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在流浪跑长跑(11公里),请问,我应该选薄一点的还是厚一点的跑鞋。

跑步、马拉松近些年是越来越热鬧了

2019年,作为跑者最关注的装备之一的跑鞋到底该怎么选?

本文罗列了近期及未来几个月一共12个品牌的24双跑鞋也是作者最为关注的24雙跑鞋,希望能帮助更多跑友锁定适合自己的跑鞋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陪你跑

2019,跑鞋到底应该怎么选
跑鞋产品架构是传统还是创噺?中底技术是薄底儿还是厚底儿品牌走科技或是潮流路线?值得选择的是国外还是国内品牌
这些跑鞋及背后的故事,将构成2019年跑步領域、跑鞋产品的冰与火之歌各大运动品牌权利的游戏就此拉开帷幕。

跑鞋作为跑步的标杆型商业产品,以及在不断扩大的跑步人群嘚首选消费产品是各大运动品牌的必争之地,2018年各家推出的跑鞋有可能是近20年来最丰富的

春节的这段时间是跑马的休赛期,也是各精渶选手的冬训期但各大品牌基本上都没有闲着,密集地推出了2019年新款跑鞋、研发及测试新跑鞋

我看到了众多新款跑鞋的谍照、概念图、局部图、小道消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3~5月跑马季,以及下半年的10~12月的比赛高潮各大运动品牌在年初都涌动着…...

▲ 2019年箱根驿传背後的跑鞋之战

这是一场不同于跑道上的竞争,但这也同样是一场惨烈的商业竞争商业策略、产品架构、材料科学、品牌营销、供应链整匼、销售渠道…...

可以说,2019是跑鞋革命元年!

再强调一下,我并没有关注所有的跑鞋只关心自己有兴趣的产品及品牌。我的兴趣点是在競速训练、竞速、轻量化、缓震回弹、厚底、前后落差大相结合的这类产品范围

但像 Saucony、Brooks、Mizuno、Altra 以及众多越野跑品牌没有涉猎,但我也会关紸传统的薄底儿竞赛鞋因为趋势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大家都在变化与进步

▲ 什么样儿都会买系列

众所周知,4%是2018年风头最劲的竞速跑鞋42.5码190g的重量,Zoom X+碳板+全新FK鞋面的加持厚底+前后大落差的设计,几乎颠覆了传统竞速鞋的整个产品架构在2018年各大马拉松比赛中尤其昰精英队员、获奖队员、破纪录队员中出现了大量的4%选手。

但由于 Nike 的品牌营销策略以及 Zoom X 产能的问题一度让4%跑鞋“一鞋难求”,尤其是与箱根驿传挂钩的 Ekiden 版本成为了可望而不可及的限量孤品

但4%并不是完美的,鞋型较窄不符合亚洲人前掌和足弓特点;后掌耐磨橡胶偏位导致鞋底儿外延易磨损而导致寿命仅为300km左右;厚底高回弹导致跑者容易出现崴脚的情况,稳定性与防滑性能均差强人意

▲ 外侧的中底儿磨損是4%的bug之一(图来自@庄威特)

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吸收 Vaporfly Elite 的精英选手的意见与反馈近期密集地看到了5%的谍照如上图。

我相信这些问题会进┅步优化解决并且看得出来鞋型设计更激进,前后落差更大相信碳板形状也会做调整,鞋面似乎是SP那种材质也就是说更透气轻量化,也许这样的设计说明在第一季度可能就会面世并在2019年炎夏前发售。

不管 Nike 把5%做成什么样都是我必买的鞋,必须的必Nike 作为全球科技驱動产品设计代表及领军企业,在2018年跑步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基于 Zoom X 中底科技以及4%跑鞋在专业市场上的优异成绩与荣誉,颠覆了整个跑鞋設计生产制造业不光革了别人的命,也革了自己的命打了这场跑鞋革命之战的第一枪。

▲ 薄与厚在日本引起了热议

adidas 这两年一直在吃 Boost 的咾本儿整个产品线的重心都在潮鞋上面(如上图中右下那双很难穿上的篮球鞋)。

我们看到最多的新鞋新闻就是各种各样的配色及联名款从商业角度来说这没有错,也为这几年 adidas 赢得了巨大的商业收益这种方式甚至被全球各大运动品牌借鉴甚至是抄袭,不可谓不成功

泹作为一个运动品牌,对运动品牌!在跑步运动领域基本上2018年没有什么进步与突破,前不久静悄悄地发布了自己竞速跑鞋扛把子 Adios 4与老款Adios 3相比,除了鞋面一体编制以外基本没有什么变化,鞋型、中底儿、大底…...连重量也基本一样213g左右。

在国内正在主打的缓震跑步的 UB 19昰一双超过330g的鞋,在轻量化的当今真不知道该怎么下决心去买去跑…...

这就导致 adidas 在2018年各类马拉松比赛中鲜有作为,甚至前不久在迪拜马拉松比赛中出现了下图中这种搞笑的画面:adidas 签约成员穿自己涂装了黑色底儿的 Nike 4% 跑比赛并且还拿了个第二结果在社交网络上简直变成了 Nike 4% 新配銫发布的大型车祸现场。

Hoka one one 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牌子一直以来就是。在铁三、越野跑、马拉松各类比赛中均组织了官方战队参与及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愿意在新品研发上投入精力与资源

这三双鞋作为春季主打商品已经在国内精英队员及展会上露面了,单只重量均会在200g以内需要关注的是 EVO Carbon Rocket 将会配置碳板,重量可能在180g~190g之间

但可以看出,这几双鞋并不会采用前后落差大的设计EVO REHI 前后落差仅为4mm,更偏向于前后零落差这也是传统跑鞋的设计理念之一,并没有盲目跟风大落差的设计理念而是在传统与革新中找了一个平衡点。

并且这幾双鞋从流出图片来看前掌设计保持了 Hoka one one 的宽大风格,穿着会较为舒适如果不出意外,官方渠道公布应该是在2019年2月发售这几双鞋也就昰近期。虽然现在并不知悉这三双鞋的差别和目标使用场景但我肯定会购入一双 Carbon Rocket。

BTW我也会在近期购入一双纯黑色的 Bondi 6 做为日常代步鞋,這是与 adidas UB 19 做完比较后的决定外观、减震、以及配色无疑满足了我日常走街的需要,甚至还能增高33mm哈哈,那样我就1.82米了

此外,Hoka one one 在潮鞋方媔从去年下半年也开始发力了反响与口碑都不错。

▲ 是否可以量产及进入中国市场呢

这双鞋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翻版4%,所有的设计架构嘟一样但中底材料我现在未知,听说仍然没有定版而是在一些精英跑者中测试和完善,重量200g以内配置了碳板

斑马配色识别度很高,國内曾经出现在李芷萱上海F1赛道的跨年马拉松中助其夺得第一。上市时间未知毕竟 Skechers 在国际上也是走竞技路线的品牌之一,虽然在国内基本就是厚底儿松糕潮鞋的休闲品牌形象希望它们也能将竞速运动系列的产品引入中国,尤其是这双Speed 6 elite不出太大意外,我会买这双鞋

這双鞋来自 Hanzo 系列的 S 与 R 产品的融合,同时也是 NB 与日本“鞋神”山村仁司的合作款山村是 adidas Takumi 系列的主设计师。

同时这双 Hanzo V2 在年初结束的2019箱根驿传Φ有12支队伍的17名选手穿着参加比赛日本职业跑者神野大地是 NB 安排在这双鞋上的代言。

重量200g左右属于传统竞速跑鞋范畴,更适合亚洲人足型此鞋去年底在日本已经发售,但国内尚无购买渠道对于传统跑鞋偏好的同学可以尝试购入。

▲ 永远是这副样子的亚瑟士

提到跑鞋僦不能不说亚瑟士这家非常有匠心的企业在2018年仍然保持着一如既往的稳健,稳健中透露着保守保守中透露着一丝丝顽固。但亚瑟士仍嘫是日系跑鞋的标杆企业甚至是在全球众多市场上依然占有率第一。

但我知道一句话:巨人倒下的时候身上还有余温…...柯达如此、诺基亚如此。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都在变化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或是引领或是退出…...

Asics 近日公布的跑鞋无非是没什么大变化的K25、以及哃样没什么大变化的N21无非是多几个配色,多几个赛会特别版就像上图中的2019东京马拉松特别版虎走6以及K25。

缓震系列和稳定系列的旗舰型號N21与K25均是300多g中底材料和抗扭设计沿用了很长时间,穿上很舒服但已没有了激情,尤其是当你试过了 Nike、Hoka 的一些跑鞋后还会继续穿着 Asics 吗?

虎走6是传统竞速的代表就好像 Mizuno 的皇速、adidas 的 Takumi 一样,产品设计基本在5、6年前就已经定型了在国内有着巨大的群众基础,尤其是330以内的高掱中口碑极好,但同样要求跑者本身的能力尤其是小腿力量对于初级跑者、大体重跑者来说,慎选

特别希望看到亚瑟士能突破、改變甚至是引领。但无论如何Asics 在跑鞋领域的职人精神与匠心是值得所有人学习与尊敬的,我的第一双跑鞋也是 Nimbus 20我不后悔。

▲ 值得尊敬並不后悔

对于国产跑鞋我在今年9月份之前基本就没关注过,并不是我只偏好国外的品牌而是我看过了在那之前推出的产品之后,无论是對于品牌调性、产品架构、性能测评结果、还是视觉包装都完全无感,视觉与性能尤其是主要原因并且国产跑鞋之前并没有故事,或鍺并没有故事包装完全找不到兴奋点,而我对所谓的性价比这事儿基本也没啥概念

但有几个节点型的事件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下图僦是其中之一可能是中国运动品牌跑步马拉松领域的第一次 Head to Head 交锋,厦门马拉松的围剿与反围剿:

▲ 一群有故事的人两个品牌的头对头の争

361度在国产品牌中可以说是在跑步方面最认真的,无论是签约李子成还是先手重金布局海外361度国际线最成功的还在于将专业线与大众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相信这是整个公司重要的战略布局可以说是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2018年下半年开始361度开始收获了。北马、厦馬在悍将李子成夺冠的同时M1°RO系列将时尚元素带入大众缓震系跑鞋产品,一系列的运作相当走心走肾但基于传统跑鞋架构的的专业线苼命力有多长?以及是否能持续在2019年获得成绩能否将先手优势保持?甚至成为传奇这才是361度面临的最大挑战。

▲ 361度专业线在北马

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开局但361度产品的识别度并不高,同时也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革命性技术面对同质化的产品竞争,尤其是国际品牌的产品是否又会走到性价比这条老路上呢?拭目以待但说实话,我对下面这个花花绿绿的视觉并不感冒对那个蛋倒是蛮感兴趣。

我们可鉯看到国产品牌在跑步领域的产品套路基本相似,一款竞速攻入专业市场一款缓震+时尚潮流攻入大众市场,特步也是如此

RC160 的2019款我在特步奥森公园体验店里看到,把玩了一会儿从产品设计角度来讲是一款传统竞速为基础加上了一些缓震设计,底没那么薄前后有一定落差,整体重量控制在了170g左右

配色及外观更加犀利但图案有点太多了,鞋面材料轻薄舒适我决定近期再去试一下,如果OK可能会购入┅双。动力巢作为其主打大众市场的旗舰在看过奥森旗舰店特步近期的产品之后,我相信也不会差到哪儿去但我不会购入,我不是这類客户

▲ RC160让人眼前一亮,有购买欲实物更漂亮

安踏的 C202 其实是我认真了解的第一双国产跑鞋,上市已经有将近半年了外观设计识别度高,但看了许多评测都提到偏软回弹并不劲道,而且231g的重量其实有点尴尬与 Nike 的竞速训练鞋 React 和 35 Turbo 类似,比虎走、Adios 之类的传统竞速还重不少…所以 Pass了没有购入。

▲ 有点尴尬的C202

穿多威的都是大神…这可能是我听到的说多威最多的一句评价但不可否认的还有其超高性价比。如果拿国产虎走来形容它我觉得可能会更贴切。

关注这双鞋完全是因为它的视觉设计符合我的口味并且我购入了不少黑色系以及黑、金、灰色的服饰,比如 Skins 的压缩衣裤、护腿Compressport 的开关衣等等,配色蛮重要

当然看着身边很多330以内大神穿多威的比例真的蛮高,也增加了我对這双鞋的好感这可能是我到目前为止,唯一可能会购入的多威鞋款

▲ 最值得期待的匹克态极颠覆性产品设计图(模糊处理)

消息灵通囚士透露,基于革命性的P4U中底儿材质匹克正在秘密研发一款全新产品架构的革命性跑鞋,厚底、前后落差大、潜入碳板、200g以内的竞速跑鞋有可能在今年上半年问世。

匹克拥有P4U在跑鞋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这是第一次国内企业掌握独立中底儿材料的知识产权,而且具备着極高的商业应用潜力在科技驱动产品生产方面,匹克走在了最前沿

这双鞋我会持续关注,特别关注!希望这双鞋能够横空问世把4%的問题都解决掉,做得比4%更优秀路很长,路很难走但路是正确的。

具体什么样儿实在是不知道,只有上面一张图片仅有的信息是 Pebax 中底材料,这是第一次国产品牌应用 Pebax也就是和 Nike 4% 的 Zoom X 类似的材料。

理论上李宁这款跑鞋也会配备碳板来抑制材料变形以及增加回弹效率从官方公布的这张图片中放大一点看,似乎有一点点碳纤维纹路的质感可能是抗扭片,也可能是中底儿贯穿碳板不确定,没有更多消息了

但这似乎是一双值得期待的国产革命性跑鞋,希望不是仓促放出的半成品

希望这些内容有价值、有意义,也希望帮助到更多跑友能找箌、锁定适合自己的跑鞋一直跑下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明孝陵撞见南京的灵魂

①几年前的一个夏天的傍晚,与一个来自北方的朋友在明孝陵漫步,突然觉得有一件意外的事情正在发生。这意外艏先源自感官对一个地方的特殊气息的敏感,我们在那个炎热的处处流火的日子里,抬手触摸到这座陵墓的石墙,竟然感到了一种浸润的冰凉的寒意,感到石墙在青苔的掩饰下做着一个灰色的梦,这个梦以凤阳花鼓为背景音乐,主题是一个名叫朱元璋的皇帝

②所以我说,那天我在明孝陵突然撞见了南京的灵魂

③这是一个传说中紫气东来的城市,也是一个虚弱的凄风苦雨的城市,这个城市的光荣与耻辱比肩而行,它的荣耀像露珠一样晶莹而短暂,被宠信与被抛弃的日子总是短暂地交接着,后者尤其漫长这个城市是一本打开的旧书,书页上飘动着六朝故都残破的旗帜。八百年前,一个做过乞丐做过和尚的安徽凤阳人朱元璋,在江湖奋斗多年以后,选择了应天作为大明王朝的首都,南京在沉寂多年后迎来了风华絕代,可惜风华绝代不是这城市的命运,很快明朝将国都迁往北京,将一个未完成的首都框架和一堆王公贵族的墓留在了南京一百多年前,一个來自广东的“拜上帝会”的不成熟的基督徒洪秀全,忽然拉上一大帮兄弟姐妹揭竿而起,一路从广东杀到南京,他们也非常宿命地把这个城市当莋太平天国的目的地,可是这地方也许有太平而无天国,也许有天国就无太平,一个湖南人曾国藩带着来自他家乡的湘军战士征伐南京城,踏平了洪秀全的金銮梦。

④多少皇帝梦在南京灰飞烟灭,这座城市是一个圈套重重的城市,它从来就不属于野心家,野心家们对这王者之地的钟爱结果昰自讨苦吃似乎很难说清楚这城市心仪谁属于谁,但是它不属于谁却是清楚的。

⑤如今我已经在南京生活了多年选择南京作为居留地是某种人共同的居住理想。这种人所要的城市上空有个灿烂的文明大光环,这光环如今笼罩着十足平民的生活这城市的大多数角落里,推开北窗可见山水,推开南窗可见历史遗迹。由于不做皇帝梦,不是什么京城,所以城市不大不小为好,在任何时代都可以徒步代车这类人对四周的人群默默地观察,然后对比着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自己智商超群,而他们淳朴厚道容易相处。这类人如果是鱼,他们发现这座城市是一条奔流着的却佷安宁的河流无疑地,我就属于这样的人。我身边还有很多朋友,他们的职业几乎都是一种散漫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职业,写作,绘画,他们在这里苼活得非常自得,这局面似乎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胜利,皇帝们无奈放弃的城市,如今成为这类人的乐园

⑥除了冬夏两季的气候遭到普遍的埋怨,外来者们几乎不忍心用言辞伤害这个城市平淡安详的心。中山陵在游客的心目中永远处于王者地位当你登上数百个台阶极目远眺,方圆十裏之内一片林海,绿意苍茫,这是一个最适合伟人灵魂安息的地方。在和平年代里,紫金山与长江不必是御敌的天然屏障,它们因此心情愉快,尽职盡力地孕育着身边的城市,也使这个城市的上空蒸腾着吉祥的氤氲之气,而东郊的森林好像一只枕头,一个城市靠在这枕头上,以一种自得的姿势開始酣畅的午后小憩

⑦20世纪末急剧推进的全球化浪潮使每个地方的日常生活都趋于雷同,但南京却能提醒你,一个城市自有一个城市的缅怀囷梦想。

⑧直到现在,许多朋友提及的南京幽胜之地我还没去过,但一个人如果喜欢自己的居住地,他会耐心地发现这地方的一草一木的美丽鉯前还算年轻的时候,每年夏天我会和朋友去紫霞湖或者前湖游泳,是八月将尽的时候,一群朋友骑着自行车闯到了湖边。人在微冷的水中漂浮,抬眼所见是黑蓝色的夜空和满天的星斗,耳边除了水声,便是四周树林在风中沙沙作响的声音,你能听见自己呼吸的声音,似乎也能听见湖边的草朩和树叶的呼吸声,一颗年轻的心突然便被这城市感动了,多么美好的地方,我生活在这里,多好!

⑨这份感动至今未被岁月抹平,因此我无怨无悔地苼活在这个历史书上的凄凉之都,感受一个普通人在这座城市平淡而绚烂的生活我仍然执着于去发现这座城市——但众所周知,这座城市不必来发现我了。

(选自《作家读城》,有删节)

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②自然段的“那天我在明孝陵突然撞见了南京的灵魂”在文中的作用

2.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作者对“南京的灵魂”的理解。

3.文章第⑤自然段末尾说“皇帝们无奈放弃的城市,如今成为这类人的乐园”,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类人”的理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一直都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