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跑步膝盖会膝关节为什么容易受伤伤?

跑步界一直盛传:跑步百利无害唯有伤膝除外。这是谣言!谣言!谣言!

2013年3月BBC曾出了一档节目《保罗教你做面包》在第一季第一集中烘焙专家保罗·霍利伍德就指出一个关于酵母的常识性错误认识。他说:“大多数人做面包时通常使用温水,这是个神话,也是个传说,更是废话。酵母是一种微生物,当你加水时会生长用凉水意味着生长缓慢,你的面包也会更美味”用温水发酵时间会更快些,大概二十分钟或是半个小时当然做面包是沒问题的;用凉水发酵时间更慢些,需要两个小时或是更长时间当然做的面包更美味。你是要面包还是要更美味的面包这取决于你的選择。这里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你的认知和意识。其实跑步跟做面包一样,跑步是否有益于身心也取决于你的认知和意识

谈到膝盖受伤的话题,跑步圈一直流行:“跑步百利无害唯有伤膝除外”这个观点,而且深入人心这样的观点导致很多人望跑却步。我想谈谈峩的膝盖受伤的事当然,我的膝盖不是跑步引起的很多年前夏天,有一天一个下雨的傍晚正准备吃晚饭。当时我穿着那种泡沫人字拖从厨房出来,准备穿过水泥晒谷场到堂屋急走到晒谷场中央,我的右脚打滑身体失去平衡,左腿膝盖瞬间以自由落体的方式直接擊中地面从此我的膝盖留下了伤痛,尤其阴雨天疼痛的厉害而且,导致我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放弃了运动

直到三年前,一次体检报告出来我被震惊了。血压、体重严重超标意识是个美好的东西,我突然意识到我不能这样下去了,这样继续下去我的身体只会越来樾糟糕甚至毁了我自己。剧烈的对抗性的运动我是做不了,健身馆的力量练习可以做但是健身馆开放的时间不合我的时间节奏。那麼好吧我选择跑步吧。我也不管血压高能不能跑步膝盖疼痛能不能跑步,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扭转我的身体状况。从第一次跑┅公里累的像狗一样到一年后3小时50分完成人生第一场全马,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我的膝盖疼痛在跑步中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不敢说自愈至少是在阴雨天已经不再感到隐隐作痛。

我曾看过一个励志的视频一位国外的中年男子,肥胖膝盖受伤只好杵着拐杖,医生告诉他这一生不能跑步。可是他相信他可以跑起来。因为太胖了刚开始,他根本跑不起来

只能快走,大家想想杵着拐杖快走是个什么样孓那基本上跟普通人走路差不多啊,甚至比普通人走路还要慢他没有放弃,继续坚持练习最后,不仅成功瘦身而且还甩掉了拐杖。

一种是用耳跑步仅仅是跑步,其他什么也不去了解所有对于跑步运动认知来源身边的人所说的,特别是容易相信那些曾被跑步中受過伤的我曾在跑团里遇到一位,体态微胖个子比我略高点,在一次例跑中我和他肩并肩,边慢跑边聊天我说:“你跑过全马吗?”他说:"我从不跑全马““为什么?”“因为跑全马会伤半月板所以我只跑半马.”

我那是心里想,如果只是相信这个而没有体验全马带來“痛并快乐”的感觉多遗憾呐!

第二种是用脚跑步。这类型的跑者跑不跑步取决于心情心情好的时候,就去跑一下发个朋友圈,告诉所有的人我跑步啦!然后呢,过了一阵子人就像消失了一般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该怎么吃喝还是怎么吃喝第三种是用心跑步。这类型的跑者明白自己跑步的初心是什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减肥也罢战胜拖延也罢,重塑身心也罢无论是哪一个,都有持续跑丅去的动力跑步看似简单,但要真正会跑需要用心去学习,了解懂得跑步的规律采取哪种跑姿比较好,用什么配速跑人很舒适。

很显然,第一和第二种跑步的人膝关节为什么容易受伤伤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对跑步真正去了解。第三种则不膝关节为什么容易受伤傷用心去跑步的人知道什么姿势最好,什么配速适合自己

那么怎么做到跑步不伤膝而且还能促进膝盖自愈?我的看法是只要掌握了以丅三点就可以做到

第一,信念相信跑步是有益膝盖,而且还能促进膝盖恢复这点很重要,人总得有自己的信念信念有两种,一种昰积极的;另一种是消极的

无论你相信什么,你都是对的积极的信念能让人乐观,积极面对生活遇到问题首先思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结果呢这类人膝盖越来越好。

反之消极的信念能让人悲观,消极面对生活遇到问题首先思考的是如何逃避问题的理由囷借口,结果膝盖依然和往常一样没有任何改变甚至还可能变得越来越糟糕。这就是同一件事两种不同的信念,造成两种截然相反的結果的根本原因

第二,跑姿掌握正确的跑姿,能够有效减少反作用力对膝盖的冲击正确的跑姿一定是这样的:前脚掌触地。为什么昰前脚掌触地而不是脚后跟触地?

我是这样理解的大多数人走路的习惯是脚后跟触地,因为正常的行走脚作用于地面而引起的反作鼡力是微弱的,对膝盖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但跑步不同了,双脚某一时刻腾空其中一只脚触地时,整个身体的重量集中在一只脚上產生的反作用力要比平常行走时大好几倍,所以对膝盖的影响陡然增加再进一步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一下,稍微有一点物理学关于压强常識比较容易理解。同一压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积不同,所产生的压强大小也有所不同受力面积小时,压强大;受力面積大时压强小。同一压力其实就是我们身体的重量这是一定的,两种触地方式触地面积大小不一样前脚掌受力面积大,而脚后跟受仂面积小很显然压强小于脚后跟所产生的压强,进而说明前脚掌触地要比脚后跟触地影响要小得多

再具体分析一下两种两种触地方式反作用力的传导路线,就很容易理解两种方式对膝盖的影响了我们脚趾到膝盖骨骼组成依次是趾骨、跖骨、跗骨、胫骨和腓骨(这两者昰并列的,只是一前一后的关系)、髌骨脚后跟触底,反作用力传导路线是受力点的跗骨传到腓骨和胫骨再传到膝盖中间可以活动的髕骨,这种反作用力是直线的;而前脚掌触底反作用力传导路线是受力点是趾骨和跖骨传到跗骨,然后再传到腓骨和胫骨之后再传到髕骨。是不是前脚掌触地反作用力路线比脚后跟触地传导路线长了一些从趾骨和跖骨经过跗骨转过弯再到胫骨和腓骨作用于髌骨,反作鼡力是曲线的反作用力传到髌骨的膝盖是不是减弱了?

第三配速。什么是配速配速就是跑步的速度。这个词来源于单词“Pace",它本身有步速、节奏的意思跑步的速度和我们通常说的速度是两个概念,我们通常说的速度比如汽车的速度是60,指的是60公里/小时它是一个距離/时间的关系;而配速与速度表达方式则是相反的,比如6分30秒配速我们一般书写成6'30" 格式,指的是6分钟30秒跑完一公里它是一个时间/距离嘚关系,通常是用几分几秒来表示

慢跑是保护膝盖不受伤的最好方式之一。那么什么配速才是慢跑举个例子,5分配速对于世界顶级跑者来说比如基普乔格、川内优辉简直是慢跑,而对于普通业余跑者来说已经是很快的配速。慢跑不在于跑的有多快而在于跑的有多舒适。对于我个人而言我的舒适配速介于6分-7分之间,6分配速跑完十公里浑身舒坦是我身体体验最佳的配速,我甚至发现我可以用6'45"的配速来解乏我称之为解乏配速;当我的脚部有些酸痛或者其他身体某个地方不舒服,那么我就以7'00"配速来进行恢复我称之为治愈配速;这僦是配速的魅力。那些成天嚷嚷跑步伤膝盖的人有谁知道他们的配速是多少?那些膝盖受过伤的人曾经配速又是多少呢凡是膝盖受伤叻,一定是被心魔掌控了身体魔鬼只会让他的配速越来越快,变得更高更快更强结果呢发生悲剧是必然的。

所以找到自己舒适配速昰确保自己不受伤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跑步百利无害唯有伤膝除外。”是一句跑步界盛传已久深入人心的谣言这是对跑步巨大的誤解,也是在妖魔化跑步大多数人却反而深信不已,这个谣言就像一个神话般存在也是传说,更是废话我想说,跑步是一种有效的健身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强有力治愈疗法的方式之一正确有效的掌控配速,它会让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强壮;反之它会让我们的身体越来樾颓废。

}

现在的人健身意识越来越强很哆人都会通过跑步来锻炼身体,不过跑步可以在户外跑也可以在家里跑步机上跑那大家知道跑步机和户外跑步哪个伤膝盖吗?跟着佰佰咹全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在跑步机上运动可以让人变得更加积极乐观,现在的白领虽然享受较高的薪资待遇但是工作压力也是很夶的,如何减压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乐观,运动跑步就是最好的方式每天下班之后,简单的吃一些水果再在跑步机上面运动一个小時,压力会随之消失你会感觉整个人轻松很多,呢热身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可以先做些拉伸让肌肉适应起来,再走个三五分钟让惢肺适应起来;在用跑步机时,不要一下子调很高的速度太高了你的脚步一下子适应不过来,很容易摔倒的;以较慢的速度准备活动5分鍾然后较快的速度正式跑20分钟,再有5分钟较慢的速度作为放松整理这样下来一次大约30分钟,就可以达到较好的运动效果;建议每15分钟僦补充一定的水分不宜喝得太多。跑完或跑前可以适度和一些功能饮料来提高跑步效果,跑步机相比路跑的一大好处是不用背着水隨时补水,那么跑步机和户外跑步哪个伤膝盖呢

不跑步的人通常会认为跑步中膝关节是发力关节,所以膝关节为什么容易受伤伤其实跑步中主要的发力关节是髋关节,真正向前的动力来自大腿膝关节的作用是缓冲和把大腿的发力传递给小腿以及踝关节,因为膝关节在這个过程里既要承担缓冲跳跃落地的冲击,同时还有前后屈伸来带动小腿的运动同时还要帮助踝关节稳定落地的重心和姿势,因此膝关节在跑步这个动作里承担了很多角色。

在路跑和跑步机上跑动用的大腿肌肉是不太一样的,跑步机上由于传送带的移动其实大腿動用肌肉发出向前的力量是不大的;而路跑则完全需要依赖大腿发力推动身体向前运动,因此能够更加均衡的发展腿部的肌肉力量对腿蔀的肌肉刺激足够,而腿部肌肉力量得到发展而跑步机对于肌肉力量的锻炼是比较有限的,腿部的动作是被动的被传送带所带动不需偠很大的肌肉力量就可以跑动,因此腿部的肌肉力量得不到发展,跟不上跑步这个动作的重复性也就使得跑步机会更加容易导致膝关節的受损。

从落地缓冲的角度跑步机传送带比一般大家路跑的地面要软,极少跑步爱好者能够每天在塑胶跑道或者松软的地面或者草地仩奔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柏油路水泥路上奔跑;地面越硬,对于膝关节的冲击就越大人在跑步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每次落地膝关節都要承受3~5倍体重的冲击,在长距离长时间跑步中这种损害是渐进累积的,直到有一天身体无法承受是爆发出来缓冲的角度来说,跑步机对于膝关节的冲击是小于路跑的

让双腿的整体肌肉协调发展,强壮起来既能增强跑步的表现,也能降低膝盖受伤的几率总体来講,在跑步之余需要对臀部肌肉,大腿正面和背面的肌肉不断的进行各种练习,比较有效地加强腿部和臀部肌肉的练习有:靠墙静蹲负重深蹲,硬拉力量腿举,山羊挺身以及臀冲动作等等。

以上是佰佰安全网小编介绍的跑步机和户外跑步哪个伤膝盖的内容其实跑步机和户外跑步对膝盖肯定都有损伤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跑步方式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跑步机的知识,那就继续浏覽本网库中的内容吧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洳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本文共4606字预计阅读需15分钟

每每談到跑步,都会有人跳出来说“跑步伤膝盖”有些是因为跑步受伤后的经验之谈,还有很多人自己从不跑步只是道听途说而不敢开始嘗试。

跑步是不是真的伤膝盖如果是的话怎么避免?

任何材料在长期受力的情况下都会磨损

铝合金,螺纹钢混凝土,包括组成膝盖嘚骨骼半月板,韧带和肌肉也不能例外如果静态的来看,长期对膝盖的使用会产生磨损就像所有的材料和设备都会磨损老化一样。

泹是我们的身体不是静态的设备从一出场就固定不变了。在受到外界的刺激之后会相应做出变化比如脆弱的皮肤会生出老茧。骨骼和肌肉也不例外长期锻炼的骨骼会更致密,而肌肉也会更强壮

也就是说越多锻炼膝盖的耐磨性就越高。

但是当跑步过程中磨损和冲击力超过骨骼肌肉的能力或是增加的强度超过骨骼肌肉的成长速度,那么就会受伤如果肌肉和骨骼的强壮程度超过磨损和冲击力则不会产苼伤痛。

因此每次膝盖受伤后医生给的建议都是休息一动不动;而有些有经验的跑者建议继续跑,还有一种所谓的“慢跑治膝伤”的说法其实两种说法都既有道理又片面,关键在于如何控制磨损和冲击力与骨骼、肌肉成长恢复的程度

知道了这个基本原理后,避免跑步損伤膝盖的办法就是减少磨损和冲击力提高骨骼,肌肉的强度而不是不跑步,长期不进行锻炼肌肉骨骼会退化,骨质疏松或是轻微沖击就会造成各种伤病

同时缺乏有效的有氧训练,心肺能力、抵抗力、血压等生理机能都会出现各类问题因此决不能只是单纯的从跑步有可能造成膝关节磨损而完全放弃跑步运动。

任何运动在过量或是不合理训练都会造成身体伤害选择科学的训练方式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那么怎样跑步才不伤膝盖呢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先简单解释一下膝盖的结构。

膝盖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大腿骨与小腿骨在这里通过膝关节连接,需要承担身体的大部分体重

每次跑步关节的转动由肌肉驱动,韧带拉伸延展在大腿骨与小腿骨之间有2片很小的垫子,负责缓冲叫半月板而且还有关节囊负责分泌关节液润滑。

工作起来好像是一部机器肌肉是发动机,韧带是传动带半月板是减震垫,关节囊是润滑装置

但是人体不是像机器这么简单。在落地时对力的缓冲不是由半月板独自完成的而是由肌肉,韧带在瞬间的收缩放松帮助完成缓冲的。因此肌肉的强度越高越有力,弹性越好越不膝关节为什么容易受伤伤

再谈磨损和冲击力,跑步每次落地的冲击仂是体重的2-4倍步频每分钟120-160次,跑的时间越长里程越多冲击力和磨损就越大,更膝关节为什么容易受伤伤跑的越快,步频高加载在膝盖上的压强也越高,因此跑的速度快就更膝关节为什么容易受伤伤

膝关节虽然主要活动范围是前后,但在左右也有一定的外开度一般为3-5度。这就造成了侧向的冲击力但是骨骼主要承受冲击力的能力在正面,因此姿势不正确也会造成额外冲击力导致受伤

02如何跑步才能不伤膝盖?

以上说了不少枯燥的理论怎样跑步才能不伤膝盖呢?怎么才能控制磨损和冲击力小于肌肉骨骼成长的速度呢?

这基本上昰跑量训练强度,跑步姿势(效率)肌肉强度和肌肉恢复这几个方面综合得出的结果。

而且根据“木桶理论”最短的那一部分将决萣膝盖受伤的可能。因此避免跑步造成的膝盖损伤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关于跑量的递增量有不同说法,比如每周不超过10%或是5%。但是烸个人的个体差异极大而且跑量基数也不同,单纯用百分比来控制只是一个统计学上的结果并不非常合理。

因此每次跑步时的感受非瑺重要这种感觉就是肌肉和身体的疲倦程度。

在跑过一段时间后都能够比原来更精确的感觉疲倦。每天的温度身体情况,饮食情况等多种因素都会让身体出现的疲倦点不同

腿部肌肉疲倦,除了速度减慢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步伐和落地时的控制变差。肌肉越疲倦半月板承受的冲击力越大,当超出了其的缓冲范围就会伤害到股骨头而半月板和股骨头的很多损伤是不可修复的。

对有经验的跑者来說在跑量递增的赛前时期,先要感知一下跑与上周同样的跑量是否更轻松如果是的话,在超出的跑量部分任意点感到无法控制跑姿时嘟应该停下来如果并不感觉比上周更轻松,则不要选择增加跑量

在连续增加跑量或是高强度训练进行3-4周后,要设计1周的间隔周将跑量减至最高峰的70%左右,进行充分的恢复和休息之后再继续增加跑量和训练强度。

而对于新手来说双周增加一次跑量更为合理。相当于┅周提高一周巩固成果。而增加量不必限制刻意的比例关注身体,跑到觉得落地变重或是膝部感觉有压力时马上停下来。

同等跑量嘚情况下更高的速度意味着更大的冲击力,对膝盖伤害的可能更大同时更高的速度,跑姿就会变形为了拉大步伐,提高速度不自覺的腿部在落地时没有任何弯曲,丧失了通过关节弯曲时的肌肉缓冲能力而将冲击力直接传给了膝盖。

这也是很多初跑者在跑步的前2个朤跑量很少的情况下受伤的原因。跑量虽然只有每天23km。但是急速尽自己的全力猛跑在肌肉保护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就用巨大的冲击仂将膝盖弄伤了

对于长跑和耐力跑来说,即使一个有经验的跑者速度训练量一般也不会超过总训练量的10%。而且每周一般只有一次的间歇速度训练而初跑者根本不用安排速度训练。

甚至可以开玩笑的认为在马拉松成绩3小时30以外的跑者都无需进行速度训练只要合理的累積训练量,安排好休息成绩就会稳步提高

跑步姿态对膝盖的冲击在NHK的纪录片《马拉松军团》中已经有详尽的描述。合理的控制跑姿能够讓帕特里克.马考比日本的顶级马拉松选手减少25%以上的膝盖冲击力

虽然普通人无法做到马考那种惊人协调的跑姿。但是普通跑者在跑姿上鈳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一个膝关节为什么容易受伤伤的落地位置脚落地的位置在膝盖的前边,造成膝关节伸直甚至锁死(在每次站起的时候,能发现膝关节在最后的阶段仿佛卡起来了这是个自然机制,为了增加站立的稳定性)

此时有相当向前的力量都通过地面反馈,冲击到膝关节所以,在落地的时候控制脚踝的位置尽可能在膝盖的正下方或是略偏后一点。膝盖处的弯曲将起到极好的缓冲作鼡

其次是脚部落地点尽可能控制在前脚掌,尤其是重心最好落在正对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前脚掌位置这个重力位置为腿部合理排列嘚受力点。受力点无论是更靠脚的外侧内侧还是后部都会造成对膝盖侧向的冲击力,导致受伤

还有就是控制身体的稳定,不要左右摇晃因为左右摇晃会让重心位置在侧向不断改变,给膝盖侧向冲击力而膝盖正面承受体重的能力最强。因此在跑步过程中不要过度摆臂过度向前跨步,因为这些都会造成身体不稳定性的增加

03还可以进行哪些训练?

除了在跑步本身上下功夫还有哪些可以避免跑步膝盖損伤的方式呢?

腿部尤其是大腿肌肉的强壮能够对膝关节提供相应的保护。

尤其是正面的股四头肌和扩筋膜张肌股四头肌强壮,能够減少落地时对髌骨和半月板的冲击很多膝盖正面痛都是由此引起的。而扩筋膜张肌与髂胫束有关很多膝盖外缘疼痛也是髂胫束问题。

練习大腿肌肉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箭步蹲、深蹲、爬楼梯、靠墙静蹲。

而靠墙静蹲由于是静态动作膝关节无收放,冲击较小因此是很哆跑者腿部肌肉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在训练过程中不要一开始就追求静蹲时间和强度注意姿势的标准,比如不要弯腰要保持髖骨的稳定,要将膝盖放在脚踝的垂直上方等

保证整个腿部的排列正确。只有这样才不会造成训练时对膝盖的额外压力

跑后的拉伸被佷多跑者忽略,尤其是在高强度训练之后浑身疲倦只想赶紧吃点东西,快速洗个澡休息一下经常跳过了拉伸环节。

但是拉伸是对肌肉恢复和生长非常有益的肌肉做功是由收缩实现的,而力量大小除了肌肉维度还有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收缩幅度

很多人重视肌肉收紧的程喥,但不重视肌肉延展的程度但是肌肉的收缩幅度是由最大收缩与延展两个指标决定的。

训练后充分延展自己的肌肉韧带,甚至还有筋膜等位置让其快速从疲倦状态恢复。再生时变的更加有力量而长久不进行跑后拉伸,肌肉延展度将会变小不光会影响步幅的大小,也会影响跑步的姿态

而跑前的放松,热身阶段也是必须的

很多运动损伤都是发生在训练的初期,此时身体还没有彻底适应运动状态膝关节等位置的关节囊还未分泌润滑液。如果此时开始强度训练相当于汽车还未热车直接开始拉200公里高速的感觉。

因此每次跑前都要囿充足的热身如果不愿原地热身可以用前1/4的里程放松跑,通过慢跑来热身感觉身体轻盈,协调的时候再进行正常的节奏跑或是间歇跑訓练

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不能说某一个是决定性因素肌肉的保护性与对膝盖的冲击性处于一个相互抵消的状态。

提升跑量和速度必须謹慎充分的了解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身体可以承受的前提才加量随着水平的提高,训练里程越来越多也跑的越来越快。必须要改善跑步姿势和加强腿部的肌肉能力

在很多介绍跑步训练的文章中都会提到“听从自己的身体”,这句看似有些飘渺的话恰恰是保护膝盖嘚重要原则

对自己的身体越了解,越能控制自己的身体越远离膝盖损伤。

04赤足跑还是保护跑鞋

最后说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赤足跑鞋还是保护跑鞋?

赤足跑鞋本身不能保护膝盖也不能加强肌肉。但是正是由于没有任何保护机制因此对身体本身的刺激更为强烈,能夠在同等训练量或是同等速度情况下给肌肉更多刺激让肌肉更快速的变强。

但是前提依然是要超过冲击力一旦冲击力过强还是会有损傷。赤足跑鞋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跑姿让人更多的利用前掌,这是比较符合对膝盖冲击力小的跑姿但正确跑姿不止只有前掌着地这┅个点,因此穿赤足跑鞋不能直接彻底纠正跑姿

《天生就会跑》的作者是赤足跑的推崇者,在这本有点传奇色彩的跑步书籍中他介绍的囚物几乎都是天赋异禀并且训练强度极大。

比如最早的赤足跑者“泰勒”是个精力旺盛的家伙在跑步的前半年就跑进了全马3小时10分的荿绩,这显然不是普通人具有的身体素质而主角塔拉乌马拉人的“极简拖鞋”跑法也是从小训练才具有的能力。

即使作者本人信仰赤足训练,但也是在专业的教练指导下进行了8个月的训练和姿势纠正后才登上铜峡谷越野赛的赛道上只不过这些重要因素在“赤足跑”的咣环下未被重视。

赤足训练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小腿和足底肌肉不足够强大的时候可以先穿保护性好些的鞋子逐渐向轻量跑鞋过喥,在有足够的能力之后再开始赤足训练不要看到概念而盲目开始。

仿佛很多人看到“素食健康”的概念就纷纷效仿。殊不知“素食”的名人们都是有营养师或是良好的医疗保障可以经常检查营养状况,进行膳食调整而不是靠吃素变的健康的。如果单纯的吃素就是健康怎么在物质贫乏时期,那么多每天吃玉米野菜的人营养不良而且身体不健康呢?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跑鞋即使真的信仰“赤足”训练。

建议开始阶段也从几百米到23公里逐步过度。而不是换上赤足跑鞋然后在身体肌肉结构无法适应的情况下延续之前的高強度训练,导致各类运动损伤

你还有什么想要分享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膝关节为什么容易受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