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里玩脚被石头上为什么有贝壳呢贝壳割伤了,过几天感觉脚有点木木的,走路感觉小腿肌肉有点僵硬,会不会感染到什么?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语文知识点
  1.小说三要素:A人物 B情节 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 B论据 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 B喻体 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偶尾同韵 C中联对偶 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喻) D作比较 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 B总分结构 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 B按空间顺序 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 B对比法 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E反问 F设问 G反复 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 F介宾短语 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 B动词性短语 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补语 E定语 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 B数量代 C副介连 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 B倒叙 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 B表列举事项省略 C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 B表后文跳跃转折 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 A表引用实际内容 B表讽刺反语 C表特定称谓
  D表着重强调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 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
  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 B看到look
  C写到write D说到 spea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
  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
  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
  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 B找寻明暗线索
  C依据时空顺序 D依据逻辑顺序
  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对比写法 B象征写法 C烘托写法
  D以小见大写法 E先扬后抑写法
  F虚实结合写法 G夹叙夹议写法
高考语文易错的108个多音字总结&&&
1、单:单(sh&n,姓)老师说,单(ch&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2、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出售,严重折(sh&)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ē)腾了。
  3、喝:武松大喝(h&)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彩。
  4、着:你这着(zhāo)真绝,让他干着(zh&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5、蕃:吐蕃(bō藏族的前身)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f&n茂盛、繁多)衍了几千年。
  6、量:有闲心思量(li&ng)她,没度量(li&ng)宽容她。野外测量(li&ng)要量(li&ng)力而行。
  7、沓:他把纷至沓(t&)来的想法及时写在一沓(d&)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ta)之色。
  8、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ng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y&ng溶化)了都卖不动了。
  9、载:据史书记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i)歌载(z&i)舞。
  10、曝:陈涛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毅力、一曝(p&)十寒的事情在校会上被曝(b&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11、宁:尽管他生活一直没宁(n&ng)静过,但他宁(n&ng)死不屈,也不息事宁(n&ng)人。
  12、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在家和(hu&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了。"
  13、省:湖北副省(shěng)长李大强如能早些省(xǐng)悟,就不致于丢官弃职、气得不省(xǐng)人事了。
  14、拗:这首诗写得太拗(&o)口了,但他执拗(ni&)不改,气得我把笔杆都拗(ǎo)断了。
  15、臭:臭气熏天的臭(ch&u)是指气味难闻,无声无臭的臭(xi&)是泛指一般气味。
  16、度:度(d&姓)老师宽宏大度(d&名词),一向度(du&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du&动词)人。
  17、哄: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ā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ng)而散。
  18、丧:他穿着丧(sāng)服,为丧(sāng)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ng)、垂头丧(s&ng)气。
  19、差:他每次出差(chāi)差(ch&)不多都要出点差(chā)错。
  20、扎:鱼拼命挣扎(zh&),鱼刺扎(zhā)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ā)一下。
  21、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n)怨别人埋(m&i)头工作。
  22、盛:盛(sh&ng)老师盛(sh&ng)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ch&ng)饭。
  23、伧:这个人衣着寒伧(chen),语言伧(cāng)俗。
  24、创:勇于创(chu&ng)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āng)伤。
  25、伯:我是她的大伯(b&),不是她的大伯(bǎi)子。
  26、疟:发疟(yāo)子就是患了疟(nǜe)疾。
  27、看:看(kān)守大门的保安也很喜欢看(k&n)小说。
  28、行:银行(h&ng)发行(x&ng)股票,报纸刊登行(h&ng)情。
  29、艾:他在耆艾(&i)之年得了艾(&i)滋病,整天自怨自艾(y&)。
  30、把:你把(bǎ)水缸把(b&)摔坏了,以后使用没把(bǎ)柄了。
  31、传:《鸿门宴》是汉代传(zhu&n)记而不是唐代传(chu&n)奇。
  32、荷:荷(h&)花旁边站着一位荷(h&)枪实弹的战士。
  33、涨:我说她涨(zhǎng)了工资,她就涨(zh&ng)红着脸摇头否认。
  34、奇:数学中奇(jī)数是最奇(q&)妙的。
  35、炮:能用打红的炮(p&o)筒炮(bāo)羊肉和炮(p&o)制药材吗?
  36、给:请把这封信交给(gěi)团长,告诉他,前线的供给(jǐ)一定要有保障。
  37、冠:他得了冠(gu&n)军后就有点冠(guān)冕堂皇了。
  38、干:穿着干(gān)净的衣服干(g&n)脏活,真有点不协调。
  39、巷:矿下的巷(h&ng)道与北京四合院的小巷(xi&ng)有点相似。
  40、薄:薄(b&)荷油味不薄(b&o),很受欢迎,但要薄(b&)利多销。
  41、拓:拓片、拓本的"拓"读 t& ,开拓、拓荒的"拓"读 tu& 。
  42、恶:这条恶(&)狗真可恶(w&),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
  43、便:局长大腹便便(pi&n),行动不便(bi&n)。
  44、宿:小明在宿(sǜ)舍说了一宿(xiǔ)有关星宿(xi&)的常识。
  45、号:受了批评,那几名小号(h&o)手都号(h&o)啕大哭起来。
  46、藏:西藏(z&ng)的布达拉宫是收藏(c&ng)大藏(z&ng)经的宝藏(z&ng)。
  47、轧:轧(zh&)钢车间的工人很团结,没有相互倾轧(y&)的现象。
  48、卡:这辆藏匿毒品的卡(kǎ)车在过关卡(qiǎ)时被截住了。
  49、调:出现矛盾要先调(di&o)查,然后调(ti&o)解。
  50、模:这两件瓷器模(m&)样很相似,像是由一个模(m&)型做出来的。
  51、没:驾车违章,证件被交警没(m&)收了,他仍像没(m&i)事一样。
  52、舍:我真舍(shě)不得离开住了这么多年的宿舍(sh&)。
  53、殷:老林家境殷(yīn)实,那清一色殷(yān)红的实木家具令人赞叹不已。
  54、还:下课后我还(h&i)要去图书馆还(hu&n)书。
  55、系:你得系(j&)上红领巾去学校联系(x&)少先队员来参加活动。
  56、假:假(jiǎ)如儿童节学校不放假(ji&),我们怎么办?
  57、降:我们有办法使从空中降(ji&ng)落的敌人投降(xi&ng)。
  58、脯:胸脯(p&)、果脯(fǔ)不是同一个读音。
  59、间:他们两人之间(jiān)的友谊从来没有间(ji&n)断过。
  60、石:两石(d&n)石(sh&)子不够装一卡车。
  61、劲:球场上遇到劲(j&ng)敌,倒使他干劲(j&n)更足了。
  62、茄:我不喜欢抽雪茄(jiā)烟,但我喜欢吃番茄(qi&)。
  63、刨:我刨(b&o推刮)平木头,再去刨(p&o挖掘)花生。
  64、弹:这种弹(dān)弓弹(t&n)力很强。
  65、颤:听到这个噩耗,小刘颤(zh&n)栗,小陈颤(ch&n)抖。
  66、扒:他扒(bā)下皮鞋,就去追扒(p&)手。
  67、散:我收集的材料散(s&n)失了,散(sǎn)文没法写了。
  68、数:两岁能数(shǔ)数(sh&)的小孩已数(sh&o)见不鲜了。
  69、参:人参(shēn)苗长得参(cēn)差不齐,还让人参(cān)观吗。
 70、会:今天召开的会(ku&i)计工作会(hu&)议一会(hu&)儿就要结束了。
  71、簸:他用簸(b&)箕簸(bǒ)米。
  72、吓:敌人的恐吓(h&)吓(xi&)不倒他。
  73、胖:肥胖(p&ng)并不都是因为心宽体胖(p&n),而是缺少锻炼。
  74、耙:你用梨耙(b&)耙(b&)地,我用钉耙(p&)耙(p&)草。
  75、伺:边伺(c&)候他边窥伺(s&)动静。
  76、好:好(h&o)逸恶劳、好(h&o)为人师的做法都不好(hǎo)。
  77、咳:咳(hāi)!你怎么又咳(k&)起来了?
  78、处:教务处(chǔ)正在处(ch&)理这个问题。
  79、囤:大囤(d&n)、小囤(d&n),都囤(t&n)满了粮食。
  80、缝:这台缝(f&ng)纫机的台板有裂缝(f&ng)。
  81、澄:澄(d&ng)清混水易,澄(ch&ng)清问题难。
  82、扇:他拿着扇(sh&n)子却扇(shān)不来风。
  83、得:你得(děi必须)把心得(d&)体会写得(de)具体、详细些。
  84、屏:他屏(bǐng)气凝神躲再屏(p&ng)风后面。
  85、几:这几(jǐ)张茶几(jī)几(jī)乎都要散架了。
  86、卷:考卷(ju&n)被风卷(juǎn)起,飘落到了地上。
  87、乐:教我们音乐(y&e)的老师姓乐(y&e),他乐(l&)于助人。
  88、了:他了(li&o)望半天,对地形早已了(liǎo)如指掌了(le)。
  89、吭: 小李一声不吭(kēng),小王却引吭(h&ng)高歌。
  90、粘:胶水不粘(ni&n)了,书页粘(zhān)不紧。
  91、畜:畜(x&)牧场里牲畜(ch&)多。
  92.称:称(ch&ng同"秤")杆的名称(chēng)、实物要相称(ch&n)
  93.弄:别在弄(l&ng)堂在玩弄(n&ng)小鸟。
  94.俩:他兄弟俩(liǎ)耍猴的伎俩(liǎng)不过如此。
  95.露:小杨刚一露(l&u)头,就暴露(l&)了目标。
  96.重:老师很重(zh&ng)视这个问题,请重(ch&ng)说一遍。
  97.率:他办事从不草率(shu&i),效率(lǜ)一向很高。
  98.空:有空(k&ng)闲就好好读书,尽量少说空(kōng)话。
  99.泊:小船漂泊(b&)在湖泊(pō)里。
  100.朝:我朝(zhāo)气蓬勃朝(ch&o)前走。
  101.膀:膀(p&ng)胱炎会使人膀(pāng)肿吗?
  102.校:上校(xi&o)到校(ji&o)场找人校(ji&o)对材料。
  103.强:小强(qi&ng)很倔强(ji&ng),做事别勉强(qiǎng)他。
  104.塞(s&i)外并不闭塞(s&),塞(sāi)子塞(sāi)不住漏洞。
  105.辟:随意诬陷人搞封建复辟(b&)可不行,得辟(p&)谣。
  106.倒:瓶子倒(dǎo)了,水倒(d&o)了出来。
  107.都:大都(dū名词)市的人口都(dōu)很多。
  108.匙:汤匙(ch&)、钥匙(shi)都放在桌子上。
高考语文易错成语500例之一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作状语)
  34. 沧海一粟(s&):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39.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4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4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43. 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44.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45.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
  46.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47. 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48.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
  49.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50.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
  51. 繁文缛(r&)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52. 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53.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54.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55. 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57. 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58. 高屋建瓴(l&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倾倒;瓴,水瓶。
  59. 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
  60.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是,对,正确。
  61.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62. 功亏一篑(ku&):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有完成。亏,缺少;篑,土筐。
  63.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64.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65. 管窥蠡(l&)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蠡,贝壳做的瓢。
  66.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也说神工鬼斧。
  67. 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68. 海市蜃楼: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虚幻的事物。
  69.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到家,却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语出《庄子》。
  70. 沆瀣(h&ng xi&)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71. 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72. 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73. 怙(h&)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74.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
  75. 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76. 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萧墙,照壁,比喻内部。
  77. 济济(jǐ)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含有在一起。济济,众多。
  78. 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79.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程,计算。
  80. 间(jiān)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81. (82)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微,小,指刚显露出的苗头;著,明显。
  82. 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
  83.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84. 胶柱鼓瑟(s&):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柱瑟上调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调整音高。
  85. 金科玉律:必须遵守、不能改烃的信条。多含贬义。
  86. 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揖,作揖,表示欢迎。
  87.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88. 梁上君子:代称窃贼。语见《后汉书》。
  89. 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
  90. 廖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91. 林林总总:形容繁多。
  92. 鳞次栉(zh&)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93. 令人发指:形容极度愤怒。发指,头发直竖起来。
  94.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95.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96.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
  97.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椟,匣子。语出《韩非子》。
  98. 满目疮痍:形容受到严重破坏的景况。疮痍,创伤。
蓬荜(b&)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生辉”。
 100. 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披,揭开。
 101. 否(pǐ)极泰来:比喻情况从极坏转好。否,凶;泰,吉。
  102.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语见《史记》和《世说新语》。
  103. 七手八脚:形容大家一起动手,人多手杂的样子。
  104. 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罄,尽。
  105. 忍痛割爱:忍受痛苦放弃自己心爱的东西。
  106. 如履薄冰:如同踩在薄冰上面一样。比喻做事非常小心谨慎,存有戒心。履,踩,踏。
  107. 如丧考妣(bǐ):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含贬义。考妣,(死去的)父亲和母亲。
  108. 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109. 三缄(jiān)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缄,闭。
  110.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111. 色厉内荏(rěn):外表强硬,内心空虚。荏,软弱。
  112. 闪烁其辞:指说话稍微露出一点想法,但不明确。也形容说话躲躲闪闪,吞吞吐吐。
  113. 身无长(ch&ng)物: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长物,多余的东西。
  114. 身体力行:亲身经验,努力实行。
  115. 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涂炭,烂泥和炭火。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语出《后汉后》。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日落时太阳的余光照在桑树榆树之间,指傍晚。
  117. 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118. 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
  119. 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120. 始作俑者: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121. 豕突狼奔:像野猪和狼那样逃路。
  122. 矢志不移:发誓立志,永不改变。
  123.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
  124.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语出《汉书》。
  125. 韬(tāo)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韬,弓或剑的套子,比喻隐藏。
  12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ī):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蹊,路。
  127. 天网恢恢:天道像一个广阔的大网,作恶者逃不出这个网,也就是逃不出天道的惩罚。恢恢,形容非常广大。
  128. 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醍醐,旧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
  129. 投鼠忌器:想扔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东西。比喻欲除恶而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130. 玩物丧志:只顾玩赏所喜好的东西,因而消磨掉志气。
  131.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32.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133. 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势力。傅,添加。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水獭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吃,却把麻雀赶到丛林中去了。后来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135. 未雨绸缪:天还没下雨,就先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136. 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137.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138. 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139. 喜结金兰:高兴地成为结拜兄弟姐妹。
  140. 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湿润(语见《庄子》)。后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141.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142. 宵衣旰(g&n)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143. 胸无城府:比喻襟怀坦白,没有什么隐藏。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令人难于揣测的深远谋算。
  144. 烜(xuǎn)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烜赫,气势很盛。含贬义。
  145. 虚与委蛇(wēi y&):对人虚情假义,敷衍应酬。虚,假意;委蛇,敷衍。
  146. 一蹴(c&)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蹴,踏。
  147. 一傅众咻(xiū):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傅,教导;咻,喧闹。
  148. 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149. 贻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笑话。贻,遗留。
  150. 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极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151. 以耳代目:把听来的当成亲见的。形容不亲自调查研究,专门听信别人的话。
  152. 以邻为壑:拿领国当作排洪水的沟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难或灾害转嫁群众给别人。
  153. 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154.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丰富多彩。
  155. 养尊处优:处于尊贵的地位,对着优裕的生活。
  156. 仰事俯畜:对上待奉父母,对下养活妻子儿女。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157. 寅吃卯粮:寅年吃了卯年的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借支。寅、卯,地支的第三、四位。
 158. 杳如黄鹤:比喻一去不见踪影。语出崔颢《黄鹤楼》。杳,见不到踪影。
  159. 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鸩,一种毒鸟。
  160.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161. 余能可贾(gǔ):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卖。
  162. 越俎代疱: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语见《庄子》。俎,祭器;疱,厨子。
在劫难逃:原指命中注定要遭受灾祸,想逃也逃不了。现在有时借指不可避免的灾害。劫,佛教把天灾人祸等厄运称为“劫”或“劫数“。
  164. 昭然若揭: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昭,明显;揭,举。
  165. 振聋发聩(ku&):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人们清醒过来。聩,耳聋。
  166.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167. 濯濯童山:光秃秃无树木的山。濯濯,光秃秃的样子;童,秃。
  168. 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169. 紫气东来:表示祥瑞,语出《列仙传》。紫气,祥瑞之气。
  170. 罪不容诛:判死型还抵不了他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诛,判处死罪。
  171. 自怨自艾(y&):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艾,治理,改正。
  172. 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173. 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174.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175. 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176.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177.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178.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179. 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180. 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81.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82.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83. 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84. 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85.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86.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87.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88.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9.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0.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191.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192.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193.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94. 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195.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196. 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197. 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198. 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199. 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200. 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201.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02. 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203. 明日黄花 :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204. 评头品足 :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205. 休戚与共 :同欢乐共悲哀, 与患难与共不同 。
  206. 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207. 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208. 弹冠相庆: 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209. 期期艾艾: 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210. 无可厚非 :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211. 不胫而走: 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212. 身临其境 :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213. 茕茕孑立: 孑然一身 ,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而不指某时。
  214. 耿耿于怀 :形容心存怨恨。
  215. 因人成事: 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216. 耳提面命 :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217. 耸人听闻 :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218. 骇人听闻: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219. 咬文嚼字: 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220. 处心积虑: 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221. 火中取栗: 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222. 忍俊不禁: 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223. 责无旁贷: 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224. 参差不齐: 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225. 绘声绘色: 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226. 危言危行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227. 不可思议: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228. 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
  229. 不可向迩 :不能接近。
  230. 不可终日: 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231. 一发而不可收 :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232. 一发不可收拾: 更加无法整顿。
  233. 如丧考妣 :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234. 汗牛充栋: 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235. 叹为观止: 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耍说“令人叹为观止”。
  236. 赏心悦目: 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237. 不可开交 :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238. 不亦乐乎: 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
  239. 无所不为 :什么坏事都干。
  240. 无所不至 :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241. 息息相关 :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242. 休戚相关 :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243. 休戚与共: 同甘共苦。
  244. 相濡以沫: 患难中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245. 改弦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246. 改弦易辙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247. 面目全非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248. 见异思迁 :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249. 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250. 平铺直叙: 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
  251. 不耻下问 :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252. 见仁见智: 意见不统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253. 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254. 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长莫及不同 。
  255. 投桃报李 :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256. 改头换面 :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257. 语重心长 :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258. 意味深长: 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259. 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260. 苦心孤诣: 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刭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261. 按部就班: 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262. 循序渐进: 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
  263. 耳闻目睹: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264. 光怪陆离: 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
  265. 如履薄冰 :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266. 奇文共赏 :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267. 不以为然: 不赞同。
  268. 不以为意: 不放在心上。
  269. 不知所云: 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270. 左右逢源: 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271. 情不自禁: 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272. 振振有词 :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273. 目无全牛: 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274. 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误。
  275. 相敬如宾: 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276. 信笔涂鸦: 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 。
  277. 心有余悸: 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278. 上行下效 :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279. 意气用事: 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280. 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但自己非常珍惜。
 281. 不刊之论: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言论或文章的精当,无懈可击。
  282. 不稂不莠:原意指禾苗中没有野草。现多用于来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
  283. 差强人意:原意是:很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多用来表示“还算比较能让人满意”。
  284. 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无形中受到影响(熏陶)。
  285. 繁文缛节: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现也用来比喻繁琐多余的手续。
  286. 附庸风雅:依附于有才学的人。旧时指有些官僚、地主、商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社交活动。
  287. 高屋建瓴:从高屋上用瓶子向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不可阻挡之势。
  288. 功败垂成:指事业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含有惋惜之意。
  289. 含英咀华: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
  290. 怀瑾握瑜:怀里揣着瑾,手里握着瑜。比喻人具有纯洁而优美的品德。
  291. 失之交臂:指相距很近,擦肩而过。形容好机会离得很近,却又当面错过了。
  292. 苦心孤诣:指精心研究学问或技艺,很有独到之处。也指辛苦经营,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煞费苦心。
  293. 人微言轻:指地位低微,言论主张不受重视,不起作用。
  294. 如椽之笔;像椽子一样的大笔。多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比力雄健。
  295. 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而白吃饭不做事。
  296. 拾人牙慧:拾取别人说过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297. 韬光养晦:比喻暂且隐蔽自己的锋芒或才能,不使表现出来。
  298. 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许多人在旁扰乱。
  299. 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形容彻底解决问题。
  300. 趋之如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争先恐后的跑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着去,多含贬义。
301.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302.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于贬义。
  303.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304. 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那样响亮。比喻人的名声极大。
  305. 数典忘祖: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306. 捉襟见肘: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也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
  307. 投鼠忌器:要用东西投掷老鼠,又怕砸碎了老鼠附近的用具。比喻有所顾忌,做事不敢放手。
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含贬义。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309.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10.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
  311. 屡试不爽: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312. 韦编三绝:现用来形容勤奋刻苦的精神。
  313. 颐指气使:形容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
  314. 相濡以沫:比喻人在困境中用其微薄的力量来相互帮助。
  315.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迁巨大。
  316. 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317. 粉墨登场:妆化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318. 莘莘学子:一批学子。
  319.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不能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
  320.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变化无常,如同猿跳马奔。
  321. 心慌意乱:心神惊慌,忙乱。
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对象是相对运动的景物、人或事情。
  323.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324. 回肠荡气:形容文艺作品或表演非常动人,耐人寻味。
  325. 众口铄金: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326. 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牌。比喻人人称赞。
  327. 无所不至:原指没有什么达不到的地方,后指什么坏事都做。
 328. 无微不至:没有什么细微之处照顾不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致周到。
  329. 五光十色: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330.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繁多。
  331. 蓬荜生辉:形容穷人的陋室,使贫贱之家增加光彩。多用于称谢别人赠书画、陈设或客人来访。
  332.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或陈设华丽精致,光彩耀目。
  333. 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张网捕雀。形容宾客很少,家里很安静,或社会交往很少。
  334. 门庭若市:门庭如同闹市。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客众多,非常热闹。
  335. 望尘莫及:仰望后尘,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336. 鞭长莫及:本意为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上。后用以比喻力不能及。
  337. 东山再起:比喻人失势后又重新恢复地位。比喻的对象是人。
  338. 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可见这是一个贬义词。
  339.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适用范围比“应接不暇”小。对象是静止不动的物品。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341.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农民。
  342. 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343. 安土重迁:重迁,把搬迁看得很重。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344. 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不忙;步,行行;当,当作。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346. 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347.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348. 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350. 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351. 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多指男女间不正常的行径)
  352. 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353. 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养。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人民群众受饿的惨状。
  354. 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白驹过隙:白驹,原来指骏马,后来指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知北游》)。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357. 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班荆道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360. 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361. 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362. 暴虎冯河:暴虎,徒手搏虎;冯河,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363. 暴戾恣睢: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注意读音)
  364. 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365.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367. 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意思是要学得切实。现在多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辟,读bi(四声)
  369. 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370. 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意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敝帚千金:敝,破旧。自家的一把破扫帚,却把它看得价值千金。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视。注意“敝”的写法。
  373.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374. 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375. 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比喻地势险要。
  376. 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不逞之徒。
  377. 不齿于人类:齿,并列。
  378. 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379. 不孚众望:孚,信服。没有使群众(众望)信服。
  380. 不刊之论:刊,消除,删改。形容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381. 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382. 不肖子孙:不肖,不像,不贤。指不能继承祖、父事业或违背祖、父遗志的子孙。Xiao4
  383. 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满足。后来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出现一次。
  384. 不虞之事:虞,预料。没有料想到的事。
  385. 不容置喙:置,安放;喙,嘴。不许插嘴。(Hui4)
  386. 不胫而走: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而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的传播、流行。
不修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仪表、衣着、生活作风。原来形容为人不拘小节,后来也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388. 不易之论:易,更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389. 不足为训:训,法则。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法的法则。
  390. 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跟在别人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走上别人走过的老路。
  391. 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稂莠都是同谷子很相似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没有出息。稂Lang 莠 you
  392.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393. 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394. 沧海桑田:大海变作桑田,桑田变作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395. 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指反动统治阶级轻视人命,任意杀戮。
  396. 城下之盟: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定的屈辱性的条约。
  397. 尝鼎一脔:品尝鼎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推知整锅的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398. 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的人。
  399. 从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400. 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强,振奋。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401. 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
  402. 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403. 蟾宫折桂:蟾宫,月宫;折桂,指人考中进士。旧时指人登科。
  404.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405.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殃,灾祸;池,护城河。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
  406. 良莠不齐:良,善良,指好人;莠,恶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诚惶诚恐:惶,害怕。原来是封建臣子对君王上奏的套语,表示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现在用来形容尊敬、服从或不安的样子。带有贬义。
  408. 魑魅魍魉:传说中的妖怪,现在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Chimeiwangliang 1433(声调)
  409. 充耳不闻:充,堵塞。塞住耳朵不听。形容存心不听别人的话。
  410. 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411. 出水芙蓉:原来比喻诗歌写得清新,后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412. 晨钟暮鼓:寺院里早晚用来报时的钟鼓。后用来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用来比喻让人警醒的语言。
  413. 础润知雨: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
  414. 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415. 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416. 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417. 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418. 错彩镂金:错,涂饰;镂,刻。涂绘五彩,雕刻金银,装饰的十分工丽。形容文学作品词汇绚烂。
  419. 大而无当:虽然很大,但不实用。
  420.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421. 大放厥词:厥,其,,他的。现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422. 椎心泣血:椎心,捶打胸脯;泣血,悲切得哭不出声音,就象眼睛中要流泪一样。形容悲痛到了极点。读音chui2
  423. 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不能离开。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424.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厉害共同。
  425. 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样子。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妇和剥削者。
  426. 大相径庭:劲挺,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远。
  427. 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读音zhuo1
  428. 待价而沽:沽,出卖。等待高价出售。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作官。
 429. 戴月披星:形容早出晚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走路或在野外辛勤的劳作。
箪食壶浆:箪,古代盛饭的竹器;食,食物。古时候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老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此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读音si4
  431. 箪食瓢饮:一箪的食物,一瓢的饮料。古代指贫苦的生活。读音si4
  43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高深的地步。也写作升堂入室。
  433. 得陇望蜀:比喻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
  434.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透彻深刻,就像看火一样。
  435. 大快人心:使人们的心里非常痛快。常用以指坏人坏事受到应得的惩罚或打击。
  436. 殚精竭虑:耗尽精力,费尽心思。竭,用尽;虑,思索。
  437. 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地。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438. 多事之秋:秋,年岁,时候。事变很多的时期。形容国家不安定。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惧的声音。原来形容说话伤人,令人难受。现在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440. 咄咄怪事:咄咄,叹词,表示惊诧。用来形容使人惊讶的怪事。
  441. 豆蔻年华:旧时指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442. 东施效颦:比喻不知道别人好在哪里,自己又没有条件而胡乱去学。
  443.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444. 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严肃不易接近的样子。形容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贬义。
  445. 断鹤续凫:截短鹤的长腿,续接野鸭的短腿。比喻强行违反自然规律办事。
  446. 道路以目:旧时形容社会的黑暗和同志者的暴虐。
  447. 尔虞我诈:尔,你;虞,欺骗;你欺骗我,我欺骗你。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448. 耳鬓厮磨:鬓,面颊两边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指小儿女的相爱。
  449. 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450.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浸渍。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指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451.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指教,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希望他永不忘记。形容教诲殷切。
  452. 方枘(ru&)圆凿意思是:方榫(sǔn)头不能楔(xiē)进圆孔洞,比喻两件事不相容,或者比喻事情的不可能。
 453. 发愤图强:发愤,下定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454. 发聋振聩:聩,耳聋。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也作振聋发聩。
  455. 发指眦裂:发指,头发向上直竖;眦裂,眼眶睁得开裂。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456. 翻然(幡然)悔悟:翻(幡)然,大转变的样子。形容很快悔改醒悟。
  457. 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458. 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459. 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没有停止。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防微杜渐:微,细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开端。在坏思想、坏事物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461. 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原来指一般人想不到的人。后来指思想离奇。
  462. 凤毛麟角: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463. 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多指蛮横放肆,目中无人。
  464. 放浪形骸: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形体。行动没有拘检。旧指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465. 焚膏继晷:焚,烧;膏,油脂,灯炷;晷,日光。点着灯炷接替日光来照明。形容夜以继日的工作或学习。
  466. 粉墨登场:原来指演戏前涂上粉或墨,装扮好了,上台演出。现在多用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467. 风雨如晦:晦,夜晚,昏暗。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天色昏暗得像夜晚一样。比喻动乱或黑暗的年代。
  468. 奉为圭臬: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把某些事物、言论奉为准则。
浮光掠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轻轻擦过,闪过。水面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470. 俯仰之间:在头一低一抬的时间里。形容时间极短。
  471. 风起云涌:大风起来,乌云涌现,雷电交加。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472. 付之一炬:给它一把火,指全部烧毁。也说付诸一炬。
高屋建瓴:gāowūji&nl&ng]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建:倾倒;翎:盛水的瓶子),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见于《史记·高祖本纪》)。
瓜田李下:“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原诗字面的意思是:在瓜地里,不要弯腰提鞋;在结着李子的树下,不要举手整地帽子。意思是让人们要注意自己所处的地位,避免嫌疑。而瓜田李下就是指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高山流水:[gāoshānli&shuǐ]《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高山仰止:像仰望高山那样,对伟大的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仰,仰望,向往。常与“景行行止”连用,合为“高山景行”(语本《诗·小雅·车辖》。高山,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喻行为正大光明。后因以“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止。都为语气词。
  477. 管窥蠡测:管窥蠡测
这个成语是截短《函数·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而成的。原话表面的意思是:从竹管的小孔里看天,用瓠瓢量海水。它的引申义是:目光短浅,眼光狭小,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都很肤浅。类似“坐井观天”的意思。
  479. 鬼使神差:使、差,派遣,指使。比喻事情的发生完全出于意外。差,音chai
甘之如饴:甘,甜,引申为情愿、乐意;饴,麦芽糖。把它看得像糖一样甜。比喻乐意从事某种辛苦的工作,勇于承担最大的牺牲。。
  481. 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东西的后面。
  482. 过犹不及:犹,如、同;不及,赶不上。过头了同不及一个样。
隔靴搔痒:在靴子外面搔痒。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也比喻做事不切实际,不解决问题,徒劳无功。
  484.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高超,不像人工所制成。
  485. 功败垂成:垂,接近。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含有惋惜的意思。
  486. 刚愎自用:刚,强硬;愎,任性;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
  487. 刚正不阿:只要求读音e 曲从,迎合。
  488. 功亏一篑:kui。愧,差,欠;篑,盛土的筐。比喻一件事只差一点未能完成,含有惋惜的意思。
  489. 沽名钓誉:沽,买;钓,骗取。故意做出或用某种手段以骗取名誉。
  490. 蛊惑人心:只要求读音 gu3
  491. 毁家纾难:毁家,分散家财;纾,缓解,缓和。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难。注意读音nan4
  492. 怙恶不悛:怙,依赖,依靠;悛,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493. 邯郸学步:比喻生硬的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固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494.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汗牛,指用牛拉车运书,牛累得出汗;充栋,指书堆满了屋子,一直顶到房梁。
  495. 含英咀华:口中含着花慢慢地咀嚼。比喻细细地玩味和体会文章的精华。
  496. 涣然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就溶解了。比喻疑虑、误会很快就消除了。
  497. 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险,白吃苦头,自己得不到好处。
  498. 祸起萧墙:祸乱就发生在内部。萧墙,宫室内的照壁,比喻内部。
  499. 厚此薄彼:重视优待这个,轻视、冷淡这个。形容不平等相待。厚,优待、看重;薄,看不起;彼,那个。
  500.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三袋米&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作者:王恒绩
①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便去世了,只给娘俩儿留下了两间残破不堪的瓦房。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过着清贫的生活。
②那时,村里没有电,儿子每天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清清晰晰地将母爱密密地缝进儿子的衬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班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长高了。
③这年秋天,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此时,积劳成疾的母亲却因患病已干不了农活,家里有时连裹腹之粮都没有。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三十斤米交给食堂。儿子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子的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的。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子却固执地说:“不!”母子二人僵持着。母亲见说不通,便挥起粗糙的巴掌,结结实实地甩在了儿子脸上。这是16岁的儿子第一次挨打。
④儿子终于回到学校上学去了。没多久,母亲来到学校,一瘸一拐地挪进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锁紧了眉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母亲立刻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
⑤又一个月初,母亲又背着一袋米一瘸一拐地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来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又红了脸不吱声了,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⑥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脸上堆着比哭还难看的笑。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呵斥道:“哎,我说你怎么顽固不化呀!这杂色米你今天是怎样背来的,还怎样背回去!”
⑦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打湿了衣襟:“大师傅,我跟您实说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母亲挽起裤脚,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腿,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回了学校……”她又解释说,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子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米,然后捱到天黑掌灯后才偷偷摸摸地回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再送到学校……
⑧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泪流满面。他扶起母亲:“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米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心领了,求您一定为我保密,谢谢!”
⑨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⑩校长最终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11三年后,儿子化蛹为蝶,以627分的成绩翩翩飞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台上堆着三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最后,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激动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12儿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瘸一拐地往台上挪。儿子惊呆了,随后,他猛扑上前,搂住母亲,号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1、下面四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含辛茹苦&&
B.裹腹之粮  C.班驳陆离&&&
D.书声朗朗
2、第⑦段中母亲的叙述在记叙顺序上属于________,母亲叙述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从中看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6分)
3、“一瘸一拐”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题目“三袋米”在文中的作用是⑴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4分)
5、请给《三袋米》中伟大的母亲写一段60字左右的颁奖词。(5分)
【链接】:颁奖词是授奖会上评价获奖者的成就、赞美他的精神的话语。颁奖词语言凝练,篇幅短小,既有概括性,又不失形象性。
&三袋米&现代文阅读答案(19分)
1.A(2分)
2.插叙(1分)& 母亲逼着儿子来读书,自己忍着腿病外出为儿子乞讨粮食。(2分)
吃苦耐劳 意志顽强 为了能让儿子上学而忍辱负重& (3分)
3.强调了母亲腿疾严重,突出了母亲克服病痛而养育儿子的拳拳爱心(2分)
4.⑴“三袋米”为全文的线索。&&
(2)“三袋米”上凝注着伟大的母爱 (4分)
5.要求:能写出人物的优秀品质,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语句通畅,层次清晰。(5分)
《云锦》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①南京云锦,是以彩丝织成的色彩绚丽、花纹繁盛和技艺精湛的高级丝织品。它在丝绸多姿多彩的品类里独放奇彩,是至善至美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
②云锦的产生和发展与南京这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南京丝织业发端于三国时期,因为建业(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东晋末,刘裕北伐大获全胜,将长安的织锦工匠带到了当时的手工业发展中心建康(今南京),并且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锦署”来组织生产,这是云锦品种产生的标志。清代在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的南京设“江宁织造署”,直接由朝廷管理丝绸生产,满足御用和官用绸缎的需求,所以云锦生产极具规模。
③云锦工艺独特,只能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几厘米,而且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电脑编程一样复杂而艰难。
④云锦主要特点是绣品逐花异色,即花卉的色彩会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其次,由于大量是宫廷用品,所以云锦的织造往往用料严格考究,以至不惜制造工本;织造工艺则精益求精到绝对一丝不苟,力求十全十美的地步。云锦喜用金丝、银线直至各种鸟兽羽毛绒毛用来织造,如在皇家绣品上的绿色是织入孔雀羽毛的。
⑤南京云锦具有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的深厚底蕴。无论是皇袍上的正座团龙、祥禽瑞兽、如意云霞,还是普通衣料上的飞禽走兽、花卉树木,无一例外。它们或“象形”,或“谐音”,或“寓意”,或“比况”,都寄托了深刻的含意。如“一品(鹭鸶)当朝”、“双喜(喜鹊)临门”、“岁寒三友”、“四君子”、“五福”、“三星高照”(由寿星老人、鹿、蝙蝠、蟠桃图案组成),“富贵平安”(由花瓶、牡丹花、苹果组合图案),都表达了中国吉祥文化的核心主题,表达了人们的幸福祈求与热情向往。
2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精益求精 B、川流不息 C、沤心沥血
22、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本句表明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
B、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几厘米,与这句话表述的内容也有关系。
C、由此可以理解云锦的织造复杂而艰难。
D、这是云锦永远不能用电脑控制机器来织造的原因。
23、针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
B、第③、④段划线句表明这两段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文章的说明对象是南京云锦。
D、文章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24、云锦的命运与南京的发展相关表现在(共6分)
⑴_______,_______,所以南京丝织业开始产生。
⑵东晋末年,南京是手工业发展的中心,所以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
25、云锦的特点可概括为:(共6分)
⑴_______ ⑵_______ ⑶_______
《云锦》现代文阅读答案(18分)
21、(2分)C 22、(2分)D 23、(2分)C
24、(6分) ⑴三国时 吴国建都于此 ⑵云锦这时产生了 ⑶清代 南京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云锦生产极具规模(各题目中时代、原因、结果各1分)
25、(6分,各2分)绣品逐花异色 用料严格考究 工艺精益求精
乡村的瓦 冯杰
村庄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间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刷出村庄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本文选自:乡村的瓦)
17、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第六段写到:“有一片瓦迷路了。”为什么“瓦”会“迷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作者为什么要写“瓦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语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村的瓦]阅读答案
17.( 4分)“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18、(4分)①雨中的神韵与魅力;②对称之美;③团结与温情;④对乡村的坚守。
19(6分)“迷路”的原因:①对乡村的背弃;②被城市拒绝和抛弃。意义:表现现代人在追求新生活过程中的困惑,强调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不要丢掉过去美好的东西。(原因2分,意义4分)
20、(6分)
(1)(3分)实写(“瓦松”名称及药用功能)、虚写(梦中“瓦松”)两方面。原因:与瓦“能冲洗出乡村旧事”形成呼应,更能表达出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
(2)(3分)表现“我”对“瓦”的一往情深,使文章更有亲切感;点明主题,表达“我”灵魂归乡的愿望。
定局楼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明太祖火烧了庆功楼,该死的都叫他们死了,却还剩个刘伯温。
都说刘伯温是当今棋圣。太祖说:不信我赢不了他!
太祖在奎星楼上摆了棋局。刘伯温奉诏上了楼。伯温要向太祖施大礼。太祖阻拦:你是功臣,大礼就免了罢。叫他平身,又赐了座。
俩人面对面坐了。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
太祖说,这楼,从此刻起就改叫定局楼了。
刘伯温佯作不解。
太祖说:今日请你来,想与你下盘棋。赌注是大明江山。这盘棋你赢了,江山就归你。
那潭水未现波纹。
太祖执黑,先落一子。伯温执白,随便落下。
黑白子如两路兵马,拼斗厮杀,伤亡互见,难分难解。太祖不时向伯温望上一眼。刘伯温却专注棋盘。
太祖投下关键一子,自觉成局已定,心就有些清爽,眼也发了亮。太祖抬起头,直了腰,浑身轻松,端茶啜饮。
伯温是直挺挺地坐着,凝视着棋局。
太祖等得不耐烦,就撂了茶,扫了一眼伯温,又扫了一眼棋局。霎时,太祖额头沁了细汗。刚才投下的最得意的一子,竟然落了刘伯温的埋伏。黑棋貌似咄咄逼人,其实是四面受敌。那口气原来是假眼,只要白子往中间一点,黑子便断了气。
太祖希望刘伯温看不出那步棋,又觉得他不会看不出那步棋,不免心有些发紧。
刘伯温那具僵直的身躯终于活动了,伸手从罐里取出一枚白子。太祖觉得刘伯温的手捏着他的肉。
刘伯温捏着棋子的手悬着不动。
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
太祖的脸似铜铸铁浇,有口长长的气在胸中憋着,一直未吐。
太祖忽然想起件事,他取过玉玺往案上一礅。说,刘爱卿,棋,你该怎么下就怎么下。这玉玺我早就给你预备下了。
刘伯温脸上现出一丝笑纹,他手一松,白子便落入瓷罐,然后缓缓立起,从容地下了楼。
明太祖立在定局楼上,眼见刘伯温的身影消失在山野里,他便望着江山长啸。
他以为自己这一招奠定了万古基业。未料想,如今上谷城只剩了个明孝陵,荒草萋萋。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刘伯温的性格特点。(3分)
答案:足智多谋,大度潇洒,淡泊名利
19、你认为小说的高潮在哪里?理由是什么?(3分)
答案:小说的高潮是写双方如何下关键的一步棋。情节从这里急转直下,人物的性格也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20、你怎样理解末段的意思?(4分)
答案:明太祖挖空心思铲除不放心的人,费尽心机保住皇位,到头来也只能是孤坟一堆,荒草一丛;刘伯温淡泊名利,却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清高智慧的形象。
21、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 这篇小说的详略安排十分得当,前半盘棋的斗智斗勇写得十分简略,“关键一子”如何下,写得浓墨重彩,情景毕现。
小说善于描写人物的表情,如“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形象地写出了两个人一个紧张、一个平静的不同心态。
C 小说的篇幅虽短,但情节却起伏跌宕。下“关键一子”时,仅太祖的神情举止就经历了松弛——紧张——松弛三个阶段。
“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刘伯温还没有最后想好这步棋该如何下,二是他不知道这步已经想好的决胜的一子该不该下。
E 小说通过一盘未下完的棋,生动地表现了古代封建帝王与臣子之间勾心斗角的权力斗争
《小桥》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21:31 来源: 网络 发布者:admin 阅读:553次
(1)横在山之陬,水之滨,卧在江南烟雨里,北国迷茫风雪中。无论石拱的,木架的,无论藤编的,舟浮的,简素、玲珑、野朴,永远是小桥的品格。比之现代的长堤大坝,小桥没有宏丽的桥头堡,没有高大的石墩跨梁,甚至连雕龙绘凤的栏杆也常常略去。就那么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
(2)然而,这一撇,曾经跨越了多少危崖峭壁,急流险滩,茫茫岁月,给行路人带来希望和信心,向着遥远的彼岸不停地追索着。
(3)小桥是一道凄美的风景。那瘦骨伶仃的支柱,那宽宽窄窄的桥板,临水兀立,幽独而自怜,是谁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又是谁小桥人独立,望尽天涯路?
(4)自古以来,桥头就是折柳头送别的最佳所在。在那细雨蒙蒙,柳色青青的渭城早春,唐代大诗人王摩诘在灞桥与友人依依相别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似海的深情,不仅让桥下的流水为之动容幽咽,以至百代之下依然令我们仰慕不已。历尽人生坎坷的南宋诗人姜白石过垂虹桥时诗兴大发:“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喝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小桥,演绎了几多凄切曲折的人生故事。
(5)然而,小桥上伫立最多的应是无尽的离愁吧?“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板桥,霜桥,不仅是路的延伸,也是一种乡愁的具象。而马致远的秋思小令,更是道尽了天涯游子的凄苦情怀。眼前是小桥流水的幽雅环境和安居其间的人家,而自己的故乡却还在山重水复的迢迢远方,不正衬出旅人的奔波不定,以及由此引发的羁旅愁思?
(6)当然,小桥还是一种闲适与静远。你看那位归隐诗人,当他带月荷锄归,又在桥下清且浅的溪水里灌足,洗去躬耕的汗尘与劳累,洗出一腔旷达的胸臆,然后邀邻呼友,或斗酒吟诗,或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小桥载着他陶然自乐的心境,载着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与气节。
(7)就这样,小桥成为人生的各种象征,成为一幅幅千古不朽的诗画。这里,除了小桥本身的古朴、空灵的气质,还因为小桥总是与流水舟楫、渔歌号子,以及岸边的草屋农舍、牧童短笛紧紧相连,拓印出一幅古老凄美、宁静闲适的田园风景画。那些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在官场失宠、情场失意之后,拖着疲惫的身心走向荒村野店。一座苍古的小桥,可以慰籍他们饱经沧桑的心灵,又是散怀写意的最美笔触,还是寻求哲理禅意的去处,张继进京赶考落榜之后,驾一叶小船摇到姑苏城外枫桥边停泊,在那悔恨煎熬的不眠之夜,那秋月,那乌啼,那红枫,那渔火,那江桥,正与寒山寺钟声,撞击在张继的心坎上。于是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了“枫桥夜泊”四字,成就了一首流传千载的好诗,让世世代代的游客有了一方寻梦的去处,而当代诗人卞之琳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更是深沉含蓄地道出了人与桥之间乃至宇宙万物之间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哲学意蕴。
(8)世间有太多的坎坷不平,惟质朴的小桥站立在江流天堑,用宽容与坦诚,支撑起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信念,引渡一颗颗饱经忧伤的心灵,引渡平平凡凡的人生。
《小桥》现代文试题
1.“摩诘”是唐朝诗人________的字,苏轼称赞他的作品“□□□□□□□□”。(2分)
2.第(1)段中“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中“一”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分)
3.第(4)段中“百代之下依然令我们仰慕不已”的原因是(3分)(&&&
A. 灞桥是折柳送别的最佳所在
B. 诗人与友人在桥头依依惜别
C. 诗人写下的送别友人的诗篇
D. 细雨蒙蒙柳色新的渭城春景
4.第(7)段说“小桥成了人生的各种象征”,这里的“象征”在第(5)、(6)段中具体指(4分)
第(5)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没有寒山寺的钟声,张继就不可能成为诗人。
B. 文中引用卞之琳的诗深情讴歌了小桥的品格。&
C. 有关渔歌号子和牧童短笛的生动描写引人入胜。
D. 本文语言流畅,视野广阔,充满了文化气息。
6.文意蕴丰富。请由“桥”展开联想,谈谈你对“桥”的感悟。(80字左右)(5分)
有什么错误或者意见欢迎您给我们留言:
小桥现代文阅读答案
1. 王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 简单的外形,朴实的品格
&4. 第(5)段:桥上的无尽离愁,道尽了天涯游子的羁旅愁思
第(6)段:桥下的闲适生活,表现出平凡人生的旷达胸襟
&6. 联想& 感悟&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阅读理解及答案 19:50 来源: 网络 发布者:特约教师 阅读:176次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阅读理解及答案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第一次接触香格里拉(Shangri-la)这个词还是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本简易英语课外读物中,“香格里拉”即世外桃源。但事实上,香格里拉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它就在中国滇西北一带。纳西话叫香格里;拉,只是词的后缀,中甸一带康巴藏民称它香巴拉。它开始被世人关注,是缘于一位俄国导演1937年拍的电影《被遗忘的王国》。影片中这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有高原雪山、蓝月亮峡谷、森林牧场牛羊,还有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民风。它激起了世人寻梦的热情,人们这才发现了一个名字: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
洛克1884年出生于维也纳,1905年去美国求学。1922年他以植物学教授的身份到云南丽江采集植物标本。这一方水土立刻迷住了他,从此他把灵魂融入了这方水土,一住就是二十年,从事纳西族民风、民俗、文化、宗教研究。和以往一些西方探险家不同,洛克对他的考察对象不只是充满好奇,更没有白种人的偏见和野心,而是充满感情。他有过“与我的纳西族朋友共存亡”的诺言,并带着偏爱称纳西人是“纯朴的大自然之子”。
洛克无疑是可敬的。但是香格里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存在,洛克到来之前,纳西就有了自己的学者和文化人。换一个角度讲,正是香格里拉的一方水土,改变了一个西方学者的命运,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洛克,为什么不能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呢?我看就像他评价他的纳西兄弟一样,称他是“大自然之子”更平等一些,更合适一些。由此,我们得到一种启示: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这是套用了一个现成句式。拉美的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写过一篇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他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在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之前,那片大陆就自然地存在着,后来者占有了“发现”的专利权。“从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遭到灭绝性的杀掠。所以他说“1492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而美洲的希望则是在它“自己发现自己的时候”。同样,“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也是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而不是被动面对世界的客体。因而,对于香格里拉来说,问题关键就在于,它是不是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这也许是“自己发现自己”的含意。
人们通常把美好的地方都比作世外桃源,可见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方抱有怀疑。人们说世外桃源,就是说世上没有,这说法本身就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世外”,可以理解成人类还没有实现的理想,若说哪里是世外桃源,就是说哪里已接近或实现了理想的蓝图,那它其实就是世上的桃源了。一旦回到世上,就是人类的势力范围了。那么世上桃源还可以叫做世外桃源吗?或者说世上可能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吗?
如今的香格里拉是行进在通往理想境界的路上。什么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做到和那里的自然风光一样美丽,“恢复人和大自然之间和谐一致的关系”了,什么时候可以说它真是,或接近香格里拉了。
到那时香格里拉的词义应该发生变化,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可以把它译做世上桃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边石头上的贝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