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没进世界杯抓不起来

突发奇想,为什么中国足球发展不起来,长文
首先声明,这篇文章只是我思考的一个思路,既然是思路,不妨思考得更无拘无束一些。
青训的关键是有人口基础,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去踢足球。 BTW,我小时候去过足校,后来生了场大病,就没再踢球。想让家长愿意送孩子踢足球,两条路,一个方法是让他们主动去送,另一个方法是让他们不得不送。
所谓主动,就是提高足球运动员收入水平。不仅是国脚和外援,还应广泛提高二三线球队的待遇,提高教练员待遇,让家长认可足球是一条谋生之路。职业体育不同于一般职业,危险大,时间短,除非待遇远远高于其他职业,否则家长不会轻易让孩子冒这个险,尤其过去二十年出生的孩子还都是独生子女。如果说职业白领的平均收入是年薪20W,那么足球运动员的平均收入应该达到200W以上以弥补有效工作时间的差距,二线队要达到100W,三线队要达到50W。这么一想,我也觉得很震惊,倒不是觉得足球运动员收入太高了,而是在想这些钱从哪里来呢?一个没有这么多盈利的行业无法支付如此高的工资,怎么解决?靠房地产大亨们的输血,只能解一时之需,并非长远之计。但这个问题在世界上也没有好的解决方法,皇马巴萨曼联曼城大巴黎,并不是每个俱乐部都能盈利。换一个思路来想这个问题,既然这些世界一流俱乐部都无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也许足球本身就是一个烧钱的项目,从事这个事业就不要想回报。足球事业的发展就是看老板心情,如果老板喜欢,那就烧个痛快!我们这些老百姓,没钱就不要埋怨中国足球不行,因为又不是我们出钱去养足球运动员,如果这个行业没前途,自己都不愿意让孩子去踢,为什么让别人家长去做这种事。
所谓被动,就是通过政策让家长必须送孩子去踢球。比如,把足球加到高考里,语文数学英语足球各150分,足协搞个考试方案出来,什么带球,射门,颠球等等。把你的人生命运和足球绑到一起。这就有点像很多贫穷国家的孩子了,踢球是改变命运的出路,你不踢都不行。这个结论也很荒谬,但是仔细想想居然还有几分道理。有人会问,足球能和数理化这些“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知识相比吗?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问一下自己学了那么多数理化有什么用,国家真的需要这么多数理化人才吗,百分之九十的人这一辈子需要的数理化只是初中加一点点高中就够了,即使是美国顶尖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数理化水平也不见得比我们刚刚能考上一本的高中生强。这说明,我们高中的大量学习,其实是无意义的,只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跟八股取士有相似之处。既然如此,用足球来选拔有什么不可么,至少还能强健体魄。还有人说咱们通过卷面考试来取人才,符合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既然如此,那咱们就不要抱怨足球不行,因为万般皆下品里包括足球啊!
还有人会说,把足球加入高考中,容易滋生腐败。这就是真的天真到幼稚的想法了。现在高考公平吗?有特权的人永远都有特权,那些能够通过足球在高考上得到便利的人,没有足球依然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法让自己坐在高大上的牛校里。如果把足球加入高考,一定会迫使大量的孩子去踢足球,客观上增加了足球人口,起到了目的,这就可以了。至于孩子没这个天赋踢球怎么办,那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孩子没天赋学数学怎么办?从这个道理来说,足球和数理化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种选拔的方式,完全看国家教育的引导方向。
所有上文提到的足球,也可以换成篮球,可以换成书法,可以换成电子游戏,其实只是一个符号。它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如果国家需要一种人才,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得到它。第一种,就是花钱买,比如军工,把钱砸到位,不考虑收支平衡,成果会逐步显现。第二种,就是用政策引导(逼迫),比如高考,过去几十年培养了大批的科研人员。这扯远了,回到足球上来说。如果是金元攻势,我们没有出钱,也没有出人,中国足球的发展和我们没有关系。如果要改政策,我们愿意改变当前的高考政策去发展足球吗?如果这么干,那篮球排球呢?
所以,对于中国足球的结论是悲观的,确也是客观的。中国足球,从来不曾和我们有什么深刻的联系,就像你不会为了相声事业的衰落而伤感一样。我们只是看客,没有参与,不愿参与,国家也不会通过挤压其他事业的资源来发展足球。想通了这一点,足球的发展,只能是漫漫长路了。足球能不能发展好,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愿意拿出多少资源来干这件事。要牺牲多少发展其他事业的潜力和资源来发展足球,其实才是这个命题的最终答案。无所付出就无所收获。
我并不是为了抱怨而写这么多,我只是想找一些中国足球这些年无法发展的原因而已。
这些回帖亮了
引用0楼 @ 发表的:
有人会问,足球能和数理化这些“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知识相比吗?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问一下自己学了那么多数理化有什么用,国家真的需要这么多数理化人才吗,百分之九十的人这一辈子需要的数理化只是初中加一点点高中就够了,即使是美国顶尖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数理化水平也不见得比我们刚刚能考上一本的高中生强。
楼主这段话带有明显的反智主义(或者说“读书无用论”)色彩。
1. “百分之九十的人这一辈子需要的数理化只是初中加一点点高中就够了”?这个90%的比例怎么来的?难道只看60-7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父母辈?别忘了,不是因为他们一辈子只需要这么点数理化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只有这么点数理化知识,所以才只能做这些工作。而且这类人还容易被伪科学误导,比如“水变油”、“碘防辐射”、“富氧水/负离子水”、“转基因危害”、“胶原蛋白面膜”、各种庞氏骗局等等。
2. 现代社会,不需要一定智力活动的知识早晚会被计算机取代。而高中数学,什么三角函数公式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抽象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文理科任何一科的学习都有帮助,当然也包括在工作后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这个时代,中国需要大量的中级人才,也就是能学习各行各业知识的人。一边是大量人才缺口,另一边是既缺乏知识又缺乏学习能力的广大低收入人口。我们谴责嘲笑的从业素质低的公务员就是这种矛盾下的畸形产物:ZF需要有人来干这事,但高素质的人才太少而且都去干IT金融了,你说该怎么办?
3. 足球也需要脑子才学得快。比如整体跑位、阵型变化、变速变向假动作,都需要抽象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泛化能力,否则就注定学得比别人慢,如果教练不愿意为了这类人消耗大量训练资源(比如时间),那么这类人就会开始落后,然后永远落后。这和数理化是类似的。
引用0楼 @ 发表的:
现在高考公平吗?有特权的人永远都有特权,那些能够通过足球在高考上得到便利的人,没有足球依然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法让自己坐在高大上的牛校里。如果把足球加入高考,一定会迫使大量的孩子去踢足球,客观上增加了足球人口,起到了目的,这就可以了。至于孩子没这个天赋踢球怎么办,那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孩子没天赋学数学怎么办?从这个道理来说,足球和数理化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种选拔的方式,完全看国家教育的引导方向。
高考目前仍然是最公平的选拔制度,起码比公务员考试公平多了。一方面,用特权破坏公平的人比例极少;另一方面,能用特权破坏公平的人,比如各种二代,他们的父母已经努力过了,所以这一代人纨绔也好不学无术也好也能找到一份过得去的工作;再说,用关系进入985/211的人,如果他们在大学里不拼命追赶,就会跟不上进度,结果毕业后还是要靠父母关系了,于是就变成了上面提到的“从业素质低”的人。
还有,足球和数理化的一大区别在于,数理化是基础性的知识,或者说是常识,而足球是高度专业化的知识。高度专业化就意味着,一方面这种知识的学习需要很多基础知识(那些教练、队医需要的知识,比如运动生理学,就需要数理化知识作基础才能学好);另一方面这种知识很难用于其他行业,也就是说这条路走不通时转行非常困难。
引用0楼 @ 发表的:
有人会问,足球能和数理化这些“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知识相比吗?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问一下自己学了那么多数理化有什么用,国家真的需要这么多数理化人才吗,百分之九十的人这一辈子需要的数理化只是初中加一点点高中就够了,即使是美国顶尖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数理化水平也不见得比我们刚刚能考上一本的高中生强。
楼主这段话带有明显的反智主义(或者说“读书无用论”)色彩。
1. “百分之九十的人这一辈子需要的数理化只是初中加一点点高中就够了”?这个90%的比例怎么来的?难道只看60-7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父母辈?别忘了,不是因为他们一辈子只需要这么点数理化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只有这么点数理化知识,所以才只能做这些工作。而且这类人还容易被伪科学误导,比如“水变油”、“碘防辐射”、“富氧水/负离子水”、“转基因危害”、“胶原蛋白面膜”、各种庞氏骗局等等。
2. 现代社会,不需要一定智力活动的知识早晚会被计算机取代。而高中数学,什么三角函数公式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抽象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文理科任何一科的学习都有帮助,当然也包括在工作后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这个时代,中国需要大量的中级人才,也就是能学习各行各业知识的人。一边是大量人才缺口,另一边是既缺乏知识又缺乏学习能力的广大低收入人口。我们谴责嘲笑的从业素质低的公务员就是这种矛盾下的畸形产物:ZF需要有人来干这事,但高素质的人才太少而且都去干IT金融了,你说该怎么办?
3. 足球也需要脑子才学得快。比如整体跑位、阵型变化、变速变向假动作,都需要抽象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泛化能力,否则就注定学得比别人慢,如果教练不愿意为了这类人消耗大量训练资源(比如时间),那么这类人就会开始落后,然后永远落后。这和数理化是类似的。
引用0楼 @ 发表的:
现在高考公平吗?有特权的人永远都有特权,那些能够通过足球在高考上得到便利的人,没有足球依然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法让自己坐在高大上的牛校里。如果把足球加入高考,一定会迫使大量的孩子去踢足球,客观上增加了足球人口,起到了目的,这就可以了。至于孩子没这个天赋踢球怎么办,那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孩子没天赋学数学怎么办?从这个道理来说,足球和数理化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种选拔的方式,完全看国家教育的引导方向。
高考目前仍然是最公平的选拔制度,起码比公务员考试公平多了。一方面,用特权破坏公平的人比例极少;另一方面,能用特权破坏公平的人,比如各种二代,他们的父母已经努力过了,所以这一代人纨绔也好不学无术也好也能找到一份过得去的工作;再说,用关系进入985/211的人,如果他们在大学里不拼命追赶,就会跟不上进度,结果毕业后还是要靠父母关系了,于是就变成了上面提到的“从业素质低”的人。
还有,足球和数理化的一大区别在于,数理化是基础性的知识,或者说是常识,而足球是高度专业化的知识。高度专业化就意味着,一方面这种知识的学习需要很多基础知识(那些教练、队医需要的知识,比如运动生理学,就需要数理化知识作基础才能学好);另一方面这种知识很难用于其他行业,也就是说这条路走不通时转行非常困难。
引用1楼 @ 发表的:
高考目前仍然是最公平的选拔制度,起码比公务员考试公平多了。一方面,用特权破坏公平的人比例极少;另一方面,能用特权破坏公平的人,比如各种二代,他们的父母已经努力过了,所以这一代人纨绔也好不学无术也好也能找到一份过得去的工作;再说,用关系进入985/211的人,如果他们在大学里不拼命追赶,就会跟不上进度,结果毕业后还是要靠父母关系了,于是就变成了上面提到的“从业素质低”的人。
还有,足球和数理化的一大区别在于,数理化是基础性的知识,或者说是常识,而足球是高度专业化的知识。高度专业化就意味着,一方面这种知识的学习需要很多基础知识(那些教练、队医需要的知识,比如运动生理学,就需要数理化知识作基础才能学好);另一方面这种知识很难用于其他行业,也就是说这条路走不通时转行非常困难。
写的比lz靠谱多了 就我一个人赞么
中国人被“被动”的还不够么,其实跟绝大部分屌丝家庭的生活相比,中国足球的好与坏真的是次要中的次要问题了,我宁可中国队年年输不丹,也更希望百姓的生活能更简单一些,压力更小一些,自由和福利更多一些,想踢球的时候能有块踢的起的场地,不想踢球的时候也别逼着我为了考试加分去踢,总之别总被“主动、被动”的要求干这干那了。
[&此帖被btdown在 21:22修改&]
引用1楼 @ 发表的:
高考目前仍然是最公平的选拔制度,起码比公务员考试公平多了。一方面,用特权破坏公平的人比例极少;另一方面,能用特权破坏公平的人,比如各种二代,他们的父母已经努力过了,所以这一代人纨绔也好不学无术也好也能找到一份过得去的工作;再说,用关系进入985/211的人,如果他们在大学里不拼命追赶,就会跟不上进度,结果毕业后还是要靠父母关系了,于是就变成了上面提到的“从业素质低”的人。
还有,足球和数理化的一大区别在于,数理化是基础性的知识,或者说是常识,而足球是高度专业化的知识。高度专业化就意味着,一方面这种知识的学习需要很多基础知识(那些教练、队医需要的知识,比如运动生理学,就需要数理化知识作基础才能学好);另一方面这种知识很难用于其他行业,也就是说这条路走不通时转行非常困难。
关于你的两个观点,我部分赞同,但是你有些曲解我的意思了。我并没有说“读书无用”或者应该练习足球而荒废其他学业。我说的是我们对于数理化的追求已经到了远远大于实际需要的地步,大量的时间浪费在题海战术上,学习知识已经成了次要而学习解题技巧成了主题。这部分关于解题技巧的锻炼,唯一的目的在于考试,在于选拔。既然只是为了选拔,通过足球(或者其他)有什么不可以呢,本质上是一样的,说不定还能选出体魄强健的人呢。把足球列成考试的一门,并不代表学生不用学语文数学英语,所以并不影响他们转行。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为什么要把一部分精力从数理化挪到足球上呢?我也并不认可这种做法。
关于教育腐败问题,你觉得高考公平,其实在我看来有些道理,但我并没有说取消高考,我只是说在高考中加入足球这一环节。以前奥林匹克竞赛也可以保送,体育生、特长生也可以保送,暗箱操作的空间有很多,不能因噎而废食,有问题可以尝试去解决。
足球扎根于城市,足球人才源于城市里的工人阶级。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工人下岗,工厂外迁,城市里工人阶级已经日渐式微。再参看中国足球,人才相对时期鼎盛为职业联赛初期至2002世界杯期间,而这个阶级的人才正是出生于70年初至80年代中,并且每况愈下。环顾一下一二线工业城市还剩多少二三十年前的那些雨后春笋般的中小工厂?这意味着中国足球的人才凋零是伴随着城市工人阶级没落的,可以预见今后很多年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继续缺乏,国足冲击世预赛依然老大难,全国继续作拨苗助长式的发展…
中国足球要想搞出来,需要20年把最基础青训搞好。这20年不谈奥运会世界杯亚洲区出线,不求比赛结果只求过程,打的有章法就行。可惜足协领导要有政绩是等不了20年!
一群人日经一样整天反思、跪舔日韩、辱骂体制、捶胸顿足,其实正反映出足球界(包括球迷)无人肯埋头做实事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我觉得这里面一直有个问题:
究竟有多少人迫切的希望把足球搞好,把资源用作发展足球是不是真的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愿望?
国家投入一定资源支持发展某种事业都无可厚非,但如果真的到了连教育制度都要为之所影响的程度,这还是正确的吗?
真有那么多人希望自己的命运和足球联系起来么?而你要是从国家角度,究竟我们有多么需要足球人才?是否比演艺人才更需要?这也是在培养人才前先要回答的问题
[&此帖被冲田在 11:22修改&]
足球这种集身体、智慧、创造性、艺术性于一身的运动,真能被那些拽着官腔的大元们理解了才是怪事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4楼 @ 发表的:
关于你的两个观点,我部分赞同,但是你有些曲解我的意思了。我并没有说“读书无用”或者应该练习足球而荒废其他学业。我说的是我们对于数理化的追求已经到了远远大于实际需要的地步,大量的时间浪费在题海战术上,学习知识已经成了次要而学习解题技巧成了主题。这部分关于解题技巧的锻炼,唯一的目的在于考试,在于选拔。既然只是为了选拔,通过足球(或者其他)有什么不可以呢,本质上是一样的,说不定还能选出体魄强健的人呢。把足球列成考试的一门,并不代表学生不用学语文数学英语,所以并不影响他们转行。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为什么要把一部分精力从数理化挪到足球上呢?我也并不认可这种做法。
关于教育腐败问题,你觉得高考公平,其实在我看来有些道理,但我并没有说取消高考,我只是说在高考中加入足球这一环节。以前奥林匹克竞赛也可以保送,体育生、特长生也可以保送,暗箱操作的空间有很多,不能因噎而废食,有问题可以尝试去解决。
你要说数理化学得太多我没有意见,确实远远超越了中学生应有的量,可是凭什么把足球列入考试项目?数理化好歹占一个基础学科的名目,足球算什么?体育尚且不是高考科目,更何况足球?它关系到学科发展还是国计民生?It is only a game!
退一万步讲,你列入足球,凭什么不列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等,体育项目千千万,凭什么列这个不列那个?就凭你是足球迷?习都不敢,你敢?
中国的中学生缺的不是被迫做某事的时间,缺的是随心去玩的时间,精力已经被学科竞争和考试压力所挤占,大家都是中学生过来的,“迫使”这两个字你何其残忍说出口。体育项目归根结底不是考试,而是玩,是让孩子们自由的去玩,只要孩子们玩得高兴不犯法不违背道德,你管他玩什么,可以是球类,也可以是田径,也可以不是体育是数理化,是文学,是音乐,是戏剧。没人能够逼迫孩子“玩”一种项目,哪怕以足球的名义。
看到讨论高考不公平那一段我就看不下去了,这重点完全就跑偏了。要我说,这种日经贴还是歇歇吧,国足的成绩怎么样除了我们球迷,其他人根本就不在意,对于非球迷,国足只是嘲笑的一个梗罢了,更何况对于很多球迷也是这样。他们打心底瞧不起国足,瞧不起中超。足球在我们心里根本没有这么重要。
引用1楼 @ 发表的:
1. “百分之九十的人这一辈子需要的数理化只是初中加一点点高中就够了”?这个90%的比例怎么来的?难道只看60-7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父母辈?别忘了,不是因为他们一辈子只需要这么点数理化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只有这么点数理化知识,所以才只能做这些工作。而且这类人还容易被伪科学误导,比如“水变油”、“碘防辐射”、“富氧水/负离子水”、“转基因危害”、“胶原蛋白面膜”、各种庞氏骗局等等。
不要夹带私货 转基因确实有危害
为什么巴西的乒乓球发展不起来?为什么印度的跳水这么菜?
中国足球几十年内不可能改变面貌
引用1楼 @ 发表的:
高考目前仍然是最公平的选拔制度,起码比公务员考试公平多了。一方面,用特权破坏公平的人比例极少;另一方面,能用特权破坏公平的人,比如各种二代,他们的父母已经努力过了,所以这一代人纨绔也好不学无术也好也能找到一份过得去的工作;再说,用关系进入985/211的人,如果他们在大学里不拼命追赶,就会跟不上进度,结果毕业后还是要靠父母关系了,于是就变成了上面提到的“从业素质低”的人。
还有,足球和数理化的一大区别在于,数理化是基础性的知识,或者说是常识,而足球是高度专业化的知识。高度专业化就意味着,一方面这种知识的学习需要很多基础知识(那些教练、队医需要的知识,比如运动生理学,就需要数理化知识作基础才能学好);另一方面这种知识很难用于其他行业,也就是说这条路走不通时转行非常困难。
夹带私货,。
引用12楼 @ 发表的:
不要夹带私货 转基因确实有危害
谁反对谁举证
引用5楼 @ 发表的:
足球扎根于城市,足球人才源于城市里的工人阶级。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工人下岗,工厂外迁,城市里工人阶级已经日渐式微。再参看中国足球,人才相对时期鼎盛为职业联赛初期至2002世界杯期间,而这个阶级的人才正是出生于70年初至80年代中,并且每况愈下。环顾一下一二线工业城市还剩多少二三十年前的那些雨后春笋般的中小工厂?这意味着中国足球的人才凋零是伴随着城市工人阶级没落的,可以预见今后很多年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继续缺乏,国足冲击世预赛依然老大难,全国继续作拨苗助长式的发展…
这个才是原因。主要是较好福利的工厂,可以很好的平衡足球青训的风险。练足球淘汰了,培训一下进厂当工人,也有不错的待遇和地位,于是大家都会愿意试水足球。而九十年代改制后,体制工人没了,替代者是又苦又没地位的民工。整个社会唯有读书高,足球就成了间接受害者。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3楼 @ 发表的:为什么巴西的乒乓球发展不起来?为什么印度的跳水这么菜?
乒乓球因为中国青训搞得好,现在就看蔡振华能不能把乒乓球式的青训移植到足球上了,给他点时间,不过我持悲观看法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7-16岁教育时间的分配 xinao教学占了至少30% 不知所谓的课程也有不少 剩下的时间寥寥无几
错不在体制,中国人不是踢球的材料才是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317人参加团购398.00元&799.00元
87人参加团购148.00元&249.00元
1372人参加团购75.00元&199.00元
143人参加团购185.00元&629.00元
790人参加团购65.00元&169.00元
243人参加团购99.00元&319.00元
818人参加团购119.00元&399.00元
90人参加团购109.00元&169.00元
76人参加团购109.00元&179.00元
813人参加团购219.00元&499.00元
272人参加团购528.00元&1299.00元
470人参加团购259.00元&849.00元你知道中国男足为什么雄不起来吗?你知道中国男足为什么雄不起来吗?不能停留百家号那年,我青春年少,也曾经是个忠实的中国足球球迷,我们班上寄宿生和通宿生分别组建了"独岩狼"队和"城市猎人"队,每个礼拜天都要来一场足球对抗赛,不过至从那年我们看了中国男足的比赛,砸烂几台电视机后,我们再也不踢球了······一直以来我都被一个问题困扰着,那就是当带球的中国球员和队友,同时攻到对手球门前时,带球的中国球员不管队友所站的位置更有把握进球或是不进,统统无视掉而果断选择自己射门~······于是外国人说是中国人不团结,没有集体观念!可是我自己也"踢过球",感觉不会啊,我们都挺团结的呀!直到后来,当我知道了中国足球的奖励政策(90年代)后,我沉默了,因为你想想你能踢进一个球后,所得到的奖励和荣耀后,你自己会怎么选择呢!常常有人说,中国每一亿人里选一个人,去组建一支足球队都踢不过人家(外国人)吗?!可当我知道了中国男足国家队队员的选拔过程后,我又沉默了!是彻底沉默了常有人说,现在世界体育比赛已不是单纯的比赛了, 还有政治因素 ,所以黑哨不断!这个倒是事实,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雄不起来就怪别人好像也大好吧!中国男足一不缺资金,二不缺人才,三不缺市场,可为什么就是雄不起来呢?!在我看来,我们缺的就是利用好这些的有效的、好的制度!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不能停留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不能停留,只有带着希望大胆的朝前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中国人为什么踢不好足球?-青年参考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 &&& 往期回顾 & &&&
中国人为什么踢不好足球?
作者 Zoe Li 译者 高文慧
&&&&13亿人口的中国,难道就挑不出11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吗?&&&&当然不是。2002年惟一一次打入世界杯以来,中国队一直在国际上苦苦挣扎。但球员在场上的不佳表现,换来了球迷的嘲讽、不解和绝望。这种现状的原因何在?&&&&人们往往把希望寄托在优秀的教练和给力的外援身上。2011年,前皇马传奇球星卡马乔被任命为中国国家队主教练,任务是率领球队打入2014年巴西世界杯。然而,2013年6月,主场1比5负于以年轻球员为班底的泰国队,可谓中国男足最耻辱的历史。执教两年的卡马乔匆匆交出教鞭。&&&&有人认为,中超联赛难辞其咎。与欧洲顶级联赛相比,中超的受关注度远远落后,不得不向海外寻求帮助。&&&&为了增加中超的知名度,摆脱丑闻缠身的不良印象,中国足协聘请英格兰巨星贝克汉姆担任中超的形象代言人。&&&&而由地产大亨许家印注资的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是最舍得花钱的一家中超球会。2012年底,该俱乐部重金打造了“广州恒大国际足球学校”,利用167英亩的广阔场地来培育年轻的足球天才,声称要打造全球最大的体育学校。&&&&尽管有财团投资,但业内人士说,要让中国足球重返世界杯,依然任重道远。&&&&“足球成功与运动员人数直接相关。”万国群星足球俱乐部董事长罗文·西蒙斯说。该俱乐部是北京最大的业余足球俱乐部之一,每周组织数千名国内外业余爱好者一起踢球。&&&&西蒙斯在华生活了20年。在北京,他大概是对足球事业投入精力最多的业余人士。他说,从统计数字看,每20万名球员中只能产生一名真正伟大的球星。但在中国,现在真正投身足球的孩子只有名。相比之下,英国有近400万。&&&&根据这些数字,“中国顶多有四分之一个世界级球员。”西蒙斯说。&&&&增加球员储备是中国足球的一项艰巨任务。中国拥有大批疯狂球迷,真正以足球为生的人却少之又少。&&&&“不仅是中国,亚洲许多国家都缺少足球文化。”首位效力亚洲联赛的美国人、中国校园足球青训顾问汤姆·拜尔说。&&&&拜尔正在筹划一项幼儿园足球推广活动。他相信,两岁的孩子就可以接触足球了。他曾帮助日本成为亚洲顶级球队,中国足协希望他能对中国足球有积极影响。&&&&任命洋教练或引进巨星是不够的,拜尔认为,“惟一有效的途径是允许孩子们自由踢球,同时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中国很多父母都认为,体育会影响学业,这种观念应该彻底改变。C罗、梅西等当今国际足坛最出色的运动员出神入化的技术,绝不是教练教出来的”。&&&&拜尔认为,热爱体育运动的年轻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运动让他们更自信,更积极。“很多中国人以为,体育的目的就是成为职业运动员,这种想法必须纠正。实际上,运动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西蒙斯认同“从娃娃抓起”的观点。但他表示,“恒大足球学校”这类专业院校,无法给中国足球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他梦想着有一天,草根足球在中国兴起,欧洲式的基层足球俱乐部走入中国的大小社区。&&&&13年前,西蒙斯的俱乐部成立之初,来踢球的小孩子都是外国人。现在,俱乐部的注册儿童有3000多人,60%是中国人。&&&&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改变。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已经意识到,让孩子从事体育运动,能带来很多额外收获。西蒙斯和其他教练都用英语授课,父母们觉得这种氛围可以帮助孩子学外语。&&&&“父母们发现,孩子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也更加理解了配合、协作、团结和忠诚的内涵。”不过,西蒙斯也说,说服父母很难,因为中国足球总是伴随着假球、黑哨等丑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足球青训抓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