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拉多纳手球的手球被说的那么伟大

(马拉多纳手球得分/足球比赛中手球得分戏称)

1/4决赛阿根廷对阵英格兰的比赛上,

队的球门,并且裁判判决进球有效,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后来把在足球比赛中用手将球打进,且被误判有效的情况称为“上帝之手”。

1986年6月22日,在墨西哥城

足球赛1/4决赛中,时任阿根廷国家队队长的

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兰队的球门,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Hand of God)事件。

当时比赛进行到下半场第6分钟,双方仍然战成0:0平手。马拉多纳先是将球分给边路的队友

被英格兰后卫霍奇挡住,然后回传给

希尔顿。此时,虽然马拉多纳抢到了第一点,但面对人高马大的

,他想头球攻门难度极大,最终,他选择了用手将球打入球门,由于他的个子矮小,动作也十分隐蔽,

没有发现,并判此球有效,希尔顿和他的队友虽然极力争辩,但结局却无法改变。

凭借此球领先后,马拉多纳随后又攻入了一个堪称世界杯历史上最精彩的入球——“

”。这场比赛,阿根廷最终以2:1获胜,并最终获得此届世界杯冠军。

在英格兰人抗议的同时,阿根廷人在庆祝这一入球(

录像显示,马拉多纳当时用眼角的余光在观察主裁判)。赛后的

上,马拉多纳以宣称这个进球是“一半是上帝之手,一半是马拉多纳的脑袋”(A little of the hand of God, and a little of the head of Maradona),引申上帝是入球与否的最终主宰,以此进一步羞辱了英国人——对于刚刚在“

”中被英国击败的阿根廷人来说,赢球可能是最好的报复手段。马拉多纳认为这粒进球是上帝对英格兰人的惩罚,让阿根廷和英格兰在足坛的恩怨进一步加剧。此时两国的关系非常紧张。

有充分的录像和照片证据可以证明,马拉多纳高高举起了他的前臂以使身材不高的自己在

之前碰到了球。全世界的媒体反复的播出了这一录像片断。英国媒体更是将此称为“魔鬼之手”。这一进球在很多年后的1998年、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两队交锋时还被媒体和球迷多次提到。

这一事件之后,人们便把在足球比赛中用手将球打进,且被判有效的情况称为“上帝之手”。

”,最初马拉多纳对那记手球并没有悔改之意,而是认为这是上帝对英格兰人的惩罚,赛后,他更是自称这个进球是“一半是上帝之手,一半是马拉多纳的脑袋”,因此阿根廷和英格兰在足坛的恩怨进一步加剧。

》记者问马拉多纳“上帝之手到底什么意思”时,马拉多纳说:“这个进球并不是我诚心进行欺骗。我并不是不尊重英国人,但是在阿根廷的绿茵场上,这样的进球许多许多。那天下午的比赛中,我在场上跳跃起来,但是我的身高不足,所以就有了上帝之手。”马拉多纳说,在南美足球运动员中,“上帝之手”方式进球非常普遍,裁判也大多不吹犯规。

中,马拉多纳承认这个进球是个手球:“我现在能说出当时不能说的事情了。当时,我称其为‘上帝之手’,其实那是‘迭戈之手’。我感觉自己有点像是偷了英格兰人的钱包”。在2005年8月22日,马拉多纳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说他是故意用手把球打进,而且随即知道入球将会被判无效。据他回忆,当他入球后立即想到:“我在等候我的队友来拥抱我,但没有人来……我对他们说:‘来抱我,不然裁判就会判入球无效。’”

,1/4决赛,图里奥凭借一个手球得分,帮助巴

西队淘汰阿根廷队。赛后,图里奥还为自己的欺骗

,“马拉多纳可以用‘上帝之手’,我为什么不可以?”图里奥的队友则讽刺阿根廷人,“这个手球怎么能和马拉多纳的相比?老马那球才是真的‘伟大’!”

2001-02赛季欧洲冠军联赛,皇家马德里主场迎战英超利兹联队,皇马前锋劳尔在球门线用手将球打进利兹联队球门,从而将利兹联队赶出了冠军杯。赛后主裁判都亲自到利兹联休息室鞠躬道歉,而始作俑者劳尔却始终否认手球行径,欧足联也因劳尔的态度而追加禁赛5场。

决赛,是国足最接近大赛冠军的一次。可惜,他们竟在自己的家门口被日本队打入一个明显的手球。中田浩二在球门前用右臂将球挡入,镜头显示,他完全是有意为之。1比1的僵局就此打破,最终,中国队再失一球,以1比3不敌日本队无缘冠军。

对维尔瓦的联赛中,阿奎罗远点接队友头球摆渡,用拳头把皮球砸入网窝。电视画面不断回放这一瞬间,不过阿奎罗的站位非常隐蔽,他的手球没有被裁判发现。

2009年11月14日,2011年卡塔尔亚洲杯预选赛D组进入第三轮争夺。比赛进行到第72分钟,

抢在一起将球顶到右立柱附近,

争抢头球时球打在右手上球进了,但是主裁判却判罚这粒进球有效。就在中国队员庆祝进球时,场上黎巴嫩的球员却在不停的抗议手球。这也激起了场下黎巴嫩官员、教练席的强烈不满,球迷情绪也十分激动。鉴于现今混乱的黎巴嫩局势,阿联酋籍主裁判不得不吹停比赛,到场边和助理裁判沟通并让比赛一直暂停,但最终还是判进球有效。最终中国队客场2:0战胜对手。

2009年11月19日凌晨4点,2010年南非世界杯欧洲区附加赛第二回合全面打响,其中,法国队回到主场迎战来访的爱尔兰。上半场,

首开纪录,暂时1:0领先法国队。下半场两队互交白卷,爱尔兰将1:0的比分保持到终场,这样一来,两队的总比分变为1:1,比赛被拖入加时赛。比赛的第103分钟,法国队队长兼前锋亨利在左方将即将出界的皮球连续两次用手把球捞回并用右脚脚面快传给在门前的队友加拿斯头球破网,帮助法国1:1扳平比分。最终法国也以两回合2:1的总比分淘汰爱尔兰,进军

比赛结束后,亨利本人则坦白承认犯手球,并将责任归咎于瑞典籍球证马田·汉臣(M

artin Hansson)。他表示:“我曾在入球后向球证报告自己犯了手球,但球证仍毫不犹疑判决入球有效。”而进球的加拿斯则自称不知亨利有犯手球。大部分传媒皆将亨利这球和阿根廷球王

于1986年的“上帝之手”相比,亦有传媒形容为“青蛙之手”。

爱尔兰队向国际足协申请重赛,但未被采纳。事件亦提升至政治层面,爱尔兰总理

表示会私底下与法国总统

讨论,萨科齐向考恩表示遗憾但不同意重赛。

的比赛中,当比赛进行到第50分钟时,巴西队9号队员法比亚诺在突破科特迪瓦队员防守时,连续两次手球,但都逃过了主裁判的眼睛,从而打入了本场比赛第二粒进球。这场比赛巴西队最终以3:1战胜科特迪瓦队。

2012年10月16日,德国足球协会正式将“公平竞赛奖”授予德国国脚传奇前锋克洛泽,用以表彰他在意甲联赛中用手进球后主动向裁判承认的诚实行为。2012/13赛季意甲第五轮,拉齐奥客场0-3负于那不勒斯,但输球的蓝鹰依然成为了媒体的焦点,因为比赛中蓝鹰国王克洛泽给世界诠释了另一种“上帝之手”的含义。

克洛泽真上帝之手 [3]

比赛开场仅5分钟,拉齐奥获得角球机会,克洛泽在两名那不勒斯球员的干扰下起跳争顶将球打进。随后慢镜头显示皮球碰到了他无意扬起的右手臂,但当值裁判们均没有发现,主裁判邦蒂随后判罚进球有效。这引起了那不勒斯球员的不满,纷纷围住裁判抗议。这时克洛泽走向裁判,主动承认了自己的无意手球,使得主裁判邦蒂改判进球无效。而克洛泽诚实的义举,也引来了那不勒斯球员和全场球迷的掌声,球员们甚至都纷纷跑来抱住克洛泽。若不是先进一球的克洛泽主动亮出风度,踢不来逆风球的那不勒斯不见得能拿下比赛。相比1986年世界杯上马拉多纳故意的“上帝之手”,克洛泽显得更加诚实,更加高贵。虽然球队输球了,但拉齐奥和克洛泽却赢得了“足球的胜利”以及全世界球迷的景仰。

这不是克洛泽首次做出这样值得称道的行为了,克洛泽曾在2005年被德国奥林匹克协会授予德国体育公平竞赛奖章,嘉奖克洛泽在当时不来梅队主场对

队的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

。当时主场作战的不莱梅队在久攻不下时,克洛泽杀入禁区被对方门将绊倒;主裁判认为后者犯规,判给不莱梅队一个点球,同时向对方门将出示了一张黄牌。但克洛泽起身后对主裁判解释说,对方门将扑救时首先碰到了足球,因此不应判罚点球,也不应吃到

。主裁判根据克洛泽的陈述,收回了最初作出的点球和黄牌判罚。许多青年

将克洛泽视为自己的榜样,他们应当认识到,通过公平竞赛的手段同样可以赢得比赛。克洛泽不光拥有英俊的面孔和高超的球技更有伟大的人格,他是

  • 1. .网易体育[引用日期]
  • 2. .网易[引用日期]
}

小编昨天一篇关于马拉多纳是否被神化的帖子引起了争议,其中提到了1990年世界杯。今天就来说一说那届世界杯阿根廷和马拉多纳的表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也希望亲历者一起来聊聊。

小编是1990年第一次观看世界杯,也就是著名的意大利之夏。那一届世界杯可谓大牌云集,荷兰三剑客、德国三驾马车、英格兰的加斯科因、莱因克尔、巴西卡雷卡,当然,还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马拉多纳。那时的马拉多纳正是当打之年,由于我国是1990年第一次现场直播世界杯,所以当时对马拉多纳和阿根廷也是充满了期待。

可是从头到尾,阿根廷和马拉多纳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没想到球王和球王带的队伍竟然是这样的。所以时至今日,小编对于马纳多纳到底是如何封王的一直心存疑惑。要知道那届阿根廷可是阵容齐整。现在还是先回顾一下马球王和阿根廷那一届的表现吧。

阿根廷由于是上届冠军,世界杯第一场揭幕战就是阿根廷对战喀麦隆。媒体赛前一边倒地看好阿根廷,颇有类似2002年世界杯前法国对战塞内加尔的舆论氛围。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阿根廷全场被喀麦隆压制,几乎没像样的进攻,全场几乎龟缩禁区防守。当然马拉多纳是喀麦隆重点盯防对象,遗憾的是马拉多纳面对喀麦隆的围堵没有任何发挥,更是让人大跌眼镜。或许有些裁判因素,毕竟阿根廷是卫冕冠军,喀麦隆被罚下两人,但喀麦隆仍然顽强地以1:0击败阿根廷。

说实话,那场比赛后让小编大惑不解,怎么球王就是这个样子的。而且那场比赛几乎就埋下了阿根廷整届世界杯龟缩防守的基调。

第二场对阵前苏联,不细说了,阿根廷依旧是全场退回禁区防守。马拉多纳当然是被重点盯防,但同样的是面对苏联人围抢,马拉多纳的表现依旧没有起色。结果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老马手球上了瘾,结果再现上帝之手,在门线上用手挡出了前苏联的进球。不知是否意识形态的原因,裁判选择了无视,阿根廷人逃过一劫,前苏联欲哭无泪,最后阿根廷幸运地赢了下来。

第三场对阵罗马尼亚,说实话,马拉多纳表现中规中矩,无进球无助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阿根廷全场死守到平局。

但是这里不得不提阿根廷门将戈耶切亚,他本是替补,由于主力受伤,不得不挑起大梁。结果却神了,他小组赛表现神勇,屡屡化解危机,一路将阿根廷送进淘汰赛。可以说小组出线的第一功臣就是这位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替补守门员。

淘汰赛第一场对阵巴西,阿根廷全场摆大巴,场面惨不忍睹,巴西三次门柱,两次横梁,机会无数。马拉多纳全场依然表现平平。但马拉多纳下半场灵光闪现,中场突破连过三人,并且在三人不太紧迫的包围之中传给卡尼吉亚,风之子单刀过门将进空门。这多少体现了老马的球王风范,也是90年世界杯老马留给世人记忆的唯一亮点。当然这一脚传球要说有多精妙有多了不起,可能也说不上,但因为它是马拉多纳传的,也就成了神。

淘汰赛第二场对阵南斯拉夫,当时南斯拉夫头号球星是斯托伊科维奇,两人位置、风格、特点类似。结果两人表现马拉多纳完全落于下风,让人大倒胃口。南斯拉夫全场压制阿根廷。结果阿根廷继续龟缩防守,从场面看,阿根廷已经放弃了进攻,其策略就是活生生拖进点球,场面极其难看。在世界杯淘汰阶段赤裸裸奔点球去的,说实话还从没见过,大概只有那届阿根廷队做得出来。

结果真到了点球决战。结果又神奇了,马拉多纳罚失了唯一一个点球。但是又要说到戈耶切亚,仍然是靠着他的神勇表现,阿根廷闯进四强。

半决赛对阵意大利,赛场恰巧就在那不勒斯。赛前马拉多纳自信地鼓动那不勒斯球迷倒戈支持阿根廷,结果适得其反。全体那不勒斯球迷当然无条件地支持意大利,俱乐部的荣誉怎么能跟国家荣誉相比。客观而言,这场比赛是阿根廷本届世界杯发挥的最好的一场比赛,阿根廷完全豁出去了,虽然落于下风,但多少和意大利互有攻防。马拉多纳表现中规中矩,应该说不错,但要说球王风范,还差得远。就这样,又到点球大战。又是戈耶切亚的神勇表现,阿根廷再次闯过一关。但由于拼得太狠,卡尼吉亚等人被停赛。就这样,阿根廷来到了决赛。

决赛对阵联邦德国。已经被打回原形的阿根廷只能继续门前摆大巴,全场仍然是惨不忍睹,全场只有马拉多纳唯一一脚任意球射门,还是个任意球打飞机。德国队全线压上进攻,只用打后腰的布赫瓦尔德一个人盯马拉多纳。结果布彻瓦尔德在不犯规,无拉扯,不靠力量的情况下,光用技术就牢牢冻结了马拉多纳。马拉多纳多次试图突破布赫瓦尔德的防守,全部失败。马拉多纳眼泛泪花。而布彻瓦尔德似乎挺轻松,还时不时的参与助攻。 全场德国队打阿根廷队,就像打一支业余少年队。

结果怎么着,阿根廷故技重施,只想拼命防守拖到点球决胜负,可笑啊,这是世界杯决赛啊。 但是德国队根本不屑和阿根廷队来这一套,最终1:0战胜阿根廷。那场比赛还创造了一个纪录,那就是世界杯历史两队射门数相差纪录。

回顾90年世界杯阿根廷和马拉多纳的表现,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数据已经没法看。马拉多纳除了对巴西那脚灵光闪现的传球外,表现只能以平庸甚至糟糕来形容。最后的亚军多少掩盖了马拉多纳的平庸。但阿根廷亚军的最大功臣是守门员,竟然是守门员,讽刺吧!

听听普拉蒂尼怎么说的,他和德国队是宿敌,而且没能参加那届世界杯。但他赛后说:“阿根廷队太丑陋,太肮脏,根本不配打世界杯!幸好冠军是德国,我服!否则,如果阿根廷队夺冠了,那简直是对大力神杯的最大侮辱。“

但是不得不说马拉多纳的人格魅力还是有的,他赛后的泪水征服了全世界,颁奖时拒绝和阿维兰热握手更让不少球迷为他的个性欢呼。不得不佩服电视传媒全面推向全世界阶段媒体的巨大力量。

这里还要插播一个悬案。就是90年世界杯阿根廷对巴西下药事件。多年以后,马拉多纳终于亲口承认了,当然,他说得很开心。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马拉多纳说道:“布兰科果真喝了掺有镇静剂的水,然后就成了傻子,连球都不会带了。”马拉多纳一直很开心地给主持人讲着自己在1990年的“杰作”,“我们走到场边时、或者当队医进入场内时,我都会主动把水瓶递给他们,结果布兰科和其他人都喝下Royphnol,而我们是不会去碰那个水瓶。”后来,1990年的阿根廷主帅比拉尔多在接受阿根廷《23周刊》采访时也说道:“我不能说没有……我的一位助手给布兰科喝了含有镇静剂的水。”

很难想象,这就是球王干的事情,当然,很多人会觉得这才是球王的个性,这就不好说什么了。其实马拉多纳能有这方面的行为一点都不奇怪。说实话,马拉多纳赛后的泪水在现在看起来真的没什么感人的。

说实话,这就是小编亲历的90年世界杯的阿根廷和老马。希望亲历者来说说,看马氏集锦和通过各种传奇介绍了解老马的就免了。

}

提起马拉多纳,他的最突出表现,除了86世界杯,还有90世界杯“五秒钟的才华”粉碎巴西队。
      但人们又为何不提阿根廷如何被只剩九人的喀麦隆打落下马,马拉多纳面对只有十人以寡敌众的南斯拉夫又是怎样束手无策,甚至,连点球也宴客的?
阿根廷在90世界杯上的真正英雄,是做出无米之炊的主教练比拉尔多。正是他的不断调整,才使一支缺兵少将状态不佳的阿根廷队躲过数次灭顶之灾,摇摇晃晃地挤进了决赛。
90世界杯不是马拉多纳的高峰,恰恰相反,它标志着马拉多纳时代的结束。90年后的马拉多纳已经无心恋战,吸毒停赛风波不断,人们大概已经忘记他居然还在塞维利亚呆过。
两次上帝之手,无论马派用何等华丽的词藻进行包装打扮,都只能是为了争胜负毫无廉耻的不择手段。相反,贝利不需要兴奋剂,不需要“飞一口”,不需要沾衣十八跌,不需要上帝之手,不需要狠踹对手肚子,他的胜利,赢得光明磊落,赢得雍容大度,赢得从容不迫,赢得令对手心悦诚服。---------------------------------------------说得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拉多纳手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