还没有传染病,简直就是生活舒适的人间天堂。尽管当时绝大多数日本人根本不知道秘鲁位于世界的哪个角落,但广告对秘鲁充满希望的描绘,仍然激起了贫苦农民的掘金梦想(有点类似于华人对于旧金山的梦想)。怀着各式各样的梦想,从19世纪末开始,日本人在政府的直接或间接支持下,漂洋过海,移居到遥远的秘鲁。后面要提到,这次我们在亚马逊的导游就有日本血统。
于是,秘鲁成了近代南美第一个大量引入日本移民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第三大拥有日裔人口的国家。(第一大国家是巴西,当时葡萄牙杀光了印第安人,于是从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大量移民。现在最火的巴西球星内马尔的爷爷就是日本人。)
刚走出机场,我们就看到非常亲切的中国元素。
&秘鲁是南美洲华人最多的国家,1821年,秘鲁独立,百废待兴,急需劳工。秘鲁和已经被列强打开国门的满清政府签订了输入华工的协议。而大量移民出现在太平天国时期,当时连年战乱,生灵涂炭,人民急需养家糊口。因此,大量华工来到了秘鲁。
这些华人来到秘鲁后辛勤工作,大多在秘鲁扎根下来了,现在遍布秘鲁的华人面孔就是他们的后裔。秘鲁现有200多万华人(也有的说超过500万),且在本国的地位在南美各国中最高,从政非常普遍,甚至有华人做到总理。
这里要插播一段关于利马的历史了。
对于秘鲁人民来说,利马的历史与两个人的名字紧密相关。一个是恶棍皮萨罗,一个是英雄圣马丁。先说这个皮萨罗。
&先说印加帝国,这也是我们此次秘鲁之行的主要目的。印加帝国崛起于11世纪。印加帝国盛极一时,是南美史上最庞大的帝国。国家名为塔万廷苏龙,亦即四方之地。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其版图大约是今日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一带。首都设于库斯科。
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印加帝国被去过的人描述为黄金之国(其实是因为印加人信奉太阳神,“印加”就是太阳之子的意思,类似于我们过的天子)。
皮萨罗原是西班牙的一个流氓,一字不识,但他贪婪成性,富有冒险精神。1532年,他率军侵入秘鲁,此时印加帝国刚刚经历一场内战,国力虚弱,但仍有8万常规军,600万人口。而皮萨罗只有169个士兵。按实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但皮萨罗撞上了大运。原来印加有个传说,印加文明由一位来自海上的天神所赐,有一天这个天神会从海上回来。所以,对于皮萨罗的“鸿门宴”,印加国王并无防备。来到谈判地,伏兵四起,国王身陷囹圄。
皮萨罗把他关进牢房,向印加人勒索巨额赎金,提出只要印加人用金子填满一间长22英尺、宽17英尺、一人多高的房间,用银子填满另外两间较小的房子,印加王就可重获自由。当印加人以空前巨大的数目——金子13265镑,银子26000镑满足了他的条件后,金银到手的皮萨罗却背信弃义,以莫须有的罪名,绞死了印加国王。印加王国群龙无首,瞬间崩塌。------这是一场高等文明消灭低等文明的鲜活的案例。是不是会让你联想起中国近代血泪史?
但是,客观上,皮萨罗却是把西方先进的宗教、科技、文化带到了南美,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所以,现在的秘鲁人看待皮萨罗的心情也是非常矛盾和复杂的。
1535年,几乎征服了秘鲁全境的皮萨罗,在利马河畔的一个绿洲建立了一座新的城市,取名利马,意为“诸王之城”。
但贪婪暴戾的皮萨罗也不得好死,后来被两名哗变的士兵杀死了。
因为在迈阿密“耽误”了一天,所以利马的游览时间就压缩到了半天。只能玩几个主要的广场。
今天的主要目的地是参观“恶棍”所在的武器广场(Plaza Mayor 市政广场)和“英雄”所在的圣马丁广场。在秘鲁的很多城市,都有武器广场,有点类似我们的“人民广场”。
1月26日早晨,吃了三块很有嚼头的面包和两杯新鲜的果汁,迅速满血复活。
在酒店的餐厅里,我们看到这幅照片,应当是本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吧。
我们所选的酒店离武器广场很近,吃完早餐,我们漫步过去。
路边排队等公交车的市民和觅食的鸽子:
&整洁的街道,色彩明快的建筑。
仔细看地面,有什么发现吗?
利马是世界各国各都中降雨量最少的一个。每年降雨量仅10到15毫米,被称为“无雨之都”。
这里,因而就诞生了许多“奇怪”的现象:街道上居然没有一处下水道;城里的大量居民住宅都是土坯房,有的住房干脆就是用纸板拼成的,更有甚者,有的住房居然没有盖房顶;再有,利马市民从来不购置雨伞、雨衣等雨具。这些“奇怪”的现象其实对利马人来说一点也不奇怪。
在路上,我们竟然无意中发现了餐厅照片里的这座建筑。
一、武器广场(Plaza Mayor)里的“恶棍”
早就听说利马治安不好,而前天晚上看到荷枪保安警惕的眼神、铁门紧闭的宾馆,都给我们以强烈的不安全感。后来在纳斯卡(Nasca)时,一个华人餐厅老板证实了这一点,他就是因为利马治安不好,屡被抢劫而离开这个城市的。
在武器广场,见到很多巡逻的警察,我们的心才总算安定下来。
& 利马市分为古城、新城两部分。古城区位于城市北部,是联合国世界遗产之一。武器广场就位于古城区。
来一张武器广场全景:
& 广场按西班牙的传统形式建筑,结构雍容恢宏,造型精雕细刻,广场中央的铜喷泉建于1650年。
精致的回廊和棋盘地砖。
利马大教堂是一座罗马天主教堂,从1535年开始修建,1625年初次建成。利马大教堂目前已经辟为宗教博物馆,博物馆内收藏着古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殖民统冶者当年搜刮聚敛的许多珍宝。皮萨罗的水晶棺就安放在教堂里。
&利马大教堂的设计者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学家弗朗西斯科·贝塞拉。因而又被称为弗朗西斯科大教堂。现存建筑是1904年大地震后的建筑,是巴洛克、哥特、罗马式建筑的混和体,曾引起颇大争议。
&教堂的另一面是三层楼高的大主教宫,在二楼突出的木窗台十分别致。
& 以广场为中心,条条街道成辐射状向四周延伸,通向城区各个角落,街面以大块石板铺砌,路边建筑五颜六色。当年的街道据说是以“金银铺砌”。金银无从考证,但路面却异常整洁。
传承了印加文明的宠物狗
& 秘鲁的总统府就在武器广场。
我们来的早,发现很多人已经围在总统府的栅栏前。
& 原来,我们幸运地赶上了换岗仪式:
广场的守卫也在刷微信吗?
& 二、圣马丁广场上的英雄
恶棍皮萨罗讲完了。
该讲英雄的故事了。
足球爱好者都知道,南美洲的最高水平的俱乐部赛事,叫“解放者杯”(类似欧洲冠军杯)。
& 南美解放者杯的得名其实来自一班为南美洲国家争取独立的伟大领袖,他们包括西蒙·玻利瓦尔、佩德罗二世、何塞·德·圣马丁、安东尼奥·何塞·德·苏克雷及贝纳多·奥希金斯。
圣马丁出生在阿根廷,8岁时,就随父母移居西班牙马德里。年轻时的的圣马丁博览群书,读了许多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例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后来,圣马丁投身于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解放斗争。
在阿根廷两年多的时间,圣马丁精心训练一支约有5000人的“安第斯山军”。他采取解放黑奴、与印第安人结成同盟等措施以发动广大群众。在这支军队里,被解放的黑奴占很大比例。(怎么样,这情节是否有些似曾相识?)
1871年,圣马丁率军翻越安第斯山,与风雪搏斗了两个星期,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从此势不可挡,智利很快解放了。1820年他进军秘鲁,经过浴血奋战,1821年7月秘鲁独立。因卓越战功,圣马丁被推举为秘鲁“护国公”。但他却并未贪图荣华富贵,悄然引退。1824年4月到达法国隐居直到1850逝世,终年72岁。 &
在阿根廷、智利、秘鲁,圣马丁都被奉为国父。很多城市有圣马丁的塑像。
在利马的圣马丁广场中央,就有一座圣马丁的铜像。铜像个头不小,座基大约就有10米高,显示了他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座基顶上有一层厚厚的白色层,也许正是纪念那场在安第斯山上与暴风雪的搏斗。
&圣马丁广场周围都是比较高大的欧式建筑,其中包括精致的圣马丁宫殿和玻利瓦尔宫殿。街道向四周散发。
中午,我们去了家“CHIFA”
“CHIFA”,对秘鲁来说,就是一个外来词,意思当然很容易猜,就是“吃饭,饭馆”。中餐馆从来都是华人重要的看家本领。这家口味地道,价格合理,一份炒饭加一碗馄饨面和一瓶可口可乐的套餐,合人民币30元。
经过短暂游览,下午1:30,我们离开利马,赶往纳斯卡。
一、从利马到纳斯卡
在利马,我们通过互联网定了大巴票(国际信用卡在线支付),并选好了座位。秘鲁的长途大巴条件都很不错,上下两层。下层有一半空间放行李,另有一半空间是一等座,上层是二等座。车上提供餐食,都备有洗手间,有的还有wifi(网速就不要太奢望了)。
秘鲁的自然地理气候非常鲜明的分为三块:西部沿海(太平洋)是狭长的干旱平原,中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是亚马逊雨林。我们的大巴驶离利马不久,就进入了荒凉的戈壁。虽然都紧邻大洋,都是西海岸,但秘鲁的西海岸与美国加州的西海岸实在是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的目的地是纳斯卡(Nasca)。途中会路过伊卡(ICA)城。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并未在伊卡城停留。伊卡是秘鲁最重要的葡萄酒、白兰地生产基地。大量葡萄酒通过太平洋岸边的Pisco港输出。因而秘鲁的国酒也就被称作了Pisco。而伊卡更著名的是这里的石头----伊卡石。石头上的图案与纳斯卡地画非常相似,但具体是什么关系,也仍然是一个谜。
经过近7个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顺利来到了纳斯卡。但这要在早些年,坐车顺利到纳斯卡,是不敢奢望的。那时游击队(强盗)猖獗,抢劫事件时有发生,游客根本不敢来。幸好有总统藤森,对游击队采取了强硬手段,修好了路,才有了现在旅游业的兴旺。从这点来说,秘鲁人民还真是非常感谢这个日本人的。
我们入住的是一家小型旅馆。当晚,我写下了一篇日记《八赞青年旅馆》:
一赞敞开式的房间——透气!
二赞没有制冷功能的空调——健康环保!
三赞老式电风扇——怀旧!
四赞公用淋浴间——互联网开放分享精神!
五赞漏电的淋浴头——越洗越精神!
六赞无处不在的神秘图腾—— 神秘就是大美!
七赞狭小房间——家庭和谐,其乐融融!
八赞昏暗且停电的灯光——喜欢这浪漫气氛!
青年旅馆的“国际走廊”——咱面积可以小,格局不能小!深有感触的一点是,秘鲁的宾馆,无论大小及档次,不论公共条件如何,内部都毫无例外的非常整洁----让我想起尼泊尔。
二、世界第八大奇迹---纳斯卡地画
在纳斯卡,随处可见这些神秘的图案,这也是最值得他们自豪的祖先留下的遗产。
在出发观赏纳斯卡地画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地画的发现史,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传奇的故事:
纳斯卡本是荒漠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偶尔会觉得戈壁上一些小路有些异样,但也看不出规律。直到1926年,美国科学家保尔·科索科(Paul Kosok)坐飞机考察古印第安灌溉系统时发现了小路的惊天秘密!这些小路,竟然都组成了各种图案,有几何形状、鸟、蜻蜓、狗、猴子……最令人称奇的是一副人形图案,举着手,瞪着一双大眼睛朝向天空,似乎在向天外来客传递着什么信息…… 这些图案有300余幅,长数百米,最大的面积5平方公里,是什么人画了这些“天书”?为什么线条会如此精确?它们在传递什么信息?会不会是外星人的杰作?
保尔·科索科发现了纳斯卡地画,但真正对地画的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却是一位伟大的女性:玛丽亚·雷斯(Maria Reiche)。
1998年,玛丽亚在秘鲁纳斯卡逝世,秘鲁为其举行了国葬,这应当是秘鲁为外国人举行的唯一一次国葬。她做了什么被秘鲁授予荣誉国民,死后被国葬,并建立博物馆来纪念她呢?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
&玛丽亚1903年出生在德国,是一位数学家和考古学家,她对南美古代文化很感兴趣,因不满法西斯统治,1932年到了秘鲁,成为一名德国外交官的家庭教师。一次偶然机会,她成为了发现纳斯卡地画的美国科学家科索科的助手。当第一次见到这些神秘的大地天书,她就彻底被其折服了。于是,她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此后60年,她选择做了秘鲁人,一生为纳斯卡地画的保护、研究而奔波。当地的人们经常会看见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女人在田间地头寻访村民,调查研究,为保护这些珍贵古迹而向政府献计献策。那时秘鲁政局动荡,生活条件也很差,但她就这样在这里劳碌一生,终身未嫁!完成了关于纳斯卡地画的研究巨著《沙漠之谜》。
关于纳斯卡地画的成因,有很多说法,但大家公认玛丽亚的研究是最权威的,她认为:图案的线条是天上星图在地上的投射,通过这个投射在地上的星图,巨画的创作人一方面可以用来观察天文周期,以确定历法;二来亦可通过星图来向上天崇拜。由于她的保护、研究与推动,纳斯卡地画成了世界遗产,而她由于劳累过度,晚年也相继遭受失明、半瘫、帕金森症的打击,直到1998年去世。
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现在就跟随我们去看看这些神奇的地画吧!
乘小飞机是观赏纳斯卡地画的最佳方式。时间上也有讲究:只有在清晨太阳刚升起时才能看见最清晰的地画,太阳高照就会消失。
很多家小航空公司共用同一个机场,一个小柜台就是一个公司
&飞行手册,提醒你各地画的分布:
&飞机是螺旋桨式小飞机,机身上绘满了地画图案,更显神秘。
&非常著名的“宇航员"隐藏在一个山坡上,因为太有名,飞行员俯冲了三次让我们看清楚。也因为这个宇航员,为纳斯卡地画蒙上了外星人杰作的神秘色彩。看,像不像正在向外星伙伴招手?
&翼展120米的山鹰
“树、大手、蜥蜴(被泛美公路截为两半)”。边上的这条公路就是北起阿拉斯加,南至火地岛,贯穿美洲大陆,全长约48000公里,神奇的“泛美公路”!
300米长的蜂鸟
108米高的卷猴(放大欣赏)
这些画,看似线条简单,实则太不简单了,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上千年来,一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没发现地上看似随意的线条,竟然是一幅一幅的画!要指挥人画出这么规整的线条,导演至少得站在300米高的地方!这在那个年代,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是走近了看的地画,除了一堆规则的小石子外,哪里能看出这是一幅画?
为了让游客以最佳视角看地画,小飞机会玩各种杂技般的动作,机长不断调整着飞机角度,不停的嘟囔:“Left side”,“Right side”。所以,友情提醒不能吃早饭。当然,在飞机里也配了呕吐袋。35分钟飞行,确实很难受。下了飞机,强打精神,与两位飞行员帅哥合影留念。
下了飞机,小男孩还念念不忘这些神秘图案......
三、坎儿井
纳斯卡在西部沙漠地带,这里气候与新疆吐鲁番类似,因此,坎儿井也应运而生了。说来也是神奇,两地相隔万里,居然都能造出类似的灌溉设施(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可见人类的智慧真是相通的。
纳斯卡的坎儿井很有意思。一圈圈螺旋形的石头圈往地底下旋转,每个井圈的地面直径有十几二十米吧,一直旋转到地下的水沟处,约有7、8米深,留着一个1米左右的水井供人取水。每隔上十几二十米又是一个井圈圈。每个井圈圈还大小不一不一,大的圈圈人可以沿着圈圈的边转圈走到水面。每个井下面的水都相通。也有一些段落只是用石头围起来的狭长的水渠。更有意思的是,石头清一色的鹅卵石,个头一般有西瓜或冬瓜那么大。
在坎儿井偶遇一个秘鲁大家庭,友善的邀请我们合影留念。
既然类比吐鲁番,当然这里也少不了水果,饥渴难耐之时,竟路遇西瓜地,人民币1元1斤,挑了个大的,好好过了一把瘾。充足光照加坎儿井灌溉,美味啊。
四:千年孤独---木乃伊
一般人到纳斯卡,住一晚,第二天上午坐飞机看地画,下午就走了。但我们因为没买到下午的票,晚上才能走,就多玩了半天,于是,也就有了更多发现。
下午15点,租的小车如约而至,带上我们三拐两绕就驶上泛美公路。烈日当空,狂风肆虐,黄沙漫道,我们半开着车窗,体验着热带沙漠气候!导游小哥却似乎很享受,开着音乐,猛踩着油门,60公里的限速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南美的热情奔放展露无疑。
两部电影映入脑海,一部是《通天塔》,一部是《无人区》。
20分钟后,车驶入戈壁滩,近处寸草不生,远处山势巍峨(很像去过的贺兰山),满目沙石,凄凉一片。翻过一个小坡,荒芜的戈壁中突然出现几顶凉棚,没有任何人,风卷着沙石扑打着车身,啪啪作响,凉棚顶部也有些摇摇欲坠。“《龙门客栈》”我脱口而出!
寂寞的仙人掌
我们走向神秘的古木乃伊
不要以为这个世界上只有埃及才有木乃伊,在秘鲁同样也有着数不尽的木乃伊。古代印加人相信,人在母亲的肚子里是坐着的,所以他们把死去的亲人尸体采用坐姿放置在露天的坑中。
由于这里极度干燥,加上神秘的处理工艺,虽然历经千年,木乃伊的指甲、皮肤、头发依然清晰可见,鉴于可能给读者带来不良反应,就不给面部特写了。
古印加遗迹
在纳斯卡众多神秘地画中,我最爱这只修长的蜂鸟,它也频繁出现在纳斯卡小镇的各个角落(地砖、餐厅、机尾、壁画、衣服……)。就要告别纳斯卡了,买了件T恤,以做纪念。我们说好的,要将美景带回家!
一、关于库斯科
库斯科,是我们在秘鲁旅行的第三站。在1533年被西班牙殖民者攻陷之前,这里曾是印加帝国的首都。
库斯科海拔3410米(世界第四高的城市),这里气候宜人,崇山峻岭和葱郁的林木围绕在城市的四周。因而又有“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的美称。
在当地语中,“库斯科”意为“肚脐”,也就是世界的中心。(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大家都认为自己是中心.....小到一个国家,大到人类生活的地球)。到了这里,你很容易联想起中国的一座城市---拉萨,同样地处高原,类似的蓝天白云,同样的四面环山......。“拉(la)萨(sa)的意思就是佛地,都有着极高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西班牙入侵者保留了原有的建筑,但同时又在这衰落的印第安城内建造了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和宫殿。所以在库斯科城内,印加帝国时代的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这点东西方是有很大不同的,东方人征服之后,更崇尚斩草除根,动不动就屠城,崇尚彻底摧毁。)库斯科历经千年,历久弥新,你现在看到的,仍然是以前的样子,整个城市就像是一座大的博物馆,这就是他们对于文物的态度,也正因为此,而1983年,库斯科古城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册。
这是城中心的武器广场,广场四周环绕着西班牙式的拱廊和四座天主教堂。
印加第一位国王,库斯科的拓建者--帕查图特克
二、太阳神庙:
印加人最崇拜的就是太阳,“印加”的意思是太阳之子。在印加文化中,太阳舍不得子民受人间之苦,伤心落泪。留下的泪水就是黄金。所以,印加人会把黄金小心翼翼收起来,供起来。但,他们却不知道黄金在外人看来是多么宝贵的财富。也正是因为这些黄金,给印加人惹来了杀身之祸(正如马可波罗游记中对中国富足的描述所带来的灾难一样)。
印加人信奉太阳神,因而太阳神庙也成为城内最重要的宗教场所。
库斯科的太阳神庙是我们在城内游览的一个主要景点,这里曾经是一座用黄金包装起来的金殿。
太阳神庙只剩下残余,西班牙人在太阳神庙基础上修建了圣多明哥修道院,成了印西合璧的建筑。这是现在太阳神庙的外景:
印加人擅于“玩”石头,这一点,在他们的首都展露无遗。库斯科街道、墙壁、各类建筑,都是用石头建造,这是一座名符其实的石头城(不像南京已经空有其名)。
库斯科街头的建筑鲜明了反映了那一段历史:西班牙人来了之后,本打算全面拆除旧建筑,但发现这些石头实在太结实,最后半途而废,只拆了一半。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样子:下面的石头基座是印加时期的,而上面的白墙红瓦则是西班牙人来了以后建造的----这种风格就这样保留了几百年,印加人的后代倔强的维护着自己的传统。
这是太阳神庙里残留的一小段过道:全石头建造,令人称奇的是如此的严丝合缝,平整如一(建筑工人都是处女座的?)。
圣多明各修道院与太阳神庙合二为一
西班牙建筑风格
这片黄金似乎要见证这座号称用黄金建造的太阳神庙昔日的辉煌
三、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
萨克萨瓦曼位于库斯科郊外1.5公里处,这里曾是祭祀的地方(天坛),也曾是印加国王的行宫。
库斯科形似一头豹子,而萨克萨瓦曼就是豹头。
古堡是古代印第安人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建筑在一个小山坡上,从上至下有三层围墙,每一层墙高达18米,长540米,均用巨石垒砌而成。建筑庞大而坚固,这一宏伟壮观的建筑群显示了印加帝国的强大,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最伟大的古建筑之一。
巧遇一位翘课来玩的智利大学生
随处可见的羊驼
坐了一夜大巴抵达库斯科,当天下午紧接着玩了古堡。山风很大,又在海拔3000多米,高原反应如约袭来,晚上居然发了高烧。第二天还要前往此行的重头戏---马丘比丘,又想起高原上发烧的种种传说,那个紧张啊,赶紧祈祷。也许真有太阳神,吃了两片当地的一种药,一个晚上居然就好了。马丘比丘,我们要来了!
四、天空之城---马丘比丘
著名的天空之城--马丘比丘就座落在库斯科120公里处。
马丘比丘的功能是印加贵族用于祭祀的庄园。15世纪,印加古国被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打败,相传一些残余的贵族带着黄金就逃到了马丘比丘。于是,这里就成为西班牙殖民者一直苦寻的地方。这一找就是500年,直到1911年,美国历史学教授(跟发现纳斯卡地画的教授一样,这回又是美国人)海勒.宾格哈姆率领探险队,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极富戏剧性的发现了这座失落之城。像很多西方学者一样,海勒.宾格哈姆从马丘比丘“带”走了5000多件文物,再也没有归还(不由想起我们敦煌的遭遇)....但其实,海勒.宾格哈姆并不是第一个发现马丘比丘的。早在1901年,就有人发现了马丘比丘,并在石头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们都没有像海勒一样把马丘比丘真正带给了世人。
1913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用了整个4月刊来介绍马丘比丘,这处遗址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马丘比丘的重要考古价值,在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
马丘比丘被称为失落的城市,这世上被称为失落的城市还有柬埔寨的吴哥窟、墨西哥的玛雅古城,但都不像马丘比丘,没有任何的历史记载,就这样突然降临在世人面前。
前往马丘比丘有两条路,一条是著名的“印加小道”,一条是小火车。
印加古国虽然面积巨大,但也许是因为地处安第斯山区,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发明车轮,因而也就没有修建广阔的马路,都是靠步行,包括国王。这些步行小道,号称“印加小道”(Inca Trail)。印加人修了4万公里的印加小道,而其中最著名的印加小道就是从库斯科到马丘比丘的小道。
这条小道由于非凡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徒步线路,热到必须限制人数,要跟指定的旅行社,全程4天,风餐露宿,必须提前半年预定。我们遇到一对美籍华人老夫妻,60多岁了,这次就走了印加小道。
绝大多数游客由于行程所限,会选择乘坐小火车。
运行这条线路的有两个公司,Inca Rail(印加铁路公司)和Peru Rail(秘鲁铁路公司)。印加铁路规模较小,车是单节车厢。这是我们出发前与一对智利情侣合影留念。
&秘鲁铁路的车是蓝色,多节车厢。
一路伴着奔腾的乌鲁班巴河驶往马丘比丘
山下的小镇叫热水镇,有些游客会提前一天抵达热水镇,第二天一早爬马丘比丘看日出。这是街头的雕塑:印加人有三界之说,天界神是老鹰,人界是豹子,地下是蛇。
在马丘比丘入口处,可以在护照上盖一个纪念戳。
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曾在他的长诗《马丘比丘之巅》中写道:“我看见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下泄……”
马丘比丘群山环抱,非常隐秘,在山顶上马丘比丘的悬崖边,可以欣赏到落差600米直到乌鲁班巴河的的垂直峭壁。
推测,马丘比丘即建于15世纪印加帝国开始扩张的帕查库蒂统治时期,马丘比丘古城遗址外围是层层梯田形成的农业区,城区则由200座建筑和109个连接山坡和城市的石梯组成。城内规划井然,北部多为庄严的宫阙神殿,南部是作坊、居室和公共场所。
观赏马丘比丘的经典视角:
拴日石 --- 印加人称自己为“太阳的子孙”,他们将太阳视作“燃烧的火鹰”,渴望用拴日石将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太阳永远留在天上。&
告别库斯科和马丘比丘,我们出发前往印加人的故乡 --- 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
《的的喀喀湖的巨怪》---《秘野仙踪》之五
一、从库斯科到普诺
离开了印加古都库斯科,告别了世界奇迹马丘比丘,我们便向印加人的发源地进发,那就是印加人心中的圣湖---的的喀喀湖。
话说当年摧毁印加帝国的西班牙侵略者皮萨罗也是从库斯科向的的喀喀湖进发的,那是为了一个传说:印加人把黄金都藏在了湖底。
这是我们的大巴车,在这辆车上,我们度过了除夕(在南半球度过的第三个除夕)。
从库斯科到普诺,一路欣赏安第斯高原的旖旎风光
经过一座山坳
一路上不停会有印加古迹,
上图原始的样子:
一座石头城的遗址
途经的一座博物馆,镇馆之宝就是来自上面那座石头城遗址。
印加人的漆器美轮美奂
当然,最受大家(尤其是小朋友)欢迎的还是秘鲁的“阿萌”---羊驼
羊驼非常温顺,正如印加人的性格(印加人属于印第安人)。不过,温顺却不代表会屈服:印加亡国后,印加人仍然誓死抵抗,拒绝当奴隶,面对高度文明,他们的结局当然是非常惨烈。
欧洲殖民者获得了大片土地与矿藏,却无人开采,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南半球的另一个大洲,于是有了农奴贸易,大批黑人被从非洲贩卖到美洲。当然,也有很多来自亚洲的农奴和移民,包括中国和日本。于是后来,有了南北战争、美国有了黑人总统、秘鲁有了日本总统......
二、普诺初印象
的的喀喀湖属于普诺,抵达普诺,已经天黑了。
这是普诺市主商业街上的地砖。秘鲁人身着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在欢迎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高原反应如期而至。不过,饭还是要吃的。
我们找到一家中餐馆。
伟大领袖、红灯笼、自然风光、汉字.....各种代表性的中国元素混搭在一起:
中国元素是做足了,但中餐的口味却早已异化了。没法,还是我们自己做吧。
配上当地的可口可乐---印加可乐,味道还是不错的
席间遇见两个五官特纯正的印第安人:
在街头,随处可见的是Peru。图案很像是取材于纳斯卡地画,充满神秘色彩。
街头的“出租车”色彩绚丽,图案夸张,没有一辆重样的。
三、印加圣湖--的的喀喀湖
普诺的主要景点是的的喀喀湖。的的喀喀湖位于安第斯高原,南美第二大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3812米)的可航行湖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特点可归结为海拔高而不冻,处于内陆而不咸。湖中央便是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
虽然与我们相隔万里,但其实的的喀喀湖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因为,这里是土豆的原产地!印第安人就是在这里培植了土豆!
来普诺,就是为了的的喀喀湖,来的的喀喀湖,是为了看浮岛。
第二天一早,我们乘坐小艇,游览的的喀喀湖上的浮岛。
浮岛用芦苇和香蒲编织而成,这种芦苇既可以当地基、又可以盖房子、还可以食用!实在是全能!底层的芦苇腐烂了就在上面加盖新的芦苇,一座浮岛的寿命大约是10几年,直到实在加不了,就建造一座新“岛”,举家搬迁。
一座浮岛水上大约1米,水下也有1-2米,面积大约有大几百平米,3-5家人共同生活在一起,还养鸡鸭和猫狗等家畜!
我们围坐在一起,听导游讲述过去的故事:
生活在这种浮岛上的是秘鲁当地的少数民族,乌鲁人。以这种方式生活,其实还有一段血泪史。印加人统治时期,乌鲁人为了躲避迫害,被迫逃到湖上,就地取材,顽强的生存了下来,最终成为了岛民。现今,大多数人都离开了浮岛,进入了城市。还有少部分人留在岛上,以捕鱼和旅游为生。
岛民心灵手巧,制作了很多非常有趣的手工制品。岛民之间不怎么用货币,常见的是以物易物。
一对巴西情侣兴奋的穿上岛民的服装
的的喀喀湖与豹有缘,“的的喀喀”就源自古老的印第安语,据说是“美洲豹的山崖”。(也有另一说,TITICACA的名字来自于印加的克丘亚语,TITI的意思是领导,CACA为石头。)
既然居住在岛上,船自然就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而双体豹头船是最威武的一种。豹头船两头高高翘起,有点像贡多拉,还有点像龙舟。
的的喀喀湖有丰富的鱼类。请注意左下角的那个生物
这就是号称世界第四怪异的动物---巨蛙。(图片来自网络)
巨蛙怪就怪在它一身宽大松弛的皮肤。其实这是进化的结果。因为这湖水里的氧气含量只有平原湖泊的1/3。宽带的皮肤,有利于吸收更多的氧气。
经过短暂的游览,我们告别了这个水上人家。我们带走了精美的小船,更带走了乌鲁人那淳朴热情的笑容。
离开浮岛,我们驶往湖深处,此时天已放晴,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湖面很广,驶入深处,竟有种置身大海的感觉。
的的喀喀湖上既有芦苇岛,也有石头岛屿。我们来到的这座岛屿叫塔奇拉岛(Taquile),这片的岛屿曾经是印加人发家的地方。印加人定都库斯科后,这里曾被改造成一座监狱。从码头出发上山,每隔一段便有这样一座拱门(太阳门),太阳门本是宗教建筑,但在小岛改造成监狱之后,这些不同的拱门则代表了不同等级的罪犯(应该是最高处关押着最危险的罪犯吧)----- 是不是会想起《基督山伯爵》或者《勇闯夺命岛》?
这座岛上居住的是另一个少数民族--奎楚亚人,因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所以治安非常好,以至于岛上竟没有警察、没有狗。
奎楚亚人擅长编织,少女选好对象,就会把自己的头发编织进腰带,送给对方。
再小的岛,也有世界的梦
与同伴合影:巴西、美籍华人(台湾)
清澈见底的湖水
告别塔奇拉岛
下集预告:《安第斯山上的雄鹰》
《安第斯山上的雄鹰》----《秘野仙踪》之六
阿雷基帕的山鹰之歌
离开普诺,也就算是离开了高原。沿着山路盘旋而下,看着手表上海拔在一点点下降,我们似乎也愈发神清气爽起来。
阿雷基帕位于秘鲁南部,火山旁,奇利河谷地里。
阿雷基帕是秘鲁南部最大的城市,由于存有大量西班牙建筑,阿雷基帕在2000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阿雷基帕大部分建筑由白色的火山岩石建成,因而也被称为“白城”。
在阿雷基帕城中就能看到雪山(火山)
街头巧遇阅兵
我们参加了一个当地旅行社组织的科尔卡峡谷一日游。
科尔卡峡谷是世界上第二深的峡谷(第一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深处达到3400米,远超名气更大的科罗拉多大峡谷(1829米)
由于毗邻火山,也就有了天然的温泉泳池。
羊驼有野生和家养之分,野生羊驼警惕性非常高,这是我们在路上用长焦拍摄的正在喝水的野生羊驼(西班牙语叫Alpaca)。
这是家养的羊驼,就在公路两旁,悠闲的吃着草。
在路上,我们遇到一车台湾人。他们都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年龄多在50岁以上,多是教师和医生。领队40多岁,英语非常好,知识渊博,已经带领大家走过很多地方,多是文明古国(包括埃及、伊朗、叙利亚.....)---- 没法跟他们比,包括秘鲁在内,很多地方他们是免签的。
秘鲁的节日非常多,在旅途中的小城,我们又看见载歌载舞庆祝的人们。
我们的团员们,多来自秘鲁和巴西。
山鹰(condor)被印加人当作神界的象征。能与神合影,自然大受游人欢迎。
但更幸运的是能拍到安第斯山上的雄鹰:
晚餐,安排在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餐馆。今晚要看show,对能歌善舞的秘鲁人民,我们是早有耳闻,当然非常期待。餐厅是长方形的,靠墙的中间有一个小高台,摆放着一些乐器,显然这就是舞台了。我们选了舞台边上的座位坐了下来,半猜半比划地点了餐。不知不觉,餐厅里已经坐满了人,看得出来自不同旅行团。
正喝着汤,突然一阵喧哗,原来,乐队入场了。这是个小乐队,一个主唱兼笛子,三个伴奏,都是典型秘鲁男子,巧克力肤色,披着民族服装。男子的民族服装很简单,就是一块毛毯挖个洞。调音结束,乐队演奏了一首节奏感很强的曲子作为热身。热身结束,乐队开始大声地说着什么,每说一句,就有一桌大声回应。开始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跟着大家欢呼,终于发现,原来是在问大家是哪里来的!“Peru!” 声势最大,紧接着是“Brazil!”,“Australia!” “Columbia!”,“Chile!”,……“Israel!”我们的三个以色列朋友等不及了,高举拳头宣誓着“主权”…… 终于,乐队目光转移到我们,“Chi~na~~!”我们举起拳头,怒吼着!掌声雷动,欢迎最遥远的朋友。演出开始,一男一女两位舞蹈演员上场,穿着当地民族服饰,伴着音乐跳着欢快的民族舞蹈。舞蹈竟然有情节,算是音乐小品。大家有节奏的鼓着掌。一曲奏完,我冲上舞台,大喊“Condor!” 乐队立刻明白,“si,Condor”,对于“山鹰之歌”这首世界遗产,他们自然非常熟悉。在高亢热烈的歌声中,场内气氛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大约热情的国家都是能歌善舞的,两位来自利马的大妈主动冲上了舞台,自带手帕道具,翩翩起舞,舞技竟毫不输专业演员。气氛越来越热烈了!我正看的出神,突然,一位利马大妈跳到我身边,伸出手来,0.01秒的迟疑后,我登台了!和着节奏,与大家舞了起来。此时,会不会跳已经无所谓了,图的就是热闹!2分钟后,我的舞技给了大家勇气,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了!妻与小男孩也被感染了,跟着大伙舞动着!场内沸腾了!音乐无国界,舞蹈无国界!美妙的一晚!
现场视频(wifi下观看)
山鹰之歌现场演奏版,节奏快,非常有感染力
两天的旅程很快结束了,我们搭乘飞机告别峡谷,飞赴秘鲁东北部,那里有我们心仪已久的亚马逊!
下集预告:食人鱼、能行走的树登场----《秘野仙踪》最终回
《亚马逊初印象》---《秘野仙踪》连载之七
抱歉很久没更新了,感谢朋友们的继续关注。今天带来“秘野仙踪”的大结局----《狂野亚马逊》。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个最适合看动物的地方,一个是东非的大草原,另一个就是亚马逊。这种说法主要是指这两个地方的动物种类繁多,且基本保持原始生态 。不过,令达尔文开悟写出进化论的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岛也许是第三个,当然那是后话了,以后也是要去的。话说我们一家2012年已经去了非洲肯尼亚,因而,这亚马逊自然成了当期主要目标了。
在秘鲁,我们遇见好几批华人,都是台湾人或入了美籍的台湾人。谈及我们最后的目的地亚马逊,他们都很惊讶。在他们看来,那里瘟疫流行、毒贩出没,还有亚马逊食人族......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何况我们还带了小孩。虽有所心理准备,但听他们这一说,心里还是有点惴惴不安,后来我们在亚马逊还真没再遇见过亚洲面孔......。不过,既然来了嘛,总不能临阵退缩!
在秘鲁游览亚马逊,就要去伊基托斯(Iquitos)---亚马逊流域的另一个游览胜地是巴西的玛瑙斯。
伊基托斯位于秘鲁东北部,是秘鲁亚马逊丛林地区最大的城市。
由于身处亚马逊丛林腹地,伊基托斯虽然不是岛,但却没有公路和铁路与外界相连,只能通过河运和空运。虽然离亚马逊河河口有3700公里远,但是小型海轮还是可以逆流而上抵达伊基托斯,使得该地成为世界上距离海岸最远的海港。另一方面伊基托斯也成了秘鲁除了首都利马之外唯一有国际航班的城市(有飞往迈阿密的航班)。
从阿雷基帕没有直飞伊基托斯的航班,必须从利马转机。也许是贪恋阿雷基帕住宿酒店里的大乌龟,我们竟然错过了航班!这是此行第二次错过航班了,上一次是因为暴雪在迈阿密误机。
跟工作人员好说歹说,也许看在我们是远房亲戚(同是蒙古人种)的份上,总算给了我们三张票,但这样我们4人只能分成两拨起飞了。
幸好下一班LAN航空的班机并没让我们等太久,2小时后,我们在利马成功会和,由于预留时间较充裕,我们顺利搭上了飞往伊基托斯的航班。
赶到伊基托斯时,天色已晚。伊基托斯机场虽然是国际机场,但仍然很小,只有一层。刚下飞机,扑面而来的是热带雨林特有的湿热。
迎接我们的是导游兼酒店老板,名叫“栗三”。栗三的父亲是日本人,曾在东京读过书并生活过十年,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在秘鲁定居。
在伊基托斯有非常多的旅馆,价格上除了与设施相关外,就是与位置相关。越深入丛林的旅馆越是原生态,价格当然也越贵。我们选的就是一个Deep Jungle Lodge,看名字就知道地处雨林腹地。4人3晚要1440美元。
此时天色已晚,而我们的酒店又比较远,所以第一晚就在伊基托斯市区的一间名叫La Casona的旅馆住下了。La Casona是Tripadvisor推荐酒店,住宿的都是来自欧美的旅行者们。
酒店有三层,这三组墙饰恰好反映了这里的重要元素:鱼类、鸟类、昆虫、还有亚马逊土著。
当晚,下了滂沱大雨,第二天一早就停了,这就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
码头的小吃摊
一早,栗三便开着一辆面包车接上了我们,驶往码头。从码头,我们将乘船前往第一个目的地----一个小岛。伊基托斯给人的感觉是我国80年代的一个小镇,大街上汹涌奔腾着的是摩托车流,小汽车是比较少见的。
码头很热闹,到处都是小吃摊点。
各种奇形怪状的食物.......还有油炸大蟲.......是不是有点重口味?
不过,当地人似乎很享受这种美味,这位女士像玩宠物一样将还在蠕动的....捧在手里
你猜我吃了没?
还在惦记着大虫,突然听到少年舟的惊叫。转过身来,啊,那烧烤的是鳄鱼么?!
这座码头既是小吃摊,也是菜市场。靠近码头的菜市场,当然少不了鱼。鳄鱼哪里都有,但有一种鱼却是这里所独有的,这就是食人鱼。血红的眼睛,泛红的腹部,尖锐突出的牙齿,虽然已经僵硬,但联想起好莱坞电影里的情节,还是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看着我们一惊一乍的样子,栗三在一旁乐,大约每一批初到亚马逊的客人都是这样的吧。
跟着栗三,我们上了码头,登上一艘小船。
小木船行驶在平静而宽广的河面上,栗三告诉我们,宽广的水面下鱼并不多,鱼都在河岸边的灌木水域里。
岸边简易的酒吧、餐厅
午饭是在船上吃的。这是栗三为我们准备的午饭,有点像糯米鸡,味道还不错。
初见亚马逊
我注意到河水呈现暗黑色,正纳闷跟印象中的亚马逊的颜色不一样时,栗三说,这是亚马逊的一条支流,叫纳奈河(Rio Nanay),前面很快就会见到亚马逊干流。果然,我们很快来到一片更加宽广的水面,一条清晰的分界线,没说,那浑浊的黄正是亚马逊标志性的颜色!
又行驶了20分钟,我们来到一条窄窄的水道。
丛林里突然就窜出一条冲锋舟,那帽檐下犀利的眼神,低低的船身......好吧,我是有点想多了。
这是一座小岛,坐落着一个小型的动物保护基地。
首先参观的是“蝴蝶谷”。
全球已发现的蝴蝶有14000多种(我国有1200种),分为16科。而亚马逊的蝴蝶是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有4科蝴蝶仅生活在这里。著名的“蝴蝶效应”说的就是这里的蝴蝶。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蝴蝶完整的生命历程:卵、蛹、幼虫、蝶
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多来自美国。
小岛上最多的是这种红脸猴(不由得想起东非的蓝蛋猴,相映成趣)
红脸猴同一纬度的亲戚:蓝蛋猴(摄于肯尼亚)
美洲豹身上的花纹比较像豹,但整个身体的形状又更接近于虎。因而又叫美洲虎,只生活在美洲。美洲豹喜欢栖于树木茂密的热带雨林和季节性泛滥的沼泽地区,及其附近的灌木丛和热带稀树草原,但总会是靠近水源的地方,因而亚马逊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
南美标志性的鸟类:金刚鹦鹉和犀鸟。
关于金刚鹦鹉的4条小知识:可以活到80岁的鸟!可以啄开坚硬果实的大力士鸟!百毒不侵的鸟!会学话的鸟!现在野生的金刚鹦鹉已经很少见了,濒临灭绝。
再看看犀鸟。犀鸟以某些种类上嘴基部的骨质盔突而著名。嘴就占了身长的1/3到一半。这只没有骨质盔突,看长相很可能是白喉犀鸟。
树懒:也许是因为太懒了,树懒成了地球上唯一身上长有植物的野生动物,它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的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树懒生活在南美洲茂密的热带森林中,一生不见阳光,每周在排便的时候才下树。据说每天睡20小时,吃2小时,另2小时发呆。事实上,树懒是行动非常缓慢但是并不懒惰。它们只是无法更快速的移动。要问速度有多慢?面临危险的时刻,其逃跑的速度也超不过0.2米/秒!其实,天敌很少找它麻烦。因为,它的肉太难吃了!
这小家伙是一种猴,有着松鼠的体型,轻盈无比,有知道名字的朋友请告诉我下。
参观完毕,正准备离开时。保护区的主人(这是一座私人保护区)来了,她终身未嫁,以保护亚马逊动物为一生的事业。小猴儿们都视她为母亲,见她来了都无比兴奋,甚至跳到头上撒娇。
亚马逊部落
离开小岛,经过20多分钟的航行,我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亚马逊土著部落。
在雨林中穿行,还没到部落,就已经能感受到一股神秘而原始的气息。
亚马逊雨林里还有很多未被发现的部落。一个部落同食一锅饭,共耕一块田。大家都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整个部落除了油灯之外,没有任何照明设备,他们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部落中间有一个大草棚,既是部落议事堂,也是接待客人的大厅。
部落载歌载舞欢迎着我们,给我们化妆,拉着我们跳舞。草棚边摆放着很多饰品以供销售,包括弓箭、头饰、首饰,全是就地取材,手工制作。
与酋长合影。手里拿的是吹箭,箭头上涂有蛙毒。
离开小岛,我们来到另一个动物保护区:
瞧,这是海牛。人一样的脸,有鼻有眼,眼睛小,眼后有小耳孔。跟儒艮(美人鱼)是近亲,同属海牛目的不同科,非常友好和温顺。跟鲸一样,是哺乳动物。
来看看海牛在水里的样子。野生的海牛多半栖息在浅海,从不到深海去,更不到岸上来。每当海牛离开水以后,就会像胆小的孩子那样,不停地哭泣,“眼泪”不断地往下流。但是它们流出的并非泪水,而是用来保护眼珠,含有盐分的液体。海牛的记载曾出现在哥伦布的航海日记里。1493年,哥伦布航行到加勒比海,看到不计其数的海牛时,完全惊呆了。
当我们好奇的观赏海牛时,一只一直上蹿下跳的小猴也安静了下来,趴在书架上,好奇的看着我们。
工作人员带我们来到一个池子边,便徒手挖了起来。
不一会,一个小精灵出现了
瞧它那闭着眼睛享受的样子:
没错,这就是犰狳。2014年巴西世界杯吉祥物。
这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犰狳,白白嫩嫩的像一只小猪。
世外小木屋
一天的旅程结束了,我们意犹未尽的上了岸,坐上车。行驶了近一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Lodge。Lodge面积很大,从门口沿着小路走到房间要15分钟。后来才知道,lodge后面还有一大片雨林,都是栗三私人的。这里不叫地主,叫“林主”。
Lodge里有片水塘,在这里我们尝试了一次超爽的钓鱼体验-
“一秒钟钓鱼法”。甩钩入水,基本上钩子沉下去,就可以提杆了。
不愧是亚马逊的鱼,虽然不是食肉鱼类,但看这坚硬却残缺的松果,也就知其牙齿的厉害了。
晚餐的主菜就是我们钓的鱼了。这鱼虽然凶狠,但味道却非常鲜美。大厨见我们是华人,特意做了中餐。不同的是鱼身上会用刀切割很多道。见我们很好奇,栗三解释这是为了去除鱼刺,当然客观上也能帮助入味。
喜爱下厨的舟妈,当然不会放弃这样好的学习机会
我们住的是一座高脚小木屋,房顶上面铺着草,房间宽敞的很,有独立洗浴间,可铺三张床。在雨林,防蚊很重要,门窗都有防蚊网。房间里也有防蚊液。
这里,供电要靠发电机,每天限时供电。当然,也就没有任何通讯网络,真正的是一种世外的生活了。
第二天,就要去钓食人鱼了。能钓到吗?会有危险吗?味道好吗?能看到粉红海豚吗?能见到大王莲吗?......窗外雨声、虫鸣、蛙叫、鸟啼.....在这美妙的雨林交响乐中,带着期待,我们睡着了......
下集预告:食人鱼!外星鱼!
《亚马逊钓鱼记》----《秘野仙踪》连载之八
这张题图是食人鱼的头骨,要说它们的来历,还得从2014年春节在亚马逊的探险说起。
《秘野仙踪》之七中,我们初到伊基托斯---亚马逊腹地的中心城市,就见识了烧烤鳄鱼、树懒、金刚鹦鹉、美洲豹、枯叶蝶、红脸猴、小犰狳、海牛、亚马逊土著......但最令我期待的还是第二天的钓食人鱼。
关于食人鱼
在生物学里,我们常说的食人鱼叫食人鲳,也译做水虎鱼(Piranha)。其实并非指某一种特定的鱼,而是一个类群,包括近56个种。按食性和生活习性不同,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两种。通常说的食人鲳,指该亚科中的肉食性红腹锯鲑脂鲤(nattereri)。主要分布在南美亚马逊河、库亚巴河和奥利诺科河。
不过,我们对食人鱼的最初认识多是来自好莱坞大片:浑浊的河水、诡异的水波、神秘的失踪、血腥的场面,让人对食人鱼不寒而栗。
在伊基托斯的第三天,我们早早用完早餐,带上鱼竿,经过半小时的车程,赶到瑙塔(Nauta)镇。
从伊基托斯到瑙塔镇的公路是双向单车道,据说修了20年。不过好在没什么汽车,更没大卡车,最多的是三轮摩托。不然会车还是挺危险的。
今天要在水上待8个小时,在镇子上,我们准备了午餐和水。
瑙塔镇是马拉尼翁河和乌卡亚利(Ucayali)河汇合的地方。下图是马拉尼翁河上的一座小码头。
上船了,这是一艘柴油动力船。马拉尼翁河很平静,所以虽然吃水不深,但还是很安全的。
我们的午餐
船开动了,水面宽广而平静。
不时会出现一些水鸟。亚马逊的生态指数之一,就是这些珍贵的鸟类。亚马逊是一座鸟类宝库,世界上1/3种类的鸟都生活在这里。亚马逊离不开这些鸟类,如果它们都销声匿迹了,那么亚马逊森林也将面临一场浩劫。存在即合理,每一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正如达尔文曾说过的那样,蝴蝶的存亡对人类的生存也是一种隐喻,若蝴蝶灭绝了则人类在地球上存活不会超过四年。
我们在欣赏两岸风光,栗山(旅馆老板)带的助手(我们称他为Jungle man)却在忙着杀鱼。
难道中午要吃鱼?好像太小了点吧?船这么小,还能生火吗?...... 看着我们疑惑的目光,栗山解释道:这是在准备钓鱼的饵料。
原来如此!食人鱼是肉食动物,只要是肉(不能是腐肉),是不挑的。
小船行驶了1个小时,拐进了一条狭窄的水道。
穿过水道,顿时豁然开朗,而我们也看到了南美特有的植物---王莲。
“王莲”本名victoria amazonia。维多利亚?是不是很熟悉?没错,确实与英国女王有关。
1801年,德国植物学家Haenke T. 在南美旅行时,在亚马逊河首次发现这一植物,1827年以当时英国女王Victoria(维多利亚)的名字作为王莲的属名,1850年被引种到欧洲。1959年,中国从德国引种并在温室内栽培获得成功,称之为“王莲”-----大概取其硕大无比,具王者风范之意吧。
王莲的叶脉与一般植物的叶脉结构不同,成肋条状,似伞架,所以具有很大的浮力,最多可承受六七十公斤重的物体而不下沉。
(图片来自网络)
曾在国内见过王莲,但都是人工裁培的,这些原产地的虽然有些破败,但显然更有一种野性美。
王莲的花期为夏或秋季,傍晚伸出水面开放,甚芳香。第一天白色,有白兰花香气,次日逐渐闭合,傍晚再次开放,花瓣变为淡红色至深红色,第3天闭合并沉入水中。栗山说,上周这里还是开满莲花的。我们只能脑补一下这个画面:(此图片来自网络)
告别王莲,我们的小船来到一个河口,停了下来。
我们兴奋地穿饵放钩,等待、等待......但半个小时过去了,都没有动静。出师不利,我们暗暗叫苦,早就听说不是每个来亚马逊的都能钓到食人鱼的,难道我们运气这么不好?
栗山却很沉着,挥手示意,换地方!
我们继续前进,不知不觉中,河水的颜色也已经从黄色变为黑色。
这是一片宁静的水域。
我们又在一个河口停了下来。Jungle man伸出鱼竿在水中大力搅动起来。“哗哗哗”的水声,打破了周边的寂静。按照我们的惯性思维,鱼都是很胆小的。于是我们忙问,不会把鱼吓跑了吗?回答令我们大吃一惊,原来,食人鱼的一个狩猎方式就是守株待兔。弄出声响,会让食人鱼误以为有小动物掉落水中。这时我们再扔一些鱼肉下去,就上钩了。
做好准备工作,我们将鱼肉穿上鱼钩,放了下去。很快,鱼符沉了下去,再拎上来时鱼钩已经空空荡荡。果然有鱼!但,咬的太快了!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兔子丢入水中,很快被第一条食人鱼咬出血腥,于是整个鱼群蜂拥而至,疯狂地用其锋利的尖齿,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一般撕咬切割,直到剩下一堆骸骨为止。而所有这一切,只发生在300秒内。
(图片来自网络)
食人鱼不断的咬钩,我们不断的提竿,就这样较量了10多分钟,终于,第一条鱼上钩了!
出水后的食人鱼立即失去了威风,但Jungle man还是阻止了少年舟去触碰鱼,毕竟还是有危险的。当地土著会用食人鱼的牙齿当小刀用,其牙齿之锋利可见一斑。
Jungle man用小刀给我们展示一只刚出水的食人鱼的牙齿。
万事开头难,第二条和第三条就轻松多了,但都偏小。栗山说要再往里面走。载着战利品,带着期待,我们继续往河流深处进发。
有视频有真相:
在一片布满水葫芦的水域,我们不断扩大着战果。
天色渐晚,我们却意犹未尽。栗山看我们恋恋不舍的样子,吩咐船工再换个地方钓。
在两条支流交会的河口,我们换了一种饵,再次垂下了鱼杆,这一垂不要紧。竟然打开了潘多拉,放出了一条魔鬼!
扁平宽大的身体、凹陷的小眼睛、唬人的面孔、吱吱的叫声......是的,这是魟鱼。又称魔鬼鱼,生于侏罗纪(约1.8亿年-1.4亿年前),是鲨鱼的近亲。其中蝠鲼(一种魟鱼)直径可达6米,重量可达500公斤,长相吓人,甚至可飞起,可掀翻小船,被船员视为魔鬼。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此时,除了惊呼,还是惊呼!
Jungle man让我们靠边,然后小心翼翼的用斩刀切掉了尾巴尖。
原来,在魟鱼的尾柄上通常有1-3根毒刺,必须要特别小心。一旦不小心被它扫起来刺到,会引起红肿发烧,甚至丧命。
如果说钓食人鱼是我们意料之中的,那这条魔鬼鱼就是完全出乎意外了!
这个河口果然神奇,除了魔鬼鱼,我们还钓到了另一种带毒刺的小鱼。
夕阳西下,不远处,亚马逊粉红海豚在戏水。载着一船的欢声笑语,回味着一天的惊险刺激,我们返航了!
明天,丛林徒步,探险继续!
亚马逊丛林探秘--《秘野仙踪》连载之九
在上一集《亚马逊钓鱼记》中,我们与食人鱼进行了亲密接触。今天,我们将进行丛林探险。
清晨,阳光明媚。在没有工业的伊基托斯,雨后的丛林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新鲜的让人心醉。
帽子、长袖、长靴、驱蚊水......早就知道南美的生猛,既然是丛林探险,当然要全副武装。
我们的lodge本就位于原始雨林深处,因而转过小木屋,丛林探险就算开始了。
丛林本没有路,Jungle man手持一把大砍刀在前,少年舟提了根木棍为自己壮胆。
我负责随行拍摄啦
#“黑球球”#
路上枝蔓丛生,看起来很长时间没人走了。Jungle man的大砍刀起了大作用。
Jungle man挥刀为我们开路
正艰难行进中,不远处一个黑色椭球状不明物体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不禁联想起2012年在地球的另一端,同维度的东非大草原上随处可见的“土堆”。难道也是蚁穴?
栗山(我们的酒店老板兼导游)用棍子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果然,是白蚁穴!
非洲草原干旱少雨,树木稀少,白蚁穴就筑在草原泥土上。而亚马逊是热带雨林,为防止积水被淹,最佳的筑穴位置自然是在树上。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的白蚁衔来泥土,分泌粘液,在树干间一点一点的构建起自己的家园。这等规模的一座蚁穴山,其工作量可能不亚于人类修建一座金字塔!
这时,栗山突然抓了几只白蚁,在手中揉搓,顿时香味四溢。这是蚁酸的味道。在当地,印第安人会把一些蚁酸涂在身上,他们相信这种香味能够有效地掩盖人体的气味,也能一定程度地防止蚊虫叮咬。
栗山告诉我们,有些蛇会把卵产在蚁穴里,孵化出来以后就以蛋白质丰富的白蚁为食。
更有趣的是:亚马逊的蚂蚁还能预报洪水。亚马逊河洪水泛滥之前,蚂蚁四处收集情报,集体讨论后作出决定,排一字长蛇阵或方阵向安全地方转移。当地印第安人据此得知洪水淹没范围,因而及时搬迁。
一个背景知识是:蚂蚁有25万个脑细胞,在所有的昆虫中,是最聪明的昆虫。
在我们居住的城市,白蚁是臭名昭著的害虫,人们寻求各种办法来防治白蚁,但在这里,白蚁们却是生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参天大树#
既然是原始雨林,参天大树当然必不可少。
很有点像吴哥窟塔布隆寺的蛇树。
#会走路的树#
说起会走路的植物,最为人熟知的是“卷柏”。每当气候干旱,严重缺水的时候,它会把自已从土壤里拔出来,摇身一变缩成一个圆球。又轻又圆,只要稍有一点儿风,它就能随风在地面上滚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迅速地打开了,恢复“庐山真面目”。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安居下来。卷柏在中国也有分布,又名九死还魂草。
卷柏是会借助风力“走路”的草,而我们在亚马逊所见到的则名符其实的是“自己会走路”的树。它通过不断生(伸)出枝干,扎在土中,从而不断前进,就像长了脚一样。是不是有点像榕树?不过,榕树是生出须根,主干不动。而这种树的主干也是在移动的!
在会走路的树边,栗山揭开一块树皮,露出两只可爱的小雨蛙。
亚马逊有1000多种蛙。雨蛙因常在雨中鸣叫,顾名“雨蛙”。
为适应树栖,雨蛙的指、趾末端多膨大成吸盘,可以牢牢地吸附在树干上。有些种类的雨蛙会把卵产在树叶上,不经过蝌蚪的形态,出卵泡就是小雨蛙!
雨蛙并不太可爱的大哥:南美蟾蜍
亚马逊有200多万种昆虫!而且新的物种还不断被发现。
掉落在地上的蜂巢。
不禁令人感慨:似乎所有的生物到了南美亚马逊就变得异常巨大和生猛:杀人蜂!食人鱼!食人蚁!食人蜘蛛!巨蟒!象龟!......连小鹦鹉都是巨型的金刚鹦鹉!
下图即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蜘蛛,食鸟的毛蜘蛛,行走时发出声响犹如马蹄撞击地面。(图片来自网络)
这也为好莱坞源源不断地提供了灾难/恐怖片的创作素材: 《狂蟒之灾》、《食人鱼》、《天蛛地灭》......你所能想到的很多大片都源自这里。
#爬行动物#
探头看热闹的龟
#菌类植物#
随处可见各种菌类植物。
渴了饿了,Jungle man为我们摘野果子。
鲜艳的东西往往是危险的
走了两个多小时,栗山来到一棵树前,指着前面的森林说,那边就是别人家的了。
啊!原来这方圆10几个平方公里的原始雨林竟然是他的私人领地!
回到Lodge,栗山看我们意犹未尽,又带我们参观了他的果园。
蒂亚戈也兴冲冲地赶来了
牛心果、木薯、杨桃、栗子、香蕉、木瓜、椰子......
这个最好吃
尝了口南美柚子,由于还未成熟,那个酸啊~
#闯入者们#
Lodge和原始雨林是融为一体的,因而常有野生动物“拜访”。
这不,一只枯叶龟缓缓爬来。
每晚按时出洞觅食的毛蜘蛛(看长相,像是捕鸟蛛的近亲)
连小鱼都是人类亲密的伙伴
栗山养了好几只丛林狗,虽看起来瘦弱,却异常机敏,很多危险都是它们最先发现的。
正常情况下人与野生动物是和谐相处的,但遇到危险,就只能勇者胜了。这是一条曾闯入Lodge觅食的蟒蛇。
天黑了,我们一边用着晚餐,一边听栗山给我们讲“闯入者们”的故事。突然,“汪汪汪”,丛林狗不安地吠起来。紧接着,Jungle man大声喊我们出来。原来,是邻居小鳄鱼溯溪流而上,如约来访了!
留影两张,放归自然。
小鳄鱼回家了,我们也该告别亚马逊了。
5岁的小蒂亚戈的歌声
在伊基托斯的集市,有着亚马逊的各类名片。
告别亚马逊,告别秘鲁,告别南美洲!
这是一张2014年11月的新闻图片,令人扼腕:由于经济发展和牛肉需求的增长,大片的亚马逊雨林遭到砍伐,担负起地球心肺功能的亚马逊地区正在被肢解中。2014年被砍伐树林的面积,相当于2万4千个足球场之大。
不知还有没有机会重来亚马逊?不知再来时还能不能看到雨林?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只有一个亚马逊!
为亚马逊祈福,为地球祈福!
马丘比丘 神秘之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秘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