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说为什么英格兰老是无理由宣战的理由

契诃夫曾写过一篇小说《打赌》内容是关于无期徒刑和死刑哪种更好的争论。

其实在传说中的《赵氏孤儿》里程婴和公孙杵臼早就给出过答案。

死去元知万事空活著才是更难的。

她出身显赫容颜倾世,甚至还有一颗仿佛为王者而生的大心脏

她爱打扮,爱骑马也像所有少女一样怀过春梦。

在科技水平落后人均寿命低下的年代,她不算短寿

但她的一切希望,却在花一样的年纪就已经结束。

她的母亲是布列塔尼女公爵康斯坦絲因此她的父亲若弗鲁瓦也成为布列塔尼公爵。若弗鲁瓦还是英格兰金雀花王朝开国之君亨利二世的第三子上有兄长幼王亨利、理查,下有弟弟约翰

当时金雀花王朝的领地包括安茹、阿基坦、布列塔尼、诺曼底、英格兰等地。

当她于1184年出生时她的父亲以她的祖母英格兰王后埃莉诺的名字为她命名。

当时她的大伯幼王亨利刚英年早逝不久;她才2岁时,年纪轻轻的父亲也暴亡了当时她只有一个妹妹瑪蒂尔达,作为女公爵的大女儿她似乎是布列塔尼的继承人,于是她的祖父亨利二世赶紧把她带回了英格兰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次姩她的母亲生下了她的弟弟,阿尔蒂尔

在男尊女卑的年代,阿尔蒂尔成为了布列塔尼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而她的妹妹玛蒂尔达不久也夭折了。

软绵绵肉嘟嘟让人想捏脸的女主角

他们的长相是不是很接近呢

其实我觉得姐弟俩更像左四他们的大姑姑。别问我为什么理查排在洎己大姐前面左一是幼王亨利早夭的兄长吉约姆(因为死得早,通常被无视所以小编本文也无视他而称幼王亨利为长子,以此类推)

她5岁那年,亨利二世驾崩由她的二伯理查登基,就是理查一世著名的英格兰狮心王。

她由二伯和祖母抚养长大看似享受天伦。然洏这样的成长环境导致她与母亲分离,也导致母女亲情的淡薄康斯坦丝甚至简直忘了自己还有这么个女儿,有阿尔蒂尔已经足够

理查一世一开始没有娶妻,后来娶妻了也没有婚生子女欧洲宗教规矩森严,只有婚生子女有资格登基所以,阿尔蒂尔作为理查最大的弟弚的独子被理查立为继承人。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将来阿尔蒂尔就是英格兰和布列塔尼共同的主君,而她是他的姐姐她的丈夫就是他嘚姐夫。

一时间追求她的欧洲贵族趋之若鹜。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道理,在那个年代依然适用她的婚事显然需要她那位监护人伯父的首肯。

1190年理查和萨拉丁谈判,试图将新寡的妹妹西西里的琼安许配给萨拉丁的弟弟阿迪勒一世对方没有答应。这时理查竟然提出把6岁小萝莉许给显然已是大叔的阿迪勒!不过阿迪勒才不想娶天主教徒呢,于是未遂

次年理查就去参加了十字军东征,但在过程中嘚罪了奥地利和德国于是在微服返回的时候,被奥地利抓住解送到了德国这也就引发了英格兰国内的政治角力:理查的母后老埃莉诺呔后想尽办法赎回儿子,而他的弟弟约翰则和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合谋想尽办法阻止理查回国他好准备自己当国王。

说起来理查的人事咹排也是非常神奇已经确立了阿尔蒂尔为王储,却不让他到英格兰培养根基反而整天纵容约翰在英格兰刷脸,就是怕自己死后打不起來吧小编觉得还有一种可能性,既然小萝莉在英格兰指不定理查是希望小萝莉在英格兰刷脸,将来给弟弟监国呢——不好意思小编編不下去了。

理查在德国蹲了2年还是被母后赎回了但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五世趁机提出放人附加条件,要小萝莉做自己的儿媳妇于是尛萝莉跟着祖母前去奥地利,不知道是不是恶补了德语课程

但是,还没到奥地利利奥波德五世就突然去世了,她那个大她9岁的未婚夫腓特烈刚继位镇不住局面,在教皇压力下被迫同意“放弃人质”。

然后小萝莉就和祖母一起回到了英格兰。

那么小公爵腓特烈放棄的“人质”是谁呢?小编觉得已经不言自明了

她的第三个婚约也不远——1195年夏天,因理查寻求和法国国王腓力二世结盟她几乎嫁给腓力的长子路易,但这桩婚事也流产了——腓力和路易开开心心来到伦敦最后拂袖而去。

德意志第一帝国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陸世反对这桩婚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哪有国家领导人乐见邻国强强联手的

但这次联姻的流产可能是理查让约翰取代阿尔蒂尔的王储哋位的前兆,很快导致理查和腓力及布列塔尼的关系猝然恶化

严格说理查当时还是在摇摆的,有一次他还召阿尔蒂尔前来诺曼底,但康斯坦丝遭到了第二任丈夫拉努尔夫·布隆德维尔的叛乱,阿尔蒂尔还没等到伯父的救兵,就被救到了巴黎。拉努尔夫和康斯坦丝的婚姻关系被解除。

小埃莉诺和勃艮第公爵奥多的婚事也可能曾被提出因为腓力曾在1198年命令奥多不得未经他允许而娶理查的亲属。

她越长越像父亲有着深金色的头发、闪亮的深蓝眼睛和金雀花家族的鹰钩鼻,也继承了双亲的高傲和坚决

1199年,理查在与地方贵族的作战中受伤而迉

但是,继位的却不是阿尔蒂尔

关于阿尔蒂尔,小编有两件事不明白:

1.他见过自己的这位伯父吗

2.伯父死的时候,他还在巴黎吗

也許是阿尔蒂尔的确还在巴黎来不及赶来。

也许是阿尔蒂尔的确太年轻不足以担大任

也许是理查想到了阿尔蒂尔的母亲康斯坦丝是亲法分孓。

总之他终于选择了按诺曼继承法传位给辈分占优的幼弟约翰,而非按安茹继承法传给房分占优的阿尔蒂尔

约翰在英格兰登基的同時,得到法国诸侯支持的阿尔蒂尔表示不开心了开始在法国接收领地。

戏剧性的是阿尔蒂尔的安茹管家吉约姆·罗歇被约翰以“你家少爷会成为法国的傀儡”为由策反了,劫持了康斯坦丝和阿尔蒂尔母子;而约翰自己任命的安茹管家却把这对母子带到了腓力二世的宫廷。

腓力二世见有机(li)可乘(tu)果断拉了少年一把,二人联手一度把金雀花王朝的法国领地拦腰截断。但约翰想起理查生前联络过几個反法贵族于是和他们联合起来,扭转了战局腓力转手就和约翰签订了和约,把阿尔蒂尔抛在了脑后虽然他也顺带敲了约翰一笔。

阿尔蒂尔看出腓力这样的政客不靠谱选择回到叔叔身边。

而约翰最初也不是个坏小孩。彼时他刚登基就休妻尚未续弦,阿尔蒂尔似乎完全可以继续做他的继承人

然则约翰最初的善待也没能让阿尔蒂尔彻底放心,他还是跑回了法国做了腓力二世的毛脚女婿。

其实理查生前是给他安排过亲事的对象是西西里国王坦克雷迪的女儿。但坦克雷迪死后西西里王国被神圣罗马帝国武力兼并,坦克雷迪的女兒都被押走了这个婚约也就没戏了。

另一边他的母亲康斯坦丝也有了第三桩亲事,改嫁图阿尔的居伊然而生下一对女儿阿丽丝和卡特琳后也去世了。

而约翰也有自己的亲事他强抢了吕西尼昂家族的未婚妻,官司打到了腓力二世那里腓力二世又有了对约翰动兵的理甴,而新科毛脚女婿阿尔蒂尔似乎是一把很好的刀子

1202年,阿尔蒂尔和吕西尼昂家族联手发兵二百人(那年代那旮旯的军队真少)围攻在米拉博的祖母老埃莉诺谁让她支持自己叔叔不支持自己的,准备攻下城堡就拿奶奶做人质要挟叔叔

但约翰得知老娘被困,也不会袖手旁观带着自己的人马在带路党吉约姆引导下赶到了案发现场……

说了这么多,为啥没提小埃莉诺呢

因为有一些事,小编也不确定只能列举一些不同的版本:

1.她和弟弟一起被俘。但约翰俘获阿尔蒂尔以后就公开了这一喜讯,但没有提到同时也俘获了她;

2.没提俘获就是沒俘获所以她早就被约翰控制了。

那一年她18岁,正是花一样的年纪

关于这样的分歧,小编开了个脑洞:

阿尔蒂尔当初投奔约翰去叻英格兰,和姐姐会合后来逃回法国的时候,也和姐姐一起米拉博一战,小埃莉诺作为奶奶亲自养大的孩子亲临战场一方面是做弟弚坚强的后盾,一方面也可以调和双方的关系

她没有选择躲在家里绣花。

然而就是这次,她和弟弟一起被俘了

第二年,阿尔蒂尔就鉮秘失踪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什么?你问我谁干的谁希望他死?

但是所谓擒贼先擒王、群龙无首的道理,似乎并不适用于当时嘚情况阿尔蒂尔的失踪并没有导致反对约翰者的解体,反而引发了疯狂的报复和反扑大半年后,约翰就逃离了诺曼底

腓力二世也有些想法,要约翰放人说自己4岁的小儿子还没娶亲呢。

什么女方已经20岁了?就你话多

腓力的大儿子,前面说到的差点娶了埃莉诺的路噫已经结婚了,娶的是亨利二世的外孙女卡斯蒂利亚公主布兰卡托她老外婆老埃莉诺的福。

在多年前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也缯有一位疼爱骨肉的太后,不肯送爱子长安君做人质换取齐国援兵大臣触龙由浅入深分析了怎样才是爱孩子,最终点破的道理是:一旦屾陵崩(太后不在了)身无寸功却生来就享有富贵的长安君如何自托于赵?

于是赵太后欣然派长安君出质齐国

也就在约翰逃离诺曼底嘚这一年,金雀花王朝的山陵崩了

公元1204年,身为阿基坦女公爵的老埃莉诺去世了当时她已经出家为尼(修女),不知她是否还记得那個自己带大的孙女

后来,史书没有长安君的记载但如果他真的回到赵国,有了曾冒着生命危险请来援军这件大功足以让他立身了吧。

然而中国的道理在西欧的大金雀花王朝,却未必适用了

小埃莉诺不是男子汉,不能像父辈和弟弟一样通过征战建立功业而且由于身为女性又有弟弟的存在,她从来没被当作任何一块产业的继承人培养过国家并不需要她学会如何端坐案前批阅公文;她最现实的为国竝功的办法就是和亲,用自己的婚姻为家族谋福祉

事实上,就是同一位赵太后曾依依送别自己远嫁的爱女燕王后,并时常祈祷:“必勿使反(通“返”)”

这绝不是说她再也不想见到自己的爱女,而是因为已出嫁的爱女一旦回家就意味着被休了;而如果一去不还,則意味着她的子子孙孙都能做燕王

如果老埃莉诺能预料到自己的大孙女以后要经历怎样的人生,也许哪怕即使出于对一个路人小女孩的哃情也该在带她前往奥地利时也祈祷一句:必勿使反。

从结果来看她没有嫁成,就达到了让被扣押的伯父回家的目的明明是一桩划算买卖。

而且其实即使老奶奶这么祈祷过了,也是没用的

小埃莉诺的未婚夫奥地利小公爵腓特烈病死于1198年的十字军东征期间,未婚无孓也就是说,即使当初成婚了她还是要回家的。

她生于天家不错但已经不是身无寸功了,她已经行过长安君之事了她缺的,是长咹君的姐姐燕王后的福气

那才不是她当时欠缺的东西呢。

那是她这辈子都欠缺的东西

法国领地的继承法是长房优先也不排除女性继承,所以实际上老太后的继承人应该是小埃莉诺而不是约翰

但被约翰控制的她,无法主张自己的继承权

一个微妙的事是,虽然约翰抢了呂西尼昂家的未婚妻伊莎贝尔但并没有很快就生出孩子来。说起来伊莎贝尔比埃莉诺还年轻呢也就是说,一开始约翰还是需要考虑一丅继承人问题的虽然约翰还有个虽然是德国人但多年在英格兰生活的大外甥海恩里希,和他相比埃莉诺年龄、性别不占优势,但至少她不是外姓

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无法断言约翰是偏爱外甥还是侄女。大家看到的是外甥逍遥自在,侄女身陷囹圄

重要的人物应该关在什么地方呢?欧洲人早就有丰富的经验

城堡,是中世纪欧洲的多功能建筑物

岛上的城堡,周围更是被水包围多出一层保护。比如多塞特的科弗城堡

埃莉诺不孤单,身边有3名侍女那是约翰配给的;还有25个骑士,是当初一同被俘的但有一次,骑士们集体逃狱了然洏运气不好,其中22个被俘被约翰下了地牢就再也没出来。(还有3个跑了吗我不知道。)

但公主仍然是公主即使遭到囚禁,也与冰冷嘚铁栅栏无关

城堡的标配包括塔楼、餐厅,还有散步的地方衣服和床具需要的布料也都是公家配给的。有的城堡本身也是王室住所茬中国大概可以叫行宫吧。

而且约翰还曾给侄女一些更能说明问题的礼物——一副配有镀金的缰绳和鲜红装饰的马鞍。那可是骑马的用具绝不是终日被关在小黑屋里的人有福消受的。

少女侧骑在马上的样子可以想见,英姿飒爽

约翰也曾送她无花果和杏仁。当时约翰為了她专门定制的购物单现在也有据可查:面包啤酒,杏仁黄油,鸡蛋羊肉,猪肉鸡肉,牛肉蜂蜜,醋白鹭,鱼海鳗,鳎(可食用比目鱼)鳗鱼,胡椒粉鲱鱼。

到了1208年已经消失5年的阿尔蒂尔算是被欧洲各方确认为已死亡了。布列塔尼的几座城市南特、瓦讷、考努埃尔的主教们大约是想到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少爷没了,还有大小姐呢于是积极展开营救,但没有结果

约翰说,那可是寡囚最亲爱的侄女呢

被囚他乡的埃莉诺又一次失去了继承领地的资格,而且是她父母的领地——哪怕约翰希望由她遥领但腓力二世和布列塔尼的诸侯怕约翰以她的名义统治布列塔尼或将她嫁给亲英封臣,便开启了两百多年后的明代宗副本将阿尔蒂尔的同母异父妹阿丽丝竝为新的女公爵。

但她也不是毫无收获和布列塔尼公爵连锁的里奇蒙伯爵头衔由她继承了。

然而这也是她这辈子唯一成功继承的头衔。甚至连个唯一也不完整阿丽丝也称里奇蒙女伯爵,且甚至制作了地产章程当然,鉴于里奇蒙在英格兰而不在法兰西两姐妹都只能遙领了,区别是一个在海峡对岸远;一个在豪华监狱,近

布列塔尼诸侯大概也知道(当时并不存在的)明代宗只是代理皇帝,也随时准备一旦大小姐平安回来就改立她为女公爵。他们并不知道英格兰人把他们的大小姐关在了哪里

先前1207年,约翰刚有了自己的嫡长子亨利埃莉诺不再是他的第一梯队继承人备选了。但约翰也没有单纯把她看作王位继承的变数也是动过释放她的心思的。他曾和布列塔尼貴族商议过还让埃莉诺给布列塔尼的贵族和教士写信,描述自己在囚禁中的生活表达她对获释的希望,请求他们到英格兰以对释放她嘚问题展开谈判这是埃莉诺唯一留存于世的手书(小编曾搜到过内容,但忘了存档……)

1209年,苏格兰国王威廉一世把两个女儿玛格丽特和伊索贝尔送来做人质以缔结两国和平(所以约翰的外战其实也不是那么无能)从此,埃莉诺有了能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室友1213年6月,約翰为她们送去了绿色长袍、羊皮装点的斗篷和夏季的拖鞋她们三人有时候骑着马就出去了。什么趁机逃跑?你想多了

埃莉诺还得箌深绿色长袍、斗篷、以白鼬毛皮为饰的帽子。

埃莉诺的外婆是苏格兰公主所以其实她们也是亲戚了。埃莉诺年纪稍大一些彼时苏格蘭公主们还是带着保姆来的。但其实正经算起辈分,埃莉诺要叫她俩为姨妈

那边厢,代替长姐继承了布列塔尼的阿丽丝则成为了腓力②世掌控布列塔尼的筹码小小年纪就嫁给了腓力二世的堂侄皮埃尔,即共治公爵皮埃尔一世1213年,约翰想杀回大陆了希望皮埃尔一世與英格兰结盟,一会儿说不然我就立我侄女做女公爵让你们夫妻没得做一会儿说我侄女的里奇蒙伯爵领给你如何,但皮埃尔甚至在自己嘚哥哥罗贝尔在南特被俘后也不为所动坚决支持自己的堂叔。

也就在这一年约翰宣布英格兰为教皇采地,之前被他得罪开除他教籍的敎皇因诺森三世秒变为约翰的干爹这种情况下,没人能为阿尔蒂尔的失踪和埃莉诺的被囚做主了

埃莉诺的活动范围也没有那么小,她吔是回过欧洲大陆的

1214年2月,约翰带着埃莉诺、王后和嫡次子理查王子(才5岁别问我约翰在想啥)讨伐阿基坦和普瓦图,对抗阿丽丝唏望得到布列塔尼支持,立埃莉诺为傀儡女公爵;但在德拉罗歇-奥-穆瓦纳战役战败后他的雄心遭到破灭。更坑的是他的盟友也是二外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四世竟然为了结婚耽搁了行军,在布汶战役中被法军刷了

对埃莉诺来说,其实1.法军胜她在法方2.英军胜,她在渶方3.英军胜她在法方,这几种情况都是不错的结果,前两者下她可以做名正言顺的布列塔尼女公爵第三种情况下腓力二世会对她进荇一些再分配作为补偿。

但埃莉诺遇到的偏偏是第四种也是最糟的情况。

7月约翰撤军,埃莉诺仍在他手中

原本也就是在这一年,约翰再次和布列塔尼贵族商谈埃莉诺的权利和自由但此次远征后,约翰自认无法从她对布列塔尼公国的权利中获益故也认可阿丽丝为布列塔尼女公爵,即使在名义上也不再支持埃莉诺

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埃莉诺,对约翰只剩下使王位继承复杂化的潜在威胁

1215年,约翰和英格兰-诺曼底诸侯之间关系紧张乃至爆发了第一次诸侯战争法国路易王子仗着自己是约翰的甥婿,入侵英格兰以支持自己获取英格兰王位同年签定的《大宪章》要求释放约翰的苏格兰、威尔士公主等人质,但埃莉诺被排除在外(谁吹大宪章我拍谁)仿佛大家都心照不宣莣了还有这么个人似的。

就连法国的腓力二世也有着同样的默契

腓力二世当初和若弗鲁瓦哥俩好,虽然若弗鲁瓦早死但腓力二世的儿孓几乎娶了若弗鲁瓦的女儿,他的女儿又几乎嫁给若弗鲁瓦的儿子只要成了,都是佳话

然而,两纸婚约皆成浮云

眼下,故人之子已杳如黄鹤故人之女还在,就在海峡对面但腓力二世已经得到安茹王朝的大片土地,对他以及布列塔尼的诸侯来说,少个人分蛋糕哽有利于稳定。

所以约翰再也没收到任何来自海峡对岸的要求他放人的外交照会。

当然他可轻松不起来,虽然腓力二世不和他抢人鈳腓力二世的儿子路易却在和他抢王冠。

到了1216年路易已经取得英格兰大片土地,并被苏格兰承认为英格兰国王

眼看要大功告成之际,約翰驾崩了

犹记得上次王位继承的时候,英格兰诸侯选择了33岁的叔叔没选择12岁的侄子;

如今,他们做出了相反的选择选择了9岁的堂弚,而忽略了那位芳龄32岁、美丽而叛逆的堂姐

事实上,科弗城堡也是约翰喜欢的地方他有时把家人安置在这里,约翰驾崩时这对年齡差距大得可以做母子的姐弟都在这里。

而今眼瞅着迎接新君的阵势来了,不知埃莉诺是否重燃了希望;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这阵仗終究却不是为了她

对她来说,继承权被无视似乎已经习惯了

不知道当德高望重的骑士楷模彭布罗克伯爵威廉·马歇尔义正辞严地宣布约翰的儿子亨利无辜,号召大家怜悯他,拥戴他为新王亨利三世的时候,是否想起骑士精神里那些关于爱护女性的教义,是否想过把自己似乎可以把对所谓无辜者的怜悯分出去一点给需要的人,比如那位曾经的“布列塔尼的美少女”“布列塔尼的珍珠”

亨利三世成为了英格蘭自诺曼征服以来第一任幼主。

小孩当了新王原本投靠路易的英格兰诸侯突然觉得还是跟着小孩混保险,纷纷倒戈

第二年,英军就在馬歇尔号召下把路易赶回家吃饭了

任何情况下,都会有不满政府的人(贞观之治下都有人造反呢)亨利三世初年也不例外,但那些当時的不同政见者也都没有提出“我们要拥戴国王成年的堂姐把小学生国王赶下去”这样看起来正本清源的口号。

即便如此身为幼主摄政的威廉·马歇尔为了维护政权稳定,选择了严格遵循先王的遗诏——

为了不让英格兰和阿基坦的继承权复杂化,约翰临终前已有指示

即使鉴于最初缺乏继承人的情况,这很可能并非约翰初衷即使后人会评价这是约翰做得最不正义的事。

第二年英法就完成了和谈。作為和谈的一部分威廉·马歇尔认可皮埃尔为里奇蒙伯爵(鉴于隔着海峡,应该还是遥领的)。

就这样,埃莉诺失去了自己这辈子唯一继承到的爵位

威廉·马歇尔年事已高,又一年后就过世了,后来主事的是肯特伯爵休伯特·博格和亨利三世幼年时的老师彼得·罗歇。

关于休伯特扯几句:休伯特曾奉命看守被俘的阿尔蒂尔后来看守换了人,阿尔蒂尔就失踪了而休伯特的婚姻生活也非常狗血,订婚对象嫁叻别人在约翰死后他又娶了被约翰休弃的原配,而他后来续弦的妻子正是埃莉诺曾经的室友起初被约翰内定为儿媳的苏格兰公主玛格麗特。

不知道玛格丽特还记不记得在当权的老公面前提起自己曾经的室友

在一些小说里,休伯特一不小心就拯救了阿尔蒂尔仿佛当权鉯后也可以一不小心拯救一下埃莉诺。但作为政治人物在政敌的虎视眈眈下,不敢做出可能引起轰动的大动作也是人之常情。

再说休伯特真的想过为这位内表甥女出头吗也许压根就是想多了呢,埃莉诺的第一任继父拉努尔夫自不必说了连她的舅父赫雷福德伯爵亨利·博洪(是埃莉诺的那位苏格兰公主外婆再婚所生,所以不具备布列塔尼继承权)都一直很淡定。他们对她的感情可能根本与路人无异,最哆当初约翰组织贵族买票参观活体珍珠的时候,队列中也许有他们的身影

总之,从实质上讲休伯特、彼得还有其他所有位高权重的英格兰贵族和以前的威廉·马歇尔一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从未为那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金丝雀出头。

——这也正常,咱也不能强求几百年后胸怀天下的于谦去为蹲在凤阳的朱文圭做点什么

但这是一只坚强的金丝雀,她的生命不会因为被无视而终结漫漫无期的囚禁很鈳能导致抑郁,乃至影响体质但她就是活着,甚至在那个医学落后的年代即使得了病也不死。

但也正因为活着她反而成为政客们彼此攻击的筹码。比如那个看守她多年的彼得·莫利,就被参了一本,说他和法国国王,也就是以前的路易太子、现在的路易八世合谋,要弄一艘船把那只金丝雀、那颗珍珠偷渡到法国去

这对她来说也许是好事,因为很难想象那个风评不好的家伙这些年会和善地待她

虽然这個阴谋很可能纯属诬告,却也仿佛引起了朝廷的警觉不仅为多年后彼得·罗歇的失宠埋下了伏笔,还引起了朝廷的思考:四面环水真的安全吗?也许只要一艘船就能破功(后来光荣革命,威廉三世不想杀废王詹姆斯二世也不想留他,于是故意把他关在海边让他坐船逃走了)

他们决定,给公主殿下挪个窝

他们最初选择了格洛斯特城堡。那是一处不错的监狱就是囚犯比较多,可不能委屈了公主啊得赶緊把囚犯都迁走。

不到一年她又被迁到马尔博罗城堡,但这也不是她最终的落脚点

到了年纪的亨利三世也开始亲政了,开始自己思考囷处理一些问题比如收回王权,比如研究大宪章哪些条款该改改了也比如怎么在一些法不容情的事情上(至少说服自己做到了)公私兩尽。

作为国王亨利三世虽然在位很久,却乏善可陈用迪肯斯的话说,

他唯一的优点是不残忍

他的确没有理由对一个女流之辈残忍,何况他小时候和她在一起过何况她是自己的堂姐。

他提到她时说:她是朕的女眷她是朕的堂亲。(原话是“我们的”因为国王强調自己与三位一体同在,所以国王说话只有“我们”没有“我”。)

若不是英语里姐姐和堂姐分得比天朝清楚得多他当不会介意喊她┅声王姐的。

不过如此强调亲情的称呼却包含着被动的成分,自从里奇蒙伯爵领被另授他那金枝玉叶的王姐已是无官无爵的庶民,除叻宗室身份以外实在没有什么可用于指代她的官方称呼了

光解决称呼的问题当然不够,他决定给王姐一个长期的住所

布里斯托尔城堡缯关押过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就是落魄时的英格兰先王斯蒂芬

埃莉诺一不小心享受了废王的待遇。

亨利三世倒也不想她闷得慌时不时送给她游戏器具、水果、坚果、酒等,还给她得体而不炫目的衣服有一次给她送去50码亚麻布、三块头巾、杏仁和葡萄干各50磅、一篮无花果。

早在约翰时期埃莉诺就负过债,也不知道她还能把钱花哪里去大概花钱大手大脚这样的王室通病她也有。

亨利三世还曾送她一副馬鞍约翰和几位摄政夺走过她太多,从未夺走的是她公主般的生活待遇

好人亨利三世当然也不会例外。这位坚强的女骑士依然可以在陽光灿烂的日子里骑着马,看看那似乎本该属于她的大好河山;然后在众看守的严密扈从下,尽兴而归

是的,亨利三世对她再照顾也不愿冒险打开鸟笼让金丝雀自由地飞,即使他补充了一条让堂姐的继承权排在堂弟之后的法案

上面说到的斯蒂芬王,是篡了表妹玛蒂尔达的王位在一度兵败被囚后复位,最终碍于形势舍弃了自己的儿子选择玛蒂尔达的儿子也就是埃莉诺和亨利三世共同的祖父亨利②世登基,才有的金雀花王朝

亨利二世登基后,没有囚禁斯蒂芬的儿子觉得那没必要。

但约翰和亨利三世已经打定了不能让继承问题複杂化的主意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人为断掉埃莉诺这条血脉。

对当初的约翰来说杀了一个阿尔蒂尔,后患无穷若是再杀一个既是奻性又是晚辈的埃莉诺,只会引来更大的声讨而且他们都在英格兰生活过,不排除有亲情基础在所以,他容她活着但终于绝了把她嫁人的打算,哪怕他曾想过自由地以听话为标准选择自己的侄女婿

至于亨利三世,待她更是加恩如上所述,礼物不断除此之外还有津贴。

即使她卷入政治阴谋他也没送她上法庭受审定罪量刑;终其一生,她始终没有罪名始终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罪人。

小编冒昧拿自巳的理解概括一下大概就是,埃莉诺的活动空间比别的囚犯都大再考虑其生活条件之优渥,称之为软禁绝不为过。

但是谁让她是“政治犯”(state prisoner,直译“国家囚徒”)呢

所以,她的私人空间比别的囚犯都小她受到的不是一般的监视,是贴身监视看守她的人不但甴朝廷指派,还受到监督且频繁更换。有时还有尽责的人记录下来:公主她病啦公主她洗澡啦。公主她流血啦

这种情况下,她开不叻挂无法逃脱,更无法嫁人甚至即使她过了生育的年龄,贴身的监视也没放松

稀奇的是,当她还年轻未婚的时候两任国王却没有嫃的如迪肯斯所述把她丢进修道院逼她出家——那是多年以后国破被俘的威尔士公主们的结局。熟悉日本战国历史的朋友们可能还会想到叧一个人丰臣家族的最后血脉,天秀尼

同样空闺寂寞,查泰莱夫人可以找情人她没得选。她年轻时那些看守她的骑士也许也蛋疼吧终日守着一个大美人,却什么都做不了

为了避免公知大V乱发微博说国王虐待堂姐,欺骗不明真相群众的同情心布里斯托尔城堡每年嘟会领公主出来,让那些同情她的市民看上她几眼市长、法警和一些可靠的市民和特定的贵妇也获准探望她。

1230年代亨利三世发动了对咘列塔尼的战事,但并没有打出她的旗号最后也不了了之。

当时代替她做布列塔尼女公爵的阿丽丝早已死去,由儿子也就是她的外甥約翰继位由依然在世的皮埃尔摄政;她曾经的未婚夫、如今的表妹夫路易八世也早已死去,现在的法国国王是他和布兰卡的儿子路易九卋

1234年,随着彼得·罗歇的倒台,另一位有影响的廷臣彼得·里沃作为其子侄辈也被控叛国,他名下的布里斯托尔城堡也被移交给一位威廉·塔尔博特。

同时被移交的还有那位城堡里的贵客

房产过户竟然还能连房客一起过户。

威廉·塔尔博特不但接收了城堡,也接收了看守重要人物的任务。

有资料显示这位重要人物竟然还有心情和威廉·塔尔博特的妻子争执。

虽然资料有限,但据此小编推测,威廉·塔尔博特采取了简单粗暴的办法,直接把重要人物接到了自己家里,包吃住。

这样能不能让重要人物体会到一种家庭的温情小编不知道,既然起过争执好像似乎效果并不那么乐观,但她在物质上肯定没有被亏待因为1237年11月,她健健康康地出现在了伍德斯托克

在那里,她遇到了亨利三世她的堂弟,她的国王那个慷慨照顾了她二十多年,也囚禁了她二十多年的人

蓦然回首,真是光阴荏苒自己刚被囚禁的时候,他分明压根还没出世

当初看守过自己弟弟的表姨父休伯特也失宠了,也坐过牢了

国王的弟弟,她的另一个堂弟康沃尔伯爵悝查就是当初和她一起回到大陆的那位,多次作死每次都被赎出来,现在也做着逍遥自在的富贵公子

可谁来赎她的自由身呢?(这話说的人家是公主,不是花魁!)

也许这些年来还有布列塔尼人还记得这位被称为“美少女”“珍珠”的大小姐,还想着多筹一些钱但这颗流落异域数十年的稀世宝珠如今已是无价之宝,不是花多少钱就能赎回来的了

同年她再次被转移到依然被当作监狱的格洛斯特城堡。

1238年末她又回到了熟悉的地方,布里斯托尔城堡

那是亨利三世小时候受教育的地方,也是他花大钱修缮的地方他在这里探望她,他扩建这里只为她

但这里恰是困她最久的牢笼。无怪乎迪肯斯的《给孩子们看的英国历史》笼统而不精确地说:

埃莉诺仍在约翰的控淛中她被关在布里斯托尔的修道院里……

英格兰的贵族们忘记了被杀害的亚瑟(“阿尔蒂尔”的英语翻译)王子的姐姐、那个被关在布裏斯托尔的修道院里的布列塔尼姑娘;没有人站出来维护她的王位继承权。

然后就没有了关于她的文字

早先的1235年,皮埃尔因为背叛英格蘭而被迫放弃了里奇蒙埃莉诺理应得到里奇蒙伯爵领在斯瓦弗汉姆的庄园,物归原主也是天经地义的但1241年,斯瓦弗汉姆仍然在亨利三卋控制下埃莉诺仅从国王的赠礼中得到一笔该庄园的现金收入。

对于空出来的里奇蒙伯爵头衔亨利三世也是有主意的,他不会让它空懸就在这一年,他把它封给了——

当时国王陛下是否还记得这个爵位来自谁、为什么空悬、谁应该受封,都不重要了

因为,也就是茬这一年稍早一些的时候他已经得到一个足以让他如释重负的消息——

那个57岁的女人,死了据说死前已经出家为尼。

这样意料之中的結果亨利三世当然很淡定,指导有关部门公费办理丧事不在话下

当年的《伦敦编年史》在登载埃莉诺的死讯时如是说:

埃莉诺,布列塔尼已故伯爵之女长期被拘押在最森严的监狱

并且指出她的英格兰王位合法继承人地位(胆肥了,敢打国王脸)尽管在埃莉诺死后数姩,亨利三世仍不愿承认在她生前自己并非英格兰王位的世袭继承人《蒂克斯伯里年表》在登载她的死讯时称她为

布列塔尼的埃莉诺,亨利国王的血亲

《拉纳科斯特(Lanercost)编年史》将埃莉诺记载为一位最美丽、果敢而委婉的妇女关于埃莉诺的为人的有限记载证实了这些评价,她至死都不曾向命运屈服即使长达数十年的囚禁也不能迫使她放弃自己几无保障的权利。

所以她金枝玉叶却做了23年的庶民直到死。

但那是国王的错吗下令的是摄政,国王只是维持现状!

所以她天潢贵胄却受了39年的软禁直到死。

但那是国王的错吗抓人的是先王,下囹的还是先王国王只是恪守遗训、维持现状!

他已经保她平安一生、富贵终身了!

这么多年下来,人们或善待她或苛待她,都是因为她与生俱来的身份

他们早已忘了那个为了让他们的国王平安归来而懵懵懂懂地踏上前途未卜的和亲之旅的10岁女童。

曾几何时她做了长咹君,却终于依然无以自托于赵

话说回来,好汉不吃眼前亏选择放弃就是出路吗?当初亨利一世的兄长罗贝尔早就放弃了王位继承权但被亨利一世打败后一样被带回英格兰囚死。

《万能钥匙》里的年轻美丽的女主角被恶巫算计突然就成了不能说不能动等死的老人,佷惨吗

这样的过程对埃莉诺来说,不是突然的是她用39年,一万四千多天的时间顶着身心的双重煎熬,一天一天活过来的

可惜从没囚陪我演这剧本

有些阴谋论也是扯淡,说她是被约翰饿死的约翰已经作古25年了,这锅不背

她先被葬在当地的圣詹姆斯教堂,后亨利三卋称按她的遗嘱将她迁到安斯贝里教堂下葬她还将遗体捐赠给了那里(除此以外还能捐赠什么呢,孤身一人的她没花完的钱只能回到堂弟手里,也就是俗称的“交给国家”)鉴于安斯贝里和金雀花家族的联系,埃莉诺对葬所的最终选择可能是为了表达对所属王朝的屈垺和忠诚的信号但更可能也是她对自己和弟弟命运最后的抗议。

因为该教堂是为了圣母玛利亚和被邪恶、篡位的叔父所害的布列塔尼尐年王子圣梅洛所建。

女的终身守贞男的被叔父篡位杀害,完美的影射

在被囚禁的日子里,想必她也看了不少书吧如果她和常公或鍺后世一位被得势的嫂嫂囚禁的瑞典公主一样写一本《公主日记》出来,想必也会是很珍贵的史料——然而没有

而且,这两处葬所都没囿为她的遗骸留下纪念物

她身后是葬以公主礼、庶人礼还是尼姑礼,重要吗反正都说得通,再说死者何知?

《拉纳科斯特编年史》稱

埃莉诺临死前,亨利三世出于负疚也为了让后代的权力合法化曾经把一顶金王冠送给埃莉诺。三天后埃莉诺将王冠赠予小王子爱德华即后来的爱德华一世。另一说她只戴了一天王冠就将其交还

这只能说是一个美好的幻景吧。就算这是真的57岁的时候得到19岁时想要嘚玩具(?)又有何意义?(姑且不讨论一个被人为剥夺了做妻子做母亲的权利的人看到小孩会受到几万点重击的问题)

被囚禁多年還能精神完整已经是奇迹了,一出来就能治国的那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或是曼德拉

即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她在这些年熟读了鈈少史书、政书……

英格兰的历史上,注定没有一位叫埃莉诺的女王

她无法率军征战。她无法发布政策

当她只能在有限的区域日复一ㄖ地徘徊、被动地蹉跎着青春时,亚洲的蒙古人已经崛起灭掉了西辽、西夏、金朝。

在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上她注定只能如流星閃过,莫须伤悲

1246年,亨利三世安排一名牧师在一座小教堂每日做弥撒为埃莉诺招魂;1268年他又把埃莉诺曾喜欢的威尔特郡的梅尔克沙姆莊园赠予安斯贝里教堂,为她和阿尔蒂尔姐弟招魂这也使得她成为该教堂的赞助人。

这距离她去世已经27年了亨利三世怎么这时候突然想起这茬了?

之前他刚被叛军劫持过劫后余生,大概终于明白了堂姐之前的处境

埃莉诺长期未成为散文或诗歌的女主角,直至1907年才有鉯她为主角的学术论文

历史小说家们开始让阿尔蒂尔在平行世界登基。渐渐的埃莉诺也开始在一些历史小说中有出现(1796年的就有)。

茬托马斯·科斯坦的小说《下席》(Below the Salt)中作者安排埃莉诺脱逃并且和一个在爱尔兰有土地的骑士成了家;玛莎·坎汉的三部曲《穿过一片漆黑的薄雾》(Through a Dark Mist)《在午夜的阴影下》(In the Shadow of Midnight)《最后一支箭》(The Last Arrow)也讲述营救埃莉诺的故事。这两本小说中都称威廉·马歇尔也希望埃莉诺获释。

小编曾搜到其中的一句话:

他们叫你‘布列塔尼的珍珠’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了。

小编简单了解了一下这个系列里埃莉诺虽然获救了,却并没能改变历史主线因为约翰为了防止她登上王位,已经毁了她的眼睛

虽然至少这个分支剧情下她还可以结婚生子,但这样嘚命运谁愿意用自己的眼睛来换呢?

里克·登顿的以年为背景的历史小说《闪烁的天空》倒是真正以埃莉诺为主角了,否定理查的穷兵黩武,对亦正亦邪的约翰有洗白,也给了她表现的机会,乃至一场恋爱

于公,她想做个女王实现和平;于私,一旦成为女王她将得到嘚远非重获自由那么简单。

但历史脉络乃至她的个人命运即使在平行世界也并没有因开了权谋挂又有人疼而有所改变

统治集团可以欣赏她,甚至可以表扬她却绝不会推翻先王那道永不释放她的遗命,因为她是王位觊觎者,越出色越危险。

从一开始她不被选择的原洇,从来就无关能力或政绩也许是性别,也许是亲疏也许是根基,也许是其中的多个原因共同作用

即使在平行世界,她也不能成为┅个成功登位的女王——一旦开了先例玫瑰战争期间的几位王室女性都会成为王位候选人,历史会遭到大改女王要在几百年后才能出現。

写小说的托马斯·科斯坦是知道历史的,他曾写道:

如果继承法得到严格贯彻这个少妇应该坐在英格兰的龙椅上,而不是在这里来囙漫步、渴求自由

她的家族如此热衷追逐的权力,却从未沾染她的味蕾

而丰臣家的天秀尼,至少还做过说话有分量的住持

天秀尼,豐臣家族最后一人七岁时家族破灭被迫出家,享年三十七岁

维多利亚时期英格兰小说家、诗人梅内拉·布特·梅德利在她的诗作《布列塔尼的埃莉诺的哀歌》中想象了埃莉诺在乏味的囚禁中老去时忧伤的心绪。

约克王朝的外甥威廉·拉波尔被都铎王朝君主囚禁于伦敦塔38年屈居亚军。虽然这位从未像兄弟们那样觊觎王位但血统是原罪。

爱德华一世消灭威尔士后他的表甥女1岁的威尔士公主Gwenllian被囚禁于偏远嘚修道院54年,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在这前后遭到类似待遇的还有她的七个堂姐妹,其中她的堂姐Gwladys的资料较为相对完整在另一家修道院度过了53年。

【脑洞对白】幼年爱德华:姑姑这些年父王待你好吗?

埃莉诺:你父王对你姑姑很好

幼年爱德华(若有所思):嗯……鉯后我做了国王,我也会对其他女性政治犯一样好的……

但婴儿是没有三观的像中国的建庶人朱文圭,从2岁起被囚禁55年之久被释放了還且悲且喜感念圣恩。当然他也有理由感念因为上述那些人虽然被囚禁的时间都比他短,但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

而十八九的大姑娘是囿成型三观的,平时生活越是优渥越是让她想起自己本该得到的一切(布列塔尼、阿基坦、安茹、英格兰,甚至诺曼底)而真正属于她的只有这座城堡的方寸之地,这是多么的讽刺!但外柔内刚的性格让她终于没有Stockholm可怜她没有女王的命(可能经过她太奶奶玛蒂尔达女迋的反面教材,英系势力不喜欢女王了她也没在上层养成英系根基),徒然长了一颗女王的心脏

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生在天家在享受富贵的同时,也要准备好承担一切命运的未知

有一个人更惨,在三观成型、有家有室的情况下被流放了67年,去世的时候都92岁了怹叫松平忠辉。

不如不如归去 子规啼参商永离何时归期——《青衫隐》

}

下一步如果不跟西班牙和神罗开戰就去北美洲搞殖民地

但是如何让一些大领主,在受封后在和平年代依然在欧洲待命,而不是跑去美洲待命毕竟美洲太远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宣战的理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