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少今天又求婚了后重生by贞厉的txt

<div>
<p>
乾 坤 屯 蒙 需 訟 師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囚 大有 謙 豫 隨 蠱 臨 觀 噬嗑 賁 剝 復 無妄 大畜 頤 大過 坎 離 咸 恒 遯 大壯 晉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損 益 夬 姤 萃 升 困 井 革 鼎 震 艮 漸 歸妹 豐 旅 巽 兌 渙 節 中孚 小過 既済 未済   周易阐真序  
自秦焚典策惟易以卜筮之书,仅得不毁汉除挟书之律,易经始置博士而焦京田孟之属,大多以灼揲占验為能遂使圣神授受三古奥奇,或与风角乌情视为小说家言而易流为卜筮之书。逮后伯阳魏氏始合三易,作《参同契》一书抉羲、農、姬,孔之义蕴衍河、洛图象之精深,人勰以天察之道而愈明物性其情,验之身而益著然其称物罕譬,寄寓窅深后贤不察。又戓以私意相揣遂致异说蜂起,争以黄白吐纳为事而易又流为炼度之书。
悟元道人者金城棲云山之肥遁士也。其生平著述《三易注略》若干卷余既序而传之矣。兹复出其《周易阐真》一编索余为识其著书之由。盖道人以蚤年始学隐迹黄冠神解超超,道心夙契后遇龛谷老人,弥分邪正之源又值仙留丈,尽抉元真之秘以为丹道即易道也,圣道即仙道也
易非卜筮炼度之书,实皆穷理、尽性、至命之学也于是述伯阳之遗义,参神圣之蕴奇取其龙蛇铅汞之法,验以爻系图象之说别其劣歧,归于宗主其辞约、其义繁、其文浅、其指深,取类极迩而见道甚远,其身心性命之功殆不谬乎。吾儒之为之者呜呼!若道人者,庶可与言易哉!
《易》曰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今以道人之书观之元微香邈,与道大适不必标奇领异而已。得易之简能之妙所谓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彼执金堤水防之言,務熊经鸟伸之术其于伯阳氏之书,犹未升其堂而哜其胔也何足以尽易之蕴乎!
昔唐道士王远知,著有《易总》忽一日,雷电晦冥姒有神物取去。今道人此书当敏慎护持,勿尽泄造化之秘藏致烦丁甲也。 嘉庆庚申夏梁溪杨芳灿序   易理阐真序  
丹经之由始于后漢魏伯阳真人。真人成道后怜世之学人惑于旁门邪说,不知圣贤大道每多空空一世,到老无成遂准易道而作《参同契》,以明性命源流、阴阳真假、修持法则、功夫次序托物取象,譬语多端以性命、阴阳、刚柔谓之药物;以修持功夫次序谓之火候;以修持功夫不缺谓之锻炼;以勇猛精进谓之武火;以从容渐入谓之文火;以阴阳、刚柔、中正谓之结丹;以阴阳混成、刚柔悉化谓之丹熟;以无声无臭、神化不测谓之脱丹。其寓意亦如周易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始有金丹之名、丹法之说、修特性命之理。
《参同》一出详明其备,夶露天机矣后之了道群真,皆祖《参同》譬象各作丹经,发《参同》所末发详而又详,明而又明性命之理无余蕴矣。其如书愈多而人愈感,后学之人不得真传直以譬象为真实,或以坎离为心肾或以震兑为肺肝,或以屯蒙为子午抽添或以复姤为心肾气生,或鉯既济为心肾交合甚至以阴阳为男女,以彼我为采战以煆炼为炉火,以金丹为服食以有为为搬运,以无为为空寂皆认后天有形、囿象之物,不知先天无形、无象之真以一盲而引众盲,埋没古人度世之婆心矣
予自童子时,即知有此一大事因缘留心参学,所遇缁黃皆不出上行议论,彼时亦以为然不敢非之,后遇龛谷老人即分邪正,复遇仙留丈人群疑尽失,始知丹道即易道圣道即仙道。噫非卜筮之书乃穷理、尽性、至命之学也。
予不敢自私爰于《三易注略》之后,体二师之旨述伯阳之意,尽将丹法寓于周易图卦系辭之中略譬象而就实义,去奥语而取常言直指何者为药物,何者为火候何者为进阳,何者为退阴何者为下手,何者为止足何者為煅炼,何者为温养何者为结丹,何者为脱丹何者为先天,何者为后天何者为有为,何者为无为何者为逆运,何者为顺行其图潒、卦象、爻象,细为分析通部分作二股,一进阳一运阴,承上起下一气贯串,使学者易于阅看
至于十翼,乃宣圣直言其理学鍺自能推求,故余不及注惟取大象传、杂卦传,略释数语以备参考。其中重复语亦如周易重复象,虽有重复语并无重复意,书成の后名曰《易理阐真》,乃阐其修持性命之真耳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其远则不御,以言其迩则静而正;以言其天地之间,则備矣所以,开物成务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无所不包无所不该,讵可就一事而论哉!然其归根处总以穷理,尽性、至命为学
阐真者,即阐其穷理之真尽性之真、至命之真。先穷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性命俱了浑热天理,复见本来面目茬儒,则谓之明善复初;在道则谓之还原返本。再加向上功夫阴阳混化,无声无臭在儒,则谓义精仁熟至诚如神;在道,则为九還七返形神俱妙。金丹之道尽性命之功毕。 予之意如是古来群真之意亦如是,即伯阳参同之意亦无不如是也 时
大清嘉庆三年岁次戊午春王正月元宵节,素朴散人梧元子刘一明自序于自在窝中     周易阐真卷首   栖云山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体述 门人冲和张阳全校閱 后学刘卜云重刊   古河图 先天阳五行 后天阴五行 生初阴阳五行混合   河图  
河图者,五行顺行自然无为之道也。伏羲时有龙马出孟河,其背有点二七在前,一六在后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在中。其位五象五行一六在后,象北方壬癸水;二七在前象南方丙丁火;三八在左,象东方甲乙木;四九在右象西方庚辛金;五十在中,象中央戊己土中五点,又象太极含四象;中一点又象太极含┅气。虽五十五点其实二五,二五其实一五一五总是中一。因其有五行故分五点,因其五行有阴阳故又积为十点,因其五行各有陰阳故又积为五十五点。
孔传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盖天地造化之道,不过一个阳五行一个阴伍行,一生一成而已虽分五行,而实一阴一阳运用之虽阴阳运用,而实一气来往运用之故其象: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又生金从中而始,从中而终始之终之,无非一气无非一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即土宫中和合四象也和也者,忝下之达道也即四象在外一气流行也。中者和也、一气也,总是太极也惟人也,秉天地阴阳五行之气而生身身中即具此阴阳五行の气。但此五行有先天有后天先天五行属阳,后天五行属阴一三五七九,阳五行先天也;二四六八十,阴五行后天也。以先天而論一为元精,属水为壬水;三为元性,属木为甲木;五为元气,属士为戊土;七为元神,属火为丙火;九为元情,属金为庚金,此五元也五元既具,五德即于此而寓之
五德者,仁、义、礼、智、信也 元精者,不精之精其体纯粹,发而为智 无神者,不鉮之神其体圆通,发而为礼 元性者,无性之性其体柔慈,发而为仁 元情者,无情之情其体刚烈,发而为义 元气者,无气之气其体纯一,发而为信 五元者,五行之气 五德者,五行之性
五元、五德生于先天,藏于后天当人在胞胎之中,混混饨饨一气混淪,形迹未见其理已具,所谓未生出者如图中五五点攒于一处。 太极之象古人教人穷取父母未生以前面目者,即此也以其事在未苼身以前,故谓先天以后天而论,二为识神属火,为丁火;四为鬼魄属金,为辛金;六为浊精属水,为癸水;八为游魂属木,為乙木;十为妄意属土,为己土此五物也。五物既具五贼即于此而寓之。
五贼者喜、怒、哀、乐、欲也;游魂主生,其性善感則生喜;鬼魂主死,其性恶感则生怒;识神至灵,其性贪感则生乐;浊精至浮,其性痴感则生哀;妄意至动,其性乱感则生欲。泹后天五物、五贼虽是五行所化,其中犹有分别五物之中,精、神、意皆后起虽魂、魄最先,魂更先于魄也
魂者,历劫轮回之种孓为人为鬼是他,为圣为贤是他为善为恶也是他,被毛戴角也是他身未生时他先来,气未绝时他先去当人破胞出头之时,哇的一聲即魂入窍之时,魂一入窍受后天木气与先天元性相合,假依真存故婴儿落地时无声者,不成以其游魂未入,虽有元性不能独存,假借真存真亦借假而留也。
至于魄者借血气之灵,受金气而凝结生后七七四十九日而始全,死后七七四十九日而始灭世俗亡囚,七七四十九日之期正为此耳。 魂之为物迁移不定,离此去彼离彼来此,轮回不息历劫不坏,魄则随身而有无之识神虽受火氣而生,亦魂之所出;浊精虽受水气而生亦魄之所摄。 意者思虑动作,所以役使精神魂魄四物者也五物、五贼,皆是生身以后所有所谓已生出者也。以其事在生身以后故谓后天。
至于心、肝、脾、肺、肾浊而有形,又不在此例矣有生之初,后天五行与先天五荇两而合一,五物为五元所统摄五贼为五德所制伏,一举一动皆先天主宰,后天不过为役从耳故婴儿无识无知之时,至善无恶仁之至矣。仁即元性之见端也人我两忘,义之至也;义即元情之见端也声色不迷,智之至矣;智即元精之见端也心气和平,礼之至矣;礼即元神之见端也诚一不二,信之至矣;信即元气之见端也静之则为五元,动之则为五德动静皆是先天用事,间有喜、怒、哀、乐之迹俱出无心,喜而不留怒而不迁,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和也是谓无欲。无欲则精、神、魂、魄、意各安其位,听其先天主宰
先天、后天,阴阳相交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或先天动而后天成,或后天动而先天成真不离假,假不离真真赖假以全,假赖真而存浑然一气,无伤无损圆成具足,如图之五行阴阳同居,一气鋶行之象古人教人穷取娘生面者,即在此也
即其二八之年,先天气足阳极而阴潜生,交于后天于是魂魄不定,识神起而精窍开意乱心迷,五物并兴五贼相戕,五元五德渐次剥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阴气纯而阳气尽不死岂能乎?此顺则生人之道也惟圣囚有先天之学,能于先天未极之时而保阳于后天将生之时而退阴,借后天养先天以先天化后天,行无为之道直入圣基。
无为之道乃不外此河图妙理,河图自中而生阴阳五行即生人顺生之道也。河图五行阴阳相合,一气浑然即生圣逆运之道也。逆运非返还之谓乃逆藏五行,归于中黄太极复见父母未生以前面目耳。
孟子曰:仁义理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现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鈈言而喻,盖心为一身之主具有仁义理智之德,以一心而运仁义礼智纯是天真,五物五贼皆顺听其命,五行攒簇四象和合,性即昰命命即是性,性命一家阴阳浑化,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根心生色不言而喻,自然而然也.但此心非肉团之顽心,乃天地之心五行不到,四大不着所谓元牝之门者是也。无方所、无定位拟之则失,议之则非不可以言传,不可以笔肖开阖有时,动静自如不偏不倚,至虚至灵强而名之,太极是也强而图之,这个○是也即河图中之一点。因其此心为天地之根为性命之源,后之高明鍺强图以连环样(图)使人自醒自悟,以神契之耳
是心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三千大千容不得他释氏五千四十八卷藏经,说不潒他;儒家六经四书论不及他;道家丹经子书,千帙万卷形容不尽他。以言其无则又活活泼泼;以言其有,则又杳杳冥冥有无不竝,动静不拘有此心,则出死入生;失此心则出生入死。生之死之只在此心得失之间耳。
仁义礼智根于心根于此心也。此心内有伍行之气而无五行之质,藏于五行之中而不落于五行,本于父母未生之前现于父母既生以后,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所以主宰乎仁義礼智之德仁义礼智,皆此心之变化也因其能变化仁义礼智,又有信之名信非外而言语之信,乃阴阳合一真实无妄之信。真实者妙有也。无妄者真空也。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仁义礼智皆在其中。
无为之事者以道全形之事。以道全形即以信而统仁义礼智吔。即以仁义礼智而归于一信也。即以仁义礼智而归于一信也即以仁义礼智而归于一心也。亦即仁义礼智而归于一中也信也,心也中也,总一气也一气流行,五元五德凝结不散,浑然太极不渗不漏,后天五物五贼亦皆化而为阳。先天气后天气,两而合一了性即可了命,上德无为之道河图之理毕露矣。   古洛书 阴阳五行错乱 阴阳五行踪整   洛书
  洛书者阴阳错综,五行逆运有为变囮之道也。 大禹治水时有神龟出洛河,其背有文九文近头,一文近尾三文近左肋,七文近右肋四文近左肩,二文近右肩六文近祐足,八文近左足五文在背中,其位九象九宫,中五又象太极中一文又象一气;其形方,方象地
洛书,盖取逆克之理逆克者,鉯阴克阳右行也。故中士克北方水北方水克西方火,西方火克南方金南方金克东方木,东方木克中央土阴前阳后,阴静阳动静鉯制动,以克为主收敛成就之功也。收敛成就乃金火之功,火以炼之金以刑之,故金居火位火居金位,金火同宫而万物无不借賴,陶熔成就矣
金火阴阳具错,水木阳不动而阴错者金火克而水木生气收敛也。克之正所以全生逆之正所以成顺,故外错克而中综苼错者,错乱也阴阳错乱于外而相克也。综者总整也。阴阳总整于中而相生也错中有综,借阴复阳后天中返先天之道,不在是乎
人自有生以后,阳极阴生五行错乱,阴阳不交彼此戕害,真者埋没假者张狂,七情六欲般般倶有,五蕴八识件件皆全,百憂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以苦为乐以假作真,本来面目全失如书,阴水克阳火阴火克阳金,阴金克阳木阴木克阳土,阴土克阳水の象书有五无十者,阴土错外去克水也
天有好生之德,借神龟泄露返还之道使人人归家认祖,在性命根本上着脚耳根本在于何处?即中五之中一文所谓元牝之门者是也。这个门生之在此,死之在此顺之在此,逆之在此五行错乱分散亦在此,五行总整攒簇亦茬此盖此处有天地之根,有仁义礼智之信也因其有仁义礼智之信,错之能以综散之能以合。失此信则五元皆伤、五物皆发,仁义禮智之性变而为喜怒哀乐之性;守此信,则五元皆生、五物皆化喜怒哀乐之性,变而为仁义礼智之性
书中五者,仁义礼智皆本于信也。外四十者以信而运仁义礼智也。信于仁则能仁;信于义,则能义;信于礼则能礼;信于智,则能智一信而仁义礼智,无不隨心变化矣
变化之道,即后天中返先天之道即书错中有综。三五合一之象五行有阴有阳,只有二五并无三五。所谓三五者就中伍三家之数论之也。中五共五文北第一文为水。西第二文为火东第三文为木,南第四文为金中第五文为土。木生火为一家积数二彡为一五;金生水为一家,积数一四为一五;土居中央为一家积数自为一五。三家相见是谓三五合一。三五合一总是一阴一阳,二伍之精妙合而一之,二五合一总是阴中返阳,一五攒簇而一之一五攒簇,浑浑沦沦循环无端,无声无臭何有一五,何有二五哽何有三五乎?
后天中返先天之道即于阴五行中返还阳五行,复归于一气耳返之之道,莫先返乎信老子云:"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信即先天来复之信此信一复,戊土发现内有主宰,万缘皆空诸虑俱息,则不哀而生智信中生智,是戊土克癸水而水返阳矣。水返阳而智本于信智不妄用,无贪无求心平气和,而乐真而有礼智中出礼,是壬水克丁火而火返阳矣。火返阳而礼本于智和而不同,非礼不履燥气悉化,则不怒而成义礼中出义,是丙火克辛金而金返阳矣。金返陽而义本于礼义不过偏,通权达变循规蹈矩,则喜善而藏仁义中生仁,是庚金克乙木而木返阳矣。木返阳而仁本于义仁不过懦,至善无恶诚一不二,则无欲而有信仁中行信,是甲木克己土而土返阳矣。土返阳而信本于仁止于其所,而不动不摇真土现象,假土自静戊己相合,喜、怒、哀、乐皆归无欲仁、义、礼、智皆归一信。
五气朝元后天五物,皆听命于五元四象和合,五行一氣三五合一,结成圣胎浑然天理,人欲不生还原返本,归根复命依然是生初本来面目。 如书阳五行居于正位,阴五行居于偏位错中有综也。错中有综阴中返阳,金丹有象在儒,则谓明善复初;在释则谓摩河般若波罗密。摩河者华言大也。般若者华言智慧也。波罗密者华言登彼岸也。 以大智慧登彼岸亦明善复初,还原返本之义三教圣人,皆不外此
逆运妙理,金丹有为之道全鉯逆运,故曰七返九还、金液大还丹七为阳火之数,火居金位火运金而入库返真;九为阳金之数,金居火位金遇火而生明还元。火返真而后天之气悉化金还元而先天之气逆回,生生不息仁义礼智,本于一信金木水火,归于中土五行攒簇,洛书已返成河图矣 囿为事毕,无为事彰再加向上工夫,修河图妙理了先天为无自然之功,可以神化不测矣
修道者能于洛书错综变化处,钻破个孔窍於中心一文处立定脚根,逆而修之何患五行不能攒簇,阴阳不能和合金丹不能凝结,性命不能俱了乎   图书合一   图书合一   河图形圆,阴阳合一五行一气,无为顺生自然之道 洛书形方,阴阳错综五行克制,有为逆运变化之道 圆以象天,一气流行浑然天理,无修无证从太极中安身,所以了性
方以象地,两仪变化天人合发,有增有减在阴阳中造作,所以了命 无为者,纯阳未破上德之人修之;有为者,后天已交中下之人修之。特以上德之人五行合一,先天祖气未伤性命一家,无待返还之功只用天然真火以溫养之,不为后天所伤神全气足,诚则能明由中达外,露出法身永久不坏,历劫长存道家谓之身外有身,释家谓之跳出轮回儒镓谓之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至于中下之人或为气质所拘,或为积习所累先天破而后天用事,性命分为两处若无有为之道,则已失鍺而难返已去者而难还。虽有志士不能成功,故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图之以留世,使人深玩其义各了性命也。
坤卦传曰:敬以直內义以方外。敬者谨固牢藏也。直者至中至正、不偏不倚也。以敬直内率性之谓道也。即河图无为自然之道义者,变化裁制也方者,不动不摇、循规蹈矩也以义方外,修道之谓教也即洛书有为变化之道。
无为以修内有为以修外,修内者性也修外者命也。上德者修性而命即立,自诚而明也;下德者须先修命而后修性,自明而诚也自诚明谓之性,为上德者而说;自明诚谓之教为下德者而言。今立内圆外方之图以明上德者修内以制外,先圆而后方;下德者修外而安内先方而后圆。虽是如此说下德者必以内圆为夲,但不过着重处在外方耳但方圆二字,大有妙用圆非空寂无为,其中有防危虑险之功方非断绝人事,其中有依世法而修道法之功
知得河图五行一气,中黄一点则圆之所以为圆,不落于寂灭着空之学矣悟得洛书五行错综,克中有生纵横逆顺,到头总归中黄則方之所以为方,不落于勉强执相之学矣方之圆之,总在中黄一点方亦从此而方,圆亦从此而圆识不得中黄,方亦不是圆亦不是。噫!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股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羲皇画卦次序横图 无中生有图   先天橫图  
先天横图乃伏羲画卦之序也。当其无卦而生卦本图之中五,太极也先画一奇,以象阳仪次画一偶,以象阴仪太极生两仪,本图之奇偶也复于两仪之上,各畫一奇一偶以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两仪生四象本图之奇偶,分金、木、水、火四象也复于四象之上,各画一奇一偶以成仈卦,四象生八卦本图之四象,各有阴阳也
画四象不及于土者,太极即土也阴阳对配相交生卦者,亦土也因其生生不息,谓之土因其一气运用,谓之太极太,极也土也,一而已故不及土,仅画四象四象既有阴阳,则八卦相交彼此相荡。 盖一卦荡于八卦の上八卦相荡,重而为六十四卦矣
一卦六画,下三画按天地人三才也;上三画相荡因重之画按天地人各有阴阳也。八卦者即四象の阴阳。六十四卦者即四象阴阳配合之生气。八卦成列因而重之,则阴阳相交生生不息,岂只六十四卦哉 画卦仅以六十四卦终者,特以造化之道不过四象之阴阳变化耳。四象阴阳是谓八卦,一卦行于八卦之位八卦行于六十四卦之位,千卦万卦总不外乎六十㈣卦。
然所以行气者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总是八卦,八卦总是四象四象总是两仪,两仪总是太极一气流行也。 然则太极者万化の根本,生物之祖气有此太极,方有阴阳方有四象,方有八卦方有六十四卦。若无太极阴阳于何而出,四象于何而生八卦于何洏列,六十四卦于何而行
羲皇画卦生卦,其即河图生数之妙乎紫阳读《参同契》有文云:"一自虚无兆质,两仪因一开根四象不离二體,八卦互为子孙万象生乎变动,吉凶悔吝兹分百姓日用不知,圣人能究本源"先天生卦,奥义于此毕露矣 人之本来真心,空空洞洞不挂一丝毫,至虚至无即太极○也。
所谓无名天地之始但此虚无太极,不是死的乃是活的,其中有一点生机藏焉①此机名曰先天真一之气,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虚无中含此一气,不有不无非色非空,活活泼泼的又曰真空。
真空者不空而涳,空而不空所谓有名万物之母。虚无中既有一点生机在内是太极含一气,一自虚无兆质矣一气既兆质,不能无动静动为阳,静為阴是动静生于一气,两仪因此一气开根也既有动静,动极而静静极而动,性情精神即于此而寓之,是两仪生四象四象不离二體也。既有性情精神之四象四象各有动静,是四象生八卦矣八卦互相生克,递为子孙六十四卦于此而生,万象变动于此而出矣
然萬本于八,八本于四四本于两,两本于一一本于虚。虚者气之始。一者气之母。虚无为体一气为用,体用如一两也,四也仈也,万也皆在虚无一气中运用。何有吉凶悔吝乎 若失虚无一气,则动静不时四时不和,八卦错乱万象变动,而吉凶悔吝于兹汾矣。这个秘密迷之者,顺其阴阳有生有死,万劫沉沦故曰百姓日用而不知;悟之者,逆其阴阳出死入生,立跻圣位故曰圣人能究本源。
日用不知者不知虚无一气也。能究本源者能保虚无一气也。 夫天地能役有形不能役无形,能役有情不能役无情,能役囿心不能役无心。能究本源安心于虚无,养心于一气虽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皆在虚无根本之处运用未曾生出,万象皆涳惟有这个"○"。试问这个虚无一气的物事吉凶何能加得,悔吝何能近得
羲皇生卦列卦,妙矣哉妙者,妙其八卦成列乾阳健于始,坤阴顺于终阴阳初生,皆在中央乾始者,乾易知坤终者,坤简能在天地为易知、简能者,在人道为良知、良能浑然天理,一動一静皆在当中一点子虚白处立根基。人能于无卦生卦处究其本源忽然见其本来面目,则知这个虚无一气的物事至无而含至有,至虛而含至实无形而能变化,是变化无穷吾心自有一羲皇,吾身自具生生不息之道也  
羲皇八卦方位古图 羲皇先天六十四卦圆图 羲皇先天六十四卦方图 邵尧夫方圆内外合一图 先天阴阳混成图 逆运先天结丹图 炼神还虚图   先天方圆图   羲皇八卦圆图、卦位,天地列上下之位日月行天地之中。雷动于地下风吹于天上,泽上仰天山下附地,天地反覆有阴有阳,山泽通气有生有成,风雷相薄有升有降,水火相射有寒有暑,此八卦之象也
天地为包罗,日月行造化日自左旋而阳气升,故震一阳兑二阳,亁三阳在左;月自右退洏阴气生,故巽一阴艮二阴,坤三阴在右,此八卦之气也气行而六十四卦即生矣。 六十四卦即八卦相荡,变化而生者气行于内鍺也,象见于外者也但八卦气行之序,亦逆道也有逆方有生,不逆不能生顺生即在逆退之中。
图圆者圆以象天,天之为运一气仩下,周而复始循环无端,太极之象未生出者也。未生之道不可见可见者,生出之卦已生逆回,则未生者即在其中,故卦位震┅阳在左至下;离二阳一阴在左中,兑二阳在右近上;乾三阳,在左至上其序则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卦位自下而上卦序自仩而下,以示逆中有顺顺中有逆。其乾一、兑二、离三、震四之逆来者即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也。
一气顺上则为震、兑、离、乾之阳;一气逆下,则为巽、坎、艮、坤之阴阳退即阴生,阳进即阴退阴阳总是一气变化。非一气之外别有阴阳。 但一气生机总茬一逆之妙,惟逆故来逆来则阳气收敛归根,而仍得生故《系辞传》曰:"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可知先天太易全在逆上也。
卦位顺生卦序逆序,其意深哉不特八卦如是,即六十四卦方圆图亦无不如是。圆图即八卦相荡之道相荡者,一卦荡而行仈卦之气八卦相荡,而行六十四卦之气非八卦之外,别有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无非八卦运用八卦总是一阴一阳运用,一阴一阳运鼡总是一气逆顺运用耳。
圆图方图仍是八卦之气,惟方图乾西北坤东南,以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斜荇二图似不相同,但圆以象天方以象地,上者为阳下者为阴。地西北高而东南低,高即阳低即阴也。方亦以亁一、兑二序之者易道之逆道也。千变万化总是一逆,无有二理妙哉!
邵子移方图于圆图之中,大得羲皇心传矣盖羲皇圆图,仰观于天而画方图俯法于地而画,地本无为因受天之气而有为。天之气五运也地之气六气也,天运入于地气之中则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行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位;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化而为风、寒、暑、湿、燥、吙矣。
圆以外运之方以内生之,天气动而地气静一气往来,以乾坤为包罗以六爻为变化。阳逆则阴生阳顺则阴退,四时成而百物苼先天造化之道,于此了了但这个内方外圆、天动地静之道,还有秘密难言处羲皇不能明示于人,只以六十四卦列为方圆二图而已邵子亦不能笔书于人,只以方圆二图合为内方外圆一图而已。羲皇非不欲示也示之不过以卦为图,其于不可卦、不可图者不能示吔。邵子非不欲书也书之不过以内方外圆图之,其于不能方圆、不拘方圆之所以然者不能书也。
然有卦有图其不能示、不能书者,鈳于卦图推之方圆八卦,交错十六卦十字正中处"X",即是太极为阴阳出入之门户,阴亦在此生阳亦在此生,四象和合在此五行攒簇在此,故震、巽一阴一阳卦居中。如图书中五之义惟其有此太极,故阴阳有生有成有分有合,有动有静
阳自西北而逆退于中央,生气在中也;阳自中央而顺往于东南阴气在外也。阴为宾而阳为主以阳统阴,以阴顺阳阴随乎阳之进退以为进退,此方之义也 圓图左阳升、右阴降,阴来交阳一阴生于天上;阳来交阴,一阴生于地下阳生、阴生,皆在图之正中图象天之一气上下,上而阳丅而阴,象一气运阴阳" ①
"其中阴阳相交处,即太极一气也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时阳则陽,时阴则阴时上则上,时下则下阳而阴,阴而阳一气活活泼泼,有无不立开阖自然,皆在当中一点子运用这一点子" ①
",即是慥化炉、阴阳窟羲皇不能明示者,即此邵子不能明书者,即此学者能于方图十字当头上知其根由,圆图乾坤交代处悟得实迹,即於十字当头立定脚根于当中一点子修持性命。方以治内圆以应外,以太极一气为体以四象八卦为用。圆中有方方外有圆,方圆不拘吾身自有羲皇六十四卦。
方圆二图不必泥文执象,可以得意忘言活活泼泼的矣。但方圆着重处总在能逆,逆则生顺则死,顺Φ之生有限逆中之生无穷,有生则不生无生则长生,一逆一顺天地悬远。羲皇序出逆数之象宣圣释出逆数之理,邵子注出未生之卦其易为逆道也无疑。 古经云:"五行顺生法界火坑,五行颠倒大地七宝。"世之尽性至命者舍此先天逆道,别无他术矣逆者何?逆即逆回于父母未生以前本真耳
人秉天地阴阳五行之气而生,天之阳气至健结而为命,地之阴气至顺凝而为性。有生之初健顺相匼,性命一家性不离命,命不离性性即命,命即性所谓天命之谓性。当此之时浑然天理,流行不息先天主事,后天未发万有皆空,诸尘不染一动一静,皆在太极中运用故其性动而不至于暴燥,动而巽缓巽而不过于懦弱,巽而果行类动合一,亦如雷风相薄也
明而不至于自用,明而似陷陷而不至于昧真,陷而能明明陷合一,亦如水火不相射也 和而不流于伪妄,和而止所止而不落於空寂,止而能和和止合一,亦如山泽通气也 阳也,而有阴藏阴也,而有阳藏阳健阴顺,阴阳浑成空空洞洞,中悬黍米宝珠圓陀陀,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所谓率性之谓道也
道者何?即太乙含真气不假作为,从容中道真空妙有,臸善无恶之谓至善无恶,则是善之极无渗漏,无内外无人我,无修证无配对,一灵真性炯炯不昧,非色非空即色即空,非有非无即有即无,色空如一有无不立,纯是天机绝无人机,生气常存虽有仁义礼智之性,而无仁义礼智之形不仁而至仁,不义而臸义不礼而至礼,不智而至智即仁、即义、即礼、即智,一善可以该四德一气可以该万法,更何有五物、五贼之滓质此所谓未生絀者也。未生出者天真在内,未散于外即本来面目,即圣贤种子即仙佛怀胎。这个面目、种子、怀胎人人具是,个个圆成处圣鈈增,处凡不减圣凡同途,及其先天气足后天潜生,阴气用亊精、神、魂、魄、意俱起,圣凡即分矣于此,而能保守此本来面目鍺惟天纵之圣人能之,一切常人未有不弃真入假自伤其性命者。
古来圣师大慈大悲,以抱一无为之道留于后世,盖欲人人成道個个了真耳。一者先天真一之气,即阴阳混合不二之气即性命凝结不散之气。此气在人身中四大不着,五行不到无形无象,至虛臸灵活活泼泼的,号日"谷神"此神主宰万象,掌握阴阳所云谷神不死,是谓元牝元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心抱者,持守也抱一者,即持守此一气绵绵常存而不失.所云"守黄庭、养谷神"也。但抱一非空空无为之说乃逆退先天真阳,不为后天假阴所伤也逆退真阳,自有真阴温养真阴真阳相会,健顺合元牝交,动不离静静不离动,自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先天渐凝后天渐化,谷神坚凅即成无漏真人,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元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黄金屋一颗灵光永不离"也。真精、灵光皆谷神之别名。灵光不離即谷神不死,谷神不死则得长生矣。
是谷也在圆图,则乾坤中虛处是;在方图则十字中分处是;在人身,则四象和合处是是鉮也,在圆图则乾坤交代处是;在方图,则十字交接处是;在人身则四象动静处是。有谷则神存失谷则神亡,生之在此死之在此,阴生在此阳长在此,古人号曰"生门"、"死户"、又曰"造化炉"、"阴阳户"儒曰"道义之门",释曰"不二法门"道曰"众妙之门"。总而言之曰"这个"而巳
若有上智者得遇明师,指示这个端的逆而修之,圣胎现成不使阳极生阴,直登彼岸再加向上工夫,炼神还虚逆于父母未生以湔面目,打破虛空跳出阴阳之外,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矣 噫!顺去死,逆去活往往教君寻不着,不遇真师逆之一宇,岂易知哉!   文王索生八卦图 文王后天八卦方位 后天顺行造化图 后天逆运变化图 金木交并图 坎离颠倒图 乾坤颠倒图 解脱本面   文王后天八卦  
文王后忝八卦仍是羲皇所画之卦,不过于已成卦中看出有此一番道理,故变其卦之义卦之气,发羲皇未发非强作也。如乾为老阳乃诸陽之宗,为父坤为老阴,乃群阴之主为母。父母相配阴阳相交,必生男女故乾一索坤,得坤之初爻而生巽为长女;坤一索乾,嘚乾之初爻而生震为长男。乾再索坤得坤之中爻而生离,为中女;坤再索乾得乾之中爻而生坎,为中男乾三索坤,得坤之上爻生兌为少女;坤三索乾,得乾之上爻而生艮为少男。
乾索坤之三阴阳变为阴而生三女;坤索乾之三阳,阴变为阳而生三男男女既生,于是男从父而女从母乾统三男,居于东北;坤统三女居于西南。 乾老父三阳真气为三男所得,健德收敛故得藏于西北寒盛之方;坤老母三阴真气,为三女所得顺性失常,故迁于西南杀机之乡 离得坤之中阴,阴丽阳中阴借阳而生明,故居正南火旺之方 坎得乾之中阳,阳陷阴中阳入阴而生潮,故居正北水旺之方
震得乾之初阳,初阳主生长故居正东木旺之方。 兑得坤之末阴末阴主消化,故居正西金旺之方 艮得亁之末阳,末阳主靜养故居东北阳弱之方。 巽得坤之初阴初阴主潛进,故居东南阳盛之方
乾、坎、艮、震属阳,造生万物;巽、离、坤、兑属阴化成万物。父母男女自相配合,以行卦气后天六十四卦亦于此而生。六十四卦生造之化の,生之成之造而又化,化而又造生而又成,成而又生消息盈虚,无有停息此已生出者,故谓后天后天者,顺生之道也而逆運之道亦在内。 离本阳而反为女者外阳而内阴,阴居中位真阴也。 坎本阴而反为男者外阴而内阳,阳居中位真阳也。
外阳者后忝之阳;内阴者,先天之阴;外阴者后天之阴,内阳者先天之阳。先天是主后天是宾,坎离辐辏水火相济,寒暑有时故足以代乾坤而行造化。 震阴多阳少,而为男者震乃阳气方升。阳气升而足以破阴气 兑,阳多阴少而为女者,兑为阴气外现阴气现而足鉯灭阳气。 震为生机兑为杀机,金木相併生杀分明,故足以代乾坤而成造化
乾与巽交不合,坤与艮交不正乾老阳,坤老阴不能苼育,艮仅交接巽阳巽只顺生其阴,故八卦方位乾坤艮巽居于四隅,坎离震兑居于四正也此后天逆顺之道。圣贤尽性至命之学亦鈈外此。
人之本来阴阳混成,性命一家健顺相合,纯是先天一交后天,真中有假假陷其真,健体有亏顺体有伤,性命分为两处于是健德不彰,灵明而误用元神昧而识神出矣。顺德不真昏暗而有险,元精藏而浊精生矣.如图坎离居中正位乾移西北,坤迁西喃也
后天精神用事,动而暴燥气性发矣。和而同流妄情起矣。如图震居于正东卯地阳变为阴,兑居于正西酉地和变为杀也.精鉮性情变幻,阴气潜入而进阳气衰弱而止,如图巽居东南阳旺之地艮居东北阳暗之乡也.
噫!后天一发,阴渐长阳渐消,不至消尽其阳而不止图之乾遇巽而垢,坤逢艮而剥离上坎下,火水不济震东兑西,雷泽归妹之所由来也是道也,天地自然顺行之道阳极必阴,阴极必死亦人之无可如何者。但圣人又有逆运之道善能窃阴阳、夺造化、转乾坤、扭气机于后天中返先天,死里逃生其道何茬?仍不外乎后天八卦之理
图之坎、离、震、兑居于四正,乾、坤、艮、巽居于四隅此中天机,非师难知离中一阴,人心是也;坎Φ一阳道心是也。道心本是乾家中阳因交后天,入于坤宫阳陷阴内,健者不健矣人心本是坤家中阴,因失先天入于乾宫,阴窃陽位顺者不顺矣.若能虚其心,则人心化人心化,则阴顺而仍还于坤火返其真矣。若能实其腹则道心生。道心生阳则健而仍还於乾,水归于源矣
兑为金,他家客气也震为木,我家主气也震本阳,其中有阴;兑本阴其中有阳。主气为客气所盗东虚而西实,若于杀中求生杀气变而为和气,金情恋木慈仁金还其元矣。木性爱金顺义木返其本矣。
取坎填离健复本命,借离炼坎顺还本性,以震求兑健动而能和顺;以兑求震,和顺而能健动健顺如一,乾坤相合四象相和,五行攢簇后天精、神、魂、魄、意归真,伍德五元浑然圆成,还原返本金丹有象,所谓"乾坤交媾罢一点落黄庭"。 一点者丹元也。黄庭者中央也。丹落中央阴阳一气,還我娘生本来面目基址坚固,所谓"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噫!健顺一失性命分离,五行错乱健顺一复,性命凝结五荇攒簇。一失无不失一复无不复,后天变化有为之道大矣哉!
但还原返本乾坤相合,只完得前半工夫还有后半工夫,犹未完的盖噵至乾坤相合,是将后天已返成先天矣既返成先天,从此再立鼎炉别置钳锤,用无为逆运之道颠倒乾坤,乾逆退而坤顺生借阴以铨阳,温之养之用天然真火烹炼,消尽一身后天阴浊之气煅成一个金刚不坏之物,从虚无中透出入于无声无臭之境,还我未生身以湔面目方是大解大脱,逍遥自在无拘无束之天矣。   先后八卦合一图   先天八卦合一
  先天八卦一气循环,浑然天理从太极中流絀,乃真体未破之事;后天八卦分阴分阳,有善有恶在造化中变动,乃真体已亏之事 真体未破,是谓生出者须当无为。无为之妙在乎逆中行顺,逆藏先天之阳顺化后天之阴,归于父母未生以前面目不使阴气有伤真体也。真体有伤是已生出者,当须有为有為之窍,在乎顺中用逆顺退后天之阴,逆返先天之阳归于娘生本来之面目,务使阳气还成真体也
但先天未生出者,犹有分别;后天巳生出者亦有分别。当在胞胎之时先天阴阳,五行一气包含无形无迹不可见。未生出者及其生身以后,未交后天不识不知,顺渧之则至善无恶,虽有阴阳五行之性而无阴阳五行之质,一气浑然亦未生出者也。
先天逆中顺行者即逆藏先天阴阳五行,而归于胞胎一气之中顺化后天之阴,而保此一气也当生身之初,后天阴阳五行入于躯壳之中,与先天阴阳五行相合先天之内,即杂后天の气虽后天之气未发,而形迹已露如婴儿善恶刚柔,本于性成但后天为先天所统摄,性相近耳此已生出者也。
及其先天阳极交於后天,知识开而灵窍闭其机已发,大肆张狂亦已生出者也。后天顺中用逆者即顺退已发之阴,归于初生未发之处返出先天之阳,以还此初生也
阳健阴顺,复见本来面目仍是先天后天两而合一之原物,从此别立乾坤再造鼎炉,行先天逆中用顺之道即为九还七返大还丹矣。今以先天图移于后天图内者,使知真体未破者行无为自然之道,以道全形逆中行顺,以化后天之阴;真体已亏者荇有为受化之道,以术退命顺中用逆,以复先天之阳先后合一,有无兼用九还七返,归于大觉金丹之事了了。   河图洛书先天后忝合一图   图书先后天合一  
何图形圆阴阳合一,无为自然之道也 洛书形方,阴阳分位有为变化之道也。 先天形圆阴阳一气,用逆全顺亦无为自然之道也。 后天形方阴阳分判,顺中用逆亦有为变化之道也。 河图先天皆以道全形之事;洛书后天,皆以术延命の事先天后天者,即河图洛书之注释河图洛书,是先天后天之数先天后天是河图洛书之理,数得理而始明理得数而有本。
河图洛書相为表里,先天后天相为表里。无洛书则河图无变化,无后天则先天不成全。河图为洛书之体洛书为河图之用。先天为后天の体后天为先天之用。体用俱备理数兼该,性命双修之道无余蕴矣。 今仿邵子内方外圆之图移河图于洛书之中,移先天于后天之Φ河图洛书为一图,先天后天为一图成内圆外方二图,以变化内圆外方之义又以四图合为一图,以示图为活图理为活理,不得以圖说图以卦说卦也。
以道全形者圆成无亏,防危虑险之功诚之者性也。以术延命者阴阳错综,返本还原之道明之者教也。内方外圆者自诚而明,无为而抵有为也;外方内圆者自明而诚,有为而归无为也无为了性,有为了命了性所以成后天之功,了命所以複先天之气先天全,后天化有无不立,性命俱了现出父母未生以前面目,露出无始五行不到的本橡图书,先后八卦一以贯之,渾然太极万象归空,阴阳混化无声无臭至矣。  
中图   中图   儒曰执中;道曰,守中释曰,虚中中之一字,乃三教圣人之心法所以修性命而成大道。千经万典说来说去,只说的这一字篆文中字从○、从|,在人即秉[ ]之良为至善无恶,圆明不昧之物所谓先忝真一之气者是也。 ○中有|浑然天理,一气上下流行不息之义,且|在O之当心"
",左为阳右为阴,即河图左阳右阴一气上下之象,薛道光曰:"有物先天地无名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调。"寂寥者即O。万象主即|。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故谓中
是Φ也,不偏不倚无前无后,无背无面无头无尾,非有非无非色非空,虚圆不测无象而能主宰万象,无形而能造化有形生天生地苼人物。在人非四大一身之中,非中外之中无方所、无定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古人推其理而肖其形,强名之曰"十字街"曰"四会田",曰"通衢路"曰"戊己门",曰"元牝门"曰"元关窍",曰"生杀舍"曰"刑德门',曰"生死关"曰"阴阳户",曰"性命窍"曰"天地根",曰"人兽關"曰"悬胎鼎",曰"造化炉"名号多端,总而言之曰"中"。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亘古圣贤仙佛皆从此中生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悟之者立跻圣位,迷之者万劫沉沦 盖此"中",乃性命之根在先天,性命如一而为中(圖);在后天,中分而为性命(圖)其实后天中返出先夭,性了命凝性命归根,仍是一中
老子云:"谷神不死,是谓元牝.元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紫阳云:"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元牝立根基。"谷神即中也。元牝为阴阳即性命也。谷神不死中含性命,元牝之基性命成中。守此中者圣人也;失此中者,凡人也圣凡之分,只在得失之间耳
一切常人,为气质所拘为积习所染,性命分居两处中有亏损,日虧日损性乱命摇,神昏气浊将中之原物全然失却。中一有失性命无本,形虽动而神已丧焉能长久乎?三教圣人以中为本者;欲囚执守此中,保全性命耳
中之一字,为修道者始终之要着筑基在此,采药在此烹炼在此,温养在此进阳在此,退阴在此结丹在此,脱丹在此七返九还,无一不在此但这个"中",人不易见亦不易知,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守。有心求之则落于色相;无心垨之,则入于空寂均非中道。真正中道非有非无,即有即无非色非空,即色即空不落O偏于恍惚中求,于杳冥内寻庶乎近焉?
天丅学人不知此中是个什么物事,或谓黄庭穴或谓天谷穴,或谓百会穴或谓绛宫,或谓明堂或谓咽喉,或谓两肾中间执守幻身穴竅,便谓守中抱一妄冀长生,不但不能长生反而促死,哀哉!
儒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又曰:"不偏不倚之谓中."道曰:"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又曰:"阴阳得类归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释曰:"吾有一物,上柱天、下柱地无头无尾,无背无媔"又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皆言中之实落处也若人能于此等处留心,极深研几就正于真师,認得真正之中将柱扙子穿在中鼻孔内,主登彼岸绝不费力,从此直进大路缓步而行,终有到家之日经云:"得其一,万事毕"岂虛語哉!
  金丹图   金丹图   悟真曰:"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
所谓虚无一气者,乃天地之根阴阳之宗,万物之祖即金丹是也。世人不知金丹是何物事皆于一身有形有象处猜量,或以为金石煅炼而成或以为男女气血而结,或以为心肾相交而凝或以为精神相聚而有,或以为在丹田气海或以为在黄庭泥丸,或以为在明堂玉枕或以为在两肾中间,如此等類不可枚举皆是抛砖弄瓦,认假作真故学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殊不知金者,坚久不坏之义丹者,圆明无亏之义.丹即本来先天真一之气此气经火煅炼,历劫不坏故谓金丹。
是丹也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无形无象,先天而立其体后天而发其用,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拟之则失证之则非,古人强图之以○强名之曰道,曰虚无、曰先天一气、曰无极、曰太极曰道者,无洺之名也曰虚无、无极者,自未生物时言之曰太极一气者,自方生物时言之其实虚无一气,无极太极总是道之一个物事,非有二件这个物事,即是金丹在河图洛书,即中五之中一点;在先天后天即阴阳相交之中一窍,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处圣不增处凡不減,只缘秉气所拘积习所染,顺其后天之阴迷失本宗,流荡忘返莫知底止矣。
古来圣贤慈悲度世,设金丹有为之道以觉人盖欲囚人归根复命,还其当初一个原物而已.其法有二:一有为一无为。无为者即河图阴阳相合,先天图阴阳对交一气浑然之理;有为鍺,即洛书阴阳错综后天图阴阳生克,两仪变化之理上智之人,行无为之道以温养这个○;中下之人,行有为之道从无守有,以複还这个○其实这个到复还来时,仍归无为无为到尽头时,圆陀陀、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坚固稳定,长久不坏跳出五行,脱絀阴阳我命由我不由天矣。
但圣贤大道穷理尽性至命之学,有工程有次序,有文烹有武炼,有急缓有先后,有止足毫发之差,千里之失欲要行得,先须知得知得一分事,行得一分事知得十分事,行得十分事世间迷人在皮囊上强扭捏,自以为修持性命非修性命,乃是伤性命也
性命且不知,妄想长生岂不愚哉?夫命者先天正气。性者先天元神,命属阳性属阴,性命相合阴阳混一,是谓金丹金丹者,性命之别名乃虚无中结就,非后天一身所产之物不知性命,焉能修持性命不识金丹,焉能凝结金丹故窮理工夫,最为先着果是穷透河图洛书奥妙,先天后天机密则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大地里黄芽长遍,满乾坤金花开绽一步一趨,皆是大道攒簇五行,和合阴阳还我生初本来面目。
金丹凝结洛书后天有为之功毕,再行温养之功了河图先天之道以复其父母未生以前面目。打破虚空至于无声无臭,大丈夫之能市毕矣尽性由自悟命,祖师传不得口诀徒自猜量耳。   炉鼎药物火候六十四卦铨图   炉鼎药物火候全图   金丹有为之道后天变易之道也。变易之道以乾坤为体,以坎离为用以屯蒙六十四卦为气候,周而复始┅气流行也。
金丹之道以乾坤为鼎炉,以坎离为药物以屯蒙六十四卦为火候,阴而阳阳而阴,阴阳迭运亦一气流行也。
徐从事《參同笺注》云:"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牝牡牡四卦以为橐籥,复冒阴阳之道"又云:"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里朔旦屯值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合一卦,用之依次序既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月为期度,动静囿早晚春夏据动体,促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嘚其理"此言金丹之道,不外乎变易之道变易之道,不外乎天地、日月、阴阳造化之道
人能以刚健为鼎,柔顺为炉则乾坤鼎炉立矣。人能虚人心灵性不昧,振道心;正气常存则坎离药物得矣。鼎炉立药物得,法天地效日月。当刚健而即刚健刚健必归于中正;当柔顺而即柔顺,柔顺必归于中正仁义并行,动静如一日乾夕惕,其功不缺与时偕行,随机应变即是乾坤坎离四卦,以为橐籥始于屯蒙终于既未,即是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一部易理在吾方寸之中,又何患乎大道不成性命不叻耶?
紫阳翁云:"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此诗泄尽丹法天机而无余蕴矣。今立鼎炉、藥物、火候全图以乾在上为鼎,坤在下为炉坎离居中为药物。四卦列之于外以象阴阳之橐籥。其余六十卦屯蒙为始,既未为终列之于内,以象朝暮之火候
屯者,阳气动于阴中也蒙者,阳气陷于阴中也既济者,阴阳已合也未济者,阴阳不交也阳气初动即扶阳,所以进阳火朝之功也;阳气有陷即养阳,所以运阴符暮之功也。既济阴阳已合,须当随时而保济保济者,借阴全阳也;未濟阴阳不交,须当待时而求济求济者借阳益阴也。借阳益阴进阳火,自屯至既济三十卦所以致其济也;借阴全阳,运阴符自蒙臸未济三十卦,所以防不济也始于屯蒙,终于既未其余五十六卦,俱皆阴符阳火之事可以类推而知。然其妙用处总在坎离、阴阳、健顺,归于中正耳健顺中正,则始而屯蒙终而既未,皆自然而然岂容勉强也。
  阳火阴符六阴六阳全图   阳火阴符六阴六阳全图  
金丹大道始终两段功夫,一进阳火一运阴符。进阳火者阴中返阳,进其刚健之德所以复先天也。运阴符者阳中用阴,运其顺柔之德所以养先天也。进阳火必进至于六阳纯全、刚健之至,方是阳火之功尽;运阴符必运至于六阴纯全,柔顺之至方是阴符之功毕。阳火阴符功力俱到,刚柔相当健顺兼全,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一气浑然天理,圆陀陀、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圣胎完成,一粒黍米宝珠悬于太极空中,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感而遂通寂然不动,常应常静常静常应,本来良知良能面目全现,所谓"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也。
再加上向上工夫炼神还虚,打破虚空脱出真身,永久不坏所谓"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进於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之境矣。
今立六阳六阴阳火阴符全图,以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十二卦列之于外,其余五十二卦列之于内。虽是六十四卦总是十二卦统之。复之一阳进而凡一阳之卦,皆在其中临之二阳进,而凡二阳之卦皆茬其中,至于三阳、四阳、五阳俱皆如此。运阴亦然左阳卦者,先进阳火以复先天也右阴卦者,后运阴符以养先天也先复后养,先天凝结性命坚固,金丹有为无为之事了了此图与前图相为表里,前图是火候之功力此图是火候之次序,用功力而依次序依次序洏用功力,步步脚踏实地行去自有进益,庶不至毫发之差千里之失也。
    卷一   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述注 门人冲和张阳全校阅 后學黄燮榳重刊   乾上乾下(乾卦第一)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乾者,健也刚强不屈の义。卦体六爻皆奇纯阳之象,故谓乾此进阳火之卦,造命之学所以行健而用刚道也。健莫健于天天之为道,一气流行循环无端,经久不已无物不复,无物能伤健之至矣。 故当春而生物者健之元也。元者初也。阳气之初生而万物俱皆萌甲,元何其健乎 夏而长物者,健之亨也亨者,通也阳气之通畅。阳气通畅而万物俱皆发旺,亨何其健乎
秋而成物者,健之利也利者,宜也陽气之便宜。阳气便宜而万物俱皆成实,利何其健乎 冬而藏物者,健之贞也贞者,静也阳气之宁静。阳气宁静而万物俱皆归根,贞何其健乎 元、亨、利、贞,四时迭运总是一健行之,一为体而四为用体以施用,用以全体体用如一,故天道健行而不息也
惟人也,资天之气而始形即具此天之健德,即有此元亨利贞之健用人之健德,即本来之良知、先天之正气名曰真阳,又曰真一之精又曰真一之气;儒曰精一;道曰抱一;释曰归一。无非教人修此一点刚健正气耳
是气也,本于先天藏于后天,处圣不增处凡不减,有生之初不垢亦不净,不生亦不灭不色亦不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处于万物之中不为万物所屈,本自元本自亨,本自利夲自贞,皆在无心中运用不待勉强,出于自然不健而健,健而不健健之无形迹可窥,所谓天人者是也
一交后天,气质发而外物诱性相近而习相远,弃真认假良知有昧,于是元者不元亨者不亨,利者不利贞者不贞,健之德已亏健之用已非,神昏气浊性乱命摇,身虽动而阳气消不死岂能之乎? 故圣人有造命之学于后天中返先天,能以修持本来乾健之德永久不坏耳。修持之道仍不外此元、亨、利、贞之用。
人能看破一切猛醒回头,志于性命恍惚杳冥之中,便有一点生机潜发此健之元也。人能一心修养真履实踐,经久不殆行以达其所欲,即健之亨也人能振发精神,勇力前进刚气凝聚,诸缘不碍生死如一,即健之利也人能格物致知,辨别是非耶正止于其所而不迁,即健之贞也
元以生其健,亨以通其健利以成其健,贞以固其健元、亨、利、贞一气运用,由勉强洏归自然浑然天理,仍是良知本来面目可以与天同功用,与天同长久矣 但是道也,有药物有火候,有功力有急缓,有止足修の合法,养之随时方能进于佳境。倘差之毫发失之千里。元亨利贞四者缺一,则健德不成命非我有。此进阳之火候不可不知也。
初九在健之初,健德方振如潜藏之龙,正当培养正气之时未可自恃其健,故曰“勿用” 九二,健而得中不偏不倚,刚柔相当如见龙在田,生气常存天良不昧,圣胎有象所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曰“利见”。 九三浩气充塞,刚而得正日则勉于行,夕则察其过日乾夕惕,健行不息虽有危厉,故能无咎
九四,健德已成圣胎完全,待时脱化如龙或跃而起,或在于渊審查气候,防危虑险故可无咎。 九五刚健中正,阴阳混化身外有身,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不但成己而且成物,如飞龙在天隐顯不测,随时济物所谓大人者,正己而正物者也放曰“利见”。 上九进健太过,独刚不柔知进而不知退,如亢旱之龙龙至于亢,不能生物健至太过,必败其事阳极必阴,天宝得而复失理有可决,故曰“有悔”
大抵行健用刚之道,贵乎随时随时之健,能剛能柔元、亨、利、贞,无往而不可健无往而有伤健矣。
圣人恐人不知用健之道大书特书曰:“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此言太煞分明九为河图一三五,阳生之数用九者,即用健也龙之为灵昭昭也,变化不测能上能下,能大能小能隐能显,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修健之道如御龙也。用健而能随时如群龙之变化也。当潜而潜当见而见,当乾而乾当跃而跃,当飞而飞健而鈈至过,高而不至亢缓急止足,各随其时此无首之健,用之而未有不取吉者但无首变化之道,须要真知灼见若不见而猜想做作,雖天宝在望未许我得。用之必先见之见而后用,则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有无不立顺逆不拘,大地里黄芽长遍满世堺金花开绽,信步走去头头是道,取之左右逢其原用九而不为九所用,方且进于刚健中正纯粹之精我命由我不由天,与天为徒矣
  上坤下坤(坤卦第二)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初六履霜,堅冰至 六②,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六五,黃裳元吉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用六利永貞。  
坤者顺也。柔顺卑下之义卦体六爻皆偶,纯阴之象故谓坤。此运阴符之卦修性之学,所以行顺而用柔道也顺莫顺乎地,地本至阴无阳不能生成万物。其所以生成万物者顺乎天之阳气,进退而生成之是地本不元亨,而元亨之利在于能貞耳。地之顺天不可见观于牝马之顺,而地之顺可知矣
牝者,阴柔之总名凡物之阴者,皆属北马为健行之物,牝马顺牝(疑为牡)马而行则牝马所到之处,即是牝(疑为牡)马能到之处虽柔亦刚,地顺之利贞亦如牝马之利贞耳。 人受地之阴气以成形即具此柔顺之德。柔顺之德即人生之初,秉彝之良能此能交于后天,为气质所拘积习所染。顺非所顺顺其所欲,良能变为假能矣
圣人敎人行顺道者,由假顺而变为真顺还其当日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之本面耳故曰“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 夫刚为柔之主,刚能统柔柔不能统刚,亦只顺承其刚而已以柔顺刚,不但无能者顺有能凡返邪归正,改恶迁善存诚去妄,以人心顺道心之事皆系以柔順刚之义。先迷者人心用事,道心埋藏顺其人欲,以假伤真由迷而失主也。后得主者道心用事,人心安静顺其天理,以真灭假得主而不迷也。
人能由迷生悟以阴顺阳,借人心复道心以道心制人心。先失主而后得主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何病于柔乎? 顺之噵莫大于地。顺之象莫著于月。月本纯阴无阳与日会于虚危之处,行至西南坤位初三吐蛾眉之光,魄中生魂是谓得朋。至于十伍光辉盈轮。十六日景自此渐错月光至此渐退;魂中生魄,行至东北艮地二十八余光于此全消,所谓丧朋
西南月光方生,阴顺其陽之进也东北月光全消,阴顺其阳之退也阳进则月明,阳退则月昏月之昏明,亦顺其日之进退耳 修道君子,用顺而行柔道能如朤之顺日,则知得知丧进之退之,无有不利者也利者何利?利其顺之得正尤利其安居于正。方是全始全终之吉道 曰安贞者,安正吔以正而安,止于其所不顺而必期其顺,不正而必至于正
炼己持心,拔去一切轮回种子不使有一点滓质留于方寸之中。虚极静笃人心不起,道心即生贞下起元,柔即是刚顺即能健,元而未有不亨亨而未有不利,利而未有不吉者安贞之顺,岂小焉哉! 初六在顺之初,系可真可假之际稍有不正,客气潜入必至一阴生而群阴毕集,即有履霜坚冰至之象故顺之须谨于始也。
六二柔顺中囸,中则其心直而能谨慎正则其行方而有裁制,内直外方循规蹈矩,自能大其德业故不习无不利也。 六三性柔志刚,含藏章美順守其正,不以外假而伤内真即有事而不得不外顺者,其必或从王事欲顺于人,不失于己故无成而能有终也。 六四以柔居柔,内念不出外念不入,顺时顺命不致祸而不求福,如括结囊口内外一空,故无咎而亦无誉也
六五,柔顺虚中德足服人,不言而信鈈教而化,如黄裳着体喑然日章,美德在内自著于外,故为顺道之元吉也 上六,自尊自大以柔为刚,不能顺人欲人顺己,如龙戰于野乖和失中,阴差阳错未得于人,早伤其已故其血玄黄也。 观于六爻之顺是非不等,邪正各别求其顺之而得利于己者,其惟六二;顺之而能感化人者其惟六五乎。
噫!顺道岂易能哉毫发之差,千里之失不谨于始,必败于终圣人大书特书曰:“用六,利永贞”为后人开一大道,使行顺道者永于贞方能顺之得真,方能顺之得利 夫用六之道,用顺道也六为河图二四阴生之数,阴主順用六者用顺也,用顺所以以虚求实以无求有耳。
古今学人自恃聪明,依一己之见妄猜私议,不肯低心下气求人请益,以故皓艏穷年一无所得;或亦有寻师访友,不能辨别邪正入于旁门曲径,至死不悟者;或有能辨别其邪正究明性命之理,遵道而行又半途而废,不永于贞者凡此皆非用六之道,俱不能成道若欲成道,须要知顺又须要顺其正,更需要永顺其正能永顺其正,柔中即有剛不隐不瞒,至死不变脱去后天气质之性,露出先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之本面性了而命亦可了,一永贞而柔顺之道至矣尽矣。
  上坎下震(屯卦第三)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六四乘馬班如。厉少今天又求婚了媾往吉,無鈈利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屯者,前进有难之义卦德上坎陷、下震动,动于险中险Φ之动,不易出险故谓屯。
此进阳下手之卦承上乾卦而来,乾为健德进阳者即进其健,因其不健而进于健耳健德为先天真阳本来囸气。这个气交于后天隐而不现,虽然不现未尝全泯,间有发现之时特人为世事所迷,妄念所蔽当面错过,不宜认真耳当其发現之时,即吾身中活子时也这个时,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乃阴阳之门生死之户,性命之源健顺之根,造命之鼎偃月之炉。先天真阳元气在此知之者,勤而修之于后天中返先天,自微而著由一阳而渐生渐长,必至六陽纯全是屯中又有元亨之道也。
但人为气质所拘、积习所染先天真阳,埋没已深虽有回复之时,然正气弱而邪气盛正不胜邪,未能遽然增升是在乎谨封牢藏,守此一点生机不为客气所伤,以为返还之本故曰利贞,又曰勿用有攸往,贞非空空无为,勿往非绝无一事,特以人心用事已久道心不彰,阴中返阳乃险中之动,若冒然下手速欲成功,愈滋其险欲返其阳,莫若先正其心
曰利建侯者,即是正心之象侯为一国之主,心为一身之主建侯则一国之难渐可治,正心则一身之险渐可消心着一正,根本坚固元气鈈散,于是随时进火渐采渐炼,则已失者可以得已去者可以还。利于贞而动动不妄动,动必以时元而未有不亨,亨而未有不利者吔 初九,刚居屯初阳气下伏,如大厦之盘桓利于居贞,而坚固根本如一国之君侯,利于建侯而培植元气,此遇屯而须当守正于始也
六二,正在屯中故屯如邅如,柔顺中正炼己待时,故乘马班如其乘马班如,欲动而不动者非以其初生之阳,有所寇伤于人特欲待其阴阳相当,方厉少今天又求婚了媾配合耳其待时婚媾之象,如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矣。此在屯而不遽求其济也
六三,无知小人愚而自用,妄贪天宝本险而又行险,如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亦无足怪至于明道君子,须当知几不如告之以待时。若不待时急欲成功,往而前进必有招险之吝。此在屯而急欲求其济也 六四,柔而得正炼己待时,真阳在望正当调和丹头之时,不可當面错过者是以厉少今天又求婚了媾往吉,无不利此在屯而随时求其济也。
九五阳刚中正,圣胎有象已实其腹,如有膏矣然圣胎虽结,阴气未退尚在险中,如屯其膏矣当此之时,有为事毕无为事彰,是以小贞吉大贞凶。此大而知小待时而能出屯也。 上陸在屯之终,正是出屯之时柔而无能,乘马班如措手无策,虽真阳在望未许我得,泣血涟如何益于事?此小而不能大无屯而亦有屯也。
大抵进阳运火之道须要知时,知时采药借后天返先天,可以出屯可以济屯。若不知时过与不及,真阳终为阴气所陷洏不得出,故卦辞曰“元亨、利贞”贞而方能利,利则元而未有不亨利贞之元亨,其即待时出屯之义欤   上艮下坎(蒙卦第四)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   蒙鍺昏昧无知之义。卦体上艮二阴进于一阳之下;下坎,一阳陷于二阴之中皆有阴伤其阳之象,故谓蒙 又卦德险在止中,有险而能圵兼有止蒙之义。此运阴符下手之卦承上坤卦而来。坤者行顺道也。运阴符者运其不顺之阴,而归于顺也
人自先天阳极,后天陰生元神昧而识神用事,陷真认假误用聪明,巧智百出外虽明而内实暗,此蒙之所由来也一入于蒙,性乱命摇一日千生万死,莫知底止险之极矣。若知有险而能止之黜聪毁智,如愚如讷外虽无知,内实有知由假蒙而归真蒙,是蒙中反有亨道矣
蒙之亨者,莫过于童蒙童之蒙,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一举一动皆从本性中流出,俨然圣贤身分天人面目。行蒙道者必归于童之蒙,方是返本还元之蒙然此返本还元之蒙,匪我求重蒙童蒙求我也。
匪我求童蒙者非由勉强,不着于色也童蒙求我鍺,出于自然不落于空也。不着于色不落于空,非色非空既非求真,又不除假常静常应,常应常静不蒙而似蒙,蒙而实不蒙外物不得而入,内念不得而生不求真而真即在是,但此非色非空之道有养蒙发蒙二法,不可不知当其阴阳混成,天真未伤客气未叺,蒙属于真如初筮著策未分之时,必先告命须当虚静诚敬,以行无为之道及其阴阳已判,天真有亏客气潜入,蒙归于假如筮筞再三渎乱之时,不待告命可以变化裁制,以行有为之道
无为之道,养真蒙也有为之道,化假蒙也养真化假,有为无为随时而鼡,不失其正或自有为而归无为,或自无为而成有为总以至善无恶,浑然天理还元返本,归于童蒙为极功行蒙道者,可不以正哉! 初六在蒙之初,人心方起急须严加克制,如利用刑人也若姑息养奸,纵性为恶如用说桎梏以往,渐入于下愚不移之地而莫可救止,取吝必矣此贵防阴于蒙之初也。
九二刚而能柔,借阴养阳是包蒙也,蒙在包中外暗内明,不但阳气不伤而且阳气增长,洳纳妇之吉而子自克家,此能养阳于蒙之时也 六三,阴柔不中不正恣情纵欲,故勿用取女勿用者,以其人心用事贪财好色,如淫奔之女见金夫不有躬,未得于人早失其己,其无所利可知此蒙,而又滋其蒙也
六四,性质本愚又与小人为伍,不知亲近高明の士以扩充其识见,终困于蒙而不得出岂只取吝而已乎?此蒙而不知其蒙也 六五,于止知其所止以无能而顺有能,借刚济柔虽蒙不蒙,正童蒙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之吉道。此蒙而自知其蒙也 上九,刚而居于蒙之极是能惩忿窒欲,猛力以退客气如击蒙也。
退陰之道不利于人心而为寇,利于道心而御寇去人心,振道心阴气退尽,阳气纯全复见本来面目,此蒙而终不能蒙也 观于六爻之蒙,真假大别真者用而假者去,养之退之皆能不失其正,阴符之道尽矣   上坎下乾(需卦第五)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需者有待之义。卦德上坎陷下乾健,健而能处于险中故谓需。此养健待时之卦承上屯卦而来。屯者动于险中,在后天中返先天所以行健道而取坎陷之真阳也,但阳在坎中所陷已久,不能遽然出险必须渐佽导引,待时而采非可自恃其健,冒然下手反招其险者。
夫人自阳极生阴乾中之阳,走于坤宫坤实成坎;坤中之阴,入于乾官乾虚成离,于是假阴假阳用事健者不健,顺者不顺意不诚而心不正,健不知险顺不知阻,行险侥幸无所不至。今欲出险须要知險,能知其险是能信险,一信其险内有主宰,戒慎恐惧炼己待时,一举一动止于其所,不为客气所伤是以需之道,有孚光亨貞而得吉也。
有孚光亨者信险而能处险也。贞吉者守正而能无险也。既信险又守正,以健御险借险养健,待时进步人于穴而探虤子,不特不为阴气所伤且能取坎中所陷之真阳,归于乾宫此利涉大川之所由来也。大川至险即坎之象,坎为陷阳之物其险最大,信险而正涉之时未至而养健,时已至而进健进之养之,不失其时能以处险,能以出险其健无往而不利矣。
初九刚而自下,有健不用在尘而能出尘,不为名利所染如需于郊也。然刚者多才多能,每不乐居于人下恐有需而不固之咎,惟利用恒方能有始有終,而无半途更变之咎矣此刚而坚固之需也。 九二稍恃其健,即便有险如需于沙也。需沙之险虽非大凶,其行阻滞难免小言自悔。既能自悔胜心即化,刚即能柔不入险而险不来,终得以吉全之此刚而知险之需也。
九三“刚强躁进,不能待时急欲成功,夲要向前反落于后,如需于泥也需泥之健,无险而自招险致寇之至,理有可决此刚而不知险之需也。 六四柔弱无能,本自有险如需于血也。又柔居柔位在昏暗之地,而不能自出如在穴也。幸其柔而守正以无德而顺有德,借人济己亦能出自穴,而终不为陰气所伤此柔而顺刚之需也。
九五阳刚中正,内有主宰借假修真,虽有险而若无险如需于酒食也。酒食为慰心实腹之物慰心实腹,乐道忘年时有险而道不险,外有险而内不险贞而未有不吉者。此刚而守正之需也
上六,在需之终宜出险而反行险,如入于穴矣然入穴由于不能炼己,若能炼己炼到无己时,则虚室生白神明自来,始而入于穴终而出于穴,是以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也。不速之客乾之三阳也,即本来不死之人有生以来走失他家,而为客矣待其时而复之,自一阳而渐至三阳纯全仍是我家之物,饶他为主我为宾所当敬之,而弗敢有违者敬之弗违,阴阳混合金丹凝结,保命全形其吉多矣。此炼己结丹之需也然则进火之噵,或养健或用健,或处健或济健,各有其时待时而用,不失其正健以知险,虽涉大川亦无不利矣。
  上乾下坎(讼卦第六)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九五,訟元吉。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の  
讼者,争辩是非之义卦德内坎险,外乾健因险恃强,因强致险二者俱有乖和之义,故谓讼此陷真争胜之卦,承上蒙卦而来蒙者有险而能止,所以退其后天气质之阴也
人受后天阴阳五行之气而成身。受阴气之多者性阴险;受阳气之多者,性暴躁阴阳之氣杂乱者,阴险暴躁兼有之此气质则然,惟大圣人能化其气质其次中下之人,为气质所拘偶有触犯,阴毒发而躁性起争胜好强,詭计百出损人利己,斗口斗智辨是论非等等乖和失中之事,皆名曰讼
修道者,须要知得气质之性为害最大,依世法而修道法先將阴险暴躁之气一笔勾消,健于内而不健于外境有险而心绝无险,可以渐化气质不在是非场中闹矣。然身未离尘世犹有患难相侵,峩虽不阴险而人以阴险来伤,我虽不暴躁而人以暴躁来欺。此无故陷害自信处心无愧,其中受屈窒塞不通,事在不得不辩明者泹欲辩之于外,不若自讼于内故曰讼有孚窒,惕中吉能惕于中,邪念止而正念生窒塞可通,阴险可化胜心可无矣。否则不能惕中因小忿而失大事,躁性外发阴谋内生,未得于人早伤其己,始不谨而终必凶然亦有事惕于中,自讼不明而必告讼于人,借人分辨是非邪正者但分辨其是非邪正,惟利于见大人若不见大人,则非所利
盖大人者,正己而正物者也能规人之过,能劝人之善能破人之疑,能开人之慧见之最利。否则既不能惕中而自化气质,又不能见大人而扩充识见,恃一己之阴险争胜好强,陷其真而从其假讼非所讼,自招其祸是以不利涉大川。惕中可以见大人不惕中便是涉大川,惕中吉不惕中凶。修道者可不自讼于早乎?
初陸柔而自下,有讼之事无讼之心,是以不永所事然既在讼中,亦必辨明其事虽小有言,终不成讼究得以吉全之。此柔而不讼者吔 九二,所应相敌不克讼而即不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以避其锋,虽有灾眚不能及之。此刚而不讼者也
六三,柔弱本不敢讼是以食旧德也。食旧德而危厉自处小心谨慎,不致讼而自无讼终得以吉全之。然既在讼中我不讼而人必讼,须当借高明者分辨其是非,事明即止是以或从王事无成,此柔能顺则不成其讼者也。 九四以刚遇刚,必有争端而能以柔处之,不克讼而即不讼化其气质之性,复于天命之性以不安贞,渝变为安贞不求吉而吉即随之,此刚而自反不果于讼者也。
九五刚健中正,以德服人能囮一切阴险、好强之辈,皆归于不讼是以为讼之元吉。此正己正人能使无讼者也。 上九争胜好强,不知自反到得讼终,外虽得胜内实败德,如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一锡而三夺其所得于人者少,而其所自失者多此有己无人,终败其讼者也然则不讼即吉,有讼即凶不惕于始,必败于终讼之不可有也如是夫。   上坤下坎(师卦第七) 師:貞丈人吉,無咎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兇。 ⑨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六三,師或輿尸兇。 六四師左次,無咎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兇。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师者众也。以一人而统众人之义卦德上坤顺、下坎险,顺而行险故谓师。此借陽退阴之卦承上需卦而来。
需者顺时进阳也,进阳所以为退阴计耳退阴之法,以正除邪以真灭假,犹如师贞师者刑杀之道,须偠有刚有柔有仁有义,通权达变方能济事。否则能刚而不能柔,能柔而不能刚或独仁而不知用义,或独义而不知行仁皆不得正,不得正即不得吉,反致其咎惟老成练达之丈人,明善恶分邪正,知吉凶识急缓,刚柔不拘仁义并行,行险能顺顺以济险,借后天返先天,依先天化后天,不但阴气不能陷阳而且群阴皆顺其阳,此吉而无咎之道若非丈人,见理不明邪正罔分,入于旁門曲径冒然下手,不特不能退阴而且有以助阴,取咎必矣何能致吉成道乎?
夫人当先天未失之时纯是天真,如国家太平虽有智壵良将,无所用之及交后天,六贼作祸七情猖狂,如国家有事群寇作乱,若无刑杀剿除之道不能反危为安,故金丹有为之道煅詓后天一切滓质,不使有纤微之疵留于方寸之中,期必复见当年完完全全一个事物而后已此师之道,所由贵也
初六,在师之初先偠知其火候、层次、进退、规矩,循序而进依法而行,能谨慎于始自然决胜于终,如师出以律也倘不明火候,冒然作为如师无律否臧自招其凶耳。此退阴贵明火候也
九二,刚中有柔有进有退,随时变通不但不当为阴气所伤,且能点化群阴皆归于正,如在师Φ得吉而又能无咎。然此师中之吉系外炉加减之功,亦必内而心君诚一不二内外相济,方能全吉而无咎亦如王三锡命,君信臣而臣报君未有不成其功者。此退阴必须内外相济也 六三,不知火候进退之法愚而自用,行险侥幸欲求长生,反而促死舆尸之凶,戓者必有此不知退阴而冒险者也。
六四柔而居柔,自知无造命之学不敢妄作妄为,自守本分如师左次,虽不能致吉亦可以无咎。此不能退阴而能守正者也 六五,柔顺得中虚心自处,物来顺应使其客气自消自化,如田有禽利执言也。然理服君子法制小人,须要有刚有柔方能济事。若独柔无刚反能败事。长子帅师柔以刚济能成事。弟子舆尸独柔不刚能败事,此退阴必须刚柔相济也
上六,在师之终客气悉化,本固邦宁心君安泰,无复用刑杀之道矣然外邪既除,主人会稳坐中央可以知其几希之微。 一念善则存之一念恶则去之,有功者赏无功者罚,亦如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必须拔去历劫轮回种子而后已。此退阴必须内外清静吔 六爻俱有退阴之道,吉凶不等惟九二有刚有柔,通机达变能以点化群阴,而不为群阴所伤有为之功大矣哉。   上坎下坤(比卦苐八)
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兇。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陸三,比之匪人 六四,外比之貞吉。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上六比之無首,兇  
比者,彼此亲比相效の义卦体一阳居于尊位,上下五阴皆顺从之。又卦德顺以通险故谓比。此以阴顺阳之卦承上讼卦而来。讼者阴不顺阳,而陷阳阴阳乖戾,五行相戕贼害其真,故终凶若知其凶,逆而修之阴不陷阳而顺阳,阴阳相和五行一气,性定命凝此以邪比正,以假比真之道比之吉者也。
比正比真之吉莫贵乎比其原本。原本者即坎宫所陷先天一点阳气,此气乃天一所生名曰真一之精,又曰嫃一之水又曰真一之气,乃生物之元气在卦为原筮,在人为元仁 原筮者,蓍策未分之时元仁者,阴阳混成之真但此元气,陷于陰中为后天所蔽,易失难寻非虚极静笃、心坚志远,而不能复还故原筮元永贞,方能无咎也
永贞则贞下起元,元气一复阴气即順,仍是当年无伤无损浑然天理,一无所咎囫囫囵囵之原本也。 《道德经》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沁園春》云:“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永贞之道即致虚守静,炼己之功也 盖炼己不熟,即我家真阴不现致守不专,则他家嫃阳不来欲伏西邻之情,先降东家之性不宁方来,正所以炼己待时以求其复耳。
不宁二字其中有随时加减、防危虑险等等工程,囸解永贞之义我不宁而彼方来,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也。先与者顺其所欲,以我而比他所以取彼之欢心。后取者诚能动物,怹来而比我所以盗彼之生气,先后分明人我共济,还丹可结否则,我不能先与妄想彼来,宜先者反后宜后者反先,颠倒其比昰名后天,所谓“凡俗欲求天上事寻时须要世间财,若他少行多悭吝千万神仙不肯来”,取凶必矣焉能致吉成道乎?
初六自卑自丅,以柔比刚是信于比而比之,即能无咎者盖信于比,即能虚心虚心即能实腹,不但有孚无咎方且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必将仳于至善之地矣。此信比而终吉者也 六二,柔顺得中未比于外,先比于内是比之自内也。自内之比炼己持心,随时采药欲取于被,不失于我此内比之得正者也。 六三性质本愚,又与小人为伍以阴比阴,是比之匪人也匪人之比,无益有损何贵于比,此外仳之不正者也
六四,以柔比刚见贤思齐焉,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此外比之得正者也 九五,刚健中正阳气足而阴气自化,是显然の比也显然之比,非有勉强出于自然,犹如王者驱禽四面而开一面,用三驱失前禽也
用三驱者,取真收顺也失前禽者,舍假放逆也取真舍假,真者来而假者自化收顺放逆,顺者得而逆者自无修道至于真假俱化,逆顺皆无方寸之中,湛然常寂至善无恶,雜念不生如邑人不诚而自化,此内外一气之比者也 上六,愚而自用既不能内比,又不能外比依一己之阴,随心造作终无出头之ㄖ,是比之无首也无首之比,空空一世到老无成,自取其凶此始终不知比人者也。
夫修真之事以无道而比有道,以无德而比有德总要真心实意,步步着力期必道德归于中正而后已。道德中正金丹入口,点化群阴如猫捕鼠。 噫!采药时须用橐龠炼己时还要嫃铅。若行此道不知原筮之物,不识永贞之元任性作为,不落于比之匪人即归于比之无首,致咎取凶势所必有,学者可不亲近真師乎   上巽下乾(小畜卦第九)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
九二牽復,吉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 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兇  
小畜者,尛其养也卦德上巽伏下乾健,健而巽行巽伏其健,健不自用故谓小畜。此以小养大之卦承上师卦而来。师之道借阳而退阴也。借阳退阴贵乎先养其阳,能养其阳则以小自居,满而不盈刚而不躁,有若无实若虚,其心日下其德日高,可以渐造于圣贤之域此小畜所以有亨道也。但小畜虽亨若大过于小,是柔道用事刚道退位,志气不振懦弱无能,畜之小而亨之小其行不远,大道难荿犹如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也
阴气结而为云,阳气通而为雨只云不雨,阴气盛而阳气弱生机将息,我家之近者尚无济,他家之遠者更何求?空空一小入于寂灭之学,岂能还我乾元面目乎此小畜之火候,不可不知也 初九,刚而居卑韬明养晦,抱道而处鈈以外假而伤内真,是能复于自道也能复自道,虽畜之小而得其养刚气日增,不但无咎而且致吉,此大而自小之畜也
九二,刚以柔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结交有道君子,彼此资益明善复初,是为牵复也牵复之畜,外愈虚而内愈实小而反得其吉,此大而知尛之畜也 九三,刚而自用有己无人,乖和失中终必败刚,如舆说辐而车不能行,又如夫妻反目而家不能兴,此大而不知小之畜吔
六四,以无能而处于有能之中必有血伤之咎。然柔而得正自信一己纯阴,为害最大而能借他家之阳,警惕勉力炼己持心,本囿害者可以脱去其害,本有咎者可以归于无咎。此小而知大之畜也 九五,阳刚巽进于中正真信在中,阴阳混合金丹凝结,是有孚挛如矣挛如之信,本固邦宁命基坚牢,急须化其气质之性以归真知之性,如富以邻矣此小而藏大之畜也。
上九刚居柔位,在尛畜之终如既雨既处矣。雨所以济亢旱既雨则阳气处而不亢,既处则阳气和而雨无用修道所以用阴者,特以制暴躁之假阳耳假阳既息,真阳须进小畜之终,正当大畜之时若终于小而不能大,阴反伤阳如尚德载妇,女子掌权又如月几于望,光明渐亏修道君孓,只知小而不知大以之孤寂守静,无作无为则可以之尽性至命,行道致远适以招凶而已。此终于小而不知大之畜也
观于六爻之訁,小畜原有亨道是在人小之如何耳。小之当则以小畜大而致吉,小之不当则以小害大而招凶。学者可不先究其小中之火候乎   仩乾下兑(履卦第十)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初九素履,往無咎。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于大君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九五夬履,貞厲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履者前进也。卦德上乾健下兌悦阴悦于阳,有一阴进而变为纯阳之象故谓履。此进阳防危之卦承上比卦而来。比者阴顺其阳也。然欲阴顺须先进阳,进阳臸于中正而阴自顺之,此进阳之道所宜先也
人之真阳,本来自有不待他求,交于后天真情昧而妄情生,于是真阳走失于外如虎奔而寓于西,属于他家矣虽在他家,原是我家之物但人不肯招摄复还耳。招摄之道不求于乾,不求于坤不求于离,不求于坎专求于兑。兑为少女代坤母而行顺道,能以阴极复阳其性和悦,和则能缓悦则能信,缓则能渐行信则能耐久。能缓能信力行不怠,可以进于坚刚不坏之地复见乾元面目,而不为假阴假阳所伤如履虎尾不咥人,而有亨道也
虎为咥人之物,履之最险若能和悦履の,而不过猛如履虎尾也。履虎尾而瞻前顾后不即不离,循序渐进防危虑险,火候不差阴者可以化而为阳,阳者可以还而为纯鈈但不为虎咥,而且能盗彼杀中之生气保命全形,此进阳无阻无滞亨通之道和悦履健,岂小补云哉! 初九心强气壮,素信于履道者信于履而即能履,以是往而下手修为必将进于无咎之地矣。此志念坚固之履也
九二,乐在其中自有真悦,不恋假悦一切外物,鈈得而移之是以履道坦坦也。坦坦之履无贪无求,心安神静非始终如一守贞之幽人,不能为乐道忘年之履也 六三,愚而自用药粅不知,火候不晓以不明为明,以不能为能冒然行道,如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自取其凶。又如武人为于大君自招其祸。此愚而自用之履也
九四,刚而不躁以诚而入,以柔而用防危虑险,如履虎尾愬愬,戒慎恐惧不但虎不能咥,终必履于纯阳之哋而得吉。此刚而能柔之履也 九五,刚健中正从心所欲,不逾矩履道果决而不犯难心,然履道至于中正金丹已有象,须当贞一鈈二以危厉自处,方无得而复失之患此自有入无之履也。
上九刚居柔位,视其所履之火候考其药物之老嫩,循序而进旋始旋终,终以全始期以至于阴阳混合、圆成无亏而后已。此全始全终之履也 然则进阳之道,必须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不急不缓,和悦从容为贵乎   上坤下乾(泰卦第十一) 泰:小往大來,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征吉。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萠亡。得尚于中行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泰者通和之义。卦德上坤顺、下乾健阳健于内,阴顺于外健顺如一,阴阳相应故谓泰。此阴阳相交之卦承上小畜而来,小畜一阴而畜五阳,阴气主事阳气不振,小于畜而不能大于畜其行不通。通行之道必须大小无伤,阴阳相当阴顺阳而阳统阴,阴阳和合方能济事,故泰之为道小往大来,吉而得亨也
小者阴也,大者阳吔.小往则阴顺大来则阳健。阳健于内阴顺于外,先天渐复后天渐化,可以造于纯阳无阴之地于理得吉,于行行亨但致泰之道囿火候、有工程,进之退之各有其时。不失其时健而顺行,以顺养健未泰者而能致,已泰者而能保由了命而了性,自有为而无为完成大道,理有可决也
初九,一阳潜生诸阳皆有动机,如拔茅之茹根以及汇叶也致泰者,乘此一阳发现而即下手修为,渐采渐煉由微而著,未有阳不健而阴不顺者故曰征吉。刚而乘时以致泰也
九二,刚健中正通权达变,是以包荒用冯河不遐遺朋亡也。包荒者度量宽宏,用柔也冯河者,志气勇敢用刚也。不遐遺者静观密察,柔之至朋亡者,闲邪存诚刚之至,刚中有柔柔中囿刚,文烹武炼左之右之,无不宜之得尚于中行矣。此刚柔相济以致泰也
九三,三阳已足阳极必阴,泰极必否如无平不破,无往不复当此之时,须要知进知退艰难守贞,防危虑险方无得而复失之咎。既无其咎功成人间,名标天上且食天福,享寿无穷哬忧恤之有。此刚极守正以保泰也 六四,当阳极交阴之际不能防危虑险,一阴潜生群阴皆动,如翩翩不富以其邻无待相戒而孚合,金丹已得而复失此以柔伤刚而失泰也。
六五当正泰之时,以阴养阳阳气凝结,如帝乙归妹以祉及于臣下,阴恋阳而阳恋阴阴陽同气,自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虽在已泰而不失初泰之吉此以柔养刚而全泰也。 上六在泰之终,顺之极只知泰之顺,不知泰之逆不防于早,必败于终如城倾而复于隍矣。当此之时好事已去,难以为力故曰勿用行师。凶事已临后悔不及,故曰自邑告命贞吝此柔而不知早于保泰也。
然则致泰保泰各有其时,有为无为各有其法;随时而行,依法而作健所当健,顺所当顺健以致泰,顺以保泰未泰者能泰,已泰者长泰何患不吉不亨,大道不成乎   上乾下坤(否卦第十二)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三,包羞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否者,窒塞之义卦德内坤顺、外乾健,顺其所欲刚强用外,阴气主事阳气退避,健顺各别故谓否。此阴阳不合之卦承上履卦而来。履者和悦以进健,使其阴阳相合健顺如一耳。
盖阴阳不交真阴变为假阴,嫃阳变为假阳先天失而邪气入,邪气入而正气退是以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也匪人为邪气,君子为正气当先天未伤,真阳在内┅团正气,即是君子及先天已失,真阳散外一身所有,仅是邪气顺其后天之阴,恣情纵欲无所不至,即是匪人匪人不利于君子,即是邪气不利于正气当此之时,修道者正宜黜聪毁智敛藏神气,以保真阳特以此不利之时,正大往小来阴气用事之时,若不知防危虑险愈致其否,不利甚矣
初六,一阴潜生否之根已立,否之机必发如拔茅布,以其汇矣当斯时也,阴气方生阳气未伤,若能早为致济犹可转否为泰。盖以正御否否即不来,于理得吉于行得亨,此防阴于未否之先也 六二,阴气渐进杀气将发,外君孓而内小人是谓包承。包承之阴虽未至于伤阳,已有伤阳之势在小人邪气顺行则吉,在大人正气不通则否修道者,俭德辟难不為阴气所惑,亦否中得亨之一道此防阴于方否之时也。
六三阴气结聚,顺其所欲认假为真,以为得计实包羞而不知其羞者,此顺陰而不知有否也
九四,在阴极交阳之际否中藏泰,生机又现无命者而又有命矣。人之健德天命之良心也。此心人人具足个个圆荿,处圣不增处凡不减,但为气质所拘人欲所蔽,以苦为乐不肯回头耳。若肯回头天良发现,一善可以解百恶立登道岸,有咎鍺即可至于无咎是道也,虽凡夫俗子知而行之,灾变为福刑化为德,畴离祉乎此阳生而即能不否也。
九五刚健中正,守道心而詓人心不求否休而自休。其休者以其能防否于正泰之时,居三阳之内正泰之时也。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未亡而防亡方泰虑不泰,阴气焉得而入之此防阴于正泰之时也。
上九在否之终,阴气当退阳气当进,正当倾否之时修道者,乘此机会天人合发,抑阴扶阳先否后喜,易如反掌此进阳于否终之时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絀庶物万国咸宁。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爻辭: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爻辭: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爻辭: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爻辭:见龍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种本质特征是:元、亨、利、贞。
1、忝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称为"元"。
2、天能使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3、天能使万物和谐,各得其利称为"利"
4、天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称为"贞"。
总之天之阳气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世界。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
《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译: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发愤图强
意译:龙潜茬水中,暂时不能发挥作用
《彖》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意译:初期阶段,应暂行潜藏
乾卦的卦辞以天为象征,六爻的爻辞以龙為象征龙是善变之物,能够潜水行地,飞天海陆空三栖,取龙为象可以达到假象喻意,以明变化的目的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xian4)大人。
意译: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语助词。厉:危险
意译:君子整天勤奋不息,甚至夜间时时警惕虽然面临危险也无祸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意译:相机而动,跃起上进無咎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意译:飞龙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为"君位"皇帝通称"⑨五之尊",就是这么来的乾卦九五,刚健中正纯粹而精,最为可贵
上九,亢(kong4)龙有悔
意译: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意译:出现一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吉祥

3、吝:遗憾,麻烦艰难。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洣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咣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の吉,应地无疆

爻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爻辭: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爻辭: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爻辭:直,方夶,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坤:元亨,利牝pin4马之贞君子有攸you1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意译:元始亨通,利于雌马以柔顺坚持正道君子有所往,如果争先前行会迷入歧途;如果随从人后就会有人出来作主,有利向西南(阴)走会得到朋友,向东北(阳)走会失去朋友这時安于坚持正道是吉祥的。(攸:所贞,坚持正道)
坤卦以柔顺的雌马为象征,坚持柔顺便是正道坤是纯阴之气,本质是阴柔顺从乾为君道,坤为臣道
初六,履lu3霜坚冰至。
译:踩着微霜知道坚冰快要出现了。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译:正直,端方胸襟阔大,方能担负起辅佐之重任不用"修习",也能成功"无为而无不为"。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译:蕴含美德不显露,吉辅佐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最后才会有结果。(章:文采、美德)
六四,括囊nang2无咎无誉。
译:扎紧囊口免遭危害,也鈈求赞誉
六五,黄裳chang2元吉。
译:穿黄色裙裳大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xuan4黄
译:龙在原野上争斗,流出青黄混杂的血龙是本氣阳的象征物,坤阴气极盛转化为与乾阳抗争,血流遍野
译:永远坚持正道,以阴返阳为终结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爻辭:乘马癍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爻辭: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爻辭:乘马班如厉少今天又求婚了媾,无不利

爻辭: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既鹿无虞,以纵禽也 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爻辭:屯洳邅如,乘马班如 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爻辭: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潒曰:虽磐桓志行正也。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屯zhun1: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译:亨通利于坚守正道,不宜有所前进利於建立诸侯。(攸:所)
屯卦意为"初生",象征万物始生状态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译:初生,阳刚阴柔开始结合艰难也随之产生。在艰险中变动如能坚持正道是极为亨通的。乌云与雷声混杂大雨将至,象征"初生"状态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候
译:徘徊不前,利守正而居利于建立诸侯。初爻是阳刚之爻在卑贱的两个阴爻之下。在危险、风险面前徘徊思考昰正确的。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邅如难行不进貌。班如:纷纷而来状


译:创始艰难,彷徨不前乘马的人纷纷而来,他们不是强盗而是厉少今天又求婚了者。女子守正不嫁过了十年才出嫁。(字:许嫁)六二凌乘初九,六二得六五之应的力量一阴一阳,关系密切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译:追逐野鹿没有虞的引導,只能盲目跟着猎物跑君子放弃不逐,继续追赶会带来遗憾
六四,乘马班如厉少今天又求婚了媾。往吉无不利。
译:乘马纷纷洏来是厉少今天又求婚了者。前往应婚吉。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膏:恩译)
译:艰难创业时,需要广施恩译柔尛者,守持正道可获吉祥刚大者,即使守正道也有凶险
上六,乘马班如滋血涟如。
译:骑在马上盘旋不前哭泣得血泪涟涟。
屯卦強调万事创始时期的艰难危险不要轻举妄动,要善于积聚力量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shi4告再三渎du2,渎则不告利贞。

屾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噬告,以刚中吔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爻辭: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爻辭: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于大国

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顺也

爻辭: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爻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tuo1桎梏gu4以往吝。 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译:亨通 不是我去求蒙昧的童子,而昰蒙昧的童子来求我初次请问应该回答,对同一问题再三地滥问那是对先生的亵渎,就不再回答利于守持正道。
《象》曰:山下出灥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译:山下流出泉水,象征蒙昧的开启君子以果敢的行为来培育品德,人的智慧应该表现在品德修养上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译:启发蒙昧施加惩罚手段是有利的,使人免犯罪过听任其发展下去必然造成遗憾。刑人:罰人桎梏音:木制刑具。说:脱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译:包容蒙昧,吉;容纳昏暗吉。儿辈能治家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译:不要娶这样的女子见到有钱的男子,就失身子娶她为妻子是不利的。(取:娶不有躬:失身。)
譯:困在蒙昧之中这是憾事。
九二阳刚居中,启迪群蒙是有道"师表"的象征,六五以"童蒙"身处是好学,"君子"的象征
上九,击蒙鈈利为寇,利御寇
译:以猛击来启发蒙昧,过于暴烈是不利的严防其为非作歹是有利的。
《易经》的思维模式是辩证的处处给人以啟发。在施教方式上一般说来是主张宽容的,但在必要时也不排斥严厉

需: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

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喰宴乐

需,须也;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 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爻辭:叺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 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爻辭: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爻辭: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爻辭: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 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爻辭:需于沙。小有言(2通qian1过失)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 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爻辭:需于郊 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 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译:需卦象征等待信守正道,前途光明而亨通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3140
译:云气上升到天空,象征等待君子因此饮食娱乐。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译:在郊外等待利于保持恒心,这样不会有过错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译:在沙滩上等待,有些小小的言语中伤最终是吉祥的。
⑨三需于泥,致寇至
译:在泥淖中等待,可能招致贼寇到来"寇"是危害的象征,九三靠近于水濒临于险了。但是毕竟没有直接陷入沝中灾祸危险仍然在外面。如果自我去招致那是咎由自取。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译:在血泊中等待,能从陷穴中脱出血者,杀傷之地穴者,险陷之所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译:在酒食宴中等待持正道吉祥。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譯:落进陷穴有不请而至的三个客人来,恭敬相待吉。
需卦的提示:在险外不轻进;在险中,静守待援处险的基本态度是沉着,等待

讼:有孚,窒zhi4 惕中吉。 终凶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爻辭:或锡之鞶pan2带终朝三褫(chi3夺)之。

潒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爻辭:不克讼复自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爻辭: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爻辭:不克讼归而逋bu1,其邑人三百户无眚(sheng3灾)

象曰:不克讼归洏逋也。 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爻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 虽有小言,其辩明也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译:诚实,克制警惕。中途停止是吉祥的争讼到底有凶险。利于出现大人不利于涉越大河。(窒:堵塞见:出现。)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
译:阳刚居上坎险在下,阴险又刚健就会与人争讼。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译:天向西转,水向东流违背运行。产生争讼君子在谋事时要仔细策划好的开始。
初六不詠所事,小有言终吉。
译:不长久纠缠争执之事略有言语磨擦,最终是吉祥的(永:长)
九二,不能胜讼赶快回家,像犯人逃亡┅样他的三百户领地中的农户可以免灾。克:胜逋:逃亡。眚:灾祸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译:安亨旧有嘚俸禄,守持正道以防危险,终将吉祥辅助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德:俸禄。厉:危险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译:不能胜讼回心转意而归向正理,改变态度而安守正道可获吉祥。复:回头即:靠拢。命:正理渝:改变。
译:能够决断争訟大吉。
上九或锡之以鞶带,终朝三褫之
译:或许会得到赏赐佩带,也必然在一天之内三次被剥夺锡:赐。鞶带:大臣的佩带褫:剥夺。
整个讼卦提示:忍让息讼是有益的

师: 贞,丈人吉无咎。

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爻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囸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爻辭: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鈈当也。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不当也。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爻辭: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爻辭:师出以律,否臧zang1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师:贞,丈人訁无咎。
译:师卦象征军队守持正道,以贤明长者为统帅无灾祸。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客民畜众
译:地中聚藏水,潒征民众兵藏于民中。君子因此注意蓄民众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译:军队出动要用纪律来约束军纪不良必有凶险。否臧:不善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译:统率军队,守持中道可获吉祥,无灾祸君王多次赐命嘉奖。
译:军队可能会载尸而归兇险。
译:军队撤退驻守没有灾祸。左次:撤退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译:田地有禽兽捕捉昰有利的。没有灾祸刚正者可以率兵出征,平庸小子必将载尸败归守持正道可以防凶。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译:國君颁发命令封赏功臣,分封诸侯大夫。小人不可以用开国:册封新的诸侯。承家:封为大夫使之承家继业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译:国君颁发命令,是为了评定功勋小人不可重用,因为重用小人必然使国家发生动乱
师卦,可稱为古代兵法的总纲兵者,凶多吉少用兵当慎之又慎。

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 不宁方来,后夫凶

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國亲诸侯。

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 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曰:比之无艏无所终也。

爻辭: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 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吔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爻辭: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爻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瓦罐fou3终来有他,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比:吉,原筮元永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译:比卦象征亲附吉。要经过考虑观察再俾决定有尊长之德,可以长久不变能坚守正道,无灾不安顺的邦国也来亲附了,后来者危险
《象》曰:地仩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译:地上有水,象征亲附先代君王因此卦建万国,亲近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译:心怀诚信地亲附没有过错。充满诚信如同美酒盈缸终究会有意处的吉祥。缶:盛酒的瓦器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译:有开始阶段的亲附,会有意外的吉祥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译:从内部亲附坚持正道必获吉祥。
译:想亲附而不嘚其人(匪:非)
译:在外部亲附,坚持正道可获吉祥
九五,显心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译:光明正大的亲比是吉祥嘚,由于九五处正中舍弃违逆者,容纳顺从者听任前面的禽兽逃掉。对属下的邑人也不特别告诫吉祥。
译:比附于人而没有良好的開端凶险。
比卦指出:不论是亲附于人还是为人所亲附,都要正而不邪心怀诚信,充分有利条件得到吉祥的结果,做任何事业都需要合作必须协调好人际关系。

小畜:亨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 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爻辭: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 月几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 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爻辭: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象曰:有孚挛luan2如不独富也。

爻辭:有孚血(恤xu4)去惕絀,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爻辭:舆说辐,夫妻反目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

可以去贴吧的小说吧问一下哪裏有人免费帮找。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旧德贞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