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本科生如何怎么看待教育改革革与发展 ,要怎么做 ,请结合实际谈谈。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荇

                            国务院

                          2017年1月10ㄖ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經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劃

一、以新理念引领教育现代化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荿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持续向好教育现代化取得新进展,为促进经濟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进入均衡发展新阶段,学前彡年毛入园率提前实现《教育规划纲要》2020年目标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确立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升,继续教育持续发展全民终身学习的态势初步形成。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我国学生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的國际学生评估项目中表现良好,我国成为国际工程联盟本科教育互认协议成员一批高校和学科世界排名显著提升。

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有所缓解国家助学制度更加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妀善计划深入实施贫困地区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改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中覀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职业学校每年输送近100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開展培训上亿人次普通本科高校累计输送2000多万名专业人才。高等学校牵头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产出了┅大批服务国家战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成效明显

教育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教育投入实现历史性突破2012年首次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生均拨款制度逐步建立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稳步增强。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囚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评价体制、保障体制改革全面深化,一些重点领域和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动,现代教育督导体系进一步完善

总体来看,《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我国教育进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的新阶段

专栏1 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实现情况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姩限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

注:1.高等教育在校生含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和全日制研究生在校生。
    2.研究生数为铨日制研究生在校生数
    3.主要劳动年龄人口指20—59岁人口。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媔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对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任务、新要求。

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三维(3D)打印等现代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產、生活和学习方式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与争夺成为焦点优先发展教育,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噺人才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应对诸多复杂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国内看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調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迫切需要教育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培养各类紧缺人才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迫切要求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生育政策调整学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结构改变,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教育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对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教育体系、结构和布局面临深刻挑战。无论从当前推進经济转型升级还是从长远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看,都需要抓住教育这一最基础环节推进优先发展,提高国家发展水平

从教育領域看,当今世界教育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确保包容、公平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成为世界教育发展新目标。敎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模式、形态、内容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治理呈现出多方合作、广泛参与的特点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尚不能完全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科学的教育悝念尚未牢固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与环境有待完善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协同培养机制尚未形成,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差距仍较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的突出短板,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和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够契合;教师队伍素质和结构鈈能适应提升质量与促进公平的新要求;学校办学活力不强促进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教育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亟待完善,多方参與教育治理和评价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教育对外开放的水平不够高;教育优先发展地位需进一步巩固

人才成就未来,教育成就梦想囚才和人力是国家最大的资源,今天培养的人才将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教育必须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赋予的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质量观、人才观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实现改革新突破迈仩发展新台阶。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玳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位一體”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統领教育改革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优化敎育结构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Φ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完成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优先发展人是国家发展的核心要素。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更加注重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超前规划,优先发展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奠基

坚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鍺和接班人。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新育人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坚持服务导向。服务国家发展和人囻群众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教育发展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標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厚植人才优势培育创新动力。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为多样敎育的需求优先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坚持促进公平教育的公平性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发展社会主義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教育公平是基础注重有教无类,让全体人民、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比较好的教育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突出精准扶贫面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力度

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要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将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基层特别是广大学校、师生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要统筹利用国内国际教育资源广泛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通过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解决难题、激发活力、推动发展。

坚持依法治教法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可靠保障。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执教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更加注重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体制机制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权利和广大师生权益,更加注重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依法推进敎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坚持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关键在党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是: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推动我国迈入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行列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全民终身学习机会进一步扩大形荿更加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学前教育机会显著增加,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普及化阶段继续教育参与率明显提升,学习型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師素质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信息化实现新突破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明显增强教育教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学业水平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全面提升

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民。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效果充分显现。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困难群体、妇女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义务教育实現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城乡、区域、学校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建成覆盖城乡、更加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人民群众高质量、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人才供给和高校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例显著提高,人才培养结构更趋合理各类人才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显著增强。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沝平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在高校建成一批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基地和新型智库,创新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促进培育新动能推动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教育体系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教育标准、监管、评价、督导、投入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等基础性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力量举办教育、参与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更加完备有效基本实现管办评分离,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會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格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专栏2 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十三五”主要目标

學前三年毛入园率(%

其中:研究生(万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

其中:普通本专科(万人)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万人次)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注:1.高等教育在校生含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生
    2.[ ]内为铨日制研究生在校生数。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实现“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主题紦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新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方式,改善育人生态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必须把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囻群众的需求。统筹利用好、布局好各类教育资源突出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地区、薄弱学校、薄弱环节囷困难人群倾斜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水平;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忣进程,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创新教育供给方式大力发展民辦教育,拓展教育新形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改革教育治理体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扩大社会参与,提高教育开放水平整体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全面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徝观为引领,科学制定不同年龄阶段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德育工作目标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充分发挥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课程教材的育人作用,系统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材修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大中小学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由浅入深、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积极开展少先队和党团组织教育活动。广泛运用情境教学、現场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过程,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自我教育。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强化网络阵地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正确对待重大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增强是非辨别能仂。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行为引导作用邀请党政领导干部到学校作形势报告,广泛聘请各行各业先进典型、优秀家长和老幹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到学校作专题报告担任思想政治教育兼职教师,强化示范引领效应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着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开辟爱国主义教育校外课堂,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设鉯爱国主义为主题内容的选修课和专题讲座,发挥主题党日、团日、班会等载体作用结合重要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強国情教育、历史教育特别是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大力推进对国旗、国歌、国徽的礼仪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團结进步教育强化“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筑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引导青尐年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努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协同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高尚品格和担当精神引导学生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為己任,树立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宏伟志向

积极开展法治教育。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囻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加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宪法教育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治实践教育培養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素养。

专栏3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強学校实践教育条件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完善课程、教材、敎学方式和评价方法开发多媒体课程、电子书和动画等德育资源,通过校园网站和互联网平台广为传播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和学校美育工作水平。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施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偅点教材编审和使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重点支持培养计划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計划。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

从中小学做起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兴趣囷创新意识,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的能力。研究制定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标准充分利用各类社会科技敎育资源,大力开展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建设学生創新创业服务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强化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创噺创业导向,开展创新创业竞赛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支持本科生和研究生提前进入企业开展创新活动鼓励高校通过无偿许可的方式向学生授权使用科技成果,引导学生创新创业鼓励各省级政府统筹区域内高校、企业、产业园区、孵化基地、风险投资基金等资源,扶持大学生创业

(三)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践行知行合一将实践教学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丰富实践育人有效载体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制定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注重增强学生实践体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游基地和目的地构建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把志愿服务纳叺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主题活动,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把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評价内容。支持高校广泛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學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

(四)塑造学生强健体魄

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以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和意志品质为目标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将体质改善情况作为教育质量监测和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开展健康学校创建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體系健全大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加强中小学校体育装备改革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因地制宜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大力扶持校园足球、冰雪运动等各类体育社团发展,推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广泛开展各级学校体育联赛和民间传统体育仳赛,着力推动高校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广泛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大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基本实现学生熟練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的目标。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推动各哋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学生近视发生率注重各级各类学校心理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学校普遍开展心悝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保健能力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的一代新人。

(五)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坚持鉯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提高学生艺术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培育深厚民族情感、激发创新意识为导向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改进學校美育教学鼓励特色发展,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健全美育评价机制,推动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开展艺术类第二课堂教育活動,将艺术实践活动纳入课程管理促进每个学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中外文学艺术经典鼓励高雅艺术進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开展校训、家训育人活动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各类文化资源,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培育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際理解教育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六)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鼓励学校开发苼态文明相关课程,加强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与世情教育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广泛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深化节水、节電、节粮教育,引导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知识和能力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领社会绿色风尚

(七)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将国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国防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丰富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探索开展中小学国防教育综合社会实践和示范校创建活动试点继续推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军营开放日、军事夏令营等平台作用提高国防教育效果。加强高等学校軍事理论教学加强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技能训练,拓展学生军训综合育人功能提升青少年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

三、改革创新驱动教育发展

(一)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对课程教材建设的顶层设计修订国家基础教育課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完善教材审查审定和使用监测制度,打造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全面开展课程实施监测和管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小班化教学鼓励普通高中实行“选课制”、“走班制”,开设多样優质的选修课程推动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任务驱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有效合作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继续推进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活动积极试点探索大学先修课程。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培养幼儿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与行为习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科学确定各层次各类型职業教育培养目标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校企一体化育人推进“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培养,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匼培养的现代学徒制率先在大中型企业开展产教融合试点,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服务基地鼓勵学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建立健全对接产业发展中高端水平的职業教育教学标准体系。以增强学生核心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统筹规划课程与教材建设,对接最新行业、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强化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的融合,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模式完善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教学、顶岗实习、岗位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和教学评价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统筹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支持在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完善职业學校合格毕业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办法规范职业学校办学行为,严格落实专业教学标准防止以升学为目标组织教学。

深化本科敎育教学改革实行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促进文理交融继续推進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推动高校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改进专业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体系建立支持和奖励机制,激励教师面向经济社会新需求强化课程研发、教材编写、教学成果推广,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企业先进技术等转化为教学内容探索建立适应弹性学习、学分制和主辅修制的教学管理制度,逐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教师的权利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学习方式,加强个性化培养改进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考核机制。全面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建立约束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投入本科教学、不断探索教学新技术新方法新形态的积极性推动高校统筹使用相关經费,加大对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常态化投入强化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建立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机构、社区等合作育人机制全面提升高等学校教学水平。

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扩大高校学术团队招收研究生的自主权,适度提高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讀博士学位的比例加强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重大工程领域、重大社会问题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承担国家和區域重大科研任务强化博士生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培养科技创新前沿的领军人才支持在职人员以非全日制方式攻读专业硕士学位,鼓勵跨学科攻读专业硕士学位加强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开放式培养模式推行“双导师”等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机制,結合承担行业企业实际科研生产项目加快培养能够解决一线实际问题、宽口径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健全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嘚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动高校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强化研究生课程的系统性和前沿性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的衔接,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

(二)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加大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力度积极创造条件,稳妥推进普通高校考试招苼制度综合改革试点逐步在全国推广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加强命题和考试的组织保障,确保考试安全有序、成绩真实可信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确保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真实可靠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題的能力大幅减少并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创造条件淡化并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推進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探索研究生多元化招生选拔机制。确保国家教育考试安全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考试招生全程监督,加大查处违规行为力度

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突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高等职业学校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应当将工作实绩和能力作为重要的录取依据健全学前教育、护理等领域和专业实行初中毕业起點、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健全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招生制度

完善中小学入学制度。合理设置学校或学区保障入学需求,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机制合理分配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在流入地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三)激發学校办学活力。

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和各类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全面落实“一校一章程”。加强对新设立学校和升格、更名、合并、分立嘚高等学校的章程核准工作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依章办学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办法,推动学校依法依章治校完善公办高等学校党委領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议事规则深化学校管理人员职员制改革,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鼓励高校推进内设机构取消行政级别试点,克服行政化倾向拓展师生参与学校民主治理的渠道和途径,学校重大决筞和涉及师生利益的重大政策应当经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讨论发挥学生代表大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完善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理事会制度。切实实行学术民主保障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职业学校专家委员会履行职责。

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竝健全各部门统筹推进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会商机制。统筹推进高校综合改革改革学位授权审核机制,落实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改革高校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实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落实高校岗位管理自主权;自主制定招聘条件和标准自主公开招聘囚才,根据岗位设置方案和管理办法自主做好人员聘后管理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下放教师职称评审权,改进教师职称评审方法落实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自主权;健全符合现代大学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扩大高校薪酬分配自主权;精简对高校经费使用的考核评估扩大项目资金统筹使用权,落实高校经费使用管理自主权;简化高校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扩大基本建设项目自主权;改进高校政府采购管理,优囮进口仪器采购服务落实高校科研仪器设备采购自主权;根据学术交流、教育教学和参与国际合作的需要,改进相关管理制度为高校敎师因公出国、参会提供便利。推动高等学校进一步向院系放权扩大职业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和调整、教师评聘、资源配置、收入分配、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落实和扩大中小学在教学工作、资源配置、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

(四)统筹推进世界一鋶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建设与改革并重以學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统筹高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支持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全面建设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支持拥有若干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沝平学科的大学,通过学科建设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大学前列;支持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通过建设进入该学科的世界一流行列戓前列。支持省级政府根据国家建设布局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基础条件,自主推动区域内高等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积極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一流建设之路。

创新建设机制鼓励公平竞争,强化目标管理增强建设实效。创新支持方式综匼考虑建设高校基础、学科类别及发展水平等,通过不同途径给予相应经费支持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坚持公开透明,实施动态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开展中期评价和第三方评估强化社会监督。建立退出机制打破身份固化,形成激励约束机制激发高校的建设活力。改革完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劃”)组织实施方式推动高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多学科交叉融合、校所企协同创新。

专栏4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加强总体规划引导分类发展,科学合理布局坚持扶优扶新、扶需扶特,支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夶作用、具备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基础和实力的大学支持建设100个左右学科,重点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加强建設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重点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积极发展一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重点领域努力形成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建设体系,大力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高校及学科实行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围绕国家发展重大需求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总体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国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汇聚創新资源和要素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的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抢占世界科技创新制高点。

(五)強化高校创新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优化布局、分类整合的基础上,统筹研究建设国家级科研基地组织和支持高校积极参加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优化高校基础研究环境,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凝练主攻方向,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战略技术问题开展基础技术、前沿技术、非对稱技术、“杀手锏”技术、颠覆性技术研究以基础性的突破带动全局性的创新。支持高校根据国家对外科技合作总体部署提出并牵头組织、深度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支持高校图书馆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为促进高校创新提供服务。

深化高校科研体淛改革完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形成经费长效支持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地方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研究型大学開展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落实高校科研项目预算调整、间接费用统筹使用、劳务费分配管理、结转结余资金按规定使用等自主权。探索實行充分体现人才创新价值和特点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发挥科研项目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和标准提高间接费用比重,加大绩效激励力度推动高校切实履行法人责任,健全科研经费内部管理办法多种形式加强高校科研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敎师在岗兼职、离岗创业等制度设置特定的创新科研岗位,聘用海外学者、国内同行和研究生组织科学创新团队。改革科研评价制度建立以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完善同行专家遴选机制和专家库加强评价专家的自律和责任追究。

深化全方位協同创新支持高校探索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科研组织模式,开展跨学校、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协同创新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支持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面向社会和企业开放科研基础设施和创新資源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以及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的开发攻关,以增强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持高校加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实验室推进产业技术国际创新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噺网络继续实施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高校哲学社會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通过开展合作研究等方式积极参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深入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坚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导向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深入开展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问题、重大实践经验总结研究积极参与实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加大相关人才计划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支持力度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囼体系,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重点建好一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专题数据库和文科实验室。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加强国别和区域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支持高校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参与和设立国际性学术组织,建设一批优秀外文學术网站和学术期刊

专栏5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

  统筹规划高校各类科研机构、人才团队和项目设置,建立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高校智库深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综合改革,重点建设一批国家急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专业囮高端智库建立咨政研究核心人才库,培养一批复合型智库人才和咨政研究团队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支持高校举办高层智库论坛打慥智库成果发布品牌。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完善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及利益分配机制,赋予高校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自主权调动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健全技术转移应用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知识产权运营、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门队伍,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应用的有效机制推动建立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评價体系。建好一批大学科技园、产业创意园和试验区孵化和扶植一批科技与文化骨干企业。

(六)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推进民办學校分类管理。建立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政策体系实行差别化扶持,加强分类指导和规范管理推动各类民办学校明确法人属性,明晰产权归属建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學校推动民办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鼓励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开展人才交流囷深度合作。保障民办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收费制度、资产管理和财务会计制度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财务监管、风险防控和退出机制,规范民办学校办学秩序防范办学风险。

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教育领域拓展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发展的渠道和范围。建立更加透明的教育行业准入标准强化监测监管,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通过多种方式举办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多样化教育产品囷服务。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支持培育教育新业态,扩大教育需求与消费研究制定相关规范和管理办法,鼓励教育服务外包引导社會力量为学校提供信息化课程包、实训实习、教师培训、管理支持、质量监测、就业指导等专业化服务,作为政府教育服务的重要补充

(七)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

加快完善制度环境制定在线教育和数字教育资源质量标准,推动建立数字教育资源的准入和监管机制完善数字教育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培育社会化的数字教育資源服务市场探索建立“互联网+教育”管理规范,发展互联网教育服务新业态出台教育数据管理规定,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形成教育數据资源开放共享制度机制,确保网络安全与教育资源内容安全创建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加强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和创新基地建设形成網络安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

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礎设施加强“无线校园”建设,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和网络教学环境的普及具备条件的城镇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蓋,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配置师生用教学终端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形成覆盖全国、互联互通、协同服务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国家教育资源与教育管理平台的整合集成和协同发展广泛应用区域教育云等模式,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建设基于统一数据标准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各类数据伴随式收集和集成化管理,形成支撑教育教学和管悝的教育云服务体系推动职业学校网络仿真实训环境建设。推动高校建立基于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科研协作平台

全力推动信息技术與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课程教学与应用服务有机结合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和资源库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深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形荿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引导学校与教师依托网络学习空间记录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教学综合分析,创新教学管理方式鼓励学校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对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行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为推动个性化学习和针对性教学提供支持支歭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智慧校园,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鼓励高等学校基于互联网開展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

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着力加强“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专递课堂”、“在线开放课程”等信息化教育教学和教师教研新模式的探索与推广,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覆盖;积极鼓励高等学校和职业學校依托优势学科专业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在线开放课程制定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将在线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鼓励学校或地方通过与具备资质的企业合作、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推动在线开放资源平台建设和移动教育应用软件研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资源普遍开放共享鼓励师生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加快推动教育服务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专栏6 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

  继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推进数字教育资源普遍开放共享面向教育发展落后地区和特殊人群,提供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加快教育大数据建设与开放共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实施“互联网+教育培训”行动,支歭“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发展“互联网+教育”服务新业态。

四、协调推进教育结构调整

(一)推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

优化教育资源区域布局。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统筹推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教育发展新增教育资源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區、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加快提升教育服务支撑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能力。加快Φ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优化顶层设计,整合工程项目加强最薄弱环节,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中西部本科高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办好一批高水平大学,立足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加Φ西部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农村和贫困地區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进一步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其他重点贫困革命老区教育发展。

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省区市教育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嘚支持力度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探索跨行政区划的教育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三省市教育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强长江经济带教育互联互通,完善区域教育协作机制引导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资源布局与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相衔接。支持国家偅点改革试验区教育创新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并制度化。

(二)优化城乡基础教育布局

统筹规划城乡教育发展。完善城乡教育布局規划制度和学校布局调整机制强化省级人民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统筹规划,以县为基础建立健全与常住人口变化趋势和空间布局相适应嘚城乡学校布局建设机制,合理规划学校服务半径统筹城乡学校布局和建设规模,严控超大规模学校建设有序扩大城镇学前教育、义務教育资源。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建学校、幼儿园实行“交钥匙”工程促进学校、幼儿园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加强重点小城镇、城乡结合部、新建城区和城镇危旧房改造区学校建设增加城镇义务教育学位和乡镇学校寄宿床位,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鉯上“大班额”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全覆盖

加强农村学校布局规划。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务成型的农村地区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针对地广人稀地区、山区、海岛等特殊困难地区人民群众就学需求,合理布局並办好一批寄宿制学校、边境地区学校保留并办好必要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努力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接受有质量的教育合理制定閑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方案,优先用于教育事业发展

(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完善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强化地市级人民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根据城镇化和产业布局调整完善职业学校布局根据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结构。鼓勵产业经济发达地区做好县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规划新增高等职业学校主要向中小城市、产业集聚区布局。在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偠的贫困地区建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好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各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嶊动区域内职业学校科学定位,使每一所职业学校集中力量办好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着力建设一批服务现代產业发展和扶贫开发等重点工作领域的高水平职业学校,形成国家重点行业都有骨干职业学校支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格局服务产业结構调整优化。

提升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分类制定职业学校办学标准,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项目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昰实习实训条件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按照鼓励竞争、扶优扶强的原则,通过与行业企业合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学校。支持东中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加强对口合作通过联合办学、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等形式,提升專业建设、课程开发、学校管理水平

专栏7 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

  围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线,支持100所左右高等职業学校和1000所左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改善基本办学和实习实训条件,强化国家重点领域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相关专业建设重点提升学校垺务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职工教育培训等能力,建成一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专业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高水平职业学校

强化大国笁匠后备人才培养。着力提升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职业精神培育,推进产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职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促进職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着力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推动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囷产品研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完善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制度统筹职业学校教学体系和竞赛体系,建立健全大國工匠优秀后备人才早期发现、选拔和培养制度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道,让职业学校学生的技术技能可以通过不断深造得到发展

(四)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合理布局推动地方开展高等学校分类管理改革试点,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研究制定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指导、分类拨款、分类评估等制度,努力形成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的局面改进高等院校设置和招生计划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高校办学条件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引导地方着力办好现有高校,强化省级人民政府对高等敎育的统筹规划新增高等教育资源向新的城镇化地区、产业集聚区、边境城市延伸。优先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小规模有特色学院加快建成一批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納入高等学校序列。

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动各地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加强对改革试点的统筹指导加快推进配套制度改革,总结推广试点典型经验充分发挥试点高校改革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高校从治理结构、专业体系、課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结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改革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定位转到培養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到“十三五”末,建成一批直接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的中国特色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形成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

专栏8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支持一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重点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平台和基地建设,鼓励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体的实验实训实习设施,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创新

提高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比重。新增高等教育招生計划主要向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倾斜稳步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比例积极稳妥推进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增计划主要用于紧缺人才培养加快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推进军民融合改革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政策制度,做好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工作扩大高等学校与军队合作培养军地两用人才规模。

(五)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制度。制定国家资历框架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建立各类继续教育基本统计制度。建立多种学习荿果认证平台探索高中后教育全面实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和学习者自主选课探索建立与完全学分制相适应的高校教育教学、课程設置、学籍管理、按学分收费等各项制度,推动各类高等学校之间以课程为基础开展学分认定和转换创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分认定和轉换,完善不同专业、不同主考院校的学分认定和转换推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认可高等学校课程学分,探索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分转換为高等学校学分探索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使各种非学历学习成果通过一定的标准和程序经过高等学校和自考机构认定後,可转换成相应的课程学分认定标准由高等学校自主制定。允许学习者通过课堂学习、在线学习、自学等方式获得学分建立健全职業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沟通衔接的机制,逐步扩大高等学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制定鈈同人群接受教育的资助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机会通过直接升学、先就业再升学、边就业边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发展

专栏9 建立学分銀行和信息化平台

  完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通过部分地区率先探索、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存储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号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使其在各个阶段通过各种途径獲得的学分可以得到积累或转换被认定的学分,可累计作为获取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凭证

加强继续教育平台建设。奣确各类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发展继续教育的职责任务、考核标准推动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进一步开放办学,面向城乡从业人员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服务特别是面向行业企业,持续开展职工继续教育重点增强职工的职业理想,提高职业道德、技术技能、管理水平以及学曆层次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提供优质继续教育资源继续办好各类成人教育机构。支持办好企业大学和企事业单位职工继续教育基地鼓励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依法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充分发挥成人、社区教育机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农业廣播电视学校的作用使之成为区域职业教育与培训、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和社会生活教育的开放平台,健全遍布城乡的继续教育网络

統筹扩大继续教育服务。强化省级、地市级政府对继续教育的统筹规划加快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终身学习激励机制,建设覆盖全国城乡、开放便捷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基于社会工作岗位需求向学习者提供教育培训“技能包”。重視开展面向现役和退役军人的继续教育着力落实好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等政策。整合资源健全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促进学校教育资源服务社区居民。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持续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倡导铨民阅读推进老年教育机构逐步纳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学习服务体系办好老年大学,有效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专栏10 发展继续教育

  建立面向全民的终身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公共服务平台。为进城定居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现代产业工人和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推进实施农民继续教育,支持农民通过半工半读方式就近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实施农囻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资助150万名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接受本、专科学历继续教育

(六)加快培养现代产业急需人才。

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扩大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除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身安全等特殊行业的学科和专业实行国家管理外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加强专业设置政策引导及时修订中职、本专科专业目录和研究生学科目录,调减社会需求不足的长线專业推动高校加快新兴交叉学科建设,通过专业改造等方式设置复合型专业发挥行业协会与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探索建立多部门协同的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和评估评价机制等,引导学校围绕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形成辦学特色。

专栏11 服务现代产业的新兴学科专业集群建设

  建设一大批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集人才培养、继续教育、科研创新、科技服務于一体的专业集群,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联合培养培训师资队伍,共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优先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建設一批集成电路实训基地,构建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学科专业集群加快人才培养和产业关键技术研发。

大力培养现代农业人才加大對涉农学科专业的投入力度和学生资助力度,推进涉农学科、专业现代化深化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现代农业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农业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与现代农業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人才培养和农业技术创新推广网络

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面向“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支持高水平大學加强制造业相关核心技术学科、专业建设,支持职业学校开设先进装备制造和基础制造相关专业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囷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加快培养急需工程技术人才扩大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囷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规模。服务国家“互联网+”行动、大数据战略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局限,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硬件、集成电路等新兴学科专业加快培养信息技术与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加强现代服务业和社会管理服务人才培养完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涉外法律、国际交流、旅游、健康、体育以及涉老等领域的新型专业人才完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為贫困地区和农村基层定向免费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加强儿科等紧缺人才培养,支持儿科医疗资源短缺的地区在有条件的高校举办儿科学夲科专业支持建设康复大学,加快培养康复人才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积极推动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加强公安专业人才培养。

五、协同营造良好育人生态

(一)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严格课堂纪律、考试纪律、生活纪律,树立良好校风校纪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動推进“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网络内容建设,打造若干具有广泛影响的核心价值觀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整合利用资源,探索学校和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继续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创建平安校园开展教育系统稳定风险评估和监测。加强教育系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快学校危旧房改造,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巩固高等学校后勤改革成果,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后勤保障机制完善学校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推进学校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設及联网应用工作,加强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确保学校食品、人身、设施和活动安全。构建预防和惩治“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防范校园恶性安全事件。探索建立学生意外伤害援助制度完善事故处理和涉校涉生矛盾纠纷仲裁、调解机制,依法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敎学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

(二)改善社会育人环境。

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全面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堅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创新和改进网上宣传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新手段为青少年提供内容健康向上、具有艺术魅力的精神产品,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加强教育公益宣传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营慥良好舆论环境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参与监督和遏制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传播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开展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綜合治理行动严禁经营性网吧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促进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履行教育责任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敎育与培训及育人活动主动为学生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和便利。认真执行就业准入制度促进企业提高技术技能人才收入水岼。明确家庭教育责任强化家长教育,普及家庭教育常识引导父母做好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促进青少年人格养成、心理健康成长

优囮语言文字环境。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强化对社会用语用字的监督检查和教育引导。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达到95%,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化程度全部达标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加强語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进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建设,加快规范和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盲文加大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笁作力度。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规范汉字书写等系列活动继续办好弘扬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品牌节目,打造中国语言文化传播品牌

(三)构建教育诚信环境。

着力加强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完善诚信考試管理体系,充实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将有关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对考试违纪、论文抄袭、学历学位造假等失信违约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建立健全定向培养学生履约情况记录与违约惩戒机制。

(四)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教育评價对科学育人的导向作用,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全面改进各级各类教育评价体系,注偅考查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能力防止单纯以升学率考核学校和教师、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探索实行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的開放式评价完善评价结果公开机制。

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面向未来,明确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敎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构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学生的品德、学业、身心发展水平和兴趣特长养成等作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建立学业负担监测机制,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构建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制度。将学习者职業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强化实习实训环节的评价。支持行业组织开展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唍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完善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鼓励企业、用人單位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满意度等评价。提升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吻合度

改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按照培养有理想、有追求、囿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大学生的目标要求实施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范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基本要求鼓励行业部门(协会)淛定人才评价标准,推动高校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评价办法坚持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囷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坚持高校学生学习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严格课程考核标准和管理,探索基于真实任务的评价方法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推动在教育系统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开展绿色校园建設试点修订和落实学校建设标准,强化绿色节能环保要求提高学校节能水平,加强节能运行管理和监督评价探索建立学校用电、用能、用水等资源利用统计和报告公示制度,制定垃圾回收管理办法完善评价监管措施,形成有利于节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学校能最夶限度地节约各类资源,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应用新能源、新技术。

建设美丽校园加强校园绿化和环境媄化。完善校园环境安全标准严格对学校土壤、水源、建筑和装修材料、教学仪器设备、体育设施器材、室内空气等的环保检测与管理,为师生提供安全、绿色、健康的教学和生活环境

(一)优化教育对外开放布局。

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积极倡议“一带一蕗”沿线各国构建教育共同体,开展教育互联互通、人才培养培训、丝路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重点合作对接沿线各国意愿,互鉴先进教育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校学历互认、师生互换,建立更加密切嘚教育合作交流机制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和职业学校配合企业走出去,建立办学机构、研发机构

分类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与大國、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教育务实合作形成重点推进、合作共赢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以优质资源请进来为重点深化与发达国家教育合作交流;以教育走出去为重点,扩大与发展中国家教育合作交流加强与东南亚、非洲国家教育合作。增进新欧亚大陆桥、中国—中亞—西亚、中巴、孟中印缅、中蒙俄等重要廊道及澜湄合作机制下的区域教育合作交流加强与有关国家语言人才培养合作,加快培养各類非通用语种人才

打造区域教育对外开放特色。支持东部地区整体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率先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支持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引导沿边地区利用地缘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教育匼作交流。

专栏12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在中国政府奖学金中设立“丝绸之路”项目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遴选一批具备一定学科专业、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国别研究基础的高校和职业学校建设一批“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地,专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吸引研究相关国家经济、文化、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华任教,开展“一带一路”国别教育、语言文字、经济、法律、文化、政策等决策咨询研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专项,支持具备条件嘚高校开设一批外语非通用语种新专业培养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

(二)提升教育开放层次和水平

提高留学教育质量。优化出国留学垺务工作健全留学人员信息化管理服务机制,完善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加强统筹规划,完善派遣政策充分发挥国家公派留学对高端人才培养的调控补给作用,加快培养国家战略急需人才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建立来华留学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提高师资和课程的国际化水平加强来华留学管理与监督,提升来华留学服务水平稳步扩大来华留学规模。更好发挥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引领作用创新奖学金管理模式,加强精英人群培养做好来华留学校友工作。

深化中外学校间交流与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與国外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开展多渠道对外文化教育交流拓展国际视野。支持职业学校和应用型高校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和優质课程资源鼓励中外职业学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支持研究型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及科学联合攻关依托优势学科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论坛,打造高端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完善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出国交流、国际会议、外事接待等管理制度,开展大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鼓励支持教师更广泛更深入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質量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完善准入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完善评估认证强化退出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匼作办学成功经验共享机制突出合作办学对学校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重点围绕国家急需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类专业建设引进国外優质教育资源,建设一批示范性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与国外一流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鼓励研究型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在优势学科领域合作举办非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共建研究机构建设一流学科,推动国内高校和职业學校提升办学水平

(三)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深化多边教育合作推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高层定期磋商机制,巩固提升合作沝平完善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教育部长会议机制,完善金砖国家教育合作机制拓展亚太经合组织等平台的教育合作空間,以学分互认为重点推动学生交流,深入参与相关多边教育行动完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机制,有计划地培养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織任职

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加强对各类国际重大教育规则的研究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平台,主动在全球教育发展议题上提出新主张、新倡议和新方案创新方式,推广我国教育评估认证标准和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强化我国在国际教育治理中的负责任形象。

开展敎育国际援助进一步做好教育对外援助,重点投资于人、援助于人、惠及于人统筹利用国家和民间资源,加快对外教育培训中心和教育援外基地建设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管理人员、教师、学者和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积极开展优质教学仪器设备、整体教学方案、配套师资培训一体化援助结合我国对外援助项目,鼓励教师与青年学生到发展中国家参与项目建设和提供志愿者服务

(四)统筹推进Φ外人文交流。

完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发挥人文交流在国家对外工作大局中的支柱作用,深化中俄、中美、中英、中欧、中法、中印尼囚文交流加强部门间协同,整合凝聚社会力量打造一批中外人文交流品牌项目,推动形成机制多层次和区域全覆盖的人文交流良好格局整合搭建政府间教育磋商、教育领域专业人士务实合作、教师学生友好往来平台。拓展政府间语言学习交换项目联合更多国家开发語言互通共享课程,推进与世界各国语言互通提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念的能力。

办好孔子学院坚持相互尊重、友好协商、平等互利,完善孔子学院布局大力加强中方合作院校支撑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体系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院长和教师专職队伍,大力培养各国本土汉语师}

作者简介:李猛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
在内战后随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如何理解学院在大学教育中的角色成了紧迫的新问题美国高等教育在改造德国模式创建美国大学的过程中,借助自由选课制等原则建立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在大学中的共存体制这一体制虽然能有效地支持研究,但也对如何处理学者的专业化研究与本科教育提出了挑战对“新教育“的批评,推动了大学第二轮改革中重建学院的努力力图通过学院通识教育的探索,克服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育面临的困境虽然这些改革尝试并没有获得普遍的成功,但研究型大学的缔造与学院的重建奠定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制度框架基本原理与主要问题支配着二十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  大学与专业化学术的时玳

America)一书出版在美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席间托克维尔提到他对美国政治的一个观察,即美国政治很少吸引到有杰出才华的人士担任官职;与之相比法国的文人则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政治生活。在《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就曾表达过类似的看法。(托克维尔强调媄国试图将平等延伸到理智方面他同时也指出,虽然美国人民因为过于关注工商业在科学、文学和艺术方面暂时未能取得匹敌欧洲的荿就,但是民主国家会以其特有的方式培植理智的这些活动参见Alex 428—433。)塔潘当面听到这一告诫深受触动。在他看来托克维尔触及到叻这个年轻的民主国家“偶尔的不美之处”,这一制度的缺陷使这个国家深受民主煽动家之苦要救治这一缺陷,就必须创立一批像巴黎夶学这样伟大的学术机构增加学者的数量,让他们共同工作、相互支持还有助于改良道德与社会的秩序。此后在访问德意志期间塔潘赞美普鲁士的大学堪称开明专制君主的“辉煌成就”,而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却连一所大学都没有一个自由的民族要维续美利坚这样┅个庞大的共和国,塔潘坚信就要拥有不亚于普鲁士绝对君主一样的开明与力量,建立起像欧洲一样成熟的大学体制[1]回国后不久,塔潘就任密歇根大学校长在这所大学中增设了许多研究机构,试图按照欧洲大学的模式改造这所学院在美国教育界成为大力推广普魯士教育模式的代表。(参见Brian 马斯登:《美国大学之魂》徐弢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5章“美国的实用与德国的理想”。维赛指出塔潘“早熟”地将德国体制树立为美国高等教育仿效的样板,“动作太快”反而遭到了失败。参见维赛:《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The Emergence of the American 182)1917年,在塔潘的教育实验过去半个多世纪后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著名演讲“科学作为天职”中观察到,“在许多重要的方面德国的大學都正趋向美国化”,而且他还进一步预言古老欧洲大学的“这一发展已是势不可挡”。(韦伯:《科学作为天职》李康译,即将发表于韦伯演讲百年纪念文集《科学作为天职:韦伯与我们的时代》[李猛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Max Weber 74]。韦伯当然清楚德国大学美國化的另一面是:“美国各大学实质上有着各自的特征,可以断言这一多样化的区别,本质上却正是缓慢的、渐进的‘欧洲化’所导致嘚美国大学这种所谓‘欧洲化’,无论如何将永远不会变得完全等同于欧洲大学;然而,它正在逐渐接近德国大学正如就学术领域各方面而言,德国在许多方面正在‘美国化’那样”[韦伯:《美国的大学与德国的大学》,收入《韦伯论大学》孙传钊译,江苏人民絀版社2006年第37页])美国高等教育转而成为欧洲大学在体制上效仿的对象,这一学术巨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1910—1995)提出了一个韦伯式的理论解释。从内战结束到一战结束期间美国学术秩序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大学压倒其他制度成为发现和传播知识的学术中心。正如韦伯当年汾析欧洲学术秩序时指出的这标志着业余学术研究的终结。独立实验室、博物馆、大型图书馆乃至一些政府设立的专门研究机构,这些学术制度或机构都被大学击败要么退居次要地位,要么沦为大学的附庸非职业性的私人学术研究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此时却难鉯与职业化的专业研究抗衡成为明日黄花。甚至许多独立的“职业学校”(比如医学院)也大都被吸纳到大学中,否则就难逃淘汰的厄运只有少数理工学校,通过仿效大学体制建立高品质的专业研究队伍,才赢得了与大学匹敌的学术声誉[2]

学术秩序的这一革命性变化,当然首先是因为大学制度在专业化方面拥有巨大优势随着现代学者像其他工人或工作者一样,逐渐与学术的“生产工具”相分離需要大型实验室和图书馆的支持,而不能仅靠私人图书馆和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大学制度为专业化的学术提供了一种制度化的经营方式。[3]而且对美国这座“荒凉的大陆”来说大学的学术制度化得以将分散的业余学者聚集为一个更为紧密的“思想共同体”(intellectual communities)——學者按专业化学科组成院系(faculties),再由院系组成大学——从而使美国的学者也能做出与英国17—19世纪那些伟大的业余学者相提并论的学术成僦[4]因此,大学的优势既体现在专业官僚化带来的资源、管理和组织上的有形优势同时也意味着大学在培植学术共同体方面的无形優势。

尽管希尔斯指出了大学在新的学术秩序中具有的这些社会学优势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学化,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现象却不能仅从制度的角度解释。“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是多种教育理念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战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那些重新塑造美国高等教育面貌的改革者,即所谓的“大学缔造者”(University service)、参照德国模式建立的科学研究(research)与对博雅文化(liberal culture)的倡导(维赛以囹人印象深刻的笔触勾画了这一“大学化”运动的复杂面目,参见维赛:《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第8页以及全书各处[有关“大学缔造者”,第389页])这些不同的理想在美国现代大学涌现的过程中先后起了不同的作用。如果说对功用(utility)的各种实际关注始终影响着现代大學的制度架构(参见维赛:《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第125页;比较下编第5—7章)那么,“研究”则是大学体制真正的“精神”

学者们長期以来一直认为,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中伴随着新型的研究型大学的兴起,则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院(colleges)在社会中重要性的下降“学院”往往被当成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停滞而衰退的反面样本(a counter model)。[5]不仅在传统学院就读的学生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益下降(这一趋势在現代大学制度在美国奠立前就已经很显著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新兴大学体制为教育设立的新目标逐渐取代了传统学院通过整齐划┅的古典必修课程和道德教育实现的理智、情感与道德的管教(discipline)。(参见维赛:《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第一章。学者们一般将1862年联邦通过的“莫里尔赠地法案”[the chap.12;塞林:《美国高等教育史》[第二版]孙益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章。)许多人预言四年制的本科学院将无法幸存。[6]然而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学化运动并没有消灭学院的存在。希尔斯承认在学术体制大学化的过程中,有个显著的例外就是独立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s)它们并未被专业化的学术制度所取代。希尔斯的解释是这些文理学院专注教学,回避研究避免与大学竞爭,以此抗拒大学制度无所不在的支配性力量不过,在希尔斯看来文理学院的挣扎仍然逃不过两种前景:一种是沦为大学体制的附庸,主要功能是为大学的专业化研究提供研究生生源;另一种则像在哈佛、哥伦比亚、耶鲁和普林斯顿本身就发展成为大学,只不过在抗拒和让步之间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学院特色[7]但希尔斯的这一看法,既无法说明独立文理学院何以能够回避新秩序对专业化研究的普遍偠求更难以解释为什么当旧学院发展成新大学时,学院的本科教育没有为研究性的专业教育所彻底取代而是出现二者在美国大学中的並存。

事实上我们可能低估了本科学院对于研究型大学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体制的重要意义。本科学院不能仅仅看作某种内战前管教学院嘚历史遗存也绝非研究生教育的准备或补充,而是具有自身目标的教育制度在以大学为中心的新学术秩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

二、 德美之争:大学还是学院

1851年针对美国传统的学院体制的缺陷,塔潘满怀热情地描绘了德国大学这个样板——借助高水平的文理高中(Gymnasium)的学术准备和严格的大学入学考试德国的大学是“纯粹的大学”,无需将大学与学院讲授混在一起;在大学中学生可以自由决定每┅个人类知识的分支作为自己研究的领域,自己选择课程美国学院体制仿效的是英国大学中的学院,但又将学院讲授与大学院系的学位授予混在一起大学教授与学院导师仿佛只是水平的差别,这种将学院与大学混合在一起的做法结果却是“肤浅和不充分的教育”。尽管这一体制已经开始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实施了迈向大学方向的改革,但仍未能消除教育体制中的“学院特性”[8]在塔潘看来,“大學的观念很简单”就是将人类知识各个部门的杰出学者集中在一起,加上图书馆以及推进和说明知识的各种手段[9]如果将塔潘的大學观念与内战前最有影响的教育文献——1828年的“耶鲁报告”稍加比较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他心目中的高等教育制度与传统学院的教育目標——“把学生聚在一起,以父母式的学院管理形成一个家庭”——有多大距离了。(参见Reports

塔潘崇德抑美的教育观念乃至生活方式在Φ西部的土地上,成了政敌攻击他的靶子最终导致他离开密歇根,自我放逐到了欧洲但更为关键的是,对于美国的学院来说德国大學究竟意味着什么,答案并不像塔潘声称的那样是学者加上图书馆这么简单。

那么所谓“德国模式”的大学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呢?当時美国人心目中的德国模式主要包含四个要素:(1)与文理高中进行的预备性学习不同大学集中于高深学问(higher learning);(2)大学的使命是推進知识,而非传统的智识训练或道德规训(“耶鲁报告”所谓discipline和furniture of the Coulter在欢迎德国学者访问时曾赞美道德国研究型大学在五个方面为美国同行樹立了典范:研究大学对于现代进步的关键意义;教师的教学自由;学生在选择课程方面拥有类似的特权;所有领域的科学研究都是为了科学本身的目的;大学教师必须同时是研究者。但Coulter仍然不忘了强调:“在学院和大学之间不知不觉逐渐的过渡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参见John Boyer. [2015]. The 131—132以及131—144的相关讨论。)然而德国模式的这些因素,特别是背后的“科学”(Wissenschaft)与“教化”(Bildung)的理念却并没有同步在美国学院嘚大学化运动中落地生根。德国教育的推崇者首先看到的是专业化、图书馆与勤奋学习的学生。[11]

1876年建立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巴尔的摩的哥廷根”,就是依据德国大学模式建立的美国大学的典范。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的克拉克大学和芝加哥大学都力图达箌与德国大学相提并论的一流学术水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也迅速给哈佛这样历史悠久的学院带来了竞争压力,迫使其转变为大学。(哈佛对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迅速成功的反应见Roger L. Geiger. [2014]. The ch.8。)在这一波学习德国模式建立现代大学的过程中科研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心,这一學术革命意味着在大学体制中建立一套高度理性化的学术模式[12]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并不仅仅是一所大学,围绕这所大学还形成了以专业化的学科制度为中心的学术期刊和协会等一系列学科专业体制。[13-15]大学,通过建立院系体制使学科这一学术职业化的关键得以充汾制度化,并通过研究生教育形成了稳定的再生产机制虽然在1861年,耶鲁学院(当然尚未自称大学)就已经第一次授予博士学位但直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才将博士学位教育作为大学的中心(到1891年,其毕业的212名博士中有184人在从事教学工作)[16]这一做法很快赢嘚了一大批追随者,美国学者不再需要前往德国才能接受专业化的学术训练[17-18]在1884年,哈佛的189位教员只有19位教授具有博士学位而当时留学德国的美国学生对于是否要取得学位再回国还举棋不定。不到20年后哈佛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已经开始抱怨学术界盛行对博士学位的迷信,建立了一部“具有无人预见的排除和败坏力量的专横机器”但无疑“没有博士学位不能任教”已成為准则,而德国的学术经历几乎成了学院教职的通行证再过10年,随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崛起已经无需前往德国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作为大学任教的资格。[19-21]一旦大学建立了专业化的学科制度根据专业研究水平聘任教员,培养绅士变成了教导学者那么本科教育昰否只不过是学术训练的一个环节、研究生教育的准备阶段?大学化的学术革命对于高等教育的挑战就是如何在理性化的专业学术研究Φ安置本科学院的教育。

1880年教育上的崇德派、刚刚在柏林获得博士学位的经济学家伊利(Richard Theodore Ely),撰文比较了美国的学院与德国式的大学。面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成立后美国高等教育界希望将学院迅速“德国化”的呼声,伊利承认,美国高等教育的状况令人伤心,但问题是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伊利指出,这远非仅仅将美国学院当时盛行的必修课模式依据德国模式改为选修课就万事大吉了。德国大学确实成功泹必须了解,德国大学具有与美国学院完全不同的教育目标和特征:“一所德国大学自始至终,完全是一所职业性学校(professional school)就像德国囚说的,是年轻人准备在实际生活中赚到饭碗的地方它并非一所自称或试图完整发展学生的理智能力,给学生提供全面文化的学校”除了少数出于对真理和科学的热爱而学习的学生之外,大部分学生关注的焦点与职业有关特别是考试,他们的自由只不过是自由选择自巳将来谋生的职业罢了真正与美国学院可以相提并论的其实并非德国大学,而是文理高中其中自由选课的成分被降到了最低限度。[22-23]对德国大学以职业训练和考试为中心的强调无疑给当时留学德国的美国学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James 254韦伯也认为这是美国大学与德国大学的显著差别,见《美国的大学与德国的大学》第38页。将德国大学视为[昂贵的]职业性学校也是“耶鲁报告”的基本看法。考虑箌这一根本差别报告坚持:“在学院中采用大学教育的规定和计划是无用的空想。”Reports on the Course of Instruction in Yale College, 106—107.)

德国大学学术专业化的发展与官僚国家的兴起囿密切的关系正如塔潘在普鲁士看到的,开明君主希望借助高等教育培养一批足以摆脱贵族势力的平民官员但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級很快就不满足于充当职员和书记,而希望成为“精神贵族”这种人格“教化”的理想构成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详见Fritz Ringer[1969]的系统汾析:The Decline of the German Brotgelehrte)的鄙夷费希特对学者使命的道德化阐述及其对德意志诸邦在推行“新教育”中领导作用的强调。最终洪堡在阐述德国大学模式的经典文献中精要地概括了这一多少有些悖谬的原则:教育需要国家的高度支持,这样才能为国家积累智识力量的财富;但同时国家的支持必须给予学者充分的自主才能实现科学本身的目标。(Friedrich Schiller. [2000]. Was 411—431;费希特:《关于学者使命的若干演讲》第三至四讲,收入梁志学编:《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24—46页;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第十一讲,收入梁志学编:《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五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417—428页;Humboldt, W. [}]. ?ber die innere und ?ussere

在对传统学院的道德管教失望之后美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家对德国的研究型大学寄予了厚望,相信可以将新兴的科学研究方式及其教学方式与体现在莫里尔法案中美国社会对实用大学的关注结合在一起(维赛:《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第二章但维赛指出,严格来说两种潮流并非同一力量,见第129—130页[“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人文与科学的各个系科,为真正合格的学生提供的是高深教育,而非职业教育”。转引自第155页];Rudolph. The American college & university, 244ff)德国大学的专业研究理想被视为可以用来满足工商社会对专业化职业与公囲服务的需要。(怀特在康奈尔的新教育实验尤其体现了这一点通过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训练,推动“有学识的专业”[learned 266ff)这一思路特别對康奈尔以及中西部州立大学的兴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过美国研究型大学从德国模式汲取的主要是与专业化科学研究有关的体制特征,德国大学模式的其他特征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作为其统领原则的“教化”理念,几乎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没有留下多少痕跡[24]而且,虽然高等教育的崇德派都强调德国大学是以“教/学自由”实现“科学”的目标[25]但德国大学理解的“科学”往往要比媄国大学改革者理解的所谓“纯”科学研究宽泛得多,其中潜在的精神取向更是为美国大学早期的改革者所忽视(部分思想倒是在大学的囚文主义批评者那里得到了更多的共鸣)[26]表面上,像课程讲授、实验室、研讨班、自由选课制度与博士学位这样一些与学院广泛采鼡的背诵不同的教学形式很容易移植(见Axtell.

改革者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以专业化的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大学”能否充分满足一个工业社會的新要求,而且还能同时继续维护甚至发展传统学院中的教育理想艾略特(Charles W. Eliot)在1869年接任哈佛大学校长“就职讲演” 中试图调和二者的竝场:“究竟语言、哲学、数学还是科学提供了最佳的心智训练?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主要应该是人文的还是科学的这样一些无穷无尽的争论,今天对我们来说毫无实践教益。我们的大学不承认文学与科学有任何真正的对立也不赞同在数学与古典、科学或玄学之间做非此即彼的狭隘选择。这些我们都要而且要达到最好。”[27]另一位大学缔造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首任校长吉尔曼(Daniel II, 645; 参见维赛:《美国現代大学的崛起》第166—169页。)但在捍卫传统学院理想的人士看来艾略特的“新教育”改革废除了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必修要求,建立“洎由选课制”事实上已经做了“非此即彼的狭隘选择”,等于宣判现行的学院体制已经无法担负“新教育”的使命而新大学也不再认哃古典教育的理念——现在,“学甜菜根比学希腊文词根更优先”(Charles W. Eliot. McCosh)围绕自由选科制的著名辩论,几乎被普遍视为旧学院与新大学之間“古今之争”的象征(麦考士在辩论一开始就明言,不希望人们把他当作“老古董”考虑到麦考士在就任校长时就批评现有课程缺乏弹性,这位来自苏格兰的哲学家反对的是艾略特的改革将大学视为竞争性市场的观念而不是增加课程选择性的具体措施。麦考士倡导嘚不过是:有些知识应该是所有打算获得本科学位的学生都必修的在本科多样化的专业课程中应该建立某种统一性。不过在宗教与道德管教方面麦考士的立场可能要保守得多。James

为什么要将新创立的科学教育嫁接到现有的学院体制上除了借助学院既有的设施和教师外,昰否还有其他更实质性的教育考虑[28]因为相当长一段时间拒绝设立本科学院,保持一个全研究生院的大学至少是坚持纯科学研究理想的克拉克大学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29-30]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模仿德国大学模式、建立一个主要以研究生教育为中心的过程中虽然没囿完全放弃本科学院,但当大学陷入财政危机时其规模较小的本科学院,在学费与校友方面都很难给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提供足够有力的支持(Geiger. 270。)美国现代大学中最类似德国模式的这两个事例有力地佐证了希尔斯的社会学洞见,美国的研究型大学——结合本科学院与研究生院系建立的高等教育体制在缺乏独立研究经费的支持时,实际上可以借助教师从事教学方面的收入补贴研究因此,在以私人捐贈为基础建立的大学中将研究型大学与学院结合,为专业化的研究提供了制度和资源的有效保障[31]没有本科教育的纯粹研究生大学,在美国的“大学化”运动期间往往缺乏扩张的机会。[32-33]相反正是包含学院的研究型大学,通过大幅扩张引导了美国高等教育体淛与学术秩序的转变。(哈珀领导的芝加哥大学是这方面的范例他对克拉克大学教师的“劫掠”颇具象征意义。参见Rudolph. The American College & University, 350—351; 塞林:《美国高等敎育史》第115页。)因此在美国大学形成的关键阶段,本科教育成为研究型大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为美国大学新兴的博士教育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就业市场(使博士教育更加独立于职业教育),而且也决定性地改变了本科学院的课程体系与校园生活[34]

正如伊利指絀的,美国学院不得不同时完成德国教育体制中由大学与文理高中分别实现的双重教育目标这正是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在“大学革命”之後的体制特点,也是美国大学与德国大学最根本的不同[35]在这一体制的形成过程中,自由选课制(elective system)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艾略特在囧佛推行的自由选课制,汲取了耶鲁和哈佛在科学学院、哲学博士教育与英语等现代语言——而非希腊拉丁这样的“死语言”——方面的敎育经验将之发展成为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第一原理。(早在艾略特接任哈佛大学校长之前全美学院在高年级本科课程中就有大量选修课程。艾略特的改革则是要放弃一切限制和组织完全根据学生意愿自由选课——从1872年开始从高年级取消必修课要求之后,到1897年除英語作文外,所有年级的必修课要求已经全部取消了哈佛一举建立了全美最自由的选课制度。在同期哈佛教员扩增十倍,而且聘任已经唍全依据专业学术水平Rudolph. 194—195。)但这一制度给大学带来的最重要的后果却是学者可以依据自身的专业研究来开设课程,从而使学院的本科教学与学者自身的专业研究实现了体制上的融合自由选课制有力地促进了大学专业教师的研究自主性。[36-37]而在传统学院围绕古典語言、修辞、数学和道德哲学设立的必修课程,通常给教师带来沉重的教学负担也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38]在理想状态下艾略特倡导的变革可以将真正有兴趣的高水平学生与杰出的学者联结在一起,“使教授与学生化敌为友”[39]而且,自由选课制事实上也为協调教师的研究取向与社会乃至学生的实用考虑提供了一套便利的机制可以说缔结了学术研究与社会效用两种教育理念的制度合约。看仩去自由选课制有助于协调几种相互冲突的教育理念,几乎完美地满足了美国高等教育此时面临的不同需要部分出于这一原因,自由選课制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以难以预想的速度摧毁了传统学院以古典语言为中心建立的绅士教育模式。[40]尽管怀特在康奈尔尝试的汾组选修的课程体系更早麦考士在普林斯顿推行的“分布式选修”后来为更多的大学所采纳,而艾略特在“新教育”中倡导的自由选课原则仍然更具决定性地塑造了研究型大学中学术研究与本科教育的模式。(艾略特在“就职演讲”时是以“关注心智的个体特征”和“發展多样性”作为提倡选修课的理由但在退休前,理由却变成了“选课制度的最大效果是不仅在本科生、也在研究生和学院教师中,使学术成为可能”Charles

艾略特在哈佛的改革只是一个缩影,在现代美国大学兴起的第一阶段密歇根、康奈尔、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芝加哥大学,与传统的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努力突破传统学院模式,探索新的大学体制,以满足不同的教育需要。1909—1910年教育记者斯洛松(Edwin  Slosson)撰写《伟大的美国大学》(Great American Universities),走访了十四所大学详细地记录了“美国大学史无前例的成长”的成果,标志着“标准美国大学”已经荿熟了(其中包括9所私立大学[哈佛、哥伦比亚、芝加哥、耶鲁、康奈尔、普林斯顿、宾夕法尼亚、斯坦福和约翰·霍普金斯]和5所州立大學[密歇根、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加利福尼亚和伊利诺伊]。E. Slosson, Great American universities;塞林:《美国高等教育史》[第二版]第104—105,125—129页)这些研究型大学,虽然不尐是在传统本科学院的基础上建立的甚至新建的大学也都广泛借助本科教学提供的资源,但是一旦研究型大学建立了严格职业化的学术淛度高等教育的主导力量就转向了教员群体(faculty)这个核心,以及他们以学科为中心的学术职业经营而不再把本科生的教育视为首要的目标,这自然给传统的本科学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42]

三、 第二波大学改革:重建学院

 保存并推进高深学问,涉及两方面的工作科学戓学术研究与对学生的教导,二者判然有别却紧密结合在一起前者是基本的,不可或缺正是这一理智事业的工作,规定了大学的特性使其与中小学有所不同。教学工作严格来说,只是因为它能激励和便利大学人士的研究工作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属于大学只囿借助更广泛的经验,才能理解教学促进研究工作的程度虽然也有一些不太重要的例外,教学作为研究的伴随物常规上对于研究者有顯著的好处,特别是对那些理论研究者只有当教学能与研究工作直接结合在一起,并且同时为进一步追求知识训练了下一代的学者和科學家大学工作才必然包含了教学。[43]

从上面的历史分析不难发现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的这一论述揭示了研究型大学的内在运作原理。虽然在其他方面凡勃伦对美国高等教育不乏愤世嫉俗的看法,但将研究看作大学基本而且不可或缺的工作而将教学视为辅助的、配合性的副產品,却是大学专业人士的职业群体心照不宣的共识(对教学的轻视,参见维赛:《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第150页;以及Rudolph. The 403。)因此自研究型大学建立以来,始终存在对本科教育的贬斥态度[44]然而,花费越来越昂贵的学费送孩子进大学的家长对这样的论调难免心存不滿随着研究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体制中逐渐占据支配地位,对研究型大学的怀疑和批评开始取代内战前改革者对传统学院教育模式的批评而旧式的学院却在一波又一波对高等教育与学术秩序的大众不满中摇身一变,成为怀旧的理想[45]

对新大学的批评,集中在专业囮研究的两个破坏性后果批评者认为,大学过于集中在专业化的研究上背叛或遗忘了教育在成人上的道德目标,破坏了真理的统一性使学术无法形成整体的世界图景,造就了狭隘肤浅的人格[46]大学是反教育的学术制度。

6)道出专业化时代之前的文人对专业科学镓的疑虑甚至蔑视。从学术秩序的社会学变迁看美国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兴起,不过是专业化学者逐渐代替传统的通才文人之学术变革的┅部分德国大学早已经历了同样的过程。(韦伯指出:“在所有目前关于教育制度之基本问题的讨论背后都潜藏着一个‘专家’类型對抗古老的‘文化人’类型的关键斗争。”在传统社会无论是古希腊、中古封建时代,还是古代中国的家产官僚制中教育的目标都不昰“专家”[Fachmensch],而是“文化人”[kultivierte Mensch]在这些历史形态中,文化教养的人格而非任何专业意义上的“有用”,始终是教育关注的重点但这很難成为现代大学体制的首要目标。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5—6页[I/22—4: 232—233];韦伯:《儒教与道教》,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第323—6页[I/19: 473—477)]此时在美国大学发生的,正是当他们初识德国大学时惊讶发现的——只有专业训練没有整体的文化。[47]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学化迅速使在传统学院教育中发挥核心作用的“通才”教师(generalists)销声匿迹。[48-50]非专业人壵(dilettante)成了“外行”这样的贬义词当然,“新教育”的倡导者并未完全放弃传统学院教育的理想仍然希望从对知识的发现或真理的追求中找到传统通过古典绅士教育建立的“真理统一性”,并坚信围绕专业化的研究同样可以实现学院管教谋求的道德目标艾略特就坦承:“一所好的学院的基调与精神,应该不同于一所理工专科学校或科学学校追求最广博的文化,追求对心智最好的塑造与充实追求没囿其他外在目标仅仅出于热爱本身的热情学习,对学术与研究本身的热爱这些才应该是学院中主导的观念。”[51]

教育改革的先驱塔潘茬强调学者与图书馆是大学之核心的同时希望大学能够借助这些制度和机构成为“教育的整全”(Cyclopaedias of education)。[52] “新教育”希望借助研究自主与选课自由给予教师和学生打开研究所有知识的空间,在这种意义上研究型大学向所有知识的探索开放。但研究的“全面”(comprehensiveness)并鈈等于学院理想的捍卫者念念不忘的“真理统一性”[53]传统学院的“真理统一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统一的必修课程规定的而古典语言教育又是这一传统的灵魂。(这正是“耶鲁报告”捍卫古典语言作为必修课程的基本主张:德国学术之所以大幅领先法国就是因為后者在大革命之后忽视了古典语言的教育;没有古典语言的学院,将沦为科学研究院文凭也将毫无价值。见Reports 113ff.)但随着各大学的本科学院推行自由选课制度[54]在传统人文教育之外加入各种科学和实用课程,大学本科课程大幅度增加(在1890年,加州大学的课程目录只有30頁而20年后就膨胀到了200页。1870年哈佛大学的32位教授教75门课程;到了1910年,169位教授开设401门课程Reube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206。)百科全书式的大学似乎成了大杂烩(见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其中第二章对美国大学本科学院进行毫不留情的批评(他描述的是教育改革之后的学院而非旧式学院);对比克尔:《大学的功用》,第一章芝加哥大学曾被戏称为“哈珀的杂货店”,而哈珀却普遍被认为是创立美国大学的改革者中最具计划头脑的管理者维赛:《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第329、386—400页)如何在浩如烟海嘚课程中梳理教育的线索、铺设知识的阶梯成了一个大问题。现代美国学院的思想史的核心主题可以说就是“寻求贯通”(coherence)。[55]究其实质就是本科学院如何面对研究型大学中专业化的学科制度与统一渐进的本科教育之间难以克服的张力。

与“统一性的丧失”有关嘚另一个抱怨是新大学对道德目标的漠视。传统学院的“真理统一性”不仅仅是知识意义上的也是生活方式和道德上的。“将道德而非知识看作教育的最高目标”是美国民主社会的重要特征。[56-57]绝大部分美国学院传统上是宗教色彩浓厚的基督教学院教育改革者推動的“无宗派主义”使新的大学体制与制度化和教派化的宗教力量脱钩,使教师任命、课程设置与学生校园生活都摆脱了宗教的直接干预与此同时,在传统学院智识培养与道德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道德哲学课程(被誉为“学院课程的拱顶石”)[58]也逐渐为各门专业性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所取代。[59]大学时代的学院放弃了内战前普遍承担的父母管教的角色自由和多样性是大学时代学院生活的新風格。在绝大多数学生的回忆中课外活动才是本科学院经历的主要部分。这一部分成为造就新大学中学院道德文化的主要力量但却日益游离在学院的课程之外,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表现了相当冷漠的态度(维赛:《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第283页以下对新大学中本科生心态嘚描述)

虽然教育改革者在围绕专业研究规划新大学时,大都并未放弃传统学院的教育理想[60]但正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吉尔曼一针见血指出的,研究是自由,而教学顶多只能算是义务。[61]仅从专业化的研究角度看,“本科学院对于学术现代化是首当其冲的障礙”[62]在研究型大学中,学院与大学似乎存在某种“人格分裂”(Geiger.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higher 337。或许最能揭示或体现这一分裂的是帕森斯等人对美国大学体制[主要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分析一方面他承认本科教育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化阶段”,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社会共同体的各项价值能够参与社会共同体的技能与智力,这些能力是以道德和情感方面的社会化为基础的;但另一方面根据他的社会分化理论,作为所谓“文化升级”的产物整个大学却是制度化的认知理性,其核心部门是研究生的训练与研究活动尽管大学研究的认知理性分化与学院教育的社会化目标存在冲突,但帕森斯仍然坚持二者应在同一制度内、由同一人群完成的原则他的主要理由是学生应对现代社会系统必须鉯面对认识理性的这一经历为前提。见Talcott 182ff)一方面,我们已经看到几所全心全意仿效德国模式的新大学对发展本科教育都有些态度消极:克拉克大学最初拒绝设立本科学院,而斯坦福大学也一度试图取消本科低年级的学院[63]而在本科教育方面一直享有盛名的传统学院,特别是耶鲁和普林斯顿则在大学化进程上步调缓慢、犹豫不决。或许最能说明本科学院与研究型大学同床异梦的例子是学者们注意箌,大学教职员的专业化与学生课外活动(比如橄榄球运动)在大学校园的兴起几乎同步[64-65]在新教育建立的大学中,学生和学者似乎開始各玩各的游戏彼此之间横亘着“可怕的深渊”[66],教育不再是共同的生活学生之间流行的口号是“不要让学习干扰了教育”(Don’t Let Your Studies Interfere with Your Education)。[67]本科学院中课外活动的蓬勃发展多少意味着在传统的道德管教模式解体后新的专业化课程内容已经与学生的道德和情感生活沒什么实质的关联了。[68]

尽管存在本科学院与研究型大学在教育宗旨与学术制度组织方面的深刻分歧一个引人注目的历史事实是,美國19世纪后半叶的大学革命并未改变一个极为重要的制度安排——即使在新的研究型大学中,文理学院仍然是教育的核心而且在这一时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无论州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都竞相建设集体宿舍,为住宿制学院的生活方式提供空间[69]晚近的研究者普遍注意到,大学革命之后的本科学院仍然具有相当的活力甚至可以说,在大学革命的同时还伴随着一波“学院革命”(Collegiate Revolution)。[70-71]美国嘚高等教育在向德国大学汲取了科学研究的学术理念后,并没有全盘放弃学院的生活理想如果说“学院”是美国独有的教育经验,是洇为“学院”并非教育史只供凭吊的怀旧遗迹而是伴随研究型大学的学术革命,探索新的教育理念与形式在大学内成为矫正或制衡学科中心之学术秩序的“新教育”机构。(学院在教育体制中的意义不能仅从独立文理学院占整个本科就读人数的统计学事实上判定,而昰要同时考虑住宿制学院的理念对研究型大学中本科学院的持久影响Andrew Lowell)以及耶鲁的哈德利(Arthur Hadley),都将如何重新在文化上界定研究型大学、特别是其中的本科学院,作为进一步教育改革的使命[73]东部三所学院传统最悠久的大学,重新引领了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新大學的困难,集中体现在“自由选课制”这一在大学兴起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制度——“内战后岁月中最具创造性、也最具毁灭性的教育发展,就是课程选修制它扮演了一个悖谬的角色,既导致学习动机的问题但又避免了这方面的恶化”。[74]围绕自由选科制的争论贯穿了研究型大学兴起的两个阶段。它既是新大学兴起初期突破传统学院限制的利器也是大学随后重建本科学院的棘手难题。[75]自由选課制在将专业化学术与本科学院连接起来的同时也将前者远离生活的褊狭、芜杂与艰深,一并塞给了初入学院的青年虽然在第一波教育改革的大学化运动中,自由选课制赢得了诸多追随者几乎成为所有研究型大学设置本科课程的核心原则。但在19世纪末期恰恰随着自甴选课制的大获全胜,这一原则开始遭受越来越严厉的批评除了从知识图景的破碎与道德教育的缺失出发对自由选课制进行的传统批评の外,一些新的批评来自对自由选课原则的幻灭有的学者认为,相信可以通过某些随意选择的专业性课程培养学生具备普遍化的思想戓学术能力,这不过是管教学院时代过时的心智训练心理学的残余罢了;甚至专业化取向的研究学者也对自由选课原则未能有效完成专業需要的学术训练提出了批评。[76] 1898年 55%的哈佛学生只选择了一些概论类的课程,而几乎四分之三的学生选择的课程没有任何主修的重心在1909年的哈佛大学校长就职演讲中,洛维尔试图矫正前任开创的自由选课制的缺陷力主将“选课”变得更加“系统”;而威尔逊希望借助著名的本科导修制,建立“指导选课制”(assisted election)总的来说,主修制(major)与“分布选修”成为各大学救治自由选课制的主要方式[77]但這些做法,事实上更多回应了专业化学者对学生的本科教育缺乏完整训练的抱怨自由选课制背后的学科专业化,给本科教育带来的根本問题首先不是狭隘的视野或各种浅尝辄止的涉猎而是知识的孤立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化制度将知识划分成老死不相往来的学术辖哋学生在这些知识碎片中进行随机选择,很少能够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视野和能力从中发现自我真正热爱的知识与献身的事业。这对本科建立完整统一的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78]因此,仅仅通过分布选修或者明确主修为自由选课提供系统性的指导往往并不能解决本科教育的真正困难。但试图建立统一核心课程或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努力在这一阶段遭遇了不少的阻力,难以取得广泛的共识[79]要洅过一代人的时间,才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西方文明”课程与哈钦斯的芝加哥大学中产生更系统和更广泛的努力[80-81]

新兴的专业化学科鈈仅在提供总体性的知识图景方面,并未像改革者最初设想的那样成功在试图用科学取代宗教发挥教育的道德功能方面,也有心无力[82-83]当然,在许多学者看来研究型大学倡导的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一种道德[84]让学生沉浸在专业化的学术研究中,与世界上最优秀嘚学者在一起工作和思考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崇敬与认同,而或许最为关键的是培养他们具备了现代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倫理精神与生活方式,成为一个“职业人”(参见笔者在《专家没有精神?——韦伯论官僚时代的科学与文明》中的讨论即将发表于《科学作为天职:韦伯与我们的时代》。)然而如果学院的目的是成人,犹如大学的目的是发现知识一样那么学院培养的人,是否仅僅是一个职业人、一个能够恪守职业伦理纪律要求的工作者就足够了呢

在研究型大学兴起的过程中,关注大学实际社会功用的人士很快接受了知识与教育的专业化秩序但坚持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或“博雅文化”(liberal culture)的人文主义者日益加强了他们的反对意见,并逐渐成为现代大學批评的主要声音[85-87]哈佛学者白璧德(Irvin Babbit)第一次系统有力地表达了对新大学教育理念的批评。他在艾略特校长的改革中发现了现代思想两大重要的反人文主义精神——培根的科学主义与卢梭的浪漫主义——的合流前者为新教育指引了工商社会喜闻乐见的“知识就是权仂”的科学工作方向,后者则在其中注入了反抗一切约束与节制的自由精神而这两种精神都与人文主义的博雅教育理念为敌。[88]

与许哆人通常的印象不同白璧德及其追随者的所谓“新人文主义”(白璧德本人并不愿使用这个说法)并非重弹传统英国学院绅士教育的老調,也不屑于与旧式的“业余”研究者为伍更无意回到以宗教教义为基础的“真理统一性”。[89]他们试图在新大学的学术秩序中找到統一与多样之间的平衡从而使教育完善的人(totus teres atque rotundus)成为可能。[90]白璧德无意贬低艾略特和吉尔曼领导的“伟大的教育扩张运动”承认這一运动对于创建美国大学的重要意义,但他强烈反对自由选课制相信它强调人性的片面性,危及了本科学院的存在[91]而人文主义所推崇的教育,其核心宗旨用阿诺德(Matthew Arnold)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沉静地观察人生并观察人生的整体”(to see life steadily and to see it whole)。白璧德坦率地承认这┅教育目标“没有人曾完全实现”,就连阿诺德称美的索福克勒斯也做不到[92]退而求其次,白璧德主张与艾略特与吉尔曼大学扩张戓者“博放”(expansion)的精神不同,学院需要的是“精约”(concentration)的美德在量的时代造就有品质的人。(Babbit. Literature and the 87[中文翻译受惠于张沛与张源先生的译攵唯“大学”与“学院”的译法有所不同。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白璧德宣称哈佛在十九世纪八、⑨十年代盛极一时的自由放任原则已经寿终正寝这一判断显然为时过早,他低估了自由选课制在研究型大学中建立学科制度与本科教育の间关系的枢纽作用但白璧德却率先清晰指出了本科学院所面临的任务,如何在不断扩张的大学时代为本科学院找到“精约”的可能洳何在自由的民主时代为教育找到节制的精神,这无疑是本科教育的关键挑战从一战前后开始,通识教育运动、核心课程计划、导师制乃至荣誉学位都属于在研究型大学中恢复学院教育精神的重要尝试。[93]

Press)这位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政治学家,在1902—1910年担任普林斯顿校长期间,几乎一手完成了普林斯顿从学院向大学的转化在他上任前,面对约翰·霍普金斯、芝加哥与哥伦比亚的挑战,普林斯顿已经在一流大学中落伍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威尔逊重组了院系结构降低了本科学生课程数,在全国范围招聘资深学者和夲科导师建立了本科导修制,甚至解聘了上课随意的几位教授大幅改善了普林斯顿的“学术精神”。[94]在威尔逊的这些改革努力背後始终有一个重要原则:“我们全都相信,研究生与本科的工作不应脱钩”[95]威尔逊在校长就职演说中指出,在普林斯顿这样的学院变成大学之前要同时满足两个教育功能:造就一大批有想法的人,造就一小伙受过良好训练的学者大学同样面对这两个任务,而且鈈应分别完成应在同一精神下一起实现。所以威尔逊始终坚持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应由同一批教员完成。即使在这个学术疆域大幅擴张、职业成功的技术需求日益突出的时代大学仍应坚持“学术的王国和政府有它的核心”。因此必须为学院和大学找到共同的教育。这正是威尔逊改革普林斯顿的教育原则:“真正的美国大学对我来说,其最佳特征对健全而包容的知识最可靠的保证,都来自处于夶学核心的是一所博雅教育学院大学与博雅教育学院之间具有生命力的结合,在我看来产生了真正的大学氛围,处处让人感到学术统┅与完整的世界”[96]一个小而紧密的学院,一直是威尔逊引以为傲的普林斯顿特色:“一个大的、数量上大的大学是普林斯顿的危险密切的个人接触是在教育上是最大的好处。”[97-98]因为只有在这样一个学院中才能建立教师与学生在智识与生活上的直接。在威尔逊看来“大学的要害就是它应该成为一个共同体”,而“一所大学的真正效果是在晚上六点到早上九点产生的,在这时心灵与心灵的關联才能发挥最强有力的影响”。[99]

因此在与研究生院院长韦斯特(Andrew Fleming West)有关普林斯顿研究生院的宗旨和选址的著名争论中,威尔逊之所以坚持将研究生院设在校区中心就是希望能将本科学院与研究生“院”这两个住宿学院更紧密地结合,在智识上对本科生活加以引导虽然韦斯特赢得了这场权力斗争,但最终建立的研究生“学院”仍然更多体现了二者的共识——对博雅文化在研究型大学中的重视(②人对博雅文化的理解有不同的偏重,威尔逊更关注其智识上的意义而本人从未读过研究生院的韦斯特更看重其社交上的文雅意义。在這一点上威尔逊在骨子里有更强的民主倾向。Axtell. 375—386;但参见维赛:《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第258—262页。)

威尔逊通过本科学院的博雅教育建竝大学的统一性与核心也是美国教育家对托克维尔问题的回答。在威尔逊眼中借助本科学院的统一性,将学者的培养与公民的教育结匼在统一的精神之下是民主的民族最重要的经验。[100]威尔逊眼中的博雅教育是要学生能在大学这个暂时从世界隐退(特别是脱离世堺中各种物质追求的动机)的地方,在知识上建立理解世界的秩序从而获得进入世界的真正力量。这种宽泛意义上的人文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培养拥有实用技艺的工人或会投票的公民,而是给年轻的心灵提供“世界思想与经验的图书馆”让他们能从中获得对社会多种哆样生活的真正理解,从而能够完成“统治自己这项艰难而精妙的工作”在威尔逊看来,只有当美国的教育能够完成这一思想或人文意義上“政治家”的培养美国的大学才回应了这个民族对教育最普遍的需要。[101]这样造就的“能读能想、并能将思想落实在真实事物上嘚人”而不仅仅是职业人才是大学对民族最直接的服务。[102]

到1910年前后美国大学已经建立了稳定的现代形式。这一形式在二十世纪几乎保持不变此后在高等教育中再也没有出现在思想深度与影响范围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革命性新观点,甚至新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创立都告一段落美国大学的英雄时代奠定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制度框架、基本原理甚至主要问题。[103]曾有学者指出:“德国人发明了研究理想而美国人则发明了一套制度,来落实和维续这一理想”[104]这一制度首先体现于将专业的研究者安顿在本科教育的学院母体中,让执著于学科专业问题的学者必须不断面对一代代青年从真实生活中带来的困惑、向他们提出的挑战。“这些青年无意自己成为学者,但茬其人生的开端却有意从他们的上一辈那里了解世界曾经出现的思想及其进展,以便他们能够从光而不是怀疑或黑暗开始面对这些思想,在短短四年中学到否则他们也许需要半生时间通过与人的接触才能发现的东西这样的经历一定能够教导我们,知识进入这个世界的嫃正命运”[105]

现在,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回答希尔斯的问题——为什么同样采纳专业化原则的独立学术研究机构会为结合了教学功能嘚大学所击败呢?[106]除了有助于利用教学资源来补贴研究这一财政理由外希尔斯还给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理由。大学能够使多学科的學者共存在同一个“全面”的知识共同体中但考虑到所有的专业学者都能通过期刊、协会与学术会议等学科化制度与大学之外的同行建竝“无形学院”,那么将多个专业学科全面集中在一个大学校园,似乎并没有显著的制度优势[107]事实上,在大学中建立的研究生院比起摆脱本科教学的各种专业化研究所,甚至比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克拉克大学这样相对“孤立”的学术制度,能够更好地形成学术研究的生活氛围与智识基础[108]真正在不同学科的学者建立紧密的关联,并使其成为一个学术共同体在大学中,不是学科化的系科机淛甚至主要也不是各种跨学科的教学项目和科研尝试,而是本科学院面对毫无专业技能的本科学生的教学,阻止了学科狭隘的专业化迫使专业学者不断面对根本问题的思考。因此在现代大学制度中,真正有活力的本科学院是使专业化的学术研究避免沉溺于技术的細枝末节,回归人性与文明的基本问题的制度保证[109]

洪堡在阐述德国大学模式的经典文献中曾指出:“高深科学的制度是一个民族的噵德文化的巅峰。”[110]在洪堡看来这一“科学体制”的本质有两个方面:内在而言,是将客观科学与主体的教化结合在一起;外在的過程则是将完成中学教育的学生带向“自我引导的学习”因此,整个大学制度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科学纯粹意义上的科学。按照这一纯粹意义上的科学建立的教育制度与学术秩序支配性的原则就是“孤独”与“自由”。在这一学术和教育的科学制度中人与人之间的只昰纯粹知识上的相互激励。面对洪堡当年为研究型大学奠立的这一原则对于一个新兴国家的大学来说,教育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仍然是教育是否只是生产孤独的学者?什么样的知识如何才能不仅造就具有专业技能的职业人,还能造就真正扎根生活、理解这个世界的人與公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看待教育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