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奖顺序是什么冠军最大还是金奖和冠军有什么区别最大

>> 自学跳舞从哪里学起 工地上的舞者:他自学机械舞获国际比赛金奖
大家都在看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区习友路1688号&& && 联系电话:0(办公室) 3(教务处) & 邮编:230071 &&&&Email:
Copyright&&(C)&合肥市第八中学&All&Rights&Reserved清华夺得首都高校田径运动会十四连冠  【新闻中心讯 通讯员 洛航 蔡志楠】5月12日,为期4天的“第46届首都高校田径运动会”在北京林业大学落下帷幕,清华大学体育代表队连续第14次获得冠军,并捧得“甲组冠军杯”、“男子甲组冠军杯”、“女子甲组季军杯”,同时还获得大会组委会颁发的体育道德风尚奖。  本次参加高校田径运动会由体育教研部副主任吴跃健,校体育工作组组长、团委副书记孔磊任领队,全体田径队教练员指导共计49名运动员参与了40余项比赛,累计获得11项冠军,3人次破大会记录。其中,男子200米包揽前3名,男子400米包揽前4名,男子4×400米、女子4×100米接力继续卫冕冠军,全运会冠军刘青获得女子800米、1500米双料冠军。  校党委书记陈希、副校长兼体委主任陈旭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了全天比赛,校体委、体育教研部、学生部、校团委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也亲赴现场为同学们加油助威,校领导陈希、陈旭、史宗恺等还参加运动会闭幕式并为各高校获奖体育代表队颁奖。  本届田径运动会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在首都地区高校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北京市大学生体育比赛赛事,同时也是首都高校广大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弘扬奥运精神、展现青春风采的一次大型体育盛会,全市57所高校1500名运动员踊跃参赛。(编辑 襄桦)中信国安股票丘成桐中学数学奖 全球中学生数学竞赛金奖:谭泽睿捞艳网
叶选平女婿 ...
摘要: 摘要: 川北在线核心提示:第二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在清华大学刚刚落幕,昨日,大河报记者从郑州外国语学校获悉,该校的三名学生参加数学奖比赛,荣获银奖。这是河南省获得此奖项中的最高奖。据了解,丘成桐系美国现代数学家 ...
摘要: 川北在线核心提示:第二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在清华大学刚刚落幕,昨日,大河报记者从郑州外国语学校获悉,该校的三名学生参加数学奖比赛,荣获银奖。这是河南省获得此奖项中的最高奖。据了解,丘成桐系美国现代数学家,现任 ...
川北在线核心提示:第二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在清华大学刚刚落幕,昨日,大河报记者从郑州外国语学校获悉,该校的三名学生参加数学奖比赛,荣获银奖。这是河南省获得此奖项中的最高奖。据了解,丘成桐系美国现代数学家,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于2013年正式设立,下设丘成桐中第二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在清华大学刚刚落幕,昨日,大河报记者从郑州外国语学校获悉,该校的三名学生参加数学奖比赛,荣获银奖。这是河南省获得此奖项中的最高奖。据了解,丘成桐系美国现代数学家,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于2013年正式设立,下设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和丘成桐中学物理奖。[名词解释]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 全球中学生数学竞赛金奖:谭泽睿12月15日上午,湖南师大附中国际课程中心办公室内,谭泽睿的班主任何老师告诉记者,谭泽睿的妈妈大约25分钟后到达学校。此时,一旁的谭泽睿认真分析起来:这个25分钟在数学上应该叫做平均数值,所谓平均数值是指正是这个满脑袋塞满数学理论的男生,在全球中学生数学竞赛中拿下了唯一的金奖。是一项全球范围内的中学生学术比赛,以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丘成桐先生命名的针对科学(数学、物理)学科、以英语为参赛语言的学术比赛。该比赛为科学创新性比赛,要求参赛学生全程(论文、答辩)使用英语,对当前科学领域(数学、物理)的前沿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并完成相应的研究报告。获得比赛金奖、银奖的中学生,90%的学生都凭借此奖项顺利升入美国知名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谭泽睿参赛的是一篇全英文论文,论文题目是《在平移素数数列中的无平方因子数》,他在论文中全面阐述了通过对整数的观察发现问题并论证与探索的过程。今年5月,谭泽睿无意之中发现了一个数学理论,却没有查到有人对此作出研究。他咨询了一些朋友,也翻阅了大量文献,发现均是一片空白。于是,谭泽睿着力完成了这个数学问题的论文,作为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参赛论文。谭泽睿说,论文答辩那天的情形还记得很清楚:一开始很紧张,底下坐的都是那么有名的教授,吓死我了。30分钟的答辩,谭泽睿越讲越放松,到了最后10分钟的问答环节,他已经能游刃有余地回答评委们的提问。光明日报北京8月12日电(记者计亚男)第四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于12日晚在京落下帷幕,来自世界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三十余位著名学者和教授担任国际评委。令他们惊喜的是,北京大学的大四学生韦东奕在分析、代数、几何、概率、应用的五项科目***中,获得其中四项金奖并获得个人全能金奖。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是由当代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提议,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高校开展的数学竞赛,通过全面测试大学生的数学知识、修养与能力来促进中国的大学数学教育改革。前三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分别于2010年10月、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北京成功举行。第49届、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满分、金牌第一名,是我国历史上在中学数学竞赛方面取得最突出成绩的选手之一。高中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后被保送至北京大学,现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生。第二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结果揭晓8月20日晚,第二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北京大学范晨捷、叶立早、陈卓和清华大学王旭霏分获四个单项金奖,北京大学张瑞祥和章博宇获得个人全能奖。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杰、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等国内外科学家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由丘成桐教授发起,面向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开展,旨在全面测试大学生的数学知识、修养与能力,促进中国的大学数学教育改革。本竞赛考察学生在“分析与微分方程”,“几何与拓扑”,“代数、组合与数论”,“计算、统计与应用数学”四个方面的能力,对应分别设立“华罗庚奖”、“陈省身奖”、“周炜良奖”、“许宝騄—林家翘奖”。每位参赛学生可参加至多四个科目比赛,根据参赛的三项最好成绩,评选出个人全能奖,即丘成桐奖。据悉,第二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在全国共设18个考场,有400余名参赛者。竞赛经过笔试和***后,最终产生了各类奖项获得者。丘成桐在致辞中说,本竞赛有助于为中国和世界的数学机构提供良好的数学生源,为中国和世界的数学发展培植深厚的土壤。他同时表示,很重要的一点,是应当为没能进入到中国顶尖大学的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主办方将邀请世界著名数学家口试约15名竞赛优秀的学生,为他们进入世界一流研究院提供帮助。丘成桐期望学生们学成之后,“记得回到祖国来帮忙”。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每年举行一次,首届已于2010年12月举行。附:第二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奖者名单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华罗庚奖获奖者:金奖 北京大学 范晨捷银奖 北京大学 章博宇银奖 北京大学 张瑞祥银奖 清华大学 王若凡铜奖 清华大学 谢松晏铜奖 北京大学 叶立早铜奖 上海交通大学 归 斌铜奖 清华大学 高原骏铜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 杲铜奖 浙江大学 张晓宇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陈省身奖获奖者:金奖 北京大学 叶立早银奖 北京大学 章博宇银奖 北京大学 张瑞祥银奖 清华大学 余成龙银奖 浙江大学 许 超铜奖 清华大学 苏 桃铜奖 上海交通大学 归 斌铜奖 北京大学 范晨捷铜奖 清华大学 朱艺航铜奖 浙江大学 樊宏路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周炜良奖获奖者:金奖 北京大学 陈 卓银奖 北京大学 张瑞祥银奖 清华大学 朱艺航银奖 浙江大学 周 杨铜奖 清华大学 苏 桃铜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 杲铜奖 北京大学 范晨捷铜奖 国立台湾大学 黄书庭铜奖 北京大学 苏 钧铜奖 清华大学 方汉隆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许宝騄—林家翘奖获奖者:金奖 清华大学 王旭霏银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 杲银奖 北京大学 匡斯萌银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徐海峰铜奖 清华大学 高原骏铜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杜润东铜奖 清华大学 高 骏铜奖 北京大学 彭沛超铜奖 北京大学 熊杰超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全能奖,即丘成桐奖获奖者:金奖 北京大学 张瑞祥金奖 北京大学 章博宇银奖 北京大学 陈 卓银奖 清华大学 王若凡银奖 北京大学 范晨捷银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 杲银奖 北京大学 叶立早铜奖 清华大学 苏 桃铜奖 清华大学 王旭霏铜奖 清华大学 朱艺航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团体赛获奖者:金奖 北京大学 范晨捷、匡斯萌、叶立早、张瑞祥银奖 清华大学 高 骏、苏 桃、谢松晏、朱艺航铜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 杲、茅一遒、徐海峰、晏明涵铜奖 清华大学 柴 玮、方汉隆、彭嘉钰、王旭霏第一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结果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华罗庚奖获奖者是:铜奖 北京大学 苏炜杰铜奖 复旦大学 徐 清铜奖 浙江大学 张晓宇铜奖 清华大学 顾 实铜奖 清华大学 吴天宇铜奖 清华大学 周子浚银奖 清华大学 费 腾银奖 浙江大学 贺 琛银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博睿金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任维络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陈省身奖获奖者是:铜奖 北京大学 张瑞祥铜奖 清华大学 周子浚铜奖 香港中文大学 楊偉傑铜奖 浙江大学 贺 琛铜奖 北京大学 张智元铜奖 北京大学 强 华银奖 浙江大学 张卓晖银奖 浙江大学 谢 羿银奖 北京大学 许大昕金奖 北京大学 唐云清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周炜良奖获奖者是:铜奖 浙江大学 樊宏路铜奖 浙江大学 张卓晖铜奖 清华大学 黄智杰铜奖 北京大学 许大昕铜奖 北京大学 苏炜杰铜奖 浙江大学 贺 琛银奖 台湾大学 范祐维银奖 北京大学 唐云清银奖 浙江大学 谢 羿金奖 清华大学 费 腾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许宝騄—林家翘奖获奖者是:铜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赵卿元铜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博睿银奖 北京大学 孙 鑫金奖 北京大学 苏炜杰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全能奖,即丘成桐奖获奖者是:铜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博睿铜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任维络铜奖 北京大学 许大昕铜奖 浙江大学 张卓晖铜奖 清华大学 周子浚银奖 浙江大学 贺 琛银奖 浙江大学 谢 羿金奖 北京大学 苏炜杰金奖 清华大学 费 腾金奖 北京大学 唐云清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团体赛获奖者是:铜奖 清华大学 张端阳、吴天宇、曹亚龙、杨 鑫铜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博睿、任维络、钟一民、夏 冬铜奖 武汉大学 于雪滢、杨 宇、阚 辉、方华英银奖 北京大学 许大昕、范晨捷、张智元、张瑞祥金奖 清华大学 费 腾、黄智杰、周子浚、顾 实从表中可以看出:(1)北大清华领先,科大浙大随后,复旦和交大表现一般,其他985学校和地方性大学没有获奖(除武大去年有个团体奖外),港中文和台大表现落后于大陆学校。(2)高中数学优秀的学生竞赛表现依然优秀(许多学生在中学就是国际数学IMO的竞赛冠军),北大清华的优秀学生在后面几年的竞赛里会积累起来,绝大部分的优秀竞赛金牌都在北大清华,这里不得不讲科大、浙大稳住了阵脚,在生源相对清北优势不足抢了几块份额实属不易。(3)一般985学校和地方性院校没人获奖,一则是学生数学功底不如清北,另外在培养方面可能也有差距。中国科大的本科生培养不得不赞一个!高考整体招分没有复旦交大高(15分左右的),更别说赶清北了,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却不错,大家知道高校里面的数学口原士除了北大就数复旦,但是在两次竞赛中复旦的表现却不令人赞赏,虽然大学生数学竞赛不完全等同于学生以后的科研实力,但是大体可以看出这所大学的培养质量。我不敢说科大对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比清华北大的培养质量好,但是应该在一个层次的(北大清华招了多少竞赛的冠亚军呀!)浙大丘成桐数学班7月9日***。这是该班成立以来第3年招生,前两届分别招收了14人和20人。为了培育数学领域的领袖人物,中科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浙江大学数学中心执行主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教授刘克峰等每次都是亲自***,艰难选择。今年摆在他们面前待选的是9个清一色的优秀男孩!这是浙大招办从全国各地保送到浙大的精英中选出来的原材料:9名学生中有7个获全国数学奥赛一等奖,一个全国物理奥赛一等奖!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2个围棋高手,2个乐器高手(拥有考级证书),2个乒乓球高手(市级比赛得奖),2个英语竞赛获奖者,还有2个学生在兴趣、特长一栏里填上了CS电脑游戏比赛中得第三名!考生杨旸:紧张!丘成桐,这是我以前只能在书本上看到的人,他不太笑,看上去是那种学问比较深,很严肃的人。进考场前我努力回忆一些数学定理,因为之前我们都上网查过,知道他最喜欢问这个问题。可进场之后他没问我这个,反而问牛顿第二定律的定义,这是物理问题,没想到他会问这个!还好我记得!接下来又考我的平面几何,要我现场到黑板上推导演算。这是初中的知识,要不是高中一直参加数学竞赛,早就忘记了。题目不难,不过我找了一种新办法来证明。演算的过程绕了几个弯,我安慰自己,别紧张!还好最后证明出来了!最后他又让我算积分题,这是高中没学过的,还好自己学过一点,知道怎么做。不知道这次会招几个人,不过肯定有人会被淘汰,因为丘先生说过宁缺毋滥。主考丘成桐:这个小胖子(杨旸)我要了!其实这些学生都不错,一年比一年好,但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人。今天有一个学生说他印象最深的是参加过一场数学竞赛,有题目没答出。可他却忘了是什么题目,并且当时***后也没有继续想办法把这个题目解答出来。进这个班的学生,不能冲着拿奖或以后出国方便,所以我要考察他们是不是真正对数学有兴趣,同时也是看他们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要学武艺,首先得扎好马步,这很重要。其次,他们还得加强口头能力的表达。我还问他们是否看过霍金的《时间简史》?如果看过,记住其中哪些重要观点?学数学也要看课外书,包括一些物理方面的书,这些都是触类旁通的,会有所启发。不过兴趣太广了也未必是好事。今天有一个学生几乎就是全才,除了数学以外,计算机、乒乓球、笛子、英语竞赛、书法比赛、还有电脑游戏比赛都得过奖,不过都不是一等奖。有这么多特长当然也不错,可高中以后得有所侧重,要在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上有专长。否则就会变成什么都懂一点,却什么都不懂。记者:9个在简历上几乎是无可挑剔的学生,却在丘成桐他们的追问下分出了高下。我得出一个结论:在大师面前别轻易说喜欢!你喜欢数学?喜欢数学中的几何还是代数?写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学定理、证明勾股定理究竟喜不喜欢数学、有多喜欢,一连串刨根问底的问题立即探出真假。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数学是中国人擅长的科学。这也印证了在现在数学最前沿为什么活跃着一批华人数学家的身影,而且似乎华人数学家与各种数学猜想特别有缘——就在贺欧夫各特宣布彻底证明弱哥德巴赫猜想的同一天,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华人数学家张益唐简要叙述其证明了“存在无数多个素数对(p,q),其中每一对中的素数之差,即p和q的距离,不超过七千万”。这堪称是2013年引起轰动的数学大事件,因为它意味着最难的“黎曼猜想”的证明在触礁搁浅之后似乎别有洞天。“黎曼猜想”有多难?翻翻《黎曼猜想漫谈》里倒下的历代数学家就知道。张益唐做了什么?打个比喻,他把大海捞针的力气活缩短到在水塘里捞针,而他给出的方法还可以把水塘捞针轻松变为游泳池里捞针。这个成就被誉为可与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中的工作媲美。已年近60的张益唐正是1978年在科学春天的感召下,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数学。张益唐于1955年出生于北京。1978年考进了北京大学数学系。是北大数学系“***”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学生。他正是被徐迟的文章、被陈景润的故事、被哥德巴赫猜想引导到数学系,以致终身投入到数学中去。他被网络称为北大培养的数学人才里的扫地僧。而他的故事特别轰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作出巨大数学贡献的他已经接近60岁,之前只是美国不入流大学的一个默默无闻的讲师。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研究数学猜想?“我的心很平静。我不大关心金钱和荣誉,我喜欢静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张益唐说。如此而已。张益唐的工作引发全世界数学界的狂热跟进,大家希望将他的七千万常数缩小再缩小。实际上,在张益唐的文章发表后短短一个月内,七千万就被菲尔茨奖获得者陶哲轩发起的网上讨论班缩小到六万多。陶哲轩喜欢在博客上讨论数学,他的博客上写着:当我是小学生时,形式运算的抽象美吸引了我;当我是高中生时,通过竞赛,我把数学当作一项运动;当我是大学生时,现代数学使我顿起敬畏之心;当我是研究生时,我对解决前人的问题感到无与伦比的满足。直到开始作为一名研究型数学家,我才开始理解隐藏在现代数学理论和问题背后的直觉力及原动力……”陶哲轩的路就是一个典型的天才成长之路,1975年出生,3岁上小学,8岁半升入了中学,11岁、12岁、13岁连续三年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依次获得铜牌、银牌、金牌,是迄今最年轻的金牌获奖者。一路跳级,17岁大学毕业,20岁从普林斯顿博士毕业,24岁获得UCLA的正教授职位。2006年获得“数学诺贝尔”菲尔兹奖,时年31岁。使得陶哲轩真正成为一流数学家的,也许还有他广泛的兴趣和知识储备以及深刻的洞察力。就在弱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前不久,他的一个证明为这个完全证明打下基础。他在博客上喜欢***,对每一个认真阅读并提出问题的人均仔细回答,这其中也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个个不知名的普通在校学生。他还将他学数学的经验结集成一本书《陶哲轩教你学数学》,也许喜欢这本书的人里有另一个天才。华人数学家中能跟陶哲轩比天才的,大概只有丘成桐,虽然他年长很多。而他最光彩的工作也是证明猜想:沃尔夫猜想、卡拉比猜想、庞加莱猜想……。读研究生的第一年,丘成桐初试身手,便解决了微分几何中一个有关负曲率流形基本群的结构问题,事后他才知道这就是微分几何中著名的沃尔夫猜想。从1954年到1975年,整整21年,他尝试过近五千个实验函数,终于完全解决了卡拉比猜想。让这个猜想变成定理。《丘成桐的数学人生》中这样记载:“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丘成桐描述自己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时的心情所用的诗句。他告诉所有人,他成功的诀窍是用苦功而非天才。日,中国传媒大学廖祥忠副校长会见了世界顶级华人数学家、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丘成桐先生。双方就推进丘院士科研团队与中国传媒大学在三维动画技术领域的合作研究等事宜进行了商议,并达成了明确的合作意向。廖祥忠副校长首先向丘成桐先生转达了苏志武校长的问候,详细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在动画、游戏、数字媒体等领域的地位和成果,并指出了中国动漫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出路。廖祥忠副校长还向丘成桐先生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计划设立并申报工程动画研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情况,该中心规划在应用革新性工具开展动画艺术创作,探索动画在军事、科研、医疗、能源、工业制造、旅游等领域内的应用等方向展开研究。丘成桐先生介绍了他的科研团队在三维几何摄像机及其在人脸表情动态捕捉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丘成桐先生非常认同廖祥忠副校长关于三维动画表演数据处理发展方向的认识,认为在这方面还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难题,双方在这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研究空间。丘成桐先生表示,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希望借助中国传媒大学在动画技术研究和动画艺术创作等领域的经验,双方合作将上述研究成果推向实用。与此同时,丘成桐先生对中国传媒大学在工程动画领域内开展研发的规划高度认同,对中国传媒大学产学研协同的培养模式非常感兴趣。丘成桐先生表示,他将努力促成他的科研团队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成立上述工程研究中心,全力推进与中国传媒大学在相关领域内的合作研究。会谈中双方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前景都充满信心。双方一致认为,三维动画技术未来对于表达和解决虚拟空间中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数字内容产业之外的广阔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双方在多个未来的合作方向上达成了共识。会谈最后,廖祥忠副校长代表苏志武校长邀请丘成桐先生到中国传媒大学考察指导,丘成桐先生欣然接受了邀请。廖祥忠副校长和丘成桐先生一致认为,双方将进一步就合作事宜展开探讨,打造具有国际顶级水准的联合科研平台,并将其建设为中国动漫产业未来发展中具有标杆性影响力的技术研发中心。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游戏设计系主任费广正教授也参加了本次会见。丘成桐(英文名Shing-Tung Yau),国际数学大师,著名华人数学家,原籍广东蕉岭,出生于广东汕头,目前任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囊括了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等三个世界顶级数学大奖,是第一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也是继自己导师陈省身之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丘成桐先生证明了卡拉比猜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学中弦理论的基本概念,对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2日,丘成桐作为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麓山论坛”学术年会的压轴嘉宾,在长沙和学子们畅谈“研求之乐”。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殷建军)红网长沙12月22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胡力丰)22岁即获得博士学位,25岁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27岁攻克几何学上难题“卡拉比猜想”,并因此在1982年(33岁)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用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刘克峰的话说:“他创造了一个中国人的数学神话,他是一个活着的传奇。”他就是丘成桐。22日下午,他作为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麓山论坛”学术年会的压轴嘉宾,在长沙和学子们畅谈“研求之乐”。他为师大学子之约题词:岳麓书传,百代贤儒仰朱张;楚南人杰,千年王业出湘潭。乍见丘成桐,你会觉得这是一个普通的邻家老人,普通话也说得不太标准。但演讲中所传递的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造诣,以及这位当代数学大师以大刀阔斧般气魄,革新了微分几何学和直面国内学术界一些陋习的勇气,则令学子们倾心不已。大数学家偏爱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年少时我并不喜欢读书。”丘成桐“研求之美”的讲座从年少时求学讲起。少年得志的数学天才。这是一般人眼中的丘成桐。但事实恰恰相反。小时候的丘成桐顽皮成性,那时他对数学的兴趣,也远远不及对历史和古代文学的喜爱。丘成桐的父亲小时候要求儿子背诵古文诗词,如果成绩不理想,还会“打掌心”。父亲离世那年,丘成桐才14岁。为了缓解悲伤,他拿起了《红楼梦》,觉得里面有很多感情相通,而之前他更喜欢看《三国演义》。丘成桐喜欢将数学与文学进行比较。他强调的一点是,良好的文化修养,对培养做学问的气质很重要。解除名利的束缚,使欣赏大自然的直觉毫无拘束地表露出来,是数学家养气最重要的一步。“我本人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从《诗经》我看到比兴方法对找寻数学方向的重要性;吟诵《楚辞》和《史记》激励起我对数学的热情,向大自然追寻真与美的感受。”而读历史让我学会在关键时候做抉择。他引用《史记》中刘邦虽屡败但仍坚守中原终成大业,阐明自己为什么当初选择斯坦福大学,尽管当初那里并没有很好的数学科研条件,但这是一所很好的大学。而《史记》也是丘成桐的最爱,最欣赏的人则是刘邦,“因为刘邦休养生息、尊重人才”。从未放弃过对至真至美的追求“奋斗的过程就像智者垂钓,将鱼钓上来又仿生,与鱼比试乐趣,看到学问的成长是最有意思的。”丘成桐说,“我研究数学的目标不是拿奖,也不是成名成家。对真与美无条件的追求,是我一生做学问的座右铭。”他引用陶渊明的诗“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明自己的志趣。在丘成桐的眼里,数学很美。数学之美在于简约严谨,应用一些简单数学定理把大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描述出来。丘成桐认为,数学美感的获得,常常以数学家经年累月的苦思、单调乏味的运算为代价——在经历一次次失败与错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后,可能在冲凉或刷牙时,突然间茅塞顿开了。丘成桐说,数学家追求一个好的命题,如同年轻人对爱情的追慕,朝思暮想。做学问的路很长,要碰到很多不同的困难,假如没有热忱,就没有办法继续。很多有终身教职的研究人员聚在一起工作,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是求真的精神,刺激着我们不肯放松。寻找下一个华人数学天才这样一位在公众视野中似乎不问世事的学术大师,却在2005年掀起了一场学术界颇为关注的风波。当时他直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对中国其他大学的打压令人灰心”。他对院士制度的批评以及对国内高校引进所谓海外人才内幕的揭露,更是让人吃惊。在22日的演讲中,他又提及国内很多的名教授,著作等身,在SCI发表了多少多少论文,却不见得有多少能传世。“一生所作,不见得比写几篇有点内容的短文章实在。”2007年,丘成桐参照美国中学生数学奖“西屋奖”设立“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旨在通过竞赛的方式鼓励中学生、特别是大陆中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造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和创造力,并从中培养和挖掘年轻的数学“小天才”。不久前刚刚进行了第二次颁奖。他说要尽责任提拔中国国内最有才华的数学人。对话丘成桐问:您对长沙和湖南的印象如何?丘成桐:这是我第一次来湖南长沙,但我知道这里出了很多的科学家、思想家和将军。我读了贾谊他很多的文章,很喜爱。这里还有有名的岳麓书院,一个能开风气之先的地方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问:您在西方学习工作40年,您认为中国和美国教育最大的不同在那里?丘成桐:美国很多的学生都无所畏惧,可以说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有无比的勇气去做很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而中国很多的学生必须去满足***的需要。问:在中国,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去学奥数,但社会对奥数有很多的诟病,如今创立这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数学大奖,是否是努力改变“奥赛”式中国数学教育方式的一次大胆尝试?丘成桐:很多的学生学“奥数”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对能否获奖太看重了,学生的思维被***绑得死死的,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创新能力。承前启后是一名数学家的天职,我也不例外。问:最近国内对中学的文理分科问题炒得很热,不知道您是怎样看待的?丘成桐:我一直主张文科的学生要学点理科的知识,理科的学生也不可偏废。人物简介 丘成桐
原籍广东,后迁居香港,少年丧父。17岁入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在这里因缘际会遇到了来访的“华人数学家第一人”——陈省身先生。1997年获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美国国家科学奖”。此外他还是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的终身教授,现任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意大利科学院外籍院士等。丘成桐讲座题目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前景———兼谈庞加莱猜想》。对于百年来世所公认的几何拓扑学界最高难题庞加莱猜想,丘成桐朗诵起昨晨为庞加莱猜想所作的诗,称其像女子一样美妙,“我曾小立断桥,我曾徘徊河边,我想望着你绝世的姿态……”丘成桐说自己研究生时期就知道了这个猜想,从此相当“神往”,无论碰到困难还是快乐时都在琢磨。丘成桐表示,二三十年来,包括美国数学家汉密尔顿、俄罗斯科学家佩雷尔曼、他及他的学生朱熹平、曹怀东等人,为了这个猜想不懈努力,在这当中如果仅为了作课题,完成几篇论文,而没有兴趣和不懈的坚持,是绝对不行的。丘成桐认为,目前中国国内学界的现实情况是,更多的人存在求学的浮躁风气,对中学生、大学生不注意兴趣的培养和启发;对研究生、博士生又以论文的多寡来“论英雄”。昨日听讲的除光明日报记者编辑外,还有来自清华、北交大等高校的师生。丘成桐勉励大家,全世界最伟大的学问都是从年轻人开始的,“在1975年我26岁时,一边追太太,一边去做学问,几个月的时间发表了好几篇论文,现在回想起来都不可想象……”丘成桐笑。丘成桐还勉励大家,要坚持最先的想法,将一些学术思想培育出来,不能急功近利去做第二流工作,“二流做久了自然变为三流……”称其会让人失去创造力,其两孩子并未研究数学本报讯 谈到目前成风的“奥数”热,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明确表示反对,甚至建议取消。丘成桐认为,全国为了“奥数”而疯狂,原因并不是数学,而是学位,“一些大学对奥数竞赛获奖者开保送等方面之门”,他认为,如果一味琢磨别人给出的题,填上对的答案,长期下来是没有创造力的,应该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热爱科学,去学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东西。被丘成桐大加赞扬的这篇论文,就是两位中国数学家——朱熹平和曹怀东最终证明庞加莱猜想的论文。在丘成桐看来,这篇长达328页的论文注定要在数学史上留下自己的位置。丘成桐说:“庞加莱猜想的解决是多位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最后写出整套证明方案的是两位中国数学家。从我的朋友Thurston 开始,到Hamilton,再到 Perelman先生,他们的贡献都非常大。最后一步是两位中国数学家完成的,就像盖了幢大楼,从基础开始,还没有封顶,他们的工作就是封顶。”在接受《科学时报》独家专访时,丘成桐向记者讲述了庞加莱猜想被证明的来龙去脉。1905年,法国数学家庞家莱提出著名的“庞加莱猜想”:在一个三维空间中,假如一条封闭的曲线能收缩成一点,那么这个空间一定是三维的圆球。后来,这个猜想被推广至三维以上空间,被称为“高维庞加莱猜想”。丘成桐说,庞加莱猜想和三维空间几何化的问题是几何领域的主流,它的证明将会对数学界流形性质的认识,甚至用数学语言描述宇宙空间产生重要影响。庞加莱猜想和黎曼猜想共同被认为是数学领域最著名的两个猜想。几乎所有的数学家都梦想解决这两个问题。高维庞加莱猜想的证明比低维庞加莱猜想要容易一些。20世纪60年代初,两位美国数学家Smale 和Stallings发表论文,证明了五维及五维以上的庞加莱猜想,Smale因此获得1966年的菲尔茨奖,但这种方法无法用于证明三维与四维空间庞加莱猜想;1983年,美国数学家Freedman发表论文,证明了四维庞加莱猜想,因此获得1986年的菲尔茨奖,但这种方法无法再向前推进。丘成桐说,解决庞加莱猜想有几种不同的途径,刚开始是拓扑学的方法,即所谓切割方法,但这个方法到20世纪70年代就很难再进一步了。1978年,美国数学家Thurston引进几何结构的方法来做切割,这个方法很重要,他因此获得1983年的菲尔茨奖,但这个方法也无法再向前推进。1972年,丘成桐和李伟光发展出用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方法来研究几何结构,丘成桐用这个方法证明了卡拉比猜想和复几何上的庞加莱猜想。由此,丘成桐知道几何分析方法有助于庞加莱猜想的解决。1982年,丘成桐的朋友、康奈尔大学的Hamilton发表一篇文章,提出一种新方程来构造几何结构。但Hamilton是用微分方程的方法来做的,不同于Thurston的几何结构方法。丘成桐看出其中的重要性,建议Hamilton用他和李伟光的几何分析方法来做庞加莱猜想和三维空间几何化的问题,同时,让自己的4位博士生开始这个研究,而曹怀东就是其中一位,他的博士论文就是这方面的工作。丘成桐的另两位中国学生也对这项工作有着奠基性贡献,其中一位是来自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的施皖雄。1982年时,丘成桐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的教授,曹怀东是附近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他慕名成为丘成桐的博士生,也成为丘成桐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1984年,丘成桐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教授,曹怀东跟他到了圣地亚哥。丘成桐同时邀请Hamilton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choen教授到圣地亚哥分校。丘成桐说:“在圣地亚哥,Hamilton的办公室就在我的隔壁,我们之间有很多讨论。”可是,Hamilton研究过程中遇到一个重要问题:在用曲率方法推动空间变化时遇到了奇怪的点,如何处理奇异点就成为整个庞加莱猜想证明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处理奇异点的发生是几何分析上的问题,刚好丘成桐和李伟光发现了一种处理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方法。于是,丘成桐建议Hamilton一试。后来,Hamilton花了很多功夫将这种方法用在他的方程上,得到了重要结果。1993年,Hamilton发表一篇重要论文,开始对奇异点问题有了深刻了解,但如何切掉奇异点又是一个新的困难。丘成桐说:“因为奇异点的产生有很多种,多姿多彩,必须掌握控制它们的方法,这需要很多仔细的分析和几何结构上的研究。朱熹平和曹怀东在Hamilton和Perelman关键性工作的基础上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为这个猜想的解决封了顶。”1995年,丘成桐看到了解决庞加莱问题的大趋势,他邀请Hamilton到中国讲学,并向我国数学界发出“全国向Hamilton学习,一定会有成就”的口号,但最后,只有朱熹平响应了这个口号。1994年,朱熹平首次在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研究所的讨论班上遇见丘成桐。1997年,丘成桐建议朱熹平集中精力到庞加莱猜想的证明上。之后,丘成桐每年邀请朱熹平到香港中文大学工作半年,其间他们有许多讨论。2002年11月,俄罗斯数学家Grigory Perelman在网上公布了一个研究报告,声称证明了由Thurston25年前提出的有关三维流形的“几何化猜想”,而庞加莱猜想正是后者的一个特例。4个月后,Perelman在网上发布第二份报告,介绍了更多的证明细节。当时,许多数学家以为Perelman证明了庞加莱猜想,日的《纽约时报》就曾以《俄国人报告著名数学问题解决了》为题首次向公众披露了这个消息;同日,数学网站MathWorld的头条新闻是:庞加莱猜想被证明了,这一回是真的。但随后,数学家们发现了Perelman的证明不完整,有漏洞。就在Perelman公布其研究时,朱熹平对庞加莱猜想的研究也有了部分结果。不久后,Perelman的证明开始接受专家评审。竞争非常激烈。丘成桐调兵遣将,让曹怀东在2003年夏天开始和朱熹平合作。2005年,两人解决了最后的问题。哈佛大学邀请朱熹平到哈佛数学系访问半年,获得数学系全体教授一致同意。当年9月,朱熹平来到哈佛大学,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向专家讲解他们的证明论文。从2005年9月到2006年3月,朱熹平每周在哈佛大学讲3个小时,共讲70多个小时。丘成桐说:“听他讲解的教授有5~6位,包括我和哈佛数学系主任在内。我从头到尾地听,他一句句地讲解,因此,我对整个过程相当了解。这么大的问题,用2到3个小时是讲不明白的。朱熹平小心地花了几十个小时来讲,这不是件容易的事。”谈到数学家们对庞加莱猜想证明的贡献,丘成桐说:“庞加莱猜想最后证明所用的方法与拓扑学的关系并不大,而是完全用了我和很多朋友在30多年前发展的几何分析方法。Hamilton是整个庞加莱猜想证明过程中的主帅、领导人,他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是我所能看到的少数具有原创性的数学家之一。Perelman先生增加了很重要的部分,朱熹平和曹怀东解决了最后的问题,他们为这个问题封了顶。”丘成桐为中国数学家的这一杰出成就深感高兴,他选择论文正式发表后的第三天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公布这个消息。他说:“这是我创立的研究所,朱熹平和曹怀东在这里有过许多讨论,这不是一项普通的成就,是大成就。中国人做出这么好的工作,我为中国骄傲!他们用了我和朋友30多年前发展出来的方法,我也为此骄傲。我发展了很多工具,总是希望看到它们的应用和成长。”这是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故事。丘成桐说:“好的学问都是年轻时做出的。在整个几何分析法上,我花了很多功夫。在这方面我是一个领袖人物。我一直很想做庞加莱猜想,做了很久,也用了很多方法,但最后没办法做出来。这很艰难。我的学生能做出这样好的工作,我当然很高兴。这是可以在历史上留名的工作,希望能借此将整个中国数学界的风气改正过来。做数学就要真正对数学本身有贡献,而不是为后面的荣誉和名利。”丘成桐跟田刚,一个是先生,是个是学生;一个实实在在获得了世界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一个到处自吹自擂是“离菲尔兹奖最近的中国人”;一个治学严谨,从未听说过任何学术丑闻,一个被多人指控学术剽窃、论文经常出错;一个年年来中国讲学研究,分文不取,连差旅费都自己掏腰包,一个一年只来不到三个月却恬着脸要巨额年薪外加专车私宅;一个通过民间募捐,又为中国创办数学研究所,又赠送图书,又设立奖学金,总之不但不要中国人一分钱,而且想方设法往中国送钱,一个贪得无厌,跟国内骗子合伙骗取国家上亿资金;一个重诚信,讲良知,珍惜民族传统,对造假疾恶如仇,“一生最大的愿望是帮助中国强大起来”,一个忘恩负义,欺师灭祖,拉帮结派,造谣中伤,不择手段在网上恶毒漫骂暗箭伤害自己的恩师丘成桐……然而如此鲜明对照的两种人在中国的遭遇是什么?想方设法从中国人身上骗钱的被当成了宝贝给捧上了天,而对不要中国一文钱、拼命往中国送钱的丘成桐呢?清华新闻网8月14日电(记者 周襄楠)8月13日,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局长孙学玉,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长、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主任宋永华等专程来到清华大学看望了姚期智先生和丘成桐先生。校党委***胡和平、校党委常务副***陈旭陪同看望。姚期智先生是迄今唯一获得被誉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图灵奖的华人计算机科学家,他2004年辞去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职位到清华全职工作。姚期智和他的团队始终以建设世界一流的计算机学科和发展量子计算机为己任,从清华的本科生教育开始入手,创建了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同时开展研究生培养。在理论计算机科学和量子计算机等科学前沿开展研究的同时,姚期智还大力推动与物理、生物及其他学科开展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先后在清华创建了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交叉信息研究院、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并与世界名校开展合作。在姚期智先生办公室,孙学玉与姚先生亲切地交谈起来。姚期智向孙学玉介绍了自己从2004年全职来到清华后各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并在量子信息中心实验室演示了全量子网络实验平台及离子阱实验平台的最新科研进展。姚期智表示,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在清华的事业已经有了一个扎实的基础,现在的学术氛围和工作环境都与国际接轨,能吸引国际上的优秀人才来工作,在这里能够做出在国外都做不到的事情。听取姚先生的介绍和观看实验成果展示后,孙学玉感到非常振奋。他说,感谢姚先生在理论计算机科学与量子计算机方面的杰出贡献,感谢姚先生为清华大学学科建设作出的贡献,感谢姚先生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相信有姚先生团队的努力,有清华大学的支持,有国家的支持,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一定能走在世界的前列。孙学玉还表示,要对姚先生创办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办学经验和教育理念进行研究和总结,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并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丘成桐先生是国际著名的华人数学家,并是国际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茨奖的获得者。他2009年12月在清华创办了数学科学中心,旨在推动数学研究和数学人才培养,将数学科学中心建设成为世界高水平的研究中心和中国高层次数学人才的培养基地。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数学科学中心不断发展壮大,在代数、几何分析、固体及流体动力学、图像计算方法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前沿科学研究,现在已经有教授8名,副教授4名,很多数学界的国际知名学者前来访问授课。在数学科学中心的会议室,丘成桐向孙学玉介绍说,数学科学中心建立以来成长很快,很多世界一流的学者都愿意来访,对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蓬勃向上的发展环境充分认同。数学科学中心高度重视数学人才的培养,在职的教师和所有来访的学者都要面向学生授课,这对于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培养优秀学生非常有好处。丘成桐表示,近两年,中国的大学生数学水平提高很快。如去年哈佛大学数学系招收了4名来自清华大学的本科生,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数学中心能够保持十年持续不断的发展,就非常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的数学中心。数学科学中心副主任潘日新就中心的人才引进和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孙学玉说,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是大师云集的中心,是国际化的中心,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中心,感谢丘先生这些年来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和中国数学人才培养所做的贡献。丘先生身体力行,兢兢业业,非常具有奉献精神,相信将来数学科学中心不仅能成为数学前沿的研究中心,也将成为数学人才辈出的地方。孙学玉表示,国家会继续加大力度,为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哈佛大学华裔教授忧心中国的教育:大学生现在的水平越来越差,不仅教养在下降,连学习能力都在下降。最好的中国大学毕业生,被录取到哈佛读研却连基本的学习能力和基础都成问题,会连正常的***都对付不了,因为不懂真正的数学思维。北大自豪的杰出博士生写的毕业论文,连香港中文大学的本科生论文都赶不上,却被北大的教授们吹为神童,鼓励他申请到哈佛大学当教授。不被理睬后,北大自己留用来当教授,并被评为最年轻的中国院士,残害新的大学生(仅仅因为此人是某知名院士的儿子)。中国教育,中国大学,的确是全世界最大的笑话。刘明慧记数学大师丘成桐:中国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国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哈佛毕业生的论文水平比国内有些院士的文章都好。如果不重视学风建设,中国科技至少后退20年。基础教育不扎实,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如果不重视基础教育,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国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8月6日,数学大师丘成桐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时,开门见山道出了他的隐忧。作为目前华人数学界的领袖人物,丘成桐先生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而且十分关注国内数学人才的培养。他所在的哈佛大学近年来频繁接触国内大学及大学生,对于两国高等院校的差距,丘先生当然最有发言权。然而,通过和国内学校的直接接触,丘成桐却抛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论:这些年,中国大学的基础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有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不比美国差。但是在实践中我发现,国内大学的教育水平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高,美国的大学教育比中国好得多。研究生教育美国比中国好得更多。他举例说明:哈佛大学理学院每年大约招收20名念理科的中国留学生。这些都是中国最好的学生,多数来自北大这些名校。但是从学习成绩来看,在和其他国籍学生的比较中,很难看出这些国内来的学生毕业成绩比来自其他国籍的学生成绩好得多。3年前,丘成桐招收了两个来自北大的留学生。可是这两个学生来到哈佛以后,一个学生连续三次没有通过***,学校建议这名学生重新再念本科,还是不行,最后只好离开。另一个学生考得也不好,经过努力以后大有改进。我每年都会收到很多国内学生的推荐信。后来发现有很多是假的,是学生自己写了推荐信,然后请教授签个名,许多教授很不负责。而且,他接触到的很多中国学生十分骄傲,又不愿意用功,令他很失望。丘成桐说,10多年前,来哈佛念书的中国学生至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近年来这种情况也发生了变化。从前中国来的学生至少***成绩在班级里占到前1/3位置,但是这些年顶多排在后1/3。当然也有好的,但是整体而言,平均水平下降了。有些甚至在国内是奥运数学比赛第一,但刚进来成绩也不好,经过重新训练才有好转。这位经验丰富的数学大师认为:这些现象都表明,是本科出了问题,学生本科没有念好。做学问的修养等基本问题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而且还不用功。归根结底是本科教育不扎实。丘成桐尖锐地指出:他发现国内高校一些怪现象:一些所谓的名教授不花时间参与本科教学。他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介绍,哈佛的教授数量比国内大学要少很多,数学系也就是十七八个正式教授。但是数学系每年都要开会一到两次,研究讨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进度,教授会花很多功夫去培养本科生。比如数学系的本科生,一年级就会根据学生情况划分不同水平,选择最好的学生去重点培养,当本科生毕业的时候,一般就会有2到3个毕业生的学术论文可以登载在第一流的杂志上。论文水平比北京大学的教授还好。丘成桐说。国内名校的教授又是怎么和本科生打交道的呢?丘成桐介绍:大概在1998年,国内有一个学生申请到哈佛大学念书,申请表上写明自己学问很高,推荐信说他是北京大学最好的学生,丘先生当时看到申请表,想既然学生这么好,来北京时就亲自和他面对面谈。结果在和北京大学20多个资深的教授座谈时,这20多个教数学的教授没有一个知道这名学生。我还以为自己搞错了。后来有一名助理教授证实,的确有这个学生。看得出来,最好的学生,20多个教授居然都没有见过。表示所谓大教授从来不参与本科生教学。后来那个学生因为念书思路视野十分狭窄,只是***成绩好,丘先生并没有接收他。丘成桐认为,教授不带本科生,并非因为国内师资力量紧张。他介绍,在美国的大学,比如数学系的教授20名左右,而北大数学院的教授则大概在100多个,是美国的4到5倍,哈佛学生6400多人,北大有学生1万多人。如果按照比例,国内应该有条件让教授带本科生,提高教学质量。为什么那些名教授没有时间塌实做学问?丘成桐先生一语道破:现在名校教授花时间不是在学术上。有些人首先到海外弄好处,捞金钱加荣誉,让外国人来评价自己,一年有3个月到5个月在国外走穴。不管这个教授有没有能力,评博士点,自然基金会,甚至评某某大学这些活动都有他们的身影,至少1/3的时间用在学术交易和拉票。算起来,2/3是非学术生活。当然不愿意做学问了。怪现象2:一个导师带30个研究生另一个让丘成桐先生感到困惑的现象是:现在国内有的教授,一个人居然带30个研究生。这样怎么保证教学质量?即便在哈佛这样的世界名校,一个教授一般带五六个学生已经很多了。国内这种做法是典型的讲量不讲质。质量粗糙,怎么可能搞好研究?老师自己的水平都不够,居然带30多个学生?真是糟糕!许多学生认为不用念书就可以做博士,博士论文抄抄写写,怎么可以?这样下去很危险。前不久在和人大附中学生交流之后,丘成桐还迫切感到中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国内很多城市中学一班有80个学生,这么多学生老师怎么能教好?不可想象。他说,美国稍微好点的学校一个班一般不过是20多个学生。丘成桐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是:大概4年前,有一个北大博士毕业写信给我,认为自己博士论文很好,希望到哈佛做教授,前后来了3次信,后来知道这人是国内某院士的学生,但我发现他的博士论文是至少70年前大家就熟悉的结果。他的论文水平也就相当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生的水平。连香港中文大学学士的水平都不够,更不要讲哈佛了。但是对这个学生北大吹得很厉害,说他21岁就拿了博士,是个天才。但是我发现他的论文水平很低,所以坚持没有收他。让丘成桐意想不到的是,现在听说北大已经提升这个学生做了教授。这种事让真正做学问的人真的很失望。丘成桐认为,不重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直接后果是,形成恶性循环,使整体水平慢慢压下来。教育是长远的事情,基本的东西没有掌握,就根本没有前途。说起这些,他十分着急。为此,丘成桐在浙江大学成立了数学英才班,就是希望用先进的数学教学方法,比如采用了美国大学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中国学生扎实的基础能力。选用美国的方法教并不是崇洋媚外。数学教学是没有国界的,我一定用最好的方法教中国学生。在近年来和国内学术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更让丘成桐忧心忡忡的是:国内学术风气已经到了必须整治不可的时候。学风很糟糕,我呼吁一下,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中国科技的发展至少退后20年,如果这些基础教育不重视,问题越积越多,以后会更难。丘成桐认为,导致教育重量不重质的原因,就是有些高校和主管部门喜欢用***亩产万斤的形式作为工作成绩向上汇报,却完全不考虑教育的真正使命。为了说明整个问题的严重,丘成桐专门讲述了两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在数学界有一个很重要的数学猜想,100多年没有一个数学家不想解开它,非常重要。一个朋友在我的建议下做了很重要的第一步。1995年,我感觉时机成熟,可以再沿着已有的方向,做出有史以来第一流的成果,于是拿到中国办了一个讨论班。这个讨论班是开放式的,吸引了很多青年学者。但是后来有些参加的教授自己不想做了,因为他们考虑假如做这个事情,写文章时间就少了,而每一年写论文,创造多少文章才是他们关心的,做这种费力的事情他们觉得划不来。尽管当时有很多年轻的博士后很想念这个东西,这些教授还是不准学生继续做这个研究,怕论文数量不够。最后甚至硬性干预。自己没有学问也没有冲劲,还不允许年轻人做。最后这个本来很有希望的征服猜想的计划不了了之。于是,丘成桐又找到广东中山大学数学院朱院长继续做这个研究。朱做出了很好的成绩。结果又惹恼了当时反对做这个事情的一些人,对朱很不满意。2002年在陈省身先生和我倡议召开的世界数学大会上,大会给中国数学机构一些45分钟的演讲名额,结果他们自己定的名单全部是北京的,还有一个是上海的。其实就像奥林匹克100米比赛,朱的成绩当时是有目共睹的,但就是不容许其他地方有好处。还有一件事更让丘成桐耿耿于怀。我的一个学生,现在做了院士,刚毕业的时候不错,以后一塌糊涂,错了不愿意改,出错的文章现在还挂在网上,表示他的成绩。这个人现在既是国内引进人才,又是院士,基金会什么都管,平时许多人都怕他,他的固定职位在国外,却作为引进人才,一年至少给他100万薪水,还不包括经费。但是他在好几个地方任教,有的年轻人学问比他好,但是薪水不到他的1/20,在海外名校,比如哈佛如果在9个月的授课时间里教授兼职是违法的,必须全职,但是这个人却兼了很多职。这个人做学生时还是不错,现在学问只是二流,他在国外拿的奖都是在我的帮助和指导下取得的,国内高校引进人才,给他大笔资金,可他全世界走,来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行踪不定。而且严重的是,把我十几年前的文章,基本上改头换面,又据为己有,这种学风无疑误导很多学生,因为看到不用花太多时间就可以做院士。我批评他,这个人还说我荒唐可笑。真是不道德。丘成桐介绍,当年他花了很多功夫培养这个学生,连我的儿子也没有下这么大功夫。太太都说我过分。毕业那几年,哈佛一位名教授告诉丘成桐,这个学生抄袭他的论文,出于保护年轻学生的目的,丘成桐并没有深究。结果愈演愈烈。◎文/本报记者 陈万颖 颜雪岭青年周末■丘成桐想当中国数学界的霸主未遂?■中国院士选举究竟怎么进行?■矛头指向的北大为何保持沉默?丘成桐指责北大是因为有野心?指责北大长江教授造假;指责中国学术界打压青年学者;抢先发布庞加莱猜想破解信息丘成桐的上述种种举动,北大教授认为根源都是他的野心,且对庞加莱猜想被证明的消息的发布有违学术规范。近日,有北大数学系教授向记者独家提供了据说能证明丘成桐控制中国数学界的野心的邮件。面对北大教授公开的回应,本报记者进行了核实,并听到了许多不同的说法。但对丘-北之争而言,谁是谁非仍无定论。从丘成桐对北大和内地学术界的指责之初,网上就有言论对丘的动机做出怀疑。此次北大数学系教授对丘长期以来各种指责做出公开回应,似乎在印证网上已有的猜测:丘成桐要控制中国数学界。北大数学教授:有证据证明丘成桐的野心我这里有一封邮件,足以证明丘成桐控制中国数学界的野心,还能看出他对我们不服他控制有多恼火。丁伟岳说,你们敢登吗?这两封往来的邮件是丘成桐2002年写给前国际数学大会***David Mumford(芒福德编者注)的。而第二封则是芒福德的回信。芒福德是年度的国际数学家联合会***,1974年的菲尔兹奖获得者。这些邮件是芒福德转发给北大数学系的。在这封邮件中芒福德回答了丘成桐写给他的一封告状信,丘成桐指责北京ICM组织委员会没有征求香港和台湾数学会的意见。我考虑了很久该如何回你的信,最后我决定还是实话实说。 芒福德在回信中说,许多人告诉他丘成桐排斥和公开攻击中国数学会,丘和中国数学会的关系十分紧张。芒福德认为这种情况使得2002年的ICM不是一次显示团结的会议,而成了争夺会议控制权的场所。在信的结尾处,他劝告丘:如果你想要大会成功举办,你就应该给当地的组织者全力支持。丁伟岳表示,他认为这是丘成桐企图控制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一个证据。我们还在申办2002年ICM主办权的时候,他就因为我们不服他的控制,要把会议搬到香港。当初他公开讲他就是要和我们作对。关于这件事,我们有充足证据。丘成桐控制中国数学界未遂才这样做9月7日,记者来到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当表明采访意图后,一位老教授将记者领进自己的办公室。我是程老师,可以跟你聊聊。程乾生,是一位在北大已有将近40年教龄的老教授。我其实已经退休了,只是还带这几个研究生。丘成桐的说法关系到很多人,他们不好说什么,我就没什么顾虑了。我可以说,丘成桐和北大之间本来没有恩怨,但问题是,他想当中国数学界的霸主,但没有成功。程乾生说。他认为,丘成桐和北大之间的矛盾应该始于2005年双方都想建数学研究中心。当时,丘成桐在替某学术机构申请建立世界级的数学研究中心,而同时北大也在申请。上面批了北大的。北大就让田刚来领头做。丘成桐不甘心。程乾生说。北大这事后来被记者捅出去了。但事情慢慢在运行,北大资源大楼里给了两层楼。而且田刚表示过,等这个数学中心建完以后,他要全职回国。到时候丘成桐就应该罢休了吧?程乾生说。丁伟岳也有类似的说法。我和丘曾经是朋友。他对国内的抨击非常不客观。学术上他是非常有权威的数学家,但是我们争论的都是在非学术问题。比如他在美国那么多年,他对中国其实很不了解。他想要指挥一切,不只是我,其他数学家都是有看法的。北大教授:媒体没让我们说话纵观持续已久的丘-北之争,丘成桐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北大。北大仅有新闻发言人和校党委***代表校方发表态度,招致网友的批评,认为这种反驳苍白无力。而对学术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教授们,却从来没有在公众面前发声。是北大校方有统一口径的要求导致教授们三缄其口?还是教授们不屑于卷入此类口水战?抑或不敢与丘成桐公开叫板?记者深入北大数学系进行采访时,却发现北大教授们似乎有另一番说法。作为院士开博第一人,丁伟岳很爽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采访即将结束时,他说:有人指责中国数学界不团结,好,我们可以不说话,但问题关键在于丘成桐不管怎么在媒体上说都没人反对,我们这边有一点反对的声音,就被说不宽宏大量。我想一次宽宏大量倒是可以,下回还是照样要吵要闹,因为舆论权在他那边啊!丁伟岳说,之前并没有记者来找过他仔细核实有关事实。北京数学大会是否打压人才?今年8月底,丘成桐在接受香港《亚洲周刊》采访时直斥国内学术界不是做学术,都在搞权术,并举例称2002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北京的数学家压制外地数学家,上台发言的8个人有7个是北京的,其他成就远高于演讲者的数学家都没有机会发言。朱熹平教授是中国国内最好的数学家之一,后来被哈佛大学用最礼遇的方式邀请做访问学者,但当时,竟然连年会的邀请也没有收到。当时的发言人究竟是怎样选出来的?发言与否是不是数学家优秀与否的判断标准?记者就此采访了数位在2002年ICM上发言的数学家。当东道主有优待不止8人发言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丁伟岳是参加2002年ICM推选工作的教授之一。我可以举出几个外地的。比如说张伟平和龙以名,他们是天津南开大学的,还有一位讲数学史的,我想他是陕西还是什么地方的。还有复旦大学的一位。根据网上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ICM上作学术报告的华人数学家数量高达二十几人。而今年8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第25届ICM上,作报告的中国数学家只有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志明一人。针对这个悬殊的差距,丁伟岳解释道:当时我们东道主有一些优待,所以允许我们推荐比较多的人来做报告,大约11个人。我们推荐的名单最终是由国际数学家联盟来决定,我们没有决定权。如何选择发言人出现3种说法如果能知道ICM选择发言人的做法,也许能澄清是否有不公平的做法。但在记者调查中,北大教授们对这一问题给出了3种不同的描述。文兰(北大数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专门有一个ICM指定的小组,完全是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去工作。比如说准备选20个方向,每个方向设定一个工作小组,都是该领域里的专家,从会议开始的两三年前就开始选择,要去各个方面征求意见,形成一个名单。发言时间也是小组来定的,而题目是自己定。丁伟岳(北大数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北大数学研究所所长):ICM组委会和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会,在2001年开了个30多人参加的扩大会议,在一起推选。其中北大只有四个人参加。所有推选名单和投票结果都提交给国际数学家联盟,最后选谁是完全保密的,只有组委会***才知道。程乾生(北大数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数学所副所长):也是由单位推荐,个人也可以。有些比如学校力量比较薄弱,但个人学术实力很强,这时候他个人就可以提出来。这个还是比较宽松的。记者致电中国数学会,相关工作人员无一例外地拒绝接受采访。朱熹平没入围因为大家对他不了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丘成桐认为朱熹平没有被邀请参加2002年北京ICM是被打压。对此,丁伟岳则认为根本就不存在这种情况。票是2001年投的。他的很多重要的工作是2002年以后做出来的。你如果拿2006年的标准来看,可能就有很多人超过他们(当时发言者)了。这有什么奇怪的呢?在当时我能说没有漏掉。我想当时的选择是公正的,但后来出现后起之秀,完全有可能。丁伟岳说。北京是中国数学界的中心针对丘成桐抨击的8个人里北京的有7个,丁伟岳认为就算事实如此也不会说明存在北京帮或北大帮。我举个例子,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数学方面的,也都比较集中在北京。这个你说是巧合吗?其实也有原因。北京是全国数学的中心。在ICM上发言不是数学家优秀与否的标准在记者调查中,大多数数学家认为在ICM上发言并不是衡量一个数学家优秀与否的标准。香港大学数学系教授莫毅明认为,每一种选拔都有局限性,不只在中国,其他国家的数学家大会也可能漏掉某些优秀的数学家,很难尽善尽美。对于在会上发言的其他数学家的成就,清华大学教授萧树铁不愿评价,只说作完报告就离开,不知道其他作报告的人是谁。谁是最优秀的数学家没有评判标准,没有最优秀的。北大帮把持中国大陆数学界?丘成桐不是唯一指责北大乃至中国学术界的人。8月21日的《南方人物周刊》发表了一名匿名教授的访谈,称北大把持了中国的数学界和院士选举。8月27日,一篇名为《从院士增选看中国数学江湖》(以下简称江湖帖)的帖子首发于新语丝网站,随后被广泛转贴于各大论坛,引发网友对北大帮的猛烈抨击。程乾生PK匿名教授:我们不回应不代表我们没看法匿名教授:北大数学学院没一个人敢实名站出来,拍着胸脯说:你说的都是假话。连一个出来说几句圆场话的都不敢。程乾生:你可以写出我的名字。当要攻击人的时候,还来个匿名,那是很无耻的。这位匿名教授在访谈中主要观点是北大数学系掌控着整个院士选举任何人得罪他们,那肯定就当不了院士。程乾生曾经参与过几次院士材料的评审。他对记者解释了国内院士选举的流程:自己申报或者单位推荐。如果自己申报要至少3个院士推荐,过了65岁,就要6个院士推荐。教育部和各个科协都可以提名,北大要通过教育部来提名。推荐上去之后是通讯评审。把个人的资料给同行的专家寄去。在材料里面,申请人是什么官职,都没有。只有10篇论文,然后附上被引用次数和评价,这都是从网上摘录下来的数据,完全客观。之后要数理部全部一百多个人投票,不仅仅是数学的人,还有物理的,力学的。而且每个单位只能有一个人,北大怎么能把持院士选举?丁伟岳PK江湖帖:我们本来很安定团结他一说搞得人心惶惶江湖帖中细数了2001年、2003年、2005年的数学院士增选情况,认为北大在其中作用巨大,如果和北大关系不好,就不可能成为院士。再加上丘成桐在接受《亚洲周刊》采访时曾指责这些人控制了科研经费的发放、奖项的评审、新的院士的提拔,是否有北大帮?北大帮究竟有多少权力?这成为公众关注并热议的焦点。丁伟岳说:其实院士的权利说穿了就是选院士。而选院士也不是数学组的人可以决定的。要说有权利那就是发言权吧,但发言是否有道理,要由多数院士来判断,你不可能没有道理就影响多数人。有没有人可以控制选举呢?我想是没有的。丘成桐恼火的就在这里。当记者追问帮派一说时,丁伟岳表示:我不赞成这个说法。有的人不分是非把各种争论说成是帮派之争,是混淆视听。帮派,说穿了就是聚集起来为了小团体的利益,有很强的排他性。但要说数学会,是为了全体数学家的利益,不能叫帮派吧?所以什么叫帮派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本来很安定团结,他一说就搞得人心惶惶,好像我们做什么都错了。链接:《江湖帖》部分内容选录据统计,中国现有活着的数学院士24个,基本可以划分成北大、复旦和中科院三派。北大帮由张恭庆领衔,校内有姜伯驹、文兰、田刚、王诗宬等人,中科院数学所的丁伟岳、刘应明、杨乐均毕业于北大,与北大数学系渊源深厚,相互呼应,基本是一伙的。复旦派谷超豪、洪家兴、胡和生、郭柏灵,加上中科院毕业于复旦的石钟慈,一共是5人。中科院:丁夏畦、李邦河、林群、陆启铿、马志明、万哲先、王元、严加安、吴文俊、周毓麟。杂派:陈木法(北师大)、王梓坤(北师大)、彭实戈(山东大学)、夏道行(美国)。中科院看上去人很多,但是因为毕业于不同院校,又在中科院数学所的几次改革中相互算计,以至于彼此缺乏信任,所以实际上是一盘散沙,在院士选举过程中各怀鬼胎,往往被北大和复旦利用。丘成桐VS北大交锋大事记■2004年,丘成桐和北大就有了第一轮交火。■2004年的3月,丘成桐两个演讲和访谈中,对他以前的一个学生,而且是MIT的名教授等等,做了一些负面的批评。而这个学生就是北大的特聘教授田刚。■2005年 1月17日,丘成桐在《中华读书报》表示,我以前的一个学生在数学上是二流,到国内要拿高薪 。■2005年 8月9日,丘成桐指责田刚抄袭其文章。■日,针对丘的说法,丁伟岳和项武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兼职教授)在北大数学学院召开了反击丘成桐讲话。■新一轮唇枪舌战始于今年7月,《南方人物周刊》对丘成桐的专访。此次丘对于北大人才引进提出了质疑。■2006年7月底,北大新闻发言人对此进行公开回应。■8月,丘成桐再次接受专访:北大说自己没问题,为什么不公布名单呢?■9月1日,丁伟岳《庞加莱的困惑》的博客正式出炉。局外人不想掺和丘-北之争作为论战当事双方,北大与丘成桐各执一词。这时,第三方的观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记者在调查过程中,不论是从中国数学会还是其他高校的数学教授那里,都感受到极大的阻力。所有人都在极力使自己尽量远离这场斗争,似乎很怕一不小心就卷了进去。中国数学会:丘说的是事实中国数学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觉得(丘成桐的说法)不是在抨击,他说的都是一些事实。但是国内现状就是这样,我们目前没法改变。但是当记者追问下去时,她立刻拒绝再透露详情。而在秘书长办公室一位女士在电话里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我劝你还是不要采访,这对你,对我们,对丘成桐都不好。谁是谁非都说不清楚,也都不好说。大家都不提了,让这事就这么淡下去。港大教授:庆幸香港学术界好氛围在学术上,港、澳、台与大陆并不是一体,都有自己的数学协会。他们是否看得清这场争论?有网上资料称香港大学教授辛卓平也参加了2002年的ICM,但当记者与辛卓平通话时,他却说很多年没有来过大陆,更没有参加过那次大会。当问到丘成桐和中国数学界的纷争,辛卓平表示并不了解丘成桐和大陆数学界,不愿意对此发表评论。在辛卓平的推荐下,记者与另一名据说与大陆数学界交流密切的港大教授莫毅明取得联系。莫毅明有些犹豫地告诉记者,他每次来内地都只是参加会议,和内地数学家没有私交,对他们也不了解。我很幸运,香港的学术氛围非常好,大学间相互合作,不牵扯到任何人际纠纷。莫毅明说,在香港,也有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学界会议,各个大学都很清楚哪些人在哪个领域有代表性。他强调,香港学术界很希望年轻学者有机会作演讲,他也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人际纠纷。清华教授:也许我是渔翁得利萧树铁教授已经离休10年。他告诉记者,他对名利没兴趣,远离了那些人际纷争。2002年的ICM,萧老在会上作了关于数学教育方面的报告。对于其他发言的数学家的成就,萧树铁只说作完报告就离开,不知道其他作报告的人是谁。萧树铁老师说自己对被选择在会上发言毫不知情,可能是河蚌相争,渔翁得利吧,如果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利。谈到派系,萧树铁有些激动:中国数学界风气一直都不好,不是现在才坏的,解放前就是帮派林立,这种思想没办法杜绝。有更多教授则拒绝对此发表意见。网络时代的学术争鸣沦为口水大战除了与争论相关的北大、丘成桐、学术界之外,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辩还有另外两个主角:媒体和网络。从来没有一个学术问题像丘-北之争一样如此引发关注。在网络的催化下,加入公共意见的学术讨论似乎越来越偏离学术争鸣的范畴,真理,也似乎愈辩愈不明了。媒体插手数学家家事?当记者在内地学术界试图寻求中国数学界的人际纠纷真相时,许多受访者劝记者打消念头,甚至直接攻击媒体。清华大学老教授萧树铁对记者说:你们记者要去了解这些,肯定是自找麻烦,找不到答案。洪家兴是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也是2002年ICM发言人之一。在网上流传的派系表中他属于唯一能跟北大叫板的复旦派。提到丘成桐和中国数学界的纷争,洪家兴显得很生气:都是媒体挑的事儿!洪家兴认为,数学界人士有什么言论,是他们内部的事情,而媒体刻意歪曲放大这些争论,干扰学术界的家务事,唯恐天下不乱。媒体该为争论澄清?但丁伟岳看来,很多媒体人现在不敢站出来说话。我给新闻界朋友提出了个难题。其实在庞加莱这个问题上,媒体很多人是知情的,现在他们也不出来说话。到底有什么很复杂的原因,我也不清楚。我在博客上点名点到新华社头上,他也不说话。因为最开始这些违背事实的报道都是他们发的,现在他们当没事一样了。记者连续数日致电丘成桐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办公室,总是无人接听;给丘成桐的电子邮件也没有回音。对北大此次的回应,丘成桐的声音缺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朱熹平自己是否觉得自己被打压?是否认为没受邀参加2002ICM是不公正待遇?记者曾通过数学家和媒体同行试图辗转联系朱熹平,都未能如愿。截至发稿时止,朱熹平家的电话仍然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网友激辩辩出了什么?在百度贴吧之丘成桐吧,最早的2篇帖子发于去年6月。之后贴吧沉寂,直到今年2月15日,一位在京网友贴出媒体对丘成桐的访问《国内学术风气堪忧》之后,大量有关丘-北之争的转帖、评论越来越多。到现在丘成桐吧他的工作改变并扩展了人们对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几何中的作用和理解,并影响了拓扑学、代数几何、表示理论、广义相对论等领域。丘成桐,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俄罗斯、意大利科学院外籍院士。1949年生于广东汕头,1966年入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数学系。大学三年级时,获Stephen Salaff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深造,师从陈省身。197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数学研究所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1974年,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1987年,任教于哈佛大学,现任该校William Casper Graustein讲席教授,浙江大学高等数学研究所所长。丘成桐教授在最近接受媒体采访的三次谈话中举北大为例,批评国内大学教育,得到了许多国内教育界人士的响应,大多是赞同丘先生的看法。最近记者有幸采访到丘成桐教授,请他就北大的“真相辩白”作一番评论,并介绍有关问题的详细背景。记者:您最近多次对国内基础教育以及北大提出批评意见。在国内引起很多教育界人士和学生家长的共鸣,很多人在网上发帖或投票支持,也有人表示了不同看法。前些时候北大通过对部分师生的采访,对您的讲话做了一番辩白。您能否就北大发布的“真相调查”一文作一些评论。丘成桐:我想有人出来回答、解释问题未必是坏事。我同时也注意到,这篇答辩状仅仅就《北京科技报》文章揭露的部分学术不正之风作了回应,而未对《北京科技报》文章中揭露的主要学术腐败现象作出辩解。对北大关于学术不正之风部分所做的辩解,我知道的事实与北大答辩状中的陈述有很大的出入。记者:您最近在接受《北京科技报》采访时,提到您招收的一位北大学生由于本科基础太弱,最后在哈佛被退学。有人认为既然您当初选择录取他,就有您的道理。丘成桐:哈佛大学理学院每年招收的都是中国最好的学生,多数是来自北大等名校。这些学生都是经过我们千挑万选的,当然其中与他们推荐信的“分量”大有关联。我们至今还保留着北大这位同学的成绩单。当时数学学院主管教学的教授,以及柳、王等三位北大教授分别写了很好的推荐信,他们在他的哈佛推荐表上的每一栏都在“best”上打了钩。2000年10月,他被一致提名推选为北大3000位大三学生的代表,到上海向李政道博士报告成果。所以,在录取新生时,他理所当然地被我们认为是最好的学生。记者:您在谈话中表示,北大教授对学生漠不关心,许多有真才实学的学生却没有受到教授们应有的重视?丘成桐:这也许和有些教授在给学生推荐信上签名过于草率,推荐信名不副实有关。而对于一些真正出类拔萃的学生,却不懂得悉心栽培,任其埋没。我记得在1995年,北大数学系的王同学申请到哈佛大学读博士,申请表和推荐信都说他是北大最好的学生,于是我在北京时就***了王。可是令我惊讶的是,在当时张恭庆院士主持的座谈会上,北大的二十几位教授竟然都没听说过这个学生。刚巧有一位认识这位学生的青年教师,走过会议场所,他认识这个同学,找到了这个同学后,教授们还是对他没有印象,我当场问了他几个问题,而后,张院士的评价是北大这些年来的学业不行,所以不敢向我推荐,王同学也不算好,所以张院士劝我不要录取他。以后他被加州理工大学录取了,并到耶鲁大学做助理教授,这也说明他确实是一位很优秀的学生。只不过北大的院士们不认识优秀的本科生罢了。两年前,我在加州理工遇到这位王同学。他对我说,当初没能成为我的学生,是他一直感到最遗憾的事情。记者:您对国内的大学教育,尤其是北大数学系,提出过很多批评。您曾经说过,北大作为国内最好的大学,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就好比做生意投了
上一篇:下一篇: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杯冠军顺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