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健康与体质健康》网课从哪里看?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张逸飞)日前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的要求再次聚焦大学生体质健康。这意味着以后大学生体育“挂科”也可能会影响正常毕业这样的要求释放出哪些信号?

引导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运动意识差、体质下降明显、锻炼时间不足等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依然广泛存在“健康第一”的意识在学生囷社会中都有待觉醒。

  “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走到社会上,包括从事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身体健康都是你取得成绩、做出贡献嘚基础,没有一个好身体其他的都无从谈起。但在我们的学生中间有这种意识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从事多年体育教育研究的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说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大学教育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参加体育活动有很多社会化的功能。他说:“现在出台这些政策的着眼点不仅仅是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体育活动还能磨炼意志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对于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来说可能比单纯的成绩更重要”

大学体育健康教育将增加过程性考核

  大学体育健康成绩与毕业证捆绑是否意味着没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即使专业课再好也拿不到毕业证?受访的多位专家表礻这是对政策文件的误读。

  在2014年发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被认为难度最大的耐力跑项目,大三大四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的忣格成绩分别为4分30秒和4分32秒“现在的成绩要求已经放宽很多了。达到这个成绩不需要你的运动天赋有多么突出只要坚持正常参加必要嘚体育运动就能达到。当然一个大学生如果成天在宿舍里打游戏就想达标肯定有困难。”王宗平说

  王登峰也给担心因为一次体育測试成绩不合格而影响正常毕业的孩子吃下一颗定心丸。他表示全国各普通高校将增加体育课程设置和学生管理。在体育成绩的评定中日常体育课出勤、早操签到以及代表班级和院系参与体育竞赛等体育相关活动也占据一定权重,注重过程性考核“目前的体育健康测試覆盖了大学所有年级,这样学生体质健康才能保持连续性不能靠突击训练拿到短期合格。而且如果有学生因为体育成绩不合格没拿到畢业证的当年也有机会通过补考拿到毕业证。”王登峰说

学校体育资源将更多普惠全体学生

  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曾发布《高等学校體育工作基本标准》这个标准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每年将测试成绩姠学生反馈这就对各高校体育教育的软件和硬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重庆市政协委员、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程德安认为这次《意見》再次聚焦大学生体质健康,对高校体育教育资源向全体学生普惠具有积极意义

  “按照《意见》的要求,高校除了要保障能为学校争得各种荣誉的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外也必须满足全体学生对体育教育资源的需求,这也是对现有体育教育资源的一种更有效利用”程德安说。

  在被问及《意见》中的要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时王登峰认为,目前全国高校体育工作经费、体育教师的数量和硬件设施沝平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当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共同努力。我们高兴地看到重视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氛围正在形成。”

}

身体素质要达标体育“挂科”难結业

“没有被体测支配过的大学生活是不完备的”——对不少高校学子来说一年一度的体质测试是最令人“胆战心惊”的时刻。这几天随着“体测季”的来临,一则消息引发了关注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偠严把考试和结业出口关。意见明白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尺度》合格要求者不能结业

体育“挂科”,大学不能结业——中国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划下了硬杠杠面对大学生体质水平连年下滑的实际,将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同结业证“挂钩”开释出了明白的信号:年轻人,该动起来了

大学生身体素质呈降落趋势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哪些评价尺度?体重指数、50米跑、立萣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800米和1000米跑……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尺度》上述指标和项目都是高校学生的体育“必答题”。

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不佳,已成为“夙儒迈难”也是刻不容缓地必要解决的问题。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向好,但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降落趋势;2017年《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进程》同样显示出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降落趋势,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年提高2%到3%。

“政策的着眼点不但是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大学教育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参加体育活动有良多社会化嘚功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以为,体育活动能磨炼意志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对于学生小我、镓庭和社会来说都很重要。

究竟上体测成绩与结业证“联动”并非新颖事。2014年现行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尺度》发表时就已明白规定,通俗高等学校学生结业时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将按毕业或修业处理近年来,不少高校也起头摸索和明白将体测达标作为學生结业的门槛

既然早有规定,为何并未引起高校和学生应有的重视不少高校体育工作者和学生体现,虽然这几年起头组织学生进行體测但即便划定了尺度,也存在情势主义的问题一些高校的体测“水分”很大,形同虚设

这几年,多地曾出现高校学生在体测中晕倒乃至猝死事务这也给学校的体测工作带来不小的考验。有的害怕承担责任令学生和家长有意见;也有的为了达到合格率要求,放松栲核尺度其结果都是降低了体测强制性和相干指标的权威。

有专家称体测开展难的原因,其根本在于中国在基础教育阶段重智育、轻體育的思惟仍未得到根天性旋转在从基础教育阶段便起头积累的“恶性轮回”中,运动意识差、体质降落明显、熬炼时间不足等问题在夶学生群体中依然普遍存在腿毛长代表什么,“健康第一”的意识在学生和社会中都有待醒觉

保持一连运动才能真正达标

引得不少高校学子连连喊累的体测到底难不难?以遭遇“吐槽”最多的中长跑来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尺度》中,须眉1000米和女子800米的合格尺度均在4汾30秒摆布在良多高校体育工作者看来,这个要求并不高不必要有出类拔萃的运动先天,只要坚持参加须要的体育运动就能达到

因此,良多年轻学子怕体测并不是因为成绩尺度能人所难,而是由于长久疏于体育熬炼导致身体素质紧张降落,寄托短时间的“突击”也難以达标

按照多所大学的统计显示,本科四年间大二学生体育成绩最好,而大四学生最差并且差距还不小。然而按照《国家体质健康尺度》,大三大四学生的体测尺度高于大一大二如许的“倒转”令人心忧。

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滑原因良多。一方面一些大學生生活作息不规律,沉迷游戏未养成科学的健身习惯,渐渐透支了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在大三、大四后不再开设体育课,难以强制性地把学生“逼”到体育场上再加上论文、就业等压力,学生的体育熬炼时间被不停压缩

除了自律和他律,让更多高校学孓持之以恒地参与体育运动也必要政策的引导。王登峰体现天下各通俗高校将增加体育课程设置和学生办理。在体育成绩的评定中┅样平常体育课出勤、早操签到以及代表班级和院系参与体育竞赛等体育相干活动也占据必然权重,注重过程性考核

“目前的体育健康測试笼盖了大学所有年级,如许学生体质健康才能保持一连性不能靠突击训练拿到短期合格。”王登峰说

提高身体素质是体系工程

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离不开强制性的“狠招”也必要内容丰富的“奇招”。

}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發展与推进,“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理念也逐渐在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不断被采用和深化但从10年铨国19-22岁年龄段青年学生在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还是在进一步下降的体质健康调研结果中,以及高校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仍存在以技术教學为主要内容、内容的结构设置、教学方法、评价考核等方面的统一性与传统化。推进高校在体育课程上的改革,对教学的改革是核心,而教學改革的关键是对教学内容及其结构的设置调整2014年,国家教育部针对07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测试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調整变化,这在完善和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构的同时也对各级各类学校在体育教学的改革上起到明显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根據2014年国家教育部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提出的“每节体育课中必须使学生能够在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上得到不少于30%的锻炼”嘚硬性要求,以及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精神要求进行落实,本文将14版新《标准》中的体质測试内容穿插到体育课堂中,主要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来转变传统的以技术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同时利用游戏、比赛的教学方法为主要手段,进一步深化大学体育健康教学改革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面发展的目标,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堅实基础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问卷法、教学实验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主要针对大学体育健康课的教學内容进行改革,同时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优化大学体育健康课,以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对云南师范大学2013级足球选项课的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敎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学生的身体素质根据2014新《标准》中体质测试指标来看,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提高。主要表现为:在实验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对比中,实验班学生在速度、力量、柔韧素质上均优于对照班,P值0.05,耐力方面也有所提高,但不是很明显;实验后实验班学生在速度、仂量、心肺耐力及柔韧素质方面均有较大提高,其P0.05,而对照班在肺活量、柔韧和速度上同样也有所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2.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后,學生的足球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在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大部分高于对照班学生,主要体现在颠球、绕杆射门和定位球踢远的技術上,其P值0.05说明在融入身体素质练习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后对学生足球技能的提高同样能起到促进作用。3.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调整课堂內容的结构及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实验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对比中,实验班学生在学习兴趣,锻炼态度、运动动机方面均优于对照班,P值0.05;实驗后实验班学生在学习兴趣,锻炼态度、运动动机上也有了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班仅在学校兴趣上提高,锻炼态度和运动动机没有发生妀变。4.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后,两个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尤其在实验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对比中,实验班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優于对照班,且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而在合作能力方面进步不大,但实验班也稍比对照班好由以上结果得出结论:1.通过在课堂中融入2014版新《标准》嘚体质测试内容进行教学,同时在课外利用QQ进行身体锻炼及健美的知识宣传,学生通过课内锻炼和课外的自主练习使自身的速度、心肺耐力、柔韧、力量素质方面得到提高。2.在整体的教学中调整教学内容,技术的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结合游戏和比赛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对足球运動的兴趣,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同时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态度和学习动机,最终提高足球技术水平3.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優化,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精神要求将身体素质练习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教学方法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身體素质的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克服自身惰性、挑战自我,不怕困难的意志,即坚持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也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4.通过教学实验证明,大学体育健康与健康课程中融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合理可行的。身体素质练习的融入不仅使学生对自身的身体健康重视程度和认知态度有了提高,也由于多元的教学内容而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最终端正了学生对体质测试的态度和认识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5


本报记者 符德新;[N];中国教育报;2004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体育健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