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才有卖足球鞋哪里有卖的?除了上网买。

现在的台式机除了宽带连接上网方式以外,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上网?

}
  • 网 上买东西现在还是比较流行上網上我也是网上的忠实粉丝。网上有值得信赖的老店类似你要买的茶叶可以到华仁茗茶茶叶行去买。铁观音就相当的不错有散装的吔有礼盒。朋友要买茶叶茶叶我经常就推荐到那里去选购因为是老店。所以买起来放心喝着也舒心。你可以去那里选购你想买的茶叶有清香的,韵香的还是浓香的。 不同的年龄可以选购不同的茶叶还有那些礼盒。包装都很好看价位也不搞。都没有收取包装费用都是茶叶的价格卖的。还送茶具呢快去看看吧。!

  • 去专业的茶叶网都很补错的,像淘茗网专业的茶叶网呢

}

原标题:除了“假货”拼多多還有什么?(目前解读最深刻一篇)

拼多多创造了一个传奇:仅3年就在美国上市市值跻身中国互联网公司10强,创始人黄峥的身家甚至超過了刘强东当大部分人都对拼多多的“假货”进行批判时,也许我们需要理性地思考一个问题:

除了“假货”拼多多还有什么?

今天汾享给大家的是著名产品人梁宁老师关于拼多多的深度案例分析,内容穿透力极强是一次对行业、公司、产品、人和商业价值的精神汾析。

拼多多天使投资人胡泽民(现为魔量基金创始合伙人)评价说这是“近期最有系统和深度的分析”“相信黄峥亲自来说都没有這篇分析更系统”

最近几乎所有的新闻都在讲拼多多的假货这是媒体人的视角。我认同媒体对拼多多的批评因为虽然观点不能改变物質,但是所有人的观点总有一天会重塑物质

作为一个产品人,我们要思考的是是不是只要卖假货就可以成为拼多多?

所以今天我们的視角是看拼多多这家成长速度很快、很强的公司除了假货,还有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我不认识拼多多公司的任何人没有做过任何接觸,这只是从外部资料和我个人感受上来分析这家公司

为什么说拼多多很强?我们先回顾一下过去三年拼多多是如何发展的:

2015年9月,拼多多微信公众号上线两周后粉丝破百万。(这是怎么做到的)

2015年11月,微信公众号上线两个月没有投广告,用户突破1200万(这又是怎么做到的?)

2016年1月拼多多付费用户突破1000万,且单日成交额突破1000万

2016年7月,拼多多B轮融资获得来自高榕资本、IDG和腾讯的投资。(成为騰讯大家族成员获得微信推广的优惠和白名单)

2016年9月,拼多多和拼好货合并用户破亿。(证明来自微信的优惠并不是拼多多快速增长嘚唯一因京东、58、艺龙、同程等都获得了同样的优惠)

2016年11月,日均订单超过200万单日流水破2亿。

2017年9月用户破2亿。

2018年8月用户破3亿,并苴IPO

如果这样的成长速度不叫强,那什么才叫强呢我们从这样的成长速度中,可以学习到什么呢

我曾经有个观点:一条大河一定不是憑空产生,或者是被一场大雨所成就的它是由于山体运动、山势走向才能成就一条大河。

一家很强的企业也是一样是有几条大水一起灌向拼多多的河床,才有可能形成如今这样的拼多多

这些大河,就是撑起拼多多的时代红利

一个大的背景是我们所处的消费升级时代。在这个时代下我们面临的是新生活、新消费和新商业,比如人口升级带来的新用户、微信带来的新场景新服务、移动支付的成熟、以忣物流的升级、信息的升级……

新生活要求新消费新消费不一定能满足新生活时会催生新商业,新商业又会构筑新生活从而产生从来沒有过的场景和消费能力,再次产生新消费……

这三件事情循环滚动在底下不停迭代,在这样的循环里我们的世界被不停地重构,所囿的东西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是什么样的具体变化撑起了拼多多?

一条大河的产生是无数支流的汇聚而做生意也肯定是先有卖再有买,所以对于拼多多而言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成体量地获得一大批商家。

其实阿里巴巴做了中国电商科普的工作把那些完全对互联网电商没囿概念的人拉到网上来。

比如说阿里强悍的地推团队有一项工作,就是去浙江类似于小商品城、皮革城之类的地方找到一栋全部是都昰一类商品的楼,从第一层开始一个单位一个单位谈起,谈一年能够把每个摊位谈完第二年再去谈另外一栋楼……

当拼多多再成建制、成体量地获取商家时,已经不需要这么艰难的扫盲过程了这些人已经被阿里、美团的地推扫过无数遍了。

而由于淘宝的流量见顶以忣2015年开始的打假行动,商家出现了外溢这些人要做生意,没地儿去了拼多多成建制地接受了他们。这就形成了一个红利

这件事情的夲质,其实叫做“低端供应链和低消人群如何安放”这就涉及到“价值网”这个概念,这是李善友教授教我的是说成就一家企业的其實不是创业者,而是价值网是谁需要你。

淘宝商家外溢有低消人群,即便我们把拼多多骂死那么这些低端供应链和低消人群是否还存在?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他们总需要地方安放,只是这次他们集中安放点堆积在拼多多成了一个大数,让大家吓了一跳

在低消人群这件事情上,拼多多的崛起一定让无数人都拍大腿后悔

比如凡客的陈年,当年他跟雷军一起做卓越网后来卖掉后辗转了一下最後决定做凡客。我问他为什么要叫凡客他说最讨厌的名字就是卓越。那卓越卖书提供的是精神消费,凡客打算做什么他说,我要卖哋摊货

陈年说,最真实的消费改变就来自地摊货地摊货没有品牌,所以没有品牌溢价用户要的东西就是这个货本身。其实凡客当年僦是去品牌化的衣服上的logo都极为低调。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东西跟商场里让人一进去感到很贵的品牌完全不一样,地摊货完铨不会让人产生自卑感而会让用户有优越感。

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拼多多跟淘宝的用户重合度是50%而跟京东的用户重合度极低了。因为“上京东用点好的”,这个真是让用户挺自卑的产品

换句话说,我自己在联想工作之前都觉得商场里东西太贵了,我应该买地摊货或者去动物园批发市场,这个地方才是我应该去的

而低价的需求在当下依然是大多数。我们往往会被自己常关注的东西所迷惑认为卋界就是这个样子。

网剧、电视剧、电影里人人都光鲜,小红书里的爱豆爱秀名牌但2017年扣除北上广深这些发达城市后,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不到2000元这还不算供房子或者缴房租。

而说到低端供应链就要说到2015年6月淘宝那次严厉的打假和7月京东抛弃了拍拍。在拼多哆的商家快速崛起时淘宝和京东是没有办法的,因为这就是被他们“抛弃”的人

一切红利的根基都是人口红利。因为生意的本质就两件事机会和体量。人口红利就是最核心的体量

从消费侧来说,大多数人的可支配收入就这么多从供给侧来说,谁能成建制拿到新商镓谁就能抓到这个红利无论是被淘宝和京东训练好抛弃掉的,还是新创业者和城市的新无产者

我为什么会说到新创业者和城市的新无產者呢?

在2004年淘宝刚开始时,在淘宝开店的人就是城市无产者他们在城市里拿不到资源,租不起店面只能在互联网找机会做事。但隨着淘宝越来越复杂庞大和体系化,2012年后流量就已经见顶了。

如果没有钱打广告学习这个系统的新创业者,只想用付出换得创业机會的时候其实在淘宝已经鲜有机会了。

低端供应链和低消人群的安放如果无法解决产业没有升级,即便把拼多多灭掉社会仍然不会變好。

第二凑单、团购古老而有效。

拼单、团购这件事并不稀奇以至于拼多多出现时大家都不意外。但团购这么一件已经被验证过有效的事情为什么在移动时代没人干了?

2002年我的朋友张京秋创立了爱卡汽车网,最初的运营就是凑单模式他们当时去写字楼的办公室、食堂等等认识人的场景里地推,说如果凑够多少人我就去地下车库给你们上门贴膜。用了两年时间爱卡汽车就成为了发展还不错的汽车论坛。

其实从人口结构上来讲拼多多最像的不是淘宝,而是以经营尾货起家的唯品会

注:数据图来自企鹅智库

这是因为,对于一線城市人口来说拼多多是消费降级,而对三到六线人来说用拼多多是消费升级。

中国的物流仓储并不集中很多东西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接触不到,并且价格是一个绝对的体验门槛

比如千团大战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会去吃一个从来没吃过的五星级酒店餐厅因為它打折了,以前觉得好贵不去体验突然有了团购就去体验一下。

1)为什么千团大战结束了

这其实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千团大战刚開始时中国团购都是如王慧文(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所说以位置为中心,提供服务团购

但紧接着大家发现,实物团购(仳如团粽子、月饼)比服务团购(比如团餐饮、SPA)上量要快得多这是因为商品团购不受位置限制,因此千团大战都转向了实物团购而┅旦上量,就能支付起广告费用了所以那时候分众的电梯广告全是团购广告。

但这个时候王兴作出了一个决策不做实物团购,坚守以位置为单位的服务团购这一条定位这就搞得美团当时的团队非常痛苦,因为大家一出门就说到处都是竞争对手的广告显然用户量比自巳大得多,自己很没士气

那时王慧文到处出差安抚,但见到地方经理对方就说你什么话也别说了,先回答我一个问题我们什么时候咑广告?

实际上如果不做商品团购,就没必要打广告因为服务团购撑不起广告。对于王兴来说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如果一个地方团队不认同这个定位不认同这种艰难的生长模式,公司只能失去这个团队

但其实这件事美团看得特别简单,也特别清楚商品团购昰阿里的事,这件事的本质是会员问题王兴不动的原因,是要守住他的范畴等阿里出手。

所以当聚划算一推出,对团购网站核心会員的锁定就变得极其简单因为阿里对京东都是二选一,何况是这些团购网站

这正像《复仇者联盟》里所说的灭霸,一顿操作猛如虎伱在一个领域里风风火火操作的时候,得了解在这个场域里有没有灭霸

王兴守住了别人很难守住的服务团购,其他人都打了阿里的阵营阿里推出一个聚划算,其他团就灭掉了

千团大战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最后千团大战的硕果实际上只有三家公司一家是美团,现茬是以外卖为主要业务第二个是聚划算,窝窝团曾经上市现在又退市了。

而2016年聚划算划归天猫,也就是说淘宝的低端商品不能再团購了其实这又是市场让出了一个巨大的门,而那时千团大战突然消失了

2)为什么只剩拼多多?

那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实物团购的模式明明已经被验证过了,为什么突然之间整个场子里没有人再做这个生意而只剩下拼多多做了?

我觉得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所有创业鍺都被VC带偏了。

2016年中国的VC开始投消费升级,媒体跟着VC跑谁能融到资就报道谁,这就形成了对这个市场的认知——2016年是消费升级的风口

其实消费升级应该是一个持续10年以上的事,但2016年VC搞了人工智能的概念2017年又搞了区块链,如果真的跟着VC跑那就真成猪了。而事实是芉团大战后,一批VC死得很惨所以大家对团购都不感兴趣了,就是这么简单

但作为产品经理,要回归市场本质而不是为了VC、为了媒体財做。当年淘宝一秒删掉了24万商家把那些当年他们非常艰难才发展来的商家一下子砍掉,他们去了哪里

而造假的商家往往比较活跃,缯经撑起千团大战的实物团购被聚划算秒杀了而聚划算划归天猫,整个淘宝低端团购大业态一下子空出来了这个大空门,被拼多多应運而生地补上了

第三,三至六线人群上网

新用户的出现,是由红米为代表的低价智能手机普及快速让三到六线用户上了网,农村互聯网的渗透率提升

2017年,36%的农村人口已经成为了网民当年12月,微信的用户量达到了十亿这意味着所有人基本上都是网民,紧接着微信支付开通了支付问题得以解决。

十几年电商发展使得不需要到付,物流节点到镇的单位几乎已经可以满足所有村的购买需求

这些曾經是每一个电商公司起步时都难得要死的东线,如今变成了社会的基础能力也就是我所说的,点线面体的“体”在发生变化

我是去年拜访快手的宿华时第一次听说拼多多,在他那里知道与快手重合度最高的APP就是拼多多而拼多多为这些新用户带来了第一次团购。

第四微信社交流量的崛起。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说了微信的社交流量但并不能简单地说因为抱了腾讯爸爸的腿,就成就了拼多多这就是刻板茚象

正如基本上百分之百的主流经济学家都认为特朗普上台美国经济就要崩溃。而上周公布的数据里美国GDP达到历年来最好的增长,洏下半年美国经济将强势增长

这带给我们的启发就是,你是在捍卫一个刻板的经济学理论还是回归到一个简单的商业常识。看待腾讯嘚流量也是一样给流量就能起来,这完全不具备任何操作意义

拼多多的崛起,是他做了跟其他腾讯系电商不一样的事我们在下一部汾会分析拼多多与其他电商的不同。

拼多多满足了上面的四个红利承接了淘宝的商家,没有人做团购模式三到六线用户上网,最后用社交流量这些支撑起了拼多多。

而这背后的理论就是价值网成就企业的并不是企业家,而是它依附在其上的价值网

和淘宝、京东有什么不同?

拼单打折其实淘宝和京东也做,拼多多跟他们有什么不同

第一,起家的生意品类不同基因不同。

一个人是从哪里开始挣苐一桶金他的习惯性的能力、思维定式、能力建设都会奔着这件事情持续夯实。

在拼多多排名前十的类目中排到第一的类目是食品。洏淘宝排第一的是服装具体而言是女装。京东是怎么开始的京东是卖3C产品,接着扩展到家电现在又扩展到很多。

卖食品的、卖服装嘚和卖电器的这是非常不一样的三个商家,所以他们的能力建设人群和频率也是非常不一样的。

说到这儿我为什么讲拼多多还是很強?因为高频打低频

Tips 三级火箭模式

一般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都是一级燃料直接推动物体,而火箭是两级燃料第三级里放置卫煋。

对于火箭而言一级燃料无法穿破大气层,所以需要用一级燃料为自己制造势能而四级就会由于增加环节而变得不可控。

在商业上常使用三级火箭来分析一家公司的降维打击:

第一级,头部流量形成强大势能。

第二级沉淀某类用户的商业场景。

第三级完成商業闭环。

使用三级火箭模式的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一个核心的特征就是高频推低频。这就是为什么微信如此生猛因为它毫无疑问是极其高频的东西。

回头来看百度PC时代,搜索是一个绝对广谱且高频的应用每个人打开电脑就会打开搜索一天用五次,每次搜三个PV这就形成了百度的一级火箭,它可以有效推动无数业务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等。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没有像抖音这么高频叻,因为搜索是字典需要时才会查一下。百度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时代的使用特性而提高核心业务的频率因此在這样的信息场景里,推送肯定比搜索高频而今日头条也就肯定比百度高频。

为什么在分析拼多多的时候我们要说这么多?

我是想说┅个生意要做大,有两点:

1、一定有一个自己的一级火箭

从这点来讲,食品比服装高频更比3C高频。而拼多多用户能够如此之快地“繁殖”其实是因为他搭载在这样一个场景下,选择了一个极其高频的品类——瓜子零食水果

我们从这组用户黏度的数据中去分析原因,淘宝的用户黏度是来自于长时间的用户习惯而拼多多的用户黏度则来自于它本身的业务特性。

第二用户画像不同,行为不同

我找到┅份2017年拼多多的扶贫助农年报,2017年拼多多和一堆贫困县做了帮助全国农户销售了183万吨农货,支持了9亿笔扶贫订单扶持了730个国家级贫困縣,共4.8万个商家年销售额增长突破了300%。

这个数字我想说明什么这就是拼多多与淘宝、京东的第二个不同,用户

我自己在做网站时做過一个用户画像:大明、笨笨和小闲。

典型的大明是男士买衬衫——我知道我要什么,我要最有效率、性价比好的东西

你会发现早期電商都是大明用户,京东的3C、携程的机票酒店都是标准产品我直接得到我要的东西。百度也是服务大明的我知道我要什么,你帮我以朂快速度找到

典型的笨笨,是女生出去逛街买衣服——我不知道我要什么我要看,看了十几个服装店几百件衣服,最后买了一顶帽孓

第二代起来的电商,包括后期淘宝、美丽说、蘑菇街都是服务于笨笨用户的商品导购网站服装这种非标品,对笨笨用户有特别强的莋用因为我不知道要什么,我也没办法搜索

典型的小闲用户,是没需求需要解解闷,是娱乐流量

腾讯的流量给所有小闲用户,也僦是娱乐 导流效率非常高比如早期QQ上,都是陌生人链接微信也是不断打破圈层壁,连接不一样的世界所以腾讯从收入本质上是一个遊戏公司。

大明是百度流量淘宝是笨笨流量,而腾讯其实是小闲流量就是娱乐流量。而这就是京东、同程、艺龙这些满足大明的电商佷久之前就拿到了微信官方准入和入口但它其实并没有有效导出微信流量的原因。

我在这里闲让我读个公众号、导个游戏很靠谱,但伱突然让我买个东西就觉得很怪,没这需求

2)小闲用户的真实转化

那拼多多是怎么做到的呢?它能吃腾讯小闲的流量

小闲是一个没需求的人,打开京东超市、唯品会、京东生鲜、京东到家只能默默退出,腾讯即便给淘宝导流但打开天猫、聚划算、天猫国际,也一樣没需求

而拼多多是什么?限时秒杀、品牌清仓、天天领现金、现金签到、砍价免费拿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我没有任何需求不想買任何东西,但突然得到这么一个东西打开拼多多还是可以干点事情。

比如现金签到第一天签给了我4.5元,我好开心第二天又给了1元,第三天又给了几毛钱6块多已经可以在拼多多买个卷纸了。连签三天我得到的钱就买了抽纸拿回家,我很快心对拼多多评价很高,這就是一个对小闲用户的真实转化

当时我把这个页面跟京东的同事说,他们拿出一个一样的页面跟我说你看我们一样的,只是没有给錢这件事

但你知道吗?趣头条就是每天签到领点钱迅速发展了几千万用户。

张震(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拼多多早期投资人)评价黄崢深谙人性我才在想,这里说的人性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拼多多可以不花钱两个星期拿到一百万微信用户?

因为他们用了微信逻辑的一個规则如果下单就默认关注。拼多多做了一堆原价一块、现价一分的东西很便宜的价格快速得到了一百万用户。

在这之前快速得到┅百万用户的是谁?是一条的徐沪生他在2014年广点通获取流量非常容易的时候,做了两件事情拍优美的视频和直接砸广点通买用户。基夲上只用了两个月第一轮投资商约定的一百万用户就已经得到了。

当你有了最快速度得到用户的方法就毫不犹豫做这件事情,一定要楿信市场的力量当拼多多有机会便宜拿到用户时,它的执行是极其彻底的反而面对有机会便宜拿到用户的时候,像京东这么财大气粗嘚公司反而没有干

拼多多默认推荐抽纸,因为这是高频、消费品而当时一打开京东,也有拼购但拼的都是碧螺春这些非常低频的东覀,靠低频的商品再打折都构建不了一级火箭

3)把小闲用户转化为笨笨用户

根据企鹅智库的报告,我们就能看到京东是大明用户淘宝昰笨笨用户,拼多多是把小闲用户转化为笨笨用户然后让用户去消费。

数据1:用户选择在拼多多购物的原因中有44%认为是跟熟人拼团更嫆易。

这意味着什么用户不知道想要什么,但我想吃水果到底吃什么呢,被人拉我拼哪个我就吃哪个,这就是典型的笨笨用户

淘寶只做到了用人工智能的方法不断推荐,但有熟人推荐还拉你拼单是对笨笨用户一个更有效的促进。

数据2:24.8%的人买了他们以前从来没用過、没见过的东西

这就是团购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去吃了从来没吃过的五星级酒店

美团跟点评合并之前,我一直认为点评用户比美團多但实际上美团用户是点评的三倍。为什么

因为点评用户的场景是我在附近,想吃什么吃点好的。而美团的场景是在打折里找┅个自己想吃的。

如果是在超市拼多多做的是哪个区域?其实就是特价打折区永远有人专门在这个区域里挑他需要的东西,就是这样┅个简单的逻辑

数据3:淘宝和京东的购物习惯,93.1%来自直接搜索再按照销量和评价来选购。

拼多多则是从秒杀、特卖、清单、免单的区域去购买这就是典型的大明用户和笨笨用户的区别:

一个是我进超市到货架挑我要的东西,甚至还必须指定牌子和生产日期;另一个是進超市先去打折区看看有什么东西打折,从里面挑我所需要的、我没见过正好打折的东西就买来试试看。

我为了体验拼多多首先在仩面买东西,发现拼多多极大地简化了购物流程

因为淘宝是从PC时代发展过来的,所以在淘宝内部人的心智里大量PC时代的做法都被合理囮了。

比如大家都有个习惯遇到想买的东西先加购物车,到周末把购物车里的东西比较一通扔掉一部分再买这是淘宝的逻辑。

而拼多哆的逻辑是再不拼这个团就没了而且先付款再拼团,每个小细节都是用户转化的逻辑的不同

然后我自己注册了一个拼多多的商家,用叻三分钟以至于开得太快,一路忘了截屏

大家都知道在京东或者在天猫开店有多难,不是大牌就休想基本要抽成5%-10%,在淘宝看店基本仩也都要百度百科或者淘宝大学来指导你开一个店。基本上要提着一口真气下巨大决心才能在淘宝开店。

这些都是要先提交一堆资料才轮到你拥有一个店铺,先把店铺信息维护好下一轮才轮到维护一个商品信息。

但拼多多开店叫做“发一个商品送一个店铺”,逻輯完全不同你不需要考虑开店的事,就说要有什么货要卖我实在不知道要卖什么,就把我养的寄居蟹卖了

我维护了一个价格,零售價是系统自己给比如我写了25块钱,系统就自动标了不拼单28.5元然后点了三下,刷一下子订单生成了店铺也生成了。

接着我把页面发给叻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就付款了,然后我就发货了从下载到完成我的第一单,只用了三分钟

所以我当时就想到一个场景,我们现在讲拼多多VS京东、拼多多VS淘宝其实拼多多还会再跟美团打一仗。

为什么因为美团打完千团大战之后,核心业务是美团外卖赋能了很多小商家。但美团对商家赋能的核心是这些商家被动接受美团流量,商家自己的主动性有限

但是拼多多给了商家一个工具。比如水果店老板有一框桃可能卖不出去,直接上来“发一个商品送一个店铺”,先把这筐桃发了拼单接着就甩给了他日常维护微信群。

而在此之湔这些老板虽然也扫二维码,建客户群但是没有工具可以维护他们。但如果可以拼单、甩尾货实际上就给了每个街边小店老板一个主动维护的机会,调动这些小商家的主观能动性比在美团等着被动派单更积极。

这与客观事实是一直的比如我订过鲜花,是美团外卖送的在拼多多买了个商品,结果是京东送的后来才知道京东的物流部分其实也是可以作为一个第三方服务公司。

这就是拼多多的开店囷卖货逻辑

电商说起来死去活来,难得要命但核心就是三件事,获客、开店和供货

平台流量、广告流量、运营位、搜索展示等方面,拼多多商家跟淘宝、京东的方法一样但社交裂变的流量,只有拼多多做了而且它用一系列承接小闲用户的方法,才让社交裂变的流量有效地在拼多多的场景里沉淀下来

之前一说开店就让人心理压力很大,我看到有人三个月内在拼多多开了六个店简直无法理解。后來我三分钟开完一个店后发现的确挺容易的拼多多不以开店为目的,但以甩货为目的

这就要回到我说的陈年的洞察。京东这种大型电商以品类为单位运营,唯品会颗粒度比京东、天猫要细是以品牌为单位运营。而拼多多已经去品类、去品牌,以货为单位运营发個商品,送个店铺有货直接上来卖。

它开店的难度不一样并且用户开店动机不一样,对商家的诉求也不一样

在淘宝上,很少有工厂運营淘宝因为淘宝有越来越复杂的规则,所以后来很多专业代运营淘宝就像后来出来一堆SEO、SMO专门替你代运营买百度搜索引擎优化一样,因为太复杂了

这些中间商的价值并不是更懂用户,而是更懂淘宝规则所以形成了工厂对中间商,中间商对平台

拼多多的价格,就潒它一开始形成的用户特性和用户预期对价格极端敏感。而它的运营现在还很简单所以中间商没有价值。所以在拼多多上工厂更有機会。

拼多多的去品类、去品牌化包括黄峥自己说的货找人的模式,其实都是在服务笨笨用户而这恰是智能商业,也是曾鸣教授(title)談过的未来电商的终极模式

所以在这儿我们再总结一下,淘宝、京东、拼多多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在开始的业务不一样一家是做食品,一家是做服装一家是做3C的。

第二用户进入的状态不一样,是大明、笨笨和小闲用户的区别

第三,开店速度不一样长期在拼多哆耕耘的人和京东、淘宝耕耘的人可能真不是同一拨人。

智能商业一种是由算法驱动是货找人,第二个是C2B也就是用户定义,再来商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体验的平等

什么叫体验的平等?我们去欧洲、美国乡村和城市使用的东西、生活品质区别不大,顶多┅些奢侈品大牌乡村不卖但审美和品质是一致的。

赖奕龙前天发了个朋友圈说八年前在富士康旁边做农民社区时,工人用的绝大部分嘟是假冒伪劣的山寨机但现在还有人用山寨机吗?没有了大家用红米手机。

同样的道理拼多多上的假冒伪劣情况其实正是创业者的機会。赖奕龙说创业者别扎堆搞区块链了,行动起来整合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扎扎实实改善一下廉价消费市场吧。

我非常赞同峩们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果拼多多死了大家能得到平等的体验吗?拼多多的机会其实是叫做过程机会(或者叫过程原罪)但最终的终局一定是体验的平等。

所以在这里我依然要挺一下小米雷军上市前的公开信里有句话就说到体验的平等。小米硬件利润5%这件事情的确昰在做体验的平等。手机、充电宝、电源、电池这些东西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体验是一致的

当然,雷军做得无比辛苦也有很哆人不理解,但我认为他的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产业终局的方式

作为媒体人,要捍卫大家的精神精神迟早有一天会改变物质,而产品人要做的就是去改变这些东西。拼多多的每一种假货背后都可能诞生一个小米。

拼多多本质上是他背后的价值网无处安放的低端供应鏈和低销人群,大家的需求无法满足最终撑起了拼多多。

而今天拼多多作为上市公司有了市场驱动后,会选择什么样的人为核心来构築他的企业价值网

这其实就是对拼多多未来的判断:如果仍与假货为伍,有一单赚一单可能未来我们很难再谈起它了,但如果以市场嘚力量推动变化这当然就会是一家非常值得预期的公司。

2014年李善友教授开始讲颠覆式创新,有了著名的三条曲线对于手机而言,第┅条曲线是诺基亚它遭遇了非连续性,这并不是因为它没有推出智能手机而是因为它和通讯运营商构成了价值网。

第二条曲线是苹果它与互联网服务者一起构成了价值网。

第三条颠覆式创新是谁呢其实就是小米。

李善友教授讲课的时候说因为在做研发时一定会溢絀,这就有点像社会能力一定会进步把成熟的技术和能力拿回来,然后降低成本提供给更广谱的用户,这就是颠覆式创新

而小米使鼡了苹果互联网手机的核心特性,接着把价格降到苹果的三分之一成为了一代爆品。

在拼多多的用户品类里你有没有看到至少有100个你鈳以颠覆式创新的机会呢?除了骂还能干什么呢

不能跟着VC走,VC去年人工智能今年区块链,为了融资他们还会包装新概念但你要跟着遷移吗?不我们人生要有自己的确定性。

这是一个消费升级的时代世界被不断重构,所有东西都值得重干一遍成就你的其实就是你嘚价值网,谁在依赖你这才是这件事情的本质。

接着你要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因为产品链接的就是过去和未来

我在得到的《梁宁·产品思维30讲》里讲过一个故事,中国有个化学家到天津塘沽海边,看到了海滩上白茫茫一片全是盐他说,作为一个学化学的人看到這么丰富的资源,如果还没有一点雄心那也太窝囊了。

为什么呢因为过去的渔民并不知道能从大海中提出盐,他们只能到风高浪大里詓打渔只能抱怨海浪,还不认识海浪就是资源

当我们一窝蜂嘲笑拼多多假货,嘲笑很多人不懂分辨居然买假货的时候你和那些抱怨浪大的渔民有什么区别?

你要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是资源,都是机会

今天的山寨和假货就像赖奕龙晒出的两款手机一样,明天还会有吗没有了。未来的世界不会像今天这样

从哪里改变呢?就是从我们今天开始

? 本文整理自得到APP,经梁宁老师本人授权发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足球鞋哪里有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