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瘫着不上运动神经元瘫怎么行 懒女孩们快起来锻炼吧

全程不搭车,一个女孩纯徒步西藏行(第二集)全程不搭车,一个女孩纯徒步西藏行(第二集)曼彻斯特联队百家号在青旅一楼的客厅,我拿出做好路书的小本子,上面写着每天到达目的地的行程公里数和途经的各个乡镇村。凯子一边看的同时,我也一边讲述路上大概会发生的一些状况,让他有点心理准备。凯子看了我的那本小本子后,对我的信任感瞬间爆棚。期间我俩的对话被一男生听到,他问我们是不是要徒步去西藏。我回答说,是的。之后他就自豪的对我们说:“我朋友也是今年徒步去西藏,已经出发一个月了。”说完,他拿出手机翻找他朋友的微信朋友圈,给我们看了看。也说了一些路况,让我们不用太担心。听他说完,心里更是有谱了,也不免对他那已经在路上的朋友有点崇拜之情。不过想到即将出发,跳动的心怎么也平复不了。夜已深,我仍辗转反侧,不得入睡。从下定决心剪掉多年的长发那刻起,从义无反顾踏上去成都的火车那刻起,这世界的一切于我来说是那么的陌生与新鲜。我丢掉了以前大部分的认知与包袱,丢掉了所有的胆怯与软弱。这几天看着镜中那个短发陌生的假小子,试问自己那个乖巧安静的女孩儿去哪儿了,眼前这个随性洒脱的人又是谁?镜中的“她”告诉我:“傻瓜,我一直都是你,只是你从未感受到我的存在。”那眼神中有我不曾出现过的坚定与睿智。我想我是幸运的,因为感受到了“你”的存在。旅行最难的部分是开始,一旦开始便再也无法停止脚步。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生活,每个人都会向往,可是你真正做得到开始的这一步吗?仅仅停留在幻想的阶段而不付诸行动,是因为潜意识里,你所预想的各种意外事故阻碍了即将开始的勇气。【以梦为马 不负昭华】简单说说露珠这次的旅途路线:与凯子从成都纯徒步八十八天到达拉萨后,我们俩再次启程,一起徒搭青藏线到达西宁。在这座城市与凯子分别后,我踏上了一个人的旅途。独自从西宁徒搭到芒康(川、滇、藏的三省交汇处),再由芒康进入滇藏线到达大理。整个独自徒搭的行程花时一个月。徒步第一天(六月十二日)成都武侯祠—新津县,44公里长途的徒步旅行需要安排从短距离到长距离循序渐进的行程,不能急于求成,这个道理我明白。但还是想挑战一下自己,也为之后过无人区,日行五十多公里的行程提前做个心理准备。所以在第一天的行程安排上,我计划了从武侯祠到新津县四十公里的行程。在这点上,与同伴凯子发生了点争执,他建议按照攻略介绍的大件路为起点,也就意味着坐车去,为此可以减少十公里的行程,这举动无疑是浇灭我满腔的热血。出发第一天,就更改原定的行程计划,很容易打消团队的积极性。所以我坚持初衷,他也遵从了我的意愿。我想他应该是考虑我是一个女孩子的缘故。既然已经出发了,我就会丢掉女孩子的柔弱与骄贵,拿出自己最汉子的一面,来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和困难。出发的时间到了,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一种真正的激奋情绪,这真的是我心已决,箭已上弦。早上七点半,迎着朝阳,我们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一路前行。全身上下的每个细胞都在表达着追寻梦想的喜悦,以至于无视了周围传来的异样目光。背着半个人大小的背包,手里拿着登山杖,一身户外的装扮,这样走在都市生活圈,想低调也不行。走着走着,忘了看手机的导航,走错了岔路,来回折返已是四公里,被同伴凯子小小的抱怨了一番。为此我真诚道歉,并把开导航领路一事全权交给了他,毕竟他是细心严谨的处女座,我还挺放心。之后也没有辜负我对他的信任。一上午充满了一股子的新鲜劲和力气,连续走了三个小时没停歇也没喊累。刚好走到了能庇荫的桥洞底下,便在那休息一会儿。凯子一脸崇拜地说道:“镜子,你怎么这么厉害,我勉强才跟得上你的速度。你平时是不是经常锻炼?”我不好意思的回答道:“没有,我平时挺懒的,还挺宅,偶尔锻炼只是散散步,但也要看心情,跑步健身很少。为了这次旅行,锻炼了半个月,应该发挥了点作用吧。最重要的是我的耐力不错,这次是个持久战,慢慢熬过去。”头顶上一轮烈日,天空没有一丝云,也没有一点风。豆大的汗水不停地从额头、背部流下来,衣服早已浸湿。此刻饥饿难耐,看了手表,已是十二点多了,看着周围宽阔的马路,路两边没有一家店铺,更别说是饭店了,原来我们走到了双流机场附近。庆幸的是提前备好了干粮,虽然啃着饼干和火腿肠的简易午餐,但我们脸上还是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午后,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再次出发了。路上我俩并肩走在人行道上,凯子好奇地问我:“镜子,我朋友前年骑车去的西藏,他说路上很多人给他竖起大拇指,你说会不会有人给我们竖起大拇指啊?”我笑了笑,竖起右手的大拇指回答道:“诺,我给你了,小伙子你很厉害!”凯子不好意思地转过头,说:“你的才不算!”“不要拉倒,我收回!”我假装生气地说。“好吧,算!”他妥协道。正和他这样说着,面前走过了一位头戴遮阳帽的爷爷,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然后擦肩而过了。“镜子镜子,你看到没!老爷爷他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啦!”凯子一脸激动道。“是啦是啦,我看到了!不是只对你,是对我们!”我高兴地解释道。凯子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走上了我前面。而我上午一时的威风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往后的阵势都是凯子在前走着,我在后面跟着。体力这方面,女生确实要比男生差了点。蝉在夏日的午后鸣叫得厉害,提醒着我们面临的炎热天气。强烈的阳光照射使自己有点疲乏,眼睛在墨镜的保护下勉强睁开,脚麻木不听使唤的向前迈着。此刻真的太想吃雪糕或者冰水了,去去这满身的热气。正沉浸在这幻想当中,迎面而来一位骑着小电驴的小哥,停在了离我几米的凯子面前。我加快速度的赶了过去。这位小哥小心翼翼地问:“你们这是要去哪里?”我们回答道:“去西藏。”他吃惊道:“就这样走路去?”“是的,要走三个月。”我们回答道。在听到我们这句话后,他一脸的崇拜并竖起了大拇指。拿起篮筐里的冰镇矿泉水递了过来,腼腆地说:“你们走路很辛苦,这是我在前面给你们买的水,一点心意,收下吧。”接着小哥把水递送到了我们手里,便头也不回地骑远了。直到小哥远去的身影,我才继续迈步前行。他是特意为我们折返回来,只为送来冰镇的矿泉水消暑。在异乡竟然能感受到如此的温暖,让我感动不已。也把这份感动化作了坚持,陪伴我走到目的地。炎热的天气,加上负重行走,我们不断地喝水不断地流汗,凯子带的杯子容量不大,他已喝完,而我也把自己保温杯没喝过的水倒给了他,还是不够他喝。眼看我俩的水都要见底了,路两边也没有商店,正四处打量着,就看到前面有一个工厂。对凯子说道:“我去给找点水,你在这等着。”说完,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大步朝那走去,眼前有一扇铁门,右边有一个值班室,透过窗户看到里面坐着两位穿制服的大叔,我轻轻地敲了敲窗户,举着凯子的水杯说:“叔叔好,我们没有水了,可不可以倒点水?”叔叔瞧了瞧我的打扮,亲切地用四川话说道:“进来吧。”我向凯子招了招手,便进里屋倒水了。一进屋,叔叔说道:“你们这是做啥子嘛,这么热的天还在外面。”我笑着回答说:“我们要走路去西藏。”两个叔叔摇了摇头,不可思议道:“走路去啊?远得很啊!”“没事,我们慢慢走,会走到的。”我说。向值班室的大叔道谢后,便再次充满能量的出发了。感觉走了很久很久,我几乎每走几百米就要询问凯子距离新津县还剩多少公里,每每回答总让自己失望。来自内心的呐喊:“怎么还不减少几公里呢!为什么一公里的距离那么长!学校的操场一圈八百米,走上十圈都不会感觉如此的累!好吧,那是没有负重的情况下。”看着路边人行道上的台阶,有好几次想直接卸包坐下去,但我明白一旦坐下去很难再想起来,便继续激励自己前进。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写着“新津界”的蓝色路牌出现在了眼前,我早已兴奋地手舞足蹈。赶紧跑到牌子下,让凯子帮我记录这一历史时刻。以为过了新津界的牌子就离县城不远了,结果还有十几公里。此时肩膀早已酸疼,脚也被像是灌了铅一样,还是一再的忍着。这也是对我耐力的最好考验。临近目的地前的四五公里,是体力透支最难熬的时候,当时脚底已经起了水泡,每走一步钻心的疼,眼泪停留在眼眶里,没有掉落下来。感觉压在肩膀的背包越来越沉,迈出的脚步也越来越艰难。那刻想起了韩国电影《开心家族》中,扮演男主角的车太贤背着四个鬼魂的画面,也是举步维艰的状态。不禁觉得好笑,竟把自己的背包想象成几个人的重量。晚上八点多,到达了县城。这一刻我是欣喜的,因为从来没有用双脚从一座城市走到另一座城市。片刻过后,就被浑身的疼痛感所替代。天色已黑,可是没有找到一家旅店,我像泄了气的皮球,把背包丢了下来,一屁股就坐在了路边,真的不想走了。凯子急着拿手机找附近的旅店,打了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都说标间已满。半个小时后终于通过美团找到了附近的一家旅店,距离1.6公里。我疲倦地问道:“凯子,没有几百米的吗?”“没有,这是最近的了,去还是不去?”凯子试探地问道。我无奈地再次背上背包,跟着凯子左拐一个弯又拐一个弯。九点多满身疲倦地来到了旅店。我痛苦地爬上了住的三楼,打开房门,快速卸了背包,躺在了床上。骨头真的要散架了,全身的每一处神经都在传达着疼痛。而凯子似乎还有多余的体力下楼去吃晚饭,我是无论如何也吃不下了。从旭日东升的清晨走到了暮色降临的夜晚,在经过四十四公里的历练下,这一日彻夜难眠,也彻夜不敢翻身,身体处于疼痛与意识清醒的边缘,我无法清晰的表达这份难以言说的苦痛。因为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我必须所承受的。肩部被偌大的背包压得挺不起来,腰部被背包上背负系统的腰带勒得红肿,脚底板的前掌已被几个大水泡所侵占,两只胳膊也因使用登山杖的摆动频率高所拉伤。可能是因为超负荷的完成行程,才导致身体被损害的如此严重。独自默默的忍受这一切。前方到底还有多少疼痛等着我,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或许大家都无法理解这种类似于苦行僧的行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受这种折磨。其实这种苦难虽遭罪的是你的身体,但亦是磨炼你的意志。我希望通过行走来获得力量,来检视自己,与内心深处的自己对话。徒步第二天(六月十三日)新津县—前进镇,30公里这一天的目的地原本是到38公里的邛崃市,因为脚受伤的原因,行进的速度明显慢了许多,到了下午才把目的地改为前进镇。这一天是我徒步八十八天中比较崩溃的一天,至今还记得。一大早穿过闹市的街道,无视路人的好奇目光,一步步走出了昨晚绝望般到达的新津县。迫切的来到了郊区,以为风景是如自己想象般的那样,碧空如洗的天空,棉花状的朵朵白云,一望无垠的柏油公路和壮阔的草原。真实却是这样的,灰蓝色的天空,稀薄的白云,宽阔的水泥马路,左边是零星的几片田地,右边是破旧杂乱的修车厂和装修简易的小楼房。何时才能踏进那片神圣的土地,见到那些令我朝思暮想的可爱人儿啊。路上遇到了几个骑行的车队,一辆接一辆的给我们竖起了大拇指,场面太壮观,顿时让我俩浑身充满了战斗力。一位骑摩托车进藏的大叔停了下来,要与我们俩合影,他是从北京一路骑过来的,已经有八天了,对于才徒了两天的我们来说,简直超厉害的,也让我们增加了点勇气。午饭吃了炒菜和米饭,这一路都有乡镇,所以饭店很多,关键是价格便宜(素菜十元,荤菜十五元左右)。进藏之后就没有口福了,整天啃干粮,因为饭店少,物价也高。午后的太阳火辣辣地挂在苍穹之上,炽热的温度笼罩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沉闷的热气。根据道路上的指示牌,走G108国道去邛崃市。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了G108,却没想到开始了漫漫长路,一路不变的风景,唯有地图上显示的距离正在慢慢减少。宽阔通畅的路面笔直地延伸进那一股股的热浪里,屈指可数的车辆在这平坦的路面上飞驰而过。行走在这条公路宛如走上了既定出口的高速公路,当然这对我来说,仿佛是一条封闭的路,走进与走出都像是被既定的,而我唯一可做的就是一路走下去,直到那个既定的出口出现。因天气炎热,道路两边也没有树木可以庇荫乘凉而走得举步维艰。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照耀在身上的每一寸肌肤,忘了遮挡的部分已明显出现了界线清,弥漫着潮红。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早已化作白色的盐渍留在了衣服上。我曾近是一个多么怕晒黑爱干净的人,如今遭遇这般磨炼,怕是往女汉子发展的方向一去不复返了吧。手中的登山杖被我反复用力地敲打在地面上,藏在遮阳帽下的眼睛,沮丧的看着水泥地面上的几条斜杠,内心翻腔倒海的怒火无处宣泄,此刻情绪化比较严重,因为强忍脚底起水泡的疼痛和肩膀担负的背包重量,体力耗尽的太快。从前的娇生惯养被大自然伤得体无完肤,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烈日暴晒下的暴走,人已经快接近崩溃的边缘,力量一点一点的被剥夺,被疼痛所折磨,被舒适所诱惑。“到此结束回家吧,那里有似你如宝的父母,他们不会让你受半点苦痛与委屈,回去吧,还来得及。”内心不断地挣扎,突然闪现了一幕自己垂头丧气回到家中的情景。那一刻我明白了,自己是无法忍受放弃之后所带来的内心折磨与煎熬,如果不坚持走下去的话,这辈子也不会心安。来自身体的伤痛只是暂时性的,而精神上的创伤却是永久的,我不想抱有遗憾的过完这份青葱岁月。靠着路边护栏,调整状态时,几位骑着山地车的男生停了下来,与我们攀谈了一会儿。他们骑行去西藏,今天是从成都出发,打算骑到雅安。听完我们一脸的不可置信,到一百多公里的雅安,我们走路需要五天,而他们骑车只需要一天的时间,这是多大的差距,我俩都快赶上蜗牛的爬行速度了。好吧,只是个人选择的方式不同,坚决不气馁!临近日落,闷热的空气散了不少,有一辆大巴在我们身边停了下来,要免费搭载我们去邛崃市区,当时体力已不足了,身心都在备受煎熬,可是说出的话却是,“不用了,谢谢。我们要走过去。”第一辆免费搭载我们的车,就这么被我委婉的谢绝了。望着大巴离去的影子,凯子神伤似地看了看我,“走吧,我是不会搭车的。”我嘴硬道。夜色渐浓,夕阳终于耐不过时光的磨砺,坠落在山谷里,山巅吞噬了最后一抹余晖。可是我们还没有到达目的地。看着公路旁的村庄,村民手持蒲葵扇,悠闲的在乡间小道上散着步,心里泛起一阵酸涩,想起了爸爸妈妈。那一刻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妈妈打来了电话,问我到达目的地没,吃过饭没,能不能走,走不了就坐车回家吧。那一刻,所有的逞强和委屈,化作了泪水流了下来,止也止不住。强装镇定的回答了妈妈,我很好后,立马把电话挂了。因为害怕妈妈听出自己哽咽的声音会担心难受。挂完电话后,看到凯子在前面不远处等待,我便赶紧擦干眼泪,不时的练习微笑扯嗓子。眼泪于我而言只会带来脆弱,而我需要的是坚强。距离前进镇还有一公里,这数据是凯子从加油站的工作人员那询问的,因为我边走边质问:“怎么还不到啊!前进镇在哪里啊!是不是导航有误啊!”那一公里对我来说太漫长了。晚上九点多在路边找了一家旅店,刚进旅店的大门时,一位坐在沙发上的大叔看到我们那副狼狈的样子,听到我们还要徒步去西藏,满脸讽刺嘲笑道:“就你们?这副样子?还要走去西藏?”当时我已疲惫不堪,没空搭理他,拿了房卡就回房躺着去了。他的言语打击,我压根不理会,也没放心上。他人评断不了自己也决断不了自己,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当时老板询问我们的房间要楼上还是楼下的,我俩异口同声道:“要楼下的!”我一步步地挪进房间,立马脱了鞋检查脚受伤的情况。这不看不要紧,看的我是倒吸几口凉气。左边脚底原来起的水泡变大了许多,里面竟然出现了一个“泡宝宝”,这水泡还能怀孕生产,着实佩服自己奇葩的功力了。再检查一番,左脚的大脚趾和小脚趾的侧面也起了水泡,右脚稍好一些,只有零星的小水泡。脱了鞋,瘫躺在床上,我便是更不想下地了,感觉身体快不是自己的了,全身肌肉酸痛,浑身无力,晚饭也是吃不下了。那疼痛的酸爽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可明白。同伴凯子的左脚大拇指已经红肿起来,问他原因,他说是因为指甲太长顶着鞋走了两天。在此我想提醒准备进行户外运动的驴友们,不管是手指还是脚趾,出发前请一定要修剪。另外勤剪指甲也是保持个人卫生。附近卫生院的医生看过之后,说他的脚是很严重的水肿,并建议他放弃走去西藏,因为再继续走下去,脚会废了。那晚对于凯子来说,内心备受煎熬。在他挣扎考虑了一番后,说道:“镜子,我......不去西藏了。”听完后,我心情是复杂的,既然他已作出决定,我也不好强求。脑子正盘算如何独自面对接下来的挑战时,他问了一句话,“你会不会抛弃我?”而我坚定地回答道:“你不离我便不弃。”他沉思了片刻后,说道:“好,决定了不放弃,我要徒步去西藏。”那一刻,我挺感动的。但考虑这关系到他生命健康的事,必须得劝劝,不能意气用事。最后实在拗不过他,商量了一下,明天休整,去邛崃市区看看病,如果其他医生还这么说,那他就回家。徒步第三天(六月十四日)新津县—邛崃市,休整一天(6公里)一觉醒来已是十点多,睡眠补足了,起床伴随着各种腰酸背痛,还好休息了一晚,能下地了,凯子的脚也因吃了消炎药休息了一晚有所好转。吃完午饭,凯子在药店买药,药店的医师说他的脚不是水肿的症状,只是简单的肿胀而已,多休息就能痊愈了。担心听错,还反复的问了好几遍,直到医师再次点点头。那一刻我俩悬着的心放下了,他也确定了再次出发的心。计划依旧没变,赶到6公里的邛崃市,因为这边住宿环境有点差。出发前,我们俩商量为背包减点负,我无奈的把单反相机和一些不常用的物品寄回家了。一路背过来的背包,我知道它很沉,但不知道具体的重量。放在电子称上称了一下,结果吓了一大跳,“足足三十八斤”,这已接近四十斤的重量,我惊叹道自己何时变得这么爷们。要是出发前知道背包这重量,怕是第一天也坚持不了吧。所谓不知者无畏,应该就是这般。下午两点到达邛崃市区,找到了一家价格实惠的宾馆,哪也没去,呆在房间里休息了这半天。难得这么惬意,好好的休养,精神饱满才能应对挑战。徒步第四天(六月十五日)邛崃市—百丈镇,33公里休整过后,元气恢复。凯子的脚伤也没什么大碍,决定奔赴下一站——百丈镇。那一早,天空被阴霾笼罩着,下起了蒙蒙细雨。在旅店楼下的一家面馆吃早饭,老板看我俩一身户外装扮,便与我们攀谈起来。“你俩这是要去哪儿?”“去西藏!”我俩坚定地说道。“就这么走路去?”老板满脸质疑地问,并顺手拎起我放在椅子上的背包,“挺沉的,小妹妹,你好凶哦。”(“凶”一词是四川话,“厉害”的意思。)“是啊,大概要走三个月。”我回答道。“路太远了,很辛苦的。何况就你俩这体格,很难走得到啊。现在正是雨水充沛的季节,山区又经常出现塌方,我们开车的都害怕,你俩走路这不是送命吗?看你俩年纪还这么小,赶紧回家别再折腾了。”老板摇头劝慰道。我茫然地看着外面灰白阴郁的天空。是啊,不知前方还有多少凶险正等着我们,而我们又能否安然度过呢。明白面馆老板的好心,我们也没再多做回应。因为不管怎样,去意已决。这几日来难得一见的凉爽天气,脚下的步伐不免轻松起来。沿途经过了卧龙镇上的酿酒厂,路面散落了发酵过的稻草与泥土的混合物,像极了一坨坨的牛粪。我也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些“地雷”。中国的酒桌文化博大精深,可酒精过敏的我,注定要与它无缘。坐在路边休息时,看到远远而来的一辆辆军车井然有序的开着,大气磅礴的气势压倒一片,让我对祖国充满深深的自豪感,对军人的敬意也油然而生!其中一辆车里的兵哥哥探出头来,很fashion的问了一句:“Where are you going? ”“西藏。”我笑而大声地回答道。随后兵哥哥竖起了大拇指,直到开出了视线范围,才收起了手。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足以让我感动。把收获的这份感动化成了行动,在烈日的午后,依然勇往直前。临近目的地的四五公里,快步走在乡间小道上。云霞映着落日,天边酡红如醉,衬托着渐深的暮色,晚风吹来,带来丝丝凉意。这微风怎能引起寒意呢,身体不由得颤抖,脚步渐慢,抓着登山杖的两手也有点虚弱。愈演愈烈的头痛如风暴般随之而来,接着全身发冷,四肢无力。想来是中暑的情况严重了,在到达邛崃的那一天,便有轻微中暑的症状,当时不以为然。眼下还有接近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无论如何都不能更改计划,必须做到当日行程当日毕。所以不管身体再怎么虚弱,我也要信守对自己的诺言。“你不是说自己的忍耐力挺强的吗?那就继续忍啊!这点小病小痛压垮不了你的!加油!你可以的!不远了......就快要到了.....坚持住!一定要坚持住!”内心不断地在给自己打气。晚上六点,踏进了百丈镇郊外的一家旅店,我如负释重地瘫坐在椅子上。这是一栋四层楼的家庭旅馆,凯子正询问老板娘有没有标间。老板娘回答说:“有,标间都在四楼呢。”坐在藤椅上的我,犹如万箭穿心般。但还是不情愿的挪着步子上楼了,原来一二三层都是老板娘家自己用的房间,只有第四层是给外人用的。卸下了背包,顿时轻松了些。灰暗的灯光照着这个简陋的房间,两张床,一个床头柜和电视。虽然有卫生间,但是洗不了澡。我慵懒地呈一个大字型躺在床上,不想动弹。像瘫痪了一样,四肢无力,不时地打着寒颤。凯子收拾了一会儿,让我和他一起下去吃饭。“不去,我不想吃。”我死气沉沉地答道。“这两天你都没有好好吃顿晚饭,现在生病了,更是要去吃了,要不然怎么恢复?”他好言劝道。“不想去啊,身体虚的走不动了,现在下去呆会儿还要爬上了。”我无奈地说道。“快点起来!走这么多路了,还怕这四层楼吗!就当陪我一起吃晚饭好了!”想想这两天晚饭没吃,凯子怕我饿着,都买了点吃的。不忍心再让他一个人吃饭,我立马起了身,一瘸一拐地下了楼。在饭店点了两个菜,老板看到我脖子上的紫红色淤痕,问我是不是上火了。我回答说不是,是中暑了,自己掐的。老板笑着说我对自己够狠。随后老板看我是病号,送了一份蛋花汤。原来病号还有福利啊,我笑着向老板道谢。上菜期间,我询问老板药店在哪,听完老板说就在前面几百米的地方,我就要起身去买。结果凯子快了一脚,说道:“你休息会儿,我去买。”有种莫名的小感动。凯子买完药回来,说道:“药店的人说,前几天也有一个徒步的男生在他那里买药,不过他要买的是麻醉药,因为脚底起水泡走路太痛了,想买大量的麻醉药来麻痹神经。医师当时吓坏了,没敢卖给他。”听完我不由得笑了。徒步第五天(六月十六日)百丈镇—雅安名山区,23.5公里今天的行程依照身体状况做出了调整,只有二十几公里,相对于平时,减轻了不少。太阳公公出来的好早,以至于一大早,帽子,墨镜,袖套都已戴上。已经踏上国道318了,有种莫名的欣喜。公路两边是绿油油的茶园,正在采摘茶叶的茶农们彷佛置身于一片绿色海洋。一股淡淡的茶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看着他们烈日下的劳作,不禁想起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和他们每天辛苦劳作的茶农们相比,自己徒步受的苦不算什么。脚步不知不觉的加快,已然无视脚底的水泡。伴随着浓重的“突,突,突”发动机的声响,装满茶叶的拖拉机不时的从面前驶去,拾起遗落在地上的茶叶,感叹道:原来新鲜的茶叶长这样!对于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露珠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在新店镇吃过丰盛的午饭后,我看着门外,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坦荡荡的街上没有一块阴凉地,天气是那样炎热,让我俩坐在饭店里迟迟未动身。过了半个小时,未见阳光消退,才无奈地背起背包走出这块纳凉之地,戴上墨镜隔绝这刺眼的光芒。看着前方凯子缓慢前行的步伐,而我紧跟随其后,没有言语地交流,只有那统一而缓缓的节奏诉说着我们俩的默契。从前奔涌翻腾的时光突然归于平静,而我的思绪,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看着过去的年华缓慢地流动,就这么一直走到地老天荒吧。可身体的痛楚把我从漫想的天际中拉回了现实,一步步挪进了树下的阴凉之地,卸了发烫的大背包,舒展了会儿。此时前方有一落单的骑友突然骑了回来,一脸羞涩地问:“你们是徒步去拉萨吗?”“是啊。”我平静地答道。“哇,大神......我可不可以......和你们合张影?”骑友小弟一脸崇拜的表情。“当然没问题,只是“大神”这称呼不敢当。”我们笑着尴尬道。合完影后,互道了一句加油,便驶入了火辣的阳光里。这是行走的几天,第一次被人称呼为“大神”,让我们感到不适从。在我的心中,自己还远远地达不到大神那般崇高的地位。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只是做了一件靠着毅力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我认为这件事情每个人都能做到,只是没有充裕的时间。驴友之间的默契不禁让我想起了,有时身旁呼啸而过的骑友和摩友们,总会不经意间地道声“加油”,亦或者举起竖大拇指的手,直至远了才肯放下。每每看到他们这么富有爱心的举动,都让我徒步进藏的心变得不断坚定。同为驴友的他们是能如此理解我们的行为,并给予鼓励与支持。在某种程度来说,我们都是不甘于平淡生活的冒险者。远远地看到一块写着“雅安界”的蓝色路牌矗立在马路旁,我三步并两步地迈了过去,蓝色路牌的旁边有一块写着“G318川藏公路”的硕大界碑,同时看到这两则消息,令我俩激动万分。原本洁白的界碑上遗留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驴友们的留言,诉说了大家共同的西藏梦。一路上,进藏送补给的大货车不停地在面前飞驰,提醒自己此行的终点站,心与他们一同飞向了那雪域高原。唐僧去西天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我又能经历几难,长路漫漫其修远兮。下午三点半进入了雅安市的名山区,一辆面包车停在面前,副驾驶上的叔叔拿出了两瓶矿泉水,亲切的递给我们,我婉言谢绝的说道:“我们已经到地方了,不用浪费水。”叔叔偏执的硬塞了过来,说:“你们太辛苦了,两瓶水不要多少钱。”没办法拒绝叔叔的热情,道谢收了。如果不出来走,你会知道人与人之间其实可以离得这么近吗? 在市区找到一家便宜的宾馆,凯子已累得趴在床上睡着了,而我使出最后一丝力气,拿针扎破了脚底的水泡,全神贯注地挤着。这几天,一到达住的地方,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脱鞋,挤水泡。脚底的水泡挤了又起,起了又挤,不敢把口子扎的太大。卸包走路的我,已明显不能正常走路了。但还是神采飞扬,因为此刻的我是发自内心的快乐。纠正一下:这一段是在第四天的行程中(邛崃市——百丈镇)(同行中的凯子)————本集完,下集更新中————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曼彻斯特联队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想知道关于自助旅行的所有信息吗?百度旅游8。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懒宅运动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