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喝粥+鸡蛋两个+牛奶鸡蛋燕麦粥一杯,中午吃白米饭+一杯牛奶鸡蛋燕麦粥+鸡胸肉,晚上喝粥,这个搭配能减脂吗?本人在健身

我连续七天每天只吃同一种颜色的食物,紫色最恐惧,白色最虚无 | VICE
一次和朋友夜聊,昏天暗地中一个跌落到这个疑问:“吃很多 beetroots 之后第二天的排泄物真的会变成紫色吗?” 我想起之前社交媒体上很火的 #rainbowdiet, “你可以试试,说不定能引领一个 rainbowshit 的潮流”。这对话我记了一笔,准备做一次关于色彩的体验,这体验就是:
“我要是每天只吃一种颜色的食物会怎样?”
我找了一个完整的七天来完成这次体验,远离聚餐和不必要的社交等一切给餐桌添色的风险,只关心我这具皮囊的自然反应。
保罗·奥斯特的小说《利维坦》里的女性角色 Maria 曾被设定为每天只吃同一种颜色的食物,艺术家 Sophie Calle 曾以此为灵感做了一次尝试 —— The Chromatic Diet。可这实在不能算作体验,最多是一组精致的摄影项目,还加了有色光。
Sophie Calle 的摄影项目,一看这调调就不是真要成事儿
我做的第一件事,是确定了颜色和顺序:红,绿,黄,紫,白,粉,黑。
然后定了个原则:以食用前的最后状态时的颜色为符合,且烹饪时不能染色。
现在开始!
覆盆子,草莓,番茄,布雷绍拉牛肉
第一日:红色。
温顺而贫瘠,好在有红辣椒。
原以为头一天伙食会很丰富,事实是我对生活的观察有些色差。撇开加热会变色的红肉,这四样是我在 Tesco 能找到的仅有的红色食物,口味也基本偏向酸甜。因为 salami 裹着太多白色已经被判出局了,于是布雷绍拉牛肉成了唯一的生命之光。
我本来很讨厌新鲜草莓,因为味道都在前端出来,太刺激而不缓和,是少有的吃第一口时会本能地面目扭曲的水果。但放在一堆红色食物中,失去了区别的特征后,味觉也多了一些宽容度。我今天居然吃完了一盒草莓,十分神奇。
心理学上对红色的研究很有意思:根据 Milinski,Bakker 以及 Pryke 等人对红色在自然界的研究,红色总与攻击性、强势甚至胜利的倾向联系在一起。针对人的研究中,关于 “红色心理效应” 的争论也暗示着一致的线索,虽然这线索本身摇摇欲坠,因为他们甚至把近十年英超联赛红色球衣队比蓝色球衣队成绩好也算作依据之一。
温顺而贫瘠的红色日还是太淡了,我嚼着红辣椒给舌苔维持活力,就这几根还是翻遍厨房才找出来的。
生菜,牛油果,西兰花,甜豆
第二日:绿色。
跟它们比,牛油果就像肉一样。
我吃着一盘甜豆,一盘西兰花和一盘生菜,所以请你相信,当你吃着一盘甜豆,一盘西兰花和一盘生菜时,角落里不起眼的牛油果真的能吃出肉味。
进食时我并没有被设想中的通感送去某个森林,也没有闻到并不存在的芳草味。倒想起七月去的一个叫 British Summer Time 的音乐节,面前的几盘菜像极了 Eric Clapton 和 Santana 还未出场前的主舞台 Oak Stage,可真够素的。
意大利面,玉米,Carbonara 酱,炸鸡(皮),菠萝,橙汁
第三日:黄色。
被丰收的意象感染到了。
“要不是想着今天能吃一次完整的无培根版本的 Carbonara (一种起源于罗马的意大利面),昨天出门没有买到菠菜面的时候我都准备破戒了。”
今天很饱满,我把它们放进水池拍照记录的时候真的感染到了一些丰收意味和扎实感。如果200年前约瑟夫·普利策没有把那个黄孩子的漫画形象(The Yellow Kid)推到公众面前,可能黄色带来的心理效应会更接近积极的直觉(纽约日报与世界报的 “黄孩子之争” 使 yellow news 成了市井琐事的的代名词,在上世纪40年代逐渐转为低俗色情的 “黄色新闻” 含义)。
另一个悲伤的故事是,因为鸡肉是近白色的,导致这两块炸鸡我居然只能吃皮?事实证明在你不是不想吃炸鸡里的肉而是想吃却一点也不能碰的时候,炸鸡皮也并不能像往常那样带来满足感。
蓝莓酸奶,蓝莓冰激凌,甜菜(beetroot),葡萄
第四日:紫色。
最让人恐惧的食物颜色。
某些研究表明:大面积的紫色会带来高于其他颜色的恐惧感。也部分适用于今天的我。这里面除了葡萄,没有一样是我愿意碰的,蓝莓味的冰激凌和酸奶,当然还有 beetroot。
心理学上对于恐惧紫色有专门的一个名词:Porphyrophobia,是恐色症(Chromophobia)的一种。滑稽的地方在于设计网站的人把解释这个词条的页面从背景色到标题全都设置成了紫色。
我上网查了些关于甜菜根的食谱,十个里七个把它榨成了汁。我没有榨汁机,最后选择直接放在水里煮,毕竟除了拿火烤外,这是人类最本能的处理食物的方法。看起来像几块紫色石头,非常不友善。
Beetroot 煮的水,有点涩,就是那种脑子里会产生“这东西肯定很有营养”想法的味道。
牛奶,大蒜,白芝士,鸡胸肉,奶油炖饭酱,猪油,鱼肉,淡奶油
第五日:白色。
最没有食欲的一天。
我邀请了一位朋友来家里做客,并提前预告了今天的晚餐将会非常诡异。事实证明惨白的奶油煮鳕鱼配上奶油鸡胸肉炖饭比我想象的还要更没劲。视觉上白色会淡化客体的褶皱感和其他大部分视觉上的物理属性,这种影响似乎也部分投射在味觉上了。“怎么比前两天的水煮菠菜还要寡淡,我可是把一整杯淡奶油都用光了的啊?” 真的,你可以试试,当你面前所有食物都是无差别的白色,你的胃也多半提前举了白旗。
朋友最后还是夸了我的炖饭做得不错,但这评价吧,八成要归功于那瓶他吃饭时一直攥在手里的百里香。只是加了一点绿色,真的诱人很多,亲测有效。
草莓慕斯,鹅肝,棉花糖,火腿,生猪排
第六日:粉色。
少女的一天?并不是。
粉色是少女的一天吗?不一定,有时候粉色离野蛮人更近。
本来还尴尬今天会充斥着莫名其妙的 femininity 元素,因为之前就想到了草莓酸奶、棉花糖这些很 “甜美” 的粉色食物。可是在食品区逛了一圈之后,能带回家的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剩下的居然全是荤腥,具体一点就是培根、午餐肉、劣质鹅肝。
刻板印象的存在会首先把粉色向女性和婴儿的形象引导,但好像野性才是粉色更悠久而钟情的描绘对象。生肉的切面,大量动物器官广义上都呈现粉色,而这些细节已不再大范围地暴露在文明社会中。在给食物拍照时,水池里像极了高更1984年所作的《神日》中的粉色河流,画作的灵感是基于画家在塔希提岛上近乎原始的两年生活。而此刻水池前的我就像画中河边的的野人之一。
黑米,99%黑巧克力,黑木耳,墨鱼面
第七日:黑色。
“质地真不错”
我把食物都放置进水池时,我很满意,黑色的食物带来收敛的生命力,这是其他任何颜色都达不到的效果。
黑色系食物如颜色体现的一样大多很扎实。要不是走投无路也不会尝试黑木耳和墨鱼面的搭配,毕竟黑米搭墨鱼面实在违和了一点……
并且如果你不是极其深度的巧克力爱好者,千万,千万别尝试各种形式的99%黑巧克力。我为了追求极致的黑色,融化了一些淋在墨鱼面上,不管从任何角度看,这都是一个反面的教训。难以描述的口味甚至让我想到了图密善的那个关于 Hell Banquet 的恶毒玩笑,“要是今天晚上有人来敲门给我送来一块墓碑状的纪念品,我是不会惊讶的。”
第八日:思考。
绿色那天过去之后,其实我的胃口就在走下坡路了,最后三天我神奇般地没有什么明确的饥饿感,这对于一个凌晨1点会出现在厨房煎牛排当宵夜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我把它归结为对单一色彩的疲劳。人的感官中视觉最为敏感,来自 Batziou 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 80% 的记忆来自视觉。以这七天的体验来看,这多少会使视觉上的影响扩散到其他方面。
回想起以前餐桌上点菜到最后总想的是 “再点个绿的”,而不是 “再点个蔬菜”,似乎是本能地在颜色上做弥补,但这也可能是因为潜意识里把绿色和植物捆绑起来了。
要是有绿色的肉类我会点吗?
或者戴一副两瓣镜片不同色的墨镜吃饭,会不会胃口大开?
试验结束的第二天半夜我在想,这种依靠颜色区分食物的方法,到底是在强化色彩这个概念,还是在弱化它? 在体验一开始,每天颜色的不同属性还会被放在大脑的警醒位置,可是在前几天过了之后,这个概念就模糊了。事实上,在体验的后半段,色彩这个认知正在消失。
就像 Hell Banquet 里对黑色的描述:“失去所有颜色而接近死亡的呈现。” 黑色不是被理解成一种颜色,而是因为没有其他颜色而产生的空缺 —— 是隔离开“颜色”这个概念后,视觉上剩下的本质属性。而在食物失去颜色这个特征后,每一顿饭都在向 Hell Banquet 靠近,完全是不同版本的地狱宴会。
“说不定有一个平行世界的视觉上的本质属性在我们看来是粉色呢?” 这个逻辑在这个世界看来是行不通的,因为色彩总是与光线关联,而暗度最低即是黑色这点是不可置疑的。
无论如何,这是一次不错的体验,但我也迫不及待地想回到正常生活了。这念头不过脑子,纯粹是由于胃本能的大声疾呼。
//编辑:刘阳子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8K20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6K1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有个超级好吃的国家,在路边就能尝到米其林!国内直飞最快3.5小时~~
提起新加坡美食,大家想起的是肉骨茶、海南鸡饭还是咖喱鱼头?
不是泰国不是马来也不是韩国,为什么2016年《米其林红色指南》选择了这里,还诞生了“世界最便宜”米其林一星餐厅!
因为在新加坡——
不仅可以在小印度穿梭在维拉马卡里雅曼兴都庙、苏丹回教堂,还可以探寻藏匿于新加坡寺庙间的地道印度小吃;
不仅可以在牛车水吃顿地道的咖椰面包配上南洋咖啡的早餐,还可以在Maxwell Food Centre 的小贩摊上吃尽各种美味;
不仅可以在乌节路的ION Orchard购物狂欢,还可以买到只要一新币的面包夹冰淇淋和老曾记的咖喱角;
不仅可以跟着《十二道锋味》去纽顿熟食中心吃胡椒蟹和蒜蓉虾,还可以找到新加坡的潮汕裔居民爱吃的炒萝卜糕;
不仅可以在芽笼的榴莲摊吃到最美味的猫山王,这里也不愧是夜宵胜地,九巷牛河、田鸡粥都广为人推崇;
不仅可以在叻沙的发源地加东吃到全新加坡最好吃的叻沙,还可以吃到超赞的海南鸡饭还有各式本地风味的甜品店;
即便你只是在新加坡转机,也别忘学当地人去东海岸公园的food centre尝尝这里的美味!
从小贩摆摊卖食的美食中心到格调高雅的星级餐厅,从娘惹特色餐馆到星级日料店、马来印度餐厅或是中华小吃点心,来到这个国家就如同一趟环游世界之旅!上海出发5h直飞航程,海口只要3.5h,恨不得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刻前往,寻找舌尖上的美味!
南洋地道早餐咖椰面包
点上一杯南洋咖啡,一个半生熟鸡蛋再来张报纸,就能品尝到最正宗的南洋风味!而烤好的吐司面包,抹上咖椰酱、黄油,是最新加坡式的早餐之选哦。除了亚坤,一般咖啡店,还有像breadtalk,toastbox 这些新加坡国牌都会有。
始于1944的咖椰吐司老字号Ya Kun Kaya Toast,是新加坡咖椰面包的代名词,也是一家在新加坡无人不晓的早餐店!亚坤的面包烤得一流,推荐咖椰酱加黄油的!新加坡人喜欢以涂抹了咖椰的吐司再配上一杯咖啡或美禄,加上半熟的蛋开始一天的时光。亚坤的咖椰球也很推荐哦,味道很像香港的鸡蛋仔。
小贴士:美禄——新加坡国民饮料,一定要来杯恐龙美禄!
南洋咖啡——最地道的新加坡咖啡,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打包带走可是拿袋子装的!
Tips:要“茶乌”就是有糖没有奶叫Teh O,有奶无糖的奶叫Teh Kosong,还有淡炼奶茶是Teh Si。
地址:18 china street#01-01,Singapore 049560(分店很多)
国民美食海南鸡饭
海南鸡饭在新加坡是十分贴近生活的食物,从居民区的食阁、咖啡店到金沙酒店的餐厅,都可以找得到这道新加坡的“国民美食”。各类推荐数不胜数,正宗的海南鸡饭由香喷喷的泰国大米和海南文昌鸡做成,新加坡三家出名的海南鸡饭餐馆或小贩,刚好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档次。
其他海南鸡饭推荐:威南记、黎记
|| 天天海南鸡饭
在Maxwell Food Centre里几乎每一个摊贩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几乎每个每天都要大排长龙。其中红透半边天的当属天天海南鸡饭,曾经获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颁发“小贩至尊”,又得到米其林Bib Gourmand名单大力推荐。这里的海南鸡饭的米饭松软可口,不用配菜,单吃便已美味之极。最特别的是口感极佳的自制辣椒酱,堪称完美!
人均消费: 5新币
营业时间:周二至周日11:00-20:00
地址:Maxwell Food Centre #01-10/11, 1 Kadayanallur Street, Singapore 069184
Maxwell Food Centre其他推荐:老伴豆花(#01-91),真真粥品(#01-54),金华鱼片米粉(#01-77)
文东记Boon Tong Kee可是被新加坡旅游局推荐的吃海南鸡饭的地方,从新加坡火到香港,连刘德华也为之倾倒。白饭是鸡油烹饪的,最特别的是鸡饭竟做成金字塔造型,可以自选鸡翅还是鸡腿。除了鸡饭必吃外,这里的麦片虾也值得品尝。文东记在新加坡有6家,谢霆锋和桂纶镁去的便是Balestier Road的文东记。
人均消费:15新币
地址:18 Cheong Chin Nam Road, Singapore
具体可以参考:http://boontongkee.com.sg/?lang=zh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六11:00-17:00,17:30-次日5:00,周日11:00-17:00,17:30-次日3:30
|| 文华酒店Chatterbox
这家的海南鸡饭是全新加坡最贵的了,而且24小时营业哦,如果你住的酒店在乌节路,可以考虑去试试。鸡腿肉虽然比鸡胸肉更贵但的确更美味,鸡肉的份量很足,不带骨头,可以一口一口满足地吃掉,还有黑酱油、芥末酱、 辣椒汁三款蘸酱,可以根据喜好蘸取。
地址:333 Orchard Road, Singapore 238867
来新加坡必尝的肉骨茶
一种骨肉兼饮茶的饮食方式,肉骨茶风味有两种派系:潮州式肉骨茶以及马来西亚的干式肉骨茶。新加坡的潮州式肉骨茶汤头偏辣,胡椒味重;马来西亚的福建式肉骨茶更偏重药味。推荐肉骨茶的调料,带回家炖排骨汤,超级好喝!
|| 松发肉骨茶
将近50年的当地老店,也承载了新加坡人许多的回忆。这里售卖的是潮州式肉骨茶,有中文菜单哦。排骨多汁,肉嫩爽口,汤头有着淡淡的辣椒香味是松发肉骨茶的特色。他们家的卤味像卤鸡脚猪蹄、油豆腐皮、粉肠等等都很美味!
人均消费:15新币到20新币
店1: 唐城坊(Chinatown Point)
地址:Chinatown Point,#01-04, 133 New Bridge
店2:克拉码头分店(Clarke Quay)
地址:11 New Bridge Road, #01-01, 059383
|| 黄亚细肉骨茶
这家黄亚细肉骨茶用名副其实形容它很是贴切,更是一家历经“炒作”的餐馆,比如曾拒绝香港特首曾荫权在打烊后用餐,泰国前总理曾专程来访享用午餐。十二道锋味中谢霆锋去到的便是208 Rangoon店,这里的肉骨茶使用大蒜、酱油、桂皮和沙捞越胡椒为作料,香味浓郁,店里还有好喝的自制薏米水。
人均消费:15新币到20新币,如果是单独肉骨茶,则少于10元。
总店地址(推荐):208 Rangoon Road, Hong Building Singapore 218453
营业时间:周二到周日7:00-22:00,周一休息。
分店地址:2 Bayfront Avenue, #B2-50, Stall 11,The Shoppes at Marina Bay Sands Singapore 018972 (金沙酒店底层楼食阁)
营业时间:10:00-23:00
黑胡椒螃蟹PK辣椒螃蟹
狮城的辣螃蟹和黑胡椒蟹自成一派,是来狮城必吃的美食,餐厅选用肥美的斯里兰卡螃蟹,辣螃蟹就是将螃蟹连肉带壳加上番茄汁、辣椒一起炒熟;而黑胡椒蟹则是搭配蒜蓉和米醋,再淋上辛辣的番茄辣椒汁,加入蛋花勾芡。
|| 珍宝海鲜楼
珍宝海鲜楼的黑胡椒螃蟹比辣椒螃蟹好吃,斯里兰卡蟹超级无敌多肉;如果吃辣椒螃蟹再点上一份油炸小馒头,沾着螃蟹红色的浓郁酱汁,绝对是海鲜控们的大爱,这才是海鲜大餐的完美结尾啊。这里的脆皮鱿鱼仔和麦片虾也值得推荐!
地址:30 Merchant Road # 01-01/02 河滨坊(River Point)
营业时间:每天12:00—15:00,18:00—00:00
|| 无招牌海鲜
这家店位于滨海湾的滨海艺术中心,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就是价格比较贵,不仅能享用地道的新加坡美食,还能观赏滨海湾的美丽夜景。据说无招牌最好吃的是白胡椒螃蟹,蟹钳还是一如既往得大,“肉比壳多”绝对是新加坡吃蟹之旅的最深刻印象。
地址:Esplanade Mall 8 Raffles Ave #01-14/16 Singapore 039802
当地人推荐:到靠近加东的永成餐室去吃黑胡椒蟹 !
藏匿于小印度的特色美食
新加坡的印度移民多来自南方,因此大多是南印度料理,特色是口味重,色拉和咖哩肉类是主流,而新加坡的小印度便是印度人的聚集地,这里可以必尝地道的印度料理,如果要入境随俗,不妨尝试用右手抓饭吃。搭配印度料理,口感的滑顺印度拉茶则是最佳选择!
|| 蕉叶阿波罗餐厅
在The Banana Leaf Apolo餐厅,不管是诱人的印度咖喱配蒸米饭还是其他配菜,都是用传统香蕉叶作为容器盛放。想要彻底地融入印度文化,你需要放下刀叉,试着像当地地道的印度人一样吃一餐“手抓饭”。
推荐:黑墨鱼、Apolo马拉沙鸡肉、咖喱鱼头
地址:54 Race CourseRoad,Sinapore 218564
|| Komala Villas
Little India MRT race course Road E出口走不远有个黄色门头komala Vila vegetarian restaurant, 看起来旧旧的,里面堆满了印度人,中午常常还要排队,这家店可是蔡健雅最爱的一家印度素食餐馆。有南印度最传统的手抓饭,入乡随俗和印度人一起用右手用餐吧!
推荐:印度煎饼,姜茶
地址:76 Serangoon Road,Singapore
|| Muthu’s Curry
咖喱鱼头在新加坡有有当地华人口味,还有印度口味。这家南印度口味的 Muthu’s Curry餐厅开了近40多年,老板从11岁就从印度来新加坡打工。一定要品尝这里的咖哩鱼头,肥大的鱼头浸在浓郁的咖喱中酸辣鲜香。这里还有可容纳350人的露天食区,可以尽情享受正宗的古典印度菜肴,不过价格有点小贵。
推荐菜:咖哩鱼头,玛莎拉鸡柳,羊肉咖喱,黄姜饭
地址:138Race CourseRoad,#01-01,Little India,218591
|| 印度飞饼 Roti Prata
印度薄饼 Roti Prata 是众多新加坡人早餐与夜宵的最爱,如今的飞饼也有不少创新吃法,做好的飞饼外层金黄酥脆,内层柔软白嫩,可加蛋或者不加蛋吃的时候可以蘸着白糖、咖喱吃,也可以搭配番茄酱、奶油甚至是沙丁鱼、冰淇淋吃。
极受欢迎的大中华小吃
新加坡的华人可不在少数,当然,这里更是受到从广东香港或是福建美食文化的影响,酿豆腐、炒粿条、炒虾面、河粉等等,都融合成当地的特色霸占着大家最喜爱的食物列表哦。
|| 南星福建炒虾面
这家店外表朴实平淡,味道却不容小觑。老板17岁便创立了南星福建炒虾面店,从最初后港的一家小摊到现在全岛人气福建虾面,被评为福建面Makansutra Legend。这里的面更加清爽劲道,加上酸柑汁开胃又可口,而且一个独门秘诀在于用碎辣椒提味,不会告诉你炒虾面和甘蔗水是绝配哦!
地址:Old Airport Road Food Centre #01-32 Singapore 390051
营业时间:每天11:00-20:00 (不过经常生意太好而提早关档)
|| 阿波罗鲜蛤炒粿条
炒粿条是潮汕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小吃了,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很受欢迎,好吃的炒粿条有海的鲜味和腊肠的甜味,在马林百列熟食中心的阿波罗炒粿条门口排着的长队便是它美味的最好佐证,这里每天都上演着臭脸老板和馋嘴食客的故事,即便被许多店家模仿用猪油炒制却从未被超越。
地址:Marine Parade Food Centre #01-174,Block 84 Marine Parade Central,Singapore 440084
|| 九巷牛河
芽笼是新加坡著名的红灯区,但是这里除了有出了名的榴莲一条街,更有传说中新加坡最好吃的牛河,牛肉量足鲜嫩,河粉劲道入味,不知道和广东的牛河比你会吃出什么味道,对面的田鸡粥也很受欢迎。
地址:237 Lorong 9 Geylang Singapore 389296
营业时间: Mon: 5:30pm-3:00am;Tue-Sun: 11:00am-3:00am
叻沙椰浆,狮城的马来风味
马来料理主要特色是使用了大量的椰奶,并加入许多香料,充满浓郁的椰奶味和香味,而且由于马来人大多信奉回教,沙爹同样也是有牛、羊、鸡肉可以选择,就是独缺猪肉。而早餐、午餐亦或是晚上看球后当做祭肠胃的宵夜更少不了laksa的身影。
|| 328 katonglaska
LAKSA在南洋就相当于在大陆吃碗兰州拉面,它的深入人心可想而知。新加坡东海岸加东LAKSA328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浓郁的海鲜味却压不住厚厚的椰香,辣的恰到好处的咖喱味混着米粉的甘香和豆芽的鲜嫩再加上新鲜的大虾和血蚶的鲜甜口感简直就是娘惹风味的巅峰之作。
其他laska推荐:結霜橋叻沙(他们家一直坚持用炭火煮)
|| 椰浆饭nasi lema
马来语中nasi是饭的意思,lemak是椰浆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椰浆饭,传统吃法是用芭蕉叶包起来成三角状,并附有鱼干、花生、黄瓜、煎蛋等小菜,加上一些辣酱。基本每一个巴刹都有一家卖椰浆饭,很便宜,大概2.5新币一份。
|| 啰吔Rojak
很多巴刹里面都会有个老爷爷卖这个叫啰吔(Rojak)的马来西亚沙拉,和我们以往吃的沙拉都不一样,由炸豆腐、菠萝、豆芽菜、小黄瓜、虾片、油条等组成,它的酱汁也十分与众不同,由虾酱和醋调制而成的黑色酱汁,吃起来酸酸甜甜的,通常还会洒上一堆花生粉。
推荐地点:加东的东海岸路(East Coast Road)上,一整排的店家都有这种小吃
摘得米其林一星的平价美食
人均2000元+的米其林即便再美味似乎都负担不起那样的美味,但是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在新加坡出现了!人均都在40软妹币以内的餐厅,or叫做路边小摊更为合适。而且这两个在今年7月破天荒摘得米其林一星的小贩摊更是大中华的美食哦!
|| 香港油鸡饭面
你会惊讶米其林一星的美食也可以藏匿在牛车水大厦熟食中心,没有精致的摆盘也没有高大上的环境,但是油鸡面、饭、河粉每碟的价格竟只要2-3新币(10-15元人民币)。鸡肉滑嫩肉皮酥脆,这真的是世界上最经济实惠的米其林星级料理了!当然,你要做好排队到地老天荒的准备。
地址:#02-127, Chinatown Complex, 335 Smith Street, S050335
|| 大华猪肉粿条面店
另一个获得米其林一星的小摊是位于Crawford Lane的大华猪肉粿条面店,这家其貌不扬的小店已经有84年历史,70岁的董老板依然亲力亲为地卖着潮式干面、粿条汤以及水饺等。店内最受欢迎的就是那碗佐料丰富的肉脞面(Mince Pork Noodle),一点不输给那些精致但价格却让人心疼的星级料理!
Tips:店内人均消费大约5-7美金,和其他星级餐厅比起来也算很实惠了。
地址:466 Crawford Ln, Block 466, S190466
其他米其林餐厅推荐:
1.米其林一星 Shinji by Kanesaka
新加坡寿司的首选,这家餐厅号称是日本以外最佳寿司店。
地址:1 Beach Road, #02-20 Raffles Hotel, Raffles Hotel, 189673
2.米其林二星 Restaurant ANDRE
在大家心中应该摘得一星的这家餐厅,主厨是台湾国宝级厨师Andre Chiang,据说很难预约哦。
地址:41 Bukit Pasoh Rd, 089855
3.米其林二星 Odtte
Jaan前主厨Julien在国家美术馆一楼开的法餐,菜品比美术馆展出的画要好看多了!
地址:1 St Andrew's Rd, 04 National Gallery, 178957
路边摊上不可错过的美味
在狮城,街边小摊是很常见的,因此,小摊美食成为了构建新加坡美食文化重要的一块。许多夜市及小吃都十分受当地人和游客的欢迎。不光是摩天轮脚下的“路边摊”,真正街边的美味就在逛吃逛吃的路上。
想尝到好的榴莲来新加坡就对了,Balestier路上有一整片买榴莲的临街摊贩,而最好的就是“空军榴莲摊”这家,从皇中皇到D24到最顶级的猫山王,各种品种让人目不暇接。吃榴莲上火,记得再买些山竹下火哦。除了榴莲摊上的新鲜榴莲,新加坡还有各种榴莲小吃比如榴莲松饼、榴莲泡芙、榴莲冰等。
|| 面包夹雪糕
乌节路上有很多雪糕车,对于新加坡工作或读书的朋友并不陌生,大概只有新加坡才有这种吃法!谢霆锋去的那家老爷爷卖的面包/威化饼夹冰淇淋在百丽宫gucci的对面,物美价廉只要差不多1新币,有多钟口味选,喜欢榴莲的更要尝尝榴莲味的冰淇淋~
当地人推荐的甜品店铺
吃了海南鸡饭,喝了肉骨茶汤,好吃好喝后肯定应该有好甜品收尾,无论是新加坡的老字号,或是巷子里人气火爆的新晋美味还是餐厅里的优雅甜品,总有一款俘获你的少女心啊。
这可是一家大名鼎鼎的甜品店,被称作甜品中的贵妇,只有美国和新加坡有,毋庸置疑一定要去品尝!重点推荐千层蛋糕,为了让蛋糕口感更好,盘子都是冰过的,口感细腻到没朋友!
地址:02-103, Marina Square Shopping Mall, 6 Raffles Boulevard, 039594
营业时间:11:00 - 21:00
味香园在机场的免费宣传手册里面也有推荐,是新加坡的老字号,一家店在ION Orchard,另一家在chinatown。这里冷热甜食均有,黑芝麻糊是招牌之一,更推荐Cendol冰,尤其是红毛榴莲和芒果味道,可以在绵绵冰上自己淋蜂蜜糖浆。除了甜食,这里还供应咸的点心,如芋头糕和广式咸粽等。
地址:65-67 Temple Street, Kreta Ayer Conservation Area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20:00,周六、周日10:30-22:00
人均消费:3-5新币
|| 阿秋甜品
逛Bugis逛累了想吃甜品去哪里?吃了火锅吃了鸡公煲想吃甜品去哪里?阿秋甜品,会是最好的选择。推荐杨枝甘露和芒果西米露,双皮奶和姜撞奶也不错。不仅颜值高而且相当好吃,还有数十种牛奶鸡蛋布丁可供选择,还要特别推荐的是用巧克力饼干制作的鲜奶炖蛋,相当特别!
地址:1 Liang Seah Street, #01-10/11 Liang Seah Place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四12:30-23:30,周五12:30-次日0:30,周六13:30-次日0:30,周日13:30-23:30
|| 哈芝巷的彩虹蛋糕
在哈芝巷(Haji Lane)巷口,生意超级火爆,如果在店里吃要等位,打包可以立即就拿到,一份彩虹蛋糕8.9新币,简直美貌到不行!
特别说明:未标明来源的图片来自网络,若知来源,请告知领优君,有劳啦~
电话:028-
微信:anyule1024、xiaoguadai
地址:成都高新区府城大道西段399号9栋2-609
官网:www.leadyou.cn/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牛奶鸡蛋燕麦粥的做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